更新日期:2011/11/20 06:46:19
學習次第 : 進階

般若攝頌釋 第三十一課

思考題

1.思維、傳講、入定後得修行般若有何功德?既然如此,你打算怎樣對待它?在修持何法功德最大這個問題上,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觀點,對此你持何態度?

2.對修學般若者來講,應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緣般若所作法行所具有的功德?在口頭騙人與真修實證這個問題上,請談談自己的體會。

3.我們應怎樣認識:雖然佛陀宣說了眾多佛法,但在名言中唯是講說的名稱,而勝義法界卻無增無滅的觀點?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我們繼續宣講《般若攝頌》,其中行持彼而集福德中的真實宣說分略說和廣說兩部分,略說前面已經講完了,現在講廣說,即廣講行持般若的功德。

辰二(廣說)分四:一、思維此深法之功德;二、傳講此深法之功德;三、入定後得修行之功德;四、視如是福德亦如幻之功德。

巳一、思維此深法之功德:

如行愛染之人士,與女約會未遇彼,

一日盡其行思念,菩薩能得彼數劫。

這個偈頌的內容主要講,發了心的菩薩對般若波羅蜜多的空性意義進行思維有非常大的功德。所以,只要我們以研究、探索、觀察、衡量、觀修等方式來思索般若,其功德就不可思議。《廣般若經》中也講(1):對於般若波羅蜜多的甚深處,如果有些人審諦、思維、衡量、觀察,且入於般若波羅蜜多的甚深境界,那即使一日當中行持,其功德也非常大。在《攝功德寶經釋》的註腳中,也引用了《大般若經》的原文,裏面以比喻詳細說明了這個問題,方便的時候希望大家好好看一下。

本頌的意思是說:就像世間一個具有貪愛染汙的男人,因他對女友生起極大的貪欲之心或歡喜之心,便邀請女友在某一個地方約會,雖然他一直在那兒等,但以種種原因女友在這一天中始終沒有來。因對女友特別執著,他特別傷心,時刻都在思念她,甚至擔心她是不是被綁架了、是不是死了、是不是已經往生極樂世界了,等等。當然,如果是現在,打電話就可以了,但以前並不是這樣,所以他一直思念、擔憂,自然心念就特別多。

對世間凡夫人來講,男女之間的情欲思想極其嚴重。所以印光大師才說:佛念如情念,則成佛有餘。其意是說,如果我們觀想佛的心念,像世間人貪執情人那樣恒常眾多,那早就已經成佛了。但很多人因相續中的煩惱支使,唯一想念自己的情人,自然就難得成就。在顯現上,第六世DL也經常貪執自己的朋友,他在情歌中說:雖然住在僧人的行列當中,但該想的本尊面容從來都不展現在眼前,不該想的情人面目卻時時映現在心中……他經常用世間人的思想來表達自己的情意,當然這是為眾生示現的。作為凡夫人,這方面就有很大的執著。

既然如此,那此人在一天中思念女友的刹那肯定無量無邊。想必大家也清楚,如果誰與女友約會沒有成功,那他在24小時中思念女友的刹那,可能就有幾百萬次以上。而誰在一日中思維般若波羅蜜多,他的相續就能獲得這樣的人在一日中思念女友刹那那麼多劫數中所積累的功德或善法。也就是說,一個發菩提心且對空性法門有信心的人,在一天中觀修空性的功德,等於千百萬劫當中所修的善法。比如說,我是一個行持般若的菩薩,那在五百乃至更多劫中所修的善法,我在一天中就可以集聚。因此,在世間中行持般若的功德超越一切。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認為:我現在學一點般若法,這沒有什麼。其實,傳講、聽受、思維般若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但末法時代很多人並不這樣認為。有一次我遇到一些出家人,他們說:現在社會上有些特別暢銷的書,尤其是西方國家的好書,它們遠遠超過佛經。我特別驚訝地問:為什麼?他們說:因為我看了這些書以後,在對治煩惱方面特別起作用。我當時顯得很不高興(當然,作為凡夫人,不高興也無所謂)地說:既然你們說它們在對治煩惱方面超過佛書,那你們相續當中就生了邪見,這是非常大的問題。後來我問他們是什麼書?他們給我推薦了一兩本,是西方人寫的,臺灣、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譯者作的翻譯。我利用短短的時間全部翻閱了,覺得雖然表面上看來特別吸引人,但唯跟分別念相吻合。

有一本書裏面說:整個書的內容四句話可以包括,它們是: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本書在國際上很出名,很多佛教徒也認為:這本書講得很好,它比佛書還要殊勝,因為生活確實要有包容心。另外,外面很多佛教徒說:《2012世界末日》這部電影講的無常和如幻如夢很好。我是這樣想的:雖然它們在某一方面也許能說一點,但超過佛法特別是空性道理,這完全是不可能的。在看了它們以後,我深深了知:它們對今生中的生存稍微有一點利益,因為表達方式比較溫和,但對來世的利益就微乎其微了,那就更不要說得到修行空性的功德。

在這方面,我希望佛教徒不要迷惑,也不要自欺欺人。如果誰認為世間任何一個理論超過佛說的經典,那就說明他根本沒有進入佛教的空性意義。正因為沒有進入佛教的甚深意義,有些人在看到一些宣傳世間為人處世或慈悲理念方面的書就覺得:這已超越佛法。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世間中根本不願意讀書,而特別喜歡看動畫片的小孩也會認為,動畫片遠遠超過書本上的知識。可見,這唯是誤導、歧途。

以前我講一些儒教的道理時,有些佛教徒因為自己對大乘佛教的教義,特別是空性法門的意義不懂,就認為這是世間當中最殊勝的。其實,這充分說明他們還沒有真正瞭解空性的功德和意義,即沒有瞭解聽聞、思維、修行空性法門能讓我們相續獲得多少資糧,或者說對來世及從六道輪回中解脫有多大利益。因此,大家千萬不要把世間書跟佛語和高僧大德的金剛語相提並論,如果這樣,那就說明自己的見解有問題。即使自己有問題,也不要誤導別人,即不要將很多人都帶入這樣的誤區。有些人說:你看看這本書,它遠遠超過般若空性法門。不但我不會相信,世間中真正對空性法門有所證悟的人都不會認可。但世間很多人都被雜念覆蓋,根本不能瞭解,不僅如此,他們還自認為自己的思維千真萬確,其實根本不對。

正因如此,若自己因智慧等方面的原因,實在不懂空性的意義,也應每天念《般若攝頌》或《金剛經》和《心經》,這沒有什麼做不到的。而且只要念誦,其功德就不可思議。當然,在念的過程中若能隨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及無眼耳鼻舌身意等詞句入觀,那就更為殊勝了。我以前看到一個伏藏品中說:如果實在不能念《般若攝頌》,只要念誦《心經》最後的咒語,藏文是達雅塔,嗡嘎得嘎得巴(/)嘎得,巴(/)桑嘎得,波德所哈,漢文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實際上也與念《般若攝頌》的功德基本相同。所以大家都應念《心經》,至少也要念這個咒語。因為沒有與般若結上緣分,對不信佛教或信佛教但未深入其意義的人來講,都很危險,因為根本不能真實修學乃至獲得解脫。

總之,在這些方面大家應該注意,還要多多思維。只要認真思維,很多道理都會了達。

巳二、傳講此深法之功德:

菩薩千俱胝劫施,羅漢獨覺守護戒,

誰說具勝般若法,善妙施戒不可比。

這裏講,某某菩薩在千俱胝劫中,以誠摯的信心對斷除一切煩惱的阿羅漢,和不但斷除一切煩惱障還斷除部分所知障的獨覺等聖者,以世間各種金銀財寶為主的供品來作供養或佈施,當然其功德不可思議。大家都知道,一次供養阿羅漢或獨覺的功德也無法想像,那更何況百千萬大劫或無數時日當中,對這麼殊勝的對境進行供養,其功德肯定很大。或者為了自己獲得聲聞緣覺的果位而在千俱胝劫中上供下施,並守持清淨的戒律,其功德自然不可思議。大家都清楚,按照小乘經論所講的內容來看,自己生起出離心,或以從三界輪回中獲得解脫的發心攝持,而做守戒、佈施等種種善事,這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但這些功德跟一位對空性法門有極大信心的大乘發心者,在一日中為有緣的大乘佛子傳講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相比較起來,後者的功德遠遠超過持戒、佈施的功德。

有些人認為:守持小乘戒律在佛法中最殊勝。當然,在小乘戒律方面,不管是守持出家戒律還是在家戒律,都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而佈施、讚歎、供佛等也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但這些跟大乘佛法般若波羅蜜多的聞思與傳講比較起來,其功德差別就太大了。因此,很多道友在各方面的因緣具足時,就要把般若法門傳授給有緣眾生,哪怕是一個偈頌,其功德利益也無法言說。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能經常弘揚般若法門,這特別重要。雖然頌詞中只講了傳講般若有很大功德,但聽受也應具有如此功德,只不過在文字上不明顯而已。當然,聽受的功德在經典中也講了很多,也特別殊勝。

有些人認為:朝山、供燈、守持清淨戒律的功德很大;但這些跟大乘佛法般若的聞思或交流比較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別。《大般若經》中說(2):在在處處讀誦、講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獲無量功德勝利,比如時時有千百萬天神保護,避免橫死等。所以,如果我們能時時傳講、演說、讀誦般若法門,在相續中不知不覺就能得到無量無邊的功德。

對深信前生後世的人來講,我覺得大家都應深信般若法門最殊勝,但有些人不但自己不信,還對別人修學此法製造違緣。聽說極個別人告訴自己的弟子說:般若法門乃至五部大論的學習沒有必要,修加行更沒必要,你們需要甚深的密法和大圓滿的話,我可以傳授。於是很多人認為:這位上師最慈悲,聞思、加行都不用,直接給我們傳密法,這是最簡單、最快樂的事情。自然他們也就不用經過加行和聞思這個關,而直接聽受密法了。當然,如果自己真的有能力傳授,那也可以。但我想:說般若和中觀為主的法門不用聞思,即使不信佛教的人強迫讓我說,我也不敢說,那就不要說其他原因了。通過前面的學習,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傳講、聽受、思維般若的功德是什麼樣,所以那種要求弟子放棄對般若法門的傳授、輔導、聞思的話語,就特別可怕。

但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很殊勝的教言。這樣的話,雖然你已得了大圓滿法,但因沒有經過前面程式的原因,恐怕只能聽到聲音,相續中真正的意義就不一定能得到。為什麼呢?因為大圓滿是甯瑪巴傳下來的法,而本派傳承上師,如:無垢光尊者、麥彭仁波切、榮索班智達以及108位伏藏大師,他們都特別重視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為主的加行修法。無垢光尊者在一些教言中也說:中觀聞思不究竟的人,看大圓滿法本實際上也沒有多大的意義。所以,現在世間有些人的得密法,可能只是上師比較大膽,才什麼正當要求都不要,隨隨便便就把最深的法傳給你。雖然在你耳邊念了一遍,但自己相續能否得到意傳的法義也很難說。如果是像蓮花生大士那樣的大成就者,這應該可以。當然,我也不敢說其他上師沒有這麼大的成就,因為他人的相續我並不知道,而且有些上師確實有不共的殊勝加持。但有些人,不要說弟子,自己相續中大圓滿見修行果的境界有沒有,也值得懷疑。因為,不一定名聲很大修行就好,也不一定財富多相續中就有大圓滿的境界,也不一定弟子多心中就現前了大圓滿的自然本智。可見,打好聞思等基礎再修行密法是最保險的。

現代社會,一個人做一些事情時,另一個人就想更好地宣傳自己,或以更好的廣告來吸引人(也許在別人眼中,我也是這樣的)。但我自己發自內心地認為:佛法並不需要打特別吸引人的廣告才能讓人得到真實的利益,因為只要依靠它,相續就能得到改變,生命就能得以新生,也即不管是今生來世,一定能獲得利益。拿聞思修行般若法門來說,不管是什麼樣的人,今生來世肯定能獲得無量無邊的利益。因此在這些方面,我希望很多道友能打開自己的智慧來進行觀察。同時,對般若的輔導、討論、演講,大家也不要捨棄。因為,在一天中參加一兩次般若的講考、辯考等,其功德無法想像。

而世間中,很多辯論、研討、學習都沒有功德,甚至還造惡業。雖然有時候我也喜歡看世間書,但我並沒有把它們當作大乘佛法那樣來對待。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般若法門跟中美德等國的學者或教授寫的書等同起來。但有些人偏偏說:這本書太好了,裏面說得太絕了,我把它看作本尊一樣,天天睡的時候都不離開。我說:怎麼絕啊?他說:裏面說一切都要包容,真的,只要包容什麼煩惱都沒有,我就因此獲得極大的利益!但我覺得,短暫人生中的包容也沒什麼,獲得生生世世的功德才重要。可是,現在真正的佛教並未深入很多佛教徒的心,好多人都被各種世間暫時現象所誘惑。拿我們這裏的出家人和在家居士來講,以後肯定有很多人會墮入這樣的邪道。我看有些人的表情,對世間法太有信心了。真的,我非常擔心!

巳三、入定後得修行之功德:

菩薩修行勝般若,起定宣說無染法,

利生回向菩提因,三世間無等彼善。

某某菩薩先入于般若波羅蜜多的境界當中,即入於空性的定,或現空無二的離戲法界,出定後則將無染法——入定所得到的境界或相應的道理為他人宣說,或者說,相合入定的境界,出定後自己的心不被名聞利養等世間八法所染,而傳講佛法——般若空性的意義,且將善根回向給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願他們獲得無上圓滿的佛果,那這就是大菩提之因,在整個三界——地下、地上、天上或欲界、色界、無色界,根本沒有比得上它的善根。

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能觀修空性,方便時也應多念一些空性的咒語和經典。有些道友十幾年以來每天都念《金剛經》,我很隨喜。真的,功德不可思議!若時間很忙,念《心經》的時間應該有,因為《心經》短短一兩分鐘就可以念一遍,只不過與精進與否有關。對不精進的人來講,再簡單的經和咒語他也不念,那想獲得解脫也就不可能了。

既然這樣的善法在三界中都沒有比得上的,那任何世俗善根也根本沒辦法與它相比;所以我們應入於這樣的定,並在出定時將自己的境界告訴別人。本來這樣做完全是可以的,但有些人很害怕,他們說:別人讓我輔導,但我特別害怕,因為講錯了有很嚴重的過失。其實,作為一個凡夫人,有時候可能會講錯,但你發心沒有錯,而且自己很認真地講的話,也不會有過失,即使有過失也不大,因為並不是故意講錯的。如果故意講錯,肯定有過失,但並非這樣。所以,大家通過對空性法門的聞思修行以後,在有一些境界時,也可以告訴給不知道的人,因為世間中這樣的可憐人太多了。如果他們對空性有所認識,即生中就不會那麼苦惱,對生生世世的解脫來講,相續中也種下了摧毀輪回的善根種子。

《大般涅槃經》雲:一切菩薩常善修習空性相故,以修空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意思是說,一切菩薩長期歡喜修行空性相,因為修空性的緣故,前所未知的一些道理而今就能知道。比如:以前不知道我不存在,通過修空性就能知道我不存在;以前不知道一切萬法都是空性的,通過現在修行空性,就能知道萬法皆空,或者說,勝義中了不可得,世俗中如幻如夢。但這些新的認識,完全是依靠對般若經典或中觀論典的聞思修行產生的,所以為他人傳講的功德就不可思議。因此,當我們稍微有所境界時,即不被世間八法所染的前提下,也應給大家傳法。當然,對自相續已經證悟空性的大乘佛子來講,他肯定閒不住,一定會把自己的境界傳給他人。

原來有一個人聽我講中觀,當時《入中論》剛講到第六品,四種觀察還沒有講完,他說:我現在一定要回去,前面這些道理太好了,我好多朋友都需要認識。我說:不要急,本論聽完了以後再下去也不遲。他說:不行、不行,前面的道理太好了,我一定要下去給他們傳講。可見,自己有空性的感覺時,一定會為他人宣講。以前我講完《四百論》時,有一位道友說:這個道理太好了,我想下山為我的朋友們宣講。因為他來學院的時間很短,我說:暫時不要去,你出家的時間很短。他說:不行、不行,這些空性的意義太好了,我好多朋友都特別執著世間八法,我一定要給他們講一遍。但他下山後,他的朋友都不歡迎他,最後也沒有講成。聽說他先請客與他們一起吃飯,飯後想約個時間傳講,但沒有成功。

其實,若能傳講空性法,即使別人生起邪見,也有很大的利益。《雜譬喻經》中有一則公案:文殊菩薩在因地還是凡夫時,有一位叫喜根的菩薩,他是大乘佛子,在很多地方經常宣講大乘般若空性的意義。當時文殊菩薩學小乘法門,天天很精進地行持十二頭陀行等,聽說喜根在傳授大乘法,也順便去聽了一下,但沒有生起真實的信心,或者說沒辦法接受,因為喜根菩薩講貪嗔癡煩惱的本體就是菩提涅槃,與法性的本體無離無合。

後來他到喜根弟子那兒去,並對他說:喜根菩薩講的不合理,因為他說貪嗔癡煩惱的實相是本來清淨的空性,而它們本來是應該捨棄的不淨之法。當時喜根的弟子也給他傳講了空性的道理,但他不但不接受,反而生起嗔恨心。後來喜根弟子為他宣講了七十頌的空性讚歎文,但每講一頌他的嗔恨心就更嚴重,到七十頌全部講完時,他就生起了很大的邪見。

在那個時候大地裂開,他直接墮入無間地獄,感受了無量無邊的痛苦。後來獲得解脫得到人身,然後他才知道:不信妙法,其罪重也。意思是,沒有深信妙法,其罪業非常嚴重。從此之後當他聽到空性法義時,因為以前聽過空性的原因,就很容易接受。後來通過專精修學,終得大智慧,而成解空第一。

既然智慧第一的大菩薩文殊師利,在因地時因對空性法門生起邪見而墮落,也因聽聞過空性法門而得大智慧,那就說明在是否聽聞空性方面,聽比不聽好。所以即使他人對空性生邪見也要傳講,因為這很有功德。

這裏也講,在整個三界中沒有比此更大的善法,對這樣的金剛語,我希望道友們應該牢牢記在心裏。既然佛陀這樣說了,麥彭仁波切也如實開顯了密意,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應經常觀修空性的意義。相信依靠上師如意寶為主的善知識的引導,很多人的相續中都產生了根深蒂固的見解——空性法門和大乘利他的修法在所有修行法門中最重要。

雖然很多人花言巧語地說:這本書很好,那個如何如何,但我覺得符合空性和利他教義的才可接受,除此之外只能暫時參考參考。很多人拿著光碟給我說:這裏面講得太好了,於是我拿來看一看到底說了什麼,但全部講的是氣功,那我絕對不會把它看作最究竟的妙藥來對待。有些人這本書也給我推薦,那本書也給我推薦,雖然我會說好好好、謝謝之類的感謝語,但我會看它們到底怎麼樣。

巳四、視如是福德亦如幻之功德:

這個科判講,雖然傳講、思維以及入定後得修行有很大功德,但也應把它們觀成如幻如夢,不能執著為實有,也即不能像從來沒有聽聞過空性法門的世間人一樣。

了知此福不實空,虛無不真無實質,

如是行持佛智行,行時引攝無量福。

雖然前面講了,在名言中緣般若而作的思維、傳講、修行,有不可估量、不可言說的功德或福德,但在勝義中或通過般若智慧來觀察時,其自性也了不可得。其中,不實指福德自法相根本不是實有;指其本體如幻如夢,或苦等行相不存在;虛無指無有所緣、無有相狀;不真指依靠因緣而生並非真實;無實質指遠離一切緣取。

如果誰知道福德如幻如夢、無有實有,並如是而行,那他就在真正行持佛陀的智慧行境。這樣的行者自然而然就能得到無量無邊無有本質或如幻如夢的福德或功德。佛陀在《中般若經》中也說:當以諸法如夢如幻、善根亦如夢如幻之方式而作回向。但沒有學過般若的人,自己有什麼樣的功德,一直把它當作實有。其實,輪回與涅槃,地獄與極樂世界,眾生與阿彌陀佛,一切皆如幻如夢、恍恍惚惚。雖然從來沒有學過空性的人不能接受,比如:阿彌陀佛如幻如夢不行,他是實有的,但執著實有根本不對。所以《大寶積經》中,八億天人才在佛陀面前這樣發願:我等常願得如佛,見一切法亦如幻;我等行此佛境界,願得成佛無有疑。方便的時候大家應經常讀誦此金剛語,雖然我們現在還是凡夫,但應祈願得到佛陀一樣的境界,即現見一切萬法無有實質、虛無縹緲,同時還要行持善法、利益眾生。

另外,雖然整個世界的狀況或真相就是這樣,但若我們一點境界都沒有,光是口頭上說,那也不合理。以前藏地有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其寓意是:如果自己心裏沒有真正的觀想能力,光是口頭上會說,也不合理。這則故事是這樣的:一位上師正在為眾多人灌頂,本來灌頂的寶瓶應放在每一個人的頭上作加持,還應讓每一個人都喝加持的甘露,但上師偷懶,覺得人太多了很累。於是他給大家說:我現在將灌頂的器物搖一搖,你們每一個人觀想已經獲得了就可以,這樣也能得到一模一樣的功德,不用我親自下來。然後上師搖一搖,大家也這樣作了觀想。

在接受灌頂的人群中有一位婦女,她因前世善根深厚,今生精勤積累資糧,以及佛的加持力和自己信心力的聚合,當時她依靠灌頂的詞句已經現前了證悟,即獲得了聖者的果位。她用他心通一觀察,原來上師完全是偷懶,根本沒有真正的境界。灌頂結束後,弟子們一個一個地向上師供養,上師也很開心地一個一個地親自接受。本來那位婦女準備供養一瓶優酪乳,但她到上師面前卻摹仿上師剛才說話的方式說:這裏面有非常好的優酪乳,我搖一搖,你觀想一下就可以了。然後她在上師面前把優酪乳搖了一搖就帶走了,後來那位上師很不好意思。確實也是,如果灌頂的時候有這樣的觀想能力,那現在以觀想接受優酪乳的能力也應該有。當然,將福德、善根等觀想為如幻如夢的境界到位時,這些都是可以的,但若還沒有到位,光是在口頭上說,那就不可能真實現前。

卯二(斷除過失)分二:一、除勝義中福德果無增無斷無得故成佛不合理之過;二、除世俗中亦不該獲得佛果之過。

辰一(除勝義中福德果無增無斷無得故成佛不合理之過)分二:一、勝義中無滅無增;二、勝義中雖無但世俗中成佛合理。

巳一、勝義中無滅無增:

知佛略廣詳盡說,此一切法唯說已,

俱胝那由他多劫,縱說法界無增滅。

佛陀在娑婆世界為不同眾生宣說了特別多的法,有些眾生前宣說比較簡略的法,如《略般若》;有些眾生前宣說比較廣大的法,如《中般若》;有些眾生前宣說特別廣大的法,如《廣般若》。儘管佛陀在不同根機的眾生前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為主的種種法門,但這些法門從勝義來作觀察或分析時,所詮的意義也無可言說,能詮的詞句或經論也了不可得,即一點實質都沒有。由此可見,所謂的宣說只能建立在名言中,即唯是講說的名稱而已。

現在很多人問:佛陀在有些經裏說不可思議、無法言說,有些經裏說有說(或有言)、有比喻、有意義、有見修行果,這到底會不會矛盾?不矛盾。但必須分開二諦,且應了知真正的勝義。佛陀在有關經典中說:從成佛那一刻起到最後涅槃的時日中,一個字都沒有說過。其實這是在說,雖然在眾生前有顯現,但並不實在。但這樣的法門,沒有學過甚深中觀教言的人很難接受。所以大家皆應懂得,雖然佛陀在無數劫中所宣說的法門無量無邊,但從勝義本性或法界真實義來講,卻是無增無滅、無有高下自他的平等空性。當然,這也是《心經》說不增不減,《華嚴經》、《寶積經》等大乘經典說不可思議的原因。

雖然凡夫人剛開始很難理解這樣的境界,但通過修行逐漸就能了知真正的實相是了不可得、無法言說的。尤其是對密法或中觀空性法門有所境界時,在觀自心乃至一切萬法的本體時,自然而然就會通達。當然,首先要祈禱上師,還要對空性為主的大乘法門有誠摯的信心,自己還要精進努力,在這些因緣或善根力聚合時,就會認識心的本性。一旦認識心的本性,其他法的本性皆可以此類推,或者說一切萬法的實相就是如此,就像《中觀四百論》中所講的一樣(3)。所以,即使剛開始自己很難理解佛教中這些深奧、玄妙的法義,但只要堅持依靠正理及善知識的教言,慢慢慢慢就會理解。

唐朝時,有一個比較出名的人叫李渤,他問智常禪師:佛教中說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即巨大的須彌山可以藏在小小的芥子中,小小的芥子可以容納巨大的須彌山),這絕對說不過去,因為芥子不可能容納須彌山,所以這唯是騙人。禪師以善巧方便的語言進行駁斥,他說:別人說你讀破萬卷書,是非常有智慧的人,是不是這樣?李渤說:那當然,我是讀破萬卷書的人。禪師說:你所讀的萬卷書藏在哪里?他用手指著自己的頭說:藏在腦袋裏。禪師說:你的頭就像椰子那麼大,這裏面怎麼能容納萬卷書?或者說,萬卷書怎麼能容納在你小小的頭裏面?李渤當即啞口無言。據說他當時恍然大悟,但不知他的悟性到底怎麼樣。可見,在世間人對空性法門和無量大乘廣大行為實在不能接受時,我們就要以淺顯易懂的比喻來給他們解釋。

現在世間,很多人對勝義諦和世俗諦的關係都分不清楚,還經常將勝義和世俗混在一起,這確實比較麻煩!學過中觀的人應該稍微好一點,如果沒有學過中觀,即使自己天天為別人傳講佛法,心中的疙瘩也始終不能解開。因此我覺得:即生中能遇到這樣的空性法門,真的很有福分。我在外面遇到很多居士,他們對般若法門尤其是《般若攝頌》信心特別大。我想:既然他們有這樣的信心,那在即生中對空性就應該有所認識。其實要認識空性,首先要對空性法門有興趣或有歡喜心,這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歡喜心,就會想:今天又要聽課,好累啊!若能不聽,那多快樂!所以,如果只對世間法有歡喜心,對空性法門卻沒意樂,那就不會接受。如果把它看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依靠它的加持,自相續中也容易生起真實的境界。就像讀書人,如果他以讀書為樂,成績就會很好。若一點興趣都沒有,那父母怎麼樣勸助,也不可能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大家先要認識空性法門的功德,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中還要讀誦、思維、修行。如果實在無能為力,也應把空性法門的法本放在乾淨的地方,經常作供養、祈禱。若這樣的條件也沒有,那在每一次拿到般若法本時,也應放在頭上頂戴,並生起信心——這是真正的如意寶,而且不管到哪里去都要帶著法本。學院中很多道友都發願《般若攝頌》的法本不離身體,到哪里去都帶著,但後來我在外面遇到部分道友,他們卻說我忘了,這就不太好。

好,講到這裏!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廣般若經》雲:具足般若波羅蜜多之甚深處,審諦、思維、衡量、觀察,如般若波羅蜜多所說而住,甚至僅在一日行持瑜伽,其於一日內行多少事?”“譬如耽欲人……所超生死流轉數,與耽欲人經一晝夜所起欲念數量等同……能遠離退轉正等菩提所有過失。

(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雲:具壽善現複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但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功德名號,尚為獲得廣大善利,況能受持、讀誦、修習、書寫、解說、廣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終不橫死、亦無橫病、及諸殃禍,常為無量百千天神恭敬圍繞、隨逐守護。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黑白月各第八日、第十四日、第十五日,在在處處讀誦、講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獲無邊功德勝利。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讀誦、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量天神常來恭敬、圍繞、守護。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諸天人、阿素洛等無上珍寶。由此因緣,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當獲無邊功德勝利。’”

(3)《中觀四百論》雲:說一法見者,即一切見者,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