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祖師像所特有的造型風韻
藏傳佛教習慣上以西元838年朗達瑪滅法為標誌分成前弘期和後弘期。前弘期又稱法王時期,即松贊干布、尺帶丹珠(赤德祖贊)和熱巴巾(赤祖德贊)三位對西藏佛教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贊普統治時期。那時,吐蕃和唐王朝兩度通婚,並通過與尼泊爾等地的通婚和交往,使佛教在青藏高原建立起最初的影響。(圖1清銅鎏金松贊干布法王像)
由於佛教傳入藏區正是印度密教興起時期,因此藏傳佛教從一開始就帶有濃厚的密宗特點,並在後弘期逐漸佔據主導地位。源自這一特點,在藏傳佛教的造像中,即多了祖師、諸本尊和護法等特有的造型。
第一位藏區弘法成功的是來自烏仗那(今巴基斯坦境內)的蓮花生(圖2明銅鎏金蓮花生像),據說是印度金剛乘始祖因陀羅部底之子,752年到達拉薩,是為密教傳入藏區的開端。由於他在第一次“佛苯之爭”中取勝,將吐蕃原的土著苯教信仰中許多神靈收歸佛門(圖3銅鎏 金苯教祖師辛饒半窩像)。蓮花生在弘傳佛教的過程中,將土著文化有機地納入佛教文化,遂被看成是藏傳佛教的奠基者。藏區最早的教派寧瑪派(僧眾習戴紅色僧帽,故俗稱紅帽教或紅教)尊為他祖師,加之甯瑪派植根民間的特點,因此,其造像在西藏得到廣泛供養。蓮花生造像常見有靜寂相和忿怒相(圖4清忿怒相蓮花生像)之別,靜寂相即法身大士的形象,一般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托嘎巴拉碗,臂間挾一根骷髏杖;忿怒相則是其教令輪身,象徵受大日如來的教令,為降魔化現的憤怒身,以右手持蠍為標識。
阿底峽(982-1054年)出身於孟加拉王族,法名燃燈智。應古格王朝邀請到西藏阿裏地方弘法,為後弘期最先開宗立派者,並由其弟子仲敦巴最終完成噶當派的創立。(圖5清銅鎏金阿底峽像)
噶舉派創始人是後弘期著名譯師瑪爾巴居士(圖6明銅鎏金瑪爾巴像),因其沿襲印度僧人習俗,常年穿著一件白色僧衣,弟子廣為效法,遂被民間俗稱為白教。他有四大弟子,人稱“四大柱”,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米拉日巴(1040-1123年)。米拉日巴(圖7清銅鎏金米拉日巴像)本名退巴嘎,意譯“聞喜”,後藏貢塘人。他因懺悔自己復仇的暴虐拜瑪爾巴為師,以苦行的事蹟著稱。
噶瑪拔希(圖8清銅鎏金噶瑪拔希像)創立了活佛轉世制度,追認都松欽巴為第一世活佛,自己是第二世。從饒迥多吉5歲被認定是他的轉世活佛起成為定制(圖9明銅鎏金饒迥多吉像),傳至日必多吉1959年叛逃共曆16世。
元朝時西藏正式歸入中華民族大家庭,其間薩迦派(花教)薩迦五祖在藏傳佛教發展中的巨大作用確實不容忽視(清銅鎏金薩迦派祖師像)。
藏傳佛教中以格魯派的形成為最晚,但發展最快,影響也最大。祖師宗喀巴(1357—1419年)(圖11清銅鎏金宗喀巴像)造像保留了明顯的明代風格,與後世的宗喀巴造像相比也更接近與寫實。
乾隆年間,三世章嘉(圖12清銅鎏金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像)主持改建雍王府為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雍和宮,在白塔寺興辦滿文講經院,經頤和園建造三層佛樓,並親塑千手臂白傘蓋佛母像等。
總體而論,在藏傳佛教的祖師造像中,體量較大,造像年代與被造像者生活的年代越接近,收藏價值也越高。如首都博物館收藏的這尊四世班禪大型造像(銅鎏金四世班禪),就栩栩如生地再現了這位大師的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