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傳佛教各教派的主要寺院

  蓮花寶地---塔爾寺
  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塔爾寺,藏語名袞本賢巴朗,意為十萬佛像彌勒洲,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南蓮花山,北距西寧25公里。是藏語系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在全國藏、蒙古、土、裕固、滿、納西、漢等民族群眾中有廣泛的影響。1379年,宗喀巴母親香薩阿切,在宗喀巴誕生處修了一座蓮聚塔,即今塔爾寺大金瓦殿內的大靈塔。1386年宗喀巴家鄉民眾,改變塔形,並為建了一座大殿。此後170多年中,多次改建維修。1560年當地禪師仁欽宗哲堅贊於塔側修建一座靜房。1577年仁欽宗哲又在塔南側修建彌勒殿,始具寺院規模,人們稱為塔兒寺。1582年第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到青海,次年駐錫塔爾寺,指示擴建。此後,依次建成達賴行宮、三世達賴靈塔殿、九間殿、依怙殿、釋迦殿等。又經蒙藏貴族資助,曆400餘年,建成現在以紀念宗喀巴的菩提塔和大金瓦殿為中心,擁有經堂、佛殿、僧舍等9300餘間,占地600畝規模的建築群,其建築雄偉輝煌,莊嚴肅穆,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其中,大經堂為平頂藏式建築,可容數千人,是全寺僧眾集結誦經、禮佛和議事之處。有四大學院即顯宗學院、醫宗學院、密宗學院、時輪學院。另有法舞院、印經院等,建有一整套經院教育制度,培養了許多大德高僧,創作並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民族宗教文化遺產。有大經堂、大金瓦殿、文殊菩薩殿(又稱九間殿)、彌勒佛殿、釋迦佛殿、護法神殿(贊康,俗稱小金瓦寺)、祈壽殿(賢丹拉康,俗稱花寺)、依怙殿、三世達賴靈塔殿以及寶塔、上下酥油花院、活佛府邸、僧舍、大廚房等重要建築,有繪畫、堆繡、酥油花藝術三絕,以及雕塑、印刷等工藝,這些已成為藏語系佛教乃至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991年起,國務院和省政府先後投資近6000萬元,對塔爾寺班禪行宮、宗喀巴殿、大金瓦殿等重要建築進行大規模維修。新增建山門、藏漢式牌坊。經維修使塔爾寺舊貌換新顏,既展現了瑰麗壯觀的丰姿,又保持了古樸典雅的藝術風格,成為青海省乃至國內的著名旅遊名勝之一。

  青海高原的小故宮---瞿曇寺
  青海有句俗話:“看了瞿曇寺,北京再甭去”。瞿曇寺,藏語稱卓倉多傑羌(卓倉持金剛佛寺)。位於樂都縣瞿曇鄉,距縣城26公里。1392年,由噶瑪噶舉派僧人三羅喇嘛·桑傑紮西主持修建。明初,三羅喇嘛協助明王朝招降罕東蒙古族、藏族各部有功,被朱元璋請到京城,尊為上師,撥款為其建寺。1393年建成,朱元璋敕賜瞿曇寺匾額,加封三羅喇嘛為西寧僧綱司都綱,下管十三族,並管理西寧衛宗教事務,從永樂年間開始,形成世代承襲的政教合一制度,直至明末。在明王朝的支持下,瞿曇寺經數百年擴建,成為典型漢式宮殿風格的建築群,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總體佈局為前、中、後三進院落,由前山門、左右碑亭、金剛殿、瞿曇寺殿、寶光殿、隆國殿以及145間長廊、鐘樓、鼓樓、四座寶塔等組成。寺記憶體有明碑、明鐘、明清匾額、明清王朝所賜金印、象牙印、景泰蘭瓶器和740多平方米彩色壁畫等多種文物。1982年2月22日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藏傳佛教後弘期的發祥地---丹鬥寺
  丹鬥寺,藏語全稱丹鬥謝吉央貢,位於化隆回族自治縣金源鄉。是藏語系佛教後弘期的主要發祥地。西元9世紀中葉,藏·饒賽、堯·格迥、瑪·釋迦牟尼等西藏三賢哲曾來此定居。當地人喇欽·貢巴饒賽從三賢哲及漢傳佛教和尚出家,受比丘戒,招徒弘法,使西藏佛教再度復興。因而成為各派信徒嚮往的聖地,修持、朝拜者絡繹不絕。該寺雖地處偏僻,但建築規模宏大,保存完好,有阿彌魯迦殿、熱雜帕殿、三賢哲及喇欽修行殿、彌勒殿、阿柔格西修行殿、大經堂、如意佛塔、僧舍等共約200餘間,保存有大量珍貴文物。1988年9月15日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藏族佛教藝術的中心--隆務寺
  藏語名德慶曲科朗(大樂法輪洲),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隆務鎮。1426年,由薩迦派高僧三木旦仁欽創建,由於其弟羅哲僧格佛學知識淵博,被宣德帝封為弘修妙悟國師。明萬曆年間改宗格魯派。1622年明帝賜隆務寺西域勝境匾額一方,懸於大經堂門首。1630年夏日倉·噶丹嘉措活佛主持興建顯宗經院。1767年清廷封夏日倉·噶丹嘉措為隆務呼圖克圖宏修妙悟國師,此後曆輩夏日倉活佛襲隆務寺寺主和隆務十二族政教首領,隆務寺進一步發展,成為同仁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院。同仁地區作為藏族佛教藝術流派—熱貢藝術最發達的地區,隆務寺則是這裏的中心寺院。建築宏偉,裝飾華麗,大小經堂房頂皆為琉璃瓦,裝有鍍金寶瓶等。1980年12月重新開放,修復主要殿堂,重塑佛像,繪製壁畫,恢復了原來規模。

  北方四大名寺
  在青海東部,有四座格魯派寺院曾經具有深遠的社會歷史影響,藏族佛學家、歷史學家通稱它們為北方四大名寺,分別是:夏瓊寺、佑寧寺、光惠寺、卻藏寺。
  夏瓊寺 青海最古老的藏語系佛教寺院之一。坐落在化隆回族自治縣查甫鄉黃河北岸夏瓊崖,寺以地命名。1349年,由宗喀巴的啟蒙老師曲傑·端珠仁青創建,曲傑·端珠仁青是宗喀巴的啟蒙師,宗喀巴7歲即在夏瓊寺從曲傑·端珠仁青學經,16歲離寺進藏。後在西藏創格魯派,藏語系佛教史稱夏瓊寺為格魯派的發祥地和多麥地區各大寺院祖寺。1788年,乾隆皇帝親賜漢、藏、滿、蒙四體文字的法淨寺匾額。原寺院占地300餘畝,大小建築群28處,佛殿、僧舍2630餘間,最早的建築有大神殿、大護法殿和曲傑·端珠仁青的靈塔殿。同時,該寺以戒律嚴格、多出名僧而聞名,七、八、九、十世達賴的經師均出自夏瓊寺,因而受到藏語系佛教界和中央王朝的重視。1980年5月重新開放,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佑寧寺 位於互助土族自治縣龍王山南麓,藏語稱郭隆賢巴朗(寺溝彌勒洲),是一個以土族為主要僧源的格魯派大寺。1604年,西藏第七世嘉色·端悅卻吉嘉措按照三世達賴喇嘛的生前授記,受四世達賴喇嘛的委派來青海,在一世松布活佛和當地信眾支持下興建,早期有嘉色寢宮、經堂、顯宗學院、護法神殿、大廚房等建築。康熙年間鼎盛時期,有大小經堂、僧舍、昂欠等2000多個院落,僧侶7000多人,設有顯宗、密宗、時輪、醫宗四大學院。建築宏偉,被譽為湟北諸寺之母。著名活佛有章嘉、土觀、松布、卻藏、王佛等。1723年,青海和碩特蒙古首領羅卜藏丹津反清,寺院被清兵焚毀。1732年,清王朝撥款重建,賜名佑寧寺。清同治年間因西北回族反清起義,再次毀於戰火。後經第六世土觀活佛主持重建,至光緒年間修復,僧眾1000餘人。民國年間逐漸衰落,至1949年青海解放之前,僧眾只有270餘名。1957年有396名。1980年7月開放,重新修建了大經堂、小經堂、彌勒佛殿和日月神殿、度母殿、噶當殿、護法神殿、空行神殿、嘉色寢室、土觀囊以及470餘間僧舍。現寺藏有許多珍貴文物。
  廣惠寺 也稱賽科寺、郭莽寺,又稱法海寺。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東峽鄉衙門莊村。1650年,贊布·端珠嘉措創建並任寺主。贊布·端珠嘉措於1666年去世,諾門汗敏珠爾主持寺務,自此曆輩敏珠爾成為寺主。1724年羅卜藏丹津事件中寺院被焚毀。1729年在清朝資助下,敏珠爾二世羅桑丹增嘉措主持修復,雍正帝胤禎賜名廣惠寺。系格魯派寺院,建有顯宗、密宗、醫宗、時輪四大學院和大經堂、佛殿及僧舍、靜房和護法殿等,珍藏有明永樂八年二月初一永樂皇帝所賜灌頂圓修諍慧大國師孛隆迪瓦桑爾加領真的聖旨1軸,清乾隆皇帝賜的法海寺匾額1方,九世班禪書寫的藏文掛軸3幅以及清朝賜給敏珠爾活佛的淨明禪師之印等文物。大通解放初約有僧侶200余人,活佛10余名,著名活佛有敏珠爾諾門罕和夏裏瓦呼圖克圖(即仙靈活佛)。1981年寺院開放,建二層樓小經堂1座,僧舍20餘間,殿宇2座。
  卻藏寺 位於互助土族自治縣南門夏鎮。

  安多四宗之---阿瓊南宗
  位於黃南藏族自治州尖紮縣西北的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藏語名南宗桑俄合丹吉朗,意為南宗密咒教法興旺洲,是甯瑪派古刹,也是青海少有的幾座尼姑寺院之一。當地風景秀麗,歷史上是藏語系佛教僧人的著名靜修地,西元9世紀中葉,來自西藏的三賢哲和貝吉多傑以及安多地區許多名僧都曾在這裏靜修過。清康熙年間,康區佐欽寺創建者班瑪仁增來此修持,主持擴建了南宗寺,又先後建南宗尼姑寺、南宗峰度母殿等,這個風景區隨之成為甯瑪派寶地。後由古浪倉活佛主持寺務,住寺尼姑最多時達500餘人。

  安多四宗之---賽宗寺
  也稱智改賽宗,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桑當鄉,是青海近代修建的最大格魯派寺院。寺院所在的賽宗山松柏蒼翠,洞窟遍佈,歷史上是藏僧閉關修持的著名靜地。1913年,同仁隆務寺第三世阿繞倉活佛洛桑隆朵丹貝堅贊來此初建,得到當地阿粗乎、夏蔔浪等部落和剛察、祁連、果洛等地藏族部落頭人、群眾的鼎力支持,經30年的發展,成為一個佛教文化中心,建成經堂、文殊菩薩殿、大經堂、彌勒佛殿、護法神殿等,設有顯宗學院,佛像、佛經、佛塔之多,與格魯派六大寺齊名。1958年全寺有大小殿堂和佛塔18座,活佛院15處,僧舍1086間,住寺僧眾619人,其中活佛28人,僧官1人,引經師2人,管家8人,乾巴11人。1982年7月重新開放,新修大經堂、彌勒佛殿、阿熱佛殿、菩提塔、八大靈塔以及活佛院、僧舍等建築。現住寺活佛3人,僧眾377人。賽宗寺地處白岩猴崖,每逢藏曆猴年,果洛、玉樹、海西和黃南等地數以千計的信教群眾來寺朝拜。

  甯瑪教徒的學府---白玉寺
  位於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白玉鄉。1857年,由今四川省白玉縣白玉寺活佛拉智創建,為其子寺。從光緒末年起由喬智·加華吉貝多傑接管寺務,迅速發展成川、甘、青交界地帶規模最大的寧瑪派寺院,寺僧多達1200人,下轄70多座屬寺,有活佛40余人,其規模和影響遠遠超過四川白玉寺母寺。1958年前有大經堂、講經院、禪修院各1座,活佛府邸8處,僧舍400間,活佛18人,僧官2人,僧眾700余人,馬、牛、羊近萬頭(只)。1980年重新開放,新修大經堂、靈塔殿、講經院、禪房各1座,嘛呢房6間,嘛呢長廊兩排,活佛院6處,僧舍480間,全寺占地面積1000餘畝,住寺僧眾300餘人。

  史詩英雄的寺院---達那寺
  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吉尼賽鄉境內的達那山,是青海僅存的葉巴噶舉派寺院。初建于宋代,早期為本教寺院,後由桑結葉巴·益希則巴改為葉巴噶舉派寺院。西元20世紀50年代有僧300余人,殿堂6座,供奉有帕摩竹巴靈塔、益希則巴的藥泥身像以及本教祖師敦巴辛饒的鍍金銅像等。當地相傳,藏族著名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中的格薩爾王信仰葉爾巴噶舉派。在達那寺建有格薩爾殿,內塑有格薩爾身像,並保存有格薩爾及其部將的兵器等,在達那山頂有兩處格薩爾及其部將的墓葬塔,因此也稱達那寺為嶺國寺(嶺國即為史詩英雄格薩爾王之部)。現有僧150多人。

  噶瑪噶舉名寺---禪古寺
  位於玉樹縣結古鎮南禪古村所在的禪古山腰,始建於西元12世紀都松欽巴初創噶瑪噶舉派時期,為原拉達、布慶、紮武、拉秀、文保等百戶部落群眾所信奉,最盛時期寺僧達500餘人。寺內原有禪來堅貢、斯日倉和噶瑪洛舟三個活佛系統,其中寺主活佛禪來堅貢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在玉樹地區認可的四大堅貢(救世者)之一。西元20世紀50年代有僧450人,建有殿堂9座,存有經卷3萬餘卷、大小佛像3000餘尊。現有寺僧74人,活佛2人,主要建築有經堂和10座白塔。玉樹著名的文成公主廟屬該寺。

  青海最早的薩迦派寺院---尕藏寺
  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稱文鄉境內,由八思巴弟子噶阿甯膽巴始建於1268年,八思巴曾親臨該寺講經傳法,賜佛像、經卷、佛塔、法器和保護寺產法旨,並向噶阿甯膽巴賜象牙、檀木圖章,授命管理當地政教事務。元代最盛時寺僧多達1900人,噶阿甯膽巴曾任元朝帝師,通稱膽巴國師。西元20世紀50年代有僧450人,建有大小殿堂10座,活佛拉讓6處。

  玉樹康區的薩迦派大寺--結古寺
  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結古鎮,1398年,由西藏薩迦寺喇嘛當欽哇·嘉昂喜饒堅贊改建原有的噶瑪噶舉派寺院而成,是目前青海省內最大的薩迦派寺院。歷史上以建築宏偉、文物豐富、多出名僧而聞名藏區,整個寺院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有桑舟嘉措經堂、講經院、彌勒殿、大昭殿、嘉那和文保活佛院等,明清鼎盛時期寺僧多達千餘人,有紮武邁根、嘉那、文保堅貢等轉世活佛系統。附近新寨村有省內最大的嘉那嘛呢石堆,譽為世界第一大嘛呢堆。

  三果洛的發淵地_--阿什薑寺
  位於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江日堂鄉的亞日堂灘,故亦稱亞日堂寺,當地古稱阿什薑,是果洛藏族的發祥地。是青海最早建成的覺囊派寺院,而且是現存僅十餘座覺囊派寺院之一。1717年,西藏噶丹彭措林寺住持阿旺丹增南傑移建附近甯瑪派古刹智格果寺而成。寺僧重視時輪傳承和六支瑜伽修習,專門設有禪院。原有經堂2座,佛塔14座,現修復經堂和3座石塔。石塔各高30米,底寬14米,下部建佛堂,門楣彩繪,塔頂繪有佛眼,式樣奇特,別具一格。

  海西蒙古族的主寺—都蘭寺
  位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銅普鄉,是一個以海西蒙古族為主要僧源的格魯派寺院。1583年由道希汗禪師初建靜房。1644年,由霞巴丹津擴建成正規寺院,以西藏噶丹寺為母寺。1725年,清朝劃定蒙旗,都蘭寺屬和碩特蒙古西前旗。1736年,該旗劄薩克多羅郡王袞楚克達什于寺內興建四合院王府。此後,青海蒙古左冀各王公台吉相繼設置行署,都蘭寺成為左冀蒙古各旗的政治活動中心和互市之所。寺主霞巴丹津在清代封號丹津呼圖克圖,至今共曆九世。最盛時僧侶多達千人,屬民200餘戶。青海解放初有大經堂1座,時輪經堂1座,佛塔3座,活佛院和僧舍200間,住寺僧人136人。寺僧注重密法修持和醫術學習,建有曼巴紮倉(醫學經院),為群眾醫治疾病。

  (上述資料由青海藏族研究會會員、省宗教事務局辦公室完瑪冷智提供)

  美不勝收瞿曇寺
  瞿曇寺,位於青海省樂都縣縣城南21公里處的馬圈溝口,明洪武年間創建,迄今已曆700餘年,寺以雄渾古樸、文物珍貴和擁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巨幅彩色壁畫而馳名西北,被信仰藏傳佛教的多個民族景仰為佛教聖地,常年朝拜者絡驛不絕。
  瞿曇寺坐落在略呈正方形的城堡內。土城名“新城”。寺院占地1.5公頃,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由前、中、後三進院落組成。從山門起的中軸線上,依次為金剛殿、瞿曇寺殿、寶光殿、隆國殿等大型宮殿式建築,兩側有禦碑亭、護法殿、壁畫廓、左右小經堂和4座鎮煞佛塔、大小鐘鼓樓。錯落有致,氣勢宏偉。相傳該寺創始人三羅喇嘛選擇這塊聖地時,其所背依的羅漢山松柏參天,瞿曇河楊柳蔭濃,一泓清泉流于石山,水光接天,明徹半壁。三羅喇嘛面對靈地,歇杖憩息。臨行時,忘攜禪杖,返回取時,杖已在泉邊紮根生長,後來就成為象徵性的珍珠樹。
  寺院的正門叫山門,寬三間,面積150平方米,在前院左右兩側分佈著兩座禦碑亭,藏語稱為“四門碑亭”。院西的金剛殿,是前、中院的分界和過道。瞿曇寺居中院前部;寶光殿居中院後部。隆國殿,俗稱大殿,和瞿曇寺殿、寶光殿在同一條中軸線上,是全寺最高大壯麗的建築,面積約900平方米,重簷廡殿頂,四面設明廓,屹立在寬大的須彌座台基上,前面伸出月臺一方,月臺左右各設踏垛九級,四面以紅砂石欄杆圍繞。大小鐘樓分別在隆國殿前左右兩側,東西對峙,上設隔扇檻窗,平臺外加護欄,可供遊人憑欄遠眺。壁畫廊的巨幅彩色壁畫,即所謂“七十二間走水廳”,面積約400平方米,壁畫所繪多屬佛教故事。如“叨利天眾迎佛升天宮圖”、“善明菩薩在無憂樹下降生”、“淨飯王新城七寶衣履太子體”、“龍王迎佛入龍宮圖”、“六宮娛女霧太子歸宮圖”等等。構思奇妙,馳騁想像,貫通三界,縱橫太宮。技法之純熟,形象之生動,達到很高境界,雖歷時彌久,色彩仍鮮豔奪目。朝拜者中有人讚歎說“畫技精煉,構思奇特,真是畫中瑰寶,不可多得。

 


上一篇(藏傳佛教的形成和發展) 回目錄 下一篇(釋迦牟尼佛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