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師知見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四)

班班多傑 周 拉

 法音  2008年第9期 (總第290期)

  四、格魯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

  在修學佛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藏傳佛教格魯派也和其他宗派一樣重視依止上師善知識,認為上師善知識是接通佛之身、語、意與一切眾生之間不可或缺的管道。本文以宗喀巴大師的名著《菩提道次第廣論》為資料依據,闡釋和論述格魯派關於皈依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內容、特點和作用。

  一個皈依三寶的佛門弟子,首要的任務就是要選擇、依止一位具量、合格、又適合於自己的上師善知識。這是皈依以後首先解決的前提條件。其理由和根據,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作了充分的論述。首先,宗喀巴大師引用《攝決定心藏》中的話說:“住種姓之士夫,應親近善知識。”[1]又引用藏傳佛教噶當派大師博朵瓦的《語錄》中的話說:“攝一切教授之總源頭,不應舍離上師善知識。”[2]並解釋道:“能令學者相續之中,下至發起一德,損減一過,一切善樂之本源者,厥為善知識。故于最初,依師軌理,極為緊要。”[3]其意思是說,因為上師善知識是一切教授的總源頭,弟子心中發起之一功德或者消除之一過患等一切樂善好施皆源自上師善知識。所以,弟子從自己的思想、行為上都不應捨棄、放棄、遠離上師善知識。因此,對於佛門弟子來說,皈依之初,選擇、依止上師善知識,成為頭等重要的大事。宗喀巴大師引用《菩薩藏經》中的話說:“善男子!我複略說一切菩薩行、一切菩薩波羅蜜、一切菩薩地、一切菩薩忍、一切菩薩總持門、一切菩薩三昧門、一切菩薩神通智、一切菩薩回向、一切菩薩願,一切菩薩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識力,以善知識而為根本,依善知識生,依善知識出,依善知識長,依善知識住,善知識為因緣,善知識能發起。”[4]博朵瓦大師又說:“對修解脫者來說,沒有任何事比上師善知識更為重要。此生當下眼前的事,雖可自行觀察而作,若無上師之指點,則將一事無成。更何況我等旋即從三惡趣轉生而來,又趨向未經歷之地道者,若無上師善知識的導引,豈能成為圓滿!”[5]從宗喀巴大師引用的這些經典著作和經典人物的話中,即可看到萬宗歸一、殊途同歸,上師善知識成為佛法之根源、諸宗之本體、群迷之慧眼。要實現從三惡趣轉來又轉入三善趣,最終從輪回中解脫而成就佛果,則一刻也不能離開上師善知識的教化、啟迪、引導。這就是格魯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原因和根據。

  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規則、程式,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分六個部分,即所依上師善知識之相、能依學者之相、依止上師善知識之軌理、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未依止上師善知識之過患、總義等。

  (一)所依上師善知識之相

  佛門弟子所依止的上師善知識應具備哪些“相”,即具體條件?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從總體的經教及其意趣闡釋中,對各乘上師的性相(條件)的闡釋各有不同。然在此處唯宣說從漸次引入三士道之次第,直至轉入大乘佛道之上師善知識。”[6]宗喀巴大師的意思是說,佛教經論中對各個乘都有符合各乘特點的上師善知識的條件,例如顯宗和密宗所需上師善知識的條件各不相同。宗喀巴大師這裡所講的上師善知識所具備的條件是,從三士道的次第轉入到大乘佛道的上師善知識的條件。宗喀巴大師引用《大乘莊嚴經論》中的話語講述了此階段所需上師善知識的條件。如《大乘莊嚴經論》雲:“偈曰:調靜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覺真善說法,悲深離退減。”[7]這個偈頌內容簡潔,難以讀懂,如果我們看一下此偈頌的解釋,其意思就不難理解了。“釋曰:此偈顯示第一依親近,若善知識具足十種功德者,應堪親近。何謂為十?一者調伏,二者寂靜,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經富,七者覺真,八者善說,九者悲深,十者離退。調伏者,與戒相應由根調故。寂靜者,與定相應由內攝故。惑除者,信念與慧相應煩惱斷故。德增者,戒定慧俱不缺減故。有勇者,利益他時不疲倦故。經富者,得多聞故。覺真者,了實義故。善說者,不顛倒故。悲深者,絕希望故。離退者,于一切時恭敬說故。”[8] 這就是說,上師善知識必須具備十個條件,即調伏、寂靜、惑除、德增、有勇、經富、覺真、善說、悲深、離退。只有具備這十種條件的人,才能承擔起上師善知識的重任,成為實至名歸的上師善知識。

  所謂調伏,就是要調整、規範自己和他人的思想、行為。整人先整己,宗喀巴大師說:“若不調伏自己,就失去了調伏他人的基本前提。故調伏他人的上師善知識,先應調伏好自己的心態。如何調伏?由任意修持而所謂通達之功德,有其名而無其實,它無任何益處和效用。故應需與佛教法之總義相符順的調伏自他之方式,此即定為三學,唯有通過三學,始能達到調伏等目的。”[9] 調伏自己須依戒學。宗喀巴大師引用《別解脫》中的話說:“心馬常馳奔,恒勵終難制,鐵套銜口中,套即別解脫。”[10]一匹未上籠套而調訓的野馬,其性情暴烈、肆無忌憚而四處逃竄,難以制服。當訓馬師將鐵籠套帶在其口中時,這匹馬也逐漸地收斂、規範而制服了。調伏自他心也如同調訓野馬,人從無始以來就被貪、瞋、癡三毒所驅使,心情處在放逸、浮躁、盲動的狀態中。要使他的心回到平靜、安寧的平常心狀態中,就要靠戒律來約束、規範。因此,戒律是調伏自他心的基本手段和工具。

  寂靜者,以定學中的正念、正知為導引,諸善奉行、諸惡莫作。所以說,寂靜者要依定學。

  惑除者,是由三摩地而生起,並能抉擇真義之智慧。因此說,惑除者,即慧學。

  經富者,宗喀巴大師說:“如是,以三學調伏自心,僅通達此功德者,遠不足也。尚須成就聖教之功德。經富者為多聞三藏等。”[11] 這是說,作為上師善知識,以戒定慧三學調伏自他心,還遠遠不夠。在此基礎上,尚需繼續多聞、修學承載戒、定、慧三學的經典文本經、論、律三藏,成為皓首窮經、滿腹經論的飽學之士,即被稱為經富者,或曰經典財富的擁有者。

  覺真者,宗喀巴大師說:“覺真者,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正。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12]所謂覺真者,是破二我執,達二無我,現證性空者也。若不能達至此,則以教理通達此亦可。

  德增者,宗喀巴大師說:“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尤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者。《親友集》中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等住,一尊聖者或尊勝利,故應親近勝自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13] 作為上師善知識,雖已具足教證,然其學識較學生或低下或平等,則他不能圓滿教授弟子,故說上師善知識須一德增者。

  宗喀巴大師對善說者、悲深者、有勇者、離退者等分別作了如下解釋:“善說者,能善巧通達次第引導弟子者,即將法義巧妙輸入所調伏者的心中。…… 悲深者,謂宣說法之動機清淨,即不顧利養及恭敬等,由生起慈悲等而宣說。…… 有勇者,謂樂於利他,利他之心堅固。……離退者,謂宣說佛法而無疲倦,且能堪忍宣講佛法時的苦勞。”[14] 這是說,上師善知識受持弟子時,應善於言說,並將佛法之義理巧妙地引入弟子的心中;上師善知識應對弟子發起慈悲心;上師善知識對弟子講授佛法時的動機要純正,講法不是為了利養、恭敬,應具備牢固的利他之心,樂於助人;上師善知識對弟子講法誨而不倦,樂此不疲。

  總之,上師善知識必須具備此十個條件中,調伏、寂靜、惑除、德增、經富、覺真等六種,是上師善知識自己必須具備的,是上師善知識獲得斷證功德不可或缺的條件。有勇、善說、悲深、離退等四種,是上師善知識受持、教化弟子必備的條件。

  宗喀巴大師引用噶當派大師博朵瓦的話說:“博朵瓦雲:‘三學、覺真、悲深等五者,是尤為重要。我阿闍梨香尊貢,既無多聞又不耐勞,甚至連酬謝語亦不會說,但他具備前五德故,誰居其前悉能獲益。……’如是,若無修行諸所學處(三學),唯讚美諸學處,以此謀自活者,不堪任為上師善知識。”[15]這就是說,作為上師善知識,就算不具備此十功德,至少應具備前五項,即三學、覺真、悲深等。若不具備這五項者,則徒有虛名,無實用處,不是合格的上師善知識,學佛者也不應依止這樣的上師善知識。如《三摩地王經》雲:“若能于彼末世時,世間導師滅度後,有諸毀法惡比丘,于彼多聞不希樂。雖說戒法而得活,自於戒法不樂行;……如人口說栴檀香,于諸香中最為上,有人問彼說香者,汝所說香自有不,答雲我實不聞香,但由說香而得活。於佛滅後末惡世,有不應式諸比丘,雖說戒法而得活,不能自行於戒法。”[16] 這裡說,末法時期會出現犯戒比丘,這些犯戒比丘自己不守清規戒律,唯讚美戒律。譬如,有人在大眾面前吹噓檀香木的香氣。當有人問到:你既然那麼讚美檀香木的香氣,你有沒有檀香木?我在這裡讚美檀香木的功德,是為了生活,而我自己沒有檀香木。同樣,有人自己不重視實修而吹噓清規戒律,這些人還哪裡配談戒律。

   若由於時間等關係,未能遇到具備十種條件的上師善知識的話,該怎麼辦?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引用了《妙臂請問經》中的一段話:“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性尊趣入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湣,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婆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是良伴。諸能完其如是德,於諍世中極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應依如是咒師伴。”[17]這就是說,若未能遇到具備十條件的上師善知識,也可以依止具備十六項條件的友伴來修行。此友伴應具慧、形貌端正、潔淨性尊、趣入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湣、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婆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等條件。

  (二)能依學者之相

  修學佛法的弟子應具備哪些條件?宗喀巴大師提出三個最基本的條件,即正住、具慧、希求等。《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引用《四百論》中的話說:“正住及具慧,希求為聞器,說者德不變,聽者亦如此。”[18]意思是說,若具備正住、具慧、希求三個條件者,可算為合格的聞法者或學佛弟子。具備這三個條件的弟子,能夠視說法者的功德為真實功德,而不會視作過失。同樣,宣法者也不會將聽法者的功德視作過失。若聞法者不具備這三個條件,說明聞法者的根器不淨,這樣的聞法者不僅會把本來很清淨的說法者視作非清淨之人,也會將宣法者的功德視作過失。所以說,聞法者必須具備這三個條件。

  正住者,宗喀巴大師說:“正住者,謂不具偏向,若具偏向,由彼蔽覆故不見功德,也不得善說之妙義。如《中觀心論》雲:‘由偏向所惱心,終不獲證寂靜。’”[19]正住就是指客觀、公正、平等、無偏向地觀察上師善知識及其功德。具偏向者,執迷、固守自己的教義思想,嫉恨、拒斥其他的思想。學佛弟子應好好觀察自己的心續,若有這種偏向,則應立即捨棄之。《菩薩別解脫經》亦雲:“應捨棄自己的偏見,安住、敬重親教師及阿闍黎所指的宗義。”[20]就是說,若自己的想法不清淨、不真實,就不能執迷於此。真正的學佛者應捨棄自己的一孔之見、一隅之德,而接受上師善知識所指明的宗義。

  具慧者, 宗喀巴大師說:“……雖已正住,若無分別、抉擇善說正道與惡說似道二者之慧力,則非能成器。故須具通達彼二之慧力,彼能捨棄無實義者而取諸實義。”[21]這就是說,佛門弟子只具備正住尚不夠,還應具有能分別、抉擇善說正道與惡說似道二者之慧力,惟其如此,弟子始能捨棄一切空洞、浮躁、沒有實義的法,而能攝取清淨、有實義之法。若弟子不具備這樣智慧,就不能成為學佛之器。

  希求者,宗喀巴大師說:“ ……雖有此二,若如畫中聽聞法者,全無精進,仍非能成器。故須具有廣大希求。”[22] 意思是說,弟子雖然具備正住和慧力二者,但若無具備希求,就像畫中聽聞法者,形同虛設,徒有其名。所以說,學佛弟子應該具有廣大希求,

  (三)依止上師善知識之軌理

  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之軌理,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分兩部分,即意樂親近軌理和加行親近軌理。

  1、意樂親近軌理。其內容包括:總示親近意樂,以修信為根本,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1)總示親近意樂。宗大師據《華嚴經》的內容總結道:“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23]《華嚴經》中所說的九心,即孝子心、如金剛心、如大地心、如輪圍山心、如世間僕使心、如除穢人心、如乘心、如犬心、如船心等。因薩迦派一章中已論述過此九種心,本文不再贅述。

  (2)修信為根本。宗喀巴大師認為信仰是親近、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前提條件。他首先引用《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中的話說:“發心力如人中主,廣興供養不思議,眾法無壞莫能量,生心供養應如是。發心能免胞胎苦,養育劬勞一切行,隨樂快樂悉從心,是故見於安樂處。發起無邊恭敬心,我人憍慢皆棄舍。發心即妙珍伏藏,如手攝持獲安樂。發心能為歡喜舍,發心踴躍作佛事,發心求勝功德林。”[24] 這就是說,因為信仰是前提條件,若已經具備了堅定的信仰,不僅能保持已有的功德,還能令功德不斷增長;信仰既能斷除似是而非的疑慮,也能淨除苦惱之活水源頭;具備了信仰,才能趨入語妙樂城。因為信仰不具雜念,能使人心清淨無瑕,也能使人捨棄我慢等。從這個角度看,信仰是生起恭敬心的根本。信仰既如珍寶,也似庫藏,亦像人體支分,信仰也如人手一樣積聚一切善根。

  《十法經》雲:“信為最上乘,以是成正覺,是故信等事,智者敬親近。信為最世間,信者無窮乏,是以信等事,智者正親近。不信善男子,不生諸白法,猶如焦種子,不生於根芽。”[25] 此即,信仰為最上乘、最殊勝之法故,具備智慧者將以信仰為前提,修行佛法。不具信仰者的心續中,永遠都不生善法,就像燒焦的種子永遠不能生根發芽一樣。據此,信仰是生起一切功德的基礎。

  生起信仰後,弟子又如何看待上師善知識呢?宗喀巴大師引用《金剛手灌頂續》中的話說:“秘密主!弟子應如何觀待阿闍黎?如同觀待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常生起善法,彼能速成佛,利一切世間。”這裡說,弟子應該觀待佛一樣觀待上師善知識,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得到上師善知識的加持。若對上師善知識生起諸佛想,就能在心續中生起善法,迅速獲證佛之果位,也能廣行有利於一切世間的事情。

  此外,諸多大乘經及毗奈耶中亦說到,弟子對上師善知識應生起世尊之想。何故?若對上師善知識生起世尊之想,則弟子心中不會尋伺上師之過失,而只會尋思其功德。因此,應該棄舍尋伺上師善知識的過失的分別心,而修行通達其功德之心。宗喀巴大師又引用《金剛手灌頂續》中的話說:“應取上師之德,不應執其過失,取德則能成就,執諸過非成就。” [26]宗喀巴大師還說:“如是,其上師雖功德增上,若僅就其少許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礙自己成就。雖(上師)過失增上,然若不觀其過,觀其功德而修信心,則能成為成就因。”[27]若弟子不觀上師善知識的功德而只觀其過失,則弟子不僅得不到上師善知識的加持,反而成為其成佛之極大障礙。古人雲: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上師善知識身上就算有過失,弟子也只能是觀其功德,而不想其過失。如此修行,始能成就佛果位之因。

  宗喀巴大師引用《寶雲經》及《郁伽長者會》[28]中的話來說明這個觀點。如《寶雲經》雲:“我今依怙師僧增廣善法。以是因緣於和上所,若持戒若破戒,若多聞若少聞,若聰明若無智,悉皆恭敬生世尊想。于諸世尊恭敬供養信樂歡喜,於和上所亦複如是,于阿闍梨複生恭敬。我依阿闍梨故善法增廣,菩提法分未滿足者當令使滿,諸結未斷者當令使斷。于阿闍梨複生和上想,供養如前愛樂歡喜,增長右法損減左法,如是左法不令增長。”[29]如理依止、親近上師善知識,能增長善法而斷除惡法。弟子一旦選擇上師善知識後,無論是多聞還是少聞者,不管是具慧者還是愚鈍者,無論是守戒者還是犯戒者,弟子都要生諸佛之想。如同對佛及如來信仰、歡喜,也要對上師善知識生起信仰及歡喜心。弟子供養、事承阿闍梨,從而不斷增長善法,菩提未圓滿者將獲得圓滿,未斷除煩惱者將能斷除一切煩惱。心中生起歡喜而奉行善法,莫行一切不善之法。

  (3)隨念恩者。宗喀巴大師引用《十法經》及《華嚴經》等經典中的話來說明隨念上師恩德的重要性。如《十法經》雲:“久失導時(師)世間曠野生難中,能訪覓起訪覓想;久遠愚者闇閉目開故,令起覺悟想;墜沒世間煩惱泥中,而起濟拔之想;久遠失正路為作導師故,而起導師之想;久伏在世間牢獄能解故,而起解者想;久遠著患療治故,而起良醫之想;以煩惱火焦滅身,令住滅故,而起大雲雨想。”[30] 這裡說,弟子依止、親近上師善知識時,定要隨念上師善知識的恩德。因為,上師善知識是指路者,能使弟子從無始以來的世間輪回中迷失時找到方向;上師善知識是喚醒者,能使弟子從長久以來由無明所遮蔽的睡眠中喚醒;上師善知識是拔濟者,能將弟子從無始以來墜沒於世間煩惱泥中拔濟;上師善知識是指引者,能糾正弟子誤入惡道而引領正道;上師善知識是解救者,能將弟子從世間牢獄中解救出來;上師善知識是良醫,能醫療弟子由病魔纏繞的痛苦;上師善知識是妙雨甘露,能熄滅弟子心中的貪、瞋、癡煩惱之火種。

  《華嚴經》又說:“又作是念:善知識者,能普救護一切惡道,能普演說諸平等法,能普顯示諸夷險道,能普開闡大乘奧義,能普勸發普賢諸行,能普引到一切智城,能普令入法界大海,能普令見三世法海,能普授與眾聖道場,能普增長一切白法。”[31]這是說,弟子應該想上師善知識能夠把我們從外道等惡道中拔濟;上師善知識能讓我們通達諸平等法;上師善知識能夠指示正道及險道;上師善知識能夠勸發普賢諸行;上師善知識能將弟子引入一切智城;上師善知識能夠將弟子送往一切智地;上師善知識能令弟子入法界大海;上師善知識令弟子普見三世法海;上師善知識能普授眾聖道場;上師善知識能令增長一切善法。等等。

  如《華嚴經》亦雲:“汝念善知識,諸佛所稱歎,令汝成菩提,而來至我所。汝念善知識,生我如父母,養我如乳母,增我菩提分,如醫療眾疾,如天灑甘露,如日示正道,如月轉淨輪,如山不動搖,如海無增減,如船師濟渡,而來至我所。汝觀善知識,猶如大猛將,亦如大商主,又如大導師,能建正法幢,能示佛功德,能滅諸惡道,能開善趣門,能顯諸佛身,能守諸佛藏,能持諸佛法,是故願瞻奉。”[32]這裡說,弟子對上師善知識生起佛如來之想,上師善知識為了開示佛法及菩薩行,現身於此地。所以,弟子恭敬上師善知識,也要隨念上師善知識的恩德。上師善知識如人之生母,就像母親喂母乳一樣,上師善知識給弟子灌輸知識,並增長菩提分;上師善知識如醫師,既能退轉各種災害,也能夠醫療各種生死疾病;上師善知識即如天灑甘露帝釋天,能令增廣白法如滿月;上師善知識如日光明亮,能明示寂靜之方向;上師善知識對於怨親如須彌山,鑒定不動搖;上師善知識也如大海,心態平靜而不亂;上師善知識也如船師舵手,救護一切眾生;上師善知識懷著這樣的善心而來到此地宣說佛法。上師善知識能夠啟發我等之慧覺,能讓佛子生菩提心,上師善知識為此而來到此地說法,故我等讚美上師善知識。上師善知識猶如解救世間之大猛將,亦如引領眾生解脫財富的大商主,上師善知識是眾生之救怙主、大導師、皈依處。弟子應懂得這些而親近上師善知識,恭敬、事承上師善知識。

  2、加行親近軌理。《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多處引用《事師法五十頌》中的闡述來論述加行親近軌理。如《事師法五十頌》雲:“常令師歡喜,離諸煩惱事,當勤而行之,恐繁故不述。彼金剛如來,親如是宣說,及餘教所明,依師獲成就。”[33]宗喀巴大師解釋道:“總之,應當勵力行上師所喜,斷除上師所不喜。行上師所喜,謂有三門,即供養財物,身語承事,如教修行。”[34]這裡,宗喀巴大師依據《事師法五十頌》的內容講說加行親近軌理,即修上師所喜之事,斷除上師不喜之事。其中修上師所喜內容包括:供養財物,身語承事,如教修行。

  供養財物者,《事師法五十頌》雲:“又複于師所,樂行於喜舍,不希於己身,何況於財物!……施佛阿闍黎,念念常增長,是最勝福田,速得菩提果。”[35] 這是說,為了獲得正果,弟子應不惜性命去供養上師善知識,何況是身外財物!弟子誠心誠意供養、隨念上師善知識,始能迅速增長最勝福田,獲證菩提果位。

  身語承事者,謂為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當如實贊師功德等。

  如教修行者,主要指弟子不違上師之教授而修行者。《本生論》雲:“報恩供養者,謂依教奉行。”[36]這是說,弟子對上師善知識的最大的報答方式就是依照上師善知識的教授去修行。宗喀巴大師又雲:“若須隨師教行者,那末,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如何行耶?《毗奈耶經》於此說雲:‘若說非法,應當遮止。’《寶雲經》亦雲:‘其善法隨順而行,于不善法應不順行。’故其所教,應不依行。不行非理者,《本生論》第十二品亦有明證。然亦不應以此等為因,對其(上師)不恭敬、欺辱、譭謗等。如《事師法五十頌》雲:‘若以理不能,啟白不能理。’應善辭謝而不隨轉。”[37] 這裡說,若所依上師善知識不能將弟子引入到正道上,或彼上師善知識的言行違背了三律儀,弟子該怎麼辦?宗喀巴大師引經據典回答了這個問題。若上師善知識宣說諸惡法,弟子應當謝絕上師善知識的教授,可以不聽其教授。即使如此,也不能對彼上師善知識有不恭敬、不尊重之舉動,更不能採取欺辱、譭謗、打罵等粗暴的行為來對待上師善知識。

  (四)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

  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宗喀巴大師講道:“(若依止上師善知識)親近佛之果位;諸佛歡喜;終不缺離大善知識;不墮惡趣;惡業及煩惱悉不能勝;終不違越菩薩行;于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悉能成辦現前及究竟一切利義;承事上師故,意樂加行悉獲善業,作自他利資糧圓滿。等等。” [38] 這裡說,弟子若依止上師善知識,將獲得無量功德,如弟子能夠親近佛之果位;能使諸佛如來歡喜;此世及來世皆不離開上師善知識;弟子不墮惡趣;惡業及煩惱永不能制勝弟子的心續;弟子終不行違越菩薩行的事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並能成辦現前及究竟一切利義;將獲善業,並作自他利資糧圓滿。等等。為了印證這些功德,宗喀巴大師引用了《華嚴經》、《不可思議秘密經》、《地藏經》、《本生論》等經、論典中的話。如《華嚴經》雲:“善男子!菩薩由善知識任持,不墮惡趣;由善知識攝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識護念,不毀犯菩薩戒;由善知識守護,不隨逐惡知識;由善知識養育,不缺減菩薩法;由善知識攝取,超越凡夫地;由善知識教誨,超越二乘地;由善知識示導,得出離世間;由善知識長養,能不染世法;由承事善知識,修一切菩薩行;由供養善知識,具一切助道法;由親近善知識,不為業惑之所摧伏;由恃怙善知識,勢力堅固,不怖諸魔;由依止善知識,增長一切菩提分法。……善男子!其有修行善知識教,諸佛世尊悉皆歡喜;其有隨順善知識語,則得近于一切智地;其有能於善知識語無疑惑者,則常值遇一切善友;其有發心願常不離善知識者,則得具足一切義利。”[39] 這裡說,若菩薩行者依止、親近上師善知識,並由上師善知識任持,將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等惡趣;由上師善知識攝受之弟子,定不會從大乘菩薩行退轉;由上師善知識護念的弟子,將不犯菩薩戒;由上師善知識守護的菩薩弟子,將不會跟隨惡人及惡知識;由上師善知識的恩德養育的弟子,定不忘記諸菩薩法;由上師善知識攝取的弟子,必將超越世間凡夫之地;由上師善知識所長養的弟子,定能超越聲聞及緣覺二乘地;由上師善知識引導的弟子,必將脫離世間之苦;由上師善知識長養的弟子,定能不染諸世法。另外,弟子由於承事上師善知識故,能夠修行六度等一切菩薩行;弟子由於供養上師善知識故,必將獲得一切助道法;弟子由於親近上師善知識故,定能摧伏業及煩惱等惡法;弟子由於恃怙上師善知識故,定會信心大增,勢力堅固,不畏懼諸惡魔;弟子由於依止上師善知識故,定能增長並圓滿一切菩提分法。除此之外,菩薩能跟隨、修行上師善知識的教誨故,諸佛世尊悉皆歡喜;諸菩薩隨順、不違上師善知識的言說故,離一切智地越來越近;弟子對上師善知識之語言無有疑慮故,定能值遇一切善友及善知識;弟子常思惟上師善知識或不離善知識故,定能現證一切義利。

  恭敬、承事上師善知識之功德優越、超越于向諸佛供養的功德,宗喀巴大師還說:“應於惡趣所受諸業,於現法中身心之上,少起病惱,或於夢中而領受者,亦能引彼令盡無餘。又能映蔽供事無量諸佛善根,有如是等最大勝利。”[40]這是說,若如理恭敬、承事上師善知識,將使人墮入惡趣的因——諸世中積累的惡業,在現實中以輕微的痛苦或夢見受苦等而清淨。恭敬、承事上師善知識之功德,也遠遠比向諸佛供養的功德極為殊勝,更加重要。

  (五)不依止上師善知識之過患

  若有人依止上師善知識時,違背其軌理而依止上師善知識,將會導致極其嚴重的後果。如宗喀巴大師說道:“若已請為上師善知識而不善依止,則于現世中遭諸疾疫及非人損惱,于未來世當墮惡趣,經無量時而受無量苦。”[41]宗喀巴大師又引用《金剛手灌頂續》[42]及《事師法五十頌》等中的論述,印證這一點。如《事師法五十頌》雲:“若彼求法者,於師生輕毀,則謗諸如來,常得諸苦惱,由增上愚癡,而獲於現報,為惡曜執持,重病相纏縛,王法所逼切,及毒蛇傷螫,冤賊水火難。非人得其便,彼頻那夜迦,常作諸障礙,從此而命終,即墮於惡趣。勿令阿闍黎,少分生煩惱,無智相違背,定入阿鼻獄。受種種極苦,說之深可怖,由謗阿闍黎,於中常止住,是故當一心,輒莫生輕毀。”[43]這裡說,若學佛弟子譭謗、蔑視上師善知識,等於譭謗、蔑視諸佛及如來,這能使人得諸苦惱,也能增上愚癡,現世能遭到各種報應。例如:惡曜跟隨;得重病而苦不堪言;違犯王法而遭懲罰;碰到毒蛇受到傷害;遇到盜賊、火災、水難等;由惡魔及非人等引領,而常作殺生一切惡業,最終喪命而墮於惡趣,無法解脫。弟子千萬不能令阿闍黎生起諸煩惱,若因弟子無智而得罪上師善知識,必將墮入阿鼻地獄,從而在無量時中住於地獄,永無解脫之日,並要經受種種苦難。

  不僅如此,若不善依止上師善知識,將未生之功德終不生,已生的諸功德將會退失。如《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雲:“若彼于師住嫌恨心,或堅噁心,或恚惱心,將無獲得功德之處。若不生諸佛想,亦複如是。如是於三乘補特伽羅及說法之比丘不起恭敬心,或不生上師及諸佛想,彼等將不能做到獲證未得之法或已得之法終不退失。”[44]這裡說,若弟子對上師善知識懷有恨心、堅噁心、恚惱心等者,將無處可以得到功德。若不于上師善知識視作如來者,也不能獲證功德。若對已入三乘之補特伽羅及宣說佛法的比丘,不敬重、或蔑視、或不視作上師善知識、或不視作如來者,將不可能得到從未得到過的妙法,也不會不退失曾經已得到的法。其原因,宗喀巴大師說:“由於不恭敬故,諸法將不久必滅。”一切對上師善知識不敬重者,妙法必將滅亡。

  另外,若親近、依止非善知識及罪惡友,將令諸功德漸次損減,一切罪惡漸次增長,從而能生起一切非所愛樂。如《念住經》雲:“為貪瞋癡一切根本者,謂罪惡友,此如毒樹。”[45]這就是說,罪惡友就是生起貪、瞋、癡等一切煩惱的根本。罪惡友就像一棵毒樹,能將毒素傳染給任何人。所以,修行者應遠離罪惡友。

  《親友集》亦雲:“無信而慳吝,妄語及離間,智者不應近,勿共惡人住。若自不作惡,近諸作惡者,亦疑為作惡,惡名亦增長。人近非應親,由彼過成過,如箭置毒囊,亦染無毒者。”[46]意思是說,智者不應親近、依止的所謂上師善知識,他們不具備信仰,對他人慳吝,愛打妄語,喜歡離間。智者也不應和罪惡友相處。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己本來不做任何惡業,然親近或依止行罪惡友,人們會懷疑你也是做惡者,從而你會臭名昭著。若你親近或依止不應親近之人,因為彼人是有罪之人,你也會成為有罪之人。譬如, 將箭放入塗有毒藥之箭囊中,所有箭都將成為毒箭。宗喀巴大師說:“惡知識者,謂若近誰能令性罪遮罪惡行,諸先有者不能損減,諸先非有令新增長。” [47]非善上師或惡知識者,不管親近誰,其先有的遮罪惡行等不能斷除或減少,而且以前沒有之諸罪過會逐漸增長,會成為永世不能解脫的原因。

  (六)總義

  以上從五個方面講述了格魯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軌理和方法。宗喀巴大師講:“普遍贊說上師瑜伽的教授者,應知即是如前所說。若一二次修所緣境,全無所致。若內心想修法者,須恒親近能引導正道之上師善知識。就如伽喀巴雲:‘依止上師善知識時,恐有所棄’。若不知依止軌理而依止者,不得利益反致虧損。故此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軌理,較餘一切極為重要,應當作究竟欲樂根本故。……”[48]這裡說,上師瑜伽之教授,是修佛法者不得或缺的法,應當根據上述內容去奉行。若修佛者只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心置於所緣境而修定,那將是徒勞,全無所獲。若修佛者從內心深處想得到正法,應當選擇一位能引入佛法正道、具備資格的上師善知識,並且要恒常親近、恭敬、依止這位上師善知識。若不這樣奉行,就像藏傳佛教噶當派大師伽喀巴所說那樣,有些不懂得依止上師善知識軌理的弟子,看起來在親近、依止上師善知識,實際上捨棄、違越上師善知識。這說明,不懂得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軌理而盲目地親近上師善知識,將無任何益處,反而會浪費生命,甚至會作孽。所以,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軌理,比一切法都重要,學佛弟子應將依止上師善知識當作究竟欲樂根本。

  綜上所講,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名著《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主要是以《華嚴經》、《三摩地王經》、《十法經》、《金剛手灌頂續》、《事師法五十頌》等佛教文本為依據,以藏傳佛教噶當派許多大師的言行為借鑒,從所依上師善知識之相、能依學者之相、依止上師善知識之軌理、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未依上師善知識之過患、總義等六個方面論述了格魯派關於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特點。格魯派也和其他宗派一樣,系統論述了依止上師善知識之重要性以及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軌理等,與藏傳佛教其他宗派的不同之處是,宗喀巴大師以經教、正理為依據,詳細論述了所依上師善知識的條件,著重強調了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和未依上師善知識之過患。例如,宗喀巴大師根據《大乘莊嚴經論》的內容,對上師善知識提出了十個具體條件,即調伏、寂靜、惑除、德增、有勇、經富、覺真、善說、悲深、離退等;宗喀巴大師根據《華嚴經》、《不可思議秘密經》、《地藏經》、《事師法五十頌》等佛教文本的內容,系統論述了依止上師善知識之無量功德和未依上師善知識之無窮過患。這些都是格魯派處理師徒關係的理論根據。 (全文完)

 

  【注 釋】

  [1][2][3]《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33頁。

  [4]《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33-34頁。漢文譯文引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卷77,<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

  [5][6] 《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34頁。

  [7]同上。漢文原文引自《大乘莊嚴經論》卷9,<親近品>,第19頁。

  [8]《大乘莊嚴經論》卷9,〈親近品〉,第19頁。

  [9]《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34頁。

  [10][11][12]《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35頁。

  [13]《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35-36頁。

  [14]《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36頁。

  [15]《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36―37頁。

  [16]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省略了中間一段話,但解釋了其內容。漢文譯文引自《月燈三昧經》卷1,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月燈三昧經》中的全文:“若能于彼末世時,世間導師滅度後,有諸毀法惡比丘,于彼多聞不希樂。雖說戒法而得活,自於戒法不樂行;雖說禪定而得活,自於禪定不樂行;雖說智慧而得活,自于智慧不樂行;雖說解脫而得活,自于解脫不樂行;雖說知見而得活,自於知見不樂行;如人口說栴檀香,于諸香中最為上,有人問彼說香者,汝所說香自有不,答雲我實不聞香,但由說香而得活。於佛滅後末惡世,有不應式諸比丘,雖說戒法而得活,不能自行於戒法。”

  [17][18]《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38頁。

  [19[20][21][22]]《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39頁。

  [23]《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0頁。

  [24]《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2頁。漢文譯文引自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傳教大師三藏賜紫沙門法天譯《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卷3。

  [25]《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3頁。漢文譯文引自梁僧伽婆羅譯《佛說大乘十法經》。

  [26]《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4頁。

  [27]《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3-44頁。

  [28]《郁伽長者會》雲:“長者!若是菩薩,于他人所受持讀誦一四句偈,施戒忍進定慧相應集菩提道,於是師所為法恭敬。如上諸師受持文字章句偈頌,于無量劫應為彼使,不生諂偽一切供養。長者當知,不報其恩況不敬法。長者!若信起善念,念佛法僧,念於無漏,念寂調伏,於無量劫給侍,使令供養和上,猶不報滿和上之恩。長者應如是知。長者當知,若聞法已有無量報得無量智。”藏文見《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5頁。漢文譯文引自《大寶積經》卷第82,<郁伽長者會>第十九。

  [29] 藏文見《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5頁。漢文譯文引自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寶雲經》卷6。

  [30] 藏文見《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5-46頁。漢文譯文引自梁僧伽婆羅譯《佛說大乘十法經》卷1。

  [31] 藏文見《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6頁。漢文譯文引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66,<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七。

  [32] 藏文見《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6-47頁。漢文譯文引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77,<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

  [33]《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7頁。漢文譯文引自《大正藏·事師法五十頌》T32n1687_p0777a04-07。

  [34]《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7頁。

  [35]《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7-48頁。漢文譯文引自《大正藏·事師法五十頌》,T32n1687_p0776b02—11。宗喀巴大師省略了中間一段,全文為:“又複于師所,樂行於喜舍,不希於己身,何況於財物。于無量億劫,勇猛勤修習,今始證菩提,斯極為稀有。善護其深誓,供養諸如來,恭敬阿闍黎,等同一切佛,若於己所有,最上諸珍玩,求無盡菩提,誠心而奉獻,施佛阿闍黎,念念常增長,是最勝福田,速得菩提果。”

  [36]《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8頁。

  [37]《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8-49頁。

  [38]《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9-50頁。

  [39]《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50頁。漢文譯文引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卷77,<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

  [40]《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51頁。

  [41]《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52頁。

  [42] 宗喀巴大師引用《金剛手灌頂續》中的話說:“薄伽梵,若有譭謗阿闍黎者,彼等當感何等異熟?師尊告曰:金剛手,莫作是語,天人世間悉皆恐怖,秘密主然當略說,勇士應諦聽。我說無間等諸極苦地獄,即是彼生處,住彼無邊劫,是故一切種,終不應毀師。”

  [43]《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52頁。漢文譯文引自《大正藏·事師法五十頌》T32n1687_p0776a15-26。

  [44][45]《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53頁。

  [46]《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53-54頁。

  [47][48]《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大師著,青海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54頁。

相關文章: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一) 班班多傑 周拉 緣氣:(6568)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 (二) 班班多傑 周拉 緣氣:(7039)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三) 周拉 班班多傑 緣氣:(6570)

上一篇(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 回目錄 下一篇(學密須知 阿闍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