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 (二)
班班多傑 周拉
二、薩迦派關於上師善知識的地位和作用的論述
本文根據薩迦派學者阿羅仁波切的著作《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1]中的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論述,分析薩迦派有關上師善知識的思想。在《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以下簡寫《明燈論》)一書中, 薩迦派把依止上師善知識之規則分四個部分:一、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原因;二、師徒間互相辨識及選擇;三、徒弟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規則;四、上師之演說及弟子聽聞之規則。
(一)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原因
在《明燈論》中,以引導盲人走路、患者由醫師治療、以火鏡引取日光之火為喻來闡明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由。
《明燈論》言道:“不依止善知識,於聖教未聞思之諸有情眾生,即像遠離了智慧之眼故,他們不懂得如何修持解脫及一切智之道。不僅如此,亦難分辨善惡之差別,如盲者無伴而浪跡天涯。上師善知識是人天善趣、解脫、聲聞、緣覺與佛一切智之間的交通者和引路人,是不容懷疑故。若無導盲者,則盲者欲去高山、殿堂等而又無能力去,故須依止上師善知識。如《真實論》雲:‘欲成一切智,即依善知識。僅憑自精進,無能成聖佛。盲者依自身,不能攀高峰。’昧於取捨之無明生起了業煩惱,由其痼疾所驅使而值遇三界輪回三苦之有情,須依止如同救命之醫師一樣之上師善知識,須依止如同包治百病之靈丹妙藥一樣之善妙佛法而如理修持,乃可從輪回之諸苦中獲得解脫,須修持獲得永恆安樂之解脫境界——佛一切智。儘管日光如何熾熱,然無其聚焦之火鏡及艾灸,則不能生起明火而受用。如是,儘管如來之慈悲及加持如何無量無邊不可稱計,若無上師善知識之攝收、教授,則佛之加持力無法進入弟子之心田。薩迦派大師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說:太陽之光雖熾烈,若無火鏡不生火,如是佛之加持力,若無上師亦不得。”[2]
以上薩迦派以盲人須有引路人,火鏡引生日光火等為譬喻,形象、深刻、生動地說明了皈依四寶的一切有情眾生需要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切有情眾生無始以來,由於無明煩惱的遮蔽,不能覺悟諸法之究竟實相。故而,不知善惡好壞,不懂是非對錯。處在流轉無量生死,常為我執所惑亂的迷茫苦難之中。若欲改變這種狀態,即要皈依佛門,修學佛法,斷除無明,覺悟實相,解脫成佛。要成就這樣的事業,實現這樣的目標,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必須要依止、親近上師善知識。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佛教認為,我們這些鈍根薄福之人無明熾盛,罪孽深重,苦難深淵;第二,佛教之義理深邃,體系龐大,難明其底蘊。在這樣的語境下,人們要修持佛法,首先必須要經過佛教上師善知識的啟迪、啟蒙、教化與引導,惟其如此,人們方能啟發思路、開掘慧根、進入佛門、漸修佛法,去實現成佛的最終目標。據此,上師善知識對廣大的善男信女來說,具有發蒙啟蔽之功。故欲知佛法,必先依師。否則,佛門難進,佛法難得,人們仍處在無始輪回的無限鏈條之中而不能獲得解脫。佛教史上,沒有無師自通的先例。如此看來,欲投入佛法的善男信女,尋找、辨識、選擇一個合格、稱職的上師善知識,便成為前提性、基礎性的事情。關於尋覓、依止上師善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該文作了十分形象、深刻、恰如其分的比喻。例如,對一群盲人的出行來講,其引路人成為唯一不能或缺的事情。若缺少引領者,他們將會“離於善徑,行于險路”[3],釀成大禍。該文還列舉了醫治疾病不能離開醫師及藥物等,其中最為形象的是獲取日光火的例子。正如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說:“太陽之光雖熾烈,若無火鏡不生火,如是佛之加持力,若無上師亦不得。”這是說,太陽之光最極熾烈,我們如何將它獲取並受用?這便需要火鏡和艾灸。在太陽的光芒下,將艾灸置於火鏡之上,讓太陽光直射其中,便會引生火種。牧人在草原上常常採取這種方法來取火燒飯。太陽之光芒多麼熾烈,如果沒有火鏡和艾灸的接納與引導,也無法獲取火苗。同樣,佛陀之思想固然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如果沒有上師善知識向一切有情眾生宣說傳揚,佛法只能是建築在空中的樓閣,孤懸在彼岸的神燈,不可能在廣大信眾中發生實際的作用。因此,上師善知識是佛的代言人,是替佛行道。從這個意義上講,佛就是上師善知識,上師善知識就是佛。
(二)師徒間互相辨識及選擇
關於師徒互相辨識及選擇,分兩個部分:即師徒間互相辨識及選擇的原因和師徒間互相辨識及選擇之相。
第一、師徒間互相辨識、選擇之原因。在《明燈論》中講:“依止上師善知識,首先須辨識師徒關係。若不辨識,則師徒倆都會失去誓言而成為墮入地獄之因。”[4]所謂觀察或辨識師徒關係,意思是說,作為上師和弟子在沒有正式結成師徒關係以前,各自都要對對方的品性、性格、學問、修行等做全面而細緻地考察、瞭解。經過這樣的試驗、觀察、選擇、認可後,弟子才能拜上師,上師方可收弟子,雙方正式締結為師徒關係。由此看來,師徒關係不是一廂情願的單向選擇,而是雙方情投意合的雙向選擇。雙方一經選擇便形成了親同父子的法脈關係,或曰法統傳承,一生一世師唱徒隨,如影隨形,須臾不能分離。因此,在藏傳佛教史上把師徒關係往往稱作“父子關係”。如果師徒之間在結成正式的關係以前,各自對對方的背景不甚了了,便草率地結成師徒關係。當師徒兩相處了一段時間後,雙方或因性格不和、或因品性不正、或因學問不高等而發生師徒分離時,當初締結師徒關係時的誓言便成了一紙空文。分離時因痛苦而造成的罪孽,足以成為死後墮入地獄之因。正如《上師五十頌》所雲:“上師及其諸弟子,俱有可能失誓言,勇士故應先觀察,上師弟子之關係。”[5]因此,師徒之間相互考察,各自瞭解,彼此磨合成為締結師徒關係的前提條件。
第二、師徒間互相辨識及選擇之相:即弟子辨識上師之相和上師辨識弟子之相。
首先,弟子辨識上師。關於弟子辨識上師分三,即辨識之因;依止上師善知識之相;應捨棄所謂上師之相。
1、弟子辨識上師善知識的必要性,《明燈論》中講:“於此世間中,小至選擇一日之陪伴,大到尋覓一生之伴侶等大小事均需垂問他人或算卦等,須經過考查驗證。對上師則更需要檢驗考查,因為從此生到未證得佛果之間所發生的一切善惡之事及幸福安樂皆需仰賴上師善知識,故須考察上師善知識”。[6]
薩迦派在這裡說明了人不是孤立的人、抽象的人,而是處在社會關係之中的人,因此,人一天也離不開朋友或伴侶。同樣,對一個出家為僧的人來講,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既不能依靠父母,又不能投奔兄弟姐妹,亦不能跟著親朋好友,他所能託付終生的唯一物件就是上師善知識。因此,弟子考察上師、選擇上師成為他的終生大事,事關重大,不可掉以輕心、草率從師。
2、依止上師善知識之相,《明燈論》中講:“……總之,因善持清規戒律故,身、語清淨;因獲得正智慧故,精通顯密,善達五明,尤工辭章,通曉能解弟子疑惑之言教;不追逐利養、恭敬等,使此法成為煩惱之對治,欲將一切有情置於大菩提之下,激發悲心而具足生髮清淨增上意樂心故,欲利他者,定須具備彼三相也。[7]
這一段講明瞭一個合格的上師善知識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首先,佛教視戒律為佛法之生命,戒律存則佛法存,戒律亡則佛法亡。作為一名合格的上師善知識,必須要遵守佛教之清規戒律,以戒為師,做到自己的身、語、意三業清淨,正如《大般涅?經》所雲:“出家學道,護持禁戒,威儀成就,守攝諸根,不令馳散”。[8]其次,作為一名上師善知識,須精通顯密教教義、教法,善達世俗的大小五明文化,尤其要精深地瞭解上師自己所講授予徒弟的教法之根本義理及名相概念,這就像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講的作為一個講國學的教師,應精通義理之學、辭章之學、考據之學。作為一個上師善知識,在講授教法的過程中,善於給弟子釋難解惑、舉一反三、條分縷析、融會貫通,使弟子對上師所講的教義、教法心知其意、心領神會。作為一個上師善知識,不追逐名利,不貪求財富,安貧樂道,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以修來生之福。這就正如《大悲經》中所說的:“安住善法,少欲知足,樂修乞食”。[9] 作為一個上師善知識,還要“深厭生死,樂求涅?,不樂住世,救拔群品(生)”。對一切有情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做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他。正如薩迦班欽所雲:“上師善知識應具足恪守戒律、善達教義及利益他人三相。”[10]惟其如此,始能成為一切知,唯有成為一切知,方能成為具相之上師善知識。
阿羅仁波切還講到了密乘上師善知識所具備的條件,《明燈論》中引用《上師五十頌》中的一段話:“堅定溫良具智慧,忍辱正直非狡詐,通曉密咒及續部,具悲心而達論典,應當遍知彼十相。”[11]對此,薩迦派大師紮巴堅贊尊者說:“具傳承而明續部,守誓言而飾教授,有悲心而知論典,向彼之足下頂禮!”[12]薩班又言:“善於講解諸多乘,即如佛陀釋法要,能講正法之上師,我等視為真佛陀。”[13]
由上可知,要成為顯教之上師善知識,應具備三個條件。成為密教之上師善知識,則要具備十個條件,即堅定、溫良、具智慧、忍辱、正直、非狡詐、通曉密咒及續部,具悲心、達論典等十相。根據薩迦三祖紮巴堅贊尊者及四祖薩班貢嘎堅贊之講法,密宗之上師善知識是佛的代言人,是佛的化身。他就像佛陀一樣解釋佛之法旨,這樣的上師善知識和正佛陀是毫無二致的。
3、應捨棄所謂上師之相,在《明燈論》中引用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的話說:“若不按佛教之義理宣說,即使是上師也應捨棄。”[14]此意思簡單說就是不合格、不稱職、徒有虛名、僅存形象、形同虛設、名不符實的所謂上師善知識,應遠離之、應捨棄之。在這裡,薩迦派阿羅仁波切按照甯瑪派大師華智仁波切對不合格上師善知識的界定,指出了他的幾條特徵。例如:如木磨之上師,徒有虛名;如井蛙之上師,鼠目寸光;如癲狂嚮導之上師,孤陋寡聞,桀驁不馴;如盲人嚮導之上師,引入歧途等等。若依止這樣的上師,非但不能成佛,反而會虛度此暇滿難得的人生。薩迦派這一說法和寧瑪派的說法如出一轍、毫無區別。所以,在此無需贅述。
其次,上師觀察弟子。關於上師觀察弟子:即合格弟子之相及應捨棄所謂弟子之相。
1、合格弟子之相。《戒律三百頌》中記載:“敬禮上師而持正戒,精勤於三摩地及念誦,聰明正直而具忍耐力,明瞭出家之清規戒律。……總之,自然心明而具智慧故,快捷掌握名相、通達義理;具勤奮故,有求知欲而堅固修習、精進用意,則其功德能與日俱增;具信解而敬禮上師,則由其加持力而進入心田,如此修法,定有裨益。弟子應具備此三相也”。[15]
薩迦派在這裡指出了合格弟子的三條基本標準:他(她)必須是一個天資聰慧、心明眼亮、智商較高;並且求知欲很強,勤奮好學的人;具有信仰佛法之堅定信念和十分虔誠地恭敬、禮拜、供養、侍奉上師善知識的獻身精神。正如薩班在《智者入門論》中雲:“聰慧求知而敬上師”。
關於密宗弟子之相,在《明燈論》中引用了《上師五十頌》中的話語:“具足信解佛法僧,懼罪孽而嚴律己,信奉隨喜佛之法,授受誓言及淨戒。”薩迦派傑尊仁波切又言道:“具慧隨喜甚深法,欲速獲證金剛持,于彼授予金剛乘。”[16]
這一段說明了作為一個合格的密教弟子,首先要理解、信奉佛法。理解是基礎,惟有在理解佛法的基礎上,方能更好地信奉佛法,這樣的信解才是堅定的、永恆的。若沒有理解就是盲目的信仰,這樣信仰就會變成迷信。因此,薩迦派所講的信仰是理性的信仰。有了如此理性的信仰,即懂得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鐵則,這就是《大般涅?經》中所說的“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17]這樣不但信奉佛法,而且喜歡佛法。自覺自願地遵守誓言,恪守戒律。具備如此條件的人,才可以修學密宗。
2、弟子應捨棄的相。弟子應捨棄的相,《明燈論》中講道:“與上述之相相反之弟子,對上師及佛法的信仰極其微弱,不嚴守戒律,無有智慧及精進等”。[18]《明燈論》中進一步引用《上師五十頌》中的話說:“具足智慧之弟子,于師不作無悲心而憤恨,狂傲而貪著,恣意而不律己等罪孽”。[19]
如此看來,不合格的弟子對佛法的信仰可有可無,不守戒,不律己。沒有求知的欲望,沒有進取精神。在他們的心裡充滿著憤恨、狂傲、偏執、貪著等。這樣的弟子不應收錄,更不應作為傳法之器。正如《金剛鬘》所雲:“如同獅子之乳汁,不應注入土器中,如是摩訶瑜伽續,不得傳予非器者”。
(三)徒弟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規則
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之理則:對上師深生信解; 隨念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依止上師善知識之行。
第一、如何對上師深生信解。弟子觀察、選擇上師善知識之後,要將上師善知識的一切行為皆視為善行,不應起疑。薩迦班智達講:“《波羅蜜多經》雲:‘吾之上師善知識,雖應視作真佛陀,然未真說是佛陀,說他即是真佛陀,授受灌頂等而說。’ 授受灌頂的上師善知識,為了拔濟所化眾生,其暫時之行為應隨順世間凡夫之行為,但在了義實教中其密意是聚集三時一切佛之智悲體性及佛法僧三寶之自性”。[20]
上師善知識一身兼佛、法、僧三寶於一體,佛、法、僧三寶于上師善知識的一身中得到了統一。弟子在觀察並選擇了上師善知識後,應對上師善知識的一切言行確信不疑。應將上師看作是佛的代言人,是佛法的傳達者,是溝通佛與有情眾生的紐帶和橋樑。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法與上師善知識三者相容無別,兼而有之。因此,《集密》雲:“上師善知識即是佛亦是法,如是上師善知識亦即是僧”。[21]但是,大乘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利樂有情、饒益眾生、自覺覺他、普渡眾生。他為了教化眾生,他的一切言行都暫時要隨順眾生、隨轉世間、服從眾生。從歸根到底的意義上講,上師善知識體現的是三時一切佛之智悲體性及佛法僧三寶之自性。故在《明燈論》中總結說:“是故,對三寶、四諦、取捨、因果報應堅信不疑,將對上師善知識的信仰視為對佛陀之信仰甚為重要”。[22]
第二、 隨念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在《明燈論》中引用《寶雲經》、《華嚴經》、《上師五十頌》等佛教經、論中的話語來說明,隨念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寶雲經》雲:“若依止上師善知識,則能增加善而減少惡,是故,上師善知識或多聞者、或平等、或持戒者、甚至失戒者皆將其與佛陀同等視之。”[23] 若依止上師善知識,就能夠行善積德、增益資糧,能夠消除惡業、罪孽等。因此,弟子一旦依止上師善知識,不管上師善知識是博學多聞者,還是與自己平等者,還是恪守戒律者,甚至是失去戒律者,都像佛陀一樣對待他。如《華嚴經》雲:“……上師善知識,能使(你)了知一切非業,能使(你)從放蕩處返回,能從輪回之城中拔濟。善男子!如是不斷作意,而應行于上師善知識面前。”[24] 依止上師善知識,能使弟子懂得何為非業等,也能使弟子從放蕩等作惡處回頭,亦能使弟子從生死輪回中解脫。所以,弟子應常常如此思維,全心全意地依止、親近上師善知識。
第三、依止上師善知識之行。此分包括:依止之正式理則,從身、語、意三門起始,供養上師,應捨棄使上師善知識不悅或對上師善知識不敬之言行。
這一段主要講,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後,如何具體供養上師善知識、服從上師善知識、學習上師善知識、尊敬上師善知識等。
1、 依止之正式理則。在對上師生起信解,隨念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的基礎上,要虔誠地依止上師善知識。薩迦派阿羅仁波切引用《華嚴經》中的“九種心”來說明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則。《明燈論》言道:“負荷上師善知識之一切重任而不厭煩故,以大地般的心依止上師善知識;不因魔羅或惡友之情義而分心故,如金剛心;任起任何苦惱皆不動心故,如輪圍山心;為上師善知識幹任何事都毫無怨言,如世間之僕人心;捨棄一切我慢及大我慢故,如敝帚心;能肩負所有重任故,如車乘心;任受訓斥及打罵都不發怒故,如家犬心;為自己祈求佛法及反復為上師承辦事務都不厭煩故,如船心;視上師善知識之臉色行事而不以自主行動故,如孝子心。”[25]
弟子正式選擇、辨識、確定上師善知識後,應以如孝子心、如金剛心、如大地心、如輪圍山心、如世間之僕人心、如敝帚心、如車乘心、如家犬心、如船心等“九種心”來依止、親近上師善知識。惟有如此信仰、恭敬、供養、侍奉、取悅上師善知識,方能得到上師善知識的加持,始能驗修上師所傳授之妙法。
2、從身語意三門起信。《明燈論》引用了《華嚴經》裡的話語:“善男子! 汝由無明煩惱而受苦故,應視自己為患者,視上師善知識為醫師,視上師所講之法為妙藥,由自己驗修彼妙法,視作救治自身之疾病。”[26]
這裡,主要講弟子如何看待上師善知識、佛法及自己三者之間的關係。弟子應視自己為無明煩惱之疾病患者,視上師善知識為能夠救治無明煩惱之疾病的醫師,視上師所講之法為能夠救治無明煩惱之疾病的妙藥。上師善知識、佛法及自己三者之間的關係,如同醫師、妙藥和患者的關係。弟子懂得三者關係,而驗修上師善知識所傳的妙法,才能成就解脫。就如同患者在醫師診斷了疾病後,按醫師之囑咐服用妙藥,方能救治疾病。
3、供養上師。《上師五十頌》雲:“對於能授灌頂之導師,尚需供養吾之家室,甚而不惜奉獻吾之性命,況於供養錢財等在所不惜。”[27]作為弟子,不但要誠心實意地信奉上師善知識,而且還要毫不吝嗇地向上師善知識供養錢財、家室、甚至性命。還要全心全意地侍奉上師善知識,這些包括上師善知識的生活起居、衛生保健、法事活動都要周全服務,不能有絲毫的怠慢和怨言。關於侍奉上師善知識,《明燈論》中引用《上師五十頌》的話語:“浴足與浴身,按摩及洗身,先作合掌禮,後隨師意行。”[28]
除了上述諸項供養以外,《明燈論》中還提出了以修行供養,也就是說依止一位上師善知識,修持上師善知識所傳授的妙法,而成為真正的修行師。若是比丘,則有二百五十三條戒律;若是沙彌,則有三十三種違犯;若是居士,則應戒殺生、邪淫、妄語、偷盜、飲酒等五條。加之守戒時坐於過高的墊褥、濃妝豔抹、食過午飯等,共八戒。若能嚴守各自受之戒,則稱清規守戒者,此為獲得人天善趣及解脫之根本,也是獲取一切功德之體。
4、弟子應徹底捨棄上師善知識不悅,或對上師善知識不敬之言行。這些言行包括:在上師善知識面前不能大聲喧嘩;不能放聲歌唱;不能大聲咳嗽;不能隨地吐痰;弟子的座位不能高於上師的座位;弟子不能先于上師睡覺;平常走路,上師在先、弟子在後,並且弟子與上師之間行走的距離應保持在弟子的腳不踩上師的身影為准,弟子若踩踏上師的身影,其罪孽則有如同毀壞寶塔之罪過,但遇到險情危難時,弟子則應衝鋒陷陣,保護上師的安全;在上師面前,弟子應免冠、坐姿端正;不能與上師爭論;未經上師同意,弟子不能給他人授予灌頂、戒律等;弟子不能踩踏上師的法衣、法器,也不能騎上師的馬;若上師為在家居士,弟子不但要尊重上師,也要尊重上師的明妃、兒女等。
(四)上師之演說及弟子聽聞之規則
《明燈論》中講兩個部分:一、上師善知識講傳和弟子聽聞的若干要求;二、弟子受灌頂和加持的過程。由於文章結構與篇幅所限,在此只講上師善知識講傳和弟子聽聞的若干要求。
第一、上師善知識講傳的要求。在《明燈論》中言道:“薩迦班智達雲:‘三門之德正直故,為護法而敬恭之。’上師善知識應穿好三法衣,捨棄臥身、依靠、伸腿等姿態,應身直而以釋迦法王講法的姿態。捨棄多語、重複、微聲、聲音時高時低等,而以音韻豐富而明確講法。不貪著於財物及恭敬等,並捨棄傲慢、嫉妒、瞋癡等,具備本尊神之我慢而發起慈悲心及菩提心,思維使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降妙法之甘露,應如此講法。”[29]
這裡講上師善知識講法時的一些要求,即上師善知識在講法時必須要穿好三法衣,不能以臥身、依靠墊、伸腿等姿態坐於寶座上,而應保持以釋迦法王講法時的端正姿態。上師善知識在講法時也不能說話冗長、重複字句,聲音不能太微弱、太高或時高時低,必須以聲音高低適合、音韻豐富而明確地講法。只有這樣,弟子才能聽而不厭、集中注意力,能銘記上師善知識所講的每句話。另外,上師善知識也不能有傲慢、嫉妒、瞋癡等雜念,更不能貪著于弟子的錢財及恭敬等,上師善知識應以本尊神之啟示,為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而發起慈悲及菩提心,給弟子講如甘露般的妙法。
第二、弟子聽聞的要求。《明燈論》中雲:“于彼,應捨棄聞聽之三過及六垢,應發起菩提心,遠離我慢而以專心聽聞上師善知識之講法。彼三過,即是耳不注如覆器之過,意不持如漏器之過,雜煩惱如毒器之過。彼六垢,即是傲慢、無正信、不求法、外散、內收、疲厭。”[30]弟子聽聞上師善知識的講法時,應捨棄聞聽之三過及六垢,發起菩提心,修習本尊神,而洗耳恭聽,銘記於心。聞聽之“三過”是:一、耳不注如覆器之過,即坐在上師善知識面前聽法時心不在焉,上師講再多再好的妙法也沒有用,猶如容器倒置而注水,注再多的水也不會蓄水;二、意不持如漏器之過,即上師善知識所講的法,當作了耳邊風,今天所聞所學之法,明天忘得一乾二淨,猶如有漏洞的容器中不能蓄水;三,雜煩惱如毒器之過,即弟子帶著雜念、邪念去聽上師善知識所講之法,猶如有毒的容器中注水,則整個水會變為有毒之水。聽聞之“六垢”是:傲慢,無正信,不求法,外散,內收,疲厭。弟子在聽聞、修習佛法時,若狂傲不遜、不信上師、無精進、心不在焉、昏昏欲睡、感到厭倦,則學不到正法,得不到上師善知識的加持,更不能解脫成佛。所以,弟子應捨棄此“六垢”,而仔細認真地聽聞上師善知識所講之法,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地研修彼妙法,方能獲得解脫、實現佛教之斷證功德。
以上,我們以薩迦派阿羅仁波切的著作《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為資料依據,較為系統地論述了薩迦派關於弟子依止、親近上師善知識的基本內容。縱觀藏傳佛教諸宗派,關於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有關論述,其主要內容、基本架構大同小異,當然也有些細微的不同之處。例如:從寧瑪派和薩迦派關於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內容來看,大的方面沒有什麼不同,細微的差異亦不少。和寧瑪派相比,薩迦派主要是通過引經據典來論證弟子與上師善知識的關係,如薩迦派引用了《華嚴經》中的九種物、人、動物來比喻弟子對待、侍奉、供養上師善知識的心懷。另外,薩迦派大量引用了《上師五十頌》中的有關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內容來闡述弟子與上師的關係。相比之下,寧瑪派則較少地引用了《上師五十頌》中的論述。(待續)
【注 釋】
[1] 阿羅仁波切:《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此書是薩迦派顯密佛法之基礎讀本,要修學薩迦派顯密宗佛法,首先要掌握本書的內容,方能系統、全面地驗修薩迦派的顯密教法。本書第一章較為系統地論述了薩迦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徵。其作者阿羅仁波切,全稱阿旺洛哲仁青,於西元1892出生在康區,1959年圓寂。《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藏文版)一書寫於20世紀中期。我們所見到的本書,由香港天馬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共442頁,尚無漢譯本。本文所引資料皆由筆者藏譯漢。
[2] 《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第4-5頁。
[3] 《大般涅?經》卷2。
[4] 《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第5頁。
[5] 《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第5頁。
[6] 同上,第6頁。
[7] 同上,第7頁。
[8] 《大般涅?經》,卷10。
[9] 《大悲經》,卷2第88頁。
[10] 《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第7頁。
[11] 同上,第7-8頁。
[12][13] 同上,第8頁。
[14] 《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第9頁。
[15][16] 同上,第11頁。
[17] 《大般涅?經》,卷15。
[18][19] 《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第11頁。
[20] 同上,第12-13頁。
[21][22] 同上,第13頁。
[23][24] 同上,第14頁。
[25][26] 同上,第16頁。
[27] 同上,第18頁。
[28] 同上,第19頁。
[29] 同上,第40頁。
[30] 同上,第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