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的文化瑰寶

  楊燕霞

  摘要:作為我國著名的藏傳佛教六大屬寺之一,拉蔔楞寺已成為藏族文化藝術的叉一繁華之地。本文通過簡單概括拉蔔楞寺的文化.反映出拉蔔楞寺不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也是一座龐大的民族藝術博物館。

  關鍵字:拉蔔楞寺;文化

  坐落在青藏高原東緣大夏河畔的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甘南自治州夏河縣,是我國著名的藏傳佛教六大屬寺之一。它憑藉著其民族特色的建築風格、豐富的宗教文化和眾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古籍享譽海內外。

  拉卜楞寺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一世嘉木樣主持修建,曾經一貫實行地方性政教合一制,以組織嚴密、教育體系健全、顯密精深和有眾多有權派支持而著稱。拉蔔楞是藏語“拉章”的譯音,意為僧侶的宮殿。原本“拉章”是嘉木樣大師的住所,歷經時代的變遷,就演變成為寺名與地功能變數名稱。拉卜楞寺,全名為 “雜旦夏知布達爾吉紮西伊蘇旗委琅”,簡稱“拉章紮西旗”,也被康區的藏族稱為“安多紮西郭莽”,意為安多地區的吉祥多門院。因為拉蔔楞寺的寺主第一世嘉木樣華秀·俄項宗哲大師在拉薩哲蚌寺紮郭莽紮倉修習其間曾擔任過該紮倉的堪布,“安多紮西郭莽”由此而得。時至今日,歷經三百年的歷史,拉蔔楞寺的寺主已傳至第六世嘉木樣洛桑久美·圖旦卻吉瑪尼大師。寺院經歷代嘉木樣擴建和眾僧的修葺,現已形成了總占地面積達一千多畝,內設經堂六座,大小佛殿四十八座,晟高建築高達七層,集經堂、六大學院、一百零八屬寺和八大教區於一體的大型寺院群。拉卜楞寺己成為除西藏之外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又一大中心,同時是西北地方最高的喇嘛教學府。

  拉卜楞寺大量豐富的文物古籍珍品,充分體現出藏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特色。借助於長期佛事活動和六大學院學術研究的推動,拉蔔楞寺的宗教藝術也得到豐厚的積澱和長足的發展,這裏被公認為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的寶庫。寺內現有各種類別的經卷六萬餘冊,木刻經版七萬餘塊,還有歷代嘉木樣穿戴、用過的飾物以及奇珍異寶。

  今天的拉蔔楞寺,氣勢宏偉,金碧輝煌,其民族特色的建築群體看上去渾然一體。全寺建築由經堂、佛殿、活佛宮殿、僧舍以及週邊的轉經廊組成。寺院依山傍水,紅、黃、深棕色的主題建築配以閃耀的金頂和瓦頂上的鎏金飾件,更顯得莊嚴肅立。大片外牆為白色的僧舍,配以紅色邊框的木門,加深了中心建築體的統屬思想。寺內的建築,無論經堂或佛殿,門窗甚至經柱等都造型迥異,除注意到整體的協調佈局外,也顯現出個體建築的形體美感。這些建築可分為石木結構和土木結構兩類,外石內木,有“外不見木,內不見石”之說。建築形式有藏式,漢宮殿式和藏漢混和式。拉蔔楞寺通過融入多種民族的建築藝術,突出其鮮明的藏族特色和風格,在整體設計、建築工藝、藝術風格諸多方面表現出極高的造詣。

  拉卜楞寺共設有六大學院:聞思學院、續部下學院、時輪金剛學院、醫藥學院、喜金剛學院和續部上學院。聞思學院是拉蔔楞寺最大的學院,也是全寺僧侶集會誦經的場所,占地4500平方米。此大經堂屬木制藏式建築結構,前殿樓系大屋頂式建築,斗拱飛簷,頂脊裝有寶瓶、法輪等飾物,兩側牆壁嵌有磚雕飾畫,地面全部鋪以青石板。院內回廊三合,廊房32間,廊內牆壁上繪有佛祖釋邇牟尼生平應化事蹟圖,正殿兩側牆上繪有四大天王。殿前懸掛乾隆皇帝親題“慧學寺”禦賜匾額,正殿東西南北25間,明柱40根,可容納3000僧侶在內誦經。聞思學院主要修習《集為經》和《五部大論》,是僧人學習顯宗的地方,經15年的苦讀和修持,考取“然堅巴”(相當於博士學位),可成為活佛的經師或屬寺的經師。續部學院,分設為續部下院和續部上院。該兩院專修密宗,設有三個學級,每年進行口試,成績優異者可授予“俄仁巴”學位。時輪金剛學院,主修時輪天文曆算,以研究天文、曆算、數學、聲明、語法、修辭等為主。醫藥學院專修研究醫藥學方面的知識。僧侶除學習《四部醫典》、《晶珠草本》等著名藏醫典籍外,還要學會藏藥的采、制到疾病的診、治。喜金剛學院,主修藏文文法、書法、音樂、舞蹈、繪畫、工藝製作和“壇城”繪製。拉蔔楞寺六大學院是按照宗喀巴大師的佛學體系,經歷代嘉木樣大師多年摸索總結出一套系統的教學方法。六座學院無論顯密,必須以嚴守戒律為基礎。

  拉卜楞寺的法舞和藏戲,也是獨具特色,神秘隆重。那威嚴的各路法王,紅紅綠綠怪異的面具,宗教禮儀的步法和古老祭典的奇特舞姿,還有那長得不可思議、聲音雄渾的號角,讓佛門的教義以另一種方式憾動著信眾的心。正月十四的跳法舞,一般於中午時刻在大經堂前廣場舉行,參加舞蹈者在三十人左右。主角為法王及王妃,還有戴面具的鹿和犛牛等。在樂隊的伴奏下,先將放置在場中心的人形符焚毀投進油鍋燒掉,表示把妖魔鬼怪鎮壓了,最後由大法台率領舞者和僧眾將多日瑪(用糌粑捏成貨用以供神施鬼的食品)送至寺郊區焚燒,預祝一年的吉祥如意。拉蔔楞寺的藏戲,在安多地區被稱作“南木特”(傳奇的意思),是根據本地僧俗傑出人物的故事編排的,一般不戴面具,唱腔風格上吸收了民間歌曲和舞曲的旋律,優美動聽,且有樂隊伴奏。拉蔔楞寺藏戲的著名傳統劇碼有《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智美更登》和《仙女卓瓦桑姆》等,每逢法會和重大節日,都會隆重上演。拉蔔楞寺的法會和節日很多,最著名的有毛蘭姆、二月法會、曬佛節、娘乃節、香浪節、柔紮節、燃燈節等等。正月毛蘭姆節,即傳詔大法會,歷時半個月,誦經、辯經、放生、瞻佛、跳法舞、展示酥油花等活動。內容豐富而有規模,為的是祈求來年的吉祥如意。二月法會是六大學院聯辦的接受施主供養的法事活動,它源于宗喀巴大師於1409年在拉薩舉辦的祈願會,在拉蔔楞寺開始於第二世嘉木樣活佛久美昂吾時期,法會自正月初三晚起,到正月十七止。曬佛節,也稱展佛節,此會於上午前進行。開始時,有拉蔔楞寺大法會率領僧眾在寺對面的山上舉行曬佛儀式。有“花身土地”為前導,邊跳邊舞,僧眾邊走邊誦,抬著巨幅的彩繪大佛像—釋迦牟尼佛,每幅像寬十二丈,長三十丈,用白色綢緞艦隊而成。當僧眾將佛像在曬佛台展開後,僧眾頌贊佛陀功德,念沐浴經,萬眾肅嚴,祈禱平安。香浪節,是拉蔔楞寺獨創的節日,後來演變成了當地全民性的野遊浪山休閒的節日,在農曆六月,有的地方則長達一個月。柔紮節也叫作七月說法節,它開始於第二世嘉木樣時期。據說,這個法會是由宗喀巴弟子加央卻傑首創的目的是為紀念法神和法王。期間僧侶們進行說法辯經,以展示他們的才智。燃燈節,則是紀念宗喀巴大師圓寂而創立的法會,是拉蔔楞寺又一規模較大的盛會,持續三天。

  拉蔔楞寺不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也是一所集壁畫、雕塑、唐卡和堆繡為一體的龐大藝術博物館。所有繪製的內容多以宗教故事、神話傳說、人物傳記、歷史人物以及形態萬千的各類佛像和山水花草為主。展現給世人的是一幅幅富麗堂皇、金碧輝皇的瑰麗畫卷。給人以心靈的震憾和美的享受。這些令人留戀忘返的藝術造型及文物珍寶不斷地吸引著無數國內外遊客及佛教信徒前來觀光遊覽、朝拜敬香。

  三百年來,儘管歲月滄桑給拉蔔楞寺留下一道道難以磨滅的印痕,但是它璀璨的藝術文化、獨特的民族特色。卻構成了永不衰竭的魅力。1982年,拉蔔楞寺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先後多次撥專款對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繕和保護,使這顆閃爍在西北高原上的藏傳佛教文化明珠大放異彩。

  出自: 《大眾文藝·浪漫 》 2010年5期

 

相關文章:
喇嘛來台簽證減縮 藏傳教徒醞釀遊行抗議 大牌 緣氣:(3659)
879~ 藏傳佛教噶瑪噶舉傳承在台灣中心 台灣中心  緣氣:(7823)
寧瑪巴噶陀傳承 藏傳佛教大圓滿精義研習班開課 sophia 緣氣:(7108)
靈相佛光 藏傳佛教金銅佛像藝術漫談 丹曲 緣氣:(7579)
觀修的智慧與歡喜 藏傳佛教五大金剛的藝術特性 格桑尼瑪 緣氣:(8595)
甘丹寺創建六百周年 藏傳佛教史地位重要 緣氣:(7965)
傳奇 藏傳佛教的時空結點 劉岩 緣氣:(7663)
藏傳佛教高僧活佛的塔葬 寧世群 緣氣:(5231)
宗派概論 藏傳佛教 佛光教科書 緣氣:(6153)

上一篇(第十一世班禪在拉薩大昭寺) 回目錄 下一篇(一代宗師宗咯巴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