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修的智慧與歡喜 藏傳佛教五大金剛的藝術特性
格桑尼瑪
大威德金剛
大威德金剛,是藏傳佛教寺院中常見的護法神像,也是格魯派寺院中修習的重要本尊之一。
大威德金剛,梵文稱“yamantka”,雅曼達噶。藏語稱“吉傑多吉”(vjigs byed rdorje)。漢譯“敵治死王”、“大威德忿怒明王”、“聖閻曼德迦威怒王”、“大威德尊”、“降閻魔尊”等多種譯名。
佛經《仁王經儀軌》說:“威怒六足金剛,此尊為阿彌陀如來之教會輪身,其自性輪身,為文殊師利菩薩,在五方中為西方。”又《補陀羅海會軌》說:“六足尊無量壽佛忿怒,自性輪身文殊師利菩薩”。大威德金剛是密宗修法中的五大明王之一。
所謂大威德金剛的象徵意義,如佛經所言,有“降伏惡魔之威,護善安良之德”。也就是說伏惡之勢,謂之大威;護善之功,謂之大德。由於威德極大,能制伏毒龍,斷除諸障,降伏閻羅,故稱“大威德金剛”。這裏的“金剛”有無堅不摧之意。
密宗繪畫藝術中的大威德金剛有多種造型,一般是三面六臂、一面兩臂、六足六面六臂,乘騎為青色水牛。也有三十二頭三十六臂的,被稱為十三尊大威德金剛。《大神驗念誦法》說:“聖閻羅德迦威德怒王,身乘青水牛,持種種器杖,以骷髏為瓔珞頭冠,虎皮為裙,其身長大,無量由尋,遍身火焰,洞然如劫燒焰,顧視四方,如獅子奮進。”
這是早期漢地密宗中大威德金剛的基本造型特徵。藏傳佛教中的大威德金剛造像,基本上是依照佛經《大日經》以及《造像度量經》來造像的。如說:“降閻魔尊,是文殊眷屬,是大威德勢,其身六面六臂、六足、水牛為座,面有三目,色如玄雲,作極忿怒之狀。”
大威德金剛是文殊菩薩化身的怖畏金剛,為藏密無上瑜迦寶生部三本尊。其像為九頭,正面為牛頭,每頭上都有三隻眼,頭上戴著五個骷髏冠。34只手臂各手拿著鈴、杵、刀、劍、弓、瓶、索子、鉤、戟、傘、蓋、骷髏等兵器。手執盛有血的頭蓋骨碗,藏語稱“噶巴拉”。34臂象徵佛教所說的智慧、勇猛、精進和堅固無比等。16條腿、裸體、擁抱著明妃羅浪雜娃,身色為藍或黃,表情忿怒猙獰,頭上有熾熱火焰,頭頂是阿彌陀佛,也有說是無量壽佛。大威德金剛腳下,一邊踏著水牛、黃牛、鹿、蛇、狗、綿羊、狐狸,象徵八位天王;另一邊腳下踏著鷲、梟、鸚鵡、鷹、鵲、雞、雁等。據說是象徵腳下八天王的八位明妃。其實是象徵修習佛法過程中,我們內心還沒有完全克服的邪魔與愚昧。
時輪金剛
時輪金剛是藏傳佛教密宗中主要觀想修習的本尊之一。藏語稱為“堆科”,意思是“時輪運行”。按照藏族史書《西藏王臣記》的說法,時輪金剛密法起源於古代印度北部的“香巴拉國” (即佛教極樂世界之意),其國王月善最早傳承和弘揚《時輪金剛法》。大約在西元11世紀前後傳入西藏,到了13世紀時已經成為藏傳佛教密宗的重要修習經典之一。
《時輪經》據說是釋迦牟尼佛晚年傳法的記錄,共有1200頌(每頌四句),分為五品:第一品講說外時輪,即宇宙的結構,包括天體運行的規律。第二品講內時輪,人體生理的形成、胚胎發育、病理病因、醫藥醫療以及人體內脈息運行的規律等。第三品講灌頂,正式取得接受密法資格的儀軌。第四品為修法,講修行的姿勢和幾種禪定。第五品為“智慧”,講內時輪與外時輪的結合,即是智慧與方便合修證得的結果所達到的樂空無二“俱生快樂”的境界。時輪金剛密法認為,一切眾生都是在過去、現在、將來“三時”的“迷界”之中,所以用時輪表示有情眾生在“三時”的無明之苦。要想擺脫無明的苦惱,就須修煉時輪金剛密法。該密法強調在釋迦牟尼佛之前,還有一個“本初佛”,他便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源泉。修習時輪密法能保持和控制體內的“有生命的風”,以使人長壽,並通過觀修“五佛”,獲得“五智”和“禪那”合一相應法,以證得“即身成佛”的圓滿功德。
時輪密法的主要修習經典是《時輪經》,尤其強調觀修的時間。藏密認為修行的最佳時刻是天體運行到日月食的時候。《陀羅尼集經》說:“求聞持經等密軌,往往明期日月食以求悉地”。 “悉地”也就是修行成就。所以,藏傳佛教強調:“佛於顯密經教多處垂示,月食時善惡作用增長七俱月氏倍,日食時增長十萬俱月氏倍。此土雖不見食,,他洲見食者亦能增長。是故一切明智之士,凡際此刻,皆應加行修習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入尊’諸法,以及念誦、朝山、佈施、放生等善事。”又說:“昔者我佛於氏宿月之望日夜間證佛果時,適值羅睺入食月輪,今世諸大士亦複如是,登密道之階梯,升三身(佛的應身、報身、法身)之高堂,外時輪羅睺入食日月、內時輪紅白種子遇合,別時輪樂空無二,生稀有之大喜悅。”
正是因為觀修時輪金剛有這樣神奇的特殊功能,所以,時輪經密法傳入西藏之後受到了特別的重視。
其次,密宗修行非常講究人氣息運行的經脈,經脈中最主要的是中脈和左右的薑瑪與汝瑪兩脈。左右兩脈被認為是人的氣息運行與日、月的運行相互對應,而中脈的氣息運行則與羅睺的運行相應協調。而三脈的氣息相遇的時刻又都與日、月食相對應。
時輪金剛的造型與勝樂金剛基本相近,有四個頭,每個頭上有三隻眼,身色以藍色為主,有24只手,擁抱明妃,手臂的色彩也有不同,有的是白色、有的是紅色、有的是藍色,手持各種法器,每種法器則象徵福德、智慧、鉤召、吉祥、催破等不同的含義。腳下踩踏人物象徵無明煩惱的欲望。一般的造像模式是金剛與明妃呈弓步形狀,左腿彎曲,右腿向外伸直,站立在蓮花座上。大部分唐卡、壁畫、泥塑擦擦中的時輪金剛都有火焰紋背光。但是青銅造像在身色上就難以區別,只能從整體風格上來認識和把握。
密集金剛
密集金剛是藏傳佛教密宗修習觀想的五大本尊之一,梵語稱為“庫夫雅·薩瑪迦”,藏語稱為“桑堆”。有時也稱為“集密金剛”或“密聚金剛”。
“密集”或是“集密”都有表示秘密的含義。“密集”一詞在《寶積經密跡金剛力士會》裏解釋說“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諸人成得佛時,當作金剛力士,常親近佛,在外威儀,省略如來,一切秘密常委誑依。普間一切諸佛秘要密跡之事,信樂受喜、不懷疑結……其法意太子則今金剛力士名密跡是也。”因此,在藏傳佛教中,尤其是格魯派教法中非常重視密集金剛之法的觀修。也有說密集金剛是從密宗五方佛中的東方阿悶佛化身演變而來的,在藏傳佛教格魯派教法中,據說密集金剛也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守護神。
傳統的密集金剛造像也有自己的造像法度和藝術要求。一般而言,密集金剛是雙身迦趺坐像造像,本尊有三頭,三隻眼,左頭為白色,中頭為藍色,右頭為紅色。身色通常是深藍色,有六隻手臂,主臂兩手拿金剛杵,擁抱明妃,結跏趺坐在蓮臺上。其餘的四隻手分別持法輪、火焰掌、蓮花和寶劍。
明妃的身色一般也為藍色,也有三頭六臂、三隻眼,上兩手勾摟金剛的脖子,其餘四手持蓮花、寶劍、弓箭等法器,雙腿盤于金剛腰部。金剛與明妃都戴花冠、耳環和臂釵。在壁畫和唐卡中一般都有藍色圓形頭光和橘紅色背光。
密集金剛的造像一般都供奉在密宗殿之中,較大型的造像是泥塑彩繪,色彩豔麗分明,有文靜與忿怒等不同的表情。壁畫中的密集金剛更顯得文靜安詳,而雕塑中的密集金剛則多了些威嚴沉思的動態感覺。
歡喜金剛
歡喜金剛是藏傳佛教密宗修習觀想的五大本尊之一。藏語稱為“傑巴多結”,又被叫作“飲血金剛”或“歡喜佛”,“歡喜”的更深意思是通過修行所獲得的大自在、大自由和大解脫,也就是真正的身心合一的大歡喜境界。
傳說歡喜金剛是大自在天之長子,是一個象徵殘害世界的大荒之神;而明妃則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軀,以救世渡難為本,以其擁抱吸其荒神之大惡之源,鎮壓受攝邪惡和邪欲,以其達到自在歡喜,所以也稱其為“歡喜天”。
據唐朝密宗高僧善無畏翻譯密宗經典《大聖歡喜供養法》說:大聖自在天烏摩女,生的有3000兒子,他們分為左右兩邊,其中右有一千五百個毗那夜迦王,他們都是人身象鼻,在世間行施諸惡的天魔;左邊的1500個為扇那夜迦王的,他們行善積德。而這1500個扇那夜迦王,據說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為了調伏惡魔毗那夜迦王的諸多邪惡行徑,觀世音菩薩顯身為女,與毗那夜迦王成為“兄弟夫婦”,故做擁抱之像。其目的是為改邪為善。
歡喜金剛的造像風格通常是雙身、單腿稍彎曲立於蓮花座上,左腿向內彎曲,右腳下踩兩個仰臥人,象徵攝受和降伏的邪惡與無明。歡喜金剛擁抱明妃金剛無我佛母,有五個頭,五隻眼,臉部色彩分別是黑、白、灰、紅、灰藍或黑色,有16只手臂。歡喜金剛的頭頂骷髏冠上,一般有佛頭、金剛杵或是馬頭等裝飾標誌。金剛的身色通常為魔色或是黑色。手臂佩有臂釵。最明顯的標誌是16只手臂分別都持有白色的骷髏碗,裏面盛有各種神物,而且每個碗裏都站有一個人物或是動物。右手碗裏依次是:白象、青鹿、青驢、紅牛、灰駝、紅人、青獅、赤貓;左邊碗裏依次是:黃天地、白水神、紅火神、青風神、白日天、青骸帝、黃施財等,每種人物和動物在此都有一定的象徵含義。
歡喜金剛主臂擁抱明妃,金剛佛母左手勾摟明王脖頸,右手高揚持有彎月刀或是骷髏鼓。與歡喜金剛做接吻狀。身上掛有用骷髏裝飾的項鏈,象徵著梵文的50個字母。
從整個造像的藝術風格來看,歡喜金剛的身姿具有舞蹈的造像藝術特徵。在藏傳佛教的壁畫和唐卡藝術作品中,歡喜金剛的身光一般是描繪非常細膩的桃形火焰紋背光。
勝樂金剛
勝樂金剛是藏傳佛教密宗修習觀想的五大本尊之一,也被稱為“上樂金剛”。藏語稱“德木巧多結”。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比如拉薩下密院的麥巴紮倉非常重視此本尊的觀修,是修行無上瑜迦密的本尊之一。
勝樂金剛的造像通常為四個頭,三隻眼睛,左邊頭為白色,依次是黃色、紅色和蘭色。勝樂金剛的身色通常為藍色,頭上戴有骷髏冠,主臂擁抱明妃,雙手持金剛杵,表情呈憤怒狀,左手小臂處一般都有一根象徵勝樂金剛的金剛杵。身後披白象皮,腰間系圍虎皮裙,左右共有12臂,各手分別持有斧子、彎月刀、三股戟、骷髏杖、金剛索、金剛鉤、人頭面等器物。勝樂金剛的頭部為綠色頭光,周身為火焰紋大背光,雙腳踩踏仰臥或是爬著的無明邪魔。
勝樂金剛擁抱的明妃為金剛亥母,也叫作“多吉帕母”意思是金剛母豬。其單身時頭顯豬形,身為女相,一頭三眼,兩臂。身色為紅色,也有為黃色的,全身裸體,象徵佛教所說的“清淨無染”,雙腿勾盤于勝樂金剛腰間,明妃雙臂佩釵,身著天衣,左手持金剛鈴,右手上揚,揮舞著彎月刀,以示斬斷無明欲望之苦。
藏傳佛教噶舉派也很重視勝樂金剛本尊的觀想與修行。
總之,藏傳佛教五大本尊的觀修,是一個極其秘密又非常嚴格謹慎的宗教學修,修行的過程是對性空的領悟和體驗,也是對自我認可又超越和否定自我的過程,在這個看似神秘的宗教修行過程中,任何一個修行者在開悟的刹那間,即能強烈地感受到身心的自由與智慧的喜悅,從而進入大自在和大解脫的無上圓滿境界。
(中國佛教文化資訊中心提供 文/《佛教文化》格桑尼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