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四百論(第6-2講)達賴喇嘛尊者傳授
(6-2)第六品明斷煩惱方便品
1. 由樂增長貪,由苦增長瞋,若樂非苦行,苦何為苦行。
第1句話就是說苦行。像赤裸派來講的話,他們認為所謂的修行就是苦行,苦行就是折磨自己的身體,他們認為說折磨自己的身體,這個才叫做苦行。所以赤裸派他們有很多折磨自己身體的方式,就像長時間的這種沒有飲食,或者是燃燒頭髮等等,或者是燃指等,作這些種種的苦行。但是釋迦牟尼佛在律經的時候有說到了,我們應該修行的時候,遠離極苦邊和極樂邊。在並不是代表說我們在修行上沒有苦行,他曾經有這樣說到。
所以在此就破斥這種外道的思想。如果你認為折磨自己的身體叫做苦行的話,那為什麼你不說,你在享受安樂的時候,也叫做苦行呢?如果你認為享受安樂的時候會產生貪心,所以這不叫做苦行的話,那同樣的折磨自己的身體的時候,會產生瞋心,這怎麼會叫做苦行呢?以這種的方式來反駁的。
所以第1句話就說「由樂增長貪,由苦增長瞋,若樂非苦行,苦何為苦行」。如同享受安樂會增長貪心般,折磨身體會產生瞋心,所以享受安樂並非是苦行般,折磨身體也不是苦行的意思。
2.貪業能攝集,瞋業起鬥爭,癡業能增長,如風於大種。
第2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貪瞋癡的一個作用,就是貪會有一種涉及順緣的作用,所以他在涉及順緣的時候,依由貪心想要去佔為己有,所以會產生許多的像是嫉妒,或者競爭比較之心等等。瞋心會產生鬥爭的這種作用,會想要去傷害別人等。癡業則是佈遍於一切的煩惱。
在此的癡又有很多種,就是對實際狀況的不認知。就如同之前所說的,當強烈貪心產生的時候,所看的貪境,其實與實際狀況的這個悅意境,已經有很大的差距了。同樣的瞋心也是如此。所以代表什麼呢?在貪瞋形成的因素當中,就有一種與實際狀況不認知,或者與實際狀況顛倒認知的一種癡心存在,所以叫做「癡業能增長」。「如風於大種」就是說地水火風的這個風,佈遍於其他三大般的,癡心遍佈於一切的煩惱。又如同《四百論》的其中一個偈頌文說到,「如身中身根,癡遍一切住,故一切煩惱,由癡斷隨斷」這是同樣的道理的。
3.不會故貪苦,無助故瞋苦,無知故愚癡,由彼不達彼。
在此就說到貪瞋癡的因緣,貪瞋癡的因緣就是說,貪心的因緣是因為不相會,或者是沒有見到,或者沒有相會到悅意境,於是而產生貪的。瞋是因為自己無助,無有依賴,所以因此而產生瞋的。愚癡最主要是因為,對實際狀況的一個不認知,因由這種的無知而產生的。還有一種愚癡就是明明是痛苦,還不知道這是痛苦,或者明明是苦因,還不知道是苦因,這個就是無知裡面比較嚴重的一者了。所以「由彼不達彼」的意思了。「不會」就是不相會,不相聚,故貪苦,所以「不會故貪苦,無助故瞋苦,無知故愚癡,由彼不達彼」。
4.如現見痰病、膽病不俱起;如是現見瞋,與貪不俱起。
第4句的時候就是說到了,如同痰病和膽病,不會同時間產生般,所以瞋心和貪心一般來講的話,是不會同時間產生的。所以第4句話了到「如現見痰病,膽病不俱起;如是現見瞋,與貪不俱起。」
了解到這些上述貪瞋癡的因緣,他的作用,以及他的性質之後,現在我們就好好的去應用煩惱,來對治煩惱。什麼叫做應用煩惱來對治煩惱呢?當我們對某人產生一種強烈排斥,或不歡喜的時候,我們就要使用貪心,把這種不歡喜的這種排斥感減少到最低。當我們對某人產生強烈貪愛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就要使用瞋心,使得我們完全黏住在悅意境上,被悅意境給吸住的這種感覺,讓他減少到最低,所以在此說到了:
5.役貪如奴僕,不愛治彼故;敬瞋如事主,愛敬治彼故。
接下來就說到在,我們一般在日常生活當中,會產生貪瞋癡的一個時段:
6.初時愚癡生,中間起瞋恚,後末生貪欲,每日三時起。
第7句的時候,我覺得對自己來講,確實是一個口訣。怎麼說呢?因為貪心,有時候好像是一種非常友善的感覺。貪心的顯示,我們會覺得說,貪心好像是幫我們去聚集,或者集聚了我們想要的東西,幫我們放集了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當我們貪心產生的時候,會覺得這是一個友善的,這是對我們有利的,所以我們不會想要去對治他。可是實際上貪心,是造成最大傷害的幕後主使者。他有一點類似笑裡藏刀,或者是酒肉朋友的這種感覺。所以這種對自己沒有幫助,或者沒有利益,反而造成傷害的親友,是我們更加要去遠離,更特別要去小心才對。所以在此就說到了:
7.貪非親似親,汝於彼無畏,人於無益親,豈非特應離。
非親的貪,他像是親人一樣的,來接近我們,所以說「貪非親似親,汝於彼無畏」,因此我們對於這個貪心不會產生畏懼。可是「人於無益親」就是像笑裡藏刀的這種酒肉朋友,我們應該特別的謹慎來防護般,所以對貪心同樣也是如此,所以「豈非特應離」。
貪心可以分兩者,一個是從無始以來串習力而產生的貪心,一個是後者由因緣聚合而產生的貪心。由因緣聚合而產生的這個貪心,是比較容易糾治的。但是從無始以來串習而有的這個貪心是比較強烈的,所以在此說到這兩種的不同了。
8.貪有從因生,亦有從緣起,從緣所起貪,易糾治非餘。
9.瞋恚極堅固,定惡作大罪,知如是差別,當盡煩惱際。
接下來就說到第9句。第9句的內涵就是說,瞋恚是非常強而有力的,所以他會造作很大的罪業,所以我們應該特別的小心這個瞋心。在此說到了「瞋恚極堅固,定惡作大罪,知如是差別,當盡煩惱際。」接下來這句話,時常說到了,所以不多作解釋了。
10.如身中身根,癡遍一切住,故一切煩惱,由癡斷隨斷。
這是怎麼斷的呢?第11句:
11若見緣起理,愚癡則不生,故此一切力,唯應說彼語。
接下來就說到了,具有瞋心的人,無論是他的這種行住坐臥,或者他的環境來講,都是比較醜陋的,或者比較醜惡的。遠離了這種瞋心的人,縱使具有貪心,但是他的情況是比瞋心還要來得好一點。所以:
12.常好歌舞等,捨受者潔淨,現見有貪人,有如是等相。
但是具有瞋恚心的人,他就沒有辦法保持這種所謂的潔淨。
13.佛教有貪者,衣食及住處,一切離善妙,常依師長住。
「佛教有貪者」在此的貪,是指喜好,而不是真正的貪心的貪。就是講這個的比喻是什麼呢?例如對佛教有愛好者,或者喜歡者,所以「衣食及住處,一切離善妙,常依師長住」。
於是在此又說到了瞋心的另外一種過患。瞋心,有時候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如果有能力的去傷害別人的話,那是最糟糕的。因為不只自己的瞋心讓自己,已經遭踏了自己內心的和平以外,還想要去傷害別人,這是非常糟糕的。縱使沒有能力去傷害別人,只會讓自己表露出自己醜惡的一面,醜陋的一面。所以在此第14句的時候說到了:
14.無能而瞋恚,唯使自己醜;有能亦無悲,說此最下等。
「無能而瞋恚,唯使自己醜」自己打自己,有時自己會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這叫做無能而瞋恚。縱使有能,真的有能力去傷害別人的話,因由這種沒有悲愍心,或者缺乏悲愍心,不只自己被傷害以外,還去傷害別人,所以說到此乃最下等,所以「說此最下等」。
接下來就是說第15句。當我們聽到別人對我們惡言相向的時候,如果我們不生氣的話,我們就能淨除往昔我們所造的惡業。因為今天聽到別人的惡業,其實也是一種惡果,每一個惡果之前,都有一個惡因,而且這個惡因是自己去造作的。所以其實你接受別人的三字經,或者惡言相向,粗言的話,即是洗滌了以前的惡業了。但是如果我們再反回,或者是罵回去的話,那又會再次的造新業。其實我們不回手,或者不反回的話,這個業才能夠清淨,才算是能夠終止。所以第15句說到了:
15.說不悅意聲,能淨昔作惡,愚蒙不善士,不樂自清淨。
「愚蒙」就是對方他被愚癡給矇蔽了,對於這個「不善士,不樂自清淨」。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去反回的話,或者不去反手的話,才有辦法使得這一種不樂的業,就是痛苦的業,或者痛苦的因,叫做不樂,就是苦因,才能夠自然的清淨。
16.所聞不悅意,自住無損惱,故從分別生,妄執由他起。
其實聲音本身,他並沒有所謂的煩惱可言,只是我們意識,認為說這種的語言是難聽的,而自己去那邊非理作意,而產生的這種困擾而已,光是聲音本身並沒有辦法直接傷害我們的身,光是聲音本身又不會直接打到我們的。第17句話:
17.如對毀罵者,則說應治罰,如是對讚者,何不說供養。
如果你認為說,有人罵你,你應該去治罰的話,那為什麼別人去讚歎某人的時候,你要去嫉妒,而不跟隨著隨喜呢?那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你認為別人罵你,你就要去罵回他的話,那這個人去讚歎其他者,讚歎你的仇敵,或者你的仇敵被某人給讚歎的時候,為什麼你不會跟隨著讚歎?這是沒有道理的。
18.汝不說可呵,若餘亦知者,不應瞋說者,況瞋不實說。
我們以一般世間人來講的話,都可以知道說,隨意的生氣或者是發脾氣,這是不應有的,更何況是以撒謊的方式,或者是虛偽的一種方式而來生氣呢?那是更不應有的。
19.從諸惡劣人,非僅出惡語,惡人發惡語,實屬於少分。
第19句的時候,是說到真正的惡人,他不只是會罵我們以外,他還會打我們、殺我們的。對惡人所發惡語的話,那是個很小的事情,你不用把他看得那麼嚴重啊!這就是第19句的意思。「從諸惡劣人,非僅出惡語,惡人發惡語,實屬於少分。」所以我們為什麼要那麼在意呢?
20.損害予他人,於自無少德,汝重無德瞋,唯屬於妄執。
第20句的時候就說到了,損害別人的時候,對自己沒有任何的功德,但是我們卻又這麼重視讓自己沒有功德的這個瞋心,這是不是一種妄念呢?這是不是非常的愚蠢呢?所以20句的時候說到了,「損害予他人,於自無少德」,但是「汝重無德瞋,唯屬於妄執。」
21.若忍無劬勞,能得大福德,若於忍作障,有誰愚同彼。
第21句的時候,如同《入行論》所說的,忍辱不需要刻意的、蓄意的來累積,不需要花很長時間的時間,去累積忍辱的功德。而是當有人罵三字經,或是有人給予你惡作的時候,你只要控制你的心情,你不需要花很大的苦心,你只要那時候控制你的情緒,刻意的不要讓瞋心發起就好,就是因為如此你可以累積很大的功德,但是卻沒有作到的話,那有比我們更愚蠢的人呢?所以「若忍無劬勞,能得大福德,若於忍作障,有誰愚同彼。」
尤其這個瞋心是很奇怪的,對於比自己有更大權勢的人,我們不會去產生瞋心,只會對比自己弱小的人,我們才會產生瞋心的話,為什麼我們要對瞋心這麼樣的殷重他、敬重他呢?
22.特對強力者,瞋恚則不起,瞋唯陵羸弱,汝何敬重彼。
23.若於瞋處忍,能生諸修德,於德處云畏,汝唯是愚夫。
第23句的時候就是說到了,由修學忍辱的緣故,所以我們可以得到很多的德行。因為忍辱的唯一資糧田,唯一的順緣就是遇到瞋境,唯有遇到瞋境我們才有時間修忍辱,否則沒有機會修忍辱。所以我們應該把瞋境這種敵人,視為自己的善知識一樣,好好的去尊敬他、尊重他。如果不懂得去尊重的話,那跟凡夫沒有兩樣,跟愚夫沒有兩樣。
所以第23句的時候說到了,「若於瞋處忍,能生諸修德,於德處云畏,汝唯是愚夫。」也就是說沒有真正的任何一者,能夠消滅自己的仇敵,很安詳的離開這個世間,在人類的歷史形成到現在,沒有人能夠真正的作到,確實是如此。
24.誰滅盡侮毀,而生於他世,與其自作惡,受侮尤善哉。
所以24句的前兩句說到:「誰滅盡侮毀,而生於他世」,沒有人能夠真正的把一切的仇敵消滅,安詳的離去。所以與其如此,還不如自己忍受自己以前惡業的結果,或者是惡業的果實,來忍辱的接受,今天被受的污辱,這樣的話才有辦法給予我們的惡業得到最好的善終,所以「與其自作惡,受侮尤善哉」。
最後第25句的時候就說到了,如果誰能夠真正知道,我們意識的究竟性質,這種無有自性的這種緣起性空,具有這種智慧的人,煩惱是沒有辦法恒常持續的。所以在25句的時候說:
25.若誰能真知,內識住等相,有此智慧者,煩惱終不住。
這以上已經結束了第六品,明斷煩惱方便品。今天的部份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