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11 09:34:57
中觀四百論廣釋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
第八品 淨治弟子品
戊四、(明為成就道器為淨治弟子身心的方便)分三:一、明煩惱能斷之理由;二、廣說斷煩惱之方法;三、明後有結生無始有終之喻。
己一、(明煩惱能斷之理由)分二:一、正說;二、明煩惱可斷之理由。
庚一、(正說):
問曰:有情心相續中的貪欲等煩惱,無始以來就一直在熏習著,十分牢固地系縛著有情,因而怎麼能斷除它們使心相續清淨呢?
如對不順人,愛念不久住;
如是知眾過,愛念不久存。
猶如對不和順之人,貪愛心念不會久住;同樣,了知內外一切法所生的眾多過患,對世間的貪愛則不會久存。
貪欲等煩惱雖然從無始以來就在不斷熏習與系縛著有情,但是並非不能斷除,於此首當讓學者明瞭此理,確立能斷煩惱之信心,故本品于初頌即以人人常見且易知的比喻說明此理。在人道有情中,平時最為深厚的煩惱莫過於相互之間貪著愛執,然而不論人們相續中的貪欲煩惱有多深,若他們遇到與自己不和順,不能令自己順心的人,貪愛心念決定不會久住。世間夫婦、朋友等等,縱然初時相互貪愛得死去活來,然而一旦出現了不和順的裂痕,發現了對方不順心之處,貪愛便會漸漸消減,乃至頓然息滅無餘,雙方變成仇敵一般,開始爭論嗔鬥,由是明顯可了知貪欲煩惱非堅固而能斷除。而淨治相續斷除煩惱也是同樣道理,不管自己對何種法有何等貪嗔執著,也不論相續中何種煩惱習氣有多深厚,一旦以伺察智慧了知彼等煩惱有種種過失,了知貪愛的過患,自心即不會與它們象昔日那樣和順,而是漸漸生起厭惡分離,越來越合不攏,因此它們再也不會長久存在于相續中。如是以智慧詳細觀察分析,極易了知煩惱非有情的本性,它們並不堅固,只是忽然或暫時現起之法,通過種種方法完全可以徹底斷除。全知麥彭仁波切教誡過:沒有學過宗派者,不知貪嗔癡煩惱的底細,故時常為煩惱所制;若能了知彼等本性,則容易斷除煩惱苦患,所以首先認識煩惱的修法非常重要。
譬如說,昔日有一婆羅門童子遇到了一名美女,不覺生起貪心,準備與她一起過日子。這時在路上遇到了佛陀,佛陀對他說:“婆羅門童子,汝若與貪欲系結,即是系縛;若離貪愛,即得解脫。”在世尊加持下,深植宿善的婆羅門童子于“系結”一語中,領悟了集諦;於“即是系縛”之語認識了苦諦;於“離貪愛”之語中深觀道諦;於“得解脫”一語中了知滅諦,如是他立即捨棄了美女,在世尊前出家,之後獲得了阿羅漢果。同樣,修行人于修道之初,若能了知貪等煩惱的過患與其本性,則可迅速生起出離斷除煩惱,而不會有任何能否斷除的疑惑。
庚二、(明煩惱可斷之理由)分四:一、煩惱所緣之事不定故能斷;二、生煩惱的因非實有故可斷;三、破許煩惱不能斷的能立;四、與現見有許多未斷煩惱者並不相違。
辛一、(煩惱所緣之事不定故能斷):
問曰:生煩惱皆有其所依的外境因緣,而這些所依境非能自主滅盡,故煩惱無法斷除。
有者於彼貪,有者於彼嗔,
有者於彼愚,故無可貪義。
同一對境,有人對它生起貪欲,有人對它生嗔恚,有人對它生起愚癡,所以外境無有決定可貪之實義。
貪愛等煩惱雖然從表面觀察,是以其所依境而生起,但是所依境並非有決定能生某種煩惱的能力,故不應執貪等煩惱不能斷除。觀察某種煩惱所依境,比如說某人,有些人對他會生貪心,樂於與他親近交往;而有些人對他生嗔恚,經常要與他發生衝突矛盾;還有一些人會對他生起癡心,既不貪愛也不會嗔怒,處於平等無記的狀態。由此可知,所依境並無固定不變的自性,如果所依境真實存在可貪的實義,那麼人人見之也應生貪,而實際上並非如是。外境本身無有任何可生貪、生嗔或生癡之處,它在各個不同有情前處於不定狀態,不會決定是生某種煩惱的所依境。因而有情對它生貪嗔癡煩惱,其主因應歸於自相續中的分別妄計,不應以外境無法滅盡故,而愚笨地認為貪等煩惱也無法斷除。
譬如說,昔日有一士夫娶有兩個妻子,一個妻子生有一女,而另一位妻子無有生育。對這個女兒,她的母親見之即生歡喜,而無女之妻見到便生起苦惱,其家中的女僕則處於中庸,見之既無喜也無惱。同樣,一切煩惱所依境也是如此,若外境有真實性,那無論是誰見之也應生同樣的煩惱,然事實上,人們依同一種外境不會決定生貪,也不會決定生起嗔恚或愚癡。以此應了知,一切所依境皆無固定可生貪等煩惱之性,有情若能調伏自心,則決計可以斷除煩惱。
辛二、(生煩惱的因非實有故可斷):
問曰:若所依境非實,那煩惱是如何生起,又如何能斷除呢?
若無有分別,則無有貪等,
智者誰執著,真義謂分別。
如果內心無有分別妄計,則無有貪等煩惱生起,智者誰會執著將真實義說成是分別呢?
由於煩惱所依境無有實義,同一境前不同人會生不同煩惱,依此可見生起煩惱的主因是有情相續中的非理分別妄計。大疏中雲:“貪欲嗔恚癡,從諸分別生。”既是分別妄計,煩惱也就完全可以斷除,因有情內相續中的分別,是一種不符合諸法真相的非理作意,是虛妄地計執。這種妄計分別,就象將花繩看為毒蛇一樣。于黃昏時,誤將一團花繩看成毒蛇,此時于內心雖計執地上有毒蛇,而實際上並無毒蛇,只是因錯亂意識而執為有,如果斷除這種偶然而暫時的錯誤意識,那就不會再生起執有毒蛇的念頭;同樣,內心若不分別妄執,不分別他人是親友或仇敵,是可愛還是可惡,貪嗔等煩惱也不會生起。而在真實義中,並不存在任何分別戲論,因而現見諸法實相的智者,絕不會于清淨心性法性中生分別執著,而將真實義說成是分別,以此也就不會有煩惱的生起。《六十正理論》中雲:“世間無明緣,是佛所說故,此世謂分別,有何不應理。”一切智智的佛陀說過,世間內外諸法皆是以無明為因緣而生起,因而說世間萬法是分別妄計,有何不應理呢?世間諸法因分別而有,修行者若能認知實相,安住于清淨心性法性中,於任何境也不會生起非理作意分別,以此也自然能斷除貪嗔等煩惱。
譬如說,以前有一個人修習禪定,他感覺自己頭上又長出了一顆頭,內心為此非常憂慮。這時有一個智者為他除病,悄悄地拿來一個頭扔在地上,然後對他說已將長出的頭拿下來了,讓他親自過目,結果他的心病全然消除,不再生分別妄計,憂慮痛苦也不復再有。同樣,于諸對境生貪嗔煩惱者,也唯是于清淨法性中分別妄執有諸法,由此而虛妄地生起煩惱痛苦,若能除去分別妄執,則煩惱自然息滅。
辛三、(破許煩惱不能斷的能立):
問曰:世間男女相互之間,由於有內相續中的貪欲共同系縛,因而若不滅對境,貪愛煩惱則無法息滅,而實際中無法滅盡對境,故貪煩惱無法息滅。
任誰與他人,都無同系縛,
若與他同系,分離則非理。
不管是誰人,與他人都無有同一系縛,如果與他真實有不變的同一系縛,則二人分離不應理。
執男女之間有共同的貪欲,由此而系縛在一起無法斷除煩惱的說法,極不應理。於世間無論是誰與他人不可能存在自性不變的共同系縛,不可能有一個共同的自性貪心,將二人連結在一起。假設存在這種情況,兩人之間有自性存在的同一系縛,那麼兩人不可能分離,因為自性的系縛,不可能變為他性而成分離。可是現實中,並不存在兩個人永不分離的情況,由此可見無有真實的同一系縛存在。大疏中說:從貪欲煩惱自身觀察,其本身唯是暫時的虛妄計執,不可能真正存有系縛有情之力,再從男女有情觀察,彼等唯是依五蘊假合而假立的法,無有自性存在,既然能貪所貪與貪欲煩惱皆無自性,那怎麼會存在有自性的聯繫呢?所以男女之間的貪欲煩惱,唯是因虛妄而暫時的分別計執而生,絕無不可分離的情況,不應執著有男女對境存在,即不能斷貪欲煩惱的謬計。
譬如說,黑牛和白牛拴在一起拉犁耕地時,二者之間並不存在有自性的同一系縛,二者也非永遠不能離開,只是暫時有繩索和犁拴在一起,若除繩索等,則自然會分離。同樣,人們對外境生起執著煩惱,也唯是因暫時的貪愛繩索,將根識與境聯繫在一起而生,但二者之間並無自性不變的聯繫,若依智慧斷除貪愛繩索,則貪執煩惱自然息滅。
辛四、(與現見有許多未斷煩惱者並不相違):
問曰:若如理觀察即能斷除煩惱,那麼為什麼現見有許多眾生未斷煩惱呢?
薄福於此法,都不生疑惑,
若誰略生疑,亦能壞三有。
福德淺薄者,於此煩惱的對治妙法——緣起性空,都不生合理的疑惑,若誰人略略對此法生疑也能壞滅三有輪回。
世間絕大部分眾生沒有斷煩惱,這不能說明煩惱不能以正理觀察斷除。而是因許多眾生福德淺薄,無緣得到聽聞緣起性空法的機會,即使聽聞,大部分眾生也因根器福德低劣,與其教育成長環境的惡劣熏習,導致對此根治煩惱的妙法不生信心,不能對此生合理的疑惑而去略微想一想:諸法可能是無自性的吧?今世那些持邪見者對此空性法理,當然不會生起合理疑惑,就是那些已入佛法者,在聽到甚深空性法義後,有些人仍是毫無感觸,處於木然無記的狀態,這是因他們福薄緣慳,故內心無法生起合理的思維理解。對龍樹菩薩、月稱菩薩等所抉擇的緣起空性正理,假使誰人能夠略略生起合理的疑情,他也能依此而壞滅三有輪回。因為生起疑惑者,能依此而對諸法實相進行思維觀察,逐漸理解空性法義,並將法義融入內相續,而空性正理是無明煩惱實執種子的對治,以此即能逐漸壞滅無明煩惱種子,徹斷三有輪回之根。此頌充分說明了空性妙法的重要性,藏傳佛教諸大德常以此為教證,闡明聞思修習空性的巨大功德,用以鼓勵諸修行人重視聞思中觀空性法門。諸欲求出離三有輪回者,若能於此深加伺察思維,對中觀空性妙法定會生起殊勝信心,迅速趣入解脫正道。
譬如說,昔日有商主與眾多商人入海求寶,結果船被惡風吹至一島而觸岸損壞,商人們棄船登島,這時島上有眾多美女迎請他們,各個成家過日子,當時商主也不例外。可是成家後,商主的妻子經常告訴他“不要往南方去”,商主對此生起了疑惑,一次悄悄地往南方去探視,結果發現了真相,了知該島是兇險的羅刹國,那些女人都是羅刹,會逐個將商人們吃掉。再往南邊,商主遇到了“叭拿哈戛”馬王,他即依馬王之力,取道空中越過大海,脫離了羅刹國而返回家鄉。同樣道理,若能生起疑惑,即能依此了知三有輪回的真相,而生怖畏厭離,漸次即能依般若空性徹底出離兇險的輪回世間。
己二(廣說斷煩惱之方法)分四:一、教誨必須現證空性的意義;二、教誨希求解脫;三、引導趣入空性的次第;四、教誨, 煩惱決, 定能斷。
庚一、(教誨必須現證空性的意義)分五:一、教誨應當敬重實際之理;二、示得解脫必須現證空性;三、示從流轉趣入還滅的方便;四、示於空性遠離怖畏;五、示應斷特別貪著自宗。
辛一、(教誨應當敬重實際之理):
能仁說何法,增長至解脫,
若誰不重彼,顯然非智者。
能仁所說的何法,能夠增長至解脫而不壞滅,如果誰人不敬重此法,顯然他不是有智慧的人。
能仁是佛陀的名號之一,佛陀所說能不壞滅而增長至解脫的法,即是指空性及以般若空慧所攝的佈施等法。于佛菩薩所說的般若空性法,修行人在資糧道時以聞思而抉擇;在加行道時以相似正見而修持;至見道位即如實現見法界空性,斷遍計的煩惱、所知二障;二至十地時依此次第斷除俱生的煩惱、所知二障,于八地時即可斷盡俱生煩惱障的種子並獲得無生法忍;至佛地斷盡一切二障現證最極圓滿的空性智慧。因此,修行人從凡夫位至佛地,緣起性空妙法不斷增長,在勝解行地主要以緣總相的方式修持,于初地時現證無漏法性,此無漏法性是最究竟了義的真理,是佛陀所說八萬四千法門中的精髓,是有情超越輪回的三乘菩提道根本所依,對這樣的妙法,如果不恭敬頂戴不重視聞思修習,顯然是非常愚笨的人。若不修學空性,以空性智慧攝持一切福德資糧,那麼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業,如佈施持戒等,也只是無眼功德,皆會變壞毀滅;若不通達空性,三乘菩提果也都無緣獲得,不能使自己得到解脫。因此有緣聞思修習佛法者,於空性法義當生大敬信,為求此當不惜一切。
譬如說,到了甘蔗山,應當品嘗甘蔗的甜美,若什麼也不品嘗,空過其山,那無疑是十分遺憾的事。同樣,遇到了佛法寶山,應當聞思修習其精髓空性法義,若對此不重視,那無疑是至寶山而空過,絕非智者所應作。
辛二、(示得解脫必須現證空性):
問曰:是不是將不空的諸法觀為空性,以此而斷除貪執得到解脫呢?
非不空觀空,謂我得涅槃,
如來說邪見,不能得涅槃。
並非是將不空的諸法觀為空性,便說“我修成空性得到了涅槃”,如來說凡有這類不合實相的邪見者,即不能證得涅槃。
要解脫輪回證得涅槃果位,必須如實現證空性實相。但是修習證悟空性,並非是諸法本來不空,而修習者在自相續假想它們是空性,由此假想串習而斷除貪執,然後說自己得到了涅槃解脫。這種說法是一種邪見,如同外道太陽派的宗義一般,絕非內教正法,依之也不可能得到解脫。本師釋迦牟尼佛以智慧澈見了諸法實相,在經典中告訴過眾修行人:“於實際顛倒執著即為邪見,不能證得涅槃。”而在諸法實際中,佛宣說了十六空,指出了“一切法自性空,即無自性之理趣”。萬法自性本來即是空性,於勝義中不存在任何可緣執的體性,如果不通達此本來空性之實義,而是認為諸法本來不空,僅僅在內相續中以分別心去觀想一種如虛空一般的空,這不是正確的修法,依之不可能證得涅槃。因此若欲解脫者,必須如理聞思通達諸法本空的中觀正理,內道中的一切修習解脫功德,也必須依通達此空性實相的智慧而建立,總之,般若空性是斷煩惱根除三有輪回種子的必依妙法。
譬如說,以前有一比丘於過午後飲非時漿,身邊的小沙彌問他:“師父,你怎麼能違犯戒律飲用非時漿呢?”“我不會犯戒,因為我已將這些觀為清水。”其後有一天,那位比丘又叫小沙彌去取一些甘蔗果汁之類飲料,小沙彌便取回一缽清水交給了比丘。比丘責問小沙彌時,小沙彌便回答:“師父,你不是說可以通過觀想將果汁變為水,而不犯戒嘛!那麼水也可觀為果汁。”同樣道理,若諸法本來不空,那無論怎樣觀修,也絕不會得到寂滅涅槃,故不空而觀空之見,是如來所呵斥的邪見,諸修行人當細察。
辛三、(示從流轉趣入還滅的方便):
問曰:若一切法本來即空,那佛陀應該只說此真如空性,為什麼還要說情器世間的緣起諸法呢?
何經說世間,彼即說流轉;
何經說勝義,彼即說還滅。
任何教典宣說世間法,它即是在解說流轉次第;任何教典宣說勝義法,它即是解說還滅的法門。
雖然諸法本性即空,但是要斷除實執現證空性,還需一些方便次第引導,因此本師釋迦牟尼佛宣說了世俗諦與勝義諦兩個層次的法,漸次引導不同根器的世人證入空性實相。諸教典之中,何種經典在宣說世間緣起,即是在闡述眾生流轉的次第。因有情執諸法實有自性,由此而生起了諸法無因生或從非因生的錯誤認識,為了破除這些劣根眾生的謬執邪見,佛陀宣說了諸法皆由因緣而生起,又針對有情輪回而宣說了無明緣行等十二緣起,使有情明瞭流轉生死的次第與根源,由此方便引導漸漸趨入正道尋求解脫。然後,佛陀進一步於了義經典中宣說般若勝義法門,將五蘊、六根等雜染法,六波羅蜜至三身四智的清淨法,皆抉擇為假名,無絲毫自性可得,如是破除四邊戲論,抉擇實相,這些皆是闡述還滅次第的法。前者是通達勝義的方便,相當於苦諦集諦,後者是修勝義趨入涅槃的正行,相當於道諦滅諦。二者一說有一說空,是為了顯示進入解脫道的方便次第,如《入中論》所言:“若謂安住世間理,世間五蘊皆是有,若許現起真實智,行者五蘊皆非有。”如是佛以二諦次第說法,令眾生循次第進入勝道獲得解脫。
譬如說,欲進入某甚深洞穴,必須先至洞口,然後於入洞前捨棄一切有滯礙的物件,否則無法進入洞中。同樣,欲要進入甚深的勝義空性,須在進入前循世俗諦次第完成加行,然後才能捨棄一切累贅,進入甚深空性境界,此乃凡夫趣入解脫彼岸的必須次第,皆有必要也。
辛四、(示於空性遠離怖畏):
問曰:若一切法無自性,那就不存在一切因果作用,以此則如何得解脫呢?
若汝生怖畏,皆非有何為,
若實有所作,此法非能滅。
如果你生起怖畏而認為,一切法既然皆非實有,那麼又會有什麼解脫可求得呢?但是,如果在勝義中實有所作,那空性法也就不能滅除生死。
不能正確理解空性者,往往會混淆世俗諦與勝義諦,執空性為斷滅一切之空,故對空性生起怖畏而認為:如果一切法無有自性,那麼又何必勤修菩提道出離生死呢?因一切法皆不能成立,如是也無有一切因果,任你如何精進也無有果位可得。針對這種劣慧者的怖畏,作者沒有直接指出他們對空性的錯誤理解,而是以反問駁斥其謬誤:如果一切法實有不虛存在,那麼空性慧也就根本無法滅除業果相續,輪回痛苦永遠也無法滅除,因為實有的諸法則永遠不可能斷除。彌勒菩薩也說過:若能斷實有,所斷的煩惱障礙也是實有,那又如何能斷除呢?若諸法本性不是無為空性,則任何般若空慧等法門也無法斷除輪回生死,任何修行也成無用。因此,諸執蘊等萬法實有而怖畏空性法者,應仔細思維:若諸法不空,即意味著痛苦輪回永遠無法出離,那才是最可怕的!
譬如說,草場大漠上的陽焰水,是一種虛幻現象,其本體為空性。能了知其真相,即不會希求去飲用,也無需畏懼水災;如果這種水不是幻相而是實有,那麼一切陸地上的有情即會遭滅頂之災,這才是可怕的境相。同樣道理,一切法本體為空,故而可以由了達其空性趨至無希無懼的大涅槃之境;若諸法本體不空,人們即無法解脫其束縛作用,那才是真正的可畏懼之處!
辛五、(示應斷特別貪著自宗):
問曰:若空性之宗能斷除生死輪回,而其他宗都是顛倒,那我們應專一追求愛重空性宗,而反對、拋棄其餘宗。
若汝貪自品,不喜他品者,
不能趣涅槃,二行不寂滅。
如果你貪愛自己方面的空性宗,而嗔恚不喜他宗,就不能趣入涅槃,因為有取捨二行則不能寂滅諸邊執。
雖然空性是出離輪回生死的正道,但是修行人不能以此而貪愛空性自宗,反對嗔恨其他宗派,這是在修習般若空性時必須注重之處。貪執自宗而誹謗他宗,這不是內道徒所應有的態度,他宗不論是內道中的暫時不了義宗派,還是外道顛倒宗派,修行人皆不能以嗔恨心誹謗,特別是內道中諸宗派,皆不能捨棄。如果不能放棄貪嗔取捨,即無法趣入解脫涅槃,內心執有取捨二行,即墮入了邊執戲論,無法得到寂滅一切戲執的果位。佛經中言:“何人解脫貪嗔癡,此人立即得解脫。”《般若十萬頌》中說:“須菩提,若對微若毫端的名相產生了執著,也不得究竟佛果。”此類教證尚有許多,諸學者當深思。修學空性者,必須通達一切法無取無舍的大空性本體,若內心有可貪可嗔的執著,則恰好與之相違,無法到達寂滅之境。
譬如說,昔日聖部比丘教化一些在家弟子出家,那些弟子說:“我們對聖教有很大信心,但是對婆羅門非常憎恨,所以不願意出家。”相續中有喜愛嗔恨二行者,連出家修行尚無法做到,又如何能得到寂滅一切執著的解脫呢?大疏中言:若相續中對婆羅門懷有嗔恨,彼等居士戒即不清淨,如是則無法得到解脫涅槃。故諸修行人應知,執著何法即是自我束縛因,欲求解脫必須斷棄取捨實執,方可趨入正道。
庚二、(教誨希求解脫)分七:一、精進則容易得解脫;二、若不修習厭離生死即不能得解脫;三、生死過患極大故應勤修解脫;四、不應最初開示實相義;五、如何為引導之次第;六、諸法究竟本體無別故易證一切法實相;七、因此經說須修福德資糧並不相違。
辛一、(精進則容易得解脫):
問曰:解脫涅槃非常困難,不象世間有漏安樂那樣容易得到,因此我們不如作有漏善法,以求安樂。
無作得涅槃,有作招後有,
涅槃無礙念,易得余非易。
通達諸法皆空無有作為即得涅槃,而執諸法為實有所作則招後有,涅槃不用任何掛礙執著就很容易獲得,而其餘的有漏安樂不容易獲得。
許多人認為涅槃的安樂境界太難證得,而善趣有漏安樂只要種下善因,即可獲得,以此他們對解脫失去希求心。這種想法是不應理的,解脫涅槃其實比有漏安樂更容易獲得。涅槃即是寂滅一切有為實執的無為境界,若依佛菩薩善知識的教言,通達一切法本體即空,由是而息滅一切實執,當下即可獲得涅槃。六祖慧能大師指點慧明禪師言:“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不思善惡護持清淨自心之境即是涅槃,每個有情本來具足,無需任何勤作即可獲得。涅槃不假外求,但令自心通達實相即可,內心無需取捨勤作,了達安住真如本性,即名解脫涅槃,因而這又有何困難呢?可是輪回中的安樂就不一樣了,它需要人們勞損身心,有所執著地營求才可在將來獲得,而且這些作業會招致種種不悅意的後有。因此說,涅槃無需內心掛礙慮念,即不用一切擔心考慮與勤作,就很容易獲得,可是輪回諸法並非如是,它們需要身心種種勞作辛苦,很不容易得到。
譬如說,要希求身體健壯無病,則需要經常求醫療治,不斷鍛煉保養,需要克服許多困難;但是,若內心無求,則無需這些勞作,任其自然即可。同樣,內心充滿實執掛念,欲求五欲安樂,則須付出許多艱辛才可獲得;而內心捨棄一切實執,無取無舍無希無懼者,當下即得解脫,獲得無上涅槃之樂。故諸修行人當知,能依善知識教言空諸內心所有邪執,則涅槃極易獲得,而不必有任何難得的顧慮。
辛二、(若不修習厭離生死即不能得解脫):
問曰:若無作即得涅槃,那麼在本論中為什麼還要說無常與苦等厭離世間法呢?
誰不厭三有,彼豈敬寂滅,
如於自家室,難出此三有。
誰人不厭離三有生死,他難道還能敬重寂滅解脫嗎?就象於自家室有貪則不能舍離,若無厭離心則難出離三有。
要獲得無作涅槃的寂滅安樂,必須先在內心舍離三有世間,這是必須完成的前行。一個人如在內心對三界輪回生死不生起厭離心,那麼他對寂滅涅槃之境必然無有敬重希求之念,試想一個對三界輪回之苦毫無厭煩,而是充滿著貪愛者,他又怎麼會追求出離解脫,拋棄一切貪愛去趨入涅槃之境呢?這就象有些貪著小家室者,即使自己的家室充滿窮困痛苦,仍然會執著“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由此而無法離家另謀生計。同樣道理,不能由了知三有苦諦而生起厭離之心者,則于究竟解脫安樂不會生希求。既無希求恭敬無為涅槃之心,他不可能無緣無故趨入無作空性之道,而無此般若空性道,即會如同《般若攝頌》中所言:“誰求聲聞獨覺果,乃至法王如來果,必依般若法忍得,離此恒時不可得。”並且於般若空性,必須依恭敬信心方可通達,而心稀有漏福樂者,既然無敬重此道之心,當然也就無法得到涅槃解脫。
譬如說,有些人因貪戀家鄉,雖然將他押赴刑場,他仍回頭顧戀,想著自己的家室美食,如同有些犛牛在拉向屠場過程中,仍貪食路邊的水草一般。同樣,不知三有苦患者,雖在經受著極大痛苦,仍會貪著三有,不會尋求出離而敬重寂滅解脫之道,由此而斷絕解脫的機會。因此,欲求無作涅槃者,首當對三有生起厭離。
辛三、(生死過患極大故應勤修解脫):
問曰:世間雖有眾多痛苦,但眾生都已習慣於忍受,所以怎麼能生起厭離而勤修解脫道呢?
有為苦所逼,現見求自死,
時彼愚癡故,不能趣勝道。
可以現見有些人為痛苦逼迫,為求擺脫苦惱而自殺死亡,這時他們是因愚癡無知而舍生,所以不可能趣入解脫勝道。
眾生雖然長時流轉在三界痛苦之中,但並非已經完全習慣於忍受痛苦,並非已完全接受了痛苦而可以不求出離。在世間,凡夫有情平時最為愛著、敬重的莫過於生命,然而在受到強烈痛苦折磨時,他們往往會以自盡生命的手段來希求擺脫苦惱。比如有些人因疾病、貧窮而自殺,有些人因情愛、親人的別離而自殺,有些人因事業失敗而自殺,等等類似事件層出不窮,人們對此都會有所耳聞目睹。由上足可證明,輪回世間的眾苦逼迫是十分難忍且恒時存在的,有智者理應對此生起認識而尋求出離。但是在希求解脫時,並不能象那些自殺者一樣,採取自盡生命的粗暴方式。這種方式,是在愚癡無知的心態下所採取的一種非法惡行,不但不能斷除痛苦趨入解脫勝境,反而會墮入更深的無明痛苦深淵。自殺者因強烈執著虛幻的自我,執著“我受不了痛苦”,愚昧地認為若毀掉色身,即不再會有痛苦感受。這樣的愚者,怎知若要斷苦,必須從內相續以智慧斷除無明我執才行,如果只毀滅色身就可斷苦,那眾生早就應該沒有痛苦了,因為在無始輪回中,每一個有情都曾無數次地捨棄色身。所以,諸修行人應於明察生死過患勤求出離的同時,注意避免解脫的歧途,而只有依止般若空性的出離正道,才能解脫輪回的束縛,獲得涅槃的安樂。故為了趣入此道,無論怎樣精進苦行甚至捨棄身命,也應無所顧惜,勇往直前,真正求出離者,唯應如此而行!
譬如說,人們身染惡疾時,如果不服用對症良藥,即無法根除病苦;同樣,墮入輪回染上煩惱屙疾時,若不依般若空性根除其病根——無明煩惱種子,無論怎樣壓制現行煩惱痛苦,也無法解脫苦惱的輪回。諸有智者,于此誠應深加思維,拋棄一切疑惑與非法手段,而逕自趣入正道修持解脫正法。
辛四、(不應最初開示實相義):
問曰:若般若空性是解脫輪回眾苦的正道,那麼世尊為何還要說佈施、持戒等法門呢?
為下根說施,為中根說戒,
為上說寂滅,常應修上者。
為了引導下根眾生,世尊宣說了佈施法門,為中根者宣說了持戒法門,為了上根眾生,宣說了寂滅一切生死的空性實相法,希求徹斷生死者應恒常修習上者的空性法門。
雖然般若空性是根除輪回的正道,但是于初機眾生前,世尊並沒有一開始就宣說此殊勝妙法,而是漸次宣說了佈施持戒等方便法,這些都是適其根機而作的方便引導。針對一般的初機眾生,他們無法一開始就接受持戒、安忍等較高的法門,因而世尊教導他們行持簡便易行的施捨善法,以此漸漸積累福德,減輕粗大的執著煩惱,使他們次第由下根修煉成較利的根器;對已安住於中根的眾生,世尊進一步宣說持戒等法門,使他們成就更好的道器;然後對上根者,世尊才開始宣說解脫生死輪回的正行法門。因輪回即是有情的二取實執,所以其正行對治法,便是斷除實執的般若空性,只有依空性法門,才能滅除輪回的痛苦,乃至徹斷輪回的種子。因而欲求解脫生死者,應精進修煉,使自己迅速成為道器,從而能恒常修持般若空性法門。
譬如說,有三個王子,依其年齡長幼,國王依次安排小王子認字,中間的學習讀誦聲明,年長的修習兵法治國術等;同樣,於趨入聖道的眾生,世尊也安排了修習次第,諸善知識也應如是依此傳授。欲求解脫者,也應依自己的根器而次第精進修習,最終皆應趨入般若,以求究竟解脫。
辛五、(如何為引導之次第):
問曰:在教導有情出離輪回時,如何是正確的引導次第呢?
先遮遣非福,中應遣除我,
後遮一切見,知此為智者。
修習解脫道時,先應遮遣非福德善行的惡業,中間應遣除人我實執,其後應遮除一切我見,了知此次第者即為智者。
在引導有情修習正法出離輪回時,世尊設有極為巧妙的菩提道次第法門。初入佛門的下根眾生,首先應斷粗大煩惱惡習,以了知因果正見行持五戒十善,遮遣自己的非福惡業。對這些不堪接受空性法門的根器前,若說空性實相,則容易導致他們墮入斷見,誹謗一切善惡因果業報,由此墮入惡趣無法出離,因而應善說作惡墮惡趣、修善生人天的因果法門,使他們生起因果正見,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由是斷十不善業等惡業相續,修習善業成就人天善趣的道器。如是成就小士道器後,中間便可宣說人無我,以抉擇五蘊非我等法門,遮遣二十種薩迦耶見的實執境,斷人我實執,成就中士道器。在此基礎成就後,便應遮除一切法我執著,斷除一切有無邊見戲論,以此即可證得最上成就。對如上三次第法門,誰人能了知分明,能如次第為他人解說引導,如次第修持,他即是內道中的大智者,通達三士道的大修行人。
有關此頌的解釋,藏傳佛教中的各論師有一些歧異,如薩迦派的班欽香秋瓦論師解釋此頌時,說先遮遣非福是指初轉四諦法門,中間一句是指二轉般若法輪,後遮一切見是指第三轉法輪,如是以三轉法輪對應解釋此頌;而按月稱菩薩與全知麥彭仁波切的解釋,都是將此頌第一句釋為世俗因果正見等法,第二句指人無我法門,第三句為法無我法門。對此諸學人應細心揣摩,清楚了知此三層次的法門。
譬如說,善巧的良醫在治療病人時,針對其病情不同階段,會施以不同方藥,如醫治患膽病者,先施藥劑去其病源,輔以清淡素食助養,待病情好轉後,再漸漸施以葷饌滋補,令其全面康復。同樣,針對久患煩惱屙疾的輪回眾生,應先施以因果正見等法,斷其惡症相續,然後再施以人無我、法無我的靈丹妙藥,徹斷病根,令有情完全康復至本來清淨的涅槃。能如是依次第而行者,定然是了不起的大智者。
辛六、(諸法究竟本體無別故易證一切法實相):
問曰:若要通達一切法自性空方得解脫,那一切法無有邊際故,如是則誰人能解脫呢?
說一法見者,即一切見者,
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
若說於一法中見實相空性者,即見一切法之實相者,因為一法的空性,即一切法的空性。
要通達一切法的實相才能斷盡煩惱迷惑,得到究竟解脫,這並非意味著一切法無有邊際故無人能得到解脫。對修習大乘般若法門者而言,若能於一法中見到遠離四邊戲論的空性實相,他即見到了一切法的法性,佛在《三昧王經》中說過:“以一知一切,以一切知一。”《聖虛空藏三昧經》中也雲:“誰不執一法實有,便知諸法如幻焰。”修習離戲大空性的大乘利根修行人,若見一法空,便能由此而見一切法皆如幻影陽焰,均無自性。以般若智觀,見一法實相,即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由此空性慧,即可照見諸法實相,度一切苦厄。一法的實相,即一切法的實相,於勝義中諸法皆是平等離戲大空,遠離一切緣執戲論,彼等本體毫無差異。因而諸法數量雖無邊際,然法性是唯一的,若現見一法之實相者,則可無難通達所有法的離戲實相,如同海水雖多,然僅嘗一滴便可知所有海水的味道。
譬如說,諸圓形、方形器皿外形雖有別,然而器內的虛空無任何實質區別;同樣,諸法外相雖千差萬別,然而其離一切戲論之大空本體無有絲毫差異。因此諸大乘利根修行人,可由一法見空而通達一切法的實相。於此有疑:若一法見空即見一切空,那麼阿羅漢等二乘修行人亦已通達一部分法的空性,為何不許他們已見一切法的空性呢?應知此處所言的一法見者即一切見者,是特對大乘利根行人而言,而且所見之空是指以般若慧現見離四邊的大空性,而非暫時的單空。對此俄巴活佛在注疏中有過較詳分析,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中觀莊嚴論釋》中也有詳細闡述,諸學人可參閱。
辛七、(因此經說須修福德資糧並不相違):
問曰:若一切法皆空,則應棄舍一切,那麼為何經典中屢說“應當敬重修福”呢?
為樂善趣者,如來說愛法,
為求解脫者,呵彼況餘事。
為了那些愛樂人天善趣而暫時不能修習解脫法者,如來宣說了他們所喜愛的施等善法;為欲求解脫的修行人,如來對希求天趣尚且作了呵責,更何況耽著其餘世事。
如來於部分經典中沒有宣說諸法無自性的實相,而是暫時宣說了修習人天善趣福德的法門,這是出於引導某些根器不堪承受空性深法的眾生而作。長久沉溺於無明癡暗而無福緣聽受善知識教導的眾生,他們之中有許多人無法理解解脫正法,不能生起厭離輪回之心,但是對於惡趣痛苦有怖畏,對人天善趣的安樂有希求。因此,無礙澈見每一眾生根器的佛陀,為他們暫時宣說人天乘的正法,以行持因果正見斷十惡業等遮蔽惡趣痛苦,以行持五戒十善積累可獲善趣安樂的福德。月稱論師在《入中論》裏也說過:“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佈施論。悲心下劣心粗獷,專求自利為勝者,彼等所求諸受用,滅苦之因皆施生;此複由行佈施時,速得值遇真聖者。”由於眾生根器不夠,故佛先引導彼等修習得安樂福德之法,由此而漸漸使他們得遇聖者的教導,逐漸步向解脫正道。而對於那些真正發心尋求解脫的修行人,佛陀多處宣說過:為求生人天善趣而持戒、佈施等不是解脫法,不是修行人所應有的發心。為求善趣安樂異熟果而修法,這是世尊再三呵責過的行為,對耽著此等有漏的善法,佛陀尚會呵責,那更何況其餘的惡法散亂行為呢?修行人要追求究竟涅槃,一切善的執著也要徹底捨棄,融入法界,而不善的執著,理所當然更應捨棄。
譬如說,世尊在鹿野苑為彌勒菩薩授記:將來汝成佛後,會在此地顯示涅槃,那時會有名叫東的轉輪王出世,將你的遺體造塔供養,以此他亦會生起出離心,出家修道獲得阿羅漢果。當時有一名為彌勒的比丘聽到了這個授記,他發願在彌勒菩薩成佛時,自己要做轉輪王。佛陀聽後即嚴厲地呵責他為愚者,同時教誡諸出家人應斷一切世間欲念,整個三界的一切都無堅固實質,一切五欲感受都無快樂,如同不淨糞一般臭穢不淨,因此應全力追求解脫等。由此可見,世尊宣說應修福德資糧,主要是為愛樂人天安樂的下根眾生而說,並不與空性法門相違,而作為修行人,應該發大菩提心,為此應捨棄一切希求人天暫時安樂的發心。
庚三、(引導趣入空性的次第)分五:一、對非法器不應說空性;二、通達空性的方便;三、須從多方面開示空性;四、教誨于通達空性應起精進;五、如是修習能得涅槃。
辛一、(對非法器不應說空性):
問曰:若空性法門能斷一切痛苦輪回,那為什麼不隨時宣說呢?
求福者隨時,非皆說空性,
良藥不對症,豈非反成毒。
對追求福德者,不應隨時都宣說空性,這就象即使是良藥,若不對症而下,豈不是反會成為毒藥嗎?
般若空性雖然是能徹斷輪回痛苦的妙法,但是也必須要具備相應的根器,才可傳授修習。在追求福德安樂者之中,有不同根器的行人,對他們不可以隨隨便便傳授空性法門,因為他們中大部分人要成為法器,尚需一定鍛煉,必須積累一定的福德智慧才可以。若不觀察其根器,隨時宣說空性法,有些根器未熟者在聽聞後,不但無法接受,反而會生起誹謗,或認為一切法完全斷滅,由是而不承認因果、輪回等等,導致相續受到損害,甚而墮入惡趣。因此,大慈大悲的佛陀與歷代高僧大德們反復強調過:在傳授佛法時,不能不觀察弟子根器就隨便傳授,對追求人天安樂福報的下根眾生,若宣說空性大法,他們的根器會如同陶器無法承受猛火一樣毀壞。馬鳴大士說過:“如無垢衣塗妙色,最初應當說惠施,令彼善心已調柔,之後開示空性理。”若不注意先以方便法門調柔所化者的相續,不適時地授予空性法,雖然空性法門是殊勝的甘露妙藥,然而不適機的弟子,其相續也會因此而受損。
譬如說,昔日有人找到了一種稀有的良藥,有許多中毒者因服用此藥而挽救了生命。但後來有一個沒有中毒的人,他服用後卻立即命喪黃泉,由此可見,良藥不對症,反而會變成毒藥。又如滋補珍品中的百年山參,雖然極為珍貴有效,然體質過度虛弱者,若不合時宜地服食,反而會變成要命的毒藥。同樣,空性妙法雖是甘露妙藥,然不觀根器地授予,也會對他有害。月稱論師在大疏中言:“愚者說空性,壞因毀寂滅,如蛇喂牛奶,唯有增長毒。”以前月官居士與月稱菩薩在那爛陀寺辯論時也說過:“極稀奇!空性雖為甘露法,于人卻有利與害;聖者無著之妙法,普能利益諸有情。”修習大乘法門以求廣利有情者,于此確實應加以重視。
辛二、(通達空性的方便):
問曰:以如何方便才能攝受教化世人通達空性呢?
如對蔑栗車,餘言不能攝,
世間未通達,不能攝世間。
猶如對蔑栗車,若說其他語言即不能攝受;同樣沒有通達世間法,即無法攝化世間人。
要教化世間人,使他們都趨入般若空性之道,必須通達從世俗諦到勝義空性的種種方便法門。這就象對那些“蔑栗車”即邊地人,如果不懂他們的方言,用其他的語言,無法攝受教化,甚至最基本的交流也無法做到。諸人可以現見對漢地的學佛者,需要以漢語傳授佛法,對美國人需要以英文講授佛法,如果不懂本地的語言,很難得到攝受教化的效果。同樣,菩薩在攝受教化世人時,也須先通達世間,隨順眾生的根器利樂,漸漸以世俗諦教導眾人,然後再進入勝義諦法門。《入中論》裏說:“由名言諦為方便,勝義諦是方便生。”此中所說也顯示了菩薩說法的次第。作為修學大乘法門者,必須廣學博聞從世間到出世間的所有知識,否則,很難廣泛利益有情,彌勒菩薩說過:“菩薩行,須向五明中求。”菩薩不需學,畢竟皆無有,因此諸欲以妙法利益有情者,首先需要通達世俗法,了知諸層次的妙法後,才能真正做到廣利眾生。
譬如說,對小孩子說話教育時,必須隨順他的知識與智力層次而循循善誘,才能使他領會;同樣,對世間眾生,也應隨其根器意樂,由世俗諦的妙法循序漸進,如是方可使彼等根器漸漸成熟,順利趨入勝義空性正道,獲得究竟解脫。
辛三、(須從多方面開示空性):
問曰:一切法皆空無自性,那麼佛陀為何還要在經典中談有說無呢?
有無及二俱,亦說二俱非,
由病增上故,寧非皆成藥。
佛陀宣說有、無、亦有亦無諸法,亦宣說有無俱非的法,由於有情各種顛倒實執的病增上故,這些法難道不是都會成為良藥嗎?
一切所知法雖空無自性,離一切邊執戲論,然而有情因無明愚癡,于清淨離戲法界中現起了種種有無戲論邊執,為了使他們從四邊戲執中解脫,佛陀才因機施教,分別宣說了對治妙法。針對執斷見者,佛陀宣說輪回因果四諦妙法等有方面的對治法,使他們先從斷見中解脫出來;而有些眾生執輪回萬法實有不虛、常有自在等,為此佛陀宣說了第二轉無相法輪,抉擇了從色到一切智智的一切所知法皆無實體;在執著有無二俱的有情前,佛陀又宣說了第三轉法輪,抉擇遍計執無、圓成實有,如來藏光明不生不滅恒時存在等;而在究竟實相中,有無諸法本來即不存在,由是佛陀在二轉、三轉法輪中究竟宣說了二俱非的了義法,抉擇諸法遠離有無邊戲,現空雙運的平等本體。因此,世尊雖在經典中有時說有,有時說無等,皆是針對某種眾生的實執而言。由於眾生種種因緣不同,眾生的無明實執疾病不同,針對種種執有、無等四邊的無明病,世尊所說的有無等四種法要,正是其對症良藥,適機服用者無不立竿見影。當然,以上是一種講法,在《中論·觀我法品》中也有不同的講法,但此二者都是對治眾生各類實執的良藥,故無矛盾之處。
譬如說,昔日有兄弟三人,老大出家修習佛法,老二隨外道修羅刹法得大神變,老三墮為餓鬼。後來,老二老三到老大面前問法,老大自己所修的是解脫法,但為修羅刹法者宣講佈施持戒等法要,為老三宣說了吝嗇的過患,如是分別作了引導。雖然同是兄弟,然三人各自根器不同,故所修法要也不同。同樣,一切有情雖然平等需要救度,然各自根器意樂勝解有別,故佛陀亦宣說了不同層次的法要。諸修學佛法者應知,雖然從佛法法義本身觀察有了義、不了義之別,然而沒有殊勝與不殊勝之別,因為針對各個不同層次的有情,其適機的法即是必須而且殊勝的妙藥,因此絕不應對佛法有取捨分別之心。
辛四、(教誨于通達空性應起精進):
問曰:修習空性法要有什麼功德呢?
真見得勝位,略見生善趣,
智者常發心,思維內體性。
真實現見空性實相者即能獲得解脫勝位,略見少分也能上生善趣,所以智者應當恒常發起信心,思維觀修諸法內在的大空體性。
三乘佛法的精髓即是般若空性,空性法也是有情解脫輪回眾苦的必須妙法,誰人能於此勤加聞思修習,必然會獲得相應的功德。若有情依宿世所積的福德資糧,遇到了善知識和空性正法,自己以殊勝信心,依教奉行對緣起空性進行聞思修習,由是而生起真實無漏智慧,現見緣起性空的法界實相,那他無疑會獲得殊勝的涅槃解脫果位,就象以前那些諸佛菩薩一樣,皆依此道證得了無生無死的大安樂境。即使暫時沒有如實現見空性實相,而是略略見到少分空性,亦能由此得到善趣果報,斷除一切惡趣之道。關於“略見”,各論師詮釋不同,仁達瓦大師、甲操傑大師與堪布阿瓊將略見釋為以聞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略見真性,以這三種智慧,稍微理解或相似見到少分的空性實相義,以此功德則能關閉惡趣之門,往生人天善趣或淨土;而俄巴活佛有不同解釋,他認為真見即以智慧現見緣起性空之理而證得聖位,略見即通達因果輪回之理,以此也可生於善趣人天。但無論如何,如理修持空性法門,聖者果位尚可獲得,更何況人天善趣呢?因此,應當了知這是佛菩薩眾聖者親宣的無欺因果規律,因而諸有智者,理所應當重視空性法門,應恒常發起精進聞思修習,內心恒常依循善知識的教導,思維觀修諸法的內在大空性,而不為其外相所迷惑。此處之“發心”主要是指發起四種信心——清淨信、欲樂信、勝解信心、不退轉信心。因為甚深的般若空性實義,非凡夫行境,必須依信心方可通達,如《華嚴經》中雲:“信為道源功德母。”而對般若空性的信心,須依上師三寶加持與自己努力聞思修習方可真正生起。故于日常中,恒常思維觀察形形色色現象的內體性,非常重要,古代的大修行人常言:“外觀百法,不如內觀一法。”若長時串習內觀智慧,諸修習者定能迅速獲得巨大功德,而且是遠遠超過一切有為善法的福德果報。
譬如說,以前有一盜賊,偶然來到一所寺院,寺院中的老比丘為盜賊宣說了五戒法,要求他不造殺盜淫妄酒五種罪業,盜賊想:要不殺生、不偷盜、不說妄語、不喝酒,我做不到,但不邪淫能做到。後來他在舍衛城遇到了一些美女誘惑挑逗,但他想起自己所受的戒,因而抗住了誘惑,沒有做不如法的惡業。當地國王知道後,覺得這個人值得獎賞,於是將一名宮娥善加妝飾,賞給他做妻子。盜賊守了一次不邪淫戒,即得到了如是利益,以此不難推測,若能修持內道中最了義的般若空性法門,僅僅有少分修持契入,也可獲得不可思議的利益。
辛五、(如是修習能得涅槃)分二:一、正說;二、雖修習空性但尚未解脫之因由。
壬一、(正說):
問曰:若今生了知了空性法義,但未得解脫涅槃,那麼後世如何呢?
今生知真性,設未得涅槃,
後生無功用,定得如是業。
今生了知真性,假設未得涅槃,那麼後世無假功用決定會得到涅槃,就象自己的順後受業一樣。
今生中若依內外種種善緣,已了知諸法的真實面目,但是以種種業緣自己沒有證得涅槃之境,後世決定會因此而無假功用獲得涅槃解脫。因為對空性的了知,是不可退轉滅失的隨解脫分善業,以此善業為因,後世中必將成熟無漏解脫的果報,比如往昔有些獨覺阿羅漢,雖然在聽聞佛法的即生沒有證悟無我實義,但後世中無需善知識引導,能自發覺醒生起厭離,安住于寂靜蘭若,無難證得涅槃果位。這種道理就象有情所造的順後業,今生雖未現前報應,後世也決定現前報應;同樣,了知空性的善業,今生萬一未成熟,後世亦決定會自然現前果報,獲得解脫勝位。如龍樹菩薩說:“若佛不出世,聲聞已滅盡,諸辟支佛智,從於遠離生。”諸獨覺依前世修習真性的善業,即生中雖無有善知識開示,亦能自發證悟,由此可見修習了知空性實相的巨大功德。
譬如說,芒果的種子種下後,當時雖然見不到它的果實,但若干年後一定會有果實可得;同樣,諸聞思修習空性法義者,即使現世中無有涅槃果現前,但後世決定有解脫勝果可得。因此,諸修行人理應為通達空性實相而精進不懈,而不必顧慮當下有無果報現前。薩迦班智達說過:“即使明早要死亡,亦應學習諸知識,今生雖不成智者,來世如自取儲存。”能有如是長遠目光修學佛法,豈有不成功之人!
壬二、(雖修習空性尚未解脫之因由):
問曰:修習空性者有許許多多,而真正解脫成就者卻不多,那又是為什麼呢?
如想所作事,成者極稀少,
此非無涅槃,諸行解脫難。
希求涅槃如心中設想所作的事,成功者極為稀少,這並非無有涅槃可得,而是各種造作集聚解脫的因緣難得。
雖然修習空性解脫道者有許多,而真正得解脫者甚為稀少,但不能因此而對涅槃解脫生起懷疑。修習般若空性追求解脫涅槃,就象人們在內心所計畫的事業一樣,計畫有許許多多,可真正能成功的只有極少數。同樣,修習佛法者雖然有許多,而且內心都想獲得解脫,但是想法歸想法,現實歸現實,僅憑內心的思維,一兩次作意觀想諸法的內在體性,不可能輕易獲得聖者果位而超越三界。但這並非是說修行人不能獲得涅槃,而是因“諸行解脫”極為難得。“諸行解脫”是指造作集聚諸解脫因緣,這些因緣包括外緣,如善知識的教導等,及如理作意等多種內緣。要圓滿具足內外諸緣,非常困難,可以現見諸人雖有機會修習佛法,有些人卻無有福緣遇到善知識的如法引導,有些人因自身障礙無法正確作意理解空性,由此現見空性獲得涅槃者相當稀少。因而現在諸有緣聽聞中觀正法者,對此尤應精進觀修思維,克服內在障礙。
譬如說,以前有一個婦人,隻身流落在某地,無依無靠地生活著。有一次當地發生了盜竊案,人們都懷疑那位婦人,要求她到寺院門口去發誓,本來那位婦人並沒偷東西,但她既愚笨又脆弱,結果不敢去寺院門口發誓,以消除人們的懷疑,還自己的清白聲譽。同樣,三界凡夫自性本來都是無有任何染汙的涅槃,然而由於他們愚癡無明、脆弱,不能趣入還滅之道,以致無法獲得清淨涅槃,而長久流落於痛苦輪回之中,實可哀湣!
庚四、(教誨煩惱決定能斷):
問曰:無始輪回中積聚的煩惱非常多,怎麼可能全部斷盡呢?
聞說身無德,貪愛不久住,
此道豈不能,永盡一切惑。
有智者聽說身體無有少許功德後,對自身的貪愛則不會久住,同樣由諸法無有少許自性之正道,難道不能永盡一切煩惱嗎?
有情的煩惱雖然是無始輪回以來所串習積聚而成的,但它們決定能夠被斷盡,決定會有盡頭。以比喻而言,人們貪愛身體,是生生世世的一種煩惱,但是有分辨取捨好壞能力的人,一旦有緣聽聞善知識的教言,明瞭身體不淨與貪身導致眾多過患的道理後,貪愛身體的習慣便能藉此漸漸消退,乃至最終消失。在現實中也曾有許多人以觀修身體的不淨、無功德多過患等法義,而斷除了貪身煩惱。依此也可推知,若依循諸法無有自性,皆為虛幻緣起而無實質的般若空性之道,完全可以斷除實執,以真諦妙力,能斷盡一切煩惱。雖然八萬四千煩惱種類很多,在相續中串習時間極長,然而煩惱如同黑暗,緣起性空的智慧明燈一旦出現,內相續室中千百萬劫的煩惱黑暗也會消盡無餘。俄巴活佛釋雲:若依善知識教言,貪愛身體的煩惱不會久住,依此理類推,若循空性妙道,一切實執煩惱,也定可斷盡無餘。
譬如說,昔日有人試製點金劑,有一次得到了成功,獲得了一些黃金,他依此配方又試驗,又得到了成功,於是他無誤了知依此配方定可得到黃金,便將黃金佈施利濟別人。同樣道理,若依佛法能斷除對身體的貪愛煩惱,得到無貪的自在安樂,那麼也應了知依佛法定能斷除其餘煩惱,獲得無比的大安樂。因此諸煩惱惡習雖無始以來即在相續中存在,但依空性妙道,一定可以無餘斷盡,於此無需任何懷疑。
己三、(明後有結生無始有終之喻):
問曰:輪回是無始無終的,因此怎麼會有解脫之時呢?
如見種有終,然彼非有始,
如是因不具,故生亦不起。
猶如現見諸種子皆有終結,然而它沒有起始,同樣以業因不具足故,後有投生也不會生起。
輪回無有邊際是針對整體而言,就具體每個已趨入佛道的有情,其入輪回雖無有始點,但他一定會有結束輪回生死,獲得解脫之際。比如說,自然界的植物種子,就每粒種子觀察,其生因一直可以往上推,無有最初起點,然而每粒種子都會有其毀壞滅失之際,而且也極易被火等諸因毀滅。同樣,每個補特伽羅其投生輪回的流轉無法追尋到起點,然而依靠各種佛法因緣,他一定會有結束輪回之終點。只要趣入內道,依無我智慧火燒盡業和煩惱種子,則斷除了引發後有之因,有情即不會再投生苦惱輪回。《量理寶藏論》中說:“最初種子雖無有,由火燃著見後際,如是輪回雖無始,見無我成立後際。”如種子雖無有最初起因,然而由火燒焦即可見其終點,同樣有情入輪回雖無始,由現見無我即可終結。
譬如說,油燈中若無油,即不會再燃燒;同樣,若輪回之因的業惑斷盡,輪回即不會再繼續。此處有疑,若現見空性斷除業惑,即不會再投生輪回,那麼佛菩薩為何還在輪回世間呢?答曰:應知佛菩薩已無有以業惑轉生輪回的現象,聖者們顯現於輪回,是依大悲與不住二邊的智慧而行。聖者雖已現證空性實相斷盡輪回,然為救度眾生,仍然不斷顯化於世間,佛護菩薩言:“雖見眾生體空性,然為解除眾生苦,長久修習菩提行,此為世間最稀有。”因此應知,若現證空性斷業惑,必然再無輪回痛苦轉生的現象,然而依不可思議的悲願與清淨智慧,諸聖者仍會不斷顯化世間,救度父母眾生。諸欲報答父母大恩德者,于此道應恒常精進。
宿善既熟已得諸暇滿,智者即應深惜此福緣,
依循聖士所說勝妙道,勤滌身心堪盛真性露。
第八品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