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6 09:35:20
學習次第 : 進階

中觀四百論第五品二

達賴喇嘛尊者 2007

中譯:蔣揚仁欽

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五之二)

16、若得便為害,國王無罪者,盜賊便害他,最初亦非有。

    如果我們認為國王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理所當然的,縱使已經造成傷害了,還是認為國王所做的都是對的話,那盜賊縱使傷害了別人,我們也說他們所做的是對的嗎?盜賊一生下來的時候,他並沒有想要傷害別人的心啊!盜賊不是一開始就是所謂的盜賊啊!為什麼你要堅持說國王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這是沒有道理的。

17、若於酒等事,捨財非供養,陣中捨自身,豈思為供養。

    如果你認為國王命令我們,叫我們奮勇的去戰場殺敵,這個叫做「為國犧牲」,這是一個偉大行為,錯了!這不是一種真正的供養,這不是偉大的事情。就像自己如果不小心,依由酒等事而迷失,使得自己傾家蕩產、或者是走入歧途而損失一切,這個不叫做供養般。這是為什麼?這是一種愚癡,因為自己喝酒迷失了,所以這一種的捨財,不叫做供養、不是一種偉大的事一般;同樣的,隨著愚癡而遵隨國王的命令,認為跑到戰場去殺人,這是一種偉大行為的話,因為是以愚癡而行,所以它並不是一個偉大的事跡。

18、國王護世間,汝全無依怙,怙者自無助,誰能生歡喜。

    我們認為國王是唯一的依靠,所以他是我們的怙主,可是仔細想想國王要依賴誰?他本身也沒有怙主啊!而且他也是必須要依賴別人的。這樣的話,我們要依賴的這個對象,可靠嗎?這不是一個能讓我們心生歡喜、可依賴的對象,因為他本身也是需要依賴別人的!而且他也沒有怙主啊!

19、國王命終後,名稱無少德,無德與屠狗,何無大名稱。

接下來就是說,如果因為自己很有名譽,而感到自以為是的話,其實光是所謂的名聲,它並沒有什麼好驕傲的。所以在此第十九句的時候說到了,「國王命終後,名稱無少德」,縱使這個國王死去想要千古留名,如果你是很在意自己的名譽的話,名譽本身它有辦法帶來善業嗎?沒有辦法!名譽本身它有辦法帶來更多的功德嗎?也是沒有辦法!所以光是有名譽,又有什麼值得好驕傲的呢?因為沒有德行的人,也會有很響亮的名譽,因為沒有德行的人,他濫殺的行為、或者極大的惡行,也會有非常響亮的名譽,所以沒有什麼好驕傲的。「屠狗」,可能是印度當時候的一種遊戲,或者是宰殺狗的一種方式,因為方式非常俐落、乾淨,所以會招來非常響亮的名譽,這一些都是有很大的名稱,不是沒有的!因此何需依由自己的名譽,而感到驕傲呢?這是沒有道理的。

20、若時大權勢,由自福德招,是則不可說,此終無權勢。

我們只是隨著因緣,所以今天擁有大權勢,這完全是由自己的福德而感招的。因此我們沒有辦法否認說,別人將來絕對沒有可能獲得大權勢,因為隨著他的福報、隨著因緣聚合之後,總有一天,他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大權勢者。所以我們不可以說,這一個人是永遠不可能有權勢,而去輕視他、或者是低看他,這是錯誤的。

21、諸生活方便,世間說名種,故一切有情,無種姓差別。

「諸生活方便,世間說名種」,因為眾生他的生活方式不同,所以我們針對這種生活方式的人,把他取名為這是什麼種族的人,是如此而已。其實有情本身一生下來,並不是代表他永遠都是屬於這一種的種姓,以有情的本性而言,他並沒有任何種族的差異,只是我們以妄念、或以概念去施設的一個假相而已。如果種姓是屬於一開始就擁有的,有情一生下來就已經決定的話,就有第二十二句的問題了。

22、過去時久遠,女性意動搖,是故剎帝利,非由種姓生。

所謂的國王,並不是一開始就一定是國王的,如果國王一開始就是王族的種姓的話,第二十三句。

23、首陀由作業,既成剎帝利,首陀由作業,何非婆羅門。

「首陀」,就是一般的民眾、百姓,「由作業,既成剎帝利」,有一些的平民百姓,他由自己的福報、或者以前的業、還有自己的心力、還有受到民眾的愛戴等,將來也會成為國王啊!而且「首陀由作業,何非婆羅門」,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隨得自己的努力精進、或者是修行的成果,也可以成為婆羅門。這代表什麼呢?所謂的「種姓」,不是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一生下來就是如此的,只是我們隨著因緣概念,而去取的一種假相、或者幻象而已。其實種姓的問題,在印度非常的嚴重,現在印度的憲法裡面有說到「不應該有種族的歧視」。同樣的,在二千六百年前佛在世的時候,也有說到種族的問題,以及盡量的去排斥種族的問題、避免種族的問題,而說到了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同樣的,在印度後來許多的大學者們、和大教授們,他們也針對種族問題的解說,做了許多的努力和貢獻,可是到今天種族的問題仍然還是非常嚴重的。

24、如王分權利,不能分罪惡,智者誰為他,自摧毀後世。

國王可以支派自己的權利分給某一些人,但是國王沒有辦法把自己的罪業讓別人來承擔,所以自己的罪由自己來承受的話,那為什麼要自己毀掉自己後世的前途和安樂呢?什麼叫做自己毀掉自己的後世、或自己未來的前途呢?就是由自己的這種自以為是的慢心。因為當我們過分的看重自己,就很容易產生自私之心;因為不懂得體諒別人,所以容易造惡業、損害他人。因為我慢所以我們會去輕視別人、低視別人,會一直自以為是。所以第二十五句說到了:

25、自在所起慢,當觀他有勢,若等若增勝,善士心不起。

    我們慢心生起的時候,會認為自己就是大自在天王,「若等若增勝」會產生這種的慢心。其實這種的慢心,是具有智慧的人、和真正行善的人不會產生的。確實是如此,有許多的惡業、還有自己很多的問題,就是因為太高估自己而產生的,這是完全沒有意義的。而且以第三者去看這種我慢的人,會覺得很可笑,其實自己沒有那種才華,卻自以為是、自己樂在其中,好像被陶醉的感覺,這是愚蠢、愚笨的一種我慢,這是不應有的。

但是具有理由的我慢,如同《入行論》有這樣的取名叫做「我慢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我絕對做得到、我絕對可以成辦到,這種的自信心一定要有,這是不可放棄的。但是透過這種虛妄的理由、或者不符合實際的理由,而自以為是、高估自己的這種我慢心,我們稱為叫做「煩惱的我慢」,這是不應有的。因為一但有了煩惱的我慢的話,自然就會去輕視別人了,可是有了自信心,正面的這種情緒自信心生起的時候,他不會去輕視別人,反而會給予自己帶來無比的勇氣和心力。

其實煩惱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因為它無始以來到現在,已經串習得非常成功,可以說是任運成就煩惱,所以以這個角度來講的話,幾乎「解脫」是不太可能的,因為煩惱的力量非常強大。但是我們在追求解脫之心、生起出離心的時候要想說:「我絕對可以做到,我絕對可以消滅煩惱」,要有這種的自信心,更何況是菩薩們,想要去承諾、願意救護遍虛空的一切有情,所以我必須要盡一切的努力、盡一切的精進,這種的心力是非常、非常的不可思議,要有非常強大的心力才有辦法產生這一種自信心的。這絕對不是一種我慢,而是說為了救護一切眾生,我任何的善行都要去行、任何的惡行都要去斷除,這一種是無比的心力和勇氣,這個是由自信心所產生,是絕對不是慢心,有了這種自信心不會去輕視別人,反而更能夠為他人而著想。另外一者煩惱的我慢心卻不是如此,它是輕視別人,而且會高估自己,而且看不起別人;但是另一者自信心,卻不會有這種作用。

所以「自信」和「我慢」看起來,它的作用非常的相似,因為它會讓你有內心高昂的一種感覺,所以我們很多人會在此而產生了混淆,好像沒有我慢的時候,就應該連自信都一起拿掉,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想法,我們要保留自信,但是我慢要把它徹底的消滅。如同之前所說的像「欲求」,貪欲和追求就不一樣,而兩者看起來作用很相似,但不是一樣的內涵。還有所謂的「瞋心」、還有去面對,這也是很相似的,我們要去面對問題,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要去面對這個困境,然後去排斥這種逆緣,這是去面對問題,它不一定要透過瞋心。瞋心是一種瞋恨,流自內心想要去傷害別人;面對問題,不是代表去傷害別人來解決問題,所以這看起來很相似,但是它是不一樣了。

好像說慈悲,還有就是說貪心(或者是貪欲)、或者是愛心等,愛心和貪心看起來很相似,但是完全不一樣的。「貪心」是一種佔為己有的心態,可是愛心不是佔為己有,而是完全為他人而著想,看起來它的作用很相似,但其實是不一樣的,這一點我們都要把它分清楚。“

以上的四品講到了「常、樂、淨、我」四種顛倒執的對治,而說了苦諦的四種行相──無常、苦、空、無我。透過這四種顛倒執的對治,一定能夠把強烈的煩惱減少到最低。當然只要是被業和煩惱所生,還是無有自在、還是無能真正的快樂、還是仍然處於苦性當中的;可是透過減少了常、樂、淨、我的顛倒執著之後,可以把強烈的苦因減少到最低。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就要學「戒學」了,為的是什麼呢?為的是解脫。所謂的「解脫」,就是徹底的斷除煩惱,但是為了要徹底斷除煩惱,首先不要讓自己被強烈煩惱給侵害、給打敗。因此透過對常、樂、淨、我顛倒執著的認知去對治它,先讓自己有捍衛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

當然所謂的「解脫出離心」,是有一個可以真正被解脫的目標,我們才說出離心;如果沒有辦法出離的話,學出離心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我們要有這個長遠的目標,為了獲得解脫,所以首先先捍衛自己,不讓自己被強烈煩惱打敗,所以戒學很重要。透過了戒學去訓練自己的正念、正知,當然這時候不一定要受出家的戒體,因為佛對四眾弟子有傳在家戒和出家戒。如果沒有在家的居士五戒、或出家戒的話,至少我們也要有十善道的這個斷十惡業的戒,這是最基本的戒體。

有了堅固的戒學之後,我們一定要去學習禪定,這是非常重要的,雖然禪定是內外共同的一個學處,但是如果沒有禪定的話,空正見就沒有辦法長久的持續,這樣的話,空正見就沒辦法轉成現證空性的現量,所以這時候要去修學「定學」。具有定學輔助的情況下,來幫自己增長智慧,以禪定的力量來輔助空正見,讓自己專注一境於空性上,使這種證空的比量轉為證空的現量,之後來對治煩惱的種子、拿掉煩惱的種子,這樣的話才有辦法真正獲得解脫的果位,也就是所謂的阿羅漢。接下來第五品就講到了「菩薩律儀」的部分。“

問一:昨天的教授講到有關不淨身的問題,如何以一個家庭的成員來學習佛教?我們感覺佛教有反對女性、反對家庭。

答一:昨天我們有說到常、樂、淨、我的這種顛倒執著,以及這部分的內涵,因為針對境的執取要去破斥的緣故,而說到不淨的一種觀修,於是就說到透過種種的認知,最後到深山裡面去閉關修行,出家為僧等。可是這一種的教授,並不是要求說每一位修行者,如果修學佛法的話一定要出家,絕對不是這一回事。導師釋迦牟尼佛他傳授給弟子的不只是出家戒,也有在家居士的五戒,所以對於在家人來講的話,佛陀並沒有阻擋所謂的淫行,而是阻擋所謂的邪淫,「邪淫」和「淫行」是不一樣的。

我們昨天也說到了,在《四百論》第一句「先遮遣非福」,在這一個階段的時候,並不是教我們遮遣所有的對於自己親友的、或者是家人的一種貪愛,不是的!在此所謂的「非福」的這種貪,是十惡業裡面的貪,這種貪就是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想要佔為己有的這種貪心」,我們有強調過了。所以在此非福的瞋心,不是一般的瞋心,而是想要真正去傷害別人的瞋心。

但是在《四百論》講不淨觀的時候,就是聖天菩薩、或者提婆菩薩所說的對象,是針對出家人而說,而且是出家男眾而說的,所以在此說到女眾身體的不淨;但是我們昨天有說到了,如果你是女眾的話,以同樣的道理,可以觀待男眾的不淨之身。所以並不是佛教反對女性,絕對不是這一回事,為什麼呢?尤其是在金剛乘裡面有說到了,「勿毀妄說女性過」有說到這個根本罪,如果妄說女性的過失的話,這是屬於一條根本罪,這有非常慎重的來強調這個的重要性。

問題二:在佛教的修行裡面,非常重視上乘、中乘、下乘這種有次第的修行。

回答二:對於道的次第的階梯我們非常的重視,因為隨著眾生根器的不同,有一些人在初學者的時候,他只會追求後世增上生的安樂而已,如果我們的目標只侷限在後世的人天之身,那跟常樂淨我的這種顛倒執,幾乎是沒有什麼大的阻礙的。如果我們覺得後世的增上生不滿足,後世的增上生也是輪迴的一者,為了要徹底的斷除這種的輪迴必須要獲得解脫,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原本我們把增上生設為目標的這種追求、或者這種概念,我們就要把它改變了,就不應該貪著在增上生上。

所以在第一步驟的時候,我們說增上生很重要,我們要去追求它,可是在第二步驟的時候,因為有更高的目標、有更遠的眼光,所以我們那時候就說到了「增上生也不是究竟的」,這個畢竟是有限的,因為還是輪迴之因,所以我們要斷除增上生的這個貪欲,而說了成就解脫之道。那為了獲得解脫之道,所以我們要先去斷除這種粗分的顛倒執著,而說了常樂淨我等。如果我們只是能夠讓自己獲得別解脫,沒有辦法去獲得無住涅槃,沒有這種因緣,資糧不具足的話,那佛不會為他說大乘的教法。但是如果已經獲得別解脫的這些小乘羅漢者,他們因緣具足,他們真的可以成辦無住涅槃,那就不應該住在自己個人的寂靜邊了(就不應該墮入於寂靜邊)因為當因緣聚合的時候,他有能力能夠去成就無住涅槃,所以這時候佛就會對他說:你所獲得的果位並不是究竟的果位!你還沒有圓滿一切的功德!你必須要趣入大乘!佛陀是以這種方式來引導他人的。所以比起無住涅槃來講的話,個人的別解脫確實是有缺點的,但是我們在講到解脫之道的時候,我們不會說解脫之道有問題;可是因為他有更高的目標,所以以這個目標的角度來講的話,光是個人的解脫那是有問題的,是以這種方式、這種次第來引導修學佛法的。

問題三:昨天您有談到,因為無常的緣故而說了苦,既然這一切都是無常,難道這一切都是苦嗎?

回答三:「因為無常的緣故一定是苦」,絕對不是這一回事。佛地來講的話,像佛所獲得的許多功德,有些都是有為法的,那一些有為法的功德並不是苦啊!而是說到了,在此的「因無常的緣故是苦,由苦說無我的這個無常」,是講到我們現有的身心,由業和煩惱所轉、所控制的這個身心。

(我有說到對上帝、或者對造物主所產生的這種信心,於是去修學慈心、悲心,這種修行的內涵,是跟佛教徒所要修行的內涵是沒有兩樣的;但如果講到「緣起性空」的見解的話,那你們是不應該學習的,因為這是屬於佛教不共的宗義思想,這樣會影響、甚至破壞你們對造物主的信心。所以以修行的內容來講的話雖然是一樣的,可是以見解上來講的話,我們是大有不同的。所以我們透過這種相同的修行內容,可以對其他的宗教信仰產生尊敬,但是如果我們真的是要持有個人自己的見解的話,那就必須要有個人的宗義了。如果談到宗義的層次,當然每個人各走各不同的路了,就連顯教來講的話,當我們說到了斷除常樂淨我顛倒執著的時候,這是屬於小乘和大乘共同要去學習的內容;但是如果我們到更高成就的層次的時候,修學菩提心的這個修行者,他們必須要捨棄小乘的思想,那就是「為了個人而解脫」的這種想法必須要去捨棄的。因為在小乘的精神裡面、或者小乘的思想裡面,他們有一種「為了個人而獲得解脫」的這種追求心、或者這種的出離心,這個以大乘來講的話是要捨棄的;但是還是有很多共同的修行之道,就好比要斷除常、樂、淨、我的這種執著。剛剛是翻譯法王後來作補充的這個部分,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間法王作這個補充,於是我再接下來翻譯剛剛還沒有翻完的這個部分。)

所以我們並不是說光是無常而說到痛苦,絕對不是這回事,而是因為我們現有的身心它是無常性,這一個無常性、這種會改變的性質,並不是依由其他的因緣讓它獲得每一剎那的改變,而是因為「因」本身它具有剎那轉變的性質,所以我們的身心,它的剎那轉變的性質,是因為促成身心的因它具有剎那轉變的性質,所以由此產生的果就有剎那轉變的性質,所以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知道,一切果都是隨因力而轉的。

那今天問題是在哪裡呢?我們促成現有身心的因是一種無明、是一種煩惱,這個就是問題了。所以不是說每一個因果法而產生的無常性都是苦,而是因為「因」本身是煩惱、因本身是無明,被無明所轉、被煩惱所轉的話,那就是一種痛苦了。如果今天我們的心,像佛陀的智慧、或菩薩的心的話,是被空正見所轉、是被菩提心所轉。「空正見」就是徹底、透徹瞭解實際的究竟狀況、非常有智慧的一種深見。被這種深見所轉的話,很好啊!因為它可以更透徹的去瞭解到實際的狀況;如果是被菩提心所轉的話,很好啊!因為它可以完全的去體諒別人、完全的去尊重別人,沒有任何自私自利的這種想法,而且帶來無比的心力、無比的勇氣。如果被菩提心所轉的話,那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可是我們現有凡夫的心,並非像佛菩薩的心般,被菩提心和空正見所轉,而是被無明煩惱所轉,因此而說了痛苦的,而不是說所有的無常都是痛苦,這可能要分清楚。

    問題四:為了要瞭解到甚深的空性,是不是必須要先瞭解到粗分的無我呢?

回答四:那是需要的。因為透過下下層的認知,我們才有辦法瞭解到上上層的無我見解。

尤其是中觀派的這種無我的甚深見解,要去認知之前,如果我們能夠先瞭解下下層他們說些什麼?他們內部的看法、或者是見解是什麼?這是很重要的。

    也就是下下部所說的宗義來講的話,由上上部去看是有矛盾的。就像唯識派說了無外境,這是一種與實際不吻合的見解,因為實際上「有外境」、但沒有「外境的自性」,如同有內在的意識,同樣的有外在的境,所以如果說無外境的話,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這是一種錯誤的宗義。所以從上上部去看下下部的時候,會看到它的矛盾之處、錯誤之處;可是如果透過下下部宗義的認知,對於上上部宗義更深入的瞭解,是絕對有一定幫助的。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說,像講到「補特伽羅之實體空」,這個是下下部講的宗義,但是這是一種正量,這一種的智慧是沒有錯誤的,與實際上是吻合的;但是如果認為補特伽羅之獨立實體空,這是唯一的「人無我」的內涵的話,那又是錯了!但是為什麼要去瞭解到「補特伽羅之獨立實體空」呢?這有什麼好處呢?像說到無外境的這種見解,雖然是與實際上的狀況不吻合,它是以一種非正量;但是如果透過無外境的這種宗義的解說,對我們粗分煩惱的減少是有幫助的,對這種外在非常強烈的執取,會有鬆弛的作用、或者減緩的作用。 

問題五:我們如何去辨別這是細分的見解?這是粗分的見解呢?

回答五:由自己的經驗和觀察,我們大概可以知道。也就是說當我們瞭解到上上部的宗義時,不會產生下下部所說的執著,這代表說這個宗義是上上部的。當我們去瞭解到這個宗義的時候,卻會產生另外一種執著的話,那就代表說,當我們瞭解下下部的宗義時,卻仍有上上部的執著。所以代表說下下部的宗義,沒有辦法對治上上部的執著;但是上上部的宗義,卻可以對治下下部的執著。

就連中觀師來講的話,有說到了兩種不同的這種空性的解說。一者是說並非由無違害識安立而有,而是從境上的一個不共存在,這是自續派所說的這種真實有。如果有這種真實的話,應該被觀察勝義諦的意識而來尋獲才對。也就是說到了自續派所謂的無真實,實際上是無真實,沒有錯!雖然瞭解到這種無真實的內涵,但是我們還是會看到,是從它那邊呈現讓我們看到,因為他認為這是基本的存在。所以縱使是瞭解到無真實,但是還是會覺得從境上呈現了它的存在而讓我看到的,所以於此我們仍然會產生很細微的貪瞋。因為認為從它那邊呈現的好,於是產生貪,從那麼呈現的壞,而產生瞋,所以貪瞋仍然有所緣,貪瞋的基礎仍然存在的。但是如果說到名言上並沒有從它那邊有任何的存在,只是唯名識安立而有的話,那從境上本身完全沒有任何的存在了,那這樣的話貪瞋就沒有基礎了。因為貪瞋所依賴的這個基礎,完全從境上是找不到的,這是最細微的空性,就是所謂的唯名識安立而有。如果你認為名識安立而有的這部分都不存在的話,那就墮入斷邊了,那就是否定了一切。因為如果比這個還要再更深的話,那就是什麼都沒有,這樣的話是不對的!它不是一種中道正確的內涵。所以所謂的究竟中道,確實有它的味道存在,要仔細的去思考。

問題六:這是有關無我的問題,我們可以說「我」具有俱生原始之光明、以及俱生原始之氣流,因為這種光明和氣流是一種獨立自主的,這可不可以說是一種獨立自主,或者是我呢?

回答六:如果認為俱生原始光明是「我」的話,那與名言上所謂的「我有意識」就有矛盾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說到「我的意識」的時候,並不代表說「我」就是意識,所以我們有說我的俱生原始之光明的時候,並非代表俱生原始光明是「我」。而且光明有所謂的現起或隨眠的時候,但是「我」沒有現起或隨眠的時候。而且俱生原始之光明,當它隨眠的時候,如果說「我」是隨眠的話,那很奇怪!所以說光明是「我」的話,有很多矛盾的問題了!但是俱生原始之光明是「我的施設處」裡面最主要、最究竟的施設處,這倒是真的。所以由這種粗分的意識和粗分的氣流所安立的我,這屬於「粗分的我」。那細微的我是什麼呢?就是由俱生原始之光明,或者其所依──氣流所安立的我,這是「細微的我」。

問題七:可不可以跟我們享受您是用什麼方法增長您的慈悲?以及什麼樣的方法或修行內容使您的內心獲得和平?

回答七:最主要是透過《入行論》的第六品和第八品的內容來作思惟,這是非常強而有力的,也就是裡面的《忍辱品》、還有《靜慮品》,以及龍樹菩薩的《寶鬘論》、還有《菩提心釋》,非常好。可能是因為執著吧!因為當聽到龍樹菩薩的著作時,內心就有先入為主的執著,所以龍樹菩薩的著作當聽聞的時候,雖然並不一定像《入行論》裡面這麼的詳細,或者所使用的理由非常的尖銳,但是我覺得它的用詞非常的有重量。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