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9:19:57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2 09:19:07   編輯部 報導

中觀四百論(第1講)達賴喇嘛尊者傳授

2007723上午

1)親愛的法友的兄弟姊妹們,從今天起大約在五天內,我們將要討

論,或者是解釋有關非常重要的經典,這個經典的確並非容易了解。雖然我個人而言,我也不是很容易的去認知裡面的內涵,以及在這個經典裡面,在這個講義裡面有一些的偈頌文,我也沒有辦法去解釋;如果沒有辦法解釋,我就唸過去。

但是無論如何從聽者,或者講者而言,我們這兩方面,都具有非常難得的機緣,能夠來學習這部非常重要的經典,尤其是在這21世紀的時候。這部講義大約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在這部講義,仍然有它的作用。

我每天自己的修行而言,也是從這部講義得到許多有益的幫助、有益的教授的。因此無論我到何處去教授的時候,尤其是對群眾解說佛法的時候,這些群眾是來自於不同佛教國家,我在開始的時候,我先會準備一些唱誦。剛開始第一個的唱誦,是由巴利文來念誦經文,大部都是從斯里蘭卡,或者是泰國的這些比丘眾,會來唱誦經典的。為什麼呢?以佛法的歷史的語言來講,巴利文是最早期,也就是佛在世的時候使用的語言。
 
接下來我們就會邀請懂梵文的這些修行者來唱誦,或者是梵文語言建立的這個經典。以梵文語言建立的經典,歷史最悠久的這個傳承來講的話,就是漢傳佛法了,所以我們會請懂漢文的人來唱誦。之後我們會請像日本,或者跟漢傳佛法有聯繫的這些佛教國家來唱誦。

之後就是我們西藏人,在佛法歷史上來講,我們都具有巴利語言所建立的這個佛法教理,以及梵文語言所建立的這個教理,我們兩者的傳承都具有。但是在佛法的歷史上來講的話,我們算是非常幼小的,所以我們安排在最後。那沒關係,你們在此有籌備什麼樣的唱誦,就按照這樣的次序你們來唱誦吧!我一般有這樣做,如果有的話可以,沒有的話也無所謂,如果今天已經有的話,那我們就請越南的比丘,當然我也認識您個人已經有多年之久了,現在請您來唱誦。

現在解釋有關佛法的教義,佛法的教義當然是一個,屬於比較傳統的宗教信仰,也就是比較古老的宗教信仰的其中之一者,在亞洲裡面是如此的。但是在今天,我雖然是講到佛法的教義,但是在此的群眾有來自很多的地方,所以現在在西方,有越來越多的人對於佛法的教理感到興趣。因此有越來越多的這種佛教中心,在不同的國家一直在發展當中,但這些的國家,不一定都是佛教的國家。就像這裡德國以及漢堡裡面,就像之前所說的,在德國的佛法歷史有一百年之久,所以在此機緣來為大眾介紹,或者是講授佛法的教理,依據這個非常重要的講義來為大教授。

在這同時,無論我在何時對群眾,尤其是西方人士介紹佛法教理的時候,我都會明確的表示,也就是一般而言,我們最好保持原有的傳統信仰,最好不要隨意的去改變自己原有的信仰,因為這不是簡單的一件事情。

舉個例子而言,有一些我的朋友,當我1956年的時候,來到了印度。有一些西方的,尤其是歐洲的人士,他們表現出對佛法深感興趣的這種表態,於是他們就改變了信仰,他們認為自己是佛教徒。但是當他們面臨往生或者是死亡的時候,於是他們的想法當中,原本就是對造物主非常深刻的印象呈現出來,那這就是代表說他們已經有矛盾的現象存在了。

有一位西藏女士,大概在1959年的時候,她跟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也是西藏的官員,她跟她的丈夫往生,但是她的孩子還仍然存在。在那個時候,西藏的流亡政府,正在遭遇很多的折挫和困難。所以那時候有許多的年輕的小孩,以及從藏地裡面非常少數的小孩,因為他們沒有受到父母的照顧,其原因是因為他們必須去工作,要去修舖道路等,所以他們把自己的小孩放在自己的旁邊,就是修道路、修舖馬路旁邊,所以使得很多小孩沒有辦法受到照顧而去世。

這位西藏女士的小孩,後來被一位牧師給照顧,給予他教育,讓他進入基督的學校。所以她在最困難的時候,她的小孩卻被基督教的牧師給照顧。所以大約在六十年的時候,她來看我,她跟我講她個人所遭遇的這一切;但她說在這一世她是基督教徒,可是她的下一世想成為佛教徒,這也是一種矛盾的現象。所以我覺得最好保持自己原有的信仰。因為我們經過了好幾代,具有這種文化背景和習慣,所以我們已經受到自己原有的宗教信仰的影響。所以同樣的在西方國家,像德國這裡來講的話,大部份都是屬於基督教的文化背景。所以我建議你們,最好保持自己的信仰,不要輕意的改變。

當然有一些人,尤其是個人,當然像西藏人來講的話,也有少數的回教徒,少數藏族的回教信仰,有了四百年之久了,就是四世紀之久;當然也有少數的回教,還有基督教。同樣的像印度來講,在印度裡面的一些西藏人,他們是基督教徒的,這也是有的。當然在百萬人裡面,有些人確實的確的,對其他的宗教信仰深感興趣,因為他對自己原有的信仰,覺得無法相信,那這是個人的自由問題。如果您真的覺得佛法的教育,或者是佛法的思想,對您比較適合的話,或者是更有影響的話,那我覺得這是可以的,那您可以修行佛法的教義。

但是以這個個案而言,我時常會呼籲你們,當你們轉變了自己的信仰,放棄了原有的信仰。因為原有的信仰,沒有辦法真正的幫助到你,這並不代表說,這個社會或者您所居住的社會,或者是人類的社會,不需要這個宗教信仰,並非是如此。所以我們必須要真誠的尊敬,這個原有的信仰。縱使你的信仰改變了,但是我們還是要尊敬,這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須要從內心深處,去尊重原有的你放棄的信仰,這是非常重要的。否則當我們改變宗教信仰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去批評原有的信仰。

以及給予另一則的意見,就是說現在我們的世界,已經慢慢在縮小當中,以及完全密切的互相在依賴當中,互相觀待當中。我們現在非常時刻,就是處於現在的狀態當中,所以這是非常有益的。如果我們能夠去認知其他的宗教信仰,這樣的話我們才有辦法,真正使得宗教之間和睦相處。因為有許多不同的人,來自不同的宗教信仰,當你了解到其他宗教信仰的時候,你才有辦法真正重新發露起,你對其他宗教信仰的尊重,所以我認為這是非常有幫助的。當我們去了解到其他宗教信仰的修行,或者其他宗教信仰的價值,或者他的系統,這也是一個主要的理由。我覺得解釋佛教教義,在西方國家就是針對這種非佛教國家的地方,我覺得可以解釋佛教的教義,我覺得這是可以的。

所以在過去我有這樣去作,我有一些基督教的朋友,他們跟我說透過您對佛教的解釋之後,從中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讓我對上帝的信仰更加的強大。

有一次在英國的時候,有一個基督的團體,來自加拿大的一位弟子,他們就是邀請我來為他們教授他們的經典。我覺得這是非常困難的挑戰,因為我是佛教徒,我根本對造物主和上帝是沒有概念的。但是我現在要按照他們的教義,以他們的講義來對他們教授,但是我盡我全力盡力而為了。大約花了三、四天的時候,為他們教授,他們非常的高興,我對上帝的解釋。

所以尊重其他的宗教信仰,並去認知其他的信仰,這是非常的重要的,而且有益的。我們要知道說,有很多的人他必須要透過不同的信仰獲得利益,當你了解到這點的時候,你自然會對他們產生尊重。所以有許多這種主要的信仰,如同基督教、猶太教、回教,雖然在見解上來講的話,我們有很嚴重的不同;但是在修行的內涵來講的話,我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

所以在過去幾世紀當中,這一些的宗教信仰,確實給予人類社會帶來無比的貢獻,以及無限的利益。同樣的今天,有上百萬的人,因由這些主要的信仰,而獲得了心靈的依靠,我相信將來也是如此。在將來的幾世紀當中,這些主要的信仰,還是仍然會扛起這個重要的責任來幫助更多的人,所以我們可以用這種的角度來尊重其他的信仰。所以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內涵,我必須要先明確的表達;否則在講義裡面,有非常嚴肅的內涵在此,所以我覺得我需要先明確的表達我的立場。

現在我將使用我原有的語文—藏文,對我來講比較方便。一般我在介紹佛法的時候,首先我會先介紹佛法的一個綱要,簡略的介紹之後,再講到講義的部分。首先我們先簡略的介紹佛法的內涵。我們講到所謂的佛法,所謂佛法的意思,所以首先要認知什麼叫做佛?所謂的佛以梵文來講的話,有兩種不同的意思,所謂的「布達」的意思是什麼?第一個就是淨除所有的過患和過失,所以有「淨」,淨除的意思。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覺悟的意思,如同像蓮花開放般,就是有增長的意思,在此的增長就是覺悟的意思。

所以我們翻成藏文的時候,以前西藏的這些大譯師,他們翻譯的時候,藏文「布達」的意思,有兩個不同的解釋方式,就是淨悟。所以翻成藏文的時候就是「桑給」,桑就是淨的意思,給就是增長淨悟的意思。所以藏文的「桑」就是淨治,淨除;「給」就是增長,如同像蓮花開放般的,增長的意思,代表覺悟的意思。中文直接翻譯叫做淨悟,有一點類似覺者,或者覺悟的意思。

在此我們先講「桑」字,就是淨治的意思。那也就是說在唯明唯知的體性當中,具有這個唯明唯知的體性的意識當中,我們去認知事物,或認知境的時候,因為有某種障礙去阻礙的緣故,所以我們意識去認知事物的時候,他沒有辦法淋漓盡致的發揮它所有的能力,有這一個障礙,這一個障礙盡除的緣故,而說了淨字。也就是說我們唯明唯知的這個意識,它本身具有了解事物的能力,但是被某一種的障礙給阻擋了、遮擋了,把這種障礙拿掉、淨除掉,而說了淨字。這個唯明唯知的體性的這個意識,它的能力發揮到最極限,淋漓盡致的時候,它就能夠完全覺悟一切的事物,一切遍知,而說了悟字。所以藏文的翻譯,翻得非常美妙,他先翻淨,後翻悟;沒有先翻悟,後翻淨。

當然我們也可以先說悟,後說淨,為什麼不能呢?其實他有他的用意的。為什麼呢?因為了解事物的能力,我們不需要刻意的去成辦他,他是自然擁有的。也就是一個唯明唯知的這個體性的意識,是我們俱生所擁有的。我們本身具有了解事物的能力,可是這個能力他沒有辦法發揮到最大。為什麼呢?是因為是有一個障礙存在的緣故,所以有先拿掉這個障礙,我們才有辦法把這個能力發揮到最大,才能夠了解到一切的事物,所以先說淨、後說悟的。

因此所有的一切法,能夠認知,這種認知的智慧,增長的能力,我們俱生是有的。可是被某種的障礙給阻擋的緣故,所以我們先要拿掉這種的障礙,先要淨除這種的障礙。淨治這種的障礙,必須要從意識上來去尋求淨治的方法。那首先必須要去針對這所謂的障礙的內涵,必須要去認知。他障礙了什麼?他障礙的對象有什麼呢?有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也就是說有眾多的法相,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眾多的法相,這是在一個無尋無找的當中,而來去名言安立存在的,這個我們稱為叫做盡所有性。也就是說很多的不同的五花八門、千百億萬種的法相的意思。

還另外一種的存在,並非是我們看到般的來去存在,這個內容就非常的困難了,在此講義,最主要講到這部分的內涵。也就是說如同我們看到般的,並非是從他方面而有的,因此而形成了所謂的所看和所在的不同。也就是說我們不應該,因由自己的看法而感到滿足,而是說他的真正存在,實際上的存在是什麼呢?那又會產生另外一種的法性內涵,這個我們稱為如所有性。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看法和實際上所存在的,是吻合的話,那他的看法不應該有錯誤,可是並非是如此。因為如同看法般的,他的實際上狀況並非是如此的存在。他的存在方式是另外一種,就是遠離了我們看法以外的另外一種存在的方式了,那就是諸法的最究竟的存在的法性。也就是他的究竟性質是什麼?這個我們稱為真如本性,他原本的一個本性、究竟本性,也可以稱為叫做如所有性。

那要了解這兩種法性的時候,有某一種的障礙,這個我們叫做所知障。所以所知障可以分兩者,阻礙盡所有性的障礙,這個我們稱為所知障,但是阻礙如所性的認知的障礙,我們把他叫做煩惱障。所以這兩者的障礙,就是讓我們阻礙認知一切的法相。

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去了解一切的法相,最主要是因為有愚癡的緣故,這個障礙,本身再仔細的去分析的話,又可以分愚癡和非愚癡這兩者。愚癡可以分兩者,也就是所謂的無明可以分兩者,一個叫做不了解的一個無明,這個不會有很大的傷害。但是另外一者是一個完全顛倒執著的認知,這個就是有危險。

還有一種的愚癡無明,就是所謂的疑惑,也就是對事物的一個不認知,而產生的這種疑惑。所以這些種種的愚癡,都會阻礙著我們去認知一切的事物。所以我們心識本身具有認知所謂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的能力,可是從心識上就某一種的障礙,去阻礙我們了解如所有性、了解盡所有性,所以而產生了兩種不同的障礙。因為我們要認知的法相,認知的內涵有兩者。如果心的這個障礙,是沒有辦法透過外緣,或者透過其他的因緣來消滅的話,那我們抱怨痛苦是沒有意義的,可是實際上卻非如此。

為什麼呢?因為《寶性論》裡面說到,「煩惱乃暫時性」。也就是說,我們意識本身,他的一個體性當中,並沒有具有煩惱的性質。為什麼呢?因為意識存在的時候,不代表都一定有煩惱,所以代表煩惱是屬於暫時性的,他不是在意識的性質當中融入的。而且煩惱都是來自於所謂的,對於實際狀況的不認知,或者是顛倒的執著,而產生的。但是實際的狀況,所謂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只是我們遲早的問題,終究有一天我們都會了解到實際的狀況是如何的。

我並不是說空性的意思,而是說每一法都有他的一個真理,都有他的一個真諦,都有他實際的一個狀況。當我們了解的時候,因為真理是不滅的,真諦是不滅的。所以當我們了解到真理、真諦實際狀況的時候,那對於實際狀況的不認知,甚至於顛倒錯誤的認知,自然就能夠去除了。

所以煩惱的對治力是永遠存在的。為什麼呢?因為真理是永遠存在的,實際狀況是永遠存在的。當我們了解實際狀況的時候,那自然對於實際狀況的不認知,甚至於顛倒或錯誤的認知的這種煩惱,自然就能夠消滅。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所執是相違的。所以當我們對實際狀況,仔細的或者深入的去學習的時候,當我們對實際狀況,認知的越深的時候,對於實際狀況的不認知,或者顛倒的一種執著,他們的力量就能夠慢慢的消弱,甚至於減少,或者完全的消失了,這是理由一。為什麼煩惱屬於暫時性的理由一。

再加上之前所說的,煩惱並非屬於意識的一個體性的緣故,所以我們是有辦法消滅煩惱的,而產生了淨。所謂的淨悟,佛陀這個辭義的解釋,也就是說當我們淨除了一切障礙的時候。當然所謂淨除的意思,並非是說淨除了前剎那或後剎那,或淨除了他的前因、淨除了後果,也不是這回事。而是說透過某一種對治力的生起,使得對剋的這個內涵,沒有辦法繼續的存在,這個叫做淨除,這個叫做淨治。也就是說所要遮止的、斷除的內涵,透過某種的對治力,完全徹底的消滅、淨治的話,由此而獲得了斷功德,也就是所謂滅諦的意思。這樣的話,才有辦法使了解事物的能力發揮到最大,那才有辦法真正覺悟一切法相,而獲得一切遍智。

因此所謂的佛,是必須要透過努力淨治這些種種的障礙,才有辦法獲得了覺悟,並不是一開始就覺悟的意思。透過「佛」的這個字的解釋來講,我們也可以認知。所以沒有一個一開始就成佛的聖者,這是不可能的。三世諸佛,都是透過有學道來去努力苦行,修學之後,才有辦法淨治一切的障礙,而獲得一切的這種果位的。絕非是一開始就成佛的,或是圓滿功德的。

因此釋迦牟尼佛,以他走過來的經驗,跟我們說到了。也就是我們所獲得的證量,並沒有辦法像禮物般的給予我們。眾生的痛苦,沒有辦法用佛陀的手幫我們拿掉。也就是痛苦的因,這些的惡業,是沒有辦法透過大悲水,或者加持過的水來洗滌的。佛陀把所擁有的這些證量功德,像賜予禮物般的可以給予我們嗎?是沒有辦法的。

那佛陀怎麼救護眾生呢?也就是佛陀他個人,是透過努力精進的這種苦行,而來淨除一切的罪障,而來獲得諸法的覺悟。那以他個人的經驗,還有他走過來的這條道路,以如何的方法來淨除一切的罪障,以他個人的這個經驗,對眾生而宣說,使眾生了解到這個解決煩惱之道。要知道這種方法,唯有透過眾生自己努力精進,而去行這種方法,才有辦法真正獲得證量的。

剛剛這句偈頌文說到「唯四法諦得解脫」的時候,也就是佛陀在初轉法輪的時候,說到了四聖諦的內涵,就是在此「唯四法諦得解脫」裡法諦的意思。佛陀在宣說四聖諦的時候,以三種不同的方式來解說。以四諦性質的方式,以四諦作用的方式,以四諦果實的方式,而來解說四聖諦的。

這個四諦的內涵,不只是佛法的基礎以外,佛陀以這三種不同的解釋的方式來解說的時候,是非常善巧的。講到四諦性質的時候,就講到一般的實際狀況是如何。講到四諦作用的時候,是說配合這實際的狀況,我們要如何去取捨,也就說我們因為想要離苦得樂,所以我們應該如何取捨,這叫做四諦的作用。以四諦果實的方式,去詮釋四聖諦的時候,就說我們配合實際的狀況,當我們因由離苦得樂去如實取捨的時候,我們會獲得如何的果實呢?所以這三種不同的解釋方式,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講到第一個四諦性質的時候,說到了污染諦的因果,以及清淨諦的因果。也就是我們不想要的痛苦、污染諦,它是由什麼樣的因而產生,它的果實是什麼。我們想要的快樂可以分兩者,快樂是從何處而有?由這個方法而得到什麼樣的快樂。所以首先講污染諦的因果,所以佛陀先講到了苦諦。

苦諦就是說,我們不想要痛苦並非是無因而有,或是常因而有,它是有因而有。這個因緣是什麼呢?於是說到了集諦。之後佛陀又說到了,我們想要追求的快樂,所謂的快樂是真正完全的自在,這種的自在是怎麼樣去獲得,這種永恒的快樂是如何去獲得?是完全透過去除苦因之後來獲得的。這個究竟快樂是否可得到呢?是可以得到的,它是有因緣的。因此而說到了,不只說了斷諦以外,為了獲得斷諦而說了道諦的。所謂斷諦就是滅諦。滅除所有的痛苦,和痛苦之因才是永恒的快樂,這個是有方法來獲得的。這個方法是什麼呢?就是道諦的。所以佛陀說了四聖諦的內涵。

也就是說如果實際的狀況是如此的話,那我們現在沒有辦法看到這個滅諦,還有道諦,雖然我們現在是無法看到的,但仔細去思考的話,所謂滅諦的性質是什麼呢?最主要是講到心的空性。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心的這些煩惱和污染、障礙等,最主要是由對心的空性不認知,或錯誤的認知而去產生的。所以當我們去淨除這些障礙的時候,是在心的空性當中而去淨治的、淨除的,所以在心的空性的不認知當中,而產生這些種種的障礙。當我們淨除這些障礙的時候,是認知心的空性當中、在心的空性下,而來淨除這一切的障礙的。

所以心的空性是一直都有的,無論佛有沒有來到這世間,心的空性是永遠存在的,所以我們在心的空性當中,淨除了這些種種的障礙,也是透過心的空性的認知,才有辦法淨除障礙的緣故,而說到了滅諦的內涵,以及如何獲得滅諦的方法,也就是道諦。而說了清淨諦的因果。

因為四聖諦的存在,所以在佛法的教理裡面,非常重要的去詮釋了緣起和因果的這個道理。那也就是說這些的快樂和痛苦,絕非是無因而有,也非是常因而有,也非是造物主內心晃搖、或者是動搖而產生的。所以無著菩薩很明確的解釋了這個道理,而說到了三因緣。不動緣、無常緣以及能立緣,而說到了三緣。

在《緣起經》有說到,「有此故有此,生此故生此」也就是說有無明自然有行,沒有人明明知道痛苦的情況下,而來造作痛苦之因的。但是為什麼我們不想要痛苦的情況當中,卻仍然會遭遇痛苦呢?是因為無明的緣故,不知道的緣故,所以而說到了「能立緣」。

「生此故生此」說到了每一個果實,都有它的一個前因才有辦法產生,這個前因必須要有它之前的前因而產生,因此我們沒有辦法說,沒有一個因不是果的,因為每個因它的之前,又有其他的一個因,所以比起自己的前因來講自己是果,但是比起自己的後果而言自己是因,所以每個因即是果,每個果也是因,而說到了「無常緣」。所以在《緣起經》說到了,「生此故生此」也就說一切的果實,必須要透過無常因而生,無常緣而生,沒有辦法透過常因而生。因為果既然是改變性的話,那它的因必須要改變性質的因才有辦法。

所謂的不動緣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並非是造物主去創造出來的,造物主的想法而去變化出來的,而說到了「不動緣」。

    這三緣所要意味的內涵是什麼呢?也就是一切的有為法,都是透過這個三緣而來形成的。我們一切的快樂和痛苦,也就是唯有透過自己的同類因,和因緣聚合之後而產生的,所以這是佛法的教義裡面所謂的緣起,緣起的最主要的內涵就是如此。這個緣起基本的概念,是一切佛教的內部宗義都共同主張的。再講更詳細一點的話,就是說到了十二緣起。所以我們說到十二緣起的時候,把它取名為緣起二字。也就是說這十二支生死的流轉,都是由它自己的因緣而產生。那每一個被因緣聚合而生的果,它又有影響後者的能力,而說到了緣起。

剛剛法王念誦的這個偈頌文,引經據論使用的佛經的偈頌文就是「佛說水莫洗滌罪,佛亦無能取眾苦,佛證無能轉他人,唯是法諦得解脫。」這是來自於佛經。還有另一個《緣起經》裡面說到,「有此故有此,生此故生此,無明故成行。」

緣起也就是說到了因緣而有的、而生起的意思。如果我們針對這個緣起的內涵去思考的話,這個果實必須要依賴著因緣聚合而有,才有辦法生起。所以果依賴著因,這是很明顯的我們可以知道的,肉眼看得到的。但是仔細的這樣去想的話,我們說這個因,是某一個果的因,那是不是代表著因也依賴著果而安立成因呢?因為我們說到因的時候,是某一個果的因。所以代表說,因依賴著果而安立為因的緣故,所以因依賴著果了。

但是又很矛盾的就是,因先有,果才後有,那因要怎麼去依賴果呢?但是因,我們又必須要把它安立成因,那說因的時候,是不是代表有個後果我們才說他為因呢?如同之前所說的,沒有一個不生果的因,沒有後果的話,這是不可能成為因的,所以一切的因都有它的後果。所以因果之間的關係,仔細的去思考的話,其實因也是依賴著後果而安立的、而存在的。

我們說到因的時候,是說到能異者,或者能立者,或者能生者。如果沒有所生的果,如何說是能生的因呢?這是沒有辦法的。沒有一個被立的果,我們如何說能立的因呢?這也是沒有辦法的。所以因要成為因,也是依賴著果,而說了因。但是在因的時候是沒有果的,果的時候也是沒有因的。但是在因的時候,要形成為因,雖然在因的時候,並沒有那個果實,如果仔細去尋找它的存在的話,是找不到的。在將來果位的時候也是沒有因的,因位的時候是沒有果的。但是在因時,因為將來會生果的緣故,所以依賴著這個緣起,而說了它是因的。

實際上來講的話,也就是說沒有孩子的時候,不可能成為父母,有孩子的時候我們才說是父母的。但是我們平常有說,孩子是從父母而生,但是沒有孩子的時候,不能說是父母,有孩子的時候才有父母,那是在無尋無找的當下而去說的。我們要說父母先有,孩子後有,可是實際上仔細的去尋找之後,變成好像類似父母和孩子同時產生,並非是如此的。這是因為後來會生的緣故,所以我們把他取名為父母先有。

又像作者、作事、作處來講,是互相依賴安立而有的,沒有作事我們沒有辦法安立作者和作處,沒有作者我們又無法安立作處和作事,所以是互相依賴觀待而有的。所以必須要有作事,才會形成作者以及作處,所以作者、作事、作處這三者都是互相依賴著而有的。如果沒有作者的話,也沒有作處和作事了。

所以佛說了「何故緣生而無生,於此無能有深信,何者因緣故說空,何者知空不放逸。」也就是說因為依賴著因緣而生的緣故,完全依賴著因緣,所以並非是自力,自己讓自己而產生的。所以這是依賴他緣而有的緣故,並非是不依賴,依靠自力而讓自己產生的。因為完全依靠他力的緣故,不是以自力而產生,所以又說了無生。所謂無生的意思,不是以自力而生的意思,「於此無能有深信」因為完全依賴他力的緣故,所以自力而有的生性是不可能的。「何者依空故說空」所以所謂的空性就是說,完全他的存在,和他的性質是完全依賴著他有,並不是自己的力量而讓自己產生的。所以所謂的空性,並不是否定了他的存在,而是更加確定了他的存在,可是這個存在的方式,與我們所看法是不吻合的。因為我們看任何一法,是會覺得獨立自己讓自己產生的,並非是如此的。

所以透過緣起的道理,而來遠離二邊,而去入中道的。並非是自己而有的實邊,也並非是完全沒有的空邊,而來入中道的。所以所謂的緣起,所謂的空性,絕對是依賴著他緣而有。但在這個同時,卻又能夠破除是自己而有的,自性而有的這種常執。每一法都有他的支分,或者他的一個方分,就像縱使是無為虛空,也有分東邊的無為虛空、西邊的無為虛空,都有他的一個支分,都有他的方分而有,依賴著他的方分而取名為有的。所以我們講到了無為虛空的時候,都有他東西南北四面的方分。

所以依賴著方分而說到了和合體,依賴著和合體而說到了方分,都是互相依賴著而有的。所謂的和合體,其實也是眾多的方分聚合而有的,這個方分我們要把他取名為方分的時候,是某一個聚合體的方分,我們才有辦法說這是某一個東西,或某一個和合體的方分,所以這一切的法上都是互相依賴而有,而形成了這些種種的作用的。沒有一個獨立的自己的力量讓自己形成,或自己的呈現,沒有自己的一個性質的。這是中觀派論師所主張的中觀論點。

如果再深入的去認知的話,「色非空性而空,色乃性空故。」色並非由空性而空,因為色法本身是空故,曾經有說到這句話。佛在講三解脫門的時候,曾經說到了,也就是說我們要空性的這個所依有法這個色法來講的話,色法並非由空性而空。因為色法本身是性空故,這是什麼意思呢?無論是色法,或者總之我們會看到的一切法相,這些的法相,我們會認為說,所看的這個存在的方式,是沒有錯誤的。我們會覺得說,好像從他那邊呈現讓我們看到。我們會覺得說從他那邊呈現讓我們看到,這個是沒有任何錯誤的,這個是他最基本的「有」的定義。把這個設定為「有」的定義的話,再來說其他的空性,就不是真正最細微的空性了。所以說了色並非空性而說空。

因為你已經把色法認定為是從他那邊而有了,如果你認為說色法是從他那邊而有,這是為色法最基本的一個存在定義的話,再去說其他的空性,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你所說的空性,並沒有辦法真正的傷害到這個色法的自性的。因為實際上沒有任何一法是從他那邊而有的,所以說色法是空性故。

現在量子力學家,他們也說到了,針對物質去觀察研究之後,他們找不到最細微的物質體,難道這些都沒有了嗎?因為物質再去解剖之後,完全都找不到的時候,代表說這物質是不存在嗎?難道我們要去否定他的作用,否定他的存在嗎?這是不行的。因為我們在自己的覺受上,或者我們的感受上可以體會到他的作用,體會到他的存在。他是怎麼存在的呢?所以佛說,諸法是唯名識安立而有,也就是說從境上是找不到他的存在,從境上我們是沒有辦法用手指出他的一個存在,但是又不能否定了他的存在。他存在的方式就是名識安立而有了。

但是我們看任何一法的時候,不會認為說這是一個名識概念而去安立產生,會覺得說是從他本身呈現讓我們看到的。這種的沒有從他那邊而有的這個空性,是最深奧的、最細微的空性,所以這種的空性可以佈遍於任何的有為法以及無為法。

所以所謂的緣起內涵,可以分三者。一個是因果的緣起,一個是依賴著方分而安立而有的緣起,一個就是最細微的緣起,也就是唯名識安立的緣起。如同佛護論師他曾經有說到,「若有自性,應安置已,何須緣起。」如果他本身是自主而有的話,那何需要去安立呢?何需要依賴著緣起呢?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緣起的緣故,所以他不是自己而有,不是自性而有,這是佛護論師所說的。所以在《四百論》裡面,說到最細微的甚深空性的這個緣起。在這個同時也說到了方便品,空正見資糧的方便品。首先我先大致上介紹一下空性的內涵。

剛剛引用的佛經的這個經文是「色非空性而空,色乃性空故。」剛剛法王念誦《三摩地王經》的經文是,「何故緣生而無生,於此無能有深信,何者依緣故說空,何者知空不放逸。」在十六品的時候,大約在二十三句偈頌文的地方,說到「若法本性有,見空有何德」。如果諸法有他自己的性質,從他自己而產生的話,如果這是個實際狀況的話,那了解空性就沒有任何的功德。所以由此而代表說,在實際上的狀況來講,諸法並非有自己的,以自己的力量而產生自己的性質。

如果我們認知到實際上的狀況,也就是說諸法本身沒有自己的一個性質,沒有自性,那為什麼要了解到這種諸法無有自性的道理呢?了解空性又有什麼樣的功德呢?所以如同《入行論》裡面,在此也一樣的意思。「虛妄分別縛,證空見能除」。也就是在《入行論》裡面有說到「妄見乃繫縛」。也就是說,所謂的空性的意思,就是了解到諸法的究竟的實際狀況,透過我們有很多的妄念,為了要去除這種種的妄念,我們要了解很多的法,難道這一切的法都要先了解,才有辦法真正獲得解脫嗎?不是這個意思。

而是說究竟的這個性質,因為我們不認知的緣故,而產生這些其他的種種妄念。因此我們要了解到諸法的究竟性質的話,了解到這個空性的話,才有辦法真正的從痛苦的因緣當中獲得解脫。因此為了真正的能夠離苦得樂,任何的生命體,一切的痛苦最主要是由煩惱而產生。這個煩惱的根本,就是因為對諸法的究竟性質不認知,錯誤的顛倒執著,而產生這些種種煩惱,所以「虛妄分別縛,證空見能除。」要不然我們會認為說,了解空性好像沒有什麼意義,絕對不是的。透過後二句我們可以知道,空性的認知是非常重要的。《入行論》裡面有說到,因為他是痛苦一切的根源,這個真實執著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唯有透過空性的認知,才有辦法去除一切的痛苦。今天早上部份先到此為止。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