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6 09:21:16
學習次第 : 進階

中觀四百論第七品

達賴喇嘛尊者 2007

中譯:蔣揚仁欽

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七)

我們平常念誦的《心經》裡面,因為有二十五句偈頌的緣故,所以我們把它稱為《般若二十五頌》,那也就是《心經》的另外一個名稱。在眾多的《般若經》裡面,最簡略的《般若經》就是一個字,叫做《般若經一字》,這個字是什麼呢?就是「阿」字的意思。「阿」的梵文就代表「無」的意思,或者是一種遮擋、否定的意思,「阿」就是沒有意思。

因為平常我們所說的《般若經》,大致上可以分般若十萬頌、般若二萬頌、或者般若八千頌等。這些眾多的《般若經》就是佛陀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最主要的一個精髓、精華之經典。《般若經》的內容大致上可以分:顯義和隱義兩者,顯義空性、隱義道次第,有這種的說法。《般若經》為什麼說「顯義空性,隱義道次第」呢?因為按照《般若經》詞面上的意思來看的話,可以看到許多的「無自性」、或者「沒有的」這種否定的用詞,這是詞面上非常明顯可以看到的,因此而說「顯義空性」。

那「隱義道次第」,是怎麼樣以隱義的方式來詮釋道次第的呢?因為《般若經》裡面說到諸法空相的時候,從「基」,從基礎的就好比五蘊、三界、或者是十二處等,而說了這些種種的無有自性,就像身無有自性、想無有自性等,所以說到了基道果的「基」的部份。在講「道」的時候,說到六度無有自性,就像佈施無有自性、持戒無有自性、靜慮無有自性、忍辱無有自性等,而說了「道」的部份。在「果」的時候,說到十力無有自性、四無畏無有自性等,所以是以空性的所依有法的一種隱示,來隱義現觀道次第的。也就是說到了基、道、果這三者,因此而說了隱義現觀道次第(或是道次第)。“

以外在物質的進展來講的話,不只是要靠實際的動作,還要靠足夠的智慧才有辦法真正提昇物質的生活水準。所以這種實際動作,我們把它稱為「方便」,如何去提昇的這種方法、還有計劃呢?必須要透過智慧。所以「智慧」和「方便」都是要互相的運行、雙運的情況下,才有辦法使得外在的物質生活水準提昇;同樣的,內心的提昇,也是需要方便以及智慧兩者雙運之後才有辦法的。

在眾多的方便資糧當中,最主要的方便品就是菩提心了。因為有了菩提心可以帶來一切的樂因,一切快樂的泉源,一切的資糧,一切的福報,所以菩提心是一切方便品當中最強而有力的,也可以說是最偉大的方便品。在眾多的智慧當中,看得最尖銳的、最透徹的智慧是什麼呢?那就是了解深細空性、緣起性空的這種深奧的空正見,這是一切智慧當中看最透徹的智慧。“

所以龍樹菩薩在《菩提心釋》裡面說到了:「菩提心和空正見這兩者是稀有、甚稀有,奇有、甚奇有。」在眾多的善心當中,龍樹菩薩挑選這兩顆心,有他不共的意義,我們必須要去認知。這也是為什麼阿底峽尊者有說到:「如同日月般的菩提心,縱使需要花千劫來修學,也是值得的。」如同日般的菩提心,就是勝義菩提心,現證空性的智慧;如同月亮般的菩提心,就是世俗菩提心,也就是方便品的菩提心,這兩者就是我們修行最主要的精髓。如果就這兩顆心,好好去實踐它、好好修行它的話,不只可以讓我們人生過得非常有意義,而且可以讓我們活得非常有心力、有勇氣,而且可以讓自己活得非常的歡喜,內心永遠都是一種充實、快樂的感覺。真的是可以讓我們的內心充滿無比的勇氣,在這個同時,卻又有無比的溫暖、和無比的愛心。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入行論》裡面有說到了:「如果我們能夠騎上菩提心的這匹良馬的話,就能夠從快樂的城市到另外一個快樂的城市,讓我們的生生世世都是一直在快樂當中輪轉。」在《入行論》裡面說到這個偈頌文,我想再說一次,「故應除疲厭,馭駕覺心駒(馭駕菩提心的這良匹馬),從樂趨勝樂,智者寧退怯?」所以智者您不應該畏懼這種菩提心的修持。確實是如同《入行論》所說的,當我們具有菩提心的時候,在每一剎那所累積的都是功德、都是資糧,而且在這個同時卻又能夠活得非常有意義、非常快樂。

我不只在此鼓勵大家自己修行外,我自己個人每當一睜開眼睛的時候,就會回想《中論》的禮讚文:「瞿曇大聖主,憐湣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在此龍樹菩薩針對佛陀的悲、慧兩者功德,而作了對佛陀的禮讚文。佛陀為什麼具有這種與眾不同的悲功德呢?為什麼悲功德能夠圓滿?就是因為佛陀的菩提心;為什麼佛陀的慧功德能夠圓滿?是因為佛陀的空正見。所以菩提心和空正見,就是我們生活、或者修行上最主要的精髓,我們要好好的去把持它、堅持它。我個人有如此的堅持,也希望在場的諸位,你們能夠好好的去學習菩提心和空正見,這就是佛法最主要的修持了。“

有時候有人會問我這樣一個問題:達賴喇嘛!您看起來很快樂、又很健康,但是據我所知,您遇到很多種種西藏的複雜問題,那您如何去面對這些問題的同時,又能夠保持身體的健康和臉上的這種微笑呢?你有什麼特別的秘密嗎?或者保養的秘方嗎?於是我就會跟這些提問的人開玩笑的回答說:我一天大約會睡八個小時到九個小時,這個就是我快樂的秘方;而且我在睡覺的時候,是不需要安眠藥的;而且我吃得很飽(當然我不吃晚餐,因為身為比丘不應該吃晚餐,應該要過午不食)。所以吃得好、睡得好,這就是快樂的泉源,我會跟他們開玩笑的說著。

實際上,如果真正仔細的去思考的話,最主要是菩提心和空正見的思惟,帶予我快樂的泉源。因為當我去思考、或者是生起這兩顆心的感受時,我會覺得我的人生活得非常有意義,我會覺得活得非常值得。因此不需要多餘的疑慮、或者是猜忌,會遠離這種對自己的期望、或者自私自利的想法,順著這兩顆心讓我覺得,我活得非常的溫暖,最主要是因為活得非常有意義吧!所以給予內心帶來無比的安樂和和平。當然透過菩提心的觀修,沒有辦法讓我的禿頭上長頭髮,這是沒有辦法的,但是菩提心卻可以帶來內心無比的和平,所以你們要好好的去堅持修行這兩顆珍貴的心。

佛陀自己也說了,就以一顆苦樹而言,光是滴了兩三滴的甜水,是沒有辦法讓這顆苦樹的味道轉為甘甜的;同樣的,當我們只是聽到了菩提心、或者是隨喜菩提心功德、或者是會意菩提心的功德,是沒有辦法讓我們的內心馬上獲得改變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必須要堅持的原因。所謂「堅持」並不是說,一天花好幾個小時,在這種的觀修上這樣就足夠,不是!而是說每一天要固定的,最主要是恒久。如同西藏有句諺語說,我們精進要像河水般的細長,也就是要一天再一天,不一定說時間要很久,但是每一天要固定。這樣持續的話,一天再一天,一月再一月,一年再一年,我們的心絕對會獲得改變的,這才是真正堅持的意思。

例如同樣父母親所生的小孩,成長在同一個環境、受同一個學校的教育,可是卻又產生兩者完全不同的個性、或者是喜好。為什麼會這樣子?以佛教的觀點來講的話,我們認為這是因為前世的習氣,依由前世的修持、或者是習氣所帶來今生的影響。所以我們今世好好的努力,甚至於堅持去觀修、或者修持這兩顆珍貴的心,盡可能的、長時的去想它、或者修持它,從內心去相應它的話,在死的時候我們絕對有辦法想起這兩顆心,被這兩顆心所轉、所影響。

以我個人來講的話,雖然透過本尊瑜伽的方式,我每天至少會修七次的死亡轉法身的這種修持,可是我對此沒有把握。那我對什麼有把握呢?我相信我在死的時候,應該是可以想起這兩顆心,可以讓自己回憶、甚至於生起這兩顆珍貴的心,這個部分我現在是有把握了。所以透過平常的修持,讓自己在死前、死時,甚至於死後,都會謹記著這兩顆珍貴的心。我相信透過這一種的因緣、因果,當我們到後世去的時候,縱使遇到小小的因緣能夠馬上就回憶起,前世所修行的這兩顆珍貴的心,這樣的話我們生生世世才不會遠離大乘的教法,才有辦法隨著真正的金剛上師,獲得最究竟的金剛持果位。“

接下來就看《四百論》的講義,接下來有許多的內涵是跟遮止、或者遮除外道的教義很有關係的。如同昨天所說的,像提婆菩薩在世的時候,因為有許多的外道、或者是婆羅門的教義非常的深奧,而且他們也具有非常強大的智慧,所以那時候為了要破斥外道非常深奧的主張,所以提婆菩薩在那個時候的破斥是很有意義的。可是他要破斥的這些外道的宗見,在現代的社會有沒有存在?我們也無從得知。再加上要去瞭解反駁的內涵時,也必須要先瞭解外道他們說些什麼?他們的宗義是什麼?以我個人來講,我也不是很懂外道他們所說的內涵、或者所主張的內涵,因此就沒有辦法進入很深層面的這種反駁的內容了。

總言之,我也不是很清楚的緣故,所以在《釋量論》裡面有說到:「自己不清楚的話,就沒有辦法對別人教授」,確實是如此。因此我會簡單的唸過、或帶過,如果有看到重要的內涵、或者有幫助的地方,我再為你們多作解釋。講白一點就是我懂的話,我就為你們解說,我不懂的話就唸過去。這種的教法藏文叫做「像老人吃飯般」,怎麼說呢?老人吃飯的時候,他們只吞、或者只吃比較稀釋的、比較軟的,比較硬的東西,他們就不吃了。同樣的,對我來講,比較難懂的、不容易理解的,我就不去觸碰它、我就跳過;我知道的,再為你們多作解釋。

第七品 明人遠離貪著欲財方便品

1    於此大苦海,畢竟無邊際,愚夫沉此中,雲何不生畏。

我們現在看第七品的第一句話。如同之前所說的,痛苦可以分三種不同:也就是苦苦、壞苦、行苦。「苦苦」就是一般痛苦的感受、或者是苦受。「壞苦」就是世間的這種快樂的感受,比較嚴格的說詞就是有漏的快樂感受,這也是一種苦性。最主要這兩者痛苦的根源,是來自於那裡?是因為「行苦」。行苦的意思,就是被業和煩惱所轉,業和煩惱所生,因此無有自在。有時候雖然並不一定有苦苦和壞苦,他的感受屬於捨受的部份,但是因為行苦存在,所以縱使遇到小小的因緣,馬上就能夠把這種捨受轉為苦苦或者是壞苦,所以行苦沒有拿掉,其他兩者的痛苦是永遠無法拿掉的。

如果瞭解到這個道理,我們可以知道說,只要被業和煩惱所轉的話,我們的痛苦是無有邊際的。行苦不拿掉的話,我們的痛苦就沒有辦法永遠徹底的拿掉,那為什麼不畏懼造成行苦的這個業和煩惱呢?尤其是煩惱呢?

2    韶華適落後,復又現於前,雖住此世間,現見如賽跑。

第二句的時候就是說到了,我們現有的榮華富貴,會隨著因緣、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完全的失去,而且會痛苦無奈的失去;失去之後,當臨終時又會隨著「取」、還有「愛」,去滋潤往昔所造的「業滅」;在這個業滅上去滋潤,使得這個業滅感果,讓我們隨著業力投入到後世去,再次又重新的生老病死。而且我們每一個生,就像賽跑者在賽跑一樣,所以我們每一天正在朝向著死亡,正朝向著衰退的方向和目標、或者正在往這個方向走著。

3、汝於三有中,非能隨願往,隨他轉無畏,豈成有慧者。

第三句的意思就是說到了,在這個輪迴當中,以共相而言是煩惱,尤其是像薩迦耶見來講的話,緣「我」而產生極大的真實執著,這個就是薩迦耶見;所以薩迦耶見不會緣瓶子上、或者緣柱子上,最主要是針對緣「我」上而去產生的。這個緣「我」的薩迦耶見,以及緣身心、或者蘊體的這種法我執,也就是看任何一切外在的事物,會覺得是從它本身而產生、它自有的,它自己的不共性質的這種真實執著「法我執」。我們就是被這兩者「法我執」和「人我執」,綁得緊緊的、死死的,所以讓我們在作夢的時候,都會覺得夢境是真實的。雖然我們醒時知道夢境是假的,可是在夢裡面看夢境的時候,都會看成非常真實,是因為被人我執和法我執綁得非常緊,所以讓我們所看的、或者所感受到的、所體會到的,都是那麼的真實,然實際上卻非是如此。

或者是我們明明知道它不是那麼的真實,從理性上我們已經知道,但是從感受上卻又認為它是真實。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如同大師有說到了:「又覆無明大黑暗」,我們真的被往昔、無始以來的無明,被它綁得死死的。所以今天透過佛理的認知,我們知道真實狀況的話,怎麼能夠不策勵自己,從這種的大黑暗而獲得絲毫的光明,甚至讓自己完全驅除這種的黑暗,為什麼我們不嚐試著努力呢?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從這種的實執當中獲得解脫。

因為所謂的「實執」,或者「實執所帶來的煩惱」,這才是我們真正的仇敵,它是完全傷害我們的。如果是講到外在仇敵的話,外在仇敵他並不是真正的仇敵,為什麼呢?因為外在的仇敵他也是被自己內心的煩惱給控制,換句話說,他也是被真實執著給控制的情況下,無自主的、或者是無明愚癡的造作傷害別人的業,所以不能怪他,他不是幕後主使者。幕後主使者是他內心的煩惱,他內心的無明,所以要怪的話,都要怪無明、都要怪煩惱,而不是怪他人本身。因為他已經夠可憐了,他被無明給控制,我怎麼能夠怪他呢?但是內心的仇敵並不是如此。

內心的仇敵這種煩惱,其實是心的一種過失、心識的一種過患,它一生起的當下就會造成傷害的作用,這個就是煩惱的作用,而且煩惱除了傷害我們以外,它沒有其他的用途,沒有其他的作用。可是外在的仇敵,他不是一生下來就傷害我們;而且外在的仇敵,他有他自己要忙的事情,他要忙的不是只有傷害我們而已,可是內心的仇敵卻不是如此。

4、未來無邊際,常時為異生,如汝過去世,理應勿復爾。

第四句的時候就說到了,我們從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都是為了離苦得樂,所以我們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或者是犧牲了許多的時間,花費了許多的心力,無論是在金錢上面、或者在親友的方面、或者在友誼的方面,我們已經盡最大的能力,為了什麼呢?為了自己的快樂,為了自己更有意義的人生。可是無始以來忙碌到現在,我們現在還是凡夫啊!這代表說我們追求快樂的方式是不是錯了?還是有什麼東西沒有具足?有什麼因緣沒有具足?如果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隨著煩惱而走、隨著無明而走的這種尋求快樂之道是正確的話,那正確的因緣聚合之後,應該會形成快樂才對,但是沒有啊!我們今天還是凡夫,並非是聖者,並非圓滿一切功德,並非獲得永恆的安樂,還是很多痛苦啊!還是有很多無自主啊!這到底是錯在哪裡?是不是我們走錯了?或者是什麼因緣沒有具足?

所以今天好不容易,具有內外種種的因緣,我們知道了原來這些都是被煩惱所轉、為無明所轉,所以我們錯了!既然是錯的話,就不要再走入歧途,就不要再像以前一樣被無明給愚癡了。我們要睜開自己智慧的眼睛,好好的看清實際的狀況,好好的去看真諦、真理。

5、聞者所聞教,說者皆難得,以是說生死,非有邊無邊。

第五句說到,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有這麼多的佛來到世間,可以說有無量佛來到世間救護眾生,有這麼多的菩薩來到世間救護眾生。可是為什麼我們今天還是凡夫?而有一些人卻已經成就了呢?是因為我們要遇到教法、或者聽聞到真實的真諦、真理,是需要有強大的福報資糧才有辦法聽聞;或者是沒有聽聞;或者是縱使聽聞,卻沒有去注意,或者不去相信,甚至不去學習,沒有認真的去持有、行持它,因此我們的輪迴產生了無邊;如果今天我們換個方法,認真的去聽、認真的去學習的話,那我們的輪迴是有邊的。

6、由於諸人類,多持不善品,以是諸異生,多墮於惡趣。

7、地上惡異熟,故意為損惱,聖者觀三有,等同備宰處。

縱使我們獲得了增上生,獲得了這個人天之身,具有許多的功德;可是還有許多種種的痛苦,就像生老病死、或者是愛恨別離等,這些種種的痛苦還是存在的。所以我們縱使遇到了世間再好的榮華富貴的享受,還是沒有辦法獲得永恆的安樂,還是沒有辦法真正獲得安樂,還是有痛苦的。所以在三界裡面無論任何一處,都如同畜生被宰的地方一樣,是馬上、瞬間我們的安樂就會不見,而且轉為苦性。

8、若識不正住,世說為癲狂;則住三有者,智誰說非狂。

所以第八句就說到了,如同一般世間人認為「意識錯亂」的話,把這個叫做神經病患者,或者癲瘋者、癲狂者。既然是如此的話,那在三界裡面把「無常視為常,把苦視為樂,把不淨視為淨,把無我視為我」,尤其是「把無有自性視為有自性」的這些人、這些的凡夫,若以智者的角度來講,誰會說這不是癲狂者呢?這些都是癲狂者。

9、現見行等苦,違時則消失,以是具慧者,發心盡諸業。

第九句說到了,當我們坐太久的時候,就要起來走一走,要不然腳會有麻痺的感覺;可是起來走太久的時候,又想要坐下去,因為覺得太累了。所以腳快要麻痺的時候,起來走一走會覺得很舒服,原本是應該成為舒服快樂的因,但是因為走太久,你一直去恒持這個快樂之因的話,這個快樂之因、因為它不是真正快樂的性質,所以它又會變質,又會變成苦因去了,又會變成太累了,所以你會想要坐下來。所以具有真正智慧的人,他會認為隨著無明而轉的、隨著業和煩惱所轉的業或者因,都不是快樂之因,所以都會盡量的去斷除的。

10、若時隨一果,初因不可見,一果見多因,誰能不生畏。

現在我們看第十句,就是之前所說的,每一個果它都是由因緣聚合而生,這種的因緣它又由前因而生,這個前因又由前前因而生,這樣去追溯的話,是找不到第一個因緣的。之前《四百論》有說到了,無論是外在的物質、或者是內在的意識,只要是因緣法,以「直續」的角度而言(直的續流而言),是找不到第一個開始的因。所以叫「若時隨一果,初因不可見」。

「一果見多因,誰能不生畏」,這句話我們可以透過十二緣起的方式來思惟,這樣就可以瞭解後面這兩句話的意思。我們說到十二支緣起,也就是整個生死流轉最主要的因緣有什麼呢?有十二支。第一支就是無明,當我們講到第一支無明的時候,不是代表無明之前什麼都沒有,不是這回事;而是說我們每一剎那,幾乎都會隨著無明而去造業。當然不是說我們隨著隨地都有無明,也不是這回事,而是說我們在一般的日常生活當中,無明幾乎是佔大多數的時間,所以我們所造的業,幾乎都是隨無明而去造業的。

就以現在來講的話,當我們從法會開始,一直到現在,我們多數的心態是處於無記的狀態,也就是並非善、或者並非惡,多數的時間我們的意識狀態是屬於無記的。但是就以我個人(講者)而言,我嘴巴說的話,這叫做我的語業;或者是我的表情,這是我的身業,這個都是跟動機有關的。如果我是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隨著世間八法而走的話,由此而產生的語業或者是身業,就是屬於惡業了;甚至於我是因為嫉妒別人而說,或者是以競爭比較之心而說的話,那我所造的身業和語業都是屬於非福業。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只是按照慣例而去說的話,那這種身語之業,就屬於無記業,也就是既非善、也非惡了。但是如果我是以一種幫助你們的心,完全為你們而著想的心,而去說這個講法的內涵的話,那我的身業和語業就成為了善業。可是這種的善業是隨著無明而引發的,因為我對於講法的內容,覺得是真實的;看到觀眾的你們,覺得是真實的你們,以這種真實的概念而去說法的緣故,所以這是以無明而造作的善業。所以這個善業也是輪迴之業,它是一個輪迴的引業,所以是屬於我們投生輪迴的三大業裡面的「福業」,並非是非福業;但是它不是不動業。不動業是由襌定、尤其是奢摩他攝持的情況下而來成辦的;所以並非是以奢摩他、或者是以很堅定的襌定,而去造作這個業的緣故,所以它不是不動業。

所以我們幾乎在每一秒、每一剎那都在造業,都是隨著無明而造業,幾乎可以這麼說。就像以一個真實的概念,我認為你們從他那邊而有,我自己從這邊而有,因此我要講一個真實的佛法,當我在講每一句話的時候,每一剎那都在斷滅、每一剎那都在流失。所以每一剎那流失的時候,之前的業它就消滅、它就斷掉了,於是形成了業滅;這個業滅會一直留著,因為業滅會再有個業滅,這個滅又再有一個滅,所以業滅的續流會一直流傳著。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將來,在多世之後能夠感果的原因,是因為業滅的這個續流一直留著。留在哪裡?留在唯我上,因為是我造了這個業,所以隨著這個意識的續流、隨著這個唯我,在後世只要遇到因緣就可以感果。

這個滅剛開始是從哪裡來的?是由無明而引發的這個業,所以我們說第一支「無明」。這並不是代表說,在無明之前什麼都沒有,不是!而是由很多支十二因緣,而且每一時刻只要我們造業的話,幾乎就有一個新的十二因緣產生。當我們後世隨著因緣以「愛」或者「取」,去滋潤這個「無明」所引發業的時候,那這個十二因緣所帶來的生老病死就會產生了,所以輪迴就是這樣子。我們在這個短暫的時間之內,可以造作這麼多的業的話,那不是很恐怖嗎?

輪迴業又可以分:引業和滿業兩者。「引業」,就是講到投生於後世的這個業;「滿業」,就是後世的這種榮華富貴、或者後世的壽命長短,這是屬於滿業的部份。所以「一果見多因,誰能不生畏」,有這麼多讓我們投生於後世的因、投生的業,那我們要怎麼樣去解決這種業呢?我們要怎麼樣去去除呢?我們乍看之下好像會覺得沒有希望,其實不是的,我們去找它的弱點在哪裡?它的弱點就是無明。

因為每一個十二緣起,如果它生死已經形成的話,那是沒有辦法改變,因為它已經生了,所以我們要解決生的唯一方式,就是「死去」沒有其餘辦法。可是十二支緣起裡面,哪一支緣起是我們可以真正解決的呢?已造業沒有辦法,它雖然可以用懺悔的方式去洗滌,但是業已經生起的話,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與其消滅,還不如消滅業的促使者,那就是無明,「無明」是可以被消滅的,無明是弱點,為什麼呢?因為它是一個無明,它是一個不知道,甚至於錯誤的認知,所以它有弱點。它的弱點,就是我們如果瞭解實際狀況的話,就可以擊破它、消滅它,所以無明是有弱點的,輪迴是有弱點的,因此可以給我們帶來無比的心力、無比的勇氣,所以「一果見多因,誰能不生畏。」

11、既非一切果,決定能成辦,所辦一定滅,為彼何自害。

接下來我們看第十一句,也就是說一切的「果」都是由因所成,既然由「因」聚合、這個「果」一定會形成的話,那這種因果的聚合、或者因果的作用當中,而去形成這一切的種種幻象,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去累積損害自己的因緣呢?

12、業由功所造,作已無功滅,雖如是而汝,於業不離染。

也就是說我們所造的這種業,盡量的遠離由無明、或者由煩惱所產生的。

13、過去則無樂,未來亦非有,現在亦行性,汝勞竟何為。

第十三句就是說「所謂的快樂」,如果說快樂是過去世的話,它已經過去了就沒有所謂的快樂了;如果說快樂是「未來世」的話,因為它是未來世,所以我們感受不到的,無法說是真正的快樂;如果說快樂是「現在世」的話,現在世非常的短,什麼時候叫做現在世?我們正在講現在這個當下的時候,又有分前端、後端的現在,前端的話是過去、後端是未來,現在到底是在哪裡?是非常短暫的那一剎那,這一講完馬上又過去了,所以所謂的快樂又在哪裡呢?所以「汝勞竟何為」,如果我們所要追求的安樂,只是一種現在、或者世間的安樂的話,那是找不到的,我們要追求世間的安樂又在哪裡呢?

14、智者畏天趣,亦等同地獄,彼等於三有,難得不生畏。

接下來第十四句最主要說的內涵就是,無論是到天道、或者是地獄,如果以智者來看的話都是一樣的。因為他畏懼的不是他在天道的這種快樂感受,或者地獄的這種痛苦的感受;而是說縱使是天道、或者是地獄,都是被無明三毒所轉,因為被無明所轉,無有自在,被控制的緣故,所以這是值得去畏懼的。所以以智者來看,天道和地獄是一樣的,是同等沒有差別的。

如同大師曾經有說過這樣一個偈頌文,這句偈頌文的主要內涵是什麼?在三界、或者是六道任何一處,都被無明的大黑暗給覆蔽著,所以我們完全看不到實際的狀況,是因為被無明的大黑暗覆蓋的緣故。因為被無明黑暗給覆蓋,所以我們容易生氣,但是我們一生氣的話,能夠給予黑暗當中帶來絲毫光明的這種善業,就會隨著瞋心而消滅。所以瞋心會把我們的三善道、或者是增上生的善業完全的摧毀,讓我們在無明黑暗當中沒有了光明,這是因為瞋心的緣故。

我們在黑暗裡面,如果是黑暗、但是手足能夠自由活動那還好,但是貪心把我們綁得死死的,讓我們手足無法動彈;手足無法動彈,至少在路面上還有一點希望,但不是的,隨著業的水流和瀑流,把我們漂流到更遠,讓我們完全沒有自主、完全沒有自在。所以我們一直在一種激流當中,隨著業的力量而在漂浮著,確實是如此,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消滅煩惱的話,那真的是所謂的無依怙、無有依賴、無有怙主,完全沒有希望,這是因為有煩惱的仇敵。“

15、若凡夫亦知,一切生死苦,則於彼剎那,身心同毀滅。

第十五句就是說,如果我們凡夫具有神通的力量,能夠知道過去所遭遇的種種痛苦的話,我們知道的當下,身心就如同被毀滅般的痛苦。

16、有情無慢少,有慢則無悲,從明至明者,故說極難得。

第十六句的時候說到了,有情有智慧的人很少,有了智慧、又缺少了慈悲,因為會應用智慧去傷害別人,或者慈悲轉為痛苦的因緣。這是什麼意思呢?就像畜生來講,牠因為不太會想,所以牠吃飽了就會快樂,吃不飽就去尋覓食物,牠的生活就是如此,就是這麼單純,所以牠內心沒有很大的痛苦,為什麼呢?因為牠不太會想。但是我們人會想,但是又不是真的很會想,因為真的很會想,是以智者的方式去想的話,那我們所想的都會成為快樂之因才對,但是我們的「會想」反而讓自己變成更苦惱的因緣去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想,都是隨著煩惱而去想。

17、棄捨此境已,要求得境界,如是顛倒法,何因許為正。

第十七句就是說到了,我們不要執著增上生是一個究竟的利益,這是錯誤的,我們應當捨棄這種想法。我們為了獲得解脫而出家修行,可是出了家之後,再去追求這種世間的榮華富貴的享受,這是完全顛倒的,這不是一個正確的因緣。

18、福果為財富,常須防護他,若常防他者,如何為我所。

第十八句最主要是說,佈施會得到財富,但是我們不應該是為了將來得到財富而去行佈施的,如果這樣想的話是沒有意義的。為什麼呢?因為有了財富之後,我們要去防護它,如同《入行論》有說,財富會帶來許多的困擾,如果我們貪求財富的話,第一個有得到的困擾,第二個有集聚的困擾,第三縱使集聚之後有守護的、防護的困擾,第四個縱使防護的話,又有遺失的憂慮困擾。所以我們為了要防護財物,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又帶來更多的痛苦。與其這樣,為什麼一開始要貪著成為自己所擁有的呢?這是沒有道理的。

19、世間諸規律,隨彼行名法,是故較於法,世間力尤強。

第十九句確實是我們常犯的這個問題,這麼好、這麼殊勝的解脫之法,我們不去好好重視它、行持它,反而在一般世間的修法規律上去重視它,就像法會、一般所謂的加持等。很多人來到我們這邊,就是祈求我們加持;祈求加持的內涵,就是願他身體健康,或者一切都順利,或者家庭和諧、和睦等,這是不是代表世間法的力量強過於出世間法的力量呢?好險!這種加持力不能如願以償,否則的話一天到晚都在加持了,時間完全都在加持上。

20、境由善可愛,彼境亦為惡,捨彼成吉祥,修彼復何為。

一般的凡夫雖然有智慧,但是遠見不夠的話,會認為增上生是一個很好的目標,當然這種想法也沒有錯!因為沒有看得很透徹,所以他會認為增上生是非常可愛的,好像是一種究竟的目標。可是如果有更長遠的遠見,以全面性的眼光去看待的話,以這種的智者去看增上生的時候,會認為這也是行苦的一者,原來是惡行,與其這樣還不如捨掉會更好,所以「捨彼成吉祥」,捨掉這種增上生,為究竟的目標,這才是真正的吉祥。「修彼復何為」,所以這種的智者,怎麼可能會把自己的究竟目標設定在增上生呢?這是不會的。

21、誰不用教敕,彼則不需法,誰求得教敕,是眾中愚人。

所以第二十一句,為了能夠讓自己更踏實的走上解脫之道,所以要好好的懂得所有的法義,不是說隨時隨地都需要被教敕的。所謂「教敕」就是說,西藏有句俗語,不要把自己的鼻繩交給了別人,不要完全沒有自己的主張,就是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這樣的話就沒有辦法真正的修法,因為這是一種非常愚癡的修持。你要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完整的解脫之道的一種認知,這樣就不用隨時、隨地的來依賴著別人而去修法。

22、由見未來果,汝貪愛法者,見貪未來邊,豈不畏何為。

第二十二句就說到了,這種增上生縱使獲得了,仍然有許多的痛苦,而且還會繼續隨著無明而去造業,以一個智者來看,怎麼不會畏懼這種的作為呢?

23、如傭人修福,全同為工資,若尚不樂善,何能作不善。

第二十三句說到了,如果我們只是為了後世的增上生,而來累積善法的話,這種跟買賣得到工資又有什麼兩樣呢?這是前二句的內涵。後二句的內涵就是說,但是如果有個看得非常透徹的智者,他以這種深遠的遠見看增上生的時候,他不會認為這是一個善法的話,他怎麼可能會去行惡法呢?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如傭人修福,全同為工資」,具有非常深見的智者去看待增上生,都不會產生歡樂的話,這種人怎麼可能會去造惡業呢?所以「若尚不樂善,何能作不善。」

24、若誰見眾生,如機關幻人,彼等極明顯,能趣於勝位。

「若誰見眾生」,無論有誰看見眾生就像看到幻化一樣,這個人能夠明顯的看到諸法幻化的話,那就能夠很快速的趣入於勝位,獲得果位的意思。「若誰見眾生,如機關幻人,彼等極明顯,能趣於勝位。」無論是誰具有如此的智慧,看到所有世間的這種榮華富貴的享受,輪迴的這種安樂都不會歡喜的話,那這個人就不會貪戀於世間,就能夠迅速的獲得解脫。

25、若誰予生死,諸境皆不喜,則彼於此間,都無可愛樂。

這以上已經結束了第七品。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