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1/01 01:02:55
大手印
學習次第 : 進階

大手印瑜伽法要

竹巴•白瑪噶波著

大手印瑜伽法要

敬禮尊貴的噶舉派歷代上師。

  今于此為利於行者連續的能知,使之證得無上菩提,作此法要,名俱生大手印。法分三章:一、先行修法;二、正修法;三、結述。

  一、 先行修法

  如以下所述,第一步為皈依與發菩提心,由上師傳授之。

  (一)七支坐法

  坐如毗盧遮那佛修行儀所示,上身正直,金剛跏趺坐,制心一處,就是大手印之門。跏趺如佛端坐,手結定印,位於臍下,直豎脊椎,放鬆膈膜,曲頸如鉤,下巴擠喉結,舌抵上齶。

  心念之流常隨感覺而起,尤其是視覺,因此眼須不動不瞬不顧,只應注視一處,約身前一人長處。

  此為毗盧遮那佛七支坐法,以調身助行者入深定也。

 

  (二)七支坐法之果--身清淨

  雙腿跏趺以調入息,雙手結定印以均體溫,直豎脊椎,放鬆膈膜,使靈力遍及全身,曲頸如鉤以調出息,舌抵上齶,目視一處,使空中攝入之靈息注入中脈。

  五種靈息,自空中攝入,入於中脈,其它機能控制之靈息,亦得入中脈,出現無分別智,名為身清淨,或名身無動,或名身自在。

 

  (三)語清淨

  寂靜無聲,呼出陳息,吸入新息,名為語清淨,或名語無動,或名語自在。

 

  (四)意清淨

  不回憶過去,不想像未來,不思慮現在,亦不作念,正坐禪觀,所觀真空,並非一無所有。

  在此期間,對於五官引起的印象,不起分別心,不說是,亦不說非,唯時而於刹那間,注意連續的禪定是否寂靜。如睡眠中的嬰兒,心不動,脫離想念。

  古聖遺教雲:“全然勿思勿想像,寂靜身心如嬰眠,精勤依照上師教,決能出現俱生智。”

  諦洛巴祖師說:“不想像,不思慮,不尋伺,不禪定,不回憶,不動念,心安住,本原境。”

  月光童子崗波巴說:“心不外馳,制心一處(一心不亂)者,乃諸佛菩薩共經之途徑。”

  這就是意清淨,或稱意無動,或稱意自在。

 

  二、 正修法

  (一)專注瑜伽法

  專注瑜伽之目的,在於證取禪定之境,可分為二:有所依之專注瑜伽與無所緣依之專注瑜伽。有所依之專注瑜伽又分為二:依無氣息與依有氣息。

  1.依無氣息之專注瑜伽注

  A.專注於小球或小木塊法

  行者面前置一尋常物體,如小球或小木塊,專注觀之。勿任能知馳離所緣,亦不可認明此物,唯應一心緊系所緣,專注觀之。

  觀想我之傳法上師,坐我頂上,我至誠念誦:“願得上師加持,至高無上大手印獲得成就。”觀想上師縮身由我頂門而入,我心融入上師真心,如水入乳,成為一體,無二無別。隨即心安住如是相應之境,儘量持久。

  如遇昏沉,集中精神凝視,並宜習定於曠野;如生性呆滯,亦用此法,集中心力訓練之;如心不安靜或散亂者宜居禪室,減低專注,放鬆身心。

 

  B.觀想佛像、字像、明點法

  專注於無氣息外物之瑜伽的第二種,即佛之身、語、意三業之象徵法。以佛像為身之象徵,真言種子字為語之象徵,明點為意之象徵。佛身之象徵法者,前面置一繪畫或塑鑄之佛像,專注於此。或觀佛身之殊勝莊嚴,色如磨亮之黃金,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披三事衣,住虹圓光,歷歷如在眼前。

  佛語之象徵者,觀一月輪,在行者前面,大如指甲,上有“>”(音:吽)字,筆劃細如毛髮。

  佛意之象徵者,以明點代表佛心。專一心念,觀想明點形狀如卵,大小如豆,光芒照耀,看來奇異,而智力集中於此。

 

  2.依有氣息之專注瑜伽

  A.金剛數息法

  跏趺坐,當身心安靜後,心唯觀每一次呼吸之出入,排除其它一切想念。以微可自聞之念誦聲,數其出入息,自1、2、……至21600之數,如是能使人知一晝夜間呼吸之數。

  再注意入息何時開始?入息時,是何狀況?入息是否到達身體一部分之上?

  因如是修習故,心自隨息出入而得調和,如是行者熟悉呼吸之性質。

  再者,心神集中在呼吸上,用心觀察入息,如何自鼻口達到肺梢?如何開始?在呼出陳息之前,住氣多久?

  如是練習,行者始知氣息之顏色,氣息久暫及住氣久暫。

  再者,細觀體內地、水、火、風、空五大之色,勿使相混,觀時應注意出入息次數或增或減。

  再者,觀想每一入息為真言“<”(音:嗡)字,白色光明;每一住息為真言“=”(音:阿)字,紅色光明;每一出息,為真言“>”(音:吽)字,藍色光明。如是出入息之每一部分,無待思量,當下便知。

 

  B.寶瓶氣

  先吐氣三口,清除體內濁氣,徐徐自鼻吸入新息,氣封於法源處(臍下四指),觀為壺形,使氣留住,以持久為度,然後噴出。心念常隨息之出入而念念轉變,因心不能離息專其所司,故甚難控制。今以如是修法,使心念不依呼吸。

 

  3.無所緣依之專注瑜伽

  A.刹那念起,頓即根斷--切念法

  一念方生,刹那齊根切斷,如空中閃電。人在禪定中,因心受激動感應,想念繼續生長,即使一念抑制,繼起之念,紛至遝來,應以警覺心繼續抑制。於是,一有想念萌芽,刹那齊根切斷,繼續禪定,努力抑制繼起之念,延長禪定時間,行者最後始知想念接踵而來,為數無量,是為念之覺知,如是境界,謂之“初能止”,得到最初的寂靜之境。

  心一旦到達安止之境,即使極短,亦可瞭解想念之生滅。此項瞭解,使行者感覺想念愈來愈多,但實際上常常發生,不增不減。想念發生刹那,剖析想念並能明瞭其發生者,是認知想念之流的知覺。

 

  B.任念運行,離於分別--縱念法

  行者置念于度外,任其所之,既非隨它去,亦不阻止它。一如牧童放牛羊於野,聽其散漫行動,漠不關心。行者繼續禪定,因此想念不再發生,心到達安止境。

  複次,想念易動,如天上流星刹那間閃光天空,而不中斷。

  禪定如前,相繼安住於寂靜之境,持續時間加長,謂之“中能止”,心如平靜流水。

  爾時清淨無擾,心任馳縱,心垢澄清。

  噶舉派祖師說:“心不整治則自明,水不擾動則自清。”

  米拉日巴祖師說:“放任心于本原而不加整治者,則‘明’可生;心于彼境而如平靜流水者,則‘明滿’;完全放棄整治但縱任之,則心永‘安止’。此為瑜伽行者不可不知者。”

  又薩羅訶大師總結習定之雙重修法如下:“若束縛之,此心反欲賓士四方;若放任之,此心反得安止而不動,我是以知此心不宜羈勒如駱駝。”

 

  C.心住清淨本性,想念來擾不為所動--心不動念法

  如撚婆羅門線法:禪定恰到好處,如撚婆羅門線,細心而均勻,不可太緊,不可太松,但要均勻。禪定亦然,心不可過於緊張,否則不能調伏想念;若太放縱,行者失之于怠惰。因此禪定必須均勻。行者最初練習入定,易於緊張,使用刹那切斷念頭法,但想念紛至遝來,切不勝切,當疲勞時,轉變方式,用放任想念法。考慮使用緊張及放鬆的交替方法,一如學校所用。心之放鬆及緊張,猶如撚婆羅門線,張馳得宜,操縱合度,則心得安止。

 

  如斬繩兩斷法:使心與想念隔離,如斬繩兩段,以不屈不撓之決心,維持不分心的警覺。因為上述抑制想念的方法,沒有放棄認知的本能--“能知”,於是產生新的想念,禪定被損毀。放棄“能知”及“所知”,心停于被動的安止境,這種方法稱為斬繩兩段法,使心隔離所有心智作用。

 

  如兒童觀畫法:兒童以非常的心智警覺,看寺中壁畫。以象喻心,以柱喻能知所知,拴象於柱,如是則各種靈息攝入中脈,出現輕妙的狀態、出神的極樂,如欲昏暈狀。因身心能所俱遣,自覺身浮在空中。在此境界,將見種種境相,或如煙霧,或發生幻覺或出現幽靈等。任何幻象異相之生,既不因悅而取,亦不因不悅而舍。這種既不抓緊亦不阻止境相的方法,稱為兒童觀畫法。

 

  如象體無覺法:以象喻心,象皮特厚,雖遇荊棘之刺,毫無所覺,心不為所動。當心安止,認知發生時,防止意識及被防止的想念,被引來一一相對,一個想念防止另一個想念發生。因防止意識不尋自來,在不斷的知覺之流中,防止意識自動發生,此種心之狀態,當想念起時,既不阻止,亦不為所動,稱象體無覺法。

 

  4.專注瑜伽最後安止境

  這種狀態稱最後安止境,如大海平靜無波。在這安止境,雖觀念念生滅,不予相應,心已達到寂靜之本元狀態,與念動無關緊要,故謂之動靜隔離之境。彼能觀之慧,于行者體驗無誤之後生起,稱“妙觀察智”,知一切為一味(等持一體不可分離)(平等性智)。《詞藻經》說:“由於身心得殊勝調伏,現在達到反照穹源之地。”

 

  (二)離戲瑜伽(亦名無生瑜伽)

  修習離戲瑜伽,觀察動與不動的本性,以體證本心。

  1.觀察動與不動的本性

  寂不起照(念念生滅不與相應),妙觀察智之力自生,行者依力觀察:心不動時,不動之心的真實本性為何?如何保持不動?如何從不動變動?當動時,是否保持不動之安靜?在不動狀態時,是否有動?動與不動有何差別?動之真實本性如何?動如何變不動?

  行者始知“動”既非異於“不動”,“不動”亦不異於“動”。這樣的觀察,如對“動”與“不動”之真實本性仍未參透,應觀察妙觀察智是否有異於“動”及“不動”,或觀察這是否是“動”及“不動”,或觀察這是否是“動”及“不動”的真實本性。經過這樣明白的智力分析,行者無所發現,因能觀所觀,是不可分離的。不能認知不可分離的真實本性的境界,名為“心行處滅”,或謂之“言語道斷”。那若巴祖師說:“幻心境雖高,終只幻加幻,超過幻心境,不是幻心法;能見及所見,究竟不可分;依上師慈教,乃達此妙諦。”

  又印度聖者聖天大師說:“堅住三昧耶,刹那心勿昏,如理勤推究,真諦自能明。”

  又《大寶積經•迦葉品》說:“譬如擦二木,相擦而生火,火生刹那間,而複燒二木;動不動合一,能生於正智;生彼正智已,動不動俱亡。”

 

  2.體證本心(大圓鏡智)

  任何思想、觀念或模糊的感情發生,既非將之放棄,亦不允許控制,應允許它們自起自落,自生自滅,不去引導和促之成型,行者僅認知而已。如是久之,想念雖未被放棄,其實相(自性空相)自然呈現。用此種方法,看來阻礙菩提道上之一切,反為所用,此即所謂“利用道障以見道”。

  行者僅認知想念,無取無舍,可瞭解能捨棄的心與被捨棄的想念兩者不可分離,心即獲得解脫。這種解脫技巧稱為“練習崇高道的精髓”,或稱為“禪定之反面法”。

  心解脫後,行者憫念一切有情尚未得如我之認知自心實相,未得我之解脫自在,遂生無限同情之大悲心。

 

  3.離戲瑜伽禪定

  A.現在、過去和將來三時之禪定

  首先,從三個時間的觀點分行:過去之想今已滅,未來之想今未生,謂今之想複雲何?--生而即滅唯幻空。現在想念不能固定或表明在現在,將來想念亦然。

  由於禪定,始覺一切幻象如時間一般,幻而不實。一切幻象本身不存在,皆由心所示現。

  認知生、死及時間之不實存,薩羅訶大師說:“生之為空相,虛空如天空,若離於五大,何者為生死?故知無始來,虛空未曾生,今日明此理,感謝上師教。”這個禪定分析,照薩羅訶大師之指示為之。

 

  B.心與物之分析禪定

  從物質與非物質之觀點,加以分析,禪定如此:有情之心,是物乎?抑非物乎?如謂物,是何物組成?如謂具體存在,是何形狀?是何顏色?如為認知本能,將同於生滅之想念乎?如為非物,如何有不同之觀點?誰造此心?

  如心為物,行者于禪定後,能視作實物的,但依妙觀察智觀察:心不能稱為任何實物,不能歸入物的一類。依妙觀察智觀察,心不能列入非物一類,亦不能證明其不存在。因此,心既不是物,亦不是非物,不能放在任何一邊,所以稱為中道。

  此種信念之建立,非來自演繹法、歸納法,但源于上師之慈教。此為各人自有之寶藏,只是能注意而不注意而已。因此,這種教導,被稱為大真理。如偈雲:“上師所教深入心,啟示各人自開悟,悟自身中各懷有,唾手即得無價寶。”

 

  C.單一與多數之分析禪定

  從單一與多數之觀點,加以分析,禪定如下:有情之心是一個乎?抑數個乎?如為一個,何能示現種種幻象?如為數個,如何能這樣?所有之心,皆必須與真空體性不可分離。

  如是觀察,心不可數,既非單一,亦不是多數。單一是一邊,多數是一邊,不住兩邊,此之謂大手印。

  瑜伽行者在禪定中,除妙觀察智外,無所發現。因此,大手印即實相,又稱真空體性。

 

  D.認知實相

  因禪定結果,一切誤認為實在者,均已消除,一切皆幻,猶如魔術師所表演之幻術也。如偈說:“前後觀瞻及十方,所見惟一大實相。上師教我幻見亡,複何所求於他人。”

 

  (三)一味瑜伽

  一味瑜伽主要論述化心物為一味,不可分離。

  首先,瑜伽化心物為一味,為一整體,不可分離。物者一切幻象也。

  以睡與夢為喻,認知一切幻象為心所示現;以水與冰為喻,認知本體與幻象為一味;以水與波為喻,化一切為一味。

  1.睡夢喻

  首先,以睡夢為喻,認知一切幻象為心所示現,禪定如次:夢中所見一切,不離於心。同樣,行者醒時所感一切幻象,無異於無明生死長眠中之夢境。離開示現幻象之心,一切幻象並不實存。任何念起,我心放任而不依止,瞭解一切外在幻象與行者之心及內在之幻象不可分離,化為一整體。

  米拉日巴祖師:“昨夜夢中所夢見,種種不外汝一心,夢即瑜伽士之師,汝諸弟子當了知。”

  如偈說:“觀彼三界種種有,即為世界一合相。”

 

  2.水冰喻

  第二法,以水與冰為喻,表明幻象即本體,禪定如次:所有幻象,本身雖並不存在,然為本體所示現。本體不造任何事物,但示現任何事物。因此,幻象與本體原為一味,同一體性,可以水與冰為喻。

  如是修持,行者知有三個雙重:極樂與空;淨光與空;智慧與空。三者合為一味,即是瞭解所有勝行經驗為一整體,不可分割。

  如偈說:“若人全瞭解,一切皆一如,除此一如外,更無其他法,所持誦者一如,所觀念者一如,一切瑜伽行,皆唯此一如。”

 

  3.水波喻

  以水與波為喻,化一切為一整體,不可分割,禪定如次:波由水興,同樣,一切均由心所示現,而心之本性為真空。

  薩羅訶大師曾說:“一切皆由心生故,汝心即是汝上師。”

  這個真理,為一切真理之總真理,即總攝一切之一也。行者瞭解此真理後,即能認知一切有情之心的真空體性,皆可結無上菩提之果也。

 

  (四)無修瑜伽

  最後為無修瑜伽,以俱生無染之無上菩提,化一切為法身(法界體性智)。當已降服之無明,能一時清除,瑜伽修行停止,功德圓滿(成所作智)。至此,已無餘道可修,行者已證俱生大手印,已達無餘依涅盤之境界。

 

  (五)總結諸法門

  諦洛巴祖師在《轉識自在法》對弟子那若巴說:“此為無上菩提道,唯彼成就行者知。道可傳而不可說,亦非心緣慮可得。我諦洛巴於此外,更無他道可開演。以汝自心大手印,修習於汝自所知。不必想像與思慮,不必尋伺於幻象,不著禪定不動念,惟一持心于本原。”以上之偈,舉本書所有法門,總包括矣!

 

  三、 結述

  (一)了悟大手印並與之相應

  了悟大手印並與之相應者,層次有四:1.獲得心之安止境;2.修時體驗應善用之;3.種種體驗與暖等四加行,以及道上現證之品位,應一一區別之;4.證得如是造詣之果相智應保持之。如是四層次為成就瑜伽之要素。

 

  (二)在菩提道上察知障礙及失誤

  處理菩提道上之障礙及失誤,方式如次:從幻象所發生之障礙,應瞭解幻象與心為一味,以對治之。從想念所發生之障礙,應瞭解想念與法身為一味,以對治之。從法身所發生之障礙,應了解法身與幻象為一味,以對治之。

  禪定時行者可能發生三失誤,貪著於受想、覺知、安止三者之樂境,應多觀真空以對治之。

  又有四種過失:1.執空過甚,應多觀非有非空,空悲不二,以對治之;2.過於膠滯,心不進步,應觀一切幻象,皆為真如所示現,以對治之;3.過於制念,應觀能制之心,與所制之想念,為一整體,不可分割,以對治之;4.執著道之得失,應認知大手印,以對治之。

 

  (三)認知並抉擇實修及虛學

  從理論認知並抉擇實修及虛學,方式如次:學者于真法界心性等理論,僅聞而思,而不實地修行者,是為虛學。實修才能認知真法界之一味,實證無生(空性)者才能使人信服。全部瞭解就是自心明白。

 

  四、 原書跋

  余(竹巴•白瑪噶波)因阿裡桑迦大僧王先潘桑波者,以二十余秤紅花之供養,勸請我將大手印瑜伽法要及六成就法,編錄成標準法本。又餘所見大手印之諸論述中,多混入無根據之經論引述,殊不可靠,業已除去,編此大手印瑜伽法要,以利未來之修行者。余完成此書於西藏南方之迦爾主山中之圓妙茅蓬。

 

普願一切安樂吉祥!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