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9/28 03:39:28
學習次第 : 進階

 現觀莊嚴論總義講記 第十二課

華智仁波切

索達吉堪布 譯

祈禱本師釋迦牟尼佛:

釀吉欽布奏旦涅咪揚 大悲攝受具諍濁世刹

宗內門蘭欽波鄂嘉達 爾後發下五百廣大願

巴嘎達鄂燦吐謝莫到 贊如白蓮聞名不退轉

敦巴特吉堅拉夏擦漏 恭敬頂禮本師大悲尊

祈禱上師法王如意寶:

涅慶日俄再愛香克思 自大聖境五臺山

加華頭吉新拉意拉悶 文殊加持入心間

晉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禱晉美彭措足

共機多巴破瓦新吉羅 證悟意傳求加持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第十二課

前面講了,無論暫時還是究竟,大乘道的目標就是利益眾生。暫時在資糧、加行道以及五道十地,利益眾生最為根本,乃至究竟成佛,利益眾生也是最根本的。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這樣想:我學習佛法,就是要讓世間眾生獲得無上安樂。

我們學佛法,最初的緣起不能錯亂,緣起錯了,一切就偏了。比如一個人從小為了自己的生活而讀書,將求學乃至一切精力和時間都用於此,到了最後,所實現的也僅此而已。現在人學佛法,多數的目標都錯了。你念佛不錯,參禪不錯,聞思修行也沒有錯,可是目標錯了。很多人求生淨土,目的是自己去享樂,這樣的目的,無論付出多少精力和時間也不會圓滿。可能他並不知道極樂世界到底在哪里,是在三界以內?還是三界以外?他只想獲得一種快樂,遠離世間的苦難。但這不是大乘發心,甚至也不是小乘發心,所以,這不是真正的修行。

因為很有必要,所以本論反復地講,大乘佛法所追尋的目標唯是利他。而我們也的確需要反觀自心:我的修行目標到底是什麼?空閒的時候,行住坐臥當中,只要再再檢點,自私自利的心會漸趨薄弱,而利他之心會越來越強。

所以,心的調整需要一個過程。就像難陀尊者,最初也沒有出離心,後經佛陀加持才對整個三界生起厭離。而學院的有些出家人,實際也是在擺脫了最初的想法以後,才真正步入了出家行列。聽說有的人因為跟家人吵架太多,不想再吵了,於是剃頭出家。雖然最初是這樣一種因緣和發心,但現在學了大乘佛法,也已經將利益眾生作為目標,真正修習大乘法了。

成辦這一切的真實方便,在學道之際,是佈施等菩薩行為;而在果位之際,則是佛陀的事業。

利益眾生的真實方便,有學道時是行持佈施、持戒等六度萬行,以滿足眾生所願,這是道位的行為;在果位時,則是以佛的二十七種事業將眾生置於果位、道位以及種下菩提種子。

因為此二者的前行或者主要能成之因是智慧,所以(在經論中)才會有“智慧最勝,智慧首要”之說。

道位、果位的前行或主因,就是空性智慧。就像軍人取勝沙場離不開武器一樣,道位的六度萬行以及佛位的圓滿事業,都不離智慧波羅蜜多,而即使是凡夫的利生行為,也要以對空性有所認識作為方便。

智慧是一切聖行之來源,故佛陀極贊般若,也留下了《羅睺羅贊般若經》、《光贊般若經》等贊文。

《般若攝頌》雲:“佈施之施前行乃智慧,持戒忍辱精進亦複然,為令善法無失當遵循。”

《般若攝頌》說:佈施度的前行是智慧,乃至持戒、安忍、精進、禪定也是如此,所以,為令善法不唐捐,要以智慧波羅蜜多攝持而行。有人想:智慧度在最後,為何是五度的前行?因為要圓滿佈施、持戒等,必須證悟空性,以第六度攝持五度才能圓滿,所以智慧度是前行。

又雲,“無量盲人無引導,不能見道入城郭,闕慧五度無眼等,無力能證菩提果。”

這個教證,講《入中論》等經論時都引用過。意思是說,無量盲人如果沒有引導者,則不能見道路並進入城市。同樣,缺少了智慧度眼目的引導,其他五度無力證悟圓滿正等菩提。

可知,智慧就好比盲人的引導者,所以稱之為前行。

盲者要人引導才能向前,而五度也只有在智慧的引導下才能圓滿,否則會流於形象。我們也看得出來,沒有聞思過般若波羅蜜多的人,作佈施等任何善法都伴隨著強烈實執,而不離實執心的善法就像雜毒的食物一樣,不會清淨、圓滿。這也是《般若經》的比喻。

雖說《現觀莊嚴論》主要闡釋聖者的境界,但凡夫也可以從中了知般若和菩提心的重要,這二者——智慧與方便,就是趨向佛果的正道。《般若經》有個比喻,一百二十歲的老人,沒人扶著就到不了目的地,有兩個人扶著,就可以去;同樣,學習佛法,不以信心、菩提心之方便以及空性智慧攝持,方向不會正確,容易誤入歧途,有了這二者護持,一定能到達佛果。

也就是說,首先令證悟空性的無分別智慧在相續中生起,然後行持由佈施開始的種種如海之菩薩行為,在無量劫中,都以利益他眾的行為為己任,依靠圓滿、成熟、修煉的方式而現前真實空性(行苦完全寂滅的法界),才真正是無有錯謬的道之關聯。

我們先要證悟空性生起無分別智慧,之後從佈施開始行持如海的菩薩行,就像世尊因地一樣,以利生為己任,曠劫行持。而在此期間,因為證悟空性,自私自利心消失,所以佈施等得以圓滿,並於無量劫中行持亦不退轉,最終依靠圓滿資糧、成熟眾生、修煉刹土等現前真如,這才是無謬的道之關聯。

當然這是聖者的修行之道,聖者的利生以證悟空性為方便;而作為凡夫,要證悟空性,卻應以發心利生為方便。雖說凡夫利他的背後始終隱藏著骯髒、如毒般的私心,而此雜染也決定是究竟道的障礙,但以菩提心攝持的利他畢竟是向上的行為,以此能積累無邊資糧,從而成為證悟空性之助緣。

如果有人認為,既然證悟空性才能利他,是不是一地以後再發心也不遲?並非如此。因為資糧、加行道的發心雖有瑕疵,但完全能利他。而且按顯宗說法,登地前要一大阿僧祇劫的修持,一大阿僧祇劫中不發心、不利他,一地菩薩才開始,這種說法有問題。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發心並串習利他,否則即使證悟,也只能是小乘空性,而到時也很難去利他。就像我遇到的幾個藏族大學生,他們從小沒學過英語,上了大學才開始,那時學起來不習慣,也非常困難。所以,雖然凡夫位時不能圓滿利他,但只要把利他作為主要目標慢慢熟練,一旦登地,之前強烈的利他心願就能圓滿實現。那時佈施身肉也像佈施菜葉一樣,沒有困難。

經論教義要這樣解釋。否則看到“先證悟再利益眾生”,就認為一地之前不用發菩提心,還引用華智仁波切的教證說明,顯然不合理。

另外,依照宣說六度次第之際所說的:“無視受用則持戒,嚴持淨戒則忍辱。”則可以將(六度)視為前後的因果關係;

另外,按照六波羅蜜多自身的關聯來看,首先是不關心自身受用,願意佈施眾生;佈施圓滿可以持戒;持戒圓滿可以安忍;安忍圓滿可以精進;精進圓滿可以修禪定;禪定圓滿可以修智慧。這是凡夫修六波羅蜜多的次第。

以“皆因以佈施而成辦諸受用,持戒投生善趣修持斷諸惑,以慧可棄煩惱所知諸障故,此殊勝法之因即為勤聽聞”等等之說,

這一教證說明,所有功德之本是聽聞。

以佈施能成辦一切受用,即生佈施,則生生世世受用圓滿、富貴,這是佈施的因果;持清淨戒可以轉生人天善趣,這是持戒的因果;以修持可以斷除自相續的粗大煩惱,這是修行的因果;以智慧則能盡除煩惱障和所知障,這是智慧的因果。而這些功德的最根本因,即是精勤聽聞佛法。不聽聞,怎樣佈施、怎樣持戒、怎樣修行、怎樣生起智慧,就不會懂。

因此,聽聞是最重要的。許多人不知大小乘差別,不知佈施、持戒差別,只是望文生義,以分別念解釋經文,結果完全相違。所以,先到廣聞博學、具有修證的善知識前聽聞如海經論,非常重要。我們都想修行,但不聽聞,即使念咒、轉繞做了很多,也不能趣入真實修行。對如何修法,之前怎麼想,之後怎麼想,中間如何安住行持,聽聞了才會清楚。那時候,自己會修,也能引導別人。而不聽聞佛法,一上來就閉關實修,肯定出問題;即使是佈施、持戒,也難以圓滿。因此,首先要多聽佛法。

當然,光是聽經聽論,不會處理事也不行。世間上有種書呆子,講得來、做不來,很可憐。作為佛教徒,在學法傳法的過程中,也要懂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不但要懂,還要做出來。有些法師中觀講得清楚明白,卻處理不了兩個人的矛盾;教證引個不停,卻不會和農民交談。所以,如果真想將佛教傳播於社會、融入于人心,一定要有智慧和方便,還要懂得溝通。

知識是慢慢存入相續的,而倒出來運用也需要一個訓練過程。所以,想傳播佛法的道友一定要有這方面的考慮,並漸漸實行。剛開始的時候我也只是聞思修行,沒有瑣事,覺得這樣與世隔絕最好。但後來也體會到,佛法的確是甘露,所以不但自己要吃飽,還要與眾生分享。當然,讓眾生分享,自身也需要一種鍛煉,沒有鍛煉,一下子可能難以適應。所以,希望大家在這方面盡力掌握一些方便。

而將(六度)說成勝劣差別的意圖,是針對凡夫地(所作的)佈施等行為而言的,前面所引用的《入行論·智慧品》中的教證 ,也可以這樣進行解釋。

緊接著前面,說六波羅蜜多有勝劣差別,智慧最勝,佈施最劣,這是針對凡夫地的行持而言。而前面《入行論》的“此等一切支,能仁為慧說”,也可以這樣解釋。也就是說,凡夫人行持佈施、持戒等,可以在將來證悟智慧波羅蜜多,這就是方便在前智慧在後。先是覺得眾生可憐,為了利益他們,該佈施佈施,該持戒持戒,該忍辱忍辱……能行持的都去行持;而依靠這些行持,最終證悟空性。如本論所謂:“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

此理易說,但實際上,即使修無上密法也有很多人只為了自己解脫之樂,對其他眾生從不考慮。但這種發心不清淨,所以一定要改正。

因此,在資糧道與加行道期間所修學的佈施等修煉自心的積累資糧,只不過是令甚深見解在自相續中生起的因法,而並不是在行持菩薩佛子們的廣大行為,所以這一切談不上是真正的六度。

資糧、加行道的佈施等六度只為修煉自心,讓自相續生起甚深空性的證悟。由於此時尚未證悟,所以還不能行持滿足一切眾生的廣大行為。

因為在此當中,既不具備無分別的智慧,也沒有消除(各度分別的)違品,還沒有依靠前者而圓滿達成眾生的願望,更沒有隨應根基而(將眾生)安置於三種菩提果位 中的任何一種果位 ,所以連四種法相中的一種都沒有具備。

六波羅蜜多中,即使是佈施,凡夫也不能真正行持,因為不具足《經莊嚴論》所講的四個條件:第一、真正的佈施要具備無分別智慧,凡夫地沒有;第二、佈施要消除違品,佈施的違品是吝嗇,凡夫無法消除;第三、佈施要滿眾生的一切所願,凡夫無能為力;第四、菩薩以佈施能把眾生置於三菩提果位,但凡夫做不到。所以,四法相中的一相都不具足。

我們的佈施只是把財物給了眾生,利他心不圓滿,四種相也不具足,所以是相似的佈施。不說四種相,單單是我執的心都無法克服。雖說也覺得乞丐可憐,但在佈施的時候還有很多耽執:我今天佈施,別人會不會讚歎我?我不佈施,修行會不會有障礙?還是要佈施……小小的一個行為,自私自利心難以遮止。由此可知,凡夫地的佈施是不圓滿的。

另外,也不具備成立四種功德 ,

《經莊嚴論》雲:“廣大及無求,最勝與無盡。”講了佈施要具足的四種功德。一是廣大的功德,要能滿足一切所施眾生的廣大願望;二是無求,即不求今生來世的果報;三是最勝,即將眾生安置於最勝的菩提果位;四是無盡,即以無分別智慧攝持而使佈施的受用相續無盡。對這四種功德,凡夫人都沒有能力行持。

拋棄七種貪著 等等條件,

一地以上的佈施遠離了七種貪著,而凡夫人還不能拋棄,《經莊嚴論》宣說了這七種貪著。

第一、資財著,也就是對財物的吝嗇心。凡夫人的佈施,三元錢捨不得,一元錢還行。抽出一張十塊的,又裝進去;再抽,五塊的,也不行;找一塊的,怎麼也找不到,最後很不情願地給了五元錢。這就是資財著。第二、慢緩著。《入中論》裏講,一地以上的菩薩聽到求施的聲音,有阿羅漢入定一樣的快樂,以最快速度滿足對方。可是凡夫人聽到求施的聲音,“你先等著,我吃完飯以後再給,你遠一點。”;或者乞丐敲門了,“你中午來,我現在正閉關,我還要修菩提心。”修菩提心也要有空的時候才行。第三、偏執著。可愛的願意給,或者只願意給部分,不可愛、討厭的不願意給,或者不完全滿足對方。第四、報恩著。佈施給他,但還耽著對方報答恩德。第五、果報著。聽說佈施能得財富,“給給給,你要加持我”,還祈禱佛菩薩加持發財,這是果報著。第六、障礙著,即內心對佈施之物的貪著煩惱。第七、散亂著。或者是耽著小乘,歸根結底還是自利心;或者未想到利益眾生,而懷有“我要成佛,要如何如何”等散亂分別,都是散亂著。

以前羅紮瓦仁欽桑波——寶賢譯師翻譯《經莊嚴論》時,這一段的前後沒有區別,“不貪、不貪、不貪……”從而對自己很失望。後來看了前譯派貝若紮那大譯師的譯文,同樣的“不貪”在詞句上卻富於變化,他非常感慨:前輩譯師就像虛空中的日輪,而我們後代譯師就像螢火蟲。從此以後,以前的傲慢被摧毀了。

所以,在這一切當中,並不具備六波羅蜜多的意義。就像聲聞緣覺所修持的不淨觀,並不是大乘的禪定波羅蜜多一樣。

凡夫位的六度按菩薩的境界來衡量,並不具備真實六波羅蜜多的意義,就好比小乘不淨觀沒有大乘禪定度的法相一樣。因此,雖說凡夫可以修學六度,也能以六度利益眾生,但跟大乘菩薩的行持相比還是有很大差別。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