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31:44
學習次第 : 進階

《現觀莊嚴論明義釋06

格西洛桑卻佩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8-04-05

上一堂講到辯論及答辯,說到:三智總攝所有現觀﹑一切對境皆攝于三智中,其根據是《廣﹑中﹑略三部般若經》,《廣﹑中﹑略三部般若經》是:《十萬頌大品般若經》﹑《二萬五千頌中品般若經》﹑《八千頌小品般若經》。已經引述經文了;接著開始講解獅子賢的解釋。

請看文,「彼中,一切智者,是于色等之法,生起無常等之智,彼果是斷除惑我(等)。

一切智是基智,基智的所緣是色等諸法,行相是無常等十六行相,修持基智的結果是斷除我執(補特伽羅我執),以及「等」字所含的「依於我執生起的貪瞋等煩惱」。。

今天從第14頁倒數第6行的「道智者…」講起。

請看文,「道智者,是以諸乘而出離,不現證實際之智,彼果是能攝受尚未攝受之有情。一切相智者,是諸法無生之智,彼果是盡虛空界之邊際中,恒不間斷地饒益有情,現證實際,斷除習氣結生相續。

「以諸乘而出離」是道智能知三乘之法﹑三乘之道,成辦三乘道之目的,故稱為「以諸乘而出離」。「不現證實際」,上一堂也講到這個字「實際」是小乘現證的解脫。未圓滿﹑成熟﹑徧淨前,不現證真如之能依者。

「彼果是能攝受尚未攝受之有情(等)」,道智的果報是攝受尚未攝受之有情等,若已攝受則使其心續成熟,心續若已成熟則導入道中,若已導入道中則置於解脫﹑遍智果位。「等」是心續尚未成熟者令成熟,已成熟者導入道中,已導入者置於解脫﹑遍智果位。

「一切相智」的所緣是一切諸法,行相是無生﹑現為無諦實成立。「無生」是勝義無生。緣于諸法﹑行相勝義無生之相智慧依者的果報是什麼?是「盡虛空界之邊際中,恒不間斷地饒益有情,現證實際,斷除習氣結生相續」,盡虛空際,恒不間斷,饒益量等虛空一切有情,現證真實義(空性)邊際,斷除由習氣而結生相續。

「現證實際」比較容易瞭解。「斷除習氣結生相續」,相智已完全斷盡隨三毒煩惱習氣而結生相續之類。

請看文,「由是因緣,《現觀莊嚴論》由總攝一切事﹑對治及行相,是圓滿宣說諸現觀,此說誠可認許。

依前所說眾因,《現觀莊嚴論》之所詮(內容)總攝一切事(基)﹑對治及行相,故圓滿宣說諸現觀,非說一分而已。「此說誠可認許」此說合理可承許。

《現觀莊嚴論》的所詮含攝三智﹑三智之一切現觀。三智雖只有三個,其實內容是廣泛無邊。例如「三寶」中真正的寶是法寶,「法寶」就是三智。要脫離輪回痛苦﹑救度出輪回,必須斷除補特伽羅我執﹑法我執。三智慧直接違害補特伽羅我執﹑法我執,所以,真正能救度(我們)出離輪回者是三智。佛寶是皈依的導師,僧寶是皈依的助伴,真正的皈依是法寶,法寶就是三智。這就是彌勒菩薩在禮贊文中,極為讚揚三智的原因。佛寶像醫生,僧寶像護士,法寶是真正的藥。三寶中最重要的是法寶。

佛法分為教法和證法二類。教法是八萬四千的法蘊,證法主要是三智。一般,在我們的心續中也有證法,凡是真正的佛教徒心續中,多少會有證法。但是真正的證法是三智。三增上學也含在三智中。四諦中的道諦是三智。

如彌勒菩薩讚歎的,聲聞﹑獨覺眾究竟追求的是解脫,由基智成辦;菩薩究竟追求是利益眾生(利他),由道智能成辦;佛究竟追求的是為所化機說法,由相智成辦。這樣看來,三智真是威力無窮。

《現觀莊嚴論》以八事宣說三智。廣以八事宣說,中以六事宣說,略以三事宣說。廣是從第一事到第八事,一一宣說。中是八事整個講完後,有一偈講到六事。略是之後的一偈講到三事。「相及彼加行,彼極彼漸次,彼竟彼異熟,餘六種略義。」這是用六事宣說三智。「初境有三種,因四加行性,法身事業果,餘三種略義。」這是用三事宣說三智。獅子賢也對《現觀莊嚴論》的八事稱為「廣的薄伽梵」;六事稱為「中的薄伽梵」;三事稱為「略的薄伽梵」。薄伽梵是世尊之意。

或許有人質疑:佛已為饒益信解「廣的薄伽梵﹑中的薄伽梵﹑略的薄伽梵」的有情,宣說《廣中略三部般若經》。彌勒菩薩又在《現觀莊嚴論》以八事作解說,為什麼?目的是何?有其必要性,下面獅子賢將作回答。

請看文,「諸劣慧凡夫起如是之念:世尊承許為饒益諸信奉廣﹑中﹑略三本般若經之有情,具大悲心者,於彼《般若波羅蜜多經》及彼中,豈未明宣八現觀之次第,一切般若波羅蜜多經義耶?戰勝難勝之聖佛陀(勝者),又宣說彼有何義耶?

質疑者是「諸劣慧凡夫」,凡夫是補特伽羅;愚笨﹑智慧小﹑鈍根的補特伽羅;他們可能會質疑:世尊承許為饒益諸信解《廣中略三部般若經》之有情,具大悲心者(悲心尊﹑佛),已親自明釋彼佛母《廣中略三部般若經》,於彼中,豈未宣說八現觀次第,一切般若波羅蜜多經義耶?「戰勝難勝之聖佛陀(薄伽梵)」是至尊彌勒怙主,又撰寫《現觀莊嚴論》宣說八現觀次第,有必要嗎?

為除此疑,至尊彌勒怙主,在《現觀莊嚴論》講了所詮﹑需要﹑極需﹑聯繫等四種「必要關聯詞」。

請看文,「為除此疑故,又於彼義生起猶豫是入論要件,乃宣說論之所詮﹑所為﹑究竟所為及隱含彼中之聯繫。

戰勝難勝者是至尊彌勒怙主,此示至尊彌勒是佛。戰勝什麼?戰勝所知障。有情不能戰勝所知障,至尊彌勒已戰勝了。由「戰勝難勝之薄伽梵」可知至尊彌勒已是佛,只取名菩薩而已。

諸劣慧凡夫慧質疑:佛已在《廣中略三部般若經》講過了,為何至尊彌勒在《現觀莊嚴論》再次宣講?再次宣講,有其內容(所詮)﹑需要﹑極需﹑聯繫等。起疑者聽了,會想:可能是真的有所詮﹑需要﹑極需﹑聯繫等。由起疑故,將趣入《現觀莊嚴論》作觀察﹑聞思修。使所化機起的疑是「有義疑」。使所化機起有義疑而趣入論著聞思修,是使所化機趣入之支分。

任何論著都必須有所詮﹑需要﹑極需﹑關聯等四種「必要關聯詞」。要聞思一部論著時,需要知道這部論有其所詮內容,修持其內容要有需要(暫時必要),也要有極需(究竟必要),還要有關聯。

在第11頁《明義釋》的第一偈「般若波羅蜜,彼莊嚴諸頌,令成眾莊嚴,造釋故敬禮」,這偈含有三種:禮贊文﹑立誓撰著﹑必要關聯詞。《現觀莊嚴論》的禮贊文中只含立誓撰著,沒有「必要關聯詞」。「必要關聯詞」另外有。「必要關聯詞」是表示該論著有:所詮﹑需要﹑極需﹑關聯。極需和需要有關聯,需要和所詮有關聯,所詮和該論著的佈局有關聯。一般佛教的論著都在論首先述禮贊文,之後,述及「必要關聯詞」。《明義釋》則是禮贊文和「必要關聯詞」一起講述。

依此有些利根弟子聽到論著具有所詮﹑需要﹑極需﹑關聯時,會起疑,心想「這論著可能是部好論著?」鈍根者不會起疑,馬上就相信。利根者會先起疑,依著疑惑力,心想「這論著可能能成辦暫時必要和究竟必要」,因此作觀察,觀察發現沒有矛盾處後,慢慢趣入論著作聞思。所以在此,使所化機起疑,是引導所化機趣入論著的支分,為此而宣說「必要關聯詞」。下麵講到所詮部份。

請看文,「一切相智道,世尊於此說,非餘所能領,十法行經義。安住正念已,智者能見故,為令易得故,是造論所為。

「一切相智道」是佛道,直接講到「佛道」,間接表示已含攝「八事」。一切相智道,主要是「相智之道」,但也解釋為「所有道都是一切相智道」,因為所有道都是邁向佛地之道。例如所有往臺北的路,都稱為往臺北的路。所有邁向佛地之道都稱為佛道。

「世尊於此說」,世尊在此《廣中略三部般若經》中宣說的一切現觀(道),都是《現觀莊嚴論》的所詮。「非餘所能領」表示《現觀莊嚴論》的所詮內容非常深奧。「非餘所能領」的「餘」主要指外道者和不修空性的聲聞﹑獨覺眾,但也有些聲聞﹑獨覺眾也修空性,能領悟空性,像舍利子。外道者和不修空性的聲聞﹑獨覺眾,不能領悟空性。《現觀莊嚴論》的所詮內容是邁向佛地之道,《廣中略三部般若經》中所說的一切現觀(道),都是《現觀莊嚴論》的所詮內容,對此外道者和不修空性的聲聞﹑獨覺眾是無法領悟的,因為極為深細故。

「十法行經義,安住正念已」,十法行是什麼?至尊彌勒怙主在《辨中邊論》講到十法行,是寫字﹑讀書等十法行。但這裏的十法行是《辨中邊論》講的十法行?還是十波羅蜜多?這可能要問至尊彌勒才會知道。但獅子賢在《明義釋》安立了十法行,是佈施等十法行。我們是根據《明義釋》。《明義釋》說的十法行,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慧﹑願﹑智﹑力﹑方便」十度。

《現觀莊嚴論》的所詮內容,不是外道者或不修空性的聲聞﹑獨覺眾所能領悟的。「十法行經義」的十法行是佈施等十度;「經義」是八現觀。修八現觀時以佈施等十度為助力,在此安住正念,最後將能現前證得八現觀。誰有此?具慧菩薩。「智者能見故」具慧菩薩能清楚見到經義八現觀,這表示已達成《現觀莊嚴論》的極需(究竟必要)。

「智者」是具慧菩薩。具慧菩薩以佈施等十度為助力,於經義「八現觀」,安住正念而修,修持已,「能見故」最後將現前見到,現前見到時,就已成佛了。這表示已達成《現觀莊嚴論》的「極需」。

具慧菩薩如是修行已,現前見到經義,若是《現觀莊嚴論》的極需,那麼其需要(必要性)是什麼?「為令易得故,是造論所為」,為能輕易通達(了悟)經義,故撰寫《現觀莊嚴論》,這是《現觀莊嚴論》的「需要」。

總之,依《現觀莊嚴論》,能輕易了悟經義;依所了悟之經義,能實修十法行;由實修十法行,最後能現前見到一切諸法,達成「極需」。因此,極需和需要有關聯,它們是「從彼生」的關係。例如苗芽從種子生出,苗芽和種子有關聯;煙從火產生,煙和火有關聯。所以,依《現觀莊嚴論》,能輕易通達經義,故經義和《現觀莊嚴論》有關聯。依輕易通達經義,能實修十法行證得佛果,故通達經義和實修十法行有關聯。這是「必要關聯四法」中的「關聯」。這是間接表達出。

下面將解釋「必要關聯詞」。

請看文,「如是云云。一切相智者,唯是佛陀之道,是以此極力彰顯諸現觀;

一切相智道是代表「佛道」,它僅代表佛道而已,「以此極力彰顯諸現觀」,以一切相智道代表所有現觀。

請看文,「由世尊以示現三種神變,教誡所有眾生,是宣說三本般若經即是所詮,

「世尊示現三種神變」,薄伽梵為一切眾生,示現三種神變(神通):身神變﹑語神變﹑意神變,宣說三佛母《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內容,即是《現觀莊嚴論》的所詮內容。

請看文,「諸能詮及所詮,是以方便及方便所成之理而為聯繫,

(格西說需要一個字一個字解釋嗎?所以這邊跳過。)

請看文,「是彼諸外道及內道已離欲貪等,未修習法無我者,以其聞等所成慧所不能次第領受,

彼諸外道和「與外道相反」的內道聲聞﹑獨覺;「已離欲貪等」是已離貪欲的聲聞﹑獨覺阿羅漢眾,「等」字的未離貪欲眾,眾未曾串習諸法無我者,不能以本身之聞思修所成慧,依次領悟的。

至尊彌勒在《現觀莊嚴論》的能詮﹑所詮等,皆依方便及方便所成軌理廣為宣說,外道者﹑諸已離或未離貪欲之聲聞﹑獨覺眾﹑未曾修學空性者,無法以聞思修所成慧領悟。那麼,誰能領悟呢?

請看文,「唯諸菩薩欲圓滿成就自他二利,全不依仗而趣者,以清晰領受所安住之習氣,所生的正念之識中,般若波羅蜜多之經義,一切皆是八現觀之體性,菩提之心及施等法行,善安住已,

誰能真正領悟意義呢?只有菩薩而己。只有具慧菩薩才能領悟。「具慧菩薩」是誰?諸圓滿成辦自他義利者。彼聞思修《現觀莊嚴論》的所詮是「全不依仗而趣者」完全不須仰仗他,即能領悟,為什麼?依極清晰明白的昔世習氣產生的正念識。菩薩在過去世,曾經聞思修一切善法,在心續中種下善法習氣,此世依著清晰的善法習氣產生的正念心識,安住於《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經義「八現觀」之體性,成辦菩提心和佈施等十法行中。

請看文,「複依通達法界遍行之體性,由證得極喜地等之次第,將可現證一切,為此究竟所為,

菩薩依著往昔非常清楚明白的習氣,產生正念識,完全瞭解經義「八現觀」體性,行持菩提心﹑佈施等十法行後,將證得「法界遍行」之性相。法界遍行是空性,在一切法上皆有空性,空性隨一切法而行。例如「心所」有五遍行,五遍行中的「受」是隨一切心王而行,所以稱為遍行。空性在一切法上皆有,故稱空性是法界遍行。菩薩通達法界遍行的性相時,將依次證得「極喜」等地,最後將現證一切相,即證得相智,這是《現觀莊嚴論》的「極需」。「究竟所為」是極需。

請看文,「於所欲求之般若波羅蜜多之經義,菩提之心及正行等之性相,令諸所化易通達者,是造論所為。

為使欲追求《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經義之所化機輕易通達(了悟)菩提心及正行等性相(所詮內容),故撰著《現觀莊嚴論》,這是造論的需要(必要性)。若知道「現觀」的意義則易瞭解餘者,例如有時講「道﹑正行﹑加行」,又以前講《八事七十義》時,提到「四加行﹑四正行」等,這些只是名詞不同,其實是同義。

簡單而言,世尊在《廣中略三部般若經》說的隱義現觀次第,就是《現觀莊嚴論》的所詮內容。依于《現觀莊嚴論》而作聞思,如果能了悟《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隱義現觀次第,則達成《現觀莊嚴論》造論的需要(必要性)。依《現觀莊嚴論》輕易通達《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隱義現觀次第是《現觀莊嚴論》的需要。若依所通達的隱義現觀次第,又以佈施等十法行﹑菩提心為助力而修持,依次證得極喜地等,最後證得佛果,這是《現觀莊嚴論》造論的極需﹑究竟的必要性。

以上是「必要關聯詞」。

接著,講本論之「論文建立」,《現觀莊嚴論》中詳細廣解了八事。但是,是什麼「八事」?對此如果沒有具體清楚知道,又作詳細廣解的話,可能會一片混亂,講的人﹑聽的人都會一片混亂。為了避免混亂,下面將具體簡潔的講解八事,這是「論文建立」。下面以十五偈講述「八事」,並說「七十義」,這些講解完畢才會詳釋《現觀莊嚴論》。

以十五偈講述的必要性是什麼呢?

請看文,「宣說如是聯繫等之後,為令諸所度有情易達論義,又由現見無雜亂闡述論義,將易解說,乃以十五頌,由略標與廣釋宣說波羅蜜多之總體。

開示講完「所詮﹑需要﹑極需﹑關聯詞」後,為使所化機能輕易了悟﹑見到論義,故將論義加以分類,能使聽聞者﹑說法者心無混亂;以十五偈,略示﹑廣說波羅蜜多之總體。。接著看本文的建立:

請看文,「般若波羅蜜,以八事正說,

至尊彌勒將《廣中略三部般若經》內容,以八事作宣說。「般若波羅蜜」是《廣中略三部般若經》,內容非常廣泛,談到對境﹑有境﹑一切諸法,全部含攝在八事中作宣說。「正說」的「正」是捨棄增益﹑損減之意,如理如實﹑清楚宣說。既然要以八事正宣說,那麼,「八事」是什麼?

請看文,「徧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

j「徧相智」是一切種智或相智。k「道智」是菩薩之道智。l「一切智」是基智,聲聞﹑獨覺之智。佛為何稱聲聞﹑獨覺之智(道)為「一切智」的理由先前已說過了。藏文「一切相智性」的「性」是唯有之意。

請看文,「圓眾相現觀,至頂及漸次,剎那證菩提,及法身為八。

「圓眾相現觀」即m第一加行「圓滿一切相加行」是菩薩智。菩薩智和「圓滿一切相加行」同義。

依據獅子賢之密意,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是相智。然而,「般若波羅蜜多」的命名處(聲),有四:(1)「經教般若波羅蜜多」即《廣中略三部般若經》﹑(2)「道般若波羅蜜多」即菩薩智,(3)「果般若波羅蜜多」即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4)「自性般若波羅蜜多」即空性。

稱呼《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為「歇欽仁波切(般若波羅蜜多大珍寶)」,這只取名如此而已,並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是「相智」。以前也講過,三智是般若波羅蜜多,獅子賢也常提到般若波羅蜜多,實際上,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是「相智」,道智﹑基智不是般若波羅蜜多,然而此二是「道般若波羅蜜多」。

「至頂」即n第二加行「頂加行」,也是菩薩智。此雖然也是菩薩智,但其範圍和「圓滿一切相加行」有寬窄之別,「圓滿一切相加行」涵蓋一切,範圍比較廣。資糧道沒有「頂加行」,「頂加行」是從加行道暖位起至十地之間才有。

「漸次」即o第三加行「漸次加行」,也是菩薩智,它的界限是從資糧道起至續流最後際之前。「續流最後際者」是下一剎那即將成佛的菩薩,其心續中沒有「漸次加行」,續流最後際的時間很短,再過去就成佛了。

「剎那證菩提」即p第四加行「剎那加行」,第二剎那即將成佛,是十地菩薩智。十地菩薩分為三類:初登﹑一世得﹑再一剎那的十地菩薩。再一剎那的十地菩薩是即將成佛的菩薩,再過一剎那就現證圓滿菩提,迅速成佛。

「法身」即q「法身」是佛。

「為八」,彼等共八事,到此是「略示」。「廣說」詳細解釋將從第一事「相智」﹑第二事「道智」﹑第三事「基智」﹑第四事「圓滿一切相加行」…,在一一事中詳說八事。

簡言之,「三智」已講了很多,「四加行」唯菩薩智,菩薩才有,佛也沒有,未入道者也沒有﹑聲聞獨覺也沒有。法身唯佛才有。「四加行」只是取不同名字而已,其實都是「圓滿一切相加行」,全都是菩薩智。菩薩智全都是「圓滿一切相加行」,「圓滿一切相加行」之外沒有菩薩智。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