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27:26
學習次第 : 進階

《現觀莊嚴論明義釋08

2008-04-12 格西洛桑卻佩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請看文,「正行最清淨,是名為修道,說彼是善巧,菩薩之道智。

諸善巧菩薩是心續中具有道智的菩薩們。代表諸善巧菩薩心續中具有的道智十一法已講解完畢。

從「智不住諸有」起將開始談論基智,代表基智的九法,將來在第三事中會廣泛談到。

請看文,「智不住諸有,悲不住涅槃

「智不住諸有」的「智」是了知無我。「不住諸有」是不住輪回。若現前了知無我,又修持無我,將不住三有﹑解脫輪回。「有」是輪回。

有代表基智九法中的第一法「智不住諸有之道智」,此智了知什麼?四諦十六行相中的無我。既已現前了知無我,將不住於三有輪回,可以脫離輪回。修持者是聖位菩薩,所以「智不住諸有」,在誰的心續中有呢?在聖位菩薩心續中有。「智不住諸有」是聖位菩薩心續中現證四諦十六行相之智,此和先前講到的代表道智十一法中的「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同義異名。總之,聖位菩薩心續中現證四諦十六行相之智,即是「智不住諸有之道智﹑了知聲聞道之道智」,此可遮除輪回。

「悲不住涅槃」指由大悲心之力,不住寂滅邊。若現證四諦十六行相之無我,則不住三有;若心續中有大悲心,則不住寂滅邊。聖位菩薩現證無我故不住三有,心續中有大悲心故不住寂滅邊,因此脫離有邊﹑寂邊,(有寂二邊)。

「住有邊者」是誰?隨業﹑惑轉的補特伽羅,因為不知無我義串習執我為實有的我執,隨著我執造業,隨業流轉在輪回中。所以「住在有邊」者是不知無我義者,隨業惑轉的補特伽羅。

「住寂滅邊者」是誰?投生淨土的聲聞﹑獨覺阿羅漢。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中,可獲得聲聞阿羅漢﹑獨覺阿羅漢,在三界中得到阿羅漢果後,一旦舍壽會即刻投生到淨土,投生淨土的當下,即墮入寂滅邊;但未投生淨土前,並不墮寂滅邊,投生淨土和墮寂滅邊二者同時,為什麼?因為無大悲心故。

聲聞﹑獨覺阿羅漢投生到淨土裏,是整個修道過程中的最大快樂,是安住在寂滅樂中,寂滅樂是解脫,因此整個心貪著在那上面,經劫累劫地,入于寂滅根本定中,並許願永不出定,因為心中無菩提心﹑大悲心故,所以根本不會想要利他,完全被寂滅樂欺騙,自以為已得到圓滿安樂,因此心滿意足地,經劫累劫安住其中。

聖位菩薩心續中有大悲心,故不住寂滅邊;若住寂滅邊將無法利他。由大悲心﹑菩提心的激發故,聖位菩薩不會安住寂滅邊。

聲聞﹑獨覺阿羅漢已滅遍行苦,因此一直在淨土中享受寂滅樂,直到佛勸請,才會出寂滅根本定,進入大乘道;雖入大乘道,但時而還是會不由自主地﹑短時間的進入寂滅根本定,所以距離佛果非常久遠。最初即入大乘道的大乘決定種姓菩薩,即在心續中未先證得聲聞﹑獨覺阿羅漢果的菩薩,不會入寂滅根本定,是以修持大悲心﹑菩提心﹑空性為主要,雖然時而也會修禪定,不會進入寂滅定中;但是在心續中已先證得聲聞﹑獨覺阿羅漢果,後來發起菩提心的菩薩,因為在淨土中曾經串習寂滅根本定,所以時而還會不由自主地進入寂滅根本定。因此這二類菩薩,證得佛果的速度,有快慢之別。

當菩薩登上初地時,也可證得聲聞﹑獨覺的寂滅樂,滅除遍行苦,但是菩薩不會這樣做,不會現行寂滅樂,因為佛有禁止。佛說「應該了知一切聲聞道﹑應該了知獨覺道﹑應該了知佛道﹑應該了知一切道﹑應該生起一切道﹑應該成辦一切道,但是願望尚未圓滿﹑有情未成熟﹑佛土未徧淨前,不得現行寂滅樂。」佛這樣禁止的原因是,若菩薩登地時,如聲聞﹑獨覺阿羅漢,入寂滅根本定,享受寂滅樂的話,將會離成佛非常遙遠,因此佛才禁止,既然佛有禁止,當然無菩薩會違反佛制而作。所以,雖然聖位菩薩有能力獲得寂滅樂,但是不做,直到所有願望圓滿﹑有情成熟﹑佛土徧淨後,才會現行。等到圓滿﹑成熟﹑徧淨﹑成佛之後,現行寂滅樂的話,就不會被寂滅樂欺騙了。

「住寂滅邊者」是聲聞﹑獨覺兩類阿羅漢。當投生到淨土時,在淨土蓮花花蕊中,以化生方式投生在裏面。在投生淨土是以化生方式投生,無父母親。聲聞﹑獨覺阿羅漢的心續中的寂滅﹑涅槃﹑滅諦(三者同義),這是寂滅邊﹑解脫,證此解脫時,會享受極大安樂,覺得這樣就夠了,一點也不會想到利他,因此緣念解脫而修持。解脫是寂滅邊;住寂滅邊者是投生淨土的聲聞﹑獨覺阿羅漢;住寂滅邊的理由是得到解脫時享受極大安樂。

佛開示「寂滅邊」是聲聞﹑獨覺眾的所應證(所應得),而能證的方法是禪修四諦。初轉*輪所說的法,多數是聲聞﹑獨覺眾的所應證。但對菩薩﹑修大乘道者而言,不是所應證,是佛禁止的。同樣,佛說修下士道者,應遮止貪著此世心,生起欲求來世人天果報的心,著重來世勝於今世;來世的人天圓滿樂果,是下士道者的所應得。對中士道者,所追求的人天安樂不可靠,那是輪回安樂,不是涅槃樂,輪回安樂不可可靠;若欲求涅槃樂,必須舍離三有安樂。佛依不同所化機的根器﹑意願,開示適合該補特伽羅的不同所應證和能證之方法。

菩薩因為現證四諦﹑無我等,故不住有邊;菩薩心續中有大悲心﹑菩提心的修持,故不住寂邊,所以菩薩心續中有「不住有邊﹑不住寂邊」的二種道智。總之,找不到任何一位補特伽羅,既住于寂邊,也住于有邊的。我們是住于有邊,不住寂邊,若要住于寂邊,必須證得能投生淨土的涅槃。聲聞﹑獨覺阿羅漢在淨土是住于寂邊,不住有邊,因為已經脫離生死輪回。所以,住于有邊者,不住寂邊;住于寂邊者,不住有邊。諸佛菩薩是智不住有邊,悲不住寂邊。

修持聲聞﹑獨覺道眾,在心續中有無虛偽出離心,也證得無我,但完全無菩提心﹑空性的修持。因此佛為他們開示能獲得寂滅邊﹑涅槃的方法,等到他們慢慢往上晉升證得涅槃,投生淨土,已無再往上晉升之處,那時佛才引導他們進入大乘道。如下士道者,完全不會想到解脫﹑佛果,一心只想來世得到人天果報即可,因此佛不會對下士道者,講證得解脫﹑佛果的修行方法,只講怎麼獲得人天果報﹑圓滿受用的方法,等到下士夫得到人天果報時,才慢慢地善巧引導他們,邁向獲得解脫﹑佛果之道。

不需修持,直接而言,若來世要得到人天果報,只要好好守護斷十惡業戒即可,根本不需要了悟無常慧﹑大悲心﹑菩提心﹑了悟四諦﹑空性等,只要好好守護斷十惡業戒,再加上發願,絶對可以得到,連外道都可以得到,即使外道認為聲音是常,補特伽羅是常,也可得人天果道。若要在人身得到受用圓滿,可作佈施。若要投生上二界,除了守護斷十惡業戒之外,還要加上奢摩他及毗缽舍那(止觀)。來世若想得到解脫,要在斷十惡業戒上,更加修持四諦,四諦已包括出離心﹑無我慧。若來世想得到佛果,必須有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六度的修行,這些修行可趣向佛果。

請看文,「非方便則遠,方便則非遠。

「非方便則遠」,基智中有二;遠果位佛母之基智﹑近果位佛母之基智。其中「遠果位佛母之基智」是聲聞﹑獨覺聖者心續之基智。基智只有聖者有。聲聞﹑獨覺﹑大乘聖者的心續中都有基智。聲聞﹑獨覺聖者心續之基智遠果位佛母,「果位佛母」是佛果。什麼遠佛果位呢?因為無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大悲心和菩提心,若無大悲心和菩提心為輔助力,不善巧方便,只以希求獨自解脫之心為輔助,因此遠佛果位佛母,不善巧故距離佛果極遙遠。

「非」是無,無善巧方便。聲聞﹑獨覺聖者心續之基智,現證得四諦十六行相之智,距離佛母非常遙遠,因為不以善巧方便為輔助,而以非善巧方便,所以遠離佛母。譬如有條路可以到達佛果,若無嚮導引導,或遇到不好的朋友引導,就遠離了目標(佛果)。

「方便則非遠」是大乘聖者心續之基智,有善巧方便為輔助,故離佛果不遠,近於佛果。大乘聖者心續中現證四諦十六行相之智,和小乘聖者心續中現證四諦十六行相之智,二者並無粗細之別,一模一樣,可是為何一是遠佛母,另一是近佛母呢?原因在於助力(輔助),因為小乘心續中現證四諦十六行相之智的輔助,是心想「獨自一人解脫即可」之心;而大乘聖者心續中現證四諦十六行相之智的輔助,是心想「為饒益一切有情,欲證佛果」之菩提心﹑空性正見,因此近於佛母。所以因助力(輔助)不同,而有遠近之別。實際上大乘﹑小乘聖者心續中現證四諦十六行相之智,並無粗細差別,同樣是聖者智﹑同樣是道﹑同樣是基智,只因助力關係,而有大差別。

例如聲聞﹑獨覺﹑菩薩三者,同樣生起施捨心,佈施財物給其他有情,菩薩作的佈施,將成為佈施度;聲聞﹑獨覺眾作的佈施,不成為佈施度,只是佈施而已,原因在於助力。菩薩心中的施捨心有菩提心為輔助,而聲聞﹑獨覺心中的施捨心無菩提心為輔助,因此只是單純的佈施,無法成為佈施度。

聲聞﹑獨覺眾是追求獨自解脫寂滅樂的補特伽羅,不是大力利他者;聲聞﹑獨覺眾也作利他,例如佈施他人﹑為他人說法,聲聞﹑獨覺眾的阿闍梨﹑阿羅漢,為了引導所化機入道,會為所化機講經說法,撰寫眾多論著,但是所作的佈施﹑為他人講經說法﹑修持忍辱等,所作的這些,其最終目標是追求獨自解脫﹑獲得寂滅樂,自己不求佛果,亦不為他人獲得佛果著想,因此所作的利他,只是片面的利他,不圓滿的利他。聲聞﹑獨覺眾並不是完全不作利他。

「非方便則遠之基智」是聲聞﹑獨覺聖者心續之基智;「方便則非遠之基智」是菩薩聖者心續之基智。代表基智的九法中第三法「遠果位佛母之基智」是「非方便則遠之基智」;第四法「近果位佛母之基智」是「方便則非遠之基智」。

同樣,我們造善業前,先發起正確動機,造了善業,例如作聞思修等善業,正行之後,回向發願,若回向發願廣弘教法﹑眾生安樂﹑證得佛果,善根會因此助力而增長廣大;回向可保持善根使之不失壞。但若不這樣回向發願,而只求獨自身體健康﹑事業成功﹑受用圓滿,這樣作的話,善根就變成非常小,好象辛苦了一年,積賺的一些錢,在一個早上把它花光。

當想到無始輪回時,就會覺得此世實在太短促了,連一剎那也算不上,現在我們雖然獲得了暇滿人身,但在有時遇到困境﹑順境﹑運氣好壞的情形下,人生就這樣子過了。所以,所造的善根,不要回向此世的安樂,要回向來世,因為我們現在都能言說解義﹑能作各種事,偶而遇到好壞情形那也是難免的,這一世總是會過去的。辛苦積造的善根,千萬不要回向此世而已,眼光要放遠一點,要回向來世,將所造的善根,回向來世當本錢,是最好的。

請看文,「所治能治品,加行平等性,

「所治能治品」,這是二種基智:違逆品之基智和對治品之基智。「所治能治品」應該是「諸所治能治」,指違逆品之基智和對治品之基智。「諸」是複數詞。所治是違逆品。違逆品之基智是聲聞﹑獨覺聖者心續之基智。「違逆品之基智」和「遠果位佛母之基智」二者同義。未證空性之聲聞﹑獨覺聖者心續之基智,「遠果位佛母之基智」,即是「違逆品之基智」。「能治品」是對治品﹑「能治品之基智」和「近果位佛母之基智」二者同義。為何說聲聞﹑獨覺聖者心續之基智是「違逆品之基智」?實際上聲聞﹑獨覺聖者心續之基智,並不是違逆品,而是對治品,是證得解脫的最好方法;但若觀待于菩薩道,則是違逆品。能治是對治品,是聖者菩薩心續之基智。

到此為止,已經講解了六種基智。一﹑智不住諸有,二﹑悲不住寂滅,三﹑遠果位佛母,四﹑近果位佛母,五﹑違逆品(所治品),六﹑對治品(能治品)。這六種全都是聖者心續之智,其中,「違逆品和遠果位佛母」同義,「對治品和近果位佛母」同義。「遠果位佛母之基智」和「違逆品之基智」是聲聞﹑獨覺聖者心續之智,其餘都是聖者菩薩心續之智。

「加行平等性」的「加行」是「因」的意思。「加行」在凡夫資糧道者和加行道者的心續中有。「加行」是基智之加行。「平等性」是基智加行之平等性。「加行」和「加行之平等性」是六種基智的因

請看文,「聲聞等見道,許為一切智。

「聲聞等見道」的「等」是獨覺,指聲聞﹑獨覺之見道,小乘之見道。

「許為一切智」,到此為止已講了代表基智的九法,承許彼等為一切智,一切智是基智。代表基智的九法皆攝于基智中。

接著講代表「圓滿一切相加行」之十一法,這是《現觀莊嚴論》第四事的略示,第三事的略示已講解完畢,將來會詳細解說第三事的代表基智之九法。代表「圓滿一切相加行」之十一法在《現觀莊嚴論》的第四事中。在《七十義》中,三智之三十義,到此已講解完畢,剩下四十義。

請看文,「行相諸加行,德失及性相,順解脫決(抉)擇,有學不退眾。

「行相諸加行」的「行相」非常廣泛,三智之行相,有173行相。在《現觀莊嚴論》第四事中的「行相」,包括四正念﹑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等三十七菩提分。總之,基智有27行相,道智有36行相,相智有110行相。這些在「第四事」會很詳細提到,解釋時等於是解釋整個菩薩道,將來到這階段會詳細解說。

「諸加行」,前面已講解基智之加行,在此說的「加行」是「第四事」的加行。諸加行有20種,其中摒除掉「鈍根者的加行」,剩下19種加行,是利根者的加行;總之,證悟空性止觀雙運之加行有19種,未證悟空性之加行有一種,共20種加行。

「德失及性相」的「德」是功德,修行加行之益處即功德,共有14種。「失」是過失,有46種。「過失」是阻礙大乘加行的生起﹑安住﹑增長的障礙﹑違緣,共有46種。大乘加行包括:圓滿一切相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剎那加行。阻礙大乘加行的生起﹑安住﹑增長的障礙,有46種。這些在「第四事」中才會詳談。「性相」,共有91種。

「順解脫決(抉)擇」的「順解脫」是「順解脫分」,是資糧道,有5種。「順決(抉)擇」是「順抉擇分」,是加行道,有4種。

「有學不退眾」,有44種不退徵兆。

請看文,「有寂平等性,無上清淨剎,

「有寂平等性」的「有」是三有﹑輪回,是過失﹑所應舍。「寂」是寂滅,是功德﹑所應證,是聲聞﹑獨覺的究竟所應證。此二者的無諦實成立,是平等性;名言上,三有是過失,寂滅是功德,可是此二者的無諦實成立,是相等的。有了悟此二無諦實成立,是平等性的「有寂平等性」之加行,此在第八﹑九﹑十地有,在三清淨地有。

略示的十五偈,是講述八事﹑七十義,對此等次第必須無錯誤的記住,這樣在將來講第一事時會比較容易瞭解,例如的第一事略示,開始是講「發心」,後面廣說也是從第一事的「發心」開始講起,之後講「教授」等;又例如第四事,是先講「行相」,之後加行﹑功德﹑過失﹑性相等,都是順序講述的。所以略示的次第和廣說的次第一樣,若依順序瞭解的話,則絕不會弄錯;即使弄錯了,只要略加回想前面,就不會弄錯了。這就是本論一開始先講略示的原因,一方面可使講說者和聽聞者不會弄錯,另一方面也讓講說者容易宣講﹑聽聞者容易瞭解論義。

「無上清淨剎」是無上清淨剎土加行,簡稱「淨剎加行」,是成辦將來自己成就佛果的淨土加行,是以發願等使自心續之善根變成強而有力的加行,故稱為「無上清淨剎土加行」。界限:是八地菩薩以上,三清淨地菩薩才有。

請看文,「圓證一切相,此具善方便。

正確的次序應該是:「無上清淨剎,此具善方便,圓證一切相。」但在此偈的順序是是:「無上清淨剎,圓證一切相,此具善方便。」代表基智的十一法,最後一法是「善巧方便加行」,什麼是善巧方便加行?善巧方便加行已無粗品功用,但仍有細品功用。是由止息粗品功用(勵力),三門事業能任運成就的清淨地瑜伽。界限:唯三清淨地才有。「有寂平等性,無上清淨剎,善巧方便」等加行,在七地以下無的,只在三清淨地有。

到此為止,已將代表圓滿一切相加行的十一法講解完畢,第四事的略示已講解完畢。

請看文,「彼相及增長,堅穩心徧住,

「彼相及增長」,此起是第五事的略示。代表頂加行的有八法。得到頂加行時,必定已證大乘加行道暖位。證得加行道暖位時,會有十二種徵兆,「彼相」是徵兆。加行道分四:暖﹑頂﹑忍﹑世第一法。加行道暖位的十二種徵兆,全在《現觀莊嚴論》的第五事中。「增長」是福德增長,指加行道頂位的福德增長,有十六種徵兆,全在第五事中。「堅穩」是大乘加行道忍位,無任何徵兆。加行道暖位又稱「徵兆頂加行」﹑加行道頂位又稱「增長頂加行」﹑加行道忍位又稱「堅穩頂加行」。「心徧住」是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又稱「心徧住頂加行」。這是加行道四位元的配置。

請看文,「見道修道中,各有四分別,四種能對治,

「見道修道中」的「見道」是見道頂加行,「修道」是修道頂加行。「各有四分別,四種能對治」,見道之道是見道,修道之道是修道,見道和修道各有應斷之四種分別。見道有應斷之四種顛倒分別﹑修道也有應斷之四種顛倒分別,能斷除的對治法也各有四種,見道有四種對治法,修道也有四種對治法。「各有四分別」是各有應斷之四種顛倒分別。「四種能對治」是各有能斷除的四種對治法。「四分別」在《現觀莊嚴論》的第一事﹑第五事都有提到,主要在第五事中提到,是見道所應斷和修道所應斷的「執實」。

請看文,「無間三摩地,並諸邪執著,許為頂現觀。

「無間三摩地」是無間頂加行,是續流最後際之智,也是第十地的無間道。「並諸邪執著」是頂加行應斷除的顛倒分別,有十六種。「許為頂現觀」,仍具邪行的頂加行,承許是頂現觀。

到此代表頂加行的八法講完了。代表頂加行的八法是:j彼相(具16徵兆)﹑k增長﹑l堅穩﹑m心徧住﹑n見道﹑o修道﹑p無間三摩地﹑q遣除諸邪執(顛倒行)。

請看文,「漸次現觀中,三及十種法。

「漸次現觀」是漸次加行,在《現觀莊嚴論》的第六事,第六事的偈頌有二個,非常短,略示只有「漸次現觀中,三及十種法」而已。漸次加行有三及十法,共十三法。

請看文,「剎那證菩提,由相分四種。

「剎那證菩提」是剎那加行,再一剎那就證得菩提﹑成佛。剎那加行由體性門分為四行相,即代表它的四法。這是第七事的略示。

請看文,「自性圓滿報,如是餘化身,法身並事業,四相正宣說。

第八事講到四身。「自性圓滿報」的「自性」是自性身;「圓滿報」是報身;「如是餘化身」是化身;「法身」是智慧法身;「事業」是佛的事業;佛的事業有各種各類。佛有四身:自性身﹑報身﹑化身﹑智慧法身。佛的事業並不是佛身,可安立在所化機的心續。「四相正宣說」代表果位法身的佛身有四相,事業不是佛身,是佛的示現。

獅子賢以十五偈略示八事,詳細將在下面解說,因此在此只有將《現觀莊嚴論》的偈頌引述出來,未加以解釋。

對「七十義」的定義﹑分類﹑界限,加以瞭解後,進一步瞭解《現觀莊嚴論》的根本頌﹑經典的經文,這樣是最圓滿的。論著中安立七十義的「定義」,目的是為使我們對七十義更加清楚故。要瞭解七十義的定義,不必特別將它背起來,譬如圓滿一切相加行的定義,很長,但若說「總攝三智行相而修的加行就是圓滿一切相加行」也可以,因為一百個人寫書解釋「七十義」,可能會安定一百個定義。

請看文,「彼中,初一二頌總攝八義故,是略標總體,爾後十三頌,是總攝彼等義之廣釋,

前面共有十五偈,第一﹑二偈含攝八事的所詮(內容),故稱「略標總體」,是略示;剩餘的十三偈是詳細解釋八事的所詮(內容),是廣釋(廣說)。

請看文,「如是略廣之釋故,是為善巧之說。

第一﹑二偈是略示,剩餘的十三偈是廣釋,因此這十五偈,既是略示,也是廣說,因此是「善巧之說」說。這十五偈獅子賢並未解釋,因為至尊彌勒自己對此十五偈的內容作很詳細解說,因此獅子賢並未解釋,避免重複。

請看文,「諸攝義之偈頌,造論者於將說之「發心為利他」等之文中,將有全部解說,以有解說彼等故,是為已說,恐有複過乃不解說。

「諸攝義之偈頌」指此這十五偈,「造論者」是至尊彌勒,將有詳細解說,因此若加以解釋,恐有重複的過失,因此不解釋。簡單而言,前面十五偈裏已談到八事﹑七十義的內容,至尊彌勒又在「發心為利他…」等很詳細地解釋八事和七十義,整部論著的內容。因此獅子賢說在此不作詳細解說,否則恐怕會有重複的過失。

請看文,「宣說如是諸攝義後,

到此為止,已講解完畢:禮贊文﹑造論的必要相關語﹑略示﹑廣說。接著正式講解《現觀莊嚴論》的本文「發心為利他…」。以上是進入《現觀莊嚴論》本文的前行。正行從「發心為利他…」開始。

請看文,「宣說如是諸攝義後,菩薩由欲隨證其菩提,是果之故,應得一切相智,故當先說一切相智所攝偈頌之釋,謂發心之體性及其所緣。」

首先提到相智,相智所攝偈頌的解釋,即發心之體性和所緣。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