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9/20 03:08:29
學習次第 : 進階

 

現觀莊嚴論釋 彌勒言教

哦巴活佛

現觀莊嚴論釋科判
全論分四:
甲一、論名:
甲二、譯禮:
甲三、論義分三:
乙一、宣說入造論之分支分二:
丙一、說所詮般若之殊勝性而禮贊:
丙二、說能詮論之必要而立誓造論:
乙二、所造論體之自性分三:
丙一、略說現觀之自性分二:
丁一、以八種現觀略說論體:
丁二、以七十義略說分支:
丙二、廣說彼之分類分三:
丁一、別說對境三智法相——三智分三:
戊一、相無生之現觀遍智分三:
己一、宣說意樂發大菩提心分二:
庚一、以法相略說本體分二:
辛一、真實宣說:
辛二、對應佛經:
庚二、以比喻廣說事相:
己二、宣說加行遍智道之分支分三:
庚一、實修法之教授分二:
辛一、總說分二:
壬一、本體實修法之殊勝教授分三:
癸一、修行本體殊勝方便智慧之教授:
癸二、修行分支法圓滿之教授分三:
子一、道所緣之教授:
子二、道所依之教授:
子三、道助伴之教授分二:
醜一、除違緣之助伴:
醜二、成順緣之助伴:
癸三、修行基礎道正行之教授:
壬二、如是宣說之攝義:
辛二、別說難以通達之僧寶分二:
壬一、真說分二:
癸一、聲聞分二:
子一、向:
子二、果分二:
醜一、初果:
醜二、勝果分三:
寅一、預流勝果:
寅二、一來勝果:
寅三、不還勝果分三:
卯一、定趨色界分二:
辰一、總定趨色界:
辰二、分別上流分二:
巳一、趨色究竟:
巳二、終趨有頂:
卯二、定趨無色界:
卯三、此外補特伽羅:
癸二、緣覺:
壬二、攝義:
庚二、教義道加行之抉擇支分二:
辛一、略說差別之本體分二:
壬一、證悟之差別及攝持:
壬二、所斷之差別對應差別事:
辛二、廣說彼等之分類分三:
壬一、廣說所證所緣行相與因三者分二:
癸一、各自分析分四:
子一、暖位:
子二、頂位:
子三、忍位:
子四、勝法位:
癸二、攝義:
壬二、廣說所斷四種分別分二:
癸一、所取法之分別分二:
子一、略說本體之分類:
子二、廣說事相之分類:
癸二、能取補特伽羅之分別分二:
子一、略說本體之分類:
子二、廣說事相之分類:
壬三、廣說所依兩種攝持分三:
癸一、分類分二:
子一、內攝持:
子二、外攝持:
癸二、斷除逆緣違品:
癸三、彼等之攝義:
庚三、修行所依之種姓分二:
辛一、真實宣說分二:
壬一、本體:
壬二、分類分三:
癸一、以總體修法而分:
癸二、以分別斷治法而分分二:
子一、無間道之法:
子二、解脫道之法:
癸三、以特殊通達法而分分三:
子一、本體:
子二、特法:
子三、作用:
辛二、遣除諍論分二:
壬一、辯論:
壬二、答辯:
己三、宣說本體實修之現觀分三:
庚一、取捨所知支修行所緣分二:
辛一、本體:
辛二、分類分二:
壬一、總說取捨所知之基:
壬二、詳細分說取捨等舍十一所緣:
庚二、究竟修行所為分二:
辛一、本體:
辛二、分類:
庚三、宣說實修現觀修行之相分四:
辛一、意樂方便智慧雙運之披甲修行分二:
壬一、本體:
壬二、分類:
辛二、趨入對境圓滿道果之趨入修行分二:
壬一、本體:
壬二、分類分三:
癸一、趨入因之道分二:
子一、趨入共同世間道:
子二、趨入不共出世道分三:
醜一、趨入總出世道:
醜二、趨入分別出世道:
醜三、趨入特殊出世道:
癸二、趨入所得果:
癸三、攝義:
辛三、加行二資雙運之資糧修行分二:
壬一、總說分三:
癸一、本體:
癸二、分類分三:
子一、總說意樂加行之資糧:
子二、別說二資糧之本體分二:
醜一、智慧資糧:
醜二、福德資糧:
子三、特殊二資糧道:
癸三、攝義:
壬二、別說難以通達之理分二:
癸一、後得資糧之修治——地之資糧分二:
子一、以修治而宣說九地分二:
醜一、分析說明一地之修治分三:
寅一、宣說依修治力得地之理:
寅二、解說實修本體法分二:
卯一、本體:
卯二、分類分三:
辰一、財施之修治:
辰二、法施之修治:
辰三、無畏施之修治:
寅三、以能修甚深智慧修行之理:
醜二、說明其餘地之修治分八:
寅一、二地之修治分二:
卯一、本體:
卯二、分類分三:
辰一、饒益有情戒:
辰二、嚴禁惡行戒:
辰三、攝集善法戒:
寅二、三地之修治分二:
卯一、本體:
卯二、分類分三:
辰一、諦察法忍:
辰二、安受苦忍:
辰三、耐怨害忍:
寅三、四地之修治分二:
卯一、本體:
卯二、分類分三:
辰一、披甲精進:
辰二、攝善精進:
辰三、利他精進:
寅四、五地之修治分二:
卯一、本體:
卯二、分類分二:
辰一、靜慮之分支法分二:
巳一、身遠離憒鬧:
巳二、心遠離分別:
辰二、靜慮之本體法分三:
巳一、凡夫行靜慮:
巳二、善逝喜靜慮:
巳三、義分別靜慮:
寅五、六地之修治分二:
卯一、本體:
卯二、分類分二:
辰一、圓滿本體智慧之修治:
辰二、圓滿彼作用之修治分二:
巳一、成就自利法身因之作用:
巳二、成就他利色身因之作用:
寅六、七地之修治分二:
卯一、本體:
卯二、分類分二:
辰一、所斷相執之法分二:
巳一、執著本體法與補特伽羅之理分二:
午一、人之相執分二:
未一、執著差別事補特伽羅:
未二、執著差別法二邊:
午二、法之相執分二:
未一、執著本體戲論:
未二、執著彼之差別法分三:
申一、執著因能生之法:
申二、執著本體差別之法:
申三、執著特殊輪涅之法分二:
酉一、執著所斷輪回之法:
酉二、執著所修涅槃之法:
巳二、彼之過失不善巧方便:
辰二、斷彼之修治法分二:
巳一、證悟本體無我之修治分二:
午一、人無我之修治分二:
未一、本體補特伽羅人我之智慧:
未二、差別法離二邊之修治:
午二、法無我之修治分二:
未一、本體法無我平等智慧:
未二、彼差別法之修治分三:
申一、因無相之差別:
申二、體無生之差別:
申三、果斷證之差別分二:
酉一、斷所斷障礙之修治:
酉二、對治法止觀之修治分二:
戍一、本體:
戍二、作用:
巳二、彼之作用方便波羅蜜多:
寅七、八地之修治分二:
卯一、本體:
卯二、分類分三:
辰一、本體特有波羅蜜多之差別:
辰二、實修圓滿成熟清淨之差別:
辰三、自在圓滿相之差別:
寅八、九地之修治分二:
卯一、本體:
卯二、分類分三:
辰一、本體特有波羅蜜多之差別:
辰二、形相獲得自在之差別:
辰三、實修十地修行方式之差別:
子二、以果而宣說第十地:
癸二、入定智慧清淨對治之資糧修行分二:
子一、本體:
子二、分類:
辛四、所修斷證圓滿之定生修行分三:
壬一、本體:
壬二、分類分二:
癸一、總定生修行:
癸二、別定生修行分三:
子一、別說大心:
子二、別說大斷:
子三、別說大證分二:
醜一、果:
醜二、因:
壬三、攝義:
戊二、道無相之現觀道智分二:
己一、生道智之所依支分分二:
庚一、本體:
庚二、分類分三:
辛一、遣除違緣之支分:
辛二、成辦順緣之支分分三:
壬一、緣之差別發心:
壬二、因之差別蘇醒種姓:
壬三、助伴之差別方便自性:
辛三、圓滿作用之支分:
己二、能依有支之道智分二:
庚一、無緣了知三道之現觀見道道智分三:
辛一、了知聖者聲聞道之道智分二:
壬一、真實宣說分二:
癸一、本體:
癸二、分類分二:
子一、認清所知聲聞之道:
子二、無緣了知彼之道智:
壬二、彼之因抉擇分分二:
癸一、真實宣說:
癸二、彼等之理由:
辛二、了知所知緣覺道之道智分二:
壬一、真實宣說分二:
癸一、總說所依緣覺之特點分二:
子一、現前證悟自利智慧之理:
子二、無聲以身示現利他之法理:
癸二、宣說所知緣覺道之差別:
壬二、彼之因——抉擇分:
辛三、了知菩薩道之見道道智分三:
壬一、略說本體:
壬二、廣說十六種忍智之差別分四:
癸一、苦諦之四相:
癸二、集諦之四相:
癸三、滅諦之四相:
癸四、道諦之四相:
壬三、攝義:
庚二、已見修行之現觀修道道智分二:
辛一、修道之作用分二:
壬一、本體:
壬二、分類分二:
癸一、能依修道之作用分二:
子一、暫時之作用分二:
醜一、成辦順緣之作用:
醜二、遣除違緣之作用:
子二:究竟之作用:
癸二、所依補特伽羅之超勝作用:
辛二、具作用之真實修道分二:
壬一、後得福德自性有漏修道分三:
癸一、後得資糧自性未生令生之因——勝解修道分二:
子一、真實宣說分二:
醜一、總說本體:
醜二、別說彼之分類:
子二、宣說彼之功德:
癸二、已生令不退之因——回向修道分二:
子一、略說本體:
子二、廣說分類分三:
醜一、所回向資糧之分類分二:
寅一、智慧資糧:
寅二、福德資糧:
醜二、能回向方便智慧之分類:
醜三、回向殊勝作用之分類分二:
寅一、總作用:
寅二、別作用:
癸三、未退令增長之因——隨喜修道:
壬二、入定智慧自性無漏修道分二:
癸一、宣說無間道之自性——修行修道分二:
子一、真實宣說分二:
醜一、本體:
醜二、分類:
子二、二道違緣順緣之差別分二:
醜一、宣說二道之順緣分二:
寅一、外緣:
寅二、內因:
醜二、宣說二道之違緣分二:
寅一、總違緣:
寅二、別違緣:
癸二、宣說解脫道之自性——清淨修道分三:
子一、認識總義清淨之自性:
子二、別說引申義四聖之清淨:
子三、真實宣說清淨修道分二:
醜一、真實宣說分二:
寅一、本體:
寅二、分類:
醜二、遣除於斷治詳細分類之諍:
戊三、基無我之現觀基智分二:
己一、宣說真實論義分三:
庚一、認請基離邊之現觀:
庚二、廣說彼之特殊分類分二:
辛一、近遠果般若之差別分二:
壬一、離方便之現觀遠基智:
壬二、方便所攝之現觀近基智:
辛二、本體斷治之差別分三:
壬一、認清所斷違品分二:
癸一、本體:
癸二、分類分二:
子一、執著基是二諦所攝之法:
子二、執著基是行道之補特伽羅:
壬二、宣說彼之對治分二:
癸一、本體:
癸二、分類分二:
子一、基對治人無我之基智:
子二、基法無我圓滿之基智分三:
醜一、需證悟基離邊之原因:
醜二、證悟基等性之智慧:
醜三、甚深基般若之殊勝性:
壬三、如此斷治圓滿之攝義:
庚三、宣說如何修行之真實道分二:
辛一、宣說修基智加行分二:
壬一、分析說明對境加行之分類分二:
癸一、本體:
癸二、分類分二:
子一、入定之本體加行分二:
醜一、滅除耽著有法顯現之加行分二:
寅一、滅除耽著對境之加行:
寅二、滅除耽著有境之加行:
醜二、滅除耽著法性空性之加行分二:
寅一、滅除耽著對境之理:
寅二、滅除耽著有境之理:
子二、後得之本體加行:
壬二、攝略說明有境加行相:
辛二、宣說加行之果——見道分三:
壬一、認清見道忍智之智慧分二:
癸一、本體:
癸二、分類分二:
子一、略說:
子二、廣說分四:
醜一、苦諦之四智:
醜二、集諦之四智:
醜三、滅諦之四智:
醜四、道諦之四智:
壬三、如是宣說之攝義:
己二、宣說三品圓滿之結尾:
丁二、略說彼相加行——四加行分二:
戊一、總說修三智相之加行分二:
己一、宣說圓滿攝修相之現觀——正等加行分二:
庚一、攝所修三智之相分二:
辛一、略說所修相之本體:
辛二、廣說彼等各自事相分三:
壬一、廣說基智之行相:
壬二、廣說道智之行相:
壬三、廣說遍智之行相:
庚二、宣說實修加行之現觀分三:
辛一、趨入加行實修之身份補特伽羅分二:
壬一、總法器:
壬二、別法器:
辛二、宣說修行實修加行之自性分三:
壬一、宣說甚深智慧之本體大平等之禪定:
壬二、宣說廣大方便相三智加行之分類:
壬三、宣說實修分位界限加行之差別:
辛三、廣說彼之差別分支分四:
壬一、所得功德之差別:
壬二、所斷過失之差別:
壬三、所知法相之詳細分類分二:
癸一、略說法相、名相之本體:
癸二、廣說彼之詳細分類分二:
子一、宣說能表之法相分三:
醜一、證悟智慧之自性——智相分三:
寅一、宣說基智之智相分四:
卯一、了知基之總實相方式:
卯二、了知基之別實相方式分三:
辰一、了知總心之分攝方式:
辰二、了知分別斷治之詳細分類方式:
辰三、了知特殊心之一切所緣詳細分類方式:
卯三、了知基之特殊實相方式:
卯四、如此宣說之攝義:
寅二、宣說道智之智相分四:
卯一、了達道之總實相方式:
卯二、了達道之別實相方式分三:
辰一、分別了知體空性道之方式:
辰二、分別了知因無相道之方式:
辰三、分別了知果無願道之方式:
卯三、了達道之特殊實相方式:
卯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寅三、宣說遍智之智相分四:
卯一、了知遍智之總實相方式:
卯二、了知遍智之別實相方式分三:
辰一、了知身神境神變之差別方式:
辰二、了知意教誡神變之差別方式:
辰三、了知語記說神變之差別方式:
卯三、了知遍智之特殊實相方式:
卯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醜二、彼之差別自性——殊勝相分三:
寅一、略說本體:
寅二、廣說自性分四:
卯一、現見苦諦智慧四種殊勝相:
卯二、現見集諦智慧四種殊勝相:
卯三、現見滅諦智慧四種殊勝相:
卯四、現見道諦智慧四種殊勝相:
寅三、彼要點之攝義:
醜三、方便作用之自性——作用相分四:
寅一、基智加行之作用相:
寅二、道智加行之作用相分二:
卯一、智慧之作用:
卯二、方便之作用:
寅三、遍智加行之作用相:
寅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子二、宣說事相自性相分四:
醜一、基智加行事相之自性:
醜二、道智加行事相之自性:
醜三、遍智加行事相之自性:
醜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壬四、所行道之差別分三:
癸一、宣說順解脫分資糧道分三:
子一、略說本體方便智慧之差別:
子二、廣說彼分類之差別:
子三、以引申義根基之差別歸納宣說:
癸二、宣說順抉擇分加行道分二:
子一、本體:
子二、分類分四:
醜一、暖位:
醜二、頂位:
醜三、忍位:
醜四、勝法位:
癸三、宣說隨正等菩提分不退轉眾分二:
子一、略說差別基分二:
醜一、本體:
醜二、分類:
子二、廣說各自差別相法分三:
醜一、宣說加行道不退轉之相法分三:
寅一、略說自性:
寅二、廣說相之分類:
寅三、攝義:
醜二、宣說見道不退轉之相法分三:
寅一、略說自性:
寅二、廣說相之分類:
寅三、攝義:
醜三、宣說修道不退轉之相法分二:
寅一、總說不退之特點分三:
卯一、略說自性:
卯二、廣說安立分三:
辰一、由釋詞而認清修道之本體:
辰二、廣說彼行相之詳細分類:
辰三、宣說離增損相說法之遣諍分二:
巳一、遣除於資糧之詳細分類之諍分二:
午一、遣除於勝義中“有”增益之諍:
午二、遣除於世俗中“無”損減之諍:
巳二、遣除於道斷治之詳細分類之諍分二:
午一、遣除證悟勝義之法斷得不合理之諍分二:
未一、辯論:
未二、答辯:
午二、遣除以世俗刹那法不得遍智之辯爭:
卯三、相法之攝義:
寅二、別說殊勝淨地之加行分三:
卯一、能依法身之因——有寂平等加行分二:
辰一、真實宣說:
辰二、遣諍:
卯二、所依報身之因——清淨刹土加行:
卯三、事業化身之因——善巧方便加行分二:
辰一、本體:
辰二、分類分二:
巳一、攝義而宣說:
巳二、廣說分類分二:
午一、所修對境之善巧方便:
午二、能修加行之善巧方便分三:
未一、本體:
未二、斷證特點:
未三、作用:
己二、宣說各分位究竟之現觀——頂加行分四:
庚一、加行道頂加行分四:
辛一、以相表示暖頂加行:
辛二、以增表示頂頂加行:
辛三、以穩表示忍頂加行:
辛四、以資糧表示世第一法頂加行:
庚二、見道頂加行分二:
辛一、宣說所斷——遍計之分別分二:
壬一、略說分別之本體分二:
癸一、宣說所取法之分別分二:
子一、真實宣說:
子二、彼是遍計之理由:
癸二、宣說能取補特伽羅之分別分二:
子一、略說本體:
子二、彼是遍計之理由:
壬二、廣說彼之分類分四:
癸一、廣說趨入所取分別分四:
子一、分別基方式:
子二、分別道方式分二:
醜一、分別本體方式:
醜二、分別差別方式:
子三、分別果方式分二:
寅一、分別如何證菩提之理:
寅二、分別如是證菩提之本體:
子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癸二、廣說捨棄所取分別分三:
子一、分別道之方式分二:
醜一、分別本體方式:
醜二、分別差別方式:
子二、分別果之方式分二:
醜一、分別總方式:
醜二、分別別方式:
子三、如是宣說之攝義:
癸三、廣說實有能取分別分四:
子一、對異生凡夫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
子二、對聲聞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
子三、對大乘所依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分二:
醜一、對道差別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
醜二、對根性差別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
子四、彼之攝義:
癸四、廣說假有能取分別分三:
子一、對小乘補特伽羅執為假有之能取分別:
子二、對大乘補特伽羅執為假有之能取分別:
子三、彼之攝義:
辛二、宣說對治——見道之智慧分三:
壬一、宣說因緣聚合之差異分二:
癸一、陳述緣——教法證法:
癸二、宣說因——福德資糧之近取:
壬二、宣說果斷得之詳細分類分二:
癸一、安立大中觀之觀點:
癸二、遮破有實宗之觀點分二:
子一、以勢事理而破:
子二、以承許相違而破:
壬三、本體方便智慧之真實特點分二:
癸一、宣說見道入定智慧分二:
子一、因無間道忍智分三:
醜一、宣說智慧甚深遠離破立之特點:
醜二、宣說廣大方便具一切波羅蜜多相:
醜三、說明本體方便智慧雙運之忍智:
子二、果解脫道之智獅子迅奮相:
癸二、宣說表示彼後得之實修:
庚三、修道頂加行分三:
辛一、對治修道之特點——所依寂止等持分二:
壬一、加行獅子奮迅等持:
壬二、正行超越等持:
辛二、所斷修斷之自性——俱生分別分二:
壬一、宣說所取法之分別分二:
癸一、宣說趨入所取分別分三:
子一、本體:
子二、分類分二:
醜一、於所入境大乘之教法分別方式:
醜二、於所入境大乘之證法分別方式分二:
寅一、於所斷過失法分別方式:
寅二、于所取功德法分別方式分二:
卯一、於勝義空性之殊勝功德分別方式:
卯二、于名言顯現殊勝功德分別方式:
子三、攝義:
癸二、宣說捨棄所取分別分三:
子一、本體:
子二、分類分五:
醜一、於所遣小乘資糧道法分別方式:
醜二、于加行道法分別方式:
醜三、于見道法分別方式:
醜四、于修道法分別方式:
醜五、于無學道法分別方式:
子三、攝義:
壬二、宣說能取補特伽羅之分別分二:
癸一、宣說實有能取分別分三:
子一、本體:
子二、分類分四:
醜一、於基見之差別補特伽羅分別:
醜二、于道修之差別補特伽羅分別:
醜三、於所得果之差別補特伽羅分別:
醜四、於所為行之差別補特伽羅分別:
子三、攝義:
癸二、宣說假有能取分別分三:
子一、本體:
子二、分類分二:
醜一、於所斷障分類愚昧不知之補特伽羅分別:
醜二、於對治般若道愚昧不知之補特伽羅分別分二:
寅一、於有境般若愚昧不知之補特伽羅分別:
寅二、於對境基道果愚昧不知之補特伽羅分別分三:
卯一、於基愚昧不知之所依補特伽羅分別:
卯二、於道愚昧不知之所依補特伽羅分別:
卯三、於果愚昧不知之所依補特伽羅分別:
子三、攝義:
辛三、宣說如是斷證圓滿之功德:
庚四、無間頂加行分三:
辛一、宣說本體止觀雙運等持分二:
壬一、因福德無量無間道之自性:
壬二、本體止觀雙運究竟之智慧:
辛二、廣說彼特點之分類分三:
壬一、宣說所緣之特點——無戲平等之真如:
壬二、宣說增上緣之特點——寂止正念相續之等持:
壬三、宣說行相之特點——息滅相執之勝觀智慧:
辛三、遣諍分三:
壬一、略說辯論之本體:
壬二、廣說分類分三:
癸一、總辯論:
癸二、別辯論分二:
子一、辯論對境基道果之所緣:
子二、辯論有境三智相:
癸三、攝義辯論:
壬三、攝義:
戊二、宣說次第與同時修之道次第分二:
己一、分位道次第之漸次現觀加行分三:
庚一、後得具廣大六度之漸次加行分二:
辛一、真實宣說:
辛二、宣說道之助伴六隨念之修法:
庚二、入定甚深無實性智漸次加行:
庚三、攝義:
己二、究竟道頓時之刹那現觀加行分四:
庚一、廣大方便之資糧非異熟刹那分二:
辛一、宣說真實本體:
辛二、宣說能表之比喻:
庚二、甚深智慧之資糧異熟刹那:
庚三、對境等性無相刹那:
庚四、有境無現無二刹那:
丁三、廣說所得果之功德——法身分三:
戊一、意法身及功德分三:
己一:總說具三特點法身之本體:
己二、廣說意法身之功德分二:
庚一、總功德:
庚二、別功德分二:
辛一、無染之差別:
辛二、願智之差別:
己三、說明其力功德恒常周遍任運分三:
庚一、本體無勤任運自成之功德分二:
辛一、真實宣說:
辛二、遣諍:
庚二、行相廣大周遍方際之功德:
庚三、時間無盡恒常之功德:
戊二、所依報身及相好分二:
己一、總說具五決定之報身本體:
己二、廣說相好功德分二:
庚一、宣說差別基相之功德分二:
辛一、宣說果相之功德分二:
壬一、三類十相:
壬二、二相:
辛二、宣說能成之因分二:
壬一、總說:
壬二、因之差別:
庚二、宣說差別法隨好之功德:
戊三、行為化身及事業分二:
己一、認清具五特點化身之本體:
己二、廣說事業之功德分三:
庚一、略說本體:
庚二、廣說分類分三:
辛一、安置於道之所依:
辛二、安置於道之本體分四:
壬一、安置於資糧道:
壬二、安置于加行道:
壬三、安置於見道:
壬四、安置于修道分二:
癸一、安置於不清淨七地:
癸二、安置於清淨三地分三:
子一、安置於八地:
子二、安置於九地:
子三、安置於十地分二:
醜一、安置於總特點分三:
寅一、安置於有學清淨圓滿成熟究竟之特點:
寅二、安置彼地功德法獲得自在之特點:
寅三、安置於彼地道果之法中:
醜二、安置於最後有者之特點:
辛三、安置於道之果位中:
庚三、攝義:
丙三、如是宣說之攝義分二:
丁一、攝為六種現觀: 
丁二、攝為三種現觀:
乙三、造論圓滿尾義:
甲四、末義譯跋:




現觀莊嚴論釋

——彌勒言教

哦巴活佛 著

堪布索達吉 譯

那莫瑪匝西日意!

頂禮文殊菩薩!

四聖之母三智大汪洋,

四種精進加行幻變中,

誕生法身圓滿之壇城,

能仁勝王日親頂上勝!

開顯一切圓滿般若經,

以及注疏竅訣之明鏡,

莊嚴光芒善說恩賜我,

至尊怙主彌勒恒救護!

此中領受無數刹土佛,

佛子勇識會眾屢屢宣,

甚深隱義幻化之現觀,

善緣智士歡喜供雲增。

殊勝本師釋迦佛的無垢教第二轉*輪所有般若經藏的密意,決定有兩種次第,一是基道果的一切法憑藉一百通用詞 直接闡示為無我空性之實相、三解脫之自性的直敘空性次第;二是證悟它的有境——基道的一切法證悟為無我之現觀三智自性以一百通用詞隱義之形式存在的隱義現觀次第。

其中,這裏講的無誤圓滿解釋隱義現觀次第的大論典——此《現觀莊嚴論》,分為論名、譯禮、論義與末義四個方面。

甲一、論名:

梵語:阿毗三昧耶阿朗迦羅那摩般若波羅蜜多鄔拔提沙奢薩哆囉

藏語:希繞街帕曰得謝木波滿納哥達木就問巴到哥波劍及下娃

漢語:般若波羅蜜多竅訣論——現觀莊嚴

兩種語言對照:阿毗:現;三昧耶:觀(或證);阿朗迦羅:莊嚴;那摩:所謂;般若:智慧;波羅蜜多:到彼岸;鄔拔提沙:竅訣;奢薩哆囉:論。

論名的意義:這部論典是能輕易通達所說根本經和能詮論般若波羅蜜多經藏密意的竅訣論,它堪為開顯所詮義道般若與果般若所包含之隱義現觀次第的莊嚴。

甲二、譯禮:

敬禮一切佛菩薩!

在所有佛陀出有壞及一切佛子菩薩眾前恭敬頂禮,這是譯師遵照國王規定而作的譯禮。

甲三(論義)分三:一、宣說入造論之分支;二、所造論體之自性;三、造論圓滿之尾義。

乙一(宣說入造論之分支)分二:一、說所詮般若之殊勝性而禮贊;二、說能詮論之必要而立誓造論。

丙一、說所詮般若之殊勝性而禮贊:

求寂聲聞由遍智,引導令趣最寂滅,

諸樂饒益眾生者,道智令成世間利。

諸佛由具種相智,宣此種種眾相法,

具為聲緣菩薩佛,四聖眾母我敬禮。

如是禮贊偈頌的意義結合契經的因緣 ,通過宣說成為其隱義三智的功德而對堪為四聖者之母的般若頂禮。到底是怎樣的呢?經藏直接宣說的因緣是以五圓滿的方式加以說明。舉例來說:“如是我聞,一時……”是指時間圓滿,在宣講所有般若經藏的某時。“于王舍城、靈鷲山等處,五千比丘俱……”這是說明眷屬圓滿。“迦葉等共同聲聞四眾眷屬、具足漏永盡等聲聞十五種功德超勝特法的阿羅漢,百千俱胝那由他大菩薩俱……”,這是講賢護等不共菩薩僧眾以及具足總持、神通等菩薩功德超勝特法的大乘聖者。“在大眾眷屬中央,世尊於獅子坐墊上雙足跏趺,身體端直……”這是說明本師圓滿,即導師能仁王。佛陀講法的殊勝性,以意教誡神變入定于等持王、獅子遊舞等持等所有等持當中;以身神境神變而顯示所有身相;以語記說神變使講說從波羅蜜多、般若入手之法門的光芒普照十方。佛陀就是具足這種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轉了《十七母子般若》等屬於般若的*輪,這是法圓滿。

如此以五圓滿而宣說的隱義中,以四眾眷屬所包括的一切聲聞、緣覺的身份,依靠基智的方便而獲得漏永盡等寂滅特點的果位。作者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以第一句“求寂聲聞由遍智,引導令趣最寂滅”來講基智的特點。十地所包括的諸位菩薩身份依靠道智方便而獲得以總持、神通等成辦世間利益之特點的果位。作者正是考慮這一點,才以第二句“諸樂饒益眾生者,道智令成世間利”來講道智的特點。三時所包括的一切能仁佛陀身份,依靠遍智的增上緣方便獲得憑藉三種神變從波羅蜜多及般若入手宣說所詮義的一切種智及能詮經藏各種次第之語特點的果位。作者考慮到這一點,以第三句“諸佛由具種相智,宣此種種眾相法”來講遍智的特點。以上三智所包含的般若堪為自子四聖之母,因此以第四句“具為聲緣菩薩佛,四聖眾母我敬禮”歸納要義而對般若進行禮贊。可見,證悟供養對境般若的本體實相無自性的智慧堪為自子聖者之母。

分類:即四聖子之母有三智。具體來說,所有尋求自我寂滅的聲聞依靠證悟一切基為人無我以及在此基礎上證悟所取無自性的基智方便而被引入聲聞緣覺二種寂滅果位,這是基智。利益眾生的一切菩薩依靠證悟一切道為無緣的道智方便而獲得能成辦一切世間利益的果位,這就是道智。所有圓滿正等覺能仁依靠真實具足證悟一切種相無生的遍智方便而證得以種種能詮經藏次第宣說所詮遍智之方便的果位,這就是遍智。正由於堪為以上自子四聖之母的緣故,才對聲聞、菩薩眾,尤其是三時諸佛之母——般若波羅蜜多進行頂禮。

這以上是禮贊句。

本頌的直敘即是對經的隱義深密四聖子之母——三智禮贊。

此外,將“具為聲緣菩薩佛”加在佛陀的特法當中,解釋成對具有這樣眷屬的佛陀之母作禮贊。所以,字面意思只不過是結合經中直敘的因緣五圓滿而已。

印藏的各位智者作了上面兩種解釋。

通過如此對三智禮贊也就禮贊了它所包含的八種現觀,所以才對三智進行禮贊。關於此等詳細內容,當參閱《現觀莊嚴論義釋·彌勒密意莊嚴論》 。

丙二、說能詮論之必要而立誓造論:

大師於此說,一切相智道,

非餘所能領,於十法行性,

經義住正念,具慧者能見,

為令易解故,是造論所為。

我等大師佛陀在此了義經藏中用優美的能詮詞句宣說所詮深義一切種智之道及果的隱義,極其甚深,難以通達,並不是不具備竅訣的其他人所能領受的,對於能詮論具有般若十法行之經的密意及所詮義具有般若八事七十義之體性的道果所有意義,具足尋求甚深般的正知正念、擁有智慧這三種特徵的人才能現見、證悟,為此作者立誓造這部解釋密意的論典。

必要之差別:就是為了讓人輕而易舉通達經的一切甚深隱義,這就是造此論的必要。本論直敘的密意,聖解脫部論師也是結合造論的必要來解釋,獅子賢論師則結合此論暗示的必要等四法加以闡明。不單單是這裏,在以下行文中也可以了知這一點,因為《明義疏》 中主要是將頌詞的直敘與暗示結合起來宣說。

乙二(所造論體之自性)分三:一、略說現觀之自性;二、廣說彼之分類;三、如是宣說之攝義。

丙一(略說現觀之自性)分二:一、以八種現觀略說論體;二、以七十義略說分支。

丁一、以八種現觀略說論體:

般若波羅蜜,以八事正說,

遍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

一切相現觀,至頂及漸次,

刹那證菩提,及法身為八。

關於所講的般若波羅蜜多,以所詮現觀八事來闡述《般若經》中所說真實隱義的道理。八事到底是什麼呢?

一、遍智:相無願的智慧、具有殊勝方便智慧的一切現觀是遍智;

二、道智:道無相的智慧、具有殊勝方便智慧的一切現觀是道智。

三、基智:基無我的智慧、具有殊勝方便智慧的現觀是基智。相似基智只具足其中的“基無我”這一法相,以此為例,其餘的內容也要這樣分析類別。

四、正等加行:圓滿修行三智的一切現觀叫正等加行。

五、頂加行:各個修位當中達到極點的現觀叫頂加行。

六、漸次加行:循序漸進修行暫時道相的現觀叫漸次加行。

七、刹那加行:頓時修行究竟道相的現觀叫刹那加行。

八:法身:所得果的功德究竟的現觀就是法身。

總共有以上八種現觀。

丁二、以七十義略說分支:

按照略說論體的次第,八種現觀當中,

第一、遍智:能代表遍智的十法:

發心與教授,四種抉擇分,

正行之所依,謂法界自性,

諸所緣所為,甲鎧趣入事,

資糧及出生,是佛遍相智。

(一)發心:具足二利的殊勝方便智慧即是發心。

(二)教授:傳授真實修行方式的殊勝言教是教授。

(三)抉擇支:具備大乘見道加行五種特法是四種抉擇分。

(四)修行所依:修行的所依即是心的實相種姓(也就是法界自性)。

(五)修行所緣:作為取捨所知中所緣的根本為修行所緣。

(六)修行所為:究竟修行的不共所修法即是修行所為。

(七)披甲修行:具有方便智慧雙運的意樂修行六度為披甲修行。

(八)趨入修行:悟入所入境道果圓滿的大乘即是趨入修行。

(九)資糧修行:修學加行二資糧雙運道為資糧修行。

(十)定生修行 :必定獲得了知所成斷證圓滿為無生的智慧即是定生修行。

以上這些是能表示一切能仁王圓滿佛陀為利他所轉*輪的不共增上緣——了知一切法為無生的遍智現觀本體及分支的十法。這十法的數目與次序是固定的。

第二、能表示道智的十一法:

令其隱暗等,弟子麟喻道,

此及他功德,大勝利見道,

作用及勝解,贊事並稱揚,

回向與隨喜,無上作意等,

修行最清淨 ,是名為修道,

如是說聰智,菩薩之道智 。

(十一)道智支分:能依道智圓滿的殊勝功德是道智支分。

(十二)弟子聲聞道:了知共同聲聞道無緣,是聲聞弟子道智。

(十三)麟喻獨覺道:了知所知獨覺道為無生,是麟喻獨覺道智。

(十四)見道道智:現見不共大利益菩薩道為無緣的現觀即是菩薩見道道智。

(十五)修道功用:大乘修道的殊勝作用即是修道功用。

(十六)勝解修道:具有殊勝信解的修道後得智慧是勝解修道。

(十七)勝解修道功德:在自利勝解位贊說功德,在二利勝解位如理恭敬,在他利勝解位高度稱揚,也就是勝解修道功德。

(十八)回向修道:具有殊勝回向的修道後得智慧即是回向修道。

(十九)隨喜修道:具有殊勝隨喜的修道後得智慧即是隨喜修道。

(二十)修行修道:大乘修道(無上作意等)殊勝無間道智慧即是修行修道。

(二十一)清淨修道:大乘修道解脫道智慧即是清淨修道。

以上這些是能表示一切有聰明才智的菩薩成辦利他不共增上緣——了知具三種姓之一切道為無生的道智現觀本體及分支的十一法,這十一法的數目與次序是固定的。

第三、能表示基智的九法:

智不住諸有,悲不滯涅槃,

非方便則遠,方便即非遙,

所治能治品,加行平等性,

聲聞等見道,一切智如是。

(二十二)智不住生死基智:以證悟二無我的智慧寂滅有邊,也就是智不住生死基智。

(二十三)悲不住涅槃基智:以方便大悲力寂滅寂邊,即是悲不住涅槃基智。

(二十四)遠基智:不具有方便智慧的非方便基智,即是遠基智。

(二十五)近基智:具有殊勝方便智慧的方便基智,即是近基智。

(二十六)所治基智:耽著基成為所斷的本體,即是所治基智。

(二十七)作為基無我的現觀對治之本體,即是能治基智。

(二十八)基智加行:遣除耽著基的殊勝加行——基智加行。

(二十九)基智加行平等性:成為基智加行相的特點——基智加行平等性。

(三十)基智見道:現見基無我離邊實相的智慧——基智見道。

以上這些承許是能表示一切聲聞等被引入寂滅的不共增上緣也就是了知基的一切法為人我無生以及所取能取法之無生共不共基智現觀本體及分支的九法,這九種法數目與次第是固定的。

第四、能表示正等加行的十一法:

行相諸加行,德失及性相,

順解脫抉擇,有學不退眾,

有寂靜平等,無上清淨刹,

滿證一切相,此具善方便。

(三十一)加行相:證悟基四諦實相之智慧的差別,即是加行相。

(三十二)加行:具有殊勝方便智慧道的修行,即是加行。

(三十三)加行功德:修行加行所得之果的法,即是加行功德。

(三十四)加行過失:障礙加行的所斷之法,即是加行過失。

(三十五)加行性相:能表示大乘加行的所知法,即是加行性相。

(三十六)大乘順解脫分:具有方便智慧的隨解脫分資糧道,即是順解脫分。

(三十七)大乘順抉擇分:具足殊勝二利的隨抉擇分,即是順抉擇分。

(三十八)不學不還:具有殊勝入定後得之隨圓滿菩提分的不退轉眾,即是有學不還。

(三十九)生死涅槃平等加行:依靠無分別獲得自在的資糧修行法身,即是生死涅槃平等加行。

(四十)清淨刹土加行:依靠清淨刹土獲得自在的資糧修行色身,即是清淨刹土加行。

(四十一)方便善巧加行:依善巧方便獲得自在的資糧修行二利——方便善巧加行。

以上這些法是能表示圓滿修行三智之正等加行本體及分支的十一法,這十一法數目與次第是固定的。

第五、能表示頂加行的八法:

此相及增長,堅穩心遍住,

見道修道中,各有四分別。

四種能對治,無間三摩地,

並諸邪執著,是為頂現觀。

(四十二)暖頂加行:獲得暖相之明的暖位(智慧),即是暖頂加行。

(四十三)頂頂加行:增長之明增上的頂位智慧,即是頂頂加行。

(四十四)忍頂加行:方便智慧的證悟忍與穩固忍的智慧,即是忍頂加行。

(四十五)世第一頂加行:具有見道之殊勝直接因的等持,即是世第一頂加行。

(四十六)見道頂加行:遍計見斷的殊勝對治,即是見道頂加行。

(四十七)修道頂加行:俱生修斷的殊勝對治,即是修道頂加行。

(四十八)無間頂加行:遍智之圓滿直接因的究竟止觀三摩地,即是無間頂加行。

(四十九)應遣邪行:對證悟甚深二諦之義反駁者,即是應遣邪行。

以上這些法是能表示略修達到極點的頂現觀本體及分支的八法,這八法的數目與次第是固定的。

第六、能表示漸次加行的十三法:

漸次現觀中,有十三種法。

(五十)佈施加行:具足四法 的殊勝舍心,即是佈施加行。

(五十一)持戒加行:具足四法的殊勝斷心,即是持戒加行。

(五十二)安忍加行:具足四法的殊勝不亂之心,即是安忍加行。

(五十三)精進加行:具足四法的殊勝樂善之心,即是精進加行。

(五十四)靜慮加行:具足四法的殊勝寂止等持,即是靜慮加行。

(五十五)智慧加行:具足四法的殊勝勝觀證悟,即是智慧加行。

以上是後得廣大六波羅蜜多所攝的漸次加行。

(五十六)隨念佛加行:憶念道之最勝導師的因——佛陀,即是隨念佛加行。

(五十七)隨念法加行:憶念道之圓滿本體的因——善法,即是隨念法加行。

(五十八)隨念僧加行:憶念道之清淨助伴的因——聖眾,即是隨念僧加行。

(五十九)隨念戒加行:憶念道之清淨身體所依的根本——戒律,即是隨念戒加行。

(六十)隨念施加行:憶念道之圓滿順緣的因——佈施,即是隨念施加行。

(六十一)隨念天:憶念道之最勝助緣——天尊,即是隨念天加行。

以上是六種隨念助緣漸次加行。

(六十二)無實性智次第加行:入定當中證悟無戲本體,即是無實性智漸次加行。

以上所有這些是能表示漸次修行三智行相的漸次現觀本體及分支的十三種法,這十三法的數目與順序是固定的。

第七、能表示刹那加行的四法:

刹那證菩提,由相分四種。

(六十三)非異熟刹那加行:廣大方便的福德資糧達到究竟的現觀,即是非異熟刹那加行。

(六十四)異熟刹那加行:甚深智慧的智慧資糧達到究竟的現觀,即是異熟刹那加行。

(六十五)無相刹那加行:修行對境等性雙運達到究竟的現觀,即是無相刹那加行。

(六十六)無二刹那加行:有境無二取的加行達到究竟的現觀,即是無二刹那加行。

以上由反體法相而分的這所有法,是能表示頓然修行三智究竟行相的刹那現觀本體及分支的四種法,這四法的數目與順序是固定的。

第八、能表示法身的四法:

自性受用身 ,如是餘化身,

法身並事業,四相正宣說。

(六十七)本性身:具足究竟自利斷證三種特徵的法性,即是本性身。

(六十八)報身:具五決定他利究竟的色身,即是圓滿受用身。

(六十九)化身:具五種特點種種調眾幻化,即是化身。

(七十)法身:以方便調伏所化眾生的事業不間斷——果位法身事業。

以上這些是能表示所得究竟果法身之現觀本體及分支的四法,這四法的數目與順序是固定的。這是本論頌詞直接宣說的意義,也符合聖解脫部等印藏諸位大智者的密意。還有承許自性身、報身、法身及化身四身是能表示法身的四法,這顯然是獅子賢等印藏多數論師的觀點。本論頌詞的字面意思:“法性自性身、圓滿受用身以及除此之外的化身這三身是能表示第八品法身的法,再加上事業,共有四法。”這是直接明確宣說的,所以其他講法是本論頌詞暗示的無上密意。

丙二(廣說彼之分類)分三:一、別說對境三智法相——三智;二、略說彼相加行——四加行;三、廣說所得果之功德——法身。

丁一(別說對境三智法相——三智)分三:一、相無生之現觀遍智;二、道無相之現觀道智;三、基無我之現觀基智。

 

第一品 遍智

戊一(相無生之現觀遍智)分三:一、宣說意樂發大菩提心;二、宣說加行遍智道之分支;三、宣說本體實修之現觀。

己一(宣說意樂發大菩提心 )分二:一、以法相略說本體;二、以比喻廣說事相。

庚一(以法相略說本體)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對應佛經。

辛一、真實宣說:

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

意樂發菩提心的法相:具有二利的殊勝方便智慧,也就是說以悲心的方便為利他,以智慧欲求真實圓滿菩提。

辛二、對應佛經:

彼彼如經中,略廣門宣說。

剛剛講的悲心所為——利他;智慧所求——菩提,這是依照《般若經》中所說,從法相的角度簡略說明及以比喻廣說事相。到底是怎樣的呢?略說本體,《般若經》中雲:“舍利子,菩薩大菩薩欲求得一切法一切相正等正覺者當學修此智慧波羅蜜多。”這是講菩提。又雲:“菩薩大菩薩欲求將十方刹土所有恆河沙數世界中所有眾生悉皆安置於無餘涅槃果位,當學修般若波羅蜜多。”這是講利他。這以上是從法相的角度略說具二利的發心。此經又雲:“舍利子,大菩薩以不住之方式安住對境,不緣所施、施者、受者之故以全無所施之方式修行佈施波羅蜜多……,菩提的事相是佈施等以及令具有慳吝之眾生佈施直至令邪慧者獲得圓滿智慧等等。利他的事相即令眾生佈施等(等字包括其餘五度),其中詳細闡述了這種道理。

如此位居七十義之首的發心對應佛經就成了首句點睛修飾,以此為例,所有七十義都是依照經的密意而宣說,並不是自我杜撰來講的。如是宣說的必要,也是為了通達必須依靠對此教恭敬而以佛語作為正量,斷除惡尋思的自我杜撰。

庚二、以比喻廣說事相:

如地金月火,藏寶源大海,

金剛山藥友,如意寶日歌,

王庫及大路,車乘與泉水,

雅聲河流雲,分二十二種。

1、與欲樂助伴相應的發心作為善法功德的所依——欲樂如地之發心。

2、與意樂助伴相應的發心直至菩提之前不會變異——意樂如金之發心。

3、與增上清淨意樂助伴相應的發心使善法日益增上——增上意樂如月之發心。

4、與加行助伴相應的發心能夠焚燒障礙之薪——加行如火之發心。

5、與施捨助伴相應的發心能滿足眾生的願望——佈施如寶藏之發心。

6、與持戒助伴相應的發心作為一切功德的來源——戒如寶源之發心。

7、與安忍助伴相應的發心,終究不被損害所亂——安忍如大海之發心。

8、與精進助伴相應的發心堅定不退而樂於善法——精進如金剛之發心。

9、與靜慮助伴相應的發心,不被散亂所動——靜慮如山王之發心。

10、與智慧助伴相應的發心能消除二障之疾——智慧如藥之發心。

11、與善巧方便助伴相應的發心,以方便成辦他利——善巧如友之發心。

12、與願助伴相應的發心能成就所欲之果——願如摩尼寶珠之發心。

13、與力助伴相應的發心能成熟所化眾生——力如日輪之發心。

14、與本智助伴相應的發心,以正法能使所化有情生起希求心——智如歌聲之發心。

15、與神通助伴相應的發心能夠成辦廣大他利——神通如王之發心。

16、與二資糧助伴相應的發心具足多種善資——二資如庫之發心。

17、與菩提分法助伴相應的發心是一切聖者必經之路——菩提分法如大路之發心。

18、與方便智慧助伴相應的發心能不住有寂——方便智慧如車乘之發心。

19、與總持辯才助伴相應的發心,法句法義無有窮盡——總持辯才如泉水之發心。

20、與法筵助伴相應的發心,以妙音傳演四法印——法筵如雅聲之發心。

21、與唯一行道助伴相應的發心,趨向究竟一乘——唯一行道如河流之發心。

22、與法身助伴相應的發心,示現種種事業——如雲之發心。

我們要明確,以上以二十二種比喻助伴的分類歸納了從勝解行資糧道加行道的發心直至盡斷諸障佛地之發心的所有事相。其中,前三種發心依次對應小、中、大資糧道;第四加行如火之發心對應加行道,隨後與十波羅蜜多相應的發心依次對應十地,接下來的五種發心在三清淨地之道中具有,最後三種發心在佛地的加行、正行與後行中具有。這是一種承認方式。還有承許二十二種發心全部是有學道中具有,《經莊嚴論》等論典的密意是指因之發心。所以,一定要通達所有大經大論中出現的這兩種觀點。

己二(宣說加行遍智道之分支)分三:一、實修法之教授;二、教義道加行之抉擇支;三、修行所依之種姓。

庚一(實修法之教授 )分二:一、總說;二、別說難以通達之僧寶。

辛一(總說)分二:一、本體實修法之殊勝教授;二、如是宣說之攝義。

壬一(本體實修法之殊勝教授)分三:一、修行本體殊勝方便智慧之教授;二、修行分支法圓滿之教授;三、修行基礎道正行之教授。

癸一、修行本體殊勝方便智慧之教授:

修行及…

1、教誡不離開所知現空二諦之行相的修行本體而修持方便智慧雙運之道,即是修行教授。

癸二(修行分支法圓滿之教授)分三:一、道所緣之教授;二、道所依之教授;三、道助伴之教授。

子一、道所緣之教授:

…諸諦。

2、教誡緣取修行的所緣道相共不共所緣境的四諦,即是所緣教授。

子二、道所依之教授:

佛陀等三寶。

3、教誡皈依一切道的依處佛陀等三寶——所依教授。

子三(道助伴之教授)分二:一、除違緣之助伴;二、成順緣之助伴。

醜一、除違緣之助伴:

不耽著不疲,周遍攝持道。

4、作為初始入道之違緣——同惡懶惰的對治就是不耽著的精進教授。

5、作為中間修道之違緣懈怠懶惰的對治就是永不疲倦的精進教授。

6、作為最後道得以究竟之違緣——自輕淩懈怠的對治就是受持正道的精進教授。

醜二、成順緣之助伴:

五眼六通德。

7、教誡修行道的不共助緣五眼——五眼教授。

8、教誡生起、成就共同助伴六通——六通教授。

癸三、修行基礎道正行之教授:

見道並修道。

9、前所未見的實相義得以現見——見道教授。

10、已見實相的意義反復加以修行,在相續中生起——修道教授。

壬二、如是宣說之攝義:

應知此即是,十教授體性。

我們應當了知,以上十種教授數目與順序是固定的體性。

關於教授與隨教授的差別,儘管承許能獲得前所未得的道法稱為教授;能使已經獲得的道法更為殊勝,是隨教授,然而解脫部論師卻恰恰相反來講解這兩者。

如此教授的界限:對聽者來說,安立為從小資糧道直至十地末際之間;而作為講者,主要是佛地,而對一般講授者而言,安立為從資糧道開始。

辛二(別說難以通達之僧寶)分二:一、真說;二、攝義。

壬一(真說)分二:一、聲聞;二、緣覺。

以能表喻的僧伽——具聲聞緣覺身份者來表示所表意義的僧伽——具聲聞緣覺名稱者。

癸一(聲聞)分二:一、向;二、果。

子一、向:

諸鈍根利根。

鈍根者是指隨信行者,利根者是隨法行者。

子二(果)分二:一、初果;二、勝果。

醜一、初果:

信見至…

初果分為信解與見至兩種。

醜二(勝果)分三:一、預流勝果;二、一來勝果;三、不還勝果。

寅一、預流勝果:

…家家。

(預流勝果)有人家家生與天家家兩種。

寅二、一來勝果:

一間…

一來勝果就是一生一間聖者。

寅三(不還勝果)分三:一、定趨色界;二、定趨無色界;三、此外補特伽羅。

卯一(定趨色界)分二:一、總定趨色界;二、分別上流。

辰一、總定趨色界:

…中生般,行無行…

(此種不還聖者)分為中有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四種。

辰二(分別上流)分二:一、趨色究竟;二、終趨有頂。

巳一、趨色究竟:

…究竟,三超…

(此種不還聖者)分為一般趨色究竟天與分別的超越、半超、遍殆三超越。

巳二、終趨有頂:

…往有頂。

這就是指終往有頂不還聖者。

卯二、定趨無色界:

壞色貪…

壞有貪這是指定趨無色界不還聖者。

卯三、此外補特伽羅:

…現法,寂滅及身證,

這是指現法寂滅與身現證兩種。

癸二、緣覺:

麟喻…

這是麟角喻獨覺。

壬二、攝義:

…共二十。

以能表喻僧伽——小乘聲聞緣覺來表示的所表義僧伽——大乘菩薩聖者僧伽總共有二十。

能表喻僧伽聲聞緣覺的身份,按照小乘契經的意義,《俱舍論》中的“鈍根者為隨信行,利根者則隨法行”是講隨信行與隨法行兩種隨行;“爾時鈍根利根者,分得信解見至名”,這是講信解與見至;“二三世生家家者”這一句是講兩種家家生;“滅盡七品八品過,亦名一生與一間”是講一生一間聖者;“中生有行及無行,趨般涅槃諸上流”,這是講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輪修禪往色究竟”是講趨色究竟;“彼超半超與遍歿,餘往有頂”,這是講三超越與終趨有頂。“無色四”是講定趨無色界;“他者此生趨涅槃”這是講現法寂滅;“獲得滅定不來者,承許彼為身現證”是講身現證;“本師麟角喻者非”是講麟角喻獨覺。總共有以上二十種僧伽。

具有聲聞緣覺名稱的所表義僧伽,按照《般若經》中的次第來說,1、隨信行者:某位菩薩從人類結生到人類中。

2、隨法行者:某位菩薩從其他清淨佛刹或者兜率天轉生到此處(指娑婆世界)。

3、信解者:某位不善巧方便的菩薩現前了無想定,沒有離世而在那裏結生,安住很長時間以後死去,再度於此處結生,由於根性遲鈍的緣故稱為信解者。

4、見至者:某位菩薩雖然現前了無想定,但依靠善巧方便力而不投生到長壽天,而轉生於其餘任何一處。

5、人家家生:某位獲得了四禪、四無量、等至的菩薩,以善巧方便力而不現前此等之果,而轉生到如大薩拉樹般的國王種姓等人類當中。

6、天家家生:某位菩薩雖然獲得了四禪四無色定等,但不現前其果,而唯一在欲界天中屢屢投生。

7、一間者:某位菩薩雖然獲得了所有禪定直至不共法之間的功德,但仍然為了供佛等而安住一世,如經中說:“文殊,汝仍以供佛之事業而住存否?”

8、中般涅槃:某位菩薩投生到色界梵天世界以後依靠那一身體積累資糧,現前真實正等正覺果位。

9、生般涅槃:某位最後有菩薩,加持壽命達到無量,在那一生中成佛。

10、有行般涅槃:某位菩薩在無量世間界中,以明顯的精進而度化多之又多的眾生,毫不言及自我而以利益有情來修道。

11、無行般涅槃:某位菩薩自然或依靠因緣,初始發心即得不退轉地而成為菩薩,如不惱比丘、海塵婆羅門等等。

12、趨色究竟:某位菩薩轉成轉輪王而從佈施開始饒益有情,使他們奉行十善業道以後前往梵輔天至色究竟天之間。

13、超越:如果某位菩薩一開始圓滿了四禪,可是依靠個別外緣而退失,那麼當他再度獲得一禪以後就投生到梵輔天,如果在那裏得到所有上面禪定後死去,則在色究竟天受生,在各種各樣的佛刹中示現證得菩提。

14、半超:某位菩薩一開始圓滿四禪,如果依靠個別外緣從中退失,那麼當再度獲得一禪以後轉生到梵輔天,之後死去而投生到色究竟天。

15、遍歿:某位菩薩唯一在兜率天入定於一禪,死去以後投生到那裏,並逐漸在色界十七處受生、死亡而去往色究竟天,隨後度化眾多有情。

16、終至有頂:某位淨居天的菩薩如幻領受所有色界無色界禪樂,投生到有頂以後利益芸芸眾生。

17、壞色貪:某位菩薩在此欲界斷除色界所有見斷、修斷,獲得無色界處以後,從這裏死去而不經色界,瞬間便投生到無色界,之後也是度化有情。

18、現法寂滅:某位菩薩僅僅在一生當中具有輪王七寶,當時圓滿資糧以後不受生他世、不受生他身而現前成佛。

19、身現證:某位菩薩獲得頓超等持後以智慧身現前滅盡定。

20、麟角喻獨覺:某位菩薩前往連三寶名聲也聽不到的某一刹土中示現證得菩提而度化所化有情。

共有以上二十種僧伽。從向與初果中分出的所有補特伽羅分類,都包括在兩種隨行、信解見至範疇內,因此不單獨計數。以上按照本論頌詞的意趣只是簡略宣說的。關於聖解脫部、獅子賢論師、布達西日、現德巴等等印度的諸位論師對本頌直接間接數目的分攝以及能詮喻僧伽、所詮義僧伽的詳細內容當從《二十僧伽專題分析》中得知。

庚二(教義道加行之抉擇支 )分二:一、略說差別之本體;二、廣說彼等之分類。

辛一(略說差別之本體)分二:一、證悟之差別及攝持;二、所斷之差別對應差別事。

壬一、證悟之差別及攝持:

所緣及行相,因緣並攝持。

本體是大乘見道的殊勝加行。

所緣之差別:四諦的一切法及有法所包括的所證二無我。

行相之差別:證悟無我所有完整行相之對治的圓滿現觀。

因之差別:作為所有三乘證悟種姓包括的見道之因。

攝持之差別:具有救護有寂所有階段的內外攝持,即這樣的證悟差別連同攝持。

壬二、所斷之差別對應差別事:

菩薩救世者,如暖等體性。

依具四分別,分下中上品,

勝出諸聲聞,以及諸麟喻。

能超勝事——救護眾生的菩薩加行道暖位等如理如實的體性中次第具足包括三乘所斷之四種分別的種子——見斷修斷,而作為驅除這些所依的殊勝加行道分為下中上品智慧的所有對治法,遠遠勝過所超勝者——所有聲聞以及麟角喻獨覺的加行道。

總而言之,共同不共所證的一切所緣的根本就是二無我——所緣圓滿;解脫與遍智一切道的根本即是證悟無我——行相圓滿;作為包括聲聞緣覺菩薩乘所有證悟種姓大乘見道之果的因——因圓滿;滅盡有寂邊的所有現觀的根本即是內外攝持圓滿——緣圓滿;所斷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的根本即是二我執——所斷圓滿。通過具足以上五種特法來區分,這是本論直敘的意趣,可是其他論師說只是從斷除所知障的角度立為特法,當與本論中直接宣講煩惱障的根本補特伽羅實有執著的分別發生抵觸時,他們就多重分別等分別作各種敷衍,這顯然已經捨棄了斷除障礙解脫與遍智之障根本的甚深要義,斷除無關緊要分支之分別的這種注疏接近遮障本頌的密意,因此一定要依照原頌的意趣來領悟。

辛二(廣說彼等之分類)分三:一、廣說所證所緣行相與因三者;二、廣說所斷四種分別;三、廣說所依兩種攝持。

壬一(廣說所證所緣行相與因三者)分二:一、各自分析;二、攝義。

癸一(各自分析)分四:一、暖位;二、頂位;三、忍位;四、勝法位。

子一、暖位:

所緣無常等,是四諦等相,

行相破著等,是得三乘因。

色等離聚散 ,住假立無說。

下品暖位的所緣相差別:作為四諦的共同特法色等,遠離十六種增益之人無我的(無常等)十六種行相,即是所緣;無有所緣戲論而證悟一切耽著不存在,即是行相;暖位等四種加行道的因:作為包含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證悟種姓之果——見道的因。

中品暖位的所緣相差別:四諦的不共特法色等,遠離聚散、破立之法無我的三十二種行相,即是所緣;證悟了由於無有名稱的戲論而不執著離住——無常及安住——非無常等,即是行相。

上品暖位的所緣相差別:四諦的有法世俗顯現的色等法無實如幻,僅僅是名言假立的差別,即是所緣;證悟由於不存在善等戲論而以名稱無可言說,即是行相。

子二、頂位:

色等不安住,其體無自性。

彼等自性一,不住無常等。

下品頂位的所緣相差別:色等四諦的法性勝義空性不住戲論之邊的本體無有自性的差別,即是所緣。證悟了這些自性唯一是空性而對不住無常等也不分別,即是行相。

彼等彼性空,彼等自性一。

不執著諸法,不見彼相故。

智慧所觀察,一切無所得。

中品頂位的所緣相:色等四諦的法性現空雙運的本體空,無二無別的自性中一味一體的差別,即是所緣。由於通達息滅雙運的戲論而對諸法本體雙運也不執著,即是行相。

上品頂位的所緣相差別:色等四諦的法性離邊等性而不見一體他體的戲論相的差別,即是所緣。以通達無相的智慧來全面觀察相狀,結果了悟到一無所得,即是行相。

子三、忍位:

色等無自性,彼無即為性。

無生無出離,清淨及無相。

由不依彼相,非勝解無想。

下品忍位的所緣相差別:色等四諦的法性本體空性法相的本體不存在的差別,即是所緣。證悟對法性無本體空性的體性也不加執著,即是行相。

中品忍位的所緣相:色等四諦的法性果無願有寂等性無生無出離的差別,即是所緣。以有寂等性而通達對色法自性清淨也不執著,即是行相。

上品忍位的所緣相:色等四諦的法性因無相取捨等性無有自相共相的差別,即是所緣。由不依於相狀的戲論而通達不勝解相狀並且無有想相,即是行相。

子四、勝法位:

正定定作用,授記盡執著。

三互為一性,正定不分別。

下品勝法位的所緣相:勇於趨入色法等四諦的有境本體無生、具三解脫的等持等差別,即是所緣;通達對本體等持的作用任運自成也不執著,即是行相。

中品勝法位的所緣相:具足色等四諦的有境果差別等持中得到佛陀授記等等差別,即是所緣;通達滅盡入定於殊勝果等持的執著,即是行相。

上品勝法位的所緣相:色等四諦的有境相自性所作、能作及作業三者互為一體的差別,即是所緣;通達對因相狀法的等持也不分別,即是行相。

癸二、攝義:

是順抉擇分,下中上三品。

以上因果體的法及法性的行相分類,是依靠所緣與行相的差別,一一分析加行道順抉擇分的不同,每一個都包括下中上三品。

具體來說,下品、中品暖位次第滅除對四諦共同特法與不共特法的耽著。上品暖位的階段以及下、中、上品頂位依次滅除對顯現、空性、雙運及等性的耽著。然而,絕不要誤解成與中觀四步境界是一個。下、中、上品忍位依次滅除對等性的差別法相、有寂相、取捨相平等性對境三解脫的耽著。下、中、上品勝法位次第滅除對有境因果體之三解脫者的耽著。這是從主要的角度來宣說的。《明義疏》中說:有些從因的角度……,這顯然是本論的密意,但其他論師也是眾說紛紜。

壬二(廣說所斷四種分別)分二:一、所取法之分別;二、能取補特伽羅之分別。

癸一(所取法之分別)分二:一、略說本體之分類;二、廣說事相之分類。

子一、略說本體之分類:

由所依對治,二所取分別。

由所取境所舍所依法與它的對治所取清淨法的差異,有境取法的分別也有兩種,一是分別對境所舍事之法的染汙所取分別,二是分別所取清淨法的清淨所取分別。有些論師認為所取分別也有實有執著與假有執著兩種。儘管是有卓越智慧的人,但還是希望辨別場合、分析要義。

子二、廣說事相之分類:

由愚蘊等別,彼各有九種。

染汙所取分別從對境的角度來分有九種,到底是哪九種呢?對於對境事之法,有總體、具體、特殊的三種分別。

其中,第一總體之分別包括兩種:

1、愚昧不知染汙因法的分別。

2、愚癡不知染汙果法苦諦蘊的分別。

第二具體之分別包括三種,即染汙體之分別、染汙因之分別與染汙果之分別。其一、染汙體之分別包括兩種:

3、耽著染汙基是名色的分別。

4、基差別貪執為二邊的分別。

染汙因之分別包括三種:

5、不知淨染功過的分別。

6、不住彼過差別執為對治聖者的分別。

7、緣所斷三輪的分別。

8、染汙果之分別就是自他三有等的分別。

9、第三特殊所斷法之分別方式,也就是於所斷法差別生起相似清淨法的分別。

總共有以上九種。

同樣,清淨所取分別如果從對境的角度來分也有九種,是哪九種呢?

於對境淨法有總體、具體的兩種分別方式,其中於對境清淨法的總體分別包括三種:

1、執著清淨體為無漏五蘊的分別。

2、執著增上緣為清淨處的分別。

3、執著近取因為無漏界的分別。

於對境清淨法的具體分別,包括對基道果法的三種分別,於基法之分別包括兩種:

4、於緣起執為世俗法的分別。

5、於其本體空性執為勝義法的分別。

于道法之分別包括行為與本體之兩種分別:

6、行為的分別,也就是執著為佈施等六度義的分別。

本體之分別包括兩種:

7、執著現見前所未悟的實相是見道的分別。

8、執著修行已見實相是修道的分別。

9、於果法之分別,也就是執道究竟為果無學道的分別。

以上是九種清淨所取分別。

由此我們要清楚,所取境法之自性由基與對治分別境的差異,染汙、清淨所取分別一一也各有九種。

癸二(能取補特伽羅之分別)分二:一、略說本體之分類;二、廣說事相之分類。

子一、略說本體之分類:

由實有假有,能取亦分二。

由對境補特伽羅實有、士夫僅僅假有作為所依,承許它的有境執著補特伽羅的能取分別也分為兩種,一是分別對境補特伽羅為實有的實有能取分別,二是分別對境士夫假立的假有能取分別。

子二、廣說事相之分類:

自在我等體,蘊等依亦爾。

實有能取分別,執著對境補特伽羅不是單單假立而是自由自在之我等本體實有的分別方式有九種。是哪九種呢?

總的來說分為執著補特伽羅之差別事與差別法兩種分別方式:

1、差別事之分別:執著獨立自在之我等本體的分別。

差別法之分別包括總體、具體與特殊三種分別方式。總體分別包括以下三種:

2、執著我是獨一無二的分別。

3、執著我是作者之因的分別。

4、執著我是享受對境者之因諸如此類的分別。

第二具體之分別即執著我是輪涅束縛解脫之所依的分別,包括以下兩種:

5、執著我是束縛染汙之所依的分別。

6、執著我是解脫離貪之所依的分別。

第三特殊之分別即執著我是涅槃道之所依的分別,包括以下三種:

7、執著我是涅槃道之所依的分別。

8、執著前所未見的實相義得以現見是見道之所依的分別,執著修行已見義是修道之所依的分別。

9、執著修行究竟的所為是果無學道之所依的分別。

總共有以上九種。

假有能取分別,雖然對境補特伽羅不存在實有但依於設施處蘊等而假有的差別,補特伽羅假有能取分別也有九種,是哪九種呢?

總的包括於補特伽羅之差別事與差別法兩種分別方式。其中,差別事的分別方式包括三種:

1、依於設施處蘊而執為假有之補特伽羅的分別。

2、依於處而執為假有之補特伽羅的分別。

3依於界而執為假有的補特伽羅的分別。

對其差別法的分別,也就是執為輪涅縛解之所依的分別方式,分為總體與具體兩種。第一總體分別包括兩種:

4、將我束縛以十二緣起相流轉法執為假有之補特伽羅的分別。

5、將解脫清淨涅槃法執為假有之補特伽羅的分別。

第二具體分別包括四種:

6、將現見前所未證的法性執為見道假有補特伽羅的分別。

7、將修行已見之義執為修道假有補特伽羅的分別。

8、將修行更進一步殊勝執為勝進道假有補特伽羅的分別。

9、將道究竟之果執為無學法假有補特伽羅的分別。

正如前文剛剛講的實有能取分別的分類一樣,假有能取分別也有九種類別。

在《現觀莊嚴論》的注釋中,關於所取分別與能取分別的差異,說對基和對治所包含的法執著是所取分別;而依實有、假有的所依執著為補特伽羅是能取分別,這也是本論頌詞直接宣說的意義。而且,聖解脫部與獅子賢二位論師的注釋中也明明說“依有情實有與士夫假有所依……”,可是其他人卻說這兩種分別的差別是以我與我所、無情法與心識、境與有境來分,諸如此類沒有掌握要點的說法各種各樣。

對於以上的這些分別,承許是多重與單一兩種分別中的單一分別,而多重分別是不合理的,因為與教義理證相違的緣故。承許是遮破與建立兩種分別中的建立分別,因為是分別法與補特伽羅存在的心,並不是遮破分別,因為不是分別法與補特伽羅不存在的心,這一點是決定的(周遍),因為遮破分別與建立分別的差異執著相是憑藉呈現出破立行相來辨別的。由此可見,所有這樣的分別是在道位的所斷中具足,而不是在本體中具足,因為加行道的本體是修行法無我與人無我的智慧相合法的安忍,而又怎麼是這裏講的分別呢?此處宣說的四種分別,依靠加行道能予以擯除,又怎麼會是修行它的本體呢?可以說,這裏講的四種分別完全是見道修道的所斷二障包括的。

下面講如何具足及如何斷除的道理:對法實執的現前所取分別及執著補特伽羅是實有的現前實有能取分別這兩種,是凡夫具有的,而聖者是沒有的,因為他們已經現量證悟了無實的緣故。除此之外的所有現前假有能取分別,聖者才有,而凡夫是沒有的,因為他們尚未現量證悟無我的緣故。凡夫相續,因為實執極其顯著致使無法現前假有能取分別。當然一般來說四種分別的種子,凡夫是具有的,作為聖者,在斷除自地所斷的同時,下地所斷的種子也蕩然無存,而上地的一切所斷的種子是作為將來的所斷。

如何斷除的分界:分別決定有遍計、俱生與極細隨眠三種。遍計分別是依靠見道來斷的;俱生分別是由修道九地斷除,極細隨眠是由金剛喻定斷除。特別是實有能取分別,遍計的部分由見道斷除,俱生種子部分由前七地斷除,即圓滿斷除煩惱障;它的隨眠作為所知障,由三清淨地斷除。如此也脫離了修道的修行資糧與修道頂加行的四分別不齊全的過失。而認為實有能取分別從一地就已經斷除的論師們,很難以解釋修道對治的修行資糧與修道頂加行這兩者,因為頌詞中說“見道修道中,各有四分別,四種能對治”。

壬三(廣說所依兩種攝持)分三:一、分類;二、斷除逆緣違品;三、彼等之攝義。

攝持的本體就是能受持不墮輪回、寂滅之邊。

癸一(分類)分二:一、內攝持;二、外攝持。

子一、內攝持:

心不驚怖等。

作為因的內攝持具有方便智慧特點,也就是說,依靠智慧而對甚深空性心不驚惶、毫不畏懼等,間接引出依靠方便大悲而對廣大利他事業不驚不懼,身體力行。

子二、外攝持:

宣說無性等。

作為緣的外攝持,智慧的差別:(上師)宣講無本性等,間接引出不離開方便差別的大悲方便,如此宣講殊勝方便。

癸二、斷除逆緣違品:

棄舍所治品。

徹底拋棄這兩種攝持的違品——遠離內在的方便智慧以及外在的魔知識。

癸三、彼等之攝義:

應知為攝持。

(我們應當知曉)以上就是所有內外攝持的特點。

庚三(修行所依之種姓 )分二:一、真實宣說;二、遣除諍論。

辛一(真實宣說)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壬一、本體:

種姓本體就是修法的根本——心的實相。

壬二(分類)分三:一、以總體修法而分;二、以分別斷治法而分;三、以特殊通達法而分。

癸一、以總體修法而分:

通達有六法。

總體來說,能依修法的本體,有加行道(1)暖位、(2)頂位、(3)忍位、(4)勝法位也就是加行道四法,再加上(5)見道及(6)修道之現觀法,通達修行的本體共有以上六法。

癸二(以分別斷治法而分)分二:一、無間道之法;二、解脫道之法。

子一、無間道之法:

對治與斷除。

7、證悟無我的智慧是作為所斷之真實對治的對治法。

8、依靠它的力量斷除所斷二障,即是斷除之法。

子二、解脫道之法:

彼等皆永盡。

9、這樣的斷除、對治都圓滿達到盡頭,就是解脫之法。

癸三(以特殊通達法而分)分三:一、本體;二、特法;三、作用。

子一、本體:

具智慧悲湣。

10、這樣的通達本體是具有智慧自性及方便慈悲的法。

子二、特法:

不共諸弟子。

11、以上方便智慧的現觀也是有別於聲聞緣覺弟子的不共法。

子三、作用:

利他漸次行,智無功用轉,

所依名種姓。

12、暫時的作用是以不了義了義四種秘密的方式相應利他緣分次第而行持的法。

13、究竟的作用是自利法身智慧無有勤作而能實行他利的法。

如此成為能依十三種修法之所依的法界自性住佛性,就叫做種姓。

辛二(遣除諍論)分二:一、辯論;二、答辯。

壬一、辯論:

法界無差別,種姓不應異。

對方辯論道:由於法界不存在他體的差別,因此種姓不應該分成十三種異體。

壬二、答辯:

由能依法異,故說彼差別。

種姓的本體雖然沒有十三種異體的分類,但是由能依法的差異而從反體的角度來說種姓的十三種差別。

關於遣除直接宣說的辯論及間接引出的辯論和答復這一切,都要依照聖解脫部與獅子賢二大論師的注疏來領會。

如此種姓的界限:一般來說,相似種姓遍及一切有情而存在,然而分別來講,作為能依修法的所依,只有成為從加行道暖位到智慧無勤而行(的佛地)之間所依的心法性才稱為種姓。

己三(宣說本體實修之現觀)分三:一、所知取捨支修行所緣;二、究竟修行所為;三、宣說實修現觀修行之相。

庚一(取捨所知支修行所緣 )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辛一、本體:

取捨所知的分支就是修行所緣的根本。

辛二(分類)分二:一、總說取捨所知之基;二、詳細分說取捨等舍十一所緣。

壬一、總說取捨所知之基:

所緣一切法。

斷除增益的取捨之所緣是總體緣取所知萬法的法相,也就是說所知的一切法在這裏是所緣的事。

壬二、詳細分說取捨等舍十一所緣:

此複為善等,若世間所知,

及諸出世間,有漏無漏法,

諸有為無為,若共弟子法,

及佛不共法。

所緣又分為(1)所取善法之所緣以及(等字包括的)(2)所取不善法之所緣、(3)等舍無記法之所緣。其中所取善法之所緣也包括(4)暫時所取世間法之所緣與(5)究竟所取出世間法之所緣。所取出世法之所緣又分為(6)所舍有漏法之所緣與(7)所取對治無漏法之所緣。無漏法之所緣也包括(8)究竟智慧行境有為法之所緣及(9)究竟智慧行境無為法之所緣。無為法之所緣詳細分,(10)有聖者法,(11)也有弟子聲聞緣覺功德共同法之所緣及究竟能仁功德不共法之所緣。總共決定有以上十一種所緣(包括分基在內)。

能緣的分界:主要是從小資糧道開始。

庚二(究竟修行所為 )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辛一、本體:

所為的本體即是究竟修行的不共所修法。

辛二、分類:

勝諸有情心,及斷智為三,

當知此三大,自覺所為事。

我們要清楚,以所擁有的法作為超勝一切有情的方便大悲心以及斷除的本性身,證悟的智慧法身,總共有這三者,以無緣的方式來了知,此三大自性自生圓滿正覺者佛陀的功德就是修行的三大所為事。這樣的所修對境的遍智三大所為只有在佛地才有。無緣而證悟它的能修因之遍智是有學道所攝。

庚三(宣說實修現觀修行之相)分四:一、意樂方便智慧雙運之披甲修行;二、趨入對境圓滿道果之趨入修行;三、加行二資雙運之資糧修行;四、所修斷證圓滿之定生修行。

辛一(意樂方便智慧雙運之披甲修行 )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壬一、本體:

披甲修行的本體就是意樂方便智慧雙運的六度修行。

壬二、分類:

由彼等別別,皆攝施等六,

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經說。

披甲修行有三十六種,從具足作意意樂方便智慧雙運修行三大所為所攝的遍智角度,依靠甚深智慧證悟一切無緣相而行持般若,並且具有廣大方便佈施等六度,六度各個也都有佈施等六種支分的類別,總共就成了三十六種自性,所有這些從攝在分類事六度中的角度來說,就是披上盔甲的披甲修行,關於它的六個六類,依照《般若經》中所說,經中雲:“大菩薩行持般若並具作意一切相智,故為佈施……”其中對此作了詳細說明。分類基——根本的六度安立為能攝,分類體——分支的六度安立為所攝才是此處的本義,而將所攝的六種佈施攝在佈施當中,只是沒有通達分類體包含在分類基中的要點而已。這樣的披甲修行,一般來說是從加行道至十地末際之間具足。

辛二(趨入對境圓滿道果之趨入修行 )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壬一、本體:

趨入修行的本體即是趨入所入對境圓滿道果的大乘。

壬二(分類)分三:一、趨入因之道;二、趨入所得果;三、攝義。

癸一(趨入因之道)分二:一、趨入共同世間道;二、趨入不共出世道。

子一、趨入共同世間道:

靜慮無色定。

1、趨入世間四禪四無色定的寂止。

子二(趨入不共出世道)分三:一、趨入總出世道;二、趨入分別出世道;三、趨入特殊出世道。

醜一、趨入總出世道:

施等…

2、趨入總的出世間道佈施等波羅蜜多。

醜二、趨入分別出世道:

…道…

3、趨入分別出世道的本體見道與修道。

醜三、趨入特殊出世道:

…慈等,成就無所得,

三輪善清淨。

4、趨入特殊的慈心等四無量心之方便。

5、趨入入定無有戲論所緣的無現等持。

7、趨入後得三輪清淨的有現等持。

癸二、趨入所得果:

所為及六通,于一切相智。

8、趨入總體修行所得的果三大所為。

9、趨入分別大證悟的共同力——六通功德及不共功德遍智。

關於如何趨入所入對境圓滿道果的道理,誠如《般若攝頌與現觀莊嚴對應論》中說:“具有如此披甲修行而趨入大乘道果所攝的一切法。”

癸三、攝義:

能趣入正行,當知升大乘。

所趨入的對境有暫時道的六法及所修果的三法,要知道趨入九種定數所入境的趨入修行是登上所入境大乘圓滿道果的津梁。對此,有些論師安立為道八法、果一法。

趨入修行的界限:承許間接趨至見道的遠加行從資糧道直至十地末際之間具有。

辛三(加行二資雙運之資糧修行 )分二:一、總說;二、別說難以通達之理。

壬一(總說)分三:一、本體;二、分類;三、攝義。

癸一、本體:

資糧修行的本體就是加行二種資糧雙運道的修行。

癸二(分類)分三:一、總說意樂加行之資糧;二、別說二, 資糧之本體;三、特殊二資糧道。

子一、總說意樂加行之資糧:

悲及施等六。

1、意樂就是大慈大悲的資糧;加行有2、佈施資糧;(以及等字包括的)3、持戒資糧;4、安忍資糧;5、精進資糧;6、禪定資糧;7、智慧資糧。共有六種。

子二(別說二資糧之本體)分二:一、智慧資糧;二、福德資糧。

醜一、智慧資糧:

並修止觀道,以及雙運道,

諸善權方便。智…

六波羅蜜多最後兩個屬於智慧資糧。怎麼是智慧資糧呢?

8、所依靜慮等持——寂止資糧。

9、超勝世間道證悟無我的智慧——勝觀資糧。

10、超勝小乘的方便大悲雙運資糧之道。

11、超勝不善巧方便之菩薩的善巧方便資糧。

擁有這樣特徵的無我現觀智慧資糧,由對境的差異,通達二十空性的智慧有二十種。

醜二、福德資糧:

…福…

按照《入中論》中所說:“如是施等三種法,善逝多為在家說,彼等亦即福資糧,複是諸佛色身因。”

六度當中:

12、精進既屬於福德資糧也屬於智慧資糧。

13、佈施等前三種是福德資糧。

子三、特殊二資糧道:

…與諸道,陀羅尼十地,

能對治…

14、本體二資糧修行的所依是見道修道之資糧。

15、能使因的二資糧不窮盡即是道功德總持資糧。

16、從斷除障礙道的實修後得之染汙法的角度來說,修行資糧即是十地之資糧。

17、從斷除障礙入定之種子的角度而言,修行智慧資糧是對治資糧修行。如此一來,也將通達《般若攝頌與現觀莊嚴對應論》中所說的“彼等無量資糧都相應包含於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中”的意義。

癸三、攝義:

…當知,資糧行次第。

我們應當了知,十七種資糧修行數目與順序固定的次第。這樣的資糧修行,前十五種是從加行道勝法位到十地末際之間;地資糧被承許在十地的所有後得位具有;對治資糧在十地的所有入定位具有。

壬二(別說難以通達之理)分二:一、後得資糧之修治——地之資糧;二、入定智慧清淨對治資糧修行。

癸一(後得資糧之修治——地之資糧)分二:一、以修治而宣說九地;二、以果而宣說第十地。

子一(以修治而宣說九地)分二:一、分析說明一地之修治;二、說明其餘地之修治。

醜一(分析說明一地之修治)分三:一、宣說依修治力得地之理;二、解說實修本體法;三、以能修甚深智慧修行之理。

寅一、宣說依修治力得地之理:

由十種修治,當能得初地。

依靠能淨化後得染汙法之一地的十種修治能獲得一地,這是簡略說明地的修治本體。經中直接宣說:“住一地菩薩大菩薩十種修治即如此……”闡示了已得地者能圓滿的特徵。按照其隱義的密意,也說明瞭論典的直敘之義,未得地者能獲得這一點。總而言之,就是從未得地者能獲得、已得地者能圓滿兩個角度成為某地的修治,而帶有片面眼光的人顯然沒有完整見到論中的本義。

寅二(解說實修本體法)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卯一、本體:

一地修治的本體是能圓滿一地後得福德的斷證殊勝的方便智慧。

卯二(分類)分三:一、財施之修治;二、法施之修治;三、無畏施之修治。

辰一、財施之修治:

意樂饒益事,有情平等心,

能舍…

1、意樂的特徵就是對有情毫不虛偽的清淨心態。

2、財物的特徵就是饒益對方所需之利的清淨事物。

3、境的特徵是對親怨有情具有平等心的清淨境。

4、行為的特徵是通過三種佈施而能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慷慨博施的清淨施捨。

辰二、法施之修治:

…近善友,求正法所緣,

常發出家心,愛樂求佛身 。

開闡正法教。

5、親近依止講經說法的增上緣——善知識。

6、近取因是尋求三乘的正法所緣。

7、俱有緣是具足出家戒。

8、歡喜渴求獲得所緣境究竟所修的佛陀法身。

9、加行的差別:通過這種方式而開示、闡明正法教。

辰三、無畏施之修治:

諦語為第十。

10、通過說諦實語能救脫火災水災等畏懼,經中說這是一地的第十種修治法。

以上是一地的十種修治。如果懂得這樣講解,那麼也能通達“意樂饒益事……”著重說明一地的佈施度等各個地的所有修治均是著重說明那一地的波羅蜜多之理即印度藏地諸位智者承許的密意。尤其是也能了悟大經大論中宣說所有地雖然也實修其餘一切波羅蜜多等的次第,但是一地著重是佈施度等的意趣要點。

寅三、以能修甚深智慧修行之理:

彼性不可得,當知名修治。

對以上佈施度所攝一地的這些修治,如果三輪有相執,那麼就只是世間波羅蜜多,並不能成為出世間波羅蜜多。為此,所攝方便十種法以能攝的智慧證悟三輪自性不可得(攝持)就能斷除後得有現等持明顯的相執等,應當知道這就是能完全淨化那一地的染汙法障礙的修治。

醜二(說明其餘地之修治)分八:一、二地之修治;二、三地之修治;三、四地之修治;四、五地之修治;五、六地之修治;六、七地之修治;七、八地之修治;八、九地之修治。

寅一(二地之修治)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卯一、本體:

二地修治的本體就是能圓滿二地後得福德之斷證的殊勝方便智慧。

卯二(分類)分三:一、饒益有情戒;二、嚴禁惡行戒;三、攝集善法戒。

辰一、饒益有情戒:

戒報恩安忍,極喜及大悲。

1、本體的特徵:就是利益有情的清淨戒律。

2-3、對境的特徵:通過對有利於自己者感恩圖報、對加害者盡可能安忍的途徑來利益他們。

4、行為的特徵:極其歡喜地利益有情。

5、意樂的特徵:對有情懷有大慈大悲心。

辰二、嚴禁惡行戒:

承事敬師聞。

6、增上緣的特徵,通過承事來恭敬親教師、軌範師等上師。

7、學處的特徵:對上師所說法義,要如理如實諦聽,這就是守護一切學處的嚴禁惡行戒。

辰三、攝集善法戒:

第八勤施等。

8、二地的第八種修治就是精進奉行佈施等六波羅蜜多所包括的一切善法。

二地總共有以上八種修治。

寅二(三地之修治)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卯一、本體:

三地修治的本體是能圓滿三地後得福德之斷證的殊勝方便智慧。

卯二(分類)分三:一、諦察法忍;二、安受苦忍;三、耐怨害忍。

辰一、諦察法忍:

多聞無厭足,無染行法施。

1、通過接受甚深法義使自己聞法無有厭足進而思維正法。

2、通過為了正法忍受艱難困苦,對他眾無有貪財的染汙心而進行法佈施。

辰二、安受苦忍:

嚴淨成佛刹,不厭倦眷屬。

3、以承受痛苦的方式發起嚴淨修成毫無苦楚自己之佛刹的心。

4、能忍受、不厭倦其餘不清淨刹土眷屬邪行之苦。

辰三、耐怨害忍:

及有慚有愧,五種無著性。

5、對於作害能夠忍耐,有慚有愧而安忍。

以上是五種無有耽著的本性。

寅三(四地之修治)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卯一、本體:

四地修治的本體是能圓滿四地後得福德之斷證的殊勝方便智慧。

卯二(分類)分三:一、披甲精進;二、攝善精進;三、利他精進。

辰一、披甲精進:

住林少欲足,杜多正律儀。

1、靜處披甲即安住林間等寂靜地方。

2、資具鮮少之披甲:對於未得的利養欲望鮮少。

3、儘管得到微量菲薄之物內心也知足。

4、舉止嚴禁之披甲,以十二頭陀行功德真實防護相續。

辰二、攝善精進:

不舍諸學處,訶厭諸欲樂。

5、鍥而不捨攝集所取的一切善法學處。

6、訶厭、斷除它的所斷違品一切欲樂。

辰三、利他精進:

寂滅舍眾物,不怯無顧戀 。

7、究竟利他:將眾生安置於寂滅果位。

8、暫時利他: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財物施捨給眾生。

9、如是成辦他利心不怯懦。

10、全然不顧成辦自利之事。

寅四(五地之修治)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卯一、本體:

五地修治的本體是能圓滿五地後得福德之斷證的殊勝方便智慧。

卯二(分類)分二:一、靜慮之分支法;二、靜慮之本體法。

辰一(靜慮之分支法)分二:一、身遠離憒鬧;二、心遠離分別。

巳一、身遠離憒鬧:

親識及慳家,成為猥雜處 。

1、斷絕貪戀的根源——與在家出家等親方密切交往。

2、斷除嗔恨的根源——將信士、施主家執為我所而難以割捨以至於嗔恨反方。

3、遠離散亂的眾人相互聚集成為繁雜憒鬧之處。

巳二、心遠離分別:

自贊及毀他。

4、斷除希求自我讚揚的分別念。

5、斷除想詆毀他人的分別念。

辰二(靜慮之本體法)分三:一、凡夫行靜慮;二、善逝喜靜慮;三、義分別靜慮。

巳一、凡夫行靜慮:

十不善業道。

6、斷除十種不善業道的寂止等持。

巳二、善逝喜靜慮:

驕慢與顛倒。

7、斷除驕傲自滿的心態。

8、斷除常樂我淨顛倒見地的勝觀等持。

巳三、義分別靜慮:

惡慧忍煩惱,遠離此十事,

證得第五地。

9、斷除邪見等惡慧的劣見。

10、斷除忍受貪心等煩惱的障礙——義分別等持。

剛剛所講的就是遠離了這十種所斷真正能證得第五地的殊勝方便之十種修治。

寅五(六地之修治)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卯一、本體:

六地修治的本體是能圓滿六地後得福德之斷證的殊勝方便智慧。

卯二(分類)分二:一、圓滿本體智慧之修治;二、圓滿彼作用之修治。

辰一、圓滿本體智慧之修治:

施戒忍精進,靜慮慧圓滿。

此地依靠慧度超勝的力量使(1)佈施、(2)持戒、(3)安忍、(4)精進、(5)靜慮、(6)智慧即具足方便分支的般若完全圓滿。《般若攝頌》中雲:“如是如來此等五波羅蜜多,亦將獲得智慧波羅蜜多之名。”具足佈施等方便支完全圓滿。一般來說,佈施度是從一地圓滿,靜慮度是從五地圓滿,然而這裏是指慧度所攝的佈施等完全圓滿的意思。如《般若攝頌》中雲:“已學修智慧度者,一切波羅蜜多皆集於此。”佈施等波羅蜜多圓滿與各地的資糧圓滿這兩者不要混為一談。

以上是波羅蜜多完全圓滿。

辰二(圓滿彼作用之修治)分二:一、成就自利法身因之作用;二、成就他利色身因之作用。

巳一、成就自利法身因之作用:

于弟子麟喻,舍喜舍怖心。

7-8、依靠方便捨棄對弟子聲聞果位及麟角喻獨覺果位歡喜的心態。

9、依靠智慧捨棄對通達甚深空性怖畏的心理。

巳二、成就他利色身因之作用:

見求無愁戚,盡舍無憂悔,

雖貧不厭求,證得第六地。

10、起初見到別人來乞討求施之時,心不怯懦慷慨施捨。

11、中間即便盡舍自己所擁有的財物也無有憂愁後悔悶悶不樂的心情。

12、最後施捨得一乾二淨自己變成一貧如洗也不會厭離乞求者。

以上本體所攝有六法,作用所攝有六法,(證得第六地)共有十二法。如此一來也將通達(《入中論》中所說)“現前菩薩已現證,通達三有唯是識,是破常我作者故,彼知作者唯是心”的本義。

寅六(七地之修治)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卯一、本體:

七地修治的本體是能圓滿七地後得福德之斷證的殊勝方便智慧。

卯二(分類)分二:一、所斷相執之法;二、斷彼之修治法。

辰一(所斷相執之法)分二:一、執著本體法與補特伽羅之理;二、彼之過失不善巧方便。

巳一(執著本體法與補特伽羅之理)分二:一、人之相執;二、法之相執。

午一(人之相執)分二:一、執著差別事補特伽羅;二、執著差別法二邊。

未一、執著差別事補特伽羅:

執我及有情,命與數取趣。

1、執著我的本體。2、執著有情有相。3、執著命的本性。4、執著作者的補特伽羅。

未二、執著差別法二邊:

斷常…

5、執著有情的相續為斷滅。

6、執著有情是恒常的有實法。

午二(法之相執)分二:一、執著本體戲論;二、執著彼之差別法。

未一、執著本體戲論:

…及相…

7、執著本體一切法為戲論之相。

未二(執著彼之差別法)分三:一、執著因能生之法;二、執著本體差別之法;三、執著特殊輪涅之法。

申一、執著因能生之法:

…因。

8、執著能生因的形形色色種類。

申二、執著本體差別之法:

蘊界並諸處。

9、執著有為法的五蘊。

10、執著有為無為法的十八界。

11、執著所知境、有境的處。

申三(執著特殊輪涅之法)分二:一、執著所斷輪回之法;二、執著所修涅槃之法。

酉一、執著所斷輪回之法:

住三界貪著,其心遍怯退。

12、執著住於果輪回法三界中。

13、執著因染汙法貪著等煩惱。

14、其過失:對於法正道滿懷怯懦, 、退縮之心。

酉二、執著所修涅槃之法:

於三寶…

15、對於涅槃之果佛寶懷有執著。

16、對於其因法寶懷有執著。

17、對於所依僧寶懷有執著。

巳二、彼之過失不善巧方便:

…屍羅,起彼見執著,

諍論於空性,違空性過失,

由離此二十,便得第七地。

18、不善巧方便的本體:對於三戒所包含的方便耽著。

19、不善巧方便的作用:對於甚深空性進行諍論。

20、不善巧方便的過失:行持相違甚深空性義的過失。

某位補特伽羅來講已經斷絕以上二十種所斷,那麼由它的意義所引出的二十種修治法就得以圓滿,從而便證得菩薩第七地。

辰二(斷彼之修治法)分二:一、證悟本體無我之修治;二、彼之作用方便波羅蜜多。

巳一(證悟本體無我之修治)分二:一、人無我之修治;二、法無我之修治。

午一(人無我之修治)分二:一、本體補特伽羅人我之智慧;二、差別法離二邊之修治。

未一、本體補特伽羅人我之智慧:

知三解脫門,三輪皆清淨。

1、了知斷除執著我的本體,因此是體空性解脫。

2、不執著有情之相,故而是因無相解脫。

3、不希求命的本性,因而是果無願解脫。

4、不執著作者的補特伽羅,所以三輪普皆清淨。

未二、差別法離二邊之修治:

大悲無執著。

5、不執著有情為斷滅,由此方便大悲油然而生。

6、不執著有情是常有的事物,因此智慧空性無有執著。

午二(法無我之修治)分二:一、本體法無我平等智慧;二、彼差別法之修治。

未一、本體法無我平等智慧:

法平等…

7、不執著法為有相,由此通達諸法是無我平等性。

未二(彼差別法之修治)分三:一、因無相之差別;二、體無生之差別;三、果斷證之差別。

申一、因無相之差別:

…一理。

8、不執著因之相,由此了知因大乘之一理。

申二、體無生之差別:

知無生知忍,說諸法一相。

9、由於不執著有為法的蘊,由此了知本體無生。

10、因為不執著法的界,所以了知無生深義的法忍。

11、由於不執著所知的處,因而說所取能取的一切法是無二的一相。

申三(果斷證之差別)分二:一、斷所斷障礙之修治;二、對治法止觀之修治。

酉一、斷所斷障礙之修治:

滅除諸分別,離想見煩惱。

12、不執著苦諦的三界,由此徹底摧毀因非理作意的分別。

13、不執著貪心等的因,由此遠離有相之想的所知障和見、煩惱障。

酉二(對治法止觀之修治)分二:一、本體;二、作用。

戍一、本體:

奢摩他定思,善毗缽舍那。

14、由於心裏毫不怯懦,故而決定思維所依寂止的修行。

15、由於對佛果也不執著,因此精通證悟無我的勝觀義。

戍二、作用:

內心善調伏,一切無礙智。

16、由於對因法也不執著,因而所依寂止的作用就是善於調伏分別心。

17、由於對所依僧伽也不執著,因而能依勝觀的作用就是無礙照見色等一切現相的智慧。

巳二、彼之作用方便波羅蜜多:

非貪地隨欲,等遊諸佛土,

一切普現身,共為二十種。

18、由於無有視為戒律的耽著,故而善巧通達非是貪執二邊之地的方便。

19、其作用特點:由於不諍論智慧空性而自己隨心所欲同時與諸位菩薩同等緣分而暢遊佛淨土。

20、斷除與此方便相違的行為,為了利他而在一切所化世間中,同時普皆示現自身的本體。

七地的修治總共有以上二十種。

按照《現觀莊嚴論淺釋·明義疏》中說:“遠離如此過失後相反的法義引出二十種修治。”遠離了二十種所斷的意義引出的法二十種殊勝方便智慧,就是此地的修治。七地的這些所斷種子的部分是由入定對治的資糧修行予以斷除;它的染汙法現行相執的所有部分是在後得時盡除的,要從這一角度來圓滿了達修治的二十種法。

寅七(八地之修治)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卯一、本體:

八地修治的本體就是能圓滿八地後得福德之斷證的殊勝方便智慧。

卯二(分類)分三:一、本體特有波羅蜜多之差別;二、實修圓滿成熟清淨之差別;三、自在圓滿相之差別。

辰一、本體特有波羅蜜多之差別:

知諸有情意,遊戲諸神通。

1、依靠知所化相續之力知曉一切有情的心意。

2、以能調伏的神變力盡情遊戲神境通。

辰二、實修圓滿成熟清淨之差別:

修微妙佛刹,觀故親近佛,

知根…

3、通過淨除不清淨的途徑修行清淨微妙的佛刹。

4、在彼刹土全面觀察正法的緣故,通過親近佛陀的途徑來圓滿資糧。

5、通過了知所化眾生的根性次第來成熟有情。

辰三、自在圓滿相之差別:

…淨佛土,安住如幻事,

故思受三有,說此八種業。

6、由於淨土獲得自在而完全清淨佛陀刹土。

7、由於無分別獲得自在而照見一切諸法安住於無相如幻中。

8、由於投生獲得自在而故意受生三有。

八地有以上八種修治之業。

寅八(九地之修治)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卯一、本體:

九地修治的本體就是能圓滿九地後得福德之斷證的殊勝方便智慧。

卯二(分類)分三:一、本體特有波羅蜜多之差別;二、形相獲得自在之差別;三、實修十地修行方式之差別。

辰一、本體特有波羅蜜多之差別:

無邊諸誓願。

1、為了利益所化眾生,具足無邊誓願波羅蜜多。

辰二、形相獲得自在之差別:

了知天等語,辯說如懸河。

2、能詮的詞無礙解,了知天等語言獲得自在。

3、所詮義無礙解,法義智慧辯才猶如河流般獲得自在。

辰三、實修十地修行方式之差別:

入胎最第一,種姓族圓滿,

眷屬及生身,出家菩提樹,

圓滿諸功德。

4、從兜率天降下入於母胎,入胎堪為第一。

5、釋迦王族的種姓圓滿。

6、淨飯王姓氏圓滿。

7、摩耶夫人的母系血統圓滿。

8、登巴之類的眷屬圓滿。

9、以這樣的方式受生身體誕生相。

10、成年以後喜享眷屬,執掌國政,最後目睹老病死與沙門的景象而生起出離心顯現出家相。

11、接著歷經苦行,前往菩提樹下,初夜降魔。

12、圓滿功德的本體于黎明時分現前真實圓滿正等覺。

這樣的十地菩薩此等相成就之因的加行修行有九種修治。

如此一來,九地共有十二種修治。

子二、以果而宣說第十地:

超過九地已,若智住佛地,

應知此即是,菩薩第十地。

超過何者呢?(聲聞加行道)種姓地、(預流向)第八地、(預流果)見地、(一來果)薄地、(不來果)離貪地、(阿羅漢)證所作地、(後三向)聲聞地、(緣覺)緣覺地,超過菩薩九地差別事地的本體超勝的智慧波羅蜜多,(稱為佛地)有兩種原因,一是儘管不是真實正等覺,但是差別法這些地的斷證功德已經圓滿;二是成辦利他的方式與佛陀相似。必要有三種,總的從超勝聲聞菩薩九地之果的角度來說,圓滿三乘所攝的斷證;分別從超過菩薩九地之果的角度來說,能證悟聲聞、緣覺、菩薩三地一一都有因與果;尤其從圓滿下地修治之果的角度來說,能使所化眾生對菩薩乘產生興趣。我們應當了知,源於這三種必要所說的住於果位佛地的這一地實際上命名為菩薩第十地的階段。如雲:“雖說唯有超過九地的第十地菩薩稱為佛地,然非是真實圓滿佛陀 。”關於第十地特有的波羅蜜多次第,也要不紊亂各經典的密意而講解。

癸二(入定智慧清淨對治資糧修行)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子一、本體:

入定智慧清淨對治之資糧修行的本體就是能圓滿入定智慧之斷證的殊勝方便智慧。

子二、分類:

分類有見斷對治之資糧修行與修斷對治之資糧修行兩種。

見修諸道中,所能取分別,

由滅除彼故,說八種對治。

前所未見的法性義得以現見即是見道;修行已見的實相即是修道。其中所斷所取法之分別、能取補特伽羅之分別的染淨法實有假有分別,為了滅盡這四種分別的所有種子部分,按照所斷的次第,對治入定智慧也就有了八種,即斷除見斷四種遍計部分之見道對治的四種資糧修行以及斷除修斷四種俱生部分之修道對治的四種資糧修行。

辛四(所修斷證圓滿之定生修行)分三:一、本體;二、分類;三、攝義

壬一、本體:

定生修行的本體即是定生所修斷證圓滿無生的修行。

壬二(分類)分二:一、總定生修行;二、別定生修行。

癸一、總定生修行:

所為…

1、總體來說,所定生果就是佛地的三大所為定生。

癸二(別定生修行)分三:一、別說大心;二、別說大斷;三、別說大證。

子一、別說大心:

…及平等,利有情無用。

2、本體的差別:以大智慧於證悟諸法等性中不動搖即是等性定生。

3、以方便大悲利益一切有情即是利有情定生。

4、作用的差別:無勤任運行持事業即是無用(無勤)定生。

子二、別說大斷:

超二邊出生,證得相出生。

5、本體的特點,斷除煩惱障所知障而不住輪涅常斷之邊即是超二邊定生。

6、作用的特點,斷除了三道的障礙而證得三乘的一切功德即是證得相定生。

子三(別說大證)分二:一、果;二、因。

醜一、果:

一切相智性。

7、果位解脫道的智慧現量了知所知一切相,即是遍智定生。

醜二、因:

道有境出生。

8、作為因的無間道智慧的究竟有境即是道有境定生。

共同以上八種定生。

壬三、攝義:

當知此八種,是出生正行。

具有此八種體性者就是定生修行。

如何定生的方式:《明義疏》中雲:“所定生之基無有超勝此等之餘法故。”又雲:“所定生所修果之定生法與不緣一切即是八種定生。”“從能定生能修因之定生法的角度……”這其中明確宣說了兩種定生方式。

遍智的界限:所修滿願遍智,唯有能仁王佛陀的相續中才具有無餘了知一切所知相的遍智,經中說:“須菩提,盡說所有行相、所有因、所有相狀之諸法,彼等行相、彼等因、彼等相狀如來通曉……”所說的遍智與能生能修的般若遍智,在菩薩的相續中具有的了知所得果相為無生的遍知,(《明義疏》中說:)“如果徹知基道行相為無生,則不見對偈頌的本義的般若有害。”又說:“對境三種無生與一切智慧波羅蜜多三智之體性,以三種方式者形成佛陀等。”有境三智以及依靠通達一切行相為無生等所說的遍智,由此可知,前者是滿願般若,後者是能生佛陀聖者的般若。所以,從前者為立足點出發,有些論釋中以境表示有境或者以因表示果的角度,間接說明瞭知曉所知主體的遍智。這後一種在本論頌詞中是從具有方便智慧的角度直接說明的,不要以其他方式來講解。

總而言之,安立八種現觀時,了知一切所知相的所修果遍智是第八品法身所包括的;了知果相為無生的能修因之遍智就是指第一品遍智現觀。如果歸攝在六種現觀當中,那麼前者是能修果異熟法身;後者是了知能修為無生的法相現觀。當歸集在三種現觀中時,前者所修果是了知所知諸相的果遍智;後者為能修了知對境為無生的因現觀所攝。分別而言,了知行相為無生的因遍智也有因與果兩種方式,前者就是定生修行;後者是所修而不是能修,對於諸如此類的道理,我們一定要通達。

總結偈:

竟果無願解脫勝,曉所修相真實際,

智慧發心大方便,此遍智理當了知。

般若現觀莊嚴論第一品句義釋終

 

第二品 道智

戊二(道無相之現觀道智)分二:一、生道智之所依支分;二、能依有支之道智。

己一(生道智之所依支分 )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庚一、本體:

生道智之所依分支的本體是圓滿能依道智的殊勝條件。

庚二(分類)分三:一、遣除違緣之支分;二、成辦順緣之支分;三、圓滿作用之支分。

辛一、遣除違緣之支分:

調伏諸天故,放光令隱暗。

經中直接宣說的意義是為了調伏屬於道智之眷屬的欲界色界諸位天人相續,使之堪為法器,本師佛陀放射自性光芒令所有天人的異熟生光黯然失色,從而摧毀他們的現行我慢,這說明以此為例的隱義生道智的所依,必須是斷除了現行煩惱者。間接從肯定方面說明住于大乘加行道勝法位者斷除了現行煩惱而堪為道智的所依;從否定方面來說明世間離貪者沒有斷除有頂的現行煩惱而不能作為道智的所依。

辛二(成辦順緣之支分)分三:一、緣之差別發心;二、因之差別蘇醒種姓;三、助伴之差別方便自性。

壬一、緣之差別發心:

境決定…

緣的特點就是發無上圓滿菩提心,因此說明對境必須決定。間接從肯定方面說明具有發心的大乘加行道者堪為道智的所依;從否定方面說明不具備發心的諸位離貪阿羅漢不能作為道智的所依。

壬二、因之差別蘇醒種姓:

…普遍。

因的特點是說明蘇醒種姓這一點必須決定周遍。間接從肯定方面說明大乘加行道者依靠蘇醒種姓的力量,決定能生起道智,憑藉此理也說明究竟決定是一乘;從否定方面說明暫時沒有蘇醒種姓的諸位補特伽羅不能作為道智的所依。

壬三、助伴之差別方便自性:

本性…

助伴的特點就是說必須具備不斷慈悲本性煩惱的方便。間接從肯定方面說明能依智慧的自性道智也要與助伴悲心本性的方便雙運;從否定方面說明小乘道只是相似的智慧而不具備悲心的方便。

辛三、圓滿作用之支分:

…及事業。

作用的分支:說明殊勝方便智慧的道智具有成辦他利方便的殊勝作用。它從肯定方面說明瞭儘管具足殊勝方便智慧的道智究竟作用是了知真實際,然而非時不會現前而要修行果不住之涅槃;暫時的作用是將沒有攝為眷屬的眾生攝為眷屬、已經攝受的眾生令他們成熟、令相續成熟者得以解脫,以此來成辦他利。它從否定方面說明諸位聲聞緣覺修行究竟果的作用低下而墮入寂滅邊,也說明暫時利他的作用低下而只為自利修行。

可見,承許這裏的不斷自性煩惱的意思是真正煩惱障的觀點存在著先已歷經下乘的菩薩聖者沒有道智分支尤其是三清淨地等不具足道智分支的過失。承認是所知障的觀點顯然是認可不刻意修行對治之資糧修行和頂加行等等。承認是一種隨眠的觀點也脫離不了前面兩種過失。另外,不作為所斷煩惱障的主體的講法也超不出前面的過失。特別是講解成為了自利不作為所斷的主體等等,那麼就需要承認不刻意斷所斷二障、不刻意修對治諸道等等過失無窮無盡。

因此,《慧海請問經》中雲:“世尊言:‘慧海,一切結生盡已脫離,然投生世間此者,即是諸菩薩以大悲善巧方便……’說明對於以悲心自性故意入於世間之八種善法,取名為煩惱。’慧海白佛:‘世尊,若是善根,何故是煩惱?’”此經中通過諸如此類問答的方式說明從結生三界作用相同的角度而安立為煩惱。此經又雲:“是結生三界,而不是心隨煩惱。”這說明不是真正的煩惱。“慧海,雖已盡離一切結生,然投生世間之此者,即是諸菩薩以大悲善巧方便、智慧攝持,不為染法所害,解脫一切煩惱之束縛故,亦為有情宣講正法……”按照這其中所說的密意,由於以悲心趨入輪回利益有情的方便作用與煩惱相似,故而取名為煩惱。它的必要:一般來說,凡夫離貪者雖然斷除了下地煩惱卻沒有斷除上地的煩惱,因此他們是不由自主地結生於輪回中;而作為菩薩聖者儘管暫時沒有斷除煩惱,但並不是以煩惱牽引投生的,而是善巧依靠方便大悲力自由自在轉於輪回的方便法。分別而言,聲聞緣覺如毒般斷除為了他利想趨入輪回的心態,因此不善巧方便,菩薩們精通乃至輪回存在期間故意流轉輪回的方便。尤其因為聲聞緣覺阿羅漢流轉輪回之因的煩惱全然斷盡,所以暫時墮入寂滅邊;住於清淨地的菩薩們雖然滅盡了煩惱,卻精通不住寂滅邊而以悲心故意轉在輪回中的善巧方便功德。其中聲聞緣覺暫時不善巧方便而不具備大悲,如毒般捨棄想轉於輪回的心態,因此墮入了寂滅邊。一旦他們的大乘種姓蘇醒現前慈悲方便即刻發無上菩提心而步入大乘道,並且為利他而故意轉於輪回等等。如是所說的圓滿道智之功德等的所有甚深要義只是住地大菩薩的行境,而一般人顯然難以如理如實了知,暫且廣述至此即可。

己二(能依有支之道智)分二:一、無緣了知三道之現觀見道道智;二、已見修行之現觀修道道智。

庚一(無緣了知三道之現觀見道道智)分三:一、了知聖者聲聞道之道智;二、了知所知緣覺道之道智;三、了知菩薩道之見道道智。

辛一(了知聖者聲聞道之道智 )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彼之因抉擇分。

壬一(真實宣說)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癸一、本體:

了知聖者聲聞道之道智的本體是以無緣的方式了知共同聲聞之道。

癸二(分類)分二:一、認清所知聲聞之道;二、無緣了知彼之道智。

子一、認清所知聲聞之道:

道相智理中,由諸四聖諦,

行相…

修行共同聲聞之道證悟人無我所攝的四聖諦十六行相的道相是所緣。

子二、無緣了知彼之道智:

…不可得,當知聲聞道。

行相的特點:通過證悟三輪無緣的途徑來徹底了知所知的差別——共同聲聞道。

對此,《般若經》中宣說了所知聲聞道有二十六種行相,苦諦的無常、苦、空、無我四相;集諦的如病(因)、如癰(集)、如箭(生)、如罪(緣)四相;苦諦集諦共同的行相是逼切、壞滅有法、變動、速滅、可畏、染病、危害七相;滅諦的無我、寂滅、離、空、無相、無願、無現行七相;道諦的道、如、行、出四相。共有以上二十六相。

聖解脫部與獅子賢論師認為這裏的所知聲聞道是“求寂聲聞由基智……”中所說的基智所包括,結合從基智之差別角度所說的無常等十六相。因此,所知聲聞道是基智所攝,以不緣的方式了知它的現觀是道智所攝。因此,不要把這兩者混為一談。總而言之,《中般若經》中說:“須菩提,諸位菩薩當生起聲聞道、緣覺道、佛道之一切道,當了知一切道。彼等亦當圓滿,亦當行彼等道之事,未滿願、未成熟眾生、未修行佛刹,不能現前彼等之真實際……”按照這其中所說,為了攝受三種姓的所化有情,應當了知一切道;為了自相續圓滿三乘的一切斷證,要通過以三輪無緣的方式證悟基智所攝的三乘諸道的甚深智慧來了知真實際。助伴要以不斷道的自性煩惱的悲心方便,通過在非時不現前的殊勝方便智慧攝持而在自相續中生起道,並且以這種方式圓滿三乘的斷證,超離相似道,對於三種種姓中所說的道,我們也要了達。了達這樣的道是菩薩獨有的特法,依此所了知的道也是與聲聞緣覺共同之道的基智所包含。因此,如果沒有如理分析,就不會通達般若的甚深密意。

壬二(彼之因抉擇分)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彼等之理由。

癸一、真實宣說:

聖聲聞道中,由色等空故,

空無別為暖,由彼無所得,

許為至頂位。

(聖者聲聞道之中,)由證悟色等法性的實相空性之本體無二無別為加行道暖位。由證悟色等有法之差別事無所得,承許是頂位。

忍位於色等,破住常等理,

依於十地等,由廣說無住,

即名第一法。

忍位對於色等有法的差別法證悟了不住常無常等道理;證悟色等四諦的有境十地等的智慧也不住即是第一法位。頌詞中出現的動詞是為了表明經中直接宣說的意義,以此也能通達其隱義。

癸二、彼等之理由:

由佛以現智,不見諸法故。

如果有人問:必須要證悟以上境、有境之一切法的理由何在呢?

由於照見境之實相的正量佛陀出有壞以如實現見的遍智量來了知而並沒有照見在勝義中境有境所攝的任何法存在的緣故。

辛二(了知所知緣覺道之道智 )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彼之因——抉擇分。

壬一(真實宣說)分二:一、總說所依緣覺之特點;二、宣說所知緣覺道之差別。

癸一(總說所依緣覺之特點)分二:一、現前證悟自利智慧之理;二、無聲以身示現利他之法理。

子一、現前證悟自利智慧之理:

自覺自證故,亦不依他教,

是故當宣說,麟喻智甚深。

獨覺種姓者依靠以前資糧道的身份,憑藉積累百劫資糧的威力而以最後有者的身份證悟甚深智慧自生的本智甚深體性現觀,因為現前了盡智無生智的菩提。無說甚深之特點,以最後有者的身份也不需要依賴其他善知識所宣講的教授,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所以經中才明顯地宣說道之補特伽羅麟角喻的本智超勝聲聞菩提,具有甚深性。

子二、無聲以身示現利他之法理:

若誰于何義,欲聞如何說,

於彼彼彼義,無聲如是現。

無說甚深的特點:如果某位所化眾生,對於任何所詮的意義,想要如理如實聽聞(到底是如何宣說)。在他們面前,雖然不是以聲音言詞講說彼彼所詮義,但以往昔的宿願而只是以身體的形象向那些所化有情如是顯現意義。

癸二、宣說所知緣覺道之差別:

遠所取分別,未離能取故,

當知由所依,攝為麟喻道。

認識到本體所知緣覺道無所得,他們證悟所知所取無自性所攝的緣覺道勝過聲聞就是因為證悟了所取無自性而遠離所取是外境的分別;緣覺低於菩薩是由於沒有證悟能取無自性而未遠離能取是心之分別的緣故;所依的差別:具有中根斷證的種姓。我們應當知曉由這三種差別攝為所知麟角喻獨覺正道中的殊勝道就是所緣。行相的差別,如前面一樣類推“行相不可得,當知緣覺道”。由此可知,所知緣覺道是屬於“求寂聲聞……”緣覺引入寂滅的方便基智所包括。了知它的道智是“諸樂饒益眾生者……”所攝的道智,而並不是基智,因此要區分開來。

壬二、彼之因——抉擇分:

開闡假法性,無違相為暖,

頂由達色等,無減等所顯,

忍由內空等,不執色等故,

色等無生等,相為第一法。

通達(開顯)了顯現色等的有法唯是名言假立(無違相)即是加行道暖位;頂位通達了色等空性之法性勝義無增無減;忍位由通達色等雙運本體現空何者也不執著;通達色等平等法性無生滅相的特點即是世第一法位。以上從了知緣覺道不可得的加行道為主的角度宣說了四種。

辛三(了知菩薩道之見道道智 )分三:一、略說本體;二、廣說十六種忍智之差別;三、攝義。

壬一、略說本體:

由諦與諦上,忍智四刹那,

說此道相智,見道具功德。

菩薩道之見道道智的本體是現見不共菩薩道無所得的現觀。所緣之差別:即是四諦,從界的角度來說,由緣下界斷治之四諦與上界斷治之四諦的差異,行相也有法忍、法智、類忍、類智,如此忍、智每一個都分四刹那,經中說了知菩薩道的這一道智,是證悟見道功德的十六刹那智慧。

壬二(廣說十六種忍智之差別)分四:一、苦諦之四相;二、集諦之四相;三、道諦之四相;四、滅諦之四相。

癸一、苦諦之四相:

真如與諸智,互無能所依 ,

故不許差別,廣大無能量,

無量…

現見欲界之苦諦的無間道境(真如)與有境(諸智)無二無別,相互之間無有能依所依的關係,因此不承許有差別,證悟了這一點就是苦法忍的智慧;同樣,證悟了現見欲界苦諦的解脫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廣大勝義的實相,是法智;證悟了現見上界之苦諦的無間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而無有能量的實相,即是類忍;證悟了現見上界苦諦的解脫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猶如虛空般無量的實相,即是類智。

癸二、集諦之四相:

…無二邊,住彼於色等,

執為佛自性,無取無舍等,

慈等…

證悟了現見欲界集諦的無間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無常斷二邊的實相,即是集諦法忍;證悟了現見欲界集諦的解脫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自性涅槃的實相,即是法智;證悟了現見上界集諦的無間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無取無舍的實相,即是類忍;證悟了現見上界集諦的解脫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具備慈心等方便的實相,即是類智。

癸三、滅諦之四相:

…及空性,證得佛陀性,

遍攝諸淨法,除遣諸苦病。

證悟了現見欲界滅諦的無間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法性空性的實相,即是滅諦法忍;證悟了現見欲界滅諦的解脫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證得究竟(佛陀)果位的實相,即是法智;證悟了現見上界滅諦的無間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對治遍攝一切淨法的實相,即是類忍;證悟了現見上界滅諦的解脫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遣除所斷疾苦的實相,即是類智。

癸四、道諦之四相:

滅除涅槃執,諸佛守護等,

不殺害生等,一切相智理,

自住立有情,所修佈施等,

回向大菩提。

證悟了現見欲界道諦的無間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滅除對涅槃執著的實相,即是道諦法忍;證悟了現見欲界道諦的解脫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具足十方諸佛守護之功德的實相,即是法智;證悟了現見上界道諦的無間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具有(不殺害眾生等,自己安住並將有情安置于一切相智的境界中)成辦自他二利作用的實相,即是道諦類忍;證悟了上界道諦的解脫道境與有境無二無別、具有一切善根回向大菩提作用的實相,即是道諦類智的智慧。

壬三、攝義:

是道智刹那。

以上就是道智的見道忍、智的十六刹那。

一般來說,關於見道十六刹那的安立,雖然《俱舍論》、《大乘阿毗達磨》、《攝抉擇論》、中觀宗各派都有不同說法,但是千萬不要把《般若經》的密意與下麵宗派的觀點混淆起來,必須按照解釋佛經密意的祖師龍樹、彌勒的意趣來講解。

按照龍樹菩薩的意趣,現量見到對境空性勝義涅槃法的智慧沒有不同刹那的差異,因為所證的法性沒有差別的緣故。《六十正理論》中雲:“現法即涅槃,亦所作已辨,設若法智後,於此有差別,有為法極細,誰計自性生,彼即非智者,不見緣起義。”月稱菩薩在《六十正理論釋》中說:“現見無生涅槃也是它的體性,因此只是一種現觀而已。”所謂的法智也並不是法忍法智中所分的法智,有法世俗所攝的三諦與法性勝義(滅諦)無二無別的實相,稱為了知滅諦涅槃法。月稱菩薩說:“所謂法智者,即稱為涅槃。”又說:“因為了知法之對境即稱為法智的緣故,現見三諦緣起的體性無生涅槃也就是它的體性。”然而,從(引導不同根基眾生的)必要角度而承許有十六種反體分類。《六十正理論釋》中說:“如此,修道十六種,為了欲求解脫者安立道,是為了知真如進一步修習經觀察而安立的。真如只是一個本體而已。”

彌勒菩薩的意趣就是承許隱義現觀次第斷治的反體有十六種,就像見道的一個智慧,以有法的差別而從反體角度分為兩種無我智慧一樣,見道對治的一個智慧,從所緣的角度來說,證悟有法四諦的實相有四個反體。這四種反體一一從界的角度,以上界下界諦的差別,都分為法、類兩種反體,共有八種;從斷除所斷方式的角度,見道的一個無間道同時斷除所有見斷,因此由所斷的差異,從斷除上下界諦的顛倒執著反體的角度來說有八種忍;斷除它的解脫道從斷的反體角度來說,有十六刹那忍智,而十六刹那並不是次第生起的,這一點務必要明白。

雖然其他論師說:一般而言,十六智慧是合理的,而說成十六刹那不合理,但是以第七品的刹那加行證明這種說法是不一定的。從所斷的反體而言,理所應當安立為十六種忍、智,比如見道對治的一個智慧從斷除所斷四種分別的反體角度,在第一品中安立了見斷對治的四種資糧修行;第五品中安立了見道四種頂加行。為此,本論剛剛講的第二品中以及下文即將講的第三品、第四品的差別相和不退相、第五頂加行品的見道忍智都是從十六刹那的角度來宣說的。彼等均是分成對治、所斷的十六種反體,沒有一個說是十六刹那本體次第生起。尤其是在第五品見道頂加行品當中,“一刹那之忍,所攝此見道”直接說明瞭所有無間道本體由一刹那忍智所攝。由此一來,解釋般若密意的二大祖師意趣要點完全一致。此外,也有人認定第五品(頂加行)的忍唯一是苦法忍,儘管它同時斷除一切所斷,然而在它的後面,法智等無間道與解脫道的自性忍、智的所有智慧是次第生起。也有諸如此類的觀點。

庚二(已見修行之現觀修道道智)分二:一、修道之作用;二、具作用之真實修道。

辛一(修道之作用)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壬一、本體:

修道作用的本體是具有大乘修道的殊勝作用。

壬二(分類)分二:一、能依修道之作用;二、所依補特伽羅之超勝作用。

癸一(能依修道之作用 )分二:一、暫時之作用;二、究竟之作用。

子一(暫時之作用)分二:一、成辦順緣之作用;二、遣除違緣之作用。

醜一、成辦順緣之作用:

遍息敬一切。

1、內在的因——心擁有自在而普遍息滅分別妄念。

2、敬禮外緣——宣說取捨的善知識等一切大德。

醜二、遣除違緣之作用:

能勝諸煩惱,禍患 不能害。

3、能克勝貪心等煩惱之因。

4、果痛苦之禍患不能侵害。

子二:究竟之作用:

菩提…

5、能成就究竟果位圓滿菩提。

癸二、所依補特伽羅之超勝作用:

…供養依。

6、安住于如此修道的所依補特伽羅連所住的處所也成了供養之依處。

修道道智總共有以上六種作用。

辛二(具作用之真實修道)分二:一、後得福德自性有漏修道;二、入定智慧自性無漏修道。

壬一(後得福德自性有漏修道)分三:一、後得資糧自性未生令生之因——勝解修道;三、已生令不退之因——回向修道;三、未退令增長之因——隨喜修道。

癸一(後得資糧自性未生令生之因——勝解修道 )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宣說彼之功德。

子一(真實宣說)分二:一、總說本體;別說彼之分類。

醜一、總說本體:

勝解謂自利,俱利及利他,

當知此三種。

勝解修道的本體是殊勝勝解的修道後得智慧,對於智慧波羅蜜多的對境,勝解為自利法身的源泉;勝解為二利不住涅槃的源泉;勝解為利他色身的源泉。我們應當了知有以此為例的三種勝解。

醜二、別說彼之分類:

各有下中上,別別為三品,

又以下下等,複各分為三,

共二十七種。

以上三種勝解每一種,各有根本分類的下中上三品。三品的每一品分支的類別又以下下、下中、下上等再分為三種,如此一來,勝解中自利勝解有九種,二利勝解有九種,他利勝解有九種,三類九品合計共有二十七種。

子二、宣說彼之功德 :

般若波羅蜜,于諸勝解位,

由三種九聚,贊事及稱揚。

如此般若波羅蜜多,令處於如理如實諸勝解位的勝解修行者菩薩生起歡喜的緣故,圓滿佛陀讚歎根據對境勝解的差別,由三類九種的角度,承許對自利勝解位評說功德的九種贊事、對二利勝解位九種如理恭敬,以及對他利勝解位的九種稱揚。

癸二(已生令不退之因——回向修道 )分二:一、略說本體;二、廣說分類。

子一、略說本體:

殊勝遍回向,其作用最勝。

回向修道的本體是殊勝回向的修道後得智慧,所回向的資糧差別是普皆回向一切善根;能回向本體的差別就是依靠殊勝方便智慧;回向果的作用是回向成為最勝道果之因。

子二(廣說分類)分三:一、所回向資糧之分類;二、能回向方便智慧之分類;三、回向殊勝作用之分類。

醜一(所回向資糧之分類)分二:一、智慧資糧;二、福德資糧。

寅一、智慧資糧:

無所得行相,不顛倒體性,

遠離…

1、所回向的智慧資糧就是證悟三輪無所得的殊勝資糧。

2、對所作的本體不加分別道無所得的行相,對作用相不加分別,心具有不顛倒的體性。

3、對於對境的有實法不加分別,故而具有證悟遠離我等(即無我等)的行相。

寅二、福德資糧:

…佛福品,自性念行境。

4、具有佛陀之善根福德資糧的資糧自性通過隨念來普皆回向的行境。

醜二、能回向方便智慧之分類:

有方便無相。

5、方便的特點就是具備將善根回向圓滿菩提的方便。

6、智慧的特點即是三輪無分別相。

醜三(回向殊勝作用之分類)分二:一、總作用;二、別作用。

寅一、總作用:

諸佛所隨喜,不系於三界。

7、順緣:佛陀通過隨喜的方式而垂念。

8、並不是屬於違品欲界等三界的相似回向。

寅二、別作用:

下中及上品,是余三回向,

生大福為性。

9、為宣講道的所依十善等小士道而回向。

10、為宣講暫時道預流向等中士道而回向。

11、為宣講究竟道無上菩提大士道獲得最終無上圓滿菩提果位而回向。

也就是說,回向成為以上三乘對三種種姓的所化眾生開示捷徑之因(即是除上述以外)的其餘三種回向,因為具有回向無邊無際一切有情無盡利益之因的作用,所以是產生無量大福德的體性。

回向共有以上十一種。對此,聖解脫部與獅子賢論師關於回向的分攝方式有所不同,暫且不作廣述。

癸三、未退令增長之因——隨喜修道 :

由方便無得,隨喜諸善根,

是此中所說,修隨喜作意。

隨喜修道的本體是殊勝隨喜的修道後得智慧,由它具有隨喜自他一切善根的方便和不分別三輪相證悟無得的智慧,對於自他一切善根的對境,以無比歡喜的心情欣然隨喜,這就是此《般若經》中所說的修隨喜作意。

一般來說,成為諸位菩薩後得福德資糧的修行差別雖然有無量,但這裏從勝解、回向、隨喜三個角度來宣說的原因是,按照《現觀莊嚴論淺釋·明義疏》中所說:“攝義:勝解作意是源泉,猶如由純金中出現金條一樣,現行積累福德……”所有福德資糧一開始沒有生起依靠勝解而生起;回向能令其普不失毀;隨喜能令其增長。因此,我們要明白從這三者的角度能圓滿一切福德資糧。

勝解、回向、隨喜的界限,通常而言,相似的勝解、回向、隨喜是從資糧道就具有,但(這裏是指)修道所攝,這三者每一種都有下、中、上等九品的次第,所以下下品在二地後得時具有一直到上上品在十地後得時具有,這是經和本論的意趣。在其他注釋中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壬二(入定智慧自性無漏修道)分二:一、宣說無間道之自性——修行修道;二、宣說解脫道之自性——清淨修道。

癸一(宣說無間道之自性——修行修道 )分二:一、真實宣說;二、二道違緣順緣之差別。

子一(真實宣說)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醜一、本體:

修行修道的本體是大乘修道無間道的殊勝智慧。

醜二、分類:

此自性殊勝,一切無作行,

立法不可得,是大義利性。

1、本體的差別:入定中修行萬法無自性的智慧波羅蜜多體性。

2、法相之差別:成為修行(殊勝)遍智所有方便支的法相。

3、行相之差別:通過息滅執著所緣相而不現行一切所緣相戲論之法。

4、所緣之差別:佈施等所有道法也以無分別助伴攝持而無所緣。

5、果之差別:能成就大利之無上果位——圓滿菩提。

修行修道共有以上五種。關於如此所有差別,要按照《般若攝頌》中所說的“若無智慧無目此五度,無有嚮導不能證菩提;何時盡以智慧而攝持,彼時堪為具目得彼名”來理解。

這樣的修行修道的界限:在二地到十地之間的所有無間道中依次具足。

子二(二道違緣順緣之差別)分二:一、宣說二道之順緣;二、宣說二道之違緣。

醜一(宣說二道之順緣)分二:一、外緣;二、內因。

寅一、外緣:

依佛…

外緣就是通過修行令佛歡喜來依止佛陀。

寅二、內因:

…及施等,善巧諸方便,

此是勝解因。

加行的差別是普遍修行佈施等六度;意樂的差別具有善巧寂止等諸方便,這是通過勝解而在自相續生起剛剛講的修行修道的因緣。直接宣說了是修行修道的因,間接也成立是下文即將闡述的清淨修道的因。因為這些是直接因——無間道的因,由此也就成立是直接果——解脫道的因。為此,我認為聖解脫部與獅子賢二位論師的論典中直接間接的說法密意完全一致。

醜二(宣說二道之違緣)分二:一、總違緣;二、別違緣。

寅一、總違緣:

諸法衰損因,謂魔所魅著。

作為違品——正法貧乏之因,總的來說就是被違緣惡魔籠罩、控制相續。

寅二、別違緣:

不信解深法,執著五蘊等,

惡友所攝持。

開始入道的障礙就是不信解深法;中間修正道的違品就是執著五蘊等;最後道趨至究竟的違緣就是被惡友所攝持。

癸二(宣說解脫道之自性——清淨修道 )分三:一、認識總義清淨之自性;二、別說引申義四聖之清淨;三、真實宣說清淨修道。

子一、認識總義清淨之自性:

果法清淨性,即色等清淨,

以彼二無異,不可分故淨。

一般而言,關於清淨之自性,誠如(《釋量論》中所說:)“心性為光明,諸垢客塵性……”色等的實相自性清淨,所斷一切客塵由因——無間道來斷除;果法解脫道的智慧,是客塵清淨,這就是說,色等一切法的實相自淨清淨之體性,二種清淨只是從反體而分的,對境的本體無有異體,心也不可分割。為此,果法解脫道的本體是清淨的自性,這是經中予以宣說的。

子二、別說引申義四聖之清淨:

惑所知三道,斷故為弟子,

麟喻佛子淨,佛一切最淨。

如果有人認為:從宣說清淨的本體不可分割中引申出來,四子聖者的清淨差異各個分開不應理。

四聖者的清淨分類,是從斷除貪等所斷一切客塵煩惱障、所知障的一部分所知所取分別障、三乘道的所斷障這樣障礙的所有種子次第,而分為弟子聲聞、麟角喻獨覺、佛子菩薩地的三種清淨,超過他們完全斷盡二障及習氣的緣故,佛陀的清淨是最究竟的斷德。可見,四聖者的清淨並不是此處的修道,但是關於引申義的道理,在《般若經》中有詳細說明。

子三(真實宣說清淨修道)分二:一、真實宣說;二、遣除於斷治詳細分類之諍。

醜一(真實宣說)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寅一、本體:

清淨修道的本體即是大乘修道解脫道的殊勝智慧。

寅二、分類:

對治九地中,上上等諸垢,

謂由下下等,諸道能清淨。

(作為對治的)修道九地中,所斷的差別:三界九地的一切俱生所斷所攝的分別,按照從行相角度分成上上等九類垢染的次第,也是由解脫道的自性清淨修道對治——下下二地直至上上品十地的清淨修道之間的九種修道來清淨,它們從依次清淨九種垢染的角度而有九種清淨修道。也就是說,三界九地所攝的一切上上品所斷綜合起來,在二地予以斷除,直至所有下下品所斷綜合起來,在十地予以斷除。我們務必要瞭解這種道理。也希望依此通達斷除這些所包括的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的要點。

醜二、遣除於斷治詳細分類之諍:

由斷諍鬥中,道能量所量,

由是平等性,遍對治三界。

有人辯論道:所斷與對治的行相相違,對治由下品而生起的道,所斷由上品而滅盡的方式,這種所斷與對治的安立不應理。

答辯:就像洗滌衣服上的污垢一樣,由此能擯除辯論所斷與對治之行相細粗相違等的一切過失,承許修道即證悟能量智慧與所量所知對境的實相無生大平等的道智,作為三界所斷的對治。直接說明遣除清淨修道之詳細分類的辯論,間接也將了悟到聲聞緣覺的相似清淨與佛陀的最極清淨的道理。阿闍黎主要著重間接意義的講解。而沒有通曉此理而誤解直接、間接的講法者,顯然已經捨棄了直接意義的清淨修道。

無相解脫之三乘,曉諸道相真實際,

具慧自性大方便,此道智理當了知。

般若現觀莊嚴論第二品句義釋終

 

第三品 基智

戊三(基無我之現觀基智)分二:一、宣說真實論義;二、宣說三品圓滿之結尾。

己一(宣說真實論義)分三:一、認請基離邊之現觀;二、廣說彼之特殊分類;三、宣說如何修行之真實道。

庚一、認請基離邊之現觀 :

非此岸彼岸,不住其中間,

知三世平等,故名般若度。

不住有寂現觀的本體是不住有寂的殊勝方便智慧。

智慧的差別(即智不住生死基智):以完全證悟無我的智慧了知滅盡此岸輪回邊,從而不住輪回;方便的差別(即悲不住涅槃基智):以大悲方便而滅盡彼岸寂滅之邊,以悲心不住寂滅。通過這種方式照見也不住於彼等中間的本體有寂平等性的智慧空性大悲藏,了知所緣有法——三世所攝的世俗蘊界一切法與法性——平等性大勝義無二無別的基實相,為此承許是般若波羅蜜多的自性。不要將這樣的基與基智混為一談。了知基之實相的現觀,是能表示基智九法中之初的這些法唯一是能表示基智的法,原原本本按照大經大論的密意,獅子賢論師在《明義疏》中也說道:“了知三世平等性唯是基智……”我們務必要依照印藏一致公認的觀點來講解,沒有掌握基智、道智的要點而將般若甚深密意另外講解是不合理的。

這裏詳細說明基智的分類,講解成不共基智的主要所詮的原因是,《般若經》中說:“欲求獲得聲聞菩提者也當學修此般若波羅蜜多……”這說明聲聞緣覺菩薩必須通過實修般若才能獲得三菩提。此經又雲:“基智是對聲聞緣覺安立,道智是對菩薩安立……”說明聲聞緣覺具有般若部分的基智。經中雲:“須菩提,所謂一切即是僅此內外法,聲聞、緣覺了知此等而非以一切道智了知,非以遍智了知,是故聲聞緣覺以基智了知。”這說明聲聞緣覺只有般若中部分的基智,而不具備道智與遍智。部分的基智也就是基智的類別——單單人無我的現觀,這一點聲聞也具有,但他們卻不具足證悟基法無我的基智。緣覺具有在此基礎上證悟所取境的法無我的基智,卻仍然不具備圓滿基智的現觀,這種安立是依據《般若經》及《現觀莊嚴論》等論典的密意印藏諸大智者一致公認的觀點。以這種道理也能遣除“若是基智則絕對是人無我之智慧”的說法。月稱菩薩說:“無我為度生,由人法分二……”

按照頌詞和注釋的密意及剛剛講的《般若經》與注疏中所講,聲聞緣覺僅僅具有作為煩惱等自己所屬障礙之對治的共同基智,而不共基智——所知障的圓滿對治,唯一是菩薩的現觀。因此,這裏抉擇了共同與不共基智的分類。菩薩的不共基智,有本體、差別、斷治、加行四種。千萬不要認為:如果從現觀見道的角度詳細說明的此理是基智,則唯一是聲聞道所斷的基智。

庚二(廣說彼之特殊分類)分二:一、近遠果般若之差別;二、本體斷治之差別。

辛一(近遠果般若之差別)分二:一、離方便之現觀遠基智;二、方便所攝之現觀近基智。

壬一、離方便之現觀遠基智 :

彼由緣相門,非方便故遠。

遠基智的本體是遠離殊勝方便智慧的基智,猶如魔術師耽著幻化的事物一樣,聲聞行人等相續中的基智,智慧的差別:沒有證悟無相平等性,因此從所緣相的角度方便的差別:遠離內外方便而不善巧方便,所以是距離般若遍智遙遠的基智。如《現觀莊嚴論淺釋·明義疏》中雲:“聲聞等不知萬法之本體者,不具平等性智,是故彼等距般若遙遠。”

壬二、方便所攝之現觀近基智 。

由善巧方便,即說為鄰近。

菩薩的不共近基智,本體即是具有殊勝方便智慧的基智。到底是怎樣的呢?方便的差別:依靠具有內外方便而善巧方便;智慧的差別:遠離耽著相而證悟法無我平等性,因此經中說真正靠近果般若——遍智。對此,《現觀莊嚴論淺釋·明義疏》中說:“所謂遣除耽著有實法之迷亂相,遍知色等法即遍知平等性……”

辛二(本體斷治之差別)分三:一、認清所斷違品;二、宣說彼之對治;三、如此斷治圓滿之攝義。

壬一(認清所斷違品 )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癸一、本體:

所斷違品的本體是耽著基的違品。

癸二(分類)分二:一、執著基是二諦所攝之法;二、執著基是行道之補特伽羅。

子一、執著基是二諦所攝之法:

色蘊等空性,三世所系法。

執著基是色等蘊為空性的勝義法和基是有法三世所包括的世俗所有法。

子二、執著基是行道之補特伽羅:

施等菩提分,行想所治品。

將不共之道佈施等六度以及共同道菩提分法的行者執著是我的想法成為所斷違品。間接也說明瞭執著這些對治的修行之想也是所斷違品。雖然也有承許說聲聞緣覺的相續中具足等不同觀點,但是聲聞緣覺的相續中是以一般方式具有的,菩薩的相續是以所斷的方式具足,七地以前,明顯相執也是暫時存在,人我執的能斷從七地開始圓滿,法我執的能斷在十地末際圓滿,我覺得這是本論頌詞的密意所在。

壬二(宣說彼之對治 )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癸一、本體:

作為基無我的現觀對治之本體。

癸二(分類)分二:一、基對治人無我之基智;二、基法無我圓滿之基智。

子一、基對治人無我之基智:

施等無我執,於此令他行。

與聲聞乘共同的基智,證悟由執著行持佈施等的行者是我的這種人無我,菩薩自己安住於此後令其他種姓者也都修行與之相應的現觀。

子二(基法無我圓滿之基智)分三:一、需證悟基離邊之原因;二、證悟基等性之智慧;三、甚深基般若之殊勝性。

醜一、需證悟基離邊之原因:

此滅貪著邊,執佛等微細。

大乘不共之基智的特點,必須滅盡執著所緣一切粗細的貪執邊,否則就成了耽執如來圓滿佛果等微細貪執邊的過失,這是經中所說的。

醜二、證悟基等性之智慧:

法道最甚深,自性遠離故,

知諸法性一,故能斷貪著。

證悟基法無我的道最為甚深,因為對境的實相一切法遠離自性戲論的緣故,完全了知它的有境——甚深基智現觀在基之一切法無我等性中一味一體,所以能徹底斷除所斷的一切粗細貪著邊。

醜三、甚深基般若之殊勝性:

由遣除見等,故說難通達,

色等不可知,故為不思議。

這樣的甚深般若是其他乘難以通達的體性,因為觀現世量的有境難以通曉,經中是從否定有境一切分別心能現見等的角度說明不是他們的行境,由此經中說般若甚深實相是其他乘難以通曉的,故而甚深。對境的本體不可思議的特點:因為經中明明說色等有無四邊之相不可知,所以承許這樣的實相具有不可思議的特點。

關於如此對治之基智的界限:儘管有承許從菩薩一地開始圓滿等各種觀點,但實際上對治人無我的證悟是從七地開始圓滿,法無我的證悟是在十地末際才圓滿的。

壬三、如此斷治圓滿之攝義:

如是一切智,所治能治品,

無餘諸差別,當知如經說。

關於剛剛講的如是第三品一切智(指基智)的問題,共同聲聞與不共菩薩之基智的所治違品與能治品的一切差別,要知道按照經中所說,以上所述無餘包括在這裏。

庚三(宣說如何修行之真實道)分二:一、宣說修基智之加行;二、宣說加行之果——見道。

辛一(宣說修基智加行 )分二:一、分析說明對境加行之分類;二、攝略說明有境加行相。

壬一(分析說明對境加行之分類)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癸一、本體:

對境加行的本體即是滅除耽著基的殊勝加行。

癸二(分類)分二:一、入定之本體加行;二、後得之本體加行。

子一(入定之本體加行)分二:一、滅除耽著有法顯現之加行;二、滅除耽著法性空性之加行。

醜一(滅除耽著有法顯現之加行)分二:一、滅除耽著對境之加行;二、滅除耽著有境之加行。

寅一、滅除耽著對境之加行:

色等無常等,未圓滿圓滿。

1、對於基之有法顯現的差別基色等的本體滅除耽著的加行。

2、對其總的差別法無常等滅除耽著的加行。

3、對於分別差別法尚未圓滿的共同相與極其圓滿的不共相滅除耽著的加行。

寅二、滅除耽著有境之加行:

及於無貪性,破實行加行。

4、對於滅除耽著的有境——無貪體性滅除耽著的修行加行。

(滅除耽著有法顯現之加行)共有以上四種。

醜二(滅除耽著法性空性之加行)分二:一、滅除耽著對境之理;二、滅除耽著有境之理。

寅一、滅除耽著對境之理:

不變無造者。

5、對於基的法性空性本體在一切階段不轉變成其他特性滅除耽著的加行。

6、對於它的差別法不是以因緣所造的作者等一律無有滅除耽著的加行。

寅二、滅除耽著有境之理:

三難行加行,如根性得果,

故許為有果,不依仗於他。

有境證悟的本體:

7、遍智的本體是所為難行的自性。

8、道智的本體是以加行難行的自性。

9、基智的本體是事業難行的自性,滅除耽著此三種有境的加行。

有境的殊勝作用本體,依靠有境三智而隨著各自的緣分而獲得自子四聖者的果位。因此,承許為有自果。它的差別法果位也是來源於三智,而並不是依賴於其他因緣。

以上是滅除耽著(法性空性)五法的五種加行。

子二、後得之本體加行:

證知七現事。

10、後得世俗的一切景象無而顯現,普皆變化而顯現猶如夢境;因緣聚合而顯現猶如幻術;無而顯現猶如陽焰;依緣而顯現猶如回音;所依不遷移而顯現猶如光影;無依而顯現猶如尋香城;無作者而顯現猶如幻化;對於如此名言世俗的一切顯現以七種比喻的方式能證知無而顯現事物虛幻道理的比喻法滅除耽著的一種加行。

基智加行共有以上十種。

基智加行的界限:承許是在加行道,有些論師說粗大的耽著之對治在七地以前存在;相似加行在到十地之間具有。

對於“未圓滿圓滿”的意義,有人承許是遍計、圓成實之色,有人承許是老幼之色等等,講法雖然為數不少,但實際上,《中般若經》中雲:“須菩提,色之詳細分類,了知為三種,即遍計之色、假立之色與法性之色。”一般說為三種的意義,本論最初是從滅除對外道恒常等遍計色法之耽著的加行角度而講的;後面是從滅除對色等差別法共同與不共色法之耽著的加行角度來說的。

壬二、攝略說明有境加行相 :

不執著色等,四種平等性。

作為本體基智加行相(即菩薩加行平等性)的差別,滅除耽著加行的行相差別是怎樣的呢?依靠四種平等性的方式加以滅除。按照經中所說:“不執著色,以色不執著,不執著色為我所,於色不執著。”意思是說,對於色的法相等等不執著為體性,這是空性;不以色法的顏色等相狀的法執著,這是無相;色法的無常等行相法不執著為我所,這是無願;對於色法的有境等不執著為無生之法,這是無為法,即是以四解脫的方式,不行持對境加行之有境的行相色等一切法的本體與相狀法而以四種平等性的方式行持的妙行。這裏按照《般若攝頌》中所說“如是奉行明智之菩薩,斷除貪執於眾無貪行”。

(菩薩加行平等性的)界限也可以通過基智加行的界限間接來瞭解。

辛二(宣說加行之果——見道 )分三:一、認清見道忍智之智慧;二、宣說基離增益之行相;三、如是宣說之攝義。

壬一(認清見道忍智之智慧)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癸一、本體:

基智見道的本體是現見基無我離邊之實相。

癸二(分類)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子一、略說:

苦等諸聖諦,法智及類智,

忍智刹那性,一切智見道。

對於所緣境苦等四諦每一諦,有境各有法智及類智兩種,總共有八種;八種一一也分為忍和智兩種,具有十六刹那體性的智慧就被承許為基智見道。

子二(廣說)分四:一、苦諦之四智;二、集諦之四智;三、滅諦之四智;四、道諦之四智。

醜一、苦諦之四智:

色非常無常,出二邊清淨,

無生無滅等。

基色等苦諦具足遠離常與無常相而是常無常無二之相;遠離苦與非苦而離邊之相;遠離空與不空而清淨之相;遠離我與無我而無生無滅之相的四種智慧。

醜二、集諦之四智:

如虛空離貪,脫離諸攝持,

自性不可說。

集諦具足遠離因與非因而如虛空之相、遠離集與非集而離貪之相、遠離生與非生而脫離攝持之相、遠離緣與非緣自性不可言說之相的四種智慧。

醜三、滅諦之四智:

由宣說此義,不能惠施他,

皆悉不可得,畢竟淨無病。

滅諦具足遠離滅與非滅由宣說此義無所惠施之相、遠離寂與非寂了不可得之相、遠離妙與非妙極其清淨之相、遠離離與非離而不患疾病之相的四種智慧。

醜四、道諦之四智:

斷除諸惡趣,證果無分別,

不系屬諸相,於義名二種,

其識無有生。

道諦具足遠離非與非道而斷除惡趣之相、遠離如與非如而證果無分別之相、遠離行與非行不相屬諸相之相、遠離出與非出而於名義二種的識無生之相的四種智慧。

壬三、如是宣說之攝義:

一切智刹那。

如此三智的一切證悟種類歸集起來具足遠離三十二增益之行相的智慧,也就是經中從反體角度所說的基智之十六刹那。如此直接宣說的意義就是三乘的證悟種類歸集起來的菩薩見道,間接也容易通達修行已見之義的修道道智,因此並沒有說明不宣講它的理由。聲聞自相續的見道,不管是以直接的方式還是間接的方式宣說並不適於場合,為此沒有宣說,關於此理,《明義疏》中有明示,切莫另行講解。

己二、宣說三品圓滿之結尾:

如是此及此,又此三段文,

當知即顯示,此三品圓滿。

如是所說的三智所有次第,經中也說:“須菩提,此般若非能得任何法……”這是說基智的結尾;又雲:“須菩提,此般若非能超離三界……”這是講道智的結尾;又雲:“須菩提,此般若非能賜予佛陀之諸法至緣覺之諸法……”這是講遍智的結尾。如此能攝的三句經文,以必要的差別圓滿涵蓋所攝所講的三智,這是經中完整宣說的。必須這樣來講解,絕不能誤解正文。也就是說,為了承接下面正等加行歸納三智的行相,才與前三品的順序相反而宣說。

總結偈:

體空解脫所知基,具雙運相真實際,

曉此智系慈悲心,此基智理當了知。

般若現觀莊嚴論第三品句義釋。

 

丁二(略說彼相加行——四加行)分二:一、總說修三智相之加行;二、宣說次第與同時修之道次第。

戊一(總說修三智相之加行)分二:一、宣說圓滿攝修相之現觀——正等加行;二、宣說各分位究竟之現觀——頂加行。

 

第四品 正等加行

己一(宣說圓滿攝修相之現觀——正等加行)分二:一、攝所修三智之相;二、宣說實修加行之現觀。

庚一(攝所修三智之相 )分二:一、略說所修相之本體;二、廣說彼等各自事相。

辛一、略說所修相之本體:

一切智差別,行相為能相,

由三種智故,許行相為三。

本體:了知基四諦實相的所有智慧差別,即被承許為“行相”的法相。

分類:概括起來,前三品宣說的智慧有三種的緣故,它所攝的行相也承許有三種類別。

這是從連帶事相分類的角度略說本體。

辛二(廣說彼等各自事相)分三:一、廣說基智之行相;二、廣說道智之行相;三、廣說遍智之行相。

壬一、廣說基智之行相:

始從無邊相,及至無動相,

三諦各有四,道中說十五。

從了知苦諦的實相無邊相開始,直至了知道諦的實相不動相之間,前三諦每一諦各有四相,在道位中,證悟人無我、法無我作為差別之道諦實相的行相有十五種,這是經中所說的。如此基智的行相共有以下二十七種:

苦諦的實相有四種:

1、了達無有無常與非無常之戲論的行相。

2、了達不生苦及非苦戲論的行相。

3、了達遠離空非空戲論的行相。

4、了達不被證悟我無我戲論所害的行相。

集諦的實相有四種:

5、了達無有因非因之戲論外的行相。

6、了達無有集非集之戲論如虛空的行相。

7、了達生非生戲論不可言說的行相。

8、了達無有緣非緣戲論之名的行相。

滅諦的實相有四種:

9、了達無有滅非滅戲論、無去的行相。

10、了達不被寂與非寂戲論所奪的行相。

11、了達無有妙非妙之戲論、無盡的行相。

12、了達無有離非離之戲論、無生的行相。

在道位中,煩惱障的對治——證悟人無我之道諦的實相有四種:

13、了達無有道非道之戲論而無作者的行相。

14、了達無有如非如之戲論而無知者的行相。

15、了達無有行非行之戲論而無遷變的行相。

16、了達無有出非出之戲論而無調伏者的行相。

所知障的對治——證悟法無我之後得智慧有漏道諦的實相有五種:

17、了達無本體如夢之法相的行相。

18、了達無生如迴響之法相的行相。

19、了達不滅如眼華之法相的行相。

20、了達重新寂滅如陽焰之法相的行相。

21、了達自性涅槃如幻之法相的行相。

所知障的對治——證悟法無我之入定智慧無漏道諦的實相有六種:

22、了達染汙分別之對治——無染汙的行相。

23、了達清淨分別的對治——無清淨的行相。

24、了達染汙分別的對治——無染的行相。

25、了達戲論相之分別的對治——無戲論的行相。

26、了達自之現觀分別的對治——無執的行相。

27、了達退失分別之對治——不動的行相。

(道位中道諦)總共有十五種行相。

我們要知道,共同聲聞緣覺的證悟境界種類也包括在基智以上的這些行相內。

壬二、廣說道智之行相:

於因道及苦,滅中如次第,

說彼有八七,五及十六相。

染汙法之因——集諦、清淨法之因——道諦、染汙法之果——苦諦、清淨法之果——滅諦中,按照先後順序,它們的行相分別有八種、七種、五種及十六種。這是經中全面宣說的。

如此一來,道智相共有三十六種。到底是哪三十六種呢?

從集諦相斷治的角度宣說有八種:

1、證悟集諦之差別法因相的智慧有了達斷貪之離貪的行相。

2、了達斷除本體貪欲而不住輪回的行相。

3、斷除果喜愛輪回而寂滅的行相。

4、證悟集諦之差別法集相的智慧有了達斷除貪心而無貪的行相。

5、了達斷除嗔心而無嗔的行相。

6、了達斷除癡心而無癡的行相。

7、證悟集諦之差別法生相的智慧有了達斷除因之分別而無有果煩惱的行相。

8、證悟集諦之差別法緣相的智慧即了達斷除貪執有情而無有情的行相。

有境是對治相,如《明義疏》中說:“彼一切之對治,三種、三種、一種、一種,如此即是因諦之八相。”

從道諦相立宗及合理性的角度宣說有七種:

9、證悟道諦的差別法道相的智慧——了知本體無量之智相。

10、了知與二邊不相關聯的行相。

11、證悟道諦差別法如相的智慧——了知本體無別的行相。

12、了知無有戒禁取的行相。

13、證悟道諦的法別法行相的智慧了知本體無分別的行相。

14、了知無不可量的行相。

15、證悟道諦之差別法出相的智慧就是了知本體無貪的行相。

後者沒有安立合理性是考慮到緣起的殊勝性。

苦諦的行相從自法相與總法相的角度來說有五種:

16、證悟苦諦的差別法無常的智慧——了達無常的行相。

17、證悟苦諦的差別法苦相的智慧——了達苦諦的行相。

18、證悟苦諦的差別法空相的智慧——了知空的行相。

19、證悟苦諦的差別法無我的智慧——了知無我的行相。

20、證悟苦諦的自性無有戲論相的智慧——了知無相的行相。

滅諦的行相從本體的角度來說有十六種:

證悟滅諦的差別法滅相的智慧包括三種:

21、了知證悟境空性的行相。

22、了知證悟內空的行相。

23、了知證悟內外空的行相。

證悟滅諦的差別法寂相的智慧包括八種:

24、了知證悟境空空的行相。

25、了知大空的行相。

26、了知勝義空的行相。

27、了知有為空的行相。

28、了知無為空的行相。

29、了知離邊空的行相。

30、了知無始終空的行相。

31、了知無舍空的行相。

32、證悟滅諦的差別法妙相的智慧即是了知證悟境自性空的行相。

證悟滅諦的差別法離相的智慧包括四種:

33、了知證悟境一切空的行相。

34、了知法相空的行相。

35、了知無緣空的行相。

36、了知無實體空的行相。

這四種行相中,前三種是如何出離的行相,後一種是出離某本體的行相。

依靠這種方式也能領會《明義疏》中所說的“遮破耽著無舍故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離邊空、無始終空、無舍空之八種行相”以及“遮破錯誤時一切空、自相空、無緣空之三種行相,唯一遮破離相本體故無實體性空之一種行相”的意義。

壬三、廣說遍智之行相:

始從四念住,究竟諸佛相,

道諦隨順中,由三智分別,

弟子及菩薩,諸佛如次第,

許為三十七,卅四三十九。

從身念住(等四念住)開始到究竟佛陀相之間遍智的行相有一百一十種:四諦的差別,道諦同分相中,由於究竟果相也分為三智差別,因此根據弟子聲聞、大乘菩薩及一切佛陀擁有的共不共功德法的差別,經中也承許依次的遍智相也分為三種:基智同分的相有三十七,隨應道智的相有三十四,不共佛陀的相有三十九。

共同聲聞同分基智的三十七相:七部類中,

第一部類:徹知有實法之道的四念住:1、了知身念住的行相;2、了知受念住的行相;3、了知心念住的行相;4、了知法念住的行相。

第二部類:由勤作所生之道的四正斷:5、了達已生惡不善法令斷的行相;6、了達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的行相;7、了達未生善法令生的行相;8、了達已生善法令增長的行相。

第三部類:修行等持之道的四神足:9、了達欲定斷行具神足的行相;10、了達心定斷行具神足的行相;11、了達勤定斷行具神足的行相;12、了達觀定斷行具神足的行相。

第四部類:現觀加行之道的五根:了知13、信;14、精進;15、正念;16、定;17、慧的五種行相。

第五部類:與現觀關聯之道的五力:了達18、信;19、精進;20、念;21、定;22、慧力的五智相。

第六部類:現觀之道七覺支:了達23、念覺支;24、擇法覺支;25、精進覺支;26、喜覺支;27、安覺支;28、舍覺支;29、定覺支的七智相。

第七部類:清淨出離之道的八正道:了知30、正見;31、正分別;32、正語;33、正業;34、正命;35、正勤;36、正念;37、正定聖道的八種行相。

菩薩同分的道智相有三十四相:七部類中,

第一部類:對治之道三解脫門:即了知1、體空性;2、因無相;3、果無願解脫門的三種行相。

第二部類:幻化道三解脫:了知4、有色觀色解脫;5、無色觀色解脫;6、淨色解脫的三種行相。

第三部類:現法樂住之道——無色定:了知7、空無邊定;8、識無邊定;9、無所有定;10、有頂定的四種行相。

第四部類:寂止之道:11、了知滅盡定的一種行相。

第五部類:出世間道九等至:了知(12-15)四禪、(16-19)四無色及(20)滅盡定的九種行相。

第六部類:所斷之無間道:(21-24)了知現見對境四諦的四無間道的四種行相。

第七部類:佛陀之道:(25-34)了知佈施等十波羅蜜多的十種行相。

佛陀的不共行相有三十九種:五部類中,

第一部類:十力:1、知處非處智力;2、知業報智力;3、知種種解智力;4、知種種界智力;5、知根勝劣智力;6、知遍趣行智力;7、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8、知宿住隨念智力;9、知死生智力;10、知漏盡智力的十種行相。

第二部類:四無畏:了知11、正等覺無畏;12、漏永盡無畏;13、說障法無畏;14、說出離道無畏的四種行相。

第三部類:四無礙解:了知15、法無礙解;16、義無礙解;17、詞無礙解;18、辯無礙解的四種行相。

第四部類:佛十八不共法:19、如來無有誤失;20、無暴卒音;21、無忘失念;22、無不定心;23、無種種想;24、無不擇舍;25、志欲無退;26、正勤無退;27、念無退;28、慧無退;29、等持無退;30、解脫無退;31、一切智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32、一切語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33、一切意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34、於過去世無著無礙智;35、於未來世無著無礙智;36、於現在世無著無礙智的十八種行相。

第五部類:本體的差別:37、了知諸佛所說之真如的行相;38、了知自在駕馭萬法之自然本性的行相;39、了知一切相現前菩提之佛陀的行相。

綜上所述,遍智的行相共有一百一十種。

合計,正等加行的行相共有一百七十三種。

對於這樣的所有行相,雖然以入定無現之等持修無生是從本體角度承許為無漏、以後得有現等持分別圓滿修行各相承許為有漏這一點無有差別,但是關於它們所攝的聖者相續的證悟境界,是有漏是無漏的詳細分類當從他論中得知。

庚二(宣說實修加行之現觀 )分三:一、趨入加行實修之身份補特伽羅;二、宣說修行實修加行之自性;三、廣說彼之差別分支。

辛一(趨入加行實修之身份補特伽羅)分二:一、總法器;二、別法器。

壬一、總法器:

昔承事諸佛,佛所種善根。

緣之特點:精心承事過去現在出世的一切佛陀。因之特點:依靠佛陀等這些福田已經種下了善根。

壬二、別法器:

善知識攝受,是聞此法器。

親近佛問答,及行施戒等,

諸勝者許此,是受持等器。

在今生今世被殊勝善知識所攝受,通過最開始聽聞此甚深般若的智慧而堪為聞法器。此外,在生生世世中,已經依止過佛陀,並且在他們面前請教過甚深般若之義,尤其是在世世代代中學修佈施持戒等六度萬行,按照次第,前兩度是以思慧取受甚深般若之詞句;念念不忘它們的意義銘記於心而堪為受持的法器。後面的波羅蜜多是以修慧堪當如理作意甚深瑜伽的法器。這是圓滿正等覺等諸位聖者一致共許的。

辛二(宣說修行實修加行之自性)分三:一、宣說甚深智慧之本體大平等之禪定;二、宣說廣大方便相三智加行之分類;三、宣說實修分位界限加行之差別。

壬一、宣說甚深智慧之本體大平等之禪定:

不住色等故,遮彼加行故。

一般來說,加行的本體是修行殊勝方便智慧的行相。分類,有二十種:

1、證悟對境色等基道果之空性的本體不住一切邊的緣故,是不住加行。

2、有境三智的本體不行般若之行相一切戲論邊的緣故,是不行加行。

證悟境、有境為平等性時,正如《般若攝頌》中所講的“天王帝釋請問佛,菩薩慧行如何勤?蘊界塵許不勤作,蘊不勤即菩薩勤”。關於如此不住、不行而修行的正等加行,包括以入定無現之等持彙集一百七十三相為一無生相而修持的正等加行及以後得有現之等持分別修一百七十三相完整數目的正等加行,在下文講界限加行中將予以闡述。

壬二、宣說廣大方便相三智加行之分類:

彼真如深故,此等難測故,

此等無量故。

3、以不住不行之方式修行基的二十七相,因為證悟了基的真如甚深的緣故,是基智甚深加行。

4、以不住不行的方式修行道的三十六種行相,證悟了一切道的本體甚深難測的緣故,是道智難測加行。

5、以不住不行而修行果的一百一十相,證悟了這些果的自性無量的緣故,是遍智無量加行,這是對境的三種分類。

如此一來,修行五種自性加行在下文要講的界限加行中會了達。

壬三、宣說實修分位界限加行之差別:

劬勞久證故,授記不退轉,

出離及無間,近菩提速疾。

6、這樣的一百七十三相,以入定後得交替的方式,通過不住、不修的途徑而在資糧道中修行,結果歷盡千辛萬苦,漫漫歲月才現前證悟,故而稱為劬勞久證之加行。

7、同樣,在加行道暖位,通過修行正等加行而得授記的緣故,稱為得授記加行。

8、頂位時通過修正等加行而不退轉的緣故,稱為不退轉加行。

9、忍位時通過修正等加行而出離聲聞獨覺地的緣故,稱為出離加行。

10、勝法位時通過修正等加行而遠離生起見道的障礙,是故稱為無間加行。

11、在見道一地通過修無漏本體的正等加行而接近菩提,為此稱為近菩提加行。

12、在修道不清淨七地時,通過修正等加行而迅速精進修圓滿菩提,為此稱為速疾加行。

利他無增減,不見法非法,

色等不思議,色等諸形相。

八地時修正等加行的五種特法:

13、以方便大悲為利他而轉*輪,為此稱為利他加行。

14、無分別獲得自在而證悟總的諸法無增無減,為此稱為無增無減加行。

15、不分別分別的色法等法非法等的緣故,稱為不見法非法加行。

16、對於特殊色等不可思議的本體也不加分別的緣故,稱為不見不可思議加行。

17、不分別色等特法相及本體的緣故,稱為不分別本體加行。

自性無分別,能與珍寶果,

清淨及結界。

18、九地時通過修正等加行,四無礙解獲得自在,而相應所化眾生隨機說法,能使他眾獲得聲聞的四果、緣覺果、無上菩提果六種果位的緣故,稱為能與珍寶果加行。

19、十地時通過修正等加行而清淨修道九地的垢染,為此稱為清淨加行。

20、從資糧道到十地末際之間以入定後得輪番的方式所說的這些加行,以入座與座間而修的緣故,稱為結界加行。

共有以上十五種。

從入定後得輪番的角度修結界加行的方法:如同《入無分別陀羅尼經》中所說“入定見諸法等同虛空,後得見如幻”的意義一樣,金剛喻定的入定一百七十三種行相無有各自戲論,無生如虛空的本體二諦無二無別真實勝義作為差別,通過不住不行的方式修行即是作意精華義,也就是入定智慧證悟的方式。後得如幻等持不混雜顯現一百七十三各自行相的如幻本體相似勝義作為差別,通過不住不行的方式修行即是作意現觀之義,也就是後得智慧證悟的方式。

沒有證悟這一點而以片面的智慧顯然難以通達般若的甚深密意。“如果後得在帶有方便世俗之顯現的同時,有智慧以不住不行的方式修勝義也存在的話,那麼就成了有學道中同時見二諦”這種說法是尋思的智慧似乎銳利無比而沒有了達要點的表現。前後的勝義豈能是相同?因此希望按照諸大祖師的觀點,依靠勝義的差別、二諦的安立、入定後得的詳細分類等來理解。否則,如果沒有了達聖者的後得智慧的甚深密要而講解大乘的大經大論中所說的後得出世間般若、具四法的六度、具殊勝方便智慧之地的修治等,那麼必須要明確從後得自體的角度安立殊勝方便智慧的實修差別,而承認後得作為前提,再以入定一個空執來印持等等只不過是笑料罷了。關於後得有現的等持,再如何宣講也是如同向空中射箭一樣,沒有辦法知道落在哪里。月稱菩薩說:“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羅蜜。”作了詳細說明,他只是說“沒有獲得菩薩位者無法了知”而已。

辛三(廣說彼之差別分支)分四:一、所得功德之差別;二、所斷過失之差別;三、所知法相之詳細分類;四、所行道之差別。

壬一、所得功德之差別 :

摧伏魔力等,十四種功德。

本體:修行所得加行的果法。分類:有摧伏魔力等十四種功德。是哪十四種呢?分為總功德、別功德及特殊功德三種。

總功德:

1、遠離違緣的功德——蒙受佛陀加持而摧伏魔力。

圓滿順緣的功德——2、蒙受一切佛陀以神通垂念;3、以智慧眼關照。

果之功德——4、趨近究竟圓滿菩提;5、暫時獲得值遇佛陀等四大利益。

別功德:

6、轉生他世的對境功德——生於被授記菩提分法等般若興盛的地方。

7、能依道的功德——將圓滿一切無漏對治法。

8、所依補特伽羅的功德——成為為他眾講經說法之士。

9、不受違緣損害的功德——作為佛陀的助伴而不會被魔所轉退失正道。

10、因法修行的功德——生起不共善根。

11、緣差別的功德——一切立誓如願實現。

12、所得果的功德——攝持廣大果位。

13、作用差別的功德——以四攝成辦有情利益。

特殊功德:

14、圓滿般若的功德——在生生世世中完整地獲得般若的句義。

總共有十四種。

壬二、所斷過失之差別 :

當知諸過失,有四十六種。

本體:對加行造成障礙的所斷法。分類:自身存在的違緣有二十種,依於自他其中之一的違緣有二十三,依於他者的違緣有三種,應當了知,所有過失必定有四十六種。是哪四十六種呢?分為總所斷、別所斷與特殊所斷三種。

總所斷:一般來說,存在於自身的般若違緣:對般若不恭敬的過失有五種:

從智力的角度而言有兩種:

1、由於歷經千辛萬苦才能證悟而執為難以證悟。

2、認為由於智慧敏銳、才氣十足而容易證悟。

從染汙法的角度而言有三種:

3、以身的染汙法——伸懶腰等繕寫般若等。

4、以心的染汙法——貪心等繕寫般若等。

5、以語的染汙法——嬉鬧等諷誦般若等。

從大乘中退失的七種因:

6、以相似理由而退失,認為我沒有得到授記而背離般若。

7、從因大乘道中退失,對大乘道不起信心,就像捨棄樹根而尋求樹枝一樣。

8、從品嘗果大乘之味中退失,對究竟果一切種智不起信心,如同不向主人乞討而向僕人乞討的狗一樣。

9、從體大乘法中退失,對勝乘不起信心,猶如已經得到大象而捨棄又尋找象跡一般。

10、從所為之本體中退失,從小乘法藏中尋求所為,如同從蹄跡水中尋覓寶珠一樣。

11、從因果之關聯中退失,希望從小乘道中獲得大乘遍智,猶如以日月宮的標準來衡量尊勝宮的比喻一樣。

12、從無上特法中退失,認為上下乘相同而不知三身的特法,依次就像執著轉輪王與山寨的小王平等、百味佳餚與豆泥平等、如意寶珠與假寶平等一樣。

從大乘中散亂的八因 :

13、趨入般若的緣,對繁多欲妙境加以分別。

相似般若的過失:

14、將單單的繕寫文字法行耽著為般若。

15、將單單無實的所詮耽著為般若。

16、將單單的能詮文字經函耽著為般若。

(17、將無文字耽著為般若。)

18、由般若中散亂的過失:作意城區等貪嗔之境。

19、作意名聞利養。

20、從魔所宣說的非道中尋求方便智慧。

別所斷:依於自他其中之一的二十三種講聞違緣:以聽聞者與傳講者的次第:

21、聽聞者般若的講聞等有強烈欲樂心,傳講者十分懈怠。

22、聽聞者在此地,傳講者在他境。

23、聽聞者具備知足少欲,傳講者不具備知足少欲。

24、聽聞者具足頭陀行功德,傳講者不具足頭陀行功德。

25、聽聞者具備善法,傳講者不具有善法。

26、聽聞者喜歡佈施,傳講者具大吝嗇。

27、聽聞者願意供養,傳講者不願接受。

28、聽聞者以略說能夠理解,傳講者以廣說而理解。

29、聽聞者了知經等妙法,傳講者不了知經等妙法。

30、聽聞者具備六度,傳講者不具有六度。

31、聽聞者善巧方便,傳講者不善巧方便。

32、聽聞者已獲得陀羅尼,傳講者沒有獲得陀羅尼。

33、聽聞者想繕寫般若文字,傳講者不想繕寫般若文字。

34、聽聞者遠離貪愛結等五障,傳講者沒有遠離貪愛結等五障。

35、聽聞者想獨自遠離惡趣,傳講者想結緣者都遠離惡趣。

36、聽聞者喜樂獨自趨往善趣,傳講者喜樂結緣者都趨往善趣。

與傳講者、聽聞者相聯而意樂不一:

37、傳講者喜歡自己獨處,聽聞者喜歡眷屬大眾。

38、傳講者不給隨行的機會,聽聞者卻想跟隨。

39、傳講者希求少量財物,聽聞者不想供養。

住處不一致:

40、傳講者去往有生命危險的地方,聽聞者不去有生命危險的地方。

41、傳講者去往發生饑荒的地方,聽聞者不去發生饑荒的地方。

42、傳講者去往盜匪等擾亂的地方,聽聞者不去盜匪等擾亂的地方。

43、傳講者為化緣而去看望在家人,聽聞者不去看望在家人。

以上述的外緣而導致心不悅意,由此成為講聞般若的違緣。

特別所斷的三種過失:

44、憑藉魔所宣說之經一類不該學修的非處邪教,用偽造的詞句在大乘教(與修行人之間)進行挑撥離間。

45、將不是所修的般若、不淨觀之類有緣的相似修行立為究竟的修行。

46、對於魔化為佛陀一類的幻現、不該起信的非處邪師生起歡喜。

如此一來,魔業過失總共有以上四十六種。

壬三(所知法相 之詳細分類)分二:一、略說法相、名相之本體;二、廣說彼之詳細分類。

癸一、略說法相、名相之本體:

由何相當知,即性相分三,

謂智勝作用,自性亦所相。

本體:一般而言,就是能表示所知大乘之加行的法。

分類:我們要清楚地知道,法相的本體是由任何具有殊勝方便的本體來表示大乘的加行,也就是此處的法相。這樣的法相也分為三種,即從大乘加行智慧、大乘加行殊勝、大乘加行作用的角度安立為法相的三種法相。由此,凡是自性也就是所表名相的事物。

癸二(廣說彼之詳細分類)分二:一、宣說能表之法相;二、宣說事相自性相。

子一(宣說能表之法相)分三:一、證悟智慧之自性——智相;二、彼之差別自性——殊勝相;三、方便作用之自性——作用相。

醜一(證悟智慧之自性——智相)分三:一、宣說基智之智相;二、宣說道智之智相;三、宣說遍智之智相。

寅一(宣說基智之智相)分四:一、了知基之總實相方式;二、了知基之別實相方式;三、了知基之特殊實相方式;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基智的智相有十六種。是哪十六種呢?包括了知基的總實相、別實相、特殊實相三種。

卯一、了知基之總實相方式:

知如來出現,世間無壞性。

基智加行包括以下十六種智相:

1、借助基智加行,依於證悟對境基的實相而了知果——如來出現之基的智相。

2、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基之實相——世俗本體世間五蘊生滅的一切法在勝義中無生無滅之基的智相。

卯二(了知基之別實相方式)分三:一、了知總心之分攝方式;二、了知分別斷治之詳細分類方式;三、了知特殊心之一切所緣詳細分類方式。

辰一、了知總心之分攝方式:

有情諸心行,心略及外散,

知無盡行相。

3、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基——有情心之行在名言中分為八萬四千等詳細分類之基的智相。

4、借助基智加行了知攝略而言,這些心內收入定心之基的智相。

5、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外觀未入定心之基的智相。

6、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在勝義中真如無盡行相本體之基的智相。

辰二、了知分別斷治之詳細分類方式:

有貪等及無,廣…

7、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基——心的這些法在名言中具有貪等煩惱心所斷之基的智相。

8、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對治法無有貪等煩惱心之基的智相。

9、借助基智加行了知此等在勝義中廣大法本體之基的智相。

辰三、了知特殊心之一切所緣詳細分類方式:

…大無量心,識無見無對,

及心不可見。

10、借助基智加行了知這些心在名言中趨入種種所緣而成為大所緣之基的智相。

11、借助基智加行了知有境能取的數目無量之基的智相。

12、借助基智加行了知以比喻在根前無法展示智慧本體之基的智相。

13、借助基智加行了知這些在勝義中心無本體故而以五眼也不可見之基的智相。

卯三、了知基之特殊實相方式:

了知心出等,除此等所餘,

知真如行相,能仁證真如,

複為他開示。

14、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基在名言中以十四種無記見的差別而動搖等法與補特伽羅見之基的智相。

15、借助基智加行依靠在勝義中以無有自性的特點了知心實相真如無我之基的智相。

16、借助基智加行了知證悟如此真如而現前證悟法身再為他眾開示的教法法身之基的智相。

卯四、如此宣說之攝義:

是攝一切智,品中諸智相。

以上基智加行品中證悟基實相的智慧本體——表示基智加行的法相是由基智本身所攝。

寅二(宣說道智之智相)分四:一、了達道之總實相方式;二、了達道之別實相方式;三、了達道之特殊實相方式;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道智之智相有十六種,是哪十六種呢?

卯一、了達道之總實相方式:

空性及無相,並捨棄諸願。

道智加行有以下十六種智相:

1、借助道智加行了知對境道之實相——體空性解脫之道的智相。

2、借助道智加行了知因——無相解脫之道的智相。

3、借助道智加行了知果——無願解脫之道的智相。

卯二、(了達道之別實相方式)分三:一、分別了知體空性道之方式;二、分別了知因無相道之方式;三、分別了知果無願道之方式。

辰一、分別了知體空性道之方式:

無生無滅等。

4、借助道智加行了知本體具有無生行相之道的智相。

5、借助道智加行了知證悟無滅之道的智相。

(頌詞中的“等”字包括:)

6、借助道智加行了知無染自性之道的智相。

7、借助道智加行了知無淨本體之道的智相。

8、借助道智加行了知無有所斷法體性之道的智相。

9、借助道智加行了知具有無對治本體行相之道的智相。

10、借助道智加行了知無有依處本體之道的智相。

11、借助道智加行了知具有虛空法相真如之道的智相。

辰二、分別了知因無相道之方式:

法性無破壞。

12、借助道智加行了達道的自性——無有相狀戲論所破壞之道的智相。

辰三、分別了知果無願道之方式:

無作無分別。

13、借助道智加行了達道的自性——果法無有造作相的道智智相。

14、借助道智加行了達道之差別法——具無分別體性之道的智相。

卯三、了達道之特殊實相方式:

差別無性相。

15、借助道智加行了達道的實相在名言中以三乘差別分析之道的智相。

16、借助道智加行了知這些在勝義中無有所緣相之道的智相。

卯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道相智品中,許為諸智相。

承許在道智加行品中證悟道之實相的智慧本體——表示道智的法相,是由道智本身所攝。

寅三(宣說遍智之智相)分四:一、了知遍智之別實相方式;二、了知遍智之別實相方式;三、了知遍智之特殊實相方式;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遍智的智相共有十六種。是哪十六種呢?

卯一、了知遍智之總實相方式:

彼依自法住 。

借助遍智加行了知對境究竟果位元元實相的方式有以下十六相:

1、本師能仁王依靠自己所現前的斷證究竟法而了知安住於法身平等性中的遍智智相。

卯二(了知遍智之別實相方式)分三:一、了知身神境神變之差別方式;二、了知意教誡神變之差別方式;三、了知語記說神變之差別方式。

辰一、了知身神境神變之差別方式:

恭敬善知識,令其生歡喜 ,

供養無作用。

2、了知現示他利法身的差別,在名言中宣說般若時,本師了知應該陳設坐墊等恭敬事的遍智智相。

3、了知應當依教奉行而承事上師的遍智智相。

4、了知應當以讚歎尊重等令其生歡喜的遍智智相。

5、了知應當以鮮花等供養的遍智智相。

6、了知在勝義中這些都是無有作用的無生。

辰二、了知意教誡神變之差別方式:

及了知遍行。

7、依靠斷證究竟的力量,對於如所有法、盡所有法無著無礙而趨入並了知的遍智智相。

辰三、了知語記說神變之差別方式:

能示現無見,世間真空相,

說知及現見,不思議寂靜。

8、了知初始宣講、開示世間見所未見的甚深義四諦*輪的遍智智相。

9、了知中間宣講世間五蘊本體空性無相之*輪的遍智智相。

到底是怎樣的方式呢?

10、了知對於想要通過聽聞的途徑聞法者以概括這些*輪的方式加以宣說的遍智智相。

11、了知對於想通過思維而得智慧者,以成熟他們相續的方式而令其知曉的遍智智相。

12、了知對於想通過修行而證悟者,以解脫他們相續的方式令其現量證悟的遍智智相。

13、了知最後轉法性不可思議善分別*輪的遍智智相。

14、了知宣說一切法自性涅槃寂靜體性的遍智智相。

卯三、了知遍智之特殊實相方式:

世間滅想滅。

15、了知一切種智的實相——有漏世間五蘊泯滅、涅槃本性身的遍智智相。

16、了知有寂取捨之想泯滅、證悟寂靜智慧法身的遍智智相。

卯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一切相智中,是說諸智相。

以上遍智加行相中證悟一切種智之實相的智慧本體——表示遍智加行的法相是由遍智加行所攝。

舉例說明這樣的智相,例如:認知對境藍色來表示緣取藍色的本體。同樣,承許三智的加行,以了知對境基道果的差別表示加行自體的法相,智作為所表的名相,通過能表示它的法相等方式以果表示因或者以因表示果,諸如此類,法相、名相分開而講解的觀點也是有的。

醜二(彼之差別自性——殊勝相)分三:一、略說本體;二、廣說自性;三、彼要點之攝義。

寅一、略說本體:

由難思等別,勝進諦行境,

十六刹那心,說名殊勝相。

以不可思議等差別法的十六種殊勝而緣取勝進之所緣境四諦的行境,以忍智十六刹那心來表示大乘加行,經中說這是十六種殊勝相。

寅二(廣說自性)分四:一、現見苦諦智慧四種殊勝相;二、現見集諦智慧四種殊勝相;三、現見滅諦智慧四種殊勝相;四、現見道諦智慧四種殊勝相。

卯一、現見苦諦智慧四種殊勝相:

不思議無等,超越諸量數。

1、苦諦法忍智慧以分別心不可思議;2、法智智慧無可比擬;3、類忍智慧超越以量權衡;4、類智智慧不可勝數。

卯二、現見集諦智慧四種殊勝相:

攝聖智者了,證知諸不共,

通疾…

5、苦諦法忍的智慧涵蓋聖者的一切斷證;6、法智的本體是由智者菩薩所了知;7、類忍智慧與聲聞緣覺不共;8、類智智慧與小乘相比,現觀的通達更為速疾。

卯三、現見滅諦智慧四種殊勝相:

…無增減,修行及正行,

所緣…

9、滅諦法忍智慧證悟真如無增無減;10、法智智慧修行六度不住之涅槃;11、類忍智慧通過行持二種資糧而真實成就大菩提果位;12、類智智慧無分別而緣取一切(所緣)法。

卯四、現見道諦智慧四種殊勝相:

…與所依,一切並攝受,

及無味當知,十六殊勝性。

13、道諦法忍智慧的殊勝所依就是法界體性;14、法智智慧具全波羅蜜多等一切道相;15、類忍智慧以內外攝持一併攝受;16、類智智慧無有享受耽著道之味。

如此我們應當了知,詳細殊勝的法相就有以上十六種體性。

寅三、彼要點之攝義:

由此勝餘道,故名殊勝道。

由於以上述十六種差別法修行差別基大乘之正等加行的道,遠遠勝過其餘聲聞緣覺之道,故而成立大乘道是殊勝的加行。

這樣的殊勝相,也就像以大腹的差別來表示瓶子的本體一樣,由此也能認識到以三智加行的本體超勝其餘道的法來表示大乘加行自之本體的道理。有人承許這些殊勝相能表示三智加行。考慮聲聞緣覺的證悟類別為基智所攝,因此承許它不具備殊勝相,一般來說基智不具備殊勝相,諸如此類,雖然以前印度的諸位善知識都有各種各樣的講解方式,但實際上,承認大乘的正等加行總的殊勝相顯然是要義。如此直接宣說了正等加行品的見道,間接能夠通達它的因加行道與修習已見之義的修道具有殊勝相,希望諸如此類的道理也要明確。

醜三(方便作用之自性——作用相)分四:一、基智加行之作用相;二、道智加行之作用相;三、遍智加行之作用相;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作用相共有十一種。

寅一、基智加行之作用相:

作利樂濟拔,

修行基無我的加行作用有三種以下:

1、能令無有未來轉世的利益而安置於涅槃果位。

2、今生中能安置消除痛苦的安樂緣覺果位。

3、能令獲得救拔究竟有寂之苦的大菩提。

寅二(道智加行之作用相)分二:一、智慧之作用;二、方便之作用。

道智加行之作用相有七種。

卯一、智慧之作用:

諸人皈依處,住處及友軍 ,

洲渚…

憑藉智慧的力量而斷除的作用有兩種:

4、斷除苦果而起到(成為諸人等眾生)皈依處的作用。

5、斷除其因而起到住處的作用。

證悟的作用有兩種:

6、由於證悟輪涅等性而起到友軍的作用。

7、由證悟自性義而起到洲島的作用。

卯二、方便之作用:

…及導師,並任運所作,

不證三乘果。

8、依靠大悲的力量,起到全面引導總體一切所化眾生之導師的作用。

9、方式是無勤任運成辦他利的作用。

10、不為自利而證得三乘果位的作用。

寅三、遍智加行之作用相:

最後作所依。

11、究竟任運自成二利的事業就是能成就轉*輪之所依的法身。

寅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此即作用相。

如此十一種作用即是三智加行之作用方便的本體。表示三智加行的法相由三智加行所攝。我們要知道,如同由支撐房梁的作用來表示柱子一樣,是以三智加行的這些作用來表示加行自身之本體的。

子二(宣說事相自性相)分四:一、基智加行事相之自性;二、道智加行事相之自性;三、遍智加行事相之自性;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事相自性相共有十六種。

醜一、基智加行事相之自性:

離煩惱狀貌,障品及對治。

基智加行的事相本體具足四法,遠離煩惱障的差別:1、遠離本體貪等煩惱的自性;2、遠離果——三門染汙法狀的自性;3、遠離因非理作意相的自性。遠離所知障的差別:4、遠離違品與對治分別的自性。

醜二、道智加行事相之自性:

難行 與決定,所為無所得,

破一切執著。

道智加行的事相本體具有五法,方便的差別:

5、以發菩提心的意樂而難行的自性。

6、以不墮小乘的加行而決定大乘加行的自性。

7、追求三大所修——所為果的自性。

智慧的差別:8、對境所修三輪無緣的自性;9、有境破除修行之一切執著的自性。

醜三、遍智加行事相之自性:

及名有所緣,不順無障礙,

無基 無去生,真如不可得。

遍智加行的事相本體具有七法,總的所緣差別:

10、緣取果遍智之一切法所緣的體性。

11、緣取其差別法不隨順一切世間法的不共功德所緣的體性。

12、其本體無礙趨入一切所知之智慧所緣的體性。

分別的所緣:

13、緣取照見名言顯現的功德基無我隨應基智之相所緣的體性。

14、了達道無去隨應道智之相所緣的自性。

15、了知相無生不共遍智相所緣之自性。

16、了知這些勝義本體無生真如不可得所緣的自性。

醜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此十六自性,由如所相事,

許為第四相。

以上三智加行的十六種自性,這些體性由如同所表的事相本體來表示,因此一切遍知佛陀承許,正等加行所知法相中的第四法是事相自性相。總而言之,具有十六種自性之體性的正等加行的現觀事相,大乘加行的名言名相,具有殊勝方便智慧的智、殊勝、作用三者的法相,這些也是一本體以反體而分才安立為法相、名相與事相三者。如果分別剖析,則基智的本體具有四法是事相,是甚深基智之加行,為名相,具備基智所攝殊勝方便智慧的智、殊勝、作用之法相等三智各自的法相、名相、事相三種。從中分類,基智加行的無相具有四法(有法),是甚深基智之加行(立宗),因為具足智、殊勝、作用之法相故(因)。其餘依此類推。

壬四(所行道之差別)分三:一、宣說順解脫分資糧道;二、宣說順抉擇分加行道;三、宣說隨正等菩提分不退轉眾。

癸一(宣說順解脫分資糧道 )分三:一、略說本體方便智慧之差別;二、廣說彼分類之差別;三、以引申義根基之差別歸納宣說。

子一、略說本體方便智慧之差別:

無相善施等,正行而善巧,

一切相品中,謂順解脫分。

道的本體即是隨解脫分的現觀殊勝方便智慧。對於從以無相作為差別之智慧與以佈施等作為差別之方便的角度所說的般若所有相真實修行的法相善巧的殊勝方便智慧,在此圓滿一切相現觀(即正等加行)品中被承許為順解脫分。

子二、廣說彼分類之差別:

緣佛等淨信,精進行施等,

意樂圓滿念,無分別等持,

知一切諸法,智慧共為五。

方便的差別有三種:緣所依佛陀等三寶的清淨信心;行為上精進行持佈施等六度的行境;本體意樂圓滿憶念般若的行相。智慧的差別有兩種:寂止無分別虛空藏等等持、勝觀了知基道一切法所有相為無相的智慧。以上是殊勝方便智慧的自性清淨法之本體的根共有五種。然而並不是以所緣四諦作為差別,所以並不是現觀加行的根,對於諸如此類的情況,需要辨別開來。

子三、以引申義根基之差別歸納宣說:

利易證菩提,許鈍根難證。

這樣的菩薩資糧道根據根基利鈍的次第,承許利根者迅速證悟而容易獲得究竟果位圓滿菩提;鈍根者證悟遲緩而難以獲得。如此直接宣說的意義即是利鈍根菩薩的差別,但是獅子賢論師結合它的間接影射而宣講。

癸二(宣說順抉擇分加行道 )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子一、本體:

順抉擇分的本體即是順抉擇分之智慧的殊勝二利。

子二(分類)分四:一、暖位;二、頂位;三、忍位;四、勝法位。

醜一、暖位:

此暖等所緣,贊一切有情,

緣彼心平等,說有十種相。

加行道暖位的所緣差別,經中贊說是一切有情。因此,緣於所緣境這些有情,行相的差別,在下品暖位,有兩種行相:1、無有貪嗔的平等舍心。2、成辦現在的利益的慈心。

中品暖位,有三種行相:3、希望具足未來安樂的饒益心。4、歡喜他樂而無嗔恚之心。5、悲憫有情而無損惱之心。

上品暖位,有五種行相,6、對於年長於己的有情視為父母之心。7、與自己同齡者,視為兄弟姐妹之心。8、對於比自己年幼者,作為子女之心。9、作為饒益的親人及情意穩固的朋友之心。10、作為同一父系與母系的親友之心。

經中說如此加行道暖位共有以上十種行相。

醜二、頂位:

自滅除諸惡,安住佈施等,

亦令他住彼,贊同法為頂。

加行道頂位緣於所緣境有情的行相差別,下品頂位的行相,自己滅除罪惡,在他眾面前身體令行,口中贊說,心裏也隨同而行。中品頂位的行相,自己安住佈施等以後,在他眾面前,身體令他行持,口中讚歎,心中隨同而行。上品頂位的行相,自己安住甚深空性緣起的意義中,在他人面前,身體令行,口中讚歎,心中隨同而行。(這以上就是加行道頂位的行相。)

醜三、忍位:

如是當知忍,自他住聖諦 。

我們應當了知,與頂位一樣,忍位也是緣所緣境有情以後,行相是,依於安置者自己與所安置者他眾的行相。到底是怎樣的呢?下品忍位的行相,自己現行安住了知苦諦、斷除集諦、(修行道諦、)現前滅諦的四聖諦中,身體令他眾也安住聖諦,口中讚歎,心裏隨同而行;中品頂位的行相,自己雖然知曉成就預流果等果位的方法,但不現行,從而身體令其他種姓者也如此行持,口中讚歎,心裏隨同而行。上品忍位的行相,自己安住生起大乘見道之理中而令他眾也如此,口中讚歎,心裏隨同而行。

醜四、勝法位:

如是第一法,成熟有情等。

勝法位也與忍位一樣,緣於所緣境有情行相的差別,下品勝法位的行相,自己欲求成熟有情、修行刹土,身體令他眾也如此行持,口中讚歎,心中隨同而行;中品勝法位的行相,自己生起菩薩的現觀智慧,身體令他眾也如此,口中讚歎,心裏隨同而行;上品勝法位的行相,自己安住生起遍智、斷除染汙法結生的方便中,身體令他眾如此而行,口中讚歎、心裏隨同而行。我們要明確這些道理。

癸三(宣說隨正等菩提分不退轉眾 )分二:一、略說差別基;二、廣說各自差別相法。

子一(略說差別基)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醜一、本體:

成為隨圓滿菩提分的殊勝入定後得。

醜二、分類:

從順抉擇分,見修諸道中,

所住諸菩薩,是此不退眾。

我們要了知,順抉擇分加行道、見道與修道這一切道中所住的諸位菩薩就是此處的不退轉僧眾。

子二(廣說各自差別相法)分三:一、宣說加行道不退轉之相法;二、宣說見道不退轉之相法;三、宣說修道不退轉之相法。

醜一(宣說加行道不退轉之相法)分三:一、略說自性;二、廣說相之分類;三、攝義。

寅一、略說自性:

由說於色等,轉等二十相,

即住抉擇分,所有不退相。

能立相的差別:憑藉入定的殊勝證悟相而在後得時,經中宣說了對於色法等遣除實執等二十相,要知道這就是欲知有法——安住於抉擇分的所有菩薩,成立為不退轉僧眾——所立法的法相。到底是怎樣的方式呢?就像“佛陀是量士夫,因為無誤宣說四諦之義的緣故”這種果因一樣,此處,菩薩是不退轉補特伽羅,因為是對色等遣除實執的菩薩。依靠這種果因可以知曉是證成不退轉的果因。所謂不退中的“不”,不要誤解為否定詞,因為是菩薩的名稱,就像用所作的因來建立無常時,所謂無常中的“無”並不是否定詞一樣。有些由後得身語相來推測入定證悟,是果因,運用入定的證悟作為因,證明圓滿菩提,為自性因,憑藉它的力量證明不退轉,即是所破不可得因,也有人將運用這三種推理最終建立不退轉的究竟因說為所破因的。

寅二、廣說相之分類:

所有二十種相分為四類。

第一類共有十一相:

由於色等轉,盡疑惑無暇,

自安住善法,亦令他安住,

于他行施等,深義無猶豫,

身等修慈行,不共五蓋 住。

摧伏諸隨眠,具正念正知,

衣等恒潔淨。

1、由於法的本體不存在而對色等遣除想。

2、由於獲得解信而對道盡除疑惑。

3、由於成就宏願而滅盡八無暇。

4、以悲心驅使讓自他奉行善法。

5、由於修自他交換而對他眾發放佈施等。

6、由於證悟實相而對甚深意義無有猶豫不決的心理。

7、由於饒益他眾而具備仁慈的身語意。

8、由於行為清淨而斷除五種障礙。

9、由於修行對治而精進摧伏一切隨眠。

10、由於一心不亂而具足正念正知。

11、由於行為清淨而使衣物等恒時潔淨。

第二類共有六相:

身不生諸蟲,心無曲杜多,

及無慳吝等,成就法性行,

利他求地獄。

12、由於善根超勝世間而使身體不生一切蟲類。

13、由於善根清淨而對眾生無有諂曲心。

14、由於無視利養而真實受持頭陀行。

15、由於修行佈施等波羅蜜多而無有慳吝等違品。

16、由於真實攝集善法,所以相應法性而行。

17、由於將眾生執為我所而為利他甘願尋求地獄。

第三類共有兩相:

非他能牽引,魔開顯似道,

了知彼是魔。

18、由於對自己的現觀堅信不移而不會被他眾牽引。

19、由於善巧修行佛果的方便而對開顯相似道的魔,了知他是魔。

第四類有一相:

諸佛歡喜行。

20、三輪清淨的行為是諸佛歡喜的行為。

寅三、攝義:

由此二十相,諸住暖頂忍,

世第一法眾,不退大菩提。

由如此通過四類而宣說的能立二十種相,能證明欲知有法——所有住于加行道暖位、頂位、忍位、勝法位的菩薩,不退轉圓滿菩提(所立法)。

醜二(宣說見道不退轉之相法)分三:一、略說自性;二、廣說相之分類;三、攝義。

寅一、略說自性:

見道中忍智,十六刹那心,

當知此即是,菩薩不退相。

在見道中,忍與智的刹那作為差別的後得十六相(能立),我們應當了知,這就是證明欲知有法——住於見道位的所有菩薩是不退轉僧眾(所立法)的相。

寅二、廣說相之分類:

所有見道十六相,分四部類。

第一類共有四相:

遣除色等想,心堅退小乘,

永盡靜慮等,所有諸支分。

1、由入定的行相,現見苦諦之法性的四種智慧差異,以後得作為果因,由於法的法相不存在而遣除對色等法之想。

2、依靠佛陀的加持使無上菩提心堅固。

3、由於了悟到大乘的殊勝性而退出小乘。

4、由於完全辨別法而永盡生起靜慮等的所有支分。

第二類共有四相:

身心輕利性,巧便行諸欲,

常修梵淨行,善清淨正命。

5、由入定中現見集諦的四種智慧差異,在後得時,由於遠離不善業而使身心堪能,輕利。

6、由於善巧調心的方便而通曉享受欲妙的方法。

7、由於見到貪欲的過患而恒常修持梵淨行。

8、以智士的品質而使正命得來維生的資具清淨。

第三類共有四相:

蘊等諸留難,資糧及根等,

戰事…

9、因為入定中現見滅諦的四種智慧差異,而在後得時,由於空性本體而首先不以加行耽著蘊界處之法,平時不以隨加行而耽著。

10、由於不分別一切違品,因此由盜賊之語宣說的隱義,表明不以加行及隨加行而耽著障礙見道的一切違緣法。

11、由於了知分別清淨法的過失,因此由軍事之語宣說的隱義,表明不以加行及隨加行而耽著作為菩提之因資糧的助伴。

12、由於不耽著所取能取,而不以加行及隨行而耽著城區之語等所宣說的根境等。

經的直接宣說,以盜賊之語、軍事之語、戰事之語宣說的隱義,依次是指不說所斷違緣之耽著語、不說對治資糧之耽著語、不說斷治戰爭之耽著語的所表義。同樣,不以加行及隨加行而宣說城區、城市、都市、王臣之語,所詮義依次是,借助根、根所依、根境及我和我所耽著之語,不以加行及隨行而說耽著境、根、識的話語,經中宣說了語言果因的特點。

第四類共有四相:

…慳吝等,加行及隨行,

破彼所依處,不得塵許法,

安住三地中,於自地決定,

為法捨身命。

以入定中現見道諦的四種智慧差異,後得時,

13、通達佈施等的特點而對慳吝等所斷法無有加行及隨行(的各個所依處)。

14、證悟具三解脫門的本體對治法了不可得。

15、對於三智本體的自地獲得誠信、生起定解,(進而安住於基道果的)三地中。

16、決定究竟為一乘,而為了遍智等法義,捨棄性命。

如此入定之相的果——後得的十六種殊勝功德,是將果取為因名,因為要以十六忍智的差別來宣說。

寅三、攝義:

此十六刹那,是住見道位,

智者不退相。

如此十六刹那(能立因),是證明住於見道位的智者菩薩(欲知有法),不退轉的相(所立法)。

醜三(宣說修道不退轉之相法)分二:一、總說不退之特點;二、別說殊勝淨地之加行。

寅一(總說不退之特點)分三:一、略說自性;三、廣說安立;三、相法之攝義。

卯一、略說自性:

修道謂甚深,甚深空性等,

甚深離增益,及損減邊際。

住于修道位的所有菩薩(欲知有法),因為證悟遠離增損的八種甚深實相,也就是說,依靠證悟境之實相甚深空性等甚深自性,使有境修道入定智慧而遠離有之增益及無之損減邊際的差異,在後得時足能遠離增損而為他眾講解甚深實相,這就是證成不退轉眾(所立法)的相。

卯二(廣說安立)分三:一、由釋詞而認清修道之本體;二、廣說彼行相之詳細分類;三、宣說離增損相說法之遣諍。

辰一、由釋詞而認清修道之本體:

於順抉擇分,見道修道中,

有數思稱量,及觀察修道。

差別基——修道的本體:包括順抉擇分加行道、前所未見的法性得以現見的見道,對已見之義加以修行的修道三種。依次序,數數思量等持之因是加行道,正行見道中現量衡量本義,在隨後所得的修道中真正證悟已見之義,這以上就是從釋詞的角度略說修道之本體。

辰二、廣說彼行相之詳細分類:

此常相續故,諸下中上品,

由下下等別,許為九種相。

這樣的修道是再再連續不斷修持已見之義的道,因此以所斷俱生分別上上品等九種差別,對治修道的智慧根本的分類也有下、中、上品,由所斷分支的分類下下等三種類別,對治也有下下品二地到上上品十地之間的九種相,這是能仁佛陀在經中承許的。

辰三(宣說離增損相說法之遣諍)分二:一、遣除於資糧之詳細分類之諍;二、遣除於道斷治之詳細分類之諍。

巳一(遣除於資糧之詳細分類之諍)分二:一、遣除於勝義中“有”增益之諍;二、遣除於世俗中“無”損減之諍。

午一、遣除於勝義中“有”增益之諍:

經說無數等,非勝義可爾。

對方辯論道:作為因的修道九種行相數量應成不定,因為經中說其果福德無量無數不可限定的緣故。

答辯:這樣的所有詳細分類,並不是在勝義中經得起分析而成立,因此“宗法不成立”的答復是遠離增益的善巧講解。

午二、遣除於世俗中“無”損減之諍:

佛許是世俗,大悲等流果。

對方又辯論道:果福德無量無數、不可限定在名言中也應成無有,因為它的因(修道)數量決定為九的緣故。

答辯:在世俗中,由作為因的修道之本體無緣的大悲與證悟法性的智慧也就是殊勝的方便智慧之因得出它的等流果福德就是無量無數、不可限定,這是具有了知極其隱蔽分所量——業與業果之力的能仁佛陀念及並洞悉而在了義經中承許的,所以“你們如此辯論不存在同品遍”的回答是遠離損減的善巧講解。

巳二(遣除於道斷治之詳細分類之諍)分二:一、遣除證悟勝義之法斷得不合理之諍;二、遣除以世俗刹那法不得遍智之諍。

午一(遣除證悟勝義之法斷得不合理之諍)分二:一、辯論;二、答辯。

未一、辯論:

不可說性中,不可有增減,

則所說修道,何斷複何得?

對方辯論道:一般來說,在不可說為四邊之任何一種有實法的勝義自性中,不可能有增減的安立,為此依靠所說的“具此自性的修行”之道如何能斷除所斷違緣,又如何獲得對治清淨法。如果運用具二支的論式來說,即不可言說的任何法,不可能有所斷、對治、減少、增加,這一點決定(遍),猶如虛空中的青蓮花一樣,大乘的此修道也在勝義中不可言說。如此對方依靠勝義而不可能有斷、得,進行損減的辯論。

未二、答辯:

如所說菩提,此辦所欲事,

菩提真如相,此亦彼為相。

如同你們有實宗自己共稱的盡智和無生智的菩提一樣,大乘的此修道雖然是勝義的自性,但在名言中,完全能夠成辦斷治、減增等所欲求之事,菩提也具備真如空性的法相,修道也具備真如的法相,因此經中承許斷治減增的差別極富合理性。所以,“你們辯方的觀點不遍”的答復,是脫離無之損減的善巧講解。

午二、遣除以世俗刹那法不得遍智之辯爭:

初心證菩提,非理亦非後,

由燈喻道理,顯八深法性。

對方辯論道:世俗的法是刹那的自性,前刹那在後刹那時不存在,後刹那在前刹那不存在,也不存在前後刹那共聚的情況,因此以世俗本體的修道,最初發心的前刹那證得菩提也是非理的,再者無有前前而僅以後刹那證得菩提也是不合理的,“亦”字是說這些前後刹那共聚也不存在,證得菩提也同樣非理。對方進行這樣的損減辯論。

答辯:比如,世俗本體的燈火第一刹那生起,既不是有油的燈芯完全燒盡,也不是以沒有所有前刹那的最後刹那完全燒盡,這些刹那也不可能是於現在共聚,然而只是一種緣起。有油的燈芯圓滿燒盡之比喻的道理就能說明雖是世俗刹那法但獲證菩提也是合情合理的。因此說“你們的觀點不遍”的回答是脫離無之損減的善巧講解。依靠這樣的方式在後得精通講解遠離增損的八種甚深法性,這就是修道不退轉的八種相。

卯三、相法之攝義:

生滅與真如,所知及能知,

正行並無二,巧便皆甚深。

相的本體,基智之理的差別:

1、世俗顯現的一切法雖然在勝義中是無生,但在名言中顯現產生並不矛盾,生遠離增損而甚深。

2、同樣,雖然在勝義中無滅但在名言中顯現為滅並不矛盾,即是滅甚深。

3、儘管以了知其勝義實相的智慧證悟真如,然而以方便不現行,即是真如甚深。

道智之理的差別:

4、佈施等所知的道雖然在勝義中無有,但在名言中顯現為所知,即是所知甚深。

5、道無生之理雖然在勝義中無所見,但在名言中見而不滅,即是能知甚深。

6、道的一切行為雖然在勝義中無所行,但在名言中行持,即是行為甚深。

遍智之理的差別:

7、所成無二本智雖然在勝義中無所成,但在名言中不舍成就相,即是無二甚深。

8、資糧究竟的果位既不住有邊也不住寂邊,即是善巧方便甚深。

如此依靠入定中證悟二諦無違一味甚深實相現空等性遠離一切增損之邊的力量,在後得通過講辯著現空無違的甚深實相等而善巧如實講解的這些相(因),即能證明住于修道位的諸菩薩(欲知有法)為不退轉聖眾(所立)。

如果有人問:上述的這些相,諸如證明加行道暖不退轉是要具足二十種相,還是其中每一種都能證明?

其中每一種都能證明。

如果對方又問:那麼,對於“聲聞聖者(有法),應成不退轉眾(所立),因為滅盡無暇之故(因)”的觀點,能用“承許”答復嗎?

這是沒有了達要點,就像說“所知(有法),應成在那邊有寶珠(所立),因為具有光芒之故(因)”一樣,雖然無法用“承許”予以答復,但以寶珠為差別的光作為因時,也就成了“承許”答復的真因。菩薩作為有法,依靠他所特有的因,是證明不退轉的真因。雖然運用入定的相可以推測獲得菩提的自性因之類的情況也是有的,但要知道這裏運用的因——所有加行主要是證明利他不退轉的果因。

寅二(別說殊勝淨地之加行)分三:一、能依法身之因——有寂平等加行;二、所依報身之因——清淨刹土加行;三、事業化身之因——善巧方便加行。

卯一(能依法身之因——有寂平等加行 )分二:一、真實宣說;二、遣諍。

辰一、真實宣說:

諸法同夢故,不分別有靜。

以本體無分別自在圓滿之資糧而修行法身,如頌雲:“法身若攝略,由慧資所生。”就最主要方面而言,從本體無分別已經獲得自在的角度,成就果位法身等性的因,甚深無分別本智的差別,就是有寂等性加行,也就是由於證悟輪涅取捨等的一切法無而顯現空相如夢的緣故,不分別有寂為他體而成為證悟輪涅等性的殊勝智慧資糧。

辰二、遣諍:

無業等問難,如經已盡答。

對方辯論道:舍利子對須菩提說:白天醒覺階段應成無有圓滿業道,因為與夢境相同之故。反之,夢境中也應成具備圓滿業道,因為與白天相同之故。

答辯:這一點不遍的,因為對境雖然沒有差別,但對於沒有證悟此理的補特伽羅來說,有大小耽著的差別。

對方辯論:這樣的差別應成不合理,因為夢醒兩種狀態中都遠離業和心的緣故,原因是經中如此宣說的。

答辯:經的密意是說在勝義中,如果運用推理,那麼依此也能說明“在名言中遠離業和心”不遍。如果運用“名言中即是如此之故”,則回答說“不成”。

對方又辯:如果這樣說,那麼舍利子對須菩提說:“倘若在夢中修行三解脫門,則增上般若嗎?”證悟境相如夢的補特伽羅若在夢中修三解脫門,則應成增上般若,因為白天醒覺時修三解脫增上般若之故。這一點決定,因為二者在對境上無有差別,而某人已證悟了有境的耽著大小無有差別。須菩提說:“如果白天修行得以增上,則晚上修為何不增上?”這是就證悟此理的補特伽羅而作的回答。

再者,舍利子問:“倘若如此,則太過分,如此一來,夢中學修佈施等六度資糧者,不是依此將圓滿資糧嗎?”須菩提意義的答復前面已經給予了。因為有某種必要而將此問題交給彌勒菩薩,於是說:“去請教彌勒菩薩,此彌勒菩薩是一來菩薩,應向他請問。”當向彌勒菩薩請問此問題時,彌勒以“你說什麼?是用彌勒的名字來作答嗎……”實際上因為有寂不成立,因此並不成為太過的答復在上文中須菩提完全宣說了,因為有殊勝必要而沒有完整直接予以答復。

卯二、所依報身之因——清淨刹土加行 :

如有情世間,器世未清淨,

修治令清淨,即嚴淨佛土。

本體,依靠清淨刹土獲得自在的資糧而成就色身的差別,如雲:“諸佛之色身,由福資所成。”通過本體清淨刹土獲得自在的途徑而成就色身果位清淨刹土的因——廣大資糧的差別就是清淨刹土之加行。也就是說,佛陀刹土,能依有情世界無有饑餓等不清淨現象,所依器世界也沒有不清淨的土石荊棘等,修成自現清淨刹土,能依有情都是具有五眼六通的不退轉菩薩,所依器世界都是琉璃等自性刹土莊嚴清淨的佛土成為殊勝清淨的因資糧。

卯三(事業化身之因——善巧方便加行 )分二:一、本體;二、分類。

辰一、本體:

善巧方便加行的本體是依靠善巧方便獲得自在而成辦二利。

辰二(分類)分二:一、攝義而宣說;二、廣說分類。

巳一、攝義而宣說:

境及此加行。

總體而言,善巧方便加行包括所修對境的善巧方便之果——佛地任運自成二利的善巧方便與能修加行之善巧方便因——清淨地的殊勝實修善巧方便兩種。

巳二(廣說分類)分二:一、所修對境之善巧方便;二、能修加行之善巧方便。

午一、所修對境之善巧方便:

超過諸魔怨,無住如願力。

自利法身的善巧方便:

1、所斷之特點:由於已經斷除二障及其習氣而越過四魔怨敵。

2、所證之特點:由於已經證悟萬法平等性而不住一切邊。

3、他利色身的善巧方便依往昔的宿願而具備任運自成趨入他利色身的力量。

午二(能修加行之善巧方便)分三:一、本體;二、斷證特點;三、作用。

未一、本體:

及不共行相。

4、能修加行之善巧方便的本體:雖然依靠殊勝方便智慧了知真實際,但在非時不現行,這是不共的法相。

未二、斷證特點:

無著無所得,無相盡諸願。

5、所斷之特點:由於已經斷除方便的違品——三輪執著而無有貪著。

6、所證之特點:由於證悟了真正實相四邊無我,故而是本體無緣空性解脫。

7、由於證悟道無相,故為因無相解脫。

8、由於證悟果無願,故為果無願解脫。

未三、作用:

相狀與無量,十方便善巧。

9、暫時的作用:由自己的境界中現前道的證悟而善巧為他眾講解不退轉的相狀。

10、究竟的作用:由於因方便之加行圓滿而現前了知一切境相的無量善巧方便。

共有十種善巧方便。

這樣的等性加行等三種,一般來說是在三清淨地具有。可見,正等加行的界限:從艱辛久證之加行在資糧道具有,直至清淨加行在十地末際具有之間,依次歸納,也能瞭解它們所攝的三智界限。然而,由於三智範圍廣大包含三聖的一切現觀,因此要在各品中區分開來而講解。

總結偈:

入定金剛之喻定,後得如幻之等持,

了知有現與無現,深廣正等加行理。

般若現觀莊嚴論第四品句義釋終

 

第五品 頂現觀

己二(宣說各分位究竟之現觀——頂加行)分四:一、加行道頂加行;二、見道頂加行;三、修道頂加行;四、無間道頂加行。

庚一(加行道頂加行)分四:一、以相表示暖頂加行;二、以增表示頂頂加行;三、以穩表示忍頂加行;四、以資糧表示世第一法頂加行。

辛一、以相表示暖頂加行:

夢亦於諸法,觀知如夢等,

是至頂加行,所有十二相。

加行道暖頂加行的本體:暖相的明得暖智。分類:有十二種暖相,分為夢與醒階段的兩種相。

其一、夢中之相:

1、道之加行成就相:在夢中也對於諸法觀知如夢。

2、斷除違緣的相,在夢中對聲聞緣覺二地也不生歡喜心。

在夢中具足順緣的相:3、總的現見善逝等;4、分別緣於身神變佛陀的幻化;5、尤其是生起佛以語記說神變講法的境界。

6、果位特點的相:以見到地獄等的外緣,自己隨念修行佛刹。

其二、醒覺之相:

7、道之威力成就相:通過說諦實語能消除無情的損害——城市等火災。

8、成就息滅有情的損害——夜叉等非人危害的諦實語。

道之特點圓滿相:

9、緣的特點:依止能攝持的善知識。

10、對治的特點:時時刻刻修學波羅蜜多。

11、所斷的特點:對萬法無有耽著。

12、果位的特點:已接近正覺菩提。

如此表示暖相的明得等持的相有十二種。

辛二、以增表示頂頂加行:

盡贍部有情,供佛善根等,

眾多善為喻,說十六增長。

本體:增長之明增的頂智。分類:有外增長相與內增長相兩種。其一,外增長相也有本體與功德之增長兩種。

本體之增長:

1、雖然有人解釋說“盡贍部洲的所有眾生以鮮花等供養佛陀的善根為例”,但按照《明義疏》中所說字面意思是,盡贍部洲的所有眾生用鮮花等供養佛陀的善根等眾多善法為例,使善根依次得以增長。

2、一般來說,頂位者自己具有般若以後讓他人具有。

3、分別而言,如理作意般若甚深瑜伽。

4、尤其是於對境甚深般若獲得無生法忍,有境精進於三輪無分別甚深般若。

功德之增長:

5、通常而言,使贍部洲的一切眾生獲得十善、四禪、四無色等善業福德增上。

6、分別來講,受到白法天神保護;7、勝伏一切黑法魔種;8、尤其是對一切菩薩眾生敬如佛陀。

其二、內增長相分為總別兩種。

總增長相:9、以遠離道之自性違品而使修學清淨。

別增長相:分為因、體、果增長。

因之增長:10、對如來種姓具有殊勝性獲得定解。11、緣之增長:為無上菩提果位而發心。

體之增長:12、斷之增長,般若違品慳吝等煩惱心不萌生;13、分別色等法之所知障不萌生。14、對治之增長,具有般若之中包含一切波羅蜜多的殊勝證悟。

果之增長:15、暫時的增長:獲得三乘之證悟境界圓滿的見道;16、究竟之增長,接近圓滿菩提果位。

以上表示頂位明增之等持的十六種增長體性是經中所承許的。

辛三、以穩表示忍頂加行:

由三智諸法,圓滿最無上,

不舍利有情,說名為堅穩。

本體:方便智慧的證悟忍與穩固忍智。分類:自利證悟穩固之特點,以大智慧遍知一切,即三智之諸法現觀圓滿無上的證悟穩固;他利方便穩固之特點:以大悲心不舍利益有情,即是方便穩固。以上能表示忍等持的名為方便智慧穩固是《般若經》中宣說的。

辛四、以資糧表示世第一法頂加行:

四洲及小千,中大千為喻,

以無量福德,宣說三摩地。

本體:作為見道的直接因的世第一法之等持。此義在經中說:四洲及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之土等以秤衡量能定其量等作為比喻,以與之相比更大更多無量的福德,來宣說經中所闡明的見道之直接因——無間勝法位三摩地具有無量福德智慧資糧。

庚二(見道頂加行)分二:一、宣說所斷——遍計之分別;二、宣說對治——見道之智慧。

辛一(宣說所斷——遍計之分別)分二:一、略說分別之本體;二、廣說彼之分類。

壬一(略說分別之本體)分二:一、宣說所取法之分別;二、宣說能取補特伽羅之分別。

癸一(宣說所取法之分別)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彼是遍計之理由。

子一、真實宣說:

轉趣及退還,其所取分別,

當知各有九。

遍計所取分別之本體:成為對法取受之遍計分別的本體。以對境的差異,有對趨入所取大乘法加以分別與對捨棄所舍小乘法加以分別的兩種所取分別。我們應當知曉,它們各自也以趨入捨棄之分別對境的差異而各有九種體性。

子二、彼是遍計之理由:

非如其境性。

所有這樣的分別是見斷遍計的自性,我們要知道這些不是如實所取對境之自性的體性。

癸二(宣說能取補特伽羅之分別)分二:一、略說本體;二、彼是遍計之理由。

子一、略說本體:

由異生聖別,分有情實假,

是能取分別,彼各有九性。

成為人能取分別遍計的本體。一般而言,由沒有現量證悟人無我的異生與現量證悟了無我的聖者的差別,依次分為執著有情為實有,執著補特伽羅唯假有,即被承許為能取分別,要知道實有假有分別也各有對境之九種分類的體性。這些分別的種子雖然在凡聖二者中都存在,但明顯分凡夫與聖者決定分開,異生執著為補特伽羅,即絕對執著人我,因為沒有現量證悟無我的緣故。可見,憑藉七相車理等道理確定補特伽羅僅僅是假有。雖然加行道者以明現的方式修無我,可是仍舊沒有現量證悟,所以只是勝解作意,而不是作意真如,因此後得不能成為假有能取之本體。聖者在入定中現量證悟無我,故而在後得只是將補特伽羅執為假有,因為不執著人我的緣故。一般來說依靠這些所有要點,也要精通大中觀宗的實有與假有補特伽羅的安立方式,凡聖各自的補特伽羅實有假有執著方式等等。尤其是要想通達了此處的所有甚深含義,務必從安住聖者果位的聖解脫部論師的善說中來了悟。對於這裏的意義,講解方式有各式各樣,但我認為,通常而言,與大中觀的共同論典一致,分別來說,結合本論頌詞的字面意義,特別是對尋求解脫遍知果位的補特伽羅來講,必須要以所斷與對治的特殊正理來證實並依靠定解才是正道的法門。

子二、彼是遍計之理由:

若所取真如,彼執為誰性,

如是彼執著,自性空為相。

這裏成為見道部分的一切能取分別,是遍計的增益,其原因:假設是這樣,則它們如實所取的真如義在實相中不成立,因此承許有境唯是增益,除此之外是什麼對境的能取呢?如此這些有境被承許具足能取本體空性顛倒增益法相。

壬二(廣說彼之分類)分四:一、廣說趨入所取分別;二、廣說捨棄所取分別;三、廣說實有能取分別;四、廣說假有能取分別。

癸一(廣說趨入所取分別)分四:一、分別基方式;二、分別道方式;三、分別果方式;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趨入所取分別以對境而分有九種,是哪九種呢?

子一、分別基方式:

自性及種姓。

1、本體空的特點:對基道果的一切法勝義空難證悟的體性加以分別。

2、自性明的特點:對作為因的大乘種姓加以分別。

子二(分別道方式)分二:一、分別本體方式;二、分別差別方式。

醜一、分別本體方式:

道即真成就 。

3、對道之本體——大乘見修之道即能真實成就大菩提加以分別。

醜二、分別差別方式:

智所緣無亂,所治品能治。

4、所緣的特點:由證悟道之所緣現空無別如影像般而對所緣無錯亂加以分別。

5、所斷的特點:了知何者為過患後對所斷是所治違品加以分別。

6、對治的特點:了知何者為功德後對所取是能治品加以分別。

子三(分別果方式)分二:一、分別如何證菩提之理;二、分別如是證菩提之本體。

寅一、分別如何證菩提之理:

自內證…

7、對依靠斷究竟的力量現前自證菩提之理加以分別。

寅二、分別如是證菩提之本體:

…作用,彼業所造果。

8、不住寂邊的特點:對以他利色身而利益有情加以分別。

9、不住有邊的特點:對證得彼之業所為自利法身的果位加以分別。

子四、如是宣說之攝義:

是為轉趣品,所有九分別。

所趨入的對境即是大乘菩提分的所依,而它的有境趨入的分別承許決定有九種。也有人將根本分類當中的“所治品能治”作為一個,“彼業所造果”分成兩個,數量也是九。

癸二(廣說捨棄所取分別)分三:一、分別道之方式;二、分別果之方式;三、如是宣說之攝義。

捨棄所取分別以對境而分有九種。是哪九種呢?

子一(分別道之方式)分二:一、分別本體方式;二、分別差別方式。

醜一、分別本體方式:

墮三有寂滅,故智德下劣。

1、對由於墮入三有、寂滅其中之一的緣故以至單單人無我的證悟智慧下劣加以分別。

醜二、分別差別方式:

無有攝受者,道相不圓滿,

由他緣而行。

2、對於道之因下劣而不具備內外緣攝受者加以分別。

3、對於道相下劣,只有煩惱障之對治——四諦無常而所知障的對治——遠離三十二增益相不圓滿加以分別。

4、對於道的作用下劣,在最後有時也觀待善知識即由他緣而行加以分別。

子二(分別果之方式)分二:一、分別總方式;二、分別別方式。

醜一、分別總方式:

所為義顛倒。

5、總體來說,對於不具備三大所為之果致使所為顛倒加以分別。

醜二、分別別方式:

少分及種種,於住行愚蒙,

及於隨行相。

6、對於斷德下劣,只斷煩惱障而是相似斷德加以分別。

7、對於證德下劣,由於緣人無我四諦無常十六種不同戲論而妄念種種加以分別。

8、對於作用下劣,斷所知障之斷無有本性身致使住行愚昧加以分別。

9、對於沒有獲得法無我圓滿之證悟智慧法身而在自果之後趨入大乘加以分別。

子三、如是宣說之攝義:

九分別體性,是所退還品,

聲聞等心起。

這樣的九種分別體性,對境是捨棄品——小乘法所依的所取分別,它們的對境——小乘道果是由聲聞等心中生起。

癸三(廣說實有能取分別)分四:一、對異生凡夫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二、對聲聞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三、對大乘所依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四、彼之攝義。

子一、對異生凡夫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

所取及所舍,作意與系屬,

所作意三界 。

本體:猶如虛幻的事物一樣,1、對所取投生及所舍投生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實有。到底是怎樣的呢?

2、對非理作意不是正因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實有。

3、對與三界之果相系屬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實有。

子二、對聲聞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

安住與…

4、對不住於空性之證悟而安住於有色等實有之相似證悟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實有。

子三(對大乘所依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分二:一、對道差別之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二、對根性差別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

醜一、對道差別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

…執著,法義唯假立。

5、儘管不分別實有的有實法,但對一切法以相執耽著不清淨時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實有。

6、對法義實有與相法不執著而對執著唯虛幻為假立清淨地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實有。

醜二、對根性差別補特伽羅執為實有之分別方式:

貪欲及對治,失壞如欲行。

7、利根補特伽羅斷除的特點:對由於了知真如而精通斷除貪執所斷的所依補特伽羅加以分別;8、對治的特點:對由於證悟等性而精通生起對治智慧的所依補特伽羅加以分別;9、對於利根者不善巧修般若的方便而隨心所欲失壞趨入最終果位的所依補特伽羅加以分別。

子四、彼之攝義:

當知初能取:

應當知道,以上九種分別是第一執著的實有能取分別。

癸四(廣說假有能取分別)分三:一、對小乘補特伽羅執為假有之能取分別;二、對大乘補特伽羅執為假有之能取分別;三、彼之攝義。

子一、對小乘補特伽羅執為假有之能取分別:

不如所為生,執道為非道,

謂生俱有滅,具不具道性,

安住…

總體而言,1、對下等果決定不會獲得如大乘所為一樣究竟果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2、對由於趨入小乘道而執著大乘道非自己應入之道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分別而言,3、對基世俗因果法具有滅法之生執為勝義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4、對道入定有無違緣而具不具備道法持續性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5、對後得以實執安住色等法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子二、對大乘補特伽羅執為假有之能取分別:

…壞種姓,無希求無因,

及緣諸敵者。

6、對於以方便發菩提心而能失壞小乘種姓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7、對於以智慧證悟修行勝義真如本體之果無有希求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8、對證悟勝義中無有自性而無有因所修道法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9、對在名言中了知它的違品魔及敵對者存在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子三、彼之攝義:

是餘取分別。

以上執著補特伽羅為假有的分別是除前面實有能取分別以外的九種假有能取分別。

辛二(宣說對治——見道之智慧)分三:一、宣說因緣聚合之差異;二、宣說果斷得之詳細分類;三、本體方便智慧之真實特點。

壬一(宣說因緣聚合之差異)分二:一、陳述緣——教法證法;二、宣說因——福德資糧之近取。

癸一、陳述緣——教法證法:

為他示菩提,其因謂付囑。

普遍為他眾講示證法——見道等果位大菩提之道;將教法經典般若交付與阿難,以此為便將證法的因教法般若為他眾講解等予以付囑。

癸二、宣說因——福德資糧之近取:

證彼無間因,具多福德相。

因之特點:能證得見道殊勝智慧之果的無間因,資糧的特點:依靠成為第一大劫的資糧圓滿而在自相續中具有眾多福德相的止觀雙運之殊勝等持。

壬二(宣說果斷得之詳細分類)分二:一、安立大中觀之觀點;二、遮破有實宗之觀點。

癸一、安立大中觀之觀點:

垢盡無生智,說為大菩提,

無盡無生故,彼如次應知。

遠離客塵清淨之自性二障完全斷盡的斷德——本性身與通達實相無生的證德——智慧法身,稱為遠離客塵的菩提,這些也是自性清淨,因為所斷二障的本體自性成立的滅盡不存在,並且對治——無漏智慧本來無生自性清淨的緣故,按照次第來了知具二清淨的大菩提自性。對此經中也說:“若承許般若佛母滅盡,則如同認為虛空滅盡等而已,此等法中,若生亦無有,則何有滅盡……”為了令人誠信而宣說了諦實語。如果了悟到這一點,那麼也就能通達《明義疏》中所說“依次滅盡一切垢染與無生智無誤證悟萬法之法相法身等真如體性即說為大菩提”的意義。這些甚深的要點不要與尋思的胡言亂語混為一談。

癸二(遮破有實宗之觀點)分二:一、以事勢理而破;二、以承許相違而破。

子一、以事勢理而破:

無滅自性中,謂當以見道,

盡何分別種,得何無生相?

對於承認自性清淨的無滅之自性,自然生起的所斷有漏法依靠修道力而滅盡,並且由於成為不復產生之障礙的滅法實有而承許無生等的觀點,如果依理加以觀察,則獲得大菩提果位不合理,因為,如此一來,所謂依靠見其因的道,滅盡什麼所斷分別種類,又得到什麼滅法無生相?理由是,所斷垢法自性存在而無有滅盡的緣故,不會得到它不復產生的因——實有滅法,這一點以事勢理成立。

子二、以承許相違而破:

若有餘實法,而於所知上,

說師盡諸障 ,吾以彼為奇。

如果完全說其餘有實法以所取能取而空的一切法在勝義中也存在,而對於所知萬法,又說本師圓滿佛陀的相續中盡除三輪分別的一切障礙,這種前後承許相違的觀點,我以為這極為稀奇。

壬三(本體方便智慧之真實特點)分二:一、宣說見道入定智慧;二、宣說表示彼後得之實修。

癸一(宣說見道入定智慧)分二:一、因無間道忍智;二、果解脫道之智獅子奮迅相。

子一(因無間道忍智)分三;一、宣說甚深智慧遠離破立之特點;二、宣說廣大方便具一切波羅蜜多相;三、說明本體方便智慧雙運之忍智。

醜一、宣說甚深智慧遠離破立之特點:

此中無所遣,亦無少可立,

於正性正觀,正見而解脫。

此見道入定的自性中甚深智慧的特點:對境的甚深實相既無有所破、所遣的任何法,也無有絲毫可成、可立的法。對於這一遠離破立的實相離邊大平等自性真實性真如加以正觀,並依靠見的智慧而現量見到,從而解脫所斷見斷之障。

醜二、宣說廣大方便具一切波羅蜜多相:

施等一一中,彼等互攝入。

這樣的智慧也具有廣大方便的特點:佈施等一一中都不遮止波羅蜜多相而相互涵蓋。

醜三、說明本體方便智慧雙運之忍智:

一刹那忍攝,是此中見道。

方便智慧雙運的特點:甚深廣大的智慧解脫所斷同時的體性,由反體分的八種忍也是本體一刹那忍攝集,這就是此處見道的無間道。

子二、果解脫道之智獅子迅奮相:

次由入獅子,奮迅三摩地。

如此解脫所斷見斷以後,複次入于成為見道解脫道之本體不畏煩惱障所知障的獅子奮迅三摩地中。一般來說,獅子奮迅三摩地有見道解脫道獅子奮迅三摩地、再度入定的勝進道獅子奮迅三摩地以及成為上道加行的加行獅子奮迅三摩地,涉及這三種,因而要區別開來。

癸二、宣說表示彼後得之實修:

觀察諸緣起,隨順及回逆。

見道入定的後得中,觀察順式緣起與逆式緣起,以此為主,一地實修的特點有十種修治,十二種百數功德,出世間波羅蜜多,以及八解脫、四無量、總持、等持等,後得入定於如幻所攝的所有等持中。依靠這種方式也能遮破與小乘的觀點混淆而承許大乘見道無有後得等主張。

庚三(修道頂加行)分三:一、對治修道之特點——所依寂止等持;二、所斷修斷之自性——俱生分別;三、宣說如是斷證圓滿之功德。

辛一(對治修道之特點——所依寂止等持)分二:一、加行獅子奮迅等持;二、正行超越等持。

壬一、加行獅子奮迅等持:

滅盡等九定,修往還二相。

本體:俱生修斷的殊勝對治。它分為所依寂止與能依勝觀兩部分,其中能依勝觀分,由其他品中所宣說的道理來了達。這裏,所依寂止分包括加行與正行兩方面,加行獅子奮迅等持,是通過入定于從初禪等直至滅盡定的九種定的途徑,修上行順式與下至逆式兩種相的等持,作為正行頓超等持的加行。

壬二、正行超越等持:

後以欲界攝,非定心為界。

超越入諸定,超一二三四,

及五六七八,至滅定不同。

超越等持分下、中、上三品,其中下品超越等持之時,由初禪至滅盡定之間順式循序漸進入定。中品超越等持之時,在初禪等八定,中間穿插一個滅盡定而入定,最終在滅盡定之後,連同有頂的小退,共有十七次。在正行上品超越等持的階段,以欲界所包括的不是入定的心識——後得心作為座間的界限,通過超越入定的方式,按照次第,從欲界心入滅盡定,從滅盡定中出定進入欲界心狀態;之後舍越一個滅盡定,而從欲界心直接入於有頂定,從有頂定中出定再進入欲界心狀態;然後越過滅盡定和有頂定二等, 至而入無所有處定,再從無所有處定中出定進入欲界心狀態;然後越過(滅盡定、有頂定、無所有處定)三等至而入於識無邊處定,從識無邊處定中出定進入欲界心;之後越過(滅盡定、有頂定、無所有處定、識無邊處定)四等至,而入空無邊處定,從空無邊處定中出定進入欲界心;再越過(滅盡定、有頂定、無所有處定、識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五等至而入於第四禪,從第四禪中出定進入欲界心;隨後超越(滅盡定、有頂定、無所有處定、識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第四禪)六等至而入於第三禪,從第三禪出定進入欲界心;超越(滅盡定、有頂定、無所有處定、識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第四禪、第三禪)七等至而入於第二禪,從第二禪出定進入欲界心;之後超越(滅盡定、有頂定、無所有處定、識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第四禪、第三禪、第二禪)八等至而從欲界心直接入於一禪,其後從一禪進入欲界心狀態。如是經中直接宣說的就是逆式下返的超越等持,而相反越過的順式超越等持以此為例也能知曉。

到底是怎樣的呢?繼欲界心之後,入於一禪,從一禪出定進入欲界心狀態,隨後欲界心的後得舍越一禪一個等至而入於二禪,從二禪出定進入欲界心狀態;隨後舍越一禪、二禪兩個等至而入三禪,從三禪出定進入欲界心狀態;再捨棄(一禪、二禪、三禪)而入於四禪,從四禪出定進入欲界心;然後舍越(一禪、二禪、三禪、四禪)四個等至而入於空無邊處定,從空無邊處定中出定進入欲界心;再捨棄(一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五個等至而入於識無邊處定,從識無邊處定中出定進入欲界心狀態;再捨棄(一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六個等至而入於無所有處定,從無所有處定中出定進入欲界心;隨後捨棄(一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七個等至而入於有頂定,從有頂定中出定進入欲界心狀態;再超越(一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有頂定)八個等至而從欲界心直接入於滅盡定。如此不同趨入的等持就是正行超越等持。

辛二(所斷修斷之自性——俱生分別)分二:一、宣說所取法之分別;二、宣說能取補特伽羅之分別。

壬一(宣說所取法之分別)分二:一、宣說趨入所取分別;二、宣說捨棄所取分別。

癸一(宣說趨入所取分別)分三:一、本體;二、分類;三、攝義。

子一、本體:

趨入所取分別的本體是對所入對境大乘法加以分別的俱生修斷。

子二(分類)分二:一、於所入境大乘之教法分別方式;二、於所入境大乘之證法分別方式。

以對境而分共有九種。

醜一、於所入境大乘之教法分別方式:

略標及廣釋。

1、對歸納意義簡略宣說的教法加以分別。

2、對廣釋別類的教證加以分別。

醜二(於所入境大乘之證法分別方式)分二:一、於所斷過失法分別方式;二、于所取功德法分別方式。

寅一、於所斷過失法分別方式:

佛所不攝受。

3、對所斷相似般若的方面佛陀不攝受的過失法加以分別。

寅二(于所取功德法分別方式)分二:一、於勝義空性之殊勝功德分別方式;二、于名言顯現殊勝功德分別方式。

卯一、於勝義空性之殊勝功德分別方式:

無三世功德。

4、對三世所攝的道、見道之前已滅的加行道功德在勝義中無滅的法加以分別。

5、對由此所生見道功德在勝義中無本體的法加以分別。

6、對見道之後產生的修道功德在勝義中無生的法加以分別。

卯二、于名言顯現殊勝功德分別方式:

及於三妙道。

7、對通過出離所斷的途徑趨入涅槃之道法加以分別。

8、對通過斷除遍計之種子途徑而現量見到法性義的道法加以分別。

9、對通過斷除俱生之種子途徑而反復修行實相義的道法加以分別。也就是對於三種妙道加以分別。

子三、攝義:

所取初分別,加行相行境。

以上對九種對境中應取法所取的這九種分別,是緣於大乘加行之趨入境相的教法證法行境的分別。

癸二(宣說捨棄所取分別)分三:一、本體;二、分類;三、攝義。

子一、本體:

次許心心所,轉趣時有境。

捨棄所取分別的本體是對遮止對境小乘之法加以分別的俱生修斷。到底是怎樣的呢?這兩種所取分別是指對境小乘的一切法雖然不是趨入大乘加行的對境,但從了知它們是所遣的角度來說承許是心與心所流轉的法,因此是它的有境的分別。

子二(分類)分五:一、於所遣小乘資糧道法分別方式;二、于加行道法分別方式;三、于見道法分別方式;四、于修道法分別方式;五、于無學道法分別方式。

分類有九種。

醜一、於所遣小乘資糧道法分別方式:

不發菩提心,不作意菩提。

1、對聲聞緣覺資糧道由意樂等起低劣而不發作為因的菩提心之下道加以分別。

2、對由加行二資糧下劣而不作意果——圓滿菩提加以分別。

醜二、于加行道法分別方式:

作意小乘法。

3、對加行道聲聞緣覺決定種姓作意小乘法加以分別。

醜三、于見道法分別方式:

不思大菩提。

4、對見道中聲聞緣覺由於無有殊勝方便智慧的般若而不作意無上圓滿菩提加以分別。

醜四、于修道法分別方式:

有修與無修。

5、對修道中聲聞緣覺由於有緣而修相似四諦相加以分別。

6、對不具備以無緣的方式修行遠離三十二增益相加以分別。

醜五、于無學道法分別方式:

及與彼相反,非如義分別。

7、對無學道中聲聞緣覺由於不具備究竟斷證而無有圓滿究竟實相之修加以分別。

8、對具有圓滿相似戲論之修加以分別。

9、對由於未曾斷除耽著無常等的所知障而不具備了達實相真如義之智加以分別。

子三、攝義:

當知屬修道。

我們應當知曉,以上這些對境中所遣的九種分別屬於修道頂加行道所舍所取分別。

壬二(宣說能取補特伽羅之分別)分二:一、宣說實有能取分別;二、宣說假有能取分別。

癸一(宣說實有能取分別)分三:一、本體;二、分類;三、攝義。

子一、本體:

實有能取分別的本體是對補特伽羅執為實有的俱生修斷。

子二(分類)分四:一、於基見之差別補特伽羅分別;二、于道修之差別補特伽羅分別;三、於所得果之差別補特伽羅分別;四、於所為行之差別補特伽羅分別。

醜一、於基見之差別補特伽羅分別:

施設有情境,施設法不空。

1、對由證悟基人無我而了知有情僅是施設行境之所依小乘的補特伽羅分別為實有。

2、對由證悟基法無我而見法唯是施設、緣起之所依大乘的補特伽羅分別為實有。

3、對由於沒有證悟基二無我而將諸法不空執為實有之所依異生凡夫的補特伽羅分別為實有。

醜二、于道修之差別補特伽羅分別:

貪著簡擇性。

4、對由於沒有斷除耽著一切相而貪執三輪相法安住於小乘道之所依的補特伽羅分別為實有。

5、對由證悟無本性而安住於抉擇法的大乘道之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實有。

醜三、於所得果之差別補特伽羅分別:

為寂事三乘。

6、對由於三大所為無有而只是相似果位斷證所為之所依小乘補特伽羅分別為實有。

7、對決定獲得三乘斷證圓滿菩提果位之所依大乘補特伽羅分別為實有。

醜四、於所為行之差別補特伽羅分別:

受供不清淨,破壞諸正行。

8、對由於沒有完全趨入共同的真正行軌而不是清淨應供之所依小乘異生的補特伽羅加以分別。

9、對由於不具備不共行為三輪無緣的波羅蜜多而毀壞佈施等正當行為的所依大乘凡夫補特伽羅加以分別。

子三、攝義:

經說是第一,能取應當知。

以上對這些對境補特伽羅執為實有的能取分別,經中說是第一能取分別,即是修道頂加行的所斷,我們應當了知這一點。

癸二(宣說假有能取分別)分三:一、本體;二、分類;三、攝義。

子一、本體:

設有情及因,由此所摧害,

故是修道系,其餘九違品。

假有能取分別的本體是將補特伽羅執為假有的俱生修斷,對境有情唯是設施的補特伽羅及其作為因的有境所有分別,由修道頂加行的對治通過斷除種子的方式予以摧毀,因此作為修道九地所斷與對治次第相聯的所斷違品,即是除實有能取分別以外的九種假有能取分別。

子二(分類)分二:一、於所斷障分類愚昧不知之補特伽羅分別;二、於對治般若道愚昧不知之補特伽羅分別。

醜一、於所斷障分類愚昧不知之補特伽羅分別:

如自所緣性,三智障有三。

如同所緣三智的自體性,對三智的所斷之障愚昧不知的次第(以下有三種):

1、對遍智的所斷障分類愚昧不知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2、對道智之所斷障分類愚昧不知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3、對基智之所斷障分類愚昧不知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醜二(於對治般若道愚昧不知之補特伽羅分別)分二:一、於有境般若愚昧不知之補特伽羅分別;二、於對境基道果愚昧不知之補特伽羅分別。

寅一、於有境般若愚昧不知之補特伽羅分別:

靜道…

4、對治的差別:對了知寂滅基道果一切法戲論的現觀般若之道愚昧不知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寅二(於對境基道果愚昧不知之補特伽羅分別)分三:一、於基愚昧不知之所依補特伽羅分別;二、於道愚昧不知之所依補特伽羅分別;三、於果愚昧不知之所依補特伽羅分別。

卯一、於基愚昧不知之所依補特伽羅分別:

…真如等,相應不相應。

5、對基所知法性真如與有法色等相互之間以一體他體相應不相應愚昧不知的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卯二、於道愚昧不知之所依補特伽羅分別:

不等及苦等。

道所修的差別:

6、對由於不是魔等的行境而超勝一切無等(無與倫比之義)愚昧不知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7、對了達道之自性所緣境痛苦等四諦愚昧不知的所依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卯三、於果愚昧不知之所依補特伽羅分別:

諸煩惱自性,及無二愚蒙。

8、對斷客塵煩惱之自性清淨本體愚昧不知的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9、對證悟對治之智慧無有所取能取二者本體愚昧不知的補特伽羅分別為假有。

子三、攝義:

為最後分別。

以上以對境補特伽羅假有而分的九種分別是能取分別最後的假有能取分別,這是經中所承許的。

辛三、宣說如是斷證圓滿之功德:

如諸病痊癒,常時獲安慰,

恒修眾生樂,一切勝功德,

任運而依附,勝果所莊嚴,

上品位菩薩,如眾流歸海。

所斷修斷的所有次第依靠對治的智慧完全斷除,就像所有瘟疫患者痊癒以後長久獲得安慰一樣,恒常修行一切眾生之無餘利樂的他利和斷證圓滿功德的自利。三乘功德所攝的一切斷證之道,以無勤任運的方式而依附於剛剛所說的斷證圓滿勝果莊嚴的上品位的大菩薩(相續),猶如所有河流歸入大海一樣。

庚四(無間頂加行)分三:一、宣說本體止觀雙運等持;二、廣說彼特點之分類;三、遣諍。

辛一(宣說本體止觀雙運等持)分二:一、因福德無量無間道之自性;二、本體止觀雙運究竟之智慧。

壬一、因福德無量無間道之自性:

安立三千生,聲聞麟喻德,

及離生菩薩,眾善為譬喻,

經以無量福,明佛無間道。

無間頂加行的本體即是遍智之直接因圓滿的究竟止觀,也就是具備究竟二資之因的無量福德。關於此理,經中說:“以某人將三千世界之一切眾生,安置於聲聞、麟角喻獨覺的圓滿證悟以及菩薩的無過之地——見道的所有善根為譬喻,以勝過這些的無量福德直接說明其隱義成為佛陀之無間道的頂加行,也就是依靠三阿僧祇劫所攝的究竟資糧而具備無量福德。

壬二、本體止觀雙運究竟之智慧:

無間三摩地,證一切相智。

所依寂止的自性,成為無間等持的究竟寂止,與能依一刹那能圓滿證知基道果之一切相的勝觀智慧。

辛二(廣說彼特點之分類)分三:一、宣說所緣之特點——無戲平等之真如;二、宣說增上緣之特點——寂止正念相續之等持;三、宣說行相之特點——息滅相執之勝觀智慧。

壬一、宣說所緣之特點——無戲平等之真如:

無性為所緣。

無間頂加行的所緣特點:基道果的一切法無有戲論性的大平等無我真如。

壬二、宣說增上緣之特點——寂止正念相續之等持:

正念為增上。

增上緣的特點:寂止任運自成的等持正念無散亂之瑜伽。

壬三、宣說行相之特點——息滅相執之勝觀智慧:

寂靜為行相。

行相的特點:勝觀最極圓滿的智慧寂滅所緣、相狀、戲論執著相的瑜伽。

辛三(遣諍)分三:一、略說辯論之本體;二、廣說分類;三、攝義。

壬一、略說辯論之本體:

愛說者常難。

對於極其深奧、難以揣測之處——無間頂加行所緣相,不善巧證悟二諦無違甚深的方便而極度喜愛言說有實、具觀現世量智慧的人以連續不斷的方式常常加以妨難。

壬二(廣說分類)分三:一、總辯論;二、別辯論;三、攝義辯論。

癸一、總辯論:

于所緣證成,及明所緣性,

一切相智智。

(對方辯論道:)1、作為因的無間道頂加行的所緣證成為無實的合理性,以及明確決定所緣的寂靜本性相互之間相違,因此不合理。

2、這樣一來,基道果的一切相智智都不合理。

癸二(別辯論)分二:一、辯論對境基道果之所緣;二、辯論有境三智相。

子一、辯論對境基道果之所緣:

勝義世俗諦,加行與三寶。

3、由於以上所緣不合理,因此基勝義諦不合理。

4、由於勝義諦不存在,故而名言世俗諦也就不合理。

5、因為無有世俗諦,所以六度所攝的加行不合理。

6、由於作為因的加行不存在,故而果證悟智慧法身佛寶不合理。

7、因為無有佛寶,所以能斷本性身法寶不合理。

8、由於這樣的斷證不存在,因此它的所依究竟資糧的僧寶不合理。

子二、辯論有境三智相:

巧便佛現觀,顛倒及道性,

能治所治品。

由於以上果相不存在,故而方便及事業的遍智不合理。到底是怎樣的呢?9、方便的特點:善巧所為方便的事業不合理;10、證悟的特點:能仁證悟無生的遍智不合理。

由於無有作為因的道,故而所斷顛倒的道智不合理:11、所斷的特點:顛倒道性不合理;12、對治的特點:證悟三道無緣的道智不合理。

由於基不存在,故而能治與所治違品的基智不合理:13、對治的特點:證悟離邊之基的能治基智不合理;14、所斷特點:於基執相的所治違品不合理。

癸三、攝義辯論:

性相並修習。

15、以上作為有法的三智不存在,因而三者合一的法相不合理。

16、由於如此法相的現觀不存在,所以修習其相的加行不合理。

壬三、攝義:

說者邪分別,依一切相智,

說為十六種。

說有實者將二諦執為相違的邪分別,運用勝義因而辯論世俗不合理,這是勝義理門的辯論,依於世俗而駁斥勝義諦,是世俗理門的辯論,對於一切相智甚深難以證悟的所緣相,經中承許有十六種責難。而作為能遣——通過證悟二諦無違之甚深要義的方便途徑而精通道的安立。

頂加行的界限:承許從加行道暖位起到十地末際之間具足。

總結偈:

憑依勝勇之等持,入出地道斷證增,

圓滿差別無有量,頂加行理當了知。

般若現觀莊嚴論第五品句義釋終

 

第六品 漸次加行

戊二(宣說次第與同時修之道次第)分二:一、分位道次第之漸次現觀加行;二、究竟道頓時之刹那現觀加行。

己一(分位道次第之漸次現觀加行)分三:一、後得具廣大六度之漸次加行;二、入定甚深無實性智漸次加行;三、攝義。

庚一(後得具廣大六度之漸次加行 )分二:一、真實宣說;二、宣說道之助伴六隨念之修法。

辛一、真實宣說:

佈施至般若。

一般來說,儘管漸次解釋為剛剛所說的由修行正等加行中,達到極點的頂加行,但是正如“彼極之順序,彼際”所說,關於如何修行這些加行的道次第,對於一百七十三相決定有次第修和頓時修兩種方式,因此暫時次第而修道的漸次加行分為入定後得,依靠其中後得有現等持,以廣大方便從佈施開始至般若之間的六度所攝,而對世俗方便之自性三智的一百七十三相,以不住不行的方式,按固定的數目和順序循序漸進地分別加以修行。憑藉入定中修煉妙力而能圓滿後得有現福德資糧,這就是具備六度的漸次加行。

辛二、宣說道之助伴六隨念之修法 :

隨念於佛等。

漸次現觀:入定後得輪番的方式中,依靠在許多生世期間極度修行的力量,通過殊勝道能究竟三大阿僧祇劫等的二資糧。道的甚深實修臨終竅訣在結生等時必不可少的殊勝要點就是隨念佛等六種隨念,具體而言,在生生世世之中,作為道之本師圓滿的因——隨念佛;作為道之本體圓滿的因——隨念法;作為道之助伴圓滿的因——隨念僧。這些是隨念作為道皈依處三寶。加上作為道之身份圓滿的因——隨念戒;作為道之助緣圓滿的因——隨念佈施;作為道之援助圓滿的因——隨念本尊,這是隨念三種助伴福德事。六隨念的修法:六隨念必然成為後得六度的漸次加行及入定無實性智漸次加行這兩者的助伴,因此相當於是這二者之間的連接紐帶。

庚二、入定甚深無實性智漸次加行 :

法無性自性。

依靠入定無現等持,通過具備甚深智慧三解脫門,而攝於勝義方便生的自性基道之法戲論有實無生的體性中,以不住不行的方式修行,從而依靠正道能圓滿入定無現資糧,這是無實性智漸次加行。此中雖然沒有次第性順序的戲論,但屬於漸次階段的實修,由此而這樣稱呼。

庚三、攝義:

許為漸次行。

本師佛陀在經中承許:如是從勝解行地到還沒有成就刹那加行之間,包括在後得廣大方便三智的各自行相以及入定甚深無生智慧的行相中,通過不住不行的途徑,以入定後得交替的方式,作意現觀之義與作意精華義的次第就是漸次實修的行為。其餘還有承許漸次的十三法循序漸進而修就是漸次的意義等等講解方式為數不少。

關於如此漸次加行的界限,聖解脫部認為:以聞思引出的意義,通過總相的方式加以修行,從資糧道開始,而獅子賢論師認為修行獲得明現,承許從加行道暖位開始至十地末際前行之間具有。

總結偈:

入定後得輪番式,如所入定甚深智,

盡所廣大相漸修,三定圓滿當了知。

般若現觀莊嚴論第六品句義釋終

 

第七品 刹那加行

己二(究竟道頓時之刹那現觀加行)分四:一、廣大方便之資糧非異熟刹那;二、甚深智慧之資糧異熟刹那;三、對境等性無相刹那;四、有境無現無二刹那。

庚一(廣大方便之資糧非異熟刹那)分二:一、宣說真實本體;二、宣說能表之比喻。

辛一、宣說真實本體:

施等一一中,攝諸無漏法,

當知即能仁,一刹那智德。

依靠上述漸次加行圓滿的力量,到最終不觀待入定後得輪番而使一切道相頓時圓滿的刹那現前菩提智慧的刹那加行,從反體法相的角度分為四種。

1、非異熟刹那加行的本體是廣大行相究竟的福德資糧。到底是怎樣的呢?依靠後得具備六度的漸次加行極度圓滿,異熟果色身之究竟因——廣大方便資糧佈施等的能攝波羅蜜多一一現前者,也以含攝的方式現前與其同類的所攝廣大無漏三智的一切法。

我們要知曉如此能仁一刹那證悟現前菩提的這一智慧,是廣大方便非異熟刹那這一反體的法相,因為異熟果——色身功德的本體仍舊沒有成熟,而能成熟的因就是廣大方便資糧的反體。

辛二、宣說能表之比喻:

猶如諸士夫,動一處水輪,

一切頓轉動,刹那智亦爾。

我們要清楚,如是現前一法就能現前與之同類的一切法的道理,猶如士夫巧妙最大限度轉動一處水輪時,以這一種方便使一切環節頓時轉動,非異熟刹那智也是同樣,已經現前佈施能攝方便的一法,頓時也就能現前廣大所攝的一切行相。

庚二、甚深智慧之資糧異熟刹那:

若時異熟起 ,一切白法性,

般若波羅蜜,即一刹那智。

2、異熟刹那加行的本體是甚深智慧究竟智慧資糧的現觀。到底是怎樣的呢?依靠無實性智漸次加行極度圓滿,現前離果法身的究竟因——甚深智慧資糧對治法無漏智之時,在以本來異熟之法性自相在客塵清淨階段現前的方式生起離垢自性清淨猶如秋月般一切白法清淨實相自性光明本智般若波羅蜜多的當時,即一刹那現前菩提之智,就是甚深智慧異熟刹那這一反體的法相。這一點務必要了知。如《寶性論》中雲:“離胎無分別,本智許異熟。”因為離果法身的功德本來就已經成熟,所以離因是甚深智慧資糧的這一反體。

庚三、對境等性無相刹那:

由佈施等行,諸法如夢住,

一刹那能證,諸法無相性。

3、無相刹那加行的本體即是修行等性離邊的究竟現觀。到底是怎樣的呢?依靠最終果位等性法身的因——對境不住之加行極度圓滿,由最極果位等性法身的究竟因——在將對境無相智慧、佈施等行為自性清淨的一切法如同夢中的境相一樣見為平等性的等持中安住,從而一刹那能證悟輪涅取捨之諸法無二等性的現前菩提智慧,即是對境等性無相刹那這一反體的法相,這一點務必要了知。由於對所知取捨耽著的極細障礙也予以斷除,因此是證悟對境無相等性的這一反體。

庚四、有境無現無二刹那:

如夢與能見,不見有二相,

一刹那能見,諸法無二性。

4、無二刹那加行的本體即是有境無二相之究竟加行的現觀。到底是怎樣的呢?依靠有境不行之加行極度圓滿,最終果位無二智慧的究竟因——無二智慧猶如夢中的顯現與能見的有境本身唯是反體而實際上不見有所取能取之相一樣,一刹那能現見現似所取能取的一切法無二之真如的現前菩提智慧,即是有境無二刹那這一反體的法相,這一點務必要了知。因為所取能取二相的極細微障礙也予以斷除,故而是證悟有境無二相的這一反體。關於此理,“所知作為有法,應成有學道中同時照見二諦,因為是無二刹那之加行故”等等說法,顯然對暫時在有學道中具四法般若存在的方式也沒有知曉。可見,對極其深奧的這一要點,極度喜愛品頭論足者也要歸屬到前面“愛說者常難”之列中。對此還有其他講法,在這裏沒有抄寫,如果想要瞭解,請參閱那些論典,想必你會知道本論的論義在何處。希望公平正直、具有智慧、尋求論義之密意的諸位要知曉這一點。

如是刹那加行的界限:承許唯有在十地末際階段才具有。

總結偈:

竟入出定無輪番,無量四相四解脫,

諸相頓圓頓現前,菩提勝道當了知。

般若現觀莊嚴論第七品句義釋終

 

第八品 法身

丁三(廣說所得果之功德——法身)分三:一、意法身及功德;二、所依報身及相好;三、行為化身及事業。

戊一(意法身及功德)分三:一、總說具三特點法身之本體;二、廣說意法身之功德;三、說明其力功德恒常周遍任運。

己一、總說具三特點法身之本體:

能仁自性身,得諸無漏法,

一切種清淨,彼自性為相。

本體:一般而言,所得果位究竟功德的別法身法相,自利斷證究竟具足三種特點。到底是怎樣的呢?能仁王的離果法性自性身,1、證德智慧法身的特點:依靠出世間道遣除所斷客塵的力量而獲得二十一類無漏法所攝的離果法身功德。如《明義疏》中說:“無偽之義依出世間道而得,非為所作。”2、斷德離客塵的特點:斷除二障及習氣,因此具足一切所斷客塵種相極為清淨的體性。3、本體自性清淨的特點:如此這些法也成為具有實相自性清淨的法相。如此斷證究竟的本體,攝於三身中時之法身、由分類斷究竟具二清淨分的自性身以及證究竟無漏智慧的智慧法身,是由反體而分的。可是,在最後一品作為能表示法身四法之一,即承許是三身之一的法身,這是依據聖解脫部解釋本論頌詞的密意。然而承許四身是能表示法身的法顯然是間接的講解。

分別而言,承許無漏法身的所有功德是離果,要按照《寶性論》的直接宣說來了達,不是由因緣所造的安立,暫時依靠共同與不共的量,根據大經大論的意義以實相與現相的差別來了知,甚深中更為甚深的遍智所有含義很明顯只是以後所證悟的境界,而不是我們的行境,因此我想這是該起信心之處。

己二(廣說意法身之功德)分二:一、總功德;二、別功德。

庚一、總功德:

順菩提分法,無量及解脫,

九次第等至,十遍處自體。

一般而言,離果法身的功德無有限量,但如果加以歸納,則完全可包括在二十一類法中。是哪二十一類呢?

1、三十七順菩提分法(: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2、四無量(: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

3、八解脫(:內有色觀外色解脫、內無色觀外色解脫、淨色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空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滅盡解脫)。

4、漸次安住的九等至(:一禪、二禪、三禪、四禪、識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滅盡定)。

5、十遍處 (:地大遍處、水大遍處、火大遍處、風大遍處、青遍處、黃遍處、赤遍處、白遍處、空無邊遍處與識無邊遍處)。

最為殊勝處,差別有八種,

無諍與願智,神通無礙解。

6、八勝處 (:四種形色勝處:以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勝處、以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勝處、以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以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勝處;四種顯色勝處:以內無色觀外青勝處、以內無色觀外黃勝處、以內無色觀外赤勝處、以內無色觀外白勝處)。

7、無染等持(:緣他相續為所緣境,能護持使之不生煩惱的定與慧)。

8、願智(:也就是知願處智,“於諸聲聞不現前之義及如何回答他所提問”之宿願已得成就,故能了知如此如此的定與慧)。

9、六通(: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與漏盡通)。

10、四無礙解(:義無礙解、詞無礙解、法無礙解、辯無礙解)。

四一切清淨,十自在十力,

四種無所畏,及三種不護。

11、四一切清淨:(身淨、緣淨、心淨、智淨)。

12、十自在(:命自在、心自在、資具自在、業自在、受生自在、解自在、願自在、神力自在、法自在、智自在)。

13、十力(:知處非處智力、知業報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根勝劣智力、知遍趣行智力、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知宿住隨念智力、知死生智力和知漏盡智力)。

14、四種無畏(:正等覺無畏、漏永盡無畏、說障法無畏和說出離道無畏)。

15、三種不護 (:身不護、語不護、意不護)。

並三種念住,無忘失法性,

永害諸隨眠,大悲諸眾生。

16、三種念住(:於恭敬聽受所說法者,不以為喜之心念住;於不敬聽受所說法者,不以為怒之心念住;於聽及不聽二者,不以喜怒之心念住)。

17、不忘失法性(即無忘失性,行利生事,從不違時,有如海潮,永不愆期,無有忘失)。

18、永斷習氣(:不僅僅三門粗重煩惱所知障微細種子,連其習氣亦皆永斷,畢竟無有)。

19、大悲(即恒常關注有情身心,救離苦等,成辦無量無邊之一切利益的大悲心)。

唯佛不共法,說有十八種,

及一切相智,說名為法身。

20、佛十八不共法(:如來無有誤失、無卒暴音、無忘失念、無不定心、無種種想、無不擇舍、志欲無退、正勤無退、念無退、慧無退、等持無退、解脫無退、一切身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一切語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一切意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於過去世無著無礙智、於未來世無著無礙智、於現在世無著無礙智)。

21、一切種智(:一刹那頓時現見諸法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的究竟智慧)。

以上二十一法就稱為法身。

庚二(別功德)分二:一、無染之差別;二、願智之差別。

辛一、無染之差別:

聲聞無諍定,除人之煩惱 ,

佛無諍永斷,聚落等煩惱。

如果有人問:無染等持,作為聲聞也具有,那佛陀的無染等持與之有什麼差別呢?

聲聞相續中的無染定之見,僅僅是通過發現別人緣於自己會生起煩惱則不去往那裏等方式來盡除他人的煩惱。而佛陀的無染等持,為了永久性斬斷處於城區、城市等中某某補特伽羅相續的一切煩惱,因此是沒有刻意前往等就是如來圓滿佛陀之無染定的特點。

辛二、願智之差別:

佛所有願智,任運無礙著,

無障礙常住,普答一切問。

如果有人問:聲聞相續中也具有願智,那麼佛陀的願智與之有什麼不同所為的差異呢?

佛陀的願智有五種特徵:本師佛陀的心相續中所具有的願智,1、本體的特徵,即無勤任運自成;2、斷德之特徵,不耽著一切法而無有貪著;3、斷除了二障及習氣而無有障礙;4、時間的特徵,乃於輪回存在之間恒常以入定而安住;5、作用的特徵,同一時間普皆回答一切問題。佛陀的願智以上述五種特徵勝過聲聞。

己三(說明其力功德恒常周遍任運)分三:一、本體無勤任運自成之功德;二、行相廣大周遍方際之功德;三、時間無盡恒常之功德。

庚一(本體無勤任運自成之功德)分二:一、真實宣說;二、遣諍。

辛一、真實宣說:

若善因成熟,於彼彼所化,

爾時能饒益,即於彼彼現。

力之特點的功德本體無勤任運自成,按照“此寂滅身無分別,如如意樹摩尼珠,眾生未空常利世,離戲論者始能見”所說,依靠以前的宏願和資糧圓滿的(善因)力量成熟以後 ,於某某所化對境的眾生前 ,依靠某某能化方便 ,當某時該調化的時機到來 ,爾時就能以某某果位予以饒益 ,這種事業,即暫時在某某眾生面前以無有勤作任運自成的方式如是顯現。

辛二、遣諍:

如天雖降雨,種壞不發芽,

諸佛雖出世,無緣不獲善 。

對方辯論說:“如果佛陀具有無勤任運調化所化眾生的能力,那應成同時調化一切所化眾生。

回答:這一點是不一定的,比如,天王雖然已經降下雨水,但種子被火毀壞等不能成熟而不會發芽,同樣,諸佛雖然以無勤任運的方式出現在世間界,可是暫時無有緣分的一切眾生不能通過聞法的途徑獲得成熟相續等善妙。

庚二、行相廣大周遍方際之功德:

如是事廣大,故說佛為遍。

如是以無勤任運的方式不墮偏方,遍及各方的事業廣大的緣故,也可以決定說佛陀的事業為周遍一切。

庚三、時間無盡恒常之功德:

即此無盡故,亦可說為常。

這樣的事業在輪回未空之前顯現利眾的相續無有窮盡,因此也完全可以說為時間恒常相續輪。

戊二(所依報身及相好)分二:一、總說具五決定之報身本體;二、廣說相好功德。

己一、總說具五決定之報身本體:

說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性,

受用大乘故,名佛受用身。

本體:具五決定的他利究竟色身,到底是怎樣的呢?處決定唯是密嚴刹土;身決定即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本性的這一報身;眷屬決定即十地菩薩;法決定唯是大乘法;時間決定為恒常相續輪,正由於通過五決定的方式宣說而受用大乘的緣故,經中承許為能仁的受用圓滿身。

己二(廣說相好功德)分二:一、宣說差別基相之功德;二、宣說差別法隨好之功德。

庚一(宣說差別基相之功德)分二:一、宣說果相之功德;二、宣說能成因。

辛一(宣說果相之功德)分二:一、三類十相;二、二相。

壬一、三類十相:

第一類十相:

手足輪相具,足底如龜腹,

手足指網連,柔軟極細嫩。

身七處充滿,手足指纖長,

跟廣身洪直,足膝骨不突。

諸毛皆上靡。

能表示大丈夫的相有三十二種:

1、千輻輪:依靠迎送上師等之因而感得手足掌具千輻輪相。

2、足善住:以不失毀而穩固受持戒律,感得雙足掌如龜腹般平坦。

3、手足縵網:依靠四攝而感得手足指美妙的網相連。

4、手足細軟:由佈施精美食品感得手及足柔軟而細嫩。

5、七處充滿:以佈施精美飲料而感得身體七處以莊嚴相充滿,身體七處是指手背、足背(共四背)、雙肩和後腦。

6、指纖長:由作放生而感手足指纖長美觀。

7、足跟圓長:由利益他眾而感足跟向外寬廣莊嚴。

8、身廣洪直:由於身體斷殺而感與普通人相比身量七尺,身材洪大、挺直。

9、踝不顯露:以善法正斷而感得足踝骨不外突。

10、身毛上靡:由向他弘傳善法而感身毛皆上靡莊嚴美妙。

第二類十相:

腨如瑿泥耶,雙臂形長妙,

陰藏密第一,皮金色細薄,

孔一毛右旋,眉間毫相嚴,

上身如獅子,膊圓實項豐。

11、腨如鹿王 :由授予工巧明與醫方明等明處而感得股肉纖圓如鹿王的股肉。

12、立手摩膝:由不捨棄乞丐而感得雙臂形長、美妙。

13、勢峰藏密:陰由調解離間而感得男陰藏密不露,堪為第一。

14、身金色:由佈施精美座墊感得皮膚如純金色。

15、皮膚細滑:由佈施美宅而感得皮膚光滑細薄。

16、身毛右旋:由斷除憒鬧散亂而感得每一毛右旋,長得美觀。

17、眉間白毫:由承侍上師之處而感得面部眉間柔軟的白毫相莊嚴。

18、獅子上身:由斷除強詞而感上身如獅子般平正端嚴。

19、肩頭圓滿:由語悅耳語善說而感得膊如金瓶般圓實莊嚴。

20、肩頸圓滿:由於佈施藥等而感得肩項豐滿。

第三類十相:

非勝現勝味,身量縱橫等,

譬若瞿陀樹,頂肉髻圓顯,

舌廣長梵音,兩頰如獅王,

齒潔白平齊,諸齒極細密,

數量滿四十。

21、得最上味:由作病人的護士而感得他人感到不香的味道也現得殊勝的美味。

22、身縱廣相:由勸造野苑禪林和經堂等而感得身肢縱廣等如涅若達樹。

23、由佈施精舍等而感得(頂上有肉隆起如髻之相)無見頂相。

24、廣長舌:由說話溫文爾雅而感得覆面的廣長舌相。

25、得梵音聲:由相應六道眾生的語言而說法而感得具足梵音。

26、獅子頜輪:由斷除綺語而感得兩頰如獅子王豐滿之相。

27、齒鮮白:由讚歎一切士夫功德而感得牙齒潔白。

28、齒平整:由斷除邪命而感得牙齒無有參差、長短平齊之相。

29、齒齊密:由說真實語而感得牙齒極其齊密。

30、四十齒:由斷離間語而感得牙齒數量滿四十。

壬二、二相:

紺目牛王睫,妙相三十二。

31、紺目相:由慈愛目視眾生而感得眼睛如藍寶珠般眼珠中央湛藍、潤澤的紺目相。

32、睫如牛王:由斷除貪嗔分別念而感得眼睫如牛王相,互不混雜。

以上三類十相加上二相,共有三十二妙相。

辛二(宣說能成之因)分二:一、總說;二、因之差別。

壬一、總說:

此中此此相,所有能生因,

由彼彼圓滿,能感此諸相。

從最主要的角度而言,這些妙相由某某因的差別,能生成的彼彼因完全圓滿,能真正感得這些果妙相。

壬二、因之差別:

迎送師長等,正受堅固住,

習近四攝事,佈施妙資財,

救放所殺生,增長受善等,

是能生因相,如經所宣說。

這些內容的意義按照經中所說,以上文中剛剛講的道理來瞭解。

庚二、宣說差別法隨好之功德:

分為八部類:

第一類:

佛甲赤銅色 ,潤澤高諸指,

圓滿而纖長,脈不現無結,

踝隱足平正 。

1、指甲赤銅色:佛陀因為曾於一切行遠離貪戀而感得指甲赤銅色。

2、指甲潤澤:由增上意樂清淨而感得指甲潤澤。

3、指甲中央高:由生長殊勝種姓而感得指甲中央高。

4、手指圓潤:由於儀態無有過失而感得手指形圓。

5、諸指豐滿:由廣種善根而感得諸手指豐滿。

6、諸指漸細:由漸次趨入正道而感手指逐漸纖細。

7、脈深不現:脈由防護邪命等而感得脈相不外現。

8、筋脈無結:由斷除煩惱之結而感得脈絡無結。

9、踝不顯現:由極其保密道相等之法感得踝隱含不露。

10、足無不平:由救度眾生脫離難行之處而感得雙足長短平齊,足底平正。

第二類:

行步如獅象,鵝牛王右旋,

妙直進端莊,光潔身相稱。

11、行步如獅子:由善於以威光蔭蔽他人而感得行步猶如雄獅。

12、進止如象王:由善於以威光蔭蔽龍類而感得迴旋行步猶如象王。

13、行步如鵝王:由善於空行而感得行步狀如鵝王。

14、行步如牛王:由善於引導眾生而感得行步如牛王。

15、回身顧視必皆右旋:由進退步履皆合規矩而感得轉身任運右旋。

16、行步嚴肅:由行步極其美觀而感得行步美妙。

17、行步端正:由行為無有詭詐而感得行步端直。

18、體態端莊:由稱說他眾功德而感得體態端嚴大方。

19、身如初拭:由不染惡法而感得身軀光潔如初拭。

20、身體勻稱:身體由應機說法而感得身體勻稱。

第三類:

潔淨軟清淨,眾相皆圓滿,

身廣大微妙,步均勻雙目 ,

清淨身細嫩,身無怯充實。

21、身清淨:由威儀清淨而感得身清淨。

22、身柔軟:由具足大悲方便而感得身軀極其柔軟。

23、身清潔:由意清淨而感得潔身之好。

24、由相續律學清淨而感得一切相悉皆圓滿。

25、身肢廣美:由圓滿具足廣嚴功德而感得身肢高廣、優美。

26、步態均勻:由平等對待眾生感得步態大小均勻。

27、雙目清潔:由宣說清淨正法而無有翳障,雙目清潔。

26、容顏柔嫩:由講經說法淺顯易懂而感得身體柔和細嫩。

29、身無退曲:由心無怯懦感得身無萎縮。

30、身體豐滿:由超勝世間善根而感得身軀豐腴、充實。

第四類:

其身極堅實 ,支節善開展,

顧視淨無翳,腰圓腰際展 ,

無凹腹便便 ,臍深臍右旋,

為眾所樂見。

31、身肢堅實:由於永盡輪回而感得身肢極其堅實。

32、支節舒展:由於宣說緣起差別而感得身軀支節伸開、舒展。

33、視無不明:由於正確宣說名義而感得無翳障視力明清。

34、腰身圓好:由於令弟子圓滿戒律而感得腰身圓好,髖不露骨。

35、腰際舒展:由於遠離輪回過患而感得腰際舒展。

36、腰無凹陷:由於摧毀我慢傲氣而感得腰不過長、無有凹陷。

37、腹形便便:由於宣說無盡法而感得腹形便便,無有凹凸。

38、臍深圓好:由於通達甚深正法而感得臍深。

39、臍理右旋:由於相應攝受弟子而感得臍理右旋。

40、觀不厭足:由於令一切眷屬威儀莊嚴而感得眾見而喜,觀不厭足。

第五類、

行淨身無疣,及諸黑黶點,

手軟如木棉,手紋明深長,

面門不太長,唇紅如頻婆,

舌柔軟微薄。

41、威儀潔淨:由於心意純淨而感得威儀清淨無垢。

42、身無痣點:由於非時不說法而感得身無黑痣瘢痕。

43、手軟如棉:由於宣說三門輕快安樂之因的法而感得手細軟如木棉。

44、手紋明直:由於圓滿大沙門之行為而感得手紋明直。

45、手紋深明:由於安住甚深法中而感得手紋深明。

46、手紋修長:由於長時宣說安樂法而感得手紋修長。

47、面不長大:由於宣說學處次第而感得面容修短適中,不過長。

48、唇如頻婆:由於證悟諸法猶如影像而感得唇紅如蘋果色。

49、舌美軟:由於以溫言調教眾生而感得舌面柔軟。

50、舌體廣薄:由於多具應理功德而感得舌體廣薄。

第六類:

赤紅發雷音,語美妙牙圓,

鋒利白平齊,漸細鼻高隆 ,

清淨最第一。

51、舌色鮮紅:由宣說甚深難以揣度之法而感得舌色赤紅。

52、聲如雷音:由不具一切怖畏而感得語聲發出響如雷音。

53、音韻和暢:由出言悅耳而感得語音和美。

54、臼齒圓整:由永斷結縛生死輪回而感得臼齒圓整。

55、臼齒堅利:由能調化難以教化之眾生而感得臼齒堅利。

56、臼齒純白:如來由宣說白法而感得臼齒純白。

57、平齊平正:由安住平等地而感得臼齒平齊方正。

58、臼齒漸細:由逐步宣說現觀道次第而感得臼齒漸細。

59、鼻樑隆准:由具足殊勝智慧而感得鼻樑高起。

60、鼻最清淨:由令眾生相續清淨而感得鼻清淨無垢第一。

第七類:

眼廣眼睫密,猶如蓮花瓣 ,

眉修長細軟,潤澤毛齊整,

手長滿耳齊,耳根不衰退 。

61、雙目修廣:由宣說正法極其廣博而感得雙目修廣猶如青蓮花瓣。

62、眼睫濃密:由引導眾生而感得眼睫濃密。

63、眼如蓮花:由慈悅幼女而感得雙目黑白分明猶如蓮花瓣般圓滿。

64、眉毛修長:由照見未來而感得雙眉修長。

65、眉毛嫩軟:由調化方法溫和而感得雙眉嫩軟。

66、眉毛潤澤:由以善法滋潤心相續而感得雙眉潤澤。

67、眉毛平齊:由照見所斷過失而感得雙眉勻齊平整。

68、手掌廣長:由最能遮止損害而感得手掌廣長。

69、雙耳齊平:由戰勝貪等煩惱而感得兩耳長短平齊。

70、耳根不衰:由不退失利益眾生而感得耳根永不衰退。

第八類:

額部善分展,開廣頂周圓,

發紺青如蜂,稠密軟不亂,

不澀出妙香,能奪眾生意,

德紋相吉祥,是為佛隨好。

71、額廣圓明:由心不隨邪見所動而感得額間發際分明。

72、額寬平正:由折伏一切邪說而感得額顱寬廣平正。

73、頭形豐滿:由願力最勝圓滿而感得頭形圓滿如傘。

74、發色紺青如蜂王:由遮止貪可愛境而感得發色紺青如蜂王。

75、首發稠密:由永斷二障隨眠而感得首發稠密。

76、發嫩軟:由智慧詳明觀察諸法而感得頭髮柔軟。

77、發不亂:由心不被煩惱所擾亂而感得首發條理不亂。

78、首發潤齊:由於恒常遠離粗語而感得首發不澀,軟淨潤澤。

79、首發香馥:由順趨菩提分法撒香花瓣感得首發馥鬱散出妙香(,能動眾生的心)。

80、手足嚴飾吉祥結紋:由一切時分美妙莊嚴而感得以吉祥結紋相及其餘吉祥圖案嚴飾。

以上這所有法,經中承許是佛陀的八十隨好。

戊三(行為化身及事業)分二:一、認清具五特點化身之本體;二、廣說事業之功德。

己一、認清具五特點化身之本體:

若乃至三有,于眾生平等,

作種種利益,佛化身無斷。

本體:調伏眾生的種種化身具有五特點,即色身特點、時間特點、對境特點、果位特點及事業特點。佛陀殊勝化身等的幻化(即色身)乃至輪回未空之間(時間),於十方刹土的種種眾生(對境),作增上生決定勝的種種利益(果位),不偏袒而以無勤任運的方式平等行持調化眾生的事業(事業),此身就被承許是能仁圓滿佛陀調眾化身的遊舞不間斷的本性。

己二(廣說事業之功德)分三:一、略說本體;二、廣說分類;三、攝義。

庚一、略說本體:

如是盡生死,此事業無斷。

能表示第八品法身的三法(即本性身、報身、化身),如是第四事業的本體,以方便教化所化眾生的事業連續不斷,盡生死輪回未空之間,最終的果位這一法身的事業永不間斷。

庚二(廣說分類)分三:一、安置於道之所依;二、安置於道之本體;三、安置於道之果位中。

辛一、安置於道之所依:

諸趣寂滅業。

1、行持使一切眾生寂滅沉陷於三惡道的所有痛苦而獲得樂道增上生人天身份的事業。

辛二(安置於道之本體)分四:一、安置於資糧道;二、安置于加行道;三、安置於見道;四、安置于修道。

壬一、安置於資糧道:

安立四攝事,令知諸雜染,

及知諸清淨,有情如證義,

六波羅蜜多,佛道…

安置於資糧道的特點:

2、將眾生安置於道的助緣四攝事中。

3、令他們通達道的本體染汙及清淨因果所攝的四諦之義。

4、意樂的特點:使他們如實成辦一切有情之利益的發心無量等之義。

5、加行的特點:使他們行持六度萬行。

6、所依的特點:使他們具足決定勝的佛道——十善等戒律。

壬二、安置于加行道:

…自性空。

7、將他們安置于加行道,使他們相應修行一切諸法自性空性的甚深實相。

壬三、安置於見道:

盡滅二戲論。

8、將他們安置于佈施波羅蜜多尤為殊勝的一地自性法界遍行之義中,令他們以無二智慧現量見到真義。

壬四(安置于修道)分二:一、安置於不清淨七地;二、安置於清淨三地。

癸一、安置於不清淨七地之方式:

假名無所得,成熟諸有情。

安置于修道的特點:

9、將他們安置於持戒等尤為殊勝的二地至五地之間,使他們證悟一切法唯是假立名稱的本體。

10、將他們安置于智慧波羅蜜多尤為殊勝的六地,使他們證悟諸法一無所得的本體。

11、將他們安置於方便波羅蜜多尤為殊勝的七地,使他們成熟一切有情。

癸二(安置於清淨三地)分三:一、安置於八地;二、安置於九地;三、安置於十地。

子一、安置於八地:

及立菩薩道,遣除諸執著。

將他們安置於力波羅蜜多尤為殊勝的八地,12、由於共同聲緣的斷證已經圓滿,從而將他們安置於不共大乘菩薩道中,這是對治證悟的特點。13、斷除所斷的特點:使他們遣除對一切法耽著的所知障。

子二、安置於九地:

得菩提…

14、將他們安置於願波羅蜜多尤為殊勝的九地,使他們獲得願殊勝圓滿的菩提。

子三(安置於十地)分二:一、安置於總特點;二、安置於最後有者之特點。

醜一(安置於總特點)分三:一、安置於有學清淨圓滿成熟究竟之特點;二、安置于彼地功德法獲得自在之特點;三、安置於彼地道果法中之特點 。

寅一、安置於有學清淨圓滿成熟究竟之特點:

…嚴淨,佛土及決定,

無量有情利。

將他們安置于智波羅蜜多尤為殊勝的十地,15、有學道清淨刹土究竟之特點:使他們嚴淨種種佛土;16、資糧圓滿究竟之特點:使他們依靠資糧圓滿而決定一生成佛;17、成熟有情之特點:使他們——成辦十方刹土中的有情的無量利益。

寅二、安置于彼地功德法獲得自在之特點:

親近佛等德。

18、使他們心的刹那頓時以神境通前往一切世間界依止佛陀等等無量功德獲得自在。

寅三、安置於彼地道果法中之特點:

菩提分諸業,不失壞見諦,

遠離諸顛倒。

19、道之本體的特點:使他們齊全作為圓滿菩提之因的菩提的一切分支。

20、道之作用的特點:使他們具足作為因的二資本體之業與圓滿菩提果緊密相聯而絕不失壞。

道的斷治之自性:

21、對治的特點:使他們擁有如理如實現見一切法之究竟實相真諦圓滿的智慧。

22、斷的特點:將他們安置於遠離一切顛倒所斷的自性中。

醜二、安置於最後有者之特點:

無彼根本理,清淨及資糧,

有為與無為,悉不知有異。

23、證悟的特點:將他們安置於證悟那些顛倒之相根源不存在的智慧理中。

24、斷的特點:將他們安置於清淨一切所斷之理中。

25、成就究竟果位斷證之直接因的特點:使他們能圓滿斷盡二障及習氣的斷德本性身對治的資糧臻至究竟。

26、將他們安置於能圓滿證悟(有為與無為不可了知是異體)有寂等性的證德智慧法身現空無別的證悟解脫中。

辛三、安置於道之果位中:

安立大涅槃。

27、將他們安置於獲得道之究竟果位不住有寂的大涅槃中。

庚三、攝義:

許法身事業,有二十七種。

本師圓滿佛陀在了義《般若經》中承許如是能表示第八品法身的法——事業有二十七種。

總結偈:

具三解脫三智海,三定四行所成果,

三身壇城圓法身,事業威光當了知。

般若現觀莊嚴論第八品句義釋

以上為了利益喜歡詳細講解的所化眾生,宣說了八種現觀。

丙三(如是宣說之攝義)分二:一、攝為六種現觀;二、攝為三種現觀。

丁一、攝為六種現觀:

相及彼加行,彼極彼漸次,

彼竟彼異熟,餘六種略義。

三智是成為證悟基道果無生本體之法相的現觀;正等加行是圓滿修行三智之行相加行階段的現觀;頂加行是各個時期修習三智的那些行相達到極點階段的現觀;漸次加行是以分開和歸納按固定順序修行三智那些行相階段的現觀;刹那加行是修行三智行相達到究竟刹那圓滿菩提階段的現觀;法身是三智的那些行相加行圓滿之異熟的現觀。如此是為了利益喜歡不廣不略的眾生而承許,三智作為一個,將現觀的意義攝略歸納為餘六種。以上宣說的六種現觀,如果再進一步歸納,那就是三種。

丁二、攝為三種現觀:

初境有三種,因四加行性,

法身事業果,餘三種略義。

證悟對境基道果實相之方式中分出的對境現觀——三智是因特點的現觀;有境修行三智行相之方式中分出的有境現觀——四加行是加行階段的現觀。由如此修行因三智的加行中所獲得的究竟果位就是法身連同事業的果體性的現觀。如此是為了利益喜歡簡略的眾生而承許安立三種現觀,這就是餘三種略義。

對於如此從成百上千的般若到歸納之間的智慧波羅蜜多的隱義現觀次第圓滿解釋的這部竅訣大論,必須要以恭敬、恒常的精進加以深入。如善逝教誡阿難說:“我為你宣講的所有法忘失,但般若的隻言片語也絕不能失毀。當以對如來知恩報恩之心莫失毀此般若,當銘記於心……”意義重大。

乙三、造論圓滿尾義:

般若竅訣——現觀莊嚴論,至尊彌勒怙主撰著圓滿。

甲, 四、末義譯跋:

此般若波羅蜜多教授現觀莊嚴論由梵譯藏者謂天竺明本光論師與吉祥積譯師翻譯校對,後又經天竺大德無死論師與具慧譯師重譯校閱善為抉擇也。

此言:

眾論注疏語虹雖絢麗,然而深感空洞無實義,

講辯著之徒勞得何果?無言禁行穩固得滿足。

本釋論義精華之日輪,未被戲論言支雲所遮,

借助教理竅訣之七馬,成為佛教四洲之莊嚴。

依此願利樂源如來教,無偏講修殊妙日月輪,

講辯著之光芒遍諸方,成為利樂眾生吉祥因。

願我亦由此世結生際,於兜率天頂戴怙主尊,

彌勒足塵聖尊行列中,再度獲得同緣之正法。

此《現觀莊嚴論釋》,出生在東方達波地帶的釋迦比丘多昂丹畢尼瑪于華智仁波切修行處石渠嘎瓊山間撰著圓滿。

2007年7月15日譯畢於色達喇榮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