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36:44
學習次第 : 進階

《現觀莊嚴論明義釋04

格西洛桑卻佩講授法炬法師翻譯2008-03-27

  請看文,「聞此頌後,諸隨信行者,初即於此不起懷疑,立生淨信。諸隨法行者,亦由離一異之自性故等之量,了知基﹑道﹑相無生,於頌義所說之般若波羅蜜多,不見有違害。

  《現觀莊嚴論》的禮贊偈是讚頌三智的圓滿功德。鈍根者聽了,毫無質疑的馬上生信;利根者卻不馬上生信,會以正理觀察至尊彌勒在《現觀莊嚴論》的禮贊偈裏稱讚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下面講到利根者如何觀察生信。

《現觀莊嚴論》的禮贊偈,第一句讚頌「基智」,基智能引導聲聞﹑獨覺的補特伽羅邁向解脫地,聲聞﹑獨覺眾要邁向解脫地,必須要斷除我執﹑證得無我才能邁向解脫地,由此可知,基智現證補特伽羅無我。第二句讚頌「道智」,聖位菩薩行世間利的無上方便就是「道智」。行世間利的無上方便既然是道智,由此可知,道智現證空性;若未現證空性,將不成為菩薩行世間利的無上方便。第三句讚頌「相智」,佛世尊轉動所有*輪的增上緣是相智,相智也必須現證空性。

  利根者看了這三偈後,心中想:基智必須現證補特伽羅無我﹑道智必須現證空性(無實有)﹑相智也必須現證空性(無實有)。因此會加以觀察,到底基﹑道﹑相三者是否諦實成立?透過「離一異體性故等」的正理,「等」字包括很多正理,瞭解後,在心中生起了悟之量。

  要成立「無諦實成立」,有離一異正理﹑金剛屑正理等很多,因為要花很多時間解釋,在這裏不說。這裏舉的是「離一異」的正理。基智緣念之基礎(事)是「蘊﹑界﹑處」;道智是緣念「三道」;相智是緣念「一切法行相」。

  「基智」是了悟補特伽羅我無生之智﹑「道智」是了悟三道無諦實成立生之智﹑「相智」是了悟一切法行相無諦實成立生之智。在觀察這些對不對時,要先抉擇三智的所緣「基﹑道﹑相」是否是諦實成立生,抉擇後,了知「基﹑道﹑相」無諦實成立生,以此舉出「離諦實成立一﹑離諦實成立異」之道理,以完全了知「基無生﹑道無生﹑相無生」之量,看到至尊彌勒在《現觀莊嚴論》的禮贊偈,詮說的意義與正理不相違,「由離一異之自性故等之量,了知基﹑道﹑相無生,於頌義所說之般若波羅蜜多不見有違害」,見到禮贊偈的意義是真的,毫無虛假,不見相違;(若見相違,是虛假的,不須生信),不見相違,所以不是虛假的,故生信心。

  請看第12頁,「於是定解彼般若波羅蜜多,三智體性之三理門,能培育佛陀等決定無疑必然可能,而於彼生起最極淨信。

  因為見到沒有違害,所以於般若波羅蜜多,三種一切智的體性,三種一切智指「三智」。「三理」是三道:基智是聲聞﹑獨覺之道,道智是菩薩之道,相智是佛之道。「三理」就區分處(事)而言,是指三智;就區分理而言,是指三道:聲獨道﹑菩薩道﹑佛道。對「基智能成就(能培育)聲聞﹑獨覺,道智能成就菩薩,相智能成就佛」,毫無質疑起決定解,如禮贊偈所言,確實如此,肯定後,于三智生起最極淨信。

  照字面上一一加以解釋,可能會讓大家覺得愈來愈困難,其實不難,只要瞭解《現觀莊嚴論》禮贊偈本身,就很容易瞭解所說的意思,例如,「基智」可以協助聲聞﹑獨覺眾趨向解脫地﹑「道智」可以協助菩薩眾行世間利﹑「相智」可以協助佛轉動*輪。利根者已正理觀察禮贊偈,見到所說內容與正理毫無相違後,肯定三智必定可協助(培育)佛等,「等」字含有菩薩,聲聞﹑獨覺眾,依此生起最極淨信,絶不退轉之信,因為已用量成立三智功德的緣故,以量成立,生起之信,絶不會退轉的。鈍根者不是,鈍根者沒有用正理觀察,僅聽聞至尊彌勒在《現觀莊嚴論》的禮贊偈讚頌三智,立即生信,這樣生起的信,比較有退失的危險性。

  鈍根者不作觀察,即刻起信;利根者觀察後,方始起信。

  請看文,「以於彼淨信,亦使欲求般若波羅蜜多功德之二種補特伽羅,亦於彼及依止之聖教,一切受持等之義極其恭敬;

  鈍根者聽聞後,不加觀察馬上生信;而利根者加以觀察後才生信。追求嚮往彼功德---般若波羅蜜多,或「三智」,追求三智功德的補特伽羅有兩類:鈍根者和利根者兩類,二者皆應該於彼「三智」,及三智所依的論著﹑詮說三智的論著,在一切時中受持其意義,生極恭敬。

  請看文,「爾後,依聞等所生慧之生起次第,將獲得最勝善;由是因緣,於般若波羅蜜多之最極淨信,是獲得一切善妙之主要初因。

  生極恭敬後,依次生起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最後將獲得一切最勝妙善。故于般若波羅蜜多(薄伽梵母﹑佛母)生起最極淨信,是獲得一切善妙的主因(初因)。先起信心,之後一切時中於詮說三智的經論,生極恭敬,之後,漸次生起聞所成生慧等,最後將證得相智,因此于薄伽梵母生信,是獲得一切善妙的主因(根本因)。

  簡單而言,禮贊偈主要讚頌三智,鈍根者聽了後,毫無質疑,不加觀察,馬上生起信心;利根者聽了後,不馬上生信,以離一異等正理觀察,觀察後見到毫不相違﹑沒有違害,才會生信,依此之「信」是證得三智的主因。為何是證得三智的主因呢?依所生之最極淨信,進一步于三智聞﹑思﹑修,之後透過所生之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最後將證得一切善妙。因此于三智的最極淨信是一切最勝善妙的主要根本因。從禮贊偈可以瞭解到兩個「所為」:一是至尊彌勒表示自己是隨順勝士夫的行持;另一點,是使其他有情於佛母生淨信,於佛母生淨信是證得一切善妙的主要根本因。至尊彌勒為此而作禮贊。

  到此為止,還在前行部份,尚未進入正行部份。

  請看第13頁,「彼中,以三智含攝八義,彼等亦是般若波羅蜜多,彼亦由下文將說之理圓滿諸義,如是了然於心,乃從三智贊般若波羅蜜多。

  於此,《現觀莊嚴論》的禮贊偈禮敬的對境和論著的所詮(內容)相同。一般,禮敬的對境各有不同,有的禮敬一切智﹑有的禮敬諸佛菩薩﹑有的禮敬文殊菩薩等。《現觀莊嚴論》的禮敬的對境和論著的所詮(內容)相同。有人質疑:不相同。《現觀莊嚴論》的內容有八事,而禮贊偈只有禮贊三智,是不是有過失?無過失,三智含攝了八事。三智的另外名稱是般若波羅蜜多,禮贊偈直接禮贊三智,就是禮贊般若波羅蜜多,也是禮贊八事。

  「三智含攝八義,彼等亦是般若波羅蜜多」意思是:三智含攝八事,三智彼等亦是般若波羅蜜多。「彼亦由下文將說之理圓滿諸義」意思是:三智不只能培育佛,由下文將敍述之理,可知能圓滿一切諸義,能培育菩薩﹑聲聞﹑獨覺眾。菩薩﹑聲聞﹑獨覺眾在下文中將廣作講述,所以是「下文將述之理」。「三智能培育佛等」意思是:三智不只能圓滿成就佛﹑菩薩﹑聲聞﹑獨覺眾之義利,八事彼等亦能圓滿成就佛等眾之義利,因此,三智之義含攝八事,如同三智能成就佛等眾之義利,八事亦能。「如是了然於心,乃從三智贊般若波羅蜜多」,對此至尊彌勒僅記在心,故由三智(三種一切智)讚揚般若波羅蜜多。

  簡單而言,《現觀莊嚴論》的內容有三智﹑八事。八事是什麼?基智﹑道智﹑相智﹑圓滿一切相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剎那加行﹑果位法身,共八事。至尊彌勒在禮贊偈只有直接讚頌三智,並無過失,在至尊彌勒的心中清楚三智含攝八事,不僅如此,三智可以成辦聲聞﹑獨覺﹑菩薩﹑佛的一切所作,同樣,八事亦可成辦。因此若由三智作禮贊,意義上已向八事﹑般若波羅蜜多作禮贊了;直接向三智禮贊,也等於是向八事﹑般若波羅蜜多禮贊了。

  上面講到了必要性和原因。以上是我對至尊彌勒的禮贊偈的解釋,下面是獅子賢的解釋。這些都是禮贊偈的必要性。談到鈍根者及利根者如何生起淨信,生起淨信後,如何生起恭敬,由恭敬進一步作聞思修,由聞思修慧將證得相智。

  請看文,「諸聲聞及屬彼類,僅於解脫德上少許超勝,是同一次第所顯之獨覺

  禮贊偈裏只提到「聲聞」,沒有提到「獨覺」,其實獨覺是並在聲聞裏。禮贊偈裏提到「聲聞﹑菩薩﹑佛」,沒有提到獨覺。禮贊偈的第一句「諸求寂聲聞」直接提到聲聞而已,並沒有提到獨覺;第二句直接提到菩薩,第三句直接提到佛而已,有人問:獨覺要放在哪里?獨覺並入聲聞裏,併入到菩薩不行,併入到佛也不行,為什麼不行?因為聲聞的主要所修,獨覺全部都修;聲聞的主要所應斷,獨覺全部都斷;聲聞的主要所應證,獨覺全部都應證;聲聞的一切修行,獨覺全部都修,除此,還有增加其他應修之法類,因此將獨覺並入聲聞中。「諸聲聞及屬彼類」指諸聲聞以及「屬聲聞類」就是獨覺。那麼獨覺和聲聞一模一樣嗎?不,「僅於解脫德上少許超勝」,獨覺僅以解脫比聲聞略勝一籌。「是同一次第所顯之獨覺」指以禮贊偈的第一句「諸求寂聲聞」闡示二者,以同一句闡示兩種意義,在同一句中,直接闡示聲聞,間接闡示獨覺。獨覺和聲聞一模一樣嗎?不,獨覺比聲聞略勝一籌。彼二者,《現觀莊嚴論》的禮贊偈是以同一句闡示出。

  請看文,「亦於欲求涅槃上,由全然了知一切事無生之智,現證有餘蘊及無餘蘊二種涅槃。

  聲聞﹑獨覺同樣追求涅槃﹑追求解脫;既然同樣追求涅槃﹑追求解脫,能證得的方便﹑因是什麼?是「全然了知一切事無生之智」就是「基智」,要由此證得。追求涅槃就是追求解脫。誰在追求?聲聞﹑獨覺。證得解脫的方法是什麼?是「全然了知一切事無生之基智」。依基智為方便,將證得什麼果報?有兩種果報:一是「有蘊的涅槃」,一是「無蘊的涅槃」。「現證有餘蘊及無餘蘊二種涅槃」,彼二者欲證涅槃,依基智為方便,現證有餘蘊及無餘蘊之涅槃。

  沒有菩提心﹑有大悲心,只有無虛偽的出離心的話,一定是進入聲聞道或獨覺道。而進入後,聲聞和獨覺最後都是要證得涅槃。涅槃和解脫同義,涅槃周遍解脫,解脫周遍涅槃,彼此相互周遍。

  聲聞﹑獨覺兩者主要追求是涅槃﹑解脫,都是為了獨自一己之私﹑為個人利益而求證涅槃,心中沒有大悲心,因此不為眾生著想,只為獨自一人而求證涅槃。能證得涅槃的最勝殊的方法,就是「基智」,沒有比此更好的。

  就自續派的角度而言,證得涅槃,不需要菩提心﹑大悲心﹑證空性慧,但一定要「基智」,為什麼只要基智?要證得涅槃,必須斷除補特伽羅我執,基智是現證補特伽羅無我之智,因此基智是能證涅槃的第一方便。「證空性慧」主要是對治所知障,對聲聞﹑獨覺眾而言,這種對治法太大了,斷除補特伽羅我執不須要「證空性慧」,他們只需要證得「補特伽羅無我」即可。

  「由全然了知一切事無生之智」的「事」就是基礎,這是什麼?是「補特伽羅我」;依完全了知補特伽羅無生之基智,證得兩類涅槃:一類是仍有蘊體的涅槃,一類是沒有蘊體的涅槃。就是「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到此是《現觀莊嚴論》的禮贊偈第一句闡示的意義。

  聲聞﹑獨覺眾得到的兩類涅槃,是有餘蘊涅槃和無餘蘊涅槃,「蘊」指苦蘊,所以是有苦蘊之涅槃和無苦蘊之涅槃,聲聞﹑獨覺眾最初得到的涅槃,是有餘蘊涅槃,為什麼?譬如我們若以人身得到涅槃,這個身軀還在,除非你換另一生,才能夠舍掉身蘊;以人身得到涅槃時,所得的涅槃,是具有苦蘊。心續中仍有苦蘊的補特伽羅,所得的涅槃仍具有苦蘊,稱為有餘涅槃。聲獨阿羅漢圓寂後,一定是投生到淨土,沒有其餘的投生處。投生到淨土時,將這苦蘊捨下,在淨土裏得到意自性身,在其心相續中的涅槃,已無苦蘊,稱為無餘涅槃。原來的身軀苦蘊,早被人火化掉。已無苦蘊的涅槃,稱為無餘涅槃;具有苦蘊的涅槃,稱為有餘涅槃。

  《現觀莊嚴論》的禮贊偈,由三點作禮贊:所依身的補特伽羅﹑方便﹑果報。思惟《明義釋》時,可由這三點作思惟。

  請看文,「諸菩薩眾直至輪回際利益眾生者,由通達一切道無生之自性,能饒益諸生義。

  「諸菩薩眾直至輪回際利益眾生者」這句闡示所依身補特伽羅,即修持道智的補特伽羅。修持道智的所依身補特伽羅是菩薩,具有什麼特色呢?時間是直至輪回際,不是只有今天修﹑明天修﹑修幾個月﹑修幾年,不是!而是「直至輪回殆盡前」一直利益眾生。

  要利益世間必須有方法才能做到,例如要砍樹,必須要工具才能砍倒樹,用手怎麼砍,手都用完了,樹也砍不倒。菩薩要直至輪回殆盡前利益眾生,須要依方便才能做到,依何「方便」利益世間呢?依于「由通達一切道無生之自性」。無生是什麼?是無實有之生,這和後面相智時提到的「無生」,都是無實有之生。前面講到「一切事無生之智」的無生,是補特伽羅我無生。雖有三種「無生」,但不是三種都是無實有之生。三種「無生」的第一種是補特伽羅我無生,第二﹑第三種都是無實有之生。菩薩的方便就是「通達一切道無生之自性」,也是道智。

  了悟一切道無實有生之道智,成辦什麼結果?「能饒益諸生義」即饒益一切眾生。不是饒益一位﹑兩位﹑三位眾生,而是饒益一切眾生,成辦一切眾生的短暫和究竟利益。成辦世間利益,就是成辦一切眾生的利益。時間是如何呢?不是短期的幾年﹑幾個月,是直至輪回際。成辦眾生什麼利益?成辦眾生的久﹑暫一切利益。

  菩薩由道智成辦利益世間﹑利他,但是,道智是心識,心識怎麼利益世間?必須透過身語才能利益世間,譬如:要行佈施,必須要有「施捨心」所做才會變成佈施;沒有施捨心的話,即使東西已經到他手中,例如我的東西丟了,他人撿到而且已使用了,這樣會不會成為佈施嗎?不會啊!因為我沒有施捨心。所以,要成為佈施,必須要有施捨心。要先有意樂(動機),才能成為佈施。聖位菩薩佈施他人須要有施捨心,聖位菩薩的施捨心是道智,聖位菩薩心續之智皆被道智周遍,都是道智,聖位菩薩心續之智和道智同義。

  同樣地,譬如,為他人說法,也要有為他人說法的意樂(動機),如果沒有說法意樂,雖然對方聽懂,但自己卻未造下善業;例如以答錄機播放說法的聲音,我們是聽懂了,但答錄機會不會造下什麼善業?不會啊!它不會得到什麼功德的,因為它沒有利他的說法動機。聖位菩薩的利他心是道智。又譬如,聖位菩薩要護生,也要有動機,所做的才能成為護生(救護生命),聖位菩薩要護生的動機是道智。

  聖位菩薩依身語所作一切利生事,其利他的根本是心,心的造作者是證空性慧和菩提心。我們沒有和菩薩一樣的意樂,為什麼呢?因為沒有菩提心﹑也沒有證空性慧,我們雖有和菩薩一樣的欲利他心,但我們缺乏和他們一樣的心力。所以,菩薩成辦眾生利益,主要由道智成辦的,不是由身語成辦的。「諸饒益眾生者以道智成辦世間之利益」的意思就是如此。下面將引經論說明菩薩如何以道智利益世間。

  禮贊偈第三句的解釋:

  請看文,「諸具了知一切行相無生者,佛陀究竟律儀之身,是諸瑜伽師自在之主,於所行之對治中,圓轉眾相*輪。

  剛才說禮贊偈每一句都闡述三點:身﹑方便﹑果。前兩句都是照著這樣的順序說明,第三句則不是,第三句先講方便,後說所依身,再說果。

  下面是禮贊偈第三句的解釋,方便:「諸具足了悟一切法行相無生」是指「相智」,心續中具足相智之補特伽羅即佛。「究竟律儀之身」佛陀具足律儀身,「守戒」的意思是:戒除破戒﹑防止犯戒後,生起心續中戒護之心,就稱為守戒。「佛具足究竟律儀身」指佛已遮止一切違逆品,究竟行持一切善品。

  所依身:「諸瑜伽師自在之主」,一般「瑜伽師」是修持毗缽舍那﹑奢摩他的修行者。「自在之主」是誰?是指聲聞﹑獨覺﹑菩薩﹑佛。為何稱之「自在之主」?指他們比一般的修行者更為殊勝,其中主要者是佛。這裏的「瑜伽師」是指一般外道中修持奢摩他﹑毗缽舍那者,「自在」是指佛教的入道者。「主」是主要者﹑主尊,指唯「佛」而已。

  果:「於所行之對治中,圓轉眾相*輪」的「所行」是煩惱,依著煩惱的「對治法」,結果是怎樣?圓滿轉動一切相的*輪。意思是:「諸瑜伽師自在之主」佛等眾,依了悟一切法行相無生,於煩惱對治法,圓滿轉動一切相的*輪。總之,佛「轉動了一切相*輪」,佛宣說八萬四千法蘊。宣說的八萬四千法蘊是講什麼?是講煩惱的對治法。佛依何種方便宣說煩惱對治法呢?依相智而宣說的。所以,佛依相智宣說煩惱的對治法「八萬四千法蘊」。

  請看文,「乃對諸佛聲聞等所共圍繞,能成就彼等之般若波羅蜜多行最敬禮。

  這一句是禮贊偈第四句的解釋。是向誰頂禮?向主尊佛,被聲聞等圍繞著,「等」字包括獨覺和菩薩。向聲聞﹑獨覺﹑菩薩眾圍繞的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致敬禮。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能成就彼等故,向它敬禮。

獅子賢自己舉出質疑,實際上並沒有人提問﹑與他辯論,這是他自己發問,又自己回答。若直接看詞句,很難瞭解,簡單而言,《現觀莊嚴論》的禮贊偈直接讚頌三智,間接表達至尊彌勒的「撰著立誓」,許下誓言要寫《現觀莊嚴論》。《現觀莊嚴論》含蓋了「基(事)﹑對治﹑行相」。「基」是什麼?「基」是基智的特別所緣境「蘊﹑界﹑處」。「對治」是什麼?「對治」是道智的特別所緣境「三道」。「行相」呢?是相智的特別所緣境「一切法」。獅子賢舉出的質疑說:至尊彌勒已在禮贊偈中立誓要撰著了,雖然直接禮贊三智,但間接表達立誓撰著,既然立誓要撰著,是只以「基」為所詮內容?或只以「對治」為所詮內容?還是只以「行相」為所詮內容?問了三個問題。

  請看文,「若謂:如是以敬禮及讚歎為前行之《現觀莊嚴論》,若是含攝所謂事(基)﹑對治及行相中之其一詮說

  《現觀莊嚴論》直接禮贊三智,至尊彌勒立誓要撰著。既然要撰著,那麼到底是只以「基」為所詮內容?或只以「對治」為所詮內容?還是只以「行相」為所詮內容?是以「基﹑對治﹑行相」三者任一作為所詮內容嗎?

  請看文,「以初項含攝事而言,彼是徒勞無益,以於此般若波羅蜜多中,無有出於法相諸論所未說之事。

  初項是「基」,如果只以「基」作為內容寫論著,那麼,至尊彌勒您努力撰寫論著將成無意義,因為你闡示的八事,屬法相論著的內容,這「八事」在小乘的論著已宣說﹑已開示「基」了,既然佛在初轉*輪的經典已開示了,您再宣說豈不是沒意義嗎?

  如果《現觀莊嚴論》裏的八事,主要內容只講「基」,「蘊﹑界﹑處」等事,在小乘的論著﹑經典裏,已經說過了,再說豈不是沒意義嗎?「以於此般若波羅蜜多中」的般若波羅蜜多是指《現觀莊嚴論》的八事,這八事並沒有超出法相諸論。諸法相的論著是什麼?是佛陀初轉*輪宣說的經典,以及諸多對法論著《對法阿毗達摩論》,不會超出對法論著的內容,再說無意義。

  請看文,「以次項含攝對治而言,亦以論中僅含攝清淨事故,由未攝染汙煩惱事,故不能了知此是何種之對治。

  次項是「對治」,若它僅僅含攝清淨之事而已,並沒有含攝染汙煩惱事,那麼這些清淨之事到底是誰的對治呢?就無法理解了。

  中文沒有錯字,但藏文第5頁倒數第3行,多了「瑪」這個字,這是很嚴重的錯字,因為會變成「亦以論中僅(不)含攝清淨事故」的意思。

  剛才講了第一項「基」。第二項是「對治」,若它僅含攝清淨事,沒有含攝染汙煩惱事的話,那麼這些清淨事到底是誰的對治呢?就像「成立了軍隊,卻不知道敵人是誰?」,成立軍隊是要消滅敵人的,可是不知道敵人是誰,就像這樣。如果「對治」僅含有清淨事,不含攝染汙煩惱事,那麼清淨事到底是誰的對治呢?沒人知道。

  請看文,「以第三項含攝行相而言,不能證彼義,以行相者,僅攝無所依之故;由絲毫亦未說故無義,他人豈不生如是之念耶。

  這段重譯的話,是:「就第三而言,僅含攝無事(基)之行相故,不能悟彼義,因為絲毫未說故,他人豈不生是思忖耶?」

  「就第三而言,僅攝行相無事(基)之故」意思是:若不開示事(基),也不開示對治,僅開示行相的話,那就是不開示事和對治,只開示「無事之行相」了,為什麼?若有「事」就應該開示事,不開示的話,《現觀莊嚴論》的內容就僅含攝「行相」,而「無事」了。

  「不能悟彼義,因為絲毫未說故」意思是:既然毫不提說「事和對治」,那麼依於《現觀莊嚴論》將不能瞭解意義。「他人豈不生是思忖耶?」,這並沒有直接向至尊彌勒提問,而是獅子賢自己提的質疑。

  這邊好象藏文缺幾個字………

  (以上一大段談話,是格西誤以為藏文缺了幾個字,所缺的是:「士夫極需之義,絲毫未說,故無意義」,其實並無缺字,格西記的是注解裏的詞句)。

  沒有實際諍論者,是獅子賢自己提的質疑,這只是假設而已,若真有如是質疑的話,要怎麼回答?下面就是答辯,引述經典:《十萬頌般若經》﹑《二萬五千般若經》﹑《八千頌般若經》,以《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經文作回答。這些留待下一堂解說。

「就第三而言,僅攝行相無事(基)之故」,意思是:若《現觀莊嚴論》的內容只有開示「行相」,不開示「事和對治」的話,就應該只開示「無事之行相」,不應開示「有事之行相」,但在《現觀莊嚴論》的內容已開示「事」了。若在無「事」的情形下,只開示「行相」的話,將無一位補特伽羅之「事」了,補特伽羅修行要依於某個基礎而修,若無「事」,補特伽羅將無法修行的,將無補特伽羅修行的極需之義。

  譬如,要證得空性,必須在某基礎上(某事上)了悟空性,必須在補特伽羅上的空性﹑法上的空性﹑瓶子上的空性,加以了悟才可以;在「空無一事」上,不可能了悟空性的。因此,若毫不開示「事和對治」而講「行相」的話,必須宣說「無事之行相」;但若開示「無事之行相」,則會變成「未說一位補特伽羅修行之極需意義」。假若《現觀莊嚴論》絲毫未開示一位補特伽羅修行之極需意義的話,那麼,依於《現觀莊嚴論》修行的補特伽羅,豈不是毫無證悟可言?如果毫無證悟可言,至尊彌勒寫這部《現觀莊嚴論》將無必要性﹑無意義了。如果依于《現觀莊嚴論》修行的補特伽羅能證悟的話,至尊彌勒寫這部《現觀莊嚴論》將有必要性﹑將有意義。獅子賢說可能有人會這樣想,真是這樣想的話,其回答將在下面談到,這些就等到下一堂再說了。

  今天就講到這裏。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