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9/20 08:29:53
學習次第 : 進階

 

現觀莊嚴論略義講記 第二課

華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講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第二課

昨天學了重要的八種事,而八種事可分為七十義,所以,七十義分八部分宣講。

在七十義中,首先是表示遍智的十法:

一刹那能照見一切萬法真相的智慧叫遍智,也即佛陀的智慧。遍智可以用十種法表示,而其餘的每一事也都是用不同的法表示的。對於遍智、道智或基智等的本體,為什麼不直接宣說而要用其他法來表示呢?華智仁波切講過:要表示眼識,依靠它的對境——藍色物體以及它的因——眼根等因緣就很好瞭解或表示,而直接說有一定的困難。同樣的道理,依靠發心等十法則易於了知佛陀的智慧,否則凡夫無法了知遍智之本體。那麼,能通達一切萬法的遍智,為什麼只此十法就能表示呢?因為十種法已經足夠,不需要多、也不能少。

下面講十法的第一法——發心:

一、發心:以希求或者嚮往他利為因而引發,並以相應希求菩提果位為助伴的大乘殊勝意識,是大乘發心的法相。

大乘的發心有兩個條件:一是希求嚮往他利——利益眾生,讓眾生從輪回苦海中獲得解脫,這是因;二是希求菩提,希求獲得圓滿正等覺果位是助緣。這樣的殊勝意識,叫做大乘發心。

如果就本體而分,則可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兩種;如果以比喻而分,則可分為二十二種。其界限,是從小資糧道直至佛地之間。

從本體的角度,菩提心可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兩種,或者也可分為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兩種;從比喻上分,本論以大地、黃金、月亮等二十二種比喻來說明。在發心的界限上雖有辯論,但一般而言,是從小資糧道開始一直到佛地之間。遍智佛果以發心為因,就像修房子先打地基一樣,沒有發心也就沒有成佛之因。所以,在成佛所需的一切因緣中發心是根本,而彌勒菩薩在七十義中先講發心的原因,也在於此。

發了菩提心以後,沒有善知識的教授和引導,凡夫則無法獨自獲得解脫。甯瑪巴歷來有這樣的教言:解脫之道,梵天、帝釋或世間智者、婆羅門、父母等誰都不能開示,唯有具法相之善知識才能給予指引。因此,發心之後一定要聽聞教授,具足教言。下麵就講教授的法相。

二、教授:對於獲得大乘發心之義的方法,能夠無有錯謬地演說的能詮語,便是大乘教授的法相。以對境而分,可分為十種。其界限,相似的(教授),是從未入道(開始,一般的教授,是從資糧道)直至佛地之間。

發心以後,其意義要得以圓滿成就則須無錯謬之教言,這些能詮語就是大乘教授。

所謂大乘教授,從聽受者的角度,凡夫至十地末之間都要聽受,初學者要聽,十地菩薩也要在佛的面前聽受。只聞思幾年就認為不用聽法了,這是一種錯誤想法。七地、八地菩薩還要以苦行方式聽法,凡夫人為什麼不用聽?所以,從資糧道至十地之間都要聽受教言。而從宣說者的角度,未入道者只能講相似教言;真正的教授,只有資糧道者至佛地之間才能開示。

不過,現在有些未發心、未入道甚至有些外道都想講竅訣。“要不要我給你灌個頂,你過來居士,你多找一點人……怎麼只有你一個人來,為什麼不通知其他人,不行不行!今天灌頂的緣起不成熟,星期天的時候人多,那時候你多叫些人,最好是大老闆,然後我再給你灌頂。這個灌頂在藏傳佛教中都很難得……”這也是一種“教言”。

真正能接受大乘般若波羅蜜多教言的根基在順抉擇分,也就是加行道。所以緊接著講教授的接受者——順抉擇分。

三、抉擇分[大乘加行道]:在大乘資糧道之後生起的,為勝解行地所攝的,具備五種差別法[特徵]的現觀,即為抉擇分的法相。可分為四種。其界限唯在加行道。

加行道在資糧道以後產生,為勝解行地所攝,不為有學、無學地所攝,加行道具五種特法的現觀就叫順抉擇分。有些教言中講:加行道是行者相續與見斷煩惱即將分開的階段,由於見道使見惑從相續中抉擇並分離出來,而此時隨順此抉擇的緣故,說加行道為順抉擇分。它分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四種。其界限在加行道。

前面講了發心、教授、教授的接受者,下麵講修行。修行分四個方面:修行的所依、所緣、所為以及本體。首先講第一個:修行所依。自相續要獲得成熟必須依靠修行,而修行就要有所依。就像修路不離大地一樣,大乘現觀境界離開了所依,也無法現前。下麵講修行的所依——自性住種性。

四、修行所依[修行所依自性住種性]:某種法界,便是此處所說的修行所依或種性的法相。根據能依之法的差別而分類,則有十三種。此論直接指出,其界限是從小暖位直至最後有際。

所謂修行所依或種性,小乘以無貪等為種性,唯識宗指阿賴耶上具有的無漏種子,中觀宗指的是無垢佛性,而這個無垢佛性就是此處所謂的修行所依,也就是說,拋開了小乘等根基,此處以某種法界為修行所依。由於所依是法界無法分類,所以從能依的角度分十三種。它的界限是從小暖位直至最後有際。這是修行所依。

下麵講修行所緣:

五、修行所緣:大乘修行人遣除增益基礎的所知[外境],即是修行所緣的法相。可分為十一種。沒有界限。

修行者修法要斷除增益、瞭解本義,作為其基礎的所知法,就是修行所緣。比如做生意,生意人的身份先固定下來,之後要掌握所買賣產品的種類,也即交流對境。同樣,作為修行對境的所知法,有些是所取,有些是所舍,有些是所得,而修行人要取捨,所緣的就是這些所知法。修行所緣可分為十一種,沒有界限。所謂沒有界限,是因為所知法從對境的角度安立,對境方面不能說為資糧道、見道等道地所攝。

然後講修行的所為,也就是修行要達到的目標:

六、修行所為:菩薩依照某種途徑而趨入修行所獲得的究竟成果,即是修行所為的法相。可分為三種。其界限為佛地。

菩薩通過某種途徑——發心、行持六度萬行等,趨入真正菩薩道而獲得的成果,就是修行所為的法相。而最後獲得的成果是三大——大心、大斷、大證。所以,我們學《現觀莊嚴論》就是要獲得大心、大斷與大證。凡夫的心胸狹小,有人說兩句就氣得要命,一個小火星落到身上也難以忍受,心量很狹窄、也很脆弱。但佛陀的心量廣大,即使身肉一塊塊割下來施予眾生,也能忍受。在大心之上,還有遠離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的大斷,以及證得盡所有智、如所有智的圓滿大證,這三大就是我們的目標,也即修行所為。它的界限唯在佛地。

講了修行的所依、所緣、所為三個支分,下麵講修行的本體。本體分四個方面,首先是披甲修行:

七、披甲修行[披甲正行]:依靠大乘發心,為了獲得無上菩提而修持兩種利益,並在任何一種波羅蜜多中,都各自攝持了六種波羅蜜多,從而進行修持,即是披甲修行的法相。可分為三十六種。其界限,是從資糧道直至最後有際。

發心以後,為了獲得圓滿正等覺果位元的目標行持自利與他利,並在一種波羅蜜多中攝持六度而修,就是披甲修行。披甲修行要在修一個波羅蜜多的同時完成六度,否則單修一度,今天單獨佈施,明天單獨持戒、安忍……分開修需要漫長的時間,十分困難。所以,每一波羅蜜多都應涵攝六度,比如行持佈施時將六波羅蜜多全部涵攝,就成了菩薩的方便。總之,在發菩提心的前提下,以一種波羅蜜多圓滿六度而修,就是披甲修行。每一波羅蜜多分六種,總共就有三十六種。披甲修行的界限是從資糧道直至最後有際。

下面講趨入修行——在實際行動中真正去行持:

八、趨入修行[趣入正行]:依靠大乘發心,為了獲得無上菩提而修持兩種利益,並主要以修所生慧所攝持的趨入大乘行為,便是趨入修行的法相。可分為九種。其界限,是從暖位直至最後有際。

披甲修行時也有大乘行為,但它以發心為主,以一度攝六度而修持。而趨入修行則以修所生慧為主,也就是說,這裏的實際行持是以修所生慧攝持的趨入大乘行為。趨入修行可分為九種。其界限,是從暖位直至最後有際。

下麵講資糧修行。通過十七種資糧的修行,真正的菩提妙果自然而然會出現,從這個角度安立為資糧修行。

九、資糧修行[資糧正行]:依靠大乘發心,為了獲得無上菩提,而修持兩種利益,並能直接產生自果大菩提,即是資糧修行的法相。可分為十七種。界限,前面的十五種(資糧)是從世第一法直至最後有際,而地資糧與對治資糧二者則存在於十地。

不離發心和行為,通過廣大智慧、福德資糧的修行,自果大菩提自然而然出現。這裏的內容較多,以後會一一廣說,現在只要大概瞭解其次第和重要性就可以了。

學習《現觀莊嚴論》,不具前世善根、對般若空性沒有信心的人,我覺得有一定困難。《現觀莊嚴論》所述的最低境界是小資糧道,而很多道友最高也許只是小資糧道。當然,除非是大菩薩的化身,否則以我們目前的境界,想真正瞭解此論還是有一定的困難。但不管怎樣,短暫的一生中能值遇這部論典,的確很幸運。以前上師如意寶也講過:《現觀莊嚴論》由釋迦牟尼佛的補處——彌勒菩薩宣說,所以學習此論,對將來值遇彌勒佛出世轉*輪有非常殊勝的緣起。

《彌勒五論》中《現觀莊嚴論》最深,它宣說的是般若波羅蜜多現觀方面的法義,只要我們圓滿聽受就有相當大的功德。因此,有些人聽不懂不要緊,只要每天聽輔導,並且觀想:即生能遇到釋迦牟尼佛的空性法門,多麼快樂!以這樣的心態聽受圓滿,也有極大利益。

下麵是定離修行:

十、定離修行[決定出生正行]:依靠大乘發心,為了獲得無上菩提,而修持兩種利益,最終必定會產生遍智,即是定離修行的法相。可分為八種。其界限,為十地的殊勝道。

以此修行,最終必定產生遍智。它可分為八種。資糧修行從世第一法到最後有際之間,但定離修行只有十地的殊勝道中才有。

以上講了遍智的十法,以此可以圓滿瞭解佛陀的遍智。下面講表示道智的十一法。菩薩相續中的無我智慧是道智。沒有不經過菩薩地的佛陀,所以遍智以道智為因。世間上也是如此,讀過中學才可以讀大學,而遍智就相當於大學境界,道智相當於中學境界,我們初學者只相當於幼稚園——幼稚園的人,小學、中學、大學都沒讀,卻要去說大學的思想如何、中學的思想如何……是不是這樣?比喻不一定適合,但也可以相似說明。

表示道智的十一法:一、道智支分:以道智的因、本體以及果法中的任何一種所攝的功德,就是道智支分的法相。可分為五種。其界限,是從未入道直至最後有際。

表示道智的十一法,第一是道智支分。道智支分是道智生起的基礎,道智的因、體、果任一所攝的功德,都能作為生起道智的基礎。本論的頌詞提到:釋迦牟尼佛轉般若*輪時,很多天人因身體發光而心生傲慢。佛陀知道,天人們生了傲慢就不能成為般若波羅蜜多的法器,於是身中放出無量光明令其身光暗淡,當傲慢被摧毀以後才成了法器。由此可見,就像在荒田裏撒種無法生長一樣,修持菩薩道智要有堪能的根器,否則無法修持。道智支分可分為五種。其界限,是從未入道直至最後有際。

下面是第二、弟子聲聞道:

二、弟子聲聞道[聲聞道智之道相智]:以攝受所調化的聲聞種性,而令其證達聲聞道之所緣不可得[聲聞道所證悟的無我空性部分]的菩薩聖智,便是弟子聲聞道的法相。

弟子聲聞道是指聲聞的人無我智慧。為什麼在這裏講聲聞的智慧?很多高僧大德解釋說:雖然《現觀莊嚴論》並非小乘論典,講的是大乘智慧,但作為菩薩必須了知聲聞的智慧,所以要涉及聲聞乘。不像《俱舍論》專門抉擇聲聞羅漢果,《現觀莊嚴論》自宗講小乘境界,有些是從所舍的角度,說明大乘不該尋求的一些自利境界;而有些則是從所取的角度,說明大乘也承許並接受聲聞所證悟的人無我。

為了攝受聲聞種性,大乘行者必須懂得他們的道,不懂就無法攝受,就好比攝受外道也要懂外道的教理一樣。當然,對外道典籍也要有個度。有個道友喜歡看氣功書,我發現了以後就問他:“你是佛教徒,為什麼看氣功書?”他說:“上師,你要理解啊!我是為了調伏那些氣功師,所以先看一看……”我看,也許是他自己已經入於其中了。不過,如果他的發心是真實的,也可以。

總之,為了度化聲聞而通達聲聞相續中人我不可得之空性法,是弟子聲聞道的法相。

如果以對境而分,則可分為聲聞聖道以及加行道的不可得智慧[空性智慧]兩種。其界限,為大乘五道。

從這裏明顯看得出來是講大乘智慧,而不是講聲聞自宗的智慧。

第三講獨覺道:

三、獨覺道[獨覺道智之道相智]:以攝受所調化的獨覺種性,而令其證達獨覺道之所緣不可得[獨覺道所證悟的無我空性部分]的菩薩聖智,便是獨覺道的法相。其分類與界限同前。

這和前面一樣,應該好懂。而所謂獨覺道所證悟的無我空性,是指人無我與部分法無我。

四、大乘見道:尚未產生無漏修道之前的,證悟兩種無我的出世間智慧,便是大乘見道的法相。可分為十六種忍智。其界限,是從獲得見道果位的當下直至修道即將生起之際。

獲得一地菩薩果位時,二地以上的修道智慧雖未產生,但已具足證悟兩種無我的出世間智慧,這就是大乘見道。大乘見道可分為十六種忍智。修道生起以後就變成了修道智慧,所以,只有這一刹那的智慧叫大乘見道。

第五叫修道功用:

五、修道功用[大乘修道作用]:修道成果的功德,即是修道功用的法相。可分為六種。其界限,是從獲得修道的第二刹那,直至最後有際之間。

二地菩薩以上修道成果的功德,叫修道功用。修道功用可分為六種。在有學位,第一刹那見道尚未得此功德,所以它的界限是從獲得修道的第二刹那開始,直至最後有際——十地末尾之間。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