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19 21:31:37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2/02/19 21:30:47 喇嘛網 編輯部
法尊法師佛學論文集 《般若八千頌》與《現觀莊嚴論》對照科目
釋法尊法師 撰
呂鐵鋼 胡和平 編
25. 《般若八千頌》與《現觀莊嚴論》對照科目
文中說的“第四分”,即玄奘法師譯六百卷《般若經》之第四分文,流通本538至555卷。文中說的“小品”,即羅什譯十卷《小品般若經》。前者依金陵刻經處本,後者依揚洲法藏寺本。第四分與小品即是《般若八千頌》。論頌,即《現觀莊嚴論》。作者志經論文都分三大科﹕甲一,經論序分
第四分云﹕“如是我聞而為上首。”(第538卷第2頁第4行9行)
小品云﹕“如是我聞唯除阿難。”(第1卷第5頁第4行7行)
論頌﹕“求寂聲聞遍智四聖眾母我敬禮。”
(二頌,藏文原系一頌,因文太長譯成八句)
論頌﹕“大師於此說是造論所為。”(二頌)
(是彌勒菩薩說明造論的所為目的。)
論頌﹕“般若波羅密四相正宣說。”(十五頌)
(是總標論中略義、八以七十義。)
甲二、經論正宗分分三﹕乙一說三智行相,
乙二、說四種加行,乙三、說所證果德。
乙一分三﹕丙一、說一切相智,丙二、說道相智,丙三、說一切智。
丙一分十﹕丁一、說發心。
第四分云﹕“爾時佛告速得究竟。”(第2頁第9行12行)
小品云﹕“爾時佛告般若波羅密。”(第5頁7行8行)
論頌﹕“發心為利地分二十二種”(三頌)
丁二,說教授
第四分云﹕“時舍利子波羅蜜多。”(第2頁第12行3頁第16行)
小品云﹕“舍利弗般若波羅蜜。”(第5行第8頁18行)
論頌﹕“修行及諸諦,麟喻共二十。”(四頌)
丁三、說順抉擇分
第四分云﹕“複次世尊菩薩善友。”(第3頁第16行13頁2行)
小品雲﹕“複次世尊善智識。”(第5頁第18行10頁第17行)
論頌﹕“所緣及行相應知為攝持。”(十二頌)
丁四,說種姓
第四分云﹕“具壽善現無著無礙。”(第13頁第2行4行)
小品云﹕“須菩提無障礙。”(第10頁第17行19行)
論頌﹕“通達有六法故說彼差別。”(三頌)
丁五,說所緣
第四分雲﹕“覺一切法是菩薩義。”(第13頁第4行5行)
小品云﹕“亦如實知名菩薩義。”(第10頁第19行)
論頌﹕“所緣一切法及佛不共法。”(二頌)
丁六,說所為
第四分頁﹕“具壽善現實如聖言。”(第13頁第5行14頁第6行)
小品云﹕“須菩提心無所著。”(第10頁第19行11頁第7行)
論頌﹕“勝諸有情心自覺所為事。”(一頌)
丁七,說擐甲正行
第四分雲﹕“時滿慈子功德鎧故。”(第14頁第6行9行)
小品云﹕“富樓那摩訶薩義。”(第11頁第7�8行)
論頌﹕“由彼等別別六六如經說”(一頌)
丁八﹕說發趣正行
第四分云﹕“發趣大乘名摩訶薩。”(第14頁第9行10行)
小品云﹕“乘大乘故摩訶薩義。”(第11頁第8行)
論頌﹕“靜慮無色定當知升大乘。”(二頌)
丁九、說資糧正行
第四分雲﹕“爾時善現而言乘者。”(第14頁第10行17頁第3行)
小品云﹕“須菩提何法當出。”(第11頁第8行12頁第9行)
論頌﹕“悲及施等六說八種對治。”(二十六頌)
丁十、說完竟正行
第四分云﹕“具壽喜現波羅蜜多。”
(第17頁第3行539卷第4頁第12行)
小品雲﹕“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第12頁第9行第15頁第7行)
論頌﹕“所為及平等是究竟正行。”(二頌)
丙二、說道相智分十一﹕丁一、道相智之支分
第四分云﹕“爾時天帝釋報彼恩德。”
(第539卷4頁第14行6頁第3行)
小品云﹕“爾時釋桓因三菩提。”(第15頁第9行16頁第5行)
論頌﹕“調伏諸天故本性及事業。”(一頌)
丁二、知聲聞道之道相智
第四分云﹕“具壽善現應如是學。”(第6頁第3行8頁第6行)
小品云﹕“須菩提非住非不住。”(第16頁第6行17頁第9行)
論頌﹕“道相智理中不見諸法故。”(四頌)
丁三、智獨覺道之道相智
第四分云﹕“爾時眾中為方便故。”(第8頁第6行12頁第5行)
小品云﹕“爾時眾中成就薩婆若。”
(第17頁第9行19頁第10行)
論頌﹕“自覺自證故相為第一法。”(五頌)
丁四、有勝利之大乘修道
第四分云﹕“爾時天帝釋功德勝利。”
(第12頁第5行20頁第12行)
小品云﹕“爾時釋提桓因現世功德。”
(第1卷第19頁第10行第2卷第3頁第8行)
論頌﹕“由諦與諦上是道智剎那。”(六頌)
丁五、大乘修道之作用
第四分云﹕“爾時天帝釋歸依處故。”
(第540卷第1頁第4行3頁第19行)
小品云﹕“釋提桓因供養禮拜。”(第3頁第8行20行)
論頌﹕“遍息敬一切菩提供養依。”(一頌)
丁六、勝解作意大乘修道
第四分云﹕“時天帝釋如汝所說。”
(第3頁第19行第541卷第14頁第10行)
小品云﹕“釋提桓因無等等功德。”(第3頁第20行17頁第3行)
論頌﹕“勝解謂自利共二十七種”(二頌)
丁七、稱揚讚歎之勝利
第四分云﹕“爾時天帝釋度有情眾。”
(第14頁第12行第542卷第20頁第18行)
小品云﹕“世尊若有人三菩提。”
(第17頁第3行第3卷第9頁第16行)
論頌﹕“般若波羅蜜稱揚及讚歎。”(一頌)
丁八、回向作意大乘修道
第四分云﹕“爾時慈氏為方便故。”
(第543卷第1頁第4行第544卷第2頁第14行)
小品云﹕“爾時彌勒其福甚多。”(第6頁第18行13頁第14行)
論頌﹕“殊勝遍回向生大福為勝。”(三頌)
丁九﹕隨喜作意大乘修道
第四分云﹕“爾時善現為方便故。”(第2頁第14行10頁第9行)
小品云﹕“爾時須菩提所不能及。”
(第13頁第14行14頁第17行)
論頌﹕“由方便無得修隨喜作意。”(一頌)
丁十、引發修道
第四分云﹕“爾時舍利子辦大事故。”
(第10頁第11行第14頁第15行)
小品云﹕“爾時舍利佛如來力亦集。”
(第14頁第19行17頁第7行)
論頌﹕“此自性殊勝最大義利性。”(一頌)
丁十一、清淨修道
第四分云﹕“爾時舍利子畢竟淨故。”
(第14頁第15行第545卷3頁16行)
小品云﹕“舍利弗畢竟淨故。”
(第17頁第7行第4卷第1頁第14行)
論頌﹕“依佛及施等遍對治三界。”(六頌)
丙三、說一切智分九﹕丁一、由智不住三有,
丁二、由悲不滯涅
第四分雲﹕“善現複言畢竟淨故。”(第3頁第17行18行)
小品云﹕“世尊、般若畢竟淨故。”(第1頁第18行19行)
論頌﹕“非此岸彼岸故名般若度。”(一頌)
丁三、無方便善巧故遠,丁四、方便善巧故近
第四分云﹕“善現複言究竟著相。”
(第3頁第18行第4頁第3行)
小品云﹕“世尊、菩薩波羅蜜中著。”
(第1頁第19行第2頁第1行)
論頌﹕“彼由緣相門即說為鄰近。”(一頌)
丁五、所治品之一切智
第四分雲﹕“時舍利子皆名著相。”(第4頁第3行13行)
小品云﹕“爾時舍利弗不可得回向。”(第2頁第1行8行)
論頌﹕“色蘊等空性行想所治品。”(一頌)
丁六、能治品之一切智
第四分雲﹕“是故菩薩不可得故。”(第4頁第13行6頁第8行)
小品云﹕“是故菩薩不可得故。”(第2頁第8行3頁第4行)
論頌﹕“施等無我執當知如經說。”(四頌)
丁七、一切智之加行
第四分云﹕“爾時具壽皆如響等。”(第6頁第8行9頁第5行)
小品云﹕“世尊、菩薩法空如響。”(第3頁第4行5頁第2行)
論頌﹕“色等無常等證知七觀事。”(十句)
丁八、一切智加行之平等性
第四分云﹕“而不觀見波羅蜜多。”(第9頁第5行7行)
小品云﹕“如是亦不波羅蜜。”(第5頁第2行3行)
論頌﹕“不執著色等,四種平等性。”(二句)
丁九、一切智品正說之見道
第四分云﹕“爾時世尊波羅蜜多。”(第9頁第7行11頁第19行)
小品云﹕“爾時佛以般若波羅蜜。”(第5頁第3行6頁第9行)
論頌﹕“苦等諸聖諦一切智剎那。”(五頌)
次總結三智
第四分云﹕“善現當知波羅蜜多。”(第11頁第19行13頁第4行)
小品云﹕“須菩提作福田者。”(第6頁第9行19行)
論頌﹕“如是比及此此三品圓滿。”(一頌)
乙二、說四種加行分四﹕丙一、行相圓滿加行、丙二、至頂加行、丙三、漸次加行,丙四、剎那加行。
丙一分十一﹕丁一、行相。
第四分行﹕“爾時善現如汝所說。”(第13頁第4行15頁第5行)
小品云﹕“須菩提諸法無性故。”(第六頁第19行8頁當20行)
論頌﹕“一切智差別卅四三十九。”(五頌)
丁二、加行
第四分云﹕“時天帝釋多留難故。”
(第15頁第7行第546卷第3頁第8行)
小品云﹕“爾時釋提桓因多有怨賊。”
(第9頁第2行13頁第14行)
論頌﹕“昔承事諸佛清淨及結界。”(六頌)
丁三、功德
第四分云﹕“爾時善現受持讀誦。”(第3頁第8行11頁第5行)
小品雲﹕“世尊般若不求而得。”(第13頁第14行15頁第4行)
論頌﹕“摧伏魔力等,十四種功德。”(二句)
丁四、過失
第四分云﹕“爾時善現一切世間。”
(第11頁第7行第547卷第5頁第12行)
小品云﹕“爾時須菩提其恩甚重。”
(第16頁第6行第5卷第1頁第18行)
論頌﹕“當知諸過失,有四十六種。”(二句)
丁五、性相分四﹕戊一、智相,戊二、勝相,戊三、作用相,戊四、自體相。
戊一分三﹕已一、一切智相。
第四分云﹕“如是如來令生信解。”(第5頁第12行14頁第12行)
小品云﹕“須菩提知實說無盡。”(第1頁第18行5頁第5行)
論頌﹕“由何相當知品中諸智相。”
(五頌、第一頌是總頌)
乙二、道相智相
第四分雲﹕“時天帝釋諸法實相。”
(第14頁第12行15頁第19行)
小品云﹕“爾時釋提恒因諸佛世間。”(第5頁第7行6頁第1行)
論頌﹕“空性及無相許為諸智相,”(二頌)
乙三、一切相智相
第四分雲﹕“是故如來如實相故。”
(第15頁第19行18頁第5行)
小品云﹕“複次須菩提諸佛世間。”(第6頁第1行7頁第5行)
論頌﹕“依真如法住是說諸智相。”(三頌)
戊二、勝相
第四分云﹕“爾時具壽波羅蜜多。”
(第18頁第7行第548卷第9頁第1行)
小品云﹕“須菩提波羅蜜中。”(第7頁第5行14頁第15行)
論頌﹕“由難思等別故名殊勝道。”(四頌)
戊三、作用相
第四分云﹕“爾時善現正等菩提。”(第9頁第1行13頁第5行)
小品云﹕“世尊,諸菩薩不過是趣。”
(第14頁第15行17頁第3行)
論頌﹕“作利樂濟拔此即作用相。”(二頌)
戊四、自體相
第四分云﹕“爾時善現或獨覺地。”(第13頁第5行21頁第2行)
小品云﹕“世尊,如是辟支佛地。”(第17頁第3行22頁第1行)
論頌﹕“離煩惱狀相許有第四相”(三頌)
丁六、順解脫分
第四分云﹕舍利子獨覺等也。
(第21頁第2行第549卷第5頁第14行)
小品云﹕“舍利弗無上菩提。”(第22頁第3行24頁第4行)
論頌﹕“無相善施等許鈍根難證。”(三頌)
丁七、順擇奉分
第四分云﹕“爾時善現應如是學”(第5頁第14行6頁第2行)
小品云﹕“舍利弗應如是行。”(第24頁第14行19行)
論頌﹕“此暖等所緣成熟有情等。”(三頌)
丁八、有學不退眾三分﹕戊一、加行道不退相
第四分雲﹕“爾時善現不復退轉。”(第6頁第4行11頁第17行)
小品云﹕“爾時須菩提越致菩薩”
(第6卷第1頁第4行4頁第17行)
論弘﹕“從順決擇分不退不菩薩。”
(八頌,第一頌是總頌)
戊二、見道不退相
第四分云﹕“複次善現諸行狀相。”
(第11頁第17行17頁第16行)
小品云﹕“複次須菩提越致菩薩”(第4頁第18行8頁第9行)
論頌﹕“見道中忍智智者不退相。”(六頌)
戊三、修道不退相
第四分云﹕“爾時具壽如汝所說。”
(第17頁第18行第550卷第7頁第19行)
小品云﹕“爾時須菩提不取無相。”(第8頁第11行14頁第6行)
論頌﹕“修道謂甚深巧便皆甚深。”(八頌)
丁九、生死涅 平等加行
第四分雲﹕“爾時舍利子我當證授。”
(第7頁第19行11頁第6行)
小品云﹕“爾時舍利弗三菩提。”(第14頁第16行15頁第16行)
論頌﹕“諸法同夢故如經已盡答。”(一頌)
丁十、嚴淨佛土加行
第四分云﹕“又舍利子大菩提記。”
(第11頁第6行15頁第18行)
小品云﹕“舍利弗三菩提行。”
(第15頁第16行第7卷第二頁第13行)
論頌﹕“如有情世問即嚴淨弗土。”(一頌)
丁十一、方便善巧加行
第四分云﹕“爾時善現正等菩提。”
(第15頁第20行第551卷第2頁第4行)
小品云﹕“爾時須菩提所不能及。”(第2頁第13行6頁第11行)
論頌﹕“境及此加行十方便善巧。”(二頌)
丙二、至頂加行分八﹕丁一、頂現觀之相狀(暖位相)
第四分云﹕“複次善現如汝所說。”(第2頁第4行18頁第15行)
小品云﹕“佛告須菩提三菩提。”(第6頁第13行14頁第13行)
論頌﹕“夢亦於諸法所有十二相。”(一頌)
丁二、增長(頂位相)
第四分云﹕“複次善現波羅蜜多。”
(第18頁第15行第553卷第6頁第9行)
小品云﹕“佛告須菩提波羅蜜。”
(第14頁第13行第8卷第7頁第4行)
論頌﹕“盡贍部有情說十六增長。”(一頌)
丁三、堅定(忍位相)
第四分云﹕“時天帝釋皆同證得。”(第6頁第11行7頁第18行)
小品云﹕“爾時釋提恒因未滅度者。”(第7頁第4行18行)
論頌﹕“由三智諸法說名為堅定。”(一頌)
丁四、心遍住(世第一法位相)
第四分云﹕“世尊若有不可知量。”(第7頁第18行8頁第12行)
小品云﹕“世尊若人不可稱量”(第7頁第18行8頁第2行)
論頌﹕“四洲及小千宣說三摩地。”(一頌)
丁五、見道至頂
第四分云﹕“時天帝釋覺知遠離。”
(第8頁第12行第554頁第24頁第10行)
小品云﹕“釋提桓因生便能知。”
(第8卷第8頁第2行第9卷第9頁第5行)
論頌﹕“轉趣及退還隨順及回逆。”(十九頌)
丁六、修道至頂
第四分云﹕“修善當知波羅蜜多。”
(第24頁第10行第555卷第7頁第9行)
小品雲﹕“是故須菩提亦如是。”(第9頁第5行11頁第11行)
論頌﹕“滅盡等九定如眾流歸海。”(十三頌)
丁七、無間道至頂
第四分云﹕“應觀一切波羅蜜多。”(第7頁第9行10行)
小品行﹕“諸性無邊亦如是。”(第11頁第11行12行)
論頌﹕“安立三千生愛說者常難。”(三頌)
丁八、諸邪行
第四分云﹕“應觀積集波羅蜜多。”(第7頁第10行18行)
小品云﹕“集無量善法亦如是。”(第11頁12行18行)
論頌﹕“於所緣證成說為十六種。”(三頌)
丙三、漸次加行
第四分云﹕“應觀一切法波羅蜜多。”(第7頁第18行19行)
小品云﹕“如獅子吼亦如是。”
論頌﹕“佈施至般若許為漸次行。”(一頌)
丙四、剎那加行分二,丁一、正說剎那加行。
第四分云﹕“應觀一切法無動故,隨順般波羅蜜多。”
(奘譯缺此句,依藏文本應有。)
小品云﹕“一切法無動、當知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羅什譯缺此句,依藏文本應有。)
論頌﹕“施等一一中諸法無二性。”(五頌)
丁二、明頂加行、邪行、漸次行、剎那行之能立理。
第四分云﹕“何以者何如獅子吼。”(第7頁19行20頁第19行)
小品云﹕“何以故是獅子吼。”(第11頁第19行12頁第13行)
【論無頌文】
乙三、說所證果德
第四分云﹕“善現當知正等菩提。”
(第20頁第19行21頁第6行)
小品云﹕“當知般若波羅蜜亦如是。”(第12頁第13行)
論頌﹕“能仁自性身有二十七種。”(四十二頌)
甲三、勸學、付囑、流通分
第四分云﹕“時薄伽梵信受奉行。”(第12頁第6行9行)
(奘譯第四分,缺常啼、法湧、結勸三品)
小品云﹕“佛告須菩提歡喜信受。”
(第10卷第1頁第4行24頁第9行)
論頌﹕“相及彼加行餘三種略義。”(二頌)
(論頌是將上述八事,攝為六事或攝為三事。)
1958年1月9日制于北京北海公園內菩提學會宗境殿
(原載《現代佛學》1958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