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29:46
學習次第 : 進階
《現觀莊嚴論明義釋07》
格西洛桑卻佩講授法炬法師翻譯2008-04-10
現在講到「本文建立」。《現觀莊嚴論》有八事,每一事各講一品。首先,略示是粗略講到「八事」,將八事展開就是廣說的「七十義」,共有十五偈,就是本文建立的部份。
上一次已講解「般若波羅蜜,以八事正說」,此二句意思是:《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內容是八事,故以八事作詮說。「八事」是什麼?
請看文,「徧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圓眾相現觀,至頂及漸次,剎那證菩提,及法身為八。」
「徧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的「徧相智」是相智;「道智」是道智;「一切智」是基智,這些就是「三智」。「圓眾相現觀」是圓滿一切相加行;「至頂及漸次」是頂加行﹑漸次加行;「剎那證菩提」是剎那加行,是菩薩心續之智,再過一剎那決定成佛,故稱「剎那證菩提」。「及法身為八」,法身即佛,共有八事。到此為止,一一指出八事,接著以十五偈廣說八事,即談到七十義。
八事的第一事是相智,能代表相智的十法。下將一一解說。先說一下「八事」,先前已說了「三智」;「四加行」都是菩薩智,僅是菩薩的修行而已,聲聞﹑獨覺沒有,未入道者沒有,連佛也沒有;依著四加行修行究竟能得「果位法身」。
請看文,「發心與教授,四順抉擇分,」
能代表相智的十法,第一是發心,第二是教授。發心是入大乘道之門,若于心續中生起發心而且不退轉,就入了大乘道。若生起又退轉,或尚未生起,都是未入大乘道。因此,入不入大乘道是由心續生未生起發心而判別。發心是顯密共通,佛的教法分為大乘法和小乘法。小乘是聲聞乘﹑獨覺乘;大乘分為二:因乘和果乘。因乘又稱般若波羅蜜多乘或顯教,果乘又稱密咒乘。發心是顯密共通,不論修持般若波羅蜜多乘或密乘,都需要發心。凡是修持大乘法,都必須有發心。
「發心」是「為饒益一切有情,欲證正等正覺佛果之心」。發心分為二:造作的發心﹑無造作的發心。「造作的發心」我們都做得到;心中思惟:「為饒益一切有情,要證得佛果」就是「造作的發心」,這種發心我們都做得到。但是「無造作的發心」,我們現在沒辦法做到。若欲進入大乘道,必須有無造作的發心。為使所修之法,成為大乘法,修行的補特伽羅必須是已入大乘道者嗎?不須要,不須要入大乘道;例如我們都還未入大乘道,可是在自己心中會思惟:「為饒益有情,欲求證佛果。」,生起造作的發心,因而行善,所修之法都成為大乘法;可是修持大乘法的補特伽羅,還沒進入大乘道。
「教授」是大乘的經和論。為什麼?發心是許下諾言:為饒益一切有情欲證佛果。為證得佛果,必須修持能證佛果的方法;為修持能證佛果的方法,須要了知修持次第,若不了知修持次第,可能會顛倒修,成為虛假不實;為能了知修持次第,就應該聞思「教授」,不作聞思怎能了知呢!因此,(十法中)第二宣說「教授」。
「四順抉擇分」是加行道,四順抉擇分和加行道同義。加行道有四行相(階位):暖﹑頂﹑忍﹑世第一法。為何在此講到加行道呢?因為一旦生起大乘發心,即刻進入資糧道,發心和入資糧道同時。發心進入資糧道,在資糧道時,為證得相智故,聞思修教授,不斷增長後,將晉登加行道。加行道有四行相:暖﹑頂﹑忍﹑世第一法,就是「四抉擇分」。
請看文,「修行(正行)之所依,謂法界自性,」
此二句是指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姓」。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姓」是空性,被空性周遍。「自性住種姓」和空性同義。《現觀莊嚴論》主要闡示《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隱義,附帶也闡示空性,不僅如此,在八事的每一事中,都有闡示空性的字句,例如在此第一事,「修行之所依,謂法界自性」即闡示空性。
「自性住種姓」在一切有情心續中皆有,下自熱地獄的補特伽羅,上達續流最後際的菩薩,心續中都有「自性住種姓」,但是佛沒有「自性住種姓」,凡是未成佛的補特伽羅心續中皆有「自性住種姓」。
至於「自性住種姓」,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一致承許「自性住種姓」,只是各宗派承許的方式不同。中觀自續派和應成派認為「自性住種姓」,是有情心續的「法性」。這樣說是依據經論講的,經典是《如來藏經》,此屬中*輪之經典;論著是彌勒怙主的《大乘無上續論》,依此而說有情心續的法性是自性住種姓。
菩薩心續之法性是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姓」,是菩薩心續之空性。「修行之所依,謂法界自性」特指菩薩心續之自性住種姓,一般的自性住種姓在一切有情心續中皆有。
不論中觀應成派或自續派皆說:「有情皆堪能成佛」,有情皆有成佛之時,追根究底是因為有情心續中皆有「自性住種姓」。雖然有情心續中皆有自性住種姓,但只因為有情自己不修持能證佛果的方便,才留在原地;若有修持,必定可以成佛。有情若不修行,其心續中的自性住種姓將原封不動的待在那裏,不會增長。若是補特伽羅有修行,其心續中的「自性住種姓」必定會增長,將來肯定會證悟成佛,獲得解脫。
心的「法性」,是指心無諦實成立。例如:瓶子無諦實成立,是瓶子的法性。因為心無諦實成立,故心可改變。心遇到好因緣就變好,遇到不好因緣會變壞,都是因為心無諦實成立故。若心諦實成立,則心不能改變,不管遇到好或壞的因緣,心都如如不動。因為心無諦實成立,遇到好因緣,心就進步增長。心無諦實成立就是心的「法性」,心的「法性」就是「自性住種姓」。心遇到好因緣會進步增長,最好的因緣是佛法﹑善法,尤其大乘法。
「正行」是菩薩心續之智﹑加行。四正行又稱四加行。「所依」是菩薩之所依(依止處)。正行是菩薩之所依。「法界自性」是法性或空性之自性。大乘正行所依「自性住種姓」,只在菩薩心續中有。但是一般的自性住種姓,是指佛種姓,一切有情的心續中皆有。當說「心的法性是自性住種姓」時,意思是補特伽羅心續中若具有此,將來成佛時,心將會轉成相智體性;心上的法性「自性住種姓」會轉成自性身,心會轉成智慧法身,智慧法身和相智同義。
請看文,「諸所緣所為,披甲趣入行,」
「諸所緣」是大乘正行所緣,大乘正行是菩薩智,「四正行」都是菩薩智。同樣,「大乘正行」是菩薩智。「諸所緣」的「諸」是複數詞。一切諸法皆是大乘正行所緣。
「大乘所緣」指菩薩智的所緣,是滅除增益處,是一切所知。譬如瓶子的究竟體性是無諦實成立。執瓶子為諦實成立,是「增益」。大乘正行(菩薩智)緣於瓶子,禪修瓶子無諦實成立時,能遮除「執瓶子為諦實成立」,就是斷除對瓶子的「增益」。斷除增益之處是瓶子,所以瓶子是大乘正行斷除增益之處,以此類推到一切所知。
「所為」是大乘正行的所為(目的),有二:一是利他,二是圓滿菩提(佛果)。大乘正行是菩薩智。菩薩修行主要追求:利他和圓滿菩提,其中以利他為主。菩薩追求佛果是為了利他,若無利他不會成辦佛果。所以必須利他,既然要利他,不成就佛果是無法究竟利他,為了利他才追求佛果,因此,利他和圓滿菩提是大乘正行的究竟所為。
菩薩的究竟所求是利他和圓滿菩提,其中以利他為主,因為菩薩利他的支分是證得佛果。即使菩薩已證圓滿佛果,但是工作尚未完成,仍剩「利他」尚未完成。菩薩從一開始發心起,為了利他才追求佛果,既然已得到佛果,就該利他;若達成利他,則菩薩的所有工作才全部完成。所以即使菩薩已得佛果,但工作尚未做完,剩下利他還未完成。
「四正行」是菩薩心續之智,就是四加行,是異名同義。「披甲」是鎧甲正行。鎧甲正行和圓滿一切相加行同義,也是異名同義,鎧甲正行和圓滿一切相加行二者相互周遍。雖然同義,卻取不同名稱,是因為菩薩的心相續雖是一,但卻有各種不同的作用,故取很多不同的名字。例如瓶子有盛水的作用,故稱「實事」;瓶子是剎那剎那改變著,故稱「無常」;瓶子由本身的眾多因緣聚合而形成,故稱「有為法」,因此,瓶子雖是一,但因為有很多不同的特色作用,故取名為「實事﹑無常﹑有為法」等不同名字。
同樣,菩薩心續之智將三智行相總攝而修,故稱為「圓滿一切相加行」;依次修持三智,則稱為「漸次加行」;修持佈施「一」度時,含攝其餘五度而修,就稱為「鎧甲加行」。菩薩智雖是「一」,但因為有各種不同作用,故取很多不同的名字。
「趣入行」是趣入正行。趣入正行和頂加行同義。鎧甲正行和圓滿一切相加行同義。相智十法中的趣入正行,就是趣入事,也是「頂加行」。
請看文,「資糧及出生,是佛徧相智。」
「資糧」是資糧正行。「出生」是出生正行。
這些的界限先前已講過了,總之,鎧甲正行的界限是從大乘資糧道到續流最後際,佛地沒有,未入道者也沒有,續流最後際者(續流最後際的菩薩智)是鎧甲正行。趣入正行在資糧道沒有,是從大乘加行道暖位到續流最後際。資糧正行是從加行道世第一法的大品到續流最後際。出生正行只在第八﹑九﹑十地等三清淨地才有。
「是佛徧相智」,從發心到出生正行之間,共有十法,都是佛的相智。
到此已講解完畢「相智十法」。在《現觀莊嚴論》的第一事中,詳細談到「發心」至「出生正行」之間的十法。
請看文,「令其隱暗等,弟子麟喻道,」
從「令其隱暗等」起,是第二事所講的。「令其隱暗等」是能代表道智的十一法。其中,第一法是「令其隱暗」。
令其隱暗等的「等」字,涵蓋內容非常廣泛,故另外作解說,因為其中將宣說「道智支分」。道智支分有五,第一支其中的一分,將解釋「等」字的內容。
「我慢」可分為七,其中之一是「增上慢」,此能阻礙生起道智,補特伽羅的心續中若有此增上慢,它會阻礙補特伽羅生起道智。增上慢怎麼生起呢?有些補特伽羅因為具有神通﹑先知﹑長壽等優點,因而自認為很了不起,生起傲慢心,這種我慢心是阻礙入道的障礙。故應滅除我慢心。
能阻礙生起道智的增上慢,在誰的心續會有呢?在欲界﹑色界的凡夫天神心續中才有;欲界﹑色界雖然也有聖者,但聖者不會有增上慢。欲界﹑色界的凡夫天神因為擁有無礙的神通﹑先知(預知)﹑長壽;欲界天神的壽命已經很長了,色界天神的壽命更長;又身具莊嚴妙相﹑光芒,所以當他們看到瞻部洲之人,尤其看到三惡道時,和下界比較起來,就認為自己擁有的神通﹑先知﹑身光﹑妙相等,沒有餘者能比他更好,因而生起強烈的我慢心。因此乃至其心續中仍有增上慢在絕不可能生起道智,更不可能有別解脫戒的戒體。
欲色界的天神能擁有這些,是因為過去世曾積造福報才獲得的,現在只享用過去的福報,不再新造;例如農夫今年耕種的收成非常好,就這些收成自己吃,或者拿去賣,不再播種,享用殆盡後將一無所有;同樣,欲色界天神只享受過去世的福報,不再新造善業,福報享用殆盡,死後將有各種不同的投生。
一般而言,眾生有各種不同的煩惱:貪﹑瞋﹑慢﹑嫉妒等。畜生也有煩惱,比人類強烈。人﹑天神的我慢和嫉妒比畜生大,畜生的我慢和嫉妒非常小,因為愚笨的關係,不會有競爭心。會生起我慢都是自恃有財富﹑學問﹑美色﹑名聲﹑地位。我慢和嫉妒是與人競爭之心。畜生因為愚笨的關係,不會有我慢和嫉妒。但是人和天神的我慢﹑嫉妒就很大了,尤其是擁有財富﹑學問﹑美色﹑名聲﹑地位者,心中的我慢和嫉妒更大,百分百可以肯定這一點。沒有財富﹑學問﹑妙色﹑名聲﹑地位者的我慢﹑嫉妒會比較小,但其他的嗔恚等煩惱是否小一點就不知道了。
佛陀知道欲色界天神,自恃身上的光芒等,起大我慢心,被我慢心障蔽,心續中不能生起道智,因此佛從身上放射光芒,映奪欲色界天神們的光芒,故「令其隱暗」,即映奪﹑威攝之。例如晩上點燈,燈光很明亮,可是太陽一出來,燈光就不亮了。欲色界天神的身光,若獨處時,是非常明亮,但當佛從身上放射光芒時,他們的身光就消失不見了,佛用這種方式「令其隱暗」,折服欲色界天神的我慢心。佛滅欲色界天神的我慢心,目的是什麼?希望他們在心續中生起道智故。對此詳細的解釋在第二事,即《明義釋》第二品第39頁的「能調諸天故,放光令隱暗」。「諸天」是指欲界﹑色界天神。「令其隱暗等」,這是道智支分。
「弟子麟喻道」的「弟子」是聲聞;「麟喻」是獨覺;「道」是聲聞﹑獨覺之道。這句是闡示:「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和「了知獨覺道之道智」。
一般而言,聲聞的主要所應修(主修)是補特伽羅無我,以及了悟補特伽羅無我之見解偕其眷屬支分等。獨覺的主要所應修,除了聲聞的主修外,還要添修二空。「二空」是色和執色量質異空。二空和了悟二空之見解偕其眷屬支分等,是獨覺添加的主要所應修。
聲聞主修四諦,尤其四諦中的「無我」,即補特伽羅無我。菩薩應該了知聲聞道。既然必須了知聲聞道,故以心續中生起聲聞道的方式了知。因此,菩薩心續中的現證四諦慧,尤其現證補特伽羅無我慧,就是聲聞道,也是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二者皆是。但若是聲聞道,未必在聲聞眾之心續中,因為菩薩心續中的現證四諦慧﹑現證補特伽羅無我慧等,既是基智,也是聲聞道,亦是了知聲聞道之道智。
同樣,聖位菩薩心續中亦有了悟二空之見解偕其眷屬等,這是獨覺道,也是基智,亦是了知獨覺道之道智。
上次談到,菩薩應當了知一切道﹑生起一切道。「應當生起一切道」指菩薩在心續中應當生起聲聞﹑獨覺道。菩薩在心續中應當了知一切道,如何了知?由生起一切道而了知;菩薩在心續中生起現證補特伽羅無我慧,即生起聲聞道。菩薩在心續中生起了悟二空慧,即生起獨覺道。在心續中生起後,也加以修持,即此稱為「了知一切道﹑生起一切道」。
菩薩的主要所應證是相智﹑佛果,菩薩的主要所應斷是執諦實成立之執實,以及執實的習氣。所應證的相智和所應斷的執實,此二者若以菩提心和證空性慧,加上六度等為助力,必定能斷執實﹑能證相智。既然以菩提心和證空性慧,菩薩能成就相智﹑斷除執實,如此,菩薩為何要生起﹑修持補特伽羅無我和二空?為了攝受聲聞﹑獨覺種姓者故,要攝受聲聞所化機,須要證補特伽羅無我慧,要攝受獨覺所化機,須要證二空慧。
如何攝受聲聞﹑獨覺眾呢?菩薩依道智,成辦世間利益。最殊勝的成辦世間利益法是隨順所化機不同的根器﹑意願,開示不同的法。菩薩為了攝受聲獨眾,隨順聲聞眾的意願宣說補特伽羅無我,要宣說此自己必須先了知。隨順獨覺眾的意願宣說二空,要宣說此自己必須先了知二空。所以為了攝受聲聞﹑獨覺眾,菩薩有時候會禪修補特伽羅無我﹑二空。
請看文,「此及他功德,大勝利見道。」
此二句是講大乘見道。「此」是此世,「他」是來世。依于修持見道,此世和來世將得大利益﹑大功德。
請看文,「作用及勝解,贊事並稱揚,回向與隨喜,」
「作用」是大乘修道的作用,就是一直修持修道後,獲得的勝利﹑利益。修道有五:有分別的(修道)有三,無分別的(修道)有二。「有分別的修道」有三:勝解修道﹑回向修道﹑隨喜修道。
「勝解」是勝解修道。「贊事並稱揚」是勝解修道的區分,並不是代表道智的十一法之一。「勝解修道」又分為小中大,即「讚歎﹑勸請﹑稱揚」,其中每個又各分為九,一共有二十七。
「勝解」是相信的意思。要相信什麼呢?主要要對相智﹑果般若波羅蜜多相信﹑信解。相智是自利﹑利他﹑自他二利的根源。簡言之,佛母是此三義(自利﹑利他﹑自他二利)的根源。信解修道就是相信佛母相智是三義根源的大乘隨現觀。總之,若要究竟自利,必須證得相智;要究竟利他,必須證得相智;要究竟自他二利,必須證得相智,相智是絶對不或缺的,對此完全堅信不移的大乘修道就是勝解修道。
例如聲聞﹑獨覺阿羅漢,雖已斷除煩惱及煩惱種子,得到解脫,可是自利尚未究竟(圓滿),因為仍未得自在故。菩薩雖然還未斷除煩惱及煩惱種子,可是菩薩得到的自在,遠比聲聞﹑獨覺阿羅漢更大。何處有機會利生,聖者菩薩即乘願投生到那裏,可乘願入輪回,可乘願到色界去。聲聞﹑獨覺阿羅漢不能如此,他們的投生處是固定的,他們圓寂後是直接投生到淨土,無法自在乘願投生到餘處,當然就無法利他了。總之,若要究竟自利,必須證得相智。
「回向」是回向修道,就是將自己及他人的善根加以回向。善根包括透過由身﹑語﹑意三門造作的,也有過去曾造﹑現在正造﹑未來將造﹑也有自作﹑教作﹑見作隨喜的善根。懂得積造善根者,有非常多機會可造善根。善根有自作﹑他作﹑教作﹑見作隨喜的。見他人作善業,若真心隨喜,自己也能得功德。另外也有自他三世的善根﹑自己及他人心續中所有的善根。總之,將自他三世的一切善根,回向圓滿菩提,不為此世各方面順利成功而回向,也不為來世得到人天果報而回向,也不為獨自解脫而回向,而是為了利他才回向願證圓滿佛菩提。這是「回向修道」。
若將善根回向,善根將不會失壞,不但不會失壞,而且可享用不盡。例如造一小小善業,若將善根回向圓滿菩提,乃至未得圓滿菩提﹑未成佛前,善業的果報將享用不盡。若不將善根回向圓滿菩提,而回向於此世,此世果報用完,善根也失壞了。若回向方式錯了,將浪費掉善根。雖然只造小善業,但若回向圓滿菩提,未得圓滿菩提前,善根絕不會失壞。若不回向圓滿菩提,就像小水滴滴在石頭上,可能滴上石頭和蒸發乾枯同時。但若將小水滴滴到大海,海水未乾枯前,滴入的小水滴絕不會乾枯掉。
例如造業的方式,有身﹑語﹑意三門同時作善,也有三門同時作惡。就同時造善業而言,雙手合掌是由身造善業;意生起虔信心﹑發起好的動機,是由意造善業;口念皈依文或各種念誦,是由語造善業。造作惡業也一樣,譬如起瞋恚心﹑口出惡語﹑表情難看﹑動手打人,就是由身﹑語﹑意三門同時造惡業。
「隨喜」是隨喜修道。隨喜善根,可隨喜自己或他人所造的善根﹑善業。譬如于自己曾造許多惡業,前世的惡業雖已不記得,但若記得此世的惡業,加以追悔,可將惡業淨化;于曾造的善業,加以隨喜,可使善根增長。對他人所造的善業,隨喜者若真心隨喜,例如對方作禮拜等,若造善者的證量與隨喜者證量相等,隨喜者可得到與造善者一模一樣的福報(功德),這是經典說的。若造善者的證量高於隨喜者,隨喜者可得造善者的幾分功德。若造善者的證量低於隨喜者,隨喜者可得到造善者的全部功德。因此,宗大師讚歎說:「少勞集大資糧,極贊勝隨喜。」若欲不辛勞﹑輕易地積聚廣大資糧,隨喜善根是最好的方法,宗喀巴大師極為讚揚隨喜。
隨喜是讓自己心續的善根增長的最好方法。隨喜自己曾作的善業,可使善根不斷增長。隨喜他人的善根,也可使自己的善根增長。隨喜他人的善根,自己不須由身語,一番辛勞地,即可積聚廣大資糧,故隨喜是增長善根的最好方便。
總之,此三修道,依著「勝解修道」積造善根;依著「回向修道」保護善根,使善根不失壞,如滴水入海;依著「隨喜修道」隨喜善根,使善根輾轉增長。就像一粒種子,以土﹑水﹑肥﹑暖,幫助種子長出苗芽。
以上是「有分別修道」,以下是「無分別修道」,有二:正行修道﹑清淨修道。
請看文,「無上作意(作意無上)等,正行最清淨,」
到此己講解完畢代表道智十一法中的九法:j道智支分﹑k了知聲聞道之道智﹑l了知獨覺道之道智﹑m大乘見道﹑n修道作用﹑o勝解修道﹑p勝解修道之勝利﹑q回向修道﹑r隨喜修道,剩下「正行修道和清淨修道」。
「無上作意」的「作意」應放在前面,是指隨喜作意。「無上」放在後面,這句應改成「作意無上等」。
安立無上圓滿菩提之跡印,能證無上圓滿菩提之方便,是什麼呢?即「正行最清淨」,就是正行修道和清淨修道。為何會有此二修道?因為有不同作用,故取不同名稱;皆是聖者菩薩心續之現證空性慧(智)。聖者菩薩心續之現證空性慧具有二種不同作用,故取不同名稱。正行修道之外無清淨修道,清淨修道之外無正行修道。
成就佛果時,將同時證得二身或四身。「二身」是色身﹑法身;「四身」是自性身﹑智慧法身﹑報身﹑化身。如何證得二身或四身?依于有學位時積聚二資糧(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最後,究竟證得果位時,即成辦(證得)二身。智慧資糧是成辦法身之因;福德資糧是成辦色身之因。既然證得佛果時,是同時證得二身,因此,在有學位時,要同時積聚二資糧(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否則無法成就佛果位。
智慧資糧是法身因,是指現證空性慧。即使佛也無勝此現證空性慧的智慧資糧。誰也沒有勝於菩薩的福德資糧。現證空性慧是智慧資糧,依智慧資糧可證得法身,法身分為二:自性法身和智慧法身。
現證空性慧(智慧資糧)的j成為智慧法身之分,是「正行修道」;k成為自性身之分,是「清淨修道」。現證空性慧留下跡印,能證得智慧法身,故是「正行修道」;能成為自性身之方便,故是「清淨修道」。現證空性慧具有能得二種法身的能力(不同作用),故取名為「正行修道和清淨修道」。此二修道,實際上是「現證空性慧」,正行修道之外無「清淨修道」,清淨修道之外無「正行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