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專書 |
一、 古籍 |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佛經》,《大正新脩大藏經》(以下簡稱《大正藏》) |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 12 冊 ,No. 0364。 |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 09 冊 ,No. 0262。 |
(東晉)佛馱跋陀羅《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 09 冊, No. 0278。 |
(元魏)吉迦夜、曇曜共譯《雜寶藏經》,《大正藏》,第 04 冊, No. 0203。 |
(北涼)失譯《大方廣十輪經》,第 13 冊, No. 0410 。 |
(北涼)失譯《金剛三昧經》總持品第八,《大正藏》第9卷,No.273。 |
(隋)菩提燈譯 《占察善惡業報經》,《大正藏》第17卷,No.839。 |
(隋)闍那崛多譯 《佛本行集經卷第一》,《大正藏》,第3冊,No. 190。 |
(唐)玄奘譯《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大正藏》第13卷,No.411。 |
(唐)那提譯 《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大正藏》第 14 冊 ,No. 0486 。 |
(唐)唐臨撰《冥報記》,《大正藏》第51卷,No.2082。 |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10卷,No.0279。 |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大正藏》第10卷,No.0301。 |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正藏》第13卷,No.1412 。 |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32卷,No.1666。 |
(唐)輸婆迦羅譯《地藏菩薩儀軌》,《大正藏》,第20冊,No.0652。 |
(唐)阿地瞿多譯,《佛說陀羅尼集經卷》第六,<地藏菩薩法身印呪>,《大正藏》,第 18 冊, No. 0901。 |
(唐)阿地瞿多譯,《佛說陀羅尼集經卷》第六,<地藏菩薩印>,《大正藏》,第 18 冊, No. 0901。 |
(失譯)《地藏菩薩十齋日》,《大正藏》,第85卷,No.2850。 |
(失譯)《地藏菩薩經》,《大正藏》,第85卷,No.2909。 |
(失譯)《峚窖大道心驅策法》,《大正藏》,第20卷,No.1159A。 |
(唐)不空譯《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一卷,《大正藏》,第 13 冊, No. 0413 。 |
(唐)輸婆迦羅譯《地藏菩薩儀軌》 一卷,《大正藏》,第 20 冊 ,No. 1158 。 |
(失譯)《佛說地藏菩薩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0卷,No.1159B。 |
S-154《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26冊,台北,新文豐,1981。 |
S-2262《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28冊,台北,新文豐,1981。 |
S-3136《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2冊,台北,新文豐,1981。 |
S-3367《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17冊,台北,新文豐,1981。 |
S-7041《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54冊,台北,新文豐,1981。 |
S-7240《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54冊,台北,新文豐,1981。 |
S-2143〈十二月禮多記〉,《敦煌寶藏》第16冊,台北,新文豐,1981。 |
S-2567〈地藏十齋日〉,《敦煌寶藏》第21冊,台北,新文豐,1981。 |
S-3961《佛說十王經》,《敦煌寶藏》第32冊,台北,新文豐,1981。 |
S-5892《地藏菩薩經》,《敦煌寶藏》第44冊,台北,新文豐,1981。 |
S-5551〈齋日行事〉,《敦煌寶藏》第43冊,台北,新文豐,1981。 |
S-6330〈八日念藥師佛咒〉,《敦煌寶藏》第45冊,台北,新文豐,1981。 |
P-3748《佛說地藏菩薩經》,《敦煌寶藏》第130冊,台北,新文豐,1981。 |
P-3760《佛說地藏菩薩經》,《敦煌寶藏》第130冊,台北,新文豐,1981。 |
P-3795〈大乘四大齋日〉,《敦煌寶藏》第130冊。,台北,新文豐,1981 |
北-225《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57冊,台北,新文豐,1981。 |
北-8422《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敦煌寶藏》第110冊,台北,新文豐,1981。 |
北-8510《佛說大方廣十輪經》,《敦煌寶藏》第110冊,台北,新文豐,1981。 |
(宋)沙門常謹集《地藏菩薩像靈驗記》,《卍新續藏》,第 87 冊, No. 1638。 |
(明)智旭著《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卍新續藏》,第 21 冊 ,No. 0371。 |
(明)智旭著《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玄義》,《卍新續藏》,第 21 冊,No. 0370。 |
(明)智旭集《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卍新續藏》,第 74 冊 ,No. 1485。 |
(明)智旭撰《見聞錄》,《卍新續藏》,第 88 冊, No. 1641。 |
(清)靈椉註《地藏菩薩本願經科註》,《卍新續藏》,第 21 冊 ,No. 0384。 |
(清)靈椉註《地藏菩薩本願經科註綸貫》,《卍新續藏》,第 21 冊 ,No. 0383。 |
(清)藏川述《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卍新續藏》,第 01 冊 ,No. 0020。 |
(清)藏川述《佛說預修十王生七經》,《卍新續藏》,第 01 冊 ,No. 0021。 |
(清)戒顯筆記《現果隨錄》,《卍新續藏》,第 88 冊 ,No. 1642。 |
(清)不祥《慈悲地藏懺法》,《卍新續藏》,第 74 冊, No. 1487。 |
(明)智旭集《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卍新續藏》,第 74 冊 ,No. 1486。 |
二、 近人著述(依作者筆畫) |
于凌波著,《民國高僧傳初編》,台北:昭明出版社,2000。 |
(日)水野弘元著,達和法師、陳淑慧和譯:《佛教的原點》,台北:圓明出版社,2000。 |
心然法師編述,《地藏菩薩本跡靈感錄》,台南:和裕出版社,2004。 |
北京編譯社譯,周作人校,《今昔物語》上、中、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
印順法師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 |
印順法師著;《佛法是救世之光》,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
印順法師著;《中國禪宗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 |
印順法師著;《華雨集》,新竹:正聞出版社,1988。 |
印光大師著,王靜蓉選編:《信願念佛》,台北:圓明出版社,1993。 |
弘一法師著;《弘一大師文集選要》,台北:佛光文化事業出版,1998。 |
弘一法師著《地藏菩薩聖德大觀》,台南:和裕出版社,2003。 |
弘一大師紀念學會編印,《佛菩薩感應實錄》,台北:弘一大師紀念學會出版,2004。 |
地清法師;《地藏經啟示錄》,蓮池海會雜誌社,2004。 |
地藏悲願基金會編著•地皎法師監製;《生死關頭走一回》,台北:財團法人地藏悲願基金會出版,2001。 |
地皎法師著,《我與地藏菩薩之因緣》,台北:地藏悲願基金會,2002。 |
地藏基金會編•地皎法師監製,《更待何生度此身》,台北:地藏悲願基金會,2003。 |
地藏悲願基金會編著•地皎法師監製,《生命的迴旋》,台北:地藏悲願基金會,2003。 |
宏印法師編,《印順導師著作導讀篇》,台北:印順佛教基金會,2006。 |
沈宗憲著,《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
李圓淨居士著,《地藏菩薩聖德問答本迹靈感錄記》,台北:菩薩觀世音出版社,1996。 |
承天禪寺編,《廣欽老和尚事蹟》,嘉義:鎮德印經會,1994。 |
杜潔祥主編,《中國佛寺志.九華山志》,台北:宗青出版社,1994。 |
林淑媛著,《慈航普渡.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11。 |
林超慈著,《地藏菩薩靈感記》,嘉義:淨願寺印,1974。 |
周家麟講,《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1998,7。 |
周英雄著《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東大出版社,1992。 |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卷六九四,四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
阿彌陀佛慈善會:《一代高僧廣欽上人-傳奇事略、開示錄暨行持語錄》,高雄:慈慧出版,1995。 |
胡維銓演述,范古農校正,弘一法師鑑定;《地藏菩薩本願經白話解釋》,台北,華嚴蓮社,1975。 |
(日)真鍋廣濟著;《地藏菩薩的研究》,京都:三密堂書店,昭和44年。 |
施雲水編輯;《佛教手印圖說》,台北:常春樹書坊,1992。 |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台北:東華出版社,1889。 |
淨空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台北:華藏淨宗學會,2002。 |
淨空法師;《地藏經的啟示.超渡的理論與事實》,台北:台北地藏淨宗協會出版,2003。 |
淨空法師;《如何依地藏修行》,台北:台北地藏淨宗協會出版,2003。 |
張總著;《地藏信仰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
彭楚珩先生編;《歷代高僧故事》,台北:圓明出版社,1992。 |
聖一法師講;《地藏本願經講記》,台北:華藏佛教圖書館印製,1992。 |
會性法師講述;《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錄》,南投:正覺精舍,2003。 |
道源長老講述;《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0。 |
趙亮傑撰;《地藏本願經唯識觀》,台北:千華出版社,1993。 |
劉守華;《比較故事學》,中國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
僧俗四眾和著;《佛菩薩感應實錄》,台北:弘一大師紀念學會印行,2004 。 |
夢參老和尚講述;吳碧濤居士整理《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台北:圓明出版社,1995,12,第一版四刷。 |
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本願經 》(上) (中) (下),台北:方廣文化事業,2002。 |
夢參老和尚講述;方廣編輯部整理《地藏十輪經.地藏菩薩的止觀法門》序品第一,台北:方廣出版社,2002。 |
夢參老和尚講述;方廣編輯部整理《地藏菩薩的觀呼吸法門.十輪品第二冊》,台北:方廣出版社,2004。 |
夢參老和尚講述;方廣編輯部整理《地藏菩薩的戒律法門.無依行品第三冊》,台北:方廣出版社,2005。 |
夢參老和尚講述;方廣編輯部整理《地藏菩薩的解脫法門.有依行品第四冊》,台北:方廣出版社,2005。 |
夢參老和尚講述;方廣編輯部整理《地藏菩薩的懺悔法門.懺悔品、善業道品第五冊》,台北:方廣出版社,2005。 |
夢參老和尚講述;方廣編輯部整理《地藏菩薩的念佛法門.福田相品、獲益囑累品第六冊》,台北:方廣出版社,2005。 |
僧俗四眾佛弟子著,《佛菩薩感應實錄》,台北:中華民國弘一大師紀念學會印行,2004。 |
賴永海釋譯;《梁高僧傳》,台北:佛光文化事業出版,1998。 |
賴永海釋譯;《唐高僧傳》,台北:佛光文化事業出版,1998。 |
賴永海、張華釋譯;《宋高僧傳》,台北:佛光文化事業出版,1998。 |
羅綱著《敘事學導論》,雲南人民出版社。 |
釋聖嚴;《戒律學綱要》,台北:東初出版社,1994年。 |
釋印順;《地藏菩薩之聖德及其法》,高雄:慧光文庫,1988。 |
釋東初;《地藏菩薩本願經概說》,高雄:本願精舍,1985。 |
釋宣化講述;《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台北:法界佛教總會,1994。 |
釋能學;《地藏菩薩本願經白話解釋》,高雄:白話佛經雜誌,1990。 |
釋聖嚴;《地藏菩薩的大願法門》,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1。 |
釋心然編;《地藏王菩薩靈驗事蹟》,台南:和裕出版社,2004。 |
藍吉富編;《地藏菩薩聖德新編》,台北:迦陵出版社,1995。 |
證嚴法師講述;《佛門大孝地藏經》,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2003。 |
蕭登福;《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台北:學生書局,1989。 |
羅鋼著;《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 |
貳、學位論文 |
吳海勇,《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1999。 |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論文,1996年。 |
林淑媛,《慈航普渡.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析論》 |
莊明興,《中國中古地藏信仰研究》;台灣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 |
尹富,《中國地藏信仰研究》; 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
劉素蘭,《中國地藏信仰之研究》;玄奘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2002年。 |
參、單篇論文 |
丁敏,<佛教經典故事的主題特色及創作技巧>,《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 23 期,1992年出版,頁265-280。 |
丁敏,<中国當代佛教文學研究初步評價(上)(下)-以台灣地區為主>,《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頁233-280。 |
杜保瑞,<蕅益智旭溝通儒佛的方法論探究>,《華梵大學 第七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3年9 月,頁340-350 |
王淑賢,〈般若菩薩與地藏本願之研究〉,台北,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1984年1月。 |
汪娟著<歷代地藏懺儀析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四期,1999年,3月。 |
莊明興,〈中國中古地藏信仰的起源與流變〉,台北,法光雜誌,第136期,2001年1月。 |
陳秀慧,〈地藏願行之舒勝及其對生命實踐的啟示〉,華梵大學第一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出版,2002.10初版。 |
陳清香,〈地藏菩薩像與地藏精神〉,台北,慧炬雜誌,第471期,2003年8月,頁72-75。 |
辜神徹〈艋舺龍山寺的觀音信仰文化與祭祀活動〉,《台灣文獻》第59卷,第1期,2008,頁115-172。 |
辜神徹<臺灣北部大眾爺信仰新議--以新莊大眾廟為主之研究>,《臺灣史料研究》第26期,2005,頁2-31。 |
鄭阿財<敦煌佛教靈應故事綜論>,《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份)佛學會議論文彙編2,1998,頁121-152。 |
臧維熙,〈九華山金地藏考略〉,《金地藏研究》,1993年4期,頁30-47。 |
謝澍田、葉可信、張宣達,〈新羅高僧金地藏証道九華的業績及其對後世的影響〉,《金地藏研究》,1993年4期,頁53-82。 |
簟竹,〈地藏信仰的闡述〉,台北,獅子吼雜誌社v.28 ,1989.07.01,頁7。 |
蕭登福,〈道教影響下的佛教本土化地獄說─談藏川的兩種十王經〉,收於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編,《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第4集(台北:佛光出版社,1996),頁337-385。 |
羅世平,〈地藏十王圖像的遺存及其信仰〉,《唐研究》4,1999,頁429-470。 |
羅華慶,〈敦煌地藏圖像和地藏十王廳研究〉,《敦煌研究》,1993年2期,頁5-14。 |
釋見曄,<以蕅益智旭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中華佛學研究》第三期,1999年三月出版,頁207-250 |
釋聖嚴,<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年10月,頁319-330。 |
黨燕妮,〈晚唐五代敦煌的十王信仰〉,《麥積山石窟藝術文化論文集》(下),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頁136-173。 |
肆、工具書 |
黃永武編《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敦煌叢刊初集》(2),台北:新文豐,1985。 |
黃永武編《敦煌劫餘錄》,《敦煌叢刊初集》(3)台北:新文豐,1985。 |
黃永武編《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敦煌叢刊初集》(16),台北:新文豐,1985。 |
許國霖撰《敦煌石室寫經題記》,《敦煌叢刊初集》(10),台北:新文豐,1985。 |
任繼愈主編,宗教辭典編輯委員會編;《宗教辭典-上、下冊》,台北:博遠出版社,1991。 |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