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30 07:40:34

喇嘛網 日期:2010/01/30 07:38:31   編輯部 報導

《妙法蓮華經》「十如是」研究
 

以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的「十如是」為研究主題,探討其翻譯問題,及中印祖師對此段文句的解釋。在研究方法上採文獻研究和義理分析兩種進路。

文獻研究主要透過諸種語言之《法華經》文獻的比較,以呈顯羅什「十如是」譯文與其他漢譯本、梵本、藏譯本的差異;並將羅什譯文與《大智度論》的文脈對照,了解其密切關係。

結果顯示只有什譯本與其他各本的文句有顯著出入,而羅什十個如是的多數項目亦見於《大智度論》中,推定羅什「十如是」譯文係根據《大智度論》義理所作的注釋性翻譯,使譯文能夠具體明確。義理分析探討中印注釋家的解釋內容。印度方面介紹世親《法華經論》的解釋,此論對應於「十如是」的文句是「五何法」(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體法),與「十如是」差異甚大,世親的解釋亦根據這五種法。

中國諸家注解的則是什譯本的「十如是」,本文依時代次序介紹道生、法雲、智顗、吉藏的解釋特色與內容。從道生至吉藏,中國祖師開出自己解釋「十如是」的方向,將個人對《法華經》義理的理解結合於「十如是」解釋中。尤其是法雲、智顗、吉藏對「十如是」的解釋,其實可視為他們《法華》思想的縮影,可以從中看到中國《法華》思想的發展與變遷。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88/碩士/研究生:黃國清   指導教授:岑溢成

關鍵詞:《妙法蓮華經》 ; 十如是 ; 《法華經論》 ; 五何法 ; 道生 ; 法雲 ; 智顗 ; 吉藏

目 錄
第一章 導論
一、《妙法蓮華經》於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2
二、「十如是」研究的意義……………………………………………..4
三、論文結構……………………………………………………………6
第二章 漢梵藏諸本的對照
第一節 漢譯三本譯文的對照…………………………………………8
第二節 梵本與藏譯本的參照………………………………………..13
第三章 「十如是」與「諸法實相」的關係
第一節 《大智度論》相關文脈之考察……………………………..21
第二節 鳩摩羅什譯著與著作中「實相」的意義…………………..28
一、《妙法蓮華經》中「諸法實相」的意義……………………29
二、《大智度論》中「諸法實相」的意義………………………32
三、《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對「如、法性、實際」的解釋……37
第三節 小結…………………………………………………………..39
第四章 世親《法華經論》的解釋……………………………..…..43
第一節 如來的「說成就」………………………………………….43
第二節 依「證法」與「說法」的教化內容………………………..49
第五章 竺道生與光宅法雲的解釋
第一節 竺道生對「十如是」的解釋………………………………..57
第二節 法雲區分權實二智的思考理路………………………….….61
第三節 法雲對「十如是」的分判與解釋………………………….66
第六章 天台智顗的解釋
  第一節 對前賢說解的引述與批判………………………………….72
    一、對法雲與北地師的批判……………………………………..72
    二、對法瑤說法的引述…………………………………..……....75
    三、對玄暢說法的引述……………………………………..……76
    四、對達摩鬱多說法的引述……………………………….…….77
  第二節 智顗對「十如是」內容的解釋……………………………...78
一、 十法界釋………………………………………………….….79
    二、佛法界釋……………………………………………..………80
    三、離合釋……………………………………………………..…82
    四、約位釋………………………………………………………..83
  第三節 「十如是」與三諦圓融及一念三千………………………...85
    一、「十如是」與三諦圓融思想…………………………………85
    二、「十如是」與一念三千思想…………………………………88
第七章 嘉祥吉藏的解釋
  第一節 吉藏解釋「諸法實相」與「十如是」的特色……………..92
  第二節 吉藏對「十如是」內容的解釋……………………………..98
第八章 「五何法」與「十如是」的會通
  第一節 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的會通…………………..……..104
  第二節 湛然《法華文句記》的會通………………………………108
第九章 結論………….………..……………………………………….113
參考文獻……………………………………………………………………116

參考文獻
一、佛教典籍:
1.《放光般若經》,(西晉)無羅叉譯,《大正藏》冊八。
2.《正法華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冊九。
3.《薩曇分陀利經》,失譯,《大正藏》冊九。
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冊八。
5.《大智度論》,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冊二十五。
6.《中論》,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冊三十。
7.《妙法蓮華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冊九。
8.《鳩摩羅什法師大義》,(東晉)慧遠問.羅什答,《大正藏》冊四十六。
9.《肇論》,(後秦)僧肇作,《大正藏》冊四十五。
10.《妙法蓮華經疏》,(南朝宋)竺道生撰,《新纂續藏》冊二十七。
11.《妙法蓮華經論憂波提舍》,婆藪般豆菩薩造,(元魏)勒那摩提共僧朗等譯,《大正藏》冊二十六。
12.《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大乘論師婆藪槃豆釋,(後魏)菩提流支共曇林等譯,《大正藏》冊二十六。
13.《高僧傳》,(梁)慧皎撰,《大正藏》冊五十。
14.《出三藏記集》,(梁)僧祐撰,《大正藏》冊五十五。
15.《法華經義記》,(梁)法雲撰,《大正藏》冊三十三。
16.《攝大乘論》,無著菩薩造,(陳)真諦譯,《大正藏》冊三十一。
17.《大乘義章》,(隋)慧遠撰,《大正藏》冊四十四。
18.《歷代三寶記》,(隋)費長房撰,《大正藏》冊四十九。
19.《四教義》,(隋)智顗撰,《大正藏》冊四十六。
20.《妙法蓮華經文句》,(隋)智顗說,《大正藏》冊三十四。
21.《妙法蓮華經玄義》,(隋)智顗說,《大正藏》冊三十三。
22.《摩訶止觀》,(隋)智顗說,《大正藏》冊四十六。
23.《中觀論疏》,(隋)吉藏撰,《大正藏》冊四十二。
24.《三論玄義》,(隋)吉藏撰,《大正藏》冊四十五。
25.《大乘玄論》,(隋)吉藏撰,《大正藏》冊四十五。
26.《法華玄論》,(隋)吉藏撰,《大正藏》冊三十四。
27.《法華義疏》,(隋)吉藏撰,《大正藏》冊三十四。
28.《法華遊意》,(隋)吉藏撰,《大正藏》冊三十四。
29.《法華論疏》,(隋)吉藏撰,《大正藏》冊四十。
30.《法華經統略》,(隋)吉藏撰,《新纂續藏》冊二十七。
31.《淨名玄論》,(隋)吉藏造,《大正藏》冊三十八。
32.《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隋)灌頂撰,《大正藏》冊五十。
33.《添品妙法蓮華經》,(隋)闍那崛多共笈多譯,《大正藏》冊九。
34.《續高僧傳》,(唐)道宣撰,《大正藏》冊五十。
35.《阿毘達磨俱舍論》,尊者世親造,唐玄藏譯,《大正藏》冊二十九。
36.《妙法蓮華經玄贊》,(唐)窺基撰,《大正藏》冊三十四。
37.《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唐)明佺等撰,《大正藏》冊五十五。
38.《開元釋教錄》,(唐)智昇撰,《大正藏》冊五十五。
39.《法華玄義釋籤》,(唐)湛然述,《大正藏》冊三十三。
40.《法華文句記》,(唐)湛然述,《大正藏》冊三十四。
41.《止觀輔行傳弘決》,(唐)湛然述,《大正藏》冊四十六。
42.《肇論疏》,(唐)元康,《大正藏》冊四十五。
43.《法華傳記》,(唐)僧詳撰,《大正藏》冊五十一。
44.《法華義疏》,(日)聖德太子撰,《大正藏》冊五十六。
45.《宋高僧傳》,(宋)贊寧等撰,《大正藏》冊五十。
46.《佛祖統記》,(宋)志磐撰,《大正藏》冊四十九。
47.《肇論新疏》,(宋)文才,《大正藏》冊四十五。
48.《中論疏記》,(日)安澄,《大正藏》冊六十五。
二、中文書目
1.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台北:天華,民國七十三年。
2.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學生,民國七十八年修訂五版。
3.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五。
4.呂 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里仁,民國七十四年。
5.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民國八十四年。
6.--------:《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台北:商務,民國八十六年。
7.陳沛然:《竺道生》,台北:東大,民國七十七年。
8.--------:《佛家哲理通析》,台北:東大,民國八十二年。
9.陳英善:《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台北:東初,民國八十四年。
10.陳 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台北:文史哲,民國七十年。
11.黃懺華:《佛教各宗大意》,台北:文津,民國八十年影印。
12.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商務,民國二十七年初版, 八十年臺二版。
13.--------:《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台北:慧炬,民國七十五年。
14.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一九九二。
15.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民國七十八年。
16.熊十力:《新唯識論》,台北:學生,民國七十四年再版。
17.潘桂明:《智顗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
18.歐陽竟無編:《妙法蓮華經》,民國十九年支那內學院校刊《藏要》第一輯第十種,台北:新文豐影印,民國七十七年。
19.廖明活:《嘉祥吉藏學說》,台北:學生,民國七十四年。
20.蔣忠新編注:《梵文妙法蓮華經寫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八。
21.藍吉富:《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民國八十六年。
22.蘇普仁:《佛教文化與歷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
23.釋太虛:《法華講演錄》,收於《太虛大師全書》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冊,台北:太虛大師全書出版委員會,民國四十八年。
24.釋印順:《佛法概論》,台北:正聞,民國三十八年初版,八十一年修訂二版。
25.--------:《中觀今論》,台北:正聞,民國三十九年初版,八十一年修訂一版。
26.--------:《空之探究》,台北:正聞,民國七十四年初版,八十一年六版。
27.釋性梵:《大乘妙法蓮華經講義》,台北:世樺,民國八十二年。
28.釋普行:《法華經易解》,台北:普門文庫贈經會,民國六十九年。
29.釋慧嶽:《天台教學史》,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民國六十三年。
30.龔 雋:《大乘起信論與中國佛學》,台北:文津,民國八十四年。
31.水野弘元:《佛典成立史》,劉欣如譯,台北:東大,民國八十五年。
三、日文書目
1.中村元:《原始佛教の思想》(I),東京:春秋社,一九九三。
2.木村清孝:《中國佛教思想史》,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一九七九。
3.本田義英:《佛典の內相と外相》,京都:弘文館,一九三四。
4.平川彰:《佛教漢梵大辭典》,東京:靈友會,一九九七。
5.田村芳朗與藤井教公:《法華經》(上),東京:大藏,一九八八。
6.?本幸男與岩本裕譯注:《法華經》,東京:岩波書店,一九六二。
7.佐藤哲英:《天台大師の研究--智顗の著作に關する基礎研究》,京都:百華苑,一九六一。
8.辛?靜志:《正法華經詞典》,東京:創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一九八八。
9.松濤誠廉等譯:《法華經》(I),東京:中央公論社,一九七五初版,一九八八新訂三版。
10.紀野一義:《法華經の探求》,京都:平樂寺,一九六二。
11.荻原雲來與土田勝彌校:《改訂梵文法華經》,東京:山喜房,一九三四初版,一九九四三版。
12.梵文法華經刊行會:《梵文法華經寫本集成》,京都:梵文法華經刊行會,一九七八。
13.菅野博史:《中國法華思想の研究》,東京:春秋社,一九九四。
14.--------:《一念三とは何か--『摩訶止觀』正修止觀章現代語譯》,東京:第三文明社,一九九二。
15.--------:《法華玄義入門》,東京:第三文明社,一九九七。
16.稻城選惠:《淨土三部經譯經史の研究》,京都:百華苑,一九七八。
17.稻葉正就:《チベット語古典文法學》,京都:法藏館,一九八六。
四、英文書目
1.Donner, N. & Stevenson, D. B. 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 A Study and Annotated of the First Chapter of Chih-I''s Mo-ho chih-kuan. Honolulu: U. of Hawaii Press, 1993.
2.Hurvitz, L. trans. Scripture of the Lotus Blossom of the Fine Dharma. New York: Columbia U. P.,1976.
3.Kern, H. trans. Saddharma-Pundarika or The Lotus of the True Law.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63.
4.Kim, Young-ho. Tao-sheng''s Commentary on the Lotus Sutra: A Study and Translation. State U. of New York, 1990.
5.Nakamura, H.(中村元) Ways of Thinking of Eastern Peoples. Honolulu: East-West Center P., 1964.
6.Ng Yu-Kuan.(吳汝鈞) T''ien-t''ai Buddhism and Early Madhyamika. Honolulu: U. of Hawaii P.,1993.
五、論文
1.呂澂:〈妙法蓮華經方便品講要〉,收於《呂澂佛學論著選集》(二),濟南:齊魯書社,一九九一,頁一○九四∼一一四五。
2.涂豔秋:〈論竺道生《妙法蓮花經疏》〉,收於《一九九四年佛學研究論文集》,高雄:佛光,民國八十五年,頁二三四∼二七○。
3.楊祖漢:〈論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意義〉,收於《現代儒學思辨錄》,台北:鵝湖,民國八十七年,頁二九一∼三○二。
4.釋聖嚴:〈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中華佛學學報》,第七期,民國八十三年七月,頁一∼十四。
5.?本幸男:〈法華經之開會思想與權實思想〉,收於張曼濤編:《天台典籍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五八冊,台北:大乘文化,民國六八年,頁二二九∼二六○。
6湯山明:〈從中亞地區對佛教典籍的接受情況來看羅什漢譯《妙法蓮華經》的特色〉,姚長壽譯,收於《中日佛教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七,頁三九三∼四一三。
7.二瓶孝次:〈智顗の一念三千論の論理的構造〉,《印度哲學佛教學》,第十號,平成七年(一九九五)十月,頁二○七∼二一九。
8.丸山孝雄:〈法華經論の立場〉,收於平川彰等編:《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一九八三,頁一九三∼二一九。
9.中村元:〈華嚴經の思想史的意義〉,收於川田熊太郎監修,中村元編集:《華嚴思想》,京都:法藏館,一九七五,頁九七∼一二七。
10.平川彰:〈法華經における「一乘」の意義〉,收於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一九七○,頁五六五∼六○六。
11.--------:〈大乘佛教における法華經の位置〉,收於平川彰等編:《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一九八三,頁一∼四五。
12.石津照璽:〈法華經解釋の解釋--本跡論における開顯の層位〉,收於?本幸男編:《法華經の中國的開展》,京都:平樂寺,一九七二,頁一一一∼一四一。
13.矢崎見正:〈法華經傳譯とその形態〉,收於?本幸男編:《法華經の思想と文化》,京都:平樂寺,一九六五,頁二二七∼二四八。
14.加藤純章:〈大智度論の世界〉,收於平川彰等編:《般若思想》,東京:春秋社,一九八三,頁一五一∼一九一。
15.加藤勉:〈法華三大部に於ける達磨鬱多羅の引用文について〉,收於《佛教文化の展開--大久保良順先生傘壽記念論文集》,東京:山喜房,一九九四,頁一八七∼二○五。
16.?本幸男:〈中國佛教と法華思想の連關〉,收於?本幸男編:《法華經の思想と文化》,京都:平樂寺,一九六五,頁四八九∼五四八。
17.--------:〈法華經の教理--特に十如是の解釋と變遷について〉,收於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一九七○,頁二七五∼三一六。
18.佐佐木孝憲:〈添品妙法蓮華經の譯出〉,收於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一九七○,頁二二一∼二五○。
19.岩本裕:〈法華經解題〉,收於本幸男與岩本裕譯注:《法華經》(上),東京:岩波書店,一九六二,頁三七九∼四一四。
20.芳村修基:〈正法白蓮華經のチベット語譯とその展開〉,收於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一九七○,頁二五一∼二七一。
21.野村耀昌:〈一佛乘の思想〉,收於平川彰等編:《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一九八三,頁一三七∼一六五。
22.望月良晃:〈法華經の成立史〉,收於平川彰等編:《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一九八三,頁四七∼七八。
23.望月海淑:〈法華經方便品を中心としての法について〉,收於《勝呂信靜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東京:山喜房,一九九六,頁二五一∼二六四。
24.勝呂信靜:〈インドにおける法華經の注釋的研究〉,收於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一九七○,頁三六五∼三九二。
25.?入良道:〈天台智顗の法華經觀〉,收於平川彰等編:《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一九八三,頁二四五∼二七八。
26.新田雅章:〈中國における法華經研究〉,收於平川彰等編:《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一九八三,頁二二一∼二四四。
27.塚本啟祥:〈提婆品の成立と背景〉,收於收於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