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30 07:08:02
學習次第 : 進階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95/碩士/研究生:董靜宜 指導教授:朱建民 (Jimmy Jue)
日期:2010/01/30 06:58:07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雜阿含經》無常法門之研究
討論重心是相關於無常法門的運作及其成效的檢驗,而在進入核心的主題之前必須先釐清無常的義涵,辨別有關無常正確的與錯誤的觀點,界定無常在《雜阿含經》中的地位,並且推論無常法門成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在諸苦當中,無常之苦是一切眾生普遍皆有而且最為深刻的苦迫。我們應該如實地知道苦的相狀,觀察苦的成因,而不只是沈溺於感受痛苦當中。依據《雜阿含經》的無常法門,我們有能力超越無常對於我們的束縛,所依靠的力量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法門觀照與心性的厭離。就無常法門的運作來說,無常法門主要的觀察對象是針對眾生的五受陰而做分析,而厭離心的發起則是以對治心性上的貪愛而言。
檢視無常法門的作用可以列舉出兩個部分的論述:一,導向生死輪廻的解脫,細分無常法門所談的「解脫」之要點,就是引領眾生由苦惱走向苦的止息,由世間走向出世間,由生死走向不生不死。二,現法安樂住,亦即不以《雜阿含經》的立論系統來看,如果不能接受生死輪廻者,一個人應當接受無常法門所帶來的利益,其理由在於開發法門修行的真實功德,藉由精進不放逸地用功修行,能在每一個當下清淨地安穩樂住。
當然,《雜阿含經》的無常法門並不可能解決世間所有的苦,無常法門的效力範圍是針對調伏心性上的苦惱而言,法門修行的重點也在於心性上的轉換與淨化,由此,我們終將檢證了「無常法門如何可能」的問題。
第一章 導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6
第三節 學術研究成果回顧8
第四節 研究步驟11
第二章 由「無常」到「無常法門」的成立12
第一節 無常的義涵、對錯及其經中的地位12
壹、無常的義涵12
貳、辨明有關無常正確與錯誤的觀點15
參、無常在《雜阿含經》中的地位19
第二節 以「無常故苦」推論出無常法門的成立24
壹、無常法門的義涵24
貳、無常法門的成立緣由25
第三章 無常法門的運作過程38
第一節 如實了知五受陰的實然狀態38
壹、眾生對於五受陰普遍所抱持的態度38
貳、五受陰的實然狀態43
第二節 三種無常法門的運作方式44
壹、最狹義的無常法門:只觀察無常之法 45
貳、觀察無常、苦、空、非我47
參、借助其它的方法以斷除無常之苦54
第三節 發起厭離心58
壹、對於生老病死的厭離60
貳、對於五受陰的厭離62
第四章 檢視無常法門的作用73
第一節 解脫生死輪廻73
第二節 開發真實功德87
第五章 結 論98
引用書目104
一、原典資料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冊1,No.1。
宋.施護等譯,《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大正藏》冊1,No.8。
宋.施護譯,《大集法門經》,《大正藏》冊1,No.12。
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No.99。
失譯,《別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No.100。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冊2,No.125。
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大正藏》冊3,No.190。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冊6、冊7,No.220。
後秦.鳩摩羅什譯,《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大正藏》冊12,No.389。
唐.義淨譯,《佛說無常經》,《大正藏》冊17,No.801。
失譯,《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大正藏》冊23,No.1440。
道安,《四阿鋡暮抄解.序》《大正藏》冊25,No.1505。
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No.1509。
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30,No.1579。
無著菩薩造,唐.玄奘譯,《顯揚聖教論》,《大正藏》冊31,No.1602。
唐.慧琳撰,《一切經音義》,《大正藏》冊54,No.2128。
二、中文參考書目
印順,198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
印順,1992,《佛法概論》,台北:正聞,修訂二版。
印順,1994,《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修訂版。
印順,1994,《雜阿含經論會編》,台北:正聞,二版。
印順,2000,《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新版一刷。
印順,2000,《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新版。
印順,2000,《般若經講記》,台北:正聞。
印順,2000,《藥師經講記》,台北:正聞,新版。
如實(譯),水野弘元(著),1984,《原始佛教》,台北:普門文庫。
朱建民,1990,《張載思想研究》,台北:文津。
吳老擇(編),1988,《雜阿含經之研究》,台北: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呂澂,1986,《呂澂佛學論著選集》(一),山東:齊魯社。
杜保瑞,1995,《反者道之動》,台北:鴻泰。
杜默(譯),Matthieu Richard, Thuan Thrinh Xuan(作),2003,《僧侶與科學家》,台北:先覺。
林文琪(譯),Kathryn Woodward(編),2004,《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
香光書鄉編譯組(譯),水野弘元(著),2002,《佛教的真髓》,嘉義:香光書鄉。
根瑟.馬庫斯(譯),瓦鄧布葛(著),2003,《宗教學入門》,台北:東大。
高淑玲(譯),日野原重明(著),1995,《人生四季之美》,台北:天下文化。
商戈令(譯),約翰.鮑克(John Bowker)(著),1994,《死亡的意義》,台北:正中。
張曼濤,1981,《涅槃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
許洋主(譯),川田洋一(著),2002,《佛法與醫學》,台北:東大。黃國勝,2002,《佛教與心理治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陳信憲(譯),中村元(著),1995,《原始佛教:其思想與生活》,嘉義:香光書鄉。
陳瑞麟等(譯),路易斯.波伊曼(編著),1997,《今生今世:生命的神聖、品質和意義》,台北:桂冠。
傅偉勳,1995,《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哲學與宗教五集》,台北:東大。
勞思光,1991,《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增訂六版。
勞思光,1991,《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台北:三民,增訂六版。
曾銀湖(譯),阿迦曼(原文),1995,《解脫心》,台南:和裕。
曾錦坤,1990,《儒佛異同與儒佛交涉》,台北:谷風。
項慧齡(譯),達賴喇嘛(Tenzin Gyatso)(著),蕾努卡.塞加(Renuka Singh)編,2002,《幸福的修煉》,台北:橡樹林文化。
楊郁文,1993,《阿含要略》,台北:東初。
聖嚴法師,2001,《五停心.四念處》,台北:法鼓文化。
演培法師(譯),木村泰賢(著),2006,《小乘佛教思想論》,高雄:演培法師全集出版委員會。
蔡耀明,2006,《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台北:法鼓。
鄭石岩,2003,《無常.有效面對生活》,台北:遠流。
鄭志明,2006,《佛教生死學》,台北:文津。
賴隆彥(譯),阿姜查(Ajahn Chah)(著),2006,《無常》,台北:橡樹林文化。
羅傑.渥許(Roger Walsh),法蘭西絲.方恩(Frances Vaughan)編,2003,《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台北:心靈工坊。
釋顯如、李鳳媚(譯),平川彰(著),2001,《印度佛教史》(上),嘉義:新雨雜誌社。
三、中文期刊論文資料
水野弘元,2002,〈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香光莊嚴》第70期(2002年6月),頁114-135。
王開府,2002,〈初期佛教之「我」論〉,《現代佛教學會2002年年會 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3月),頁1-18。
林崇安,1991,〈阿含經集成與大乘經典源流的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4期(1991年7月),頁1-26。
林崇安,2007,〈緣起的命題及其實踐〉,《法光》第208期(2007年1月),第1版。
林煌洲,2000,〈古奧義書(Upanisads)與初期佛學關於人的自我(self)概念之比較與評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000年7月),頁1-35。
洪嘉琳,2004,〈論「苦諦」之「苦」――以《阿含經》為探討中心〉,輯於《2004年台灣青年宗教學者「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頁270-281。
香光書鄉編譯組(譯),向智尊者(著),2001,〈捨斷今生來世,如蛇蛻舊皮〉,《香光莊嚴》第66期(2001年6月),頁16-70。
香光書鄉編譯組(譯),向智尊者(著),2001,〈無我與涅槃――關於涅槃「有」、「無」的辯證〉,《香光莊嚴》第66期(2001年6月),頁72-95。
張慈田(訪問),1988,〈根本佛法――阿含經的特色:訪楊郁文老師〉,《菩提樹》第429期(1988年8月),頁28-31。
莊國彬(譯),Michael S. Drummond(撰),2001,〈緣起:傳統的詮釋是錯的嗎?〉,《法光學壇》第5期,頁141-163。
陳美華,2003,〈佛教的婚姻觀――以《阿含經》為主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2003年9月),頁23-66。
黃連忠〈論三法印的代意義:從龍樹《大智度論》與印順《佛法概論》中對佛法的詮釋比較〉,《內明》287期(1996年2月),頁17-24。
楊郁文,1988,〈以四部阿含經為主綜論原始佛教之我與無我〉,《中華佛學學報》第2期(1988年10月),修訂版,頁1-50。
楊郁文,1992,〈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下),《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1992年7月),頁67-107。
楊惠南,1990,〈當代台灣佛教「出世」性格的分析〉,《東方宗教研究》第1期(1990年10月),頁317-343。
溫宗堃,2006,〈巴利註釋書的古層――《雜阿含經》與《相應部註》語句交會的幾個例子〉,輯於《福嚴佛學研究》第1期(2006年4月),頁1-31。
雷久南,2006,〈瀕死經驗和死後溝通的研究結論:神識是不死的〉,《琉璃光》(2006年5月),頁2-4。
蔡耀明,1987,《業報緣起與成就無上智慧――以阿含.般若為線索而連貫之》,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耀明,2004,〈「佛教解脫道哲學專題」課程大綱〉,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賴永海,1993,〈佛教與中國傳統哲學〉,輯於《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頁109-122。
釋大拙,2004,〈《雜阿含經》之「五陰」研究〉,輯於《2004台中市正覺堂佛學論文奬學金得奬論文集》,台中:財團法人台灣省台中市正覺堂,頁105-123。
釋大參,2004,〈觀世音菩薩對婦女「無子之苦」的救度——以天台智者大師《觀音義疏》為根據〉,《第十五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會後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頁B5-19~B5-23。
釋妙貫,2006,〈從倫理學觀點看《阿含經》的「利他」概念〉,輯於《第十七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會前論文集》(2006年11月),頁A-1~A-25。
釋宗譓,2006,〈管窺歸依三寶〉,《法光》205期(2006年10月),第2版。
釋宗麟,2006,〈阿含道〉,中壢:圓光佛學院授課講義,頁15-16。
釋開仁,2006,〈《雜阿含經》(788經)之正見增上〉,《福嚴佛學研究》第1期(2006年4月),頁33-68。
釋達和,1982,〈原始佛教的根本教法――四法印〉,《華梵佛學年刊》創刊號,頁59-70。
四、日文參考資料
三枝充惪,1959,〈無常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4期(1959年3月),頁178-186。
中村元,1978,《原始仏教の成立》,東京都:春秋社。
中村元,1993,《原始仏教の思想Ⅰ》,東京都:春秋社。
木村泰賢,1980,《木村泰賢全集第5卷:小乗仏教思想論》,東京都: 大法輪閣,5版。
木村泰賢,1981,《木村泰賢全集第1卷:印度哲学宗教史》,東京都:大法輪閣。
木村泰賢,1982,《木村泰賢全集第3卷:原始仏教思想論》,東京都:大法輪閣。
水野弘元,1978,《パり佛教を中心とした佛教の心識論》(東京都:ピタカ),改訂版。
平川彰,1985,〈存在と無常〉,《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第30期(1985年1月),頁31-43。
矢島羊吉,1975,《無常法》,東京:文以社。
舟橋一哉,1983,《原始仏教思想の研究》,京都市:法藏館。
森章司,1974,〈原始佛教の「無常、苦、無我」說〉,《東洋學研究》第8期(1974年3月),頁758-94。
五、網路資料
金鎮戊,2003,〈原始佛教「業說」概論——以《阿含經》為中心〉,http://cbs.ntu.edu.tw/threadread.php/board=BudaMagazine&nums=122,於2007/3/17瀏覽下載。
越建東,2006,〈西方學界對早期佛教口傳文獻形成的研究近況評介〉,頁15,Google網站於2006/7/11瀏覽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