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30 08:40:45
學習次第 : 高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30 08:23:35   編輯部 報導

聖嚴法師的倫理思想與實踐------以建立人間淨土為核心

聖嚴法師的佛教志業主要開展為法鼓山的相關體系。此係接續太虛大師、東初法師、印順導師等所倡發的「人生佛教」、「人間佛教」,提出「人間淨土」思想,並以「建設人間淨土」作為法鼓山志業的發展理念。


本文從應用倫理學的角度,探討聖嚴法師倫理思想特色,並從其實踐軌跡中尋繹倫理關懷之核心準則,探究其在面對社會發展問題的具體回應。在情、意向度的倫理建設方案。在情感向度,從情感倫理、生命倫理及菩薩戒的信願討論。在意志向度,則從組織倫理討論法鼓宗的創建及組織經營。


貫串各篇的主軸思維則是法鼓山發展標誌---從禪者到觀音,從觀音到宗派的角色象徵,探討聖嚴法師指導現代佛教徒,如何能從照顧自己到關懷他人、從小我到大我的倫理實踐。


面對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聖嚴法師選擇創設「漢傳禪佛教法鼓宗」作為弘揚佛法與延續漢傳佛教傳統的鎮石,這是內修為禪佛教,外顯則呈現為「人間淨土」、「心靈環保」等理念,並衍伸為「心五四」、「心六倫」等社會運動及「三大教育」的廣大志業。本文嘗試著從這條主線來理解聖嚴法師在佛教現代化運動中的倫理建設,大致發現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入世取向的再確認:把宗教修學的起點設定在人間(起信),把修學的終點設定在人間(成佛),而修學歷程也始終不離人間(學法)。這是對「煩惱即菩提」、「不離世間覺」取向的人間教法的再一次肯認。


二、正視情緒的存在,肯定情感的價值:法師肯定情緒、情感的功能,在修學的安排因此必需先是向著「有情」而不是無情,是要體驗對人的關懷與關愛,而不是平等無私的愛。慈悲是平等的愛是最高境界,但此同時也就肯定了最高目標的慈悲和初始的情緒、中間的情感的直接關聯。這一個關聯的指點,則人間淨土大乘教法的脈絡才真正開通,對於世界的投入與關懷才具備了合法性。


三、重視個體小我,肯定組織大我:「無我」的修學歷程,法師設置了小我、大我的階程,並對此一歷程在修學上的重大意義特予表出。此一「大我」的施設,也即是延續太虛大師「群眾組織化」的原則,期待以原始佛教的清淨僧團為藍圖,建立有效能有組織的修學團體,俾能使佛法在人間永住。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97/博士/研究生:林其賢   指導教授:謝大寧

關鍵詞:情感倫理 ; 心靈環保 ; 人間淨土 ; 組織倫理 ; 生命倫理 ; 聖嚴法師 ; 法鼓山

英文關鍵詞:Organization ethics ; Master Sheng Yen ; Protecting the Spiritual Environment ; Emotion ethics ; pure land on earth ; Dharma Drum Mountain ; Life ethics

第一章 緒論:從人生佛教到人間淨土
1.研究主題---------------------------------------------3
2.研究方法與框架 ------------------------------------10
3.篇章結構------------------------------------------ 14

第二章 人間淨土思想的實踐與弘揚
1.佛教現代化的接力運動------------------------------- 17
2.人間淨土思想的傳承與實踐------------------------- 20
3.人間淨土思想的建設方案-------------------------- 30
4.人間淨土建設方案的價值與特色------------------------ 36
5.小結 ---------------------------------------------48

第三章 從小我到大我看法鼓宗的創建
1.前言 ------------------------------------------51
2.組織建構的難處:從小我到大我的學習轉折----------- 54
3.創建法鼓宗的目的 ------------------------------------68
4.目的實踐的要求與準則 ---------------------------83
5.組織實質目的的達成 --------------------------87
6.小結-----------------------------------------91

第四章 從組織倫理談佛教團體的經營
1.前言------------------------------------------------95
2.組織目的達成的關鍵---------------------------------96
3.平等與等差 ----------------------------------98
4.自由與紀律/民主與法治----------------------------105
5.小我在大我中成長 ----------------------------------111
6.小結---------------------------------------------115
第五章 聖嚴法師的情感倫理觀----------------------119
1.情感向度的內涵 ----------------------------------119
2.情感向度的提昇之道-------------------------------125
3.情緒管理與關懷倫理-------------------------------137
4.小結 ----------------------------------150


第六章 尋求菩薩戒的新典範
1.前言------------------------------------------155
2.法鼓山菩薩戒的內容與特點 ------------------------156
3.新典範的目標設定 ----------------------------------160
4.典範轉移的詮釋策略-------------------------------163
5.尚待解決的問題 ----------------------------------169
6.小結 -----------------------------------------174

第七章 聖嚴法師的生命關懷
1.生命意義與生命關懷-------------------------------177
2.生命意義的新詮釋:受災受難是菩薩-----------------180
3.臨終關懷-----------------------------------------183
4.推動宗教交流促進世界和平-------------------------207
5.小結 ------------------------------------------214

第八章 結語:接下來的功課
1.階段研究小結-------------------------------------215
2.人間淨土思想待繼續的發展 -----------------------218
3.接下來的功課---------------------------------220

一、叢刊
CBETA:《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 冊至第 55 冊暨第 85冊》(2008.03)
CBETA:《卍新纂續藏經.第 1 冊至第 88 冊》(2008.03)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 (臺北:善導寺,1980.三版)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 2005.01電子版)
釋印光:《印光大師全集》(臺北:佛教出版社,1967)
釋印順:《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2006.02電子4.0版)
釋聖嚴:《法鼓全集暨續編102冊》(臺北:法鼓文化,2005)
釋聖嚴:《法鼓全集》 (臺北:法鼓山基金會2007.01電子版)
 
二、工具書
佛光山電子大藏經委員會:《佛光大辭典》(臺北:佛光文化,2003電子版第3版)
朱貽庭 主編:《倫理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2002.10)
Audi, Robert (羅伯特.奧迪)主編:《劍橋哲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2002)
 
三、論著 (依作者名排序,西文依字母序、中文依筆畫數排序)
Alex Inkeles著,黃文星譯:《社會學是什麼》(臺北:香草山出版公司,1976.06)頁130-。
Anderson,L.W.(安德森)等編,譚曉玉等譯:《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40年的回顧》(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06)
Bauman, Zygmunt(齊格蒙•鮑曼)著,郁建興等譯:《生活在碎片之中︰論後現代道德》(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10月)
Berlim, Isaiah (以賽柏林)著,陳曉林譯:《自由四論》(臺北:聯經,1992.5)
Drucker, Peter F. (彼得.杜拉克)著,許是祥譯:《有效的管理者》(臺北市: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1994.11)。
Fearn, Nicholas (尼古拉斯.費恩)著,許世鵬譯:《哲學---對最古老問題的最新解答》(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7初版)頁86-
Gilligan, Carol(卡羅爾.吉利根)著,肖巍譯:《不同的聲音》(北京:中央編譯,1999.02)頁16-21
Graham, Billy (葛培理)著,餘國亮譯:《如何面對死亡》(香港,浸信會出版社,1990中文初版)
Hendin, David(大衛•韓汀)著,孟汶靜譯:《透視死亡》(臺北:東大,1997)
Jaffe, Dennis T.著,周榮輝譯:《家族企業:解讀.體檢.求生.應變》(臺北:商周文化)
Kaplan, RobertS.& Norton, David P.著,ARC譯:《劃時代的策略管理架構—以平衡計分卡有效執行企業策略》(臺北:臉譜出版,2001.12)
Kohlberg,Lawrence (郭本禹等譯):《道德發展心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9)頁161-194、599-616
Küng, Hans(孔漢思) 等:《全球倫理宣言》http://www.global-ethic.org/index.htm
MacIntyre, Alasdair C. (麥金太爾)著,宋繼傑譯:《追尋美德》(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12)
MacIntyre, Alasdair C. (麥金太爾)著,龔群 等譯:《德性之後》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1初版)
Pojman,Louis P. (波伊曼)著,江麗美 譯:《生與死:現代道德困境的挑戰》(臺北:桂冠,1997)
Rawls, John(約翰.羅爾斯)著,姚大志譯:《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上海:三聯書店,2002.05)
Saddhatissa, Hammalawa (哈瑪拉瓦.薩達提沙)著;姚治華,王曉紅譯:《佛教倫理學》(上海:上海譯文,2007)
Scheler, Max (馬克斯•謝勒),劉小楓選編:《舍勒選集》(上海:三聯,1999.1)
Scheler, Max (馬克斯•謝勒)著,Manfred S. Frings編,陳仁華 曾淑正譯:《謝勒論文集》(臺北:遠流,1991.10);
Schutz,Alfred阿弗德.休慈著,江日新譯:《馬克斯.謝勒三論》(臺北:東大,1990);
Senge,Peter M. (彼得.聖吉)著,齊若蘭 譯:《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臺北:天下文化公司,1995.08)
Shannon, Thomas (托馬斯.香農)著,肖巍譯:《生命倫理學導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1))
Vella, Jane (簡維理)著,王明心譯:《從對話中學習—提昇成人學習的有效互動與改變》(臺北:洪建全基金會,1998.8初版)
Wallerstein,I.(華勒斯坦)等著,劉健芝等編譯:《學科.知識.權力》(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3月),
Weber, Max(韋伯)著,錢永祥編譯:《學術與政治.政治作為一種志業》(臺北:允晨文化,1985,初版)
于文傑:《歐洲近代學術思想的心靈之旅》(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1)
王月清:〈禪宗戒律思想初探--以「無相戒法」和《百丈清規》為中心〉,《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四期(1999年7月)頁131-146
王月清:《中國佛教倫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1999.6)
王月清:〈禪宗戒律思想初探---以「無相戒法」和《百丈清規》為中心〉,《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四期(1999.07)
王臣瑞:《倫理學 : 理論與實踐》(臺北:台灣學生,1980)
王志嘉、楊奕華、邱泰源、羅慶徽、陳聲平:〈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有關「不施行,以及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之法律觀點〉,《台灣家醫雜誌》13卷3期(臺北: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2003.09)頁101-108
王書慶:〈敦煌文獻中五代宋初戒牒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1997.8)
王海明:《新倫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2)
王開府:〈初期佛教之「我」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3)
古正美:〈大乘佛教孝觀的發展背景〉,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圖書,1990.10)頁61-105
冉雲華:《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臺北:東大圖書,1995)
冉雲華:〈延壽的戒律思想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4期(1991.07.出版)頁297∼310
甘紹平:《應用倫理學前沿問題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10)
何炳棣:〈「克己復禮」真詮--當代新儒家杜維明治學方法的初步檢討〉,《二十一世紀》第八期(香港:中文大學,1991.12)
佐滕達玄:《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嘉義:香光書鄉,1997初版)
但昭偉:《道德教育:理論、實踐與限制》(台北:五南圖書,2002.5)
努爾曼.馬賢伊蔔拉欣.馬效智:《伊斯蘭倫理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10)
吳秀瑾:〈關懷倫理的道德蘊涵:試論女性主義的道德知識生產與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六期(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2006.07)頁107-162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11)
宋光宇:〈為什麼佛教可以征服華人而基督教不能?〉,《佛學與科學》6卷2期(臺北:圓覺文教基金會,2005年7月)頁66-87
李世傑:〈佛教法律哲學的精要〉,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10)頁74-77
李世傑:〈佛教法律哲學的精要〉,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10)
李四龍:〈教理、僧制與儀軌--宗派佛教成立的三個因素〉,《普門學報》第14期(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3/03)頁99-120
李亦園、楊國樞編:《中國人的性格---科際綜合性的討論》(臺北:全國出版社,1972.07初版)。
李明輝:〈孟子的四端之心與康得的道德情感〉,《鵝湖學誌》第3期(1989)頁1-35
李炳南:《修學法要續編》(台中:青蓮,2005)
李炳南:《弘護小品》(台中:青蓮,1975)
李富華:〈佛教典籍的傳譯與中國佛教宗派〉,《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9.7月)頁97-112
李瑞全:〈「安樂死」之語意分析〉,《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4期(中壢:中央大學,1997.10)頁3
杜維明:〈從既驚訝又榮幸到迷惑而費解--寫在敬答何炳棣教授之前〉,《二十一世紀》第八期(香港:中文大學,1991.12);
沈清松:〈情意發展與實踐智慧〉,《通識教育季刊》5卷1期(臺北:1998.3);
汪暉:〈當代中國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7期(2000.3)
肖巍:〈關懷倫理學:主題與思考〉,《教學與研究》(1999年第3期)
季羨林:《季羨林佛教學術論文集》(臺北,東初出版社,民國84年4月初版)頁55-68
宗喀巴:《菩提正道菩薩戒論》(香港:香港佛經流通處,1970)
念生(蔡):〈依《瓔珞本業經》傳在家菩薩戒之管見〉,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10)頁113-120
林其賢:《聖嚴法師七十年譜》(臺北:法鼓文化,2000.03)
林建福:《德行、情緒與道德教育》(臺北:學富文化,2006.03)
林朝成:〈關懷與正義:佛教觀點的詮譯〉,《人間佛教.薪火相傳》
林綺雲 編:《生死學》(臺北:洪葉文化公司,2000.7)
法鼓山:〈菩薩戒戒壇儀範〉(臺北:農禪寺,1995
邱仁宗:《生死之間:道德難題與生命倫理》(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88)
金耀基:《中國的「現代轉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
青井和夫:《社會學原理》(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1)
苟嘉陵:《作個喜悅的人:念處今論》(臺北:圓明,2000.08)
倪愫馨:《組織倫理:現代性文明的道德哲學悖論及其轉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8)頁108
夏金華:〈圓瑛大師與上海普濟寺、靜安寺改制的因緣〉,《香港佛教月刊》581期(香港:香港佛教聯合會,2008.11)
孫文憲:〈批判理論和文化研究的“問題意識”〉,《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4卷1期(2007.01)頁17-21
孫效智:〈安樂死的倫理反省〉,《文史哲學報》45期(臺北:台灣大學文學院,1996.12)頁85-113;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學生書局,1980.4新台一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4新1版)
徐道鄰:《中國法制史論集》(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初版)
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臺北:張老師,1996)頁457
張春興:《心理學》(臺北:台灣東華圖書,1977)
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10)
張曼濤編:《律宗概述及其成立與發展》(臺北,大乘文化,1980.10)
梁乃崇:《真愛.源源不絕的喜悅》(臺北:圓覺文教基金會)
淨空法師:〈弘法三十年之心得〉(錄音MP3,1989年講於屏東東山寺)
郭齊勇編:《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1)
陳玉蛟:《阿底峽與菩提道燈釋》(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初版)
陳垣:《明季滇黔佛教考》,《中國佛教之歷史研究》(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頁13-
陳榮基:〈緩和醫療與自然死不是安樂死〉,《蓮花會刊》41期(2000年5月)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臺北:正中,1993)
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1990.10)
勞政武:《戒律學原理---佛律與國法》(臺北:老古文化,1999台初版)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9)頁248
費孝通:《鄉土中國.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馮觀富:《情緒心理學》(臺北:心理,2005)。
黃仁宇:《新時代的歷史觀》(臺北:台灣商務,1998)
黃光國:《科學哲學與創造力》(臺北:立緒2002.03)頁1-45
黃俊傑、江宜樺編:《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8月)
黃慶明:〈休姆論道德觀念〉,《鵝湖月刊》(臺北:鵝湖月刊,)頁11至23
楊白衣(龍慧):〈戒律大綱及刑罰〉,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10)
楊白衣(龍慧):〈梵網與瑜伽〉,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10)
楊忠 等:《組織行為學:中國文化視角》(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12)頁400-
楊念群:《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5)第五章
楊郁文:〈以四部阿含經為主綜論原始佛教之我與無我〉,《中華佛學學報》第2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88)頁1-65;
楊國樞、文崇一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0)
楊惠南:〈佛在人間----印順導師之「人間佛教」的分析〉,《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臺北:法光出版,1991.04)
楊惠南:〈從「境解脫」到「心解脫」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態學〉,《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楊惠南:〈當代台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以「預約人間淨土」和「心靈環保」為例〉,《當代》104期(臺北︰當代雜誌社,1994年12月)
楊惠南:〈不厭生死•不欣涅槃——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精髓〉,《慶祝印順長老百歲嵩壽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2005.04)
楊鴻台:《死亡社會學》(上海:社科院,2000)頁230-231;
葉文意:〈貪之研究〉,《法相學會輯刊》第一輯(香港:法相學會)
葉保強:〈有關應用倫理學的誤解與迷思〉,《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9期(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室,2004.2)頁24-29。
業露華:〈中國佛教孝道觀的發展〉,《五臺山研究》第1期(太原:五臺山研究會,1997.01)頁3-9
趙敦華:《人性和倫理的跨文化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01)
劉述先:〈從方法論的角度論何炳棣教授對「克己復禮」的解釋〉,《二十一世紀》第九期(香港:中文大學,1992.2)
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立緒,2001.04)
蔡天生:《非營利組織志工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以管理滿意度與組織承諾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12)
蔡念生(念生):〈依瓔珞本業經傳在家菩薩戒之管見〉,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10)
鄭正博:《互補倫理學---倫理學的理論系統釐清》(高雄:高雄復文圖書,1998)第六章、第七章及附錄各文。
余秋雨:《文化苦旅》(臺北:爾雅,1992.11)
蕭宏恩:〈由儒家的觀點來看寬容與臨終關懷〉,《哲學與文化》27卷第1期
霍韜晦:〈原始佛教「無我」觀念的探討〉,《佛光電子大藏經阿含藏.附錄》
戴華:〈不同的道德聲音:姬莉根(CarolGilligan)的關懷倫理與康得的道德觀點〉,《臺灣哲學學會2001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謝大寧:《頓悟之道:勝鬘經講記》(臺北:東大圖書,2002.04)
謝明昆:《道德教學法》(臺北:心理出版社,1994年8月)頁6-
藍吉富編:《印順導師的思想與學問》(臺北:正聞出版社,1986年重版)
釋仁俊:〈律制最重視諫與議〉,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10)
釋弘一:《弘一大師演講全集》(臺北:天華出版公司,1980.04)
釋明性:〈瑜伽菩薩戒本與梵網經略談〉,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10)
釋恆清:〈佛教的自殺觀〉,《哲學論評》第9期(1986年1月),頁1-5。
釋昭慧:〈「心靈環保」之我見〉,《自立晚報》2001年5月23日
釋昭慧:〈「自然死」與「安樂死」:一個佛法向度的倫理探索〉,《自由時報.自由廣場》(2002.06.05)
釋昭慧:《律學今詮》(臺北:法界出版社,1999.9初版)
釋昭慧:《佛教倫理學》(台北:法界,1995)
釋昭慧:《佛教規範倫理學》(台北:法界,2003)
釋昭慧:《佛教後設倫理學》(台北:法界,2008)
釋惠空:〈佛教僧團辦大學的理念與展望〉,《佛藏》22期(2001年6月)
釋惠敏:〈「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臺北:中華佛教研究所,1997年7月)
釋惠敏:〈漢傳「受戒法」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九期(1996.07)頁65-82
釋惠敏:〈安寧療護的佛教倫理觀〉,《安寧療護》(臺北:1996年8月號)頁45~49。
釋惠敏:〈漢傳「受戒法」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 第9期(1996.07.出版)頁65-82
釋湛如:〈敦煌菩薩戒儀與菩薩戒牒之研究〉,《敦煌研究》1997:2=52 (1997.5) 頁74-85
甦諦果比丘:〈論拆除維生系統與殺生罪之成立〉,2001/7/20,【http://www.infs.idv.tw/05_forest/forest007_suddhiko.htm】
釋會性:《菩薩戒本經講記》(台中,青蓮出版社,1994
釋聖嚴:《承先啟後的中華禪法鼓宗》(臺北:法鼓山文化中心,2006.10初版)
釋續明:〈聲聞戒與菩薩戒〉,張曼濤編:《律宗概述及其成立與發展》(臺北,大乘文化,1980.10)
釋續明:〈菩薩律儀〉,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10)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