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一百節課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一百節課
思考題
384、菩提心有哪些不同的分類?具體應該怎麼解釋?瞭解這些對你有何幫助?
385、像地藏菩薩那樣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否他就永遠不能成佛了?為什麼?這樣發願有什麼必要?
386、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有哪些差別?你現在處於什麼階段?這樣的菩提心,依靠什麼才能獲得?
387、正式發心時,需要有哪些觀想和思維?這對生起菩提心有何幫助?你對“發心不為主,生心乃為主”這句話,有怎樣的體會?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今天開始講“發殊勝菩提心”。
我們學院這邊的人,正在修十萬遍發心;而外面的人,也依靠光碟等學習資料,在共同學習這部分內容。不管怎麼樣,大家一定要盡力發起菩提心。
關於發菩提心的因,《十法經》中講了四種:第一、見到菩提心的功德而發心;第二、對佛陀生起誠摯的信心而發心;第三、看見眾生非常可憐而發心;第四、依靠善知識的攝受和調教而發心。還有,《菩薩地論》中也講了發菩提心的四種因,比如,具足菩薩種性的緣故,依靠佛陀、菩薩和善知識的攝受,見到眾生的痛苦而生大悲,對菩薩的難行苦行心無怯弱。
總之,諸佛菩薩往昔發了這樣的心,如今才能饒益無量眾生,我們也要如是效仿,因為利益眾生的唯一途徑,就是發菩提心。《諸法最上王經》也說:“若人心喜樂,過去佛菩提,鬚髮菩提心,當修菩薩行。”如果你希求過去諸佛所獲得的菩提,就必須發起殊勝的菩提心,並將其付諸於實際行動,真正去行持。
當然,發菩提心之前,首先一定要修四無量心,理論上要通達,行為上也要修持,還要了知菩提心的功德、眾生的痛苦,這樣的話,才能發起真實的菩提心。
丁二(發殊勝菩提心)分二:一、發心之分類;二、正式發心。
戊一、發心之分類:
◎ 菩提心在心力方面的不同分類
從心力的角度來分,菩提心有如國王之發心、如舟子之發心、如牧童之發心三種。
(一)如國王之發心
國王首先要摧伏敵方,得到自方的擁戴,自己先登上王位,再維護屬下臣民。同樣,希求自己先得佛果,之後再將一切眾生安置於佛地,這種發心就稱為如國王之發心。
(二)如舟子之發心
所謂的舟子,也就是船夫。他的願望是自己與所有船客同時趨達彼岸。同樣,希求自己與一切眾生一同獲得佛果,這種發心就叫如舟子之發心。
(三)如牧童之發心
牧童為了使牛羊先吃草喝水,免遭豺狼等猛獸侵害,就將它們趕在前面,自己隨後而行。同樣,希求先將三界眾生安置於佛果,之後自己再成佛,這種發心稱為如牧童之發心。
《大圓滿心性休息》中也講了這三種發心,並引用《大寶積經》的教證說:如國王之發心,又叫廣大欲樂之發心,這種心力屬於下等,是鈍根者的發心,需經三十三大阿僧只劫才能成佛;
如舟子之發心,又稱殊勝智慧之發心,這種心力屬於中等,是中根者的發心,需經七大阿僧只劫才能成佛,就像彌勒菩薩的發心;
如牧童之發心,則稱為無與倫比之發心,發心者具有非凡巨大的心力,是利根者的發心,經三大阿僧只劫即可成佛,就像文殊菩薩的發心那樣[1]。
印光大師也講過:“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當然,這裡的“人”指代一切眾生,否則,菩提心的範圍僅限於人,肯定是不行的。現在很多學佛的人,一提起人類的利益,都願意為此而努力,至於人類以外的其他眾生,包括有些大乘修行人也不強調,這種做法不太符合大乘教義。其實,三界中的所有眾生,都是我們要饒益的物件,這一點務必要牢記!
關於第三種發心,有人或許會提出疑問:“假如把一切眾生先度完了,自己最後成佛,那成佛後就沒事可做了。因為佛陀的事業就是利益眾生,除此之外也沒有別的,倘若眾生全部已度完了,成佛又有什麼必要呢?”
這個你不用擔心,三界眾生是不可能度完的。如果眾生有邊際,倒是可以被度盡;但由於眾生無邊的緣故,就不可能有度盡的一天。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要這樣發心呢?這主要是體現了發心者的心力強大。雖然他想先度盡眾生,然後再解脫,但依靠這種巨大的心力,自己反而會最快成佛。就像有些人平時處處想著別人,寧可餓死也要讓別人先吃飽,這樣的人自會贏得眾人愛戴,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特別困難。
所以,這三個比喻,是描述了大乘佛子的心力之別,並不是說非要自己和眾生同時成佛,或者先度完一切眾生,自己再成佛。這個問題在解釋時,應該要這樣來理解。
◎ 菩提心在地道方面的不同分類
依五道十地的界限來分,菩提心則有四種:勝解行發心、清淨意樂發心、異熟發心、斷障發心。如《經莊嚴論》雲:“信行與淨依,報得及無障,發心依諸地,差別有四種。”
(一)勝解行發心
資糧道和加行道的發心,就是勝解行發心。
這屬於凡夫地的發心,即產生一種信解和勸勉的心:“我要利益眾生、獲得佛果,一定要發無上殊勝的心!”自相續中有一種強制性或勤作性的發心。
(二)清淨意樂發心
一地至七地的發心,叫做清淨意樂發心。
為什麼叫清淨意樂呢?因為一地到七地已超凡入聖,發心不像凡夫人那樣摻有自私自利——現在很多人再怎麼發菩提心,也無法完全斷掉自私自利。有人說:“這件事情從頭到尾,我一點一滴的自利心都沒有,全是為眾生、為國家、為社會……”說得倒特別好聽,但這對凡夫人來講,是很困難的。而一地到七地的菩薩,已經超越了凡夫地,除了利益眾生的心態以外沒有其他,因此,可以叫做清淨的發心。
(三)異熟發心
清淨三地(八地至十地)的發心,叫異熟發心。
學過《俱舍論》的人都知道,所謂的異熟,就是不管你願不願意,都會自然成熟。比如,你墮地獄的異熟果,就算不願意接受,也肯定要墮;或者殺生的話,短命多病的果報,你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都會自然而然成熟。同樣,到了清淨三地時,利益眾生的發心就像河水往下流一樣,無勤中會任運產生,不需要別人勸勉,也用不著自己時時提醒。
(四)斷障發心
到了佛地時,已斷除了所知障和煩惱障——按照寧瑪派的觀點,煩惱障早在八地就已斷盡;所知障的最細微部分,則在佛地徹底根除[2]。此時,二障都得以清淨,故稱為斷障發心。
這是從地道方面來分的四種發心。此處主要指的是五道;如果是十地的話,就不包括最前面的勝解行發心。
◎ 菩提心在本體方面的不同分類
從發心本體的側面來分,菩提心有世俗、勝義兩種。
(一)世俗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入行論》雲:“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
願菩提心,就如同想去一個地方;行菩提心,則不僅是心裡想去,而且實際行動中已開始做了。同樣,我們發心想要利益眾生,就屬於願菩提心;不但是心裡發誓,還要行持六度萬行,這就是行菩提心。
有些人天天說發菩提心,已經說了好多年,但真正遇到眾生的事時,不理不睬、不聞不問,眼睛閉起來了,行為也變成慢動作,逐漸逐漸就不動了;而一遇到自己的事,眼睛睜得大大的,行動也非常快速。這樣的話,你只有發心,卻沒有在行動中體現,就不能叫真正有菩提心。
而有些人從來沒發過菩提心,只是行為上做做善事,發放佈施也好、守持戒律也好,表面上看是菩薩的行為,但從來沒想過度化眾生,讓眾生獲得佛果。這些只是無願的行為,內心未被願心攝持的話,也不算是有菩提心。
沒有學過大乘佛教的人,對這些都不太懂。現在有些善知識宣稱不要聞思,其實,你如果是利根者,那什麼法都不聽,只要上師直指一下,即可當下證悟,安住于特別高的境界中,這在禪宗、大圓滿中也有。但你到底是不是這種根基?自己應該好好觀察一下。
如今很多人都特別喜歡當“利根者”,因為修加行、發菩提心、六度萬行特別累,所以他不願意從一年級讀起,而妄圖一步登天,直接就拿博士文憑,這是很不現實的。在世間上,你依靠種種關係,拿個博士文憑也許可以,但沒有博士學問的話,光有一個本本,到處說“我是某某大學畢業的博士”,在工作中必定會捉襟見肘。反之,假如你有真才實學,就算沒有那一紙文憑,或者別人的認可,照樣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同樣,倘若你有真實的境界,即使沒人認定你是大成就者,你依舊可以利益很多眾生。
關於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的差別,這裡講了一個比喻:就像一人去拉薩,首先他懷有“我要去拉薩”的想法。(在華智仁波切的時代,去拉薩是藏族人特別嚮往的,見覺沃佛像也是一生中最大的夢想。)同樣,我們最初懷著這樣的願望“我要令一切眾生獲得圓滿正等覺果位”,這相當於“欲行”,叫做願菩提心。
(我們講《入菩薩行論》時,對這個道理也講過,大家應該都清楚。願菩提心就是發心“我要去度眾生”,很多人聽聞大乘經論時,常會產生這種念頭,跟大家一起也舉手發了願。但實際去做的時候,尤其遇到脾氣不太好的眾生,自己就很容易退下來。)
去拉薩的人,要先準備好途中所需的口糧、驢馬等,然後正式啟程上路。同樣,為了使一切眾生獲得圓滿佛果,我們在實際行動中,修學佈施、持戒、安忍、精進、靜慮、智慧等六度,相當於“正行”,這就叫做行菩提心。
(在座的人應該都發過這個願,不但是發願,而且行動中多多少少也在做。而剛學大乘佛法的人,可能還沒有正式啟程,只是在準備口糧的階段。)
這樣的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屬於世俗菩提心。發起這種菩提心,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雖然口頭上說說倒不難,但在生活中遇到違緣時,這種心就可能蕩然無存了。尤其是在家人,發菩提心更是難上加難,《優婆塞戒經》中也說:“出家之人,發菩提心,此不為難。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是乃名為不可思議。”
現在個別的修行人,一邊在家生活,一邊發起這樣的大乘菩提心,我覺得極其難得。希望你們在有生之年,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要退,若能如此,即使你今生修行不是特別成功,但沒有捨棄菩提心的話,《華嚴經》中用金剛鑽石的比喻也說了[3],這種善根無與倫比,將來不會墮入惡趣。法王如意寶在不同的教言中,對此也再再強調過。所以,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遇到這麼好的菩提心教法,萬萬不要輕言放棄!
(二)勝義菩提心
在資糧道、加行道中,依靠世俗菩提心,經過一大阿僧只劫的長期修心,最後證悟諸法實相、遠離一切戲論的空性,獲得一地菩薩的果位,這就是勝義菩提心。《藥師經儀軌》中也說,勝義菩提心是遠離一切戲論的境界。
從一地菩薩開始,我認為才是真正的開悟,此時才有了勝義菩提心。有些人雖沒有證得一地,但也可以獲得與勝義菩提心相似的境界,比如在加行道忍位時,就能不墮惡趣,對萬法本體有總相上的開悟,那個時候,基本也可以稱為有勝義菩提心——注意啊,我這裡有“基本”兩個字!不然,學過因明的有些人,等一會兒就要跟我辯論了。
真正的勝義菩提心,必須依靠修行才能獲得,不依賴於儀軌。而初學者發世俗菩提心,則需要依靠儀軌——我們每天上課前念的課誦中,就有發菩提心的儀軌:“傑達溫傑得夏吉,向卻特呢傑巴當……”也就是說,往昔如來怎麼樣發心,現在我也如是發心。每天至少念一遍的話,作為凡夫人來講不可缺少。
所以,我平時特別喜歡上課,這樣大家就有機會共同發心了。如果沒有上課,你也應按照菩薩戒的要求,最好白天三次、晚上三次,一天六次發菩提心;實在做不到的話,最低也要一天一次。假如你連這個都不行,十天、一個月、一年也沒有發心一次,除非你是菩薩,否則,作為凡夫人的話,天天自以為很了不起,認為自己是成就者,這完全是自欺欺人。
為什麼呢?因為你真能沒有貪嗔癡等一切煩惱,那說已獲得須陀洹、阿羅漢等聖果也未嘗不可。但你的煩惱那麼強烈、熾盛,還認為自己是成就者,這只能是“煩惱”的成就者。所以,現在很多人不容易認清自己。
作為凡夫人,我們每天最好念一遍發心偈,在上師或皈依境面前受菩薩戒,這非常有必要。這樣的行為,在有生之年中不要換來換去。現在很多人喜新厭舊,跟這個上師學一學,過段時間又到另一個上師那裡去,嘗嘗那個傳承的味道。其實你再怎麼換,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義也都一樣,噶舉派、噶當派、格魯派、禪宗、淨土宗,這些都沒什麼差別。心不穩定的人,到哪裡也不一定能真正受益,所以,希望大家要長期、穩定地把一個法作為主修,為了使自己所生起的菩提心不退失,並且日益增上,要隨時隨地、反反復複這樣受菩薩戒。
戊二、正式發心:
像前面修“皈依”時明觀皈依境那樣,在自己前方的虛空中,觀想蓮花生大士,佛陀、佛經、僧眾等三寶所依,以及傳承上師、護法聖眾,作為自己發心的見證。
接著,心裡默默思維:“遍虛空的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的生生世世中,都無一例外做過我的父母。在當父母時,他們均與今生的父母完全相同,對我倍加疼愛、精心哺育,有好吃的先給我吃,有好衣服先給我穿,極其慈愛地撫養我成長,恩重如山。”(這個很關鍵!現在大家正在修十萬遍發心,不知道對此想了沒有?如果你不想、不修,我再怎麼講也沒有用。)
在噶當派的教言中,有七種修法觀修菩提心[4],首先就是知母、念恩。也就是說,三界中的所有眾生,全部當過我們的父母,當父母時,真的跟現在的父母沒有差別,除了少數前世因緣不好的以外,作為父母,對孩子的疼愛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對這些道理,我們要通過教證、理證先了知,然後再正式地修行,進而產生不退的菩提心,發願一定要把眾生度盡。
然後再繼續想:“所有這些大恩父母,如今正沉溺在輪回大苦海中,被無明愚癡的黑暗所蒙蔽,茫然不知取捨,遇不到開示正道的善知識,孤苦伶仃,沒有人救護,沒有人援助,沒有指望處,也沒有皈依處,猶如無依無靠漂泊在曠野中的盲人一樣。所有這些老母有情,流轉在這個輪回中,我獨自一人獲得解脫有什麼用呢?因此,為了一切眾生,我要發殊勝菩提心,隨學往昔佛子菩薩的廣大行為,為了輪回中的芸芸蒼生全部解脫而精進修持。”
佛陀在《大集經》中也說:“眾生心亂故,墮在生死河,如盲無所見,常為苦所沒。”眾生因為心被貪嗔癡所迷亂,墮在生死的江河裡沉沉浮浮,就像盲人因為看不見,經常被各種痛苦所逼迫一樣。所以,我們務必要發願度化這些眾生,並盡可能多地念誦下面的發心偈[5]:
@R: $- 5S$?- $%- 2-(- ^:A- m/- <A?- GA?;
吙 那湊囊瓦切 得怎瑞記
吙 種種顯現水月幻化紋
:#R<- 2- =- $- o.- .- :H3?- 0:A- :PR;
扣瓦樂革傑德恰 波 晝
相續漂泊輪回眾有情
<%- <A$- :R.- $?=- .LA%?- ?- %=- $?R- KA<;
讓熱慪 薩 揚 色鄂 瘦 謝
為于自證光明界休息
5.- 3J.- 28A- ;A- %%- /?- ?J3?- 2*J.- .R;
擦美月葉昂內 塞 吉鬥
以四無量境界而發心
這個用藏文念也可以。意思就是,世間上的一切顯現,猶如水中的花紋般顯而無自性,但眾生對此一無所知,以無明漂泊在輪回中。為了讓他們在自證的光明法界中,獲得永遠的休息、解脫,我們應先發四無量心,四無量心的境界修到了一定時候,再正式地發菩提心。
大家在念這個時,一定要想到為了眾生的安樂,自己可以付出一切。若能如此,就會如《經莊嚴論》所雲:“世間求自樂,不樂恒極苦;菩薩勤樂他,二利成上樂。”世間人只求自己快樂,結果不但不快樂,反而恒時沉溺在輪回中受苦,始終得不到休息;而菩薩的話,一味只想幫助眾生,最終自利和他利都成就了,這樣的快樂才是最殊勝的。所以,我們在發心時,心量一定要廣大,要把眾生的安樂放在首位。
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觀想諸佛如來的身相;或者思維菩提心的利益、功德;或者發願“眾生是如此痛苦,諸佛菩薩怎樣發願利他,我也應該這樣發願”,如《華嚴經》雲:“一切眾生諸趣中,各隨其業而受身,生老病死所逼迫,身心恒受無邊苦。為欲安樂彼眾生,發起最勝菩提志。”然後,最低要念誦十萬遍發心偈。
這樣的話,你就會經常想著眾生的事情,修完了以後,在利益眾生方面絕對有強大的力量。不過,你如果只是數量上完成,品質上卻不過關,那心態不一定有很大改變。但不管怎麼樣,按照傳承上師的傳統,修加行的時候,發心十萬遍一定要念。
每次念完一座之後,我們還要結座。此時,對一切聖眾生起無比的信心,滿懷恭敬地觀想:所有聖尊從邊緣依次化光,融入中央三寶總集的上師蓮花生大士中,上師蓮花生大士也化光融入自身。依靠這種外緣,使自己生起一切尊眾相續中的勝義菩提心。
再念誦發願偈:“勝寶菩提心,未生令生起,已生令不退,願其日增上。”藏文則是:“向卻森巧仁波切,瑪姬巴南吉傑吉,吉巴年巴美巴央,功內功德培瓦效。”這在每天念的發心儀軌中也有。
(很多上師見到佛像、朝拜聖地時,經常念這個偈頌發願:願自相續中的菩提心,沒有生起的話,要快快地生起;已經生起的話,永遠不要退失。《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也說:“若有未發菩提心者,則能令發;已發心者,能令不退。”平時發這種心非常重要!)
最後,以“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兩偈來作回向。如果你有時間,則可以念完《開顯解脫道》的後面部分,或者念一遍《普賢行願品》、《大圓滿願詞》[6]。
大家修菩提心時,最好是把它當作一件重要的事情,如此菩提心才生得起來。否則,馬馬虎虎地觀想,發心偈也念得特別快,甚至比觀音心咒還快,不用兩三天就念完十萬遍了,這樣效果不會太明顯。
其實,數目上完成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內心要反復思維菩提心的利益,觀想菩提心的修法,祈禱諸佛菩薩的加持融入自相續。以前你相續中都是凡夫的自私自利,所作所為每天都為了我我我,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但從今天開始,請諸佛菩薩加持自己利益眾生,要這樣發願。
◎ 生起菩提心的殊勝功德
這樣發菩提心,完全概括了佛陀八萬四千法門的精華,可以說是“有則皆足、無則皆缺”的教言,相當於百病一藥的萬應丹。《大寶積經》亦雲:“菩提心最勝,如阿伽陀藥,能除一切病,與一切安樂。”
所以,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在家也好、出家也好,都要儘量生起菩提心。如果沒有菩提心,口頭上說得再好聽,實際上也沒有多大實質。
要知道,積累資糧、淨除業障的一切修法,如觀修本尊、持誦咒語、講經說法、念阿彌陀佛等,統統是為了使自己生起菩提心的方便。有了菩提心的話,什麼都好辦,如《大寶積經》雲:“大心菩提心,諸心中最上,解脫一切縛,具足諸功德。”如果不依靠菩提心,就算憑藉各種千差萬別的途徑,也根本不能獲得圓滿佛果。
現在很多佛教徒都不懂這個道理,而我們有幸遇到大乘佛法,聽受了上師對菩提心的開示,確實不是一般的福報。我經常都這樣想:“如今21世紀的人類,內心非常複雜,生活也多樣化,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我們有緣遇上大乘佛教,並能了知它的精華教義,懂得取捨之理,實在太幸運了!”我就曾遇到過有些人,他們學了《入菩薩行論》以後,覺得人生有了新的方向,依靠寂天菩薩的智慧和加持,點亮了一盞解脫的明燈。
我們若能生起菩提心,那無論修持任何法,都會成為獲得圓滿佛果的因。即使沒有天天修法,而是在提水、炒菜、打字、挖土,若以菩提心攝持的話,這些也會成為解脫之因。所以,大家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要通過各種方便,想盡一切辦法生起這顆菩提心。
值得一提的是,本來,所有上師都跟佛陀沒什麼差別,但宣講菩提心竅訣的上師,使我們邁入大乘聖道,因此,與開示其他教言的上師相比,他們恩德更大更深,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無法用任何東西來回報,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地幫助眾生。
當年,阿底峽尊者提到其他上師的尊名時,雙手合掌在胸前。而當說起金洲上師時,就雙手合掌在頭頂,並且一邊流淚,一邊稱呼上師的尊名。
弟子們問尊者:“您在提到諸位上師時,有這樣的差別。到底是因為上師們功德大小有別,還是對您的恩德深淺有別呢?”
尊者回答:“我所有的上師,全部是大成就者,所以功德無有大小,但恩德卻有深淺之別。我相續中這少分菩提心,就是依靠金洲上師才獲得的,因此,他老人家對我恩德極大。”
阿底峽尊者依止的上師,法尊法師翻譯的傳記中說,一共有157位。尊者認為每位上師都跟佛陀無別,我們也要學習這種清淨心。不然,有些邪見重的人,對得過法的上師,覺得這個也是凡夫,那個也是凡夫,好像一個成就者都找不到,這就是自己沒有清淨心所致。
以前,阿底峽尊者初聽到金洲上師的名字,就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發願一定要去依止。後來,他帶了125位弟子前往金洲(今印尼的蘇門答臘),在海上航行了十三個月。途中,大自在天變成大摩羯陀魚百般阻撓,還有半個月中船一直不能行進等,遇到了很多很多違緣,最後才抵達那裡,依止金洲上師十二年,主要學習《集學論》、《現觀莊嚴論》、《入菩薩行論》,唯一修自他交換的菩提心。最後,他獲得了上師相續中的一切功德,又跟著贍部洲的商人返回了故鄉。阿底峽尊者來到藏地時,也經常讚歎金洲上師,說自己的這顆菩提心,完全來自于金洲上師。
大家在修發心時,光是口頭上說說“我要發菩提心”,這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就是一定要想方設法,真正生起利他的菩提心,即所謂的“發心不為主,生心乃為主”。這一點,每個人都有自知之明,可以好好觀察自己。如果有了菩提心,修任何法都很容易,幫助眾生也不會失敗。即使有一些失敗,因為沒有自私自利,也會比較隨緣,不會感到痛苦。因為,痛苦的來源就是自私自利。
前段時間,我看到個別道友度眾生時特別苦惱,就勸他們要隨緣,不要有自私自利。如果有了自私自利,中間會做很多壞事,自己真的非常慚愧;如果沒有的話,只要盡心盡力,應該都會善始善終。
華智仁波切說:“如果沒有生起菩提心,就算口頭上念數十萬遍發心偈,也沒有芝麻許的實義。”可見,不光是十萬遍,就算是“數十萬遍”,沒有菩提心攝持的話,也沒有一點一滴的利益。對此,法王如意寶等上師們在解釋時說:“這是低劣加否定的用法。意思是指,若沒有生起利益眾生的菩提心,即使天天念發心偈,功德也特別特別小。但也不是一點利益都沒有,相續中還是可以種下善根的。”
其實,假如你在佛菩薩面前立下菩提心的誓言,卻沒有實際去做,顯然欺騙了諸佛菩薩,沒有比這更嚴重的罪業了。所以,大家不管遇到什麼情況,菩提心都不能退。《大集經》也說:“十方世界惡眾生,執持刀杖逼我身,心終不動失菩提,憐湣一切眾生故。”縱然十方世界的惡劣眾生,手持種種武器,逼你捨棄菩提心,你也千萬不能動搖,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眾生非常可憐,你已在諸佛菩薩面前發了誓,要度化他們。若能擁有堅定的誓言,菩提心就不會退轉,自己的修行也會成功。
因此,我們務必要斷除欺誑眾生的行為,盡心盡力使自己生起菩提心。這是每個修行人的目標!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1] 據有些經典說,賢劫千佛都在文殊菩薩面前發過菩提心。後來他們已經成佛,文殊菩薩仍以菩薩的身份在度眾生。
[2] 《入中論》說,大乘菩薩從資糧道一直到七地,主要是遣除煩惱障;八地以上遣除所知障。具體而言,在一地時,遍計煩惱障已被遣除;二地至七地則斷煩惱障的俱生種子;從八地開始遣除所知障。
[3] 《華嚴經》雲:“譬如金剛寶縱然壞損,亦勝過所有上等金飾,且不失金剛寶之名。善男子,同理,發菩提心之金剛寶縱然離開勤奮,亦勝過一切聲聞緣覺功德之金飾,亦不失菩薩之名,複能遣除輪回之一切貧困。”
[4] 七種修法依次為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勝解信、生起。《菩提道次第廣論》雲:“七因果者,謂正等覺菩提心生,此心又從增上意樂,意樂從悲,大悲從慈,慈從報恩,報從念恩,憶念恩者從知母生,是為七種。”
[5] 或者念《開顯解脫道》中的發心偈。
[6] 得過大圓滿灌頂的人,才可以念《大圓滿願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