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菩提心之本體:最後能對無量的眾生生起猛利的慈悲心,此時一心欲救渡眾生。而度化眾生的殊勝方便就是成佛轉法輪。是故發誓為成佛行佛道,這個“慈悲心”及“發誓”就是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要具有兩個條件。一、對無邊眾生生起大悲心。二、為度一切眾生發誓成佛。其二思維稱為菩提心。現證莊嚴論雲:“發心為利他,欲得正菩提。”
發菩提心之詞念誦法:
自己面前空中觀想福田與歸依境一樣,於座前發誓:“自從無始以來曾做過無數次自己父母的眾生,以各自的業力招感種種苦樂現象,顯而無實有猶如水中月影之紋,使其迷沒,而漂流在輪回相續的無依無怙的罪苦眾生,今我為了從輪回苦海中救渡他們使其安寧休息于自智大光明的智慧中即獲得究竟解脫,故發誓以四無量心發菩提之心。”如是一心發誓願並誦發心偈:
種種現象水月紋,漂流輪回相續眾,
安于自智光明故,以四無量發菩提。
此偈須誦十萬遍(本傳承為三萬遍至百萬遍不等)後,再誦一萬遍作為補充。
起坐時,再對福田發起信心,福田化光融入自身,因此其心相續的勝義菩提心轉生於自心中,並心專注於空性之中。最後發誓願及回向善根。
受菩薩戒之方式:
自心相續中生起這樣的菩提心時,方可受戒。受戒之前學好菩薩戒的學處,看自己能受那一種戒,利根及中根頓根者的學處是有難易的區別的。選擇好自己所受的戒律後,一般是由具有菩提心及其戒並會傳戒的大乘善知識坐前受戒。利根者或沒有善知識者便可把佛菩薩觀想于面前空中,於其前受戒亦可。受戒時必須要具有菩提心,否則,僅僅誦傳戒儀軌是不可能得到菩薩戒的。
另外,需每日早晨自受菩薩戒,觀想福田並於座前發誓往昔佛陀怎樣發菩提心,我也如是發菩提心,往昔佛陀怎樣行菩薩之學處,我也如是行菩薩的學處並誦受戒儀軌:“祈請安住十方諸佛出有壞……”等等。
菩提心的學處分二
一、願菩提心之學處亦分三: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
①自他平等:自己是欲受快樂,不願意受痛苦的,他人也如此。是故需做自他共同離苦得樂之事業。若生起貪自嗔他的邪想,要當下斷除,而視自他平等。
②自他相換:親眼見到受苦的眾生時或自前觀想受苦眾生,呼出氣的時候自己的所有受用、善根等圓滿變為白色氣體融入其眾生之身,其眾生獲得無上安樂。吸氣時其眾生的一切病魔痛苦變為黑氣吸入自身,自己代受他的痛苦。由此眾生遠離一切痛苦,如是誠心修持,口亦誦:
若樂施諸眾,願樂使滿天,若苦代諸苦,願乾痛苦海。
自己遇到病疼等痛苦時,應思維:非常可憐此世上有無數的眾生正在受如此或比此更苦的痛苦,願我能代受他們的一切痛苦,願他們離苦得樂。遇到快樂的時候,應思維:願以我此快樂能夠使無邊眾生幸福,能使無邊眾生離苦。自他相換乃入大乘者的究竟所修,此心若生一刹那也能清淨多劫之罪,能使圓滿廣大福慧資糧,能使惡趣邪道得解脫,是故非常重要。
③自輕他重:應思維:如果眾生能得解脫的話,寧可我一人代一切眾生受苦並常流轉於輪回之中。如是一心發願後專注於無緣之中,應知曉自他皆如夢如幻般的顯而無實有。
二、行菩提心的學處:
即行六度:佈施度:佈施財、法、無畏,使眾生滿願。持戒度:持別解脫戒、菩薩戒以及密乘戒,不害眾生而廣利眾生。忍辱度:①忍受他人的傷害,②為法苦行,③不怕妙法之深義。精進度:①誓精進即如同所見聞的往昔大德精進苦行一樣,發誓自己也如是精進修行。②行精進即發誓後當下行善斷除懶惰。③不知足的精進是自己造成少許善業時,不宜以為足夠,因乃至證菩提之間有所得所斷而需繼續精進。禪定度:①異生所行定:貪于禪定的樂、明、無緣覺受,為此而修禪定。②義分別定:雖離貪覺受之執著,然對空性有貪著的禪定。③如來所喜之定:貪著空性而安住於無緣的禪定。智度:①聞智,②思智,③修智。以聞思之智抉擇諸法本性,以修智顯現諸法本性達至彼岸。總而言之,常修空悲雙運,由空發悲心,悲而智空性,不離為雙運。
菩提心的利益:
何人有其心,從此稱菩薩,人天應供處,進入大乘資糧道,菩提之道中踏上了第一步,清淨了無限罪業,一切善業皆成菩提之因。若無其心,修何法亦不成大乘法,不成成佛因,修生圓次第與外道相似,毫無功德。若見本尊及護法神後增長對三寶的信心及菩提心便可認定為真本尊護法,若見其後退失信心及菩提心一定是魔障之變化,絕對不是本尊護法。必須要把使人退失悲心及菩提心的善知識及表面的行善者皆當下捨棄,要把使自心生起悲心及菩提心的善知識及道友當作真佛。修行之人應當始終強調歸依及菩提心,千萬不可輕視。常常發願:祝願我世世代代雖遇命難亦不害眾生的一根毫毛;願我生生死死中的身體、受用、知識等一切能成為利益眾生之事業。
每日受菩薩戒之儀軌
祈請安住十方諸佛出有壞、安住十地之菩薩、大菩薩及上師金剛持眾念我:(誦一遍)
(歸 依) 乃至菩提間,歸依一切佛,
如是亦歸依,法及菩薩眾。(誦三遍)
(正式發心)往昔之善逝,如何發菩提,
如何如次行,菩薩之學處,
如是為利眾,誓發菩提心,
如是如次學,菩薩之學處。(誦三遍)
(自隨喜)己世現有果,善獲人之身,
今生佛種性,已成佛之子。
今我務必行,合與種之事,
所為不汙於,無過聖者種。
盲者渣滓中,獲至珠寶般,
如是幸而已,我生菩提心。
(使他隨喜)
我今一切怙主前,迎請眾生來作客,
賜予善逝及余樂,天非天等請喜悅。
(發願)菩提心勝寶,未生願生起,
已生無退失,願不斷增長。
不離菩提心,精勤菩提行,
諸佛皆攝受,願舍諸魔業。
願成諸菩薩,利眾之意願,
怙主何意旨,願眾亦獲其。
願諸眾得樂,諸惡趣永盡,
願登地菩薩,彼願皆成就。(誦一遍)
“祈請安住”等一句乃垂念佛菩薩作發心之證人,複次“乃至菩提”等四句是歸依詞,複次“往昔”等八句為正式發菩提心之詞。次“己世”等十二句是自己隨喜生菩提心,“我今”等四句是使他隨喜發菩提心,“菩提心”等十六句是發願詞。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講義中發心修法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