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7/08 08:09:18

禪修手冊 凡夫時時觀察 出家人時時觀察

 

凡夫時時觀察
 
《廣義法門經》(T1.921.2 ~ p.921.3)︰「有二十相,凡夫之人,以此諸相,數數應須怖厭自心。何等二十?
(
)我今空虛,無有勝德。()我今應當死,無制伏死。()我今當墮最底下。
(
)我今應行有怖難方。()我今不識無怖畏方。()我今不了光等直路。
(
)我今不得離散定心。()我當來受生苦不可忍。()善緣聚集,不可恒得。
(
)能殺害者,恒隨逐我。(十一)六道對我,無有遮蔽。(十二)我今未得解脫四趣。
(
十三)我今未離無量見類。(十四)我今未作堤塘為遮未來無間業流。
(
十五)我今未作無始生死相續後際。(十六)若不故心造諸善業終不成作。
(
十七)無有他人為他造業。(十八)若不造作則無安吉。
(
十九)若已作業此業無不必有果報。(二十)我今無知無明所覆,必有死災。
以是義故,凡夫之人,以此諸相,數數應須厭怖自心。若凡夫人,以此二十相,厭惡怖畏,遮制自心。複於二十種法,速得依住。何等二十?一正思修心相心疾得住。二思心次第相。三思一心住相。四入三摩提相。五出三摩提相。六得抑下心相。七得拔起心相。八得舍置心相(以上是止..)。九得遠離不應行處。十得正事行處。十一正受正教。十二多習厭惡相。十三多習喜樂相。十四能得法門勝智。十五正依止師尊。十六正修善行心疾得住。十七正修阿那波那念。十八正修不淨觀。十九正修四念處。二十正修四聖諦觀。於此實相中心疾依住。」

出家人時時觀察       

《增支部》A.10.48./V,87-8.Pabbajita-abhinhasuttam(出家時時(觀察))︰出家人應該時常觀察「十法」︰()我已經是沒有階級的人(方外人)()(衣、食、住、藥)都是依靠他人供養。()我言行舉止不同(應該具足安詳的威儀,合乎沙門身份)()出家者我有無以戒律來糾正自己呢?()我那些修習梵行的道友,有無以戒律來糾正我呢?()我所喜愛的()、所悅意的(),都在改變和分離(死亡)()我對自己所造的業負責,我是業的繼承人,以業為胎,以業為親屬。無論我造什麼善惡業,我必須自己去承擔。()我如何度過日日夜夜呢?()我是否歡喜寂靜的住處(獨住、身遠離)呢?()我是否證得上人法--殊勝的智見呢?當其他的道友在我臨終時問及此事,我不慚愧嗎?(A.10.101.(),說沙門能修「三沙門想」(前三項),則圓滿能七法。cf.《廣義法門經》(T1.920.3-921.1)說有二十二處,出家之人應數數觀察。)
 

  凡夫:puthujjana (puthu個別的+ jana), 普通人。《長部注》(DT.1./I,59.)說:“So hi puthunam nanappakaranam kilesadinam jananadihi karanehi puthujjano.”(凡夫,因為生產、製造許多各種不同的污染。)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