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1/28 23:33:52
尊貴究給崔欽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上師瑜珈:持守見地教法中有言,白天要觀想上師在自己的頭頂上,夜晚則在心中。白天觀想上師坐在頂上蓮座中,夜晚入睡時則可觀想上師融入自己,以光體安住在心間,這是入睡前的一種修持方法,觀想上師在自己的心間然後入睡。

透過這樣的禪修,可以得到加持,而且在觀修「持守見地」時也容易更上層樓。藉由傳承的加持,你自然會被引導邁向「持守見地」的康莊大道。

重點就是將上師融入於心,然後將自己的心與上師的心真正融合,時時安住於上師所傳示的心性所在。日以繼夜,每一次上師溶入己心,我們就安住其中並且體悟其空性。

在這樣的加持之下,我們就能體驗到空性。我們必須讓自己持續體驗透過上師的加持而產生的空性覺受。在體認空性的某個時刻,清淨明光、自性本覺必然生起,關鍵在於我們必須適時體悟。只要你能盡力修持,就能淨化許多罪業與障礙,更能因此而得到許多的加持。這個重點就是,心愈能安住於空性,則愈能有效地領受上師的加持。藉由領受的加持,我們集聚福德資糧,藉由安住於空性,我們集聚智慧資糧。

修持上師瑜珈,我們觀想上師現於面前,上師是觀想的對象,以自己傳法上師的形象象徵上師,然而,勝義上師則是指人人自身的本覺智慧,或本覺俱生智。上師瑜珈:體悟心性一般的情況下,不必很直接地談到見地,因此許多的法本及教誨通常也只給予間接的解說。當一位上師為一大群弟子灌頂時,通常他針對四灌頂的見地觀修只會給予一般性而且簡略的解說。然而,因為這些教法是針對親近的弟子,所以我要做更深入的解說,使大家得到更大的利益。如果上師特別慈悲,對於親近的弟子,尤其是對領受教法深具信心者,是可以清楚解說、傾囊相授的。

如果上師清晰地解說教法,弟子是有可能對自己的心性獲得實際的體驗的。如果沒有這樣的體驗,則吾人對空性的修持就會像虛空般的一片空白,什麼覺受也沒有。本覺俱生智真正的意涵無法用知識來領悟。我們必須要透過領受上師的加持和口傳,並且一定要實修,才能體悟心性。雖然學術論著對心性概念的理解是有幫助的,然而心性的本質根本超乎世間的語言文字。心性只能靠各人經由實修,各自體悟。由言銓進而實修,透過實修逐漸對心性的見地獲致實際的體驗。

這些教法隸屬於實修傳承,也就是親身體悟的傳承。事實必須如此,因為真正的心性不受任何言語造作及抽象知識概念束縛。也就是說,只能在毫無妄念的境界中體悟。

覺性只能透過上師的教導並依照口訣傳授之修持而體會,如果修持得好,就會得到加持。透過加持和上師對心性的口傳教授,弟子方能體悟覺性,也才能安住於見地。不同的上師可能會用不同的方法傳示心性,或用眼神,或用手勢,有些上師可能會巧用嚇人的如雷貫耳聲響來傳示心性。一旦毫無妄念的狀態生起,上師便會指導弟子安住其中。

對那些能安住妄念不起的弟子,上師會給予覺性的傳授。上師會告訴我們,心性雖空,自性本覺卻一向存在空性的體悟中。正如我們一開始能體悟到空性,同理我們的本覺在空性中也能自我體認。

第四灌頂,空性的意涵很難用文字解釋、或舉例來說明,因為它實在非常深妙。

不過,基於需要,通常還是須用象徵性的方式介紹心性。各種教法中曾經使用許多例子,不過都僅是針對須要被體認的要點遙遙指引而已。例如,教法中說,覺性如金剛杵或金剛鑽,其利可斷萬物。覺性可斷妄念,正如今剛鑽可切割任何物體,卻不為他物所斷。同樣的,覺性無可斷裂,無可摧毀,也不被妄念所動。

另有一個例子:空性覺知被說成如同虛空的中間。亦即,空性覺知雖然虛空如空間,卻不是一片空白,不是沒有覺知的虛空。覺性其實具有明晰的特質,亦即它在空性之中具有知覺,而不像物質世界的空間那樣無知無識。我們說覺性如處虛空之中,是因為根本無法指出它的位置,當你想要確立覺性的所在,它就消失不見。因此,空性覺知也被說成像是空中回音。然而,雖然無法指出它的所在,吾人卻有方法體認出它的存在。當這種體認透過修持逐漸堅固,覺知就會越來越寬廣開擴,如虛空般。用虛空做比喻是傳示法性─或萬象的本質─的最好的方式。我特別喜歡用薩迦班智達的一句簡單開示來直指心性: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之間,
清淨明光不斷持續展現。

當上一個念頭已經過去,而下一個念頭尚未生起,此時便有一個空隙,一個無念的狀態。不過,雖然是無念,它卻並不是一種完全空洞、無知的狀態。事實上有一個能知的面相能體悟一切,這個意念上能知的特性通常僅是剎那的意識,也就是說它在瞬間不停地改變,然而,當我們體悟到這特性,事實上它就是不斷持續展現的明光。

一旦被覺察到,明光就會很快地消逝無蹤,雖然它一直恆常存在。當我們一旦離開無念的狀態而再次昇起妄想時,明光就不見了。因此,我們要時時刻刻思維薩迦班智達那句開示的意義。我們必須回到念滅與念起之間,體悟心識的空性。必須進入無念的狀態,對於空性沒有絲毫的貪求或執著。

在無念狀態中,維持能知而不執著的狀態,這就是須要証悟的津要。我們應時時維持這樣的體悟,不讓任何念頭分心。一旦我們被念頭擾亂時,要立刻想起薩迦班智達那句開示的意義。不論任何思緒或感覺升起,都須再度往內觀心,並體悟空性在體悟中妄念自然消逝。

這就是持續禪修的要訣。這就是學習去體悟並且開始禪修「持守見地」的方法。這就是薩迦傳承修持見地的要旨,也是大圓滿和大手印的要旨。

觀修「持守見地」需要某種特殊的精進。剛開始時,體悟空性無法持續很久,因為我們很容易分心而陷入二元論思惟。如果沒有覺察這一點,將無法回到見地。因此,我們必須在專注中精進,不這樣特別的精進則無法維持見地。

專注結合「專」與「注」,「專」意即記住你的心性,也就是空性。除了記得體悟空性,我們心中明晰之特質持續起作用,清清楚楚覺知週遭及內心發生的事。由於明晰特質的作用,「注」會注意週遭發生的事,因此會覺察我們何時分了心,或者妄念紛飛。一旦覺察迷失「專」的本性,「專」會再一次帶我們回到心性。

能夠了解專注的意義對「持守見地」是必要的,也是精進持守明空不二心性見地的要訣。

回到念起念滅間的空隙,去領悟吾人心識的空性本質,這就牽涉到「定」的修持。

另一方面,為了要証悟清淨明光,體驗到那種無念、空性之中無所不知、卻又無所執的境界,則勢須勤修「慧」。

人們喜歡吃甘露丸接受加持。甘露丸很重要,但也只是外在的加持藥丸,可以幫助人們圓滿積聚福德,而真正的加持是個人自己的本覺智慧。要圓滿積聚智慧,我們須要去體悟覺性。

修持上師瑜珈,必須觀想上師與我們的心合一。直到我們的心完全與上師的心合一,上師與我們的覺性無二無別。

當上師與我們的覺性合於一味,這就是所謂的勝義的上師瑜珈。自然安住於上師與自性無二無別的狀態,就像水與濕氣會一直在一起,無法分開;同樣地,我們安住在與上師的心無二無別的狀態中。

上師瑜珈:四灌頂

當弟子們更加努力修持上師相應法時,便會從上師處依序領受到四灌頂。透過加持與實修,你自己便會體驗到寶瓶灌頂的一些智慧,即「顯空的智慧」;或者開始體認秘密灌頂的智慧,即「明空的智慧」;同樣地,你會體認智慧灌頂的智慧,即「樂空的智慧」;最後,你會了解名詞灌頂的意涵,就是「本覺空性的智慧」。

這麼一來,你的信心與熱誠會大幅增長。有一說是在灌頂時你便能體驗四灌頂的意義;而修持與每一個灌頂相關的生起次第及圓滿次第,就能了解每個灌頂的意義,並生起相關的智慧。另一說是,透過修持上師瑜珈,你便能體認四灌頂的意義。

如果有人能圓滿接受灌頂的加持,在寶瓶灌頂時就能體認顯空不二,若能領悟這樣的體認,就是顯空不二慧。

領受秘密灌頂加持,可體認明空不二,若能自觀內心、領悟這樣的體認,就是明空不二慧。

領受智慧灌頂加持,可體認樂空不二,若能領悟這體認的本質,這樣的領悟就是樂空不二慧。

最後,名詞灌頂的加持給予我們覺空不二的體認。當自觀本心、領悟覺空不二的體認,就是覺空不二慧。

第四灌頂是透過語詞傳遞,因此稱為名詞灌頂。在傳授第四灌頂時,涉及許多語詞的解說,例如,上師會告知,我們自己就是本身究竟自性的父親或母親。一但我們自己覺察到它的存在,即等於我們把它生了出來。一旦能夠尋獲此一天賦,且領悟覺空,我們將會對上師生起無上的虔敬心,因為上師解答了我們的疑惑。究竟而言,疑惑並非我們憑藉知識能解決的。我們唯有透過自身的修行及上師的加持才能體悟自性。

上師會說我們的本覺智慧如同金剛鑽。金剛鑽可以切割萬物而不為它物所損,同樣地,我們的思惟或情緒不會傷害到本覺自性,但是一旦我們証悟了本覺自性,它就有能力斬斷一切妄念、情緒、以及一切干擾我們心識的疑惑及痛苦。

上師灌頂時開示心性的話語或許很簡短,卻在我們的心裡種下了悟正見的種子。根據灌頂的經驗,上師准許我們領受口傳教授,以體悟心性及安住正見。在金剛瑜珈母的傳承,這些口傳教授涵蓋於直指法性的教法中,可以用於生起及圓滿次第的禪定修持。

如果我們領受這些教法,銘記於心且獲得若干覺受,我們將油然對上師生起熱誠真心的虔敬及感恩。

四灌頂所顯示的四種智慧層次,每一個都比前一個更加微妙也更加深奧,因為四灌頂的每一個灌頂的經驗,會喚起空性中更微妙的明覺層次。為了精確地體驗這些明覺層次,我們一定要心無妄念。事實上,所有生起及圓滿次第的禪修經驗都需奠基於心無妄念的狀態。

寶瓶灌頂淨化我們的身體,也淨化我們的心識的某一層面─即透過感官來覺知一切外在相貌的心識層面。首先,明覺最粗糙的層次以外相來顯現,因此,寶瓶灌頂的體驗被稱之為顯空不二。這個了解外相的心識也就被稱為第六識,亦即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意識」。但是當它在妄念不生的狀態被認証出來時,就成為顯空的智慧。

更微細的空性顯現為我們的內在心識。歷經秘密灌頂,我們在空性中生起內在的明覺,這樣的體悟即稱為明空不二。這個心識稱為第七識或煩惱識(末那識),牽涉到自我思維。也就是在微細的意識流中,一切總是歸回自我概念。當它在無妄念狀態被辨識時,這個明覺即稱為明空的智慧。

然而,更微細的是,我們的明覺在空性中以大樂的經驗展現,大樂境界中沒有痛苦存在。密續中,稱之為不變的大樂,因為是智慧,不受制於能所二元心念的起伏。

這也就是第三灌頂─智慧灌頂─的意涵,也就是樂空不二的體悟。此一微妙大樂來自藏識(阿賴耶識)的粗分,也就是第八識。它的特性即是能所二元的思維。在無妄念中被証得時,此一明覺的顯相即被稱為樂空的智慧。

最後,最微細的明覺就是覺性的本身。

當這個最微細的明覺在空性中生起時,也就是被視為藏識的細分的顯現。

此一藏識的細分就是空性,在空性中我們的習性會存留變成潛伏的印象。開悟時,就是我們基本的佛性。也就是說,這個最微細的明覺被稱之為真如,或是自覺俱生智。

這就是第四灌頂的智慧,覺空的智慧。

因此,透過灌頂,三種微細意識─心意識、煩惱識、以及藏識都一一剝除,而令赤裸裸的真如顯現。歷經一個個灌頂,無明的障蔽一一去除。這種過程有時被稱為「破繭而出」,也就是把清淨明光從二元思維的桎梏窠臼中解脫出來。

同樣地,寶瓶灌頂的加持去除我們業報無明的障蔽;秘密灌頂去除煩惱障;智慧灌頂去除所知障;而名詞灌頂去除串習障。障礙去除,隨即各種智慧一一顯現,安住其中直至赤裸明覺、真如法身現出,也就是第四灌頂的智慧。淨化無明與証悟智慧就是灌頂的目的。

修持上師瑜珈時,我們也同時領受四灌頂,或一個接一個地,或簡化些,經由上師的融入同時領受四個灌頂,與上師的心合一。

我們經由修持上師相應法,一再重複這個步驟、經驗,這樣我們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生起智慧,學習如何體悟它並且安住於這種領悟中。當我們提及累積福德與智慧二資糧時,這種修持就是累積智慧資糧的意涵。以上對於四灌頂的解說是根據實修教法的金剛瑜珈母傳承而開示的見地。而在道果的教法中,寶瓶灌頂的見地也稱為輪涅不二。你如是禪修則如是証果,這就是輪涅不二的見地,也就是寶瓶灌頂的見地。

秘密灌頂的智慧在道果的教法中也稱為三根本自性,就是三個層次的微妙,即「微妙」、「極微妙」、「極極微妙」,也就是顯的自性、空的自性、及顯空不二。只有第三種顯空不二被視為圓滿的見地。

道果教法中,智慧灌頂獲得的見地通常稱為大空樂智,第二灌頂─或稱為秘密灌頂─獲得的見地窄而有限,這是相較於第三灌
頂的寬廣無限,因此,第三灌頂被稱為大空樂智。

第四灌頂所獲的見地,在道果教法中稱為覺空不二或覺空的智慧。雖然名稱不同,每一個灌頂所獲得智慧的自性是同樣的。

灌頂時,如果你有信心,你就可以領受到加持並且體悟心性。即使上師只是位凡夫,只要你深具信心,你就會得到諸佛菩薩及傳承上師的加持,也能體驗心性的本質。

透過加持而體驗心性即被稱為降臨俱生智。我們在修持上師瑜珈時,透過自己的修持來領受灌頂,便能一次又一次持續不斷地獲得這種體驗。

當我們的修持與領受的加持合一,我們自然而然對上師生起崇高的敬意、深切的感恩以及無比的信心。一旦証悟上師揭示的見地,我們才會體驗到上師是何等的慈悲,為我們揭開迷惑與妄想的面紗,斬斷了我們痛苦的根源。

我非常幸運能獲得許多上師傳授心性。我從丹巴仁波切、瞻遍寧波、蔣揚欽哲秋吉羅卓、以及其他上師獲得這些寶貴教法。每當憶及上師的慈悲,我都會立刻熱淚盈眶。

我不能不對他們生起最上的感恩、信心以及虔敬。透過他們的慈悲,我領受了無上教法及最殊勝傳承的加持。

一但體悟覺空不二,我們則已看到自己的佛性。我們雖尚未証悟佛性,然而我們卻絕對已經發覺到佛性。如果我們信賴上師,而且信賴上師指出的智慧,我們必然會很快地獲得信心、証得佛果。我們的見地將開始堅固,內心終能生起証悟。一旦覺性的體悟能持續不墜,並且全然地堅固,你就已經開悟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