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23 20:36:11
學習次第 : 進階

三十七道品講義:八正道篇 證嚴法師

第一、正見
第二、正思惟
第三、正語
第四、正業
第五、正命
第六、正精進
第七、正念
第八、正定


三十七道品講義--八正道篇

七覺支是教導我們時時警惕自己的心念,注意日常生活的行為,心住於一境,不可散亂放失,所謂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我們的心志若能時時守於道,道業自能精深博大,否則,即使你透徹了千經萬律,也如同鏡花水月一般,一點用處都沒有。

八正道是我們初學佛者應該認識的見解:

八正道,謂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為正,複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

我們要如何選擇正道呢?若能瞭解這些字句的內容,那麼,這一生所走的路絕對不會偏邪,這八種法不依偏邪,可以行于正道上,不斷地精進。

俗語說:條條道路通長安,每一條路都可以抵達長安,但是如果你繞行了所有的道路,那麼要及時到達目的地就相當困難了。若是你能選擇一條正確的正直大道,那麼,要抵達目的地就很快了。例如我們臺灣,從臺北到高雄之間有許多條路可走,怎麼走、怎麼繞都可通達,但是花的時間卻相當長。現在我們已經建設一條高速公路,這是一條平直的大道,只要花幾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目的地,當然其他公路一樣也能通達,旦是必須花更多的時間。

與此同理,修行如果走上偏邪之道,就無法找到該走的正路,所以必須非常謹慎小心。雖然繞行每一條路後,總是會到達目的地,但是卻浪費了許多時間;如果不幸走錯路,浪費時間還無所謂,無法到達目的地才是最遺憾的事。所以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同樣是在修行,如果方向不正確,那麼,相差就很遠了。

我常說,佛教的名稱也可以叫做救濟教,而其救濟的物件則有兩類:貧困的眾生,需要物質的救濟;富有的眾生,需要精神上的慰藉。所以救貧教富是佛教的根本精神,而慈濟目前從事的工作就是這些。你們看看那些貧困的眾生,除了物質欠缺之外,精神也非常貧乏,越是貧窮的人,教育水準越低,他們的見解也越少,想法也偏差,這是業重的眾生。

所以,我們全省各地的委員,除了要為他們解決物質上的困難之外,還要彌補他們心靈上的空虛。每個月的發放日,貧民前去領取救濟金與救濟品時,委員們一定會教他們念佛、拜佛,有些地方甚至還固定時間,為他們講說因果觀念,使他們懂得安貧樂道。這就是說,除了幫助他們的生活之外,還要引導其心靈意識進入正道的見解。

有些人在貧困時,常會為了錢財做出不法之事,所謂饑寒起盜心,即是指不甘貧窮鋌而走險,成了不法之徒。看看現今的社會,賭博的歪風漸興,搞什麼大家樂,人人都希望能發筆橫財。我聽說一些陶瓷工廠的工人,每當愛國獎券的開獎日,就瘋狂的簽賭大家樂,所以工廠空無一人,無法聚續燒窯,結果導致工廠的休息日不在星期日,而在開獎當日。這是目前社會一種無形的趨向──賭風日盛,這就是不當的行為。

又例如飆車,根據政府的調查,這些年輕人的教育水準、家庭背景,都是貧困的中下階級,他們飆車的原因之一是希望自己能贏錢,雖然這是以生命為賭注,但是為了八千、一萬、五萬元不等,他們也要參加賽車,期望自己在這幾十分鐘之內,贏得獎金。這種不勞而獲的心理,也是賭博的傾向,儘管社會各方面一再取締,他們仍然不斷擾亂社會;使每個家庭的父母困擾萬分,這就是由於見解偏狹而引起的社會問題。

富有的眾生也有偏邪的見解。現代的臺灣,人民豐衣足食,經濟繁榮,難免有一些人飽暖思淫欲。人的生活太安逸富足,往往無法安分守己,例如有的婦女,由於生活太過享受、無聊,而不能守好身為家庭主婦的責任,她的工作只有為先生與子女準備早餐,等她們上班上學後,所有的家事都讓現代化的科技電器產品代勞,用洗衣機、洗碗機、吸塵器····,一下子就整理乾淨、打掃清潔了,甚至有人還請傭人清理房子;那麼,一整天的空閒時間,她應該做什麼呢?

閑在一間空無旁人的房子中,真是度日如年,無聊又痛苦,沒有正當的康樂活動及工作,乾脆跑去打牌,不是三缺一,就是三溫暖,要無然就跑去舞廳····種種不正當、容易迷失的場所。這是貴婦人家的苦惱問題。

也有很多先生,家庭幸福美滿,妻子溫暖賢淑,子女天真可愛,他仍不滿足,在外事業顯赫,便金屋藏嬌,三妻四妾的,招惹一些麻煩,使整個家庭煩惱重重。

這就是富有眾生心靈上的空虛。這些富有家庭中的先生太太,心靈為何空虛呢?因為欲念欲漏啊!欲念多就容易漏失,像一個破桶一樣,再裝多少水,仍然會漏掉,永遠不會滿。這些都是邪見的人生,而我們若是學佛的話,就可以走到正道上。

佛陀濟度的有四眾弟子,在家眾皈依後,必須守持五戒,這五戒是我們人生的正道法,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孔子教導世人也有五種常規──仁、義、禮、智、信;佛教所謂五戒,即如孔子所說的五常。五戒中的不邪淫戒,就是孔子所說的,在家者若想擁有天倫之樂及幸福的人生,必定要守夫妻之間的禮節,彼此敬重、互相信賴、誠信忠實,若能如此,就可以做子女們的模範,此即是愛的教育。

身為長輩的人如果走正道,就像一個好的模子一樣,複印出來的物品一定是完美的;如果行為稍有偏差,則像壞模子一樣,複印出來的物品一定是壞的。在家者應該好好守持人生正確的規矩,何況是我們學佛出家的人呢?出家修行者乃是人天導師,我們不但要做為人的模範,也要做天人的引導者,所以要更加守持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舉止行為。

當然,在家的佛弟子,若想在社會上得到同事朋友的敬重,在家中得到家人妻小的信任,都要修身養性,安分守己;所以大學中也教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總而言之,一切事業與道業,無不是從自己本身做起,我們的心念若正確,則所做所為都能正確無誤,而這些都是靠我們心行一致,守正法、守規矩而得的。

因此,此處所談的八種方法,一一是引導我們行正道的方法,諸如在家弟子應該以什麼觀念待人處世、出家弟子應抱持何種觀念,做為自己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正規;所以這裏說:此八法不依偏狹而行,故名為正。做人一定要正直,否則講話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不能取信於人,則如同廢物一樣,對人世一點作用也沒有,所以我們一定要以為規。

修行的人若能心正行正,就可以達到涅槃的境界,涅槃乃修行者夢寐以求的的境界,這是真正寧靜的境界。心地若能時刻保持寧靜,則正大光明;光明又寧靜,是多麼美好的境界啊!所以這就是修行者所要追求的目標,也就是

人生是苦的,但是苦的標準是什麼呢?有的人雖然欠缺物質享受,但是生活的非常快樂,有的人物質豐富,但是悶悶不樂,非常痛苦。

有一句話說知足常樂,能夠知足感恩的人,一定時常感到快樂滿足,知足之人乃正道之人。一個家庭中的每個人若能知足,則能享盡天倫之樂;不知足的人,得到一樣還想再得一樣,有了歸屬的家庭之後,還想另築香巢,這就是不知足者,這樣子多麼苦惱啊!

涅槃的境界就是心靈寧靜光明。涅槃就是道,只有大家多多守持正法,才能時時刻刻快樂、寧靜。

第一、正見

人人要修無漏道

我們說八正道,這八種道法可以使我們的人生絲毫無差錯、不偏邪,所以這可以說是人生最穩當的正道,現在,逐一分析此八種正確的道法。

正見──謂人修無漏道,見四諦分明,破外道有無等種種邪見,是名正見。

乃見解、觀念,一個人在人生道上,分分秒秒之間都存在的許多複雜的念頭,而且每個人的心思皆不同。例如你們坐在我們前面,此時此刻你與我的心念必定有所不同,何況你們每個人彼此間也有不同的觀念,這就是說,一念心是最複雜的。單單一個人就有許多互相矛盾與衝突的心理,若是眾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則更加矛盾了,這都是由於一個觀念問題而已。

所以,如果我們大家都學佛修行,觀念就能一致,沒有衝突;我們若不修行,在世俗上就會為了生活而與人競爭,為自己的利益而爭鬥;這都是世俗人為了日常生活、工作、學業····等等,而產生的競爭現象。每個人的心念有如野馬一樣,各朝不同的方向賓士,這是因為世俗人沒有道念的緣故。

那麼,現在我們既然學佛了,就要將賓士于八方的心念收攝回來,同行于一條道路上。有如一群已經受過訓練的馬一樣,只要發號施令,就能整齊劃一,踏步前進,若沒有經過訓練,就會散亂各奔前程。所以,我們修行就是要統一心念,而其目標在於無漏道

,就是流失,就像一個破水桶一樣,即使裝滿了水,在不知不覺中也會全部漏失掉。我每天向大家解釋佛教與人生的教法,但是,聽我講話的人究竟能接受多少道理?昨天的法水滋潤了心窩,今天是不是已經流失了呢?

如果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待人處世、言談舉止,都尊循這句善法,就稱為無漏。也就是說,善法保留在我們的心中,永不遺失漏忘,這就是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一勤天下無難事

也可以說是煩惱,我們善念不斷漏失,卻被惡念取代。就像一個水桶,經年累月地放在外頭,受風吹日曬和雨淋,沒人看管,垃圾雜物都丟在裏面,積滿了灰塵沙土。乾淨的水裝進桶裏,很快就流失掉,一些污穢的東西則堵塞在裏頭,流不出去,這就是煩惱。人與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會互相猜疑,你不相信我,我也不信任你,就會生出煩惱。自以為學問比人高,而瞧不起人,這就稱為我慢,也叫做貢高;既然自以為學問比人高,那對於別人所說的法,又怎麼會重視呢?

聖人之心,時時都非常謙虛、恭遜,以平常心及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有一則孔夫子拜七歲小孩為師的故事──

有一個七歲孩童用土堆成一座城,正好孔子乘在馬車上,由子路駕馬車路過此處,子路性情魯莽,見此孩童不避開讓馬通行,就大聲吆喝說:喂喂!小孩童,你難道沒有看見馬來了?趕快讓路吧!

這個小孩抬起頭天真無邪地跟子路說:你先看看這地上有什麼?子路答:這是土城啊!他就說:自古以來是城讓馬?還是馬讓城呢?子路一聽,竟無言以對。孔子在車上見此情景,立刻下車,雙手作揖,恭恭敬敬地拜他為師。因為孔子自認活了五十幾歲,從來沒想過這個道理,果真如孩童所言的──是馬繞過城池而通行,並非城池讓路給馬過啊!

這就是一個道理,所以孔子非常敬重這位孩童。

凡夫與聖人的差別就在此。凡夫像一個裝了半桶水的破桶子一樣,容易搖晃漏水;如果裝滿了水,則重心穩固,不易搖晃。農夫在收割稻米之前,只要看看田中的稻米,就可以估計今年的收成好不好──如果稻穗都長長得直直挺挺,農夫們就擔憂今年的收成不好;如果看到所有的稻穗都彎倒下去,農夫一定很高興今年可以大豐收了。

有時候聽弟子們說:我已經學很多、懂很多了····我就非常擔心他像一棵沒有飽滿的稻穗一樣,半生不熟的。如果他常常低聲下氣,不論何時都非常謙虛,我便暗自歡喜,因為,佛教慈濟志業的慧命將可以延續下去。

一個凡夫時時刻刻都想表現自己的能力與才幹,實在是不算什麼,最好是能在日常生活中,處處表現自己的苦幹;苦幹比能幹還重要。我曾告訴大家,不可眼高手低,應該手比眼高才對。一個正常的人是手比眼高,你們瞭解這個道理嗎?或許有人說,眼睛長在臉上,手在肩頸下方,怎麼可能手長得比眼睛高呢?

其實,手是比眼高的,凡是眼睛看得到,手就能做得到,也就是說,我們見解正確時,行動就一定會正確。我的心中想要為眾生、為佛教盡一份力量時,就會專心致力地做到為眾生、為佛教,這是手比眼高。所以,這都是見解。一勤天下無難事,普通人認為天下之事都非常艱钜,我希望大家的人生觀及見解,不要存有字,心無難則事無難。

所以,我們學佛就要好好去除煩惱,在凡夫而言,煩惱就是障礙──覺得事事皆難,就會造成障礙,如果我們常常貢高我慢、心存貪嗔癡,就是佛教中所謂的五大病──貪、嗔、癡、慢、疑。若能除去這五大病,就稱為無漏,無漏則無煩惱;污穢骯髒的東西不會沉在桶底,乾淨的水更不會裝滿後就流失。

凡夫被業轉,聖人能轉業

人不能離開水,心也不能染著污穢之物,所以我們要去掉染著的心,常常裝滿甘露法水,這就稱為無漏。若能如此,自然能見四諦分明。佛教中不論是修小乘、中乘、大乘等各種法,都不能離開四諦法的真理──苦、集、滅、道。想透徹此四種真理,就一定要修無漏道;四諦法的道理透徹之後,自然能產生智慧、明辨是非,破除外道的種種邪思邪見。

外道的見解都是極端的,一種是,一種是,所以印度的宗教非常複雜。當初佛在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教,這些教法都不離兩種極端的道理,而且都是邪見。而佛陀教導我們的是中道思想,可以說是透徹人生一切皆空的道理。

我常常分析的道理,宇宙世間一切萬物,從我們的身軀到所有的一草一木,都沒有離開四大因素,而每一個四大因素,也都是由四大所組合而成,如果我們將四大慢慢的分離,則最後──“四大皆空,一切萬物都是空的。

這只不過是透徹世間萬物的道理,而佛教中尚有一甚深微妙的無上道,稱為真空妙有,說無有真的是無有,但是只有在真正無有當中,才能發現一個真正微妙的,那就是──每個人的本性。本性是什麼模樣?本性根本無,就是因為它無形無色,所以我們才稱它為妙有

這個微妙的真理,是佛教最透徹的教育,並非就永遠有,也不是就永遠無;如果說事事都則會迷,說樣樣都則會斷;說則執常,說則執斷。人間若是,則什麼都沒有,無因也無果,作惡不可怕,為善無果報,這就是斷見。如果說人間什麼都是,什麼都是永遠存在,則會執常

佛教教導我們一切唯業。業力是我們自己造成的,,無形也無色,一個人的起心動念無不是業。如果你今天想要保持平和寧靜的心情,卻遇到一位和你有障礙緣的人,一看到他心裏就不高興,聽到他說話,心中就起煩惱,無形中便會說出不好聽的話,而招惹很大的困擾與麻煩。等你說完話之後,才發覺自己錯了。本來打算心平氣和地對待人,心念卻不自覺地從溫和轉成嗔恚暴怒,這就是心力的影響,造成彼此之間緣的歧異,也稱做業力。人被業力牽引,註定了一生之中的一切果報,這也就是佛陀所分析的種如是因,得如是果

一切的,都是由我們的心力所造成。凡夫被業所轉,因為過去業力的影響,使現在的心念無法控制;若是聖人,則能夠轉業。學佛,就是要學得能夠轉業,用心力控制自己所有的行動,這些都必須由正見修得;我們若能修無漏道,見四諦分明,自然不會被外道的邪思、邪見分散精神。

在家的學佛者,若能修無上道的正見、無量的正見,則日常生活中一切事業皆在正法的道上,不會有任何偏差。佛性平等,不獨是出家人才可以稱為修行;在家人從事任何事業,無不是在修行。今天聽了佛法,就要表現在今天的行為上,力行正見,不斷增長智慧,則所做所為都是福業。

佛法所教導的,就是為了端正我們的心念、見解,為了清淨我們的觀念及心病,所以佛陀設教三藏十二部經,其每一篇經論的教育都大同小異。就是要端正我們的心念及見解;因此正見是學佛的要道。

修行要修無漏道是煩惱也是無明,我們因常有煩惱與無明,所以叫做凡夫;若是能去掉煩惱、舍除無明,就可以成聖成佛,所以學佛要先修無漏道。所謂,就是心靈智慧有明顯的缺漏,也就是無明遮蓋了清淨本性,無明有五種──貪、嗔、癡、慢、疑,心生無明則不能照了諸法事理。

知識也是一種障礙

是無盡的欲念,為了永遠無法滿足的貪欲而不斷地向外追求,是非常苦的!

有一群以前曾從事醫護工作的高階層社會人士到院參訪,他們都已上了年紀,但還在為培育下一代的護理人員而工作。其中有一位等到周圍沒人時才來和我談話,看到我就說:師父,我要來請教您!問題不外乎現在一般社會家庭存在的煩惱。

她雖然富有卻不知足,而且和下一代有代溝。她出身名門望族,但是年輕時就遭喪夫之痛,所以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獨生女身上。這唯一的愛女非常上進,努力認真地求學,使她更加歡欣,對這個掌上明珠愛得入骨入髓,照顧得無微不至。

等她女兒醫學院畢業後,她就想為女兒找一位元門當戶對的理想對象。正好她女兒在班上有位很要好的同學,而且教育程度與家庭背景都符合她的理想,但是她提出一項條件──他們將來生下的子女,須有一個從母姓,才允許這樁婚事。因為她只有一位女兒,所以希望能傳宗接代,香火不斷。對方接受後,女兒就結婚了。

她辛辛苦苦地讓他們倆到美國留學深造,支付所有的學費及生活費。他們小倆口在國內結婚,在國外深造、立業,並育有四個子女。她無比期待這四個孫子中有一位能為她家傳遞香火····。但是事不如人意,四個孫子中竟沒有一人從她的姓氏。

人就是這麼執著。男方認為娶妻生子,應該都從父姓,即使有四個子女也是一樣;而女方卻認為,當初為了要求其子女中有一人從母姓,而千辛萬苦地付出心血,不計一切為他們籌款,安排未來的生活與學業、事業····,如今卻事與願違,結果鬧得雙方感情破裂。

做母親的想不開,竟然要自殺,一了百了,到現在她還是非常苦惱。我聽她說完,安慰她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只是為一個姓而已,不值得如此煩惱痛苦,她卻執著于中國古代傳統的觀念,不惜與愛之入骨的獨生女及唯一的女婿鬧翻臉,值得嗎?在我們看來是微不足道的事,而她卻認為這比生命更重要,她寧願自殺,也不願見到沒有一個孫子從她的姓。

後來我說了許多話安慰她,她也很坦白地說:師父啊!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是我就是看不開,做不到。我到最後沒辦法,就告訴她:你應該心滿意足了,你就是太空閒了,才會看不開。

她聽完一想,就回答說:是啊!我大概就是太閑了。我一個人住在這麼大的大樓裏,請一位傭人,有時後她幫我打掃房間,我會和她說話,但話不投機時,也是半句多;何況我若多說她一句,她就不願意做了。如今,傭人已不住在我家,我每天起床就只有孤單單的一個人,我覺得非常痛苦。

我便對她說:你既然這麼空閒,沒有談話物件,何不出外做些事,把愛心散佈給需要溫暖的人?你這麼能幹,又有豐富的醫學常識,為什麼不出來做事,把你的能力和愛心奉獻給更多的人?她就說:有啊!師父,我曾做過這些事,以前我收到您寄來的慈濟月刊,就將月刊上所刊登的貧戶一一查對,因為當時我心想:世間真的有這麼好的人嗎?所以想證實被救濟的貧民是否真確,因此一一去看過了。”“你看完後是否覺得自己應該很滿足?我問。她竟然說,因曾從事社會工作,所以不覺得怎麼樣。

這就叫做所知障。有一種人是不太懂道理,常識不多,心中有結而痛苦;若開導他,他會自我反省,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足,若是再讓他親眼看到別人不幸的遭遇,他會更覺得有信心,因為還有人比他可憐,他會更加知足。你們想想,有許多委員和會員加入慈濟之後,人生觀完全改變了,這就是因為他們的無明尚未受到洗煉以前,貪、嗔、癡、慢、疑等煩惱,都覆蓋在良知上,等到接觸佛法、領受真理之後,忽然間如夢初醒,看得開也放得下,並且盡力發揮良知與良能。

反觀剛才所說的那位女士,有才力又有能力,卻懷著滿心的怨及滿腹的苦,她若是看得開,以目前擁有的財力,不知可以救多少人?但是她卻自尋煩惱,還想自殺;如果真的自殺身亡,那所有的遺產還不是被她最痛恨的人得去!這實在是得不償失!

愛的真諦

有一位委員非常難得,過去也和這位母親一樣,把所有的愛心全部放在子女的身上。她剛加入慈濟時,雖然也受過兒子和媳婦的氣,但是她還是很愛他們,她得悉慈濟要興建醫院,就發心捐贈病房,連續捐了十幾間,一間病房需三十萬的經費,她就以自己本人和兒子、媳婦、女兒們的名義捐善款,為全家植福。

此後,她慢慢從事慈濟的工作,又常常去訪問貧民,這一段時間,她真正體會到人生愛的真諦,她認為,自己不一定要把愛心全部放在子女、兒媳的身上,她可以將這份慈母心擴展為大愛的慈悲心,可以把自己的能力擴大,獻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所以她不斷地、無限量地付出,至今已捐了將近七百萬的建院基金。她還告訴我,她還有很多的股票、現金──該為子女們做的,她都已經做了,不但為她們買房子、置產,還為他們打好事業基礎,一一將他們安頓下來。而且她又把銀行的幾百萬元和股票,乃至在她名下的財產,全部捐贈慈濟。

她可以說是完全付出,不求回報;她唯一一個要求──希望這筆基金的利息,在她有生之年能由她領用,其餘的本金完全歸屬慈濟,如此一來還可以避免將來子女們爭分母親的遺產···。我覺得她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將自己的全部財產捐給慈善機構,由慈善機構不斷地為她做好事,而且還為她設立專戶,每個月有幾萬元的利息自如使用,不必為生活煩惱。

這是一位很平凡的女人,而先前那一位女士自稱是受過高等教育,所有得道理她都知道的人,兩者一比較,後者常跟我說:師父,我什麼都不懂,師父教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我現在很快樂,我的人生已了無掛礙,我會快快樂樂,高高興興地過一生!她除了物質的捐助之外,連身軀都奉獻出來,願將自己的器官捐贈給需要的人。

同樣是女人,各自接受不同的教育,也有不同的觀念及修養。所以說,我們學佛者應該有一種認識及見解──有知識的人不一定能領悟到佛法的好處,而普通人也不一定不能接受佛法。像我剛才提到的這位委員,她走入慈濟之門後,不迷信也不盲從,她說:師父教我們時時好心則時時吉祥,心正則事事順利。所以她不擔心何實會犯沖,也不覺得佛祖安位的時間與位置有何不對。

而這位女士一來就問我:師父,我家只有安設祖先牌位,沒有安置佛像,不知是否因為這樣,所以最近幾年這麼不如意,一直想尋死?我也曾經請一位老師父幫我看風水,教我如何安神位。這就是那位高級知識份子所提出來的問題,她甚至還問我說:那位老師父幫我算命,說我去年有一個很大的死運,要趕快安佛祖,又告訴我要安設在那裏。我現在想請問師父,我應該安什麼佛?

我問她:你喜歡什麼?她答:我喜歡觀世音菩薩。我就叫她請觀世音菩薩像。她又問我立像或坐式的好,我便說:你喜歡立像或坐式?她回答:我曾經看過一尊立像很莊嚴、很好看,但是有人告訴我,家中不要安設觀世音菩薩的立像,所以····

她的教育程度很高,卻迷信地理、風水及命運,甚至對觀世音菩薩像也如此執著。反觀我們的這位委員多麼開明、多麼可愛啊!她已經七十多歲了,卻不會有任何執著,她常說:師父教我們心正則風水吉祥,祖先平安。什麼是解脫呢?只要觀念見解正確就是解脫了。

公主的迷惑

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該常存有這種觀念:

常觀水上泡,亦觀幻野馬,如是不觀身,亦不見死王。

以前有一位國王,他有一個獨生女,愛之入骨。自女兒出生後,在日常生活中,他的眼界從來沒有離開過她,可以說兩人形影不離,身心相隨。有一天國王和女兒走到池邊,看到池中魚兒跳躍,池水生起許多小水泡。當時正是黃昏,夕陽西下,水上的泡影被霞光照設,映出美麗的七彩五色,這位公主看得高興極了,立刻向父親要求將水上泡串連起來,做成她發上的珠花。

公主自出生以來,要什麼就有什麼,金銀珠寶從無匱乏,現在竟提出這種要求,國王無可奈何地對她說,水上泡是無法拿來串成花圈插在發上的。她女兒一聽就說:我什麼都有,就只缺這樣,若不肯給我,我就不要活了!國王非常煩惱,就趕緊貼出告示,叫大臣立刻召集能幹的工匠,用他們精湛的手藝挑起水上泡,串成發上的花環。如果無法辦到,就必須接受刑罰,終身監禁。

沒多久,國王的牢獄已關滿了無法串起水上泡的工人。後來,有一位老者看到國王為了女兒無理的要求,竟把全國的工匠幾乎都關起來,而那些人家中還有挨餓受凍的妻兒子女,心中非常不忍,就自告奮勇地到國王面前說:我可以辦到!國王聽了很高興。老人又說:不過我有一個請求,因為我無法選擇那一顆水上泡最美麗,怕串成花環後不合公主之意,所以想請公主親手挑選水上泡,看她喜歡那一顆?多大顆?幾顆?我再將其串在一起。

國王就說:好!只要你能夠串起水上泡就好。於是趕緊告訴女兒此事,他女兒也認為由自己挑選,串起來一定很漂亮,便跟著老人一起到池邊挑選。沒想到她挑起一顆就破一顆,一挑就破、一破再破,怎麼挑也無法挑起一顆水上泡,最後她累得把器皿丟掉,對她父親說:我不要什麼花環了,這些水泡根本挑不起來,我願意放棄,不要了!

老人運用智慧,轉一個念就可以救出牢獄中的那些人。牢中人為了世間根本無法完成的事而受苦,而有智慧的人卻能在短暫的時間內,解開這麼多業。如果我們人人都有智慧,能透徹人生無常的真理,就能夠快樂自在了。

佛陀以這個故事比喻:世間的東西,即使用盡心機,也不可得。人忙忙碌碌於世間,這麼辛苦到底得到什麼?縱然社會上有許多白手起家的大企業家,他們的生活從過去的貧賤到現在的富有,但是他們真正得到什麼?這只不過是人生舞臺上的一出戲,只不過是他的角色必須扮演的過程;舞臺上的戲是一場鏡花水月,一旦結束,又帶走什麼?

時光無聲無息的逝去,人生同樣是無聲無息的跟著時光而逝。到最後,究竟得到什麼?所以我們應該將人生一切的物質、欲望當做水上泡一樣。一些哲學家、智者,視富貴如浮雲,把一切物質生活視做天上的雲一般,似有似無,如夢如幻。富貴只不過是幻景迷色,到底它真正的色彩是什麼?我們應該看得開,瞭解水上泡無常、幻化的道理。

韓幹畫馬變馬的傳奇

所以說:當觀水上泡,亦觀幻野馬。我們除了要瞭解人生如水泡的道理,也要將其視如幻野馬。幻是幻化、幻影的意思。

以前有位畫家──韓幹,有以天他在野外看到萬馬奔騰,景象非常壯觀。他本身是個文人,手無縛雞之力,但是他見到勇士操兵的高昂氣概,騎馬的英姿無比威武自在,心中非常羡慕;他一直有個願望,就是希望能展現他的馬上功夫,能得到一匹千里駿馬。

他當天回到家裏,就在紙上下功夫,用畫筆全神貫注地把那些記憶中的馬畫下來,一匹馬、兩匹馬···,每天他都在畫紙上畫下無數匹賓士於曠野的駿馬,經年累月下來,滿腦子都是馬的形象、馬的影子。他的腦中無一秒是靜止的境界,整個心性都是萬馬奔騰的狀態。

有一天,他畫得很疲倦,一趴在桌上睡著了,他睡著後,腦海中還是有奔騰于野外的馬影子。這時傭人正好送點心來,開門竟然看到一匹奔騰有力的馬在桌上,傭人嚇一大跳,驚叫著向外奔跑,吵醒了趴在桌上睡的韓幹,他就向外探望究竟發生何事?只見傭人叫了一群人來,大家往裏面一看,什麼都沒有。傭人述說剛才所見的景象,韓幹這時候才覺悟這是幻化的野馬,因為他本身的精神集中於那裏,所以心影幻化於外。他覺得非常可怕,真是一切唯心造啊!

人間原是五趣雜居地

佛教說:一念之間,十法界周圓。只要轉一念的時間,就能遍行十法界。何謂十法界?四聖六凡”──四種聖人及六種凡夫界──合稱十法界。四聖包括:佛、菩薩、聲聞、緣覺;六凡包括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既然人的心念一下子就周遍十法界,如果生起一念的慈悲心──佛心,心境就與佛境融合在一起;若是生起勇猛精進心救度眾生,只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這時心念就已經在菩薩的境界中,這就是菩薩心。

聲聞是指聲音入耳根,起發了慧識。由聲聞而瞭解,開啟慧根,這是聲聞緣覺是既沒聽到教法,也沒遇到聖人,但是他可以由本具的慧性緣外在的境界,而瞭解道理。例如他抬頭看到樹葉變黃、枯落,就知道到了;聽到水聲、看到水流,就會聯想逝者如斯,歲月像流水一樣不再回頭。

孔子有一天站在河邊,看到流水賓士而去,他感慨萬分地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他能由此領悟時間、年齡的逝去像流水,一去不回頭,這可以說是緣覺,也是聖人的境界。

一般社會人士付出愛心幫助貧困的眾生,但是他不瞭解佛的教法與道理,他付出一分就期待一分的回報,這是的境界。有人說:信我者上天堂。”──只要信仰我,就會上天堂。甚至也有人說:你若來聽我的道理,信我的教,就可以天堂掛號、地獄除名。許多人因此進入這個宗教,這就是有所求。

現在社會上許多人在做好事,救濟他人,但是往往不是為名便是為利。有的人常常說:我做好事,我得到好人好事的名聲,當他接受表揚時就很高興,這就是為名;而有些人則說:我做好事有好報,所以多少要做些,這是為利。

這些都是世間的善,這些世間的善當然是很好,世間若有這些善人,則人間世界一定會很美。不過這些善人若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為任何代價、不為任何回報而付出,則能達到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只要超越了凡夫心,就能到達菩薩的境域。

還屬於凡夫的的境界,接下來的是。人間多凡夫,五欲具足,善惡不分,住於世間,所以這個娑婆世界又稱為五趣雜居地。五趣是五種趣向──眾生由業因之差別而趣向之處: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也稱為五道。而阿修羅可以說都包含在五趣中,所以又可合稱為六趣六道

阿修羅的意思是有福無德,這種人只因為過去生中曾做過善事,憑著做好事的福報而感生天堂,但是他沒有修養,還是發疲氣、起煩惱、鬥爭,樣樣都有。

世間充滿了阿修羅道,例如新聞報導菲律賓政變,一些叛軍背叛政府、起內哄,此次政變造成幾百人的死傷;街道上佈滿屍體,真是慘不忍睹。菲律賓在這短短的一兩年之中,已有多次政變,這就叫做阿修羅,好鬥、好爭、好戰····

在此次政變中,菲律賓總統的兒子也受了重傷,他的侍衛有三人當場死亡,多悲慘啊!但是對立的兩方仍然宣稱無任何商量妥協的餘地。政府不肯讓步、叛軍不肯投降,再繼續這樣下去,後果真是不堪設想。這就是人間的阿修羅道。

畜生之中也有阿修羅道,愛爭、愛鬥、愛戰···,例如鬥牛、鬥雞。其他又有地獄、餓鬼道,所以娑婆世界稱為五趣雜居地”──雜是很複雜的意思。佛是在人間成就的,賢人也是在人間成就的,世間更有許多十惡不赦的人,不論善人、惡人、聖人、賢人、凡人·····都聚居在一起,因此稱為五趣雜居地

撥開雲霧見青天

人間應該要以智識去分析,心念不可迷惑於世間的幻相。學佛應該有所覺悟,以幻野馬的智識去體會,假如不去分析瞭解水上泡幻野馬的道理,則如是不觀身,亦不見死王

若是不善於將身體與世間的物質看開,那麼,無常何時顯現於眼前都不知道。死王就是無常,我們的生命無常,無常的死王時時都在人的周圍,若能透徹世間的幻相,就能夠瞭解生命的真諦;要透徹生命的真理,必須多瞭解世間幻化的景象。我們應該視富貴如浮雲,看得到卻摸不到的是虛幻不實的東西,若能如是觀,則修學佛法便能徹見人的真正本性。

有句話說撥雲見月,雲霧撥開之後,月亮才會顯現;眾生心本如明月,但是多數人都被有色無實的烏雲遮住心中的明月。所以我們要撥雲見月,把世間一切的物質及一切的人與事,當成水上泡,如此還計較什麼呢?我們要真正自我警惕,時時抱持佛心,則我們就是佛;常常行菩薩行,則我們就是菩薩。

設若心中充滿阿修羅,看到人就發脾氣、遇到事就計較,將種下其他惡道的種子(因),將來就會顯現在人生,得到三惡道的果報。金剛經有句偈說: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第二、正思惟

正思惟──謂人見四諦時,正念思惟,觀察籌量,令觀增長。

文句淺顯易懂,簡單的教法就是無上的法寶,善於運用者就能終生受用;不善加利用者,花一輩子的時間去追求,還是一無所得。

佛陀的每一句教法,我們必須用心思惟,所以佛法中有聞思修之學。我們每個人都是學而知之者,不是生而知之者。如果一個人出生後什麼都懂,不必學習就明白事理,那必是一位超凡的聖人,我們一般人都是凡夫,所以要學而知之。

學法一定要先從開始,就是聽。學法須多聽法,但是聞而不思則罔──聽了之後就忘得一乾二淨,完全不經過思惟,那就沒有一點用處了;所以我們聽完道理後,要好好做一番思惟與考量。

所謂思惟,是用心去體會所聽的法,聽了道理之後,要實踐於日常生活中,這就稱為,行是行動,也可以說是修養。所以,將所聽到的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的行為舉止上,就是聞、思、修若能同時力行而無漏失,就可以修得戒、定、慧,完成三無漏學。

所以,這雖然是很簡單的幾句話,我們還是要好好地思考。

開口動念無不是業

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切的行為動作,都是由內在的觀念、見解所表現出來的。如果我們的思想、心念稍有偏差,就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所作所為,最後必定與目標相差非常遙遠。我常常說,聖人與凡夫之間的距離很遠,凡夫是聖人的起點,聖人是凡夫的目標,如果我們在起點上稍微有偏差,則走到終點時一定與目標相差千里之遠,所以我們平時的觀念、思想,不能稍有一點偏差。

謂人見四諦時,正念思惟”──四諦法是三十七助道品的根本道法,學佛、學法,不論是大乘或小乘,都離不開四諦六度的道理,這四種真理與六種行動是佛法全部的內容。四諦法是佛法的基礎,六度是學佛得過程。這裏說人見四諦時”──“是透徹、瞭解,若是瞭解四諦的道理,透徹四諦的方法,就能正念思惟”──見解與觀念就會很正確;見解觀念正確,行為舉止就會非常端正。

地藏經中有段文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口一開、舌一動都離不開業。當然,所謂的,有善業與惡業,若是勸人為善,教人守正道,那開口動舌就是修了善口業,這就是福業,能引導人走入正道。如果人家要行善事,卻從中阻撓破壞,開口動舌就想阻礙人家的道業,那已經造了惡業。所以地藏經說,善業與惡業無不是在開口動舌中。

我們要愛眾生,使眾生造福,首先要考慮的事是──莫讓眾生造業。普賢行願品中有句話說:恒順眾生,每天課誦,經文回向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十種大願中為何要提出恒順眾生呢?就是不要讓眾生造口業,不要使眾生有障礙道法的罪業。所以必須先迎順眾生,先使眾生歡喜,而起讚歎之心,若生讚歎心,就可以成就功德。所以菩薩修行時,首先要注意不擾亂眾生的心思,要恒順眾生。

開口動舌無不是業,既知業有善業與惡業,我們要把握因緣,使眾生造善口業,使他讚歎佛法、稱讚善法,種下善的種子。絕對不可執著在自己的理上,使眾生造業。世俗有句話說:理直氣壯,得理不饒人,我有理就要爭到底,爭到贏為止,這是錯誤的。我們應該將這句話改成理直氣和。雖然我們有理,但是要時時氣和,不可氣壯;認為自己有理,什麼都要爭到贏,這樣就太剛強了,太剛強就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睦。若能理直氣和,態度溫柔,這樣不是非常完美嗎?

普賢菩薩就是以柔和善順來引導眾生,使眾生的一切動作都能合於佛法、讚歎佛法、完成佛法。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非常謹慎,所有的思考與觀念、見解要時時為眾生著想,不可只為自己爭個理直氣壯,要為眾生考慮,行道時要使眾生培養善業,這樣就稱為正念思惟

循序漸進老實修行

觀察籌量,令觀增長”──在這個人生道上,我們所做的一切與所求的一切,要好好運用智慧觀察與思量。學佛並非今生此世能成就的,也不是無中生有的,總而言之,是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因緣必須長時間來成就。

看看佛陀的修行,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累生累世都在積功德。他不但積福也同時積慧,智慧必須不斷累積增長,才能夠成就。籌量的意思是指時間的長短,有些人認為,若是有心想修行,就一定要與佛一樣去完成道業。須知世間沒有不須用時間來修行成就的道業,例如學生在校求學念書,也是要依照學校安排的課程進度來修學分,何況是學佛求道呢?總而言之,學習任何事情都要按部就班。

有智慧的人,一定會依照程式去修行,循序漸進。佛在世時曾說了一個故事:

有一位國王有個心愛的女兒,自從出生以後,國王就非常疼愛她,每天盼望女兒快快長大,期待她變成一位美麗可愛的青春少女;國王每日朝思暮想,希望能早日見到他所求的理想。

於是他向全天下的人提出一個問題,看看世間有沒有一種使人馬上成長的靈藥。慈悲的佛陀知道國王的思想不正確──也就是說,智慧缺少籌量;所以他派遣一位精通醫術的醫生,並囑咐他向國王說他有方法使其愛女馬上成長。精通醫術的醫生懷疑地對佛陀說:世間沒有藥物能令人馬上成長的,為何叫我去呢?佛陀跟醫生說:你告訴國王,你必須去找靈藥。在這段時間內,禁止國王與女兒見面,這樣就可以了。

醫生遵照佛陀的教法,就到國王那裏,對國王說:我有一種靈藥,可以使公主快速長大。國王說:你什麼時候可以拿到這個靈藥來呢?

醫生答:這種藥的產地非常遙遠,你必須給我一段時間去找尋,只要能找到這種藥,任何時間服用都會馬上成長。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希望國王在我尚未找到靈藥之前,先與公主隔離一段時間,目光不可接觸到公主。

國王為了女兒能快快長大,就答應醫師的要求,與女兒分離一段日子。時間飛逝,轉眼間十二年已過。有一天,這位醫生終於又來到國王面前,對國王說: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從遠地取來這種藥物,今天你就可以看到你的女兒,她已經長大了。

醫生就把公主請出來與國王見面,國王一看,自己的女兒真的已經長大成人。十二年前,她還是繈褓中的小嬰兒;十二年後,她已變成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所以他深信是這種靈藥使女兒長大的,卻忘了這段時間已經過了十二年,這是沒有籌量時間的問題。

透徹四諦十二因緣

佛陀就以這個例子來跟弟子說,眾生只想要立地成佛,學佛見道,但是卻忘失十二因緣的過程。學過小乘法的人都知道四諦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法,第一是無明、第二、第三、第四名色、第五六入、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老死

人在六道中受苦,反復輪回,就是因為一念無明起,無明即煩惱,無明,業識推動七識,七識即思想,在思想觀念中又向前推至六識,六識緣著於外在的塵境,身體就會造業。業識的因種下去後,便帶業投胎,稱為名色名色六入”──有了名色,六根在胎內就會慢慢生長。十月懷胎,六根具足,出世後就與世間接觸,這是六入。與世間接觸後便會慢慢成長,帶著先天的業因,加上後天的緣來培養,所以有種種感受,苦受、樂受·····,這就是。有了感受就會造業,因為有感受就有愛與不愛,此稱為。依愛與不愛而造業,就生”──有新的因產生。過去種下的因,現在已經得到果報,在果中又造因,就繼續種下因。因與果不斷輪回,直到一世的老死,又種下來世的因。

這就是十二因緣,每一個眾生來人間,都離不開這十二種因素。

佛陀舉國王為例是一種譬喻,國王希望女兒快快長大,卻忽視了十二年的時間;像一個修行者,想學道修行,卻忽視了過去的因──也就是

我們想成就道業,必須有過去的福慧,才能夠統理大眾、成就道業。有的人修行了幾十年仍然未成道業,便怨天尤人,埋怨人為的因素,卻忽視了過去的福慧。所以,學佛時,要用心於四諦十二因緣法,不只要透徹瞭解,還必須把握時間去受持,努力累積福緣與慧業。

有智慧的人不會斤斤計較,多付出就是積福德;能夠與所有的人和睦相處,就是積福慧。在日常生活中請該多加注意,不可離開四諦十二因緣法,一偏差則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若能如此,就稱為正思惟,也就是觀察籌量,增長正因、正緣。

第三、正語

每個人都應該多注意自己的觀念、思想及語言,而這幾項中最容易犯過、最容易造成業因的是口,因為開口動舌是非常簡單的事,不必花用多大的氣力就能輕易地出聲說話。我們出聲與人談話時,常會使人改變觀念,若以正語(正當的語言)來引導人,可以使人改變觀念,向于正道;設若有一句戲言,或是不負責任的話,很容易導人誤入歧途,墮落深淵,而不得自拔,這種言語真是可怕啊!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謹慎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開口動舌,必須說正確、負責的話,這就是正語”──“八正道中的一種道法。

正語──謂人以無漏智慧常攝口業,遠離一切虛妄不實之語,是為正語。

人必須時時發揮無漏智慧,無漏就是斷煩惱,去掉雜念;能自佛法中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就稱為無漏

斷煩惱就像取盆盛水飲用一樣,必須將盆洗淨。有從事廚房工作經驗的人,都知道廚房的工作該怎麼做,當食物煮熟要放入鍋子之前,要先洗淨鍋子,則這鍋食物會非常衛生、可口。鍋子盛食物,除了必須洗淨外,還必須沒有漏洞。

斷煩惱、去雜念,就是要先洗淨心地,然後恭聽佛法;聽後要想實際應用,就必須沒有漏失,如此清淨又無漏才能受用。所以說,以無漏智慧常攝口業無漏就是清淨、智慧,修行要修得心靈清淨,也要修得無漏。

孔子稱讚顏回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因為顏回聽孔子的法很少有疑問,也很少發問,他能靜靜的聽,用心去思考,然後表現在日常的修養中。只要他聽取一項善法,就能謹記於心,守持奉行。

一般人平時聽法,任憑法師說多少教法,總是一面聽進去,一面漏出來,到底受用的有幾句?千言萬語,得不到一句!

佛陀曾有一偈文:雖誦千言,不義何益?雖然你聽很多法,口中也能宣讀千言萬法,卻不能實行,那這些道理有何用處?聽而不受用就叫做有漏。故佛陀說:不如一語,聞得可度。”──不如聽取一句話,謹記心頭並時時拿來應用,那我們這一生就能自度。

杯子的缺角不去看它便是圓的

記得臺北有位委員,有一次端出一杯茶,杯子稍有缺口,我與她之間簡單的對答,竟能傳遍無數個家庭,使眾人都受用。她說道:師父,真是抱歉,這杯子缺了一角····我回答:缺角的地方不去看它,整個杯口就是圓的。每個人都有缺點,若不去計較缺點,則每個人都是很好的人。

這句話不只一人受益,自從傳出去後,每個知道的家庭都能和睦相處,受益無窮。

在家人能聞一知十,而我們修行人到底能聞多少?得多少?佛陀在法華經中有一段文句說:

一位父親,精通藥理、醫術,他的兒子全身都是病,他幫兒子看病下藥,兒子卻不相信自己的父親是高明的醫生,不肯服藥。

有一天,這位父親將兒子必須服用的藥準備好,留在家中,然後外出周遊他國,他到了遙遠的國家後,就派人回去告訴兒子說:你父親已經死在他國,再也不能回來了。這個兒子一聽到父親在遠地命斷身亡,永遠不能回來時,心中無比悲傷。此時他才自覺身體有病,醫術高明的父親為他準備藥品,他卻不知服用,全身的病痛,有誰能救治呢?

他心焦如焚,於是開始找尋父親為他準備的藥物,找遍了父親的書房,才找出這帖治病藥方,他再無疑心,非常珍惜地服用,不久就將疾病治癒,恢復了健康。

佛陀在世時舉此例子為譬喻,說明人們都有貴遠賤近的通病,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距離愈近,對方所說的話與所談道理,愈無法體會與瞭解。大部分的人為了錢財爭生拼死,招惹許多煩惱與痛苦,也有許多人在銀行中一天到晚算錢記賬,算得非常厭煩,一點也不快樂,那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是為別人數珍寶,那些財物都不是他自己的!

有許多傳道者或說法者也和銀行、珍寶店的人一樣,都是為他人算錢、揀珠寶,不知自己究竟得到什麼?既然什麼都沒得到,也不覺得歡喜快樂,實在是非常可惜,錯過許多時機。

我們學佛,最主要是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藉人事以煉心──藉人事來警惕我們、藉外在形象來教導我們,使我們自我反省、斷除煩惱。我們不知善用人我是非,做為修行的工具,反而處處計較,招來全身煩惱,未免可惜。所以,我們必須放掉昨天雜念,謹慎於今天的道念,把心思放在舉止行動上,這就叫做道心

我們平時工作,若是拿起這個、掉了那個,叫做散亂心。拿東西時,若是能輕輕拿起、輕輕放下,使周圍的動態環境安詳寂靜,則稱為涅槃。日常生活中的舉手投足,應該輕輕地提起,溫柔地放下,使我們都生活在平和靜定而不動粗的氣氛中,若能如此則容易修得無漏,若能心常存道念,就能增長智慧。其實,無漏與智慧是我們修行的最終目標,若會運用於日常生活上,就能很簡單輕易地修得;若不會善用,則這個目標離我們就非常遙遠了。善用者當下即開悟,不善用者,即使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還是同樣在迷途中。所以說,我們要勤修無漏智慧。

一句戲言墮五百世猴身

以無漏智慧常攝口業,遠離一切虛妄不實之語。”──有時我們說一句話也會影響無漏智的修得,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時時注意,自我警惕,若能得無漏智慧,就能常攝口業。

開口動舌無不是業,欲不造業,則必須以無漏智慧來收攝口業。口業為重,有時候一句戲言、玩笑話語,或是取笑別人,也是會造下不可收拾的因果。

佛在世時,有一群婆羅門教徒行于樹林、溪邊(婆羅門教的修行方法不是拜火就是修水行),這群修水行的外道者,在溪邊的樹林中看到一群彌猴在水邊戲水、在林中跳躍,他們心中想著:人與畜生究竟造了什麼業,而生為人、生為畜生?心念囀動,就互相議論研究。

這時候,他們遠遠地看到佛陀,威儀莊嚴、形態安詳地延著山路向他們走近。這些修水行的外道者立即離開溪邊,來到佛陀的面前,起了恭敬心,也生出疑惑之念,他們就提出剛才互相議論的問題來請教佛陀。大家指著彌猴群問佛說:這些猴是因造何業而來?

佛陀很安然地回答說:

過去無量劫以前,有一位得到無漏智慧與神通的修行者,他在山中修行,在溪邊生活,行動非常輕盈。走路離水離地,過河時如行於陸地一樣,輕盈靈巧,走路時像風吹雲而過月,無比威儀、無比自在。

那時有數百個外道者看到這位修行人,起了嫉妒之心,不但不讚歎他的修行,大家還一起開玩笑,說修行者輕盈敏捷、翻山過嶺的行動,好像彌猴登山爬樹一樣。一群人邊說邊笑,結果,由於一句戲言,取笑修行者像彌猴,而墮入五百世的畜生彌猴群!

這多麼可怕啊!我們存心說一句戲言,或是取笑別人,這個因果就累世不得開脫。佛陀為這群外道修行者說這段過去生的小故事時,那群彌猴看到佛來說法,本來在樹上跳躍不止,聽了佛陀的說法後便停下來,邊聽邊流淚。這足以證明這群彌猴在無量劫中受了畜生的身形,是多麼地痛苦啊!

一句話輕易地說出,竟然招致五百世墮入彌猴身,實在是非常可怕啊!所以我們平時說話,必定要慎重其事,絕對不可輕視他人,也不可輕易造口業。學佛,必定要以無漏智慧來收攝口業,若能如此,則可遠離一切虛妄不實之語

我們所說的話句句實話,所說的事,句句負責任,就稱做正語;反之則造口業。我們的口有四種惡語,即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我們要好好地、時時地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不可妄言、不得綺語、不可兩舌、更不可惡口,日常生活要記得放棄昨日的雜念,要謹慎於今日的舉止行動,行茲在茲,時時刻刻處寂靜之境界中,在工作體驗中也必須善加用心,若能如此,則可得到正語及智慧。

第四、正業

是種子,延續過去也造就未來,是一切作為所造成的結果。業有善業有惡業,業是動作之後的結果,但是業有在前、在後,前後不斷的延續,而成因果輪回,說明白些──業就是果。

譬如種樹,一切植物之所以能生長起來,就是因為有種子,種子可以長成大樹,大樹生累累的果實,果實內的種子又會成長····。業就和樹一樣,因過去的動作而成就現在的形象,由於現在的形象而應現未來的果報,業的種子即由此而來。

業必須正,要有正確的業,心保持正直,心正、念正、見解正,行動自然會端正。正是正道,我們必須善加選擇所要走的道路,無論是見解、思惟,或是開口動舌,都要好好警惕自心及外在的行為,一點也差不得。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走路時若方向稍有偏差,則到達終點時會與目標距離非常遙遠。與此同理,我們一定要守持正確的方向,心念正確、見解正確,則我們一切動作的業果都會正確。

正業──謂人以無漏智慧修攝其身,住于清淨正業,斷除一切邪妄之行,是謂正業。熱心消退之後,猶如廢鐵。

我們已經在學佛,學佛最主要是修心養性,必須將心修得端正,將性好好地培養。修心是表面的功夫,養性是往下紮根、堅固道心。我們過去身為凡夫,心思散亂、觀念偏差,所以產生無明的凡夫心。無始以來,我們就是以無明來延續業因,才造成今世凡人的果報,現在我們必須修心返回平靜的本性,把浮面的凡夫心好好修養,回復清淨的聖人性。

凡夫是一種虛幻不實的形態,凡夫心就是無常。今天很熱切地發心、很堅定心志地發願,熱心勃勃,志願堅定,認為自己必能將工作做好、完成理想,但是卻經不起時日的考驗,日一長、月一久,那份熱心很快就消退了。

熱心消退之後,眾生剛強的心態和廢鐵一樣,既冷又硬,這就是凡夫心。聽了善法而發心,就像廢鐵丟入鎔爐中,一遇熱火,硬硬的鐵就會軟化;但是爐火熄滅後,這些廢鐵、雜鐵、壞鐵還是還原成硬幫幫的形態。

廢鐵在過去是新鐵時,是非常有用的精良器具,因為年久日衰,缺乏妥善的照顧與保養,而變成無用的廢棄雜鐵。眾生與此相同,在尚未成為凡夫以前,皆有精密、可發揮功能、可利用的性能,因為在世間沾染各種習氣,所以成為雜亂污染的凡夫心。

所有的鐵都有成為好鐵的可能,等到變成廢鐵時,就已經成了廢棄無用之物。不過這些廢鐵若再放入烈火之中,燒煉錘打,再以冷水散熱,然後繼續千錘百煉,則這些廢鐵將可以還原為精良的器具。與此同理,凡夫的心只是外在的、表面的,並非本性就這麼壞、這麼硬,不過它的習氣就是這樣,經過無數生世的時間而成凡夫之劣根,我們修行就是要加強意志,將凡夫心再修煉,使它回復到原來光明的本性。

五根五力中,已談過,一個人只發心是沒有用的,愛心發芽後很快就會敗壞、斷損,所以必定要向下紮根,往上生長。根是本性,好好培養根源,自然會向上增長得很貿盛。因此我們要修心養性,仍必須先藉人事、環境、時日開始做起,多多利用時間、人事、環境,來培養自己的耐心與耐性。欲成就道業,必須好好修心、好好養性,如此,一切動作就可以歸於正業。

人應以無漏智慧修攝其身

所以此處言:人以無漏智慧修攝其身”──無漏就是清淨,要清淨心地才能看到自己善美的風光。每個人的心性都有真善美的本性,只是我們心地堆滿垃圾,真正清淨美好的風光被骯髒之物污染;我們修心就是要清淨自己心地本來的風光。清淨身心、清淨心地,然後才能將佛法拳拳服膺,常常將善法記在心中;而舉手投足無不是美好的形態,所作所為,一切都是善的動作,這就是把佛陀教育的善法時時放於心念中。

例如,說話時,心要放在語言上,說負責任的話。若能說出一句負責任的話,就可以叫做佛法或教法,若所說皆戲言,迎合人心,則稱為不負責任的話。所以我們說話時,心一定要放在語言中,若能如此,則句句都是法語、字字都是教法。我們做事時,若能時時將心放在舉止動作中,則心地時時都是涅槃的境界,希望諸位好好記住,此即無漏的智慧。

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心意清淨,讓佛法深入心中,發揮我們的智慧與功能,則能修攝其身”──心念與動作不放蕩散亂,不做無謂、無用之事,所為的一切無不是佛法、無不是引導眾生的舉動,以身作則,就叫做修攝其身

修就是不亂,攝就是專,所以身與意能平齊。凡夫常常身不由己,身體的動作與心不能配合,所以稱為凡夫。為何身的動作與心意不配合呢?是因為受了業力的引導。平常我們就一直想做好事、想要行菩薩道,並站在菩薩道中來引導我們的身與心,卻常常被非內心的本意所牽引,做出遺憾終身的行為。所以身與意不能時時配合,這是沒有修身、沒有攝意。我們現在要修攝身心,從身體上好好修行,在意念上善加修攝,使身心一致,稱為修攝其身

柔能調伏眾生,剛能堅強己志

若能做到這些,就會住于清淨正業,心常處於清淨正業,行為也就清淨正直。清淨就是公德心,也就是發心,我們的心若污染了,就有煩惱業;若是清淨就有公德之行,而一切的動作皆在清淨的正業中,這就是菩薩的行為。

我們的心若不清淨,就會表現出凡夫的行動,這是自私自利的污染心,所做的都是染著的業。清淨之行則是為眾生,一切作為皆以眾生為重,沒有自我,這叫做清淨心,也叫做清淨業

斷除一切邪妄之行”──若能好好修身正行,自然能斷除妄念邪行,斷除妄念之行就是修養好本性。修攝身心是表面的、外在的,藉事練心是指修攝凡夫心。我們必須注意,心念與行為都只是修心的階段而已,若能夠安然自在,不特別注意自己的行動,仍能表現出和諧清淨的行為,就稱做養性成就”──由習慣而成自然的行為。凡夫的雜亂也是一種習慣,聖人之所以開口動舌就能震憾人心,是慢慢培養成的,久而久之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習慣,他一切的動作行為無不是本性的表現;此即已經修養的本性,也就是已經斷除一切邪妄之行

斷除是完全滅除的意思,絕對不會起退道心或退轉念。平常一般人看到別人行善事時,常會感動而發心,但是凡夫心的劣性還會再產生,道心很快就會退掉,經不起時日的考驗,很容易就會生出懈怠頑劣之心態。凡夫心是軟弱的、有污染的,若根性沒斷除,隨時就會再復發。

真正的聖人稱為強人,他的強是柔中帶剛,剛中帶柔;柔能調伏眾生,剛能堅強己志。能堅定自己的心志,則能肩挑如來重擔。如來的擔子有多重呢?普天之下的眾生有多少呢?若沒有堅強有力的肩膀,就沒有辦法擔荷如來家業,所以,對自己要堅強心志,但是對眾生必須有柔軟、溫和的氣度,如此才能恒順眾生,統理群眾。這就是聖人、賢者,也就是強人。

凡夫外表剛強,內心荏弱

凡夫看起來非常剛強,但是卻很頑固軟弱。法華經中說,佛將涅槃時,非常擔心娑婆世界的眾生,所以一直在口頭上明說,希望弟子能擔荷如來家業,但是他的弟子中,沒有一人在佛前發心說:佛啊!請你放心,我為你負擔普天之下的眾生!唯有他方世界的菩薩顯現在佛前說:我發願為娑婆世界的眾生擔起如來家業。他的弟子就向佛說:佛啊!並非我們不肯發心,而是娑婆世界的眾生太剛強,我們若是發心度眾生,絕對不敢再來娑婆世界,但是卻希望能在他方國度化眾生。

佛在世時,他的弟子都不敢擔負娑婆世界眾生的如來家業,可見娑婆的眾生有多剛強啊!凡夫很難受教,很容易退卻道心,所以無法斷除邪妄之行,有如在苦海中沉浮一樣。看他似乎快浮上來,但很快又再沉溺下去。佛陀為了救度眾生,真是費盡心思、費盡口舌。

我們在這娑婆世界,時時有人事來洗煉自己的心,也有佛法常常鞭策警惕我們,在這麼好的修行環境中,何不好好把握目前的機會,柔和善順地對待別人,堅定心志地求法修行,這是最加的修行道場。請好好以無漏智慧修攝己身,希望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動作行為,都在菩薩清淨的正業中,不可只為自己私人的利益而著想,應該為眾生服務奉獻,這就叫做──清淨正業。

這是我們修行的目標,若能做到這樣,日長月久,我們一切的污染自然就能消除,道業便常在正道中,不會有邪妄的行為,此即稱為正業。應好好把握時間,利用環境,藉事煉心,對自我堅強,對眾生柔和,請多多用心。

第五、正命

業的成就是因為眾生有活命(生活的命根),有生命就有動作,有動作就會產生業。福業與惡業,無論是幸福或罪惡,都是由於眾生有命的存在,才會造就這些善惡的業,我們若能正確的利用生命,則生命力可累積福分。

蠢動含靈皆是命,有知覺的眾生都稱為命,有氣習的出入就是有命的存在。氣即呼吸,呼吸存在則眾生還活在世間,當一氣不來時,命就斷了。一期的壽命稱為分段生死,如幻的命根也有變異生死;斷了變異生死,就是四聖生命的慧根。學佛就是希望能去掉如幻的變異生死,進而延續四聖的慧命。

四聖的慧命就是出家修行,這裏所謂的出家不是形式上的出家。出家有所謂身與心俱出家、心出家身不出家、身出家心不出家的形式。當然,因緣具足時,身心出家則能延續佛的慧命,假若因緣不具足,寧可心出家而身沒出家,如此尚有功德。以出世的精神入世、發揮生命的功能,成為正信的在家居士,這也是功德。假使身出家而心沒出家,不但在修行的道路上無法自立,反而破壞了佛法,這就是一種邪命。所謂出家,有上述的不同形式,我們都是身心俱出家者,心出家而身沒出家的人,也是修行者;總之,發心修行的人,就是真正學佛的修行者。

正命──謂出家之人,當離五種邪命利養,常以乞食自活其命。

真正要學佛修行的人,應該遠離五種邪命。五種邪命是指一些人為了自我的利益而不擇手段,爭取世人對自己的供養,以求不勞而獲。

佛在世時制定弟子日中一食,托缽活命。佛本是一位王子,他可以享盡人生榮華富貴的生活,但是為了清淨心地,先割捨利養的思想,然後辭親割愛,離開了利誘的環境,外出修行。經過五年的參學,六年的苦行,終於完成道業,徹悟宇宙奧妙的真理。

佛自覺自悟之後,便開始教化眾生,引度眾生。既然要度化眾生,就必須先以身作則,雖然它他已成佛,在迦毗羅衛國時,父親貴為一國之王,富甲天下,但是他仍然以身作則,守持身心、遠離名利,他延門托缽,也領導弟子延門托缽,沒有師突之別。他的弟子群中,甚至包括他的姨母、妻子、堂弟及兒子。當出印度的社會背景包括四種階級,劃分得非常清楚,地位高低懸殊,若身為奴隸則永遠都是奴隸。但是若走入佛的教團,則眾人一律平等,沒有誰該侍奉誰,或高低貴賤之分,為了生存,就得親自出門延路托缽,那怕是貴為王子、王親貴族,皆與庶民同等。

譬如佛的弟弟是王子的身分,佛的堂弟也是王族,身分地位非常高貴。而地位低者,尚有在皇宮打掃、剃頭的奴隸;這些奴隸是當時印度地位最低下、最令人瞧不起的人。但是無論何人走入佛門,就完全平等看待,無高下之別,所以佛陀特別制定乞食的生活。

若僧團中自設灶爐,就會有人做事、有人不工作的情形,這就是不平等。佛制定乞食的生活是為了領導僧團,為了調伏弟子們貢高我慢心,使那些皇親王族的出家人,去除驕傲自大的心理,也使本來具有慈悲善心者能提高自信心。佛陀為此制戒: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各自托缽以活己命。

這就是所謂的當以乞食自活其命,這是原始佛教僧團生活的形式。佛陀領導一千多人的僧伽團體,而能人人相安無事、和睦相處,就是給予每個人平等的待遇,才能人人和平相待;這是佛在世時教團的制度。

比丘托缽不得超過七家

佛法傳至中國,背景形態與印度不同。因為佛教尚未傳至中國時,中國已有道教,道教是修仙道,也是修行的一種,修道者通常選擇安靜之處去修仙煉道。中國人的思想比較保守,名山勝地奇多,這些人就在風光明媚、山明水秀之地建造道觀。

中國的地理環境與印度不同,印度僧團多遠離人群聚落而居;而中國則山明水秀,修行人就選擇山水優美之處安居,自耕自食,自謀生活,不須要離開居處到人煙較多之聚落乞食,所以中國的修行者多於深山各立叢林,於是寺院道場漸漸增加。有了叢林,便自己種菜、種稻、五穀雜糧····,生產食糧供養自己。當然,他們並沒有將佛陀的托缽制度廢除,只是變成化緣的形式,所以人們都認為出家者沿門化緣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

但問題就是出在這裏,佛制定的托缽只是一碗飯而已,以今天吃得下多少飯,能填飽肚子為限,故稱為應量器。現在人稱碗為缽,在佛教中亦可名做應量器。佛陀制定出門托缽只能乞討七戶人家,第一戶若出外工作,無人在家,則托空缽,到第二戶時,他們剛下工還未煮飯,則又是空缽,再至第三戶人家,他們連本身都養不活,所以沒有剩餘的飯菜分給僧人,便又是空缽。

總之,佛制定規則,沿門托缽不可超過七家。七家都托空缽時,就要好好自我反省;今天自己欠缺德養,沒有受福的份,所以回去要善加修行。若出門只托一家就滿缽時,要為自己祝福,並感謝眾生的恩德,要為眾生祝福,為自己慶倖。托滿缽時,雖只經一家,也要知足而回。這是佛的制戒,只以一碗飯為滿足。

而中國將托缽演化為化緣,化緣則不限食量,多多益善。這就叫做邪命,已非以應量器為限,變成毫無限量;不是什麼功德無量,而是貪求無量啊!

過去的祖師,把中國修行者容易犯的過為分成五種,稱做五種邪命

一、詐現異相。
二、自說功能。
三、占相吉凶。
四、高聲現威。
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

第一種邪命──詐現異相

是不實、虛偽,例如未得謂得”──自己尚未得道,一點功德也沒有,但是為了使眾生供養自己、尊重自己,便告訴他人說自己已得道放光、驚天動地,說法時天龍八部都會現前!眾人所以沒看見,因為是凡夫、是肉眼。有的人聽了這些話,就會認為對方很了不起,他說的法雖然平凡人聽不懂,而天龍八部卻都很歡喜地來聽;為了怕丟臉,就乾脆說自己也聽得懂、也很感動,這叫做詐現異相

有的人甚至說:我處於深山之中,人煙隔絕,不食米、不飲水、不吃果,卻能存活,這是我得到了神通的緣故。我坐禪時,得到宿命通,知道你過去生是如何、如何···。因為我能告訴你過去生是什麼,所以你應該相信我所知道的。

總而言之,詐的意思是不實,是奸詐、狡騙,詐騙眾生、對自己不忠實。這是佛陀教誡中最嚴重的罪業,在法華經中佛說:未得謂得,是大妄語業。尚未到達某種境界,卻告訴他人我已得到什麼、什麼····,這是大妄語業,也是大邪命。

佛陀嚴厲地教導我們,不可顯異惑眾。縱然有德,明白道理,有種種內涵,也不可宣稱自己能知過去、預測未來,應該隱己之光明,現凡而不可現異。因為佛設教是為了人間眾生,所以講法時必定要講他們日常生活能瞭解的教法,不可說些高深莫測之事,如此反而擾亂眾生心,而且迷亂顛倒。

看看現在有多少說要熱心修行的人,精神錯亂、是非顛倒,那就是因為他所接觸的宗教太過於高深莫測;脫離現實的人生,而追求詐現異相的境界,使得初學者不解道理,道未得而神先亂。所以,縱然已得到宿命通或其他神通,還是要隱藏這種凡人無法理解的境界,也不可有詐現異相的邪命。

所謂修行者,不只是指出家弟子,在家的佛弟子也包括在內;佛弟子要遠離五種邪密命,不可以邪求、邪思以利養,應以乞食自活其命。

學佛是希望能回我本性,人之本性是純真、單純的,純則不雜、真則不詐;修行是要回歸本性、徹見十相。法華經的經義是教導我們去除小乘的無明,回歸一乘的實相,亦即返妄歸真。凡夫皆有污染、妄念,要歸返真如本性,就要遠離詐現異相,遠離不實與虛妄,不可為了爭取人們的供養與尊重,而造下妄語業──“未得謂得。尚未得道、尚未徹見真理,卻說自己已得道、見道,說自己已經開悟了,這就是妄語;尚未證果,心性尚未與理會合(性與理互相會合才是真正的開悟),而說自己已證果、已得果,這都稱為

是指神通變化,凡夫所言是神通莫測的異相,我們必須自我警惕、遠離異相,不可犯了這種毛病。世俗之人也是一樣,要小心謹慎,日常生活中莫貢高我慢,以為自己懷才不遇,這就是未證謂證

慧能祖師慧性本具,聞一理即能通徹人之本性,儘管他未曾受過教育、未曾讀過說,連一個大字都不認得,卻能一聞道理即悟人之本性。他初入僧團時,就在僧侶們的石磨坊中工作,一進去就是八個月,連師父五祖的面都沒有見過,只在工作房中默默地劈柴、舂米。八個月後,他在前庭遇見五祖,五祖問他來多久了,他答說八個月,五祖對他的應答很滿意。

他雖然不識字,卻非常有忍性、耐性,就這樣在工作房待了六年的時間。諸位,六祖慧能大師劈柴舂米,前後經過六年,無人教他,無人鼓勵他,他卻能專心一意地做好本分事,將耐性放在他修養的功夫上。一般凡夫,能找到幾個具有這種耐性、耐心的人?他每樣道理都懂,假設他不懂得道理,就無法以一偈來透徹禪宗原來的本性、真理,這就是聖人。聖人與凡夫之別在此,凡夫所犯的毛病是詐現異相,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就是透徹實相。

第二種邪命──自說功能

何謂?即內能自謙。謙虛是內在修行的功夫,一個愈有修行的人就愈是謙虛,愈有學問的人愈覺得不足。因為世間的學問浩翰如大海,何況出世的教育,更是無量無邊。瞭解道理後,才知道自己離真理尚遠;與道差一大截,才自覺渺小;愈覺自己渺小,才會愈向前精進。

所以,人最怕的事就是自大。以為自己很偉大、功能很充足,這樣容易貢高我慢。學佛就是要縮小自我,擴大心胸、求取學問。縮小自我就是我們的內在功能──謙虛,擴大心胸就是求取學問。佛陀的三藏十二部經,若以圖書館收藏而言,總有所極限,假設能放在心性的藏經櫥中,則無有限量。人人都有一個廣大無邊的藏經櫥,那就是自己的本性。

若能以自己的內心來吸收佛的教育,不斷地追求、不斷地發揮效用,則一理通,萬理徹。只要能體會一理的真相,就能像一個無量廣大的藏經櫥一樣,日常生活中的人與事,無不是三藏經典中的文章。

過去有位祖師說了一個譬喻,他說:蒼蠅在紙窗前一直飛鑽,再怎麼飛鑽,也無法飛過那層薄薄的紙。所以,一個人若只在紙上的文字中轉來轉去,再怎麼鑽也沒辦法鑽出道理來。因此我們應該心胸開闊,包容宇宙的一切教化,這就是我們所擁有的寬大藏經櫥。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事、每一人,無不是我們應該容納接受的教育,我們應透徹實相,這樣才是真正廣大的心胸;不可稍微瞭解事理就自滿自大,必須善加警惕,學佛不可自誇功能廣大。

第三種邪命──占相吉凶

學佛不可動不動就求看命、相命,須知道我們原是依善惡業而來的人,凡夫被命轉,聖人能轉命,因為凡夫一切都是因命運來安排──所謂命運,在佛法中稱做業力,而世俗人則稱做運氣

業力是說我們這輩子所受的果,是由過去生中的因而來。現在有許多人前途茫茫,不知所從,是因為業力無形也無影,既看不到也摸不著。這種無形無蹤、無影無相之物,稱為業力。世俗人說運氣,氣與力是同樣的意思,是無法看見,人的心理與形態在無形中會被運氣所轉變。

隨業而轉

凡夫非常關心自己的命運,但自己無法知道,所以必須找人算命。過去的算命先生大多是盲人,他們由於眼睛看不見才去學算命,而許多眼明的人卻拿自己的命給瞎子算,這不是很矛盾嗎?既看不見東西還要幫人看命,命不是他的,要如何看呢?這就值得深思啊!

人的命在八字,八字是時辰;時辰八字,何時落地,八字命已被定下來,由不得自己。至於算命算得准嗎?對於那些迷茫、不知所從、此路不通的凡夫,都能算得准。為什麼呢?因為算命先生怎樣說,他就怎樣做,所以自己的命已經被人掌握、控制,也就是說命被轉了。

譬如有個人想作生意,不知最近自己的命是否通達,就去算命。算命先生說他上半年運不亨通,最好諸事莫做;他信以為真,所以即使有很好的創業機會擺在眼前,他也任其白白地喪失。看別人做此事業發財賺錢,他更相信自己的運不通,別人能賺錢,而自己就是命不好,沒有這種運氣好發財。

其實,他就是因為聽信算命先生的話,上半年都不工作;自己不肯去做,而別人已經賺大錢了,他仍說算得很准,這就是迷信。

算命者是個凡夫,因為他無法看自己的命,命若看得准、算得好,我想這些算命者都可以當大事業家了。若能算出何時可賺錢?何時可避免災難?我想,事間的好事、大事業、成功之事,都是那些會算命的人做去了。但是這些盲者對自己的命茫然無知,他們跑江湖的人,算命多是為了生活,不得已才從事這項工作,所以不值得人們迷信盲從。

出家人若學會這種占相吉凶,就是邪命,不是出家人的本分,也不是佛弟子應該學的事。所以我們不可幫人算命卜卦、占相吉凶。人的相會隨著業而轉,不可由其面相說此人是如何壞、何時會遭遇什麼····。雖然他過去面有凶相,但如果他無形中做了善業功德,相就會因此改變。若由我們出家人當面立斷此人是何種凶相,那會使此人的身心受損,也會影響旁人對他的見解,所以我們不應幫人占相,也無須為人看住宅吉凶。福人居福地,任何屋子、任何地理,都是此人過去所帶來的福業與惡業,由不得人。一間屋子的位置若只憑粗俗的見識來論定其風水,則居住下來一定不會平安,因為居住人的心態已經受到影響。

有一位教育水準很高的人曾來告訴我:師父!我請一位人士幫我看地理,他說我的住宅風水不好,人住進去不會平安;這是不是真的?我就說:心安則地靈,人心若很平安,地就清靈,住宅也會很吉祥;心若不安,則土地即使有靈也會變成凶地,一切唯心造。請問你當初買這房子時,是否非常高興?他回答說當然很高興。我又問:那你搬進去住時,覺得如何?他說不覺得不妥。我就說:既然高興便是吉地,便是吉祥;你若能抱持當初喜歡這房子的心,那就吉祥!

他聽了之後對我說:師父!這可能是真的。當初我買這房子時真的很高興,但是後來我的女兒搬出去住,我便開始懷疑是否房子有問題,否則女兒與女婿為何要搬離家?所以我才請人幫我看住宅,結果他看了之後說這房子住了會不安定。

我問他的女婿、女兒從事何種行業?他答說女婿當醫生。我又問他的居處在何地?他說在天母的一個社區,並且是第八層的公寓房。我問他女婿搬家的目的?結果原來是想開診所。

我就說:對啊!你這是八樓的公寓房子,要如何開診所、看病患?他取妻子是要成家立業,不是入贅到你家和你作伴,他搬出去外面發展自己的醫學技能,這並沒有錯啊!他恍然大悟地說:那我懷疑這房子不好,是不對的囉!他馬上說要抱著歡喜心回去住,我就告訴他:你當然要抱著歡喜心回去,否則你這八百多萬的房子豈不白白浪費掉了。你一直說這房子不好,要賣人,別人也會覺得你的房子不對勁,所以你當然要抱著歡喜心回去住吉宅。

高高興興地回家了,經過兩個星期後,他又和朋友一道來找我,他說:師父,我真是心理作祟,過去那位先生說我的房子不好,我就住得很煩、很不安。自從我來此聽了您所說的話後,回到家裏,覺得這兩個星期心情非常輕鬆,這房子怎麼看怎麼漂亮。以前別人說它不好時,我一直想賣掉,不過現在即使有人出高價要買,我反而不想賣了。

抱著歡喜心來守我們的本分,就叫做正命。如果隨便為人看地理,有時會造成人心靈不安、家宅不祥;所以學佛要儘量避免,這就是我們平時應該注意的地方。要常常自我警惕,不可學那種顯異惑眾的邪理,而把真正做人的道理都抹煞掉;只一味談鬼論神,說些高深莫測的事,那就錯了。請大家多多用心於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道理上,不可脫離做人的道理,而去談論鬼神;也不要去看命或問地理,這都不是我們的本分。

修學佛法要有正命,生活的態度要正確、待人接物不能偏差。命,是生活形態、是動作根源,一切的行動舉止、思想觀念都必須正確。

正命的相反是邪命,邪命的第三項──占相吉凶,看命、卜卦、看風水、地理,都屬於占相吉凶。學佛必定要有正思正念,今生的一切果報都是隨著眾生業力動作而感應的,人的命是一種奧秘不可言說、也不可理解的事情。因為命隨著人的動作而不斷地在改變,命也是定業不斷地延續;命既是定業的延續,又不斷地在改變,那真正的道理何在?

所謂不斷的延續,是指我們這迷茫的凡夫心懵懵懂懂,隨著這顆種子來種因,然後發芽、生根,最後開花結果,這就稱為不斷的延續。

例如有兩種人,其中一種是社會上的一般人,他什麼都懂,學識很高,忙碌於自己的事業;他的家庭背景良好,智識豐富,求學過程步步順心如意,自小學、中學、大學,····順利地往前推展,然後成家立業。家庭、事業與名利根隨著他,他很容易就被這些事物所轉,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深思熟慮,瞭解人自何處來?往何處去?他一點都不去用心體會,所以糊裏糊塗地隨著過去的福來延續現在的緣。他的生活如意、事業順利,可以說是迷迷茫茫地隨著過去的因而成就現在的果。

另一種人是種下過去的因,而得到現在的果報。他一出生就在貧窮的家庭,然後在逆境中成長,一切不如意的事都在他生活環境的周圍;隨著坎坷、不如意的環境,他漸漸成長,既無家庭溫暖的愛,又缺少社會、學校的教育,就此墮落於黑道。這也是同樣隨著業而顯現現在的果,就是業上加因、因上加果,也是一樣糊裏糊塗地生因結果。

這就叫做延續業力,這就是糊塗的人生;不知何處來也不知將往何處去,不肯用心探討人生的來源與去向,一生隨著定業不斷地延續。

也有一種是業不斷地在改變。意思是說,我們雖然在業的生活中常常身不由己,但是有了,無論環境如何,他都能有所感觸而去追求真理。

看看釋迦牟尼佛,他雖然處在順境中,無憂無慮,但他卻能運用智慧,觀察人世間的苦──生是苦,病更是苦,老則非常無可奈何,死也牽腸掛肚。這是他親自見到的世間人生過程,因此也想像自己將來也有這樣的境界。這些景象使他內心有很多的感觸,也啟發了他的意念,一心想探討人生的真理、宇宙的真義,再進一步思考人生的不平等問題;他覺得自己應該啟發人性,調和人生的不平等。

釋迦牟尼佛若是和我們普通人一樣,承受過去的福,而糊裏糊塗地接受了福業的因緣,則三千年前,印度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只是一個小國國王的繼承人而已。但因為他對人生的智慧有所感觸,所以舍離俗緣,而投入宇宙間真理殊勝的因緣;這是他自己斷了目前的俗因,延續未來的聖緣,因此,也是可以改變的。

我們也是一樣,普通的凡夫,有些對有所感觸的人,就想探討生的來源,而走入佛門;有的受外在環境萬般的刺激,消極頹廢,而深入宗教;也有人因本身受到滿身的委屈而投入宗教,去發揮愛心與生命功能。平常人都是對環境有所感觸,深自體會,然後發揮生命的功能,這就是改變命因。

利根之人,一旦發了願就能斷了因;而鈍根之人,就會斷斷續續──發心後若有好的因緣,便可培養一心不退的意念;若遇到逆境,就會因此路不通、受到阻礙而回頭;回頭後,若又有好因緣,他就會再繼續走。如此進進退退,便浪費掉許多時間了。

一切無心命無定論

佛在世時,有一個大生意家,善於經營,既得名又得利,堪稱為長者。但是好景不常,他的家庭突遭變故,他很消極,跑到佛前求佛:佛啊!我看破了,我想出家!佛陀就圓了他的願說:善來比丘!他因而得出家之福,在僧團中開始修行。

他每日聽佛說法,出外延門托缽,回來便打坐、靜思,經過一段時間,愈來愈覺得出家修行者的生活千篇一律,僧人就只是聽經、托缽、思考而已。日子一久,他便認為索然無味,有天他忍不住對佛說:我想還俗。佛問:你為何要還俗?他答:我看透了,所以想還俗。佛也就隨其心、順其意地讓他還俗。

又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他在社會上,體力一天天地消退,年齡一天天的增長,事業又是處處不如意;他就回想在佛的座下,每日皆無掛慮接受佛的教育,過著無憂無慮的僧團生活,是那麼安定、那麼自在,無有煩惱。這時,他才後悔當初錯了。

這就是凡夫。凡夫一面對聖人就很容易發心,改變自己的俗念,斷棄俗緣而出家。在僧團中,普通人年久日長便會覺得枯燥無味,想要還俗。如此反覆不定,又再接續過去家累的俗緣,佛也沒有辦法改化他的命。命要自己轉化,利根者肯斷俗緣,一此就會再回頭。

一切唯心,任何事都須要我們用心及用功。命是無定、是不可理解的,但是,卻可由我們自己的願心來決定。雖然算命算得很准,但是一個人的願心若不很堅定,還是很容易改變的,所以命也隨著業而轉變。

我們既然學佛,就應該培養本身清淨的意願,無須去求人算命。自己都不求人算命了,何況是幫人算命?我們並非跑江湖的人,學佛必定要有超然至高的思想,不可占相吉凶,應該多啟發眾生,使他們向善,步步超越,不可以命理控制他們的人生。

第四種邪命──高聲現威

學佛修行是修養自己。何謂修養?我在此向大家解說可做為我們修養的兩個準則;也談談敗壞我們形象的兩件事,這就是──聲與色。

說話時若粗言惡口、大呼小叫,這代表個人人格的標幟,如此容易破壞別人對己身的觀感,所以我們對待他人要柔和善順。佛陀僧團中有六和敬,教導佛弟子的身形動作要外同他善。即別人在行善、在修行時,身體、行動若配合大家的動作與形態,則稱為;也就是不逆他人之意,自己能配合團體、行動一致。

例如在慈濟本會,精舍常住的生活,一日之中,作息時間固定,準時起床、準時開版準備上殿。若別人都已上殿,自己卻還未就緒,這便是沒有和人同修共做,對佛與僧眾不恭敬。修行是善法,做早晚課也是一種修善的行為,若能與人同修共做早晚課,就稱做外同他善謂之吉

做完早課之後,就開始一天的工作,各就其位、各司其職。有的人打掃大殿,有的人清理前後院,有的人輪流在廚房工作,分工合作。必須不怕勞動自己的身形,應該配合自己的職務、認真工作,職責完成後還要去幫忙他人,這也是外同他善謂之吉;因為你尊敬對方、敬愛他人,所以要幫助他人。一個團體的生活若能如此,就可敬而和之。人人應該常常內自謙卑,自心若能謙卑,即謂之

和與敬是修行最重要的事所以身形不可違背了生活動作。對人粗聲粗氣、妄言、綺語、兩舌,這都是在聲中造業,也就是造了口業。所以我們平時講話要柔和善順、身形要輕柔、互相幫忙,才能合乎正命。

這裏所謂的高聲現威是指的表現,也就是形態。若是自認事事比人能幹,就會顯得耀武揚威,即使別人在辛苦工作,也不會想要幫助別人,因為自認為才幹過人,怎麼可以去拿掃把、畚箕?像這就不是學佛應有的形態。

第五種邪命──說所得利,以動人心

這是自贊──常常自我讚歎,說自己修行得到什麼、又看到什麼,以此來打動人心。學佛要去妄回真,妄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是最大的妄語業。此處所言的得利,是說自己未得謂得,利則是誇稱自己利益眾生、自己已經做了很多。

我們應該常常謹守本分,人若說你功德無量,我們不只是要在口頭上回答,而且更要出自內心來回答說:這是本分事,我應該盡我的本分。居士有護法的本分,只要是佛教利益眾生的事,都要不辭勞苦,趕緊付出。

出家人若也被讚歎說:功德無量!這實是我們的本分,我們要為佛教、為眾生,做好本分事。為佛教而守持自己的形態,禮佛念經,念佛、念法及念僧;為眾生付出我們的身形,不為自己求安樂,只願眾生得離苦。我們若能把一切的工作、一切的付出,都認為是自己的本分事,則任何事都沒有特別之處,也不會自覺得了不起。

學佛做人,要做到人格圓滿,如此才能成就佛格。以上所說的五種邪命,我們應該牢記,並好好自我警惕。若能做到,則正命與慧命自然現前。

第六、正精進

正精進──不雜名精,無間名進;謂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專精,無有間歇,是名精進。

這是淺而易懂的佛法,我們想修行學佛並不是困難之事,只要能夠精進,則一勤天下無難事”──一個人能勤奮努力的話,天底下還有什麼困難艱钜的事情呢?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弟子,學佛志在成佛,這個志願非常宏大。當然,首先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發大心、行大道,能夠到達佛的境界。從凡夫到佛的境域,唯有一條路,那就是必須專精無雜念,專心一意,走好這條菩薩道,才能夠到達成佛的目標。所以,一定要

此處說正精進就是不偏邪。八正道不斷地談這個字,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我們的方向稍有偏差,就會與目標相距日遠,所以我們必須時時自我警惕──心念是否正確?心念若正確,則方向自然不會偏差。

精進就是,如果在不正確的道路上勤奮精進,越認真則墮落的越快、偏差越大。所以精進努力時,必定要用正確的行動、正確的修養、及正確的行道方法,這就稱為正精進

是不雜、精純,我們若能用天真純潔的這一念心來學佛、來修學道法,就不會有任何偏失差錯。最怕的是心存雜念,有污染的心態。有的人修行只是為了求取名望地位。例如在五種邪命中所談到的第二項──自說功能,就是要顯耀自己的名聲而時常自贊誨他。

讚歎自己而誨謗他人,就如同一般做生意的商人一樣,推銷貨品時,都會誇稱自己的貨品多好多棒,而且還會批評他人貨品的缺點。像這種情形,就是自贊誨他,也可以稱為自說功能。一意誇讚自己的功能,就是雜糅污染之心。或有人詐現異相,在修行中摻雜大妄語,也是叫污染心

所以,學佛一定要抱持單純的心態。學佛要先學會做人,守本分,守護好今日的道心,絕對不能存有一點虛妄之念;若能如此,就稱為不雜,也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就說不知道,知道就說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這就是單純、也就是天真本性。

黑衣宰相釋慧琳

古代有一位朝廷大臣,他是位出家比丘,名聲威望相當高。人們因為他是出家人,穿黑色僧衣,所以稱他為黑衣宰相。慧琳大師虔誠拜佛誦經、說法論道,他在朝中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在佛教界更是一位虔誠的比丘、大長者。

有一天,他閑來無事,便散步到靜僻優美的地方,欣賞野外的風景,洗滌心靈,以啟發其清淨的靈性。他走入鄉村後,看見一條鄉間小路,非常靜謐,禁不住被這景象吸引,順著小路走去,到了一處青翠嫩綠的田園。看見園裏的青菜長得非常青翠漂亮,一畦畦的菜圃,既整齊又乾淨,沒有一點雜草,於是更加引起他的注意,仔細一瞧,那田裏的三、五個農夫,竟然是修行的比丘。

在那些田園菜圃中,沒有任何雜草,每棵菜都照顧得非常建康脆綠,他內心中不由得生起對這片土地的愛,對那些農夫(比丘),更是心生敬意。於是走近他們的身邊,向比丘群中的一位問訊,並請教他平常修行什麼法門?這位師父就回答說:我平時不論道、不打坐、也不立文字相。

既然不打坐參禪、也不拜佛誦經文、更不在文字上深究論道,那他們懂得什麼呢?這位師父又說:我們談的是草木之情與大地之愛,將自己的心與大地草木結合在一起。平時我只會勤耕心田,把我們心和大地連在一起;我所愛的是大地,所談的是草木之情。

他所瞭解的,就是這些而已,雖然說起來是如此的簡單,但是有智慧的人一聽,即明白這是一個大道理。黑衣宰相對這些比丘更加敬重,不由自主地就和他們談論佛陀僧團的生活,在談論佛陀的僧團時,當然難免會提到佛陀弟子們的心靈與個性。黑衣宰相忽然間提起一位與佛陀最親近的弟子──羅侯羅,他說:佛陀在家時,羅侯羅是他至親的兒子;佛出家後,羅侯羅是他的法親之子。請問師父,知不知道佛陀對羅侯羅有何特別的教導?

這位修行者就回答說:佛陀與羅侯羅的親與情,眾生難會;眾生的凡夫心實在無法體會聖人的心意。同時他也反問黑衣宰相:大師的見識廣博,應該已經深入研究過羅侯羅的修行,以及他們父子的聖人意境,我非常想聽聽長者對佛與羅侯羅之間親情教育的研究心得。黑衣宰相就欣然地將自己從文字典籍上所得到的資料,包括羅侯羅的密行、佛與羅侯羅之間的談話,及各種修行過程,一五一十地說給比丘們聽。說完之後,他問比丘們:我剛剛說羅侯羅密行的修行方法,你們是否都能瞭解?能不能夠體會他的密行?

結果,這位和尚竟然回答說:不知,不知中的不知。連續說了三個不知,這位宰相一聽,霎時茅塞頓開,心靈乍見光明。

儘管慧琳法師在文字上已經瞭解羅侯羅的密行,但是密行的境界到底是怎樣,他實在無法體會,當他把這些文字上的道理說給比丘們聽後,他們的心得卻是三個不知──“不知,不知中的不知。就只有這幾句話而已,但是此時他竟然深刻地體驗到其中的大道理。

簡簡單單的三句不知,就能夠解開他長期在文字上打轉的迷津,使他完全瞭解微妙無上的大道,這是不是非常深奧難懂呢?事實上,啟開一句簡單的話,只是智者與智者之間心靈上的默契而已。那些農夫比丘曾跟他說:平時不修行什麼道法,只是心與大地連在一起。他們能體會草木之情及蔬菜之意,這即表示他們在工作時,就努力專心工作,其實並沒有修行其他任何道法。

至於羅侯羅的密行,是他自己的秘密,既然是秘密,有誰能知道呢?所以比丘回答的是不知,不知中的不知。如果硬要說知道人家的秘密,那就是大妄語。所以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樣才是單純的心態。你能說那些比丘們沒有修行嗎?他們回答的簡單幾句話,已經表現出天真本性的禪機了。

這是不是非常簡單容易呢?總之,就是不雜,我們每天修禪打坐,究竟知道多少?明白什麼呢?其實什麼都不知道;真正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擔柴運水無不是禪,能夠專精一意便是禪,所以,就是的意思,沒有任何雜糅。

道心不可須臾間歇

無間就是進,我們的心念不可間斷,間斷則會懈怠。道路若間斷就無法通行,看看一條平直的大路,人與車都能安穩地通行,也能很快到達目的地;如果忽然有一場大水來襲,沖斷這條路,想走過去,除非要冒著千驚萬險,否則只有費盡周章整修,或者搭造橋樑,將兩邊道路連接起來,才能通行。

所以說,道心不可間歇中斷,一間斷就會懈怠,一懈怠則半途而廢,必須從新開始。因此我常常告訴諸位,學道之心要細水長流,不停不斷地流下去,俗雲:滴水能穿石,不要輕視細徹的水流,只要日長月久,連石頭都會被它穿透。

若一時熱心而數日懈怠,則過去的熱心都會消逝;想要精進奮發,就不可間歇。

謂人勤修戒定慧之道”──“是不懈怠,是修行。若逃避現實則無行可修,必須面對外在的境界,以心轉境,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逃避境界,則心被境轉。人一逃避現實,就等於與時間、道路隔離,不會利用時間;一條道路必須親自去走,不可停留退轉。所以我們不要逃避外境,應該善用道心去轉境,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修行的過程要守戒(持戒),我們對佛陀的教法要拳拳服膺,不斷地進修。現在的佛弟子大多受過戒,在家必須守五戒,有的甚至還受在家菩薩戒;如果受過菩薩戒,就一定要做菩薩。什麼是菩薩呢?就是不為自己求安樂,只願眾生得離苦,利益眾生就是菩薩的精神,也是菩薩進修的功能。

受過菩薩戒之後,若只是獨善其身,只顧了脫自己的生死,那就已經毀戒了──也就是沒有守持戒律與戒法。佛陀既然制定戒法來教導我們,如果我們停滯不前進,就是沒有守持菩薩戒。

”──是心定,若一暴十寒則叫做不定心。今天聽了佛法,就發心行菩薩道,認為自己應該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與地藏菩薩一樣,有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志願。設若只是用口誦誦而已,不能心口合一,秉持其志願發揮身心的功能,則誦經與沒誦經差不了多少。沒誦經的人,尚未接受佛陀的教法,不知者無罪;已誦過地藏經的人,便已接受佛陀的教法,佛陀以地藏菩薩的精神做我們的榜樣,如果不去實行這種精神,就是違逆佛陀的教誡。

發心之後一定要有恒心,不可一暴十寒。今天誦了經,就說要趕快發心;事過境遷之後,仍然以自己的生死解脫為大事,根本將地藏菩薩發願入地獄度眾生的心志置之腦後,這就是定力不夠。

定力既然不夠,要怎樣產生智慧呢?世俗有一句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慧是從人與事之間磨煉出來的,若逃避現實,離開人與事,要如何產生智慧呢?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專精的定心,走入眾生群中去行菩薩道法;如此,智慧與定力就會相輔相成,此即在戒中修定定中成慧

博聞愛道,道必難會

一心專精,無有間歇”──我們既然要行菩薩道,就必須專心一意地往前走,若剛起步就停止或退轉,將一事無成。雖說條條道路通長安,但是常常半途而廢,另擇他路從新再走,什麼時候才能抵達目的地呢?所以我們一定要選擇一條道路,專心地往前精進,不可回頭或三心二意;我常常說好馬不吃回頭草,既然選定這條路,即使粉身碎骨也要走到終點,這就是──守志奉道。

佛陀說: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堅守一個志願,力行一條正道,那麼就能很快地達成理想與目標。所以:一心專精,無有間歇。若能如此就能增長道行,這就是正精進。如果平時心存邪念,以自我為重,有所求,就會考慮很多事,走了一段路後,發現對自己沒有利益,便想走另外的路,很快就間斷休歇下來,這樣必難會道。

所以,若要精進努力,一定要記住一個觀念:學佛達到成佛的境界,必須經過菩薩道;離開菩薩道則無佛可學,離開菩薩道也無佛可成,要行菩薩道就必須在菩薩道上無有間歇,這才是真正的學佛,才是學佛道上的精進者。

第七、正念

正念──謂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法,堪能進止涅槃,是名正念。

我常強調思惟、觀念的重要性。一個人的外在行為,最主要是由內在修養所表現的,所以大學曾說:富潤屋、德潤身。只要看一間住宅房屋的裝飾,就可以知道這家主人是富有或貧窮;一個人是否真正有修養,只要觀察他日常生活的舉止行為,以及待人接物的一切舉動,即可知道此人內心的修養境界到何種程度,所以說德潤身

也,外在的行為有修養,則可建立內心的道德觀念。例如我們尚未拜師學藝之前,還無所得,因為功夫沒有學成;如果用心努力下功夫,把師父指導的過程都細心第加以練習,再配合專一的精神,久而久之就會不斷地進步,自然能練就一手好功夫。今天比昨天熟練,則多得一分,而且不只得一分,還可以將它再創造、創新,然後傳授給別人,這就是所得之後的功能。

與此相同的道理,初學佛之人,不知佛法是什麼,經過專心的學習,慢慢體會什麼是佛法,體會之後再身體力行。在實踐佛法、力行正道時,會感覺到這條路的風光與境界,這就是真正體會的心得。若是你已經走過這條路,就可以回過頭來,以真誠的心境,去教導他人,告訴大家如何行走這條道路,走道何處會得到何種境界···等,這就是由而成,所以說也。

有定才能產生

心念可成就人的德行、充足人的德業,因此必須由心修起。心念若正,則用心下的功夫一定也是正的;思惟與觀念若正確,則所追求的目標就會正確;追求的目標正確,精進用功之後的體會就稱為德的成就。設若心念不正、思惟偏失,則所走的道路就會偏邪,走上邪道後,所做所為就是惡業──墮落的惡業。這些結果都是由心念所生。

我們現在所談的正念,是警惕大家舉止動作、待人接物要時時善加思量。思就是警惕之意,每個人都要自我警惕,想想自己應該以何種聲調、形態來待人處世;與人交接時,應該考慮自己要採取何種觀念,為將來的立身處世奠定根基,這都稱為思與念。就是警惕,就是觀念。

我們過去與現在所思念的是戒、定、慧,這是學佛者應該注意、時時反省警惕以及實行用功的道路。就是防非、預防錯誤,必須時時刻刻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語行動,開口動舌無不是業,舉手投足無不是罪,所以要時時遇防過失錯誤,這就是

是心靈的訓練,我們要時時刻刻自我訓練心念的定靜。學佛最怕的是心念散亂;心若散亂,則一生之中,絕對無法成就任何道業。所以我們應該培養定力,選擇一條道路,選定道路之後,要下定決心走完路程,這就是

人之所以修而無得,就是因為欠缺一個字,我們拜佛、念佛、打坐、讀經,無不是為了收攝雜念心,訓練自己的定心。佛陀慈悲,為了收攝眾生的散亂心而設教,開啟八萬四千法門,其實他只為收攝我們的心念專一靜定,所以這個字對學佛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有定心才能夠產生”──智慧,欠缺定力而想開啟智慧,那是不可能的。有的人說:我拜佛,求佛開我智慧,拜佛並非要求佛開智慧,拜佛只要拜得心念專一,自然能開智慧;心不專一,意念散亂,要如何開啟智慧呢?

阿難陀尊者是佛陀的俗家堂弟,也是佛陀出家的侍者。我們今天有經可讀、有法可學,都是靠阿難陀尊者的文力、文德所攝受而傳承下來的,所以阿難稱為多聞第一。他跟隨在佛的身邊,時時聽佛的教法,運用他的記憶力,將每一句佛法記在心裏。所以有句話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佛法如大海一樣浩瀚無邊,但是點點滴滴的海水都能進入阿難的心中,佛陀所說的教法,都是阿難所攝受的。

有一天,阿難跟著佛陀出外托缽,佛陀走在前面,阿難持缽隨行在後。阿難見佛陀在他的面前行走,全部的心思精神都集中在佛的形態,不論何時何地,阿難總是覺得佛陀的一切舉止行為都能收攝他的心;他心中自忖:這莫非就是佛陀智慧的威德?他禁不住生起歡喜心與嚮往之念,趕緊加快腳步,跑向前去請示佛陀說:佛陀的智慧德相,時時令我們望而生喜,產生一種不可言喻的歡喜心,這就是佛陀您的智慧威德。佛陀啊!我是您的弟子、您的堂弟,到底要如何修行,才能夠成就三十二相──福慧威德的莊嚴相?佛陀,您是否能夠賜給我一些智慧呢?

佛陀回頭看看阿難,沒有回答他的問話,依然加緊腳步向前走去,繼續托缽。等到他們受到供養,缽中得到食物,佛陀與阿難各自持自己的缽,就找了一處涼快的樹下坐下來。佛陀一拿起缽就專心地吃完這缽飯,阿難心中生疑:佛陀為什麼不出聲、不回答我的問題?他的動作究竟表示什麼意思?所以他看得出神了,佛陀已經吃完飯,他卻仍眼睜睜地望著佛陀。

佛陀吃完這缽飯,回過頭就說:阿難,你還沒飽啊?阿難搖搖頭說:佛陀,我尚未吃飯。佛說:我吃飽了,為何你還沒飽呢?阿難說:我還沒吃,當然沒飽。佛陀就說:對啊!我吃是我飽,你還沒吃,當然還未飽,你剛才叫我賜你智慧,你自己不去修,那我如何給你呢?

阿難從此頓悟,並開始把心收攝於一處,他心中想著:我要求慧,應該自己去求取,必須將心統攝專一,於定中生慧。所以阿難就成為多聞第一。心不專則聞不入,即使聽再多的法也聽不進去。大部分的人都是一耳聽、一耳漏,這叫做有漏”──用一個耳朵聽,聽一半而已,所以一知半解。那應該如何聽呢?要靠耳根聽,然後專心攝受,這稱為無漏。用無漏根來聽,才有辦法攝受佛法。

我們學佛希望佛法與心相應,除了心與佛法相應之外,還要會應用。所以我們有心專一來學佛、聽用佛法,必須全心全意去體會。佛書千經萬律,就是只為了要以佛法引導眾生心;眾生用心學習,也是希望能體會佛法,真正有所體會才能夠發揮效用。若無所體會,則儘管千經萬律都入了你的耳朵,還是會漏失,無所用處。就像一個容器一樣,盆子、桶子要裝水的時後,應該正面放好來裝,有多大的盆就能裝多少水;設若將其覆蓋,不但無法裝一點點的水,而且水一倒下去,就從盆底漏掉。

接受佛法與此道理相同,儘管每天都聽法,若以有漏的耳根來聽,就像倒放的水桶一樣,一邊聽一邊漏,很快就流失;如果聽法時像正放的水桶,裝多少水都裝得住。用正心正念來接受佛法,就像以大根大器來接受佛法一樣,一聽就能受用,一裝進去就能發揮效用;越是發揮它的效用,月能發揮聞性的功能。所以,希望大家反觀自性,觀賞自己本地的風光明月。

只要用正念之心來接受佛陀的教育,則我們的心地時時光明,刻刻啟用。

五停心觀修習法

學佛要從基礎學起,學佛的基礎住要在戒定慧是尊守做人的規則。孔子教我們五常,一個人若不守五常,就不像人了;而學佛者離開五戒,就無法稱為學佛者。

是規矩,也就是規則。想成為一個佛教徒,必須以戒為先,戒能防非──預防過失錯誤;我們若不犯錯,則心能時時平安,心安則理得,能得到真理。這裏所謂的心安就是理得就是,業就是”──“能產生。心安生定,由定生慧,所以稱做心安理得

戒、定、慧是學佛的基礎,我們要好好順從佛陀的教法,也就是要有正念。佛陀的教法我們要時時刻刻拳拳服膺,行茲在茲、念茲在茲、學茲在茲。我們學習佛陀的教法叫做學茲,身體力行佛陀所教的方法,叫做行茲在茲,學什麼就要表現所學,時時記在心裏,這就叫做,念必定要有正念──正確的心念,必須實行戒、定、慧,力行正道。

若想求得戒、定、慧,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當然佛陀設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能達到戒、定、慧的目標,只是快慢的差別而已。若要直接了當,達到這個境界,就不能離開五項方法與原則,這些方法稱為五停心觀,也稱五停心助道法。這五項方法是:

一、多散眾生數息觀。
二、多貪眾生不淨觀。
三、多嗔眾生慈悲觀。
四、愚癡眾生因緣觀。
五、多障眾生念佛觀。

多散眾生數息觀

眾生的心大多是散亂的,散就不能專,心不專則念不定,心念不專不定則無法產生智慧。所以要增長智慧就要將心念安定下來,不可像狂猿野馬一樣動亂不安。有句話說心猿意馬,是比喻心意如狂猿野馬──像猿一樣到處亂撞;如同沒裝鞍的馬一樣不受控制。若要使狂猿安定下來、使野馬溫馴聽話,一定要有正確的訓練方法。

五停心觀就是訓練心念的五種方法。第一種是多散眾生數息觀”──眾生心若多散亂,有種方法可治心散亂,那就是數息觀是算的意思。人都有後天的習氣、習慣,修行就是要將過去的習慣收攝聚集,回復原來的本性。

人的本性都是淨寂光明的,稱為清淨涅槃的心境,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眾生皆有佛性。只是有時無明生出,和外界混在一起,而違背了我們原來的本覺,心念就這樣一直賓士於外面的境界,久而久之就變成習慣。原本清清淨淨的覺性脫離了覺知,從此和外面的境界交合混雜;所以有句話說:背覺合塵”──也就是污染的意思。

看看現今社會如此混亂,社會的亂就是因為人心雜亂。人心不同,個如其面,因為人的心沒辦法統一、觀念無法一致,所以會亂。心念不統一就互相違背,互相違背則所做出來的事難免會亂。

我們的本性都一樣,只是後來背覺合塵,受外在塵境的影響而使心念散亂,原本至高無上的佛性一落千丈變為凡夫;我們現在就是要力爭上游,回歸清淨的覺性。凡夫的情、污染的心都是向下墮落的,每個人都同流合污,所以叫做凡夫。流是向下流,凡夫心就是向下流、不長進的,我們現在就是要背塵合覺”──背逆凡夫心,合於本覺性。也就是自凡夫的境地開始往上游、往前進展,這必定要有無比堅強的毅力、勇氣與信念。下墮容易上游難,要往下落是不用著力、非常快速的,因為下面有股吸引力;但是要向上游就得靠自己的力量了。上游要靠什麼呢?必須以我們的力量好好向外鍛煉。要如何鍛煉?很簡單,想要控制雜亂心成為一念心,只有一個方法:以毒攻毒,以念攻念。心念向外散逸時,唯有以一念心才能控制心念不外散。用什麼念?用數息,數就是算,息就是呼吸。

我們在打坐時,坐下來首先要調好身體的位置,將腿盤好、小腹收縮、挺胸展胸,肩膀順齊胸部,眼光下垂、控制身態,不讓身離了心,然後再以念來束縛心。用念縛心,用什麼念呢?就是用數息的念。開始時,將丹田(小腹)的氣,慢慢向上流通,呼、吸,把氣慢慢往下面呼;慢慢吐出去之後,再用自己的精神觀想從小腹慢慢吐出來,吐到氣息和小腹平齊時,再將氣慢慢吸回來,如此一呼一吸、一出一入,為

調氣時,我們的精神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將氣息自身體內慢慢吐出,吐到內外距離一樣時,再慢慢吸回來,如此我們的精神就是貫注在我們的身上,專心地數念一、二、三、四、五····十;一出一入、一呼一吸,前後不亂,數息不會斷停,氣息也沒有長短不齊,這就表示我們用精神來控制心念,將雜亂的心控制為一念,在我們的身心而言,這是一門功夫。若坐下來還沒數到三,就想到今天要做什麼?還沒到二,就考慮將來要如何、如何?或是回憶昨天、過去的事,沒多久心念就會散掉。人的心不能二念──一顆心不能同時有兩種作用。能夠從一到十都無妄念,則再回頭自一到十數息,這樣,功夫就會慢慢進步,第一次、第二次數息都不散亂,第三、第四次···也不散亂,一直連續不斷,則心自然會專一。

所以,學佛要有次第,初用功的人想要心不渙散,第一個步驟就是要用數息治散亂心,心若不專,則意不能定;意若不定,則慧不能生。所以要增長智慧,首先須將散亂心控制為一念,想要使心念專一,就要用功於數息觀。數息觀不一定現於打坐,有時在寫文章或考慮事情時,心思不知跑到那裏去,也可用數息觀。總之,心思散亂時,不論行、住、坐、臥,都可以用數息觀來收攝我們的心念。

多貪眾生不淨觀

眾生心之所以會散亂,多數是由貪欲而起,有了貪念就會生散亂心,所以我們想要使心不往外賓士、使心能淡泊,就要用不淨觀來警惕多貪的欲心。貪就是有所愛,以為這樣東西是多麼好的東西,所以心起貪愛;對物質貪愛就會去爭取,爭取就會因而造許多業。這些業都是起於太愛我們的身,因為有身體才會貪婪外界的物質,所以要去除貪愛就必須先從自己本身做起。我們要反觀自身全是不淨物,若能觀身不淨,就會反省自己為什麼要這樣爭取?到底是在爭什麼?我們的人身究竟能在世間留存多久?何必為了這個身軀而競爭?世間萬物爭得最厲害的就是人與人,有的人甚至為愛人而起嗔怒忌恨,造下罪業;我們若能用不淨觀,自然不會生愛、生恨,也不會生嫉妒心。

有的人為了愛一個人而不顧一切,即使毀掉自己的前途也在所不惜,有句話說:不愛江山愛美人,就是為了愛一個人而寧願犧牲自己的名利與地位。古今人物比比皆是,這些人為何會如此呢?就是心念迷失、散亂,不知此身原是多麼不淨之物。

佛陀的教育,時時警惕我們身為不淨物。當初佛在世時,阿難具莊嚴之相──佛陀三十二相,阿難三十相。有次舉行無遮法會,佛陀帶領許多弟子去受供,阿難由於外出為佛陀辦事,所以沒跟上。大家來請佛去受供,阿難還沒回來,等阿難回來時,佛陀已經將全部的弟子帶出去了。阿難心想:既然佛陀走了,我就單獨去托缽,佛陀往東邊去,我就往西邊托缽。所以他一路往西走。

最後走到一個聚落,印度地方天干地燥,他走了一段路後,缽還是空的,他又熱又渴又餓,雖然耐過饑餓,但是渴卻不堪忍。剛好前面有一口古井,一位女子正在那兒打水,阿難走到井旁時,這名女子抬起頭看到這位出家人,眼前一亮,心想:多麼裝嚴的比丘啊!

這名女子名叫摩登伽女,她一看到阿難,心裏無形中生起強烈的愛念,所以當阿難將缽伸出去,拜託她將打起的水分給他一些時,摩登伽女便高興地將水倒入缽中,瞪遮大眼注視這位莊嚴的比丘,直到阿難離開。

她一回到家,就要求母親設法讓她擁有阿難。她的母親是個外道教徒,並操賤業(不是很良好的職業),她知道比丘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女兒這種愛戀之心,根本不可能實現。可是她的女兒死求活求,一心只愛這位比丘。母親愛女心切,只好成全她,即使造業也在所不惜。

她請了一位念符咒的人來,用邪術迷引阿難,使他迷迷糊糊,懵懵懂懂,身不由己地受邪術吸引而來。天明時,阿難不知不覺地離開佛陀,等佛陀要講經時,發現找不到阿難。佛知道阿難已受難,趕緊派遣文殊菩薩到摩登伽女家附近去找回阿難,並且叫所有的比丘要全心一意持楞嚴咒。

此時阿難正在摩登伽女的室內,在即將破戒時,忽然間清醒過來,馬上離開摩登伽女,跑回佛陀的修行地。摩登伽女見阿難忽然離她而去,心中非常難過,便一路追奔,來到佛陀的面前,請求佛陀成全她。佛就說:你是否真的很愛阿難?她說:我真的非常愛他。阿難此時正入內洗浴,佛就叫人把阿難洗浴的水端出來,問她說:你真的愛阿難,絕不後悔?你愛阿難那裏呢?她說:我愛阿難的全身。佛就說:你既然那麼愛阿難,這盆是阿難的洗澡水,你就將它喝下吧!摩登伽女嚇了一跳說:佛,你是大慈悲者,這麼髒的水為何叫我喝下呢?佛說:每個人的身體原本就是這麼髒的,現在阿難健康時你就已經嫌髒了,那他將來老死敗壞時,你又將做如何想呢?摩登伽女聽了佛的話,頓然開悟,證悟初果,忽然間能觀查人身的不淨,從此所有的愛念、貪欲都消除了,她再也愛不起來──原來阿難的身體一樣這麼髒,那還有什麼可以愛的?這就是不淨觀

欲治貪心唯有不淨觀,若能善用不淨觀,自然所有的愛欲都會消滅。這是第二種五停心觀──對治貪念的方法。

多嗔眾生慈悲觀

眾生多嗔,嗔就是愛發脾氣,這是煩惱的根源。人的煩惱根源有三:貪、嗔、癡,這些根本煩惱若不除去,我們的智慧就無法增長,觀念也無法正確;所以,要使觀念正確、要增長智慧,必定要將煩惱根源去除。多貪的眾生必須用不淨觀的方法來對治,而多嗔的眾生,應該要用什麼方法來對治呢?

有一位會員初次來到精舍就對我表示,自從瞭解慈濟的精神之後,他覺得自己參加慈濟行列,能親身體會的時間實在太少了,因為他參加會員的行列已經有五、六年的時間,但是一直沒有機會來到本會。當他聽說要擴建病房,將來要設立醫學院,就問其他的委員要如何加入這項活動?

他說,自己這輩子還沒做過一件令他歡喜的事,他希望能利益社會,皆大歡喜。所以聽到慈濟的計畫,覺得這正是時機,就對委員說,第二期的病房部分,他要發心捐一百萬,而紀念堂部分,他認為慈濟紀念堂是佛教徒、甚至是未來宗教追求者的精神堡壘,所以他認為醫院固然重要,紀念堂更不能忽視;他虔誠發願在紀念堂的興建期間,每年以自己事業營利所得的三分之一贊助。

這就是慈悲心的表現。他並問了我一個問題,他說:我想請師父開示,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我因為脾氣很壞,時常不能自我控制。有時想想,實在沒什麼值得生氣,但經常就是忍不住啊!

我就對他說:你要多聽經,看得開則脾氣不會發作。他說:有啊!我每天都六點起來聽經。師父常常講經,我人雖然沒來,但是我都聽錄音帶。每次聽經,我都感覺師父好像是在說我,因我確實有這個缺點。我也常常想從今天開始不再發脾氣。但是一聽完經,出門上班,看到不順眼之事,我還是同樣忍不住要發脾氣。

這就是人的通病,發脾氣非常簡單,但是要控制疲氣真是不簡單。我對他說:會發疲氣是因為環境的關係。譬如你今天回來這裏,覺得心靈很平靜,整天都很歡喜,為何高興,你知道嗎?因為你拿出了慈悲心。當你聽到慈濟的工作很有意義,你寧願將一整年所賺的三分之一捐助紀念堂,這就是慈悲心。你今天感觸到境界而發心,發心後能抱持那麼歡喜的心,此即佛陀所說的:多嗔眾生慈悲觀,今天所處的環境是在慈悲的境界中,所以會覺得很高興、很平靜。

佛陀教導我們用慈悲來教導愛發脾氣的眾生,用慈悲來制止暴躁易怒的心靈。我們學佛就是要時時警惕自己,在世俗中的人,由於面對的是事業、領導、管理,所以缺少讓他培養慈悲的環境。如果能有這種好環境,人是多麼可愛啊!就是那麼慈悲、那麼快樂寧靜。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非常幸福;周圍的環境,時時刻刻都能使我們培養慈悲心,制止嗔心、控制脾氣,仔細想想,是不是很有福?

有一位從美國回來的青年對我說:師父到底是修什麼法門?我說:我可能是修多忙法門──忙碌的法門。

他說,以前在臺灣念大學時曾參加佛學社,當時好高騖遠,因為是佛學中最超然的境界,所以他選擇的法門是禪境”──禪的功夫。在這段時間裏,他走遍了各道場,參訪名師,也常與人參加大專夏令營的齋戒會,並且去打禪七、打佛七。

但是,儘管他鑽研佛學已有四年了,一直到大學畢業,他還是茫茫然不知所從,也不知禪甄正的道理是什麼?只是不斷地追求禪最高的境界。畢業後,他抱著對佛教尚茫然、又熱切的心到美國留學,並且組成一個佛學社,專門研究禪理。他將在臺灣所學的文字禪”──書本上的理論及道理,帶到美國,開班授課為人講說禪理。然而,一年半下來,他覺得以文字來教導禪功,真是越來越矛盾,一股熱心不斷退除,而聽課的人亦不斷減少,他的心就這樣冷卻下來。

他告訴我:今天我親自來到這裏,深深體會只有人間的佛法才切實。師父說忙碌的法門,就是忙忙碌碌地為人間的事忙。他說他也有同感,並且希望能將人間的佛法、慈悲濟世的精神帶到美國去。

他本來抱著一顆對佛法很冷淡的心態自美國回來,但是現在他要抱著一股熱心,將慈濟的精神、人間的佛法帶回美國,這就是慈悲心。用慈悲心來創造人生的前途,除了能清淨我們的心地,也能去除多嗔之心。若想培養慈悲心,聽聞佛法、訓練心思,除了要有佛教的常識、學識之外,尚需有好的環境來培養、訓練。佛法要徹底去瞭解,並非只研究經藏文字就能透徹。

那位年輕人,抱著一股熱心將禪學文字帶至美國,出國之前的四年加上出國之後的兩年,他不但沒有體會到禪宗的真味,就是連最基本的起點,到現在還是非常茫然,花費了六年多的時間,是不是很冤枉?

然而,他來到這裏就能法起慈悲心,起碼對人間佛教的根本有所瞭解,起點正確則目標正確。所以五停心觀中佛陀說:多嗔眾生慈悲觀,想培養慈悲觀必定要創造這一種境界,有這個境界才能身心透徹,才能去觀想。

因此,我們要多多體會慈濟的精神,加強我們的道心,提升我們的慈悲念;若能時時刻刻不離慈悲之念,則能消除發脾氣的念頭。

這兩種心念,一是嗔恚心,一是慈悲心。慈悲若增長,則嗔恚心會減少;慈悲心占滿了我們整個觀念,那麼,嗔恚心也會在我們的觀念中完全消除。

所以,要時時培養愛心,愛就是慈悲。我們的愛必須透徹、無任何色彩,這叫做無緣大慈,也稱為同體大悲。要有廣博普遍的愛,也要有透徹的愛,若能如此,則我們的觀念無時無刻都充滿慈悲愛念,對人有愛心,還會生什麼氣呢?

那位青年又問我:師父,您做慈善事業,規模如此宏大,在建醫院時是否曾遇到最煩惱的事?我想了想就說:你問我的是真煩惱還是假煩惱?他問:煩惱還有真假之分嗎?我說:當然有!若是為了推動事業,有時我也要表現出有煩惱,如此才能喚起人們的力量;若是說真正的煩惱,我想我還不曾有過。

他納悶地問:這到底要如何解釋?我就回答:我做事之前有一個覺悟:凡是有事就有煩惱,若要做事,就必須先下決心,絕對不怕煩惱,若不怕煩惱,則任何困擾都不算煩惱。他又說:我看您有這麼多事、這麼多人,您可曾發過脾氣?我回答:這和煩惱一樣,假脾氣我發過,若是真脾氣,我就不知道要如何發起了!

我們學佛要有輕重分別,我們面對的都是凡夫,假使面對的是聖人,恭敬都來不及了,怎麼會發脾氣呢?而凡夫都是愚癡的,跟愚癡的人發脾氣,實在划不來!多一念恨,則多一顆壞的種子,倒不如以憐憫心、慈悲心來寬諒他們,種下善的種子。

要如何消除多貪?就是要拿出慈悲觀來,只要整個觀念都充滿慈悲心,我們的脾氣就不會發作。

愚癡眾生因緣觀

眾生多愚癡,愚癡與智慧是相對的。學佛就是希望能學得智慧開啟,要開啟智慧必須滅除愚癡;減一分愚癡就增一分智慧,增一分愚癡就是少一分智慧,這原本就是相對的;所以我們學佛要學得開智慧。要如何才能消除愚癡呢?必須用因緣觀來對治,也就是五停心觀的第四種方法。

佛陀為人間設教說法,一切學問都在因緣中,我們一切的生活也沒有離開因緣,但是我們多數人都在因緣中迷失了因緣──就因為沒有辦法徹底瞭解因緣,所以才會愚癡。人人都應該瞭解,一切都是因緣和合,從因得果。因,有成就的因,也有障礙的因成就的因完成成就的果;有障礙的因,就不能有成就的果。如果能夠于果中繼續培養歡喜心,如此則因就果成。

我們的因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出來的,每個人時時刻刻都生活在因與果中,而且因果迴圈,因成果就,果又在因中。所以佛陀教導我們,學佛必須時時刻刻不離開因果觀,若能時時不離因果觀,就能滅除愚癡的觀念,滅盡愚癡之後,自然能開啟智慧。

世俗之人,大多執著於情與愛、財與利,為了愛財、愛名利,計較得自己非常苦惱,如此,不僅毀滅了自己,也毀滅了他人,這是社會上常發生的事。有的人尚能看淡財與利,但卻看不開情與愛,寧可沒有財、名、利,而執著於一分情與愛。但是學佛者或有智慧的人,不只能看淡財與利,也能夠看淡情與愛。

古時,中國普陀山某一寺院,有一位老修行者。這位老修行者未出家前,父親開了一家鐵工廠,全心全意培養他這個獨生子成人,並把全部的技藝教給他。後來,父親漸漸年老,他也慢慢長大成人,隨之繼承了家業。不久,他的父親就離開人世了。

父親過世後,他便獨立門戶、成家立業,日常生活省吃儉用。他常覺得鐵工廠大多打制刀槍等武器,會殺傷人命,與他的生活意願及理想不合,所以他慢慢疏淡這項家業。最後就放棄工廠,轉而從事農業。每天拿著鋤頭到田裏認真地工作,種菜賣菜,過著安逸的生活。然而,他的妻子卻不安于本分,覺得這種克勤克儉的生活非常苦。

他知道自己的心不在自己的家,但他不動聲色,更不管她。這位妻子慢慢變本加厲,除了賭博、無所事事,東家長、西家短之外,更進而與人私通;這個丈夫慢慢知道妻子的行蹤,卻也不生氣,更認真地從事農作,努力生計。

除了農耕之外,他還利用時間多親近佛法。有一天,他對妻子說:我可能要離開家庭十幾天,請你照顧家裏。但是,在這十幾天中,他並沒有遠離家庭,而是在附近的一家寺院等待時機。而他的妻子真的以為他將離開一段時間,所以約了姘夫在家裏住一個星期。

一段時間後,他先生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就到市場買一些酒菜、魚肉,高高興興地回家去。

這個姘夫一聽到他先生回來了,非常害怕,妻子就趕緊將他藏到房間的床後。而她先生明知她的姘夫躲在房間裏,就故意不進房裏,卻高興地對妻子說:我在外面賺了不少錢,我們夫妻倆好好來慶祝一番。說完,就把所有的菜帶進廚房,親自作菜。

這位妻子看先生回來了,也很不好意思,便到廚房幫忙洗菜、煮菜。全都準備好了之後,就把酒菜端到外面的餐桌上。妻子排了兩副碗筷,先生看了就說:你應該排三副碗筷才對。

妻子問:你和我兩個人,為何要多一副碗筷呢?先生就說:我們有客人啊!而且是個貴賓,也是我的恩人,所以你應該準備三副碗筷。妻子覺得非常疑惑,真的就排了三副碗筷,排好之後,妻子就問他:你的客人呢?他便說:在房裏啊!妻答:房裏怎麼有人呢?他就對她說:你放心吧!去把貴賓請出來。妻子說:你是不是精神不太好?他答:不是我精神不好,今天是個良辰吉日,你不必害怕,趕快去請他出來。

就這樣,妻子一直說沒有,先生一直說有。最後,先生生氣地說:若不敢出來,敬酒不吃,必須吃我一刀。妻子嚇著了,床下的人更是害怕,就趕緊爬出來;兩人面無血色,非常惶恐。而這個先生竟然把他當成貴賓,非常有禮貌地請他上座,向他叩頭跪拜並感激地說:你真是我的大恩人,我很感謝你,今天是你們的良辰吉日,從今天起,你來代我的業,我要把自己的妻子和所有的財產都送給你,請你接受縛我的業。

這位姘夫何樂不為呢?既可得到現成的妻子,也可以得到現成的家業,更可以得到現成的財產,為什麼不好呢?他看這位先生態度如此認真,要送他所有的東西,就高高興興地接受了。而先生非常輕鬆自在,身無牽累、心無掛礙,只穿了一套衣服,向他們問訊、再祝福後,就抱著歡喜輕鬆、萬緣放下的心情離開家庭,跑到普陀山修行去了。

這對私通的姘夫姘婦,已經變成正式的夫妻。而這個後任丈夫接掌前夫的家業後,不務正業,既不種田、也不管工廠,一天到晚在外面吃喝嫖賭,回到家裏便打妻子。這位妻子覺得後夫不比前夫好,但是她投訴無門,想向人哭訴,而大家都知道她的過去,每個人都笑她傻,說她遭受報應。她有話無處說,越想越覺得以前的丈夫真好,於是跑到普陀山,求前夫原諒,回家與她重修舊好。

已經出家修行的人,怎麼可能接受她的要求呢?她苦口婆心地勸她回家,要她好好與後夫和睦相處。結果,她最後還是回家了。

但是,這個後夫變本加厲,連田地房屋都賣掉,去當乞丐,到處乞討。於是這位妻子再度到普陀山,第二次要求前夫;但先生心如止水,一點都不起波動,妻子便又回家了。

她非常絕望,後夫已經離開她,要如何繼續生活下去?這時她想,以前的先生最愛吃鯉魚,於是想盡辦法討前夫的歡心,希望他能回家再結為夫妻。所以她跟人討一些錢,買了一條黑鯉魚,用心烹煮,煮成前夫過去最愛吃的口味,然後迢迢將此魚送到寺院。

這個先生看她送這條鯉魚來,高興地接受,並對她說:你既然記得我當初的喜好,並且佈施給我,我就接受這條魚,將它放生。妻子問:已經煮熟的魚,怎麼可能放生呢?他就回答:既是已經死去的感情,那有辦法再復活呢?物死尚能複生,情死不得再活。他說完便將這條魚拿到放生池放生,這條魚竟然又活了,所以後世之人將這個放生池名為黑龍池

世間人說:我什麼都能忍,什麼都能讓····”,但是一談到田產、妻兒,則什麼都不能忍讓。這位老修行者,他年輕時,雖然父母留給他龐大的家業,也取了一位貌美的嬌妻,但是他的妻子卻不守婦道。由於他親近佛法,所以瞭解因緣的道理,他不願免強無緣之人,便成全他的妻子與新歡,並且把所有的家業都留給他們,讓他們成為夫妻,自己跑去修行。

他向妻子的姘夫致萬分謝意,並把所有的家業都讓給他,為什麼要感謝他呢?他所感謝的是:人生因緣,緣生緣滅,有了這份因,就會造這份業;有了一分業,就會多一分責任。既然有人要求接續他的責任,那麼,他何樂而不為?何樂而不舍呢?所以他將這個家業全部舍給他們,心無掛礙地去修行。

因為他心無掛礙、無怨尤,故能斷除煩惱。煩惱一去除,則求法法正,用正當的心念來求取佛法;由於佛法就是正法,所以正念與正法相會合就能開悟。當他的妻子拿一條煮熟的魚供養他時,他竟能將這條魚放生,使熟魚在池中復活。若非已成道之人,如何使死魚複生呢?

我們的人生,大多生活在因緣中,別人對我們如何,我們若能夠原諒他、心不懷恨,就是智慧。別人對不起我們,我們懷恨在心,就稱為愚癡。所以,學佛應該以因緣來破除愚癡,若能如此,則可開啟智慧。

某次我在臺北,有一位會員來到我的面前痛哭流涕,一再對我說:師父,我罪業深重!我等她哭完之後,就問她是什麼事?她就說:幸好我接受佛法,幸好這一年來我能夠親進慈濟,否則我現在已經無法再生存下去了。我問她:你到底發生什麼事?她回答:我最近可能會被關進監獄。

她說,她有三個孩子,她最疼愛的是大兒子,而其他兩個孩子都已成家立業。大兒子平時非常孝順,甜言蜜語,說什麼話都讓她喜歡,所以她對大兒子百般信任,萬分寄望。大兒子事業心很強,在外與人創業,投資設立公司,他跟母親說:媽媽,我想做事業,為了方便起見,希望以媽媽的名義,在銀行設一個專戶,領一本支票。母親就說:只要你的事業能有成就、能方便,我就相信你,但是你絕對不可以辜負媽媽。兒子就說:不會啦!媽媽,我們母子相處這麼久了,你怎麼還不相信我呢?我絕對不會辜負你,何況我是你所生所養的,我怎麼會害你呢?

母親聽了,心花怒放,真的去領一本支票簿。想不到支票一領出來、印章一刻好,兒子竟然不斷開支票。母親既不識字,更不知道兒子在外面已經做到什麼程度,支票與印章都在兒子手裏,結果外面支票滿天飛。由於無法兌現,而且金額龐大,無法向對方交代,兒子不能償還債務;於是便不管母親吃上官司,而自己逍遙法外。

所以這位會員非常痛苦,她跟我說:記得師父曾說,業來的時後,要歡喜接受,所以我們歡喜地接受這一份業,我只是非常對不起被辜負的人,我這些業不知要還幾生幾世才能還完?我用了很多話來勸慰她,要離開的時候,她一再對我說:師父,我平時在外面做慈濟,說不定我入獄後,也可以用慈濟的精神來感化裏面的人。

所以她離開之前,請了許多我開示的錄音帶,又用了一個塑膠袋裝了許多慈濟發行的小冊子,並且跟我打招呼說:師父,我非常滿足,我能在入獄前見到師父,師父跟我說這些話,我一定會歡喜地接受;我進去之後,也一定會把慈濟經神散播給裏面的人。

這就是地藏菩薩的精神──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有時候佛陀也會顯現入地獄形象,來感化那些受苦的眾生。監獄中是一個不自由的地方,與外面自由的空氣完全隔絕、與外面的宗教精神完全遠離,若能將外面宗教自由的精神帶進不自由的監獄裏,把這份人間互相敬愛的形態也帶入裏面,在那裏那怕只是影響三、五個人,都可以彌補這一生辜負人的罪業。

希望大,得失就大,她把所有的愛與希望完全寄託在大兒子的身上,這個兒子難道不是從她的腹中生出的?十月懷胎,二、三十年所培養下來的感情,請問,親情是何物?這種親情到底是什麼?能對它寄與多少希望?如果這位女士,還沒看開因緣、還未接觸慈濟之前,她可能無法面對事實。因為她加入了慈濟,看開了因緣,所以能帶著清淨之心走入人間地獄,這就是看開因緣,也就是打開得失之心。

多障眾生念佛觀

眾生多障礙,學佛本是件很簡單的事,人人皆有與佛同等的智慧與佛性,既然是本具的特質,學起來當然很簡單,只要一復習就能本性全具。但是其中卻有障礙,障礙我們這份智慧光明的反照。

每個人的心地都有無盡的光明,只是這份光明常向外發散。舉例來說,我們所使用的桌燈,都有燈罩,只要打開桌上的電燈,則它所投射出來的光線一定在桌子上,因為燈光被燈罩罩住,所以能集中焦點於桌上;若是將燈罩掀開,那麼,這個電燈的燈光就會發散於其他地方。

現在我們這一份心光,就像是被燈罩完全遮蓋住,使發散出來的心光無法反照本地心性,而變得愚癡闇昧,這就是障礙。障礙有自障、他障。他障是外來的障礙;自障是自我的障礙。外來的障礙無法障礙我們的道心,最令人害怕的是自障──自己起障礙的心去障礙自己的道業。

佛陀在成佛之前,以自己的實力來降服十種魔根,這十種魔根就是因為自己內心起障礙而生的。我們若是有心向道,則即使外面有再多的困難,也無法障礙我們;如果內心起障礙,儘管外面環境多麼順利、有再好的緣,而我們內心欠缺這份自生的因,那麼,道還是不能成就。

因此,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念。有句話說:一勤天下無難事,勤就是毅力,我們若有勤的心念,自內心生出一股毅力,不斷精進、撥開萬難,那麼,世間有什麼困難的事呢?古時的祖師或成功的賢人,沒有一個不是出自內心勇猛的毅力與信心,每一位聖、賢人能有所成就,絕不離開這三種條件。

請轉逆緣為善緣

一個人必須自信、信他。對自己的能力要有自信心,對他人也要有一份信任。在日常生活中與人相處,無論如何,必須相信人生在世是互相幫助、彼此切磋的。

例如一塊玉石,若要成為人見人愛、價值很高的寶玉,必須經過粗石的琢磨。人也是一樣,我們若想要有成就,一定要面對許多惡劣的環境、不好的臉色、難聽的言語、難辦的事情····,而且要一一將其克服;克服之後,還要對這些事情起感恩的心態──我們必須相信,這些人事是要成就我們、愛護我們的。

世人有句話談起來很簡單,但是深刻感受卻不容易,那就是──“愛之深、責之切。雖知每一個嚴厲責備我的人,就是愛我的人,但是我們往往無法接受這種責之切的境地,只想追求愛之深的感受而已,這也可以說是心理障礙。

我們若能夠透徹這個道理,看到再難看的臉、聽到再難聽的話,就可以將它善解,不但能接受這些教法,還能向它感恩;若能如此,我們的道心便成就了,這樣可以轉障礙為道念,轉逆緣為善緣。所以,人都是自障,而非被世間外緣所障礙。

心如明鏡被塵遮

學佛,想撥開障礙,必須迴光返照。

無明就是暗,被陰影遮蔽;有陰影則自己不瞭解自己,非但對自己起疑心,而且不能信任他人。因為我們的心先自疑,看到不好的臉色,就會以為他人對我們不信任;其實當我們心中懷疑對方不信任我們時,我們已經不信任對方了!

自疑則無信;信念一被搖動,毅力就會消失,毅力一消失,勇氣便淡弱了。總而言之,我們要先建立信心,這份信心就是智慧的光明,回照于內心本性,也稱為反觀觀自性。想要建立自信,必定要先生起信心;要生信心,唯有一種方法──念佛。

念佛要念得以佛心為己心。若能夠以佛心看人,則人人皆是佛;如果用疑心去看人,有句話說:疑心生暗鬼,有一份疑心,就有一份陰影將我們遮蔽;自己生疑,卻總認為對方是鬼。所以,用鬼心看人,則人人是鬼;用佛心看人,則人人是佛。

念佛並非要求佛為我們開智慧、保佑我身體平安、家人事事如意;而是要使我們凡夫心轉為聖人性,把狹小的心念擴大為量周沙界、心抱太虛”──眾生心就是太狹窄了,像針孔一樣,小得只能容納一根線,只求一對一;只求自己得到他人的愛、得到信任、受到別人的重視,這就是狹窄的心。念佛就是要念得這顆如針孔一樣細小的心,能夠開擴成周量沙界

看看我們人的眼睛──瞳孔、水晶體只有這麼一點點,而我們的視界卻能夠包容山河、包容大地,能夠放眼天下、容納天地。想想看,外面的境界是這麼大,進入我們的心裏卻只剩下這麼一點點,如此是不是有很多障礙呢?我們對外所看、所要求的是這麼多,能容納入心中的只有一點點,這樣的心怎麼會沒有障礙呢?

念佛應該念得心如眼睛的水晶體一樣,只要看到什麼,就能夠容納什麼。我們若能夠以佛心來包容天下的眾生,那麼,我們就不會有障礙了。所以,佛陀在世時以種種方法來引導眾生,以許多人事事實來開導眾生,使眾生化解各種障礙。

阿闍世王殺父篡位

人都有愛自己的心,這種愛己之心通常會推及親人,但是這個親情是不是很牢固呢?不見得!親情容易受私人的物欲所推翻,阿闍世王就是一個例子。

佛在世時,領導弟子修行,弟子中有一位叫提婆達多,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提婆達多學佛之後,不但沒有縮小自己的欲心,反而更增強欲念,對佛生起不恭敬之心,甚至背叛佛陀的教誡,煽動僧團中的弟子──領導五百位出家人造反佛教;這就是由於欲心所使。他同時煽動阿闍世王,叫他背逆親情,並跟他說:你做新王,我當新佛。阿闍世王受到他的煽動,便將自己的父親囚禁在監牢裏,斷絕糧食及飲水。

阿闍世王的父親頻婆娑羅王在執掌國政期間,非常尊重佛陀,他深刻體認到佛的教法很好──佛陀一再強調,眾生的情與愛是一種無常,而欲念則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儘管佛說如此,他卻沒有親身受過世間任何苦難,所以對此存有疑惑,認為世間最可信的就是親情之愛。

直到兒子阿闍世王背叛了他,他才深深體會到佛陀真是一位包容天地的大智慧者!也透徹了人性與親情──原來人性就是受了這份欲心所遮蓋,原來親情不敵欲愛啊!

所以他非常慨歎也非常苦惱,在牢裏受盡饑寒之苦,回想當初在位時,一點都不覺得世間有什麼苦;等到身為一國之尊的他,受盡饑寒困苦,才深深體會到,莫非這這就是因果?國家雖然尚存,卻因一子之背叛而受盡折磨····

這是不是障礙呢?什麼來障礙他呢?欲!這就是被欲念所障礙。父親已經這麼老邁,阿闍世王若能安心守本,父親過世後,就可繼承王位了;但是他卻無法忍受長時間的等待,急著想當王,得到名利地位,所以把父親禁閉起來。阿闍世王不顧一切,大逆不道的行為,造下了業,結果于現世墮入地獄。

提婆達多也是一樣,他光明的本性受到遮蔽、障礙,而造下重業──殺佛、害佛、反叛佛。本來他可以成就正果慧業,卻因為這份欲念,而使他生起這份罪的障礙。

心存感恩不著相

頻婆娑羅王雖然信仰佛法,卻沒有親身體悟,而不知道人性的苦難,等到他親身經歷之後,才真正體會出佛陀智慧的深廣。

提婆達多與阿闍世王兩個人,可以代表人們純真的佛性受到欲念所遮蔽,產生了陰影而動搖信心;由於信念動搖,所以造就重大的罪業,不但無法成就佛果,反而造下入地獄之因。

因此,罪業的障礙到底是自造還是人造呢?無法成就道業,到底是自障或人障?總而言之,一切的道業,都是自生障礙,而一切罪業也是自造。所以,我們要以佛心為己心,若能夠時時以佛心為己心,則看普天下的眾生皆是佛;用佛陀的心來包容一切眾生,則對人不怨、對事無尤;不生怨尤之心,就能常常快樂自在,而且會時時精進,不受外境所障礙。

總之,不論是不好看的面容、不好聽的語言、不好做的事情,我們都要抱著感恩接受之心;若能如此,一切障礙都可以破除了。

這就是五停心觀最後的一種方法──多障眾生念佛觀。是反省、觀照之意,我們要回光反照,藉外面的形態來反照自己、警惕自己,則世間一切的動態,都是我們最好的教育。所以這個字,也就是接受人事的意思,要藉事練心──藉著人事來鍛煉我們的心思;因此,我們要面對人事、接受人事,並且感恩人事。

五停心觀全都講完了,心散亂時應該用什麼方法來治散亂心;多貪欲時要用何種方法來治貪欲心;發脾氣時應以什麼觀念來破除嗔心;產生人我是非的愚癡心時,要用什麼觀念來破除人我是非;面對各種外境時,應該以何種方法來面對?佛陀苦口婆心,莫非是要使我們明心見性,用智慧來印證心地的光明。

佛法在東方盛行,佛陀有如一隻手指,眾生則是因指見月”──依佛手指所示的方向看月亮;千萬不可執指棄月;若只注意這只手指,會失去真正觀賞明月的機會。

佛陀開了八萬四千法門,他不希望眾生執著於法,迷失道理。所以我們應該藉法見理,儘管佛陀是以種種方法來引導我們,但是他卻是只包含一個道理──要我們明心見性。

第八、正定

正定──謂人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是名正定。

攝諸散亂,心無掛礙

我們學佛要學得心念正定。三十七助道品中皆不離字、也不離字,因為我們學佛最主要是要學三無漏學”──戒、定、慧。這三個目標是學佛者最想追求的,為了預防我們的錯亂、預防我們心思與行為的錯誤,所以一定要有;有就不會犯錯,身心不犯過錯,心自然能;心定不散亂,自然能產生智。總之,三無漏學就是出自這份不散亂之心。

正定法,也是教我們要攝諸散亂就是專一、統一的意思。大多數的人,心與念都無法統攝在一起,這就是凡夫日常生活中所養成的習氣。有時我們念佛,儘管想專心念,但常常在無意中心念已不知跑到何處去了?凡夫心念容易散亂,所以我們要將心念收攝住。

我們的心好像一張魚網,捕魚時將魚網拋撒出去,魚網就會散開。魚網上方必須要有一個收束的繩索,收網時若能正確地將繩頭收束起來,網口自然緊縮,而網中的魚就不會漏掉。

學佛也是如此,必須有綱領,要學得制服心念的要領,這就叫做。不論心念多散亂,只要學佛學得正,訓練得精熟,自然心念一轉,馬上就能將再遠的念頭、再散的心思收攝回來;如漁人網魚,收攝於一處必須有綱領。這就是的意思。

學佛者一定要自我訓練攝諸散亂。心散則神亂,常有人說神通,立於定才能得到神通,若不定就無法得到神通,佛法中所謂的六神通,就是不受障礙。

世間障礙,有自障、他障,有內障、外障;使我們行不通就稱為障礙。許多人想發心修行,但卻受到很多障礙;有的人因家庭責任障道業,有的則是受到情與愛所縛,這就是外在的障礙,也就是他障”──身外起了障礙。

其實他障不算什麼障礙,自己內心的障礙才是最可怕的;外在的魔不必畏懼,最可怕的是內心的魔。我們的心若有散亂疑惑,道自然就行不通了,所以,平時要收攝自己的心念,只要心專、意專、神專,自然能道道皆通。

有人問我:師父,我最近運氣不好,做任何事都不順暢。我對他說:放開你的心念、看開你的煩惱,常常培養歡喜心;只要常常開心,心開則運通。與此同理,運不通則事事受到阻礙,運通則四通八達,處處暢行,完全視自己的心態而定。我們若能時時開心,世間絕沒有難倒我們的事,我們要常常以佛心為己心,常常念佛,念得佛心是我心。若以佛心看人,則人人皆是佛,而佛就能成就我們;若用鬼心看人,則人人皆是鬼,人人都會像鬼一樣糾纏我們。

有的人說:我最近事事不如意,去相命問神,說是被五鬼纏身。五鬼從何處來?鬼就是從自己的心生出來的,你若和五個人作對,就有五個鬼在你的心裏;你若能以愛心、佛心待人,則不會跟任何人作對。你會去愛每一個人,而每一個人也會敬重你,你給予人一份愛,人家也會給予你一份敬;敬與愛兩個字,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你愛他、他敬你,這是一定的道理。儘管對方以不好的態度來對我們,我們若能感恩、感謝他,那麼,他也是佛,他也是成就你的一個人。如果他人對我們好、對我們非常愛護,而我時時抱著佔有之心來對待他,那麼,這份佔有的愛心換一個角度來看,就會變成怨心;如此,情與愛纏縛住,也是一種障礙,會使人意亂情迷。

動靜皆寂為賢相

所以,我們一定要攝心於道。收攝散亂的心思,成為統一的心念,就稱為;若能如此,則身心寂靜。若能將散亂迷惑的心收攝在一起,成為一念道心,則身與心皆可清淨寂靜、輕安快樂。

我們不與人作對,則事事如意,有句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一個人只要平常不做虧心事,即使走在暗路也不會遇到鬼,這就是輕安,不論何時何地都能自在安然。若是與人有恩恩怨怨,就會時時提防被人暗算;如果平時以愛待人,則無論走到那裏都能輕鬆自在、心安身輕,這就稱為輕安,也可以說是寂靜

寂靜就是不粗動,粗即是煩躁,煩悶得身、心皆不自在。一個浮動不自在的人與一位莊重定靜的人相比較,那一個人可愛呢?定靜之人就是表示他的心態寂定;浮動輕浮之人是表示他非常煩躁,心不自在、不靜寂。

我們修行學佛,就是要學得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定靜,讓人看起來覺得非常莊重,這就叫賢相。因為人的身形動作皆由心所指揮,富潤屋,德潤身,德行、心思到什麼程度,只要看其身體的行動就能一目了然。

所以,身心寂靜就是表示一個人德行的成就,而其身心也能夠輕安。

萬法本來無所住

正住真空之理”──我們必須常常住於真空的道理中,看透人間物質之理。學佛一定要三理透徹──物理、心理、生理。宇宙萬物的道理若能看透,則一切皆空。既然透徹三理,還貪求什麼名利、色欲呢?世間本來就沒有一個固定的實相,萬物只是名相而已,因為一切物體都是由四大和合而成,四大一分離,則什麼東西都沒有了。所以,透徹物理的人,就能看開一切物質皆無實相,只有名相

過去教學時,必須利用黑板及粉筆,以粉筆寫字在黑板上,這是一種教學用具。而現在由於科學進步,已經不須粉筆,改用水筆,水筆是黑色的,為了襯托出黑色的字體,所以要用白板,如今所見到的就是白板黑字。以前我們常說黑板,已經很習慣,因此現在即使把白板說成黑板,也覺得順理成章,其實這塊板子在我們觀念中是白色的。名字只是一個物體的代名詞而已,黑板、白板若以台語和國語來稱呼,則義同音不同,而英語、日語相差更多。所以說,物質如果有真體實相,那麼,它的名稱應該全世界都統一,同樣的東西,雖有不同的名稱,但是隨著個人心靈上的瞭解,每個人都會去體會這些物質的名稱。

所以,分析到最後,什麼東西都沒有真實的名相,也沒有真實的體相,這就是的道理。

決定不移,是名正定

日常生活中,絕對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例如有一年中秋節,晚上六點多時月亮已升上東邊的天空了。明明有月亮的存在,但是烏雲遮蓋,我們抬頭望天天無月,是否月亮不見了?事實上,是有月亮的,但是我們卻無法看到。

月亮出來之後,大家都說:啊!月亮真圓啊!而十七日的月,已經和十五日所見的月不一樣了。十五的月很圓,十六日的月更大更圓,但是十七日的月就稍成橢圓形了。到底是月變還是人變?都不是,只是觀看的角度不同而已;這是由於地球與月球不停運轉而形成的現象。

然而,日升月落,四時嬗替,人有沒有變動呢?有的,新陳代謝,不斷在生滅啊!一日之中,人的身體就在不停地生滅、延續。一天過去後,我們就已經老了一天、老了二十四小時,這就是行不住”──生命不住著。因為我們有生、老、病、死,所以,學佛一定要學得正住真空之理,要透徹物理、心理與生理。

若能透徹真理,就不會對物質起貪戀心、對名利起貪戀心;若能看透生理,就不會有生死的恐懼。

有一次,虛雲老和尚被土匪包圍,這些土匪像兇神惡煞一樣用利刀架在他的胸前,問他:你怕死嗎?他安然自在地答道:我若是註定要死在你的手裏,那麼,我逃也逃不了,怕也沒有用。生命本來就有生與死啊!

土匪見他如此自在,對生死一點都不畏懼,就鬆開手說:好吧!你去吧,我從來沒見過這麼不怕死的人。

這就表示這位修行者已經透徹生命的真理,所以能不害怕,能自在安然。

學佛就是要學這些,對物理、真理要透徹,若能如此,就決定不移,是名正定,我們的心不移動就能靜定,心靜定則道能通。諸位,學佛就是要學得心定,千萬不可起疑心,有正信才能正定,所以我們要保護自己的心思,使心不散亂,也就是攝諸心念。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