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14 13:47:07
尊貴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2/14 13:42:31   編輯部 報導

教授: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
2007222~24
地點:印度  帝洛普安尼寺
翻譯:堪布丹傑
 

《佛子行三十七頌》

02/22 02/2302/24 02/25
 

 2007222 今天,首先我要向此寺的尼眾們與來自各方的所有法友們,致上問候之意。從今天起三天的時間裡,我將以自己淺略的理解給各位解說《佛子行三十七頌》。

這一部《佛子行三十七頌》,屬於噶當派的修心教法的支分;因此,藏地所有教派的眾多大師們,針對此文,作了很多聞、思、修與講說、辯論和著作。

今天在講解正文之前,我想先作一個概說或開場白。

這次《佛子行三十七頌》的課本,是由韓國團體所提供的,同樣還有由 Zabsang Shedrub 提供的小冊子。你們應該已經拿到了

我聽說此頌文在中文裡,有四種翻譯本,因此,各位可能會聽到口譯者的譯文與各位手中拿到的在文意上有些出入。但是,相信翻譯者應該會為各位選擇較好的譯文。

世界上三千多年以來,出現許多宗教派系,佛教屬於其中之一。各個宗教當中,可分為有理論基礎的和沒有深奧理論基礎的,例如有些宗教對於一般太陽、月亮或物質界的東西,認為是皈依處而信仰。

佛教屬於有理論,並透過理智作觀察與分析的一類,是有深厚理論的宗派;但是其中分為透過因明邏輯分析為主的,與以信心為主而引經據典的二類。

佛教本身分為四個宗派,由淺入深,去理解佛法不僅是引經據典相信而已,更需要運用深刻的邏輯分析。愈深的佛理,此邏輯的論述愈重要,同時對於事物的闡述,也更為精妙。

例如《佛子行三十七頌》,屬大乘中觀法,從宗派來說是屬於大乘的法教。因此修持此法,要以大智慧來修。總之,需要具備善能分別諸法相的智慧,以此智慧為導引而帶領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的修持。

《佛子行三十七頌》的要意精髓,即是佛陀的教言、與註解其教言的印度與各地佛教賢哲們的心意。佛陀親口所說的教言,一般說三藏與四部續典等。過去在藏地,雖然很早就將大部分佛經譯成了藏文,但因佛陀的教言數量之多、內容之廣,至今仍有許多還未翻譯。佛陀的追隨者、智者們的教言即論典,我們也僅能略知其一二而已。從語文上來說,這些經論以梵文、巴利文為主,之後才翻譯成為中文與藏文等。

佛陀的教言分為三乘法:即大乘、金剛乘與南傳等。在印度曾經有過大乘是否為佛說的爭論,但透過大乘追隨者們詳實的理論分析與經典依據,證明了大乘是佛說。同樣對於金剛乘,佛教史上也發生過相同的爭論。至今,仍有許多佛教徒對於金剛乘不是很認識。會有如此情況發生,也並非無因或隨意的推斷。

因為所謂秘密金剛乘,意即對非法器之人秘而不宣,故運用很多不相同的文字與內含、和象徵性的、難以理解的言詞。因此,本來就不是三乘的每一個佛教徒所能理解。而事實上,佛陀的教言,是針對不同乘法的眾生而開演的。因此,有人可能對某一乘法無法理解,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總的來說,我認為重點在於:我們應該多去思維與認識佛教的密乘法門。

例如聖境印度的佛教著名學府,那爛陀大學與比瑪拉西拉大學的眾多賢哲與成就者們,撰寫了很多有關密乘的法門、典籍與口訣等。例如龍樹菩薩,曾撰寫很多和密集金剛相關的典籍。有很多以龍樹為名而撰寫出的密乘典籍,雖然不一定所有署名龍樹的都是指龍樹菩薩。龍樹的弟子聖天菩薩,與其教法的持有者月稱論師等,也撰寫過多部密乘法門。而在比瑪拉西拉學府當中,著名的尊聖那洛巴與六賢者們,也撰寫過多部和密乘相關深廣的典籍與口訣。因此,以上諸多教界無諍的賢哲大師們,都一致認同密乘,而且撰寫與弘揚相關的典籍和口訣,這是值得我們去思維與研究的事。

總的來說,佛教不僅是信仰,更是需要以理智或智慧為導引的法教。因此,我們應該多聽聞與思維佛陀的法教,善加觀察、消除疑惑而開發智慧。首先要聽聞佛法,瞭解法義;之後得好好思維,加以確定;確定的信心具備之後,開始修持使成習慣。不僅只是求知識上的瞭解,而是要能體會箇中要義。

例如對於菩提心的修持,不僅是透過聽聞與思維的理解而已,而是自心要和菩提心的自性完全自然的調合為一,和慈悲心完全的吻合。除此之外,則只是知識上的理解而已。口說:「這是菩提心,這是慈悲心」等,那是不夠的。

若是能夠學習一部聽聞與思維後能對整體佛教有所瞭解的經典,對我們將有很大的幫助,這是很清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阿底峽尊者曾說過:「生命短暫而要學習的典籍無量。」因此,我們沒有時間去一一閱讀佛教中的所有典籍,再者我們能活多久也是個疑問。因此,若有一部經,能像太陽光明普照一般,使我們「一解百解」,一部經,能將所有疑惑之結解開;若能針對這樣一部經作聞思的話,對我們的利益會大。因此,佛子行三十七頌當中,包含了一切深奧與廣大的要意,是一部學習後能夠讓我們瞭解整體佛教的經典。

在還未講說正文之前,首先我想應該對於作者,佛子無著賢大師的生平傳記作一個略說。若對作者有個認識,我們就不會覺得這是一部從天而降的經典,而知道是由一位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有苦樂體驗的人所寫的。如此我們的感受會更深,在生活中也更容易去實行。

佛子無著賢大師於1295年出生在後藏的薩迦地區。父親名為昆秋巴,母親名為崩準,無著賢大師小時候名為昆秋桑波(寶賢)。

這和昨天談到的帝洛巴大師的傳記不同,我們只知道曾經有過這麼一位帝洛巴大師,但並不清楚大師的出生的日期,只記載為地鼠年。

我們都知道,很多聖者是從挫折中歷練而成的,無著賢大師即是如此。三歲那年他的母親過世,而照顧他的祖母也在同一年過世。十歲到十四歲期間,由舅舅或叔叔教導,並給予日後出家生活的照顧。十四歲時在戒師前出家。二十九歲時,在頗東的耶寺得授比丘戒。之後跟隨薩迦派的智者學習中觀與唯識的菩提心戒,及很多共與不共乘法的灌頂、口傳、口訣與教授。尤其廣博學習了大圓滿的教法,並在藏地親近多位無分別教派的大師學習與實修。

十五歲時。他得到無著的稱號。耶寺院中有一個辯經院,當時大師正在學習《大乘阿毗達摩集論》,有一天他前往辯經時,一位名為日幢的智者,正在針對阿毗達磨進行辯論,日幢提問道:「論中提及的「無煩惱的痛苦」,煩惱與痛苦兩者是相關聯的,有痛苦就有煩惱,為什麼論中提到有無煩惱的痛苦?」辯經院中無人能夠回答,只有大師正確回答,因此得到了無著的名號。

他的回答是什麼呢?無著賢說:「聲聞、緣覺、阿羅漢等雖然沒有煩惱,但未斷盡,仍受業力的牽引,故有痛苦,因此佛陀知開示說有無煩惱的痛苦。」在場的格西、賢哲們聽完後,非常的讚嘆,說是無著大師(印度的智者)親自來了。因而大師得到無著的稱號。

無著賢大師修持自他交換法門,三十歲時,耶寺院附近有一個乞丐,身上長滿了虱子。為了幫助這個乞丐,大師將自己的食物偷偷的在晚上帶給他,偷偷給是因為怕寺院知道他得了虱病而將他趕走。一天晚上送食物時,乞丐不見了,大師四處尋找,發現乞丐躲在附近的一個角落。大師問道:「為什麼你要躲在角落裡呢?」乞丐回答:「因為每一個經過看到我的人,都感到反感想吐,覺得我很髒,因此把我趕到一邊。」大師聽完後生起極大的悲憫心,當晚將乞丐帶回他的房間,給他各種好的食物,並給他一件新的羊皮袍。而乞丐那件長滿虱子的舊皮袍,如果丟棄,虱子都會死亡,因此為了保護虱子,大師將皮袍穿在自己的身上。

由於穿著乞丐的舊皮袍,大師生了病而無法教學。弟子與法友們前來關心,得知大師得病的源由後,卻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說:一個行者不需要這樣折磨自己,享用一些福氣與資具還是可以的。有的說:這樣的悲心是不正確的,只是無意義的布施自己的身體。有的說:為了我們弟子們,別這樣糟蹋自己的身體,請將虱子丟掉吧。大師最後回答說:「過去,我虛度了多次得人身的機會;如今,能為利益他人而布施自己的身體,就算捨命也值得,我是不會將虱子丟掉的。」

大師一直照顧著虱子十七天之後,虱子自然的死了,可能是吃的太飽撐死了,但無論如何,虱子都消失了。大師為牠們迴向超渡,並將虱子的尸體製作成擦擦,就像對人一般的對待這些虱子。這是大師修持自他交換的一個例子。

另外還有將惡緣轉為道用的故事。有一次大師生了病,大弟子詢問上師得了什麼病?大師回答:「這是仙人、聖者、特殊的一個病。」弟子又問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大師回答:「只有向三寶發願祈請:若生病能利益眾生,請加持我生病;若死亡能利益眾生,請加持我死亡;若健康能利益眾生,請加持我健康。除此專一祈請、將惡緣轉為道用外,不需作任何其他的治療。」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大師他在佛子行頌文中提到的轉惡緣為道用的修持,不只是文字而已,那是大師身體力行的真實行誼。

由於時間不夠,只能簡略的講解大師的傳記,因此接下來直接談圓寂了。沒有太久之後,大師生病,示現圓寂的徵兆。弟子詢問上師會投生到什麼淨土?大師開示:「過去也有噶當派的大師發願投生地獄。因此若是能夠利益他人,投生地獄我也高興。若是不能利益他人,我也不想投生到淨土。無論如何,我雖然沒有自主的能力,但我發願投生到一個能夠利益他人生命的地方。」

1369年大師圓寂,享年七十五歲。

大師的弟子,邦譯師曾說過:「若是某人想要達到像我一樣的證悟程度,他需要花幾生的時間積聚福德。但若是想要達到我的上師、無著賢大師的證悟程度的話,則必需要以累生累劫的時間積聚廣大福德。」意思是,以我們淺薄的程度乍聽大師的傳記時,會覺得無法理解這話的含意。就大師本人來說,那是他真誠無偽、完全捨棄自己三門一切、為了一切尊貴眾生喜樂而展現出的殊勝行誼,因此是需要多劫積聚廣大福德才可能的。

所謂多生多世,可能指一生又一生的生命更替;但多生多世,也可能就在每分每秒當中。因此,總的來說,若是嫻熟了法要的精髓,一秒中也能積聚多劫的福德。

如同過去祖師大德的祈願,我今天也祝福各位:「具足圓滿福德與悲智功德,以此為憑藉,未來能夠如願利益無量眾生!」

(第一天上午課程結束)

今天早上,簡略的介紹了作者無著賢大師的歷史。接下來在進入正文的講說與聽聞前,也就是在學習任何法教的開始,最重要是具備正確的動機與行為。

 

這一部經典是在什麼因緣下寫成的呢?據說當年無著賢大師在講修佛典和口訣時,曾面臨到生活上的困乏。當時,他對親近的弟子們,講授了這部佛子行,據說在教授之後,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這是一部言簡意賅,提綱挈領,易於行持的典籍。其內容與佛經、續典和具德的論典有直接關聯,因此據實可靠。同時經文闡述的多個學處,個個都非常重要,能使行者的修持提昇進步。總之,由於此論內容深奧、廣博,將能裨益行者快速達至成果。因此一直以來,無數祖師大德們學習與實修此頌文,並且給予廣泛的教學。

 

此論分為初善之前言,中善之正文與後善之結語。講說時也依此順序而講解。前言分為題意、禮供與著作立誓三個部分。

 

【題意】

 

佛子行三十七頌意為將初學菩薩需要次第修學的菩薩乘法和學處,總結於三十七個偈頌而闡述。

 

本論共有四十三個偈頌,那麼三十七個偈頌是哪幾個呢?首先「雖見諸法無來去」與「圓滿覺佛利樂源」兩偈分別是前言中的禮供與著作立誓;後文的四偈:「依據經續諸論典」、「吾慧淺薄少慧故」、「然諸深廣佛子行」、「吾以此善願眾生」屬於結語,以上都不屬於正文,因此題意三十七頌是指正文當中的三十七個主頌。

 

【禮供】

 

南無洛給秀惹亞

 

這是向自己(作者自己)的本尊頂禮。南無是頂禮,洛給是世間,秀惹亞是自在之意。意思是頂禮世間自在(觀音菩薩)。

 

雖見諸法無來去,唯一勤行利眾生,勝上師及觀自在,恆以三門恭敬禮。

 

這是直接與正文內容有關連的禮供文。此偈明示出方便與智慧兩方面。

 

有關甚深空性、無我方面的義理,在中觀典籍當中,有著引經為證、以理為憑的闡述。由於空性智慧的深奧與重要性,單在中觀應成派中的一位論師,就有不同的註解和看法。

 

雖然各自看法不同,究竟來說,中觀應成派共同必須承認的見解是什麼呢?即是空性與緣起的雙運,即空性不妨礙緣起的展現,緣起亦不妨礙空性的本質。

 

因此,「雖見諸法無來去」這一句主要的意思是:對於一切輪涅、有漏無漏萬法的來

去等八邊或有無等四邊的戲論觀察,盡皆息滅。

 

所謂無戲論,是指萬法在名稱上無有來、去等戲論,還是萬法實質上就沒有。這一點我們應該思考。如果認為萬法於名稱或於僅是存在上為空,這在緣起的理論或在凡夫的認知上將無法成立。因此,若是遮止了存在,這也不適宜。另外,認為萬法有另外一個實有而為空,如此也有很多不同說法。總之,如此名言細微的論述,很難以我們凡夫粗略的心識作判斷。

 

見解的形成(尋找真理),可透過正面成立與反面遮止兩種方式。此句「雖見諸法無來去」,即是反面遮止的方式,這也是大部分經典所採用的方式。而在口訣、實修的典籍當中,採用直接赤裸裸地揭示事物本身定義而將心安住於其上,這是正面成立的方式。在此我們要有一個認識:初學者應該先從反面遮止的方式入手,如此利多弊少。

 

我們不僅是在內心上去觀察外境事物的有無,而且更應該專注於事物本身去觀察,例如柱子、瓶子等。例如佛法闡述的微塵觀念,現代科學家們並非從內心景象的角度去研究,而是直接去觀察事物本身,因而得到很多成果,這些成果有時會更使人信服。為什麼呢?因為透過觀察而發現的事物本身的相貌,有時比心中的臆測妄想更清晰。反之,倘若我們不觀察外在事物的真實意義,只是在內心思維判斷,這時除非有上師深奧口訣的指引,要不然,到底得到的是真實的見解,還是一個符合自心妄想的答案,就不一定了。

 

有的人在尋找真理時,會不停地找尋直到找到一個容易理解與闡述的答案為止,並認為找到了一個最究竟的真理。事實上,這可能只是找到了一個符合自己分別妄想的答案而已,並不是出世間真實的見解。就像我平時常說的例子:一個喜歡黃金的人到了市集中,就會想盡辦法去購買黃金,一個不喜歡黃金卻喜歡花的人,他看都不會看黃金一眼,直接就會走到花市買花。平時,我們都是如此被自己的妄念牽引而無法超脫。

 

同時,這個例子也揭示出問題的癥結在於我們強烈的執著,一種認為唯我獨尊的「我」與「我的」的執著。因此,雖然自己並沒有刻意認為我或我的真實存在,但自然而然地就會執我為實。由於無始以來「執實」的習氣,導致符合我與我的的一切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

 

因此,我們主要要遮止、中斷的是什麼呢?即是於內心以為真實堅固的「我」與「我的」的執著。

 

反面遮止的方式,即是不斷地思維事物的真實性,思維事物為有或無?透過反覆地自問自答,我執的習氣會愈趨減弱,執著的幻象也將愈趨消散,最後會發現並沒有一個獨立自主的實我存在;此時,事物的真實面貌即能顯現,我們不再落入任何一邊,自心將認持於自然之道。此時,給予出世間見解的指引(上師口訣)才會有用,因為自然的心或稱為與真理相近的心,和出世間見解(究竟真理)是相符合的。如同母子相會,自心與見解(真理)合成一氣時,自心的感受將全然融於空性之中。

 

到了下午,大家好像都昏昏的,我自己也是。所以我在這兒講個故事。之前談到我執,平時我們會生氣,也是這個我執在作祟。讓我或我的難堪了,馬上就會生氣;讓我與我的舒服了,就會高興。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我執,或可稱為實執(執著一切為實有)、無明等。

 

為什麼會有我執呢?如果說無始以前就有了,我們是無法知曉的。稍微能知道的可能是今生發生的事情,但很大一部份也忘了。尤其可能痛苦的部分都忘了。例如我小時候的很多事,我都記不起來了,能記得的大部分是好的、快樂的事情,痛苦的都忘了。因此,我想以自身為例來說明我執是如何形成的。

 

可能有的故事是我自己編的也說不定,(眾笑)因為記不起來只好編囉!(眾笑)

我認為,我執的強弱跟從小的教育和父母的養育方式息息相關。在我大概四、五歲的記憶中,父母親心中就盼著我長大而給予盡力的呵護,其他並不會想太多。換個角度來說,可能也給予了孩子傲慢的機會。只要一不如意就哭,父母親馬上要想辦法安慰,為了讓孩子高興,給予各種他喜歡的東西,除此之外,並沒有給予任何開導與解釋。事實上,給予孩子關愛呵護是應該的,但我們卻忽略了教導。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呵護會讓他覺得自己像個小皇帝,可以隨心所欲。本來沒有的傲慢也慢慢滋生了。如果父母給予孩子玩具與呵護的同時給予一些開導與解說的話,可能有些幫助。

 

我小時候我住在牧區,秋天到了,牧民都會宰殺牲畜。每次到了那個時候,看到恐怖的景象,我都會悶悶不樂,倒不是生起了什麼真實的慈悲心,只是因為一種恐懼與不忍,我會很不開心。也沒什麼辦法,只能躲在角落哭泣。看到那些動物不斷掙扎,尤其我們牧區宰殺時不是用刀砍,而是綁住嘴鼻讓動物悶死,我真的很想跑過去把繩子解開,但我當時個兒小,又害怕被踩死。所以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動物被殺,卻幫不上任何忙。

 

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我記得大人們對我說:「如果不殺的話,我們就沒有食物。」這個解釋讓我突然體會到生命的無自主性,從現在對佛法的瞭解來說,即是因果業力的事實。本來我已經很難過了,一聽到這個解釋,讓我哭的更傷心了。就像這樣一段經歷,我在那麼難過大哭的當下,由於大人們的解釋而讓我的體會與感受更加深了,心性也得以成長。因此一直到現在,我都忘不了那段經歷。

 

因此我認為,父母在給予孩子照顧與關愛的同時,也要給予適當地的解釋,讓孩子知道為什麼這樣做的原因。在我的成長經驗裡,這對我有莫大的幫助,相信對各位也應該有所助益。

 

另外,從修學佛法的角度來說,我們一直致力於斷除我執,但是身為佛教徒的父母,卻從小給予孩子我執的教育,這是不對的。因此,舉個不太好的例子,就好像給予孩子魚吃,還不如教孩子釣魚的方法,這會帶給孩子更深遠的利益。身為一個修行者,不僅要以身作則,也要開導帶領周圍的人。

 

以上是附帶提到的一些想法。接下來講回到空性。所謂空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如果認為空性是什麼都沒有了,即是違背因果的道理,那會很可怕的。

 

我記得自己八九歲時,有一天讀經課,老師坐在我旁邊。當時我還沒學到慈悲或空性的深奧佛典,因此我並不是在思維空性,只是剛好經典談到死亡的終結,這讓我思維不已。首先我從人類的死亡想起,一切都終結,世界也沒了,之後天界也沒了,一直想下去,沒過多久,我突然發覺什麼都沒了,連眼前看到的一切都變得模糊。當時我非常恐懼,全身冒汗,坐立不安,只好跟老師報告說想休息一下,老師板著臉也答應了。我趕緊站起身走到外面的陽台透透氣,吹吹風,這才讓我安靜下來。如果當時沒有走出去,我可能會瘋掉的。

 

我曾經跟一些老師、格西講到這段經歷,雖然他們認為這是接近空性一次很好的體驗。但無論如何,我覺得很可怕。因此,如果認為空性是什麼都沒有,這是會讓人害怕的。平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已經很痛苦了,如果說一切萬物都消失沒有了,那將會導致無比的恐懼與痛苦。

 

因此,對於空性的空要有正確的理解,同樣,對於萬顯(萬法)的顯也要有正確的認識,隨隨便便妄下論斷是不行的。因此,回到偈文來說,凡夫所無法理解的「雖見諸法無來去(空性),唯一勤行利眾生(顯現)」的顯空不二義理,只有「勝上師及觀自在」無二的聖者能夠瞭知。聖者具有最勝的智慧與悲心,因此我們應該「恆以三門恭敬禮。」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中文的佛子行有唱頌的調子,但藏文沒有,因此我上課前作了一個曲調。之前在房間練習的還不錯,但來到這兒後,可能是在座有一些好嗓門兒的人吧!讓我不敢唱了,連怎麼開始都忘了(眾笑)。我們改成明天再唱。很有可能我們用唱的比我用說的更有加持呢!(眾笑)

 

(第一天下午課程結束)

 

 

17th大寶法王噶瑪巴教授佛子行三十七頌21. - YouTube
 

17th大寶法王噶瑪巴教授佛子行三十七頌24 end. - YouTube
 

大寶法王唱誦--佛子行三十七頌--25~30頌- YouTube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