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05 09:23:25
學習次第 : 進階

佛子行三十七頌

 

第二講

堪布 久美多傑講授

 

各位居士劄西德勒!「佛子行三十七頌」是追隨釋迦牟尼佛探求永恆快樂道路的信徒們應學的行止,大乘佛教徒要學習菩薩行,而菩薩的行為有如大海一般地廣闊,全部歸納起來可分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所以頌中所講的都是學佛者該做的行為。

上次我們已經講解了題意、前行、誓願以及讚歎,現在進入論義;論義分為前行、正行與結行三個部份;前行有七種,第一:人身難得,上次已經講過了,現在講第二頌:

 

第二頌 遠離三毒之源-故鄉

親方貪心如沸水   敵方瞋毒如烈火

取捨忘之癡暗者   拋棄故鄉佛子行

 

這四句是說-對於一般修道或學佛者而言,追求究竟的快樂是主要目標,但如果住在家裏或自己家鄉,就容易對於今世的親戚朋友產生各方面的感情,會有貪欲之心,此心猶如水一般晃地動著,使我們沒有辦法安定下來,無法停止希求別人能為我做些什麼,或我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的妄想,因此,不要依戀親友,此外,譬如敵人對我們不好,我們若有想對付他們、反擊他們的強烈瞋恨心出現,那就好像有一把烈火在心中燃燒一樣,由於貪欲與瞋恨心態的存在,使我們在善業與惡業上,不知如何分辨何者該做與不該做,於是我們的正知與正念便會漸漸消失,由此可見,在家中只會增長貪、瞋、癡等等修道的障礙,所以我們應該遠離三毒之源-家鄉。

在這裏修學佛法的人大部份未出家,雖然在修行的條件上沒有傳統出家眾那麼好,在家眾必須照顧親人,無法離開家庭,但是若能用幾個小時的時間,暫時遠離對聞、思、修佛法有障礙的地方,專心聆聽解脫的方法,一定比較容易放下世俗的心態,否則,家中的小孩或親戚朋友,對在家眾的影響必定時時存在,使心倍受干擾而無法清靜,這樣正知和正念便難以現前,所以歷來修行人多半采出家專修的方式來遠離煩惱之源,當年佛陀所示現的就是如此,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印度的修行者多半是出家的,在西藏,雖有在家瑜珈士不現出家相,也有結婚,但他們都守皈依戒、居士戒及在家菩薩戒等等,一生無論工作、生活都在修行之中,沒有離開聞、思、修佛法,所以在形式上不一定是要頭光光的。

所謂出家眾的條件比較好,是指修行人舍離了世間能增長三毒的故鄉,在某個地方專修,不管俗務、一心修道,必能感得善心人士提供生活所需,不必擔心吃穿的問題,像在臺灣便是如此,這就是佛法最殊勝、偉大的感應之處,也是三寶恩德的加被所致,因此,唯有離家放下萬緣、靜心修道,才是佛子應取的行徑,否則修行必有障礙,無法很快有所進益、增長,但一般人因為沒有能力靜下來,心都往外跑,所以遠離三毒的境緣後,緊接著要依止寂靜。

 

第三頌 依止寂靜處

遠離惡境惑漸滅  因無懶散增善行

明智於法起深信  依止寂靜佛子行

 

這一偈的涵義是:遠離了那像水一般不安晃動的親情貪欲,和像火一般燃燒的敵人瞋恨心,心中的無明惑癡自然漸漸消滅,對於該取捨的正法才能正確抉擇,所以離開家鄉的佛子要去哪里呢?要去寂靜的地方-遠離外在塵囂,非常安靜的地方。「入菩薩行」第八品靜慮中提到,我們無始以來一直處於輪回中受苦,其主要原因是「我們的心始終沒有離開過外在的塵囂與內在的妄念」,所以無法獲得禪定,並且進一步展現充滿智慧的內在本質,因此,暫時遠離外在的塵囂,依止寂靜的地方,不讓增長三毒的境緣現前,就好比水,若不攪動它,或讓樹枝等外在事物干擾它,它自然就會澄淨下來,所以當我們以戒、定、慧三學實修內心時,依止寂靜處,遠離貪、瞋、癡的對境,自然比較沒有破戒的環境和誘因,除了修行外,你無法做別的事,想做生意也沒有人來,想找工作也無處可謀職,即使你不修行,也因增長三毒的條件減少了,心便會自然而然地漸趨寧靜,心一旦靜下來,禪定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強,內心的定力增強時,我們才有能力掌控不安的妄念,而內在的智慧也會在此深入的禪定中開發出來,總之,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依止寂靜的佛子,必須遠離塵囂安於靜慮,在深入禪定中開發內在的智慧,如果沒有禪定的根基,智慧就不會穩固。

「經莊嚴論」中提到四個修習禪定者的助緣:

()    能享用天然現成的食物,不必靠人工辛苦的製造,更沒有添加物或污染物;現今在臺北要取得天然食物,似乎頗不容易,食、衣、住、行不仰賴科技便無法生存的樣子,人們每天都得為生活忙碌奔走而無暇修行。

()    沒有盜賊,不必擔憂遭竊。

()    住處清靜自然,不受污染,水與環境對身體沒有任何傷害,能安適修行。

()    周遭同處的夥伴,如動物之類的眾生,不會傷害修行人,行者也不必為牠們做什麼事,彼此間無任何懷疑、猜忌,和平相處,相安無事。

前面所說的寂靜處可以遠離「禪定的刺」,當你修定時有人在旁邊吵鬧,讓你無法得定,當你入定了,有干擾你禪定之樂的人、事,使你不得其樂等等,都是禪定的刺、禪定的違緣,遠離這些違緣,便可加速成就道業,所以真正的修道者在成就之前,必得依止寂靜處,實修戒、定、慧,等能力足夠了才可以入于人群,住在塵囂市集當中,如藏傳佛教的轉世佛爺或仁波切們,也是在自利能力成就後,才與眾生接觸大轉*輪,猶如世間謀職必先暫時遠離貪欲享樂,到學校智慮專一地求學,取得足夠的學識及充實謀生的技能,之後才能在社會上創造更多、更好的財富,同理,修行人為成就自利利他的事業也是如此。阿底峽尊者曾說:「自利未成就之前,必須依止精進,以免被環境所轉!」雖然在寂靜處精進修行的境緣和直接利益眾生不同,但是只要我們不舍願菩提心,那麼即使離群閉關也是佛子應做的抉擇,其實,佛子依止寂靜閉關修行,是西藏佛教最讚歎的行持方式,密勒日巴尊者所示現的榜樣正是如此,他不要莊嚴的佛堂,也不依賴眷屬、信眾,他一人苦修到底,終成大器,這種純粹的自修行徑,成就的是明心見性、即身成佛的道業,所以他能真正利益到眾生!不像我們一般人互稱活菩薩,但對於真正的解脫之道該如何走卻一無所知,那麼當神識要離開肉體時,要如何保持清醒的狀態呢?那如何有把握真正利益他人呢?

修道的方式分上、中、下三部,以上所說的在這濁世時代,連出家人都未必能做得到的,更何況是在家眾,所以阿底峽尊者說:「五濁惡世的時代,不是聚集很多信眾的時候,佛子應依止寂靜,自度而後度他。」在未成就自度前,能利益眾生的事業是很少、很困難的,只能表面上意思、意思做做而已,因此,第二個修行方式就是-出家人應示現專心修持的榜樣,而在家眾應護持正法,提供出家人安心修行的條件,幫忙道場弘法利生的事業,引領信眾信仰三寶、聽聞佛法,使發心因緣成熟、廣度眾生;臺灣在這方面做得很好,顯教法師們在這方面教育得非常成功,有很多人發心並隨喜付出心力和財物,積累了廣大的福德資糧,但是,除此之外,你們也要多自修,以免只有享受富有安樂的福報,而終不免受輪回之苦,唯有甚深的空性見解才能斷輪回的根,福智二資糧必須配合一起修才能有成就;累積福德資糧是有條件的,它的前行基礎是持戒、修定,尤其是禪定,若沒有很好的禪定基礎,就無法生起堅固的智慧,想要修習「無我」的甚深正見,就必須依止寂靜處!

 

第四頌 觀無常而舍今生

長伴親友各分離  累積財物留人間

身之客堂識終離  捨棄此世佛子行

 

 此頌是說明無常的真相;無常的現象我們都明白,但是很少有人能深刻體會,而且還稍一安逸就忘記這個事實!首先,觀察我們此生最親近的父母、家眷、親朋好友,無論是哪個人,最後終究還是要分離,無法永遠相聚!其次,我們今生辛苦累積的財物及貪愛的人、事、物,最後一樣也帶不走,全部都得留在人間,然而,為了擁有這一切,我們毫無顧忌地沉淪在貪、瞋、癡三毒之中,無法片刻舍離煩惱,它緊隨著我們,帶給我們無限的痛苦,而我們卻不知道所有的煩惱,都是因為我們不明白無常的真相,所以一次又一次累積惡業所造成的,如果今生我們的心仍然無法放棄這些煩惱,不能捨棄對親眷財物的貪愛,臨終時我們將痛苦不堪,因為到時候即使我們不想捨棄它們,也由不得我們做主,無常終將到來,我們勢必孤獨而去。

為了生死自在,首先我們要看破無常、放下貪執,在一息尚存之時,做好心理準備,我們要捨棄此世無謂的追求,在不知道哪一天會死、心情比較輕鬆的時候,從容地學習佛法,訓練我們的心,使它不管在什麼時候面臨死亡都能不緊張,其次,自我們受胎以來就與自己的身體息息相關,無時無刻不貪執此身為「我」、「我所有」,完全不知此身為客堂,意識為客人,死時,我們的意識需要重新找尋投身之處,正如客人要移居新客房一般,死亡時,我們必須和身體分開,如果現在我們不能認清這個現實,還要為它疲於奔命,是不是冤枉啊?要知道-投胎為人已經很苦了,而為這一生的利益奔走,更苦!試想,從五、六歲起,我們上學求知,學習如何在今生謀求更好的生活,就連父母親也要為我們付出很大的心力,如果我們在修行上有這樣的付出,想必會很有成就吧?然而這些出自無明的追求,能讓我們真正如意的卻很少,且付出那麼多心力,今生是否就能過得很好也不知道,就算能夠過得很好、很快樂,也不過是短短七、八十年的享樂而已,一旦年老病苦降臨時,就不快樂了,這是必然的!其實,不論你今生擁有多少財富、人們如何讚賞你,你也不會真正得到永恆的安樂,當我們衰老,對外在事物的掌握、利用的能力漸漸消失時,就無法享用現前的這一切,如果此時我們不懂得佛法,也就無法對治我們內心的貪、瞋、癡、嫉妒、傲慢等煩惱,那麼當我們看到靈活能幹的年輕人時,我們就會心生嫉妒,覺得比不過他們,很苦!人就是這樣!別人並沒有來傷害我們,我們卻常如此傷害自己,這種嫉妒之心便是造成痛苦非常、無法明白的來源,如果沒有嫉妒心,見到別人好,我們讚歎或隨喜,不但自己能快樂也有功德,但我們凡夫卻偏偏做不到,因為無始以來我們習慣於嫉妒他人,無法放下這種錯誤的執著,所以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因此我們不要用百分之百的時間為今生的利益去奮鬥,應該把百分之五十的精力拿來為來世的安樂而學習準備,才不至於浪費這暇滿的一生;在這裏,大家都相信有來世與因果,不同於一般沒有信仰的人,所以信了就要好好學習、有所準備,不至於臨終後悔,起大恐怖。

佛經上說:「三界有如秋天的雲彩-變化莫測」,在西藏,秋天的天空變化很大、很快、非常無常、很不穩定,正如我們眼前所擁有的一切,皆是無常,變化迅速、不安定,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來世或因果輪回,一樣要面對這一切、一樣是要受報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在無常中安住此心有備而去呢?經論上告訴我們應以思惟「三根本、九因相」來建立信念;所謂三根本就是三種必然發生的定律,而九因相即每種必然的定律中,又分別有三個理由,呈現出人決定在面對生死無常時所應有的信念;我們簡單地說一下:

【一】我一定會死;為什麼呢?首先,自古以來沒有一個人能長生不死的,我們自歷史中可看到許多有大能力、大智慧的人也都時候到了就離開人世,沒有例外,所以我們也必定會死,即便科技再發達,仍不免一死!不止人類如此,連外在的宇宙萬物,也在每一剎那中變滅消失。其次,凡「有為法」,必是無常變滅的,我們的肉體也是有為法,也會因無常而消失、死亡。第三,由於我們的壽命是一剎那、一剎那在衰竭、改變當中,所以它只會越來越減少,最後終必歸於死亡。

【二】死無定期;我們不知何時會死,為什麼呢?第一,因為我們的壽命沒有一定,不像北俱盧洲的人壽命固定是一千年,在千歲的壽命之中,不會意外死亡。第二,我們的身體極微弱、不堅實,是污穢組合之物,沒有精華和意義存在,但是為了它,我們每天要照顧、梳洗、打扮,否則就會惡臭不堪,好比身上如果有流膿的傷口,即使你在皮膚上刻意包紮,遲早都會有膿水流出來把它弄髒一般,也許在年輕時,我們可保有一、二十年青春美好的形象,但歲月不饒人啊,它遲早要失去光彩、顯出老病醜態的,況且生命危脆不知死神何時召喚,我們能不正視這個現象嗎?第三,能使我們死亡的條件越來越多了,我們每天都可以在電視新聞中看到許多因車禍或瓦斯、電器等等所引起的意外,這些死緣都是過去所沒有的,所以說,造成死亡的條件比以前進步很多,如果人類不使用瓦斯、電器,人也許反而可以活得久些,所以我們真的不能確知什麼時候會死。

【三】死時除了佛法,其他都沒有用;親人、錢財、身體,這三種我們最貪著難舍的人、事、物,在我們死亡時是幫不上任何忙的,例如,某某親戚往生了,我們會比較傷心,到亡者身邊哭一哭或念念佛;念佛算是有益的,但如果他生前沒有念佛修行的話,那此時怎麼能聽得進佛號呢?這樣如何解脫輪回?在能控制的時候都不想修了,更何況臨終現前神識極度不安的時候呢?所以助念的親友能給亡者多少幫助,全看他生前是否有修持過佛法了,否則,他也只能和這些摯愛的親友們永別了!再說,當我們要離開人世時,再多的錢財、美食及享用品,都沒有用了,錢只是一堆廢紙而已,我們身體受用的能力沒有了,已經無法享用這一切了,最後,由於我們神識所依的身體消失了,它讓我們心定下來的能力也退卻了,它更顯得毫無用處,因此臨終時,唯有曾經修習的佛法對我們是有用的,我們要對這點生起堅定的信解,在生前好好修學佛法。

總之,我們已確知自己終將一死,但又不知何時死,而死的條件又越來越多,死時除了佛法,其他全無用處,所以不要再浪費生命去追求其他的事物了,要認真修行佛法!以上就是思惟無常的三個根本決定及九個理由,如果我們能時時修習,思惟其中的真理,內心必能產生無常感,願意好好修行;以前,噶當派的高僧喀拉巴尊者曾說:「世間沒有一個能讓人逃避處,無論你走到哪里,都難逃一死。」所以人一定會死,不但一定會死,而且很快就會死,死時除了你所受持的佛法,其他萬物皆無用處,所以你們不要以為現在年輕、還有很多時間而悠哉遊哉地過日子,要趕快準備好好修行才是;另一位噶當派的高僧嘎瑪巴尊者也講過:「我們凡夫要有現在就會死亡的恐懼,到了真正臨終時,我們就不會害怕。」因為我們現在若能產生強烈地無常感,就會對佛法有巨大的希求心,就能放下對世間法無益的追求、減少對世間的欲望、增長出離心、捨棄現世的安樂而依止寂靜處精進修行,死時自然能遠離恐怖,然而我們凡夫正好相反,現在不怕死,死時才真怕死,但到那時也無法可施了,所以佛子要時時憶念無常而精進修行!

 

第五頌 遠離惡友

交近某侶增三毒  聞思修行令退失

滅盡仁慈悲心因  遠離愚伴佛子行

 

凡夫想追求究竟快樂的佛果就必須依止三寶,佛陀教導我們、佛法保護我們、僧眾與同行善友會在修學的過程中教導、提攜我們,而凡愚的友伴和愚癡的惡知識則會影響我們,使我們三毒增長,道心退失而墮落,如果沒有堅固的決心,親戚朋友的一句話就可影響我們的修行,所以一定要遠離愚伴及惡友;佛經上講:「在檀木林中放一根普通的木材,下雨時雨水直接滲到這根普通的木頭裏,時隔一年,這根木頭也會熏有檀香的味道。」同理,愚鈍的人如能常與賢善之人在一起相處,久而久之,不需要特別學什麼,無形中也會受到影響,產生好的改變,反之,如果賢善之人常跟惡友相處,剛開始會因理念不同而處不來,但是時間久了,彼此妥協、影響就越來越糟了;然而遠離這愚癡的友伴,是不是就不慈悲他了呢?是不是還要去幫助他呢?是的,要幫他!但因為我們現在其實跟他差不多(或許比他稍好一點點),如果真的幫他了,會不會兩人都墮落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先有能力知道對方的需要,才幫得上忙;生活中常有這種狀況:我想幫助某人,但某些事情是否應不應該幫呢?連我們自己也無法確定,眼見沒有人願意幫他,自己又有疑慮時,我們就陷入煩惱中了,有煩惱就沒有進步,當自己都幫不上自己時,如何幫別人呢?到最後被他拖下水,兩人都沉淪退轉,可見不遠離惡友,會斷掉我們解脫的根,使三毒增長、身、口、意三業的修行退步,大乘佛法的根-慈悲心也漸漸消沉,往昔所修的功德不僅無法增長,甚至會忘失或退轉,所以佛子修行首要謹防親近惡友,保護善根!在皈依戒裏,皈依僧以後,有不要跟外道共住、學法這一條,在西藏,古時候比較容易做到,因為那時候社會單純,大家都不會因信仰不同而互相評論、仇視,因此只要修行學道上不要共住,被他影響而退轉即可,現在如果我們身邊沒有很好的善知識,就更需要遠離惡友了;又例如,在世間親友之間互相貪著情感,彼此又有借貸金錢的關係,那麼遇到對方無力償還時,那就很可能兩人一起往下沉淪,因此,在修行上,這樣的朋友也會讓我們增長三毒、道心退轉,所以一定要離開惡友。

 

第六頌 依止善知識

依止誰師滅罪過  功德增如上弦月

殊勝善師如自身  恒常依止佛子行

 

此偈說明依止善知識的殊勝處;首先,能依止善師可漸漸減少內心中的罪惡及貪、瞋、癡等煩惱,進而在聞、思、修及慈悲心與菩提心的發展上,都能越來越增長,就如同上弦月般日趨圓滿,所以走在修學佛法的成佛大道上,我們的心態和行為都需要善知識來帶領,我們才能順利成就。善知識對我們而言,比自己的生命或身體更重要!在「普賢上師言教」提到-「修行首務是依止善知識(上師)!」然而,在臺灣、乃至於這個時代,我們很難分辨善知識的真假,為了尋找善知識產生許多困擾,所以我在這方面就多講一些,由於目前是末法時期,因此無論學生、老師或者我們自己的心,乃至外在大自然皆在沒落當中,在物質條件上,外表好像是進步了,其實他們的精華或本質都是日趨沒落的,而精神層面,如宗教信仰等,不單是佛教,連其他宗教也都大大不如往昔,所以合格的善知識很難找到,一個合格、正確的善知識,必須具備一些基本條件:

首先,要持戒嚴謹。例如在別解脫戒、菩薩戒、金剛戒(密乘的戒律)都要守得非常好、非常清靜,同時,對三藏經律論及密續的內容理解必須十分深廣,有高度的智慧,對修行的一些儀軌更是熟悉無誤,並且還要能以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來攝受眾生,一般人只能做到前三個,但,上師連最後一個「同事」(與眾生一起共事)也要做,這樣才能感化大眾,因為眾生的根器各個不同,所以有許多不同調伏度眾的善巧方式,例如,有些金剛上師用訣竅指點我們的心,讓我們覺悟,這就是我們說的根本上師,好比續部瑜珈裏的密續中所講的:「凡受灌頂後受持所有戒律的上師,如果他的傳承清靜,沒有中斷過,他的貪、瞋、癡和妄念會比較少。」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妄念多,修法會產生障礙,當然每個眾生都有妄念,但不應過多或太執著,要對妄念的實質有所認知,知道那些虛幻的妄念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不應執著它為實有,甚至改變我們的內心,譬如說「我昨天夢見什麼?是什麼原因嗎?他們是好呢?還是不好呢?」這些都是妄念,要知道,妄念多的時候,麻煩就多,麻煩多的時候,痛苦就會多,所以妄念比較少的善知識,對金剛乘的根、道、果都較能夠理解,對密續的修持必能較深入而有真實的體驗,對眾生也才有加持及利益;什麼是所謂的「加持力」呢?例如,有一本關於大圓滿的書,是以中文寫的,因為你們都是有知識、學問的,文字上面不用我多說,你們自能理解,如果我個人沒有實證到那個境界的話,我對你們就沒有加持力,你們也無法因此深入密境,因此所謂指點自心的上師,也就是根本上師,必須自己有足夠的經驗,不但聽聞過大圓滿的法,得到口訣,並要有足夠的修持,在任何境界中都能運用大圓滿的法,有以上這些條件,才真符合根本上師的條件,這也就是為什麼指點自心的上師比較少的緣故,故而,完美的上師,應當有修證大圓滿教法及解脫五欲苦海的行持,並能攝受眾生增上、修持教法、解脫輪回的苦海。

我們經常為了尋找一位圓滿的上師而煩惱,事實上,依止一位上師,並沒有禁止依止其他的善知識,因為能依止更多的善知識,就能夠得到更多的智慧,但一定要是真的善知識,否則你學到的可能會比較雜,如果是真善知識,當然是越多越好,一、兩百年前,西藏的高僧們都依止多位善知識,善知識也分很多種不同的性質,有平日在課堂上教導你、教育你及修道時教你取捨之法的,也有為你灌頂、加持、指點你心的本質的,這些都是真善知識,依止善知識前可以觀察,在「大圓滿前行」中我們也講過,但一旦依止後就不要再觀察了,否則會造惡業;所謂「觀察」有一定次序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不具德相的上師有哪些?巴祖仁波切講的「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所提到的,大多是關於法師應做好的行為,如果法師們沒示現好樣子,因為在家信徒不方便講他們,有一些法師就會因為信徒的讚歎和尊敬,生起傲慢心而不再注意觀察自己,甚至被信徒寵壞了,就好像小孩被寵久了就會變壞一樣,所以當恭敬、讚歎過多時,法師們就應該要小心了,依止上師要一個個仔細觀察,你們聽了一些具格與不具格上師的內容後,就可以知道哪些是很好的修行者,哪些不是,切記!嘴裏不要講出來,心裏明白就好。

第一種不具格的上師是名譽很高,但沒有真實度眾的能力。例如有些對聞、思、修佛法沒有實際修為,卻以「我是某某大活佛轉世」或「我是某某高官的孩子」自詡的人,自以為種性優越而覺得與眾不同,在傲慢心、不平等心作意之下,名不符實,就不是依止的對象。釋尊曾說:「行者應超越種性、不分高下、名譽與出生皆不必注重。」巴祖仁波切也說過:「在西藏有所謂的某某上師,自詡是轉世佛爺的人,卻連三十個字母都要學半天才會,何況是生起次第的內涵呢?如果這些法要的學習看過後也和一般人一樣地忘記,那怎麼能以慢心自誇呢?」可見這種自誇為轉世佛爺或高官後代的心態,並非為了來世修行或度眾的心願而發,而是想在今生傳承自己的身分、保護自我的名譽所產生的分別心,這好比某某教派、政黨或國家,為了保護自己團體的名利而宣揚其威勢一樣,不是真善知識為得佛果的行徑,這種非真善知識的境界,可以用木磨子的比喻來形容,木頭做的磨子內部是空心的,所以動起來卡、卡作響,卻不能發揮功用,而石頭做的實心磨子,因為很重,其所發出來的聲音就比較小,但它卻能發揮功用,那種名望很高而內心空虛、無真實功德的人,正如木磨子般的上師,沒有真實成就自己的經驗與度化眾生的能力,只是徒具虛名而已。

第二種不具格的上師是如井底之蛙般見識淺薄的上師;這種上師沒證得慈悲心,也無高於一般人的智慧,更未曾修學過殊勝的妙法,因為他本身無知,所以看不見他人的優點,但卻有很多愚癡的信徒讚歎、尊敬他,讓他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正如井蛙沒見過大海而自以為見識廣闊一樣;在「大圓滿前行」中講過兩隻青蛙的故事:住井底的青蛙問住大海的青蛙說:「大海有多大?」海蛙回說:「很大!」井蛙又問:「有沒有我水井十分之一大?」海蛙說:「不止!」井蛙再問:「我水井的二分之一大?」海蛙又答說:「當然不止!」井蛙:「那有沒有我的水井大?」海蛙再答:「不止啦!」井蛙實在不相信,直到來到海邊見識到大海之大,才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這種愚癡而不自知的上師,因為見識淺陋,在信眾盲目的崇拜後就會得意忘形,所以依止前我們一定要善加觀察,不要做盲從的信眾,以致增長彼此的無明。

第三種不具格的上師就像瘋子帶路一樣。巴祖仁波切說:「身為上師,內心的境界要勇敢果決,但在行為上要戒慎恐懼,非常小心!」但是,如瘋子般的上師卻剛好相反,因為他沒有依止過有智慧的上師,對佛法的聞思也少,對經、律、論及密乘的內涵沒有精進地學習,內心充滿了貪、瞋、癡,比一般的凡夫更糟糕,但他卻做一些如天一般高的成就者的行為,缺乏正知正念,破了所有戒律及三昧耶,由這樣的瘋子帶路是非常危險的,身為佛子應謹慎地觀察,不要隨便依止!

第四種是如眼盲的上師。上師的智慧一定要比我們高,否則我們就無法進步,上師如果沒有擇法的明眼、沒有慈悲心,對該取捨的智慧有欠缺或過失的話,就如眼盲者,以盲引盲一樣,無法讓我們打開智慧之眼,我們就毋需依止他了。

以上所說就是 巴祖仁波切在書中傳達給大家擇師依止的大略方向,請各位多加思考。

 

第七頌 皈依佛門

自亦束縛輪回故  世間神力能救誰

由此依止不欺者  皈依三寶佛子行

 

 這意思是說-一切眾生(包括世間所有的神祇)從無始劫來都沈淪在生死輪回的大海中,不得自在,由於世間神祇在輪回裏,祂們也被自身的煩惱、惡業等痛苦的鐵鏈綁住而無法解脫,所以在世間法上,不論祂們有多大的力量,終究無法幫我們遠離三惡道及輪回的痛苦,因此,我們要求得究竟解脫的依靠,必須找到有能力而且不欺騙我們的永恆物件,而這可靠的依止物件就是佛、法、僧三寶!而皈依三寶與否,也是區別我們是佛教徒或外道的主要依據。

想要皈依三寶,首先,要知道三寶的功德;所謂「皈依」就是接受保護,如果我們不知道祂有多大的能力可以保護我們,那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怎會想去求祂們呢?所以我們先要知道祂的能力和功德。

『佛』梵音為「布達」,意思是什麼都已得到了、都圓滿了,是覺悟者的意思;「佛」,藏文譯為「桑傑」;「桑」,是消除一切無明,凡該取該舍的都消除了,過失與錯誤的缺點都斷盡了,「傑」代表證悟,即成就一切善德,圓滿開悟了,「桑傑」二字合起來,就是藏文裏「佛」的意思。

『法』梵音譯為「達瑪」,意為「持住」,如果我們以大乘佛教的皈依來說,就是把我們從三惡道中抓住,把我們從輪回與涅槃中拉出,「持住」就是抓住我們,不讓我們去這些地方;「達瑪」藏音是「秋」,意即-改變,從那裏改變呢?從我們世間法的觀念裏改變,能把我們貪、瞋、癡的心態整個改變過來的就是法寶。

『僧』梵文是「僧伽」,意為「希求」,是指長期對善的行為有熱烈希求心,能對行善一直保持興趣的人,稱作僧。

 我們接受三寶的保護,在內涵上有很多不同的境界,有下士道、中士道及上士道等三種不同層次的皈依;在中國,非常流行皈依,「你皈依那位上師啊?」是大家經常聽到的話題,甚至有些父母讓腹中的胎兒皈依,事實上,想要皈依的人應對皈依的種類、區別、心態及方式等有所瞭解,因為三寶的功德無量無邊,它可說包括了所有的佛法,所以在此對於皈依三寶,我們分別從三士道皈依內涵介紹起:

(一)      下士道的皈依:皈依者的心態是-為了讓自己能從三惡道及今生所有的恐懼、害怕中得到保護與解脫!所以今生他能活多久,他就求三寶庇佑他多久,時間上是短短一生的皈依,心態上是利己的,皈依對境的佛寶是指佛像,例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等等,法寶是指佛經,僧寶則不需要聖者高僧大德,只要能好好受持戒律的一般出家眾即可,這是佛教徒下士道的皈依方式。

(二)      中士道的皈依:是指聲聞眾與阿羅漢們的皈依心態,他們希求自己今生能出離六道輪回的痛苦與恐懼,為了得到安樂而求皈依,在時間上是自今生直到證得阿羅漢果位為止,皈依處的區別,佛寶是指皈依佛的意,也就是佛所證得的法身,而不是他的色身,因為他們不相信佛有輪涅,認為離開了輪回與涅槃,才是佛的境界,所以在他們的觀念中,佛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示現為國王身、做過轉輪王,所有煩惱都消滅盡了,是證悟法身者,這是佛身、語、意中意的成就,而不是釋迦牟尼佛父母和合創造出的色身,他們認為這個身體也是苦果,不值得皈依,所以佛的肉身不是皈依處,佛的智身-內在覺悟的法,才是皈依的佛寶;至於所皈依的法寶不是佛經,而是佛內在證悟的法,佛法有教、證二法,而證法又分道、滅二種,阿羅漢們認為「道」仍不是究竟皈依處,那只是修行過程中讓我們理解的工具而已,究竟法的皈依處是滅諦,滅盡所有煩惱與痛苦的內證之法,才是要皈依的法寶;而僧寶在他們眼中,無論在家、出家皆是指預流果以上的小乘四果級僧眾,即預流、一來、不來、阿羅漢四果,而不是一般的凡夫僧。

(一)   上士道的皈依:在心態上求皈依者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而來,在時間上不只是今生,也不只到證得阿羅漢果為止,而是直至成佛,這是大乘上士求皈依的心態和時間;在皈依對境上,「佛寶」是指圓滿證得所有智慧,獲得四身(法身、報身、化身、自性身),或者說是五身(法、報、化身及不變金剛身和現證菩提身)的佛陀;「法寶」則專指大乘佛法的教、證二法;「僧寶」則有兩種,一種是由四個比丘所象徵的凡夫僧眾,另一種是指初地菩薩以上的聖者,而後者才是值得皈依的對境,這就是上、中、下三士道不同的皈依內涵。

以上是顯宗共同的皈依;至於密宗金剛乘不共的皈依,因為現在很多人學密,所以在此略提一下,金剛乘所指的皈依對境是加持的根源-上師,成就的根源-本尊,事業的根源-空行母,以上三者,即佛、法、僧三寶,佛與上師無二無別,本尊與法、空行母與僧,亦無二無別,更深一層來說,皈依三寶是指脈、風及明點三者,明點也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脈清淨以後究竟得到色身﹔脈就代表僧、風代表法、明點就是佛,也就是菩提心。脈、風、明點為什麼就值得我們皈依呢?因為這脈、風、明點最細微、最究竟處,即佛的法、報、化三身根源的出處,也是三寶的象徵,它不是我們粗淺見解所認為的脈就是一般身體裏的脈、風就是身中的氣、明點就是身中的明點;我們常說在顯宗修行,佛的境界似乎離我們非常遙遠,要修到這個境界要花很長的時間,但在金剛乘中,為什麼一直強調今生即身成佛呢?因為修密法時,我們的心會慢慢趨向菩提!以上是講金剛乘不同皈依的區別。

 

皈依文(藏音)

鞏秋宋哼爹斜紮瓦順   劄龍替累攘幸江秋仙

哼我攘幸突傑吉闊拉   江秋寧波瓦杜加蘇氣

以上翻譯為中文的偈頌是:

真實善逝三寶三根本  脈風明點清淨菩提心

體性自性大悲壇城中  乃至勝義菩提恒皈依

 

意思是以「體性空、自性光明、大悲周遍」為究竟皈依處,皈依的內涵可以講得非常深奧,也可以說得非常簡單,學佛,要從皈依接觸起,皈依有人從小乘、大乘或金剛乘等不同緣法接觸起,所以談皈依的內涵,每個不同階段,都各有其不共的意義,如想瞭解透徹,這在初學期間是很困難的,佛寶-佛的功德與智慧已達究竟圓滿,令我們無法描述或加以表達,法寶-包括小乘至金剛乘最高境界的九乘次第皆在其中,僧眾-由小乘比丘到金剛乘的瑜伽士或大圓滿修行諸大上師們均是,甚至到十地菩薩都可以說是僧寶,因此沒有一個佛法不包括在三寶裏面的,以上只是大概講解一下而已。我們在這裏強調的是-世間神祇沒有如三寶般能令我們解脫三惡道及輪回痛苦的能力,祂們自救尚且不能,祂仍有貪、瞋、癡的心態,例如在中國或臺灣的傳統信仰中,供神祈福非常流行,很多人遇到某些事就跑去拜拜求神,為求現世諸事順利,祈求神明幫助當然也無不可,但這並非究竟,日子長了,假定我們哪天不順神明的旨意,神明也可能傷害我們,因為祂們的能力雖然比我們大,但仍有三毒,所以不是究竟的皈依處,要解脫輪回痛苦還是要依靠三寶;接下來進入正行,論義的前行講到這裏。

二、正行可分為(一)下士道,(二)中士道(三)上士道三個部份,先講下士道:

 

*正行

※下士道

第八頌 怖畏惡趣離罪業

極為難忍惡趣苦  佛說惡業之果報

縱遭命難之惡緣  終不造罪佛子行

 

 在古代,人們一生所見的事物較少,多半只見到自己出生地的自然風景,其物質條件、人事環境都較現代人單純很多,所以當他們聽到佛說地獄的苦就非常害怕,覺得無法承受這些恐怖的痛苦,而且這些現象都是由遍一切知的佛陀告訴他們的,不會虛假,因為他們相信唯有佛陀能百分之百理解因果最細微的地方,祂才能說出難忍的惡道之苦,所以害怕惡趣苦果的佛子,縱使遭到要命危難的惡緣,也不敢造作惡業,因為這些痛苦的來源,都是我們曾經做過的惡業而來,因此,我們必須儘量小心不造惡業。

 通常我們會說:「所有的快樂和痛苦都是有因緣的,都是因果的呈現。」但我們在快樂的時候,只會一味地享受快樂,不會觀察自己幸福的原因,但一旦不順或碰到不好的事情時卻會說:「怎麼會這樣?」可見受苦的時候,我們比較會想到「因果」這東西;廣義地說,沒有一個東西不是因緣法則而來的,所以「因果」二字,已涵蓋了所有的答案,但今天在此,我們要藉西藏高僧們所解釋的,比較細微的因果現象來詳加說明;由於惡業會讓我們墮入三惡道中,所以我們應斷除造惡業的因緣並努力行善!然而,善業該怎麼做呢?松贊干布國王在位時,要求西藏所有的在家眾遵守十善業道,如同法律一般,即身﹕不殺、不盜、不邪淫;語﹕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不貪、不瞋、不邪見。

行十不善業的果,分別有五種: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懷果,以下是十不善業中屬於「身體行為」部分的果報:

(一)異熟果:例如殺生,如用瞋心作意,會墮入地獄;如起因於貪,貪得動物如大象等身上的寶貝,則會墮於餓鬼;如用無明癡心殺了生命,例如走路時不知不覺腳踩到了蟲,或有知覺卻又不小心殺害了生命,其間沒有特別的貪、瞋心作意,純由無明懸癡使惡業現行,就會生在旁生道,又如偷盜,以瞋恨心盜取他人的東西,或貪圖他人的錢財,或不知不覺隨手取用他人的東西,果報分別在地獄、餓鬼、畜生。這是異熟界粗略的說明。

(二)等流果:等流果是自地獄解脫後,再投胎為人而受的苦果。它可分為「造作等流果」與「領受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比如以前喜歡殺生的人,今生出世後就會喜好殺生,有些小孩的習氣非常喜歡殺害小蟲,這就表示以前做過且很喜歡殺生,所以今生自然而然對此事就有很大地興趣;又如偷盜,有些小孩從小就會偷東西,沒人教他自然就會,這是前生常做偷盜的等流果,各種不同小孩興趣各有不同,原因是前世做過不同類的事,所以今生特別喜歡這個行為、這個動作、這種事情,這就是造作等流果,另外有些小孩對殺生、偷東西都不喜歡,但對做善事、幫助別人、佈施東西很有興趣,他就很好,那是他以前行善的等流習氣還在的原故。

  領受等流果,是指善、不善業在受報時所領受、承受的業果:

1   殺生的領受等流果:你以前殺生很多,今世你必然很短命,這便是你的領受等流果;前世你很喜歡打別人,今世就有很多病痛,又如,有些小孩投胎不久後就死亡,無法生存下來享受人生快樂及成長的過程,這也是前世殺生過多的領受等流果,另外有些小孩從小就多病,直到老死前還不斷地生病,這是前世喜歡打罵眾生的領受等流果,在這種情況下,不用急著奔走求醫尋求改善,因為生病有很多種因素,這種病是業障病,不是身體四大不調形成的,如果是四大不調的病去看醫生,醫生可以治得了,然而這種業障病醫生檢查不出結果,怎麼醫都不會好,純粹是前世業報的領受等流果,那就不需到處奔走求醫或拜鬼神來去除自己的不順和病況了,要知道這是自己的因果使然;巴祖仁波切說:「前世做過什麼,看今世的身體及今世快樂不快樂就可知道;那麼來世會遇上什麼事呢?看今世的行為跟工作即可預知。」這就是善惡業的造作等流果。

2   偷東西的領受等流果:如果你一生都非常殷實勤儉,而得到的一些財物卻不能長久保住,或被強盜搶走、小偷偷走,常常面臨諸多不順的果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沒有福報!為什麼會沒有福報呢?因為前世常常偷東西、搶東西,所以今生就變得沒有福報了,如果你今生還不自覺,仍然不斷以偷、搶方式累積財富,那只會每況愈下而已,絕不可能因此而致富,這是因為你前世惡業玫使今世造作等流果現行,讓你仍然喜歡做這種事,而你所要承受的-必然是你得到的財富不會留在身邊,它很快就會消失,尤其我們南瞻部洲這個因果分得非常清楚的地方,(在北俱盧洲、西牛賀洲等地,貧富懸殊不太大,財物受用也大概一樣,不像這裏。)它是因果主導的一洲,現世報十分明顯,所以不要為了錢財或賺錢去做騙人或不好的事情了!要知道-若自己前世有積福的話,那麼今生不用很辛苦也照樣會得到財富的,反之,如果沒有這個福報,那任憑你今生有多努力,也無法享受這些財富,你們且看-有些今生很努力工作卻無法得到成果的人,這些原因都是以前偷過東西的果報啊!

3   邪淫的的領受等流果﹕邪淫的果報是今生家庭夫妻不會和睦,常常吵架,這是過去曾犯邪淫的緣故,無論我們認為這是男、女那一方的性格不好才導致他們不合,這都不是根本原因,因為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所以夫婦彼此要知道互相體諒,要相信因果法則才是。

接下來,屬於「語言」的不善業:

1) 妄語:前世常騙人,今生的果報就是別人常騙你﹔或者你並沒做過什麼事,別人卻說是你做的。

2) 兩舌:你以前犯兩舌的惡業,導致今世你與你的眷屬或部下、傭人等沒辦法和諧,會常常吵架,無論你講什麼道理都沒有用,這就是前世做過兩舌的業果;像目前一些當大官的人就是這樣子,可能他們以前做過兩舌惡業吧,所以他們今生的部屬都不容易和諧。

3) 惡口:惡口就是罵人,罵人的果報是今生常聽到不好聽的話,八卦很多,自己並沒有那個意思,但聽在別人耳中,就是一種傷害的語言,這就是前世做過惡口的果報;在西藏有句俗話說:「言語雖然不是武器,沒有刀跟槍的殺傷力,但卻有能力讓別人的心破碎。」所以我們對自己的言語要非常小心!佛經故事裏說﹕舍利佛時,有一個比丘常對別人講不好聽的話,比如說-你的頭好像馬頭、你的臉像大象等等,結果他後來投胎就成了許多他所取笑的眾生,生成馬或大象等等;還有一個阿尼對另一位阿尼說:「你好像母豬啊!」後來她就成為海裏許許多多眾生一起啃食的大魚,生命長達好幾千年,可見惡口的果報也好可怕,我們要小心!

4) 綺語:綺語是愛講世間法一些無意義的話。例如某某人的親戚朋友怎樣怎樣,某某人的工作又如何如何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凡夫閒談時最喜歡說的話,反之,講老實話、講真話沒人有興趣聽,說一些誇張的話反而覺得很過癮,這是綺語的惡業,果報是以後講話沒有什麼效果,不中聽!有些人不用講太多話,只少少一兩句就有很多人會聽,這是過去沒講綺語的果報,你今生多綺語,別人就不聽你的話,你講再多話也起不了作用,此外,愛說綺語者,要在大庭廣眾前講話時會沒有勇氣,這些都是綺語的果報;以上是「普賢上師言教」中所講的。

接下來是「意」的部分:

1) 貪心:如果前世我們是貪心的,今世就諸事不順,無法達到心中所要的目的,反之,如果前世沒有貪欲心所造作的惡業,今生就很容易達到自己的願望,所以如果自己今生所求都不如意,不要怪自己沒有努力,那是前世惡因造成的果報。

2) 瞋恨心:瞋心的果報是今世常有恐懼的心,沒辦法平平安安過生活,這是因為你前世瞋恨別人的壞念頭帶來的領受等流果,像一些海盜、小偷一生都無法平安過活,就是前世瞋恨心的果報。

3) 邪見:前世如有邪見,今生就不會遇上佛法或對佛法有很正確的理解,也就是說-不會理解真理,對真理不能理解是邪見的惡業所造成的果報。

以上是十不善業的等流果,接下來說「懷果」。

(三)懷果:懷果不會成熟在我們身體上,而是成熟在外在的環境上面,例如前世殺生太多的人,會生在很危險的地方,如土地非常狹窄、山很高、路很窄、掉下去必然摔死、沒有平坦安全的住處;如果前世做過偷盜的話,今生受用的環境常有災荒,倘若你是農民,作物收成時就會常遇災難,比如西藏地區會有下冰雹、遇雪災,臺灣地區則有颱風、水患之類的災害影響收成,或者所種的水果,果實不那麼好吃,不那麼成熟,像印度有些地方的水果,長得大大的,但沒有水分,不好吃,這都是前世偷盜,今生懷果成熟在自家環境條件上;此外,前世偷盜者,今生所居之地常有饑荒,像前幾年北韓那個地方,吃的東西很少就是個例子;前世如做邪淫之事,今世會生在骯髒的地方;騙人打妄語的懷果是居處環境非常不穩定,時時面臨恐懼與不安;兩舌的懷果是所居之地,謀生條件很差,為了汲水或一點什麼東西,要走大老遠的路或爬過很高的山才能取得,而且到處都是高山,天空只見到一點點,生活在相當困難的地方,例如嘉絨有些地區就是如此,大概我們那地方有些人以前造過兩舌的業吧?至於惡口會生在什麼地方呢?會生在地很不平,石頭很多,顛顛簸簸,到處荊蕀的地方;綺語多者,今生做任何一個行業都不會有成就,無論換什麼工作,都不會有結果;貪心的懷果是你所處的環境一直不順,常不斷遇到災害,想換一個比較好的環境,到了那裏,那裏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災害出現,一樣不是你想要的環境;至於嗔恨心重的人,今生今世會在令你恐懼的地方,例如常有戰爭或強盜、小偷出沒,像臺灣近來治安不好,人心惶惶,非常恐懼,這就是瞋恨心重者的懷果;最後,邪見的懷果是今生會孤獨無依無靠,沒人關懷。以上是十不善的懷果。

(四)士用果:無論善惡業的造作它都有增長廣大的特性,會由小而大,最後變得很多很多,好比我們種一粒玉米會長出很多很多玉米一樣,同理,倘若你殺生一次,來世你還會殺很多生命,善行也是如此,這種業果叫士用果。

(五)增上果:異熟果和等流果是發生自己身上的果報,稱為正報,而發生在自己所處外境上的果報,如出生及成長的環境,自己所受用的一切,稱之為依報,也就是增上果。

以上談的都是十不善的果,同理,十善的果也是以這五種形式呈現的,但在這裏,好的果我們就不多談了,因為不好的這些現象讓我們想不開、讓我們煩惱,自己要去面對這些不順,或要為別人解釋因果時,就比較需要深入瞭解它的細節,這樣才能相信一切都是因果律,對於惡業,應儘量減少不做,這不是迷信,也不是騙人,而是佛陀教育我們的方法-用因果現象來解釋苦樂的法則,使我們斷惡修善,離苦得樂。

接下來就是中士道的修行內涵了;修中士道的佛子不但想離開三惡業道的苦,而且對於三善道短暫的快樂也沒有任何貪欲,急於出離他們的心態。

 

※中士道

第九頌 不欲世樂求解脫

三界安樂如露水  一瞬剎那毀滅性

始終無變殊勝者  追求解脫佛子行

 

凡夫生死往來的世界分為三種-欲界、色界、無色界,無論其中那一界都有它的安樂處,但這些安樂都是短暫的,這種現象在現世我們就看得到,佛陀用草上的露珠來比喻其短暫,因為太陽一曬草上露珠就幹了,我們在三界中的快樂正是如此,一剎那就消逝了,所以對它產生貪欲是不值得、不應該的;我們應該希求、且值得希求的,應是如金剛般不壞的究竟安樂,也就是佛果,佛的境界!這是大乘佛教徒的心態-不貪求六道輪回中的快樂,決定出離輪回的苦因(煩惱),尋求究竟的解脫;各位在「入菩薩行」中也聽了許多了,然而要出離輪回,我們就要先知道輪回中的痛苦,才會對輪回有出離心,而煩惱正是痛苦的心。

接下來講上士道;上士道內容分三部份-發菩提心、修兩種菩提心、學菩薩行。

 

※上士道

第十頌 一、發菩提心

無始於我仁慈者  母苦自安有何用

由此為渡諸有情  發菩提心佛子行

 

經中說:「天下所有眾生,沒有一個沒做過我們的父母」,從無始以來在輪回中,我們不知生死過多少次,在多劫投胎中,除了地獄或是天道中有些部分是自然化生,不需依靠父母和合而生之外,每一次受生都需要父母生育、養育才能成長,當時我們的父母跟今生的父母一樣,都對我們非常慈愛,這些曾經撫育過、慈愛過我們的父母眷屬,現在都還在輪回的大海裏受苦,如果現在我們只求自己解脫而不管他們,這是一種非常沒有良心的作法,所以一想到他們,我們就必須發起願他們得到永恆快樂的菩提心;這是大乘佛教殊勝的善巧,能令我們得到最究竟的安樂,但我們眼前能不能如此做呢?必須衡量我們本身的能力,如果目前還做不到,那就不要勉強去做,因為這樣反而有害,所以應看自己的能力而做,但在心態上,要安住在上述的菩提心之中。

 

無著菩薩在「現觀莊嚴論」中說-「菩提心」要具備兩個內涵:(1)希望一切眾生都能離開所有的痛苦,得到安樂,也就是慈悲心。(2)希望一切眾生得到究竟的快樂,也就是佛果;菩提心又分「願」與「行」菩提心,二者的差別在「入菩薩行」中比喻說:你想去某個地方,起了「想去」這個念頭和心態時,就是「願菩提心」;你邁開腳步開始往那個方向走去,就是「行菩提心」。

怎樣才能令我們比較容易發起菩提心呢?這是很困難的,因為無始以來我們已習慣自私,一般凡夫都會這樣想:「我連自己都沒辦法渡,要如何渡眾生?這是個大話,就像口號一樣,很不實際!」所以要談發菩提心反而變得很不適合、很勉強的樣子,因為就凡夫而言,這是比較神話性的理想,其實,我們應該先理解-「我們為何要發菩提心?」「是不是自渡就可以了?」這些問題我們都應該先思考過;剛才說過「一切眾生都做過我們的父母,對父母的慈愛我們應該要知恩、感恩」,以這種心態慢慢擴大到慈悲-讓所有眾生離苦,是悲﹔希望他們得到快樂,是慈;以這兩種利益眾生為出發點,漸漸就能產生助人利他的興趣,進而想到不應只讓他們得到暫時離苦得樂的幫助,應讓他們得到究竟安樂的佛果,才是最永恆而有價值的,這不是更好嗎?當我們這樣思惟、知道這個好處,就會樂意去做!發菩提心的方式,必須依照上述的次第,漸進式的學習,心中才會踏實而不氣餒或退轉。

勝義菩提心是成就、了知了以後才會產生的,但世俗菩提心現在就可以做了,因此,我們不要放棄如父母的天下所有眾生,應該好好學習發菩提心的功課。

 

 巴祖仁波切所解釋的十不善業的因果,把今生不順的因做了比較細的說明,這些大家如果都記得,可以跟別人一起分享,這樣別人也比較容易接受,因為如果只是籠籠統統地說:「這是你的因果!」別人就不太容易瞭解或接受,若能分析得細一點,對方會比較清楚。

 

學員/問 剛才講的因果問題中,今生受的果是以前造的因,但前生每個人都有善有惡,今世又做了許多善業及惡業,前生加今生,陸續又累積了不少來世要受的果報,而剛才講的「士用果」,說業會增長好幾百倍,如此一來,我們如何能在其中尋求解脫呢?因為依前述推論,果報會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那我們如何於此當中求得解脫?

堪布/答 業報的確如滾雪球般地愈滾愈大,好比三惡道中的地獄,眾生在那裏受苦造業,在那個情況下,他們是受苦昏過去、再醒來,又立刻發瞋恨心而互相殘殺,業果是每況愈下,沒有機會解脫的樣子,所以你方才問如何解脫,最慢的情況是-讓它所要受的果成熟完畢就解脫了,但何時可以成熟完畢呢?很難說,因造業不休的緣故,時間將是無比的長,所以最好的方式是懺悔,能誠心懺悔某些業力是會消失的,但要百分之百消除還是沒辦法,以修金剛薩埵的四力對治法,多少可以懺除一些,好比這個佛堂有污垢,我們用掃帚打掃一下,能大致清除它們,但細微的部分,就需要用抹布來擦才會乾淨,所以就懺罪的功德而言,業力是可以消除的,但以我個人對佛法的理解來說,要全部淨除仍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最究竟的懺悔要有空性的體悟,能悟道污垢才會消失、罪業才能淨除,所以目前我們所作的懺悔就是不讓它愈滾愈大,等到能理解空性時,就能真正對治罪業、懺除乾淨了,「佛子行三十七頌」的修學,就是要讓我們把所有學到的觀念溶入生活當中,並在其間思考、理解它們,使自己的經驗和佛法相應,這才是佛子的修行生活,因為它的文字很簡單、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我們在講解時著重和自己的觀念、生活相對照來討論,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我們可以互相研究。

學員/問 第七頌說世間神祇都還在輪回當中,無法自救,也無力救拔我們,所以我們要皈依三寶才能解脫輪回,但這種說法是否只是佛教中的解釋?倘若某個教派的神或個人說他也已超出輪回,那我們如何判斷我只能皈依佛呢?

堪布/答 那就要看你的智慧了,要知道,佛陀所說的法在我們理智的觀察和體驗中,是可以慢慢證明它的真實性的,當然,這對初學者而言,是沒有辦法發現它和其他教派說法的具體差別或是不是究竟,因為佛法中,有成就短暫安樂的現世善法,能使我們在這一生中遠離一切不順、安享天年,也有讓我們死後不墮三惡道,享受更好來世的法則,更有讓我們獲得究竟安樂的妙法,但一般其他宗教就沒有這麼圓滿的說法了,例如信仰上帝,或祈求平安快樂的教派,在信仰上,這和佛法的下士道-行善積福求人天果報的法則是一樣的,雖然,在他們觀念中,他們會認為世間的喜樂與平安是上帝賜予的,如果他不好好依著上帝的旨意行善,上帝會懲罰他,所以他必須努力行善才能獲得上帝的恩寵,這在我們看來,這些快樂並不是上帝給他的,是他自己福德使然,所以「信」的內容並不相同,但其結果卻一樣,因此要明辨道理,才能解釋清楚。

 

我們想要深入探究佛法中更殊勝的圓滿教法,就必須靠我們自己耐心的學習,不斷地修行,以不偏頗的心態去聞思修,好比觀察這黃金是真、是假的態度,仔細觀察、研究,才能漸漸體會到佛所說的道理為什麼值得我們皈依,要知道,佛陀是遍一切智的成就者,他所證悟的真理在內不在外,他斷除了一切的過失與缺點,證悟了所有的智慧,成就了所有的優點,他是圓滿的,但,這一切說法,又有誰知道呢?誰為我們證明?對我們來說,只能說,過去的高僧大德及眾成就者們是這麼講的,也寫在書上,好比法官斷案時有證人般,是高僧們為我們認證的,所以我們相信,然而我們如何相信並且知道善知識會明白這些事實呢?這一切終究得靠自己的智慧去信、去解,就連佛陀自己也是靠自己的智慧去證悟的,不是嗎?所以學佛就是學智慧,我們要好好培養、錘煉自己,智慧才能遍顯出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