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06 03:30:42
學習次第 : 進階
因果的奧秘(2)
戊二、由公案引發定解分二:一、《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所出公案二、《賢愚經》所出公案
從輕微業起廣大果,此複當由說宿因緣發定解者,如《阿笈摩》說,牧人喜歡及彼手杖所穿田蛙,五百水鵝、五百魚龜,五百餓鬼,五百田夫及五百牛,所有因緣,並《賢愚經》說,金天、金寶、牛護因緣,當從《阿笈摩》及《賢愚經》《百業經》等,求發定解。
對此處的方法,有人懷疑:道理只是簡單的一句,為何卻要參閱那麼多的公案呢?回答:如果閱讀思惟眾多公案與不閱讀思惟時的效果相同,那麼大可以不必參閱。然而,若通過閱讀思惟能加深認識,就應依此法實行。
論中教導我們,應由過去因緣引發定解,就是教導我們以公案為樣本,心中按照公案,以總相的方式來作觀察。這是引生定解的方法。譬如:別人告知一個抽象的道理,你一時領會不了。這是因為抽象之理本是事相中的道理,不離開具體事相,說者是觀察到量,才在心中形成固定的認識;但你未曾具體觀察,沒有具體地瞭解有關事相,所以對他所說的道理不能引起定解,缺少的就是現量和比量的具體觀察。
所謂公案的價值何在呢?價值在:以凡夫狹隘的心識無法徹見因與果的關係,也就無法憑自力得出有關業果的規律。然而,佛陀能現見所有前因後果的關係,並以他的現量所見為我們宣說,我們依照佛語便能產生定解。譬如:我們從未去過非洲,但是通過不斷觀看有關非洲的社會、風土人情、自然環境等方面的電視畫面,對非洲這片土地,必然會產生許多確切的認識。同理,借由世尊所開示的諸多因緣,我們便可以認識:某種黑業,它的果是何種痛苦;某種白業,它的果是何種安樂;某種輕微的業,它的果是何等廣大。通過這樣不斷比量觀察,來建立業與果的關係。當觀察到量時,決定會引生定解,這時便能從大量事相之中得出結論,心中決定一切法的確是由自業所決定、業的自性確實是增長廣大的。定解一旦生起,新的世界觀、人生觀便會發生,行為也將隨之而改變。所以,並非可以不依佛語,決定是應依佛語才會生起定解。
下面先按《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宣說前面四個因緣:
己一、《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所出公案分四:一、牧人歡喜及其手杖所穿田蛙之因緣二、五百水鵝、五百魚龜之因緣三、五百餓鬼之因緣四、五百農夫與五百牛之因緣
庚一、牧人歡喜及其手杖所穿田蛙之因緣
往昔,有一位名叫歡喜的牧人,在離佛不遠處,聽見佛陀在說法,他就倚杖站立,聽佛說法。這時,有一隻青蛙也在河邊,牧人的手杖正好拄在青蛙背上,皮肉穿洞。雖然遭受此痛,但青蛙很有善心,它想:我如果出聲,必定會使牧人的心散亂,障礙他聽法。所以,它就一直忍受著疼痛,而且對世尊發起了清淨的信心,死後生在四天王天的天宮之中。
牧人聽法之後,將手杖拋於一邊,來到世尊面前,頂禮佛後祈求世尊開許他出家,受近圓戒成為比丘,修習清淨梵行,奉事世尊。世尊讓他將牛群交付主人,處理好之後再來。
牧人禮佛後便離開了。他一路大聲說:“我有大怖畏。”就這樣走得很快。和歡喜一起牧牛一百位同伴,見他心懷畏懼,便關切地問:“仁者,你有何怖畏?”他回答:“生怖、老怖、病怖、死怖。”牧牛人聽後,也隨他一起走。其他牧牛人、牧羊人以及路上遇到的割草人、砍柴人,都一起隨著他走。凡是對面來人問他:“你究竟有何怖畏?”他就一直回答:“我怖畏生老病死。”這些人聽了,都追隨他到所住的聚落中去。聚落中的人們,遠遠看見一大群人,不知是何來頭,於是心生恐怖,有些逃走,有些把財物藏匿起來,有些穿上鎧甲準備應戰。其中有些性情兇猛的人,直接沖出聚落,質問他們有何企圖。牧人歡喜說:“我有大怖畏。”再問有什麼怖畏,他又回答:“我現在擔心畏懼生老病死。”這時全聚落的人心才平靜下來。
牧人歡喜把牛群交給主人之後,和五百人同來佛前,再次祈請世尊,開許他們出家受戒,淨修梵行,奉事世尊。佛陀說:“歡喜,你和五百同伴,我開許你們在佛的善說法律之中出家,並受持近圓戒成為比丘,修持梵行。”他們出家之後勤修善法,最後都獲得解脫。
再說,一般轉生天界時,天人會生起三個念頭:我是在何處死去?現在轉生何處?這是以何種業緣所致?此時青蛙生天之後,見到自己是因為對佛發了清淨心,才得以解脫蛙身而生到四天王天,於是心想:“如果我只顧享受天人安樂而不去見佛,那就太沒有報恩孝敬之心了,我應當先去拜見世尊。”
青蛙天人以天人的裝飾莊嚴身體和頭部之後,就在當天的中夜來到佛前。一時弶伽河的岸邊,光明照耀,天人以天花散於如來身上,頂禮佛後,坐在對面聽佛說法。當時世尊觀知天子的根性、隨眠、意樂差別,就為他說法,使他開悟四聖諦,當即證得預流果。天子從心底生起大歡喜,禮佛後返回天上。
當晚,比丘們見到一片光亮,心懷疑惑,便在早晨稟白世尊說:“昨天夜晚,是梵天、帝釋諸天、四大天王來見世尊嗎?”佛說:“他們沒有來,只是青蛙天人來了。那是牧人歡喜聽我說法時,有只青蛙被他的手杖穿破皮肉,它因為害怕出聲驚擾牧人聽法,並且對我發了清淨心,所以就一直忍住疼痛,命終後生到四天王宮。昨晚是他來了,我對他說法,他聽完後便返回天宮。”
當時,比丘們心存疑惑,便請問世尊:“牧人歡喜和五百人,前世是造了何種業,以致今生成為牧人,而且在佛教中出家斷惑,證得阿羅漢果。青蛙天子又是前世造了何種業而轉為蛙身,後來又證得四諦。請世尊為我們解說。”
佛說:“他們都是自己造業,自己受報。那是過去賢劫人壽二萬歲時,有迦攝波如來出世,住在波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牧人歡喜當時在古佛的教法中出家,通達三藏,成為一名大法師。他善知軌範,又能持念諷誦,座下常有五百弟子隨他學習、聽取他的教誡。而且大眾之中有諍論時,這位比丘能夠善巧地使人和解,平息諍論。當時,有兩位比丘心懷我慢,不肯去他那裏起居問訊。有一次,這兩位比丘和大眾鬥諍,因此才前來拜見大法師,頂禮之後陳白說:‘尊者,有一樁諍論,請您平息。’大法師心想:‘我若平息諍論,他們便不會再來。不如暫且退給僧伽,也不違法。’考慮之後,他說:‘我現在不知長者們諍論的事,你們去僧伽那裏,事情可以獲得解決。’
大法師因為僧眾之事,出門到聚落去。這兩位比丘到了僧伽那裏,僧眾便把這件諍論平息下來。三藏比丘處理完僧事,回來後問弟子:‘那兩位比丘有沒有再來求我?’弟子們說:‘僧伽已經平息了諍論。’並將事情的經過具體敍述了一遍。三藏比丘聽後生起嗔心,發粗惡語說:‘僧伽(這些比丘曾是牧牛人,才出家不久)這樣處理事情,簡直就象牧牛人的方法!’五百弟子聽了之後,也隨聲附和說:‘確實如您所說,僧伽斷事和放牛人的方法一樣。’
當時的三藏比丘不是別人,正是今天的牧人歡喜,當時他的五百個弟子,就是今天五百牧人。因為過去對迦攝波如來的聲聞弟子眾口出粗語,使得他們在五百世中常作牧牛人。又因為他們曾在佛教中熏修蘊界處、緣起、處非處的善根,所以牧人歡喜和五百牧人如今才能在我的教法中出家斷惑,證得阿羅漢果。
當時,青蛙天子也在迦攝波如來的教法中出家,他平時常修習禪定。有一次,他遊行人間,來到一個聚落,住在寺院中。初夜時,他照常端坐攝心,準備入定,這時持誦比丘們都在念誦,聽到念誦的聲音,他的心不能安定(因為聲音能障禪定),就想:‘今天改在中夜再入定吧!’到了中夜要入定時,持經比丘又在念誦,他又想:‘後夜再入定吧!’後夜他正端坐欲入禪定時,比丘們卻變成高聲諷誦。由於他沒有離欲,心有嗔毒,這一次就心生嗔恚,口裏說:‘這些迦攝波教法中的比丘,從早到晚發出蛙叫聲。’
當時習定的比丘,不是別人,正是現在的青蛙天子。他對迦攝波如來的聲聞弟子口出惡語,以此惡業所感,五百世中墮為蛙身。後來,又因為對我發了清淨心,所以才解脫蛙身而轉生在四天王天。由於他曾在迦攝波如來的教法中修諸梵行,所以今天得以現見真理。我常常說,黑業黑報、白業白報、雜業雜報,因此你們應當捨棄黑業、雜業,修習白業。”
學習這則公案,主要是觀察因與果的關係。三藏比丘的業,是以惡口譏諷僧伽處理事情笨如牧牛之法,果報是五百世中作牧牛人。青蛙天子的業,是惡罵比丘發出青蛙的叫聲,果報是五百世中墮為蛙身。二者都是以輕微黑業感得廣大苦果。所以,一句惡語須以五百世受苦來償還,可見業是極為增長廣大的。
庚二、五百水鵝、五百魚龜之因緣
往昔,世尊將渡弶伽河時,河裏有五百隻鵝、五百條魚和五百烏龜,恭敬右繞世尊。當時世尊為它們宣說了三句妙法,世尊說:“賢首,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你們應當發清淨心,厭離旁生之身。”鵝、龜、魚聽後都想:“我們希求聽聞如來的三句微妙法味,不應再作其他食物想。”於是斷食不吃。旁生不進食,饑火很快便竄上來,它們因此命終,生在四天王天。一般剛轉生天界時,天人會生起三種念頭:我在何處死亡?現在生於何處?是由何業而轉生?這些旁生生天之後,見到自己是因為在世尊處聽聞了三句法要,才得以脫離旁生道而生在四天王宮,於是便來到佛前,以天花散於佛身。世尊觀察他們的根性、隨眠、意樂之後,為說四諦妙法。他們聞法之後,都證得了預流果,禮佛後便返回天宮。
當時,比丘們都心懷疑惑,便請問世尊:“這些鵝、魚、烏龜,以前因為造了何業而墮為旁生?又因何業而轉生天上、現見真諦?”世尊告訴他們:“它們是過去自己造業,現在自己受報。你們諦聽,往昔賢劫人壽兩萬歲的時代,有佛出世,佛號迦攝波如來,住在波羅痆斯施鹿林中仙人墮處。當時這些鵝、魚、烏龜在佛的教法中出家,由於毀犯了一些雜小學處而墮在旁生道中。後來,又因為對我生起了清淨心而轉生天上。他們原先曾在古佛的教法中修習梵行,因此今日得以聽我說法,見真諦理。”
庚三、五百餓鬼之因緣
世尊渡過弶伽河之後,來了五百個餓鬼,全身饑瘦黝黑,如同燒焦的柱子,頭髮蓬亂,腹部大如太山,咽喉細似針尖,全身沒有一處不在燃燒。他們合掌恭敬地對世尊說:“大德,我們前世因為造了何種惡業,以致今生淪落到這種地步,連漿水之名都不曾聽聞,更不必說獲得飲食了!”
世尊遙望大河,告訴大目犍連:“你去讓餓鬼們飽飲一頓。”目犍連按佛吩咐,準備讓餓鬼們飽飲一頓,但是餓鬼的咽喉細如針尖,漿水無法進入餓鬼的咽喉。佛陀便以神力打開餓鬼的咽喉,大目犍連再為他們施水。由於餓鬼們一直被饑渴所逼惱,欲望極大,結果腹部都脹裂了。他們對佛發了清淨心,所以命終之後生於天上,乃至證得果位。
比丘們又有疑惑,便請問世尊:“這些餓鬼往昔因為造了何種業而轉生此處?又因何業而得以轉生天界、現見真諦?”佛說:“他們都是過去自己造業,今天自己受報。你們諦聽,那是往昔迦攝波如來的時代,佛和聲聞眾四處乞告。後來,迦攝波如來的教化事業日益廣大,乞告的人也就越來越多。某時,有五百位居士因為有事而在一戶人家裏集會。當時,許多乞告比丘來到這戶人家乞討,這五百人就心懷嗔恚,發粗惡語說:“這些迦攝波的沙門弟子,常常乞求,行如餓鬼。”
佛對比丘們說:“你們認為如何?往昔五百居士,就是現在的五百餓鬼。他們過去譏說迦攝波如來的聲聞眾像餓鬼,以此業力,五百世中都是感受餓鬼的果報,直到現在仍受餓鬼身。但由於他們命終之前對我發起了清淨心,所以轉生天上。又因為他們曾在迦攝波如來的教法中修習梵行,所以今生得見真諦而證果。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常說黑白雜業及其果報。”
這則公案中的業因果,從因上來看,只是惡罵如來的聲聞眾為“餓鬼”,果報卻是五百世中感受餓鬼之苦。如果以五千年計算餓鬼壽命,五百世是二百五十萬年,短暫一分鐘的惡口,竟導致二百五十萬年飽受饑餓的漫長劇苦。這種內在因果的增長程度,的確以無憂樹枝的增長也無法描述。
庚四、五百農夫與五百牛之因緣
有一次,佛陀在路上遇見五百農夫耕種。由於長年在泥水當中勞作,農夫們穿的是粗麻衣,一個個皮膚粗糙、手腳破裂。耕地的牛犢脖子上的皮膚被磨破,膿血直往下滴墜,累得氣喘吁吁。
農夫們遠遠看見世尊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好,光明赫奕,勝過千日。世尊行走時的威儀極為特殊,猶如妙寶山一般,佛身為眾多的妙相所嚴飾。這些農夫見到佛,心中都生起清淨的信心,勝過十二年的禪悅。由於他們過去生中曾經種過善根,如今才能見到佛陀。
佛走到他們近前,為了調伏這些農夫,便走到比丘眾中就座。農夫們見佛已坐下,便都來到佛前頂禮佛足,然後退坐一面。佛陀觀察他們的根性、隨眠、意樂,為說四聖諦法。他們聽法之後都證得預流果,而且從座中起身,合掌祈求世尊開許他們出家受近圓戒、淨修梵行、奉事世尊。世尊對他們作了開許。後來,他們都斷惑證得阿羅漢果。
再說那些耕牛被剪斷挽繩之後,也都來到佛前,繞佛之後站立一邊。佛為它們說了三句妙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耕牛聞法之後,命終生天,又下來見佛。佛開示四諦之後,他們都現見真諦而返回天宮。
當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五百農夫過去造了何業,導致今生成為農夫,又在世尊的教法之中出家斷惑,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耕牛過去造何行業而轉生為牛,後來又以何業而遇佛、生天、現見真諦?”
佛說:“他們都是自己造業,自己受果。你們諦聽,那是往昔賢劫人壽兩萬歲時,有迦攝波如來出世,住在波羅痆斯施鹿林中仙人墮處。這些農夫當時在佛的教法中出家,但是他們整日聊天戲論,身心懈怠懶惰而不精勤策勵,既不讀誦也不作意,空受信施。比丘們,五百比丘不是別人,正是今天你們所見的五百農夫。因為他們過去出家而不讀誦作意、懈怠懶惰,空受信施,以此惡業,在五百世中成為農夫,勤苦勞作以加倍償還施主。又因為他們曾在迦攝波如來的教法中出家,覺悟梵行,所以現在在我的教法中出家斷惑,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耕牛當時也在彼佛的教法中出家,由於毀壞一些雜小學處而墮入牛中。因為它們對我發起了清淨心,故能轉生天上。又因往昔修習梵行,今天得見真諦。所以我常說,黑業黑報,白業白報,雜業雜報,你們應當捨棄黑業、雜業,修習白業。”
這段公案之中,五百農夫所造的業,是出家而不讀誦作意,整日閒聊、懈怠懶惰,虛受信施。如果日食一斤,三十年所食就是一萬斤,但這不是白白享受的,須五百世中日夜耕種來償還。假設一年收兩千斤稻子,一世耕種三十年,五百世所收稻子是三千萬斤,業債翻了三千倍。再看耕牛的前世,雖然只是毀壞微小學處,後來卻墮為牛身,受盡辛苦。所以,不要認為隨便造一點惡業無關緊要,這是一種愚癡的想法。違背因果而行,最終只會一敗塗地。
己二、《賢愚經》所出公案分三:一、寶天因緣二、象護因緣三、金天因緣
庚一、寶天因緣
一時,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位長者生了一個男孩。孩子出生之時,天降七寶雨,七寶堆滿了院屋。長者請來相士為孩子看相,相士看後對長者說:“這孩子的相很奇特。”長者聽後心生歡喜,對相士說:“請為我兒取個名字。”
相士問:“孩子誕生時有什麼瑞相?”
長者說:“孩子出生時,天降七寶雨,所下的都是寶貝。”
相士說:“孩子既有此福,那就取名為寶天吧。”
寶天漸漸長大,而且精通各種世間技藝。他聽說佛的聖德世上無雙,所以心中渴望見佛,隨佛出家。於是,他辭別父母來到佛前,禮佛後對佛說:“唯願世尊開許我出家。”
佛便開許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衣在身。”再為說法後,他便證得阿羅漢果。
阿難問佛:“世尊,不知寶天比丘過去修了何種福德,感召出生之時天降七寶之雨,而且衣食自然,不缺吃穿。”
佛告阿難:“過去有位毗婆屍佛出現在世間,度化了不可計數的眾生。某時僧眾到村落去遊行,當地的居士們共同迎請僧眾,廣作供養。有一窮人,雖然心裏歡喜供僧,但是家中沒有財寶等供物,於是他就取來一把形狀很像珍珠的白色石頭,拋散在空中供養僧眾,併發了大誓願。
當時供養白石的窮人,就是今天的寶天比丘。由於過去他以信心和恭敬心,供養僧眾形如珍珠的白石,所以九十一劫以來感受無量福報,財寶很多,衣食也是自然而來,從未缺乏。而且,因為他當時具足信心和恭敬心,所以今天值遇我出世而證得阿羅漢果。”
窮人在幾分鐘當中以白石供養僧眾,雖然是很微小的善業,但以這把分文不值的石頭,竟換來九十一劫之中的無量福報,長時受用不缺,衣食自在,而且最後出家證得聖果。依靠佛語,我們了知微少的善業也具有極為廣大的果報,為什麼不努力行善呢?
庚二、象護因緣
一時,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摩伽陀國中有一位長者,生了一個男孩,相貌具足,非常討人喜愛。當他出生之日,庫倉中自然出生了一頭金象,父母很歡喜,請來相師為孩子取名。相師們見到孩子的福德,就問他的父母:“孩子出生時有何瑞相?”父母說:“有一頭金象伴隨孩子出生。”因為這個瑞相,便為孩子取名為象護。
象護漸漸長大,稀奇的是,象也漸漸長大。象護能走路時,象也會走路,而且出入都是形影不離。如果象護不想使用大象,大象就安靜地住在家中,而且大象的大小便全是金子。
象護常常與五百長者子一起遊戲,孩子們相互談論家裏稀奇的事。有的說:“我家的房屋、床榻、桌椅全是七寶做成的。”有的說:“我家的房屋、園林也是眾寶合成的。”有些說:“我家的庫倉充滿了妙寶。”有許多諸如此類的說法。
這時象護就說:“我誕生之時,家中自然出生了一頭金象,等我長大能走路時,象也如此,它和我從無違逆。我常常騎著它四處遊觀,快慢很隨我意,而且它的大小便都是金子。”
當時的王子阿闍世也在這群小孩當中,聽到象護所說,他心生邪念:假如我作國王,這頭金象一定要屬於我。他當上國王時,果然叫象護帶著金象一起入宮。
當時,象護的父親對他說:“阿闍世王是個兇暴無道的暴君,他貪心很大而且慳吝,你想想,對父親他都那樣地虐待,何況對其他人呢?他今天叫你,恐怕是要奪走你的金象。”
象護說:“不必擔心,我的金象無人能奪走。”
父子倆騎著金象,一起去見阿闍世王。到了王宮門口,門人進去通報,阿闍世王命令他們乘象進宮。象護父子乘著金象進入宮內,下象跪拜之後,又向國王問訊請安。國王很高興,叫他們就座之後,命人端上飲食,就這樣粗略地說了幾句。不久,象護父子即將告辭離去時,阿闍世王說:“象護,你走吧,象就留在這裏。”象護也沒有傷心,他很高興地留下金象,徒步走出王宮。
沒過多久,金象忽然隱身地中,又從地下踴出門外,象護仍然騎著金象回家去了。但是沒過多久,他又想:阿闍世王是個無道暴君,他的刑罰根本不講道理,我可能會因為這頭象而被他殘害。現在佛在世間饒益眾生,我不如出家去修梵行。於是,他向父母請求出家,父母同意之後,他就騎象來到祇洹精舍,頂禮世尊之後,表白心願。佛開許他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衣在身,成為沙門。”佛為他開示四諦法,他當即證得阿羅漢果。
每次,他和比丘們在林間樹下思惟修道時,金象也是與他形影不離,於是成為一大新聞。舍衛國人聽說象護有一頭金象,都好奇地前來觀看,結果弄得吵鬧不堪,妨礙比丘們行道。比丘們便將此事反映給佛陀。佛告訴象護:“這頭金象使得人心憒鬧,你趕緊將它驅走吧。”
象護說:“我早就想讓它走,但它始終不肯走。”
佛告訴他:“你可以說:‘我生死已盡,不需要你了’,這樣連說三次,它就會自然消失。”
象護如是而說,金象便隱入地中。
當時,比丘們覺得此事稀奇,就請問世尊:“象護比丘過去修過何種福德,在何種福田中種植善根,所以獲得這樣巨大的果報?”
佛說:“眾生在三寶福田中種植微少善根,就能獲得無量無邊的果報。那是在過去迦葉佛的時代,當時人壽兩萬歲,佛教化完畢後趣入涅槃。佛的靈骨分佈各地,人們建造了許多塔廟供奉這些靈骨。當時有一座塔,塔中供奉著菩薩從兜率天乘象入母胎的塑像,象身已有些剝落、破損。有一人右繞佛塔時,看見象身破損,他心想:菩薩所乘之象現在損壞了,這不好,我應當把它修補好。於是取泥修補象身,又用雌黃塗上色彩。修復之後,他心中發願:以此功德願我將來常常尊貴,財富受用不缺。因此,他命終之後,轉生天上,天壽窮盡,又下生人間,常常都是受生在尊貴富樂的家庭,相貌也很端正,超出常人,更稀奇的是,恒時都有金象隨時侍衛著他。
當時修補象身的人,就是今天的象護。因為他修補象身,從此天上人間受用自然,而且他以恭敬心供奉三寶,所以今天能值遇我而受我教化,心垢消盡,很快即證得阿羅漢果。”
象護前世只是在幾小時中,對泥塑的菩薩坐騎象身做了一些修補與發願,以此換來的果報卻極為廣大——多生多世出身尊貴,生活富裕安樂,相貌莊嚴,並有金象恒時侍衛。由此可見,內業的增長遠遠超過外種的增長。了知此理之後,誰不願在心田之中播下善業種子呢?
庚三、金天因緣
佛在世時,舍衛國有一位長者十分富裕,擁有無數的財寶。長者生了一個男孩,身體是金色,讓人看了非常悅意。長者很高興,請來很多相士占卜吉凶。相士們見到這孩子的相特別殊好,氣質超凡,就為他取名為金天。金天不但長得奇特,福報也非常深厚:他出生當天,家裏忽然出現一口井水,深度和寬度分別都是八尺。這口井很奇特,井水能滿足眾人的心願,想要衣服,就能撈出衣服,想要食品,就能撈出食品,而且隨意就能撈出金銀財寶來,是這樣一口如意井。
金天長大之後才華出眾,知識又淵博,深得長者的喜愛。長者考慮他的婚事時,心想:我的孩子既聰明又英俊,無人可比,一定要選一位容貌姿色出類拔萃,並且身體也是金色的名門閨秀才足以匹配。於是,他招募了一些商人,四處挑選媳婦。
所謂無巧不成書。當時閻波國有位長者,他的女兒叫金光明。這個女孩也是美麗非凡、光彩照人,在她出生時,家中也自然出現八尺水井,也能從井裏隨心所欲撈出衣服、飲食、珍寶。
女孩長大之後,父親也想:我女兒這樣美麗,是妙絕的人物,如果要嫁人,對方的容貌必須和我女兒的容貌光彩班配。這時,姑娘的名聲遠播,傳到了舍衛國。金天的名聲也為女方耳聞。這兩位長者都很歡喜,互相上門求婚。舉行婚禮時,金天家擺設了宴席,請佛和僧眾應供。
應供之後,佛為長者夫婦、金天夫婦廣演妙法。長者全家心開意解,證得初果。世尊回到精舍之後,金天和金光明一起向父母請求出家,他們出家後都證得了阿羅漢果。
阿難問佛:“金天夫婦往昔造過何種善業,以致出生以來便能具足財富,身體金色,端正第一,又有井水能隨欲出生一切,請佛為我們解說。”
佛說:“那是過去九十一劫的遠古時代,當時有毗婆屍佛出世。佛滅度後留下了教法,持法的比丘們四處遊行教化。一天,他們來到一個村落,當地的人民、豪賢、長者都前來供養衣食等。有一對夫婦生活很貧困,丈夫心想:先父在世時,家中積滿了財寶,那種富裕真是難以形容。今天我卻窮得只能坐臥在草蓐上,衣服不能遮體,連一升米也沒有,日子太苦了。從前家中那麼富裕,財寶無量,卻不能值遇賢聖僧;今日有緣值遇聖眾,卻又無錢供養。想到這裏,他不禁悲傷地流下眼淚,淚水正好滴在妻子手上。
妻子便問:‘你有什麼不稱心的事,為何這樣難過?’
他說:‘你不知道嗎?今天有僧眾來了,賢者、居士們都爭著供養。我們家窮,連一升米也沒有,如果現在不和僧眾結善緣,今生已窮,來世將會更窮。我想到這裏就不禁流淚。’
妻子說:‘現在應該怎麼辦呢?’
丈夫說:‘如果沒有財物,單憑一片心意,還是不能滿願的。’
妻子就提醒他:“你不妨找一找家裏過去的舊物品,如果能找到一點,正好可以用來供養。”
丈夫就在舊物堆裏到處尋找,結果找到一枚金錢。夫妻倆就用一個新瓶子,裝滿淨水,將金錢放到水瓶裏,又將妻子的一面明鏡蓋在上面,然後拿到僧眾的住所,誠心地供養僧眾。僧眾接受以後,各各取水洗缽,有的取水飲用。夫妻倆因為供養僧眾,內心充滿了喜悅。做福之後,夫妻倆生病去世,一起轉生忉利天。”
佛對阿難說:“當時以一瓶淨水供養僧眾的窮夫妻,就是今天的金天夫婦。由於前世以一枚金錢、一瓶淨水和一面明鏡供養僧眾,所以感得九十一劫當中,世世容貌端正,身體金色。又因為他們當時具足信心和恭敬心,所以如今能脫離生死,證得阿羅漢果。阿難,你要知道,一切福德不可不做,像這個窮人,以少量供養,便獲得了無量福報。”
通過以上公案,如果能對“業增長廣大之理”產生定解,誰不樂意行善呢?發現有這樣一條規律後,最愚笨的人也會發願:盡未來際行持善法!因為善的回報太大了。這些思想和行動上的轉變,都源自對業果的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