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3/21 00:35:23
學習次第 : 初階

普門品講記

     果純 著

    (一)經題 妙法蓮華經

  記:這品文誰個都知道出在法華經。我們解釋這品文,照例先來解釋它的經題,然後即來解釋品題譯題。妙法蓮華經它是一部經的綱要,同時也是一部經的題目,我們要明白這部經的意義,必然先要把這經題細心地研究一下,如果我們對於這經題的意義有了相當的瞭解,那麼對於這經裏的深義自然勢如用刀破竹。然而這五個字雖然簡簡單單,它的意義則可說是完全包括這部經的要旨。
  妙法蓮華經是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會上對諸大弟子最後而說的。他所說一代的時教全任隨著眾生的機宜而說,例如眾生有什麼機他就說什麼法。譬如佛最初成道那時的眾生都是上等一類的根機,而佛說的是一類上等的圓頓大法。可是到了後來那些大根機都已度完了,只剩來的是一類如聾如啞的小根器,佛就隨著他們的根器說一類權小的法。總之佛所說一代的時教,完全見機施設毫無錯義。至於這部經的立題,我們推溯曆古諸大法匠,對於一切經題的創造,而所傳授下來,不外七種,這七種的立題,則可收攝佛所說一代的時教,七種就是:
  一,人。
  二,法。
  三,喻。
  四,人法。
  五,法喻。
  六,人喻。
  七,人法喻。
  (一)人的立題,如佛說阿彌陀經等類。佛說兩字,是娑婆教主的釋迦牟尼佛,是屬能說的人。阿彌陀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是屬所說的法。能說與所說全屬是人,故依人為立題。
  (二)法的立題,如涅槃經等類。涅槃是梵語把它翻譯過來就是「不生不滅」,也就是佛所證的真如法體,因它是一種理法,故涅槃經以法為立題。
  (三)喻的立題,如梵網經等類。梵網是譬喻,它是帝釋天宮的網,這網的編織,乃用珠串成每顆珠都能照攝我們這世界裏一切森羅萬象,一珠如是,餘珠亦然,珠珠相攝光光相照,因它是種譬喻,故從喻為立題。
  上面三種是以人法喻單字立題。下面三種是以複字立題,複的立題,是把兩者意思合併起來作一經題,兩者意義如下所釋:
  (四)人法的立題,如文殊問般若經等類。文殊是佛的大弟子智慧第一,這菩薩是古佛,現在示現為佛弟子,此是菩薩大悲心故,不舍因中行。他是能問之人,般若是他所問之法,意是般若法門甚深奧妙,非智莫問,菩薩智慧冠絕,堪問此法,故經以人法兩者為立題。
  (五)法喻的立題,如本經之類。妙法是法,蓮華是喻,故經以法喻為立題。
  (六)人喻的立題,如如來師子吼經等類。如來是佛的通號,即是能說的人,師子吼是佛所說的法,即是法的譬喻。譬喻乃佛說法的一種善巧方便,為使眾生明然易解,故經以人喻兩者為立題。
  下面一種是人法喻三者作一經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之類。大方廣是法,佛是圓滿報身盧舍那佛是人,華嚴是萬行因華,莊嚴佛果,是喻。這部經是經中之王,圓極之理,非其他諸經可比。上面七種的立題,茲已釋竟。而本經之意義,現在先來解釋法,然後即來解釋喻。
  妙法的意義,如果把它廣泛來說,則可包括佛所說的一代時教,因佛所說的時教,沒有那一種法不是對治眾生的毛病,眾生有什麼毛病,佛就說什麼的法。現在這部經稱為妙法,此無非要示現這部經是超絕圓妙之理,非其餘諸經可比,這種微妙乃除了華嚴經外,絕沒有一法可與它比較,所以它在頭上要加個「妙」字,意是要彰顯它深幽絕妙之理。
  問:此法究竟怎樣妙呢?
  答:約略說,它有兩種特色:
  一從本以來就妙,此妙乃是無始無終其體常住不變,恒古常妙。
  二非是先粗而後妙,乃是一貫常妙,而其始終離其造作。
  然此法乃是諸佛所證之體,也即是眾生所迷之體,它的體,本來平等本來普遍而不局于那一道眾生,凡有心者,皆有此體,故金剛經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本經又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現在諸佛他能證達此體,而其始終不被外面境界所轉,而能運轉一切境界,觀一切境界等如空華,猶如焰陽,而佛能作如此諦觀,此皆因其證達此體故,故佛處處都能展施妙用,于理於事都能坦然無礙。然而眾生則不為然,眾生常以虛妄心貪著心對於一切幻境起諸分別起諸執著,以是眾生靈明活潑的體性無形中由此迷失!所以眾生永遠成為眾生,眾生雖然迷失,他的體性依然還是不變,此不變之理,好比一塊金子,雖被金匠鎔成許多不同金飾,但它金性依然無異,此好比眾生雖然把這體性迷失在牛胎馬腹,變成各等形形色色,而與佛同等的體性,仍然存在,此存在即是妙法的深義。現在此妙法眾生雖然皆有,但眾生迷而不能覺知,此非眾生不能覺知,甚至三賢十地亦不能盡知,如本經雲:「惟佛與佛,乃能知之」,諸佛證此悟此終成正覺,眾生迷此失此終成眾生,眾生雖迷,終日又與它相共,猶如我們穿衣吃飯,屙屎放尿,見色聞聲嗅香識臭,以及日常一切動作,無非都是此之妙法運用。所以眾生迷此,生死滔滔,諸佛悟此,妙用無窮,是故我佛一出定境,深知此法一切眾生皆有,於是極力讚揚,乃要使眾生明白此理也。
  至於此妙法的體用,實相為體,軌持為用。實相,如本經一言一句以至一字一義無非要顯示此實相深義,以觀吾佛始從菩提樹下,終至鶴林,其間所說一代時教,原本即是要顯此義,如本經雲:「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此「第一義」,即是實相深義,此實相,非有相非無相,若言有,大象無形,若言無,則充滿法界,故此相小如微塵,大如虛空,非其凡夫所能推測也。
  軌持,軌即軌生物解,持即任持自性。軌生物解,意謂一切眾生雖俱有如來實相妙體,但以眾生無明欲染所障竟不能證得,如經中雲:「堅著於五欲,癡欲故生惱,以諸欲因緣,墜落三惡道!」是故眾生一向以來以苦海中滔滔受其生死了無盡期,佛為憐湣此等,將他所證妙法和盤托出,分析徹理,諄諄垂誨,使諸眾生歸入正軌,故雲軌生物解。
  任持自性,意謂一切眾生雖有一乘佛性,可是眾生背覺合塵,迷昧本心,以諸境界起諸邪妄,以一精明佛性,變成五性區別,而如來一乘教法,也隨之分成三乘廓異。現在眾生雖迷,而其本心仍然任持不失,故雲任持自性。
  問:據本經雲:「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既然寂滅,為何佛還要說呢?
  答:此法若不隨諸說相,此法就不能稱為妙法,現在所以稱為妙者,它的本體非寂非動,非遷非變雖被諸佛塵說刹說,以其本體畢竟凝然不變。
  此下解釋譬喻。蓮華是一經總喻,現在拿來譬喻,意是取蓮華在泥不染,清深香潔,可喻此妙法常處眾生懷中,而其清深體性,畢竟不變。據翻譯名義集說,蓮華共有四種:「一白色蓮華,二青色蓮華,三紅色蓮華,四黃色蓮華。」在曆古諸大法匠,解釋蓮華各有不同,或用青蓮華,或用白蓮華,或用香水中大蓮華。然以他們各種的解釋,固然各有各的深義,以上諸解,我們姑且勿論,現在我們暫把通理法師的意義來解,他的意義乃依據本經的「優曇華」而解。如經雲:「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經中「優曇缽華」譯義有二:一譯靈瑞,二譯靈應。
  一譯靈瑞,乃說此華不開則已,開則必定有佛出現於世,它是聖靈的瑞兆。如般泥洹經:「閻浮提有尊樹王,名優曇缽,有實無華,若有華者,必是金色,乃有佛出,以此名為靈瑞華。」
  二譯靈應,乃說此華不現則已,現則必有轉輪聖王出現於世,它是聖王的靈兆,如施設論雲:「南贍部洲有輪王路,廣一輸繕那,(梵語輸繕那,亦雲由旬,華言限量。)無輪王時,海水所覆,若輪王出,海水減一輸繕那,此路皆現,優曇缽華,同時而生,以此名為靈應華。」
  據上面兩種經論解釋,可見此華不像平常的華,平常的華,依循四季開放,而這華開放,必有特別因緣,可喻此中妙法非要根機純熟,然後才得率直而說。
  又准泥洹經中略開三義:「一此華名尊樹王,喻此法乃為諸經中王。二此華有實無華,華必金色,喻此法純談果體,聞說行因,行必契真。三華不開則已,開則必有佛出,喻此法不說則已,說則授記成佛。」
  又准施設論中亦有三義:「一此華出輪王路,喻此法惟佛乘方有。二此華與路同現,喻聞此法者,即到佛地。三此華惟供輪王游觀,喻此法惟供法王受用。」此蓮華依本經「權」「實」「本」「跡」四者意義解釋,據玄義中亦有三種譬喻,各有二義:
  一為蓮故華有二喻,第一從實施權,蓮譬喻實,華譬喻權,若如釋迦如來為度三乘眾生,將一乘實法,開出三乘權教。如經雲:「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又雲:「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第二從本隨跡,蓮譬喻本,華譬喻跡,若如釋迦如來成佛以來,已經無量劫,此是本。現在示降王宮,假現八相成道,此是跡。如經雲:「我實成佛以來,久遠若斯,但教化眾生,作如是說,我少出家,得三菩提。」
  二華開蓮現有二喻,第一開權顯實,華開譬喻開權,蓮現譬喻顯實,若如釋迦如來從前雖說權巧方便法門,引導眾生,一到眾生根機純熟,堪任大教,佛就顯實,如經雲:「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又雲:「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第二開跡顯本,華開譬喻開跡,蓮現譬喻顯本,若如現在釋迦如來在菩提樹下成佛,此是跡。佛在往昔成佛,此是本。經雲:「皆謂今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成無上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三華落蓮成有二喻,第一廢權立實,華落譬喻廢權蓮成譬喻立實,若如釋迦如來廢棄昔日所說三乘權法,而仍建立一乘實法,經雲:「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第二廢跡立本,華落譬喻廢跡,蓮成譬喻立本,若如釋迦如來廢現在成佛之跡,而說久遠成佛之本,經雲:「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
  綜觀上面所說,妙法是一經所詮的要旨,蓮華是一經譬喻的總名。
  經字,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意是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經的名詞,佛教未入中國已有經的名詞,那時的經固然是儒道的經,例如儒教有九經五經等類,彼之立意,謂聖言所被之下,皆名曰經。我們佛教聖典也隨此方名詞,也名曰經,因恐濫此方解釋不同,它之大意然不出下面四者:
  一,貫,是貫穿,所應知義。
  二,攝,是攝持,所應度生。
  三,常,是常住,三世不變。
  四,法,是法則,諸佛同軌。
  綜以本經所含意義,簡略來說,是蕩化城的執教,廢草庵的滯情,開方便的權門,示真實的妙理,會眾善的小行,歸廣大的一乘,這是一經所詮的要旨。

    (二)品題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記:觀世音菩薩,他是一位果後行因菩薩,同時也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補處。其實他成佛比較我們釋迦牟尼佛還早,而且釋迦牟尼佛曾作他弟子,這種傳說,如觀音三昧經雲:「是觀世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為吾弟子。」
  他未來在西方成佛的名號,如寶藏佛授記雲:「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苦惱故,欲眾生住安樂故,今當字汝為觀世音,無量壽佛涅槃已,彼土轉名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所有種種莊嚴無量無邊,安樂世界所不及也。汝于一念頃,成等正覺,號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
  據此觀之,可見這位菩薩乃是不可思議的菩薩,非是那些初發意菩薩。他現在寄位為菩薩,當然是要輔助我們釋迦牟尼佛宏化。但另一說法,他有一種特別因緣,他看我們娑婆國土眾生永遠沉在苦海深淵裏,他要結此土眾生的緣,故發起廣大的大悲心,從他不生不滅而示現有生有滅,直接的來教化我們,使我們有所歸宿,所以我們此土的眾生沒有那個不信仰這位菩薩,尤其一般閨門婦女者,此謂「處處阿彌陀,家家觀世音」是也。可是現在有許多人不明了這位菩薩的略曆,都說他是一位女菩薩,這種傳說,不但侮辱這位菩薩,須知這位菩薩是沒有固定的形相,他見什麼機就現什麼相,例如下文以三十二應是,不過這種乃是權現而已,我們決不能固執他,若固執就有傷害這位菩薩的實義。
  至於菩薩立名的意義,他並不像我們虛偽的立個空名字,現在他立這名字,完全依據他往昔所用的「聞思修」三慧的功夫而立。這名字非是他自己安立,仍是一位古觀音如來和他授記。那時這位古佛教他「聞思修」三慧,他即照此三慧緩緩修習,後來果然得了一種「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的三昧,進一步又得了兩種殊勝功行,即楞嚴經裏的「上合十方諸佛本覺妙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因他得了這種功行,這位觀世音如來就授他「觀世音」之號,所以他的名字是由這而來的。
  他的名字另有一種意義,觀是能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即是世間聲塵,世間聲塵種類很多,我們把它簡略來說,總不出下面兩者:
  一有情屈曲聲,即是世間音樂歌聲之類,此等聲音,一般修行人最好不要和它們接觸,因其此等聲音最能擾亂人的神經者。
  二無情徑直聲,如世間風聲雨聲火聲水聲鐘聲鼓聲等類,此等聲音無擾亂性,而且可以幫助修行人的道念,若如從前諸多古德聽此聲音而悟道者也很多,諸如香岩禪師等類。
  總之世間聲塵,雖有千差萬別,但總說一句,不出情與無情兩者。現在這位菩薩在當初用工時候,而對治這些聲音,乃用一種逆流反聞自性的方法,他先把自己那個分別識心攝住,使他不去流注分別外面境界,然後用一種內地工夫逐暫觀住,使諸根塵漸漸寂滅,一至外無所對,內無所存,能聞的聞機和所聞的聞性二俱臻到寂滅,菩薩這時候就得了十方圓明瞭,如楞嚴經雲:「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孔夫子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即此意義。而菩薩中間所用的工夫,固然非是我們這樣簡單的說法,而且非是我們妄想心所能推測。總之菩薩用功,他所聞的音聲,是用根不用識的一昧反聞自性,非是我們奔聲逐境,念念起諸分別,一昧循流轉變,所以眾生不能成其正果,此乃因其眾生六根門頭喜歡流注分別外面六種境界也。而耳根修行法門此方最為適宜,如楞嚴經雲:「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入三摩地,必以聞中入。」而二十五圓通文殊菩薩唯選觀世音菩薩耳根法門尤最,由此足見娑婆國土眾生與這位菩薩確有特別深長因緣。現在我們既然蒙惠了這位菩薩千生累劫的來教化我們,我們現在要以怎樣的心才可以報答他,此須行者應該鄭重思惟,尤其一般受其恩惠者。
  菩薩是梵語,華言「覺有情」,意是能覺悟自己,而兼能覺悟他人,此即「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之意。凡個人處處都能替人設想,為人利益,對一切眾生不起殘殺心損害心慢心噁心,處處都能愛護一切眾生,這種種都可稱為菩薩心,故菩薩可為天下表,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普門,是圓達意義,也即是顯示菩薩心平等,菩薩證極圓通,凡有作用,皆以無分別心而赴,一切不分畛域,一視同仁,此即普義。門是解脫門涅槃門,楞嚴雲:「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此門是諸佛所證之門也,即是菩薩所修之門,正也是眾生所迷之門。諸佛證此門,運起廣大妙用,眾生迷此門,受其生死無涯,故諸佛與眾生兩相比較,殆有天壤之別!現在眾生想宜成佛,必宜經此門徑而修不可。
  品字,是聚集意思,就是把許多意思聚集在一起。這部經共有七卷二十八品,現在此品例在二十五品。依照唐道安法師判一切經典有序正流通三分,現在此品是屬流通分。

    (三)譯題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記:佛經的產源地是在印度,假如不把它們翻譯過來,那麼除了一些懂得梵文外,就恐沒有人看得懂了。現在這位法師學問淹博,學通三藏,博得此方人士傾仰,而其所譯經本非常精巧完備,在當時譯場上他的確震盪一時,自古沿今,他擁有許多讀者,他乃是七佛的譯經師。此經乃是他所譯之一。
  姚秦是朝代的名。中國在從前也是很亂,古時南北朝前後有兩個秦國,前個秦國皇帝,名叫苻堅,可是後來被他部下姚萇將軍斤滅,就把苻改為姚,也名後秦。這位法師到了中國,正是姚萇做皇帝的時候,所以稱他做姚秦。
  三藏,即是經律論,乃佛之教典也。佛之教典雖然浩瀚,把它總說起來,不出此三者。此三者則可收攝佛所說一代時教。然而為什麼稱為藏呢?藏是包藏含藏,好像倉庫能夠藏儲許多當東西一樣,若如經典能夠包含世出世間一切森羅萬法。
  一,經藏,乃藏定法。此因眾生心猿意馬念念奔逐外境,佛為對治此等,即說此藏,諸如楞嚴般若等類。
  二,律藏,乃藏戒法。蓋眾生縱欲無禁,毀犯無忌,佛為對治此等,即制此律,如四分戒十誦律等類。
  三論藏,乃藏慧法。此藏乃諸大菩薩辯論成之,蓋因佛典難入,誠有使人望洋興嘆,是故無著天親龍樹馬鳴,諸大菩薩為欲使其後人易解起見,不惜憚煩多方引論辯釋,分析徹理,旨在引人入勝,如瑜伽師地論大乘起信論等類。前二藏乃佛所說,後一藏乃諸菩薩所論集。
  法師,是釋子的通稱。據本經雲:「受持,憶念讀誦,書寫經文,」這些皆可稱為法師。另一說,以法為師,孝經雲:「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即此謂也。
  鳩摩羅什,是梵語,華言「童壽」,法師的先祖是中印度人他父親名鳩摩羅琰,曾在本國做過宰相,因他看破榮華,棄職環游,後遊至龜茲國,龜茲王慕他意氣清高,遂把自己妹子嫁他,後來生了這位法師。法師在少時候,冠倫拔萃,才智過人,七歲時隨他母親到寺院拜佛,寺裏有鐵缽,法師戴在頭上,片刻,覺得力不勝負,由是頓悟「萬法唯心造」要旨,自是以後他的名譽漸漸傳遍出去。我們中國苻堅皇帝深慕這位法師大名,遂遣呂光將軍領軍七萬討伐龜茲,將軍請了法師回到涼州時,聞苻堅已被姚萇所滅,將軍遂在涼州自稱王河王,國號曰涼,姚萇做了皇帝,曾派人請法師入關,卻被呂光將軍拒絕,姚萇崩,他兒子姚興繼位,也派人去請法師入關,仍被呂光將軍拒絕,呂光崩,他兒子呂隆繼位,這時姚興乘機出兵討伐,呂隆大敗,法師始得入關。法師到了關內,一看中國舊時所譯經典,義多紕僻,與梵本相差甚遠,事須修正必要,遂在長安召集名德高僧八百余人,重新翻譯,經他此番翻譯。中國佛教經典始得稍為完備,然他所譯經本共有三百九十餘卷。對於我國貢獻至大。至弘始十八年八月他即與世長別了,此給了當時譯壇上最大的損失!他臨終時,曾說過兩句話來證明他所譯的經本,他說:「如我所譯經本會違背佛旨者,我火葬時舌頭要燒爛,」至他荼毗時舌頭果然不變,此足可證明他所譯經本乃與佛旨冥然相契了。

    (四)正文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記:下面解釋經文。這幾句話是經家通常問法的儀式。因為要問佛的法必須嚴俱身心,三業誠懇然後始能啟問。
  爾時,就是妙音菩薩弘經已竟,無盡意起來作問之時。菩薩要問法必含有許多要義,然後始得啟問。現在這位菩薩起來作問他是鑒於在會大眾有所疑惑。他們的疑惑,乃是看了東方妙音菩薩俱有廣大神通而不知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有沒有這神變,無盡意以他心通知道他們懷了這疑,便起來替他們質疑,這是菩薩開始發凡的問。
  現在先來解釋無盡意菩薩的名字,無盡意是對有盡意而說,在小乘方面所發的心,都以有盡的心而求有盡的果,例如小乘所修的行,只不過四諦十二因緣,所證的果也不過偏空涅槃的果。菩薩則不為然,他觀三界芸芸眾生,而其所發的願也是無盡的願,如地藏王菩薩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觀世音菩薩說:「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菩薩殆此類人,故名無盡意。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兩句,是明身業誠敬。「此謂誠于中形於外。」座字,依理說,是表法空,菩薩深達我法二執其體本空故他所坐之座也是空座,經雲:「諸法空為座。」座既然空,菩薩所起當然也是無起,無起之起才是實相理體。現在菩薩所說之起,乃是隨順眾生假名而已,其實,實相理體,本來無起。
  偏袒右肩一句,是比丘披衣的一種方式。佛的制法,凡沙門之服裝要與俗人有異,以易辨別,故須要以這種方式披著,這種袒露裝飭,乃表示弟子奉誠師尊的一種最誠敬之意。然此種著法,現在錫蘭緬甸暹羅尚行此法,在中國方面因地寒關係,則不能照此法行之,依理說,是表權實二法。左肩蓋覆,即表實法,實法之理,本無可說,猶如蓋覆。右肩袒露,即表權法,權法可說,隨機應變,猶如袒露。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兩句,上面一句是明意業恭敬下面一句是明口業恭敬,如是三業恭敬,方感如來興悲。康誥雲:「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據西域風俗,合掌乃表恭敬,猶如中國則以拱手為表敬意。依理說,合掌乃表一心。我們在於平時,此心自然很多雜念,新陳代謝無有輪息,現在要見佛,理應將此雜念屏絕,攝其心,正其意,此如將十指合成一指,以表無二心者。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記:此明質問菩薩名義。現在無盡意竟已興慈運悲發端啟問,而會下大眾似乎得了轉機,他們個個都充滿著欣容喜色。無盡意雖然問得很簡單,而佛解答起來卻似涓涓無盡,因為菩薩名義,不說則已,一說起來非是三言兩語就可說完。現在菩薩所問,照釋論所釋,問法有三:「一不解而問,二試問,三赴機而問。」現在菩薩是屬於第三「赴機而問。」
  世尊,是十號的一號,乃是尊稱的意思。佛在因中發無上菩提心,勤求佛果,自利利他三覺圓滿人間天上成皆尊敬,是故名曰世尊。
  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一句,正問義。無盡意故意裝呆作問,此足見他是「赴機而問。」因他看了此位菩薩名揚卓著,周聞十方,竟受人人景仰,而不知菩薩究竟是什麼緣故,而感此善德因緣福報?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記:下麵是佛回答。佛,乃是我們釋迦牟尼佛,梵語佛陀,華言「覺者」,或翻「智者」,蓋佛乃一切智人也。據大乘義章雲:「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覺知,就斯立稱。覺有兩義:一覺察名覺,如人覺賊。二覺悟名覺,如人睡寤。覺察之覺對煩惱障,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涅槃雲:如人覺賊,賊無能為,佛亦如是。覺悟之覺對所知障,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為覺。既能自覺,複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自覺簡異凡夫,覺他簡異二乘。覺行圓滿簡異菩薩,蓋凡夫不能自覺,二乘雖自覺而無覺他之行,菩薩自覺覺他而覺行尚未圓滿,故異耳。」現在無盡意三業既誠,佛焉不答,故孟子說:「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故曰佛告無盡意。
  善男子,乃奉誠佛之信徒也。善者,美也,仁也,義也。孟子說:「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此乃指無盡意和在會大眾,佛呼之,乃表其最親愛也。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一句,此明受苦的眾生很多。非可算數,故曰無量。眾生。乃指一切有情之類。以眾多因綠,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今不言眾死者,乃因有生必有死,故單舉「生」字代替。受諸苦惱,是明眾生造業不同,而其所感果報自然也異。例如地獄受湯鑊刀山苦惱,畜生受宰屠刀割苦惱,人道受「生老病死」苦惱,修羅受嗔火熾盛苦惱,天道受五衰相苦惱。現在僅就人道所受苦惱來說,除其「生老病死」外,其身所受寒暑饑渴刀兵水火,此是屬苦,其心所受憂愁刺激愚魯貪癡,此是屬惱,如是一苦一惱,我們尚且難於應付,何況多苦多惱?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一句,是明眾生受苦時候,思求解脫,此謂「安閒即流於驕奢,病苦即思求解脫。」一心稱名,乃揀二心,念與所念二俱歸成一念,故雲一心。
  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兩句,是明菩薩尋聲救苦感應道交。如眾生在苦惱中,能其一心稱念,菩薩即以耳根三昧觀其音聲,使諸眾生脫離苦際。華嚴雲:「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怖畏。」
  問:一心稱名,皆得解脫,現在之人稱唱累年,為何不見功效呢?
  答:現在之人雖然稱唱累年,其心多於散妄,又多戲論,故不得感應。譬喻臨鏡背視,影終不現,對穀閉口,晌終不應。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記:下麵是指世間七種大難。意是世間大難莫過於此,而此大難尚且能救,何況余諸小難。這七難尤以火難為最,故在首。若有下,是指若有人被大火焚燒時,是人能鎮定力念,其大火即不得來患,此不患乃菩薩威神力故。
  依理說,此中大火,乃是眾生無明之火,此無明是眾生妄見妄覺所起,今火不能燒者,意是內火消滅,外火弗患。華嚴雲:「大火猛焰恒燒熱,淨心度行是其行。」
  案:高僧傳雲:「魏法智大師在俗時,一人行至野澤,忽遇猛火燒至,他想:定被火燒死無疑,他情急智生至心持念菩薩洪名,片刻,大火果然燒至身邊,他容身地,始終不被波及,此非菩薩神力而誰?」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記:此明水難。水之性力,較火稍緩,故例第二。若為下,是指有人被大水所漂時,是人能至心稱念菩薩名號,時即淺處。大水是指患難地方,如江河大海鴻渠深溝等處,這些都能淹溺於人。
  依理說,此中大水,本是眾生法性海中真如法水、因眾生無明風掀動,將法性水釀成煩惱愛水。楞嚴雲:「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現在內水既沒,外水自然弗得濤患。
  案:法苑珠林雲:「晉徐榮,一日坐船至定山,忽墮洄洑,徐榮低聲稱念菩薩洪名,時滿天濃黑,風雨交作,鄰近山頭忽射微光,船漸泛岸,以是免難。」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于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刹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刹之難。】

  記:此明羅刹難。羅刹是鬼道之一部分,鬼有善有惡,今羅刹難比水火二難更溫緩,故例第三。如經雲:「有五百羅刹女,妻五百飄人,生子受樂,時節猶長,然後頓食。」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一句,此等乃采寶之人,意是入海取寶,一人不可獨往,須結伴侶,然後始能去得。另一說法,乃明采寶之人甚多,故百千萬億論。
  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于大海兩句,是明所求物件,即世間最貴重之七寶物也。世間之人,各有所求,而其目的不外金錢一者,因金錢可能安養吾人性命,故人人宜求之。海為藏寶之處,所以此等之人不惜身軀,冒險泛入,意乃希圖雄厚也。
  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刹鬼國兩句,正明鬼難。風本無形,而今言黑者,乃必鬼怪之風,此風吹來連雲帶沙一齊卷起,故名曰黑。羅刹鬼國,乃在大海邊。羅刹,華言「可畏」,因它形狀極可怖畏。此鬼是食人鬼,華嚴雲:「羅刹婦女,隨所生子而悉食之,食子既盡,複食其夫。」
  其中若有下,意是此等采寶之人漂落羅刹鬼國時,其中一人若能至心稱念菩薩,而諸人等便得解脫。現在一人稱念,效力尚且如此,況複多人稱念。
  依理說,此中黑風,是眾生心中之煩惱風,此中羅刹,是眾生心中之羅刹。眾生如來藏心本如如不動,祗因煩惱風所動,無形將如來藏心變成阿賴耶識心,同時又起個七識替它傳送,固執八識的一分相分為我見分,因它固執,就將如來藏心的恒沙功德抹煞了,因此眾生赤貧無依,永遠墮在三界鬼窟裏。以究此種禍患,固然是由以七識所造,所以七識的厲害等與羅刹相似。現在內鬼既除,外鬼自然弗得加患。楞嚴雲:「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
  案:傳雲:「昔有外國百余人,從師子國泛海至南方,在海中忽遇惡風漂逐,墮落鬼國,諸鬼要食彼等,彼等驚懼,遂稱觀世音,唯沙門不信,鬼索沙門,沙門恐懼,狼狽稱念,於得免難。」

【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記:此句總結上文。無盡意所問菩薩得名因緣,佛已解答。然佛鑒於他們疑惑始斷,信解方生,下文又說菩薩功行。

【若複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記:此明刀杖難。刀杖是種刑具,我們犯了國法,當然要受刑罰,此國家紀律之有方也,而人民則無冤怨。若複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三句,意是假使有人犯了國家紀律,被判為死刑時,是人若能鎮靜身心,一心持念菩薩,便得解脫。若複,是弗定意思,乃指受犯之人,或犯國法,或遇仇人,或被貪官污吏屈解,種種以致罹陷法網,身上刑場。臨當,正是將刑時期,此時,頃刻之間,身首異處,須叟之念,神識分離,此種驚懼,非言可喻。
  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三句,正明靈應。彼字,是指執刑之人,刀杖,是指刑法之器,刑具,或用刀,或用杖,各各不同。尋段段壞一句,即是刑之時候,以其刀杖,不但不能傷害其人,而且刀杖段段折壞,此如永明禪師說:「將頭臨白刃,如劍斬春風。」楞嚴雲:「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依理說:此中刀杖,是眾生貪嗔癡三毒,此三毒能磨滅眾生善根,又能破壞眾生慧命,故眾生淪流生死者,皆由此三毒所害。現在內毒既滅,外患自不加害。
  案:齊書雲:「孫敬德將軍駐防北陲,造觀世音聖像,每日禮拜,後被賊加害,遂被朝庭判為死刑。將軍依然誠懇禮拜,在睡寐間,忽夢沙門教彼讀誦觀音聖經千遍,便得解難,將軍倍懇披誦,至千遍臨刑時,三刀三斷,又換三刀,仍是三斷,刑官大異,乃呈表奏免。將軍甯家,見觀音聖像項上三痕,始乃知菩薩加護也。」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刹,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複加害。】

  記:此重明鬼難。問:此中鬼難與前羅刹難有何差別?
  答:前僅說羅刹一難。此中鬼難包括夜叉毗舍闍鳩槃荼等一切鬼而說。三千大千國土一句,是指患難處所。此國土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化之地方。然名三千者,有三個三千,如一日一月,一四天下,一帝釋天,名一世界。一千個世界,名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名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名一大千世界,所以稱為三千大千國土。
  滿中夜叉羅刹,此乃假設,乃喻其多之意,非是三千大千國土均是夜叉羅刹。梵語夜叉,華言「捷疾鬼」,此鬼有地空天三種區別。
  欲來惱人一句,是指此種鬼常欲惱害於人,例如鳩槃荼鬼常欲魘魅人,毗舍闍鬼常欲啖奪人之精氣,富單那鬼常欲侮弄人之瘧疾。此等諸鬼不但侮弄人間,天上也且被其侵患,如阿含經雲:「有大力鬼,忽坐帝釋床,帝釋大嗔,鬼光明轉盛,釋還發慈心,鬼光明滅,即去。」
  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下,是明菩薩靈應。假如有人被上面那些惡鬼所惱害時,是人若能稱念菩薩聖號,此等惡鬼不但不敢加害,而且惡眼不敢瞧視,楞嚴雲:「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
  依理說:此中惡鬼,是眾生心中成習見愛鬼,此見愛鬼,它的體質,乃貪嗔癡見愛等構成,所以貪鬼能壞眾生不慳不貪佈施心,嗔鬼能壞眾生溫柔和靄忍辱心,癡鬼能壞眾生明然朗照智慧心,眾生本來清淨無瑕,現在已居此等惡鬼,自然難免顛倒迷昧,所以男鬼成貪見,女鬼成愛心,汝憐我色,我愛汝心,互相愛憐,混雜一處,諸如此類,確已遍滿三千大千國土。現在內習既除,外惡自不加害。
  案:高僧傳雲:「粱道融禪師游化江陵,毀滅邪神廟,夜夢鬼兵操戈侵患,一神帶甲挾刃叱融道:『君何謂鬼神無靈耶?』言畢,牽融于地,諸鬼欲將助手,融凝然不動,默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聲音未絕,立見丈餘天將,以金剛杵止之,諸鬼遂然消滅。」

【設複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得斷壞,即得解脫。】

  記:此明枷鎖難。每個國家必有綱紀和憲法,倘若有人違犯國家綱紀,或破壞國家憲法,自然要受處罰,此即國家紀律有方,人民安靖才得無事。甫刑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若有罪一句,意是有人違犯國家法律,此人自幹非法,自陷法網,故雲有罪。若無罪一句,意是有人遭遇仇人陰害,或遭貪官污吏屈解,此人本無罪犯,故雲無罪。
  杻械枷鎖,檢系其身兩句,此等是指懲治罪人刑具。在手曰杻,在腳曰械,以木加頸曰枷,以鐵鎖身曰鎖,此四種刑器都能檢系罪人,使罪人不得自由,故雲檢系其身。
  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正明感應。設若眾生無論有犯或無犯,倘被法庭捕拿,以刑法囚禁時,是人若能稱念菩薩名號,此等刑具自然解脫。楞嚴雲:「能令眾生,禁系枷鎖,所不能著。」
  問:國家律法,乃治罪人,若無罪之人,菩薩營救理所應該。若有罪之人,菩薩救他,豈不縱惡殃民,破壞國家律法?
  答:眾生雖犯罪惡,如肯低首懺悔,改往修來,縱有彌天罪惡,亦能化滅無餘,如是菩薩營救,何患之有?此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依理說:此中杻械枷鎖,即是眾生五陰色身,因眾生迷昧無依,擅意堅執,即將法身變成五陰色身,以無始來淪陷三界,受其囹圄束縛。然此殃患,全由眾生色身緣故,古人說:「我有大患,以有我身。」是故眾生要離其患,必先除其色身。
  案:傳雲:「山陰蓋護白衣,不知犯何罪,突被法庭判為死刑。蓋護在牢三晝夜無間斷一心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忽見菩薩放光,牢門鐵鎖自開,蓋護趁機出走,至二十裏其光始息。」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是菩薩能以無畏施于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記:此明怨賊難。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一句,是假設之辭,意是滿國土中遍處皆賊。此謂「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賊本劫奪人之財物,現在多個「怨」字,是明其不僅劫人財物,而且兼奪人之性命,故雲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一句,正明主伴。商主乃有資本,而有充分貿易經驗。諸商人,是其商主夥計,正明有主必有伴。
  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兩句,正明被難始末。重寶,乃是金銀財寶物,或貴重之貨,此等物件,乃世人共爭,又是引賊釣餌。現在此等商人,又且商主,所持物件又且重寶,真如使諸盜賊垂涎三尺,眼中之釘,孔子雲:「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蓋他們所經之路,又且險路,其危險之極,想可知矣。嗟乎!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世人忘本逐末,惟利是圖,何能知聖人之立道,以德為本,以財為末,故君子先慎乎德,德立而財生焉。然若如是,而世間之盜賊則可絕跡矣。險路,乃指曠野山林煙疏絕跡之處,此等地方,一則虎狼惡獸可藏,二則盜賊可伏,故曰險路。
  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兩句,是明勸慰。此人乃仁德之人,故他在此彷惶無措之下,而能鎮定自己,兼能勸慰他人。他們恐怖有二說,一則恐怖財物被劫,二則恐怖性命堪虞。
  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是菩薩能以無畏施于眾生兩句,正明勸念。此人非但仁德而且深信觀音,故至此危險之際,能勸勉他們稱念,然此人乃深知菩薩之神力耳。應當一心一句,意謂在此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際,倘有差池,性命堪虞,是故應該一心誠懇力念,蓋誠能感於天地也。
  是菩薩一句,正明菩薩無畏。然菩薩素負物望,尤以拔苦嘉號,所以眾生往往遭受苦難時,如陷惡道,如遇猛虎,如被盜賊包圍,如是等等危險,若能臨境不變,一心稱念,爾時菩薩即能化危為夷,除凶成吉,故雲無畏施于眾生。
  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三句,此明稱名靈應。菩薩聖號,恩澤一切眾生,盜賊聞之,必受感化,故能轉惡成仁,慈心以待,故雲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下,正明臨難勤念。現在此等商人至此臨眉欲燃之際,尤其生死關頭,一聞有其營救方法,自然鹹即信奉。曾子雲:「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即此謂也。
  依理說:此中怨賊,非是外賊,乃是眾生自家六根門頭之賊,此六賊確非外面怨賊可比,外面怨賊僅劫眾生性命財產而已,而此六賊乃專劫奪眾生法身慧命及如來藏心之恒沙功德,是故一切眾生一向以來赤貧無依而輪流三界者。
  案:比丘尼傳雲:「晉高平,令宗比丘尼,時大亂,被賊驅逐,逃至冀州,複被賊追,逃至樹上,一心持念觀世音菩薩,盜賊只顧前走,遂免於難。」
  問:世上諸難甚多,為何單舉此七難呢?
  答:此七難有所表故。譬喻人之一身是地水火風空識六種構成,而歸終還由此六種毀壞。現在將此七難來表六種,水火風表我們水火風三大,刀杖枷鎖,是有形質,可表我們地大,鬼賊王等,是屬有情,可表我們諸識,三千世界是患難處所,可表空。
  問:空,何以稱為難呢?
  答:空是眾難之本,例如我們身體堅實,外病不侵,身體若虛,眾疾叢生,所以空為發病之源。又如人家,宅無垣牆,盜賊易侵,故空亦成一難。
  問:為何識種是難呢?
  答:識心能起邪思分別,橫起愛見,計執邪解,能毀法身,例如王賊,能劫財寶,斷傷壽命,故識種之害甚過水火,故稱為難。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記:此總結七難。佛說至此,時候已長,以恐無盡意神思昏晦,而佛重呼之,蓋乃提醒其精神也。梵語摩訶薩,華言「大」,意謂菩薩非是權小菩薩,乃是大菩薩。上面菩薩能于諸難佈施無畏者,此乃全是菩薩威神力故,故雲神力巍巍。

【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記:此下是明能離貪嗔癡三毒。然此三毒它之厲害比其餘之毒尤為更甚,是故我們要離其生死,必先痛除此三者。
  問:此三者何稱為毒呢?
  答:此三者能壞我們善根,又能斷喪我們佛性種子,而世間一切惡法莫過於斯,故稱為毒。例如我們飲了毒劑,死無疑義,譬喻我們法身傳了此毒,定然必死。
  此下即明三毒。初明欲境,次明嗔境,三明癡境。三毒之害,惟色欲為最,故先明。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兩句,正明欲境。然之色欲一端,乃世人之通病也,古人雲:「食色,性也。」此非中下之人被其所迷,而其上根利智之人若不戰戰兢兢警惕在念,恐也難免被其所惑,以觀古今一般出格豪傑,他們固然可為聖為賢,若不節制此欲,卻且反為下愚不肖之人,是故學者不可不慎耳。至於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此乃我們最好之榜樣也。楞嚴雲:「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常念恭敬下,正明對治方法。意謂如若眾生貪欲沉重若能稱念聖號,以念力對治淫心,馬上便得解脫。
  問:色欲既是人之天性,然以我們為何要斷呢?
  答:此有兩說:一佛家為斷生死故,故宜除欲,蓋欲乃生死之根也!觀乎三界四生六道莫不以媾感生,以生則有死,以死又複生,生生死死,迴圈不息,故欲之患,實吾人之致命傷也。吾人要出三界,故宜斷之!
  二色欲乃世人之大禁忌,我們冒然若犯,輕則損名敗德,重則亡軀喪命,以觀現在社會之人,不知多少竟為色情奔狂而走自殺,古人雲:「萬惡淫為首,眾善孝為先。」故修身養性之人,切宜痛除,然痛除方法,依聖教量略有三者:
  一作親想,意謂吾人見諸女人或老或小,應該作母女姊妹想,若能作此觀想,以其欲念漸漸便可消滅。至於一般色徒斷不敢在母女姊妹身上起諸不正邪念。
  二作怨想,意謂女人之毒甚過砒霜惡蛇,吾人之所以墮落者,此皆因其貪女色故。
  三作不淨想,意謂女人之色祗不過外面一層薄皮而已,若揭去一層皮,身裏膿血淋漓臭穢不堪,以此何淨之有?如摩鄧女經雲:「佛告摩鄧女,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於是身中有何所益?」以此觀之,而一般傾國傾城女色也不過是盛屎之花瓶耳。修行人應作如是觀察,庶幾不為天下女色所惑也。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

  記:次明求離嗔毒。嗔恚,乃柔之相反,蓋無其涵養之德也。它之厲害,不遜色欲,以其為人者,宜更痛改之。此毒,上至聖人,下至凡愚,均屬難免。聖人,如身子河神之類,凡愚,如人王庶民之類。以其世間如國與國打,人與人爭,此皆由以嗔恚所起,是故小則壞其原氣,大則致其身亡,故修行人應宜從善學之。
  若多嗔恚句,是指火性過猛之人。常念恭敬句,是明對治方法。意謂此人若能常念菩薩聖號,以念力制伏嗔機,以慈風拂除恚熱,故得解脫。

【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記:三明求離癡毒。若多愚癡句,乃對智慧說。意謂此人神識昏盹,性靈不敏,小則事理錯亂,邪正不分,大則顛倒迷離,陷落邪道。若如此輩,盲修瞞念,濫收徒弟,妄稱人師,自蠱蠱人,此所謂「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惜哉!此即其愚之甚矣。常念恭敬句,是明對治方法。意謂此人若能常念菩薩聖號,以正念力,辟除邪見,以智慧日,照其暗鈍,其愚鈍苦,便得解脫。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記:此乃總結上文。佛又重呼無盡意,此當然又是警惕之意,意是要他留神諦聽,須知此之三毒,乃是眾生禍患之根,舍菩薩神力無能拔也,故佛仍重切呼之。有如是等一句,是說上面三毒煩惱,乃是一切煩惱根本,也是一切眾生最難拔之煩惱。現在眾生一稱聖號,此等煩惱隨即消滅,此非菩薩神力而誰?故雲有如是大威神力。
  多所饒益一句,是說菩薩名號益人之大。眾生若肯持名稱念,便得菩薩威神加護,一眾生如是,余諸眾生亦然,故雲多所饒益。
  是故眾生一句,此總結勸。意是稱念菩薩名號,既有這等利益,而一切眾生應當常時心念。此心念,揀非口念,我們平時多是口念心不念,故以徒勞無功,須知念也者,念念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其念也,故行者宜戒慎之。現在念念無間,心心相應,能念與所念打成一片,此時是何境界?此須行者自己領會耳,故雲常應心念。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記:此下兩段文,是明能感與所感。設欲求男一句,如指掌疏雲:「女人無子,有三種苦:一者為夫所棄,二者為餘婦所輕,三者為傍人所笑,為脫此苦,故須求也。」如世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禮拜供養下,正明感應。世人無子,則老無依,故子息乃世人所重也。是故人人宜求之,而求時必然誠懇,菩薩有求必應,故雲便生。今言福德智慧之男者,意是菩薩所賜之子,其福德智慧乃超一切庸流之輩。例如有福無德,即同修羅之類,有德無智,即屬愚蠢之流,有智無福,即落貧寒之家,此等均非全美,菩薩所賜乃是完美無缺。楞嚴雲:「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案:傳雲:「清雍正,臨川鄒魯白衣,平素虔誦觀音經,遂生兩子,後信力漸退,自謂所生二子非是菩薩之力,一起此念,二子即夭折,以後力加懺悔,矢願施經,一日,其妻夢見大士抱一嬰孩置於床榻,越日生一子,隔歲又夢大士,仍生一子。」

【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記:此明求女能應。設欲求女一句,意是男子承內,女子結外,若是有男無女,亦非全美,雖半子理亦應有,故須求之。
  端正有相一句,是說菩薩所賜之女福美雙全,此非凡流有德無相,有相無德,有德有相而無美貌。端正與有相,意義有別,端正是屬體態美麗,有相是屬貴格主富,如世間女子容顏端正,若無貴格之相,此等女子則落勞苦孤寒之命,此所謂「紅顏多薄命」是也。若有貴格之相,而無容顏美姿,此等女子雖然富貴,但人不愛重,此也非美,總之此等女子非今菩薩所賜,菩薩所賜乃是雙全無缺。
  宿植德本一句,意謂此女有如是福德美貌,此乃她宿世因緣所植也。
  眾人愛敬一句,意謂此女有如是貌,故人人愛慕之,兼她有德有相,故人人愛而敬之,此非有美無德,人愛而加犯,又非有德無貌,人敬而厭離。楞嚴雲:「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
  案:傳雲:「華敦第三妻妾,十九年不生育,常禱觀音大士,一日,夢觀音大士抱一男一女,曰:憐汝虔誠,今付於汝。隔年,果生一男,又隔年生一女,以後再不復娠。」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記:此乃總結。然若眾生有其所念,有其所求,而菩薩以耳根三昧觀其心察其意,隨其所求,應其所應,此乃菩薩威神之力。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記:此乃舉福勸人持念。意謂我們若能心存恭敬,身行禮拜,此不但能消災弭難,而且能獲福無疆,是故吾人應當受持禮拜。今言福不唐捐者,其意即是持名禮拜,此非徒勞無功,實乃獲福無盡也。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複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記:此明一多較量功德。吾人若能供養眾多菩薩,所得功德當然甚多,此是理所必然。而現在僅持觀世音菩薩一名,所得功德等與持六十二億菩薩功德無異,此種,佛深恐無盡意生起疑惑,故特另以一種異樣腔調重呼無盡意一聲,意是勉勵他細心諦聽,要知法性海中功德,無計多少,不落較量。
  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楞嚴雲:「此三千大千世界,現在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億恒河沙數,修法垂范,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佛舉此數,乃他現量智所知,實非假設之辭。恒河,是印度四大河之一,此河從阿耨達池東面銀牛口流出,繞池一匝,然後流入東南海,河面闊量四十裏,沙細如面,佛常在此河邊說法,如說到數目幾不能勝舉時,便用此河沙譬喻,故經中常有此恒河沙名字,意是喻其極多意思。
  盡形供養一句,意即此一報身以諸四事供養此許多菩薩,然此乃明其時長及供養周備也。于汝意雲何下二句,是問意。意謂此諸善男善女以盡形壽將諸四事供養此許多菩薩,此種功德,在汝無盡意意思如何?
  無盡意言下,如實陳答。蓋此功德當然甚多,此是毫無疑義,故雲甚多世尊。
  佛言下,正出疑題。第一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與受持觀世音菩薩一名號,兩種福德相等無異,此是一疑。第二是盡形壽供養與現在一刹那間供養,所得福報亦是相等無異,此是二疑。第三是以四事常時供養與現在一時單行禮拜供養,所得福報亦是相等無異,此是三疑。此三疑,在無盡意當然很是明白,故無須佛解答,然在凡愚下識之人卻未免朦昧,筆者特將解釋於下:
  第一疑題,受持一菩薩名號,可等與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號,此種我們可將佛的法身和佛的化身來說,就可斷然明白,因佛的法身只有一,而佛的化身則有無量無邊,須知法身與化身原同一體,若無法身之體,安有化身之用,故知無量的化身乃從一法身分化出來,現在這位菩薩既是果後行因菩薩,他的法身化身何嘗不如是,所以我們念觀世音的法身,就等念于諸佛的化身,此所謂「一即無量,無量即一。」大乘論雲:「法身唯一,應身則多。」依此推之,念一佛與念多佛就無差別了。
  第二疑題,畢生供養與一時供養,供養諸佛,本不計時間久暫,貴在一心領解不領解,如果我們以一刹那間能以解心現前供養諸佛,此等功德即成無相的不可思議功德。若以有所希求之心而解心不得現前時去供養,雖經塵劫,所得功德只只有限。故我們供養諸佛斷不可以著相供養,須知著相供養,乃是屬於有為之造作,以有為之心而求無為之果,無有是處。現在畢生供養與一時供養,觀其兩者時間雖是相差遙遠,若能以解心現前供養諸佛,雖一刹那,而所得功德當在不可思議計,何以故?法性海中乃不計其時劫也。
  第三疑題,以四事常時供養與一時單行禮拜供養,供養諸佛,本不計其物品,使然貴在一心如法與不如法,若能以如法供養,雖是為時且暫,而所得功德已是法性海中功德,故不計其時劫物品也。此時乃明心見性之時,故勝世間之物品供養。如梁王問達摩:十裏造一庵,五裏造一亭,究何功德?達摩答:毫無功德,即此意,蓋彼非是明心見性供養也。經雲:「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殆此意也。故知供養諸佛,須以明心見性供養,若以塵著之心供養,雖經塵劫,竟亦徒然耳。
  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一句,正明持名禮拜所得之福。此非有為之福,乃是直截眾生生死妄惑,去妄成真,遂成出世無為功果之福,此種無為功果,乃非凡夫所能計較,故雲不可窮盡。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記:此兩句乃彰名結勸。上面所說菩薩一名既能敵諸名,我們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而能得此無量福德之利,他既有此種廣大福利,我們應該奮起精神勵念此位菩薩,而此才不負此位菩薩一片慈心而受人之孚望也。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遊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

  記:上面佛所解說,僅就菩薩冥益之力,而菩薩顯應之力又未提及,故無盡意此時又再請佛說之,此非在會聽者何幸,而未來眾生也蒙獲益。以下佛解答就以菩薩普門意義而答。
  雲何下,文分三,先問身輪,次問口輪,後問意輪。雲何遊此娑婆世界一句,是問身輪,菩薩既是彌陀長子,又是極樂補處,理應在極樂代佛宣化,於今為何因緣而遊此娑婆世界,此是一問(梵語娑婆,華言「能忍」,意謂此土眾生堪能忍受一切眾苦故。)雲何而為眾生說法一句,是問口輪,菩薩既到娑婆,行不空虛,必有應機說法,然不知菩薩究竟用何妙法說之,此是二問。
  方便之力,其事雲何兩句,是問意輪,菩薩既涉塵世,必有重大因緣,然不知菩薩今以何種方便而度眾生,此是三問。菩薩俱此三輪,摧碾一切眾生煩惱惑業,先以意輪,鑒察眾生根器何利何鈍,然後當用何身,應說何法,此三輪乃是菩薩說法以先應俱之方式。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記:此下正答顯應之力,即是菩薩現三十二應。楞嚴雲:「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問:此三十二應,菩薩只現三聖,而菩薩一聖何故不現?
  答:觀世音菩薩現身即是菩薩,故不必重現。
  問:縱此說,妙音菩薩何故重現?
  答:菩薩隨機所感,隨機應現,若地還菩薩有機所感,菩薩自然亦現,如華嚴會上菩薩特現寄位為隨順一切眾生回向,以應善財之機,如此,豈不菩薩仍現菩薩之身?
  問:菩薩何故不現地獄身?
  答:照釋論說:「菩薩化地獄,多作佛身,獄卒見不敢遮。」如斯類推,菩薩現地獄身說法,理應必有,因地獄身形醜陋,人見驚懼,故菩薩教化地獄眾生多不現其形,而傍現佛身。華嚴十向品雲:「我當普為眾生於一切世界惡趣中,盡未來劫受一切苦,不令眾生墮地獄。」
  若有下,正應佛身說法。設有一類眾生樂見佛身,然後方得發心修行者,爾時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此是一說。又一說,現佛身,即應一類菩薩之機,因菩薩之上唯有佛可能度,如遇實教菩薩,即現報身,如遇權教菩薩,即現劣應身,然所說法,不外六度萬行。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辟支佛身。辟支佛有兩種:一緣覺,是出有佛之世,聞佛說十二因緣法,而得悟道。一獨覺,是出無佛之世,此等羅漢性情孤僻,不喜人群,常自獨宿孤峰,憑自己覺力修行,觀閱世間種種萬物,春秋二際變遷,遂悟諸法無常,而得證道,此謂「朝暮間見花開謝,春秋際睹葉青黃。」
  案:大論雲:「如一國王,出園中游,清朝見林,花果蔚茂,甚可愛樂,王食而臥。王諸夫人,皆共取花,毀折林樹,王醒覺已,見林毀壞,自覺悟曰:一切世間,無常變壞,皆已如是,思惟是已,無漏心生,斷諸結使,得辟支佛。」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聲聞身,聲聞是聞佛四諦音聲而得悟道。四諦,即是「苦集滅道」,「苦集」是界內因果,「滅道」是界外因果。「苦」有三苦:苦苦,行苦,壞苦,例如欲界受生已有五陰之身,性常逼迫,已屬是苦,更加外面寒熱苦痛刺激,已是苦中加苦,故雲苦苦。色界之苦,雖無欲界之苦,但他一朝報盡,還墮五道,受生死之苦,故雲壞苦。無色界中苦,雖沒有形色之苦,但被有漏之識,四相變遷,生滅不停,而此生滅,即是行苦。此等之苦,究其所由,皆是由於集諦」所集,而招此三界之苦!我們若欲斷此三界之苦,必須先斷三界「集諦」,然後依出世之「道諦」修行,斷見思二惑,證其不生不滅之果。現在菩薩為此類之機,而現此類之身,為彼說四諦之法。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梵王身。上之三應即屬四聖,以下諸應即屬六凡。梵王,是色界初禪之大梵天王。梵語具雲梵[+]摩,華言「離欲」,又翻「清淨」,此色界中遠離欲界一切淫欲粗惡,有諸清淨之色,始從此天,終至阿迦膩吒天,共有十八天,皆無女色,亦無欲染,各各化身而生,因有色質,故雲色界。若有眾生欲求身心妙圓,明悟透徹,清淨禁戒,不犯塵欲,樂為梵王者,菩薩即現其身,為彼說四禪八定之法,令其出欲,終至究竟。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帝釋身。帝釋,是欲界忉利天之天主。梵語具雲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因欲界眾生欲心最重,故雲欲界。據孔目章雲:「欲,有四種: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淫欲,下極阿鼻地獄,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參,多諸染欲。」今言帝釋,乃是華梵兼稱。
  案:天傳雲:「昔迦葉佛滅時,有一女人發心修塔,複有三十二人助修,由是功德,女為忉利天王,其助修者,皆作輔臣,合稱為三十三天。」假如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菩薩即現其身,為彼說上品十善之法,令得成就。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自在天身。自在天,是欲界頂天。梵語具雲婆舍跋提,華言「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己樂。華嚴雲:「遠行地菩薩,修行七地法門,具足菩提功德大願,多作自在天王,善為眾生說所證法,令其得入,無有退轉,統領天眾,善行教化,皆得自在,故雲自在天王。」楞嚴雲:「若有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大自在天身。大自在天,即是色界頂天。梵語摩榼首羅,華言「大自在天」,又翻「威靈」,又翻「三目」,即是三界極尊之主。輔行記雲:「色界天,三目八臂,騎白牛,執白拂,有大威力,居菩薩住處,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數,統攝大千世界,於色界中此天獨尊。」楞嚴雲:「若有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天大將軍身。天大將軍,此似四王主帥,各有八將,而韋馱居首。梵語韋馱,華言「智論」。據靈威要略雲:「天神姓韋諱琨,即南天王八將之一臣。四王合三十二將,此為其首,生知聰明,早離塵欲,清淨梵行,修童真業,不受天欲,面受佛囑,外護佛法,統護三洲,利物弘化,大濟群生,故凡建伽藍,皆設像崇敬,以彰護法之功。」
  金光明經以散脂為大將。天傳雲:「散脂大將,梵語具雲散脂修摩,華言『密』」。又陀羅尼集雲:「鬼子母有三男,長名唯奢文,次名散脂大將,次小名摩尼跋陀,能於十方世界,覆護一切眾生,為除衰惱等患。常地居,或空居,各有五百眷屬,領二十八部鬼神,隨是經典所流布處,與諸鬼神往至彼處,隨逐擁護說法者,消滅諸惡,令得安隱。」此等大將均是天將之屬,總之菩薩隨機利見,應眾生機,說眾生法。楞嚴雲:「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毗沙門身。毗沙門,據天傳雲:「梵語毗沙門,華言『多聞』,謂此天福德之名,聞于四方,即北方天王,居須彌山半,第四層之北水精埵,統領無量百千藥叉,守護北方。」楞嚴雲:「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我於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小王身。小王,即是世間之王。溫陵雲:「自金輪至粟散,皆是人王。」粟散之意,即是邦國小王散於天下,如粟之多。此中小王,是比天王小一級,故雲小王。意謂天王為大,人王為小。然而人王中亦有大有小,如金輪王管四天下,銀輪王管三天下,銅輪王管二天下,鐵輪王管一天下,以至大國為大王,小國為小王,皆有大小區別。楞嚴雲:「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長者身。長者,如依西域所稱,非僅年高,而世臣大家,兼有德望之人,皆可稱為長者。溫陵雲:「長者具有十德:
  一貴姓,勳戚尊貴,世稱閥閱。(明其等曰閥,積其功曰閱。)
  二位高,居卿相台輔,為百辟之長。
  三大富,寶貸豐饒,所須具足。
  四威猛,威嚴厚重,人所敬畏。
  五智深,智慮深遠,越格超群,所謀皆當。
  六年耆,齡高望重,為物儀錶,人所尊仰。
  七行淨,持心律己,廉公潔白,所行如言,皆無瑕玷。
  八禮備,威儀庠序,世所式瞻。
  九上歎,才德兼備,言行可則,為在上者所嘆服。
  十下歸,謙以處己,寬以禦眾,為在下者所歸向。」
  楞嚴雲:「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居士身。居士,是佛四眾弟子之一,博聞強識,不求士宦,居財大富,秉志廉貞,其性寡欲,清居自守,乃是修道之士。故雲居士。正脈雲:「此有德無位,談道論德,為人師範,或著書立言,垂教後世。」有德無位,如龐居士等,有德有位,如蘇東坡等。楞嚴雲:「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宰官身。宰官,是輔助朝庭,協施仁政,葺治邦家,移訓風俗,剖判決斷,民無枉撓。溫陵雲:「三台輔相,州牧縣長,悉號宰官。」如現在我國五院等。楞嚴雲:「若諸眾生,愛治國士,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婆羅門身。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又翻「淨志」,西域四姓之一,是奉事大梵天王。婆羅門法,在七歲以上,在家修學,至十五歲已去,方許學婆羅門法,游方參學,至年四十,仍歸家娶妻,生子繼嗣,年至五十又仍入山修道。楞嚴雲:「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四眾身。四眾,據大論雲:梵語比丘,華言「除饉」,眾生薄福,在因無法自資,得報多所饉乏,出家之人,戒行是良福田,能除因果之饉乏,故名「除饉」。內含三義:
  一破惡義,謂比丘修戒定慧之道,能破見思之惡,故名破惡。
  二怖魔義,梵語魔羅,華言「殺者」,謂能殺人智慧之命,比丘既能修道,魔即念言,此人非但出我界域,亦能轉化於他,空我眷屬,魔即驚怖,故名怖魔。
  三乞士義,乞是乞求之名,士是稱雅之稱。謂比丘常當乞食,清淨自活,上乞法以資慧命,下乞食以資色身,故名乞士。」而乞食之法,現在暹羅緬甸出家人尚流行之。
  梵語尼,華言「女」,即女比丘。佛成道後,因佛姨母求出家,佛制八敬法,然後方許剃度,由是才有比丘尼。楞嚴雲:「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此上二眾為出家弟子。
  梵語優婆塞,華言「清淨士」,以清淨自守,受持五戒。佛為提胃長者等授三歸已,然後即授五戒為優婆塞。經雲:「五戒者,天人世間大禁忌,若犯此五,在天遠五星,在地違五獄,在方違五帝,在身違五臟,如是等世間違犯無量。約出世則壞五分法身一切佛法,以五戒是大小屍羅根本。」楞嚴雲:「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優婆夷,孤山雲:「此雲『近侍女』,亦奉五戒,堪任近侍比丘尼。」此二眾為在家弟子,以不舍家庭,樂持五戒,菩薩即現其身為說不離塵勞而作佛事,不舍家庭而修梵行之法。楞嚴雲:「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婦女身。長者婦多有德望,居士婦多有學識,通達內典,宰官婦多能協輔內政。儒書雲:「有閨門之任,而無境外之志,故曰內政。然閨門為萬化之源,故關於家國之治亂。」婆羅門婦多有數術,及諸調練衛身。而有此等婦女身得度者,菩薩即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記:此應童男童女身。童男,一生有操守之志,不犯女色,不壞男根,縱有女色來犯,亦誓不許相從。楞嚴雲:「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童女,即是處女,亦名處子,乃未出嫁之女子。以清淨自守,愛樂處身,不與男性交遊,共相行住,從遇奸徒侵迫,亦誓不與相從。楞嚴雲:「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現男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記:此應八部身。應天身如上所說。龍有四種:
  一守天宮殿,持令不落,如世間殿堂,多作龍像於屋頂。
  二興雲致雨,利益人間。
  三地龍,決江開瀆。
  四伏藏龍,守轉輪王,大福人寶藏。
  夜叉,華言「捷疾」,此有三處,一海島,二空中,三天上,輾轉相持,不得食人。佛初成道,轉大*輪時,由地夜叉,傳至空夜叉,空夜叉傳至天夜叉,天夜叉傳至諸天人。
  乾闥婆,華言「香陰」,又翻「尋香氣」,住須彌山下,乃帝釋樂神,帝欲作樂,燒沉香水,此神即尋香而往,他不飲肉,唯香資陰。
  阿修羅,華言「無端正」,因女美男醜,故從男得名。長阿含雲:「有大阿修羅王,名曰羅呵,住須彌山北,大海之底,水懸在宮上,為四風所持,城郭從廣八萬由旬,內外七重,高三千由旬,金城銀門,園池清涼,眾鳥和鳴,去須彌山一萬由旬,身長二萬八千里。亦食揣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月十五日,入海中入,化其形體,下水著臍,上窺須彌,指覆日月,日月天子,見其醜形,皆大恐懼,無複光明。游瞻之時,有自然風,吹門開閉,吹地令淨,吹華分散。」
  迦樓羅,華言「金翅」,翅頭金色,因以為名。據起世因本經雲:「此鳥有四生,大海之北,有一大樹名曰吒奢摩離,其樹高一百由旬,枝葉遍覆五十由旬,此鳥王與龍等皆依此樹四面而住,四生:
  一卵生,居樹東面,欲啖龍時,飛往東枝之上,觀大海水,乃即飛下,以兩翅扇大海水,令水自開二百由旬,取龍食之。此鳥王惟能取卵生龍,不能取胎濕化三生龍。
  二胎生,居樹南面,欲取龍時,令水開四百由旬,取龍食之。此鳥王惟能取卵胎二生龍,不能取濕化二生龍。
  三濕生,居樹西面,欲取龍時,令水開八百由旬,此鳥王惟能取卵胎濕生之龍,不能取化生龍。
  四化生,居樹北面,欲取龍時,令水開一千六百由旬,彼諸龍等,皆為此鳥王之所食啖。」
  緊那羅,華言「疑神」,似人而頭有角,故呼為疑神,亦是帝釋樂神。
  摩睺羅伽,華言「大腹行」,是地龍,即是大蟒神蛇。
  人,即世間之人。非人,即諸鬼神等眾。楞嚴皆指八部鬼神不樂本倫,思欲脫出。
  問:龍下七趣,雖皆具有神通福德威力,而各有各的苦惱,是故多欲脫出,而天趣純樂超勝,為何反更舍勝而求劣呢?
  答:人身易修道故,如裴公雲:「可以整心慮,趨菩提,惟人道為能。」且人有三事勝過諸天,如大毗婆沙論雲:「一能勇猛,諸天眈嗜欲樂,不復進修,是人雖不見當來之果,而能修諸苦行,精進不怠,是能勇猛勝諸天。二能憶念,諸天耽嗜欲樂,慧性常惛,是人能憶記曩久所作所說之事,了了分明,悉無忘失,是能憶念勝諸天。三能梵行,諸天耽嗜欲樂,不復增修善業,是人初發心時,能種殊勝善根,受持戒律,行業清淨,是能梵行勝諸天。」
  依此推之,天尚不及人間,何況其餘諸部。是故要修梵行,必生人間,因人間苦多樂少,易慕出離,易染道跡,修行者多,得道者眾,是故彼等欲脫本倫,想入人倫,其意在焉。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記:此應執金剛神身。金剛神,據天傳雲:「金剛密跡天,此天手執金剛寶杵,識達如來一切秘密事蹟。往昔有王,生一千有二子,千兄同詣佛所,發心修道。一弟發願,若千兄成道,我則為魔惱害之。一弟發願,我為力士,護千兄法,即金剛神,領五百藥叉神,皆是大菩薩,居妙高峰,於賢劫千佛中俱護其法。」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記:此乃結德勸供。以種種形一句,是明菩薩所示現之身無量,實不僅此三十二應。現在三十二應,亦不過指其易見而說。
  游諸國土一句,是明菩薩所示現之處廣闊,實不止此娑婆一界,而娑婆之外,還有十方世界。
  度脫眾生一句,是明其所度眾生無量。菩薩身遍十方,所度眾生當必廣闊,此是理所必然。總之菩薩既能成就如是功德,廣度眾生,神化莫窮,妙應無方,是故汝等眾生聞風瞻辨,應當一心供養。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記:此文乃回答無盡意所問菩薩游于娑婆國土一句,娑婆國土向稱五濁惡世,此原因,是娑婆世界有眾多苦難危險怖畏,菩薩能在此怖畏世界中,以無畏精神施諸眾生,是故此處眾生都號他施無畏者。楞嚴第二不思議文雲:「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記:無盡意問觀世音菩薩顯應之力,佛將菩薩三十二應回答,遂感無盡意發起至誠之心,將自己頸上所飭寶珠瓔珞取來供養,而此種發心,誠為難得,此足見當時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一位什麼菩薩。
  解頸眾寶一句,在頸即是身上所飭之物,今而言價值百千兩者,即是表物件極其貴重,如此貴重物件尚能施與,何況其他物件。仁者,乃賢義,孟子雲;「仁,人之安宅也。」又雲:「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故賢達之人,皆可稱為仁者。現在無盡意不言財施而言法施者,此實有深義在,因無盡意已破我法二執,體達能施和所施皆空,他以不希求而不住相佈施,故他所施之物,也就屬之法施,然而此種法施,非是博地凡夫所能達及也。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湣我等故受此瓔珞。】

  記:觀世音菩薩不受之意,據指掌疏說,有兩種意義:「一既對於佛,佛不命受,不敢受故。二現從頸解,受之非義,不宜受故。」有此兩種,故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無盡意下,即是無盡意自述供養心意,意是他之供養佈施,非是他個人為求福利佈施,實是為大眾共同而求福利佈施,所以無盡意說是哀湣我等。然而無盡意重請之意,據指掌疏亦有兩重意義:「一為表誠懇,望佛轉致,令其心受。二為眾而施,為眾而受,無傷於義。」無盡意既然如此誠懇,菩薩安得不受,故楞嚴第三不思議文雲:「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湣。」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此瓔珞。】

  記:爾時,就是無盡意求請而觀世音辭卻之時。佛勸觀世音納受其意亦有三:
  一受他物,此可使他心意滿願,而不失他此番誠懇之心。
  二受他物,此不但可使他滿願,而且可利益在會天龍八部四眾弟子。
  三若不受,此不但使他大願不遂,利益不成,而且對汝觀世音自己之自利利他兩者俱損,此非汝觀世音之所當為。因有此三種,故佛勸他應當納受。

【即時觀世音菩薩,湣諸四眾,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記:即時,即是佛勸觀世音菩薩納受之時。現在不言湣無盡意者,此正顯無盡意實為大眾而佈施者,是故觀世音所受亦是為湣此大眾而受,故言湣諸四眾。分作二分下,是明其觀世音體達三輪體空,由無相受,由無相施,因佛是無上法王,福德具足,施之必更獲功果,故當奉供。且觀世音自從無量劫以來,上供諸佛,下施眾生,常作如是供養,如楞嚴第四不思議文雲:「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旁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現在觀世音菩薩以一分供養釋迦如來,以一分供養多寶佛塔,此是表其菩薩供養平等。
  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能仁」故而不住涅槃,以「寂默」故而不住生死。
  案:大論雲:「釋迦文佛,先世作瓦師,名大光明,爾時有佛,名釋迦文,到瓦師舍寄宿,瓦師以草座燈明石蜜三事奉佛,發願雲:『我於當來作佛,如今佛名無異。』故今作佛,亦號釋迦文。」
  多寶佛塔,據寶塔品雲:「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祗世界,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

  記:此是應問結答。自在神力一句,即指上面四不思議妙作,菩薩以神通妙作,不假有為作意,隨機應現,任運自在,故雲自在神力。
  游於娑婆一句,菩薩十方世界普現,而今單言游於娑婆,此因娑婆眾生煩惱深重,怖畏尤多,人習慳貪之風,物少福慧之報,正適菩薩慈懷度生,尋聲救苦,且娑婆眾生與此菩薩特有因緣,故菩薩常在此娑婆遊化。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分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記:此下再出重頌。梵語祇夜,華言「應頌」,亦翻「重頌」,是應前文重宣其義,此不是「孤起」之頌,故雲「重頌」。此下頌文,什公無譯,後諸古德,皆說此頌梵本中有。據續高僧傳雲:「此偈是闍那崛多尊者所譯,智者出時,此偈尚未行世。」然什公不譯,此亦未知其意,而今行世,是依據隋本補入。
  世尊下,無盡意重問其得名所以。首句贊佛,佛是人天中尊,眾聖之王,妙相具足,萬德莊嚴,起信論雲:「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如是莊嚴,種種具足,故雲妙相具。
  佛是一切智人,能知菩薩之事,而此菩薩位鄰亞位,唯佛能知,現在無盡意欲使在會大眾深明菩薩名義,故重申啟問,請佛重說,故雲重問彼。
  佛子下,正問其名,然菩薩名義,品題已有詳釋,玆不煩贅。佛子意義,據華嚴疏有三種區別:「一外子,謂諸凡夫未曾入道,未能紹繼佛種,是名外子。二庶子。謂聲聞緣覺,但稟小乘之教,生於法身,不從如來大法生故,是名庶子。三真子,謂大乘菩薩,稟教如來大法,生於法身,是名真子。」又本經雲:「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曆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記:無盡意既然如此誠懇,請佛重說,佛安得不說,故雲偈答無盡意。此兩句乃經家敘置,意是贊佛德。汝聽觀音行句,是總以誡審諦聽,意是聽佛說法、必沉靜細心,而且觀音勝行,在因是以「聞思修」三慧而修,在果是以隨機應變,此非粗心人可能聽入,故宜沉靜聽之。
  善應諸方所句,是明應化周遍。今言善應者,乃是不動本際而遍十方,一身不分而眾機皆應,故雲善應。然而,若分身勞形,成有所作,十方國土,感而不能頓周,刹那之間,時而不能遍應,此種皆不能稱為善應。諸方所,即三世間,此乃有情世間也。
  弘誓曆劫兩句,是明願力深遠。菩薩塵劫以來,發大誓願,廣度眾生,令諸眾生得入涅槃。菩薩誓願弘深,故喻大海,塵劫求化,力不可測,故雲曆劫不思議。
  侍多發大兩句,是明菩薩往昔勝因。菩薩既經塵劫,所侍諸佛亦必眾多,親承面睹,得佛教化,故所發之願亦是清淨大願,此大願即是唯求作佛,心無二想。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記:菩薩既經塵劫,誓願弘深,中間所侍諸佛,所見諸佛,自然必多,現在不能總舉,故雲略說。
  聞名下,正明菩薩感應。菩薩常處娑婆,隨有機求,隨處即應,此謂「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眾生之能感,是以三業敬誠,菩薩之所應,是以悲懷為應,眾生聞名能稱,是以口業為感,見身能禮,是以身業為感,心念能觀,是以意業為感,如此機能,菩薩皆能隨機感應。若如眾生未出苦者,令他出苦未解脫者,令他解脫,未成熟者,令他成熟,未增長者,令他增長,未證入者,令他證入,總之眾生有所求有所念,皆不落於空過,而且能滅一切眾生諸有苦。諸有苦,即是三界二十五有。
  問:三界何稱為有呢?
  答:三界眾生,有生有死,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不亡,故曰有。
  二十五有即四洲為四有,四惡趣為四有,六欲天為六有,梵天為一有,無想天為一有,五那含天為一有(梵語具雲阿那含,華言「不還」,謂四禪天中之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亦名五淨居天,此之五天,名位雖別,皆第三果聖人所居,故通為一有。)四禪天為四有,四空處天為四有,以此共為二十五有,各有執著,故名為有。例如外道計梵天王為生萬物之主,計無想天以無想心為涅槃,計五那含天為真解脫,以有計著,必有諸苦,故名有苦!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記:此下別說,先頌免火難,假使,是假設之辭,假使有人被推落火坑時,是人若能至誠稱念觀音聖號,而火坑即刻變成蓮池。
  案:傳雲:「山陽陳國卿,兄弟三人同舍,國卿好善,晨夕虔誦觀音神咒。一夜,房中失火,國卿被白衣大士救出,二弟乃是『平時不燒香,臨死抱佛腳』之流,遂致罹難。」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記:此頌免水難。或是有人被大風所吹,漂溺大海,為諸魚龍惡鬼所難,是人若能至誠稱念觀音聖號,是時諸惡鬼不得為患。
  案:慈林集雲:「清彭一乘居士,南海人,康熙年由五羊回家,中途遇暴風覆舟,諸伴善浮水遂得至岸。一乘因在艙內不得出,但一心稱念觀音大士,忽覺有人牽其手,至水面船篷,隨風漂至岸畔,岸人見白衣大士用篷垂救。」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記:此頌免山峰難。梵語須彌,華言「妙高」,此山在大海中間,四面皆海,極高極危,上臨虛空,下瞰大海,此山非人間可到。現在拿來譬喻,意是由此山峰推落,死必無疑,如此危險,菩薩尚能施救,何況其餘小難?
  為人下,此人不是怨就是賊,而怨賊之人才敢用此兇殘,制人死命,而被推之人,登時若能稱念觀音聖號,仰賴大士威力,雖處高峰,亦如身處虛空,安然無恙。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記:此頌免金剛山難。惡人,亦是怨賊之類。假使有人被惡人追逐,突墮金剛山,據阿含雲:「三千大千世界,複有大金剛山,繞大海水,金剛山外,複有第二大金剛山,二山中間,窈窈冥冥,有八大地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如此墮落,必然粉骨碎屍,死無疑義。如是之人若能一心稱念觀音聖號,便得解脫。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

  記:此頌免賊難。設或有人遇諸怨賊劫奪圍繞,勢必加害,而被害之人能以一心稱念觀音聖號,而諸怨賊各各鹹起慈心,悅形相對。
  案:高僧傳雲:「隋那連那梨耶舍,華言『尊稱』,路逢山賊,一心稱念觀音神咒,山賊對目不見,以後尊者譯經之暇,常述神咒,立功最多。」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記:此頌免臨刑難。設或有人突犯國法,或入仇門,以致身罹刑場,壽欲終際,是人若能一心稱念觀音聖號,藉大士慈力,刀斬一一段壞,畢竟不為所害。
  案:法華感通雲:「清指一大師,少時遇見異僧,戒曰:『子將有大難,能持大悲聖號可免。』以是師矢心受持。崇貞年間,果然獻賊大破光山,屠殺于師,白刃忽自斷壞,強賊大異,於是免死,後遂出家。」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記:此頌免囚獄難。設或有人干犯法律,或遭屈陷害,囚禁囹圄,受諸刑縛,是人若能一心稱念觀音聖號,此諸刑具自然解脫。
  案:法苑珠林雲:「唐董雄於貞觀年間為大理丞,幼奉佛吃齋,因助李仙童事,與王忻等數十人同系牢獄。雄一心專念普門品,鎖自解落地,以是脫牢。」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記:此頌免毒藥難。毒藥乃是毒人物件,而今更加咒詛,定必百發百中。咒詛一法,乃是暗中求諸鬼神加害,如藥師經雲:「以惡咒術,而咒詛之,魔魅蠱道,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於今設或有人,被此毒藥咒詛加害,是人若能稱念觀音聖號,仗大士慈力,使諸毒藥咒詛不得加害,反而害彼自己。
  問:菩薩若救此害彼,豈非菩薩之心?
  答:菩薩有攝伏兩門,先用折伏門,今還著害自己,使他悔改修來,然後再用攝受門教化,令他漸漸解脫。
  案:譬喻經雲:「有清信士,初持五戒,後時衰老,多有廢忘。爾時山中有渴梵志從其乞飯,田家事忙,不暇看之,遂恨而去。梵志能起屍使鬼,召得殺鬼,敕曰:『彼辱我,往殺之。』山中有羅漢知,往詣田家,語言:『汝今夜早然燈,勤三自歸,口誦守口身犯偈,慈念眾生,可得安隱。』主人如教,通曉念念誦戒,鬼至曉,求其微尤,無能得害。鬼神之法,人令其殺,即便欲殺,但彼有不可殺之德,法當欲殺其使鬼者,其鬼乃恚,欲害梵志,羅漢蔽之,令鬼不見,田家悟道,梵志得活。」

【或遇惡羅刹,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記:此頌免羅刹毒龍惡鬼難。羅刹諸鬼,乃食人鬼魅,惡龍毒氣,乃傷生害物,此等均是不善之類。設或有人遇見此類,能以一心稱念觀音聖號,是諸毒龍惡鬼皆不敢近視加害。指掌疏雲:「智光所照,慈力所護,羅刹龍鬼,不敢加害。」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記:此頌免惡獸難。虎豹豺狼,皆是傷人害命之物,故吾等宜遠離之。設或有人遇見此等惡獸追逐圍繞,是人若能稱念觀音聖號,此等惡獸皆疾走遠方。指掌疏雲:「名號才稱,威神即至,惡獸解圍,疾走遠方。」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記:此頌免毒蛇難。蚖蛇即蝮蠍之類,蝮它的形狀,長尺餘,頭大牙毒,全身皆灰暗色,有褐色斑紋,至尾部短小,一名虺蛇。蠍,它的形狀,體多環節,青黑色,長約三寸,有八足二[+],尾末有鉤刺,螫人注毒,往往可斃人命。搜神記雲:「蠍,俗名蠍虎,北方有之,南方則無,人若觸之,則尾上有毒,最能傷人。唐開元間,有主薄以竹筒盛之,帶過江南,故南方亦嘗嘗而有。」
  又「嶺南蒙岫山中有蛇,見人輒碎為片片花塊,行人不知,捉其一塊,則皆合集齧人。北方有蛇,能呼人名,人苟應之,夜來食人腦髓。」
  今言氣毒煙火然者,是喻此等之蛇,毒氣熾盛,猶如煙火燒燃,螫手當斬手,螫足當斬足,如是有人遇見此類毒蛇侵害,若能一心稱念觀音聖號,此等毒蛇自當尋聲旋還。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記:此頌免電雹難,黑雲滿天,雷電交作,大雨傾盆,雨雹降沙,如是此等天色,均是不祥之兆。此謂「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災孽。」吾人若見此種災患,若能一心稱念觀音聖號,賴大士慈力,使此災患消滅。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記:此頌總結上文。世間之苦,固然不止上面所說。然而現在簡單來說,眾生所受之苦,總不出身心兩者,身所受不出「生老病死」之苦,心所受不出憂悲苦惱之苦,現在稱為被困厄者,此即被諸貧窮環境所迫,或遭遇多年纏病所困!貧窮之苦,固屬一部分窮光蛋所受,而「生老病死」之苦,殆不分貧窮貴賤,所以此等諸苦,其性逼迫,皆能侵害吾人身心!若以觀音妙智之力,即能化滅,轉患成福,使諸眾生離苦得樂,故雲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

  記:此頌廣顯菩薩應化十方。菩薩因中廣修方便,果證圓滿具足神通。此神通揀非小乘六種神通,乃是菩薩圓滿無盡之廣大神通,菩薩以無作神力,起諸妙用,任運自在,施用無窮,故雲具足。菩薩從體起用,以方便智教化眾生,令諸眾生皆各離苦得樂,同至圓滿菩提,故雲廣修智方便。十方下,是明菩薩教化廣闊。然而十方國土,塵塵刹刹,有機所感,隨機即應,故雲無刹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記:此頌能滅眾苦。種種,即是很多,諸惡趣,即是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此三惡道,乃是罪障深重,而感斯報。例如地獄常受火山蕩鑊,焦身沸髓之報。餓鬼積劫不聞漿名,常受饑渴之報。畜生常受刀屠宰割鞭撻之報。以至人中常受「生老病死」之報。此等之苦,以觀音大悲願力,十方普應,使此惡趣漸漸消滅。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記:此頌五觀應化之本。上面菩薩能滅眾生之苦,乃是端賴此五觀啟化。菩薩先用真觀,觀察眾生罪性本空,皆不可得,由是再起清淨觀,照見眾生自性清淨,離諸垢染,無有一塵,無有一法。然眾生所污染者,因其不達本體,妄起無明,造諸惡業,是故菩薩再起廣大智慧觀,照破眾生煩惱惑業,滅諸眾生無明癡暗,然後再起悲觀,拔除眾生悲苦,又起慈觀,令其眾生皆得安樂。如此菩薩恩惠如天,是故一切眾生應該常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記:此頌光能破災暗。上面五觀是因,此中無垢慧日是果。菩薩二死永亡,五住究竟,(五住,即五住地惑。華嚴隨疏演義鈔雲:五住者,謂三界見惑為一住,三界思惑分為三住,根本無明為一住,共成五住也。由此五惑,能令眾生住著生死,故名住地也。一一切見住地惑,一切見者,即三界分別見惑也。謂諸眾生,由意根對法塵分別,起諸邪見,住著三界,故名一切見住地惑。二欲愛住地惑,欲愛者,即欲界思惑也。謂諸眾生,由五根對五塵境起貪愛心,而於欲界住著生死,故名欲愛住地惑。三色愛住地惑,色愛者,即色界思惑也。謂諸眾生不了此惑,住著色界禪定,不能出離,故名色愛住地惑。四有愛住地惑,有愛者,即無色界思惑也。謂諸眾生不了此惑,住於禪定,不能出離,故名有愛住地惑。五無明住地惑,無明者,即根本無明惑也。謂聲聞緣覺未了此惑,沉滯真空,即住方便土,大乘菩薩方能除斷,由餘惑未盡,住實報土,故名無明住地惑。)故所放之光,是無垢清淨光,此清淨光猶如慧日懸於虛空,能破眾生煩惱黑暗,並伏世間風災火難。然此風火災難,是由眾生煩惱所集,無明所致,今內之煩惱既除,外之災難自滅,故雲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記:此頌悲體能滅惱焰。悲體,即菩薩大悲之體,亦是如來清淨法身理體。菩薩不禁大悲以無體之中而權現之體,所以此體乃是菩薩大悲所現,故雲悲體。菩薩既以悲心權現,亦必假之戒德莊嚴其身,三聚無缺,然後方可震動眾生煩惱心緒,破除眾生煩惱執著,故雲戒雷震。然之菩薩悲心既起,慈意亦發,運起無緣大慈遍緣法界眾生,猶如妙大雲遍覆虛空,普蔭一切,故雲慈意妙大雲。
  甘露,乃是不死神藥,如眾生飲之,必悟無生,能消滅煩惱火焰。義疏雲:「諸天不死之神藥,所宣至理,解必無生。」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記:此頌消散諍訟怖畏。娑婆世界眾生一向以來諍訟打仗著名,所以往往有所不能糾決之事,不是公庭,就是鬥爭,此是娑婆世界眾生特有家風。今言諍訟軍陣皆稱為怖畏者,猶如諍訟未決,勝負未知,寒心吊膽,時刻恐慮,興師討伐,身臨戰場,命懸如絲,此等皆是可驚可怖之境,故雲怖畏。
  念彼下,如是吾人遇見此等境界,若能一心稱念觀音聖號,此等宿怨災患,就能消滅。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記:此頌勸眾生常時勤念。菩薩說法稱為妙音者,乃是菩薩所說之法,不落於空,不落於有,空有不偏,即是中道之理,故雲妙音。雖而不偏於空,不偏於有,但又能空能有,雙照二邊,真俗圓融,理事無礙,於出世間說三賢十聖之法,於世間說五戒十善之法,故雲觀世音。而所說之法,皆是清淨無染,超出凡塵,故雲梵音。眾生有求必應,不失時機,應以何法得度者,即以何法而說之,總之菩薩說法不失眾生機宜,故喻海之潮音。菩薩說法,乃是清淨妙法,超於情想,絕於心慮,世所不及,故雲勝彼世間音。而此菩薩用以五音說法,端在利益眾生,是故一切眾生應當一心常念。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記:此頌勸眾生勿生疑慮。華嚴雲:「信為道源功德母。」故學佛人重以「信」,「信」立則本固,本固則道生焉。魏征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根不固,則木不長,源不浚,則流不遠。」信然矣,學佛人須自諦審。上面所說菩薩一切殊勝功行,都是屬於事實,汝等聽後,須應發起殷實信心,勤成此道。須知菩薩早已斷一切煩惱惑業,親證清淨聖智,確能拔除一切眾生煩惱苦厄,堪作一切眾生依怙,是故汝等應當誠實信奉,念念勿生疑慮。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記:此頌舉德勸禮。菩薩堪可稱為淨聖者,此乃他具一切清淨功德故。而菩薩是果後行因,所具功德當與佛等,故雲具一切功德。
  菩薩是眾生之依怙,視一切眾生,猶如赤子,此菩薩慈心之極,故雲慈眼視眾生。菩薩久修萬行,上供諸佛,下度眾生,福聚如海,是故一切眾生應當供養頂禮。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記:持地菩薩特起讚歎聞品功德,照古德所解,前以無盡意當機,乃明耳根圓通持經,其意無盡。今以持地結證,乃顯圓通法門不離一切眾生常住心地。
  爾時,即是佛說頌之後而持地菩薩起座之時。持地據寶曇經說:地有十義:
  「一廣大義。(菩薩發廣大之心,非是一般焦芽敗種所發之心,故雲廣大義。)
  二眾生依義。(菩薩能作一切眾生依止故。)
  三無好惡義。(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或好或惡皆無分別故。)
  四受大雨義。(諸佛所雨大法,菩薩都能領納信受。)
  五生草木義。(菩薩修行用工,能生長一切善根功德。)
  六種子所依義。(菩薩不但自己發心,而且能令一切眾生發心,為一切眾生所依托故。)
  七生眾寶義。(菩薩能生出諸善法,利益眾生,如寶濟貧。)
  八生眾藥義。(菩薩以出世法藥,能療一切眾生煩惱惡病。)
  九風不動義。(菩薩以出世法忍自樂,不為世間八風所動。)
  十師子吼不驚義。(菩薩根器深重,志期菩提,聞佛所說無上大法,不驚不疑,皆能堅實信受。)」
  此十義,足彰菩薩名稱。又據楞嚴二十五圓通菩薩自陳文雲:「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毗舍浮佛現在世時,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于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成無上道。」菩薩因此而得圓通,故名持地。
  菩薩聽佛說觀音殊勝妙行,特為起座白佛讚歎,意是若有眾生聞此觀音普門品時,此人應當讀誦禮拜受持供養,當知是人決獲功德不少。今而言自在業者,即上面之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此等皆是菩薩盛德之業,自在任運,不假思慮,遍緣法界,不為一切所礙,故雲自在。以是菩薩乘此自在之業,權現十法界身,普門示現,當知此等皆是菩薩神通力者。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記:此是在會大眾聞法發心。佛說此品之後,當時在會大眾有八萬四千眾生皆發菩提心,仿學觀音勝行。今言八萬四千者,意有所表,因眾生煩惱之數共有八萬四千,故佛所說法門亦有八萬四千波羅密法門,今轉眾生八萬四千煩惱而成八萬四千波羅密法門。無等等,是說其法唯佛獨證,三身已圓,四智已滿,無有一法可能超過其等,故雲無等等。
  阿耨多羅,翻為「無上」,三藐,翻為「正等」,三菩提,翻為「正覺」,合雲「無上正等正覺」,是佛萬德洪名之號,超過九界,三界極尊。
  若以三德合配,「無上」是法身德,法身理體,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一切諸法,無有超過其上。
  「正等」是解脫德,正是方正,等是平等,以解脫不為煩惱所染,本自方正,不為生死所遷,本自平等。「正覺」是般若德,正揀偏邪,覺顯明了,以般若之法,能覺諸法性相,真妄虛實,揀非凡小偏覺,及外道邪覺。
  此三身三德,乃是如來證極之法,惟佛獨得受用。今之在會八萬四千眾生能發是心,志期菩提,實不負如來此番苦口婆心,叮嚀告誡,現在成佛有人,而是如來此肩大法,不憂無人承擔,此後佛種繼續不斷,普門之風益更振世,觀音之德顯然昭彰,今之如此豐收,實不負無盡意之假問,而釋迦如來此番苦口婆心之垂答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