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3/21 08:48:5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3/21 08:45:11   編輯部 報導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六

妙法蓮華經

隨喜功德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六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何謂隨喜?隨是隨順。隨事隨理,隨權隨實。喜是喜慶。慶因慶果,慶倖奉行佛法、弘揚佛法。詳言之,隨事就是隨順事相;隨理就是隨順理性。理就是實相的理體,法界的本性。法界本性,不出現前一念心。現前一念心,就包括法界性和法界體。現前一念心,隨法界的功德,所以說隨喜功德。

佛的本體就是理,佛的理也就是法身。佛出世來教化十方一切眾生,這是事。由理而隨事,由事而隨理,這叫做理事無二。事不離理,理不離事。看起來是兩個,其實是一個,看起來是一個,又可以分為兩個,所以說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就是中道之理。

隨權隨實的功德,就是佛所說權的功德隨喜,佛所說實的功德隨喜。自己有了這種善因,才能聞到妙法,這是喜慶的因,而能遇到這種妙法。遇到妙法之後,專心修持,將來就會得到菩提果。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法華經隨喜者。得幾所福。而說偈言。

在前邊分別功德品說完之後,就在這個時候,彌勒大菩薩便對釋迦牟尼佛說:世尊!假使有持五戒修十善的男子和女人,他們聽聞妙法蓮華經,而隨喜功德,請問能獲得多少福德?彌勒大菩薩又說一首偈頗,向佛請教。

世尊滅度後    其有聞是經    若能隨喜者    為得幾所福

在世尊您入滅之後,將來有人聽聞妙法蓮華經,能在一念之間隨喜功德。那麼,這個人能獲得多少的福德?請世尊慈悲,開示一番。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余智者。若長若幼。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

這時候,釋迦牟尼佛告訴彌勒大菩薩說:阿逸多(無能勝)!如來入涅槃之後,除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此四眾之外,如有智慧的人(他們在往昔時,曾經種植善根,所以今生聰明),無論是年老,或是年幼的人,在法會中聞法華經隨喜之後,從法會出來,到其他的地方去,為人解說此經的義理,能獲得不可思議的福德。

若在僧坊。若空閒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裏。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複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輾轉至第五十。

或者在僧人所住的地方,或者在深山穹穀的寂靜處,或者在城邑、巷陌、聚落、田裏等處。其人將在法會所聞的佛法,為父母、宗族、親戚、朋友、知識們,隨著自己所知道的力量,為他們解說妙法蓮華經的義理,令他們種善根,得到隨喜功德的利益。

這些隨喜經典的人,聽了之後,再輾轉教化其他人,為他們解說經中的義理。這些人再輾轉教化其他人亦令他們隨喜功德。如是輾轉教化,乃至第五十個人的時候,其人所得到的福德,也有不可說那麼多。

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善功德。我今說之。汝當善聽。

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阿逸多!輾轉的教化到第五十個善男子或善女子,他們隨喜的功德,我現在為你說一說。你應該聚精會神地聽不可忽略。

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與之。

假使有四百萬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有六趣(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和四生(胎、卵、濕、化)的眾生。有胎生(胎因情有),有卵生(卵因想生),有濕生(濕以合感),有化生(化以離應)。總之,胎卵濕化,皆是所感的業果;情想離合,皆是能感的業因。

胎生:乃因親愛之情而生(四肢的走獸)。卵生:唯以亂思之想而生(二肢的飛禽)。濕生:嗅香貪味,附合而感(昆蟲)。化生:厭舊喜新,托彼而應(蝶蛾)。這是欲界的眾生。有形是色界的眾生;無形是無色界的眾生。有想是無色界,空識二無邊處的眾生。無想是無所有處的眾生。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想非非想處的眾生。這是九種眾生的名稱。

無足的眾生是蚯蚓等類,二足的眾生是禽鳥等類,四足的眾生是獅虎等類,多足的眾生是爬蟲等類。只要在眾生數中都算。有人為求福報,隨順這些眾生所愛娛樂之具,統統佈施於他們,令滿足所求的欲望。

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諸妙珍寶。及象馬車乘。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

所有的眾生,皆佈施滿閻浮提的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等的一切微妙珍珠寶石。以及象、馬、車乘,和用七寶所造的宮殿樓閣等物。凡是眾生有所需要,這位元元大施主皆盡其所有而佈施之,絕不慳吝。

是大施主。如是佈施滿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發白麵皺。將死不久。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

這位大施主,又佈施七寶,又佈施車乘,又佈施宮殿給眾生。人間的人,鮍行要乘車船;天上的人,旅行要乘宮殿。換言之,天人坐在宮殿中,可以到處去旅行,其速度比現在的火箭還要快。有人打妄想:宮殿怎可以行動呢?這種境界,等你證得五眼六通的時候,自然而知。這不是神秘的事,而是普通的事,只要用功修行,努力參禪,很快就實現了。

這樣的佈施,經過了八十年。這位大施主做這樣地觀想:我已經佈施眾生娛樂之具,皆隨順他們的心意。他們想要什麼,我就佈施什麼。然而這些眾生已衰老了,到了風燭殘年之期,年齡已超過八十歲,頭髮斑白,臉上有皺紋,不久就要死去,來日不多。我應當以佛法來訓導他們,令他們及時修行,脫離苦海,皆生淨土。

即集此眾生。宣佈法化。示教利喜。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舍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于汝意雲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

這位大施主觀想之後,即刻召集所有的眾生,宣佈佛法,指示、教導他們,令得到佛法利益,而生歡喜。這些眾生很快便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在不久的時間,有的證得須陀洹道果(初果),譯為預流。入聖人法性流,逆凡夫六塵流。不同流合污,身心清淨,不為境界所轉。已斷盡欲界八十八品見惑。當有七番生死,才能證得四果無學位。有的證得斯陀含道果(二果),譯為一來往。到人間和天上各受生一次,已斷欲界思惑前六品。在三界有九地,每地有九品思惑,共計八十一品思惑。有的證得阿那含道果(三果),譯為不來,不來欲界受生死。已斷盡欲界(五趣雜居地)思惑後三品,尚有色界及無色界七十二品思想未斷。有的證得阿羅漢道果(四果),譯為殺賊,就是殺煩惱賊。又譯為應供,就是應當受人天的供養。又譯為無生,就是不受生死的果報。

阿羅漢的境界,把三界一切有漏,皆已斷盡,所謂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在深妙禪定中,皆得自在。又具足八解脫。何謂八解脫?就是捨棄三界的貪愛,解脫系縛的八種禪定。1、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2、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3、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4、空無邊處解脫。5、識無邊處解脫。6、無所有處解脫。7、非想非非想處解脫。8、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

佛對彌勒大菩薩說:在你的意思之中,應該怎麼樣?這位大施主,他所得到的功德多不多?

有人問:何謂九地?

答:在欲界有一地,名叫五趣雜居地。就是天、人、畜、鬼、地獄五種眾生所雜居的世界。在色界有四地:1、色界初禪天,名叫離生喜樂地。因為離開欲界的受生,所以心中覺得又歡喜又快樂。2、色界二禪天,名叫定生喜樂地。因為從定中生出一種無比的歡喜,而得快樂的境界。3、色界三禪天,名叫離喜妙樂地。已離開粗的歡喜,得到微妙的快樂。4、色界四禪天,名叫舍念清淨地。捨棄三禪的妙樂念頭,身心清淨,一塵不染。在無色界有四地:1、空無邊處地。雖然沒有身形的感覺,但有心識作用。2、識無邊處地。前六識完全滅盡,只有後二識存在。3、無所有處地。第七識制伏了,只有第八識存在。4、非想非非想處地。定力控制第八識,不能活動為非想。定力不足,第八識又活動為非非想。不動,則無生死;有動,就有生死。

總之,將三界劃分為九個地區,作為修行者進步的標準,按部就班向上修行,用功到相當的成就,就向上升一階段。超過九地之範圍,便證四果阿羅漢或初住菩薩,結束了分段生死,尚須斷變易生死。修到等覺菩薩位,還有一分生相(變易生死)無明未斷。如果斷盡,即到妙覺果位(佛果)。可是菩薩不想斷最後一分無明。為什麼?因為菩薩發心,倒駕慈航,普度眾生,所謂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彌勒菩薩對佛這樣地說:世尊!這位施主的功德很多。為什麼?因為他不但佈施眾生一切樂具,況且又能令一切眾生證得阿羅漢果,所以說功德是無量無邊。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于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釋迦牟尼佛告訴彌勒菩薩說:我現在分別明白對你說這種道理。這位大施主,他用一切樂具,佈施給百萬億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中六趣眾生。又令這些眾生,皆證得阿羅漢果位。他所得的功德,不如輾轉到第五十個人,他所聽到法華經一偈頌,隨喜功德的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一分。乃至用算數來計算,用譬喻來形容,也無法能知道究竟有多少?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輾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複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佛又叫一聲:阿逸多!像這個第五十人,他輾轉聽到法華經,發隨喜的心,尚且能獲得無量無邊阿僧祇那樣多的功德。何況最初第一個人,他直按在法會中聽法華經,發隨喜心,他的功德,當然比間接聽到法華經(第五十個人)的功德,更要殊勝。縱使無量無邊阿僧祇,也不可相比擬的。換言之,在道場中聽法華經,隨喜功德不可說,不可說,也就是說也說不出來,究竟有多少。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若坐若立。須臾聽受。緣是功德。轉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珍寶輦輿。及乘天宮。

佛又叫一聲:阿逸多!假使有人仰慕妙法蓮華經的緣故,到僧人所住的地方,無論是坐還是站著,在很短的時間能聆聽法華經。因為有這種隨喜功德,到來生時,定能獲得上等的車象。或者生在帝王之家,乘坐珍寶的輦輿。或者生在天上,乘坐七寶的宮殿。

若複有人。於講法處坐。更有人來。勸令坐聽。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假使又有人,先在講法處坐,聆聽法華經。隨後又有人來道場,勸他坐下聽經,或者將自己的座位分給他一半,二人同坐一座。或者將座位全讓他坐,這個人的功德,等來生時,可以得到天帝釋(三十三天主)所坐之處。或者得到大梵天王所坐之處,或者得到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各位!如有人來佛教講堂聽經,要招待,幫忙找座位。假如有人沒有座位,可將自己的座位分一半給他,或者全部讓給他,將來必有福報。總而言之,凡是來聽經者,要招待,不可怠慢。不要像木頭人,不理不睬,令人生怯,下次不敢再來。要曉得,招待客人是禮貌,並非攀緣,這一點要弄清楚,不可混為一談!

阿逸多。若複有人。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往聽。即受其教。乃至須臾間聞。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利根智慧。

佛又叫一聲:阿逸多!假使又有人,能對其他人說:現在有講妙法蓮華經的道場,我們可以共同去聽經。那個人,受其勸說,在很短時間內,聆聽法華經。這個勸告的人和那個聽經的人,所得到的功德,等到來生時,能遇到總持佛法的菩薩,共同生一處,獲得六根聰利的智慧。

現在佛教講堂,正在講妙法蓮華經,你們可以告訴諸親好友,令他們來聽經,不但你們有功德,而且親友也沾法益,得到功德,種下善根,將來的福報,無可限量。

百千萬世終不喑啞。口氣不臭。舌常無病。口亦無病。齒不垢黑。不黃不疏。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縮。不粗澀。不瘡胗。亦不缺壞。亦不咼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無諸可惡。

在百千萬世之中,不得喑啞之症。口中不會吐出臭氣,身上不會放出臭味。修行人不講經說法,會患喑啞;修行人不嚴守戒律,會放臭味。若勸人聽經的功德,不患舌病,不患口病。牙齒不垢、不黑、不黃、不疏、不缺落、不參差、不彎曲,非常整齊而且潔白。

唇很端正,不向下垂,也不縮,也不粗澀,也不生瘡,也不缺壞,也不歪斜,也不厚大,也不黧黑,沒有令人討厭之處。有人的唇是天包地(上唇長,下唇短),或地包天(上唇短,下唇長),或是三瓣,或是吹火。這是前生好說是非,散播謠言之報。

鼻不匾□。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狹長。亦不窪曲無有一切不可喜相。

鼻子正直,也不塌陷,也不彎曲。臉色不黑,也不狹長,也不窪短,沒有一切令人不喜見之相。欲令六根莊嚴,多行善功德,不造罪惡孽。凡是五官端正的人,不問而知,是功德所致。

唇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這個勸說他人聽經的人,和被勸告聽經的人,皆得唇舌牙齒相好而莊嚴。鼻子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寬而平,好相具足,世世所生的地方,都能見佛聞法,生起信心,接受佛的教誨,也就是依教奉行。

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何況一心聽說讀誦。而於大眾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佛又叫一聲:阿逸多,你且看!只勸一人前往道場聽法,所得的功德,就有這樣多。何況專心聽講、讀誦,在大眾之中,又能分別為人解釋修行之法,其功德更為廣大!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願將前邊長行中的義理,用偈頌再說一遍。

若人於法會    得聞是經典    乃至於一偈    隨喜為他說

如是輾轉教    至於第五十    最後人獲福    今當分別之

假使有個人,他在法會之中,得聞妙法蓮華經,乃至對於一句偈頌,有所心得,隨喜對他人講說此偈之義理。這樣輾轉相教,傳至第五十人時,那個人所獲得的福報如何?我現在為你們分別說明,希望你們仔細的聽講。

如有大施主    供給無量眾    具滿八十歲    隨意之所欲

見彼衰老相    發白而面皺    齒疏形枯竭    念其死不久

舉例而說明,好像有位大施主,他用種種財物來佈施,供給無量無數的眾生,已經有八十多年的時間,他隨順眾生的需要,滿他們的心願。

這位大施主,見這些眾生已經衰老,頭髮白了,面有皺紋,牙齒脫落,形體枯竭,便曉得他們快要死了,遂生起憐湣之心,令他們脫離生死之苦海,到達涅槃四德之彼岸。何謂涅槃四德?就是常、樂、我、淨。

我今應當教    令得於道果    即為方便說    涅槃真實法

世皆不牢固    如水沫泡焰    汝等鹹應當    疾生厭離心

我現在應當教導他們修行出世的法門,令他們皆能得到阿羅漢的道果。即時為他們方便說,由生死此岸,經過煩惱的中流,直達涅槃彼岸的真實之法。

世間的一切事相,不是牢固不壞,皆是虛妄不實的幻化。好像水上的泡沫,轉瞬即逝。又像大地的陽焰,遠望似有,近視則無。你們要知道,統統是空的,不可貪戀紅塵,趕快厭離娑婆世界,回到原有的家鄉——常寂光淨土。

諸人聞是法    皆得阿羅漢    具足六神通    三明八解脫

最後第五十    聞一偈隨喜    是人福勝彼    不可為譬喻

這些眾生聽到大施主這種法之後,發心修行,後來統統證得阿羅漢的道果。他們具六種神通。何謂六神通?1、天眼通:能看見天人快樂的境界,又能看見地獄受苦的情形,好像看電視一樣的清楚。2、天耳通:不但能看見天人的行動,而且又能聽到天人的談話,好像聽收音機一樣的清楚。3、他心通:能知道他人心中所想的事,口中想講的話。4、宿命通:能觀察自己和他人在往昔的因緣和將來的因果。5、神足通:可以在定中行動,或者在空中行走,來去自在,任運自在,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6、漏盡通:就是掃除一切煩惱,沒有一切妄想。諸漏已盡,不受後有。外道只有五神通,而無漏盡通。

又具足三明和八解脫。何謂三明?就是1、宿命明。2、天眼明。3、漏盡明。也就是知道自身和他身宿世之生死相;又知道自身和他身未來之生死相;又知道現在之苦相,斷盡一切煩惱之智慧。三明在佛為三達,在羅漢為三明。智之知法顯了,為三明。八解脫已在前邊有所釋,不再贅言。

輾轉到最後那個人,已經是第五十個人,他聞到法華經只有一偈,而能隨喜功德,所得的福報比大施主的福報還要勝過百倍。這種福報簡直無法說盡,就是用譬喻來形容,也不能說明它的邊際。

如是輾轉聞    其福尚無量    何況於法會    初聞隨喜者

像這樣輾轉地聽經,尚且能有無量的福報,何況在法會中最初那個隨喜聽法的人,他的功德更大了。各位注意!凡是有講經說法的地方,隨喜參加,定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若有勸一人    將引聽法華    言此經深妙    千萬劫難遇

即受教往聽    乃至須臾聞    斯人之福報    今當分別說

假使有人能勸說一個人,引導他來到道場聆聽妙法蓮華經,應當對他說:妙法蓮華經是最深奧最微妙的經典,在百千萬劫中,難遭難遇的經典。換言之,不容易遇到有人講解法華經的機會。所以我勸你們要隨喜聽經,無論何人講何經,在可能之範圍內,要參加法會,受益匪淺。有飯可以不吃,經不可以不聽,有這種的思想,才是標準的佛教徒。切記!不可一邊聽經,一邊打妄想。或者睡覺,或者張望,那就違背來聽經的本意。所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法師所講的經義,一概不知。為什麼?未曆耳根嘛!

這個人受他的教導,前往道場聆聽法華經,就是在很短的時間,而能專心聽講。這個人所獲得的福報,我(釋迦牟尼佛)現在分別來對你(彌勒菩薩)詳細的說一說。

世世無口患    齒不疏黃黑    唇不厚□缺    無有可惡相

舌不幹黑短    鼻高修且直    額廣而平正    面目悉端嚴

為人所喜見    口氣無臭穢    優缽華之香    常從其口出

隨喜聆聽妙法蓮華經的人,他所得的福報,世世沒有口患、牙齒不疏、不黃、不黑,非常整齊潔白。聖人有四十齒,凡夫有三十二齒,佛有四十齒。華嚴菩薩(唐澄觀國師)有四十齒。有何證明華嚴菩薩就是澄觀國師呢?

華嚴宗第四祖澄觀法師,又名清涼國師,他是唐朝七帝之師。他的相好而莊嚴,不但有四十齒,而且目有重瞳,夜間放光,雙手過膝,一目十行,天生異稟。他圓寂之後,印度有位證得羅漢果的僧人,來震旦(中國)弘揚佛法,續佛慧命,路過蔥嶺(帕米爾高原)的地方,忽見有兩個童子,淩空而過,這位僧人用神通制住二童子前進,乃問他們前往那處?所為何事?二童答:我們到震旦請華嚴菩薩的齒,擬在印度文殊堂供養。僧人又問:何人是華嚴菩薩的化身?二童答:澄觀國師。言畢,二童淩空而去。

這位羅漢來到長安(唐朝的國都),將此消息宣佈,奏明皇帝,准許開澄觀國師的棺,果然發現門牙少了二顆。由此大家才知澄觀法師是華嚴菩薩的化身,乘願而來教化眾生。

隨喜法華經的人,唇也不厚,也不薄,恰到好處。又不縮,又不缺,非常端正,沒有可惡之相。舌頭不乾燥、不黑色、不短小。鼻子又高又直,不斷不彎。額部既廣且平,所謂天庭飽滿。面如滿月,目紺青色,完全端嚴,這個人的五官莊嚴,人人歡喜見到他。他的口中沒有臭穢之味,常放優缽華的清香芬芳之味。因為常讀誦妙法蓮華經,故口吐芝蘭之香味。

若故詣僧坊    欲聽法華經    須臾聞歡喜    今當說其福

後生天人中    得妙象馬車    珍寶之輦輿    及乘天宮殿

假使有人想聽法華經,而到僧人所住之處,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聞此經,而生歡喜心;依教奉行,我現在為你說出他應當得到的福報。這個人死後,不是生到天上,就是生在人間。在人間可得到象馬車,或者得到七寶輦輿。在天上可得乘大宮殿,獲得這樣的福報。

若於講法處    勸人坐聽經    是福因緣得    釋梵轉輪座

何況一心聽    解說其義趣    如說而修行    其福不可限

假使能在講經說法的地方,勸人坐下聽經,由這種因緣所得的福報,將來可以坐帝釋天的座位,或者坐大梵天王的座位,或者坐轉輪聖王的座位。何況自己專一其心來聽經,能解說法華經的義趣,依照法華經所說之法去修行,所得的福報是不可限量!

妙法蓮華經

法師功德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六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何謂法師?淺言之,精通佛法,為人之師。法師有五種:1、受持法師:對於佛法,受之於心,持之於身,嚴格實踐。2、讀經法師:對著經本而念為讀。每日以讀經為修持。3、誦經法師:背著經本而念為誦。每日以誦經為修持。4、解說法師:為眾生解釋經義,說明道理,令眾生依法修行。5、書寫法師:恭敬書寫經典,或供於塔廟,令眾生禮拜,多種善根。或印成經卷,流通於世,令眾生讀誦,照經義去行。親手書寫經典,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有首偈頌謂書寫及供養,施他令彼讀,受持正開演,講說與思惟。有這樣的功德,才能為人之模範,受人之恭敬,而稱法師。

具足這十種德行,就是大法師。是那十種呢?就是1、善知法義。2、能廣宣說。3、處眾無畏。4、無礙辯才。5、巧方便說。6、法隨德行。7、威儀具足。8、勇猛精進。9、身心無倦。10、成就忍力。

何謂功德?惡盡言功,善滿曰德。也就是修功德有所得。又可以說,功是指行為的善而言;德是指心理的善而言。總而言之,福利之功能,得為善行,為之功德。

這一品是說明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蓮華經的功德,能令六根清淨,有六根互用之功能。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釋迦牟尼佛說完隨喜功德之後,在這個時候,乃告訴常精進菩薩大菩薩說:假使受五戒的男人,受五戒的女人。或者受比丘戒的男人,受比丘尼戒的女人。或者受菩薩戒的男人,受菩薩戒的女人。他們能受持妙法蓮華經,或者是讀、或者是誦、或者是解說、或者是書寫。這個人,可以得八百眼功德,可以得一千二百耳功德,可以得八百鼻功德,可以得一千二百舌功德,可以得八百身功德,可以得一千二百意功德。

我們人的六根,每一根都有一千二百功德,在前邊有三百功德,在後邊有三百功德,在左邊有三百功德,在右邊有三百功德,合計有一千二百功德。有人問:既然每一根有一千二百功德,為什麼眼隋只有八百功德呢?因為眼睛所見不圓滿,見前不見後,見左不見右,所以只有八百功德。耳朵可以聽到前後左右的聲音,沒有障礙,具足而圓滿,所以有一千二百功德。鼻在一呼一吸之間,有停止的地方,所以只有八百功德。舌頭能嘗百味,功德具足圓滿,所以有一千二百功德,身體有觸覺逆順二緣,逆是不歡喜觸塵,順是歡喜觸塵。在逆順之間,缺四百功德,所以只有八百功德。意識有思想、有分別,具足圓滿,所以有一千二百功德。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有六千功德來莊嚴六根,令六根皆得清淨。眼睛明,耳朵聰,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美妙,意通達,獲得殊勝的福報。

這一品,以常精進菩薩作為當機眾。若想有功德,必須常精進。身精進、心精進、晝精進、夜精進,時時勤精進。如果不精進,就沒有功德,所以修道人,要晝夜六時常精進。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

這個善男子或者善女人,以父母所生清淨的眼,就能見到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和河海。(四果阿羅漢才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個佛國土。初地菩薩能見百個佛國土。)何謂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個須彌山、一個日月、一個四大部洲,為一世界。積集一千個世界為一小千世界。積集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積集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因為有三個千的緣故,所以叫做三千大千世界,並非三千個大千世界。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往下能看見阿鼻(無間)地獄。此地獄在八熱地獄最下層。何謂無間地獄?此地獄沒有空間,一人也充滿,不覺得有空隙;萬人也充滿,不覺得很擁擠。無間有五種:1、趣果無間。2、受苦無間。3、時無間。4、命無間。5、身形無間。總而言之,墮落無間地獄,受苦的時間沒有間斷,除非遇到佛光普照,否則沒法子可以出離。

有人問:犯了什麼罪業,墮落在此地獄?犯了五逆大罪的眾生,便墮此地獄。何謂五逆?就是1、弑父。2、弑母。3、弑阿羅漢。4、出佛身血(破壞佛像)。5、破和合僧(挑撥離間)。犯了一逆,便墮落無間地獄。

這位法師,往上能看見有頂天(三界最高一層天),也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天。以定力來控制第八識。似盡為非想。定力稍動,第八識似存為非非想。這個天,外道認為是最高的境界,但是不究竟,仍有生死。

這位法師能看到無間地獄和有頂天,其中一切眾生的行動,及其業因緣果報得生之處,悉見悉知,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這位法師雖然未證得天眼通,可是以父母所生的肉眼,能看見一切的境界。這是什麼原因?因為受持妙法蓮華經的緣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世尊想把前邊的義理,再重新宣說一遍,而用偈頌來說明。

若於大眾中    以無所畏心    說是法華經    汝聽其功德

假使在大眾之中,沒有畏懼心,才能對大眾解說妙法。如生恐懼心,就不能講妙法蓮華經。常精進菩薩!你要靜聽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所有的功德。我現在為你說一說。

是人得八百    功德殊勝眼    以是莊嚴故    其目甚清淨

這位法師,他得到八百眼功德,證得殊勝的眼睛,能見三千大千世界內外的一切,不需要有天眼通的神通。因為有這種功德莊嚴的緣故,所以他的眼睛,甚為清淨。

父母所生眼    悉見三千界    內外彌樓山    須彌及鐵圍

並諸余山林    大海江河水

憑父母所生的肉眼,就能看見三千大千世界內外的境界。好像彌樓山(光明山)、須彌山(妙高山)、鐵圍山(四大洲外的圍山)以及諸山的林,大海江河的水,統統看得清清楚楚。

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處    其中諸眾生    一切皆悉見

雖未得天眼    肉眼力如是

因為得到清淨眼,所以下能看到無間地獄,上能看到有頂處之天。在其中一切眾生,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清清楚楚看到。雖然未證得天眼通,但是父母所生的肉眼力量,也能如是。

複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淨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

又叫一聲常精進菩薩!假使有持戒的男人或者持戒的女人,受持妙法蓮華經,能讀、能誦、能解說、能書寫,那麼這個人能得到一千二百耳功德。以這種清淨耳根,能聽到三千大千世界內外的一切音聲,下至無間地獄,上至有頂處天,在其中種種語言音聲,皆能聽到。不但是清楚,而且又能分別是何種音聲。

象聲。馬聲。牛聲。車聲。啼哭聲。愁歎聲。螺聲。鼓聲。鐘聲。鈴聲。笑聲。語聲。男聲。女聲。童子聲。童女聲。法聲。非法聲。苦聲。樂聲。凡夫聲。聖人聲。喜聲。不喜聲。

好像大象吼叫的聲音,野馬嘶叫的聲音,牛的聲音,車的聲音,啼哭的聲音,愁歎的聲音,法螺的聲音,法鼓的聲音,法鐘的聲音,法鈴的聲音,笑的聲音,語的聲音,男人的聲音,女人的聲音,童男的聲音,童女的聲音,如法的聲音,非法的聲音,痛苦的聲音,快樂的聲音,凡夫的聲音,聖人的聲音,歡喜的聲音,悲哀的聲音。這種種聲音,受持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統統能聽到,又能分別清楚。

天聲。龍聲。夜叉聲。乾闥婆聲。阿修羅聲。迦樓羅聲。緊那羅聲。摩侯羅伽聲。火聲。水聲。風聲。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

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法師,他能聽到天上的聲音。人修行五戒十善之法,死後生到天上,享受快樂,但是天福享盡時,發生五衰現象,還要墮落在輪回中受生死。

何謂五衰現象?就是:1、花冠萎謝:天人所戴的花冠,乃是用鮮花所編,永遠新鮮,芬芳撲鼻,清淨無塵垢。等到命終時,花冠自然凋謝。2、衣服穢垢:天人所穿的衣服,非常清潔(只有三銖重,二十四銖為一兩),不需要洗濯。為什麼?因為天上清淨,沒有塵埃。等到命終時,衣服自然骯髒。3、兩腋汗出:因為天上清涼,天人永不出汗,等到命終時,便從腋下流出汗水,其臭不可聞。4、體放臭味:天人的身上,總是放香氣,善多放大香氣,善少放小香氣,比人間的香水還要香若干倍。等到命終時,卻放出奇臭的氣味,如同死屍一般,令其他天人不敢接近。5、不安於座:天人常坐禪,不動於座,衣食行一思而有,所謂思衣衣至,思食食至。衣服不大不小、不寬不窄,恰好合身。食物不多不少、不堿不淡,正合口味。想到何處旅行,一思而至。這是什麼道理?因為天人有神足通,遂心所欲,不受任何的限制。可是到了命終的時候,就沒有定力,知道已經發生四種現象,心亂如麻,就坐立不安,忽坐忽立,便墮落於輪回中,去受生死,或墮地獄,或轉為人,沒有一定,而是照業力所決定。

你們不要認為生到天上,就有保險,不修行坐禪,照樣要墮落三惡道中。就是釋提桓因(基督教稱為上帝,道教稱為玉皇大帝,天主教稱為天主)也不能例外,照樣去投生。

今天講個公案。忉利天的天主,有一天發現自己有五衰現象,愁眉不展,心急如焚,忽然想起釋迦牟尼佛,可能有解救的辦法。於是來到佛所,說明來意。佛對他說:所造的定業,無法更改。你要皈依三寶,再去投生,消了業障,再回到天宮作天主。天主遂到人間投驢胎。母驢懷胎之後,有意將主人的瓷器踢碎,主人大怒,用棒打驢,因而墮胎。天主回到天宮,又作天主。從此以後,篤信佛法,成為佛教護法神。

這位法師又能聽龍聲,龍在往昔修行時,乘急戒緩的緣故,所以有神通,但為畜生。這位法師聽到人的聲音,便知前因後果,或者過去是龍身,現在是人身。也許現在是人身,未來是龍身。一聽聲音,便能曉得前因後果。

夜叉聲:夜叉譯為捷疾鬼,這種鬼有三種:一為地行夜叉,不會飛行,但是行走很快。二為空行夜叉,會飛。三為天行夜叉,也會飛。他們常給人添麻煩,皈依佛法之後,反而成為護法神,保護修道人的安全。

乾闥婆聲:譯為嗅香神,他們不吃葷而吃素,歡喜嗅香氣。帝釋天有大法會時,燃起牛頭栴檀香,他們嗅香而至妙法堂。演奏音樂,表演歌舞,令諸天眾,皆大歡喜。

阿修羅聲:譯為無端正。男修羅的相貌,奇醜無比,五官不端正,故名無端正。可是女人非常美麗,所以釋提恒因(天主)的太太,就是阿修羅王的女兒。由此可證,阿修羅的女人,非常標緻,否則,釋提桓因絕對不會娶修羅女做太太。他們有天褔而無天德,性情好鬥。這位法師,一聽聲音,便知三世的果報。

迦樓羅聲:譯為金翅鳥。因為它的翅膀是金色,閃閃發光,它專吃龍。一般飛禽專吃蟲類,大鵬金翅鳥是大鳥,龍是大蟲,所以金翅鳥專吃龍。它在空中巡視大海中應死的龍,發現龍時,用翅膀(展開有三百由旬)煽海水,成為兩半,應死的龍,嚇得發抖,遂失去神通,露出體形,等著被吞。可是大鵬金翅鳥將要死時,就沒有威力,龍也不怕它,反而吐出毒氣,將它毒走。金翅鳥無可奈何,飛返金剛山,被火所焚而死,留下焚不壞的心,成為如意珠。

龍王眼見自己的種族被金翅鳥所吞,快要到絕種的時候,來到佛所,乞佛慈悲,解救危機。佛送龍王一件袈裟,對它說:將此袈裟拆成一縷一縷,每龍的角上掛一縷,這樣金翅鳥就不能搏龍而食了。龍王回到龍宮,按照佛所指示,每條龍有了護身的法寶。從此大鵬金翅鳥再也找不到龍為食物,餓得難忍,也來佛所,對佛說:世尊!您對龍慈悲,對我不慈悲,我沒有龍可食,那麼,我吃什麼?佛對它說:你要曉得因果報應,你今生吃龍,龍來生吃你,互相吞食,無有了期。在佛法中要戒殺生,你從今以後,不要吃肉,要吃齋食。金翅鳥問:我吃什麼齋食呢?請世尊指示!佛說:自今天開始,叫我弟子在午齋時,送一份米飯給你,足夠你吃飽的,不要擔心!所以一直到現在,在午齋時,送出七粒米,一粒米變成七粒米,七拉米變成四十九粒米,變化為無量米,足夠金翅鳥所食。有天眼通的人,可以看見大鵬金翅鳥飛來取食。

緊那羅聲:譯為疑神,因為他頭上有一角,令人懷疑,故為疑神。他是帝釋天的樂神,演奏莊嚴的法曲,令聞者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摩侯羅伽聲:譯為蟒神,又為大腹行。它在未皈依佛前,專放毒氣,傷害人畜,作為食物。皈依佛之後,改邪歸正,成為護法神。

以上是天龍八部,它們各有所因,各有所果。這樣種種的聲音,解說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悉知悉見,皆能明瞭。

火的聲音、水的聲音、風的聲音,這位法師一聽,便知三世的因果。或者在過去發生什麼災難?或者在現在將要發生什麼災難?或者在未來會發生什麼災難?一清二楚的知道。為什麼?因為受持妙法蓮華經所得的功德,所加持才有這種神通力。

地獄的聲音、畜生的聲音、餓鬼的聲音,這位法師,一聽到這個人的聲音,便知前生是什麼?或者來生是什麼?都能預知,絲毫不會錯的。

我們在吃飯前要念:佛制比丘,食存五觀,散心雄話,信施難消。凡受食時,當作此觀。何謂五觀?就是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有這五種觀想,所吃的食物,一定消化。如果沒有這五種觀想,一定不會消化,所謂三心不了水難消,五觀若明金易化,若是三心不了,就是喝施主一杯清水,你也消化不了。這五種觀想若是明白了,就是一餐吃了值一斤金子的飲食,也會消受得了的。所以出家人在吃午飯時,一定要念供養咒。

古德說: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吃下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各位看一看!吃了飯不修行,罪過多大!將來要變牛變馬來還債,多麼可怕呀!各位!要認識清楚這種果報,不可依佛穿衣、賴佛吃飯,將來的罪過不堪設想。

比丘聲。比丘尼聲。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

比丘聲:比丘譯為乞士,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中國人稱比丘為和尚,和尚的生活,行人所不能行的事,忍人所不能忍的事,修忍辱波羅蜜,絕對不發脾氣,過著清心寡欲、淡泊明志的樸素生活,與世無爭,對人無求。為什麼?因為求解脫,得自在,所以不貪財、不結婚、不求名、不食肉、不多睡,沒有五欲之戀,專心修道,容易有成就。所以說出家乃是大丈夫所為之事,非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

比丘尼聲:女人出家修行者,稱為尼師。目的如前因。阿難尊者向佛懇求,准許女人出家修道,但是需守八敬法。這位法師一聽他(她)們的聲音,便知三世的因果。或者在過去是出家人?或者現在要做出家人?或者在來生要做出家人?詳細而明瞭。

聲聞聲:他們是聆聽佛說四諦(苦、集、滅、道)法而悟道,故為聲聞。可是他們自度不度他、自覺不覺他、自利不利他,故為自了漢。小乘的思想,就是不管閒事,所謂摩訶薩不管他,彌陀佛各顧各,這是小乘人的作風。

辟支佛聲:也就是緣覺,觀察十二因緣而覺悟,故為緣覺。在佛出世時為緣覺,在佛未出世時為獨覺。他們在深山穹穀中,研究萬物生滅之理,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覺悟一切無常,無師而證得真理——了生脫死。

菩薩聲:他們是修六度萬行,而行菩薩道,廣濟眾生,有犧牲的精神,為拯救眾生離苦得樂,乃倒駕慈航,從常寂光淨土來到娑婆世界,普度眾生,並且發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又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又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種精神多麼偉大呀!我們出家人,要向地藏王菩薩學習,要有慈悲心。在佛教中有兩句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要向這條大道邁進,遇到挫折也不回頭,直達目的地——無眾生可度為止。大乘的思想,為人不為己,所謂捨己救人。有這種行為,才是真正的佛教徒。否則,慈悲成為口頭禪,說到做不到,等於空談,違背出家人的責任和義務。

佛聲:佛是覺悟的人,因為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的緣故,所以得到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的莊嚴身。佛已經三覺圓滿、萬德具備,受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所尊敬,故稱為世尊。

出家修道人,要福慧雙修,不可偏差。如果專修一邊,功德不會圓滿,所謂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怎樣修福?多作功德,救濟苦難的人。怎樣修慧?講經說法,印經流通。

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一聽到這種聲音,便知三世的因果。或是聲聞耳,或是辟支佛聲,或是菩薩聲,或是佛聲,這四聖的聲音,完全知道,而且分析很清楚,絕對無訛。

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

總而言之,在三千大千世界以內和以外,所有一切的聲音,這位法師,雖然沒有獲得天耳通,可是以父母所生清淨平常之耳,皆能完全聽知。這樣分別種種的音聲,而不會破壞耳根。為什麼?因為不被聲塵所轉,所以不壞耳根。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悲心切切,願意將長行的義理,用偈頌再重新宣說一遍。

父母所生耳    清淨無濁穢    以此常耳聞    三千世界聲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以父母所生的肉耳,非常清淨,沒有汙濁穢垢。用這個平常耳能聽三千大千世界內外一切的聲音,清清楚楚。

象馬車牛聲    鐘鈴螺鼓聲    琴瑟箜篌聲    簫笛之音聲

或者是象聲,或者是馬聲,或者是車聲,或者是牛聲。所有的鐘聲、鈴聲、螺聲、鼓聲,也能分別清楚。以及琴聲(五弦或七弦)、瑟聲(二十五弦)、箜篌聲(二十三弦)、簫聲(前有五孔,後有一孔,豎吹)、笛聲(有七孔,橫吹),種種樂器的音聲。這位法師,完全能聽得到,又能分別清楚是何器具之音聲。

清淨好歌聲    聽之而不著    無數種人聲    聞悉能解了

清淨悅耳的歌聲,有陶冶人性情之功用,但是聽了之後,不可著住在歌聲上。無論是那一種族人所唱的歌聲,這位法師皆能分別瞭解,沒有言語不通之障礙。

又聞諸天聲    微妙之歌音    及聞男女聲    童子童女聲

這位法師,又能聽到諸天的聲音,又能聽到微妙的歌音,又能聽到男女的聲音,又能聽到童男童女的聲音。總而言之,無論什麼音聲,都能聽到,而且分析得非常清楚。

山川險穀中    迦陵頻伽聲    命命等諸鳥    悉聞其音聲

在山川危岩之中,有迦陵頻伽鳥的音聲(譯為好聲鳥產於雪山,在卵中便會鳴),其音和雅,又為仙鳥,能發非一般人所能聽到的妙音。命命鳥就是共命鳥,一身二頭,二口同時飲食,同時啼鳴。以及一切諸鳥的啼聲,這位法師能完全聽到。

地獄眾苦痛    種種楚毒聲    餓鬼饑渴逼    求索飲食聲

地獄有八熱地獄、八寒地獄、十八地獄等等。在地獄受種種楚苦的聲音,這位法師皆能聽到。餓鬼饑渴所逼迫的聲音,到處尋求飲食的聲音,這位法師皆能聽到。餓鬼因為業力所感,咽細如針,腹大如鼓,永遠吃不飽。為什麼?因為食物到口,變成火焰,看水是血而不能飲,故名餓鬼。是什麼原因成餓鬼呢?因為這人在世時,誹謗三寶、破壞三寶,故死後為餓鬼。目犍連尊者,他是神通第一。有一天,他去尋找他死後的母親在何處?發現他母親在餓鬼道中,身焦如焚,十分可憐。尊者乃用缽盛飯給他母親吃,不料飯竟變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連尊者,見到這種情形,痛哭流涕來問佛:這是什麼因緣?佛告訴他:因為你母親在世時,不但不信佛法,反而譭謗,所以受此倒懸之苦。佛又說:你於七月十五僧自恣日,用百種供物,供養眾僧人,請其誦經誦咒,藉此功德,不但你母親得救,就是過去七世的父母,也能得救。因此每年寺院皆舉行盂籣盆法會(譯為解倒懸),超度七世的父母,離苦得樂。

諸阿修羅等    居在大海邊    自共言語時    出於大音聲

所有的阿修羅,脾氣很大,沒有涵養功夫,所以歡喜鬥爭。他們住在大海邊,互相談話時,發出很大的音聲。為什麼?因為沒有慈悲心,只有仇恨心的緣故。

如是說法者    安住於此間    遙聞是眾聲    而不壞耳根

這位解說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安穩住在慈悲處,能聽到很遠的一切聲音,而不會破壞耳根。因為說法的功德所加持的緣故。

十方世界中    禽獸鳴相呼    其說法之人    於此悉聞之

在十方一切世界之中,所有飛禽和走獸互相爭鳴,互相呼叫的聲音,這位說法的法師,在此完全能聽到,完全能明瞭。

其諸梵天上    光音及遍淨    乃至有頂天    言語之音聲

法師住於此    悉皆得聞之

色界大梵天,已經離欲界的淫欲心,寂靜而清淨,天主是屍棄,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時,他先來請佛轉法輪。婆羅門教崇拜大梵天,認為婆羅門是從大梵大口中所生,最為尊貴的人,稱為貴族。刹帝利(王族)是從大梵天臂所生,所以統治全國人民。吠舍(工商農)是從大梵天脅所生,能生產一切應用之物。首陀(奴隸)是最下賤的人,稱為賤族,沒有宗教信仰自由,沒有政治的權力,教育、經濟、待遇皆不平等。

光音天是二禪第三天,此天不但身心能放光,代替說話,而且又可放智慧光來教化眾生。據說地球的祖先是從光音天而來。此天的人,歡喜旅行,到處觀光。有一次,來到地球(成劫期間)發現地肥(類似牛奶)非常甜美,清香可口,形同甘露。一時起了貪心,而飲過量,因而失去神足通,不能返回光音天。遂留住地球,成為人類祖先。

遍淨天是三禪第三天,此天已經得到普遍清淨的快樂,雖然妙樂無窮,仍是有漏之樂。一般行者認為這是安身立命之處,貪圖快樂,便忘了清淨的家鄉,容易墮落。真正修行人,不在此天停住,急急出此天界,到四禪天去。

到福愛天時,有兩條路,一是正路:修無漏定的人,可以直達廣果天,而進入五不還天。一是歧路:修無想定的人,可以到無想天(長壽天),這是外道所住的地方,仍是不究竟之處。暫時寂然不動,等定力攝持不夠時,自然墮於六道輪回中受生死。好像冰夾魚、石壓草一樣的道理。

有頂天就是無色界最高一層天,也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天。釋迦牟尼佛當初在雪山修道時,其師修到此天的境界,佛認為不是解脫生死之法,乃離他而去。自己苦修六年,仍然不得了生脫死之法,於是放棄苦行,來到菩提樹下,靜坐思惟,到四十九天的夜裏(此時佛是三十歲,時間是十二月初八日),看見明亮的星星而悟道,證得十二因緣之理,乃是生命之輪。

諸天的言語聲音,這位法師住在此處,完全能聽到,甚至那一個天說什麼言語,也分別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

一切比丘眾    及諸比丘尼    若讀誦經典    若為他人說

法師住於此    悉皆得聞之

一切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他們或者讀經典,或者誦經典,或者為他人解說經典,或者恭敬書寫經典。這位法師住於此處,完全能聽到他們在修持那一種法門。

複有諸菩薩    讀誦於經法    若為他人說    撰集解其義

如是諸音聲    悉皆得聞之

又有一切菩薩,或者讀此經,或者誦此經,或者為他人解說此經,或者撰著此經,或者集解其義。像這樣種種的音聲,這位法師完全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諸佛大聖尊    教化眾生者    於諸大會中  演說微妙法

持此法華者    悉皆得聞之

十方諸佛是大聖尊,教化一切眾生。在一切大會之中,演說為實施權,開權顯實的微妙法,受持妙法蓮華經的這位法師,完全都能聽得到。

三千大千界    內外諸音聲    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天

皆聞其音聲    而不壞耳根

在三千大千世界以內和以外,所有一切的音聲,下至無間地獄,上至有頂處天。這位法師皆能聽到其音聲,可是也不會損壞他的耳根。

其耳聰利故    悉能分別知    持是法華者    雖未得天耳

但用所生耳    功德已如是

因為他的耳根,非常聰利的緣故,所以能分別了知。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雖然未證得天耳通,但是用父母所生的肉耳,就能聽到一切的音聲。為什麼?因為受持法華經的功德之緣故。

眼有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謂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耳也有五耳。這位法師乃是用父母所生的常耳。因為解說法華經有功德,不但能聽到一切的音聲,而旦還能知道一切的音聲。

複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

將前邊的道理再說一次。釋迦牟尼佛又喚一聲常精進菩薩!假使有善男子和善女人,他們受持妙法蓮華經,不論是讀、是誦、是解說、是書寫,皆能成就八百鼻功德。用這種清淨的鼻根,可以嗅到三千大千世界內外,乃至上下各方一切的香氣。

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末利華香。薝蔔華香。波羅羅華香。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栴檀香。沉水香。多摩羅跋香。多伽羅香。及千萬種和香。若末若九若塗香。持是經者。於此間住。悉能分別。

有須曼那華香,譯為悅意華。此華又香又美,形色非常美麗,令人心悅意足,故為此名。又有闍提華香,譯為全錢華,華是黃色,形如錢狀,故為此名。又有末利華香,譯為鬘華。此華可編制華鬘,掛在身上,以為莊嚴。現在還流行花圈,獻給客人,表示歡迎;獻給死人,表示哀悼。又有薝蔔華香,譯為金色華,花小而香,順風遠揚,其香不散。又有波羅羅華香,譯為重生華。因為這種華,開過一次,能再開一次,故為此名。赤蓮華香,就是波頭摩華。青蓮華杳,就是優缽羅華。白蓮華香,就是芬陀利華。有華樹的香氣,有果樹的香氣。又有牛頭栴檀的香氣,產于印度牛頭山,故為此名。香氣如麝香,在四十裏以內,可以嗅到香氣。其性清涼,可冶病,做藥材。又有沉水栴檀的香氣,因為木質堅而重,如同金屬類,放在水中,即刻沉下,故為此名。又有多摩羅跋香,譯為藿香,可以做藥材。又有多伽羅香,譯為根香,它的根異常清香,久聚不散。以及千萬種的合香。或者為末,或者為丸,或者塗香,受持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就在此間住,完全能分別是什麼的香氣。

又複別知眾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叢林香。若近若遠所有諸香。悉皆得聞。分別不錯。

又能分別知道一切眾生的香氣。好像象的香氣、馬的香氣、牛的香氣、羊的香氣。男人的香氣、女人的香氣、童男的香氣、童女的香氣。以及草的香氣、木的香氣、叢林的香氣。不論是近還是遠,所有的一切香氣,完全都能嗅到,分別是什麼香氣,不會錯誤。

持是經者雖住於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波利質多羅拘鞞陀羅樹香。及曼陀羅華香。摩訶曼陀羅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訶曼殊沙華香。栴檀沉水種種末香。諸雜華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雖然住在人間,可是也能嗅到諸天的香氣。波利質多羅樹香,譯為天樹王。在忉利天喜見城外,諸天眾在此樹下休息,因為香氣撲鼻,有清涼肺腑之功效。拘鞞陀羅樹香,譯為大遊戲樹。諸天眾在此樹下遊戲作樂。又有曼陀羅華香,譯為小白華。又有摩訶曼陀羅華香,摩訶譯為大,即是大白華。又有曼殊沙華香,譯為小紅華。又有摩訶曼殊沙華香,譯為大紅華。又有牛頭栴檀香,又有沉水栴檀香、種種的末香、種種雜華香。這些種種的天香,和合在一起,所放出香氣。這位法師,無不嗅之,一嗅就知道是什麼香氣。

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 欲娛樂嬉戲時香。若在妙法堂上。為忉利諸天說法時香。若於諸園遊戲時香。及餘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

受持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又能嗅到諸天人的身香氣味。諸天的天眾,因為持戒非常認真,絲毫不犯,所以身放香氣。我們出家修道人,一定要嚴守戒律,身體自然放香,否則就放出臭味。香代表善,臭代表惡。欲知人是否守戒,嗅其身味,一嗅便知。若行善多就香,若行惡多就臭,絲毫不會錯誤的。凡有體臭的人,趕緊守戒,多行功德,慢慢體臭會變成體香,絕對不是嚇人。過去,有位比丘尼,讀誦妙法蓮華經有若干年的歷史,後來她的口放出香氣。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總而言之,前生是修道者,今生身體不會有狐臭的味道。

釋提桓因是忉利天的天主,他管轄三十三天,所謂諸天。在勝殿享受五欲之娛樂和嬉戲時的香氣,或者在妙法堂為忉利諸天說法時的香氣,或者在一切華園遊戲時的香氣,或者其餘諸天一切男女的身香。這位法師,都能遙聞這種香氣,而能分別是什麼香氣。

欲界的眾生,皆有淫欲心。就是六欲天,也不例外。所謂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執手兜率笑,化樂相視他暫視,此是六天真快樂。不過比人間的淫欲心減輕而已。等到色界天時,沒有食淫二欲,所以色界雖有體形,而無男女之分別,但仍有物質之欲念,所以還有樓閣宮殿。到了無色界,不但沒有食淫二欲,就是形體也沒有,只有心識而已。由此可證,修道人一定要斷欲去愛,才能超出三界。諸天未斷欲念,故仍然有生死。

如是輾轉乃至梵世。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並聞諸天所燒之香。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雖聞此香。然於鼻根不壞不錯。若欲分別為他人說。憶念不謬。

這樣的輾轉,乃至色界大梵天,上至有頂天,在這中間諸天的身香,也能嗅到。不但能嗅到,而且分別很清楚,並且也能嗅到諸天所燒香之香氣。以及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所燒之香。聲聞燒的是四諦香,辟支佛燒的是十二因緣香,菩薩燒的是六度萬行香,諸佛燒的是解脫菩提香。這些香氣,雖然在遙遠的地方——常寂光淨土,但是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皆能嗅到這種四聖的香氣,而且又能知道這種香氣所在地。雖嗅此香,也不損害鼻根,也不會判斷錯誤。假使將所見的境界,分別為他人說,他能憶念不會忘記,清清楚楚的記在腦海中,不會有錯誤的情形。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願意將前邊所說的義理,再重宣說,用偈頌再詳細說明。

是人鼻清淨    於此世界中    若香若臭物    種種悉聞知

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的鼻根非常清淨。在此世界之中,或者是香物,或者是臭物,種種的氣味,完全能嗅知,不會有錯誤。

鼻根不被香塵所染,就會有六根互用的境界。何謂六根互用?眼睛能聽聲,耳朵能見色,鼻子能嘗味,舌頭能嗅香,身體能知法,意識能覺觸;這就是六根互用的境界。每一根都有六根作用,你說妙不妙?其實一點也不妙,修道人修到爐火純青的時候,都會產生這種作用,沒有神秘可言,只不過生理方面起了變化而已。

一般人只知眼能見色,耳能聽聲,鼻能嗅香,舌能嘗味,身能覺觸,意能知法。如果對他說六根互用的境界,他認為是癡人說夢,是不可能的事。等他修到此境界時,不說也會明白了;所以佛法不在說而在行。到時候,見而不見,聞而不聞,嗅而無嗅,嘗而無嘗,觸而未觸,緣而未緣。不被境界轉,才有六根互用的成就。

須曼那闍提    多摩羅栴檀    沉水及桂香    種種華果香

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多摩羅香、栴檀香、沉水香、桂木香、種種華香、種種果香。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一嗅便知是什麼草木之香。

及諸眾生香    男子女人香    說法者遠住    聞香知所在

又能知道眾生的香,如馬牛羊等的香。又能知道男子的香和女人的香。說法華經的法師,雖然住在很遠的地方,一嗅到香氣,便知香氣在何處。

大勢轉輪王    小轉輪及子    群臣諸宮人    聞香知所在

轉輪聖王分為四種:有金輪王管轄四天下,銀輪王管轄三天下,銅輪王管轄二天下,鐵輪王管轄一天下。金輪王為大勢轉輪王,他有千子,又有七寶:1、輪寶。2、象寶。3、馬寶。4、珠寶。5、女寶。6、藏寶。7、兵寶。其餘三輪王皆為小轉輪王。

大轉輪王、小轉輪王、千子、群臣、宮人等等。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他們的所在地。由此可證,鼻子也有眼睛的功能。

身所著珍寶    及地中寶藏    轉輪王寶女    聞香知所在

身上所戴一切珍寶,地下所藏一切寶礦,轉輪聖王和寶女的行蹤。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所在之處。

諸人嚴身具    衣服及瓔珞    種種所塗香    聞香知其身

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他們用來莊嚴身體的飾物,好像衣服及瓔珞,以及種種所塗之香。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其身的莊嚴具是什麼。

諸天若行坐    遊戲及神變    持是法華者    聞香悉能知

三界諸天的天眾,或者行走,或者坐禪,或者遊戲,或者神變。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他們在做什麼。

諸樹華果實    及酥油香氣    持經者住此    悉知其所在

所有一切的樹、一切的華、一切的果實,以及酥油點燈的香氣。這位受持法華經的法師,住在此處,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其所在之處。

諸山深險處    栴檀樹華敷    眾生在中者    聞香悉能知

在深山穹穀很危險的地方,有栴檀樹開花,很茂盛很香豔。所有的眾生,在深山中做什麼,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明明白白的曉得。

鐵圍山大海    地中諸眾生    持經者聞香    悉知其所在

鐵圍山和大海,以及地中的一切眾生。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他們所在的地方,清清楚楚,不會錯誤。

阿修羅男女    及其諸眷屬    鬥諍遊戲時    聞香皆能知

阿修羅的男女,都有爭勝鬥狠的心理。如有不如意,就發脾氣。好像釋提桓因的夫人——阿修羅王之女,她非常嫉妒,常和天主發脾氣,甚至發生戰爭。阿修羅的男女和眷屬,在遊戲時,以鬥爭為娛樂,以發脾氣為消遣,習以為常,不足為怪。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就能知道他們的情形。

曠野險隘處    師子象虎狼    野牛水牛等    聞香知所在

在曠野無人住的地方,或者在最危險狹隘的地方。或有獅子、大象、老虎、豺狼,或有野牛、水牛等等。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就知道他們所在的地方。

若有懷妊者    未辨其男女    無根及非人    聞香悉能知

假使有女人,已懷胎孕,無法辨別是男是女,或者是鬼胎,或是怪胎。這位法師,因受持妙法蓮華經的緣故,一嗅香氣,完全能曉得清楚,不會判斷錯誤。

以聞香力故    知其初懷妊    成就不成就    安樂產福子

因為用嗅香氣力量的緣故,能知道孕婦懷胎的情形。成熟了還是未成熟?一嗅香氣便知。好像水果,熟了可以摘下來,未熟不可摘下來,所謂瓜熟蒂落。這是自然現象,不可用強迫手術來催生,對母子皆有危險性。現在流行墮胎,這是最不人道的事。那些謀財害命的醫生,皆種下罪大惡極的因果。

胎兒在母腹中住十個月才成就,可以生出來,母子一定平安。若是在七個月生出來,那是不成就,嬰兒的生存率很低。女人在生小孩子的時候,十分危險,在生死關頭徘徊,生命和閻羅王只隔一屑紙那樣的近。如果皈依三寶,讀誦經典,就能安樂產生有福報的兒子。

以聞香力故    知男女所念    染欲癡恚心    亦知修善者

因為嗅香力的緣故,能知男人所想念是什麼?又能知女人所想念是什麼?不外所想的是染欲的事。因為愚癡的緣故,才想男女之事。得者歡喜,失之嗔恚。這種種心理,這位法師完全瞭解,也知道那一個人是修善法的行者。

地中眾伏藏    金銀諸珍寶    銅器之所盛    聞香悉能知

又能知道地下所藏的寶礦,或者是金礦,或者是銀礦,或者是珍寶等。在銅器皿中所盛是什麼東西?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

種種諸瓔珞    無能識其價    聞香知貴賤    出處及所在

有種種的瓔珞,瓔珞是用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所編製成串,懸掛在衣服之上,成為裝飾品。好像現在女人所戴的項煉一樣。當時(佛在世時)印度貴族男女皆佩之,表示莊嚴的意思。你們看!所有的菩薩,身上都有瓔珞。在普門品上說:無盡意菩薩,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供養觀世音菩薩。

瓔珞的價值,凡夫是無法估價,不知是貴,也不知是賤,無法知道值多少錢?可是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是貴是賤,珠寶的出產在那裏,現在在那裏?

天上諸華等  曼陀曼殊沙    波利質多樹    聞香悉能知

忉利天有很多種華樹,好像小白華和小紅華,以及天樹王等。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

天上諸宮殿    上中下差別    眾寶華莊嚴    聞香悉能知

忉利天上,有許多宮殿,但是分為上中下三等,各有差別。無論那一種宮殿,都用種種寶和種種華來莊嚴。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能完全知道。

天園林勝殿    諸觀妙法堂    在中而娛樂    聞香悉能知

忉利天的花園中,所有的大樹,皆用七寶所莊嚴,其枝幹是用玉所成,其葉是用金銀所造,其華是用珍珠所造成的,其果是用瑪瑙所造成的。園中的勝殿,是天人娛樂之處所。諸觀和妙法堂,是天人論事如法不如法之處所。這位法師,一嗅香氣,便知天人在其中娛樂的情形。

諸天若聽法    或受五欲時    來往行坐臥    聞香悉能知

諸天的天眾,來到妙法堂聽釋提桓因講佛法,或者在勝殿享受五欲娛樂時。或者來,或者去,或者經行,或者坐禪,或者是臥,或者是立,種種的姿態。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

天女所著衣    好華香莊嚴    周旋遊戲時    聞香悉能知

天女所穿的衣服,既輕又豔麗,皆用上妙的華香來莊嚴,芬芳撲鼻,令人陶醉。她們不但美麗,而且莊嚴,她們周旋於遊戲之間,翩翩起舞,快樂無比。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她們遊戲時的情形。

如是輾轉上    乃至於梵世    入禪出禪者    聞香悉能知

這樣向上發展,乃至到色界梵世,或者入禪定,或者出禪定。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天上的人,皆修禪定,按照禪定的粗細深淺來決定或升或降。初禪天名為離生喜樂地,就是離開欲界眾生的快樂,而生特別的快樂。二禪天名為定生喜樂地,在定中得到無比的喜樂。此時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不饑不渴。三禪天名為離喜妙樂地,離開二禪的境界,得到妙不可言的快樂。四禪天名為舍念清淨地,把快樂的念也捨棄了,到達無為而無不為的地步,心中非常清淨,而無雜染。這是禪定初步的境界,還是凡夫的境界,並非聖人的境界。若繼績努力,再接再厲的用功,到五不還天時,才入聖人法性流,逆凡夫六塵流。

光音遍淨天    乃至於有頂    初生及退沒    聞香悉能知

一般人只知頭上的天,而不知天外有天,在宇宙之間,有無量的天。以佛經所說,在欲界有六天,在色界有十八天,在無色界有四天,共二十八天。這是狹義的說法,若是廣義來說則有無量的天。在每一天之中,便有一個天主。外道只知有一個天主,其實有無量的天主,天主並沒有特別的了不起,如人間皇帝一樣的普通平常。

天主在佛教中,不過是個護法神而已,地位甚低,在佛前只有站著的身份,沒有坐著的資格。為什麼?因為他是護法神嘛!好像韋陀菩薩、伽藍菩薩,手持金剛寶杵,站在佛前來保護佛。

光音天是色界第六層天,此天人用光來說話,代表音聲。遍淨天是色界第九層天,此天人普遍得到清淨的安樂。有頂天是無色界第四層天,也就是三界二十八層天,最高一層天,名叫非想非非想處天。此天的壽命有八萬大劫,可是到墮落時,照樣受輪回之苦。外道認為這是最高的境界。出了此天,才能了分段生死,到無學位,證得四果阿羅漢,將見思二惑斷盡。所謂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己辦,不受後有。這是阿羅漢的境界。

我們所見的天,是四王天。東邊是持國天王,南邊是增長天王,西邊是廣目天王,北邊是多聞天王。每位天王有八員大將軍,鎮守忉利天的四方,防禦阿修羅兵的侵犯。現在護法韋陀菩薩,就是三十二員大將之一,他在賢劫千佛中,將為最後一位佛,名號為樓至佛。

四王天一晝夜的時間,等於人間五十年。此天的壽命是五百歲,那麼,計算有人間九百十二萬五千年。其他天壽,按此數次第加倍計算之。

從最初生到天上去,以及到退沒——五衰現象發生為止。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道,清清楚楚,沒有錯誤。

諸比丘眾等    于法常精進    若坐若經行    及讀誦經典

一切比丘和一切比丘尼等,他們對於佛法勇猛精進,修持學習,沒有懈怠的時候。或者是坐禪,或者是經行,或者是讀經典,或者是誦經典,非常用功,沒有躲懶偷安,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

或在林樹下   專精而坐禪    持經者聞香    悉知其所在

他們或者在林中大樹下,專一精進在坐禪。因為林中清淨,空氣新鮮,容易得到輕安三昧,有人問:入定和睡覺有何不同?入定時,心中明白,端然正坐,身不動不搖,頭不低不偏。這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境界。睡覺時,什麼也不知道,甚至鼾聲如雷,姿勢恰好相反。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一嗅香氣,完全知道他們所在之處,修持什麼法門。

菩薩志堅固    坐禪若讀誦    或為人說法    聞香悉能知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菩薩,他們的志願非常堅固,無論遇到什麼障礙,不會生退轉心。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不論是坐禪,或者是讀誦經典,或者是為人說法。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曉。

在在方世尊    一切所恭敬    湣眾而說法    聞香悉能知

在十方世界中,無論在那一方的世尊,皆為一切眾生所恭敬。佛憐湣眾生的緣故,所以為眾生演說了生脫死、離苦得樂的妙法。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曉佛在那一方。

眾生在佛前    聞經皆歡喜    如法而修行    聞香悉能知

所有的眾生,在佛座之前,聆聽佛演說經典,皆大歡喜,甚至踴躍。聽經之後,如法修行,依教奉行。這位法師,一嗅香氣,完全能知曉。何人如法修行,何人不如法修行,悉知悉見。鼻子就有眼睛和耳朵的功能,能看能聽,你說妙不妙?妙法蓮華經處處是妙不可言!

雖未得菩薩    無漏法生鼻    而是持經者    先得此鼻相

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雖然未證得菩薩無漏法生鼻。因為受持此經典的緣故,好像已先得到此鼻相。

複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澀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

把前邊的道理再說一次。佛喚一聲常精進菩薩!假使有受持的善男子和受持的善女人,他們若能受持這部妙法蓮華經,或者讀此經、或者誦此經、或者解說此經、或者書寫此經。依照法華經的道理修持,能證得千二百舌功德。舌不但能說法,而且又能說圓融無礙的妙法,所以舌的功德最大,具足圓滿。

舌有說法的功德,也有說是說非的罪過。若是不說法,而說是非,或說邪言邪語,那就有一萬二千的罪過。為什麼?因為舌能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越造越多,造成無量無邊那樣多的過錯。造惡業的舌,吃東西不辨味,分不出苦辣酸甜堿五味。無論如何香的食物,也不知香。若是造善功德的舌,能知食物的味是好(美)的,還是醜(不好)的。無論是美的,或者不美的;不管是苦味,還是澀味,一到舌根,飲食皆變成無上妙味,好像是甘露那樣的甜美而清香,沒有不美好的妙味。

這個苦字,可以當苦味講,又可以當受苦來講,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在中國有兩句話,形容讀書人的勤苦:受盡十年寒窗苦,一舉成名天下知。古時候的人,讀書是一個人在書房苦讀,讀四書、讀五經;白天也讀、夜間也讀,沒有休息。沒有朋友聊天,更沒有娛樂消遣,所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這樣的用功,經過十年寒窗苦,學問豐富,字寫得很工整,等科舉時,三元及第,金榜題名,中了狀元。這時,天下人皆知某某人中了頭名狀元,光宗耀祖,婦孺皆知。以前無人知是苦,現在天下知是甜,所謂苦盡甘來。從前窮人學文,富人習武,所以說寒窗苦。

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

若用舌根在大眾之中,演說甚深微妙法,這種妙聲能入聽眾的心中,令他們生歡喜心,快樂到極點,情不自禁踴躍起來。

又諸天子天女。釋梵諸天。聞是深妙音聲。有所演說。言論次第。皆悉來聽。

又有一切天子和天女,又有帝釋天、大梵天以及諸天的天主,他們聽到這種深妙的音聲,心生歡喜。凡是這位法師有所演說,所發表的言論,前後連貫,有條不紊,分門別類,不是雜亂無章,所以他們皆來聽講。

及諸龍。龍女。夜叉。夜叉女。乾闥婆。乾闥婆女。阿修羅。阿修羅女。迦樓羅。迦樓羅女。緊那羅。緊那羅女。摩侯羅伽。摩侯羅伽女。為聽法故。皆來親近恭敬供養。

又有龍男和龍女,又有夜叉男和夜叉女,又有乾闥婆男和乾闥婆女,又有阿修羅男和阿修羅女,又有迦樓羅男和迦樓羅女,又有緊那羅男和緊那羅女,又有摩侯羅伽男和摩侯羅伽女。這些天龍八部為聽這位法師演說妙法蓮華經的緣故,完全來親近、恭敬、供養這位法師。

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眷屬。小轉輪王。大轉輪王。七寶千子。內外眷屬。乘其宮殿。俱來聽法。

又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在家侍奉三寶的男人)、優婆夷(在家侍奉三寶的女人)、國王、王子、群臣、眷屬、小轉輪聖王(銀、銅、鐵三輪王)、大轉輪聖王(金輪聖王)、七寶千子、內外眷屬等,皆乘其宮殿,俱來聽法。聽什麼法?聽妙法蓮華經的妙法。

以是菩薩善說法故。婆羅門居士。國內人民。盡其形壽。隨侍供養。

因為這位法師是菩薩法師,善於解說妙法蓮華經的緣故,所以婆羅門(修清淨行)和居士(居家修道之士),以及國內的人民,他們盡其形壽,隨時隨地侍候和供養這位菩薩法師。

又諸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常樂見之。是人所在方面。諸佛皆向其處說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於深妙法音。

又有一切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這四聖者,都歡喜見到這位法師,無論在何方,十方諸佛都向他所在的地方說法。這位法師,他能完全受持諸佛所說的一切佛法。又能用淺顯的道理說出甚深微妙的法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悲心切切,願意將前邊的義理,重新再宣說一遍,用偈頌來說明。

是人舌根淨    終不受惡味    其有所食啖    悉皆成甘露

這位法師,他的舌根得到清淨,自性也清淨,始絲不受惡味所轉,而能轉惡味成妙味。無論是吃什麼食物,一入舌根完全都變成甘露妙味,也就是無上醍醐妙味。

以深淨妙聲    於大眾說法    以諸因緣喻    引導眾生心

聞者皆歡喜    設諸上供養

這位法師,用甚深清淨微妙的聲音,在大眾之中,演說妙法。用種種的因緣和種種譬喻,引導眾生發菩提心,成就佛果。聽法的眾生,皆大歡喜。眾生預備一切最上的供養具,來供養這位法師。

諸天龍夜叉    及阿修羅等    皆以恭敬心    而共來聽法

天龍八部,本來有鬥爭心,但皈依佛之後,將嗔恨心變成慈悲心,發願做護法善神。他們都以恭敬心來聆聽這位法師說法。

是說法之人    若欲以妙音    遍滿三千界    隨意即能至

這位解說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想用甚深微妙的法音,能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只要這樣的觀想,那麼,妙音就能隨意而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的耳根。

大小轉輪王    及千子眷屬    合掌恭敬心    常來聽受法

大轉輪聖王和小轉輪聖王,以及千子和眷屬們,他們都合掌,恭恭敬敬來到法會,聽受法師所講的佛法。有些人聽法師請經說法,覺得勝於讀經典,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諸天龍夜叉    羅刹毗舍闍    亦以歡喜心    常樂來供養

三界的諸天,四海的龍王,以及夜叉、羅刹、毗舍闍等。鬼本來不生歡喜心,可是現在也生歡喜心,常常樂意來供養這位法師。

梵天王魔王    自在大自在    如是諸天眾    常來至其所

大梵天王(屍棄)和魔王(波旬)以及自在天(欲界他化自在天)和大自在天(色界究竟天),這些諸天的天眾。常來法師所住之處所,聆聽佛法,供養法師。

諸佛及弟子    聞其說法音    常念而守護    或時為現身

十方諸佛和他們的弟子(聲間、辟支佛、菩薩),他們聽到這位法師所說妙法的音聲,就常憶念這位法師,而守護這個道場。或者有時候,十方諸佛及其弟子,現身來見這位法師。這是受持妙法蓮華經功德的感應,所謂感應道交的境界。

複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八百身功德。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喜見。

把前邊的義理再說一次。釋迦牟尼佛又喚一聲常精進菩薩!假使有修行的男人和修行的女人,他們若能受持妙法蓮華經,或者讀此經、或者誦此經、或者解說此經、或者書寫此經,就能得到八百身功德。得清淨的身體,如同清淨琉璃一般的光明,所有的眾生,統統歡喜見到這位法師。

其身淨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

因為身體清淨的緣故,所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眾生,或者生的時候、或者死的時候、或者在天上、或者在地獄,相貌是美的還是醜的,生處是善的還是惡的?統統在清淨的體中現出,清清楚楚不會雜亂。這個清淨身就是一個大圓鏡,能現一切像。

及鐵圍山。大鐵圍山。彌樓山。摩訶彌樓山等諸山。及其中眾生。悉於中現。

以及鐵圍山(在四大洲外有山圍繞)和大鐵圍山(在大千世界外有山圍繞),彌樓山和大彌樓山等的諸山,在其中的眾生,完全在淨身中現出來。這個淨身,又好像雷達似的,無論從那方飛來的飛機,一清二楚的看見。

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所有及眾生。悉於中現。

向下到無間地獄,向上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所有的境界和所有的眾生,完全在淨身中現出。又好像電視機一樣,只要把頻道調整正確,就有畫面出現。頻道就是佛法,修道人把佛法研究明白,就會有這種境界現出。

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於身中現其色像。

或者是聲聞、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菩薩、或者是諸佛,他們在十方世界說法,都能在這位法師清淨的身上,現出其色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願意再宣說前邊的義理,用偈頌來說明。

若持法華者    其身甚清淨    如彼淨琉璃    眾生皆喜見

假使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的身體是非常清淨,沒有染汙,好像清淨琉璃一般的明亮。所有的眾生,都歡喜見到這位說法的法師。

又如淨明鏡    悉見諸色像    菩薩於淨身    皆見世所有

唯獨自明瞭    餘人所不見

這個清淨身,又好像清淨的明鏡,完全能見到一切的色像。色像來則映之,去則無之,不留影子。菩薩在清淨身中,能看見世界所有的色像。這種境界,唯獨菩薩自己才能明白瞭解,其他的人是看不見的。

三千世界中    一切諸群萌    天人阿修羅    地獄鬼畜生

如是諸色像    皆於身中現

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所有一切眾生和一切境界。好像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及阿修羅(這是三善道),以及地獄、餓鬼、畜生(這是三惡道),這樣六道中的一切色像,皆在菩薩淨琉璃身中現出。不但清清楚楚,而且也不雜亂。

諸天等宮殿    乃至於有頂    鐵圍及彌樓    摩訶彌樓山

諸大海水等    皆於身中現

三界諸天的宮殿,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鐵圍山和彌樓山,以及大彌樓山。所有一切大海的水,都在受持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他的清淨身中現出來。

諸佛及聲聞    佛子菩薩等    若獨若在眾    說法悉皆現

十方諸佛和聲聞、辟支佛、菩薩等,或者單獨一人,或者在大眾之中,說法教化眾生。完全都在清淨如琉璃身中現出。這種境界,真是不可思議,妙不可言。

雖未得無漏    法性之妙身    以清淨常體    一切於中現

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人,雖然未能證得無漏的聖果,尚未獲得法性的妙身。可是父母所生清淨的常體,所有一切的一切,皆在淨身中現出。這種境界,只有他本人能知道,其他的人是不能曉得的。

複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

把前邊的道理再說一次。釋迦牟尼佛又喚一聲,常精進菩薩!假使有修行的男子和修行的女人,在將來佛滅度之後,有人受持這部妙法蓮華經者,或是讀、或是誦、或是解說、或是書寫,能得千二百意功德。以這種清淨的意根,乃至於就是聽到一首偈頌,或者聽到一句經文,就能通達全部經文的義理。

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

明白瞭解這種義理之後,就能觸類旁通,為眾生演說妙法,解釋妙理。就是一首偈頌,或是一句經文,而能發揮無量無邊的道理。一句經文,一首偈頌,甚至講一個月(代表一乘實相法),或者講四個月(代表小乘四諦法),或者講一年(代表十二因緣法)。雖然是一句法,能令其合到一切法上。所說一切法,隨順義理的趣向。所說的道理,都合乎實相,合乎第一義諦,絕對不會違背實相的義理。

或者講說世間一切的經書,如四書五經等,或者是治世的語言,或者是資生的事業等,皆和順正法,不相違背。一切按照八聖道去實行,以八聖道作為規範。

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六趣眾生,他們心中所想行的事、所起的動作、所生的妄念、所有的戲論,這位法師皆能知曉。他雖然未證得無漏的智慧,可是他的勝意根得到清淨。這位法師所思惟、籌量、言說,都是佛法、妙法、不思議法。為什麼?因為他受持妙法蓮華經,所想的和所行的,都是真責不虛。所說的法和所修的道,都是真實的妙法門,都是先佛所說的道理。雖然全部佛經沒有讀完,可是已經明瞭經中大意。為什麼?因為得到妙三昧的境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願意將前邊經文的義理,再宣說一遍,用偈頌來說明。

是人意清淨    明利無濁穢    以此妙意根    知上中下法

這位法師的勝意根,甚為清淨。不但明而且利,沒有染濁汙穢。以這種微妙的勝意根,能知上中下的佛法,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乃至聞一偈    通達無量義    次第如法說    月四月至歲

就是僅僅聽一首偈頌,就能通達無量的義理。次第如法解說,絕對不是雜亂無章的說法。解說一首偈頌,或者講一個月,或者講四個月,或者講一年,得到樂說無礙的境界。

是世界內外    一切諸眾生    若天龍及人    夜叉鬼神等

在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一切眾生,或者是天上的人,或者是人間的人,或者是諸龍、夜叉、鬼神等等。

其在六趣中  所念若干種    持法華之報    一時皆悉知

在六道輪回中的一切眾生,他們所想念有若干種。但是受持妙法蓮華經所得的果報,在同時便知一切眾生起心動念,清清楚楚。那個眾生願做牛做馬,那個眾生願做老虎獅子,那個眾生願做魚龜蝦蟹,那個眾生願做雞鴨鵝鳥,都能曉得,一想便知前因後果。

十方無數佛    百福莊嚴相    為眾生說法    悉聞能受持

在十方世界有無數億佛,他們因為往昔時,曾經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所以有百福莊嚴妙相好身。為一切眾生演說妙法。所有的佛法,眾生聆聽之後,便能受持,依法修行。

思惟無量義    說法亦無量    終始不忘錯    以持法華故

能由一種道理,聯想到無量的道理;由無量道理,仍歸還圓悟一個道理。所謂一本散為萬殊,萬殊仍歸一本。說法也是無量無邊,始終不會把佛法忘記,或者講錯法,絕對沒有這種情形發生。為什麼?因為深妙受持妙法蓮華經義理的緣故。

悉知諸法相    隨義識次第    達名字語言    如所知演說

因為有大智慧,通達了悟諸法實相的道理。何謂實相?就是無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有此四相,便是凡夫;無此四相,便是聖人。而沒有這四種相,並不是沒有如實清淨的相。這一點要弄清楚。

隨著經義,便講次第的法,前後要連貫,有系統有次序,令聽者容易明白。通達名字的解釋,言語的技巧,得到文字般若,言語三昧,照所悟所知的道理,來為眾生演說妙法。

此人有所說    皆是先佛法    以演此法故    於眾無所畏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所說的法,皆是先前諸佛所說的妙法。不過,他又重新說一遍而已。因為他演說妙法的緣故,所以在大眾之前,沒有畏懼,能滔滔不絕為眾生說法,頭頭是道分析清楚,有天華亂墜,地湧金蓮的境界。

持法華經者    意根淨若斯    雖未得無漏    先有如是相

受持法華經的法師,他的意根清淨,就像這樣的情形。雖然未證得無漏的智慧,但是先得到這樣的形相。

是人持此經    安住稀有地    為一切眾生    歡喜而愛敬

受持法華經的法師,安住在最稀有的地方。他為一切眾生所歡喜,受一切眾生所愛敬。

能以千萬種    善巧之語言    分別而說法    持法華經故

能用千萬種語言,善巧方便的譬喻,詳細分別的言辭,來為眾生說妙法。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智慧呢?因為受持妙法蓮華經的緣故。

妙法蓮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六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怎麼叫常不輕呢?其實,常不輕是一位菩薩的名字。是不是菩薩的通用名字呢?不是的。只不過是一個別名,即是一個外號。因為這位菩薩一見到人就叩頭頂禮,因此,有些比丘、比丘尼就給他取一個名字叫常不輕。這是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行菩薩道時,見人就五體投地的禮拜,而一般的比丘、比丘尼就以常不輕來稱呼他,而不是這位菩薩原有的名號。因為佛在行菩薩道時,見人就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故其名為常不輕,常不輕慢一切人也。

常不輕又可分為四種解說。常不輕’1、包含著不輕慢的念頭。2、自具足不輕易得來的智慧。3、身外行一切恭敬修行行門。4、對一切境界都是必恭必敬,無放逸心。所以說: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覿面若不識,須再從頭煉。那麼,常不輕菩薩能認識種種境界和考驗,而行這種常不輕的行門,這屬於世界悉檀(普施)。他身能行不輕之行,躬行實踐,這叫為人悉檀。他口宣不輕之教,所說的都是不輕慢他人的教化法門,這叫對治悉檀。他對一般人有一種不輕慢他人的看法,這叫第一義悉壇。故常不輕又包括這四種的悉檀。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汝今當知。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法華經者。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所說。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淨。得大勢。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離衰。國名大成。

就在佛說完了法師功德品的時候,剛要開始說常不輕菩薩之前,佛先告訴得大勢菩薩摩訶薩,也就是大勢至菩薩。這位菩薩只要舉足邁一步,大地就會有六種震動,表示這位菩薩的威勢力大。釋迦牟尼佛就說:大勢至!你現在應該知道,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讀誦、書寫法華經,假使有人以惡口來咒駡或譭謗他們,這些人的罪報,猶如須彌山那麼大,有如前面的經文上所說。而受持讀誦法華經者的功德,也就像前面法師功德品上說,能得到眼耳鼻舌身意清淨的功德。大勢至菩薩!在過去很久以前,經過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阿僧祇劫,有一位佛,名叫威音王如來。因為這位佛具大威德,甚至其音聲也能令三千大千世界震動,大眾畏愛兼抱,恭敬聆聽這位佛說的法。具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是每位佛的十號。如來: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應供:應該受人天的供養。正遍知:不但正知,而且遍知,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明行足:智慧也充足了,修行也圓滿了。善逝:能住於最好之處。世間解:是世間最瞭解的尊者。無上士:是世間上最有學問、最有道德的人。調禦丈夫:調伏三界,一切眾生的大丈夫。天人師:是天上天下之導師。佛:是三覺圓滿,萬德具備。世尊:世出世之尊。

在威音王如來住於世時,劫名為離衰,即離開一切衰相,國名為大成。

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為天人阿修羅說法。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應六波羅蜜法。究竟佛慧。

, 離衰劫,大成國裏,這一位威音王佛,為天、人、阿修羅說法。為天上的人,說十善法。為人間的人,說五戒法。為阿修羅,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因為阿修羅不修戒,不修定,也不修慧,而只知道貪、嗔、癡。因為貪、嗔,故有愚癡,才墮落阿修羅道。發脾氣是他們的本領,故他們失去了戒定慧。阿修羅是梵語,譯為無端正,面貌非常醜陋,這是嗔恨心的果報。

彼佛又為求聲聞果位的人,說四, 聖諦法。四聖諦法是苦、集、滅、道。聲聞是二乘人,屬於小乘,因為他得少為足,不想往前求大乘,以為所作已辦,誤為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因此佛為他們說四諦之真理。

(一)苦諦:苦有無量諸苦、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八苦(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今淺釋如下:

三苦——1、苦苦:譬如有人,窮到極點,又加上沒有房子住,沒有衣服穿,這種的環境,叫苦中之苦。2、壞苦:譬如有人,非常富有,但一把火,就把房子財產都燒光了,這叫富貴的壞苦。3、行苦: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念念遷流,如後浪推前浪,無有停止,故叫行苦。

八苦——

1、生若:生時如生龜脫殼,故小孩生出來,只會哇哇的叫苦。

2、老苦:老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不聽使喚,總想罷工。

3、病苦:身心都不舒服,坐立不安。

4、死苦:死猶如活牛剝皮一樣,四大分張。

5、愛別離苦:所愛的人,偏要分離,不能團聚。

6、怨憎會苦:你最討厭的仇人,偏碰在一起,所謂冤家路窄

7、求不得苦:心中想要得到的,偏得不到。

8、五陰熾盛苦:色、受、想、行、識五陰,如猛火焰,把人焚燒得顛顛倒倒。

(二)集諦:即招感。(三)道諦:即修無上道。(四)滅諦:即是證得涅槃寂滅之樂。這是四諦法之簡釋。佛教聲聞人似四諦法而度生老病死,得究竟常樂我淨的涅槃妙德。

又為修辟支佛的人,說十二因緣法。辟支佛譯為緣覺,緣覺有兩種:1、有佛出世時,修十二因緣而悟道,故名緣覺。2、無佛住世,在深山穹谷修春花秋落而悟道,故名獨覺。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佛因為要所有修菩薩行的菩薩,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為他們說六波羅蜜法門(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是菩薩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法。波羅蜜是梵語,譯為到彼岸。若修六波羅蜜行,必能從生死的此岸經過煩惱的中流,走到究竟涅槃的彼岸。

得大勢。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益眾生已。然後滅度。

釋迦牟尼佛又稱一聲:大勢至!(大勢至就是得大勢)這位威音王佛的壽命有四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那麼長。正法住世的劫數,有如一個閻浮提世界的所有微塵數。像法住世的劫數,有如四天下磨成微塵數那麼多的數目。佛在這時饒益普度教化一切眾生,度盡所有一切眾生,然後才入涅槃。

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複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聚。亦複故往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在威音王佛的正法和像法都滅盡之後,在此大成國土,又有佛出興於世,其名號也是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問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此有二萬億佛次第出現於大成國土,這些佛名號皆為威音王佛。最初當威音王如來已入涅槃,接著正法也滅了之後,在像法之中,貢高我慢,爭名奪利的惡性比丘,有大勢力,自以為了不起。這時有一位菩薩比丘,名叫常不輕。

佛又叫一聲:大勢至!以什麼因緣,這位比丘,叫做常不輕呢?因為他無論見到那一位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律頂禮叩拜、讚歎,因為他願意行菩薩道,學菩薩觀眾生人我一體,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是他有我相的執著,就不會向人叩頭頂禮了。他常自言:我深深的恭敬你們各位啊!我絕對不敢輕慢你們。為著什麼因緣而不敢輕慢你們呢?因為你們都在行菩薩道,你們應當很快成佛。而這位常不輕比丘,不僅是專心讀誦一切經典,而且還行菩薩所行之道,就是每天都向四眾弟子叩頭禮拜。乃至於他到其他的地方,見到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離他很遠,他都要走上前來向他們禮拜讚歎,然後就說:我不敢輕慢你們各位,你們皆會作佛。”’

四眾之中。有生嗔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嗔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以其常作是語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虛空中。其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淨。耳鼻舌身意根清淨。得是六根清淨已。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是法華經。

在四眾之中,有些增上慢比丘,便對常不輕生出嗔恚心。當常不輕比丘向他們叩頭,他們就用腳踢他的頭。這是因為他們的心惡不淨,積聚了貪、嗔、癡之毒,故惡口咒駡常不輕比丘。他們說:你這位比丘,真是太愚癡了!你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如此太失去佛教的威儀。你又說:你不敢輕看我們,又給我們授記,說我們應當作佛。我們不要你授如此虛妄之記。你真是胡說八道,真是沒出息的東西!

常不輕比丘如此修禮拜、讚歎四眾的忍辱行門,經歷了許多年,雖然他常被他人打篤,但是他一點也不生嗔恨心。他常這麼說:你們應會作佛。說這話的時候,許多人就用杖、木、瓦、石之類的東西打擲他的頭和身體。他就趕快走到遠的地方,又高聲說:我不敢輕慢你們!你們皆當作佛!因為他常說這句話的緣故,所以那些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就稱他為常不輕。

這位常不輕菩薩比丘,在他將要圓寂的時候,在虛空中,即聽聞到威音王佛所說法華經和法華經裏的二十千萬億偈頌。他不但聽聞了,而旦還能受持,即得如前面法師功德品所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清淨無垢。他得到六根清淨之後,不僅沒有命終,反而更增長壽命,到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常常為人宣說法華經。

於時增上慢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輕賤是人。為作不輕名者。見其得大神通力。樂說辯力。大善寂力。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是菩薩複化千萬億眾。今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於其法中。說是法華經。以是因緣。複值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於此諸佛法中。受持讀誦。為諸四眾說此經典故。得是常眼清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於四眾中說法。心無所畏。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供養如是若干諸佛。恭敬尊重讚歎。種諸善根。於後複值千萬億佛。亦於諸佛法中。說是經典。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在常不輕菩薩獲得六根清淨,常為人宣說法華經的時候,以前對常不輕菩薩有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的四眾弟子們,又有些打罵看輕他的人,給他取常不輕名字的人,他們看見常不輕菩薩得大神通力,又能背誦法華經這麼多的偈頌,還能為人樂說法華經,得辯才無礙,又得身心良善,不生嗔恨的力量,忍辱的力量和般若的力量。當他們聽聞這位常不輕菩薩說法華經後,都默然信受,跟隨常不輕菩薩在一起修道。

這位常不輕菩薩所教化的眾生有千萬億那麼多,皆令住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這第一個生命終了之後,有二千億佛出現於世,都同號為日月燈佛。在這二千億佛的法中,常不輕菩薩還是說這部法華經,以如是的因緣,又等到有二千億佛出現於世,都同號為雲自在燈王佛。在二千億日月燈佛和二千億雲自在燈王佛的佛法中,常不輕菩薩生生世世受持讀誦及為所有四眾弟子廣說此部妙法蓮華經,得到眼、耳、鼻、舌、身、意諸根常清淨無染。在四眾中說法,心無有怖畏。

佛又叫一聲:大勢至!這位常不輕菩薩摩訶薩,曾經供養了像以上所說那麼多的諸佛,恭敬、尊重、讚歎諸彿,及在諸佛的面前種諸善根。以後又再有千萬億佛出現於世。他又在諸佛的佛法之中,說這部妙法蓮華經。因為他說此部妙法蓮華經的功德已成就,所以,他應當成佛。

得大勢。于意雲何。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則我身是。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為他人說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菩提。我於先佛所。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說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嗔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于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複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勢。于汝意雲何。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是經。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又叫一聲:大勢至!依你的意思來看,怎樣呢?那時的常不輕菩薩豈是旁人嗎?他就是我(釋迦牟尼佛)的本身。假使我在以前,不受持和讀誦此部妙法蓮華經,或者不為他人廣說此部經的妙法,我就不能這麼迅速地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因為我在以前佛所住之處,能受持讀誦這部經典,以及為他人解說,所以現在,我能很快的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大勢至!以前那些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們,以嗔恚心和輕賤我是無智的緣故,故他們在二百億劫中,都不能遇見佛,不能聽聞到佛法,也遇不到僧人。千劫在阿鼻地獄受極大的苦惱,受完罪報之後,又再托生做人,遇見常不輕菩薩,來教化他們,令他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勢至!依你的意思來看,怎麼樣呢?當時的四眾常輕慢常不輕菩薩的人,他們是誰呢?就是現在這個法會中的跋陀婆羅等五百位菩薩,師子月等五百位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位優婆塞。他們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道路上,已經得到不退轉的境界。

大勢至!你應當知道這部法華經,能大饒益所有一切諸菩薩摩訶薩,能令他們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諸菩薩摩訶薩,在如來滅度之後,應當常常受持、讀誦、解說、書寫這部妙法蓮華經。當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大慈哀湣一切眾生,又以偈頌來重宣此義。

過去有佛    號威音王    神智無量    將導一切    天人龍神

所共供養    是佛滅後    法欲盡時    有一菩薩    名常不輕

時諸四眾    計著於法    不輕菩薩    往到其所    而語之言

我不輕汝    汝等行道    皆當作佛    諸人聞已    輕毀罵詈

不輕菩薩    能忍受之    其罪畢已    臨命終時    得聞此經

六根清淨    神通力故    增益壽命    複為諸人    廣說是經

諸著法聚    皆蒙菩薩    教化成就    今住佛道    不輕命終

值無數佛    說是經故    得無量福    漸具功德    疾成佛道

彼時不輕    則我身是

釋迦牟尼佛說:在過去無量生中,有一位佛出世,名號為威音王佛。這一位佛的神通無量,智慧也無量。他接引一切眾生,做一切眾生的領袖,來引導他們速成佛道上。這時候,一切諸天人,世間人,以及諸天上的龍神,共同來供養這位佛。這位佛在世弘揚佛法,經過很長的時間,才入涅槃。佛滅度之後,當像法將要滅盡的時候,有一位菩薩出現於世,他的名字叫常不輕,就是常常不輕慢一切眾生。他對一切眾生好像對佛一樣恭敬。在這法快滅盡的期間,有許多四眾弟子業障加重,身雖出家,而不修道。為什麼泥?因為他們皆生出一種貢高我慢、增上慢的心,也就是目中無人。因為佛法將要滅盡了,所以一切比丘、比丘尼都在皮毛上用功,執著於法,故生一種增上慢。

在這個時候,常不輕菩薩到增上慢四眾的處所,對他們說:我不敢輕慢你們,因為你們現在所行的是菩薩之道,所以將來皆應當作佛。這些增上慢的四眾弟子們聽了這話以後,就輕視、誹謗、惡罵他。雖然常不輕菩薩受人打罵,乃至用杖、木、瓦、石來打擊、傷害他,他還是一點都不生嗔恨心,忍受一切的考驗,照常的叩頭禮拜。那麼,一直到這位常不輕菩薩本身的宿業酬畢了,臨命終時,聽聞到這部妙法蓮華經種種不可思議的道理,而得到六根清淨,六根互用。因獲得大神通、大智慧、大勢大力的緣故,其壽命又增加了許多。然後,他再為所有人,廣演、宣說這部妙法蓮華經。

前面所說的一切執著法及增上慢的眾生,受完了在地獄的果報。又托生為人,得見常不輕菩薩有如此大威神力,於是皆蒙這位菩薩的教化成就,令他們住於諸佛之道。常不輕菩薩命終之後,再有無數的諸佛出現於世,而常不輕菩薩在生生世世中,仍然一再的演說這一部妙法蓮華經,所以他得到無量的福德莊嚴,漸漸具足修佛道的功德,而很快的成佛了。我所說以前這位常不輕菩薩,是誰呢?他就是我(釋迦牟尼佛)本身。

時四部眾    著法之者    聞不輕言    汝當作佛    以是因緣

值無數佛    此會菩薩    五百之眾    並及四部    清信士女

今於我前    聽法者是    我於前世    勸是諸人    聽受斯經

第一之法    開示教人    今住涅槃    世世受持    如是經典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    時乃得聞    是法華經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    諸佛世尊    時說是經    是故行者    于佛滅後

聞如是經    勿生疑惑    應當一心    廣說此經    世世值佛

疾成佛道

在這誹謗咒駡常不輕菩薩的四眾們,一般著住於法而生增上慢的人,聽見常不輕菩薩對他們說過,你們應當作佛。以如是的因緣,得見無量無數的諸佛。現在在此法會的跋陀婆羅等五百位菩薩,即是以前輕慢誹謗常不輕菩薩的四眾之一,他們現在已證得不退轉,善守戒律。還有其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以前增上慢者,現在他們都在我面前發大菩提心,因為我在往昔讓他們種下菩提種子的緣故,(常不輕菩薩對他們說的一句話:你們將來應當作佛。)所以現在來聆聽我所說的法。

我在前世,勸示所有的人,令他們發菩提心,修無上道。我生生世世都講這一部法華經,而他們都已經聽過。法華經就是第一最妙的佛法,我開示及教化諸人,令他們得住於涅槃之樂,證得常樂我淨之妙果,我又教化一切眾生,生生世世受持這一部法華經。我自己也生生世世,受持這一部法華經,在沒有數量的億億萬劫,乃至經過不可思議那麼長的時間,才能聽聞到這一部法華經。乃至在億億萬劫,及不可思議那麼長的時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世尊,都是常常說這部法華經。就因為這個原因,你們諸位修菩薩道的人,在我滅度之後,聽聞這部妙不可思議的法華經,千萬不要生出疑惑的心。你們應當專一其心,為一切眾生廣說這一部經。你們生生世世皆可遇到一切諸佛,很快的成就諸佛之道,成就菩提。

妙法蓮華經

如來神力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六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如是靜,來是動。如也就是寂默,來也就是能仁。能仁就是能做佛仁慈的事。寂默就是能成佛的自在神力。

神是自在力,不加造做。這個神屬於內,力屬外。因為內有神,所以外有力。如果沒有神,就沒有力。如來的神力,就是佛不可思議的神通妙用。

譬如,在本經中所說,十方分身的釋迦牟尼佛,這是如來神力。多寶如來到法會證明妙法蓮華經,這是如來神力。從地湧出的菩薩,這是如來神力。法師功德品,六根互用,這是如來神力。所以如來的神力是無量無邊。從廣義來說,一切的一切,都是如來神力所成就的。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從地湧出者。皆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於佛滅後。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當廣說此經。

釋迦牟尼佛說完常不輕菩薩品之後,在這個時候,有千個世界磨碎成為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他們都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從地下湧出,一起來到佛的座前,專一其心合掌,瞻仰世尊的尊顏,而對佛這樣地說:世尊!我們等待將來佛入涅槃之後,世尊分身(無量無邊)無論在那個國土滅度之後,我們應當廣說這部妙法蓮華經。

這些從地湧出諸大菩薩,在往昔的時候,都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弟子,現在來到法華會上做為擁護眾,來擁護這個道場。

所以者何。我等亦自欲得是真淨大法。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而供養之。

為什麼原因呢?因為我們也想為自己得到這種真淨大法,也就是權實不二法。我們願意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此經。又願意供養、流通此經。

爾時世尊于文殊師利等。無量百千萬億舊住娑婆世界菩薩摩訶薩。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一切眾前。現大神力。出廣長舌上至梵世。

在這個時候,世尊在文殊師利菩薩等之中,有無量百千萬億那樣多的菩薩,都是在往昔之中,住在娑婆世界中菩薩中的大菩薩,以及一切比丘和比丘尼,一切優婆塞和優婆夷。天龍八部、人和非人等,一切眾生之前邊。現出大神通之力,出廣長舌相,可以上到色界大梵天處。諸佛的舌,能伸到頭前發際處。大福德的人,舌能伸到鼻尖處。報身佛的舌,可以伸到梵天處,或者到有頂天處。

一切毛孔。放於無量無數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亦複如是出廣長舌。放無量光。

在佛的身上,每一根毫毛孔中,皆放出無量無數的色光,所謂五光十色。在各種光明之中,又現出種種顏色,燦爛奪目。這種色光,普遍照耀十方所有的世界。在菩提樹下,師子座上的諸佛(釋迦牟尼佛之分身諸佛),也是這樣出廣長舌相。在諸佛的身上,每根毛孔之中,也放出無量無邊的色光,互相映照。

釋迦牟尼佛。及寶樹下諸佛現神力時。滿百千歲。然後還攝舌相。一時謦欬。俱共彈指。是二音聲。遍至十方諸佛世界。地皆六種震動。

釋迦牟尼佛和菩提樹下諸佛所現的神力,有百千歲那樣長的時間。然後還攝回舌相。十方諸佛同時發出輕細的聲聲,或微重的欬聲,以及彈指聲。聲欬是叫意,彈指是音意。若人入定,在彼耳朵彈指三下,彼人即可出定。

這兩種的音聲,普遍傳播到十方諸佛世界中。各世界大地,皆有六種震動。震吼擊(屬於聲),動湧起(屬於形)。在每一種震動中,又有三種現象,所謂動、遍動、等遍動。以此類推,成為十八種震動。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互用的境界,表示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

其中眾生。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以佛神力故。皆見此娑婆世界。無量無邊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及見釋迦牟尼佛。共多寶如來。在寶塔中坐師子座。

在其中的眾生,有天上的人、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間的人、惡鬼及冥眾等。藉著釋迦牟尼佛不可思議大威神力的緣故,他們皆能看見娑婆世界中,在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樣多的寶樹之下,都有師子之座。每個座上有尊佛(釋迦牟尼佛分身佛)。又見到釋迦牟尼佛和多寶如來,共同坐在多寶塔中師子之座,看得清清楚楚。

又見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及諸四眾。恭敬圍繞釋迦牟尼佛。既見是已。皆大歡喜。得未曾有。

他們又見到從地湧出無量無邊那樣多的大菩薩,以及一切四眾,都是恭恭敬敬的圍繞著釋迦牟尼佛。他們在十方世界看見佛這種神力之後,皆生大歡喜心地說:我們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境界,真是不可思議呀!

即時諸天。於虛空中高聲唱言。過此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世界。有國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釋迦牟尼。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汝等當深心隨喜。亦當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

在這時候,諸天在虛空中,高聲地說:請大眾注意!經過此有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那樣多的世界,有個國土,名叫娑婆(堪忍)。在其國土有佛出世,名號釋迦牟尼佛。現在為無量無邊大菩薩演說大乘的妙經,名叫妙法蓮華。因為這個妙法,好像蓮華那樣的清淨。蓮華是生於淤泥而不染,華果同俱,非常清明神聖,故取蓮華為經名。它是經中之王,這部經典是教化大菩薩之法,這部經為十方諸佛所護念。若能受持這部經典,更為十方諸佛之所護念,而能獲得智慧如海的境界。你們大眾應當深深的隨喜功德,也應當禮拜釋迦牟尼佛、供養釋迦牟尼佛,定有無量的功德。

彼諸眾生聞虛空中聲已。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釋迦牟尼佛。以種種華香瓔珞旛蓋。及諸嚴身之具。珍寶妙物。皆共遙散娑婆世界。

這些諸眾生,聽見虛空中這種大聲之後,大眾皆合起掌來,遙向娑婆世界,這樣地說: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於是他們用種種華、種種香、種種瓔珞、種種旛蓋,以及莊嚴身體的一切花冠妙衣等等,又有珍寶妙物,從遙遠的地方,散佈於娑婆世界。

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譬如雲集。變成寶帳。遍覆此間諸佛之上。於時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

所散佈娑婆世界的諸物,乃是從十方世界而來。好像雲集一般,積集一起,變成寶帳,普遍覆蓋在娑婆世界諸佛之上邊。這時,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合成為一個世界。一個世界和十方世界沒有分別,互相通達,沒有障礙。

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告訴上行等菩薩中的大菩薩,也可以說佛告訴從地湧出菩薩大眾:諸佛的自在神通之力,好像前邊所說那樣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神通力。若我以這種神力,在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樣多阿僧祇劫的時間,我為囑累一切眾生的緣故(囑是囑咐,累是再三囑咐不厭勞。教你去做某件事為囑,所做的事而不厭不疲倦為囑累),令他們流通法華經、解說法華經,所得的功德,我是不能說得窮盡。

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總而言之,如來一切所有的法,如來一切所有的自在神力,如來一切所有的秘要之藏,如來一切所有的甚深之事,都在妙法蓮華經中宣說出來,指示給你們。顯明的說出,不像以前保留妙法。現在和盤托出,不再保留。為什麼?因為要你們知道大乘實相之法。

是故汝等於如來滅後。應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

釋迦牟尼佛說: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你們在如來入滅之後,應當專一其心來受持法華經。無論是讀誦,或者為人解說,或者為己書寫,都要依妙法蓮華經所說的道理去修行。是什麼道理?就是妙不可言的道理。好像常不輕菩薩(釋迦牟尼佛在往昔行菩薩道的色身),見著人就叩頭,口中說道: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所在國土。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

無論在那個國土,假使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此經,依照妙法蓮華經的道理去修行,定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能獲得六根互用的境界。

若經卷所住之處。若於園中。若于林中。若於樹下。若於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曠野。是中皆應起塔供養。

這部妙法蓮華經典,它所在的地方,不管是在園中,或者在林中,或者大樹之下,或者在僧人所住之處,或者在居士所住之家中,或者在佛殿,或者在山谷,或者在曠野,都應當造寶塔來供養。總而言之,凡是有妙法蓮華經所在之處,都要生起恭恭敬敬禮拜之心,或者合掌,或者頂禮,這是佛教徒應知的禮節。

所以者何。當知是處。即是道場。諸佛于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於此轉於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

為什麼妙法蓮華經所在之處,要造寶塔供養?當知這個地方,就是如來成道的道場。十方諸佛就從妙法蓮華經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上方諸佛就在妙法蓮華經轉大法輪,十方諸佛就在妙法蓮華經而入般涅槃,證得常樂我淨的涅槃四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慈悲,想再宣說這種義理,用偈頌來說一說。

諸佛救世者    住於大神通    為悅眾生故    現無量神力

諸佛的本懷,為救護世界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諸佛住在大神力,才能救護眾生,如果和一般人一樣,用什麼方法來救護眾生呢?因為欲令一切眾生獲得究竟的快樂,所以才現無量大威神力。

舌相至梵天    身放無數光    為求佛道者    現此稀有事

諸佛所現廣長舌相,可以達到大梵天。諸佛的身體,放出無量的色光。為想求無上佛道的眾生,才現出這樣稀有的事。

諸佛謦欬聲    及彈指之聲    周聞十方國    地皆六種動

諸佛輕輕咳一聲和彈指之聲,這兩種音聲雖然很小,可是能周遍十方國土,各國土的大地,皆發生六種震動。

咳聲和指聲,乃是警告眾生,不要醉生夢死,趕快清醒吧!受持妙法蓮華經。否則,時間不等待,轉瞬之間,無常即至。虛度一生,不知何時再有機會讀誦此經了。古德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以佛滅度後    能持是經故    諸佛皆歡喜    現無量神力

在佛入涅槃之後,因為能受持妙法蓮華經的緣故,所以十方諸佛皆生歡喜心。因此,而現無量神通之力。

囑累是經故    讚美受持者    於無量劫中    猶故不能盡

釋迦牟尼佛囑累一切菩薩和一切眾生,要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流通此經,讚美受持妙法蓮華經的人,經過無量無邊那樣長的時間,仍然讚歎不能窮盡。

是人之功德    無邊無有窮    如十方虛空    不可得邊際

受持妙法蓮華經這個人,他的功德是沒有邊際,也沒有窮盡的時候。此種功德永遠存在,好像十方的虛空一樣,找不到它的邊際。

有人說:既然虛空是沒有的,那麼,我們受持妙法蓮華經的功德,大概也沒有吧!你能明白什麼都沒有,就能明白什麼都有。這不是說像虛空那樣沒有,而是說像虛空那樣無邊際。乃是指為無有窮盡的比喻而已。本來在真空裏也有妙有。你看不見妙有,就認為沒有。其實是真有,不過是你不明白而已。

能持是經者    則為已見我    亦見多寶佛    及諸分身者

又見我今日    教化諸菩薩

若能受持妙法蓮華經的人,就能見到過去佛的真身,也能見到過去滅度的多寶佛,以及我的一切分身佛。又能看見我現在在多寶塔中,教化所有諸大菩薩。

能持是經者    今我及分身    滅度多寶佛    一切皆歡喜

能受持妙法蓮華經的人,能令我和我分身諸佛,以及滅度後的多寶佛,都生大歡喜之心。因為這個人,精進讀誦、解說、書寫、流通的緣故。

十方現在佛    井過去未來    亦見亦供養    亦令得歡喜

十方現在的諸佛,以及過去、未來諸佛,也能見到,也能供養,也能令三世諸佛得到歡喜。

諸佛坐道場    所得秘要法    能持是經者    不久亦當得

十方諸佛坐在菩提道場,所悟得的秘密寶藏之要法。這位能受持妙法蓮華經的行者,在不久的將來,也應當得到諸佛秘密之重要大法。

能持是經者    於諸法之義    名字及言辭    樂說無窮盡

如風於空中    一切無障礙

能受持妙法蓮華經的人,對於諸佛所說法之義理,如經中之名相和經中之言辭,能得到樂說無礙辯才的境界。好像大風在虛空中,任意刮著,不受任何限制及阻礙。

於如來滅後    知佛所說經    因緣及次第    隨義如實說

在佛將來入涅槃之後,要明白佛所說的經典、因緣和次第。隨順經中的義理,如實的解說,不可違背佛的心意。古德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又說:離經一字,即同魔說。由此可知,對於經義,不能誤解。瞎人眼目,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不可不謹慎。

如日月光明    能除諸幽冥    斯人行世間    能滅眾生闇

好像日月之光那樣的光明,能消除照破一切黑暗之處。受持妙法蓮華經的人,他在世間行道,能將眾生心中的黑暗,統統消除。心中黑暗是什麼?就是無明。因為無明,就愚癡。有愚癡就有煩惱。所以佛法是破無明的法寶。破了無明,就沒有愚癡,智慧就現出。有了智慧,明白事理,才不會做出顛倒事。所以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之後,第一句便說:大地眾生,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

教無量菩薩    畢竟住一乘    是故有智者    聞此功德利

教化無量菩薩,令他們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畢竟住在一乘——成佛。因為這個緣故,凡是有智慧的人,聽到受持妙法蓮華經能有這種功德利益,應當勤加受持。

於我滅度後    應受持斯經    是人於佛道    決定無有疑

釋迦牟尼佛對著法華會上大眾說:在我滅度之後,你們大家應當受持這部妙法蓮華經,此經是成佛之經。受持法華經這個人,他在佛道之中,完全沒有疑惑,將來一定成佛的。

妙法蓮華經囑累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六    囑累品第二十二

為什麼要有囑累品?因為佛所說的經典,是教化眾生的一種法。這種法,必須有人來弘揚流通,才能有效用,所以釋迦牟尼佛吩咐一切菩薩、阿羅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令他們將來要流通這部妙法蓮華經。

為什麼要流通這部經典呢?因為這部經典,是最重要的經典,是成佛的經典。凡是沒有種善根的眾生,能聽到此經一字,或者是一句,以及一偈、一品,都可以種善根。已經種善根的眾生,無論是聽到此經一字、一句、一偈、一品,可以增長善根。已經增長善根的眾生,若能聽到此經一字、一句、一偈、一品,可以得到成熟善根功德。已經到了成熟階段的眾生,聽到此經一字、一句、一偈、一品、一部時,就能得到解脫。解脫就能成佛。

無論那一類的眾生,聞到此經的法音,或者明白此經的義理,皆可獲得這種利益和功德。所以此經叫做妙法蓮華經,就有這樣的妙,故稱為經中之王。

淺言之,囑累就是流通。從此處流通到他處的意思,好像水從河川流入大海一樣的道理。譬如說:此處沒有佛經,可以從他處請來佛經,供給大眾閱讀。人知道佛法的道理,在無形之中,能改惡向善,這就是流通。或者大家發心印經,流通到各處去,贈送大眾閱讀,有機會認識佛法,這種功德是最大的,定能開智慧,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大家要注意!不是印一本經自己用,自己開智慧,而是印大量的經典,令大眾皆得開智慧的機會。有了智慧之後,辨別善惡,明白是非,絕對不會做出顛倒事。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應當一心流布此法。廣令增益。

釋迦牟尼佛說完如來神力品之後,接著再說囑累品的時候,乃從法座站起來,現出一種最大的神力,伸出右手摩無量大菩薩的頭頂。這是表示加持,灌注大智慧的法水。對諸大菩薩這樣地說:我在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那樣長的時間,修習很難得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法。這個妙法,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妙法蓮華經。

佛又說:我現在咐囑你們這些大菩薩,你們應當專一其心來流通此經,來宣揚此經,普遍令一切眾生增加法益,皆能明瞭通達這種法的真實義。

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釋迦牟尼佛像這樣三次摩諸大菩薩之頂,而這樣地說:我在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那樣長的時間,學習最難得到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我現咐囑你們大眾,你們應當受持此法、讀誦此法,廣大為眾生宣揚這種法,普遍使一切眾生,皆得聞知這種妙法。

所以者何。如來有大慈悲。無諸慳吝。亦無所畏。能與眾生佛之智慧。如來智慧。自然智慧。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吝。

這是什麼緣故?因為如來有大慈悲心(慈能予樂,悲能拔苦)。沒有慳吝不舍,也沒有畏懼恐怖。又能佈施佛的智慧給一切眾生,也就是大覺者的智慧。如來的智慧,就是大圓鏡智。自然的智慧,就是自性本有的智慧。佛把自己所有的法寶,統統佈施給一切眾生,所以如來是一切眾生的大施主。

佛又說:你們大眾應當隨學如來之法,千萬不要生慳吝不舍的心。好像周利槃陀伽尊者,他在往昔是大善知識,有五百弟子,但他不愛為弟子說法,所以種下這一世的愚癡。當時釋迦牟尼佛所收的比丘,規定要念四句偈頌,作為座右銘。身語意業不作惡,莫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他總是記不住。後來佛教他念掃帚二字,他念很久的時間,才勉強記住。佛又教他念除垢二字又念了很久時間。有一天,他在掃地時,豁然大悟。他想有形的掃帚,掃無形的塵垢。把心中的垃圾掃除清淨,就沒有煩惱。後證得羅漢果位,成為持義第一。

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為令其人得佛慧故。

在未來世的時候,如有修五戒十善的男子和女人,能深信如來智慧的人,你們應當為他演說妙法蓮華經。令他得聞妙法蓮華經的妙處,知曉妙法蓮華經的義理。為令這個人,得到佛智的緣故。

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

假使有眾生,他們不相信妙法蓮華經的妙處,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門。那麼,你們應當在如來其餘甚深之妙法中,開示他、教化他,令他得到利益,而能生歡喜心。你們大眾能這樣的去做,那就是已經報答十方諸佛之恩典。

時諸菩薩摩訶薩。聞佛作是說已。皆大歡喜。遍滿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頭。合掌向佛。俱發聲言。如世尊敕。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當時這些諸大菩薩,聽佛這樣說完之後,他們皆大歡喜,全身遍滿歡喜。非常恭敬于佛,乃曲躬其身,低著頭,合掌向佛。大眾異口同聲地說:世尊!我們遵照您老人家的敕令(尊長對卑屬的命令),應當具足依法奉行,一定不會違背世尊的意思,唯願世尊放心,不要憂慮這件事情。

諸菩薩摩訶薩眾。如是三反。俱發聲言。如世尊敕。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諸大菩薩,像這樣的話,已經說了三次。大眾一起發出聲音地說:世尊!您老人家的命令,我們一定遵守,依法奉行。唯願世尊不要有所憂慮。

爾時釋迦牟尼佛。令十方來諸分身佛。各還本土。而作是言。諸佛各隨所安。多寶佛塔還可如故。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令從十方而來的諸分身佛,要他們各歸還所安住的國土,多寶塔是來證明妙法蓮華經,現在令它返回下方世界去住。

說是語時。十方無量分身諸佛。坐寶樹下師子座上者。及多寶佛。並上行等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舍利弗等聲聞四眾。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釋迦牟尼佛說這些話的時候,十方無量分身諸佛,坐在菩提寶樹下、師子座上的諸佛,以及多寶如來,並有上行等無邊阿僧祇那樣多的菩薩大眾,還有舍利弗尊者和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以及一切世間的天、人、阿修羅等,聽到這樣說之後,皆生大歡喜。

妙法蓮華經

藥王菩薩本事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藥王菩薩專修苦行。這種苦行,是最難行的苦行,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這位菩薩,在往昔名號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顧名思義,他和一切眾生結了善緣,所以都歡喜見到他。

這位菩薩曾經發心焚身供養於佛。第二生又燃臂供養於佛。這種供養,非為一般人所能做得到。有人打妄想:他不知疼嗎?我相信他是知道疼,但是他忍受著,虔誠地把身體供養給佛。我又相信他不知疼。為什麼?因為他已經把自己的身體忘了,精神集中的觀想,身體是由四大五蘊假和合的幻軀而已,沒有可愛之處,所以不知疼。

總而言之,不論知疼或不知疼,他能捨身供佛,這是真的供養。這位菩薩最慈悲,眾生有疾病,他一定為彼解除痛苦,所以一切眾生都歡喜見到他。

本事,是說明前生所修的事蹟,所行的苦行。這一品是說藥王菩薩為法忘軀的精神,所以成就圓通無礙的品德和智慧。此品在妙法蓮華經二十八品之中,屬於第二十三品。

爾時宿王華菩薩白佛言。世尊。藥王菩薩。雲何遊於娑婆世界。世尊。是藥王菩薩。有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難行苦行。善哉世尊。願少解說。

在這個時候,宿王華菩薩對佛說:世尊!我在楞嚴會上,聽到藥王菩薩講圓通之法,但不十分瞭解他怎樣來到娑婆世界,有什麼因緣?請世尊慈悲,為我解說。

世尊!這位藥王菩薩。他既發願救護一切眾生的病痛,在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之中,一定有很多難行的苦行。請世尊為我們法會中的大眾,稍微解說藥王菩薩所修苦行的公案,這是大眾想知道的事。

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耶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又他國土。諸來菩薩。及此聲聞眾。聞皆歡喜。

天龍八部以及人和鬼神等。又有從十方國土所來的諸大菩薩,以及在法會中的聲聞眾。他們聽到宿王華菩薩這樣向佛請問,都很歡喜。

爾時佛告宿王華菩薩。乃往過去無量恒河沙劫。有佛號日月淨明德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有八十億大菩薩摩訶薩。七十二恒河沙大聲聞眾。佛壽四萬二千劫。菩薩壽命亦等。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便告訴宿王華菩薩說:在往昔經過無量恒河沙數那樣多的劫,有一位佛出興於世,名號為日月淨明德如來,他具足十號。這位佛有八十億大菩薩,又有七十二條恒河沙數那樣多的大聲聞眾。這位佛的壽命,有四萬二千劫。在他的國土中,所有的菩薩,壽命也是這樣的長。

彼國無有女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及以諸難。地平如掌。琉璃所成。寶樹莊嚴。寶帳覆上。垂寶華旛。寶瓶香罏。周遍國界。

在日月淨明德如來的國土,沒有女人,統統是男人。為什麼?因為是蓮華化生的緣故,所以其身清淨。沒有四惡趣,也沒有八難。何謂八難?就是:1、苦惱難。2、大火難。3、大水難。4、惡獸難。5、刀兵難。6、諸鬼難。7、枷鎖難。8、盜賊難。又可以說是:1、地獄。2、餓鬼。3、畜生。4、北俱盧洲(此洲太快樂,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5、長壽天(色界的無想天,外道所居之處)。6、盲聾喑啞(六根不全)。7、世智辯聰(小聰明,反被聰明誤)。8、佛前佛後(不逢其時)。在彼佛國土的眾生,沒有這些苦惱的問題。

此國土的大地,平坦如掌,沒有崎嶇不平之處。這是什麼緣故?因為此國的眾生,悉皆心平氣和,所以大地也平坦。如果人心不平,才現出山河大地。此國土不但平坦,而且都是用琉璃所成。又有七寶所造的樹,排列成行,莊嚴國土。又有寶帳實蓋覆在寶樹之上。又有垂下的寶華寶旛。又有寶瓶寶爐,周遍於國界,處處有這種莊嚴之境界。

七寶為台。一樹一台。其樹去台。盡一箭道。此諸寶樹。皆有菩薩聲聞而坐其下。諸寶臺上。各有百億諸天。作天伎樂。歌歎於佛。以為供養。

用七寶所造的台,在每棵樹就有一個台。樹與台的距離,有一箭之遠(一百二十步)。在諸寶樹之下,都有菩薩和聲聞們,在那裏靜坐。在每個寶台之上,各有百億諸天,在那裏演奏音樂,表演伎藝,用歌曲來讚歎佛,以為供養。

爾時彼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及眾菩薩。諸聲聞眾。說法華經。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樂習苦行。於日月淨明德佛法中。精進經行。一心求佛。

在這個時候,日月淨明德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諸大菩薩、諸大聲聞眾,演說妙法蓮華經。這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歡喜修持一切苦行。他在日月淨明德佛之正法中,很精進經行,絕不懈怠,常在樹下禪定,專一其心以求佛道。

滿萬二千歲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歡喜。即作念言。我得現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聞法華經力。我今當供養日月淨明德佛。及法華經。

已經滿了一萬二千歲之後,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也就是能變現一切色身,教化一切眾生。換言之,見人變人而教化之,見狗變狗而教化之。無論什麼眾生,皆能變現同類的身體,去教化度脫,令一切眾生了生脫死,離苦得樂。

菩薩得到現一切色身三昧之後,心中生出大歡喜,即刻做這樣觀想地說:我證得這種的止定,皆因為得聞妙法蓮華經的力量所致。所以我現在應當供養日月淨明德佛,以及妙法蓮華經,這是因佛所加持的緣故,而能令我專心受持這部經典。

即時入是三昧。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細末堅黑栴檀。滿虛空中。如雲而下。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銖。價值娑婆世界。以供養佛。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即時入現一切色身三昧。在虛空中,雨曼陀羅華(小白華)和摩訶曼陀羅華(大白華)。又雨堅黑栴檀的細末,佈滿虛空之中,好像濃雲一般而向下降落。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異常名貴,出產于南閻浮提北海的此岸。此香有六銖(二十四銖為一兩)重,其價值等於一個娑婆世界的價值。換言之,用一個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才能交換六銖的海此岸栴檀。用這種香來供養於佛。

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而自念言。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不如以身供養。即服諸香。栴檀。薰陸。兜樓婆。畢力迦。沉水膠香。又飲薝蔔諸華香油。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用這樣名貴的華和香來供養佛之後,即從現一切色身三昧出定,自己這樣的思念:我現在雖然用神通力供養於佛,可是不如用我自己的身體供養於佛。即時飲服一切香油,如栴檀香、薰陸香(葉落地成香)、兜樓婆香(白茆草)、畢力迦香(苜蓿香)、沉水(名貴栴壇香)、膠香(松樹之膠),令體內五臟六腑皆清淨。又飲服薝蔔諸華所造的香油,令其更清淨。

滿千二百歲已。香油塗身。於日月淨明德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八十億恒河沙世界。

這樣飲服諸華香油,經過一千二百歲之後,再用各種混合的香油,塗在自己的身上。乃在日月淨明德佛的座前,用天寶衣纏橈在身上。又灌種種香油在天衣上。然後,用神通願力,三昧真火,自焚其身,這種光明,普遍照到八十億恒河沙數那樣多的世界。

其中諸佛。同時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若以華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天繒旛蓋。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種種諸物供養。所不能及。假使國城妻子佈施。亦所不及。

在八十億恒河沙數世界中的諸佛,見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這種焚身供佛,諸佛便一起讚歎說:善哉!善伐!善男子!這才是真正的精進,是名為真法供養於佛。

隋朝天臺智者大師,有一天,讀到這兩句經文時,忽然入定,得到一旋陀羅尼(所有的經典,在很短時間內,完全明白,通達無礙)。在這個時候,智者大師看見靈山法會,尚未散會。釋迦牟尼佛仍然坐在法座之上,正在宣講妙法蓮華經。

假使用種種華香、瓔珞,以及燒香、末香、塗香,或者用天繒寶旛和寶蓋,以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像用這樣種種諸物來供養於佛,其功德皆比不上焚身供佛的功德大。假使用國城妻子來佈施,其功德也不及焚身供養的功德大。由此可知焚身供佛的功德,是無可比擬的。

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養諸如來故。作是語已。而各默然。其身火然。千二百歲。過是已後。其身乃盡。

諸佛同時又讚歎地說:善男子!你焚身供佛的佈施,乃是第一的佈施。在一切佈施之中,這種供養是最尊最上的。用色身來供養佛,就是成就法身的因緣。諸佛讚歎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之後,皆不講話了。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用三昧真火焚化自己的身體,經過一千二百歲之後,其身才燃燒完盡。焚身供佛的精神,真是偉大之至!後人效法者很多。近年來高僧焚指供佛也不少,如虛雲老和尚,曾經燃指供佛,大病不藥而愈。余(宣化上人)作偈曰:顯親宗亮大慈仁,助人燃指發道心,夙願克遂真快樂,本懷已暢喜雍容。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作如是法供養已。命終之後。複生日月淨明德佛國中。于淨德王家。結跏趺坐。忽然化生。即為其父而說偈言。

這位菩薩做完這樣真法供養之後,在命終之時,便又生到日月淨明德佛的國土中,在淨德國王之家中,結雙跏趺坐,忽然之間,化生一個兒童。稱淨德國王為父親,即時為淨德國王說出下邊兩首偈頌:

大王今當知    我經行彼處    即時得一切    現諸身三昧

勤行大精進    舍所愛之身    供養於世尊    為求無上慧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前生為此菩薩名,第二生又為此菩薩名)對淨德國王說:大王!您現在應當知道我曾經在日月淨明德佛處,精進修行,沒有懈息的時候。聆聽佛宣說妙法蓮華經,我依照經中的道理修持,所以即時證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我勤加修行這種法門,勇猛大精進,身精進、心精進、晝夜六時勤精進。把所愛的色身也舍了。怎樣舍的?我懷著萬分的虔誠心,用三昧真火燃燒我的身,供養日月淨明德佛。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想求無上道,也就是佛的智慧——大圓鏡智。

說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淨明德佛。今故現在。我先供養佛已。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複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甄迦羅。頻婆羅。阿婆等偈。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完前邊二首偈頌之後,又對淨德國王說:父王!日月淨明德佛,現在仍然在這世界中,我先去彼處供養之後,得到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也就是無論何種語言,不學而懂,無師自通的法門),我再聆聽妙法蓮華經,是經有八千萬億那樣多的那由他(等於億數)偈,又有甄迦羅(第十六位元數目)、頻婆羅(第十八位元數目)、阿(音同觸ㄔㄨˋ)婆(第二十位元數目。印度有五十二種大數目)等等的偈。

大王。我今當還供養此佛。白已。即坐七寶之台。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合十指爪。以偈贊佛。

大王!我現在應當再去佛所,繼續供養這位佛。說完之後,即時坐在七寶所造的台,慢慢向虛空上升,高度有七棵多羅樹(每棵樹高有六十多尺)。前往佛所,到了之後,即刻五體投地向佛頂禮,合其雙掌,用偈頌來讚歎佛。

容顏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我適曾供養    今複還親覲

佛的容顏,甚為奇妙,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佛的光明,能普照十方世界。我在前生的時候,曾經供養佛,我現在又來親近佛、覲見佛。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猶故在世。

在這個時候,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完前邊的偈頌之後,又對日月淨明德佛這樣地說:世尊!世尊!仍然在世。我在前生見到您,今生又見到您老人家,我和世尊是有善緣的。

爾時日月淨明德佛。告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善男子。我涅槃時到。滅盡時至。汝可安施床座。我於今夜。當般涅槃。

在這個時候,日月淨明德佛告訴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善男子!我入涅槃的時候到了,滅盡時期來臨!你現在可以安施床座,預備妥當,我在今天半夜時,就要入大般涅槃。

佛出世的時候,都是在白天,表示陽光照耀世界。佛入涅槃的時候,都是在半夜,表示世界將要黑暗。不是說佛入涅槃後,世界就黑暗了,而是說等到末法佛法滅了之後,人心被無明所覆,沒有智慧的光明。那麼,世界就黑暗了,沒有一線之曙光。

又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善男子。我以佛法。囑累於汝。及諸菩薩大弟子。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寶世界。諸寶樹寶台。及給侍諸天。悉付於汝。我滅度後。所有舍利。亦付囑汝。當令流布。廣設供養。應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淨明德佛。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已。於夜後分。入於涅槃。

日月淨明德佛,又敕令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善男子!我把所有的佛法,統統囑累於你,以及諸菩薩和大弟子,並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用七寶所造的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佛刹),又有寶樹和寶台,又有給侍的諸天,完全移交給你。你要辛苦了。等我滅度之後,所焚化得的舍利,也咐囑於你,你為我處理後事。應當將佛法流通,將舍利流布,廣設供養佛法和舍利,應當建造若干寶塔,作為供養舍利之處。佛這樣咐囑之後,在夜後分,而入涅槃。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佛滅度。悲感懊惱。戀慕於佛。即以海此岸栴檀為□。供養佛身。而以燒之。火滅已後。收取舍利。作八萬四千寶瓶。以起八萬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刹莊嚴。垂諸旛蓋。懸眾寶鈴。

在這個時候,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親眼所見日月淨明德佛入涅槃。悲傷起來,非常懊惱地想:我為什麼不留佛住世呢?如果請佛住世,佛或許不會入涅槃。他戀慕憶念佛,捨不得離開佛的左右。既然佛已入涅槃,便用最名貴的海此岸栴檀為薪,來焚化佛之遺體。

將日月淨明德佛的身焚化之後,遂收取無量的舍利,分盛在八萬四千個寶瓶之內。又造八萬四千座寶塔,供養寶瓶中的舍利。(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到阿育王時代,也造了八萬四千個寶塔,分佈全印度,專供著佛舍利)此塔之高,有三個世界那麼高。在塔的前邊,有兩枝旗竿,非常莊嚴。垂著一切旛和寶蓋,又懸掛一切寶鈴,其音聲遠徹,遠近皆能聽到。

講到這裏,我想起兩件公案。一為釋迦牟尼佛將入涅槃時,阿難尊者為侍者,他不請佛住世。摩訶迦葉尊者問他:為什麼原因不請佛住世?阿難尊者很懊悔地說:當時似被魔蔽,是故無言。二為印光大師,於民國二十九年冬,在蘇川靈岩山念佛坐化。荼毗時(用火焚化),就用栴檀木來燒遺體。當時參加儀式的人,不知有多少。從山下到山上,約有三華裏,滿山遍野皆是送葬人,焚化之後,用篩子篩骨灰,拾得五色舍利無數粒。最後來了一位在家皈依弟子,他在篩過的骨灰中找舍利,找不到舍利,於是痛哭了二天,認為自己福薄,無緣供養大師的舍利,非常懺悔自己業障深重。忽見骨灰中發光,拾得一粒最大的舍利,歡天喜地請回家中供養。所以佛法常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印光老法師不但修行用功,而且精通經典。他在普陀山佛頂住了十八年。在這期間,專心閱讀大藏經。閱讀時,端然正坐,必恭必敬,手捧藏經。要到廁所時,一定將所穿的衣服和鞋襪統統更換,不將原穿的衣服帶進廁所。回來時,再換回原有的衣服。因為這樣的恭敬,所以開悟了。開悟之後,專門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

後來在蘇州靈岩山建念佛道場,提倡念佛法門。這個法門容易修持,有立竿見影之效。只要一心不亂的持六宇洪名,到時候,自然往生極樂世界,花開見佛。

老法師的學問道德,皆是上乘,不愧為一代高僧。可惜鄉音太重(陝西郃陽人),一般人聽不懂老法師的話。所以,老法師很少講經說法。但是他用文字來宣揚佛法,所謂一時勸人以言,百世勸人以書。因此,留下印光大師文鈔,後學受益匪淺。

有一年,印光老法師到南京講經,也許南京信佛的人很少吧!頭幾天尚有聽經的人,後來漸漸減少。最後只有一個人,坐在那裏,印老在法座上向下一看,廣大的道場中只有一人聽經,心想,一人聽經也要講經。

講完經之後,離開法座,來到這個人的前邊,便問:居士!你聽我講的經明白不明白?這個人說:我不知道你講的是什麼?印老又問:你既然不明白,為什麼又來聽經?這個人說:我是這裏的管理員,等你講完經之後,我要收拾椅子。自此老法師發願,再也不來南京講經。

又有一年,老法師到上海居士林講彌陀經。在報紙上發表消息,令有緣人來聽經,種善根積功德。這次法會很隆重莊嚴,十方來聽經者很多,都是虔誠的信徒。

當時,有位女學生(非佛教徒),在夢中遇見穿金鎧甲的人,告訴她說:你到上海居士林去聽大勢至菩薩講彌陀經。她清清楚楚的記住。第二天早晨看報紙,見有居士林恭請印光老法師講彌陀經的消息。她為了好奇心而到居士林求見印老。一見老法師,自動頂禮,便對老法師說:我不是佛教徒,因為昨天半夜之時,在夢中有人教我來居士林聽大勢至菩薩講彌陀經。請問老法師!莫非您就是大勢至菩薩嗎?這時,老法師舉手示意:這件事,你知我知,不可教他人知。這位女學生即時皈依三寶。始終將這件事保守秘密,沒有對任何人透露。三年後,老法師在靈岩山圓寂時,這位女學生才當眾宣佈此種境界。

這時,大家才曉得印光老法師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乘願再來的菩薩。後來尊為蓮宗第十三代祖師。老法師皈依弟子雖然滿天下,但沒有傳法的弟子,為什麼?因老法師誓言,不建廟、不收出家弟子。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複自念言。我雖作是供養。心猶未足。我今當更供養舍利。便語諸菩薩大弟子。及天龍夜叉等。一切大眾。汝等當一心念。我今供養日月淨明德佛舍利。

在這時候,這位菩薩又這樣地念言:我在前生雖然焚身供養佛,猶覺得不具足真誠之心。我現在要更進一步來供養佛的舍利。便對著諸菩薩大弟子,以及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說:你們大眾應當專一其心念,我現在要供養日月淨明德佛的舍利。

作是語已。即於八萬四千塔前。然百福莊嚴臂。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令無數求聲聞眾。無量阿僧祇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完這話之後,即刻在八萬四千寶塔之前,燃燒他自己的百福莊嚴胳臂。經過了七萬二千歲之久的時間,作為供養。

有人問:奇怪!這位菩薩前生焚身供養,經過一千二百歲的時間。為什麼這次焚臂,要經過七萬二千歲?我不懂其中的道理,請法師慈悲開示。告訴你!這位菩薩在前生是用色身來供佛,這次是用化身來供佛,愛燒多久都可以的,沒有時間的限制。你明白了吧!

這位菩薩為什麼又燃燒胳臂來供佛舍利?因為要感化沒有真誠心的眾生,發起真誠心來供養佛舍利。為要令無量求聲聞大眾,以及無量阿僧祇的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此燃臂來影響眾生,發菩提心,皆使一切眾生住在一切色身三昧的境界。

爾時諸菩薩。天人。阿修羅等。見其無臂。憂惱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是我等師。教化我者。而今燒臂。身不具足。

在這個時候,諸大菩薩,天上的人,人間的人,以及阿修羅、鬼神眾等。一見這位菩薩沒有了兩臂,大家都憂惱和悲哀起來。異口同聲地說: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是我們大眾的師父,教化我們,令我們明白佛法,令我們修持佛法。可是他發願焚臂供佛,現在身相不具足了。

於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於大眾中。立此誓言。我舍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複如故。作是誓已。自然還複。由斯菩薩福德智慧淳厚所致。

在這個時候,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在大眾之中,立下這樣的誓言:我燃燒兩臂供佛,將來必定能得佛的紫磨金色身。假如這是真實不虛的話,令我所燒的兩臀,即刻恢復原狀,再生出兩隻胳臂。發了這種願之後,自然而然再生出完整如初的兩臂,沒有兩樣。這是什麼緣故?因為這位菩薩,他的福德大,智慧也大。他既敦厚,又誠實,所以才有這種不可思議感應的境界。

當爾之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雨寶華。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在這個時候,三千大千世界普遍有六種震動。天雨寶華,繽紛而降。一切人天,認為稀有。有生以來,未曾見過這種的境界。

佛告宿王華菩薩。于汝意雲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豈異人乎。今藥王菩薩是也。其所捨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數。

釋迦牟尼佛告訴宿王華菩薩說:你感覺這種苦行怎樣呢?你知道這位菩薩是誰?他就是現在的藥王菩薩。他捨身於佛,佈施於眾生,已有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那樣多,這個數量也不能說窮盡。不過,我現在只是說他焚身和燃臂供養於佛而已。

宿王華。若有發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養佛塔。勝以國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國土。山林河池。諸珍寶物而供養者。

釋迦牟尼佛又叫二聲:宿王華!假使有眾生想發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者發心燒一個手指,或者發心燃一個足趾,來供養佛,來供養塔(供佛像為寺,供舍利為塔)。這種供養的功德,勝過佈施國城妻子的功德,也勝過用三千大千世界國土中的山林、河池,以及諸寶珍珠之物,來供養佛的功德。

若複有人。以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大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華經。乃至一四句愒。其福最多。

佛又說:假使有人,用七寶佈滿三千大千世界那樣多,來供養諸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如是供養四聖的功德,不如受持妙法蓮華經之中,一首四句偈頌,所獲得功德百分之一。淺言之,無論如何供養四聖,不如受持法華經、讀誦法華經、解說法華經、書寫法華經的功德為殊勝。

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法華經亦複如是。於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

佛又說:宿王華菩薩!譬如一切的川流江河等,諸水之中,大海最為第一。這部妙法蓮華經,也是這樣的情形。在十方三世諸佛所說的經典之中,它是最妙最深最大的經典。

又如土山。黑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及十寶山。眾山之中。須彌山為第一。此法華經亦複如是。於諸經中。最為其上。

又好像土山、黑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以及十寶山等。在這些眾山之中,須彌山最為第一。這部妙法蓮華經,也是這樣的情形。它在一切經典之中,最為上乘,沒有比這部經再高上的。這部經是成佛的經典,只要依法修持,便有成佛的希望。

又如眾星之中。月天子最為第一。此法華經亦複如是。於千萬億種諸經法中。最為照明。

又好像在群星之中,月亮的光明,最為第一。這部妙法蓮華經,也是這樣的情形。在千萬億種的經典之中,它是最為光明,而能遍照。

又如日天子能除諸闇。此經亦複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

又好像太陽,它能照破一切黑暗。法華經也是這樣,它能破除一切不善的黑暗。換言之,受持法華經,能獲得大智慧,以此光明能破除無明之黑暗。

又如諸小王中。轉輪聖王最為第一。此經亦複如是。於眾經中。最為其尊。

又好像在諸小王之中,轉輪聖王的地位,最為第一,無人可比擬。法華經也是這樣,在一切經典之中,它是最尊貴的經典。

又如帝釋。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經亦複如是。諸經中王。

又好像帝釋天,他是三十三天的天王,管轄三十二諸天,法華經也是這樣。在一切經典之中,它是經中之王。

又如大梵天王。一切眾生之父。此經亦複如是。一切賢聖學無學。及發菩薩心者之父。

又好像大梵天王,他是一切眾生的父親。為何稱為一切眾生之父呢?因為世界(地球)有成住壞空四個中劫(每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到了空劫的時候,初禪天的天眾,自然到二禪天避難。到了成劫成立時,在第二禪天避難的天眾,又回到初禪天。最先回來的人,就是大梵天王。因為後來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大梵天王對大眾宣佈:我就是你們的父親。你們要尊敬我,要聽我的命令,受我的指揮,不可違背我的旨意。

在印度的婆羅門,認為他們的祖先是從大梵天口中所生,所以有神聖不可侵犯的優越感,應享受特權,以為是天經地義的事。因此,造成印度階級不平等的現象,迄今仍然如此,令奴隸永遠不能得到平等待遇。

妙法蓮華經也是這樣,而是一切賢聖、有學位(初二三果羅漢)、無學位(四果羅漢),以及發菩薩心行菩薩道的父親。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須陀洹。斯陀舍。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為第一。此經亦複如是。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

又好像在一切凡夫之中,須陀洹(初果羅漢)、斯陀含(二果羅漢)、阿那含(三果羅漢)、阿羅漢(四果羅漢)、辟支佛(無佛出世為獨覺,有佛出世為緣覺),最為第一。法華經也是這樣。諸佛所說的經典,菩薩所說的經典,聲聞所說的經典,在諸經法之中,當然是妙法蓮華經,最為第一。

有能受持是經典者。亦複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

假使有人能受持妙法蓮華經典,也是這樣。在一切眾生之中,最為第一。這部經典是人人必修的法門,誰能虔誠的修持,誰就是第一。修行沒有捷徑可尋,要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去行。所謂躬行實踐,不可投機取巧,盡找便宜。要曉得天下的事,沒有不勞而獲的。古人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用一天的功,便更加接近佛境一裏之路。

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複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

在一切聲聞和辟支佛之中,菩薩為第一。法華經也是這樣,在一切諸經法之中,最為第一,故稱為經中之王。

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複如是。諸經中王。

又好像佛為一切諸法之王,妙法蓮華經為一切諸經之王。釋迦牟尼佛舉出這些譬喻,來說明法華經的重要性。令受持法華經的人,知道法華經的功德宏大,無與倫比。

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充滿其願。

佛又叫一聲:宿王華菩薩!這部妙法蓮華經的用途很廣大,能救護一切眾生離開煩惱,能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又能饒益一切眾生充滿其願。換言之,凡是受持法華經的人,無論求什麼,皆能滿願。但是要正願,而非邪願,這一點要弄清楚。以下舉出十二種的利益。

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闇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闇。

妙法蓮華經的功用,好像清淨涼爽的水池,能令渴者解除渴的威脅。好像在寒冷的人,獲得火,可以取暖。好像赤身露體的人,獲得衣服。在未受持此經之前,如同裸體;虔誠受持此經之後,如同得到衣服。好像做生意的商人,得到顧客採購物;好像失去母親的小孩子,現在見到母親一樣的歡笑,也就是得見法身的母親。好像想過大海,得到大船。法華經就是渡生死海的大法船;好像有疾病的人,遇到良醫,藥到病除。我們是患了三毒的重病,法華經是大醫王,能拯救我們的痛苦——煩惱。

妙法蓮華經好像在黑暗的地方,有了照明的燈。它能將心中的無明照破,令智慧光明現前。好像貧窮的人,獲得無價的七寶。好像人民,得遇英明仁慈的國王。好像賈客,獲得大海之中的珠寶。好像火炬,能破除一切黑暗。

此法華經亦複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這部妙法蓮華經,就有這十二種的妙用。能令一切眾生,離開一切苦惱和一切病痛。又能解除一切眾生生死之纏縛,令得自在。

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

假使有善根的人,得聞妙法蓮華經之後,發心書寫此經,或者是自己書寫,或者請人代為書寫(自己不會寫字者),所得的功德是相同的。這種功德,就是用佛的智慧來籌量有多少,也無法可知其功德的邊際。

若書是經卷。華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旛蓋衣服。種種之燈。蘇燈油燈。諸香油燈。薝蔔油燈。須曼那油燈。波羅羅油燈。婆利師迦油燈。那婆摩利油燈供養。所得功德。亦複無量。

假使有人書寫這部經典的時候,用種種鮮華、妙香、瓔珞來供養此經;或用種種的燒香、末香、塗香等,來供養此經;或用種種的寶旛、寶華、寶衣服等,來供養此經。

或者用種種的燈來供養。有蘇油燈、香油燈、混合一切香油燈、薝蔔(金色花)油燈、須曼那(悅意花)油燈、波羅羅(重生花)油燈、婆利師迦(夏生華)油燈、那婆摩利(雜色花)油燈,所得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無以計算。

宿王華。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亦得無量無邊功德。

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宿王華菩薩!若有善根的人,就是單單聽聞藥王菩薩本事品的人,也得無量無邊那樣多的功德。

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受持者。儘是女身。後不復受。

假使有女人,她能得聞藥王菩薩本事品,如果能受持此品,那麼,她能在來生之中,不為女身。但是,若歡喜女身的話,又另當別論。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

在佛入涅槃之後,在最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聽聞妙法蓮華經,發心依經典所說的道理去修行,就是修忍辱、慈悲、法空三種法門。在本生命終之時,往生安樂世界,也就是極樂世界。屆時,見到阿彌陀佛,所謂華開見佛。有清淨大海眾菩薩圍繞所住之處。

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欲所惱。亦複不為嗔恚愚癡所惱。亦複不為憍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

這人便將化生在蓮華之中,生在寶座之上。再不為貪欲所煩惱,再不為嗔恚所煩惱,再不為愚癡所煩惱。三毒解除清淨,即得身心輕安。這三毒有連帶的關係。生起貪欲之心,求之不得,便發脾氣。發脾氣時,便失理智,就愚癡了。智慧不現前,不明是非,不識善惡,無明當前,便做顛倒事,遂造成身語意三業不清淨。犯了十大惡業。永遠在三惡道中輪回,沒有了期。

如何控制貪嗔癡?就要勤修戒定慧。能守戒律,就沒有貪心;能持定力,就沒有嗔心;能學智慧,就沒有愚癡。譬如一缸混水(無明),想令它清淨,放點白礬(戒法),不許搖動(定力),慢慢混質下沉,便現出清淨(智慧),能映照萬物。

若能明白法華經的義理,也不會被驕慢、嫉妒諸垢所煩惱。人若有了這兩種變態心理,則永遠不會開悟,得不到智慧。修道先要沒有貢高我慢的行為,沒有嫉妒障礙的心理,學菩薩慈悲喜舍的精神。

心中沒有一切塵垢,就能得到菩薩的神通,和無生法忍。何謂無生法忍?簡要言之,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忍可於心。

忍就是忍耐,面對逆境而不生嗔心。安住在法理上而不動心。把心安住在真如實相上,覺得沒有絲毫凡夫的情念,可以捨棄,也沒有聖人的見解,可以取得。

這時,覺悟十法界沒有少法生,也沒有少法滅,沒有生滅。可是在法理上,都是如如不動。因為如如不動,所以沒有生滅。證得心念沒有生滅,從此看一切法都沒有生滅。真正看到真如實相,才能得到這種忍,而永遠不會被外境所迷惑,搖動其心。

總而言之,能放下一切,沒有執著,就是無生法忍。證得無生法忍,就是法身菩薩。在阿彌陀經上說:阿鞞跋致,譯為不退轉,就是無生法忍。凡是上品上生極樂世界的人,一到淨土,立刻華開見佛,立刻得無生法忍。有大智慧,有大神通,能助佛揚化,到處教化眾生,令早日離苦得樂,往生淨土。

得是忍已。眼根清淨。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如來。

得到無生法忍之後,眼根清淨,也就是得到法眼。用這種清淨法眼,可以見到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恒河沙數那樣多的諸佛。

是時諸佛。遙共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讀誦。思惟是經。為他人說。所得福德。無量無邊。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說。不能令盡。

在這個時候,如同恒河沙數那樣多的諸佛,在十方諸佛國土中,共同遙贊: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在釋迦牟尼佛的法中,受持此經、讀誦此經、思惟此經。又為他人解說此經,所得的功德,那是無量無邊。大火不能焚燒,大水不能漂沒。你所得的功德,就是千位佛共同一起來說,也不能說得窮盡。

汝今已能破諸魔賊。壞生死軍。諸餘怨敵。皆悉摧滅。

你現在已經能破除一切魔賊。魔能障正道,能害慧命。賊是六根,劫掠法財。又能破壞生死之軍,不受輪回之苦。乃至其餘一切的怨敵,統統摧滅,不會再來找麻煩。

善男子。百千諸佛。以神通力。共守護汝。於一切世間天人之中。無如汝者。唯除如來。其諸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

善男子!有百千那樣多的諸佛,同時用大神通力,共同守護於你。在一切世間的天上人和人間人中,沒有人能比你再高。除了如來以外,就是一切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的智慧和禪定,也沒有能與你相等。換言之,這位菩薩的地位,已接近妙覺位的邊緣。

宿王華。此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

佛又叫一聲:宿王華菩薩!這位聞經修行,住生淨土的菩薩,他能成就這樣的功德,獲得智慧之力。由此可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這部妙法蓮華經,就有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隨喜贊善者。是人現世口中。常出青蓮華香。身毛孔中。常出牛頭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說。

假使有人,能聽到藥王菩薩本事品,又能隨喜的讚歎:善哉!那麼,這個人在現世中,從他的口裏,常吐出青蓮華那種的香味,在他身上的毛孔裏,常放出牛頭栴檜的香氣。他所得的功德和前邊所說的功德,完全一樣。

是故宿王華。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囑累於汝。我滅度後。後五百歲中。廣宣流布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惡魔魔民。諸天龍夜叉。鳩槃荼等。得其便也。

佛說:因為這個緣故,宿王華菩薩!我將藥王菩薩本事品,委託於你。在我入涅槃之後,後五百歲中,你要廣宣此品,將此品流布於閻浮提,不可令它斷絕失傳,不要令魔子魔孫、魔臣魔民、天龍八部等,得其方便。

宿王華。汝當以神通之力。守護是經。所以者何。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佛又叫一聲:宿王華菩薩!你應當用神通力來守護這部經。為什麼?因為這部經是閻浮提人治病的良藥。人有愛癡的病,此經能治愛癡,故為良藥。假使有人患病,一聽到妙法蓮華經,立刻將病消除殆盡,甚至不老不死了。

宿王華。汝若見有受持是經者。應以青蓮華。盛滿末香。供散其上。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當取草坐於道場。破諸魔軍。當吹法螺。擊大法鼓。度脫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見有受持是經典人。應當如是。生恭敬心。

佛又叫一聲:宿王華菩薩!你如果見到有人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時候,你應當用青蓮華和盛滿末香,供養他,散佈在他的上面。散佈之後,再做這樣的想:此人不久,必然取草為座,坐在菩提樹下,破除魔軍,降伏魔女。成正覺,吹大法螺、擊大法鼓,為一切眾生說法。度脫一切眾生,離開生老病死的苦海。因為這個緣故,凡是求佛道的人,見著受持此經典者,就應當生起恭敬之心。”’

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八萬四千菩薩。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

釋迦牟尼佛說藥王菩薩本事品的時候,有八萬四千菩薩,皆證得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譯為總持,就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又為三昧,就是正定正受。)

多寶如來。於寶塔中。贊宿王華菩薩言。善哉善哉。宿王華。汝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乃能問釋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多寶如來,他在多寶塔中,亦讚歎宿王華菩薩說:善哉!善哉!宿王華!你成就了不可思議的功德,才能向釋迦牟尼佛問起藥王菩薩焚身燃臂的難行苦行,能利益聞到此品的無量一切眾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