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3/21 08:20:34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3/21 08:18:53   編輯部 報導

妙法蓮華經淺釋 卷三  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三 藥草喻品第五

藥是醫病之藥,草是草木,也喻俗世的眾生。如病,如來教法是藥,觀機說教,對症下藥。要機教相應,藥病無差。所以佛陀在這一品以藥草作為比喻,醫治眾生身心二病。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葉善說如來真寶功德。誠如所言。如來複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

這時,佛陀告訴大迦葉及法會的弟子們,善哉!善哉!迦葉說得真好,你真領會如來心意,說如來之法,你所說的道理,絲毫沒有錯。如來是沒有邊際;阿僧祇,是無數量之數,而佛之功德也是無量無邊。你們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窮盡。你們天天講月月說,也說不盡此功德。

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也。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其所說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

迦葉你應該知道,如來是一切法之王,如來所說,皆是真實不虛之法。一切法包括大乘、二乘及三乘。大乘是佛乘,二乘是聲聞緣覺乘,三乘是菩薩乘。如來能善巧方便,演說妙法,皆以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智、一切種智等法說之。

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亦知一切眾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又于諸法究盡明瞭。示諸眾生一切智慧。

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三身是法身、化身及報身。四智是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及成所作智。五眼是佛眼、法眼、慧眼、天眼及肉眼。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如來以智慧觀察,而知道一切諸法。法有八萬四千種,若以每一個法來說費時太長,所以說一切諸法。然而歸根結蒂,諸法歸到什麼地方去?佛說一切法,不離一切心,一切法之所生,也唯心之所現也,因此佛才能知道一切眾生之心理。如金剛經所雲: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對於眾生的起心動念,都能瞭若指掌,無所不知,無所不覺,通達無礙,這樣才能開示一切智慧給予所有眾生。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穀土地。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藥草。種類若干。名色各異。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一個日月,一個須彌山,一個四天下共為一個世界。聚集一千個日月、一千個須彌山及一千個四天下成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幹世界共成一個中千世界。而大千世界,是由一千個中千世界所組成。因三遍言千,故為三千大千世界。

在山河大地溪穀所生長的各種樹木,花草叢林,都有不同的名字及各種顏色。在他們的上面佈滿濃雲,遮蓋了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很均勻很平等,無分別的下起雨來。所有樹木、花草及叢林的根、莖、枝、葉都隨著他們的大、中或小而得所應得之份量。根莖枝葉大的自然吸收力比中、小性的根莖枝葉多,所以比較起來,小根莖枝葉的份量最少。這也是比喻上、中、下品之分別。本來他們都是同在一塊地生長出來,而天所降之雨量也是一樣,但因根莖本身之吸收力有分大中小的緣故,所以所得之雨量各有不同,但是仍一樣生長開花結果。這是佛陀比喻眾生的根機,一如花草樹木叢林,有分上中下品。

迦葉當知。如來亦複如是。出現於世。如大雲起。以大音聲。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羅。如彼大雲。遍覆三千大千國土。於大眾中而唱是言。我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後世如實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

迦葉!你應該知道如來也是這樣。我出現於世的情形,就像大雲出現於世一樣,為了大事因緣,教化眾生,才出興於世。是故以最大聲量之法音,普遍告訴世間、天人、阿修羅(譯為無端正及無酒;他們有天福而無天德,亦無天權,好勇鬥狠。土匪及軍人都屬於阿修囉;軍人列為善道,土匪則歸入於惡道),如我所說的大雲遮蓋了三千大千世界,在大家面前說:我是如來。

為什麼佛還有呢?其實如果明白了這個如來,就沒有一個我;如來就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譬如在聽經時,一個聰明的人記得最多,中等者記得少一點,最愚癡者自然會記得更少了。如同下雨,隨著樹木花草的大小不同,其吸收量也各異。同理,智慧高者得惠多一點,智慧少者所得惠較少。大家都在聽經,但明白瞭解道理的程度,各有不同。有的聽了知道這些花草樹木是比喻人,或者有些知道下雨或密雲迷布是指佛在說法。如果不瞭解的話,就會說:我一點也不明白,怎會盡說些花、草、樹木!如果知道自己一點也不明白,總算有個知道自己不明白;也即是開始往明白路上走。尤其是未聽過佛法的人,第一次聽自然不懂。但若能知道自己不明白這是明白了一點。今天一點,明天一點,這一點點日積月累就會聚少成多。

如來,還有其他十個意思:(一)應供——應接受供養。(二)正遍知——知道萬法唯心是正知;知道心生萬法是遍知。(三)明行足——有智慧光明,修行至圓滿之果位。(四)善逝——已到好的地方去。(五)世間解——世界上沒有比他更明白的人。(六)無上士——沒有比他更高的人。(七)調禦丈夫——調伏及駕禦一切眾生的大丈夫。(八)天人師——天上及人的師父。(九)佛。(十)世尊——為世、出世所尊敬。所以佛有種種功德之因緣,能使未得度者得度,將他度到一個沒有是非好壞、善惡生死之地。同時也使不安樂者得到安樂,使未得涅槃者得到常樂我淨,寂滅之樂。對於來生今生及一切,我都真實的明瞭知道、見到;而且又知道開悟修道,講經說法,開演修行種種法門。你們天、人、阿修羅等都應該到此來聽經聞法。

同理,在此聽經的法會除了你們各位外,尚有天龍八部。如果你已開了五眼六通,就會看得很清楚。哦!位子都坐滿了,沒坐位了。不過你看不到也好,否則連走路也水泄不通了!

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來至佛所而聽法。如來于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種種無量。皆令歡喜。快得善利。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受樂。亦得聞法。既聞法已。離諸障礙。于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

當爾之時,有無數千萬億種的眾生,到這個法會聆聽妙法蓮華經。如來詳細的觀察眾生的因緣,知道他們有許多根機,有利根者,很聰明,也有些是愚笨頑鈍。有勇猛精進者,也有懶惰懈怠不上進者。於是佛為精進者說精進法,為懈怠者說懈怠法,使他們努力向上,隨順他們的根性,應接受什麼法就說什麼法,如不能接受就不為他說這個法。所以起初佛不說實法,只說權法,用種種無量的法門為無量種類的眾生說,其目的為令眾生歡喜信受。由於歡喜聽聞,久而久之便走到修學的佛道上,很快得到益處。眾生聞法後,現世很平穩,來世生天或人間富貴處,生生世世可以聞法。修此道得種種快樂,也唯有聞佛法才能明理,才能離開種種煩惱障礙。這樣,很容易隨各自的力量入道。是開悟的階段,漸漸就能到達了生脫死的果位。

如彼大雲。雨于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其有眾生聞如來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覺知。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雲何念。雲何思。雲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眾生住於種種之地。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明瞭無礙。

佛說法像大雲雨一樣,花草樹木叢林藥草,是指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有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及地獄。依其種性之各異,契機說法,使他們得以生長。好像在雨水的具足滋潤下,藥草樹木等各得生長。佛說法是一相一味:一相是一切眾生的真如實相(真性)。真相即是一地。已證到一乘之真理叫一味。一切未解脫之眾生,讓他們得到解脫;未生長的讓他生長;已得生長者讓他得解脫,離開苦惱相、生滅相。得到佛的智慧,也即是一切種智。假如有一類眾生,聽佛法後能夠依法修行,佛便教他怎樣修。佛法是大同小異,好像我們現前聽法,所得之功德及果報,使我們與以前判若兩人,但自己還不知道哩!為什麼呢?唯有如來才知道這一類眾生的四法——種相體性。是眾生本身的種子,這個種子可以種到十法界中任何一個法界,或佛種、菩薩種、緣覺種、聲聞種、天種、人種、地獄種、餓鬼種及畜生種。是對外法,也是色。是主體,身體內有個主宰。是對內而言。這就是四法。

三法是聞法、思法、修法。聞慧就是在聽經聞法多次後,在不知不覺中生出智慧。如果不聞法,縱使怎樣聰明的人也不會懂,更別提說開智慧。思慧就是打坐參禪用思惟慧修習。禪那,譯為靜慮,把念慮洗滌清淨,便能發慧。人先要有聞慧,然後才發思慧;是道則進,非道則退。思想明瞭就要用功修行,早亦思晚亦思,朝夕都要勇猛精進修行。但要用智慧來修,不然盲修瞎練,人家往佛道走,你卻往反方向跑了。

二法是因果。一法是一切道種智之法,是真智實智,也即是一實相。念何事?用心念,念佛事。思何事?思法事。修何事?修僧事。然而,如何來念思修佛、法、僧?就是念玆在茲,一刻一秒也忘不了佛法僧。在思想方面要平心靜氣,不打妄想,思惟佛法僧之道理,進而去修行。以何法念?以正法念。以何法思?以正法思。人用什麼法修就得什麼法。用佛法就得佛法;用魔法就得魔法。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如是因如是果。然而,眾生雖處在種種的境界卻不能自知,唯有佛如實見之,實實在在地見到,徹底瞭解眾生的上、中、下品,明瞭始終內外生死的一切。然而我們眾生,明白了生,又不瞭解死;明白了死又不瞭解生。不知開始亦不知終點,就因為不明了,才有障礙。唯有佛陀才真正明瞭而無障礙,所以有偈雲: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災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三障是業障、報障及煩惱障。此偈意謂,普願世界一切災障,如地震、風災、水災、旱災等都蠲除,又願生生世世都修菩薩道。

如彼卉木叢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佛知是已。觀眾生心欲而將護之。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汝等迦葉。甚為稀有。能知如來。隨宜說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隨宜說法。難解難知。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眾生得到佛之法兩滋潤還不自知,這好像花、藥草、樹木叢林,自己不知道有分上中下品之性質。如來知道眾生之心性,本來具足真如之相。一味之法,一同修行證得之妙理叫一味之法。所謂的解脫相,本來也無解脫相、非離相、非滅相,只因為眾生有執著,才說有解脫相。既然離相,怎麼還會有個呢?總而言之,掃一切法,離一切相。一法不立,才到究竟涅槃之常樂我淨,即是常寂滅相,連一個滅也沒有了;也是空相,連空也無。佛知道一切相本來無法可說,無相可得,可是眾生心裏還有個貪欲,如果最初對他們說什麼也沒有,一法不立,萬法皆空,眾生會不相信,而且還要誹謗佛法。佛觀察眾生之意,彼等有許多習氣毛病,要他漸漸除去習氣,才會相信;若要他一下除去這許多毛病習氣而歸於空,那是辦不到的。所以為了一方面護持佛法,月一方面也顧全眾生不讓其生誹謗心,所以佛不即刻說一切種智之法。一切種智是實相般若,佛看眾生之根性尚未成熟,而不說實相般若。

佛說:迦葉!你們聲聞乘是很稀有的。為什麼?因為能夠明白佛隨眾生之機宜、根性、因果,而為之說法。能令一切眾生相信領受,是因為佛所說之法,是無上殊勝的微妙法,但是不易明白,也不易瞭解,是故佛以大慈悲心再把其義理重複用偈頌來解說。

破有法王 出現世間 隨眾生欲 種種說法

破有,什麼是?因果不亡是有。佛可以把因果破了,你以前所種的因果,在你學佛後可以停止。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在眾生之境界來講,因果總是有的。成佛果之後能超越因果,但這絕不是撥無因果。佛是超出三界二十五有的因果,所以說破有

法王是法中之王,也是說法之王。你們將來出家說法,也要像法中之王。學佛陀之聲音八音四遍。現在講經說法也是替法中之王說法。佛是為了破而出現於世,但還要隨眾生心欲,先要使他們歡喜,複說種種法。佛說法一代時教,分為五時八教。五時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八教是藏、通、別、圓(化法四教);頓、漸、秘密、不定(化儀四教)。

如來尊重 智慧深遠 久默斯要 不務速說

如來尊重實相般若,也即是仰護般若。般若是眾生之般若,因為這個般若實相,太高深、廣大,一般小乘人就不對機,所以不能為他們說大乘法。故由華嚴到法華涅槃,經過三十多年,不說實教,只說權教。實教是實相般若,唯一佛乘更無他乘。這道理很久也不說,為何不說?因為眾生不但不信,反而會誹謗。因此這殊勝之法門暫時不說,可見佛具足忍耐力。

有智若聞 則能信解 無智疑悔 則為永失

有智慧的眾生聽了此妙法後,能起信心,知道這是大乘法,他便會開悟。然而,對無智者說真法,他反而對法生疑惑,把真當假了。大乘實教中,人本來無物,也不需解脫,本來沒有合相,自然也沒有離相;本來無生相,也沒有滅相。若對無智者說諸法總歸一空,空了不是什麼也沒有了嗎?無所學嗎?他一生出疑惑就斷了大乘種子,也就是斷佛種子,亦是斷眾生之種子,所以說永失

是故迦葉 隨力為說 以種種緣 令得正見

因為這緣故,迦葉!你要明白,佛是隨著方便善巧說法,以種種法逗種種緣,使眾生得正知正見而不生邪見。

迦葉當知 譬如大雲 起於世間 遍覆一切

迦葉!你們都應該知道,如來說法,就像天空之大雲一樣,出現於世,在虛空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

慧雲含潤 電光晃曜 雷聲遠震 令眾悅豫

此大雲是智慧之雲,所含之雨量能普潤一切眾生心。佛教無量之光,如電光晃耀。佛陀說法之聲,如雷聲震耳,令一切眾生心裏快悅。

日光揜蔽 地上清涼 靉靆垂布 如可承攬

佛陀之智慧光明遮蔽旁門外道九十五種邪光,攻破彼似是而非之交光邪說。佛陀又以清涼的智慧,破世上九十八種怨惱(煩惱)。靉靆垂布,這些雲彩很厚,似一手就能承攬。

其雨普等 四方俱下 流澍無量 率土充洽

此雨滋潤一切,四方都下著無數量之雨。整個土地皆是雨水。書有雲:遍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率土是所有大地或國土,濱為有水之地,這是說遍天下到處是國王之農土,令所有土地都有水源。一如所有眾生都得到法雨的滋潤一樣。

佛讚歎迦葉等聽經專注之精神,因世人不是為口賓士,汲汲遑遑,勞碌一生,就是終日迷於賭、享受、娛樂看戲而不能聽佛法,故來聽經者是稀有難得的。

山川險穀 幽邃所生 卉木藥草 大小諸樹

山川險穀:山比喻大菩薩。川,指大地。險穀指危險之地。幽邃所生:喻在很黑暗中所生長之一切植物。這三草二木,三草是指人、天、聲聞緣覺乘。二木喻通教和別教的菩薩,小樹是指通教菩薩,大樹喻為別教菩薩。

百穀苗稼 甘蔗蒲萄 雨之所潤 無不豐足

百谷比作白飯,而苗稼是指一切眾生,甘蔗是比喻禪定神通。葡萄在架上結了許多,喻為般若,可斷許多惑。雨的滋潤令每一個都得其所應得之一份,而有豐富收成。

幹地普洽 藥木並茂 其雲所出 一味之水

幹地普洽:是指沒有聞法,沒有善根的眾生,也能得滋潤之好處。藥草及樹本並茂,一雲所生之雨水指一乘佛法,使所有眾生都受到滋潤。

草木叢林 隨分受潤 一切諸樹 上中下等

藥草及樹林,隨著本身之大小,也即是分為上等的得上等之雨,中等的得中等之雨,下等者得下等之雨,恰到好處。

稱其大小 各得生長 根莖枝葉 華果光色

每一種樹木藥草都得生長滋潤,根莖枝葉,尤其是花、果等各顯其色,非常新鮮好看。

一雨所及 皆得鮮澤 如其體相 性分大小 所潤是一

而各滋茂

正如草木體相及根性,或大或小,所降的雨雖一樣,但草木各別得到滋潤。

佛亦如是 出現於世 譬如大雲 普覆一切 既出於世

為諸眾生 分別演說 諸法之寶

佛亦如是,出現於世,就像一朵大雲,普覆蔭一切,為眾生演說佛法。眾生聽明白即能去毛病習氣,法身智慧開朗,光明現出而仍不自知。佛陀為世間人說世間法,為天人說天乘法,為聲聞說聲聞法,為緣覺說緣覺法,為大乘說大乘的教法。這些分別演說是觀機逗教,因人說法,是根據種種根性之不同而說種種的佛法,即為實施權。以前所用的權巧方便法,皆為最後真實的教義而說。

大聖世尊 于諸天人 一切眾中 而宣是言 我為如來

兩足之尊 出於世間 猶如大雲 充潤一切 枯槁眾生

大聖世尊,于諸天人、一切眾生中,宣說:我為如來兩足尊。兩足是:(一)福足:修種種善事之功德。(二)慧足:有福也要修慧,修六度四攝等。所謂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若只修福不修慧,積聚許多福報,成了大象,身體肥大,即使身上掛著一塊寶貴的瓔珞,又有何用?相反的只聽經講法,不做功德、不做善事,將來證到阿羅漢果去托缽乞食,就無人供養。今天有飯吃,明天沒飯吃,時常挨餓,這是修慧不修福之果報。所以佛是福慧雙修,福足慧足,福慧兩足,此兩足不是說兩條腿。佛出現於世,如大雲一樣在滋潤著眾生,眾生得法水滋潤就不會乾枯了。

皆令離苦 得安隱樂 世間之樂 及涅槃樂

法雨能令眾生得世間及出世間之樂。

諸天人眾 一心善聽 皆應到此 覲無上尊 我為世尊

無能及者 安隱眾生 故現於世 為大眾說 甘露淨法

其法一味 解脫涅槃 以一妙音 演暢斯義 常為大乘

而作因緣

天人皆應來此一心善聽佛法,禮拜恭敬佛。我是世出世間之尊,所以無與倫比,非他所及。一禮佛偈雲: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佛為安隱眾生而出現於世,為大眾說甘露清淨之法。這法是一乘法,以一妙音,演暢斯義,是大乘法,以種種因緣來說這個佛法之義。

我觀一切 普皆平等 無有彼此 愛憎之心

我觀一切普皆平等,可見佛之大慈悲。佛不會說:我是至高無上,創造萬物的主宰。佛只說他轉化萬物,使眾生舍邪歸正,棄暗投明。佛更不會說:我是正,你們都不能正。’‘你們是我一手創造的!如果一切是某主宰所造的,怎會盡造那些壞的呢?那簡直是毫無說服能力,豈能化人?所以佛陀不說他造一切,而是救度一切。令不明白佛法者,使之明白;沒有覺悟者,使之覺悟。佛雖度眾生,但無一眾生可度,這才是真正平等。沒有彼此,因為有彼就有此,就有愛有憎,歡喜的起愛念,不歡喜的起嗔恨。但若能不歡喜也不憎恨一切,沒有彼此,則沒有愛憎。若上帝你一人能做,我不能,學你何為呢?

我無貪著 亦無限礙 恒為一切 平等說法 如為一人

眾多亦然 常演說法 曾無他事

佛說我沒有貪著,即是沒有愛憎心。因為有愛就著住,不愛則憎。沒有貪著自然也沒有障礙。佛常常為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也好像和一人說一樣。所以你們練習說法,不要說:他說法時,有那麼多人來聽,我說法卻沒人要聽!這是有障礙。恒為一切——一就是一切;一人就是多人,多人就是一人。平等說法:多不知多,少不知少;無大無小,無遠無近。好像我在香港說法,也是為美國說法;在美國說法,也是為香港說法,所以是無遠無近。這是真實之理,沒有可笑,也沒有不可笑,對很多人也是這麼說,除非斷了氣,我才不說,否則畢生常演說法。

曾無他事:曉得佛法之後,就要說法。像你們幾個受戒作比丘、比丘尼,必要躬行實踐,做好榜樣。大家一看,哦!做比丘、比丘尼原來這麼好,這麼快樂!餓死也不怕,一天到晚都不發脾氣,常生快樂心,持戒精嚴。於是這個出家,那個出家,而無量無邊的人都來到此出家。但如果你一天到晚睡大覺,吃好穿好,佛教在美國就沒人相信。所以佛教在美國剛開天闢地,你們是先鋒,應該做勇猛無畏之開拓者。在美國,這是第一次接受大乘佛法。若人問你們的師父是誰,你說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不要說另外一位師父。別人問你跟誰學佛,你也說是跟波羅提木叉學。你說以波羅提木叉為師,這樣並沒有打妄語,因釋迦牟尼佛親口曾說過以戒為師。

去來坐立 終不疲厭 充足世間 如雨普潤


去來坐立:佛在行住坐臥——四大威儀,都是在說法,從未放逸。他站也說法,坐也說法,連睡覺也在度化眾生,教化睡夢的眾生。充足世間,如雨普潤:為什麼說法呢?因為眾生快要幹死了,趁他未死前,給他澆一些法雨使他再活過來。

貴賤上下 持戒毀戒 威儀具足 及不具足 正見邪見

貴賤上下:指在上者為貴為官員,下為人民百姓。持戒犯戒指出家人,是否有持戒或犯戒?威儀有三千,有威可畏,有儀可敬:行住坐臥四大威儀都做得非常圓滿,但若不持戒則沒有了四大威儀。正見邪見:講不正當的話是邪見。正見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言。如不合乎禮而去看去聽去做,是邪見。

利根鈍根 等雨法雨 而無懈倦 一切眾生 聞我法者

隨力所受 住于諸地 或處人天

利根:聰明之人,聞法即能開悟。鈍根:即愚癡者,聽了許多次講經說法後,仍然不知何為佛法。他不持戒、不忍辱、不精進也無禪定,對於佛法不能領受。而佛一點也不分別;佛只普降法雨,滋潤眾生。佛說法是不惜生命,也從來不疲倦。一切眾生包括飛潛動植、胎卵濕化,隨其本身所接受之好處,處其本位。或處人天:或住在人間或天上。

轉輪聖王 釋梵諸王 是小藥草 知無漏法 能得涅槃

起六神通 及得三明

轉輪聖王有金、銀、銅、鐵四種王。金輪王,王於四天下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都在他管理之下。金輪王有七種寶,遂心如意,變化無窮,在他管理下的國家,老百姓皆持五戒行十善。

銀輪王管三天下,即東勝神洲、南贍部洲,及西牛賀洲。銅輪王管東、南二天下。鐵輪王管一天下。現在我們是在南贍部洲,若所有國家聚合一起,選出一位領袖,可說是鐵輪王。鐵輪王如能修行,可以成佛。釋迦牟尼佛如果當初不修行的話,也就會成為金輪王。

轉輪聖王及釋梵諸王(帝釋王及大梵天王),屬於小藥草,能得無漏法及得涅槃。他們能起種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及漏盡通)。三明是天眼明、宿命明及漏盡明。

獨處山林 常行禪定 得緣覺證 是中藥草

在深山穹穀中獨處修行,常習禪定,此類是緣覺聲聞之果位,是中藥草。

求世尊處 我當作佛 行精進定 是上藥草

若有人求佛法來到世尊處,知道自己一心修持將來成佛,修精進禪定,這就是上藥草。

又諸佛子 專心佛道 常行慈悲 自知作佛 決定無疑

是名小樹

又有諸佛弟子,專心學佛,常行慈悲,毫無疑問自知將來亦可成佛,這是小樹,即通教之菩薩。

安住神通 轉不退輪 度無量億 百千眾生 如是菩薩

名為大樹

能安住大神通力,轉不退法輪,講經說法,普利人天,永不退心,教化無量億眾生,不怕辛苦艱難,此是大菩薩,比喻為大樹。

佛平等說 如一味雨 隨眾生性 所受不同 如彼草木

所稟各異 佛以此喻 方便開示 種種言辭 演說一法

于佛智慧 如海一滴 我雨法雨 充滿世閑 一味之說

隨力修行 如彼叢林 藥草諸樹 隨其大小 漸增茂好

佛所說之法是平等的,同一種雲而下的雨是一味的,但隨眾生根機不同如小藥草、叢林、大樹及小樹之分,皆得到好處。所以佛以方便法來開示,以種種言辭說一乘之妙法。以佛之智慧,這只是大海中一滴水而已。佛之智慧是無量無邊的,所說出來之法,也像大海中之一點一滴,而水是無量無邊,所以佛所說之法雨能遍滿眾生,充滿世間。一乘之妙法,隨眾生之力量去修行,就好像藥草諸樹叢林,隨其大小及所得之雨量,生長茂盛。

諸佛之法 常以一味 令諸世間 普得具足 漸次修行

皆得道果 聲聞緣覺 處於山林 住最後身 聞法得果

是名藥草 各得增長 若諸菩薩 智慧堅固 了達三界

求最上乘 是名小樹 而得增長 複有住禪 得神通力

聞諸法空 心大歡喜 放無數光 度諸眾生 是名大樹

而得增長


諸佛之妙法,常以一乘妙味,令諸世間一起得到具足,一點一點逐漸修行都能成道證果。還有聲聞緣覺、證四果阿羅漢,處於山林中不受生死,就是最後身。彼聞法而得果,比喻藥草各得生長之雨量。諸菩薩智慧堅固,明瞭三界(欲界、色界及無色界)求得最上乘,喻為小樹,也得其雨量而增長。還有一些在禪定中,有神通力,一聽到諸法空相,心中非常歡喜,放無數光明救度眾生者,喻為大樹,也一樣得其雨量而增長。

如是迦葉 佛所說法 譬如大雲 以一味雨 潤于人華

各得成實 迦葉當知 以諸因緣 種種譬喻 開示佛道

是我方便 諸佛亦然 今為汝等 說最實事 諸聲聞眾

皆非滅度 汝等所行 是菩薩道 漸漸修學 悉當成佛

迦葉!像這樣的三草二木及佛所說之法,喻為大雲,以一乘法雨,潤于人華——一切人和蓮華,令其各得成佛。迦葉!你應知道,以一切因緣及種種譬喻來開示眾生成佛之道,是我的方便法,十方諸佛也一樣。現在,我為你們說最真實之法。二乘人未得真正之法,只證得有餘涅槃,非無餘涅槃,未真正滅度。但你們所行卻是菩薩道,若天天的漸次修行,將來悉當成佛。這是佛為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所設三草二木的比喻,讚揚大乘一實之法,如大雲雨,普皆平等,能滋潤各種類的眾生,隨其根器之不同,令彼各得利益增長滋潤。

妙法蓮華經授記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三 授記品第六

第六品是授記品。授記又叫授決。佛預先告訴你將來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國土成佛,叫什麼名號,你的國土有什麼特色,佛壽命有多長,法住世有多久等等。你一旦接受了這個記決,就叫做授記。什麼叫授決呢?決是決所真理。你自已所決定的一個佛號。你的名號與其他的佛不同,因為每一位佛都有他一個特別的名號,就像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名字一樣。授決就是說你將來決定可以成佛,無所懷疑的這個記決號乃要由佛親賜,旁人沒有這個資格。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大眾。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訶迦葉。于未來世。當得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廣宣諸佛。無量大法。

這個時候,即是釋迦牟尼佛說完前面藥草喻品的偈頌之後,就告訴所有大眾說:我這一個弟子大迦葉,你們大家應該認識他。佛在世時,迦葉尊者已一百六十歲,至今他還未死呢!現在他在中國雲南雞足山打坐入定。可以看得見他嗎?可以的。如果你有誠心就可以看見他,佛教就是講一個字。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有一個誠心,必定有辦法。譬如,修行人若有真正的誠心,就不怕沒人來供養。為什麼沒有人來供養呢?就因為你在前生修慧不修福。所謂: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若知道這個道理,就應該趕快修福修慧,多做一點好事,使福慧雙圓。

摩訶迦葉在未來劫中,將得供養恭敬和覲見三百萬億的諸佛世尊,他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一切諸佛,廣利諸佛,宣說無量大法。

于最後身得成為佛。名曰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就在他最後的一身,得成佛道,那時他的佛號名光明如來,因為他身上放出金光,所以就為他取名為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此是每位佛共有之十號。

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

他成佛的國土名叫光德,因為彼國土裏的人民都有光和德行,所以叫做光德。劫名為大莊嚴,這個劫莊嚴了無量無邊的大菩薩。

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這位光明佛的壽命長達十二個小劫,佛的正法住於世間是二十小劫,像法亦然。

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荊棘。便利不淨。

這個國土非常的莊嚴美麗,沒有一點不乾淨,也無種種惡穢,更無瓦礫或荊棘。此國土的人民也都沒有大小便等髒東西,因為他們都是禪定相,離世清淨。

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琉璃為地。寶樹行列。黃金為繩。以界道側。散諸寶華。周遍清淨。其國菩薩。無量千億。諸聲聞眾。亦複無數。無有魔事。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

此國的土地平坦,沒有高低不平,也沒有坑坎、土堆、山谷。而國土以琉璃為地,有七寶行列整齊的寶樹。用黃金做的繩子,像欄杆似的圍繞著界道,常散出種種的寶華,四周圍遍佈清淨,有無量千億那麼多的大菩薩來莊嚴此國土。還有一切的聲聞眾等,他們數量也是無有窮盡。此土沒有一切魔障,沒有魔障也就是沒有煩惱。為什麼沒有煩惱呢?就因為人民都修禪定,所以雖有魔王及魔民,但他們都是來護持佛法,沒有破壞佛法的。為何有如此殊勝的境界呢?因為迦葉尊者在因地修行的時候,起初修種種的清淨頭陀苦行,戰勝一切的魔軍,所以降伏了一切魔王,使他們都變成了佛教的護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想再把前面所說的義理,重複的告訴大眾,因此用偈頌說。

告諸比丘 我以佛眼 見是迦葉 于未來世 過無數劫

當得作佛 而于來世 供養奉覲 三百萬億 諸佛世尊

為佛智慧 淨修梵行 供養最上 二足尊已 修習一切

無上之慧 於最後身 得成為佛

釋迦牟尼佛告訴所有在會的比丘、比丘尼,也包括所有的優婆塞、優婆夷,一切菩薩、聲聞、羅漢、天龍八部等。佛說我用佛眼觀察迦葉,在未來世中,經過了無量數那麼多的大劫後,他決定成佛。在他未成佛之前,以及在將來的世界中,他將供養恭敬親近三百萬億那麼多的諸佛世尊。他都是用他最虔誠懇切的心恭敬、供養、禮拜、讚歎一切的諸佛世尊。為了想得到佛的智慧,所以他修種種的清淨苦行,因此供養最上福慧二足尊,修習所有一切最崇高的智慧,就在他最後的一身,即得成佛。

其土清淨 琉璃為地 多諸寶樹 行列道側 金繩界道

見者歡喜 常出好香 散眾名華 種種奇妙 以為莊嚴

其地平正 無有邱坑 諸菩薩眾 不可稱計 其心調柔

逮大神通 奉持諸佛 大乘經典 諸聲聞眾 無漏後身

法王之子 亦不可計 乃以天眼 不能數知

他的國土非常清淨,因為他在因地時修清淨的頭陀行而得到此果報。其佛國裏的土地是琉璃造成,並種植種種寶樹,這些寶樹一行二行排列在路旁,還有黃金做成的繩子圍成界道,人人見到這莊嚴的國土都會感到非常歡喜。此國土及所有的人民都時常放出芬芳的香味,仙女常在虛空中散華,以種種的華,種種的香,種種的奇妙來莊嚴這個國土。其土地面平穩,沒有山丘和土坑。這是因為迦葉在因地時修平等的慈悲行,所得到的果報。一切的諸菩薩眾,有無可計算那麼多。他們的心地都很調順柔和,也都得到五眼六通的神通之力,修持佛所說的大乘經典。一切的聲聞弟子都得到無漏身,作法王之子。他們的數目也是多得不可計算,即使用天眼來計算也算不完。

其佛當壽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光明世尊 其事如是

這位佛的壽命長十二小劫,正法住世有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也二十小劫。其國土名為光德。是指智慧光明,是指般若之德。因眾善奉行,所以他的國土及人民都具足智慧光明和般若德行,一點癡迷也沒有,所以稱為光明世尊、光德國土。

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皆悉悚栗。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舍。即共同聲而說偈言。

佛為迦葉授記完之後,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佛的大弟子也焦急起來。他們心裏都在想:佛已經給迦葉授了記,而我們又不知道何時才得到佛的授記呢?因此他們心裏都是戰戰兢兢。而後他們平心靜氣的恭敬合掌,目不轉睛地看著佛,即時大家異口同聲,說出偈言。

大雄猛世尊 諸釋之法王 哀湣我等故 而賜佛音聲

佛是世間上最具足威德的大英明聖雄,一切的釋族生出來的法王。請求佛慈悲喜舍,哀惜憐湣我等一切眾生,而賜給我們佛的音聲。

若知我深心 見為授記者 如以甘露灑 除熱得清涼

如從饑國來 忽遇大王膳 心猶懷疑懼 未敢即便食

若複得王教 然後乃敢食

佛現在應該知道我們心裏想些什麼,我們看見摩訶迦葉得到佛的授記,就好像得到佛用甘露法水灑到我們的身上,而感覺到陣陣的清涼,消除了一切熱惱;我們又好像剛從一個饑荒的國家來,忽然遇見了大王所吃的飯食,心裏總覺得懷疑和恐懼而不敢立刻就把那些飯食吃了。若能得到國王的命令,才敢吃那些飯食。

我等亦如是 每惟小乘過 不知當雲何 得佛無上慧

雖聞佛音聲 言我等作佛 心尚懷憂懼 如末敢便食

若蒙佛授記 爾乃快安樂

我們與一切眾生都是這樣,我等小乘根性的人,不知道應該怎樣才能得到佛的無上智慧。雖然聽到佛的聲音說我等皆堪成佛,心裏猶有點不相信及懷疑:我們二乘人,也可以成佛嗎?就好像遇到國王的飯食而不敢立刻就吃一樣,假使我們能得蒙佛授記,那時候就會十分歡喜和安樂。

大雄猛世尊 常欲安世間 願賜我等記 如饑須教食

威猛大英雄的世尊,您常常願意使一切眾生安樂,現在希望佛也能為我們授記。迦葉已授記了,我們是不是也有份呢?我們現在就像饑餓的人,急需要佛教的飯食。

爾時世尊。知諸大弟子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是須菩提。于當來世。奉覲三百萬億那由他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常修梵行。具菩薩道。

前文,佛的三位大弟子以偈頌請佛予以授記,佛就已知道他的大弟子們心裏所想念的是什麼。在金剛經上說: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一切眾生有種種的心念,佛都完全知道。因此佛就告訴所有在法會中的大比丘們:須菩提會在未來劫中,遇見三百萬億那由他佛。他供養恭敬、尊重讚歎這一切的諸佛,時時刻刻都修行清淨的梵行,具足菩薩的六度萬行。

於最後身。得成為佛。號曰名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就在須菩提行菩薩道的最後身,他就得成佛道。那時候他的佛號為名相。須菩提是解空第一,他知道諸法空相。一切諸法空也是一個名相,因此他成佛後的名號就叫做名相。名相也是實名,有一個相,或者稱為虛空。如來:就是行諸佛之道,來成正覺。應供:是應該受人天的供養。正遍知:知道萬法唯心叫正知,知道心生萬法叫遍知。明行足:因為修行,故清淨的智慧光明都現出來。善逝世間解:一個圓滿的解脫者,已達到最好的地方。無上士:世間上沒有比他更高尚的。調禦丈夫:調禦眾生三界的一位大丈夫。天人師: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大導師。佛:什麼叫做呢?

佛就是人,人就是佛。佛是人修成的。可是我們人必須修行才能成佛,不能現在就說自己是佛。要怎樣修行呢?要先覺悟自己,所謂:覺者是佛,迷者是眾生。當你覺悟了,就是眾生中的一位將來佛。當你迷昧時,就變成不覺悟佛性中的眾生了。覺悟就是真正的明白宇宙間的一切道理。為什麼我們不能覺悟呢?因為有許多習氣毛病,無明煩惱,身口意業都不清淨,種種的業力障礙著而不能覺悟。我們如果要覺悟,必須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斷欲去愛,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這稱為自覺

若只是自覺不能覺他,那還不夠呢!必須要用自己覺悟的方法去覺悟一切眾生,這也就是發大菩提心,行菩薩道,與一切眾生共成佛道,這叫自覺覺他。雖然能自覺覺他,但行願還未圓滿,若能圓滿,那就可稱為。世尊:入世間和出世間的一位尊者。

劫名有寶。國名寶生。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無諸邱坑沙礫荊棘便利之穢。寶華覆地。周遍清淨。其土人民。皆處寶台珍妙樓閣。聲聞弟子。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諸菩薩眾。無數千萬億那由他。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其佛常處虛空。為眾說法。度脫無量菩薩及聲聞眾。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名相如來出生在一個世界,那時的劫數名叫有寶。因為在這個劫中具有佛法僧三寶,故稱名為有寶。因為有佛法僧三寶生在他的國家,所以他的國名為寶生。這國土地平穩,因為須菩提所修心地平等了。土地都是由玻璃造成,也是因為須菩提有具足的智慧光明所照耀。又有七寶行樹莊嚴,沒有山丘土沆、沙礫、瓦片、荊棘等。人民都沒有大小便的不整潔。地上覆蓋了七寶華,周圍環境都是清淨莊嚴。人民居住在七寶臺上,所有的樓閣也是用七寶造成的。

在此國土,二乘的聲聞弟子有無量無邊,即使用如來的計算,也不知道他們的數量。所有的諸菩薩眾也有無數千萬億那由他那麼多。佛的壽命是十二個小劫。正法和像法住世各有二十個小劫。名相如來常在虛空中,為大眾說出微妙法,度脫了無量的菩薩及二乘聲聞眾。

當爾之時,佛想把前面所說的長行意義,再詳細的告訴大眾,所以說出下面的偈頌。

諸比丘眾 今告汝等 皆當一心 聽我所說 我大弟子

須菩提者 當得作佛 號曰名相 當供無數 萬億諸佛

隨佛所行 漸具大道 最後身得 三十二相 端正姝妙

猶如寶山

佛告訴諸大比丘們,你們都應一心聽我所要說的法。我有一個大弟子,須菩提(須菩提有三個名字;第一為空生。因為他父親有許多財寶,一百八十個倉庫都裝滿。可是當須菩提出生之後,他父親的財寶突然都不見,所以就給他取名為空生。他父親見到倉庫的財寶都不見了,於是就焦急起來,趕快去找一個蔔相的人來替他兒子看相。這看相的人見到須菩提的相貌又慈善又吉祥,認為他是一個很有善根和吉祥的小孩子,所以他的父親又給他取一個名字叫善吉。等到七天過後,倉庫裏的財寶又出現了,所以又給他多取一個名字叫善現,所以他一共有三個名字。)

須菩提將會成佛,他的佛號為名相。他在未成佛的世界中,會供養無量數萬億那麼多的諸佛。他跟隨著佛修行,常行佛所行,修佛所修,一步一步的認真修道而達到成佛的大道。真正修道的人不可以急著開悟證道,必須一步一步的修,天天用功辦道,日久道行自然會圓滿。所謂:緊了繃,慢了松,不緊不慢才成功。須菩提就在他行菩薩道的最後一身,得到了三十二相。相貌端正妙好,就像一座寶山,那麼圓滿莊嚴。每一個人見了他都會生出恭敬和歡喜心。

其佛國土 嚴淨第一 眾生見者 無不愛樂 佛於其中

度無量眾 其佛法中 多諸菩薩 皆悉利根 轉不退輪

彼國常以 菩薩莊嚴 諸聲聞眾 不可稱數 皆得三明

具六神通 住八解脫 有大威德 其佛說法 現於無量

神通變化 不可思議 諸天人民 數如恒沙 皆共合掌

聽受佛語

名相如來的國土,莊嚴清淨為第一,在這國土裏的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歡喜的。名相如來在這國土裏,度脫了無量無邊的一切眾生。有很多諸菩薩,都有利根,轉不退轉的法輪,教化眾生。這國土常以這些菩薩來莊嚴道場,所有的聲聞眾,也有說不盡那麼多。他們都是得到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也具足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還住於八種解脫。所有的菩薩、聲聞、弟子眾都具足大威德之相。當佛說法的時候,佛就現無量種種的神通變化,在虛空中說法。有恆河沙數那麼多的天上和世間的人,都合起掌來,一心聽佛所說的法。

其佛當壽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佛的壽命有十二個小劫,正法住世有二十個小劫,像法住世也有二十個小劫。

爾時世尊。複告諸比丘眾。我今語汝。是大迦旃延。于當來世。以諸供具。供養奉事八千億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旛。供養塔廟。過是已後。當複供養二萬億佛。亦複如是。供養是諸佛已。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佛為須菩提授記完後,再告訴法會中的諸大比丘:今天我對你們說法,你們都要平心靜氣的一心諦聽。大迦旃延也會在未來世中,用種種的供具供養恭敬八千億諸佛。他以正法恭敬讚歎,尊重這一切的諸佛世尊。當這些佛入涅槃之後,他又建塔造廟來供養。所有的塔高度一千由旬,橫豎長寬都是五百由旬。皆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造成。他又用種種的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旛,來供養這些塔廟。供養完後,他同樣的恭敬供養另外二萬億位佛。供養這二萬億的佛之後,他就具足菩薩道。當成佛道,名號為閻浮那提金光如來。因為他有智慧光明,猶如真金那麼光耀,故稱為閻浮那提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道側。妙華覆地。周遍清淨。見者歡喜。無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多有天人。諸聲聞眾。及諸菩薩無量萬億莊嚴其國。

因為大迦旃延在因地,修行平等的法門,所以將來他的國土地面平正。地面上是用玻璃造成,種種七寶妙樹莊嚴,黃金做成的繩子圍繞著路旁,仙女從天上散下微妙清香的寶華,覆滿地面,到處都是非常清淨。為什麼他的國土如此清淨莊嚴呢?這是因為他在因地的時候,修行清淨,眾善奉行的緣故。見到這國土的人,都會生出歡喜心來。這國土裏沒有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為什麼會有地獄呢?就因為人有嗔恨心,故墮地獄。有貪心的人就轉為餓鬼。專門嫉妒他人,將來就會做畜生。若剛強好鬥的人,將來會生為阿修羅。而這佛土的人民都是心地善良,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不受這種種的惡報,故此國沒有四惡道。

無量萬億那麼多的天人,還有二乘的羅漢、聲聞、緣覺及大菩薩眾都到這國裏來,他們都莊嚴著這個國土。

佛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彼佛的壽命有十二個小劫,正法住世有二十個小劫,像法住世也是二十個小劫。佛欲把所說的法,詳細的再說一遍,乃說出這段偈頌。

諸比丘眾 皆一心聽 如我所說 真實無異

你們各位大比丘們!應該一心諦聽,我所為你們講的是最真寶而恒常不變的法。

是迦旃延 當以種種 妙好供具 供養諸佛 諸佛滅後

起七寶塔 亦以華香 供養舍利

這位辯才無礙,論議第一的迦旃延,將會在末來劫中,用種種最莊嚴妙好的供具來恭敬供養一切諸佛。等諸佛滅度後,他用七寶來建塔造廟,又用華和香來供養佛的舍利。

其最後身 得佛智慧 成等正覺

就在他最後的一身,得到佛的大智慧,得成正覺。

國土清淨 度脫無量 萬億眾生 皆為十方 之所供養

佛之光明 無能勝者 其佛號曰 閻浮金光 菩薩聲聞

斷一切有 無量無數 莊嚴其國

他的國土非常清淨,所度脫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有萬億的眾生,皆從十方來供養他,這佛的光明與智慧是最超越,並能勝過一切,故號名為閻浮金光。所有的諸大菩薩、聲聞眾,都已經斷欲有、色有、無色有,他們的數量也是有無量無邊。他們都來莊嚴這個佛的國土。

爾時世尊複告大眾。我今語汝。是大目犍連。當以種種供具。供養八千諸佛。恭敬尊重。諸佛滅後。各起塔廟。高千由旬。縱廣正等五百由旬。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旛。以用供養。過是已後。當複供養二百萬億諸佛。亦複如是。

當爾之時,佛又告訴大眾說:今天我要告訴你們關於這一位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他在未來劫中,用種種的供具來供養八千位諸佛。他以最恭敬尊重的心作如是供養。等這些佛滅度之後,他又建塔造廟,高達千由旬;長豎寬闊有五百由旬。都是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所造成,他又用種種的華、瓔珞、塗香、末香、燒香、繒蓋、幢旛,來供養塔廟。供養了這些塔廟之後,他又再用同樣的方法去供養二百萬億的諸佛。

當得成佛。號曰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就在他供養二百萬億諸佛之後,他就得成佛道,名號為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多摩羅跋是梵語,意謂自性清淨,纖塵不染。栴檀香是一種最上等的香材。

劫名喜滿。國名意樂。其土平正。玻璃為地。寶樹莊嚴。散真珠華。周遍清淨。見者歡喜。多諸天人。菩薩聲聞。其數無量。

這一個劫叫做喜滿。因為在這一劫中,充滿了喜樂,故他的國土也名為意樂。這國的地面平坦,用玻璃造成。七寶行樹莊嚴。從天上散下真珠做成的花朵。到處都非常清淨,見到這國的人都會生出歡喜心來。有許多天、人、聲聞、菩薩,他們的數量有數不盡那麼多。

佛壽二十四小劫。正法住世。四十小劫。像法亦住。四十小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的壽命長二十四個小劫,正法住世有四十個小劫,像法住世也是四十個小劫。當佛說完了之後,再想把前面所說過的法,詳細的告訴大眾一遍,因此說出這段偈頌。

我此弟子 大目犍連 舍是身已 得見八千 二百萬億

諸佛世尊 為佛道故 供養恭敬 于諸佛所 常修梵行

於無量劫 奉持佛法 諸佛滅後 起七寶塔 長表金刹

華香伎樂 而以供養 諸佛塔廟

我這位弟子,大目犍連,當他舍去此身之後,將會得見八千二百萬億的諸佛世尊。為了修成佛道,他很恭敬供養所有值遇的諸佛。他在每一個諸佛前,常隨佛學,修清淨梵行,在無量劫中,他一心奉持佛法。當諸佛滅度後,他又建立七寶做成的塔廟,用金來造塔的繒蓋幢旛,用種種的華、香、伎樂來供養這些塔廟。

漸漸具足 菩薩道已 于意樂國 而得作佛 號多摩羅

栴檀之香 其佛壽命 二十四劫

他漸漸具足圓滿六度萬行,降生在意樂國,而得成佛道,名號為多摩羅。因為他在因地修行清淨,故得莊嚴清淨無染,身上發出栴檀的香氣,這尊佛的壽命長二十四小劫。

常為天人 演說佛道 聲聞無量 如恒河沙 三明六通

有大威德 菩薩無數 志固精進 于佛智慧 皆不退轉

他常為天人演說佛法,在他的國土裏有無量的聲聞眾,猶如恒河沙數,他們都具足三明和六種神通。個個都具有大威德相,又有無量無數的大菩薩,他們都是志願堅固,勇猛精進,得到佛的無上智慧,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滅度後 正法當住 四十小劫 像法亦爾

這佛滅度後,正法住於世有四十個小劫,像法也如是。

我諸弟子 威德具足 其數五百 皆當授記 于未來世

咸得成佛 我及汝等 宿世因緣 吾今當說 汝等善聽

我的諸大弟子中,有五百個具足威德之相,都應當授記。在未來世中,皆得成佛。我和你們各位,因為有往昔的因緣,故我今應當對你們說出此法。你們各位必須仔細諦聽。

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三 化城喻品第七

是從幻化而來並不是實有的。它從佛徹底覺悟的精神顯現出來。什麼意思呢?就是要二乘人發大心,遠離現證一切相,佛現出微妙不可思議的境界。其實,佛所說的化城本來是不存在的,如今卻能化現出來,故此品名為化城喻品

首先,我們應該要瞭解此座化城本來是一物也無。它是一個虛妄不實的,故名為化城,是佛所變化出來的。佛示現這個方便法門來救度眾生,故此說二乘人的方便法門,都不是真實。大乘一實法門才是究竟的目的地。

有人問:如果一切都不真實,那麼它的好處何在呢?如果你不瞭解什麼是不真實,你也無法找到真實的。此座化城即為彼所現。此化城是比喻二乘的法門:聲聞乘及緣覺乘之法。因為此二乘法都是佛方便引導之法,所以說,此化城是為二乘人說的有餘涅槃不究竟的。涅槃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佛用方便智慧表示出二乘的法。為什麼?譬如:我們念書必須要從小學到中學,中學到大學。二乘人就橡小學的程度,菩薩乘屬於中學的程度,佛乘就到了最高的程度,也就是大學。實非大學可比。佛法本來是沒有什麼高下的,但佛用方便法門來接引一切眾生,就像小兒童,先要讓他在小學念書,吸收小學的知識。

在佛法中,最主要的觀點和目標,就是視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是,假使佛起初就對我們說這個法,眾生必定有畏難怕苦不願信受,心生恐懼不前,故佛示現權巧方便法門來教化誘導眾生。

有四種方法來解釋佛說此一品的意思:(一)根據因緣。(二)根據所需的教法。(三)根據眾生的根性。(四)根據觀察一切眾生的心行。

(一)根據因緣:眾生在修行的道路上停留,不願往前進步,住空法中以為到達究竟之處,這就是小乘人存有的一個觀念,把他們所得到的有餘涅槃當作最高無上的境界,故佛開權顯實,破其執著,令彼深入佛的大智慧藏,了悟真實法是沒有體性。因為二乘人在修道上不再前進半途而廢,故佛用方便法門,以化城為二乘人的暫歇城,免其墮落惡道,故暫示現化城的存在。

(二)根據所需的教法:二乘人把小乘的教法當作最圓滿的教法,把有餘涅槃當作究竟不生不滅的無餘涅槃,故他們只願自求解脫而不願度脫眾生,佛視此輩人為佛教的焦芽敗種來呵責二乘,不像菩薩能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菩薩深怕一切六道眾生墮落惡趣,頭頭救拔群生,脫離苦海,菩薩有慈悲平等、倒駕慈航的無畏精神,發願度盡一切眾生,方證菩提,而佛願二乘人也能回小向大,發大菩提心,學菩薩法。故必須為他們說出大乘的教法。

(三)根據眾生的根性:佛是一位大慈大悲的世尊,當佛成道後,三七日內為大乘菩薩說華嚴經。這時二乘人有眼不見盧舍那,有耳不聞圓頓教,可見二乘人的根性比較淺劣。但是佛不願舍去不救度每一個眾生,故為二乘人說四聖諦法及十二因緣法等,讓他們都要精進修行,增長善根,超凡入聖,最後才顯示開導給他們真實的一乘教法。

(四)根據觀察一切眾生的心行:佛觀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惟有開權顯實,佛說這部法華經,來破除眾生的執著和自私自利的心,不使障礙他們成佛的機會和佛性。

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國名好城。劫名大相。諸比丘。彼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

釋迦牟尼佛告訴諸比丘眾,在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這時有一尊佛,名大通智勝如來,他有很廣大的神通和大智慧,具足佛的十名號稱之德,即是如來(如如不動,寂照常明,表體性德)、應供(所應作者,皆已辦之,表慈悲願德)、正遍知(理智無礙,圓融周徹,具足正知正見。無不遍知,表理智德)、明行足(明即得無上善果菩提,行足、戒慧滿足,表修因克果德)(亦名表神通德)、善逝、世間解(入無餘涅槃。了知一切有情非有情事,表斷證智德)、無上士(一切眾中,佛為無上,表住位德)、調禦丈夫(以柔軟語、苦切語,使人入善道,表教主德)、天人師(如日遍照,無不蒙益,人天導師,表普利德)、佛(三覺究竟圓滿,表覺果德)、世尊(萬德具、福智圓,為世出世間所尊,表圓滿德)。

大通智勝佛有一個國土,名好城,因為他國土裏的人民都很善良,此劫名為大相。諸比丘!這位佛已在過去世,不可說久遠劫中,進入了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有多久的時間呢?以下佛就說出一個比喻。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假使有人磨以為墨。過於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大如微塵。又過千國土複下一點。如是輾轉盡地種墨。于汝等意雲何。是諸國土。若算師。若算師弟子。能得邊際知其數不。不也世尊。諸比丘。是人所經國土。若點不點。盡抹為塵。一塵一劫。彼佛滅度已來複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譬如有人用此三千大千世界的國土,磨成寫字用的墨汁。如此經過東方千國土之時,點上一點墨點。又經過千國土,再點上一點墨點,如是這樣的點盡所有磨成墨點,計算在每一點上的土地多嗎?你們的看法如何?即使由算術家與他們的學生,一起來計算此數目,能算得出其數目嗎?所有的比丘都說:不能,世尊。

諸比丘眾,這人所經過的國土,在每一個點上和沒有點到的國土,皆再磨為微塵。以一微塵等做一劫,而大通智勝佛進入滅度的劫數,還超過此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我以如來知見力故。觀彼久遠猶若今日。

佛是一切智人,以禪定三昧智力,故我釋迦牟尼佛,觀如是久遠劫來猶如今日,並不長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世 無量無邊劫 有佛兩足尊 名大通智勝

這時釋迦牟尼佛欲重述以上的意義,故說偈頌:

我憶念在過去世,無量無邊劫中,有一位佛,具足福慧圓滿,此佛名大通智勝佛。

如人以力磨 三千大千土 盡此諸地種 皆悉以為墨

過於千國土 乃下一塵點 如是輾轉點 盡此諸塵墨

如是諸國土 點與不點等 複盡抹為塵 一塵為一劫

此諸微塵數 其劫複過是 彼佛滅度來 如是無量劫

譬如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國土都磨成墨汁,然後經過千個國土,點上一點墨點。再過千個國土,如前一樣點上一墨點,乃至繼續把此墨點點完,點滿了三千大幹世界土地為止。雖然他走遍了諸國土,散或不散盡所有的微塵,然後,以所有的點與未點到的中間所有國土,以一粒微塵為一劫,大通智勝佛滅度後,已經有如是無量劫了。

如來無礙智 知彼佛滅度 及聲聞菩薩 如見今滅度

諸比丘當知 佛智淨微妙 無漏無所礙 通達無量劫

佛具足圓融無礙的智慧,悉知大通智勝佛以及聲聞菩薩已滅度,如見到他們現在正滅度一樣。諸比丘!你們應當知道,佛的智慧是非常純淨、微細和奧妙,沒有一切漏,也沒有一切的掛礙,通達無量數劫。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已。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諸佛法不現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趺坐。身心不動。而諸佛法猶不在前。爾時忉利諸天。先為彼佛於菩提樹下敷師子座。高一由旬。佛於此坐。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適坐此座。時諸梵天王雨眾天華。面百由旬。香風時來。吹去萎華。更雨新者。如是不絕。滿十小劫供養於佛。乃至滅度。常雨此華。四王諸天為供養佛。常擊天鼓。其餘諸天作天伎樂。滿十小劫。至於滅度。亦複如是。

佛告訴會上的比丘,大通智勝佛的壽命,有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

當大通智勝佛端坐其道場,破除一切魔軍之後。凡是修道證果的人,都要經過魔考的一關。釋迦牟尼佛如何成無上正等正覺呢?就是要經過魔考。當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入定,魔王派了一群變化成美豔的少女,來擾亂佛的禪定。這時,佛已斷一切欲念和妄想,遠離諸系縛。觀宇宙間萬事萬物如夢如幻,何況面對著這一群美女?更是如如不動,了了常明,佛即時對她們說:你們現在雖然長得青春美麗,但是當你們年老時,就會發白麵皺,像老太婆一樣,而容貌醜陋不堪,你們只不過是一些盛滿污穢的臭皮囊!當魔女一聽佛這麼說,便知道她們的美人計用不上,於是她們互相看看自己的形貌,果然,變得又醜又老,於是嚇得拔腿就跑。

所有一切佛成道之前,都要經過這一種的考驗,故能降伏一切天魔外道,才能達到無上正等正覺。這時,大通智勝佛結跏趺坐,身心不動,入甚深禪定,但還未成佛道,故佛法還未出現於前。如此經過了一小劫,乃至十個小劫,佛法還未現前。

當爾之時,忉利天上的天人,為此佛準備了天衣敷設菩提樹下,師子之座,座高一由旬(四十裏)。佛即時坐到此座上,將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時諸梵天王雨諸天華,散落於一百由旬的地方。一陣陣的香風把萎謝的花朵吹去,新的天華又繽紛而下,繼續不停的滿了十個小劫,如此供養於佛。乃至佛滅度以後,他們還是照常的雨下天華。

同時,四王諸天常擊天鼓鳴天樂供養佛,甚至於其他的諸天也常作種種諸天之樂,如此滿十個小劫,乃至佛滅度,無有停止。

諸比丘。大通智勝佛過十小劫。諸佛之法乃現在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迦牟尼佛又告訴諸比丘們說:大通智勝佛經過十個小劫,佛法才出現於前,他才真正的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轉大法輪。

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日智積。諸子各有種種珍異玩好之具。聞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舍所珍。往詣佛所。諸母涕泣而隨送之。其祖轉輪聖王。與一百大臣。及餘百千萬億人民。皆共圍繞。隨至道場。咸欲親近大通智勝如來。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到已。頭面禮足。繞佛畢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頌曰。

當這位佛還未出家之前,他有十六個兒子。第一個長子,名叫智積,他具足大智慧。每一個兒子都有他種種不同功德寶福德貴,具足奇異的享樂珍玩。可是當他們聽到其父親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立刻舍去所有珍貴的舒適寶玩,前往佛成道之處(菩提樹下)。其母親心愛不舍故痛哭流涕,和他們一起去見佛。為什麼其母如此傷心呢?因為她的十六個兒子,皆要離開她而去跟佛修道。

當時,其祖父是一位轉輪聖王,帶領著一百個大臣及百千萬億人民,皆共圍繞而至佛的道場,來親近大通智勝佛,恭敬供養,尊重讚歎佛。他們到達佛所,五體投地,頭面接足,恭敬頂禮,向佛圍繞三匝,一心合掌,瞻仰世尊。然後,以一首偈頌來讚歎佛。

大威德世尊 為度眾生故 於無量億劫 爾乃得成佛

諸願已具足 善哉吉無上 世尊甚稀有 一坐十小劫

身體及手足 寂然安不動 其心常憺怕 未曾有散亂

究竟永寂滅 安住無漏法 今者見世尊 安隱成佛道

我等得善利 稱慶大歡喜 眾生常苦惱 盲瞑無導師

不識苦盡道 不知求解脫 長夜增惡趣 減損諸天眾

從冥入於冥 永不聞佛名 今佛得最上 安隱無漏道

我等及天人 為得最大利 是故鹹稽首 歸命無上尊

世間上有最大威德的世尊,為救度十方一切六道受苦眾生,而經過無量億劫,莊嚴萬行才能得成佛道,具足圓滿從前所發的誓願。所以說,若人真正要發心修道,必須要發大誓願,若能在釋迦牟尼佛成道之日發大誓願,那是最好的。因為十方諸佛成就佛果皆發無上的誓願及廣大的菩提心,為什麼我們在修道上耐不得苦?或者生退轉心?原因是我們沒有真正拿出真心來修道,未曾發金剛堅固般若波羅蜜的誓願心。我們不能堅持自私自利,趣向小乘法,那就不能作一個出類拔萃的受人尊敬者了。

佛是最善、最無上的吉祥殊勝者,世間上很稀有的。佛能入甚深禪定,如此,經過十個小劫那麼長久的時間,但是他的身體手足,仍靜然安住不動。他的心遠離一切顛倒夢想,沒有一點污染的塵垢,故無散亂。佛畢竟得到永恆的圓覺,安住在常寂光中,以無漏的法,開示二乘。如今我們得見世尊,安隱的成就佛道,故得到良善的利益,所以表露我們的慶祝和大歡喜。

一切六道眾生常受盡苦惱焦迫,如一盲人,失去指引的導師,不認識離苦的要道,不知如何出生死輪回,在漫長的歲月中,造盡許多罪業。在惡趣中顛倒沉淪的眾生被無明業縛遮蓋了智慧佛性,罪業所障,故不能聽聞佛的洪名。

如今佛得到最無上、安隱的佛道,我等及一切天人眾如暗有燈,皆得最大的利益。所以我們五體投地,頭面接足的一心歸命無上世尊。

當我們一心皈依佛法僧三寶,即是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首先要學習如何去除我相。譬如要捨己為人,不存損人利己的心等等...。一切煩惱,皆由執著我相貪欲而起,但是要做到無我相,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們要身心性命皈依三寶,依著佛所說的法去修行、去吃苦、去做。必定能舍離我執及三毒諸煩惱,得永恆的無為快樂和不受後有的自由。

爾時十六王子偈贊佛已。勸請世尊轉於法輪。鹹作是言。世尊說法,多所安隱。憐湣饒益諸天人民。重說偈言。

當十六位王子讚歎佛之後,他們又再請佛轉妙法輪。何謂轉法輪呢?演說四諦十二因緣,乃至六波羅蜜經典教義,解說佛法的義理,皆是轉大法輪;還有多方面的離苦得樂、四禪八定等等。轉大法輪,例如護持三寶、讚歎三寶、宣揚佛教、勸他人信仰佛教等等,這都是在轉利益眾生法輪。

十六位王子又異口同聲的說:世尊!請您為我們說無上的佛法,令我們一切眾生得到安隱。請您憐湣和饒益一切諸天人。接著,又說出偈頌贊佛:

世雄無等倫 百福自莊嚴 得無上智慧 願為世間說

度脫於我等 及諸眾生類 為分別顯示 令得是智慧

若我等得佛 眾生亦複然 世尊知眾生 深心之所念

亦知所行道 又知智慧力 欲樂及修福 宿命所行業

世尊悉知已 當轉無上輪

佛為出世聖雄。世間的大雄主,無能比的大聖尊!以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福田,萬德莊嚴相好,圓滿威儀。佛是世間無上的大聖雄,故能稱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因為佛在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百劫中栽培圓滿莊嚴的相好,佛所得到的智慧是無上的,故祈佛能為世間一切眾生說出微妙法,令我等速離苦海,早登覺岸。為十二種類各種因緣所生眾生,都顯示分別明嘹,令我等得到無上的智慧,佛果菩提。

若我等皆成佛道,一切六道眾生悉皆如是。世尊深深明瞭一切眾生心所念和所願,佛能全知他們有多少的智慧力,想要得多少的善樂,積集多少的福德,造了多少的罪業,故佛悉知悉見,現在應知是他當轉大法輪的時候。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六種震動。其國中間幽冥之處。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眾生各得相見。鹹作是言。此中雲何忽生眾生。又其國界諸天宮殿乃至梵宮。六種震動。大光普照。遍滿世界。勝諸天光。

釋迦牟尼佛又告訴諸比丘:當大通智勝佛初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都現六種震動。這時,所有國土中間凡是幽暗的地方,日月常不能照射到的範圍,如今都現出光明,在此處的眾生,皆得明見一切,他們即說:從何來的眾生呢?(其實,他們從前在黑暗中,有亦不見,故說沒有眾生存在。現在有了光明,才見到旁的眾生。)

又在這些國土的範圍內,所有天宮乃至梵天宮殿,皆現六種震動,得到光明普照,遍滿了整個世界。這種的光明超勝所有天人光、日月光幾千萬倍。

爾時東方五百萬億諸國土中梵天宮殿。光明照曜。倍于常明。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宮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緣。而現此相。是時諸梵天王。即各相詣。共議此事。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當爾之時,東方有五百萬億國土中的梵天宮殿皆得光明照耀,其光勝過通常的光有幾千萬倍。這時所有諸梵天王,都生出疑念:如今我們的宮殿有如此的光明,這是往昔所未曾有的,是何因緣,能現出如此的瑞相呢?

因此,所有的諸梵天王各自互相詢問,共同討論這放光照耀的一件事。這時在諸梵天王眾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名叫救一切,為所有的諸梵天眾,而說出一首偈頌:

我等諸宮殿 光明昔未有 此是何因緣 宜各共求之

為大德天生 為佛出世間 而此大光明 遍照於十方


我們所有的宮殿,得到光明普照,此不可思議的光明是從未曾有的,這是什麼因緣呢?我們都共同去找尋這光明的來源。依我推測,這也許是某一位大德聖人出世了,或者有佛出現於世,因而有如此的光明,遍照十方國土。

爾時五百萬億國土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襟盛諸天華。共詣西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當爾之時,東方五百萬億國土的諸梵天王,都隨身帶著他們的宮殿一起飛行。凡是天人都可以飛行自在,不但如此,他們還可以隨身帶著宮殿一起同行,非常方便自在。接著他們又用衣服盛滿了天華,一同到西方去,尋找此光明的來源,見到大通智勝如來,在一棵菩提樹下的道場,坐師子之座。當時一切的天眾、龍眾、乾闥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都一起來恭敬和圍繞著佛。他們又見到佛的十六個王子,在請佛轉大法輪。

即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其所散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其菩提樹。高十由旬。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湣。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時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世尊甚稀有 難可得值遇 具無量功德 能救護一切

天人之大師 哀湣於世間 十方諸眾生 普皆蒙饒益

我等所從來 五百萬億國 舍深禪定樂 為供養佛故

我等先世福 宮殿甚嚴飾 今以奉世尊 惟願哀納處

這時所有諸梵天王,都頭面接足,恭敬頂禮佛,然後又圍繞百千匝,用他們的天華散在佛的身上,所散下來的華猶如須彌山的數量那麼多,又用天華來供養佛的菩提樹。這棵菩提樹高達十由旬,如是供養之後,諸大梵天王各自將其最喜愛的宮殿奉獻於佛。然後說:請佛慈悲哀湣我們,饒益我們,及接受我們所奉獻的宮殿。說完了之後,一切諸天王,就跪在佛前,一心異口同聲,說一首偈頌:

世尊!您是世上最稀有、最難遇見的一位聖尊,佛是具足無量功德而成佛,我們一切眾生也必須要具足無量功德,才有機會遇見佛。佛能救護一切眾生,他是人天的導師,佛能慈悲哀湣世間一切眾生,能普遍利益一切眾生。我等一切諸梵天王從五百萬億的國土而來,因為看見此種光明,故頓然捨棄甚深的禪定樂。修道人若一天沒有證到禪定樂的境界,態度總是馬馬虎虎,真正得到禪定樂的人,最喜歡參禪打坐。看一切世間萬事萬物都很安樂,而這些天人雖證得此種禪定,猶未了生死,脫離三界,於是當他們見到此種光明,個個都願捨棄禪定樂而極盡他們的神通力去尋找此光明的來源,也因為要供養佛而來,又對佛說:我等從前在因地所修福報,才能得到此美麗莊嚴的宮殿,現在既能見到佛,我們願把最心愛的宮殿奉獻予佛,准願佛能哀湣和接受我們的供養。

爾時諸梵天王偈贊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度脫眾生。開涅槃道。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

世雄兩足尊 惟願演說法 以大慈悲力 度苦惱眾生

當爾之時,諸梵天王用一首偈頌來讚歎佛之後,他們一起對佛說:惟願世尊能為我們轉大妙法輪,度脫一切受苦眾生,請佛慈悲開示涅槃的大道。這時諸梵天王,又一心同聲,而說出一首偈頌:

世尊!您是世間無上的大聖雄,萬德圓滿,福慧雙足。惟願世尊為我等眾生演說妙法,希望能以世尊大慈悲的力量,來度脫我們一切受苦纏縛眾生,皆出離生死苦海,早登覺岸。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又諸比丘。東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歡喜踴躍。生稀有心。即各相詣。共議此事。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是事何因緣 而現如此相 我等諸宮殿 光明昔未有

為大德天生 為佛出世間 未曾見此相 當共一心求

過千萬億土 尋光共推之 多是佛出世 度脫苦眾生

當爾之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緘口,答應諸大梵天王的請求,佛就說:在東南方有五百萬億國土,所有一切大梵天王都親自見到他們自已的宮殿,現出光明和照耀,從未曾有的,因此他們都非常歡喜踴躍,生出稀有心。他們聚合在一起,共同討論此問題,就在這時候,在集會中,有一大梵天王,名大悲,就為一切諸梵天眾而說出一首偈頌:

此件事必因殊勝的因緣,故能現出如此的瑞相,照射著我們的每一個宮殿,這種光明是從來所未有過的,必定是有大德從天上降生了,或者是有佛出現於世,這是我們所未曾見過的境界,應當共同一起推測他的來源。於是經過千萬億國土,去尋找此光明之來源。照我的推測,這多數必定是有佛出現於世,為度脫一切苦惱眾生吧!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襟盛諸天華。共詣西北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這時,東南方的五百萬億諸梵天王和他們所住的宮殿,一起去找尋這種光明。每一位大梵天王的衣服盛滿了天華,準備要用來供養十方諸佛,他們向著西北方去找此種光明瑞相。複見到有一佛的國土,即是大通智勝如來所住的道場。佛坐在菩提樹下師子座上,所有一切的諸天、龍王、乾闥婆(作音樂的神)、緊那羅(大鵬金翅鳥)、摩侯羅伽(大蟒蛇)、人非人(包括其他種種的眾生)等,都恭敬圍繞著佛,又見到大通智勝佛的十六個兒子,在請佛轉大妙法輪。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湣。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受。爾時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這時所有的大梵天王都頭面接足頂禮佛,又繞百千匝。繞完了之後,就用他們所帶來的天華,散在佛身上,所散的天華供佛猶如須彌山那麼多,不但供養佛,而且也用天華來供養菩提樹。供養了之後,每一位大梵天王都把他們所帶來的宮殿奉獻于大通智勝佛,且說:唯獨請佛慈悲哀湣我等,饒益我等,我們現在所獻給您的宮殿,即是我們最寶貴的宮殿,請佛接受這一個供養。這時,這五百萬億的大梵天王,就在佛前,一心異口同聲,用偈頌來讚歎大通智勝佛。

聖主天中王 迦陵頻伽聲 哀湣眾生者 我等今敬禮

世尊甚稀有 久遠乃一現 一百八十劫 空過無有佛

三惡道充滿 諸天眾減少 今佛出於世 為眾生作眼

世間所歸趣 救護於一切 為眾生之父 哀湣饒益者

我等宿福慶 今得值世尊

佛也叫聖主,即是聖中之聖,天中之天,故又叫天中王。迦陵頻伽是梵語,翻譯為好聲鳥。在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有這種鳥,常用它美悅的聲音來宣暢法音,佛說法的聲音令人喜聞。聞得心靜,好比這種鳥聲音好聽一樣,而佛是哀湣一切眾生的大慈悲音。我們五百萬億諸梵天王現在向您世尊敬禮。世尊!您是很稀有的,是多麼的難遭難遇啊!因為佛經久遠的劫數,才出現於世。依我們所知道,在一百八十劫中,都沒有佛出現於世。由此眾生墮落於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一天比一天多,但是諸天眾們一天比一天減少了。現在佛出現於世,而從前墮落於三惡道的眾生,皆由於他們聞不到音,不辨是非黑白,造諸惡業,因為沒有人引導他們,所以在黑暗中摸索迷失。佛即是一切眾生的明眼善知識,所以當佛一出現於世,一切眾生即可得到佛的指引,脫離黑暗危險之道。這三惡道的眾生會減少,而三善道(天、人、阿修羅)的眾生,就會增加了。

一切世間的眾生都會歸依佛,趣向菩提善道,佛救護一切眾生,所以佛即是我們的大慈悲父,而我們都是佛不孝之子,但是佛是多麼的哀湣饒益我們,願度我們早登覺岸。我等天眾皆因在宿世曾做過功德和善事,所以今世才這麼幸運能遇見佛,這是很值得慶賀的。現在我們能聽到佛說法,都是宿世的善根、福德和因緣所致。

爾時諸梵天王。偈贊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哀湣一切。轉於法輪。度脫眾生。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而說偈言。

大聖轉法輪 顯示諸法相 度苦惱眾生 令得大歡喜

眾生聞此法 得道若生天 諸惡道減少 忍善者增益

這時,所有東南方五百萬億的大梵天王,用他們的偈頌讚歎佛之後,就說:我們現在只希求,佛哀湣一切的眾生,為我們轉大妙法輪,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離苦得樂。當時所有的大梵天王,一心異口同聲,而說出一首偈頌:

我們現在請佛轉大妙法輪,為教化眾生。顯明的告訴我們一切法的實相,來度脫苦惱的眾生,令眾等得大歡喜。眾生悉聞佛所說法,便能離苦得樂,了生脫死,若能修道即可生到三善道去。那麼墮落三惡道的眾生就會減少。能修忍辱、持五戒修十善的人則日日增加。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又諸比丘。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各自見宮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歡喜踴躍。生稀有心。即各相詣。共議此事。以何因緣。我等宮殿有此光曜。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我等諸宮殿 光明甚威曜 此非無因緣 是相宜求之

過於百千劫 未曾見是相 為大德天生 為佛出世間

當爾之時,大通智勝佛就默默答應。佛即說:各位比丘!在南方五百萬億國土的諸大梵天王,各都親自看見自己的宮殿光明照耀,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此種瑞相,於是他們都十分歡喜和踴躍,生出稀有心,皆集會在一起,共同商討此一件事情:是什麼因緣我等宮殿有這種光明呢?這時候,會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名字叫做妙法,乃為會中所有的諸梵天眾而說出一首偈頌:

我們現在所住的宮殿,發出很威耀的光明,此種光明是從來沒有過的,這必定有一種大因緣,所以我們要去求知如此光明瑞相的因緣。因為在過去百千劫裏,都未曾見過如此的勝相,這大概是有大德行者從天上生到人間,或者有佛出現於世了。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襟盛諸天華。共詣北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當爾之時,在南方所有五百萬億的諸梵天王,帶著他們的宮殿,所有天人的宮殿都能遂心如願的跟隨他們,而彼等天衣都常盛滿了天華,身體都能發出種種的華香,這是他們所受的福報,此次他們也用衣服盛滿種種天華,共同到北方去尋找此光明之相,見到大通智勝如來,他的道場就在一棵菩提樹下。佛坐在一個師子座上,成道而發出此無量不可思議的光明。這時所有的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都恭敬圍繞著佛,又見到佛的十六個王子。這十六個王子都是生生世世發願做佛的兒子,護持道場,等佛成道之後,又為一切眾生請佛轉大法輪。這都是有一種殊勝的因緣。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湣。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爾時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這時南方五百萬億諸梵天王,五體投地,必恭必敬的向佛頂禮,繞佛百千匝,又用他們所帶來的天華散在佛的身上,所散的華繽紛而下,如須彌山那麼多,而丘他們也供養佛的菩提樹。供養完畢後,他們又用最寶貴的宮殿奉獻給大通智勝佛,然後說:惟願世尊發大慈悲哀湣我們一切眾生,利益我們。我們所奉獻給佛的宮殿,願佛慈悲接受這個供養,請佛住到我們的宮殿裏。這時所有的大梵天王即在佛前,一心同聲的用偈頌來讚歎大通智勝如來。

世尊甚難見 破諸煩惱者 過百三十劫 今乃得一見

諸饑渴眾生 以法雨充滿 昔所未曾睹 無量智慧者

如優曇缽華 今日乃值遇 我等諸宮殿 蒙光故嚴飾

世尊大慈湣 惟願垂納處

佛是百千萬劫難遭難遇的,佛是已經破除一切無明煩惱的大覺悟者,也就是能破一切眾生煩惱的大慈悲者。我們經過一百三十個大劫,如今才遇見佛,所有在三惡道如饑餓口渴的眾生,都可得到佛的法雨充滿,又遇往昔未曾見過的佛法僧。無量無邊大智大慧的尊者,就如優曇缽華不容易遇到,而我等今得遇見佛。我們愛惜的就是我們的宮殿,如今遇見了佛,都願舍去宮殿,承蒙佛的光明莊嚴我們的宮殿。請求世尊發大慈悲憐湣心,惟願能接受我們所奉獻的宮殿。

爾時諸梵天王偈贊佛已。各作是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令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皆獲安隱。而得度脫。時諸梵天王。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惟願天人尊 轉無上法輪 擊於大法鼓 而吹大法螺

普雨大法雨 度無量眾生 我等鹹歸請 當演深遠音

當爾之時,所有的大梵天王用一首偈頌讚歎佛之後,他們異口同聲的說:惟願世尊為我們一切眾生轉妙法輪,使一切世間、諸天眾、魔、梵天眾、沙門(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的出家修道人)、婆羅門,都得到安隱和快樂,而又能得脫離三惡道苦。這時一切的大梵天王,又一心同聲,用一首偈頌來讚歎佛:

我們惟願天人所尊敬的佛世尊,為我們轉無上的妙法輪,擊大法鼓,吹大法螺。如此的聲音能遍滿虛空界,甚至天上的天眾都能聽到此洪亮的法音。下天法雨,普遍一切處,唯有佛此種的微妙法,得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大家皆一起歸依佛,請佛轉法輪,當願佛能為我等演說最深遠的法音。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西南方乃至下方。亦複如是。爾時上方五百萬億國土諸大梵王。皆悉自睹所止宮殿。光明威曜。昔所未有。歡喜踴躍。生稀有心。即各相詣。共議此事。以何因緣。我等宮殿有斯光明。時彼眾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屍棄。為諸梵眾而說偈言。

今以何因緣 我等諸宮殿 威德光明曜 嚴飾未曾有

如是之妙相 昔所未聞見 為大德天生 為佛出世間

當爾之時,大通智勝佛就默然許可,西南方乃至到下方,都是一樣。這時,上方有五百萬億國土的諸大梵天王,皆親眼睹見他們自已所住的宮殿,現出光明和威耀的境界,從前所未曾有,見了歡喜踴躍,生出稀有心。他們都想知道此種殊勝境界的來源,於是此五百萬億大梵天王也集天王諸眾開了一個討論會。皆議論紛紛,互相詢門,是什麼因緣,他們所有的宮殿都有這種的光明呢?就在這時,在此會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名叫屍棄,為一切大梵天眾即說偈言:

現在以什麼因緣,我們的宮殿,得此種威德和光明的照耀呢?從來沒有像如此的莊嚴,這種微妙的瑞相,是我們從前所未曾見過的,這大概是有大德從天上生到人間,或者是有佛出現於世了。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與宮殿俱。各以衣襟盛諸天華。共詣下方。推尋是相。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菩提樹下。坐師子座。諸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及見十六王子。請佛轉法輪。

當爾之時,上方五百萬億大梵天王以偈頌讚歎佛之後,就隨帶著宮殿,衣服盛滿了種種天華,共同到下方去尋找此相的來源。結果,他們遇見大通智勝如來,在菩提樹下作道場。佛坐在師子座上,所有的天、龍王、乾闥婆、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恭敬圍繞,又見到大通智勝王的十六個兒子,在請佛轉法輪。

時諸梵天王。頭面禮佛。繞百千匝。即以天華。而散佛上。所散之華。如須彌山。並以供養佛菩提樹。華供養已。各以宮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見哀湣。饒益我等。所獻宮殿。願垂納處。時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這時所有的大梵天王都向佛頂禮,又繞佛百千匝,用天華散在佛的身上,他們所散下來的天華,猶如須彌山那麼多,數目是無邊無際,不但用此天華來供養佛,而且又供養佛的菩提樹。以華供養完畢之後,又各用他們最珍惜的宮殿,獻給大通智勝王佛,就一起的說:我們一心願佛憐湣我們,饒益我們,我們願在三寶的面前種福造功德,請佛接受我們所要供養世尊的宮殿,並住在此宮殿。當爾之時,所有的大梵天王,就在佛前,一心齊聲的用偈頌來讚歎大通智勝如來。

善哉見諸佛 救世之聖尊 能於三界獄 勉出諸眾生

普智天人尊 哀湣群萌類 能開甘露門 廣度於一切

於昔無量劫 空過無有佛 世尊未出時 十方常闇瞑

三惡道增長 阿修羅亦盛 諸天眾轉減 死多墮惡道

不從佛聞法 常行不善事

我們感覺十分的幸運,能遇見諸佛,佛是一位救拔世間眾苦的賢聖和尊者,能令一切眾生超出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牢獄而了生脫死,離苦得樂。佛也是具足大智慧、慈悲,普遍天人的導師,憐湣一切有情無情的眾生,發大慈悲心,揭開甘露的法門,令一切眾生悉聞法要而反迷歸覺。佛是慈悲平等,故能廣度無量恒河沙數的一切眾生,在往昔經過了無量無邊的大劫,未曾有佛出現於世,白白的空過去了,此時十方世界一片闇瞑無光,墮落地獄、餓鬼、畜生的眾生一天比一天多,而阿修羅道就很興盛,因為眾生只會造業,為非作歹,不行十善,只行十惡,故諸天眾也漸漸減少。由此可見,大多數的眾生死後都墮落到三惡道裏去。因為一切眾生未得見佛,未得聽聞佛法,所以,也不知如何去修行,嚴持戒律,廣修善法,只懂得認賊為子,認黑是白,造出許多惡業,自然種下許多的惡因。

色力及智慧 斯等皆減少 罪業因緣故 失樂及樂想

住於邪見法 不識善儀則 不蒙佛所化 常墮於惡道

佛為世間眼 久遠時乃出 哀湣諸眾生 故現於世間

超出成正覺 我等甚欣慶 及餘一切眾 喜歎未曾有

我等諸宮殿 蒙光故嚴飾 今以奉世尊 惟垂哀納處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因此我們體衰力倦,智慧也都一天比一天減少。這皆由於造許多罪惡的因緣,自性本來的安樂也失去,落於邪知邪見,不認識善知識,得不到佛的教化,生生世世都輪回於三惡道中,佛是我們的明眼善知識,在久遠劫來才出現於世。而佛是為了哀湣一切眾生而出現于世,修道得成正覺。我等及一切眾生都很欣慶,從來未曾如此的歡喜和讚歎。我們所有的宮殿得蒙佛的光明照耀,嚴飾得比從前更好更莊嚴,故現在我們願將宮殿奉獻和供養佛,惟願佛大發慈悲接受我們這個供養,又發願要把此供佛的功德,普遍回向於一切法界眾生,願我等與一切眾生,共同成佛道。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偈贊佛已。各白佛言。惟願世尊轉於法輪。多所安隱。多所度脫。時諸梵天王而說偈言。

世尊轉法輪 擊甘露法鼓 度苦惱眾生 開示涅槃道

惟願受我請 以大微妙音 哀湣而敷演 無量劫集法

當爾之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用偈頌贊佛之後,一起向佛而說:現在惟願世尊,能為我們轉大法輪,令我們得到安隱和解脫。就在這時,所有的大梵天王,又用一首偈頌來讚歎佛:

我們及一切眾生都樂願請佛轉大妙法輪,如擊起甘露的法鼓,能度脫三惡道裏的一切苦惱眾生,開示我們如何去修不生不滅成佛之道路。惟願世尊您能接受我們的請求,用您不可思議大微妙的音聲為我們說法,並請求世尊哀憐我們,而演說無量劫以來佛積集智慧資糧,能修成佛道的法門。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請。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若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不能轉。謂是苦。是苦集。是苦滅。是苦滅道。及廣說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當爾之時,大通智勝如來接受十方五百萬億諸大梵天王及十六位王子的請求,即時先講四諦法門,因為四諦各轉三次,共轉十二次,故叫三轉四諦十二法輪。第一轉叫做示轉,即是告訴我們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第二轉叫勸轉,即是勸我們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第三轉叫證轉: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此是滅,我已證,不復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

無論是沙門(譯為勤息,即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婆羅門(譯為淨行)、天眾、魔眾、大梵天王,甚至於一切天魔外道,都不能轉四諦的法輪,唯有佛才有此種方便,所說的即是苦、集、滅、道的法門。這四法又有苦法忍,苦法集,集法忍,集法集,滅法忍,滅法集,道法忍,道法集,故為八忍法集。

佛又廣說十二因緣法,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眾生皆順著此流而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還有還滅門,無明滅就行滅,行滅就識滅,識滅就名色滅,名色滅就六入滅,六入滅就觸滅,觸滅就受滅,受滅就愛滅,愛滅就取滅,取滅就有滅,有滅就生滅,生滅就沒有老死憂悲苦惱滅了。聲聞所修的是四諦法,緣覺所修的是十二因緣法。

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說是法時。六百萬億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諸漏心得解脫。皆得深妙禪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脫。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千萬億恒河沙那由他等眾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諸漏心得解脫。從是已後。諸聲聞眾。無量無邊不可稱數。

佛為天上五百萬億諸大梵天王及百千萬億不可思議恒河沙數的眾生,說四諦法和十二因緣法的時候,有六百萬億那由他的人,皆已棄舍一切的惡法,而得到一切無漏善法。什麼是?我們身體九孔常流不淨,也是屬於漏,如茶杯底下穿個洞,不能盛滿水,一切眾生一共有八萬四千種諸漏,最大的漏就是貪嗔癡慢疑。有了此種種漏,就生出來煩惱,有了煩惱就生出無明,有了無明就沒有智慧。若人能把無明去掉,便得般若智慧現前,若人能斷盡煩惱,便能將煩惱化為菩提。這時身心都得到解脫,所謂得漏盡。從漏盡而證得甚深微妙的禪定,而此種禪定的功夫並不是由外邊所得來的,必要自性自入,自性自度,自修自了,故不須向外馳求。我們的本地風光,本有的智慧都是在每人自性裏邊,所謂禪定,即是得到靜慮的好處,梵語稱為禪那,譯為思惟修。得到禪定的人即可得到三明:天眼明、宿命明(能知前生的事)、漏盡明(所有的習氣毛病都沒有了,故與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都斷盡了。)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瞭。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爾之時,十六位王子,皆以童子之身而出家作沙彌。他們的六根非常通利,智慧十分明瞭,已經在過去生中,供養百千萬億的諸佛,所修的都是清淨梵行,一心所求無上正等正覺。

俱白佛言。世尊。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皆已成就。世尊亦當為我等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我等聞已。皆共修學。世尊。我等志願如來知見。深心所念。佛自證知。爾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八萬億人。見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聽許。

這十六個沙彌即是大通智勝如來的十六個兒子,都一起跟隨著佛出家修道,他們和五千萬億的大梵天王及百千萬億的天人等眾齊聲說:世尊!現在在這個道場裏有無量千萬億的大聲聞眾,他們在過去生中,曾經做過許多的功德和善事,故具有無量的福德。可是現在,卻生出懷疑心,不知是否自己證了涅槃的果位。世尊!您應當為我等一切聲聞解說佛的無上正等正覺法,讓我們也一起趣向菩提的大道。我等聽完佛所說的法之後,會一起依法修行。世尊!我們所有一切聲聞有一個志願,即是願得到佛的正知正見。佛老早就知道了,所以希望佛發大慈悲心憐湣我們一切眾生,而宣說此無上微妙的法。

當爾之時,轉輪聖王(大通智勝佛之父親)命令八萬億人,一起去見十六位王子。因為這十六位王子發心捨棄國城財寶出家修道。後來,這十六位王子的誠懇心終於感動了八萬億個跟隨轉輪聖王的人,也發心要出家修道,當時,轉輪聖王即很樂意的允許他們的請求。轉輪聖王見他們那麼真心修道,於是也發心做他們的護法,供養他們飲食衣服湯藥臥具。

爾時彼佛受沙彌請。過二萬劫已。乃於四眾之中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諷誦通利。

就在這個時候,大通智勝如來受到十六位沙彌的請法。果然,經過二萬劫之後,他乃現前在所有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中,說出這部大乘的經典,此經名為妙法蓮華經。是教化諸菩薩修學大乘的法,佛所護念。當佛說出此部經之後,這十六位沙彌馬上證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他們都一心受持法華經,並且還能背誦得通利無礙,為人解說。

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聲聞眾中。亦有信解。其餘眾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佛說是經。於八千劫未曾休廢。說此經已。即入靜室。住于禪定八萬四千劫。

當大通智勝佛說這部法華經時,這十六位沙彌都歡喜誠信接受。在聲聞眾中,有一些人聽到佛所說的法皆恍然大悟,可是也有千萬億種類的眾生卻心生疑惑。大通智勝佛說此部經,經過八千個大劫,在這長久的時間從未曾休息。一般人一定會這麼想:為什麼大通智勝王佛要經過八千劫才把法華經講完,而釋迦牟尼佛只不過花了八年的時間,就把法華經全部都說完了呢?這只不過是眾生的知見,分別出時間的長短,實際上,菩薩能以智慧力故,小能做大,大能做小,能以千萬無量劫為一日,又能以一日為千萬劫,何況是佛?本來是沒有長也沒有短,能長也能短,而是眾生用識心來分別一切法。所以說,大通智勝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同一部法華經,當大通智勝佛說完了此部經之後,他即入了禪定,住在禪定中八萬四千個大劫。

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各升法座。亦于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蓮華經。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眾生。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時十六位菩薩沙彌知道佛已入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的境界,乃發心為佛弘揚此部法華經,開始登上法座,宣說此經。他們在八萬四千個大劫中,為所有一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詳細分別廣說妙法蓮華經。度脫了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數等眾生,開示教導一切眾生,令他們得到歡喜和利益,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從三昧起。往詣法座安詳而坐。普告大眾。是十六菩薩沙彌。甚為稀有。諸根通利。智慧明瞭。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于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開示眾生。令入其中。

經過了八萬四千劫之後,大通智勝佛從三昧中出定,到他的法座上,安然正坐。告示諸大眾:這十六位菩薩沙彌是很稀有的。他們能六根互用,明瞭通達一切諸法,往昔曾供養過無量千萬億數的諸佛,種植德本。在每一位諸佛的道場中,常勤修習清淨的梵行,常受持諸佛的智慧,願開示教導一切眾生,共同得到圓融無礙的智慧光明。

汝等皆當數數親近而供養之。所以者何。若聲聞辟支佛及諸菩薩。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

佛告大眾:所以,你們應當常親近供養這十六位菩薩沙彌。因為如此,假使有聲聞、辟支佛或諸大菩薩,能信受這十六位菩薩沙彌所說的法,依法修行,不生譭謗,如是等人,皆當成無上正等正覺,開佛的大智慧。

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常樂說是妙法蓮華經。一一菩薩。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眾生。世世所生與菩薩俱。從其聞法。悉皆信解。以此因緣。得值四萬億諸佛世尊。於今不盡。

佛又告訴所有的比丘眾:這十六位菩薩沙彌最歡喜說此部妙法蓮華經,他們每一個都教化了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數等眾生,令一切眾生都發宏願生生世世要跟隨著他們修道,再親聞佛為他們解說此部經,以這種因緣,而能得見四萬億諸佛世尊,同集一處。如今他們還以大乘妙法利益眾生,圓滿他們的誓願呢?

諸比丘。我今語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十方國土現在說法。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聲聞以為眷屬。其二沙彌。東方作佛。一名阿。在歡喜國。二名須彌頂。東南方二佛。一名師子音。二名師子相。

諸比丘們!我現在要告訴你們,大通智勝佛的十六位沙彌,早已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皆在十方國土,現身說法,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和聲聞作為他們的眷屬。有兩位沙彌是在東方成佛,一名號為阿(音同觸ㄔㄨˋ),阿(音同觸ㄔㄨˋ)是梵語,譯為不動尊,即是藥師琉璃光如來。此佛在歡喜國成就佛道。第二位沙彌號為須彌頂佛。又有兩位沙彌在東南方成佛,一名號為師子音佛,一名號為師子相佛。

南方二佛。一名虛空住。二名常滅。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須彌相。北方二佛。一名雲自在。二名雲自在王。東北方佛。名壞一切世間怖畏。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在南方成佛的沙彌號為虛空住,一名又號為常滅。在西南方成佛的是帝相佛和梵相佛。西方也有兩尊佛,一名號為阿彌陀佛。阿彌陀是梵語,譯為無量壽無量光,即是其智慧及福德無量無邊,一名號為度一切世間苦惱佛,這兩尊佛即是其中兩位沙彌的法身。又有兩位沙彌在西北方成佛,一名號為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佛(多摩羅跋是梵語,譯為性無垢賢,即是比喻他是一位自性沒有塵垢的聖賢。栴檀香是一種香)。一名號為須彌相佛,在北方成佛的兩位沙彌,一名號雲自在佛,一名號雲自在王佛。在東北方的佛名號壞一切世間怖畏佛。第十六位沙彌,即是我釋迦牟尼佛(能仁寂默),在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各各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等眾生。從我聞法。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諸眾生。於今有住聲聞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人等。應以是法漸入佛道。所以者何。如來智慧。難信難解。

釋迦牟尼佛又稱一聲,諸比丘!當我們為沙彌時,各人已教化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數那麼多的眾生。這些眾生從我們那裏聞法,便趣向無上正等正覺。隨其根性各別,遲速不同,但皆會到達究竟之圓滿大覺。

這些眾生,其中有些已住于聲聞地位,我也常教化他們趣向無上正等正覺,令他們輾轉皆入佛道。何以故?因為如來的智慧,是難信難解。難信,故不容易修,難解,故不容易證果。

爾時所化無量恒河沙等眾生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我滅度後。複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于余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

當時我們所教化無量如恒河沙數的眾生,就是你等諸比丘,以及我入滅後,在未來世中的聲聞乘,他們也將會證得阿羅漢果。

佛法都是講因果,若無此因,則無此果。釋迦牟尼佛未成佛之前,已教化無量眾生。每次出世時,現比丘身,到處去弘揚佛法,講經說法,博得這些信眾的信仰,他們覺得佛比他們的父母還要親切,便發願常隨這位法身父母。釋迦牟尼佛用平等大慈悲心,攝受眾生,他的法緣,日益增廣,果位日益高大,直至今天終於功成德就,他成佛道,他的弟子與他的宿緣很深。他們生生世世都隨從佛轉法輪,擁護佛法。當佛成佛那一生,他的弟子皆來擁護。當然,有些也趕不上。這些人就是經典上所說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

萬事萬物都是仗緣方生。故佛教裏雲:諸法從緣起,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釋迦牟尼佛繼績說:我滅度後,還有弟子不聽聞這部法華經,因為他們好樂小乘法,故對於大乘菩薩法,均不知不覺。可是,從他們所行功德,或從坐禪等得來的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他們或會證得權巧方便的果位,即有餘涅槃,而認為此是究竟解脫。

屆時,我于余國作佛,更有其他的名稱。這些聲聞人雖然生滅度之想,認為自己已入於涅槃(不生不滅的境界),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但由於他們在其他國土求佛智,也會聽聞這部經。唯以一佛乘,而能得滅度,更無餘乘法。唯一佛乘才是真正的涅槃,而不是聲聞乘著於一邊之空理。除諸如來,方便說法。有時,佛也會用方便法門來覺悟眾生,但歸於根本,乃是唯一佛乘,更無餘乘。

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禪定。便集諸菩薩及聲聞眾。為說是經。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

諸位比丘!假使佛知道自己將要入涅槃,所有座下的大眾們都得到清淨、信心和解悟,得到通達一切諸法空相,入甚深的禪定,便能召集一切菩薩及聲聞眾,為佛說此部法華經。因為世間上所有欲修佛乘的人,是不能以修二乘法,而得滅度。二乘人所謂的滅度並不是真正的滅度,唯有修佛乘,才真能得到佛的滅度和果位。

比丘當知。如來方便。深入眾生之性。知其志樂小法。深著五欲。為是等故。說於涅槃。是人若聞。則便信受。

佛又說:你們一切的比丘應該要徹底瞭解,如來所說的法是權巧方便法,因為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利根的,也有鈍根的。若一開始就跟鈍根人說真實法,他們是不會接受和相信的,所以我用方便法門來教化他們。因為佛的方便法門本來是與一切眾生合而為一,所以一切眾生有這種方便的機緣,他們的心志只知道小小的方法和道理,若說宇宙間深奧的道理給他們聽,那就不懂了。

二乘人往往都執著在五欲的境界上,即財、色、名、食、睡。1、財能購買一切物,所以人人都放不下錢財。若能把錢當作毒蛇一樣,不去貪求它,人就不會為錢財而發生鬥爭。有一首偈頌,形容字很恰當:一戈爭金殺氣高,人人因它犯嘮叨。若會用者出三界,不會用者孽難逃。試看字有兩個,就像兩個人拿著戈在那裏挖掘金子,又可以說二人動干戈爭著金子。錢可帶給人許多麻煩苦惱,但是一般人卻視錢如命,貪而無厭,若會用錢者即可超出三界,不會用者就造下了許多的罪業。2、色欲,就是著住在美好的色物上。3、名欲,貪一個好的名譽,歡喜人讚歎,若受人毀辱如三百矛刺心,把名看得比什麼都重要。4、食欲,歡喜吃些好東西,滿足口腹。尤其是修道人,不應該把食物看得那麼重要,應該把食物當作良藥來維持血肉殘身以療乾枯成就道業。5、睡眠,有人歡喜睡覺,覺得睡得越多越好,可是愈睡愈迷,變成愚昧昏暗,所謂: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二乘人就是受到這五種欲念的支配,故還未到不生不滅的地位,我為他們說二乘法(四聖諦)及十二因緣法的原因,只不過令他們心生歡喜而精進修行。事宣上,證到二乘法的果位,還未得到真正涅槃的境界,何異望梅止渴,要知畫餅不能充饑啊!

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所將人眾。中路懈退。白導師言。我等疲極。而複怖畏。不能複進。前路猶遠。今欲退還。

譬如有一段五百由旬(四萬里)的路,凡是要經過此路的人,將會遇到許多危險和困難。如受到強盜的搶劫,蛇狼虎豹的攻擊。所以,要經過這路的人都心生恐懼,但是唯有這條路才能達到一切珍寶所藏之處,因此,他們只好冒險的向前開步走。就在這時候,其中有一位導師,他非常聰明能幹,具足智慧圓滿,知道如何行走這條險道,才不會被種種險境困擾,於是他發心指引所有的人經過此路,但是這些人走到半途中,卻生出懈怠心,而不想再往前走。於是他們就對導師說:現在我們已疲倦到極點,在這怖畏的道路上,實在不想再向前走了,而且,前面還有一段很遙遠的路,故我們還是不要再向前走好了。

導師多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湣。雲何舍大珍寶而欲退還。作是念已。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眾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還。今此大城。可於中止。隨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隱。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

這一位導師有許多方便法門,他想:這些人真是可湣!為何要舍去到佛寶國的志願而往後退呢?想到這裏,他只好用他權巧方便的神力,在險道中過三百由旬的地方,化出一個化城。然後,告訴大眾:你們各位!不要恐怖,更不要生出懈退心。你們現在可到前面不遠的一個大城裏住下來,在這城裏,可隨意行動,假使能進入此化城,即可快速得到安隱,你們想再繼續前進取寶,即可達到佛國寶所了。

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歎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惡道。快得安隱。於是眾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隱想。

當這群行者身疲力倦到了極點,忽然得見這一座化城,能暫時逗留休息,故生出未曾有過的大歡喜心,說:我等今日免墮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道,脫離三界火宅,得到快樂和安隱。於是,一起往前進行入此化城。以為他們已經到了究竟解脫和安隱,十分的高興和安樂。

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無複疲倦。即滅化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

這時領導師尊——釋迦牟尼佛知道他們已經休息,恢復精力,不再疲倦了。於是,佛即毀滅此化城,對眾人說:你們應該再向前走,寶處就在附近不遠的地方。此化城只不過是我所變化出來的,鼓勵你們前進,好讓你們暫時休息。也就是說,凡是證到四果羅漢的聖人應當要回小向大,修大乘的法門,才能達到究竟之寶處。

諸比丘。如來亦複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

諸比丘們!此大通智勝佛所說的法,也就是我所要說的法,如今為你們做大導師,深知一切生死、煩惱惡道,是多麼險難和長遠,故應離一切煩惱,越過生死的苦海,達到如來之家,成就薩婆若。

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如果有眾生聽到佛說唯一佛乘的法,一定有許多眾生,拂袖而去,不想見佛或親近佛,因為佛法是難信之法,所以眾生都不肯接受。因為他們想:修行成佛必須要花很長久的時間,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勤修六度苦行,才有成佛的機會。於是,他們都故意有耳不聞圓頓教,有眼不識大導師(佛),更不用說教他們舍去七情六欲,一心修道了。

釋迦牟尼佛及十方一切諸佛,悉知一切六道眾生的心念,是非常之怯弱和下劣。佛就用方便的力量,而說二乘法的有餘涅槃,讓修道上起懈退心的眾生,暫時止息。故說出另一個中道涅槃。這時,佛又告訴他們說:你們還未到達究竟的佛道。你們所住的地方,接近佛的智慧,你們應當觀察和籌量,不論你們得到有餘或無餘的涅槃境界,都不是真實的。其實是如來的方便力量,於唯一佛乘,分別說出聲聞、緣覺及菩薩三種的法門。

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佛就像那一位導師,知道應用什麼方法來越過這危險中途的道路,並且告訴過路的入,到那裏去休息。寶處就在附近不遠,但是此座城並非是真實的。它只不過是佛變化出來,讓你們休息一會兒,等到你們已恢復體力,就應離城而向前邁進。譬如:你要從你的家鄉到國外,要經過很遙遠的路程,才能到達目的地,在這一段路程中,一定會覺得身疲力倦,那時你就要找一間旅店暫時住一宿,第二天又繼續你的路程,這樣才能到達你所要到的地方。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大通智勝佛 十劫坐道場 佛法不現前 不得成佛道

諸天神龍王 阿修羅眾等 常雨于天華 以供養彼佛

諸天擊天鼓 並作眾伎樂 香風吹萎華 更雨新好者

過十小劫已 乃得成佛道 諸天及世人 心皆懷踴躍

彼佛十六子 皆與其眷屬 千萬億圍繞 俱行至佛所

頭面禮佛足 而請轉法輪 聖師子法雨 充我及一切

當爾之時,世尊欲重複此意義,故說一首偈頌:

大通智勝佛,在一個道場,坐在蓮華座上,入三摩地,如此經過十個劫數,但還未成正覺。這時,佛法未現於世,故他還不能得成佛道。一切天神、龍王、阿修羅眾等,常雨天華,來供養這一尊佛,諸天王擊打天鼓,奏出種種的伎樂,一陣陣香風把萎謝的華吹走,同時又雨美麗芬芳、新鮮的天華。

經過了十個小劫,佛才成道,所有天及世人都生出極端高興踴躍的心情,歌頌佛的十六位王子,皆與千萬億的眷屬,一起到佛所,恭恭敬敬的頭面禮足,而請佛轉大法輪,希望佛的師子吼,滋潤的法雨,充實我們及一切眾生的心田。

世尊甚難值 久遠時一現 為覺悟群生 震動於一切

世尊是百千萬劫難遭難遇到的,不知要經過多長久的時間才能遇見佛出興於世,佛為覺悟一切群生,他的不可思議威神智力即能震動到一切眾生心性地上。

東方諸世界 五百萬億國 梵宮殿光曜 昔所未曾有

諸梵見此相 尋來至佛所 散華以供養 並奉上宮殿

請佛轉法輪 以偈而讚歎 佛知時未至 受請默然坐

三方及四維 上下亦複爾 散華奉宮殿 請佛轉法輪

世尊甚難值 願以本慈悲 廣開甘露門 轉無上法輪

在東方諸世界,有五百萬億的國土,梵王的宮殿得到無量的光明照耀,這是過去所未曾有過的。當諸梵天王見此瑞相,皆來到佛所,尋找這種光的來源,並且散下天華來供養佛,然後又向佛奉上最寶貴的宮殿。然後再恭恭敬敬的請佛轉法輪,於是他們又以偈頌來讚歎佛。

佛知道講法的機緣還未成熟,故接受他們的請求而靜坐默然,這時從南、西、北方及四維上下,諸梵天王悉皆散下天華及奉獻宮殿,請佛轉法輪。佛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而我們願得到佛的大慈悲憐湣眾生的心,能廣開甘露的法門。為教化我們六道眾生,而轉無上的深妙法輪。

無量慧世尊 受彼眾人請 為宣種種法 四諦十二緣

無明至老死 皆從生緣有 如是眾過患 汝等應當知

宣暢是法時 六百萬億亥 得盡諸苦際 皆成阿羅漢

第二說法時 千萬恒沙眾 于諸法不受 亦得阿羅漢

從是後得道 其數無有量 萬億劫算數 不能得其邊

世尊具足無量的智慧,受到一切眾生請求說法。佛能宣說種種妙法,故首先說四聖諦法(苦、集、滅、道)及十二因緣法,即是無明至老死,皆從十二因緣所生,由此招感來許多的過患,你們應當知道如是的法。當大通智勝佛宣化暢演此法後,有六百萬億梵天王等眾,得離一切苦,皆證得阿羅漢果位。

當佛又在第二次說法的時候,又有千萬恒河沙數眾生,領悟諸法空相,皆得阿羅漢果及聲聞、緣覺與菩薩的果位,其數是無有窮盡,即使經萬億劫長久的時間來計算其數目,皆不能知其數量無邊際的啊!

時十六王子 出家作沙彌 皆共請彼佛 演說大乘法

我等及營從 皆當成佛遺 願得如世尊 慧眼第一淨

就在這時候,那十六位王子皆發心出家修道作沙彌。他們一起向佛請法,希望大通智勝佛能為一切眾生演說大乘妙法,故問佛:我們及所有隨從者,皆應當成佛道,因為我們願像世尊一樣,能具足第一清淨的智慧眼。

佛知童子心 宿世之所行 以無量因緣 種種諸譬喻

說六波羅蜜 及諸神通事 分別真實法 菩薩所行道

說是法華經 如恒河沙偈

佛知道這些童子心所想的是什麼,他們宿世的修行到了什麼程度,曾以無量的因緣,聽過佛說種種諸法實相妙理,本生因緣譬喻,及六種波羅蜜。六種波羅蜜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波羅蜜是梵語,翻譯為到彼岸。他們也曾聽過佛說種種神通修證妙用之事,所以,有大智慧來分別出真實的一佛乘法,他們修行菩薩所修的六種波羅蜜。因此,現在這十六位童子樂聞佛說大乘的妙法蓮華經,皆悟知法華經裏含有如恒河沙數的偈頌。

彼佛說經已 靜室入禪定 一心一處坐 八萬四千劫

是諸沙彌等 知佛禪未出 為無量億眾 說佛無上慧

各各坐法座 說是大乘經 於佛宴寂後 宣揚助法化

當大通智勝佛說完了法華經之後,佛就回到靜室中入甚深禪定,在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的境界中經八萬四千個大劫。這時,十六位沙彌及所有的阿羅漢,知道佛未出禪定,於是,他們就發心為無量億諸眾生說佛的無上智慧。每一位沙彌都登上法座,演說佛所說過的大乘妙法蓮華經,在佛寂然不動的時候,助佛宣揚佛法,教化眾生。

一一沙彌等 所度諸眾生 有六百萬億 恒河沙等眾

彼佛滅度後 是諸聞法者 在在諸佛土 常與師俱生

這十六位沙彌及諸大阿羅漢,各各所教化的眾生,有六百萬億恒河沙數那麼多。什麼是阿羅漢呢?阿羅漢是梵語,翻譯為應供、破惡、殺賊。1、應供:阿羅漢所作已辦應該受人天的供養。我們如果沒有得到人天的供養,是不能勉強別人來供養自己的,我們更要迴光返照。假若往昔沒有修福,縱使作了阿羅漢也受託空缽的果報。2、破惡:是破煩惱的惡。3、殺賊:殺無明的賊。因為無明能破壞我們的道業,使我們的智慧光明不得顯現出來,雖然說阿羅漢已把無明殺了,其實是還未完全把無明殺盡,唯有佛才斷一切的無明,甚至於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無明還未斷盡,何況是一位阿羅漢呢?

當大通智勝佛滅度了之後,那些得聞十六位沙彌說法的人,皆能一同與其導師俱生在一個佛國。

是十六沙彌 具足行佛遺 今現在十方 各得成正覺

爾時聞法者 各在諸佛所 其有住聲聞 漸教以佛道

由於這十六位沙彌具足修行佛道,他們出現于十方諸佛國土,各成無上正等正覺。當爾之時,若有聽聞到佛法的眾生,皆是往昔曾聽過十六位沙彌所說過的佛法,故現在又現於每一國土,再來親近聞佛說法。其中有許多是聲聞眾,漸漸受到佛的教化而入於佛道。

我在十六數 曾亦為汝說 是故以方便 引汝趣佛慧

以是本因緣 今說法華經 令汝入佛道 慎勿懷驚懼

我,釋迦牟尼佛,即是沙彌之中排行第十六者。在往昔中,汝等聽過我說的法,故我以方便的法門,接引你們親自修學佛智,到達佛的智慧。由此因緣,我今宣說法華經,令你等眾生入佛的智慧藏,共成正覺。你們千萬不要生出懷疑及恐懼心,我將會為你們分別的解釋清楚佛法的實相真理。

譬如險惡道 迥絕多毒獸 又複無水草 人所怖畏處

無數千萬眾 欲過此險道 其路甚曠遠 經五百由旬

時有一導師 強識有智慧 明瞭心決定 在險濟眾難

譬如在一段危險的惡道,那一道路是最危險的呢?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道。在這道路裏猶如荒野,有許多毒蛇猛獸,連一點水一根草都沒有,是一般人所恐懼的地方。這時候,有無量千百萬數眾生,欲要渡過此危險的道路,超出六道輪回,得真正的解脫,可是,必須要經過五百由旬的路程,才能到達究竟之處,所以還離道八萬四千里,那麼的遙遠呢?

這時有一位善知識,具足多聞知識,他有大智慧,明瞭一切事情的是非黑白。並且他能知道那一條路是正的,那一條路是邪的。因此,他常在危險的道路裏救濟一切有難的眾生。

眾人皆疲倦 而白導師言 我等今頓乏 於此欲退還

導師作是念 此輩甚可湣 如何欲退還 而失大珍寶

在這危險的道路上行走是很不容易的,助緣很少,逆緣很多,譬如一個修道入,原來無法付出力量,而有菩薩或者護法神來幫助他,使他再接再厲,修道圓滿。或者有人以錯誤的方法修道,有善知識指導他,趣向正道,這都是助緣。什麼叫逆緣呢?譬如你正要發真正的菩提心,偏偏來了一個人,專門使你退菩提心,使你生出種種的欲念,而道心不堅固,故叫逆緣。就在這種不容易修的道路上,很容易生出疲倦,總覺得修了這麼久的時間,一點收穫都沒有,於是就對導師說:我等現在都疲倦了,我們想還是不要再修行。

這時,善知識作如是想:此類的眾生實在可憐啊!為何要生退轉心而不想修道呢?本來將要得到的珍寶,現在都丟掉了。

尋時思方便 當設神通力 化作大城郭 莊嚴諸舍宅

周匝有園林 渠流及浴池 重門高樓閣 男女皆充滿

即作是化已 慰眾言勿懼 汝等入此城 各可隨所樂

即時,善知識想出來一個方便法門,乃用他的神通智力,中途化出一個大城,裏邊有許多非常莊嚴的舍宅,周圍有花園和樹林,有澄清的水溝,七寶的浴池,重重的高樓閣,男男女女都充滿歡喜。這一些境界都是變化出來的。這時善知識對大眾說:你們不要再生恐懼,現在可以到這個城裏來,所要求的,必能遂心滿願。其實,這一個化城就是各位二乘人所證到的有餘涅槃,而法華經是開權顯實引導二乘,所以佛不能不告訴大眾,他們所證到有餘的涅槃,只不過是到了一座化城一樣,並不是真正得到究竟的涅槃。

諸人既入城 心皆大歡喜 皆生安隱想 自謂已得度

導師知息已 集眾而告言 汝等當前進 此是化城耳

我見汝疲極 中路欲退還 故以方便力 權化作此城

汝今勤精進 當共至寶所 我亦複如是 為一切導師

所有小乘人都歡喜離苦得樂,不發大心,修小乘法,所以他們到了此座化城,覺得心滿意足,皆生大歡喜,自以為得到了究竟安隱,自己究竟度脫生死苦海。佛早已知大眾會生如是想,於是又召集所有的大眾而示知:你們現在不再疲倦了,應當打起精神往前邁進!因為你們現在所住的地方只不過是一個化城而已,並不是真正的珍寶之處。而是我見你們太疲倦,心生退轉,不想再修道,所以我用方便的法,神通的力量,變化出一個城,即二乘人的法。你們現在應當勇猛精進,即可一同達到佛的寶藏之處。我也是如此,為一切眾生的善, 知識,教導他們早登彼岸,共成佛道。

見諸求道者 中路而懈廢 不能度生死 煩惱諸險道

故以方便力 為息說涅槃 言汝等苦滅 所作皆已辦

既知到涅槃 皆得阿羅漢 爾乃集大眾 為說真實法

我看到一般求道的人,修行到了半途,就覺得太辛苦,而生出懈退心,不想修道了。所謂修道一年,佛在眼前,修道三年,一萬八千,修道十年,佛在天邊。所以說,若我們由始至終,能保持著修道最初精進心,一宜勇猛精進,就能早成佛道。如果半途而廢,那就一無所成,不能度過生死的苦海,煩惱的險道。所以,佛設方便法門,不是實法,乃對二乘人說:你們也可證到涅槃,解離眾苦,不受生死,你們所要辦的都已辦了,而得到涅槃證得阿羅漢。爾時佛又召集大眾,為他們說真實的法。

諸佛方便力 分別說三乘 唯有一佛乘 息處故說二

今為汝說實 汝所得非滅 為佛一切智 當發大精進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用盡方便法來教化眾生,而佛法本來是只有佛乘,沒有緣覺乘、聲聞乘之分。因為眾生的根性,不能一開始就明白和接受佛法,故佛為眾生方便說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都是佛用大威神力所化出來的二乘法門,故為化城。所以說,唯有佛乘才是實乘。一切眾生能得不生不滅究竟涅槃之處,唯有修行佛乘,才能實證真常。然而一切眾生修行太久了,往往就生出厭倦心,所以佛以方便法門而造出一個化城,為眾生說有餘之涅槃和無餘之涅槃。

現在佛要開權顯實,說出真實的涅槃,因為以前佛對二乘人所說的有餘涅槃,還未到圓融無礙的一佛乘上,故還不能了生脫死,至不生不滅。因為證到四果阿羅漢,雖然分段生死沒有了,可是變易生死還未斷盡呢!佛具足一切實相般若的智慧,你們應該求佛的大智慧,向前勇猛精進,求無上佛道,不應該停留在四果羅漢的果位而生自滿心,不求上進。

汝證一切智 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 乃是真實滅

諸佛之導師 為息說涅槃 既知是息已 引入於佛慧

當你們證得一切智慧,佛的十力法。何為十力法呢?十力法是佛所具有的十種力量。(一)佛有知覺處非處智力。覺處是一切合乎佛法的,非處是一切與佛法互相違背的,而佛就有這種智慧和力量,分辨是非。(二)知三世業報智力。一切眾生過去生中,造了什麼罪業,現在種什麼因,將來應結什麼果,未來受什麼果報,佛就有此種智慧的力量,知道三世的業報。(三)知諸禪解脫三味智力。包括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謂四空處,還有所有的一切禪定,和八種之解脫。(四)知諸根勝劣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佛明白一切眾生種種的境界,所以才能教化他們。譬如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有的信基督教、回教、天主教等等,其實每一個宗教都歸入佛教,而每一個眾生的根性不同,所以也接受種種不同的法。(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就像修五戒十善,可生天。修禪定可證果,修六度萬行,可成佛。造惡業,可變惡鬼、墮地獄。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這只不過略略解釋,如詳細的說,百千智力都從此生出來,無有窮盡。

若修道人能證得三十二相,就得到真實的寂滅和快樂。諸佛是一切眾生的大導師,見一切眾生在修道中生厭倦心而說出菩薩、聲聞、緣覺諸乘法及有餘之涅槃。雖然知道這座化城是眾生之旅客站,並非本來的家鄉,故引導眾等歸入佛道,得圓滿的智慧。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