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7/10 22:20:01
學習次第 : 進階
毗婆舍那實修法要 作者 序 目錄
Mahasi
毗婆舍那實修法要
Venerable Sujiva
金如是 中譯
作者
U Sujiva (善生、捨棄我) 尊者是一位著名上座部佛教的僧侶, 早年在馬來西亞從事毗婆舍那禪修指導。他的弟子們非常尊重他的慈悲、熟練技巧、禪修指導,以及深度的理解佛陀的教法。1982 年起, 尊者在馬來西亞 Kota Tinggi 的 Santisukharama 禪修中心, 帶領過無數次的毗婆舍那禪修。
另一個教導毗婆舍那禪修的里程碑是在1996年,他開始在國外教禪修, 特別是在澳洲。從那時起, 他在香港、紐西蘭、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瑞典、義大利、美國教過無數次的禪修。1999 年他在在瑞士的簡短停留期間, 也做過禪修研討會。同年在美國也開了一門《阿毗達摩》的課程。
尊者1975 年在馬來亞大學農業科學系,以優異成績畢業, 旋即披具。在僧院訓練期間, 尊者跟隨當年幾位名師學禪修, 特別是緬甸著名的教誡阿闍梨-班迪達大師。尊者也寫了許多關於毗婆舍那禪修書籍和佛教詩文。
序
1996年3月我在澳洲, 帶領藍山(Blue Mountains)禪修中心的開幕禪修, 這本書收集了的當時的開示法語。因為我上一版的書, 《實用毗婆舍那禪修入門手冊》}A Pragmatic Approach to the Practice of Vipassana Meditation~ 已經不再印行,這個修正版也類似, 用來指導初學毗婆舍那禪修者實修, 內容只有必要的訊息。這跟上一本書, 出版的時間相去甚遠, 我教禪修也增長了許多, 增加新內容, 勢在必行。
不過, 並不是所有的事, 可以在十天的開示中講完。有些已在舊版提及, 但沒有詳述清楚,例如《平衡五根》的細節。現在加到目前這一版, 使本書更容易理解。
感恩促使本書出版的人, 例如 Hor Tuck Loon, Lai Fun, David Llewelyn, Quek Jin Keat, Tan Joo Lan 和十方發心助印的大德。
Sujiva
BUDDHIST WISDOM CENTRE,
Petaling Jaya, 馬來西亞
目次表
作者
序
d 1 四念處毗婆舍那觀禪
▓ 身念處 (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
▓ 受念處 (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
▓ 心念處 (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
▓ 法念處 (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
c 2 基本的準備說明
▓ 寂止禪和觀禪
▓ 真的快樂幸福和虛妄的幸福
▓ 正念的特性
▓ 禪修營
▓ 行禪的過程
▓ 坐禪
▓ 其他日常生活
c 3 念處禪實修技巧
▓ 正念 - 13 -
▓ 身念處 (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
▓ 受念處 (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
▓ 心念處 (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
▓ 法念處 (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
c 4 身念處
▓ 覺知真實法
▓ 運用坐、觸
▓ 行禪 (慢步)
▓ 認真做行禪及其它日常生活
d 5 受念處
▓ 苦受
▓ 樂受及舍受
c 6 心念處和法念處目標
▓ 煩惱障
▓ 感官功能
▓ 觀動機的重要性
▓ 正念之旅
▓ 無我以及意識中斷
▓ 正念的優先順序
c 7 五蓋
▓ 昏沉與睡眠
▓ 散亂及追誨
▓ 基礎性的止禪(四護衛禪)
c 8 目標的優先考量
▓ 系統式的觀照以及無抉擇性的覺知
▓ 四念處
c 9 五根
▓ 五根
▓ 定根及精進根
▓ 如何平衡五根?
▓ 五根的平衡是動態的
▓ 當我們禪修進步
c 10 平衡五根
▓ 精進根及定根的平衡
▓ 信根及慧根的平衡
▓ 平衡進根及定根的方法
c 11敏銳五根
▓ 敏銳五根的九種方式
▓ 敏銳根的其他的方式
▓ 《彌醯經》
▓ 七項修行重點
d 12 定的種類
▓ 正念和邪定
▓ 定力的重要觀點
▓ 兩條不同的道路
▓ 寂止禪及觀禪定力的型態及特性
▓ 毗婆舍那
▓ 經歷不同階段的毗婆舍那
▓ 毗婆舍那的殊勝
▓ 寂止禪不同層次的禪定
▓ 毗婆舍那的內觀智慧層次
▓ 與定力相關的禪修技巧
c 13 止禪跟觀禪間的明顯差異
▓ 以正念來區別正定與邪定
▓ 奢摩他和毗婆舍那
▓ 奢摩他禪修與毗婆舍那禪修
▓ 寂止禪禪修的進展
▓ 安那般那念 (觀出入息)
▓ 安般念目標的進展
▓ 毗婆舍那禪修目標的進展
▓ 摘要
d 14 理解內觀智慧
▓ 內觀和智慧
▓ 毗婆舍那禪修
▓ 開展內觀智慧
▓ 概念是什麼?
▓ 正念
▓ 內觀智慧
a 15 內觀智慧概述
▓ 洞察三共相的特性
▓ 究竟法的真實的本性
▓ 苦
▓ 不同層次的內觀觀智
▓ 主要的目的是清淨
▓ 要留意的事情
▓ 十種觀染
▓ 你可能遇到的困難狀況
▓ 禪修發展過程中的的三個模式
▓ 涅槃一語
▓ 結語
a 16 心的荒野
▓ 心的五種荒野
▓ 五種枷鎖
▓ 進一步在佛法和律儀上有進展
▓ 四成就之法(四神足):
a 17 毗婆舍那禪修進步的要點
▓ 戒律
▓ 《阿毗達摩》- 佛教的形而上學
▓ 改善我們禪修的方法
▓ 定力
▓ 其他重要的因素
— 18 生活在邊際︰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 重新調整
▓ 煩惱瀑流
▓ 飄浮在水面
▓ 生活在邊緣上
▓ 摘要
附錄I.-五蓋 (Nivarana) - i-
▓ 感官欲望(KAMACHANDA) - i-
▓ 瞋恨 ILL-WILL(VYAPADA ) -iii-
▓ 昏沉和睡眠(THINA-MIDDHA) -iv -
▓ 掉舉與惡作 (UDDHACCA-KUKKUCCA) -v -
▓ 懷疑(VICIKICCHA) -vii-
附錄II.-概念與真實 - viii-
附錄III.-沿途困境 -xiv -
▓ 為什麼會出現併發症 -xiv -
▓ 四護衛禪 -xix -
▓ 持續地禪修 -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