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7/10 15:02:44
學習次第 : 進階
理解內觀智慧
因為我們在這裏練習內觀禪修, 理解內觀, 對我們只會有利益。 為了使開示更加完整, 我必須要討論某些禪修經驗, 你們中有許多人,可能還沒準備好;但是你們可以把它當作禪修的通論。我將要說的, 可能會冒險進入「敏感地帶」, 因為通常內觀禪修不講這些,唯恐它被誤會、曲解。雖然如此, 當你繼續走下去的時候, 我覺得你必須知道某些事情, 至少在理論上,足夠幫你來處理些東西, 特別是當沒有資深禪師, 在我們身邊的時候。
■ 內觀智慧
首先, 我們將討論內觀或者智慧。「內觀的智慧」意思是什麼?可以定義為理解或者智慧, 來使人知道, 來作啟示。 它就好象打開電燈, 當你開燈後, 就揭示你周遭有什麼,以及什麼是真實法。再次強調這一點,《清淨道論》在知道的層次上, 給了三個明喻: 感知 (perception), 意識 (con- sciousness), 以及領悟性的智慧 (understanding)。感知被定義為,知道哪個要觀照或者標記。這個被比喻成, 像小孩認識事物。第二種知道是意識。意識(覺知), 它不像領悟或者智慧般, 探討所理解的程度。第三種知道是領悟性的智慧。在這點, 佛教書籍區分出兩類領悟性的理解: 1.世俗的理解、智慧, 2.宗教、精神上的智慧。這裏的差別, 在心的駕馭以及煩惱。關於世間智,雖然我們能思考得非常好, 得到很多答案, 並且做很多事情, 但就駕馭煩惱而言, 世間智是乏善可陳的。那就是為什麼有聰明才智的人, 會做出像造原子彈之類可怕的事。這個是受世俗的思考方式影響。雖然如此,主要控制思考過程的力量, 在世間智思考背後的, 可能會是貪、瞋、癡之類煩惱。因此, 這類型的智慧如果被錯用, 它是有危險性的。
宗教、精神上的智慧不同。它跟心的清淨有關, 清淨心要能對治三毒, 減少煩惱。這類的智慧可以更進一步,分成三種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來自見、聞, 這指的是資訊、理論知識。例如, 你讀佛書, 你知道什麼是善、惡業, 什麼是貪欲, 為什麼這個是不好的, 等等。這些全部都是理論。再進一步的理解,來自思考。例如, 如果你研究《阿毗達摩》, 會知道有多少個心所, 多少類的意識心在。你可以在心裏頭, 內外翻轉, 反復思惟, 度量分析, 從中獲得另一種不同見解。或者,你能把所學的, 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時時想到它, 那心、心所就成為新的知性理解。這個是第二種層次, 你通常無法從書本上(直接)獲得的。這種智慧是來自沉思默想及推理思惟。需要強調的重點, 是第三種層次, 智慧由禪修所而來, 因為禪修時, 心能在較深的層次運轉,比起一般可以作到的思考層面深多了。
有兩種類型的禪修, 寂止禪和內觀智慧禪禪修(這個是我們現在探討的)。寂止禪禪修, 雖然主要要素是心力集中, 仍然需要理解和智慧, 才能開發深層的定力。當深層的定力被開展出來, 心變得強而有力,就能發展像心靈感應術、千里眼、知道很多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之類技能, 這些也來自心靈開發的智慧。 那這個是來自寂止禪禪修的智慧。
■ 毗婆舍那禪修
毗婆舍那智慧的生起, 與世間的真實法有關連, 例如身心過程。 整個器世間, 包括我們, 可以被概分成為兩類:心理過程(名法)和物質過程(色法)。當你徹底的觀察過程,心把它們視為無常、不圓滿(苦)、無我, 而發展出深厚的智慧。當心反復地觀照它們, 你會獲得更深邃的智慧。
這類內觀智慧進入身心過程, 以及無常, 苦, 無我三共相, 幫助我們從所有的現象中,斷欲去愛。因此我們超越世俗, 找到出世間的寂靜。這是毗婆舍那(內觀)禪修的特質。只有透過這類禪修,我們才能看清楚, 怎樣地去發展智慧,以及為什麼人要出離世間、通達無為法。
■ 開展內觀智慧
如我所說的, 內觀智慧不是來自思考, 不是從書本可以得到的。 它來自實修。這種智慧是以經驗為依據、是實證性的。它來自一種心靈的層次, 比其他時刻更清明、更深地專注著。那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內觀禪修,從一開始, 就強調正念和清楚的覺知, 不帶任何思考。這非關過去、未來, 而在於當下的現象經驗。如果你回溯過去, 你會思憶。如果你計畫未來, 這只是你的想法的投射作用。內觀禪修觀照當下,不思考過去、未來, 觀照當下發生在身心過程的現象, 你所經驗到的真實法性。
這類覺知, 必須在一段期間來建立、增長, 因此當你坐禪和經行, 它可以連續, 吃飯、喝水也都可以連續。我們時時刻刻培育清明覺知,了知當下現象。當我們這麼做, 覺知和觀照變得更強而有力、更集中。
最後它成為強大的動能,繼續增強,剎那相續地經驗當下的現象。 如果你能保持連續不斷的正念,遲早你就能專注於目標,這個只是時間的問題。不過, 要強調毗婆舍那目標的性質,一定要用真實法目標。 不可以用概念法目標。所以, 在這方面, 有必要理解概念是什麼。
■ 概念是什麼?
如我所說, 概念是透過心思惟、想像或創造出來的。有個非常明顯的形式, 當我們計畫些還沒有發生的事情, 或想像築造「空中樓閣」。這些都只是概念, 並不是真正的,是被我們的心所創造的。其他類型的概念, 有更微細的, 我們必須把它們辨認出來。這些不是主動的, 而是被動的。它們與心理活動過程一起出現。其中有一種是叫「聲音」的概念,例如:文字和旋律。這些都不是真實的, 因為他們是心造的。例如:英文單字「自私(selfish)」, 就究竟的意義而論,其實它並不存在。它是由子音和母音組成, 只是聲音。這個單字有兩個音節「self」跟「fish」。 在單一個剎那間, 你不能聽到整個字「selfish」。你聽到不同的聲音消世而去。這是聲音的順序,它給心那個「自私」的觀念。實際上, 它們只是跟隨著聲音的振動。另一種類型的概念是旋律, “do- re- me …do, a deer, a female deer…”。在單一個剎那間是不成調的。只有音符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到達心,心銘記下, 因此旋律就出現了。這是聲音概念。
另一類型的概念與形狀有關。形狀跟距離、方向、呎吋有關。它們全部不是究竟真實。例如,這在我的右邊, 這在我的左邊, 對你而言, 哪個是我的右邊, 哪個是我的左邊?左、右邊是概念, 依所談到的兩個物體的關係而定, 你當時正面向哪一邊等等。同理,距離和時間也一樣。甚至對形式和形狀的想法都是概念。我們好象馬上就看到了一整個東西, 但是在思考過程, 並不是那樣出現的。電視上的圖像就是一個例子。他們一個又一個,迅速的出現, 但是我們看見的是同時出現。形式和形狀是概念。就形成而論, 我們經驗到的, 只是顏色和光, 迅速地來來去去。時間也是一個概念, 它倚賴過往事物的功能。來來往往的事物,他們真的全部存在過。他們出現並且消失, 然後成了過去。如果還沒出現, 那我們會說那是未來。當它正在進行, 我們說它是當下。這些全部是概念, 我們不能從它們中見到究竟真實。
另一個重要的概念, 我也必須提及的, 那就是人-「我」的概念。這是個相當中心的概念。當心抓住了「人」的概念,由於堅持這個概念而被蒙蔽, 就不能超越這個層次的思考邏輯、經驗。當我們說一個人-「我」, 「你」, 「史密斯先生」或者, 「史密斯女士」-誰是這個人?你努力地往內看。當你一直在觀照「坐」、「觸」時,在那裏的是什麼?你在身體裏找到自己嗎?你找到的是身體在走路、坐、移動、緊張、熱等等。這不是你, 你在那裏不能找到自己。當你看感受, 感官覺受來來去去, 它們也是不你。看著你的心。你的心並不聽你說的。當你要它不要去思考,它還是在想東想西;當你要它想時, 它偏想不出什麼。當你不想要睡, 它偏睡;當你想要睡,它偏不肯。好象它有它自己的生命一樣。我們通常說的「我」是這些過程的功能, 但是如果你執著人是種究竟真實時, 你就不能超越這種觀念。當我們說, 「這個人是誰」?你往內看,有的只是這些複雜的身心過程。
我們還會遇到其他概念。例如, 那些跟著觀想而來的, 這與止禪禪修較有關係。有時人們觀想很多事物;譬如觀想天人和佛陀。這些都是心造的。如果你知道了你造出他們, 通常你就不會把它們當一回事。不過, 有人在心裏造了一尊佛,他們認為那是真正的佛陀。當你能認清觀想是概念時, 那它們出現在你的禪修時, 你就不會去專注它們。你要集中注意力在真實法上, 即身心過程, 觀身如地、水、火、風四大要素。例如,在你坐的禪過程中, 你觀腹部上、下, 你專注在真實法, 而不是胃的形狀, 形狀是一個概念。同樣的, 上、下這些字眼本身也是概念。雖然如此, 在開始的時候, 我們必須有方便法來當(輔助)工具。這些是幫助你集中注意力在真實法上的。即使當你經行的時候, 你念「右步」、「左步」,單字的「右」、「左」也是概念。當你觀腳步的「提起」、「踩下」時, 你會有腳的形狀出現, 那也是概念, 但是在開始時, 這是無法避免的。做些練習後, 當你專心于腳步時,你就不會去想腳的形狀、腳趾和後跟的位置…等等;你只覺知移運動和感受,那是經行的過程。同理, 當你觀腹部上、下, 你要專注在那些真實法上, 而不去看胃的形狀, 但是你也要覺察到那些延展的感覺, 如擴張、收縮的移動。重要的是對這些要有清楚的覺知。正念是在這種狀況下建立起的。
■ 正念
就覺知而言, 正念像一道非常清楚的光, 徹頭徹尾的照耀著我們的覺受, 身心過程。如果你要求某個人, 把他的手放在腹部上來觀上、下, 他知道它提升上、並且下降。如果你要那個人詳細地描述過程,那個人就沒辦法告訴你;他只會說:「嗯, 它上上下下。」那是很膚淺的正念, 無法滲透。最多, 它只是普通的知道,帶著一點點的正念, 不足以開發出內觀。如果你能跟腹部上升和下降很久, 它將變得清楚一點, 因為你持續的好一點。就增強定力而言, 這樣的正念是好一點, 但是還不夠產生內觀。內觀超過定力。對於內觀的出現來說,你必須要就三共相的特性來觀上、下。
例如, 當你觀看上、下, 很有正念地跟著它。當你更有正念時, 你必須觀不同的類型的上、下,它有時長, 有時短, 有時快, 有時慢, 以便能偵察所經歷的順序。然後, 再進一步它上、下變得像波浪一樣, 以著這種或那種方式進行。這顯示上、下運作的形式、模式變得更清楚了。最初,主要是形式。整個腹部提升, 像氣球一樣擴張;然後它下沉, 像氣球一樣拽泄般收縮, 這些是形式。它朝這方向、那方向快速移動,這些都是模式。雖然這些還是概念, 但是有移動的觀念在, 緊繃、振動的自性, 等等將變得更清楚。它變得非常清楚, 那裏只有緊繃(硬), 不再有這樣或那樣。有的只是剎那間特性的生滅。
再次以上、下為例。它有一個起始端點, 緩慢或迅速地移動, 直到端點, 停了下來。如果它慢慢地移動,上、下就變得很長。當它快速移動, 上、下好象短了點。它們是有關的。如果我們用長短、快慢來討論, 那我們覺知到了移動, 不過還是有概念牽涉在內。所以, 它可以沒有開始、中間和結束。如果它是在末端,那它就不會在起點。如果它是在起點, 就不會在末端。末端和起點不會在同一個剎那發生。然而中間呢, 有許許多多的點在移動。那在剎那間, 你怎樣地經歷到一個長或短的上、下呢?你如何經驗到快或慢的上下呢?這些長,短, 慢, 快…等等語彙, 起先它們都很有用, 否則是不可能觀到任何東西的, 不可能集中注意力, 定力就沒辦法培育。當你學會集中注意力時,你將被告知, 去覺知剎那剎那間的移動, 例如,它的特性、 感受、覺受 。那就能夠觀照移動, 像它是一個個點, 而不是一段線。當你能這樣做, 你到達之處, 是純然的覺知的生起,不再有其他的東西。那你就到達我們稱勝義法, 究竟真實的境界, 譬如純移動的要素, 或純風大的要素。當你能夠非常清楚地觀照它, 你也就能觀三共相了。
在此, 有必要的強調, 能夠持續觀照究竟法, 並不意味著內觀智慧出現。另一種究竟法,你太不需要費工夫去找的就是痛。痛是種感受。不管誰有痛在, 它就是痛, 它並不主觀, 既不是過去, 也不是未來。另外, 當你觀痛時, 它也是出現後消失。不過, 觀痛並不意味著你有內觀智慧。相反的,你可能變得更粗暴、忿怒。雖然如此, 如果你能保持心的平靜, 專注在當下, 在目前的現象, 在痛的感覺, 你非常清楚地觀照它, 那你就能理解它的法性。
■ 內觀智慧
第一個內觀觀智是名色分別智。他們說, 當你觀上、下, 你能注意到心的性質,那就是觀照要做的事。觀照的心是一件事情,上、 下的移動卻是另一件事。內觀智慧是一種能力,它依現象法的自然發生, 來認知它們的特性。我們可以把它們當純究竟法, 巴厘稱為 paramattha dhamma。當你從概念法中釋放你的心,它的本性就會被呈現出來。當你不帶思考、概念(不論是主動或被動的概念)來體驗它, 它就會在那裏, 因為它是種本然的呈現。另外, 當你非常清楚觀照特性, 你會清楚照會到,它不是你。觀照的心, 也是另一特性的呈現, 那也不是你。那裏沒有人。觀照者(主)和觀照(客)都是特性的呈現。這是非常清明的經驗,一旦你體驗過它, 你就能激發它, 把它帶到其他目標。這是心以純然究竟法來做它的觀照目標。
當一個人能夠觀照痛時, 通常發生的是, 他可能會想, 「我的腳痛﹗」然後, 腳的概念來自兩種方式:「我」和「腳」。如果腳的概念放下了,剩下就是「我很痛﹗」。當你放下了對「我」的想法, 只有痛和心在, 但是如果心沒有正念, 那心只會躁動, 不能正確地覺知事情。不過, 如果心有正念, 你能忍受痛苦,只知道痛在那裏。如果正念非常徹底, 你觀照痛, 它將非常清楚, 它的性質將非常生動, 如此地生動以致於痛將與你無關,這只是它本身特性的呈現。認知的心, 它也是特性它本身的呈現,應該不會有任何幹擾。以這種方式, 你所理解的, 會更符合我所想的內觀智慧層次。然後, 你知道這是真實法, 而不是因為書裏有寫, 不是因為某人這麼說, 不是因為你認為它是這樣子的;你以清楚的正念覺知到它,這不是想像。這樣的覺知是非常清楚、敏銳。比平常的覺知更敏銳。
經常發生在較低層次的內觀智慧的就是:概念化緊跟在經驗之後。特別是當內觀很清楚, 它能引起其他類型的理論,使事情更加錯綜複雜。經驗是一件事情。跟在後頭的想法是另一件事。你可能會開始建立一套理論, 關於這些是怎麼發生的,你可能會開始把經驗跟不相干的事情相結合, 這些可能都是不正確的。因此,有二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實際的經驗, 另一件事是對平常生活的思考有影響。初期內觀經驗的影響可能很猛烈的, 有些人可能沒有心理準備。這樣的話, 很多負面的思考會跟隨著出現。恐懼可能出現,因為在平常生活中, 可能會起執著。關於這點, 如果沒有適當的指導、支援組織, 可能會完全失去信心。你的內觀可能很強, 但是它可能不足以去除全部的煩惱, 如果相關的煩惱很強,可能會使事情更加複雜。它們可能會鼓勵你, 以不同的觀點來看事情, 直到你會害怕的程度。原先的經驗是真實的體驗,但是如果沒有心理準備,隨後的思考可能會有負面的影響。當然, 這因人而異。有些人很容易接受它, 有些人就不是這樣。如果在禪修期間, 這個狀況發生了, 展延禪修期, 實際內觀智慧進入身心, 沒有概念, 沒有思考, 持續深化直到建制良好之處。它甚至可能會證達道智果智,開悟的層次, 完全證悟。
當然, 這個過程並不是彈指間可得。通常它是很長的過程。 整個過程層次, 論書、佛經提到的有七種清淨或十六觀智。
第一個內觀智慧與想法的清淨有關, 放棄概念上的「我」。在經書中,佛陀開示我們,對一般的作息和思考的生起,要正確的覺知。通常,當一個人在想事情時, 思考過程圍繞一件事, 就是「我」、「我的」、「自我」, 所做的事情, 還有全世界都圍繞著自己旋轉。佛陀說這個是沒智慧的注意力, 特別是執著有個「我」在。這不是正見,因為這樣的想法, 渴愛、忿恨...等等出現。但是在佛法裏, 當你能夠觀照到, 那裏實際上並沒有個「我」在, 只有身心現象,「全世界以自己為中心」的想法與這個人並沒有關連, 而被看待成, 緣於純正無私的正念, 一種純然清明的覺知, 那就是只有現象的性質。一切事物不是「我」,不是我的。它們只是現象事件,由於因緣條件而生起。在這階段, 我們說的是從錯誤的看法中清淨, 邪見是執持個自我,執取有「人」、「我」、「我的」這種觀念。
《沙門果經(Brahmajala Sutta)》提及六十二見,這些邪見是依附對自我的執著。當你能根據自相, 觀察這現象, 你非常清楚地、一個接一個地觀照他們, 相依性的緣起或者相依性的存在關係, 生命的因緣條件就變得非常清楚。這相依性的緣起、因緣條件,關係著第二種見地的清淨, 和第二內觀觀智。這與對治相關的時間、過去、未來等等的概念有關。它摧毀了對時間等等的概念。這個一旦可行, 三共相會變得更清楚。
全部十六內觀觀智-有時會說是十八內觀觀智(十八的話前二階段個是養成、蘊育層次,不算正式觀智)可被歸為三類。這些是洞察無常、關於無常的智慧, 洞察苦、關於苦的智慧, 洞察無我、關於無我的智慧。
由渴愛引生憂愁,由渴愛引生恐懼。
脫離渴愛者無憂,於他又有何可懼?
《法句經 •第216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