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7/10 15:09:33
學習次第 : 進階
敏銳五根
■ 敏銳五根的九種方式
為了使我們對敏銳五根, 能有個較好的理解, 查閱《清淨道論》所載的九種方式, 將會有助益。簡單說, 這九種方式的意思是:
「你要充滿信念。要謹記在心, 外在的因緣, 以及內在的要素, 持續認真地努力, 無視於病、痛以及挫折, 直到達成目標。」
1. 你要緊記在心:諸行無常。
要找到路徑離開危險的地方, 最有幫助的是手上有張好的地圖。這個理論基礎在生起信心方面有其重要性, 激發信心, 而為導引, 避免陷阱, 成就道業。受正法之前,要排除所有的惡見。也要放下所有的哲學理論與思考, 否則是不可能親身體證。
初步的接受三共相為存有生命體的特性, 這是第一個要素, 它推動你到內觀智慧開展的正確的方位。
2 仔細認真地奮鬥
認真周密地努力奮鬥, 跟正念「徹頭徹尾」的特性一致。正確的理解毗婆舍那禪修的重要性, 給我們正確的態度。唯一道途, 帶領我們解脫諸苦, 修行帶給我們平和、安全,應該被視為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部份。雖然如此, 許多人因為對工作、對家庭的責任、承諾, 沒有辦法找出時間禪修。所以, 不管有任何寶貴的時間, 只要是可以利用的,就用來持續這個神聖的修行, 讓我們本著最認真的態度來看待它。只有當你有這種認真的態度, 修行過程中不會漏掉任何細節, 這是深度理解生起不可或缺的條件。
3 持續努力
認真周密的努力, 每一剎那用心觀照,才能成就優質的禪修, 這需要持續努力。要能努力不斷, 就要有意志力及耐心、禪修技巧、正念的靈活性。因為目標的觀照及剎那定,這在毗婆舍那禪修是最重要。
正念的持續會讓它更平穩的增長, 產生相當多的動能。那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人, 在密集禪修營,短短期間(一個星期或再長點), 就可以有明顯可見的進步。
4 記下得定的方法
我們不可能期望禪師能教我們所有的東西。很多都要靠自己, 以及個人的常識。譬如, 從個人經驗中, 定力如何生起, 雖然會不同的描繪, 這可是自家珍寶。它會依個人習性及風格而異。當它出現時,最好把它紀錄下來。對智慧的體證也一樣的要記下來。要完整的記下過程, 這就好象完成旅行後, 要記下地標。那下一次會容易些, 快速入手。每支香後寫禪修筆記, 可提供你紀錄,小參時有益於禪師幫助你,對你之後的自我評量也有幫助(有些禪師並不允許學員作紀錄禪修筆記、讀書、寫信這類思考性活動)。正念被比喻為國王的顧問, 在他徹底並正確的評估狀況之後,他對國王提出建議。
5 外在環境的可適性
除非是老修行, 外在環境, 對心有重大影響。甚至對老修行, 適當的選擇外在環境條件, 禪修會較得利。簡而言之, 七種可適性為:
A. 適當的食物
均衡的膳食, 適於個人健康, 是合情理的選擇。我們也要從煩惱心的方面來考量, 那就是食物不要引起貪愛。接著就是要考慮律儀。這裏的重點是動機, 並適切的憶念我們所用的食物。用餐時要有正念,用完餐再做一次憶念, 食物將對我們禪修有助益。
通常用餐前作資具憶念, 把食物當作營養品, 為了維持色身, 使其無損害, 有助益修持。提醒自己不要用麻醉品,取用食物不為美麗容顏、趣味或是增胖。
B. 適當的住所
在《尼柯耶》中提及住處有幾點需要考量:
●不要太遠或太近於村莊;
●(有交通工具)可到達;
●白天不吵雜, 夜晚寧靜安穩;
●可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安全可免於疾病,以及其他害蟲、傷人的動物;
●指引修行的善知識可以來訪。
《清淨道論》更進一步地描述 18 種妨礙修行、不適居住的處所。此外, 它也說住所的合適性將視禪修者個人習性而定。
簡而言之, 18種妨不適居住的寺院為:
●太過於吵雜;
●該處太多事務要人們來參予;
●該處有困難取得四資具;
●該處不安全;
●該處沒有指導老師。
所提到適切的住處包括:樹林, 樹下, 曠野, 空屋。
關於禪修者習性:
●建議貪行者應住簡陋、不美觀的茅棚;
●建議瞋行者應住乾淨、清淨、美觀愉悅的屋宇;
●建議癡行者應住有景觀、不封閉之處;
●建議有疑心行者應住幕簾、隔板或者封閉之處;
●信行者適切的住處與瞋行者同;
●慧行者並無不適住處。
C. 適合的氣候
顯然, 最好是不要住在太熱或太冷的地方。在熱帶地區, 多數人為了舒適, 較喜歡住在一個涼爽的環境,也此較容易集中心念。這是可以理解的, 熱很耗損體能。經常可見有些人還要求助於冷氣。冷氣的使用爭議性蠻大,它是身體差的人的藉口。在此我們需記得, 我們的菩薩(指佛陀)在最熱的季節,證悟了最圓滿的涅槃。禪修者通常也都知道, 熱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困擾。此外, 還有雨季。居處小的人就很關切這點, 雖然雨季的涼爽是很受歡迎。
D. 適合的姿勢
通常禪修者的坐禪及經行時間要均衡。這對平衡心力是很有助益。這也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不過, 《清淨道論》提及, 依個人習性, 某些姿勢可能更適於他們。
●貪行者-經行及立禪。
●瞋行者-坐禪及臥禪。
●癡行者-經行。
●信行者:如貪行者(經行及立禪)。
●慧行者:任何威儀皆適合
●疑行者:如癡行者(經行)
E. 適當的人:有良師益友一起努力
有些有經驗的修行人, 具寬廣深厚的知識, 並充滿慈悲心, 善巧睿智地傳授人們出世間聖道。他們予以怯弱、沮喪的人鼓勵, 為有心學習的人立下典型風範,幫懶惰的人定下學習進度。
《清淨道論》提及良師益友的特質:
●令人崇敬並愛戴;
●愛柔軟語(即是個好的諮詢者、有耐心的聽眾);
●語言表達很充分深切(即開示很有深度);
●要求的事項不是沒有理由的。
它進一步地建議禪修者, 親近聖者阿羅漢,如果不能夠的話, 親近證道層次稍低也可以。再不能夠的話,導師要找修行禪定的, 再不能夠的話, 親近選讀經卷的師友。
F. 適度的言論
在密集禪修期間, 談論修行的法益是許可的。這範圍個甚至被縮小到只跟禪修有關的。無益的世俗言談, 除非有需要, 應斷絕。
可是, 在日常生活中, 儘量避免無益的言論, 當你要工作營生, 某些程度的言談是無法避免。無論如何,我們要盡力持守第四戒, 不打妄語, 及避免不善言語。
G. 適當的經常去處
這裏指的是比丘的托缽處。對在家人,它可以是他的工作場所。找一份適當的工作很重要, 找少煩、少惱的環境, 並考量我們要花多少時間在工作上。
6 培育七覺支
七覺支是開悟的這七種要素, 它們是心理條件, 彙集光耀於剎那 (證悟)。它們可以分開來探討, 所以, 我們可以一一研討解說細節, 並運用在各種因緣條件。這類探討文獻很多, 我們把範圍定義在四念處的論書。
A. 念覺支
八正道裏的正念即四念處中的正念。修內觀智慧禪時, 當它們現象現起, 就如實正念觀照。因為它是這裏面最重要的因素, 那你就不會感到奇怪, 為什么它最先被提及。
引導正念現起的四種因緣為:
●如《念處經》所載, 以清明的理解力, 來從事修習正念禪;
●遠離沒有正念的人;
●與正念十足的人交往;
●心通意強朝向念覺知的培育。
B. 擇法覺支
這是智慧貫穿的觀照點,尋求理解現象法的共相。生起的因緣條件為:
●探究五蘊等;
●清潔身體;
●平衡內觀修行諸根力;
●避免無知;
●與智者為友;
●憶念覺知名法、色法的過程的困難, 及其間的巨大差異;
●歡喜培育擇法覺支。
C. 精進覺支
這是聖八支的正精進。它也是努力修習內觀禪的精進。有十一種可以導致它生起的因緣條件:
●憶念苦界的可怖 (或者輪回苦);
●憶念精進的法益;
●憶念聖者的足跡, 就不該放逸;
●對缽具(及其它資具)有敬意;
●憶念偉大的法寶傳承(七寶), 不該昏沉;
●憶念師(尊)的功德(考量自己是不是稱意的弟子?);
●憶念偉大的門第(種姓)(從佛陀、自己及自己的兒女);
●憶念同參道友的功德(如舍利弗與目揵連尊者);
●遠離懶散的同伴;
●與精進用功的人交往;
●歡喜開發精進覺支。
D、喜覺支
這是修內觀禪時所發生的喜樂。它跟信心有密切關連, 用來激發修行所需的精力,它是連結為安止定(jhana) 的要素,促進定力的開展。它可被以下項目所激勵:
●憶念佛陀的功德;
●憶念佛法的功德;
●憶念僧伽的功德;
●憶念(禪修者的)戒德;
●憶念無私的佈施;
●憶念天人的功德及其呈現在禪修者的面前;
●憶念涅槃的寂靜;
●遠離粗俗、沒有信心的人們;
●與高雅、有信仰的人交往;
●憶念激勵信心的開示;
●歡喜開展喜覺支。
E. 輕安覺支
這指的是心裏的寧靜或平和。有七件事會引導輕安的生起:
●使用良好(即有益且適當的)食物。
●住在氣候調和, 有益於修行之處
●舒適的姿勢(即有益且適當的)
●依中道判斷事物, 即憶念業因及業果。
●遠離散亂的人。
●與安定的人交往。
●歡喜開展輕安覺支。
F. 定覺支
定是心與目標結合為一。在此, 它是直指內觀禪修, 當處於近行定(世間禪定的階段)它和目標, 會呈現出三共相。
有十一種因緣條件會導致定力的生起;
●要有基本的清淨心;
●根力要均衡;
●取獲禪修目標要有技巧;
●心鬆散時激勵起心;
●心過動的時候要收攝它;
●偶而當心不滿意時, 要讓它歡喜起來;
●根力均衡, 不要去擾動心;
●遠離不安定的人;
●親近安定的人;
●憶念禪定及解脫的功德;
●歡喜開發定覺支。
G. 舍覺支
平等舍是心的平衡狀態, 要能在實相法上, 有相當正念, 它才會出現。
導引其生起的因緣條件為:
●不執著於生命體的存在;
●不執著於事物。
●遠離執著生命體的存在或現象, 或自我心重的人。
●與不執著的人交往。
●歡喜開發舍覺支。
7. 在禪修時不要擔心自己的身體及健康
當你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密集禪修,可能偶爾會有疾病降臨。我們經常把它當成藉口, 來停止練習。如果我們理解病痛與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那我們將能看清,沒有理由中止修行。我們要修習到咽下最後一口氣。很多人觀痛, 在臨終時證達崇高的成就。也有人從病中痊癒。
當然,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醫療救助。只是不要放棄修行。
8 以精進力來克服痛
痛與病經常是攜手而來的。但是, 然而是會有其他因素, 譬如同一姿勢持續太久。定力的增加, 也會使小痛變大。甚至饑餓也被看待成一種疾病。我們無法完全逃脫這些肉體的疼痛,我們遲早要面對它。要這么做的話, 我們需要很多體能, 我們觀照的時候, 才能保持正念。心靈超過物質。當我們的心力夠強, 我們可克服痛。但是在它出現以前, 我們需要很多精進力。
9 不半途而廢
最後的目標是完全除盡煩惱, 證阿羅漢果。如果還沒達成阿羅漢道, 苦仍會可怕地壓迫。
要證達這個, 多數人都要花費長久的時間。抱持這種不半途而廢的態度, 禪修者盡其所能,長遠地勇猛精進。
■ 敏銳六根的其他的方式
1 目標的領域要儘量寬廣
每一個目標都有它的獨特性。它可能較適於某些習性的人, 禪修者(觀照不同的目標)在某些心念的觀點上, 獲得訓練及禪修技巧。如果我們耽於觀照同一目標, 那禪修訓練會狹隘, 靈活性就降低了。可能無從認識其他目標,雖然它們可能也對我們很有助益。因此, 已培育一個強健的基本, 譬如身念處, 最好花段時間觀照其他的念處, 如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不揀擇特定目標來作觀照, 會讓我們證得較深層的修行。這樣一來,增加了觀照的靈活性, 以及擴充目標的範圍, 勢必可造成強烈影響, 成熟內觀智慧。
2 寂止禪的修行
儘管純止禪禪觀和內觀禪截然不同,但是它確實是有幫助的。那些止禪背景強的人,可以久坐不起,較深層的專注,讓深層的內觀智慧生起。雖然修純觀也可以達到,定力強的話, 會容易一點。此外, 不同的止禪業處目標, 對修行人有特殊的影響。譬如, 有些止禪業處特別適於某些煩惱心強的人。瞋心強的人, 在行慈心禪過後, 會發現禪修變得較容易進步。
它也可以強化某種特別的道德狀態, 如果太弱的話。另一個例子是:修習佛、法、僧隨念後,缺乏信心的人, 會變得較熱誠有信念。
另一點是:佛教大多數的止禪修習, 它們跟觀禪是息息相關的。止禪的目標很容易就可以轉到觀禪上。這只是專注力的移轉。有個案例引用在修習風遍的取相,如果禪修者並不是兩者都很精通的話, 它與內觀禪初期的風大是難以分辨的。在另一個案例, 他的心非常清明是由光遍培育,它確實能對禪修者的觀照有助益。
除此之外, 某些禪觀的目標可以催化心、生起內觀智慧。經書上提及, 某些純概念性的目標,在遇到它們後, 內觀會生起。譬如, 見屍骨會生起非常強烈的出離心, 如同醒悟的智慧, 等等。
止禪的問題在此為:
● 要證達令人滿意的定力需時甚久。能不能保持定力(不持續修練, 是不是會退定)就無從而知。
● 從止禪移轉成觀禪的技巧。
然而, 你要考慮縮短時間因素, 因為一切無常, 光陰如梭, 我們要快快起身而行。其他因素還有: 是否具有所需善巧及相當禪修經驗的指導老師。
3 使用決意
決意(發願)的力量是未知的。禪修者使用決意, 心意識、精力都會趨向決意的目標, 來達成它。
一方面說來, 它堅定了意志, 這是心最重要的調節員。它就像提供軟體, 讓電腦朝某個方向進行。
決意讓我們運用控制來現象, 否則我們達不到。心會很有力, 可以做出一般我們意識覺知所做不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定力是那種力量的來源, 決意是心力的運轉線路。
很多商業行為使用這種正面思考,來規劃達成較世俗化的目的。甚至神通(超自然能力), 也是朝類似路線訓練出來的。在此我們只關注, 純內觀智慧禪的目的。
當你做那種達不到的決意時, 你要記得以下事項:
●動機要純淨-不被貪、瞋、癡任何煩惱所影響,否則苦果可能就在前面等著你。
● 準確清楚地敍述(發願詞要清楚)-如果沒做到的話, 結果會不準確,甚至會令你大吃一驚。它就好象提供電腦不清楚的指令。我見過一宗不幸的案例, 因為練決意的關係, 那位禪修者失去心智很長的一段時間。
我曾請教過我長老, 什么是禪修者應抱的最好態度?答案是: 禪修要有清淨心。如果是出自清淨心, 結果才會是良善的。
首先, 要憶想起發願詞, 我在做任何功德(譬如佈施缽食)後誦念, 發願回向菩提。
Idam me danam 以此佈施(或是 Idam me puňňaṃ 以此福業功德);
Asavakkhayavaham hotu 願我漏盡愚昧;
Idam me silam 以此持戒功德;
Nibbanassa paccayo hotu 願它引領我證悟涅槃;
Idam me bhavanam 以此修持禪定功德;
Magga phala nanassa paccayo hotu 願它引導我證達道智果智。
這些發願回向影響意志, 來導向、輸送我們所有的善行功德, 回向證道解脫諸苦。
有時我也注意到, 如果禪修者, 他的心不太確定運轉的方向, 結果會比較差, 決意會導致他的禪修變得更清楚、更殊勝。
(發願文如下)
「願我勤修智慧觀禪。以此勤修, 引導至完全止息諸苦, 願智慧快速、清明地生起。」
也有禪修者借著它下堅定決心, 來觀照並清楚地開展每一觀智, 譬如: 「願生滅隨觀智生起!」
當你真正的經歷過這些觀智後, 才可以做這個的。你這么做的話, 幫你心路更成熟, 更能安住在每一觀智。除非較低層次的觀智慧夠良好地確立,否則是沒辦法(跳過去), 來進行較高的智慧。這種修行要有個有經驗的善知識指導才能進行。
■《彌醯經》
在《彌醯經》中, 佛陀指示彌醯尊者(佛陀的侍者之一)因緣條件,益於使心更成熟, 但未到解脫。
首先, 佛陀開示五種因緣:
1 比丘要有一個善知識, 良師益友;
2 比丘要修習禁戒, 安住律儀, 善攝威儀禮節, 習性完美, 纖芥般細小的過患, 也要懷有畏怖的心態, 受持學戒, 守護從而解脫;
3 言論嚴謹, 心胸開放:說少欲, 說知足、說隱居、說不樂聚會、說精進、說戒、說定、說慧、說解脫、說解脫知見、說滅, 則心柔軟, 意志堅定, 心無障礙;
4 比丘居住嚴謹, 合於宗旨, 離開不正當的環境, 取正當的, 常行精進, 積極有活力, 不規避正當的責任擔當;
5 比丘修行智慧, 觀生滅法, 以得智慧, 聖慧明達, 證達苦滅。.
具備以上五項, 另有四種因緣條件必需培育:
1 隨念不淨, 斷除愛欲。
2 修慈心, 念親善友好, 斷瞋恚。
3 正念出入息, 斷散亂。
4 觀無常, 根除對「我」的幻想。
■ 七項修行重點
在以上經中, 佛陀說:「比丘應有熟練七項修行重點, 並以三種方式來進行審查, 才稱為成就。」如果我們要培育內觀智慧, 可以把這七項牢記在心。此「七項」為完整的智慧:
1 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自性法;
2 它們的生起 (因);
3 它們的滅去 (果);
4 止息之道, 即八正道;
5 滿足(即導出的喜樂);
6 苦(衍生的苦);
7 遠離它們(放下貪愛)。
「三種審查方式」, 指的是透過以下方式來審思自性法:
1.界、四大(Dhatu);
2.處 (Ayatana);
3.緣起 (paticcasamupp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