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8/08 13:50:02
學習次第 : 進階
無明煩惱對治法·伏虎 正念
阿康仁波切
願眾生永有 安樂及樂因。
願眾生永無 痛苦及苦因。
願每一眾生 皆永不離於
無苦之真樂, 並悟大舍義,
不於親疏間, 起執妄分別。
——四無量心
上引祈禱文,顯示心之覺境所持的正確態度。雖然對其用語我們可能感到陌生,但其涵意卻十分單純。菩提心的本質早就在我們心中,但因為我們的無明而被消極、誤解和有害的行為所障蔽,以致我們目前的心態與覺悟的境界之間有了一段距離。
對不同的人來說,這段路程雖有長短,但重要的是,仍有可行之道讓我們能過安樂有益的生活。是故,此祈禱文表明了我們應以何種心去追求的目標,同時也表明了應以何種法去追求。
正念,是願一切眾生皆能快樂幸福,皆能獲得平安,解脫苦因。在安樂的時候,或在艱苦的時代,激勵我們奮發向上的,都是此一極有價值的目標。雖然祈禱文中提出高等的了悟,但一開始就表明目標還是有用的,因其真理與價值適用於修道的每一階段。
今日有很多人以不正念來學禪修,希望利用禪修促成自己的目的,完全沒有想到別人。但是希望獲得天眼通、神足通等特殊能力與成就的這種想法,只會滿足我執、加強我執,根本不能增進解悟。我們的工作不是追求令人興奮的經驗,而是學習如何處理自心和幫助他人。異常的經驗即使發生,亦非主旨所在,故應不予理會。
另一錯誤觀念,是把禪修之道當作與世隔絕的手段或理由,然則,這是消極的態度,不是利益人群的做法。當我們用禪修來維護和肯定自己對社會的消極態度時,我們的動機在本質上就犯了錯。
倘若我們完全快樂、全無痛苦的話,那就無需此道。然而事實是,我們跟別人一樣無明,對我們所有的人來說,無明所生之苦,天天重複。我們顯然需要“道”,而承認有此需要,便會促使我們為自利利他之故,循道去做。
若無某種動機或誘因,我們就不可能為達成目標而作必要的努力。例如,我們冷時想暖,於是起身點火。如果我們本來就暖的話,我們根本不會有點火的想法。同樣地,如果我們想要一個好的工作,我們便會為了得到它而準備接受不少的訓練,甚至忍受艱辛。我們的一切活動,都是先有動機,然後才有意向和努力。禪修的過程,也是如此。
若無目的,我們怎肯忍受有關的辛勞?我們的主旨既是幫助一切眾生,那就必須力行此一願望。無論在修禪之時,或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我們都要盡力保持這個正確的態度,盡力依之而行。
在初學的現階段,我們或許會對此種崇高理想感到無能為力,而辯稱:“像我這樣的人修心有什麼用?我心中充滿貪、瞋,想改也是白費。”然而,需要加強努力的原因就在此。如果我們已對一切事物都有正面的看法,已對他人寬宏大量,所做皆為利他,那麼我們便是已達慈悲境地了。這些修道品行有如語文初步,我們若已會讀,就不必再學字母。但若尚無正念,那就必須先從內心把它引發出來。
因此,如果尚無利他的觀念和願望,我們便須予以引發——縱然開始時會覺得勉強。除非我們有此利益一切眾生的心態,否則悲即無從生起。這有如教兒童字母,為的是令其日後能讀。利益一切眾生的心態,乃正念的全部意義。
可是,我們目前的願望,或許僅在解脫自己的痛苦,這種心情十分自然,而且甚至不用修禪,我們也可能暫時享受到痛苦的解脫。但是我們所要成就的並不止於此。我們的目標是發展對一切眾生的純正慈悲,不是老是想著個人的欲望、舒適及快樂,而完全不顧他人的福祉。
前進之道,是確認、成熟那些存在於我們及其他眾生內心的善性,無論何時,皆盡一切可能予以發展。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在會走之前,不要想跑,所以我們必須學習一步一步地前進。我們先要對自己產生正確的心態,其次是對親友,然後再擴及一切眾生。
要認清“道”始於我們自己。我們必須學習自立,不再成為別人的包袱。我們先要不妨礙別人,不給別人添煩惱。未先瞭解自己就想積極助人,可能弊多於利,這樣做,便是無智之悲。例如,假使有人掉落湖中,快淹死了,而我們不會游泳,卻想下水去救人,結果雙方都可能溺死——我們必須先學會游泳才行。同樣的,唯有在我們降伏了自心,曉得如何適當處理苦樂之後,我們才能真正幫助他人。
運用常識也很重要。意欲助人,固然很好,但我們不該到處想辦法勉強他人接受我們的幫助。我們也不該非等到自己“完美無缺”時才伸援手。問題端在是否得當,是否善用我們的能力,我們雖不可把尚未成正覺當作無所事事的藉口,但卻須謹慎。當我們儘量小心行事時,即使所行尚未能完全清淨,也會有些益處。一旦我們完全淨化了,我們的一切所為都將是利他之行。不過,在現階段幫助別人的忙還是好的。不管我們的能力多麼有限,只要盡力助人,我們必會加深自己的解悟,以及養成日後將擴展為圓滿大悲行的正確心態。
因此,我們先要對自己發慈悲心,然後再對他人發慈悲心。當然,我們會覺得無須這麼做,覺得自己已經很慈愛了。不錯,在夫妻、兄弟姐妹及朋友之間,的確常有深厚親密的情義,但真正的慈愛是對一切眾生全都如此。我們社會的問題是,我們易於愛上親友,甚至財物,但這種愛常是狹隘有限的。愛親友並沒有錯,而且確能有很多的好處,慈心總要有個起點,但若所愛物件僅限於親友,那就是作繭自縛了——這種情義具有雙重效果;能安慰我們,也能束縛我們。
是故,我們不要僅對某一群、某一類人有悲心而不顧其他。例如,我們很容易憐憫窮人和饑民,但對飽暖的富人就很難起悲心了。富人的痛苦雖常是精神上的——如擔心失去所有,或為必須下的決策傷腦筋——但其劇烈的程度不下於貧窮和饑餓。窮人的痛苦只是種類不同,問題單純——如能否吃飽。我們必須學習將悲心擴及所有人,無論貧富、黑白。
依此準則適當發展,會使我們的生活快樂得多、平衡得多。同時,由於心相互影響,我們生起的大慈大悲心,自會令所有周遭之人受益。因此,當我們內具的潛能成熟、我們的力量增強時,我們便不再那麼依賴他人的支持和安慰了。不過,我們必須小心防範自己變得驕傲自大。
我們可能會想,修道使我們與眾不同,在某一方面比別人高,然而,我們的宗旨是為他人服務,不是要他人為我們服務。發展悲心,不是等著別人來滿足我們的需要,仿佛自己是國王或皇后,而別人則是奴隸,這種傲慢是修道的大障礙。我們也不該輕視受苦之人,覺得他們有毛病、水準低。謙卑非常重要,實乃真正慈悲的核心。我們必須準備犧牲自己,以利人群。
真正的進步,包括依個人的根器發展出和藹可親的態度。我們只要全力以赴,即可因未浪費自己的潛能而感到滿足。人免不了會犯錯,但用不著為此而過度不安或懲罰自己。我們可以為做錯了事感到難過,但不可讓悔恨阻撓我們成長。我們反而要利用悔恨加強我們的決心,作如是想:“過河之橋雖然已斷,還可另建一橋,不必站在這裏為斷橋而痛苦。”
我們早上一醒來,就應立誓,誓令自己的一切心念、言說、行事智慧利他。忘了悲心,即是失掉寶物;沒有悲心,我們無法進入真道。身體的活力,能維持一天、一年、十年,頂多二十年,而正確的心態,則能無限地祛除厭倦與絕望,使我們能終身隨時隨地、繼續不斷地幫助別人。在遇見顯示這種能力的人之前,你很難相信有此可能,然而,這種潛能確是我們人人本具的。
正念可比做種子,但此種子非一再種下去不可。我們初種它時,似乎是在自欺欺人,似乎因貪、瞋故,根本無法實際幫助任何人。我們在這個階段所立的誓約也許只是說說而已,不過對誰都沒害處。日後,當這種正確的態度不再令我們感到陌生時,自會脫胎換骨,成長為對他人真正的慈愛。再繼續發展下去,它會變成與我們生活不可分的一部分。到了那時,我們所發的純正悲心,將是毫不勉強,始終一致,而且有效——完全是我們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