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6/26 21:41:14
學習次第 : 進階
六加行教授(11之3):第四加行 (2011年教授版)
(上圖為格魯派資糧田)
第四加行:觀想資糧田、迎請智慧尊
在觀想「資糧田」迎請之前,要先加持地基。我們現在所處的大地並非清淨的大地,我們要觀想的是淨土,淨土當中的宮殿,不是我們現在世間的房子等。同時我們要觀想這樣一個淨土的地基非常平坦,非常清淨,以藍琉璃為地基,供品當然是人天的種種殊妙供品,不過這還有分成二大類,一個是「有上供品」,一個是「無上供品」。所謂「有上供品」即人間所做的「八供」:水、水、花、香、燈、塗、食、樂,但這當中,仁波切講到的有十種(註:於《普賢行願品》供養支的內容有說明那十種),這在《道次第》當中也有提到,在《普賢行願品》中的供養支也有提到。
加持地基及供品
一切地基願清淨,瓦礫等等悉皆無,
平整柔軟如掌心,成吠琉璃之自性。
天人微妙供養物,實設以及意變化,
普賢無上供養雲,願悉周遍虛空界。
嗡 那莫薄嘎瓦德 班雜薩惹札麻達耐 達塔嘎達雅 阿爾哈德桑雅桑布達雅 達雅塔 嗡 班再班再 麻哈班再 麻哈德雜班再 麻哈比雅班再 麻哈菩提支達班再 麻哈菩提曼卓巴桑札麻那班再 薩瓦嘎麻阿瓦惹那比肖達那班再 娑哈(三遍)
願以三寶真諦力、諸佛菩薩加持力、二資糧圓滿大威力,以及法界清淨不可思議力,願如是成就!(誦諦力頌加持供品)
|
「無上供品」這個部份各種講法不一,有的說分為三種,有的說分為四種,在《海龍王請問經》裡提到的是三種:
第一發起殊勝菩提心。
第二是住持教法。
第三是發起大悲心。
所謂的「住持教法」指的是修行供養,修行供養可說是所有供養當中最無上的供養,就像密勒日巴尊者說的:「我没有其他的餘物來供養上師,但是我以修行來供養上師。」這是最無上的供養,其實這才是最主要的,像一些在山裡隱僻處修行的人,身無長物,並没有什麼物質上的供品可以來供養上師,但他們就依上師的教誨,絕對的依止上師,這其實才是最無上的供養。
所謂供養供品的方法有密續、顯教的不同方式,在「加行六法」中有一個咒語,它有二層意義,一個意義是供養,另一個意義是加持供品,這個咒語利益非常大,即使我們没有任何真正的物質供品,我們念這個咒,就能成為無上的供養,不可思議的供養,遍虛空的供養,具有非常大的利益。
仁波切要來念誦供養及加持供品咒,請大家一起念「 那莫薄嘎瓦德 班雜薩惹札麻達耐 達塔嘎達雅 阿爾哈德桑雅桑布達雅 達雅塔 嗡 班再班再 麻哈班再 麻哈德雜班再 麻哈比雅班再 麻哈菩提支達班再 麻哈菩提曼卓巴桑札麻那班再 薩瓦嘎麻阿瓦惹那比肖達那班再 娑哈」念誦這個咒語而做供養的話,就像在諸佛菩薩面前呈現不可思議的供養一般,接著要念誦「願以三寶真諦力、諸佛菩薩加持力、二資糧圓滿大威力,以及法界清淨不可思議力,願如是成就!」
接著觀想「資糧田」,觀想「資糧田」之初要先觀想自己安住在甚深的「大樂」中,甚深「大樂」它的體性就是「空性」,我們如水入水一般,與「空性」融合,在這樣的「等持(註:定)」當中。這個「大樂」在四個教派當中各有各的名相,如在寧瑪巴就叫「大圓滿」;在格魯巴就叫「大樂」;在噶舉派就是「大手印」,在薩迦派叫「輪涅無二」。事實上,所指都是一模一樣。
在「大樂」當中就去思維「空性」,接著看文:
觀資糧田
(第四加行法為觀資糧田,共有兩種觀法,為便於念誦,此處所書為《供養上師儀軌》中所載…)
樂空無別、廣虛空中,普賢供養雲海內,
枝葉花果、美妙莊嚴,滿願如意寶樹端,
八雪獅擎、大寶座上,蓮花日月為褥敷,
具足三恩、根本上師,一切諸佛為體性。
現比丘相、袈裟著身,一面二臂含笑顏,
右手說法、左手定印,持缽甘露極充滿,
身披三衣、鬱金花色,金色智帽頂上嚴。
心內能仁、金剛持王,一面二臂身藍色。
手持鈴杵、抱界王妃,受用樂空俱生智,
種種珍寶、以為裝飾,雜色天衣甚端嚴。
相好莊嚴、放千光明,五色彩霞周圍繞。
足結金剛、跏趺坐式,五蘊清淨為五佛,
四界清淨,即四明妃,諸處脈節諸菩薩,
二萬一千、毛孔羅漢,一切支分即明王,
光即護方、藥叉密跡,諸世間眾為足墊。
周匝親疏、諸師長等,本尊壇中諸天眾,
諸佛菩薩、勇士空行,護法海眾遍圍繞。
每尊三門、三金剛相,吽字放光如鉤形,
從本性處、迎請智尊,和合無分安隱住。
惟願一切有情大依怙,摧惡魔軍及其眷屬天,
正知諸事一切悉無餘,世尊偕眷於此請降臨。
雜吽榜霍,與三昧耶尊無二無別。(觀資糧田)
|
大家邊看書,仁波切要為我們做解釋。在我們面前大約一公尺處,遍虛空有不可思議的雲海(或說雲朵),在這樣的雲海中央有如意樹,如意樹的根是黃金做成的,主幹是白銀,枝葉是琉璃,觀想它的花朵如同紅珍珠一般,它的果實是七寶所成,這樣的如意樹當我們一見到,內心就生起非常殊勝的「大樂」。同樣的,風吹過這枝葉的聲音,一聽到心中便生起深深的「大樂」。總之,就是把它觀想如淨土一般,在淨土就是這樣,即使一陣風吹過,我們聽到的都是法音。周圍是乳海,有非常美麗的花園,有各式各樣的禽鳥,在「資糧田」當中我們觀想有些地方有修行者在那裡觀修,有的則在互相討論教理,一聽到所有樹木的聲音馬上都能想起「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剛才提到的就是「四法印」。
接著觀想在如意樹上有象徵著勇猛無畏的八頭雪獅擎舉著寶座,寶座既廣且高。仁波切說因為時間的緣故他也不講得太廣、太細,比較簡要的去講:這寶座一共有十一層,觀想在寶座上有四瓣蓮花,蓮花上有月輪墊、日輪墊,這就象徵著「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蓮花日、月輪座上觀想自己的具恩上師,具恩上師的形象觀想為宗喀巴大師,其體性則是自己的根本上師,一面二臂,面上含笑,右手當胸結說法印,左手結定印,左手定印上持缽,缽中充滿甘露。(註:主尊應稱為「上師善慧能仁金剛持」。這裡的「上師」是指自己的具恩上師,「善慧」是指宗喀巴大師,「能仁」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金剛持」是指勝者金剛持。此四尊體性無別,即是此處所觀的「資糧田」主尊。)
我們修這一段如果為了要延壽的話就可以觀想缽中充滿長壽甘露,就像剛才講的,左手定印上持缽,缽中甘露充滿,如果是為了延壽的話就觀想缽中是長壽甘露;如果是要求財富的話,就觀想那是可以增長財富的甘露;如果是祈求無病的話,就觀想甘露流出種種妙藥;如果是為了要增長智慧的話,就觀想這甘露如同經典的體性,各自看怎麼觀想,平時在做這些課誦的時候,如果一時間突然生病,就可以這樣去觀想,有一些不如意的事讓自己心情不愉快等等,也可以觀想甘露降盡。
上師(註:即主尊)雙手亦各持一隻蓮花,兩朵蓮花上分別有智慧劍和經典,同時戴著金色班智達帽,身披三法衣,雙足結金剛跏趺坐,上師心間觀想有釋迦能仁,釋迦能仁心間觀想金剛持佛父、佛母,同樣觀想都是以光明為體性,放出五色光明,在其五處要觀想「五方佛」,頂上觀想白色的毘盧遮那佛,喉間觀想紅色的無量光佛(註:即阿彌陀佛),心間觀想藍色的不動佛,臍部觀想黃色的寶生佛,密處觀想綠色的不空成就佛,「五方佛」象徵五蘊淨化的淨分,五處的種子字分別是嗡、阿、吽、梭、哈。仁波切說我們在做這些觀想的時候就要念誦這些詞句,我們的詞句只是簡單的「五蘊清淨為五佛」,五蘊的清淨分即為「五方佛」,這要安置在五處。
「四界」指的是地、水、火、風這四大種,這要生起「四明妃」,要在那裡觀想生起「四明妃」呢?在臍部是地大的淨分-白色的佛眼母;心間是水大的淨分-藍色的瑪瑪姬佛母;喉間是火大的淨分-紅色的白光母;頂上是風大的淨分-綠色的度母。
一般在「十八界」當中有「六處」,這邊先提到「五處」,「五處」也要分別去觀想出本尊,所謂的「五處」就是「五根」,首先在眼根,「五處」當中的眼處是白色的地藏菩薩,佛母是白色的色金剛母,眼睛有兩個,所以要觀想兩尊地藏菩薩,一邊一尊,同樣的,都有色金剛佛母;接著是兩邊耳朵,兩個耳朵觀想是金剛手菩薩,在此的金剛手菩薩是黃色的,金剛手菩薩的佛母是聲金剛母(這佛母其實依次就是色、聲、香、味、觸);鼻處是黃色的虛空藏菩薩;舌間是紅色的觀世音菩薩;身處是綠色的除蓋障菩薩。這「五處」本尊的明妃依次就是色金剛母、聲金剛母、香金剛母、味金剛母、觸金剛母。
接著在十二肢,十二肢指的是十二大關節,分別觀想是綠色的普賢菩薩。最主要的筋脈血管觀想是白色的彌勒菩薩,心間即「意」處,剛才有提到「五處」:眼、耳、鼻、舌、身,還缺一個「意」,現在提到「意」,觀想在心間,是紅色的文殊菩薩,這裡没有提到文殊菩薩有佛母。
文中提到「四界清淨,即四明妃,諸處脈結諸菩薩」,脈結即身體有很多的脈、血管等等,不管是脈也好,血管也好,就觀想是白色的彌勒菩薩。在主尊心間現在變成有五尊本尊,「不動佛」最大;其心間為「釋迦能仁」;「釋迦能仁」心間為「金剛持」;「不動佛」前方與之相對而坐的是「瑪瑪姬佛母」;「不動佛」背後向其背而坐的是「文殊菩薩」。
身上的二萬一千個毛孔,就觀想成二萬一千尊羅漢,身上散發出的光明,都觀想是護法和十二大藥叉,密處觀想食香神。「諸世間眾為足墊」,「諸世間眾」指的是諸世間神,就是在上師的足下這樣子,這世間神有八尊,就是八大世間神。另外有一種觀想法就是上師所坐的蓮花、日、月輪墊,在蓮花的中央有一個空間,觀想八大世間神就在那個空間,八大世間神都在那個洞裡被上師坐著,除了像剛才提到的兩種觀想外,也可以觀想這八大世間神呈現對上師的恭敬貌。剛才提到的都是上師金剛持的觀想。
主尊向右邊(註:仁波切從主尊的角度闡述,從我們的角度則方位相反)放出光明,右邊就是剛提到的「廣大行派」諸上師,以彌勒菩薩為主,「廣大行派」又分為三派:「道次第派」、「教典派」、「教授派(註:即口訣派)」,剛提到這個我們要觀想從最開始的上師彌勒菩薩到宗喀巴大師,到我們上師之前的祖師都有;光明又向左方照射,觀想文殊菩薩為首的「深見派(註:或說甚深派)」,「深見派」也有三大派,這三大派同樣也是自文殊菩薩到宗喀巴大師到我們根本上師之前的祖師;光明再往後方照射,後方依然是以文殊菩薩為主的「修行加持派」;光明再放射到前方,前方觀想自己現通常所見相的具恩上師及與我們建立法緣的上師,剛觀想在背後的是「修行加持派(註:或說加持修行派)」,觀想加持派的上師,包括帝若巴、那若巴尊者等等。
(註:有二種傳規,第一種傳規觀「皈依境」,不收攝「皈依境」,直接迎請本智尊降臨做為「資糧田」;第二種是收攝「皈依境」,再觀起「資糧田」。如果是第一種,則「皈依境」即是「資糧田」,主尊的外形現為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身後是噶當十六明點歷代傳承上師;如果是第二種,則「資糧田」主尊的外形現為宗大師,宗大師身後有「修行加持派」五種傳承上師。)
剛剛提到蓮花的四個花瓣(註:唐卡上不得不畫成平面狀,以便呈現諸尊,但觀想時,要想成立體狀的蓮花,不同本尊立於前、後、左、右花瓣),前面的花瓣上有大威德金剛,右花瓣有密集金剛,左花瓣有勝樂金剛,後面的花瓣有喜金剛。以上這些是在第一層。接著層層依次從無上瑜伽部、瑜伽部、然後行部、事部,這樣一直下來,然後諸佛、菩薩、聲聞、緣覺等一直到男女空行、護法,還有四大天王,這都還是「資糧田」的觀想,所有的「資糧田」諸尊都要觀想他們三處分別有嗡、阿、吽,觀想「資糧田」所有諸尊實質上都是佛,同時也要觀想全都是我們上師的化現,要觀想諸尊的三處都有嗡、阿、吽,嗡是白色的,阿是紅色的,吽是藍色的,這都是無上部特別的地方。
迎請智慧尊
接著就要迎請「智慧尊」,在根本上師的心間有吽字,同樣的「資糧田」諸尊心間也有吽字,從吽字放出無量的光明,迎請極樂世界所有的諸佛,融入剛觀想的「資糧田」諸尊「惟願一切有情大依怙,摧惡魔軍及其眷屬天,正知諸事一切悉無餘,世尊偕眷於此請降臨。」之後就要念:「雜、吽、榜、霍」,觀想迎請來的「智慧尊」和「三昧耶尊」融入成無二無別,"雜"的意思好像一個人上面疊著一個人,就是兩個人呈雙層疊起來的感覺,剛觀想從極樂世界迎請一模一樣的「資糧田」諸尊(註:智慧尊)來到我們觀想的「資糧田」諸尊(註:三昧耶尊)頭頂上,"吽"就觀想「智慧尊」融入「三昧耶尊」,"榜"就觀想成為無二無別,"霍"就觀想成為堅固。
觀想我們剛才所觀想的一切諸尊是我們的救怙主,其實是我們自己的福德太淺薄,要不然所有的一切處所都有諸佛菩薩的存在,這「資糧田」就成為我們不管祈請也好,頂禮也好,供養也好,積聚資糧的一個對境。
在這世間有四個季節,只有春季可以播種,我們所觀想的「資糧田」這樣一個福田是我們一年四季任何時間都可以去播種,可以去積聚資糧的,不像種稻只能在春季,我們這世間會把播種的季節當成非常重要、珍貴的季節,對於「資糧田」同樣要有這樣的認知,這是一個非常殊勝,足以讓我們積聚廣大資糧的對境。
接著是對「資糧田」諸尊做七支供養。首先先來到沐浴聖眾。
沐浴聖眾
此妙浴室異香馥,水晶為地極晃耀,
熾燃寶柱甚悅意,珍珠傘蓋具光燄。(生起浴室)
猶如佛陀降誕時,諸天神眾獻沐浴,
我今亦以淨天水,如是沐浴資糧田。
嗡 薩瓦達塔嘎達 阿毗克嘎達 薩麻雅 室利耶 阿 吽。
俱胝圓滿樂善所生身,能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沐浴本師能仁金剛持。
嗡 薩瓦達塔嘎達 阿毗克嘎達 薩麻雅 室利耶 阿 吽。
沐浴廣大行派諸上師,沐浴甚深見派諸上師,
沐浴修加持派諸上師,沐浴諸位傳承上師尊。
嗡 薩瓦達塔嘎達 阿毗克嘎達 薩麻雅 室利耶 阿 吽。
沐浴無上大師諸佛陀,沐浴無上救怙諸正法,
沐浴無上嚮導諸僧伽,沐浴無上歸處三寶尊。
嗡 薩瓦達塔嘎達 阿毗克嘎達 薩麻雅 室利耶 阿 吽。
以諸無等淨香巾,拭擦諸佛菩薩身。
嗡 吽 掌 捨 阿 嘎雅 毗修達那耶 梭哈。(拭身)
三千界中皆蒙薰,以諸妙香塗佛身,
猶如清洗紫摩金,諸能仁身光熾盛。(塗香)
輕薄柔軟妙天衣,具不退信我獻於,
已獲不壞金剛軀,願我亦得金剛身。(供衣)
佛具相好本性飾,不須餘飾為莊嚴,
仍供寶飾願眾生,悉得相好莊嚴身。(供飾品)
悲憫我與眾生故,願佛神變威德力,
乃至我能供養時,世尊安住不離此。(請安住原位)
|
獻沐浴的方式當然有很多種,先觀想浴室呈四方形,有四根柱子,四方四柱這樣一個浴室,浴室的中央有個水池,水池中有好多個坐凳,接著從自己心間觀想出三個天女,第一個持著沐浴瓶;第二個持著塗香,觀想成沐浴乳或香皂好了;另一位持著浴巾。浴室呈四方形,所以有四門,從四門的位置都有階梯延伸到浴池當中,迎請「資糧田」諸尊到浴池當中,每一尊都有三個天女在為諸尊做沐浴,有的持寶瓶舀水;另一位洗滌;另一位拿著浴巾做擦拭,接著我們要照沐浴聖眾這幾個偈頌來念:
此妙浴室異香馥,水晶為地極晃耀,
熾燃寶柱甚悅意,珍珠傘蓋具光燄。
念沐浴這段我們要觀想生起浴室,接著是真的進行沐浴。
猶如佛陀降誕時,諸天神眾獻沐浴,
我今亦以淨天水,如是沐浴資糧田。
文中有好幾個沐浴,第一個應向根本上師獻沐浴。
第二個來到:
俱胝圓滿樂善所生身,能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沐浴本師能仁金剛持。
嗡 薩瓦達塔嘎達 阿毗克嘎達 薩麻雅 室利耶 阿 吽。
接著是向「廣大行派」的上師獻沐浴,然後「甚深見派」,然後「修加派」(註:主尊後方頂上):
沐浴廣大行派諸上師,沐浴甚深見派諸上師,
沐浴修加持派諸上師,沐浴諸位傳承上師尊。
接著對全體諸尊獻沐浴。
沐浴無上大師諸佛陀,沐浴無上救怙諸正法,
沐浴無上嚮導諸僧伽,沐浴無上歸處三寶尊。
剛已經做了沐浴了,接著要用浴巾來做擦拭:
以諸無等淨香巾(文中"衣"字請改為巾),拭擦諸佛菩薩身。
嗡(註:仁波切示範擦拭動作掌心向外在上方) 吽(註:中間) 掌(註:下方) 捨(註:右方) 阿(註:左方) 嘎雅 毗修達那耶 梭哈。(拭身)
三千界中皆蒙薰,以諸妙香塗佛身,
猶如清洗紫摩金,諸能仁身光熾盛。(塗香)
仁波切說這裡就是要做按摩。
接著是供衣:
輕薄柔軟妙天衣,具不退信我獻於,
已獲不壞金剛軀,願我亦得金剛身。(供衣)
接著供養上師法帽、衣服等等,供養不能是舊的,自己要去準備新的。
接著供養諸尊寶飾,諸尊寶飾各自不同:
佛具相好本性飾,不須餘飾為莊嚴,
仍供寶飾願眾生,悉得相好莊嚴身。(供飾品)
如果是供養給出家眾,就是禪杖,還有缽。
悲憫我與眾生故,願佛神變威德力,
乃至我能供養時,世尊安住不離此。(請安住原位)
這時觀想諸尊如小鳥飛翔一般,瞬間飛翔又安住在「資糧田」各自的寶座上。觀想諸尊皆堅固的安住在那裡成為我們積聚資糧的對境。剛才觀想主尊的莊嚴寶飾,還有上師、阿羅漢他們所穿的衣服等等,剛才我們是供養新的,舊的就留下來成為六道有情積聚資糧的所依對境。還有剛才在觀想時不是只有觀想自己,在我們自己的前、後、左、右都有六道有情呈現為人的像貌。觀想剛提到的浴池有六個洞,沐浴的水從六個洞流出來,融入六道有情,這也是一種甘露降盡的觀想,觀想六道有情的心中所求都得到圓滿。各道各別觀想的話,就觀想畜生道有情獲得智慧;餓鬼道有情消除饑渴之苦;炎熱地獄有情獲得清涼,寒冷地獄有情獲得温暖。如果是廣軌的獻沐浴就這樣子觀想。如果是短軌的話,可以用一面鏡子觀想其中現出三天女去迎請諸尊來,鏡子當中就觀想顯現一切諸尊,三天女在為他們做沐浴。最後觀想浴室融入獅子寶座。
接著到「第五加行」。「七支供養」中第一支是「禮敬支」,我要來做禮敬、供養等等。
接續11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