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4 21:34:19
學習次第 : 進階

修次中篇 第五講 2004

 

講述:夏巴曲傑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五)2004-0314下午

請翻到《修次中篇》的第19頁,倒數第5行。若時,眷念往昔嬉笑或玩耍,見心高昂,或恐掉舉,在觀修奢摩他的過程當中,如果我們回憶起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不管是戲笑、或者是玩耍時,看到內心過度的高昂、甚至即將生起掉舉時,爾時,即應如前,作意無常等厭離事,就如同之前在第14頁當中所談到的,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思惟無常以及苦的內涵。止息渙散,後復勵力,令於真實義,無功用轉。當心平息了之後,再次的將心緣在真實義之上。這一段當中,最主要就是談到了,當我們在觀修奢摩他時,必須透由正知的力量來了知是否有沉沒、以及掉舉生起,當發現沉沒以及掉舉生起時,我們必須要作對治。

若時既離沈掉,平等而住,心能自然入真實義,爾時,即應捨諸功用,住平等捨。如果我們的心已經遠離了沉沒以及掉舉,並且能夠很自然的緣在境界之上,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放鬆,「住平等捨」。心平等轉,若起功用,爾時,其心便將散動。如果我們的心能夠安然的專注在境界之上,這個時候我們刻意的去作對治、甚至刻意的將心力提起來的話,反而會產生反效果,心可能會因此而散動。若心沈沒,未起功用,爾時,應極沈沒,故無毘缽舍那,相反的,如果心現起了沉沒,我們沒有辦法去對治,而放任它不管的話,這個時候我們的心會因此變得更沉沒,而沒有毘缽舍那,心如盲人。由是之故,若心沈沒,應起功用。因此,當發現我們的心沉沒時,必須要作正對治。若能等住,無須功用。我們的心要是能夠平等的安住在境界之上的話,就不用刻意的來作對治。若時,修習毘缽舍那,慧增強時,爾時,因奢摩他薄弱,如風中燭,心將動搖,如果我們長時的修學毘缽舍那的話,有可能會產生一種現象,也就是當慧的力量增強時,奢摩他的力量跟慧的力量相比之下,奢摩他的力量要是比較薄弱的話,這個時候就有如同是風中的燭火,心將產生動搖,是故不能顯見真如,故此時應修奢摩他;又奢摩他增強時,則應修慧。這一段文當中最主要就是談到,當慧力增強時,必須要修學奢摩他;當奢摩他增強時,必須要修學智慧。

若時,二者俱轉,無害身心,此間當住,無功用轉。這當中的「二者」,就是奢摩他以及毘缽舍那。當奢摩他以又毘缽舍那能夠同時運行,身心如果沒有不適的話,則可以安住在這種狀態當中來作觀修。然若害身等,此時應思,在觀修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身心有不舒服的現象產生的話,這個時候應作以下的思惟,一切世間如幻化、陽焰、夢境、水月或光影。在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思惟到說,雖然在襌定的過程當中,我們了解一切的法皆無自性;但是在出定的時候,我們必須了解到說,這些法它雖然沒有自性,但是實際上它的本質就有如同是幻化、或者是海市蜃樓、或者是夢境、或者是水中月以及光影。這裡有談到五種的虛幻境,因此我們必須要把一切的萬事萬法,看成是虛幻的。

既想,接下來要想到說,此諸有情,未悟甚深之法,於輪迴中,唯煩惱使。今天我們會在輪迴當中流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了解甚深的空性之法,因此我們的內心當中會生起各式各樣的煩惱。故我如何必悟彼諸法性,當如是行。為了要能夠救度一切的如母有情,無論如何我一定要能夠證得諸法最究竟的本性。由此現行大悲及菩提心。在此同時,我們必須要觀修大悲心以及菩提心。此後略事憩息,在思惟完之後,可以稍作休息。復如彼趣入諸法無相三摩地中。恢復了之後,可以再一次的襌修諸法無相三摩地。又若心厭倦時,如前憩息。再次的觀修之後,如果發現心有疲倦的現象,或者是不想觀修的時候,如同之前的觀修方式,我們必須要了解一切的世間法如幻化;甚至要了解到說,眾生之所以會在輪迴當中流轉,是因為沒有辦法了知空性的內涵,透由這種方式來作修習。此為入止觀雙修之道,緣有分別及無分別影像。這種觀修方式,可以稱之為止觀雙修之道。這當中可以分為「有分別」以及「無分別」的這兩個部分。「無分別」就是談到,在定的狀態我們必須要了解法,它是無自性的內涵;而「有分別」就是談到說,在出定的時候,我們必須要了解萬法有如同幻化,以及眾生在輪迴當中流轉的這種次第。“

瑜伽師以此次第,於一小時、或巡夜半座、或一座,這當中的「巡夜一座」,就是晚上的四個小時,「半座」是兩個小時,或隨所欲,修諸真實。或者是說看自己本身的狀況,來觀修真實義。此乃善擇義靜慮,這種觀修方式,稱之為「善擇義靜慮」,為《聖楞伽經》中說。若欲從三摩地起,未解跏趺前,思一切諸法,勝義中雖無自性,然世俗中安住其相。在定的狀態當中,我們所觀修的境界,是觀修到「境」它並沒有任何的自性,因此在勝義當中,境它本身是沒有任何自性的。但是雖然在勝義中境是沒有任何自性,而在世俗當中,我們是必須要安立諸法。如果在世俗當中,我們沒有辦法安立諸法的話,若不爾者,業果等所屬,云何安立?如果在世俗當中沒有辦法安立諸法,那業果之間的關係是應該怎麼安立的呢?我們時常會談到說,「行善獲樂,造惡受苦」,如果在世俗當中沒有辦法安立這一切法的話,那業果之間的關係是沒有辦法安立的。因此世尊曾經談到說,世尊亦曰:「世俗事物生,勝義無自性。」一切的事物它的生滅,在世俗當中是必須要能夠安立,而勝義當中諸法是沒有任何的自性。實際上世俗諦以及勝義諦這兩種法,是必須同時建立在一法之上。以瓶子、或者是柱子而言,瓶柱它本身是世俗諦,而瓶柱之上最究竟的本質是勝義諦。當我們在安立世俗諦以及勝義諦的同時,是必須把二諦同時的安立在一法之上,而並不是說在一法之上安立世俗諦、在另外一法之上而安立勝義諦。因此世俗以及勝義二諦的內涵,是必須同時安立在一法之上的。“

思惟此等愚稚有情,增益無自性諸事為有,這當中的「愚稚有情」,就是在輪迴當中流轉的這些眾生。之所以會談到「稚」,以法的角度而言,在輪迴當中流轉的眾生(也就是我們),真的是相當的幼稚,就像一個小朋友,小孩子他只要吃飽、只要能夠玩,他就會覺得滿足。從法的角度而言,在輪迴當中流轉的眾生也是如此,他沒有辦法在法上精進,並且會產生什麼樣的過失?「增益無自性諸事為有」,他認為這一切的法,皆是有自性的。心顛倒轉,長時漂泊輪迴流轉中,也就是內心顛倒的緣故,無始以來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流轉。故我務必圓滿無上福智資糧,為證一切遍智果位,須悟彼等法性。因此為了要圓滿無上的福智資糧,我必須要行布施等六度來積聚福德,行智慧度來積聚智慧資糧。因此為了要證得一切遍智的這個果位,我希望能夠了知、能夠通達諸法最究竟的本性。作是念已,徐徐解跏趺坐,敬禮、供養、讚歎安住十方佛諸菩薩眾。在還未觀修之前,我們也要對十方的諸佛菩薩來作禮敬以及供養;並且在觀修之後,相同的我們也要對諸佛菩薩作禮敬、供養,並且要讚歎十方諸佛菩薩的功德,念誦《普賢行願品》等大願文。此後,勤修空性大悲心要之布施等,成辦所有福智資糧。

迴向這個部分是相當重要的。在論典當中時常會談到「前後二要事」,也就是修法之前的動機、以及修法之後的迴向,這兩件事情是相當重要的。如果平時有空的話,我們可以時常念誦《普賢行願品》來作迴向;如果說並沒有充欲的時間來念誦《普賢行願品》的話,至少要念誦文殊師利勇猛智的這兩個偈頌來作迴向。月稱菩薩曾經有談到說,《普賢行願品》是普賢菩薩所發的種種善願,普賢菩薩他所發的這種願,可以稱之為是「願中之王」。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在迴向的同時,念誦《普賢行願品》的話,這當中它是包含了諸佛菩薩所發的百千種的善願,因此它的力量是相當不可思議的。縱使我們沒有辦法念誦《普賢行願品》的全文,大師曾經有在《入中論善顯密意疏》當中有講到說,如果沒有辦法念誦全文的話,至少我們也應該要念誦文殊師利勇猛智這兩個偈頌來作迴向,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

勝勇文殊如實最勝智,如是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以所行一切諸善根,願能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一切諸佛所稱歎,如是最極殊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所有諸善根,願能獲得普賢殊勝行。“

若能如是,彼靜慮以現前成辦具一切相最勝空性。之前我們在第18頁的倒數第2行有談到說,「以慧分別觀察,一切事性,由前故不可得而修靜慮,是故謂為勝慧靜慮者。如《聖虛空藏經》與《聖寶髻經》等所示。」之前並沒有引《聖寶髻經》當中的原文,接下來在這個地方有引了《聖寶髻經》當中的原文,而談到說,《聖寶髻經》云:「應披慈甲,住大悲處,在觀修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要披上慈心的鎧甲,也就是在我們的內心當中要生起希望他人能夠獲得快樂的慈心,並且安住在大悲當中。於具一切相最勝空性而修靜慮。何等名為一切相最勝空性耶?什麼法它能夠稱之為一切相最勝空性呢?謂不離布施、不離持戒、不離忍辱、不離精進、不離靜慮、不離智慧、以及不離方便。」如是廣說。菩薩欲成熟一切有情、圓滿淨土、身、眷屬等,定須依於方便布施等善行。菩薩在行菩薩行的時候,不外乎是希望能夠成熟一切的有情眾生,並且在還未成道之前,他會累積在成佛時投生淨土的種種資糧。「身」,菩薩他在成佛的那個剎那,會獲得五種的決定、以及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功德。而這種佛身必須在還未成辦之前,累積相順的因緣以及資糧;不僅如此,想要擁有圓滿眷屬等等的功德,都必須要依靠布施等方便才能夠獲得。

若不爾者,佛說:諸佛淨土等圓滿是何果報?如果獲得這種善果是不需要修學方便,就能夠獲得的話,那佛陀的淨土它是如何形成的呢?佛陀的淨土,它是透由不斷的積聚種種的資糧而產生的,因此「因」沒有具備的當下,「果」是沒有辦法現行。是故,具足一切相最勝遍智者,皆以施等方便而至圓滿。世尊云:「一切遍智者,以諸方便,臻至究竟。」是故,菩薩亦依施等方便,非唯空性。之前我們有談到證得空性的毘缽舍那,在修學佛道的同時,我們是必須要觀修證空的毘缽舍那;但是唯有透由毘缽舍那,是否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呢?這是不能的。在修學大乘道的過程當中,方便以及智慧二品,必須要相互的來作觀修。這一點我們昨天也有談到《六十正理論》當中的一個偈頌,這個偈頌當中有談到說,「獲得從福智,所出二殊勝。」在道的過程當中,藉由行方便品而累積了福德資糧,藉由行智慧品而累積了智慧資糧,因此在道的過程當中,當我們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究竟圓滿的同時,果就能夠形成,因此在果位能夠成就佛陀的色身以及法身。因此對一位大乘道的行者而言,方便以及智慧的兩種道次第,是必須要相互配合來作觀修。“

如《聖方廣攝諸法經》亦云:「慈氏!若諸菩薩為欲成辦正等菩提,修行六種波羅蜜多。然諸愚人作如是說:『菩薩唯應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何須諸餘波羅蜜多?』在這部經當中,佛陀曾經對彌勒菩薩講到說:一切修學大乘法的菩薩,如果想要成辦正等菩提的話,必須要修行六種的波羅蜜多;但是對於這一點,有一些愚人他會作以下的論點而談到說:「菩薩唯應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何須諸餘波羅蜜多?」他認為說在修學大乘道的過程當中,只需要般若波羅蜜,而不需要其他的內涵。此是思惟破壞諸餘波羅蜜多。在提出這個論點時,是破壞了布施等波羅蜜多的內涵。

無能勝!「無能勝」就是指彌勒菩薩。這個時候世尊就對彌勒菩薩說,此作何思?對於這種論點,你有什麼看法?並且世尊又繼續談到了,前為嘎希王時,為救鴿故,自肉施鷹,導師釋迦世尊在還未成道之前,曾經投生為印度的一位國王,名叫嘎希王。這位國王為了要救一隻鴿子的緣故,所以將自己的肉布施給老鷹。豈慧壞耶?這樣的布施方式,它是會被智慧所損害的嗎?慈氏曰:『不也!世尊!』彌勒菩薩就回答說:這是不會的。世尊告曰:『慈氏!我昔修行菩薩行時,修積六種波羅蜜多相應善根,是諸善根有損我耶?』接下來世尊又對彌勒菩薩說:「往昔我在修行菩薩行的過程當中,透由修學了六度,而累積了六種波羅蜜多相應的善根;我所累積的這些善根,是會傷害到我的嗎?」慈氏曰:『不也!世尊!』彌勒菩薩又回到說:「是不會的」。

世尊告曰:『無能勝!汝亦曾於六十劫中正修布施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持戒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忍辱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持精進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靜慮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般若波羅蜜多。彼諸愚人作如是說,唯以一法而證菩提,謂以空法,此等未能清淨諸行。』」最後就有談到說,有一些人認為說僅僅藉由觀修空性的智慧,就能夠成就圓滿的菩提;但是實際上透由這種觀修方式,是沒有辦法獲得圓滿的無上菩提,因此這種觀修方式是不清淨的觀修法。“

若離方便,唯菩薩慧,則如聲聞,不能行佛事業。如果遠離了方便,僅僅修學智慧的話,就有如同是聲聞眾沒有辦法行廣大的佛事業。若由方便,輔亦則能。相反的,如果能夠透由方便來作輔助的話,則能夠成辦諸佛事業。如《聖寶積經》云:「迦葉!譬如大臣所保國王,能成辦一切所作。這個地方就作了一個譬喻,比如說由大臣所輔佐的一位國王,他能夠達成所想要達到的目標。如是菩薩所有智慧,若由方便之所攝持,能作一切諸佛事業。」諸菩薩道見,餘外道及聲聞道見。菩薩道、跟外道、以及聲聞道是不相同的。諸外道道見,由我等顛倒故,一切皆離一切慧道,故彼不得解脫。外道的「道」或者是「見」,由於在安立我等諸法的時候,他所安立的方式是完全顛倒的緣故,所以藉由修學這種見,是沒有辦法獲得真正的智慧。以補特伽羅而言,實際上補特伽羅的本質是無常的本質,但是外道的宗義師在安立補特伽羅的當下,會認為補特伽羅是常態法。因此外道在安立我等諸法的同時,他所安立的方式、與境界所存在的方式是完全顛倒的。因此他所提出來的見解是遠離了智慧,「故彼不得解脫」,因此藉由這種觀修,是沒有辦法獲得真正的解脫。

諸聲聞眾離大悲心故,不具方便,聲聞眾的行者雖然具有四無量當中的「悲無量」,但是不具有大悲心,因此就談到了「不具方便」,他不具有善巧方便,是故彼等獨入涅槃。諸菩薩道,許智慧與方便,而菩薩道、與外道、甚至說聲聞道,最不共的地方就是有談到,菩薩在修學大乘道的時候,是同時的具有智慧以及方便,是故彼等入於無住涅槃。藉由修學智慧與方便雙運的這種道次第,能夠獲得無住的涅槃。諸菩薩道,許具慧與方便,以彼證得無住涅槃。以由慧力不墮輪迴,以方便力不墮涅槃故。最後就有談到說,藉由智慧能夠讓我們不墮入輪迴,藉由方便的力量不墮入涅槃,(這當中的涅槃,最主要是談到了小乘的寂靜涅槃)。這段文當中的意思,與《現觀莊嚴論》當中所談到的:「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滅」,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相符的。

接下來引了佛經當中的一段文而談到了,《聖迦耶經》云:「諸菩薩道具有二種,何等為二?謂方便及智慧。」《聖祥勝初品》亦云:「般若波羅蜜多是母,善巧方便是父。」《無垢稱經》亦云:「何為菩薩繫縛?何為解脫?若無方便遍取三有,是為菩薩繫縛。菩薩在修學大乘道的同時,如果沒有布施等方便,這稱之為是菩薩的繫縛。若以方便趣向三有,是為解脫。若無智慧遍取三有,是為菩薩繫縛。若以智慧趣向三有,是為解脫。方便未攝慧為繫縛,方便所攝慧是解脫。慧所未攝方便為繫縛,慧攝方便是為解脫。」如是廣說。這一段當中最主要就是談到了,方便以及智慧這兩種的道次第,必須要相互的配合來作觀修。

菩薩若僅依慧,將墮聲聞所求涅槃中,故如繫縛,不能以無住涅槃而得解脫。故曰:「遠離方便慧,為菩薩繫縛。」故如寒風所苦者,須依火般,菩薩為斷顛倒風故,以具方便之慧,而依空性,莫如聲聞而行。菩薩他在修學大乘道的過程當中,並不會如同聲聞眾一般。聲聞眾他在獲得了解脫之後,會多生多劫安住在寂靜的涅槃當中;但是這樣對大乘的菩薩而言,反而會認為這是一種束縛。《聖十法經》云:「善男子!如是人雖受用火,恭敬火,視同上師。然卻思損:我雖敬火,視為上師,侍奉承事,雙手不欲握彼。若問何故?謂彼令我身苦,或令意憂惱。如是,菩薩眾雖思涅槃,不現涅槃。若問何故?謂因彼菩提將退轉。」之前就作了一個簡單的譬喻,透由這個譬喻而談到說,「如是,菩薩眾雖思涅槃」,菩薩他在修學大乘道的過程當中,他也知道要斷除煩惱、要獲得真正的解脫,「不現涅槃」,他雖然知道要獲得解脫,但是他不會現起如同小乘行者的這揰解脫。之前我們有談到說,小乘的行者在獲得解脫的同時,會多生多劫安住在寂靜涅槃的這種狀態;大乘的菩薩,雖然也知道要跳脫生死輪迴,但是不會以這種方式而呈現出涅槃。「若問何故」?如果問到說這是為什麼的話,「謂因彼菩提將退轉」,如果說我們多生多劫安住在寂靜涅槃當中,我們內心所發的菩提心將會產生退轉。

僅依方便,菩薩亦不能越異生地,僅僅透由方便,菩薩是沒有辦法超越凡夫地,唯成極大繫縛,故當依具慧之方便,如咒所攝之毒。因此在修學方便的過程當中,我們所修的方便是必須要藉由智慧來作攝持。在此就作了一個譬喻,「如咒所攝之毒」,對於一位在密法上有成就的密教行者而言,透由咒的加持力能夠讓毒藥轉成甘露;甚至說當我們服下毒藥之後,這個毒藥是沒有辦法傷害我們的。相同的,菩薩煩惱,以慧遍攝力而修持,菩薩他在修學大乘道的過程當中,透由智慧的攝受力,雖然他的內心當中有種種的煩惱,但是煩惱是沒有辦法傷害到他。這一點在《現觀莊嚴論》談到道種智時,會談到「道種智的支分」,當中會特別的談到修學大乘法的菩薩,他不會刻意的去斷除內心當中的貪欲,因為他能夠將內心當中的貪欲,轉成利益眾生的另外一種方便;因此對於一位修學大乘道的菩薩而言,他不會刻意的去斷除內心當中的貪欲。所以這當中就有談到說,「菩薩煩惱,以慧遍攝力而修持」,轉成甘露。自然能與增上果之施等,何須待言?既然煩惱都沒有辦法傷害到菩薩他的心相續的話,那能夠讓我們成辦無上聖果的布施等方便品,又怎麼會能夠傷害到我們呢?《聖寶積經》云:「迦葉!如咒藥所攝毒,不能致死。如是諸菩薩煩惱,由慧攝持,故亦不能墮顛倒中。」

由前之故,菩薩以方便力不捨輪迴,是故不墮涅槃。以智慧力盡斷所緣,是故不墮輪迴,故能證無住涅槃佛果。《聖虛空藏經》亦云:「由智慧力,故而能遍捨一切煩惱。由方便力,故而能不捨一切有情。」《聖解深密經》云:「我終不說一切棄背利益眾生事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者,能得無上正等菩提。」「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者」,世尊衪從未談到,不藉由六度的修持,能夠得到無上菩提的這種論點。是故欲證佛果,當依智慧與方便二者。

修出世慧時,或處根本定時,雖未依施等方便,菩薩在根本定的狀態當中,雖然菩提心以及大悲心沒有辦法同時現起,然彼加行或後得所生智慧,彼時皆依方便。在根本定的狀態,雖然沒有辦法現起慈心、以及悲心、甚至說菩提心,但是在後得智的時候,透由生起了慈悲心,然後行方便行,是故,智慧與方便二者具入。又諸菩薩所入智慧方便雙運之道即是此也。觀照一切有情,大悲遍攝,依出世間道;菩薩他在入根本定之前,會先生起大悲心,透由大悲心的攝持而進入根本定來作觀修。起時方便,亦如幻師,唯依無倒布施等。並且在出定之後,會修學方便品,並且會觀一切萬事萬法有如同幻化。“

如《聖無盡意菩薩品》詳云:「何為菩薩方便?何為現證智慧?如根本定時,觀照有情,心住於大悲所緣,是彼方便。入寂靜與極寂靜,是彼智慧。」這段文當中的內涵,跟之前所談的內涵是相同的。《伏魔品》亦詳云:「菩薩眾殊勝真實之加行,以智慧心,現前精進。以方便心,攝眾善法,慧解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者、無補特伽羅。透由智慧能夠了解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者、以及無補特伽羅的內涵。實際上有情、命者、以及養者,皆是補特伽羅的同義詞,因此透由智慧能夠了解無我、以及無有情等等的內涵,以方便成熟一切有情。」《聖正攝諸法經》亦云:「譬如幻化師,勤解幻化故,彼已先了知,不貪彼幻化。以魔術師而言,魔術師他在變魔術時,他會變出一個東西,這個東西是被繩子所綁住的,這個時候魔術師會藉由各種的善巧方便,會把這條繩子解開。但魔術師他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妄不真實的,因此他對於這種境界並不會生起貪心。三有如幻化,智知圓菩提,為眾披鎧甲,先知彼眾生。」相同的,菩薩對於欲界、色界、以及無色界當中的有情眾生,以及一切的萬事萬法,他都知道這一切都有如同幻化;因此他對於這一切的情景,並不會生起貪心。

又云:「菩薩眾唯修智慧與方便理,彼加行亦安住輪迴,意樂亦安住涅槃。」菩薩在修學大乘道的過程中,透由修學了智慧以及方便的內涵,「加行亦安住輪迴」,菩薩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他並不會刻意的去斷除內心當中的貪欲,而以這種方式來利益有情眾,因此談到了「加行亦安住輪迴」。「意樂亦安住涅槃」,雖然菩薩他是安住在輪迴當中,但是他心心念念所想的都是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而希望早日的獲得圓滿的菩提。因此他的內心當中的意樂,是安住於無住的涅槃;他為了要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所以他希望能夠快速的成辦圓滿的佛果。“

如是串習施等方便,迴向空性、大悲心要之無上正等菩提,為發勝義菩提心故,如前,時時恆常殷重修習奢摩他及毘缽舍那加行。昨天我們也有談到說,唯有聖者的菩薩,他的心相續當中才有辦法生起勝義的菩提心。因此,在資糧道以及加行道的過程當中,他必須要長時的修學奢摩他以及毘缽舍那,藉由不斷的串修、不斷的觀修,到見道的時候才有辦法生起勝義的菩提心。《聖清淨所行境經》云:「一切時處,行有情利益,諸菩薩眾功德,如所教敕,以正住念,一切時中,串習善巧方便。」平時我們在內心當中,要不斷的去憶念菩薩他們行利眾事業的種種功德,透由憶念的方式,我們平時也應該要不斷的串習種種的善巧方便。

如是,串習悲心、方便、菩提心,此世無餘必成殊勝。接下來就是有談到說,在這一生當中,如果我們能夠串習大悲心、以及串習布施等方便,甚至說在內心當中生起菩提心的話,它會有什麼樣的功德?彼人夢中常見諸佛菩薩,或夢其餘善夢,諸天亦喜悅而守護,一一剎那亦集廣大福智資糧,如果在心相續當中能夠生起菩提心,不管是在睡眠當中、或者是在吃飯的時候,透由內心當中的這一顆心,能夠讓我們所造的資糧不斷的增長,這一點在許多的經論當中都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談到。亦能淨煩惱障與粗重,一切時中意多安樂、及意安樂、眾人歡喜、身亦不罹疾病、亦能得心堪能殊勝。以彼,將得神通等勝德。

次,以神通力已,前往無邊世界,供養諸佛世尊,聽聞妙法。這個地方就有談到說,當我們生起了菩提心之後,我們能夠進入了大乘的資糧道;透由不斷的觀修,我們的心相續能夠生起法流三摩地;透由法流三摩地,我們能夠獲得各種的神通,前往無邊世界,供養諸佛世尊,以及聽聞世尊宣說妙法。臨命終時,無餘能見諸佛菩薩。於餘生中,出生不離佛菩薩處,生尊貴家族,無需劬勞,即能圓滿福智資糧,一切生中能益數世,如是無量利益,當由餘經得知。修學了悲心、菩提心之後,他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利益、以及什麼樣的功德?在這個地方有簡單的介紹。如果想要詳加了解的話,我們可以從其他的經論當中來獲取。

故恆敬悲心、方便、菩提心,長時修習,極淨心續,漸次湧現之剎那,為成熟故,如鑽木取火,修真實義,至究竟已。以出世間智,遠諸分別網,這當中就有談到所謂的「出世智」,就是世間以及出世間這兩者當中「出世間」的一種智慧。它之所以會稱之為「出世智」,最主要的關鍵就是因為,這種智慧它在緣著「境」(也就是空性)的內涵時,它能夠遠離空性之上的義共相,以很清楚的方式觀察到境界的本質。因此藉由這種觀修法「遠諸分別網」,明顯通達法界悉無戲論,無垢染,不動搖,如無風燭,已成不動證量。這當中就是談到了見道。

現一切法無我真如性,乃見道所攝,能生勝義菩提心性,這個地方我們所生起來的這顆心,它稱之為見道,也可以稱之為是勝義的菩提心。因此昨天我們有談到說,勝義的菩提心它的所緣,雖然是以緣著菩提為主,但是它最主要是證得菩提之上最究竟的本性,因此它是緣空的一種智慧。在資糧道以及加行道的過程當中,透由累積第一大阿僧祇劫的資糧,在見道的同時,我們能夠生起勝義的菩提心。當勝義的菩提心生起之後,彼既發起,趣入事邊際所緣。生如來種性中,入於無過菩薩中,退出一切世間眾生,安住通達菩薩法性與法界中,是謂證得菩薩初地。獲得見地的這位菩薩,實際上在此同時,他已經登上了初地,因此他稱之為是初地的菩薩。其廣大功德,當由《十地經》等了之。其餘的功德,我們可以在《十地經》當中閱讀而了知。此乃緣真如之靜慮,謂《聖楞伽經》中所示,此已入菩薩無戲論、無分別性中。

勝解行地者,隨勝解力,非現前轉,「勝解行地」,就是談到了資糧道以及加行道。在資糧道以及加行道的過程中,透由「勝解力」而來了知境界的本質,並沒有辦法現證「境」它最究竟的法性,若生彼智,即證趣入。如果透由資糧道以及加行道,漸次的修學之後,我們能夠生起見道(也就是勝義的菩提心)。透由生起了勝義菩提心,如是,進入初地,爾後,於修道中,以出世間,以後得智二者,修習智慧方便,漸次修行,斷除往昔所造微細所斷之障,在見道的同時,透由修學根本定以及後得智,能夠依次的斷除九種的修所斷,令趣薄弱。為證上上殊勝德故,淨諸下地,為了要獲得上上的功德,我們必須把下下的種種的污垢以及煩惱淨除,住如來智,入遍智海,亦得成辦所求所緣。唯有如是次第,能遍淨心續,《聖楞伽經》亦作是說。《聖解深密經》亦云:「漸次趣入上上地,猶如黃金淨化自心,剛拿到的這個黃金,在它的表面可能會有許多的污垢,為了要淨除這些污垢,我們必須要藉由各種的方式,來將這些污垢慢慢的淨除;相同的,為了獲得上上的功德,我們必須要把下下的種種污垢以及煩惱淨化。因此這個地方就有談到說,「趣入上上地,猶如黃金淨化自心,直至無上正等圓滿菩提,現前圓滿成佛。」

趣入一切遍智海中,如如意寶,具足長養一切有情諸功德聚,成辦往昔所願之果,諸佛菩薩他們在成道之後,會成辦往昔所發的這些大願。為大悲本性,具足種種任運方便,無量化身,行一切眾生利,並且在行利眾事業過程中,它是任運、而且不間斷的。只要我們本身的條件具備的話,佛衪沒有不幫助我們的道理。圓滿一切功德,臻至究竟,盡除習氣過垢,安住有情界未究竟前,知已,信佛世尊為所有功德源,圓滿彼功德故,自於一切當勤勵力。這當中就有談到說,為了要獲得一切種智,我們必須要精進的修學大乘法。平時我們所行的任何一件善行,如果說我們能夠在行善的同時想到說:我今天所行的這個善行,是為了要獲得一切種智,以這種方式來行善、或者是來作迴向的話,縱使我們所行的善行,是一件相當微不足道的善行,但是它也能夠成為成就圓滿佛果之因。因此我們平時在行善的時候,應該以這種方式來作思惟以及迴向。

是故,世尊云:「一切遍智者,彼從大悲根本生,從菩提心因生,以諸方便,臻至究竟。」

聖者遠離嫉等垢,無饜眾德如海水,分別善說悉受持,如鵝喜取水中乳。平時在修學佛道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要遠離嫉妒等種種的污垢;並且要仔細的分辨,所謂的好壞以及是非,就如同鵝牠能夠從水當中取乳出來。是故眾智者,意斷墮黨擾,眾愚善妙說,一切唯應持。因此我們必須要遠離之前所談到的嫉妒種種的這些過失,並且讓我們的心處在正直的這種狀態。縱使是一個小孩子、或者是一個愚人,只要他所說的話是有道理的,我們都應該要去受持。宣此中觀道,我所得諸福,願令諸眾生,皆證中觀道。最後蓮花戒大師他就作了一個迴向,在《修次中篇》當中有談到證得中觀的這種道次第,藉由宣說中觀道所獲得的這些福德資糧,希望一切的有情眾生,也能夠早日的獲得中觀正道。

修習次第,阿札雅蓮花戒撰著中篇圓滿。

天竺阿闍黎,栴迦瓦瑪及僧人智軍譯師,翻譯校訂刊正。

至於《修次中篇》的傳承,我是從尊貴的達賴喇嘛法王尊前所獲得的。法王他是從薩迦的一位住持,名叫顛津的這個座前獲得《修次中篇》的傳承教授。今天我如實的將《修次中篇》的教承傳授傳授予你們。因為時間的關係,最後只進行一個問答。“

問:親愛的仁波切您好!這三天的聽法獲益良多,請問仁波切何時能再來?

答:實際上在這三天,不管是我自己本身、或者是你們,我們都花了許多的時間、很多的心力在講說、以及聽聞《修次中篇》,因此我們必須對於所造的這個善業,心生隨喜。至於我什麼時候還會來到這個地方?我也不確定,但是我也希望能夠快一點再次的跟你們見面。“

藉由這三天的時間,我們在這個地方有這個機會修學清淨的正法,這是相當難得、而且相當殊勝的。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就如同達賴喇嘛法王尊者、以及其他的諸多上師,他們都有提醒到說,我們必須要將我們所修的佛法,實踐在日常生活中。今天我們既然生起在這個社會、既然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我們都必須要謀生、要過日子,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必須要去工作,在工作的期間,最主要的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業果的道理,並且在作任何事情的過程中,都應該要誠實、要坦然。並且在修學佛法的同時,有很多的著作現今都已經翻譯成中文,甚至法王他也有出許多有關道次第、或者是佛法這方面的書籍。而依你們的上師(也就是日常法師)而言,他也有許多《廣論》這方面的錄音帶,所以平時你們也應該多花一些時間,來閱讀、或者是聽聞道次第的這種殊勝的教授。要是能夠每天不斷的去練習、不斷的去作聞思的話,對於了解道次第以及整個佛法的大綱,都一定會有相當大的幫助。如果我們如實的去作聽聞、以及思惟、甚至觀修的話,我相信你們的修行一定能夠日漸進步。

最後我們將這三天所造的一切善業來作一個回向,我們回向說:希望佛世尊衪的教法能夠長住世間,也希望一切有的情眾生,都能夠獲得究竟的安樂;並且在此同時,我們也希望達賴喇嘛法王尊者,他能夠長久住世,而他心念念所想要成辦的這一切圓滿的願望,都能夠早日的成辦;不僅僅如此,在世間這當中所有的大乘以及小乘的善知識們,我們也希望他們能長住世間、常轉法輪;而整個世界的戰爭、以及動亂能夠早日的平息;最後也希望藉由回向的力量,希望日常法師能夠早日的脫離病痛所帶來的種種痛苦,希望他能夠為了台灣的人民,繼續的把世尊的教法,尤其是宗大師的這個教法弘揚出來。最後我們就是發心一起來作回向。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