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4 18:32:32
|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講述:夏巴曲傑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一)2004-0312晚上
印度的大成就者寂天菩薩,曾經在《入行論》當中有講述到:
若具行善緣,而我未為善,惡趣眾苦逼,屆時複何為?
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是談到了,現今的我們有這個難得的機會,能夠獲得八種的閒暇、以及十種圓滿的人身。在獲得暇滿人身的同時,我們是必須藉由這個人身,好好的來修學正法,並且竭盡所能的來行善。要是我們在獲得這個人身的同時,沒有辦法好好的行善,甚至浪費了今生修法的機會的話,來生我們能夠投生之處,不外乎就是善道以及惡道二處。而當下我們所造的是什麼樣的業?我們自己反觀內心,清楚、仔細的想一想會發現到:在一天當中,我們行善的機會是相當、相當的微小,而造下的惡業卻是如此的多。縱使我們行善,但是在行善的過程當中,它是摻雜著世間八法的;甚至在行善的過程當中,前行、加行以及究竟這三者,總是會有不圓滿的現象產生。所以我們會發現,縱使我們有心想要去行善,但是所造的善業,它的力量是相當微小的。
不僅僅如此,由於無始以來,我們不斷的造作惡業,內心所串習的都是惡業的緣故,所以當今雖然有機會獲得暇滿的人身,但是我們所造的業還是以惡業居多。如果說現今所造的業,是以惡業居多的話,那來生我們投生之處就是只有惡道;要是不小心投生在惡道當中,想要再一次的從惡道當中解脫出來,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情。不要說是三惡道的有情眾生,以當今我們有機會得到人身的同時,想要行善對於我們而言都是如此的困難,那更何況是惡道的有情眾生!所以今天既然我們有這個機會得到暇滿的人身,修學佛法、以及行善的種種順緣都已經具備的同時,我們必須要把握當下的時間,好好的來修學佛法。“
在之前我們有談到,必須要藉由這個人身,好好的來修學佛法。我們所修學的法,它是包含在下士道、中士道以及上士道這三者當中的。以「下士道」的法而言,我們必須要藉由法的力量來成辦「來生」的安樂,也就是說之所以要修學下士道的法,最主要是為了「來生」;如果只是為了獲得「今生」的利益的話,是沒有必要修學佛法的。也因此如果想要在來生獲得人天的增上果位的話,在今生當中我們必須要好好的行善,而所行的善行,最低的限度必須要斷除十惡業、而行十善業,這個部分最主要是談到了持戒。
「持戒」當中它可以分為很多個層次,從剛開始持守七種的別解脫戒,一直到持守菩薩戒、甚至說持守密乘的這些戒律。持戒的層次可以分為很多種,但是最低的標準必須要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因為月稱菩薩在《入中論》當中,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增上生及決定勝,其因除戒定無餘」,如果想要在來生獲得人天的增上果位的話,在今生必須要好好的持戒。
獲得暇滿人身最主要的因素有三者:第一、必須要以持清淨的戒律為根本,並且以行六度為助伴,並且要發無垢的淨願。所以不管是獲得一般的人天果位、或者是獲得暇滿的人身,都必須要持守戒律。“
雖然投生在善道是很殊勝的一件事,(有時間可以修學佛法),但是畢竟還是在輪迴生死當中流轉,而沒有辦法跳脫。也就是說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的同時,是被業以及煩惱所束縛的,所以內心時常會生起貪、瞋、癡種種的煩惱;為了要跳脫生死輪迴的緣故,必須要斷除內心當中的煩惱。
談到「煩惱」,不管是六種的根本煩惱、或者是二十種的隨行煩惱,這些煩惱都是顛倒的。就比如說我們執著一條繩子是一條蛇的話,這一顆「執繩為蛇」的心,是顛倒識。因為它將不存在的境界,執著為存在的境界,所以這顆心是顛倒、是虛幻的;相同的道理,我們內心當中的貪、瞋、癡種種的煩惱也是如此,它將不存在的境界,執著為存在的。所以對於內心當中的無明我執,我們必須了解到說,「無明我執」它所執著的境界,是與境界所存在的方式,剛好是相違、而且是顛倒的。因為「無明」它所執著的境界,是執著一切的萬法是有自性、有自方的;但實際上萬法的存在,是沒有任何的自方、也沒有任何的自性。因此剛開始的時候,必須要不斷的作觀修,而了解無自性的內涵;透由不斷的觀修能夠現證無自性,甚至到最後能夠斷除內心當中的無明我執;在無明我執斷除的那個剎那,就能夠得到無上的解脫。所以我們必須對於解脫生起希求之心,而這樣的心是屬於「共中士道」的發心。
在中士道的時候有談到,應該要藉由修學什麼樣的法,才能夠獲得真正的解脫。在中士道當中有談到,必須要觀修「無常等十六行相」,甚至觀修「無我」的內涵;並且在此同時,必須要了解「業」以及「煩惱」所帶來的過患;甚至思惟輪迴的「總苦」,生老病死等等的苦;並且也必須要了解四諦的流轉次第,以這種方式作為觀修,才有辦法獲得真正的解脫。“
但是更進一步的,縱使我們能夠獲得一己的解脫,在此同時我們能夠獲得永恒的安樂是沒有錯!但是以「自利」以及「利他」這兩方面而言,都沒有辦法究竟、沒有辦法圓滿。有什麼樣的人,他能夠在這兩方面都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呢?唯有圓滿的佛,衪才有辦法得到自利以及利他二方面都圓滿的境界。雖然獲得圓滿的佛果,對於我們而言並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佛」衪是存在的,佛衪不僅僅是存在的,而且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因為我們的內心當中都具有佛性。
我們現今所歸依的對象,以導師釋迦世尊而言,導師衪在還未成道之前,也是被貪、瞋、癡種種的煩惱所束縛著,也是在輪迴的大海當中流轉的;但是在一個因緣之下,衪有機會遇到大乘的師長;甚至在修學大乘法的過程當中,能夠生起殊勝的菩提心;在發心之後,能夠長時間累積福德以及智慧資糧,到最後成就圓滿的正等覺。既然導師衪透由大乘法,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的話,當今的我們獲得暇滿人身的同時,我們所修學的法也是大乘法,因此我們必須要追隨導師的腳步,看是否能夠在內心當中生起清淨的「菩提心」。平時我們應該不斷的觀修,希望如同虛空般的有情眾生,都能夠獲得安樂,而在此同時生起「慈心」;如果要獲得安樂,必須要遠離一切的痛苦,因此在慈心生起之後,也必須要希望一切的有情眾生都能夠遠離一切的痛苦,而生起「悲心」;在「慈心」以及「悲心」的策發之下,到最後我們會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平時我們就是應該要不斷的作這種觀修。
既然我們有機會獲得暇滿的人身,並且在獲得人身的同時,有機會修學大乘法的話,我們必須要了解整個大乘法的核心就是講到「菩提心」。所以今天在還未聽法之前,我們每一個人必須要調整自己的動機,也就是在內心當中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雖然這一顆心,是透由作意之後而生起的,但是只是我們每天不斷的去觀修、不斷的去練習的話,到最後我們的內心當中也能夠生起真實、而且不造作的菩提心。因此今天在還未聽法之前,我們必須以這樣的心作為攝持,來聽聞今天的法。“
今天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印度的大成就者,蓮花戒論師所造的《修次中篇》。談到這部論的作者(也就是蓮花戒大師),他是印度的一位大成就者。他本人所持的見是「中觀自續派」的正見,他也是靜命論師的心子。
談到中觀見的時候,「中觀見」可以分為「中觀應成」以及「中觀自續」兩種不同的正見。而以自續派而言,「自續派」當中又分為「經部行自續派」以及「瑜伽行自續派」。而靜命論師,他是「瑜伽行自續派」的開派師,而蓮花戒大師正是靜命論師的心子。因此在許多的論著當中,我們都時常會看到「靜命父子」,所謂的靜命父子,就是談到了靜命論師、以及蓮花戒大師。
靜命父子他們都曾經到西藏去弘法,而以今天的這一位作者(也就是蓮花戒論師)而言,蓮花戒論師之所以會到西藏,最主要的因素,是因為過去在西藏有一種見解,也就是中國支那和尚的無所有見,曾經在西藏興盛過。為了要破除這種邪見的緣故,所以蓮花戒大師他親自到了西藏,並且弘揚了中觀正見的這種法門。
以蓮花戒論師的著作而言,可以分為修次的上、中、下三篇,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修次中篇》。除了修學的這些次第以外,蓮花戒論師還造了《中觀光明論》等等的論著。所以以中觀的見解而言,蓮花戒論師他所弘揚的見是「中觀見」,中觀見當中是以「中觀自續」的見為主。“
接下來我們看到《修次中篇》的正文。首先看到的是梵文《跋瓦納乍瑪》,這是梵文《修次中篇》的發音。在藏文當中是談到了《恭別忍巴》。
禮敬文殊孺童尊,這句話是《修次中篇》的譯敬文。所謂的「譯敬文」,就是西藏的這些大譯師,他們將印度的論典翻譯成藏文的時候,剛開始所要禮敬的對象、禮敬的這個偈頌,稱之為是「譯敬文」。在還未翻譯之前,寫譯敬文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在翻譯的過程當中,能夠沒有任何的障礙以及違緣,希望翻譯的過程能夠順利而且圓滿。今天《修次中篇》當中的譯敬文,它最主要禮敬的對象,是禮敬文殊菩薩。
佛陀所宣說的經典可以包含在經、律、論三藏當中,如果所要翻譯的論典,是有關於「律藏」的話,因為律藏當中的所詮,是以詮釋三學當中的「戒學」為主,因此將律藏的這些文翻譯過來的時候,所要禮敬的對象,是以禮敬「一切種智」為主。如果所要翻譯的這個文,是屬於經律論三藏當中「經藏」的話,因為經藏它的所詮,是三學當中的「定學」的緣故,所以要禮敬的對象是「諸佛」以及「菩薩」。如果所要翻譯的這個文,是以「論藏」為主的話,論藏的所詮是以「慧學」為主,所以禮敬的對象是以禮敬文殊師利菩薩為主。
因此今天《修次中篇》當中的這個禮敬文,是以禮敬文殊菩薩。而這種禮敬方式,是過去西藏的這些國王所制定的,因此在制定了這個法則之後,西藏的這些大譯師,他們在作翻譯的時候,就會按照所翻譯的論典,而來作不同的禮敬。“
玆略述隨行大乘經藏軌理眾之修行次第。在《修次中篇》裡,最主要的是談到追隨大乘經藏的這些行者,他們在修學大乘法的過程當中修學的次第。這句話就是《修次中篇》的造論宗旨。在一般的論典當中,「歸敬頌」以及「造論的宗旨」,這是大部分的論典都擁有的特色。但是在某一些論典當中,它是沒有歸敬頌,但是有造論的宗旨;有一些論典當中,它並沒有造論的宗旨,但是有歸敬頌。以《入中論》而言,它字面上有歸敬頌,但是並沒有造論的宗旨。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修次中篇》,它並沒有歸敬頌,但是有造論的宗旨;不僅是《修次中篇》,以龍樹菩薩所造的《親友書》而言,在《親友書》當中也並沒有歸敬頌,但是有造論的宗旨;而聖天菩薩所造的《四百論》當中,也並沒有歸敬頌,但是有造論的宗旨。第一句話當中,就是談到造《修次中篇》最主要的目的,也就是造論的宗旨。此中,欲疾速證得一切遍智,具思擇者,當精勤能得彼之眾因緣。如果你想要快速的獲得一切遍智(也就是圓滿的佛果)的話,對於一位智者而言,他會勤於修學獲得一切遍智之因緣。這當中「具思擇者」,就是指智者,會思惟的人。這當中的「因」以及「緣」,它就是包含了「近取因」以及「俱生緣」。如果我們想要獲得一果的話,必須要了解到,要成辦這一果之前,必須要具備什麼樣的因緣條件?如果「因緣」具備的話,「果」它自然就能夠生起;相反的,因緣要是沒有辦法具足的話,果是沒有辦法形成的。因此在這一句話當中就談到說,對於一位智者來說,想要獲得一切遍智,必須要了解到獲得一切遍智的因緣、並且勤於修學。
如是,此一切遍智,非由無因生。這當中所謂的「一切遍智」,也可以講成是圓滿的佛果、或者是佛。「一切遍智」,它並不是無因而產生的。如果一法的形成,它是「無因」而產生的話,會有什麼樣的過失呢?它會產生兩種的過失。如果一法的形成,它並非因而產生的話,要不然它就是「常態法」,要不然它就是「完全不存在」的一法。這一點在《入中論》、以及法稱菩薩所造的《釋量論》當中,有很清楚的談到。「有為法」的形成,是必須要觀待因緣的,如果在不觀待因緣的情況之下,一法能夠安立、能夠形成的話,要不然這一法就是常態法,要不然就是完全不存在的一法。不然,一切亦應一切時中,生一切遍智故。如果一切遍智的形成,是不需要觀待因緣,就有辦法產生的話,那一切的有情眾生,在任何的時間、任何的空間,他都能夠生起一切遍智。簡單的來說,如果一位想要獲得一切遍智的有情,他在內心當中僅僅生起想要獲得一切遍智的心,他有沒有辦法獲得一切遍智?是沒有辦法的。因為他沒有具足獲得一切遍智的因緣。獲得一切遍智需要什麼樣的因緣條件呢?剛開始必須要生起殊勝的「菩提心」,並且在發心之後,要藉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累積資糧,最後才有辦法成就圓滿的正等覺。因此一切遍智的形成,是必須要觀待因緣的;如果不需要觀待因緣,一切遍智可以有辦法安立的話,那一切有情的內心當中,應該都能夠生起一切遍智。若無觀待而生,則一切皆不為阻礙,然非一切皆能成一切遍智也。因此一切遍智的安立、一切遍智的形成,是必須要觀待因緣的。如果在不觀待因緣的狀況之下,它有辦法安立的話,就表示說一法的形成,它並沒有任何的阻礙;既然沒有阻礙的,那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當中,都應該能夠生起一切遍智,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由是之故,時而有生,故所有事物唯待因緣。藉由之前所談到的這個論點,我們可以發現到說,所有的事物在形成的當下,都是必須要觀待因緣才有辦法安立的。亦時有成一切遍智,非一切時,亦非一切處,亦非一切,是故彼定觀待因緣。相同的道理,一切遍智的形成,它並不是時時刻刻都能夠生起,也並不是在任何的地方、不是任何一個有情的心相續當中,都有辦法生起一切遍智的。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談到的,一切遍智在形成之前,必須要發起無上殊勝的菩提心,(實際上要生起清淨的菩提心是相當困難的);並且在發心之後,要藉由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累積資糧,這也是相當困難的,因此並不是每一個眾生的心相續當中,都能夠生起一切遍智。所以「一切遍智,非一切時,亦非一切處」,不要說一切遍智,我們以一般的事物,比如說種田而言,種田它也並不是任何的時間都能夠去播種;如果想要獲得圓滿的果實的話,在這個之前必須要有眾多的因緣條件,比如說像陽光、水份、養份等等。在天氣太冷的時候,也是沒有辦法播種;甚至說在某一些地方,因為因緣條件不具足的緣故,也是沒有辦法種田播種的。相同的,一切遍智也是如此,因此這個地方就有談到,「非一切時,亦非一切處,亦非一切,是故彼定觀待因緣。」“
又彼眾因緣中,須依無錯謬、無不備者。在眾多的因緣當中,如果我們想要生成一果的話,必須要觀待的因,它是沒有任何的錯謬(也就是沒有錯誤),而且是完整的因。透由依靠沒有錯誤、而且完整的因,才有辦法獲得想要獲得的果報。若於錯謬因,殷重修習,雖極長時,終不能獲所欲之果。如果我們所修學的因,它是錯誤的因,縱使花很長的時間,也沒有辦法獲得想要獲得的果報。就比如說,今天我們所想要去的地方是東方的話,要是我們往西方走,縱使花很長的時間,還是沒有辦法到達我們想要到達的目的地。這個地方也有舉一個簡單的譬喻,譬如,從角而取牛奶。就比如說,我們想要獲取牛奶的話,如果從牛角當中去擠牛奶,那是沒有辦法從牛角當中獲取牛奶的。透由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到說,修學任何一法的同時,都必須要了解到,「應該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獲得我們所想要獲得的果報」,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若不修行一切因者,亦不生果,如隨缺種子等一緣,不生苗芽等果故。如果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沒有辦法完整的具備一切生果之因的話,那就有如同是在種稻的時候,如果缺乏了種子是沒辦法生起苗芽的。因此不僅僅要依靠沒有錯誤的因,並且在成辦這些因的時候,所成辦的因必須要是完整的。成辦一切遍智的因,不外乎就是出離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見。而出離的心,緣著自身的時候,是生起出離心;緣著他人的時候,是生起了悲心。所以在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之上,必須要修學六度以及四攝法等等的內涵,到最後才有辦法成就一切遍智。故欲得彼果,當依無錯謬及一切因緣。因此想要獲得一切遍智,必須要依靠沒有任何錯誤、以及圓滿的因緣。“
或曰:一切遍智果位之因緣何耶?答:若我似盲人故,無法闡釋,然世尊現證圓滿正覺已,為諸所化機所說,我如是解說世尊之所教示。這當中就有問到說:成就一切遍智的因緣為何?蓮花戒大師以很謙虛的方式回答到說,以他自己本身的能力而言,他是沒有辦法如實的來闡釋,「然世尊現證圓滿正覺已」,但是導師釋迦世尊,衪已經獲得圓滿的佛果,並且在成就佛果之後,為了利益所化機的緣故,轉三法輪。「為諸所化機所說,我如是解說世尊之所教示」,就如同世尊在成佛之後,為了調伏不同的所化機,而宣說了三轉法輪。這個地方蓮花戒大師,也是以世尊闡釋法的方式來為我們作解釋。“
世尊云:「秘密主!秘密主就是金剛手菩薩,世尊對金剛手菩薩談到說,一切遍智者,彼從大悲根本生,從菩提心因生,以諸方便臻至究竟。」一切遍智,它是透由大悲的根本而產生的,並且是藉由菩提心來策發。「以諸方便臻至究竟」,這當中的「方便」,就是六度。在《入中論》當中也有談到說,「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一切道的內涵,都是包含在出離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見,這三主要道當中。在字面上雖然沒有提到空正見,但是「以諸方便臻至究竟」當中的「方便」,最主要就是有談到六度的修學;而六度當中就有包含智慧度,在智慧度當中最主要修學的內涵,就是以空正見為主;因此生起一切遍智,最主要的因緣就有談到了:大悲心、菩提心以及六度萬行的這些種種的修持。由是之故,欲證一切遍智,當學悲心、菩提心及方便等三。之前我們有談到,一位菩薩他在生起菩提心之後,會努力的去持守菩薩的律儀(也就是菩薩戒)。因此在《入行論》當中,也有談到,「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想要到達一個目的地,僅僅生起了某一種的想法,以及在生起了想法之後,如實的往這個方向前進,這兩者是有差別的。因此生起了菩提心,也就是第一剎那的這一顆願心;以及在受菩薩戒之後,所行的菩薩行,這兩種內涵是不相同的。對一位菩薩而言,透由大悲心的策發,他會在內心當中生起「願」的菩提心;並且透由願的菩提心不斷的增長,他會努力的去持守菩薩戒,並且行難行的菩薩行;透由行菩薩行、以及透由行各種六度的方便品,他會積聚種種的資糧;資糧圓滿時,就能夠成就一切遍智。所以最後就有談到說,如果想要獲得一切遍智的話,「當學悲心、菩提心及方便等三。」
若發悲心,諸菩薩眾,欲現前拔濟一切有情故,定成彼誓。如果我們能夠在內心當中生起大悲心的話,在大悲心的驅使之下,菩薩們會立下「救度一切有情眾生」的誓願。所謂的「悲心」,就是希望他人能夠遠離痛苦的心。透由悲心的策發,在內心當中能夠生起「增上意樂」,甚至到最後能夠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在生起菩提心的當下,我們會想到說:「為了讓一切的有情眾生,都能夠脫離生死輪迴之苦,所以我務必一定要快速的獲得圓滿的佛果」,這樣的菩提心,透由悲心的策發,它就能夠快速的生起。既除我見,定將恭敬入極艱難行,這當中的「既除我見」,就是生起了菩提心之後,除去了以自我為主的想法,也就是它會漸漸的讓愛我執的力量減低,並且以相當恭敬、而且精進的態度,來行難行的菩薩行。這一點在論典當中也有談到說,「即便依一有情利益故,無間獄火若須劫海住。」也就是說為了利益一位有情眾生,縱使我必須墮入無間地獄,忍受無量無邊的苦的話,這樣的苦我也願意承受。這是在談到精進的時候,菩薩他們所生的一種心,也就是為了任何的一個有情眾生,他都願意受苦的心。長時無間修習福智資糧,並且他會花很長的一段時間來行菩薩行,而累積福德以及智慧資糧。因為菩薩他們所欲求的果,是色身以及法身融合的佛果,為了要獲得色身的緣故,在這個之前必須要累積福德資糧,為了要獲得法身必須要成辦智慧資糧。既入其中,必圓福德資糧。既然菩薩發了這種心願之後,一定會努力精進的來行菩薩行,而圓滿福智資糧。
若圓滿諸資糧,獲一切遍智,如於掌中。如果福智資糧都能夠圓滿的話,一切遍智就如同掌中物一般,輕而易舉即能獲得。這一點在法稱菩薩所造的《釋量論》當中也有談到,一果之因要是有辦法具備的話,果的形成是輕而易舉的。是故,一切遍智根本唯是悲心,故最初唯應修習。因此,成辦一切遍智最主要的根本、最主要的因緣,就是悲心。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應該要修學大悲心。《正法集經》亦云:「世尊!菩薩不須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在《正法集經》當中有談到,「菩薩不須學習多法」,為什麼菩薩他不需要學習多法呢?「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法」,菩薩他要是能夠善巧的受持、甚至善巧的通達一法的話,一切佛法的核心,皆能夠掌握在手中。一法云何?所謂大悲。」這一法是什麼樣的法呢?這一法就是我們之前所談到的,成辦一切遍智的根本,也就是大悲心。而「善受」以及「善達」,最主要就是談到,如果能夠在內心當中,「現證」或者是「現起」大悲心的話,在此同時我們就能夠掌握佛法的核心。“
由大悲所攝持故,諸佛世尊,雖得一切自利圓滿,然於有情界未究竟前,而善安住。之前是引了佛陀親口宣說的《正法集經》,並且在之後作了解釋。當一位行者,他的內心是被大悲心所攝持的話,「諸佛世尊,雖得一切自利圓滿」,就以佛世尊而言,雖然導師釋迦世尊,他在自利這一方面,已經完全的圓滿究竟,「然於有情界未究竟前,而善安住。」但是因為內心當中,大悲心策發的緣故,所以在有情界(也就是在輪迴)還未究竟之前,衪都會不斷的利益有情眾生。因此在《入中論》當中也有談到說,「大悲心」它是在初、中、後三時,皆為重要的這一點。在「後時」,它就如同果實成熟般的重要。佛衪雖然自利這一方面已經完全圓滿,但是為了利益眾生的緣故,衪不會捨棄任何的一個有情眾生。因此只要我們本身的條件完全具足的話,佛衪無時無刻皆是以大慈悲眼在觀視著我們,所以只要我們本身的條件具備的話,佛一定會來加持、會來利益我們。並不如聲聞,趣入寂滅涅槃城。因此,佛陀衪並不如同聲聞般,會安住在寂靜的涅槃當中。聲聞在修學小乘道的時候,他並不是以利益一切有情的心來作修學的,所以他在獲得寂靜涅槃時,因為內心當中的煩惱完全淨除的緣故,他並沒有任何的痛苦,因此他會安住在寂靜的涅槃城裡。
觀照有情,是彼寂滅涅槃城,如焰鐵屋而遠離。而修學大乘的菩薩、或者是佛陀,他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的緣故,會視寂靜的涅槃城,有如同是焰鐵屋一般而遠離它。這一點在《現觀莊嚴論》當中也有談到說,「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滅。」因為智慧的緣故,他不會墮入有邊;因為悲心的緣故,他不會墮入寂邊。小乘的行者(以聲聞而言),雖然他能夠遠離「有邊」,但是他卻墮入了「寂靜邊」當中;而大乘的菩薩,甚至獲得究竟的圓滿佛果而言,他是遠離了「有邊」以及「寂邊」的。故佛世尊無住涅槃之因,即是大悲。佛衪所獲得的涅槃,是無住涅槃。所謂的「無住涅槃」就是談到說,衪不住在生死輪迴的「有邊」,以及寂靜涅槃的「寂邊」,遠離了「有邊」以及「寂邊」,而安住在「無住的涅槃」當中。而獲得無住涅槃,最主要的因緣就是「大悲心」。於此當述,最初入修悲心之次第。因此在這個地方一開始的時候,最主要是以談到觀修大悲心為主。“
首應暫修平等捨,於彼一切有情,去除貪瞋,修平等心。這個地方就是談到修學「悲心」的次第。在修學悲心,剛開始的時候必須要修學「平等捨」,也就是對於我們的親人、以及敵人、以及中庸者(也就是陌生人),必須要觀修平等心。我們平時在面對親人的時候,會生起過度的貪著;在面對敵人的當下,會生起過度的瞋恨之心。因此在觀修平等心的同時,必須要對一切的有情眾生去除「貪著」以及「瞋恨」,在此同時,必須要先觀修「平等心」。應該藉由什麼樣的一種方式,來觀修平等心呢?“
細思一切有情,皆欲樂不欲苦,首先我們必須要思惟到說,一切的有情眾生,都是想要離苦得樂的,無始輪迴中,無一有情,未曾百次為我親人。在無始的輪迴當中,沒有一個眾生未曾上百次的作過我的親朋好友。這個道理我們可以透由,「意識」是無始的這一點來作探討。人的「意識」,皆是由上一個意識而延續下來的,因此以這種方式去作推論的話,我們會發現到說,人的意識是無始的;既然人的意識是無始的,他投生的次數也應該是無始的;既然投生的次數是無始的,那胎生的次數也應該是無始的。因此以胎生的方式呈現出來的當下,都需要有父母親,甚至都會有親朋好友。因此一切的有情眾生,比如以現今在旁邊的這個有情眾生,在過去生都曾經上百次的作過我的親朋好友。這當中所謂的「百次」,是有無數次的意思。於彼或則生貪,或則起瞋,由是之故,我應於一切有情生平等心。既然沒有一個有情眾生,在過去不曾作過我的親人的話,我又何必對某一類的有情眾生,過度的生起貪欲;而對於某一類的有情眾生,生起過度的瞋心呢?這是沒有必要的。既然今生的朋友、或者是在今生的親人,他能夠成為我的親人的話,那在過去生的親人也應該是我的親人,所以我並沒有必要對於某一些人生起過度的瞋心,因此「我應於一切有情生平等心」,必須要藉由這種觀修的方式,來對一切的有情眾生生起平等之心。如是,作意思已,由中庸起,亦於親敵,修平等心。因此藉由這種方式,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先觀想中庸者(也就是非親非敵的一般陌生人),對於中庸者你能夠生起平等心的話,接下來再對於親人、以及敵人,依次的來觀修平等心。“
於一切有情,修平等心已,再修慈愛。當我們能夠對一切的有情眾生生起平等之心,在這個之後必須要觀修「慈心」。如果慈心沒有辦法生起的話,悲心也沒有辦法產生,因此在這個地方,必須要生起「願一切有情眾生皆能夠獲得安樂」的慈心。慈水潤澤內心相續,如濕潤田,透由「慈心」的力量,它能夠調伏我們頑固的內心,如「濕潤田」,次下悲種,亦於增廣。在慈水所滋潤的這個田當中,如果播下「悲心」的種子的話,這種種子是很容易開花結果的。故心相續,以慈薰習,次應修悲。因此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必須在內心當中培養慈心,在慈心之後而觀修悲心。“
什麼樣的心,它能夠稱之為悲心呢?悲心是欲令一切苦難有情,遠離彼苦之相。「悲心」,它就是緣著一切的有情眾生,希望這一切的有情眾生,都能夠遠離當下、以及所有一切的痛苦。三界一切有情,咸遭三苦,任一所逼,極為痛苦,是故,應於一切有情而修彼心。而這當中的三界,就是欲界、色界以及無色界。在輪迴當中不管是欲界、色界、或者是無色界的任何一位有情眾生,都是被三苦(也就是苦苦、壞苦以及行苦),任何的一種苦所逼迫著。以「無色界」的這些天人而言,雖然無色界的這些天人,並不用遭遇「苦苦」以及「壞苦」的逼迫;但他所獲得的「蘊」,是藉由「業」以及「煩惱」所形成的緣故,所以他是必須遭遇「行苦」的逼迫的。因此「三界一切有情,咸遭三苦,任一所逼,極為痛苦,是故,應於一切有情而修彼心。」對於在輪迴當中流轉的這些有情眾生而言,因為他們無時無刻,被各種的痛苦所逼迫的緣故,所以在面對一切有情眾生的當下,必須要觀修「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