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08 21:13:43
學習次第 : 初階
弟子規另解 第十七課
下面學習《弟子規》,現在正在講“泛愛眾”。
本論所講的教言,不管出家人、在家人,用於生活中都很有必要。而且它三字一句,非常容易記,所以大家最好能背誦,然後進一步去實地行持。
對修行人來講,人格好的確相當重要。如果人格不好,即使你對佛法學得再精通,弘法利生時還是會處處碰壁,換句話說,人際關係若處理不當,肯定會影響你的廣大事業。鑒於此,前輩高僧大德們對人格培養相當重視,故我們現在也要求大家接受這樣的教育。
這次我的傳講方式,主要是結合佛教教義,但你們給別人講解時,不一定非要這樣,因為《弟子規》畢竟是儒教論典,按照它自宗的方式解說也可以。
昨天,南京菩提學會少兒讀經班的老師,跟我作了簡單溝通。他們對學習《弟子規》,採取的方法是家長和孩子一起聽,因為許多父母也沒受過傳統文化教育,要想正確引導孩子,其自身的教育也很重要;而在宣講方式上,則是結合現代的一些故事和人文道德。他們做了兩張光碟,今天上午我看了一下,感覺挺不錯,只不過佛教內容少了點,我在裏面一直使勁找,最後只發現一點點。他們之所以這樣,可能也是顧慮很多方面。但我覺得,把佛教與儒教的內容結合起來講,也沒什麼不能接受的,如果有些家長實在不願聽到“佛教”兩個字,那不來也可以,我們沒必要特別擔心。作為佛教徒,不管在信佛教的人面前,還是在無神論者面前,都應該坦然地弘揚佛法。
因為佛教本身是一種多元化的教育,舉世公認的許多智者都承認,它涵蓋了一切學問。世間物理、天文、醫學、生物等學科,只能解決部分問題,依靠儀器研究一些肉眼看不見的東西、耳朵聽不到的聲音,但更深層次的領域,像人體最微妙的來龍去脈,心的本體、分類、作用等,自古以來,他們根本無法觸及,甚至想都沒有想過。而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佛教,不但牽涉到不可思議的佛菩薩境界,也完全通達了器情世界或宇宙人生的真理。故在所有文化中,唯有佛教才揭示了萬法實相,這樣的學說值得在智者面前宣揚。
所以,對孩子的父母也好、不信佛教的領導也好,都應把佛教的道理講給他們聽。如果這些道理不會講,則是我們佛教徒的過失;但若他們不接受,那就是他們的愚癡了。當然,假如佛教強詞奪理、漏洞百出,他們不接受也情有可原,但佛教絕不會這樣。因此,大家以後弘法時應該大膽一點,沒有必要膽戰心驚。在任何一個國家,違法亂紀、貪污腐敗的行為,才值得提心吊膽,而共同學習真理,這是好事,所以應該把心放寬。
但現在的社會,很多人對做好事的不放心,經常監督、阻撓,對做壞事的卻處處開綠燈,這確實很顛倒。不過,這也與很多因緣有關,我們不必怨天尤人,作為一個大乘行人,應以廣大的心來攝持自己的行為。
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凡取與,貴分曉”:凡與人有財物上的往來,一定要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可以含糊。有些人對公私的財物很隨便,甚至是供養三寶的東西還是私人的東西都不知道。原來有一個人,供養三寶的錢和他自己的錢全揣在一個包裏,一看到這種行為,就讓人特別不放心。所以,錢財方面理應分清楚。古人的傳統相當好,現在人卻不重視這個,看似什麼都不執著,但往往是自利有餘,利他不足——對公家的錢比較“隨緣”,而自己的錢,即便是一點點也會爭執不休。因此,大家在經濟上要注意,不論是對公家還是私人、對一般人還是親朋好友,該分的要分清楚。
“與宜多,取宜少”:在與人相互往來時,給予的應多一點,索取的要少一點。尤其是作為修行人,若能懷著不求圖報的心付出,這是最好的。古人也讚歎“多給少收”、“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如果你真想有所獲得,就要先學會給予。這也是大乘佛教的教義,我們不管在經濟上還是佛法上、時間上還是精力上,為了幫助眾生,都應儘量多付出、少接受。
若能做到這一點,就算你是一個普通人,也能感動全世界。如新加坡的許哲女士,以前她剛工作時薪水特別高,生活也非常富足優越。有一天,她和朋友到一家高級餐館吃飯,吃完飯走出餐館時,有個乞丐伸出又黑又瘦的手,向她乞討:“請好心給我一分錢買麵包,我已經幾天沒吃飯了。”許哲當下心頭一震:“這世上,還有這麼可憐的人,餓了幾天都沒飯吃。我剛剛那一餐飯,足以讓許多窮人吃好幾天了。”從此以後,她不再多花一分錢在自己的吃喝穿著上,而是把所有的錢都用來幫助別人。直到今天,她穿的衣服仍是從垃圾桶撿回來的。能穿的,洗一下就穿;不能穿的就改。她說:“看到世間還有很多窮人沒有飯吃、沒有衣穿,我去買一件新衣服太浪費了,覺得對不起那些苦難的人。”
特蕾薩修女也是如此。我在《旅途腳印》中也講過[34],她從小受天主教的教育,18歲前往印度的加爾各答,在一所擁有漂亮花園的修道院內,過著安定舒適的歐洲式生活。直到有一天,她發現修道院高牆之外,滿街都是無助的麻風病患者、乞丐、流浪孩童,她再也不願安于往日的平靜生活,決定“為窮人中的窮人服務”。她向總主教請求離開學校和修會,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得到教皇許可,允許她以自由修女身份行善。後來在僅僅6年的時間裏,她就想辦法收留了6萬多棄嬰……在特蕾薩的一生中,從12歲起,直到87歲去世,她從來不為自己,而只為受苦受難的人活著。
這裏講的“與宜多”,指給予別人的應該多,卻並沒要求全部付出。但由於人的心力有別,有些人的無私之舉確實令人感動。本來按照天主教、基督教、儒教的理念,幫助眾生只需付出大部分,並不是全部;而按照大乘佛教的教義,為眾生理應付出自己的一切。可現在有些地方恰恰相反,很多佛教徒不但不願幫助眾生,反而還把自己的健康建立在眾生的血肉之上,許多行為令人寒心。所以,儘管佛教教義是最偉大的,但到目前為止,真正感動世人、感動世界的佛教徒,卻如鳳毛麟角、寥寥無幾。作為大乘修行人,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達到除了利他外一無所有?這是值得深思的。在短暫的人生中,如果再不反省自己,來世會變成什麼樣,的確令人堪憂。退一步而言,即使你做不到付出一切,哪怕短時間內做個好人,多付出一些,少接受一些,也是很好的。
那天我去學校時,當地鄉委書記來找我。他為人不錯,幾年前曾在我面前發過願——記得當時鄉里推進“新牧民定居計畫”、“實現小康社會”等各種項目,領導若想貪污,有很多機會。但他覺得,既然自己是一方的父母官,就應該為老百姓做點實事,即使做不到,也不能侵佔政府撥給他們的錢。然後他就以三寶作證,發誓絕不貪污一分錢。(他雖是共產黨員,但卻以三寶作證。)事隔這麼多年,他仍然很清白。這次他來見我時,又說:“其他地方怎麼樣,我不敢講。但在我這裏,附近的老鄉特別窮,如果我把該是他們的財物吞了,實在是沒有良心!”
我對他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你這樣做,跟一錢太守沒什麼差別。”他問誰是一錢太守。我說:東漢時期,一個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為官十分清廉,深受百姓愛戴。他被朝廷調任時,當地五六位鬢髮斑白的老人,特意從鄉下遠來給他送行,每人帶一百文錢贈他。劉寵不肯接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各拿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被稱為“一錢太守”。
然而,在當今社會,廉潔奉公、一心為民的領導極為罕見。其實大家若受過“與宜多,取宜少”的教育,社會也不至於變得如此可怕。可現在已經這樣了,要一下子扭轉過來也很困難。
不過,道德修養問題,如今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美國最權威的網路雜誌總編,在2000年剛來臨時,曾說過一句話:“21世紀的招聘,主要看態度。新世紀的人才不再是看學歷、證書、能力、才幹這些元素,我們真正需求的,是態度好的人才。態度由何而來?說穿了就是道德修養、知書達禮。回到古代的講法,即是德才兼備。”
要知道,一個人若沒有高尚的德行,在科技高速發展的同時,內心只會越來越墮落。很多人都以為,物質享受能帶來快樂,故拼命追求外境的色聲香味。可即使你把這些全部擁有,內心仍不會感到滿足,外在物質與內心需求之間永遠達不到平衡,因此未來等待你的,根本不會是快樂,而是永無止境的痛苦。所以,我們最需要重視的,應該是道德回歸,否則,外在的物質再豐富、高樓大廈再多,也解決不了精神上的空虛。
現在心理學家也承認,人類所面臨的問題中,生活貧困並不嚴重,最關鍵的是內心痛苦。這種痛苦的原因是什麼?我認為,一方面是缺乏佛教的調心方法;另一方面是從小的教育不正確,一味鼓吹追求外境,卻忽視了道德的培養,這樣一來,依靠水泡般虛幻不實的財富,並不能滿足人的內心。因此,在希求快樂的過程中,大家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
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
你打算怎樣去對待別人,首先應將心比心地問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自己都不願接受,那就要立即停止,不論語言還是行為都不要強加於人。
這個偈頌講得相當好,所以我特意放在書的封底[35]。一般來講,我印任何一本書時,會把書中最好的內容放在封底,讓大家多看一下。為什麼說它講得好呢?因為假如你深入瞭解,就會發現這即是佛教的自他交換,也是世人所謂的換位思考。在我家鄉,這還是民間處理矛盾的常用方法,比如兩個人發生爭執時,會找另一個人去評理,評理者就要站在他們的位置上,為他們的利益著想,然後發誓公平裁決,這樣雙方才會認可。所以,古代的這種思想非常好。
不過,儒教所提倡的換位思考,僅僅是對人類而言的,範圍相對來說比較小。若能像佛教一樣,把這種理念擴展至一切眾生,那你就不會想吃動物了。現在人喜歡吃海鮮,但如果你站在那些魚蝦的角度上想一想:假如你是它們,為了人類一時的口腹之欲,就要賠上自己的寶貴生命,感受斬斷肢體、煎煮烹炸的痛苦,你會覺得如何?遺憾的是,好多人缺少這種觀念,他們只關心自己,自己吃好就可以,其他什麼都不管。長此以往,後果必定不堪設想。以前我也講過,倘若人的口腹之欲繼續蔓延,終有一天,人吃人的現象定會上演。其實這一點也不誇張,吃動物既然你都不在乎,那麼吃人遲早也會一樣,只不過形象不同而已。
要知道,不管是什麼眾生,避苦求樂之心皆同,因此,我們自己不想接受的,就不要施加給別人。孔子亦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教言在全世界都備受讚歎。然而現在很多人,為了自己的某種目的,在貪心、嗔心的驅使下,不要說對動物,就算對人類也百般迫害。儘管好多人都會說“自己不想要的不要給別人”,但實際上真正行持時,有些行為還是特別殘忍。所以,內心中若沒有這樣的理念,要想善待別人相當困難。
從前,子貢曾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孔子便傳授他一個“恕”字,也就是自己不願要的,莫要施加給別人。所以我們不管做人還是修行,心一定要寬廣,一定要學會“恕”。《格言聯壁》中說:“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意思是,用寬恕自己的心來寬恕別人,就沒有交不到的朋友;用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自己,這樣就會很少有過失。
然而一般人不是這樣,他們是“寬”於律己、“嚴”以待人,有錯誤的必定是別人,應善待的必定是自己。自己睡懶覺了,會以種種藉口來開脫;而別人即使沒有犯錯,還是會以嫉妒心、嗔恨心,不公平地對待他。所以,大家今後一定要依靠這些道理改變自己。
當然,能以佛法來調伏自心,是最好的。譬如這一偈頌,更深入地講,就是大乘菩薩的自他交換,一旦修成了這種境界,即使別人危害你,你也不會有嗔恨心。這種不嗔恨,不是裝著不生氣,而是嗔恨完全滅盡了,這即是學佛的力量。
大家在學佛的過程中,不能只留在形式上,而一定要心誠。比如念咒語,無論觀修哪一位本尊,當心越來越虔誠、對本尊的感情越來越深時,勢必會有一些覺受。最近我讓大家念蓮師心咒,有些人過去只知道蓮花生大士了不起,但具體不清楚為什麼,現在明白了蓮師的功德、心咒的功德後,就會很有信心去念修,最終蓮師的智慧也定會融入自心。這並不是一種傳說、神話,而是有大量教證、理證足以證明。
所以,希望世人能慢慢接受佛法,若能做到這一點,他的思想境界定會超越其他宗教。學了這部《弟子規》,大家可能也感覺得到,佛教的智慧確實更為殊勝,通過各方面的對比,我們對佛的信心也會越來越堅定。當然,智慧不穩固的人,剛學佛時不要看其他宗教和世間的書,因為你智慧本來就少,看了那些容易隨波逐流,永遠也回不來了。而如果你有了一定的定解,此時再去看外道教義,就能切中要點地了知佛教更超勝,故麥彭仁波切說:“有智慧的人,理應學習自他一切宗教。”
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恩欲報,怨欲忘”:他人對我有恩惠,應時時想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儘量報答他的恩德;他人與我有仇怨,應該儘快忘掉,不要耿耿於懷、記恨在心。
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反其道而行之:對於別人的恩德,不管是佛法上還是生活上,自己一轉眼就忘了;而與別人的怨恨,如他打過我、罵過我,甚至三年前說的一句重話,直到臨死時都牢牢記著。這是不合理的!
“報怨短,報恩長”:人應該及早忘掉仇恨,憶念恩德。報怨之心停留的時間要短,而報恩之心要長存不忘。大乘佛教只講報恩、不講報怨,而儒教中雖提到了報怨,但時間也是越短越好。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人家幫我,永志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他只是個世間人,可能沒有宗教思想,所說的話卻很有哲理。)但現在人與此正好相反,他們的原則是:人家幫我,莫記心上;我幫人家,永志不忘,即使只是一點點事,也會不斷提醒人家:“我原來如何如何幫過你,你怎麼忘了?”
所以,對於別人的恩惠,我們要銘記於心;而對於別人的危害,我們則應儘快忘掉。世間也有這樣的人,受了傷害不但不恨別人,反而還生感恩之心。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就是如此,據說有一次他家失竊,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在回信中寫道:“謝謝你的來信,我現在很好,感謝上帝: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倖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竊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可能跟我們有些不同。以前上師如意寶去美國弘法時,講一些特別好笑的公案,他們一點都不笑,滿臉嚴肅的表情,而不該笑的卻哄堂大笑。一次,上師做“傑珍大圓滿”灌頂,其中的四灌頂包括“有戲灌頂”、“無戲灌頂”、“極無戲灌頂”。當時翻譯是個叫秋吉尼瑪的美國人,他的藏語很不錯,他一翻譯完,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而且一直笑個不停。我想這沒什麼可笑的,後來就問了一下,可能是他稍微有點發揮,加了點自己的理解,但我還是覺得不好笑。也許這就是思維上的差異吧。
話說回來,儒教強調的“報怨短,報恩長”,這種說法很有道理,但跟佛教比起來,確實還是略輸一籌。曾有則故事說:一天傍晚,有位和尚在返寺途中,突然遇上傾盆大雨,雨勢滂沱,看樣子短時間內不會停。和尚見不遠處有一座莊園,就想去借宿一晚,避避風雨。
莊園很大,守門的僕人見是個和尚敲門,問明來意後,冷冷地說:“我家老爺向來和僧道無緣,你最好另做打算。”
和尚懇求道:“雨這麼大,附近又沒有其他人家,還是請你行個方便。”
僕人說:“我不能擅自做主,要進去問問老爺的意思。”僕人入內請示,一會兒出來,說老爺不肯答應。和尚只好請求在屋簷下暫歇一晚,結果,僕人依舊搖頭拒絕。
和尚無奈,便向僕人問明瞭莊園老爺的名字,然後冒著大雨,全身濕透奔回了寺廟。
三年後,莊園老爺納了個小妾,寵愛有加。小妾想到寺廟上香祈福,老爺便陪她一起出門。到了廟裏,老爺忽然看見自己的名字被寫在一塊顯眼的長生祿位牌上,心中納悶,就向一個小沙彌打聽這是怎麼回事。
小沙彌說:“這是我們住持三年前寫的。有天他冒著大雨回來,說有位施主和他沒有善緣,所以為他寫了這塊長生祿位。住持天天誦經,回向功德給他,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冤結、添些善緣,並讓他早日離苦得樂。至於詳情,我也不是很清楚……”
莊園老爺聽了這番話,當下了然,心中既慚愧又不安。後來,他便成了這座寺廟虔誠供養的功德主,香火終年不絕。
這是一個改造“惡緣”的故事,試問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會不會這樣做呢?當別人不幫你、甚至傷害你,你還願不願意關心他,用三年時間為他念經加持呢?所以在大乘佛教中,對怨敵不但不能報怨,還要想辦法施恩予他。正如安德魯·馬修斯所說:“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這個比喻很有意思,大家應當細細體會、琢磨。
對待怨敵的態度,在古代,孔子提倡“以直報怨[36]”,即用正直的道理去開導他;老子則提倡“以德報怨[37]”,如《道德經》雲:“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即對我有恩的人,我用恩情去回報他;對我有怨恨的人,我也用恩德去感化他。這跟佛教的“沙門四法[38]”基本相同。
所以,如果翻閱古聖先賢的教典,很容易挖出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教言。只可惜現在很多人志不在此,他們天天搞生意賺錢,千方百計想提高“物質文明”,而“精神文明”只是留在形式上,空有一些文字,卻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待婢僕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
作為主人,對待家中的奴婢、僕人時,自身行為要端正、莊重。當然,行為端正固然好,但若能進一步做到仁慈、寬厚,那就更完美了。
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你的眷僕、下屬、員工也是人,他們看似弱小,卻同樣有思維、感情和辨別能力。只有以禮敬人、體恤下屬,他們才會效忠於你。《格言寶藏論》雲:“傲慢令人變無知,貪欲令人變無恥,若常輕視自眷僕,則此長官定衰敗。”傲慢無禮會使人變得愚昧無知,貪得無厭會令人變得寡廉鮮恥,一個長官若常輕視、欺淩自己的眷僕,那麼他一定會遭到衰敗。反過來說,主人若經常愛護下屬,以最大的悲心與寬容對待他們,那麼就像在蓮花盛開的湖泊中,水鴨會自然聚集一樣,自己很容易得到稱心如意的眷僕[39]。
現在許多領導、企業家之所以成功,也是因為他們有一定的美德。所以,不管是上師攝受弟子,還是上級管理下屬,都離不開慈悲、謙下。老子雲:“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上善之人就像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是最為謙虛的美德。就像在古代,許多賢王雖居天子之位,但對待最下等的人,也會非常謙虛、非常恭敬。遺憾的是,這樣的德行,放眼當今社會,恐怕很少見了。
但就算做不到如此,身為一個上級,也應以身作則、行為端正,否則難令下面的人信服。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上級自身端正、作出表率,則不用下命令,下屬也會跟著行動起來;相反,如果上級自身不端正,卻要求下屬端正,那麼,縱然三令五申,下屬也不會服從的。
當然,除了以身作則外,還要懂得禮賢下士。《太公兵法》雲:“夫用兵之要,在崇禮而重祿。禮崇則智士至,祿重則義士輕死。”那天有個人跟我講,管理出家人也要學《太公兵法》,裏面有許多管理的學問。聽說現在有些教授也在講這個,我覺得很有必要,就像《君規教言論》,雖然講的是君主應遵守的法規,但以現在話來說,它也是一種管理模式,用在管理僧團和弘揚佛法方面,也是很有用的。
總之,每個人若能從自身做起,改善自己的行為,然後再擴至家庭、集體乃至全天下,那麼仁德之風一定會盛行起來。如《大學》雲:“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意思是說,每個家庭都實行仁愛,一國就會出現仁愛之風;每個家庭都施行禮讓,一國就會形成禮讓的風氣。這也是儒家的理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過我總覺得還缺幾條,若再加上“往生極樂、成佛利眾生”,這就比較全面了。呵呵,不過我人微言輕,可能加不上去。
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用權勢來壓服人,即使人們表面上不敢反抗,但心中卻不以為然。只有用道理來感化人,才能使人心悅誠服而無怨言。
歷史上,也有不少妄圖以武力服人的現象。如當年聖天論師通過辯論戰勝過很多外道,晚年亦不乏口誅筆伐。有個年輕的婆羅門外道,見師父被折服,心裏很不服氣,便發誓:“你聖天以口勝我師,我要以刀勝你!”他一直暗暗跟蹤,找機會行刺聖天論師,但因其弟子眾多,一直無法下手。一日,終於被他得到了機會,他看見聖天論師在樹下坐禪,就縱身跳到跟前,憤怒地說:“聖天,過去你以利口戰勝我師,而今我要以快刀劈開你腹,看看誰厲害!”說罷舉刀就砍。
聖天論師中刀後沒有馬上死,他心無怨恨,反而憐憫那年輕人的魯莽。他誠懇地說:“學術上的爭論哪有用刀劍來代替的?你毀了我的肉體,但毀壞不了佛法。我原諒你的愚昧無知,快逃到山上去吧,暫時不要下來。我的弟子快要回來了,有不少人還沒獲得法忍,他們必不會饒你。”那年輕人見聖天論師如此寬恕他,怎忍再砍第二刀,反而跪下來懺悔認罪。聖天論師催他快走,他只得逃上山去了。
不一會兒,眾弟子回來,見上師倒於血泊之中,大吃一驚。沒有證到法忍的,果然怒火中燒,要追趕兇手報仇。此刻聖天論師尚未氣絕,他竭力用微弱之聲勸阻,說這是前世因緣,讓他們寬恕兇手。說畢,瞑目而寂,面無一點憎恨之色。
的確,用權勢或武力所贏得的勝利,是最下等的。當今世界,有些宗教靠戰爭來勝伏別人,這並不是很光彩,你的宗教若真有道理,就應拿出理論來證明一切。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有斧砍得倒樹,有理說得服人。”這也充分說明了以理服人的重要性。
作為佛教徒,要想讓世人接受佛教,就應以真理來說服別人。然而,現在的佛教非常缺乏弘法人才,許多人不懂佛教道理,對此許多老法師深表惋惜。因此,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在居士和出家人中培養人才,以便把佛教的殊勝道理弘揚開來。世間上有那麼多愚癡的人,佛教的道理又這麼好,若能讓他們接受,對其今生來世定有極大利益。可是現在很多人只顧自己,根本不考慮眾生。誠如孔子所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會考慮大局,而不貪圖小利;小人只想到片面利益,卻從不關心大義。所以,我們作為大乘修行人,應本著一顆廣大的心弘揚佛法,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當然,在弘法利生、管理僧團的過程中,務必要做到以理服人。如果你有道理,別人卻不接受,這是別人的愚癡;但若你什麼道理都不講,只是用負責人的身份以勢壓人,那只能把別人的意見暫時壓下來,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第十七課思考題
74、弘揚《弟子規》時,你打算用什麼方法?為什麼?
75、若與人有財物上的往來,應當遵循什麼原則?這樣做有何必要?你以前做得怎麼樣?
76、“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對這一頌你有何體會?你如何將此教義融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請以具體事例說明。
77、與他人的恩恩怨怨,應當怎樣正確對待?對於別人的怨恨,佛教、儒教、道教分別持何種態度?明白這一點,你有哪些收穫?
78、對家中的僕人、單位中的下屬,你是如何與之相處的?除了身體上的端正以外,你內心中對他們有寬容、慈悲嗎?你在嘗試著改變嗎?
79、我們在處理問題時,應該以理服人,還是以勢壓人?為什麼?請說明各自之利弊。
[34] 詳見《妙法寶庫19—旅途腳印》之“修女”。
[35] 指學院道友所學的《弟子規》小冊子,而不是這本《弟子規另解》。
[36] 《論語》雲:“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是,有人問孔子:“用恩德去酬報怨恨自己的人是否可行?”孔子說:“如果怨恨我的人,我用恩德去酬報他,那麼對我有恩德的人該如何酬報呢?因此,怨恨我的人,不如用正直的道理去開導他;對我有恩德的人,才能用恩德去報答他。”
[37] 《老子》雲:“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38] 沙門四法:別人打我時,我不還手;別人罵我時,我不還口;別人恨我時,我不恨他;別人說我過失時,我不說他的過失。
[39] 《格言寶藏論》雲:“主人經常愛護人,則彼易得自眷僕,如于蓮花盛開湖,水鴨亦會自然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