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08 21:19:43
學習次第 : 初階

弟子規另解 第十四課

前面也說過,講《弟子規》,我不是很內行,在你們面前,完全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但通過這樣的共同學習,也許會起到一些抛磚引玉的作用,所以每個人要認真對待。

有些知識份子始終有種毛病:對所學的知識,覺得字面上能劃下去,就無所不知了,甚至自以為是地認為:像《弟子規》這樣簡單的法,不用浪費時間去研究。這種邪分別念並不合理。尤其是現在有些大學生,學歷雖然高,但學問卻不高。為什麼呢?因為大學短短幾年教育,所學的內容畢竟有限,而且很多人在學校裏都是混時間,對於知識的鑽研,並沒有達到廢寢忘食、勤勤懇懇的地步。所以,許多人名義上是大學生,實際上學問不太夠。

因此,不管是有學問的人、沒有學問的人,對這樣傳統的教育,都要去思維,自己的理解要與這裏的講述互相對比。對我而言,始終願以恭敬的態度,虛心接受一切學問,並沒有因為自己是藏傳佛教的法師,就認為漢傳佛教的教言不必學習,或者自己是這個教派的法師,就認為其他教派的教言不必學習。藏地前輩大德講過:智慧越來越增上的時候,行為也會越來越恭敬,願意接受別人的知識。這一點很重要!

這次學習《弟子規》,許多人覺得有收穫,這是我比較欣慰的。原本我沒打算講《弟子規》,而是想講《君規教言論》等藏地的人規法。因為法王如意寶對人格教育特別重視,在我的印象中,基本每年都要講一些做人的道理。正因為如此,法王的很多弟子,不管在社會哪個地方、與什麼階層的人交往,都會受到一定讚歎。因此,我們也應先做好人,再做佛教徒,最後做開悟者。否則,你連小學都還沒有畢業,就想一步登天當博士,這有相當大的困難。

作為佛教徒,理應在做人的基礎上好好修行,然後利益眾生、弘揚佛法,而不要成天只是考慮自己:我老了以後怎麼辦?”“我生病了怎麼辦?”“萬一我失去了親人怎麼辦?這些杞人憂天的顧慮,只是浪費時間,沒有多大意義。即便你每天千思萬慮、苦心經營,也不一定會達成所願,畢竟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有時候相差很遠,內心特別嚮往的常事與願違。所以,我們今後唯一的希求目標,應該是先做個好人,然後再修學佛法、利益眾生。

現在所學的這部論典,表面上看來,字面意思很簡單,就算是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不但能背誦,而且還可以解釋。但有些更深層的涵義,即使是學識淵博的智者,恐怕也不能完全領悟,故希望大家切莫輕視。

惟德學 惟才藝

不如人 當自勵

如果道德、學問和才藝不如他人,就應該自我勉勵,努力趕上:他是人,我也是人,我倆同一時間學的,為什麼人家的品行那麼高尚、學習知識那麼快,而我這麼差勁?這方面一定要有競爭心。

我看過很多高僧大德的傳記,他們在求學過程中,顯現上對別人也有競爭心。當然,若是為了個人的利益,則沒必要有太多攀比,但如果在善法方面,還是應該互相競爭。比如考試一部論典,你們是在同一位上師面前聽的,假如別人成績特別好,那你為什麼不行?這個時候,就千萬不要修自他交換——高分給別人,我心甘情願得零分。(聽說附近一所小學,在全縣考試中,全校共30多人,其中19個得了零分。這樣的話,老師的營養應該不錯!)

因此,在學識上、德行上,不要毫不在意、喜歡修寬容心,而應讓善心善行日益增上。《大學》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說,大學[32]教人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大家都能去除染汙而自新,最終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不變。

世人皆稱許德才兼備,故一個人既要有德,也要有才,而這兩者之中,僅有才是不足夠的。現在有些讀過高等學校的人,拿一個文憑就沾沾自喜了,在別人面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但內在的德行很差勁。今天,我資助三年的一個大學生來了,他讀中央民院,每年放假都來取學費。可近幾年來,他很多行為讓我不滿意,而且一年比一年差。這次我實在忍不住了,狠狠說了他一頓,並告訴他:我給你的錢,感覺基本都浪費了,沒什麼意義。他趕緊回答:不會呀!我馬上就大學畢業了,今年准備考研究生,這個應該沒問題。確實,他人比較聰明,考試可以說輕而易舉。但我說:你讀研究生的話,我不想繼續資助,因為覺得有點不值。你的學費是每年8000元,若把這8000元給80個乞丐,每人可以分100元,這應該很有意義。但像你這樣缺乏德行的人,做人連基本的孝順都沒有,佛教信仰也越來越減弱,真是一年比一年讓人失望!後來,他用各種方式讓我生歡喜心,但我也清楚他在表演。或許我的判斷並不正確,但90%以上應該不會錯。

這幾年,我資助過不少學生,他們分別在不同的學校:西南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四川省藏校、拉薩的好幾所大學,以及漢地很多高校。然而,有些學校的教育,不說佛教的崇高精神,就連儒教中向善的德行都沒有,以致很多年輕人從那裏畢業之後,言行舉止、甚至眼神中浮現出來的,都是貪婪和狡詐。

所以,人光有學問並不夠,關鍵在於是否有德。對剛才那個大學生,我還說:智悲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德行都遠遠超過你。人若沒有德行,即使學得再好,最終也可能會培養成一個貪污分子,禍國殃民、貽害自他。所以,儘管我最初的發心是好的,但因為凡夫沒有他心通,即使做慈善事業,結果也不像想像得那樣美好。如今事已至此,想挽回也沒辦法了。但不管怎樣,做事遇到一兩件不成功的,也不應該就此停止,今後還是要繼續努力。

其實,一個人的德行,能從小養成是最好的。前兩天,有個8歲的小孩,把自己30元的零花錢供養給我,說是做智悲慈善基金。我問:“30元錢能做什麼?他說:很多小朋友沒有筆和紙,可以用這些錢幫助他們。他的話雖然很普通,但這種善心若能延續下去,那他長大之後,對社會、對人類乃至對所有眾生,肯定會有利益。

可現在的學校很缺乏這種理念,從一開始教給大家的,就是要為錢、為生活、為今生而奮鬥;到最後,以自私心、虛榮心、狡詐心學出來的,基本上都是騙人那一套。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若想出淤泥而不染,確實也比較困難,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儘量追求高尚的人格。

概而言之,自己的德行和才學不如他人時,包括出家人在內,都要自我督促、發奮圖強。有些人可能認為:哎喲,修行人比這些幹什麼呀?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在行持善法方面,每個人都應積極進取、不甘落後:別人得獎,我為什麼不能?別人學得好,我為什麼學不好?努力向上的精神不可缺少。古人是如此,現在有智慧的人也應這樣。所以,在德行與才學上自勉很重要。

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戚

品德、才學需要效法,可物質方面的享受,我們就要降低,不要攀比。即使自己生活比較貧寒,衣服、飲食、房屋、財富等不如別人,心裏也沒必要憂愁。

現在有些學校,該比的學問和品德,沒人競爭;而不該比的吃穿,人人都互相攀比。我雖沒上過大學,但在讀書時,學習氣氛也不太好,學生們天天比誰的衣服好看、誰的衣服高檔,誰吃的花樣多、誰吃得昂貴,似乎這些才是他們人生的主要目標。現在的社會更是如此:一頓飯動輒花費幾萬塊,一件名牌衣服甚至超過上百萬,這樣大家就覺得了不起。但這個臭皮囊吃得再好、穿得再貴,依然免不了生老病死,攀比這些完全是愚者之舉。

在晉朝,石崇曾與王愷(晉武帝的舅父)以奢靡相比:王愷飯後用糖水洗鍋,石崇便用蠟燭當柴燒;王愷做了四十裏的紫絲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裏的錦步障。晉武帝暗中説明王愷,賜了他一株珊瑚樹,高二尺許,世所罕見。王愷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揮起鐵如意,將珊瑚樹打得粉碎,然後一笑置之:別心疼,我賠你就是。便命左右取來六七株珊瑚樹,個個皆高三四尺,比王愷那株強多了。王愷撫然自失。

如今,攀比行為在偏僻地區的牧民、農民中也蔚然成風,比如在節日裏,他們會比身上的衣服如何高檔、裝飾品如何華貴……聽說在深圳、北京等大城市裏,比富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甚至有些行為特別過分、令人咋舌。

其實這些都非常不好。人活著的關鍵在於德行和學識,一個人只要品學兼優,生活再貧寒也不可恥。就像孔子的弟子顏回,他雖然家境貧窮,可卻安貧樂道、敏而好學,孔子教他一種道理,他馬上能觸類旁通、聞一知十,把孔子的思想發揚光大。孔子對他寄予厚望,但可惜他32歲就死了。對於顏回的德行,孔子曾讚歎道: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意思是,顏回吃飯時用一節竹筒當碗,喝水時直接用瓢盛水,住在極為簡陋的巷子裏,別人看他那麼貧窮,都替他憂愁,可他卻不改其樂,還是非常達觀。

佛教中有些高僧大德也是如此。例如,慧林禪師,一雙鞋子穿了二十年;通慧禪師,終年一衣一服,衣服補了再補,不論冬夏都穿同一套,不像現在人一樣,天天換來換去。

所以,在物欲橫流的當今時代,人們確實需要自我反省。尤其是學生,不要一味追求時尚、貪圖享樂,而應在智慧上、德行上進行比賽。在我們智悲學校,我就要求孩子不僅在學習上要互相競爭,德行上更要爭先恐後,誰的德行好,就給誰發獎,以此鼓勵他們對人格的重視。

在古代,人們講究八德——孝、悌、忠、信、禮、儀、廉、恥。這其中雖沒有佛教的甚深因果,也沒有深奧的空性意義,但做人的基本架構已全部具足了。所以,包括出家人在內,人人都應學習古代的優良傳統。要知道,這些知識是現在學不到的。我看過很多小學、中學的課本,裏面有些內容是在教孩子如何奢侈、如何享受,對人心不但無益,反而極為有害。也許是編者智慧有限,他自己喜歡什麼,就認為孩子將來也需要這些,卻不明白只有讓孩子從小學會吃苦耐勞、勤儉節約,才對他以後真正有幫助。

古人說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最初過節儉的生活,以後有條件了,奢侈起來很容易,像有些人,小時候生活貧困艱難,飽受了種種痛苦,現在長大後有錢了,怎麼享受也經得起;而從奢侈的生活步入儉樸,就相當困難了,有些人從小一直嬌生慣養,始終被視為小公主小王子,在呼風喚雨、一呼百應中成長,但後來自己突逢變故,一夜之間變得貧困潦倒、不名一文,需要為以後的生計而奔波時,他們往往極其脆弱,有的甚至會自殺。

當然,人生的無常變遷,很多人可能還沒感悟到。但我們作為出家人,即便遇到這些,對此也沒有那麼執著。就我而言,剛出家時算是一種苦行,生活雖然艱苦,可在上師座下聞思修的那段日子,至今仍然非常懷念。與那時候相比,現在儘管各方面條件好多了,但我還是嚮往過去的美好生活,並不留戀現在的地位、財富,更不會為它而患得患失、忐忑不安。所以,修行人對所帶來的苦樂,與世間人還是有點不同。

其實,一個人若受過良好的人格教育,對他一生都特別重要。當然,有了完善的人格後,還應讓他接受佛教的教育。雖說現在世間有各種宗教,大多都提倡博愛、平等、真誠等理念,可是單靠這些,解決生死大事有一定困難。所以,不要認為只學基督教、儒教就可以了,甚至有人出家以後,還認為它和佛教一樣,這完全是沒有深入聞思所致。因此,各大宗教哪個深、哪個淺,大家一定要搞明白。

總之,修行人也好,世間人也好,在生活上最好不要攀比,對房屋、衣服、飲食等,也不要特別耽執,唯一關心的應該是自己的德行和學識。以前愛因斯坦就是如此,有一次他被邀請去參加一個同學的生日宴會。因為他穿著與平時一樣,有同學嘲笑道:你父親的生意是不是很不順利?他坦率地說:父親的生意是有些不順利,但也不至於買不起一件衣服。另一位同學哈哈大笑說:既然買得起,何不買一件,打扮得更體面一點呢?愛因斯坦卻十分嚴肅地說:我認為作為青少年,不能只知向社會索取,而應該思考怎樣為社會做貢獻!一句話說得那些同學無言以對。

當然,佛教中更有令人感動的故事。尤其是很多高僧大德,從小以身作則,在利益眾生心念的推動下,默默無聞地無私奉獻,完全超越了世間很多名人。

所以,人活在世上,最有意義的就是無私奉獻、以不求回報的心態幫助眾生,這是大乘佛教的究竟宗旨,也是每個發了菩提心者的行為。然而這樣的發心與行為,要在人格的基礎上才可以建立,否則,你連個好人都做不了,還敢說大話利益天邊無際的眾生,恐怕是有點懸。

因此,在座的道友們,從現在開始,應在做人的基礎上,依靠善知識的教言及傳承上師不可思議的加持,默默發願:哪怕能對一個眾生有一點點利益,我也要盡心盡力去做。有了這樣的發心,做任何事必定會順利。因為一切失敗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只要去除了這種心態,以利他心做什麼都會成功;即使不成功,也絕不會有任何過錯。

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

倘若聽到別人說自己過失就生氣,聽到讚揚自己就歡喜,那永遠不會虛心改正錯誤,言行舉止也會越來越不如法,這樣一來,只會讓損友日益親近你,良師益友漸漸遠離你。

聞過怒,聞譽樂:佛經論典中常說,修行人要依止善知識和善友,遠離惡知識和惡友。當然要想依止善友,就一定要接受別人的批評。一般人都會聞過怒、聞譽樂,為了克服這種缺點,當我們受到讚揚時,應當捫心自問:我有沒有這種功德?而被指出過失時,也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的過錯。

如果你是獅子,別人罵你是狗,你不會真的變成狗,故不用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別人讚歎你是獅子,你也不會真的變成獅子,故不必為此而生喜。所以,別人的讚歎,不會讓你變好;別人的指責,也不會讓你變壞,這些沒什麼可執著的。如《竅訣寶藏論》雲:了知贊毀均為空穀聲。故我們應以這樣的心態,對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損友來,益友卻:世間上的朋友,分益友和損友兩種。按照《論語》的說法,損友有三種: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友便辟,指逢迎諂媚的朋友;友善柔,指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的朋友;友便佞,指善於花言巧語的朋友。益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友直,指正直的朋友,不會有狡詐心和欺騙行,讓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友諒,指誠實守信的朋友;友多聞,指廣聞博學的朋友。所以,擇友要從這些方面觀察。

一個人能不能交到好朋友,關鍵也在自己。如果別人指出你的過失,你不但不生氣,還願意認真改正,就能交到善友;否則,即便是真正的善友,也會逐漸遠離你。這裏有一則可靠的故事:孔子最初在魯國時,做過大司寇(攝行丞相事),雖然時間不久,只做了三個月,可是魯國大治。大治到什麼程度呢?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槍刀入庫,馬放南山。路上丟失的東西沒人去撿,晚上睡覺不需要關門;刀槍都收到倉庫裏了,戰馬也被趕到南山上喂草。(不像現在,天天做軍事演習,武器時刻瞄準某個國家,害怕敵人從這裏出來、從那裏出來。)舉國上下一幅太平景象。

孔子把魯國治理得這麼好,這讓齊國君王特別害怕。因為齊國跟魯國是鄰國,為阻止魯國繼續強大,以免把齊國給佔領了,他們想辦法破壞魯國的政治。

齊國想出什麼方法呢?就是訓練一班擅長歌舞的美女獻給魯國,其用意是想令魯國君王沉迷于聲色,不再治理國家。魯國君王一得到這些美女,果真什麼都不顧了,一天到晚欣賞歌舞、飲酒作樂,甚至三日不上朝,眾人進諫也不接納。

孔子一看這種情形,覺得魯國沒有可為了,就辭官不做,開始周遊列國,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發展他一生的抱負。

可見,縱然是大到一個國家,若有善友提出好的意見,君主也應虛心採納;假如不但不採納,反而還控制他、鎮壓他,這個國家肯定不會有發展前途。包括現在一些企業、團體,上者務必要接受下者的建議,倘若不接受任何監督批評,除非你是聖者,有了知一切的盡所有智,否則,這個整體將很難進步。

因此,當聽到別人揭露自己過失時,沒有必要暴跳如雷,而應像阿底峽尊者那樣,把這人當作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善知識。為什麼呢?因為誰也不願輕易得罪別人,如果不是出於好心,人家不可能指出你的過錯。其實他在說你某些行為不對時,心裏肯定也很疼,假如你冥頑不靈、頑固不化,不肯虛心接受並改正,正直的朋友就會慢慢遠離你。

當然,乍聽別人說自己缺點,誰的心裏都不舒服,但既然是為自己好,每個人就應該漸漸適應,並細心觀察:我到底有沒有這種過失?是別人冤枉我,還是我真的錯了?如果是我錯了,那就該勇於改正。像阿底峽尊者那樣的大聖者,尚且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何況是我這樣地地道道的凡夫人了?

其實凡夫人的毛病特別多,只不過自己認識不到罷了。今天我就跟那個大學生說:你以為自己了不起,但實際上,像你這樣的大學生多得不得了,你連一個小螞蟻都不如,有什麼可得意的!其實,他也沒做什麼錯事,可能是我的眼睛有問題還是什麼,他一進來,我心裏就不舒服,所以給他說了很多很多。我自問倒沒有噁心,但願那些話對他能起作用,可現在很多人素質比較差,也不知道他有沒有接受的能力。噶當派的高僧大德,在聽到別人說自己過失時,會非常歡喜、非常感激。可作為一個普通人,對此還是很難以接受。這一點,我們平時也應多觀察自己。

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

聽到有人讚美自己,理應心懷恐懼之感,唯恐自己生起驕慢。聽到有人講自己缺點,應當生大歡喜心,因為這有利於進步。若能做到這樣,正直的朋友會漸漸親近你。

別人讚歎你的時候,你儘量不要陶醉其中、特別快樂:是是是,我就是這樣了不起!有些高僧大德特別謙遜,有人一讚歎他,他馬上想辦法轉移話題。可現在有些人不是這樣,不等別人讚歎,自己就到處宣揚我有神通神變,知道你們想什麼我在這個世間上如何成功”……麥彭仁波切曾言:自己於己作讚歎,縱是帝釋亦不佳。所以,如果拼命讚歎自己,別人就會覺得你有問題。

當然,上師如意寶講過:有些高僧大德為了攝受他眾,或者,有些菩薩為了顯示自身威力,在大眾中顯露一些不共的功德,這也是有必要的,是攝受眾生的善巧方便。除此之外,作為一般人,沒有必要自我宣揚,一旦聽到別人的讚美,也要注意把持自己。

唐朝有一位大臣叫宋璟,以剛正不阿著稱。一天,有人推薦給他一篇文章,並說:寫文章的人很有才學。宋璟是個愛才之人,馬上就讀起這篇文章來。文章真是不錯,他邊讀邊讚歎。可是讀著讀著,他的眉頭皺了起來——原來這人為了巴結他,在文章中對他大加吹捧,這讓他很生氣。後來,宋璟對送文章的人說:這個人的文章不錯,但品行不端,不能啟用。(現在社會上也有這種現象,有些人對領導特別會巴結、吹捧,這樣的人很難有令人信服的人格。)

所以,學了這樣的人規法後,當別人讚歎你時,你應覺得誠惶誠恐;當別人說你過失時,你要以歡喜心來接受。若能如此,智者漸漸會認可你,善友也會漸漸親近你。

其實,一個人文憑不重要,人格卻很重要。人格好的人,不管到哪個團體,用不了一個月,大家都會接受你;而人格不好的人,縱然你學歷再高,一段時間以後,也不會有人願意理你。究其原因,誠如古人所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智者會與智者聚在一起,愚者也會和愚者聚在一起。《易經》亦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樣的聲音能產生共鳴,同樣的氣味會相互融合。所以,志趣、意見相同的人,自然而然會合在一起,這是一種規律。出家團體中也是如此:愛聞思、愛守戒、愛修行、愛利益眾生的人,往往有共同語言,經常集聚在一起;而喜歡說是非、不好好聞思修行、天天懈怠的,也能看到他們成天呆在一起。

綜上所述,大家平時要學會觀察自己,對一切贊毀泰然處之。薩迦班智達說過:不因贊稱而高興,不因辱駡而憂傷,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不要因他人的讚揚而高興,也不要因他人的辱駡而憂傷,要善於把持自己的功德,這就是正士的法相。寂天菩薩也說:若有人毀我,讚譽何足喜?若有人贊我,譏毀何足憂?假如有人詆毀我,那再多的讚美有什麼可高興的?假如有人讚歎我,那個別人的詆毀有什麼可憂愁的?因此,我們聽到讚歎或詆毀,心不必變來變去。

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做任何事情的過程中,無心犯下的過失,稱為錯誤;故意去做的壞事,稱為罪惡。

有些人不是存心為之,只因自己智慧不夠、為人處世的方法欠妥,以致所做的事情不圓滿,這種情況叫做,而不叫。前兩天有個道友說: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因為我智慧不夠,再加上能力太差了,您可不可以原諒我?能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她確實心也很好,只不過正如她所說——智慧不夠,所以只是個錯誤,當然可以原諒。但如果是明知故犯、故意去做,那就是罪惡了。

有些人心真的很壞,明明知道不對,卻還非要去做,這按照佛經的觀點,過失相當大。古人也說: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無量。因此,存有善心去做善事,功德可謂無量;而存有噁心去做壞事,過失同樣不可小覷。

從這個道理來看,有些人講經說法時,若非存心講錯,只是有時理解有誤,過失應該不大;但若明明不懂,還望文生義地隨便解釋,那就不一樣了。聽說北京有居士問一位法師:《普賢行願品》裏二乘有學及無學是什麼意思?法師不懂裝懂地說:“‘有學是有學問的讀書人,無學是沒學問的文盲。我們要隨喜讀書人和文盲的一切功德。這樣回答差太遠了!有學無學,其實分別指有學道、無學道。所以,在傳講佛法時,沒有依據千萬不要亂講,現在有些法師、居士總是我覺得如何如何,這樣傳法還是很可怕的。

以前百丈禪師有一天給大眾傳法。傳法圓滿後,大眾皆已退去,獨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百丈禪師問:前面站立的是什麼人?

老者答道:我不是人,是一隻野狐。過去古佛時,曾在此百丈山修行,後因一位學僧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嗎?我回答:不落因果!因答錯一語,我五百世墮在狐身。今請禪師代我回答,希望以此擺脫野狐之身!

百丈禪師聽後,慈悲地說:請問!

老者合掌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嗎?

百丈禪師答言:不昧因果!(即因果歷歷不爽、絲毫不虛。)

老者言下大悟,作禮告辭。第二天,百丈禪師帶僧眾到後山岩洞內,以杖挑出一野狐死屍,禪師囑咐依亡僧之禮火葬。

可見,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別。因果是絕對不虛的,故為他人講法者,萬萬不可胡亂指點!

過能改 歸於無

倘掩飾 增一辜

過能改,歸於無:任何錯誤,只要知錯能改,錯誤會越來越少,逐漸就沒有了。

常言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不犯錯是不可能的,但錯了以後,要勇於面對並及時改正,要求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如此一來,過失就會漸漸歸於無有。佛經中說:過失沒有功德,但能懺悔清淨是它的功德。所以,有了過失就需要懺悔。古人亦雲: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倘掩飾,增一辜:相反,如果有過錯卻故意掩飾、文過飾非,這樣只會讓自己又增加一條罪惡——欺騙隱瞞。

犯錯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但能正視它、改正它,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孔子曾讚歎顏回:不遷怒,不二過。顏回每次犯錯,都會深刻反省並立即改正,同樣的錯誤絕不犯第二次。有些道友也想如此,犯了一次錯誤,就在我面前信誓旦旦:請再給我一次機會。您看著吧,第二次再犯,我不是人!但沒過多久,他又犯了。這時問他:你還記得原來的話嗎?他歪著頭想想:……可不可以再給一次機會?

一次次地犯錯固然不好,但掩飾錯誤更不應理。古人雲:小人之過也必文。”“就是掩蓋,即小人對於自己所犯下的錯誤,總是千方百計找各種理由加以掩蓋。其實做人應該光明磊落,如果自己真的錯了,就應該不覆不藏,把過失全部說出來,之後改過自新、重新做人。這一點,與佛教中的懺悔是完全相通的。

當然,我們畢竟是凡夫人,犯錯也是在所難免的。學院工程隊有個包工頭,他已經寫過四次檢討了,每次犯錯都發誓:如果有下一次,我就不呆在這個工程隊裏!我們看他可憐,就讓他寫一個檢討,以示懲罰。可他後來又屢屢再犯,累計到現在已有四次了。所以,凡夫人常常都會犯錯,但若能知道自己不對,也是智者的一種行為。

倘若一個人知錯能改,讓自己總處於善心的狀態中,這對身體也很有益。日本有位博士叫江本勝,他自1994年起,以高速攝影技術來觀察水的結晶。結果研究發現:善良、感謝、神聖等美好訊息,會讓水結晶呈現美麗的圖案;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訊息,會讓水結晶出現離散醜陋的形狀。其實,我們人體的組織結構中,大部分都是水,若能時時改過自新,讓自己處在快樂和歡喜之中,身體自然會長壽延年。不過,我們佛教徒倒不需要這些試驗,只要安住於禪定或無我空性的境界中,身體自然健康無病。歷來很多法師為什麼那麼長壽?原因除了長年茹素以外,實際上還有禪定食的滋養。

因此,依靠大乘無我修法,斷除對世間的一切耽著,讓心處在快樂之中,這對修行人來講很有必要。你如果從修行中沒有獲得滿足,卻妄圖從追求物質中尋找快樂,那麼即使一個人擁有全世界的財富,家產超過李嘉誠、比爾·蓋茨,卻仍然會欲壑難平,在欲求不滿的心態中痛苦萬分。所以,人不管在什麼情況下,要有一種滿足感,尤其是修行人,應當追求的是修行之樂。


第十四課思考題

59
、修行、開悟、做人,這三者的次第應該是怎樣的?這有什麼必要?你是如何做的?

60、我們在哪些方面應互相攀比?哪些方面不能互相攀比?自己有些地方不如別人時,應該怎麼辦?古人是怎麼做的?

61、什麼是損友?什麼是益友?怎樣才能讓損友日益遠離、益友漸漸親近?你對此有何體會?

62、過錯和罪惡怎麼區別?在講經說法時,如果講錯了,過失是否比較大?為什麼?

63、對待自己所犯下的錯誤,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這樣做有哪些好處?


[32] 大學:字,古讀“tài”音。大學,即是治國安邦的大學問。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