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08 21:21:36
學習次第 : 初階

弟子規另解 第十三課

下面繼續學習《弟子規》中的

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

別人拜託的事情如果不妥當、不適宜,千萬不可草率地承諾,若未經觀察就隨便答應下來,到時候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別人有求于自己時,作為智者,首先會慎重思考,如果有意義,就會承諾下來;如果覺得不妥,就不會答應,因為一旦答應了便要做到。而愚者與之不同,做任何事之前不會觀察,別人拜託什麼馬上答應,但這種輕諾往往不可靠。《老子》雲: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輕易許諾必定很少守信用,常把事情看得太簡單,做起來必定有很多困難。

真正講信用的人,做事從不輕易承諾,而一旦他承諾了,至死也不會改變。華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講三種不該之事時,就說過:承諾不該有變動,行事不該有表裏。這一點從佛教歷史中也看得出來,不說遠的,文革期間許多大德遇到再大的違緣,對自己在上師三寶前發過的誓言,比如要受戒或出家,從來也沒有違背過絲毫,很多人甚至為此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在別人面前所承諾的一切,壞劫也不會改變。

漢地有句成語叫一諾千金,這出自於《史記》的一個典故:秦末時楚國有個叫季布的人,他非常重視承諾,只要是答應過的事,無論有多大困難,他都會設法辦到。所以當時楚國人有句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獲得黃金一千兩,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承諾。

我平時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就發現有些人不容易輕諾。今天我和一個道友在某件事上,扯了很長時間。他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雖說有點固執己見,但有個好處是,他不像牆頭蘆葦一樣,隨著別人的言辭而改變。這樣的人從某方面來說,做事情很講信用,只要是承諾了,就不會輕易變動。

上節課也講過,我在建學校時,一個老闆聽說我有資金缺口,便自告奮勇地說:雖然我給某某大德已承諾了100萬,說要幫他修一個建築,但他建得好像不成功。乾脆我說個妄語,把錢轉到您這邊建學校吧!當時我如果讚歎他兩句,他肯定會給我。但我說:既然你給別人承諾了,就不要改變。這個資金缺口,我慢慢再想辦法。雖然他對我有信心,但從人格而言,這樣做不太合理。

因此,我們做任何事情,事先一定要頭腦清醒,運用智慧詳細觀察,一旦已經承諾了,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能放棄。《量理寶藏論》雲:先許後察愚者舉,先察後許智者軌。先承諾再觀察,是愚者的舉動;先觀察再承諾,則是智者的行為。現在有些人做事,先答應別人了,後來覺得有點不妥,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結果左右為難。前段時間,我就遇到一個人,他曾經承諾幫助某人,並在眾人面前簽了協議,後來他發現那人有問題,就用各種語氣試圖改變,最後弄得自己狼狽不堪。許多人往往都是這樣,與別人特別密切時,就盲目答應很多事,一旦彼此發生了不愉快,又拼命地想毀約,那時候的處境特別尷尬。

所以,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學習這些道理非常有必要。有些人認為:我是學大乘佛法、學密宗的,這些孔孟思想與我不相應。其實不會不相應。如果不懂這些規矩,你在弘揚佛法或自己修行的過程中,可能會處理不好很多事情,給自己帶來不少麻煩。上師如意寶為主的許多高僧大德,為什麼在證悟不可言說境界的同時,又能在世間上享有如此聲望,弘法利生事業如此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懂得世間待人接物的道理。否則,假如自己的行為特立獨行,不相應于人群,那不但不能利益眾生,反而還會招來諸多非議。

明白這個道理後,對別人不管什麼態度,承諾過的事情都不能改變。否則,關係好的時候,什麼都答應,過段時間兩人鬧僵了,以前說的都不算數了,這就不好。弘一大師很喜歡一句格言: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也就是說,極度歡喜的時候,不要許諾給別人東西;極度憤怒的時候,不要回復別人的書信。為什麼呢?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歡喜時說的話語,多數難以信賴,容易失信於人。就像有些居士,第一次見到上師喜出望外、欣喜若狂,把身口意、房子什麼都供養了,但沒過多久,跟上師的關係就像秋天的大地一樣越來越硬,最後甚至變成了冰天雪地,永遠無法扭轉。這時候,他對上師不但不恭敬,反而用各種語言加以譭謗、挖苦,而人在憤怒時的語言,又往往有失體統,這是沒有必要的。所以,有智慧的人做事,不會因情緒而輕諾,最後導致失信失體。我們修行人更應如此,切切要明辨是非,不可輕易許諾,否則招惹許多是非後,最終也會影響自己的道心。

對於這些教言,大家務必要銘刻於心,常常以此觀察自己。當然,該承諾的事情,也沒必要忐忑不安、患得患失,時時處於顧慮之中。而不該承諾的事情,事先一定要再三觀察,不要馬上答應下來,否則,到時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遺憾的是,現在很多人不懂這些世間法,無論經商務農,還是與人交往,因缺乏這些取捨的知識,以至於經常後悔、苦惱,但說出去的話又收不回來。常言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藏地也有句諺語說:口水吐到了地上,若要再撿起來,在別人前不莊嚴。所以,凡事在決定之前要擦亮慧眼,反復觀察做這件事有利還是無利。一旦已經答應別人了,那就必須要兌現。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與人交談的過程中,吐字應清晰、鄭重、舒緩,語速不要太快,有些人說話特別急躁,如同答錄機按了快進鍵一樣,內容一下子就過了,像我這樣遲鈍的人,根本反應不過來;但也不能含含糊糊、表達不清,自己說了半天,別人一句也沒聽懂。

語言是與人溝通的工具,應該將自己所想的表達出來。有些人溝通能力特別差,心裏明明有一大堆問題,卻像伏藏品一樣埋起來,只有透過眼神和表情感覺到他可能有心事,但卻始終挖掘不出來。這種表達極為困難的人,按照藏地的說法是,就像嘴裏含了塊大石頭。這種習氣可能是先天的,因前世造了譭謗等口業,即生中再怎麼訓練,也沒辦法;但也可能是後天的,因從小沒有培養過,長大後溝通能力特別差。尤其是一些女眾,在眾人面前不敢說話,也不善於表達自己,很多事情都藏在心裏,這樣就不好。

不管是佛教徒還是世間人,該說的話應該表達清楚,沒有必要恐懼、猶豫。西晉有個人叫裴秀,從小就知道勤奮學習,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他出生於官宦世家,家中常有客人來訪。每次家中宴請客人,母親有意讓他去端飯送菜,服侍客人。裴秀也特別珍惜這個機會,在接待過程中,總是言語虔誠、彬彬有禮。客人見他如此虛心懂禮、談吐優雅,都很喜歡他,所以他的名聲很快就傳開了。

其實作為一個人,尤其是出家法師,溝通能力一定要具足,否則,遇到在家人的時候,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可能把握不好。有些居士表達能力很不錯,不管講佛法還是世間法,說話非常簡明扼要,既不會囉裏囉唆,兩三個小時一直誇誇其談,也不是一句話都不講,只是,好像說的全是嗡啊吽

前段時間,我因為建學校的緣故,要跟宗教部門一些領導打交道。有次一起吃飯時,我左邊一個領導,右邊一個領導,這兩個人的差別很大:一個不愛吱聲,吃了四十多分鐘的飯,除非別人跟他說話,他就嗯、嗯點個頭,此外一句話也沒有;另一個領導正好相反,一會兒講這個、一會兒講那個,從始至終一直滔滔不絕。一頓飯下來,我這邊聲音太多了,那邊聲音太少了,耳朵好像特別不平衡。

總之,我們不管是聞思修行,還是度化眾生,語言的技巧一定要掌握。麥彭仁波切在《君規教言論·觀察語言》中講過,該說的應該說,不該說的不要說,必須學會應機施教。佛陀在世時座下有十大弟子,其中富樓那尊者是說法第一,對不同的人觀機說法,就是他的長項。

他見到醫生的時候,會說:醫生可以醫治身體的病痛,但心裏的貪嗔癡大病,你們有辦法醫治嗎?

醫生回答:我沒有辦法,您有嗎?

他就以善巧的語言說:有!佛陀的教法如同甘露法水,可洗清眾生心垢,戒定慧三學如靈丹妙藥,可以醫好貪嗔癡的心病。

見到官吏的時候,他會問:你們做官的人,可以治犯罪的人,但有辦法讓人不犯罪嗎?

官吏回答:雖然有國法,但國法也不能使人不犯罪。

他便進一步引導:除國法以外,你們和一切人民,都應該奉行佛法。若能信受奉行五戒十善的道理、因果輪回的法則,這個世界的人就不會犯罪。

遇到田裏工作的農夫,他會說:你們耕水田、種糧食,只能資養色身,我教你們耕福田、養慧命的方法好嗎?

農夫問:耕福田、養慧命是用什麼方法?

他諄諄善誘道:信仰佛教,奉事三寶,對沙門要恭敬,對病人要看護,對慈善公益要熱心,對雙親要孝順,對鄉鄰要隱惡揚善,不要亂殺生靈,這都是耕種福田最好的方法。

諸如此類,他總是在不同眾生面前,根據他們的根基與意樂,宣講讓人能接受的道理。

我們雖不能像尊者那樣,直接教化那麼多眾生,但應病予藥觀機逗教還是要學。比如我前面坐個醫生,如果一直給他講天文學,他根本不想聽;或者,對一個特別愚笨的人,我拼命地講因明推理,他也聽不進去。所以,說話一定要掌握技巧,這也是度化眾生的方便。佛經和戒律中經常強調要觀察語言,如果不該說的說得特別多,該說的卻沒有說,所說又與眾生根基不符,那你說得再多也沒有用。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閑管

平時不要說長道短、說是道非,儘量不要講別人的過失。與自己無關的事,也不要主動參與,以免惹禍上身。

現在有些人不好好修行,本來應該多念佛、多看書、多參加辯論講考,交流一些有意義的話題,但他們因為聞思不夠,開口閉口全是東家長、西家短,喜歡講人我是非。這種行為特別不好,尤其當對方是嚴厲對境時,你肆無忌憚的一番言論,可能要用今生來世來補償。

憨山大師在《醒世歌》中說: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確實,沒完沒了地講一些是非長短,只有過患,沒有絲毫意義。但有些人就愛聽這些、說這些,然而,你不是管家或負責人的話,談論這些也沒有必要。像有些發心人員,只要把份內工作做好就可以,與你毫不相關的別人過錯,最好不要議論。《弟子規》後面也教誡道: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別人有什麼過錯,不要隨便揭露;別人有什麼隱私,也不要說出去,因為這與你沒有關係。孔子講過: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在什麼位置上,做好本分的事即可,不要越俎代庖,去管你不該管的事情。

有些人一遇到正事,如技術或工作的問題,就一言不發,不願意參與;而聽到別人在講是非,馬上就湊過去:你們在說誰呀……真的?等等,我先喝口茶,一起說好不好?太開心了,我也覺得他有問題!你今天倒是開心了,但過段時間這些謠言傳出去,別人來追究源頭時,大家互相推卸責任,那就不莊嚴了。所以,明知不對,少說為佳,自己聽到是非時,最好不要插言附和,還是少說為妙。

當然,不關己,莫閑管這句話,也不能理解得太片面。有些人覺得只要和自己無關,就不要多管閒事,這也不對。我個人認為,在過失方面,與己無關的就不要去管;但在利益眾生方面,即使與己無關,還是應該去關心。

1964年,美國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殺人案:當時38人目睹了一女子被陌生人刺殺,但在持續半小時、來回三次的刺殺過程中,竟無一人救助或報警。他們見死不救的這種行為,正是不關己,莫閑管的真實寫照,這一思想與凡夫的自私心理十分相應,既然人人都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理念,又怎麼會去見義勇為呢?

我還看過四川的一則新聞:一個中年婦女同一個男子走到江邊時,聽見有人落水喊救命。男子準備去救人,而這個婦女說:少管閒事,我們走路要緊,過一會他會自己浮起來。結果,淹死的正是她的親生女兒。

如今世態炎涼,人人都只顧著自己,誰也不願多管閒事,就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煩。常看到有新聞中報導:某某小孩不慎墜樓,剛開始還沒有死,但附近的路人從他身邊經過時,一個個視而不見,誰也不把他送醫院,最後一個小生命就這樣斷送了;某某老人在街上犯了心臟病,輾轉痛苦了很長時間,若有好心人送他去醫院,肯定有存活的機會,可是在不要管閒事的理念下,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

所以,假如片面地理解不關己,莫閑管,就會讓人心變得越來越冷漠。作為大乘修行人,從菩提心的角度而言,只要對眾生有利,就算跟自己沒關係,也要盡力去幫助,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孟子曾說: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天下的興盛和衰亡,每個人都責無旁貸,並不是與己無關就不必去管了。因此,看到那些素不相識的可憐人,乃至正在遭受苦難的旁生,我們都要去關心,這就是佛教更為超勝的地方。

儒家思想在漢地源遠流長,歷來為統治階級所重視,其實最早源于董仲舒的建議。董仲舒是西漢人,早期並不出名,為了能夠潛心學習,他整天鑽在書房裏,什麼事情都不過問,吃的、穿的也不像別人那麼講究。據說,他書房旁邊有一個花園,由於讀書特別用功,他三年中沒進花園觀賞一眼,所以被稱為三年不窺園。他經過不懈的努力,成為當時著名的思想家。後來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他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所採納,以此結束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使儒學開始成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並延續至今。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儒家思想被視為封建殘餘推翻了以後,到目前為止,這種傳統文化仍一蹶不振,想恢復過來相當困難。

當然不可否認,儒家思想有許多可取之處,如對父母的孝順、對兄弟的友愛,都值得現代人學習。但有些思想,像不關己,莫閑管,因為被過分強調了,也就使得他們在言行舉止上過於重視自己,與佛教《大智度論》中所說的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的理念無法相提並論。

總之,不多管閒事要從兩方面來理解:在講過失方面,與自己無關的不要參與,不然就會攪到裏面去,最後成了是非專家;而在利他方面,我們也不要因為這個教言,就喪失了珍貴的菩提心。

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看到別人好的一面,應反觀自己能不能做到,儘量要向他看齊,而不要生嫉妒心。即使不能一下子達到對方的境界,也要慢慢地學習,希望總有一天能到他那樣的水準。

我們作為佛教徒,看到別人做善事,要發自內心地隨喜。為什麼呢?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做善事的人相當少,即使有,也多是為了自己,無條件地利益眾生並不常見,甚至不到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即便是現在的出家人,人數雖然不少,但有利他心的並不多。所以,能行持善法的人不簡單,《無量壽經》中雲: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做了善事以後,果報肯定是從快樂前往快樂、從光明趣入光明。所以我們應該值得隨喜。

有人或許問:犯了重罪的人,公安局會抓他判刑,關到監獄裏去。但因果細微難測,世間又有這麼多人,有做善事的,也有做壞事的,那誰來安排他們的果報呢?

對此我們可以回答:佛教中不承認造物主,善惡果報的成熟都靠業力。有些外道的觀點也承許因果,但同時認為有個造物主,由他來控制一切,其實並非如此。每個人所造的善或惡,相當於完好無損的種子,一旦播種在良田裏,因緣聚合時,青稞的種子定生青稞,大麥的種子定生大麥,絕對不可能錯亂,而並不需要一個人來操縱。

世間上的每個眾生,日日夜夜都希求安樂,但他們如果不行持善法,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反之,只要能夠儘量行善,百分之百會得到安樂。這種信念,我們佛教徒一定要有。雖然沒人為你一一安排,但你造了什麼樣的業,就會在阿賴耶上播下什麼種子。如果是善法種子,除非嗔恨心的火可以毀壞;如果是惡法種子,除非菩提心的火可以摧毀,此外只要因緣聚合,善惡種子就會發芽、結果,產生相應的快樂或痛苦。

因此,我們見別人行持善法,應從心坎深處隨喜。尤其是有些高僧大德,哪怕一天中所做的利生事業,我們凡夫人用好幾世也不一定趕得上。像法王如意寶,號召大家用轉經輪、放生等,這一次的善根就無法想像,凡夫人多生累劫都望塵莫及。對這樣的境界,我們要有嚮往之心,《史記》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崇高的道德、光明正大的行為,儘管我們還不能達到,但對此理應深深嚮往。

這次學了《弟子規》後,有意義的教言要記在心中,並反復觀察,這樣會讓你一輩子受益匪淺,甚至能改變自己的一生。三國時期有個人叫鄧艾,他早年喪父,家境貧寒,小時候為別人放牛。12歲隨母遷居時,見到一塊碑文上寫著文為世范、行為士則,意即文章堪為世間的典範,行為堪當讀書人的榜樣。他便以此來要求自己,一生中把這兩句話當座右銘,後來終成為一代名將。

可見,有意義的話就算只有一句,也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並為來世打下良好的開端。前段時間,我遇到了一些佛教徒,他們問:您可否介紹一部讓我們一輩子行持的論典?我說:對我個人而言,收穫最大、內容最殊勝的,就是《大圓滿前行》。如果你們真想改變一生,那我只推薦這本書。因此,有價值的經論或教言,足以讓一個人終生受益。

如今大家有了這麼好的因緣,應該向看,不要向看,比如一個人正在做善事,或者在學修加行,那麼我們要向他看齊。記得我上小學時有位老師,他每次給我們集合時,都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稍息,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同樣,我們也要向善法看齊,這即是所謂的見賢思齊。千萬不能別人修加行,你不但不修,反而搞各種破壞:算了算了,這樣修沒有用,安住在自然光明中就可以。以這種謬論誤導別人,斷送相當一部分人的慧命,是相當可怕的!

因此,大家在行持善法時,首先要用智慧進行觀察:這樣做,對自他的解脫是否有利?所學的這些,是不是前輩大德的理論?答案若是肯定的,那就應該精進行持,不要隨他人的話語而改變。這一點至關重要!

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看到別人身上的過失,不要去學習,也不要去貶低,而應借此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的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然現在的人不是這樣,看到一些新聞中有人做壞事,自己拼命去效仿,所以當前的電影、電視等媒體,對人們的心理有很多負面影響。

世間上肯定有好人,也有壞人。如果我們有智慧,看到好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到壞人則應反省自己。孔子雲: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佛經中也說: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一個人做了壞事以後,定會從痛苦前往痛苦、從黑暗趣入黑暗。因此,見人行惡,我們千萬不要學,而應以此審視:我平時的所作所為是不是為了利益眾生?

古人很喜歡觀察自己,曾子雲: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有沒有盡心竭力?跟朋友交往有沒有誠實守信?老師傳授的學業有沒有用心溫習?自省,用大乘教義來解釋,就是《入行論》中的以正知正念觀察自己:我到底在做什麼?在想什麼?……可惜世間人不懂這些,自己在做什麼根本不知道。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要約束自己的言行,時常反觀內心。如果見自己有不對的地方,就馬上改掉,不要讓它延續下去;如果見別人有不對的地方,則應暗自警醒自己,千萬不要跟他學,更不能與之同流合污。

在歷史上,唐太宗就以人為鏡常觀察自己,真正做到了勇於改過、從善如流。他有個大臣叫魏征,總冒天下之大不韙,直言不諱地進諫,讓唐太宗改正不足之處。後來魏征死了,唐太宗惋惜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而今魏征不在了,朕就少了一面鏡子。(在古代,都是用銅做的鏡子,可銅鏡照出來的人會不會很難看?藏地有種說法是:水中映出的人影,不如本來面目好看;上方鏡子照出的樣子,會比自己本身漂亮。但不知道銅鏡照人是什麼樣子?)所以,身體的儀錶妝容,可以用鏡子來觀察;而自己的心態行為,就要靠別人來監督,或靠自心來反觀,一旦發現了錯誤,就要立即改正。

這些古人的教誡,對現代人其實很適用。然遺憾的是,現在這個社會,很少有人觀察自己,即便別人好心指出他的過錯,他不但不接受,反而還非常生氣。但無論如何,我們作為修行人,一定要樂於接受別人的批評和指正,同時也要經常祈禱上師三寶,讓自己能好好觀察自己,將一切行為轉變為利他之舉。我始終認為,對修行人而言,唯一的目標就是弘揚佛法和利益眾生。所以,每個人要下這樣的決心: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佛法、為眾生而付出一切!



 
第十三課思考題

55
、別人拜託自己事情時,為何不能輕易承諾?你是輕諾寡信之人嗎?你怎麼理解先許後察愚者舉,先察後許智者軌這句話?

56、與人交談時,語速為什麼不能急躁,也不能含糊?你的語言習慣如何?講這個頌詞時,為什麼會提到應機施教

57、如果有人在說長道短、講別人的是非,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辦?不關己,莫閑管,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你對此怎麼認為?

58、我們平時見賢應該怎樣?見不賢又該如何?古人每日怎樣三省其身?你平常又是如何觀察自己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