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5 19:10:31
學習次第 : 進階

因果論種善因得善果 (第二十講)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錄影室

諸位同修,今天有一位同修提出一個問題,說佛門四眾弟子,尤其是出家眾,怎樣正確認識孝道,如何去力行?

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不但是修行證果的重要問題,也是世間做人的根本問題。我們利用這個時間來做一個簡單的討論。首先我們從這一個字下手,這個字,上面是一個字,下面是個字,這兩字合起來,讓我們去體會其中的道理。這在中國古代製作文字的原則裏面,稱之為會意。中國文字的製作有六個原則,這是其中的一個。讓我們看到這個文字,文字就是符號;看到這個符號,體會裏面的意義。父子,一般人認為這是兩代,上一代跟下一代。在孝道裏面,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不是二,一體這就是孝的意思。如果上一代跟下一代分了家,這個孝就沒有了,就不孝了。從這個意思再去引伸,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個生命體,是一個真正的生命體,就是佛法裏面所講的佛性。大乘經上佛說得很多,佛性無始無終,無內無外,就空間上講,沒有內外;就時間上講,無有始終。這才是自己真正生命的本體。禪宗裏面所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說這樁事情。這樁事情在中國文字裏面,這個孝字將它圓圓滿滿的表達出來。由此可知,孝道實實在在是博大精深,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的。

《華嚴經》上所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是孝道的圓滿。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無條件普度法界一切眾生,這是孝道的實踐。為什麼?因為它同一體,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體,所以你能夠認識孝道,等於說你能夠認識自性。認識之後,我們從那裏做起?如果說從那裏做起,這個話太難講了。為什麼呢?盡虛空、遍法界,過去、未來是一個整體,你說你要從那裏做起?正如同一個圓一樣,圓沒有始終,沒有說從那裏開始,沒有說從那裏終止。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如果與孝的精神理念相應了,這就是世間孝道,這就是力行孝道。

但是芸芸眾生無始以來,就迷失了自性;換句話說,迷失了孝道。佛菩薩以種種善巧方便,教導眾生。迷了以後,理性失掉了,也就是佛法上說,將般若智慧變成情識。迷的時候,就把般若智慧轉變成情識;覺悟之後,就把情識又恢復成般若智慧。般若跟煩惱,轉變就是迷悟。凡夫迷得太久了,情執太深,所以世尊教他修孝道,從那裏修起?從孝養父母。這個對於凡夫來講,可以接受,而且都認為這是天經地義,這是正確的。

怎樣孝養父母呢?父母的衣食起居,一定要細心去照顧,粗心大意就不孝,一定要瞭解父母生活的習慣、愛好,以及身體健康的狀況,你才能照顧的周到。換句話說,他的身體需要那些養分,需要多少分量,在生活上、起居上妥善的照顧,養父母之身,使父母的身體健康長壽。這就算是盡了孝道嗎?沒有!如何才能盡孝?人有這個身體之外,還有情緒、還有愛好,父母所喜歡的、所厭惡的是什麼,你要懂得,你才能培養父母的歡心。大乘經中佛常常教人,常生歡喜心,遠離一切憂愁煩惱。他歡喜的是什麼?他憂慮的是什麼?他歡喜的,兒女、兒孫孝順,兒孫和睦他歡喜。兄弟姐妹能夠互相合作,共同的創業,共同的守成,同一條心,這個父母歡喜。

由此可知,如果兄弟不合,父母憂慮,令父母憂慮的,不孝!兄弟姐妹之間要和睦,這是盡孝。兄弟姐妹是一家人,這裏面還有外來的,參與你這個家庭的,兒媳是外來的,女婿是外來的。這不是從小在一起長大的,有很多生活理念,跟我們一家人不相同的。如果妯娌、女婿當中不合,父母也擔憂。他擔憂、牽腸掛肚的事情可多了,你能不能體會到?如何能將外來參與這個家庭的,那也算是一家人,能夠建立共識,也能夠和睦相處,互相合作,那你父母就歡喜了。這還不能算是圓滿的盡孝。這個事,事情之多,敍說不盡,諸位要從這當中去體會。聞一知十,你才能悟入這個道理。

譬如我們在小時候,讀書不用功,父母操心;品性不好,父母操心;對老師不恭敬,對同學不友愛,都是令父母操心、擔憂的。不肯認真學習,都是令父母傷心的。這是求學的階段,你要是真正孝順父母,能令父母生歡喜心,你一定是認真努力,尊師重道,友愛同學,發奮讀書,這是盡孝。為什麼這樣拼命用功讀書,盡孝道!換句話說,孝道在推動你。學業完成了,踏進社會,在社會上必定有領導、有被領導的,你初學一定是被領導。對於領導你的上司、長官,你要服從,你要尊敬。對你的長官、上司不尊敬、不服從,你的父母又擔憂。同事當中要互相配合、互相合作,對待你管轄的部屬,你對他們要有仁慈的心。五倫十義裏講的,我們對領導人要忠心,對下面的幹部要仁慈、要教導,這是盡孝。

這個孝有沒有做得圓滿呢?差得遠!如何令孝道圓滿?父母,我們細心調養他的生活起居,家庭、學校、事業能做到如理如法,讓父母生歡喜心。為什麼還不圓滿?我們明瞭人有這一生還有來世,這一生我們對父母能夠盡到的,我們統統做到了,來生怎麼辦?你能照顧的到嗎?所以佛告訴我們,必須勸父母學佛,這是大孝!父母要不接受呢?給諸位說,父母沒有不接受的,不可能不接受。為什麼他會接受?因為你會盡孝。你為什麼能盡孝呢?佛教你的,聖賢人教導你的,你懂得盡孝,你瞭解盡孝的意義,無限的深廣,所以你才肯去做。作父母的看看別人家的子女不懂得,不孝父母,你能夠盡孝,誰教你盡孝?佛教你盡孝,佛好!他就能夠學佛,你把佛所講的宇宙人生的道理、真相,幫助父母認識,幫助父母理解,你父母當然就願意學佛。

佛法博大精深,無有邊際,不是我們一生能夠學得了的。尤其父母年歲都大了,過去沒有學佛、沒有接觸過佛法,現在開始學佛,時間不多,我們一定要勸導他,選擇最殊勝的法門。這個法門對他來講,簡單、容易、妥當,決定有成就,念佛往生不退成佛的法門。能夠幫助父母在這一生當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你這個孝就盡得圓滿。使你的父母永脫輪回,永遠得無量壽,真的無量,不是有量的無量,這個孝才算是盡到圓滿。不能幫助父母了生死、出三界,你的孝道就不圓滿。縱然你積德行善,幫助你父母生天,生欲界天、色界天,享天福,孝道都不圓滿。為什麼呢?天福雖然長,還是享得盡。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還是一個數量,依舊會到頭,八萬大劫之後怎麼辦?還要搞六道輪回,那怎麼能算究竟?所以孝這一字,你才曉得含義是無量無邊,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包含在其中,我們對這個字要認識清楚。然後才曉得儒家的教學,就是一個孝字。

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也是這個孝字。在佛法裏面講,孝道要做到究竟圓滿,是自己成佛;你證到等覺菩薩的地位,你的孝道也沒圓滿,為什麼?父母對兒女的期望是圓滿的、是究竟的,你證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父母對你期望是究竟圓滿,你還欠缺一分,你的孝道就不圓滿。所以我們可以講,諸佛菩薩、古聖先賢們,他們沒有希求任何的報酬,完全是盡義務,不辭辛勞,教化一切眾生,是什麼力量在推動他?他沒有名聞利養,這推動他的力量就是孝道,因為他明瞭孝道,實踐孝道,他要盡孝道,這力量太大太大,推動他自行化他,達到究竟圓滿。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再回過頭來,你問的是出家人,出家人怎樣行孝道。大乘經裏面,自古以來,佛門的大德都公認《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換句話說,出家人、學佛的人要修孝道,就要從《地藏菩薩本願經》學起。你從這裏面細心去體會孝敬的道理,你細心去觀察,菩薩修孝道的方法,你可以依據這個理論、方法,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修持當中,這就對了。

《地藏經》上給我們顯示的是大菩提心,四弘誓願裏面,眾生無邊誓願度,剛才講了,佛有善巧方便,知道一切眾生親情很重。眾生無邊誓願度第一個要度父母,父母也是眾生,跟自己關係最密切,先度他,先幫助他。如剛才所說的,如果父母過去生中習氣很重、成見很深、嗜欲很濃(嗜好、欲望很濃),這個很難轉變。這些實在講,都是極容易造作罪業的因由。像經上所講的婆羅門女、光目女她們的親人,這個女孩子孝順!前面所說的她都做到了,可是她的親人,她的母親成見很深、習氣很重,依舊造作種種惡業。惡業當中,特別是輕慢三寶。諸位要曉得,輕慢三寶這個罪業就很重很重。如果再說譭謗三寶,那個罪業就更重,這是世間人不知道的。

世間人以為佛教是迷信,極力破除迷信,認為這是正當的,認為他們所做所為是正確的,那裏知道這是罪業!他要知道這是罪業,他怎麼會做?這就是對於佛法不認識!對於事實真相欠缺明瞭。那些是正法、那些是邪法、那些是應當做的、那些是不應當做的,他不知道!五欲六塵的享受是不應當做的,世間人認為這是應當的,人生在世不享受,那不就可惜了!他們認定的人生就這一生,他不知道人生有過去、有未來,所以這些事實真相,特別是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要讓他明瞭。

因果報應的這些事理,古人說得很多,但是現在人:那是古人說的,那是過了時候的學說,他就否定,他就不肯接受。所以關於因果報應這些事實,儘量找眼前的。眼前報紙上登的、新聞廣播報導的,他不能不信,擺在眼前這是事實。許許多多人親眼看見、親耳所聞的,容易讓他生信。所以你們學講《了凡四訓》、《陰騭文》、《感應篇》,古人這些資料提供作參考,最好的講法是你能夠收集眼前的資料,這個令人相信的程度就提高了。眼前找不到這個資料,再去找古人的。所以第一手的資料,現在發生的,特別是當地發生的,更親切。當地沒有,現在世界上其他地區發生的,現在資訊很發達,立刻就傳過來,也能采信。從這個地方建立對業報的信心,這是事實真相。所以舉比喻、舉例子,都是越近越好。這些在《講演術》跟《內典講座之研究》裏面都教導。

出家,我曾經說過很多次,這是一個行業,這是一個很偉大的行業,為什麼?真正捨己為人,不求名聞利養、不求任何報酬,完全犧牲奉獻,做教學的工作。對自己是學習,對別人是教化。由此可知,我們選擇這個行業,你必定對這行業有相當認識,你歡喜、你發心。選擇這個行業,就一定要認真的去學習,學戒、學定、學慧,如果我們學習不認真,就是不孝。為什麼?不認真,你就沒有成就;你沒有成就,怎麼對得起你的父母。選擇這個行業是離開家庭,對父母的生活起居不能照顧,也沒有辦法令父母遠離憂慮,常生歡喜心,你都做不到。唯一你在修學上有成就,你父母見到了、聽到了,生歡喜心。你真正有成就了,你的父母會得到照顧,誰去照顧?諸佛護念、龍天善神這些護法神照顧,這不是假的是真的。

為什麼他得到諸佛護念,他得到護法善神的保佑?因為他的兒子孝順,孝的力量推動他,認真努力修學,從事教化工作,這就是我們常講,以這個功德回向給父母,回向給一切眾生,這樣的道理。我們認真努力修學,斷煩惱,修法門,成佛道,都是為了盡孝,這個意義就不同凡響。由此可知,我們學佛在佛門裏面,如果不是如理如法的修學,就是不孝!我這種行持能對得起父母嗎?能報答父母嗎?父母無論是在,或者已經不在了,都一樣,比世間的意義更深、更廣。

父母不在,無論在那一道,你果然是認真修學,修學有成就,他就得利益。你們看《地藏經》上婆羅門女,她的母親造作惡業墮地獄,她怎麼樣救她?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教她念佛,念佛這法門是最快速、最穩當的。她為了要救她的母親,她念佛就認真,真正是如大勢至菩薩所教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她做到了,一天一夜就得到一心不亂。你要問:為什麼她能這麼認真、這樣精勤,她得到這功夫?因為她救母親的心切。如果不是母親墮在地獄受這些苦難,她也沒有這麼真誠懇切的心,換句話,雖念佛也不能得一心不亂。由此可知,她之所以能夠發奮、能夠精勤、能夠做到淨念相繼,得一心不亂,是她母親的力量。

你讀《地藏經》,這個道理要懂得。母親墮惡道受苦難,這壓力壓著她,她認真努力,她得一心不亂,得一心不亂就是菩薩,就不是凡夫。所以她在定中見到地獄,地獄的鬼王看見她來了,就合掌恭敬,問她:菩薩,你到這地方來,有什麼事情?婆羅門女就說:我的母親造作罪業,應當是墮在這裏,鬼王就問她:你母親叫什麼名字?她就說出。他說:她有個孝女,給她修大功德,三天前已經生天了。所以諸位要曉得,彼此兩方面幫忙,母親墮惡道,逼迫她一定要發奮努力認真,她自己念佛成功了,這是她母親的力量。她成功了,她母親變成菩薩之母,並不是菩薩之母就特別優待,而是因為她叫她兒女成菩薩,她這個功德大了,所以七分功德她得一分,是這麼得的。你要明白這個道理,這合情合理。母親不遭這個災難,念佛也就不認真了,那裏能有這種效果呢?如果我們今天要是曉得,我們的父母將來要是不能往生,也搞六道輪回,我們怎樣救援他?自己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亂,你就有能力度你的家親眷屬。你為什麼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念到功夫成片,是因為你有一個救護家親眷屬的念頭,這就是力量。一定要認真努力,一定要把道業修好,這是孝的力量在推動的。

所以在佛門與大眾相處,一定要修六和敬,個人自己進修,一定要持戒修定,修清淨心,嚴持戒律,要守規矩,決定不犯過失,要聽老師的教誨。老師過來人,他有經驗,我們決定不能自恃聰明,那你就錯了。我這一點點成就,真正得力的,就是我不仗自己的聰明智慧,完全聽從老師的教誨,我有這麼一點點長處。如果我跟老師學,我的意見也可以很多,但是我把我的那些意見,我的那些想法、看法,完全放下,全部接受老師的教導,沒有意見,完全照辦,老師歡喜。我們在這裏修什麼?縱然自己的意見比老師見的還要殊勝,我們能忍,修忍辱波羅密,不要發表自己的主張,修忍辱波羅密,一切法得成於忍。我們雖有見解、雖有知見,並不是完全成熟,你能夠忍,忍就得定,定就開真智慧,不是世智辯聰能夠比的。老師看到你很聰明,的確你也有很多的悟處,他就把你壓住,打掉你,這不是老師嫉妒,老師成就你,為什麼?你沒有定力,你沒有耐心,雖有聰明智慧,這聰明智慧是有限度的,發展是有飽和點的,你不能成就大智慧,你沒有耐心,你沒有定力。所以往往我們古來的祖師大德教戒學人,我們看出來了,這真叫大慈大悲。

看到你是一個可以造就之才,你有善根、福德,他全心全力在旁邊輔導你,他所用的方法、手段都是正確的。但是你沒有這個慧眼、這個功夫,你往往把他這種手段看錯了,認為他是別有用心,壓制你,不讓你出頭,你就錯怪老師、誤會老師,你還會有什麼成就?一定要知道,真正善知識可以說他一生當中,就是想找傳人,能夠傳他法的,續佛慧命,那是一生最大的樂事。古諺語裏也說,做老師的心目當中,願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這是一生最快樂的事情,他怎麼會壓制人?那有這種道理?但是很可惜,老師這種非常的手段,殊勝的善巧方便,被人誤會了,這個人就沒有福了,往往捨棄老師,別的地方去學習。這個有,也是很常見的,人之常情!老師看到這樣子,笑笑,這人不能成就。雖然他有善根、有福德,沒有耐心、沒有定力,智慧還是不足。這是很深很深的道理!

所以我們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對我們的教誨,終生感激,念念不忘這大恩大德,我們才有這一點成就。以什麼來報答呢?弘法利生。像老師一樣認真的教學,續佛慧命。老師把佛法傳給我們,我們也要傳下去;不能把佛法傳下去,我們怎麼能對得起老師?認真的修學、認真的教學、認真的輔導一切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盡孝道,都是一個孝心在推動。對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以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來對待,這是盡孝。為什麼?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體、一自體,你在這裏面有分別、有執著、有好惡,不孝!孝字就沒有了。我們這樣做,眾生不能接受,不能接受,是他迷,他不瞭解事實真相。

瞭解的人對不瞭解的人,應當有同情心,像經上講的:應當有憐湣心,幫助他覺悟,幫助他明瞭,也要以種種善巧方便,今天講高度的智慧、巧妙的方法來誘導他,讓他逐漸逐漸覺悟,明瞭了,這是行孝道。到最後歸根結柢,還是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怎麼樣有把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理如法的修學,我們講的最簡單、最具體的《無量壽經》,要把《無量壽經》念熟。《無量壽經》裏面所講的一切教誨統統做到,你往生就有把握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孝道才圓滿。

我們自己要往生,我們希望一切眾生各個人都能往生。我們曉得求往生的人很多,不能往生的人也很多。為什麼不能往生呢?有障礙!障礙就是自私自利,煩惱障。成見很深的,所知障。破煩惱障秘訣就是決定不貪生,決定不怕死。無論在什麼境界裏面,心是定的,不會受外面境界所動搖。順境也好,順境不貪愛享受。逆境也不躲避一些災難,不需要躲避。順逆都隨緣,你才能真正做到不貪生、不怕死。死是什麼?換境界,離開娑婆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好事!不是壞事!這要懂得。這些是事實真相,於是我們的孝道才能圓滿。

出家要照顧自己,也要照顧同參道友,也要照顧道場,全心全力作出家人的好榜樣、作道場的好榜樣,這是我們行孝、盡孝!能夠把這種精神、這個形象發揚光大,利益社會、利益這個世間,我們的孝道才真正做的踏實。以這個功德回向眾生、回向淨土,那有不往生的道理!自己現前必然是法喜充滿。日常生活當中必定是不辭辛勞,認真努力,發奮修學,這才是出家人的盡孝。所以儒家、佛家沒有別的,就是一個孝字。這個孝字是佛法的大總持法門,佛法稱總持叫陀羅尼,這是究竟圓滿的陀羅尼。希望我們細心去體會,認真努力去實踐,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達到圓滿。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