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05 02:02:5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05 02:01:00   編輯部 報導

第二十一天、奢摩他

 

 

  (嘉傑·帕繃喀仁波切先引述補處菩薩彌勒怙主的話說:

 

  “初依聽聞如理作意生,如理作意複生勝義慧。”(1

 

  然後概述了前行作法,回顧了已講的各科,並將“總學佛子行之理”當中的佈施等前四度簡略覆講了一遍。接著說:)

 

  庚一、別學後二度之理

 

  此節分兩部分:(辛一)學習靜慮體性奢摩他之理;(辛二)學習智慧體性毗缽舍那之理。

 

  辛一、學習靜慮體性奢摩他之理

 

  這部分又分六小節:(壬一)依止奢摩他資糧;(壬二)正修奢摩他之理;(壬三)依此修九住心之理;(壬四)由六力成辦之理;(壬五)彼中具四種作意之理;(壬六)由此生起正奢摩他之理。

 

  我之所以沒有在中土道階段講定學與慧學,是為了放在後二度當中來解釋。

 

  奢摩他本身的體性與外道所講的相同。雖然外道認為奢摩他是色界定與無色界定修持中最低的一種,但如果懷著出離心來修,即是解脫的因;懷著皈依心來修,即成正法。假如缺乏奢摩他,那麼顯教的空性與密宗的生圓次第等高級的“修所成”證悟也無從生起。想要生起任何一種顯密三摩地功德,都需要有奢摩他,這就像想倒水不能沒有盛水的容器。因此,先成就堅固的奢摩他是很重要的。

 

  單是為了斬斷輪回之根、獲得解脫,也需要生起證空性的毗缽舍那;為了生起毗缽舍那,必先生起堅固的奢摩他。因為明見空性之義首先要有堅固的“住分”。”比方說,為了看清楚黑夜裏的壁畫,需要一盞既明亮又不會遭風吹熄的燈。

 

  不僅如此,當我們成就奢摩他之時,很容易就能改善修暇滿、難得、無常等的證德。《菩提道燈論》中說生起奢摩他是為了成就神通,這不過是舉其一例而已。生起者奢摩他的主要用意,如寂天菩薩所說:

 

  “知具止勝觀,能滅諸煩惱,故應先求止。”(2

 

  這才是成就奢摩他的用意所在。因此,最初應當先成就奢摩他。

 

  再者,奢摩他不一定要放在“發心”之後修,在“發心”之前亦可。如果奢摩他成就,修三乘的任何一種法,都會有極大的進展。

 

  壬一、依止奢摩他資糧

 

  首先應該準備修奢摩他的資糧,資糧不具足,奢摩他就修不成,《菩提道燈論》中說:

 

  “失壞止支分,雖勵力修習,

 

  縱經數千年,不成三摩地。”

 

  依止者摩他資糧有六個方面:(一)住合宜處;(二)少欲;(三)知足;(四)斷諸雜務;(五)戒律清淨;(六)斷除貪等分別。

 

  (一)住合宜處

 

  修奢摩他的地方應具足五種功德,亦即《經莊嚴論》中所講的:

 

  “具慧修行處,善得賢善處,

 

  善地及善友,瑜伽樂資具。”

 

  假如我們不能很容易就獲得如法的生活來源,必需跑到城鎮裏頭去。所謂“善得”,意為如法地獲得。由邪命所獲得的食物(3),或接受罪惡之食(4),上師稱之為“惡得”。因此,“善得”是指容易獲得食物,又不攙雜重罪。

 

  所住的地方,當選先德曾經蒞臨加持過的,因為對初業行人來講,是由地加持人。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至少這一地區沒有破誓者居住、也未曾發生過擾亂僧團這類事情(5)。不要住在有野獸、強盜、兇猛非人出沒的地方,而應住在有加持力的“賢善處”。如果我們自恃膽大而隨便居住,很有可能會受到外來的侵害。例如,過去有位上師曾在某地遭厲鬼算計。

 

  如果修行的地方有非人居住,我們不能將他們趕走,而應以溫和的方式調伏其相續,這很重要。

 

  所謂“善地”,是指不生寒病、熱病,且水土合適的地方。

 

  我們當與見、行一致的人為友,有道是:“結伴第二陰影友”,這句話並不是說,我們只能有二個朋友、或是獨居,而是指與自已同志者為友。初業行者離友獨居是很危險的,法友不能少於三個,如果見行一致的話,法友眾多亦無妨。不論是多是少,法友應該是能給予我們警告的眼神,而不是放蕩不羈的人。

 

  “聲為靜慮之刺”,所住的地方白天應聽不見人聲、夜間應聽不見狗吠或水聲。根據我上師的說法,“樂資具”也包括對所修之法以聞思斷疑、條理井然,亦即具足修法所需的灌頂、引導、法本等條件,最主要的,是要精通所修的內容。

 

  現在的人多半先考慮如何安排生活,然後才發現對真正要修的法所知不多,於是臨時抱佛腳,去找人占卦等。我們不要如此,而應認真地將所修之法準備妥當。

 

  (二)少欲

 

  對衣食等不求好、不求多。

 

  (三)知足

 

  對獲得粗劣的衣食應當知足。

 

  如果不能做到少欲知足,就會貪著享受,忙於攢積、照顧財物等事,而無法生起三摩地。

 

  (四)戒律清淨

 

  總的來說,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礎;特別來講,息滅微細的內散亂,先要斷除粗顯的外散亂,如果分別粗重,內心是無法保持寧靜的,所以要以戒來制約、平息身口的惡行。

 

  (五)斷諸雜務

 

  如果雜務纏身,我們的時間就會花在無意義之事和談話上面。為了生起靜慮,必須做到少事少業以減輕散亂。少欲知足,就自然能做到少事少業。

 

  一心專修的時候,曆算、醫藥、占卦、經懺等均屬雜務而應斷除。這些事不僅對我們這些初業行人,就是對大德們也極有害。(帕繃喀大師舉例說,白哈爾魔為了加害布頓與喇嘛蕩巴兩位而供養鐵筆,致使他們在生前忙於研究曆算、用盡上千支鐵筆而未能成就殊勝悉地。)(6

 

  菩薩妥美桑波因修習慈悲心,所以白哈爾魔不能加害於他。宗喀巴大師著有十八函文集,但在書首標題不使用“三文對照”的體裁(7)。大師並非不懂梵文,而是擔心這樣作會影響修行。

 

  我也曾花一年時間去練習梵文書寫,練到手指磨破、好幾塊粉板的表面磨壞,但這些都是雜務,對修行並無幫助。

 

  如果勤學這類事物,除了這方面的習氣之外,是無法留下增上生與決定善的習氣的。因此,我們要修習有真正價值的東西,不要貪著甘蔗皮而丟掉蔗糖。這些次要的學問意義不大,對此不必勤學。

 

  (帕繃喀大師指出,某些人上了年紀還在為五欲樂奮鬥,這是很讓人憐憫的。以前有個名叫“蘇惹達”的乞丐,他將所得的如意寶轉送給明勝王,說:“您是這個地方貪欲最深的人,所以最貧窮。”大師又講了格西奔貢嘉打點行裝的故事。)(8

 

  (六)斷除貪等分別

 

  我們應思惟五欲過患與無常的道理來克服貪等分別。如果具足上述諸因努力修習,成就奢摩他當不遲於六個月。

 

  壬二、正修奢摩他之理

 

  《辨中邊論》中,說依靠“八行”來對治“五過”:

 

  “依止八行因,斷除五過失。

 

  懈怠忘教授,沉沒與掉舉,

 

  不作行作行,是為五過失。”

 

  成辦三摩地的教授,無過於彌勒諸論、《五地論》、中觀派《修習次第》等大論中的所開示。因此,我們應常尋求這些教授來修。如果將這些大論當作只足用來講說的法,而看重一些與大論不符的上教授,或杲簡短的密籍、筆記、夾註之類,宗喀巴大師在《道次第廣論》奢摩他章結偈中,說這類人不不在有處求而偏在無處求,這樣是找不到修行教授的。因此,忽視那些大論而隨意輕信某位上師的言論教授,即便一輩子在山洞裏度過,大多數人也難免將微細沉沒誤為正確的修行,或是將緣心的奢摩他誤為大密之道,因而墮入極危險的歧途。再怎麼努力,也只是浪費自己的一生。

 

  許多被譽為智者的西藏大德,在見、修等力面犯有錯誤,有辨別能力的人仔細讀一下他們的作品便能知道。宗喀巴大師在見、修、行三方而,均以印度最偉大智者、成就師的論著為準繩,並由至尊文殊親自解疑,經大師抉擇後所撰寫的著作沒有錯誤的污垢。所以,應該依靠這樣的教授。

 

  如果看重某種大論中未說過的或與之不符的教授,便有生起某種以前從未聽說過的證悟之險!因此,大到密宗生圓次第,小到基礎三摩地,都要依據真實可信的論典中所說的奢摩他教授來修,斷五過、依八行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過:懈怠

 

  懈怠的對治有四種:認識三摩地功德之“信”;希求三摩地之“欲”;努力修三摩地之“勤”;以及努力的結果“輕安”。

 

  所修的物件是三摩地,而修三摩地首先遇到的障礙,是不願意修或無法持續的懈怠過失,其正對治為“輕安”。我們目前雖然沒有輕安,但應該思惟三摩地的功德而起“信”,且應思惟散亂的諸般過患:

 

  “雖久習念誦,及眾苦行等,

 

  然心散它處,佛說無義利。”

 

  在成就奢摩他之後,修善行時心與所緣物件將緊密結合,由此能迅速獲得悉地;共同的神通、神變等也是依奢摩他成就的;睡眠將變成三摩地;煩惱減輕;尤其是從依止善知識法直至生圓次第的一切道將快速、順易地生起。我們應當思惟這些三摩地功德而生起認識三摩地功德的“信”。獲得“信”之後,就能依次引發“欲”、“勤”與“輕安”,這四種有因果關係。

 

  第二過:忘失教授

 

  這裏講的“忘失教授”意為對所緣境失去正念,這是修三摩地時的最大障礙。

 

  如《中觀心論》中所言:

 

  “意象不正行,當以正念索,

 

  縛所緣堅柱,慧鉤漸調伏。”

 

  我們應當將心這頭大象綁在所緣柱上,因此需要一種奢摩他所緣作為系心的物件。至於所緣境,緣任何一種法均可修成奢摩他。外道以石子或木塊為對象,苯教徒以“阿”字為對象。修奢摩他的所緣境是意識的物件,並不是用眼睛觀看來修的。有一派用眼睛觀看來修奢摩他,這比外道與苯教更為糟糕。奢摩他當用意識來修、而非眼識,五世達賴喇嘛等眾多大德均曾駁斥用眼識的方式。

 

  以前有個印度人,修其他所緣境成不了“住心”,後來以牛角為所緣境修習成就,這說明用任何熟悉的對象作為所緣境來修均能成就。雖然如此,我們仍應遵循宗喀巴大師的軌矩,緣佛身修奢摩他。因為可作為積福、淨障之田,所以最為殊勝。對修密宗本尊瑜伽也極有説明,且有“隨念佛”(9)等重大功德。

 

  因此,我們觀想從頂上上師分出一尊上師釋迦牟尼,約拇指大小,停在正對自己眉間或臍間的位置,緣此而修,或觀想自己轉成釋迦牟尼,緣此而修。

 

  有一類人感覺以無色為所緣境比較容易,所以可以用心作為物件來修。宗喀巴大師此一密意見之於《道次第略論》,後來由班禪·卻吉堅贊在“甘丹大印”(10)引導中首創修規(11)。這一修法與他派的“觀心本面”有點類似。

 

  我們也可以配合生起次第,緣天身來修;或是配合圓滿次第,緣形如垂筆的短音“阿”字(12)來修。

 

  另有四種奢摩他所緣:周遍所緣、善巧所緣、淨行所緣與淨惑所緣(13)。修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自己較易生起的所緣,在未修成之前不作更改。經中所講的四種所緣不必全修,選擇一種合意的所緣,將心安住其上即可。又如吉祥聖勇所言:

 

  “應於一所緣,堅固其意志,

 

  若轉多所緣,意馬煩惱擾。”(14

 

  修的時候應安住于單一所緣,改換所緣是修不成的。譬如摩擦燧木,如果一直換燧木,火焰是永遠無法引燃的。

 

  不僅如此,在修奢摩他時,除了吃飯、睡覺及大小便之外,其他時間都要用於修持,就像不停地摩擦燧木一樣,應當持續不斷地修上一年半載等。如果修一種所緣覺得煩了,便換另一種所緣,或是隔個三天便休息一陣子,這樣是修不成的。

 

  這裏所講的“教授”是指:先將或繪或塑的佛像特徵記在心裏,然後在心中現起所緣境來修,或是按照上師的指示,在心中現起某種特定的所緣境來修。若能現起所緣總相粗分的一半,即得所緣境。如果它從正念境中溜走,即是第二種過失——“忘失教授”。其對治為八行中的第五行——“正念,就像手持念珠一樣,應以強力正念持續“握住”所緣境。由於各人的正念有堅固與不堅固之分,所以成就奢摩他也有易有難。

 

  正念,如《集論》中所說:

 

  “雲何為念?于串習事,心不忘為相,不散為業。”

 

  正念具有三種差別:(1)境差別:正念只緣熟悉的事物,因此,所緣境必須是以前曾經見過、並熟記在心的;(2)行相差別:不忘所緣相,使之持續現起。譬如,當我們饑餓時,會對食物記憶猶新;(3)作用差別:除所緣之外,心不流散於別的境上。

 

  因此,心中觀想住於面前的佛像等,這是所緣,應以堅固行相保持所緣而不散亂,並且只允許這一種所緣在心中現起。

 

  第三過:沉掉

 

  在正修中以正念保持所緣境的時候,會發生第三種過失——“沉沒”與“掉舉”。分不清沉沒、昏昧、掉舉這三件事,就像對冤家仇人認識不清,所以先要加以認識。

 

  昏昧,是一種身心沉重、想睡覺的心理障礙。它可以是無記的,也可以是不善的;但不可能是善的。昏昧是沉沒之因。

 

  沉沒有粗、細兩種。當以正念保持所緣境時,有“住分”但無“明分”,為粗沉沒;所緣行相未失去、“住分”與“明分”俱存,但因行相力鬆弛導致“明分”無力,為細沉沒。這是修止的主要障礙。所謂“無力”,是指有住分但心力變得鬆弛。此階段于所緣境加強住分,將導致細沉沒。明分“有力”是指心對所緣境保持緊張感。住分、明分與明分力的有無,好比拿念珠與捧茶碗時,用勁鬆緊的差別;或如平常對某位上師素有信心但並不強烈,間或生起不尋常的強大信心,這時候的行相要比平素來得有緊張感,明分力的有無與此類似。

 

  (帕繃喀大師指出,這點只能靠我們自己去體驗,用語言是無法講清楚的。)

 

  明分與澄分不是指境,而是指有境心是否明瞭或澄淨。當明分未出現的時候,心似乎被障礙物所遮蔽。

 

  細沉沒與三摩地兩者都具有住分與明分,對這兩者加以區分較為困難。有細沉沒的人甚至可以做到停止呼吸、其心堅固達一晝夜。因此,過去有些藏人對此產生誤解,提出“善緩即是善修”等讚語(15),這反映出他們對修行關要並不理解。如果將細沉沒誤認為正確修行,那麼,連色與無色界的果也成就不了,現世中失念(16)將變得嚴重;由於智慧將變得不明了,所以像是特為求生畜生道而修一樣。

 

  掉舉,如《集論》中所說:

 

  “雲何掉舉?淨相隨轉,貪分所攝,心不靜相,障止為業。”

 

  掉舉能使心流散於可愛境或貪欲境,而回憶起可愛境或貪欲境,就像白天看戲、晚上仍能清晰地回憶起戲中景象一樣。

 

  流散與掉舉是有區別的。例如、由嗔恚心所導致對仇人等不可愛境的流散,以及修止時對佈施、持戒等善境的流散等,這些屬於流散而非掉舉。既然流散與掉舉兩者同為奢摩他的障礙,為何單立掉舉為障礙呢?這是因為流散於善所緣境與嗔恚境的機會比較少、時間也短,而流散於貪欲境則是日夜不斷。由於掉舉發生的機會多,或者說較易生起,所以只提及掉舉。

 

  因此,修奢靡他時,不論心流散於可愛境或不可愛境,或流散於佈施、頂禮等善境,兩者都是修止的障礙,均應加以防止。

 

  所緣境在心境中消失為粗掉舉,例如,觀修天身時完全忘記所緣等。所緣境雖未丟失,但在心的一角,分別猶如冰下之暗流湧動、準備現起可愛境相,這樣的掉舉為細掉舉。

 

  雖然正知不是斬斷這些違緣的正對治,但也是對治的部份。正知就像偵察敵軍的人員,能夠觀察沉掉是否出現,所以應該依止正知,它是八行中的第六行。如果不間斷地運用正知,也會對“止”造成障礙;如果根本不運用正知,則三摩地發生過失時我們也未能察覺,就像財寶被盜賊偷走卻渾然不曉。因此,我們應將正知準備好,如《大印》(17)中所說:

 

  “及安住正知,心動即覺了。”

 

  時時觀察沉掉是否現起而守望之。《入行論》中說:

 

  “應數數觀察,身心緒狀態,

 

  僅此簡言之,即護正知義。”

 

  當我們手捧一碗茶時,除了要用手拿穩,另外要注意茶水是否搖晃;同樣的,我們要用正念來保持所緣境、行相要堅固,另以正知來觀察沉掉是否現起,如此來觀修所緣。

 

  正知是智慧的一種形式。

 

  第四過:不作行

 

  當沉沒或掉舉發生時,不加以對治是一種過失。此時不要放任不管,應立即運用粗、細沉掉各自相應的對治法來加以對治,亦即應當依靠八行中的第七行——作行之思。這好比偵察員發現了敵人,然後派兵將之擊退。

 

  應該使用什麼樣的對治法呢?

 

  細沉沒也就是退沒,事實上,沉沒或退沒在梵文中是同一詞的不同譯名。因此,如果有明分與住分,但行相變弱、沒有明分力而生起細沉沒時,此時不需下座和放棄所緣,只要收緊心的行相即可。收得太緊則會生掉,所以,鬆緊程度要適中。薄伽梵曾以琵琶弦為例說,弦繃得太緊或太松都不行,只有鬆緊合適才能彈奏出悅耳的音樂。當我們感到這樣作會產生掉舉的時候,便應略微放鬆;那樣作會產生沉沒的時候,便應稍加收緊。這兩者的界限只能由自己親身體驗來決定,若不以擔任偵察員角色的正知來作觀察,其界限是難以確定的。阿闍黎月官曾示現失望相,說:

 

  “若依精進掉舉生,棄之則有退弱起,

 

  此情形中難修定,我心煩亂奈何之?”(18

 

  譬如如將敵人誤認為朋友,因為難以識別,所以格外危險;沉沒很容易與三摩地混淆,如果犯有這一錯誤,那將十分危險。因此,必須著重於加緊力道。但如果將心收緊而仍失去明分力,心變得死氣沉沉或是行相不明了,此時若不設法消除,便會導致粗沉沒,如《中觀心論》中所說:

 

  “退沒應寬廣,修廣大所緣。”

 

  此乃過於攝心之過,這時應當將心放開來修。

 

  如果這樣做不能解決問題,則應放棄所緣而設法使退沒的心振奮起來。此時可以思惟暇滿、利大、難得,或思惟三寶功德、依止善知識功德以及菩提心功德等,使心振奮起來。也可以作意“光明相”(19)與修“舍”所緣等(20)。如果因此心不再低沉而清醒,便應回頭來繼續修先前的所緣。如果以前修心不夠,臨時則難有成效。否則,思惟已獲暇滿、難得之身等,就像在臉上潑冷水一樣,會產生一種欣喜感。

 

  如果這樣作還不能解決問題,便應使用強硬的方法:先在心間觀想自心成一團白光(21),然後口念“呸”字,同時觀想光團從頭頂上出去、升到高空,與虛空混為一體。根據需要重覆數次。

 

  如果問題依然存在,便應下座,設法消除產生沉沒的因,如昏昧、睡眠、昏暗心態等。可以住在清涼處或登高遠望、來回散步、用水洗臉等方法來消除。等清醒後,便應如前繼續修所緣。

 

  細掉舉是指未失去所緣境的心散亂,當收心太緊時,就會產生這個問題,所以應稍稍將行相放鬆。如果仍然無效而照樣散亂,即生較粗的掉舉,這是因為心情興奮產生的,所以,應避免過於興奮。太過興奮是有害的,以前淨飯王(22)就因為此而無法獲得預流果。

 

  此時無需下座,如《中觀心論》中所說:

 

  “作意無常等,息滅掉舉心。”

 

  應當思惟死亡無常、輪回與惡趣苦等,讓心減少興奮,生起厭惡感。

 

  如果依然無效,則應使用強硬斷除掉舉的方法,這與思慮多者所修的數息觀相似。呼吸時,心想“呼出”、“吸進”,並默數為一,在心裏記數。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只能數到三、四次就無法繼續了,此時應從頭開始。如果能夠數二十一遍保持心不散亂,即達成就第一住心(23)的標準。以前耶巴地方有個大成就者,名叫彭措嘉措(圓滿海),他的一個親戚是第司·桑結嘉措的侍從。在第司主僕遇難時,彭措嘉措一時無法專心修行,後來靠數息觀才得以成就。

 

  歇息之後仍不見效,此時應當暫時下座。

 

  剛開始修的時候,應決意只修一小段時間,如果時間拖得太久,以後看到禪座時,心裏會生厭甚至嘔吐!“在還有想修之心時即應停止”,如此話所說,像與好友離別一樣暫停修習,是很重要的。譬如,兩人好聚好散,以後彼此見面會感到很高興。還有一種說法是:“明則明中停,不明則不明中止”,換句話說,感到再稍加修習便有好結果時,即應停止。這樣以後便還有興趣修,並且能從上次的修法獲得經驗而繼續修行。在所緣境不明顯的時候,雖經一再改正仍消除不了,此時再硬撐下去,也勞而無功,下次將在不明顯中繼續修習。以前,珠卻·洛桑南傑傳《噶當零散文集》時,當他念到“現今濁世乃調伏自相續之時,而非調伏他相續之時”處,忍不住失聲痛哭,因不能繼續傳法而暫停,連續二天他都無法在斷句處繼續往下傳。

 

  我們都希望在一開始就有穩定長久的住分,但因目前對所緣只能稍加接觸而無法久住,所以應按教授所說,在一天之中劃分十八座等修,每一座的時間放短,但要保證品質、沒有沉掉。上座時間短而次數多,以後住分自然會來,屆時再延長上座的時間。

 

  第五過:作行

 

  在沒有沉掉兩者的情況下修對治也是一種過失,其對治法即八行中的第八行──不作行之平等舍。

 

  在獲得第八住心之前,沉掉是不會消失的。得第八住心時,沉掉已息滅,那時如果再觀察沉掉是否產生並勤加對治,將對住心造成妨礙。因此,此時不再勤於運用正知,可放緩運用“行舍”(24)。雖然以前有許多大德說明放鬆的必要性,但這些都是針對第八住心之後心已不為沉掉所控制、需要放鬆正知功用的情況來說的,而不是說在未到該階段之前,任何時候都應放鬆正念與所緣行相的力度。某些先人提出的“善緩即是善修”,是不明白何時該放鬆的界限。在這之前放鬆正念是一種錯誤,不應聽從這一說法。為什麼呢?因為這種作法雖然能較快地帶來住分,卻容易流於細沉沒而遠離三摩地。

 

  上述教授除所緣境有別之外,修法自圓滿次第以下均相同。

 

  正修奢摩他之法

 

  現在講正修奢摩他的方法。我們先要具足奢摩他的資糧,如具足功德的修行處等。然後,以毗盧七法坐在安適座墊上。觀想從頂上上師分出一尊釋迦牟尼,約拇指大小,住於正對自己臍間的空中。

 

  所緣境起初並不明顯,也不必太花力氣去修。如果頭、手足等支分總相,以及大略的金色等粗略形相現起,便以正念記持住,“心不散亂、緊握行相”。這個單一的修念法中,雙具斷沉與斷掉之法,所以是大修行者們極為珍視的無上教授。具體說來,“緊推行”可以斷沉沒;“心不散亂”能夠斷掉舉。住分出現時,沉沒極可能跟著來,因此,此時要提防沉沒,保持明分,愈加緊握行相;明分出現時,掉舉就可能產生,所以,要提防掉舉而求住分。有些人裝作會修行,卻不明白三摩地需要具備哪些功德;三摩地應具有兩種功德:住分與明分,其中住分是基礎,明分是主體,而明分又是由緊握行相來修的。

 

  如先前所述,我們必須以正念保持所緣境不讓它溜走,如果粗、細沉掉任何一種快要產生時,立即以正知覺察出來,各別以對治法加以阻絕。沉掉斷了的時候,就不再用功對治,而一心安住於所緣境。此外,必須要保住極為明顯而且有力的明分。

 

  如果按照“大印”來修,則所緣境與任持所緣境的心為同一事。就像牧童在放羊的時候,走到山裏的羊與沒有走失的羊都要注意;當分別生起時,觀察它的體性而讓它自動消失,或是以對治法斷除分別,然後再緣明知之心,斷除分別的方法有這兩種。詳細修法見之于“甘丹大印”引導,有興趣緣心修奢摩他的人,應該去瞭解這些教授。

 

  壬三、依此修九住心之理

 

  想修定的人必須要有住心的體驗,為此先要瞭解九住心的內容, 亦即:內住、續住 、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寂靜、專注一趣、等持這九種。

 

  (一)內住心

 

  由聽聞上師所說所緣境教授的力量成辦。這一階段只能短時間安住於所緣境而無法久住,所以不能持續。此時因為觀心的關係,會發現容易受到散亂影響而感到分別比以前更多,但這並非是分別變多而只是分別被認識到罷了。

 

  (二)續往心

 

  修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心住於所緣境的時間略能延長,例如,在念一圈“嘛呢”的時間內修行,可以做到心不散亂。在這一階段,分別時有時無,可以體驗到分別似乎在休憩。

 

  續住心由“思惟力”成辦。

 

  在第一與第二住心階段,沉掉眾多而住分稀少,是具有四種作意中第一種作意“有勵力運轉”(25)的階段。在這兩個階段,散亂的時間要比安住的時間長。

 

  (三)安住心

 

  安住心如同在衣服上打補丁,在持續安住所緣境的基礎上,當心散亂離開所緣境時,能立即了知,然後重新修補,安任於所緣境,故稱“安住心”。與前兩個階段相比,這一階段中的散亂時間較短,並能生起強有力的正念。

 

  (四)近住心

 

  這一階段能生起強有力的正念安住於所緣境。由於從此所緣境不再喪失,所以要勝過前面三個階段。雖然所緣境不會喪失,但有強力的沉掉,所以需要運用沉掉的對治法。

 

  第三與第四住心由“正念力”成辦。從這裏開始,正念就像成年人一樣成熟了,或者說,正念力已告圓滿。

 

  (五)調伏心

 

  在第四階段,如果攝心太猛,極有可能犯細沉沒。所以,當生起有力正知而作檢查,並思惟三摩地的功德讓心活潑起來。此階段與前兩階段的區別在於:在此階段,粗的沉掉已不再產生。

 

  (六)寂靜心

 

  在第五階段,如果讓心過於活躍,便有生細掉舉之險。一旦產生細掉舉,必須生起能了知它的有力正加、視細掉舉為過失而消除之。與前階段相比,此階段已沒有生細沉沒之虞。

 

  第五與第六住心由“正知力”成辦。從這裏開始,正知力已告圓滿。

 

  (七)最寂靜心

 

  在第七階段,由於正念力與正知力均已圓滿,沉掉難以生起,但仍必須將細沉掉視為過患,生起精進力,盡力加以斷除。這階段與前兩階段的差別在於:此處已不需過於擔心會流於細沉掉。雖然此階段已沒有太多生起細沉掉的危險,但仍需生起精進設法斷除之。

 

  (帕繃喀大師指出,在第五與第六階段有遭沉掉傷損之虞。但在第七階段,沉掉雖生而以精進力能遮止沉掉,沉掉不再成為重大障礙。)

 

  第三至第七的五個住心,雖然住定較久,但仍為沉掉等所中斷。因此,這些階段具有“有間缺運轉作意”。

 

  (八)專注一趣

 

  在第八階段,只需在座首稍加用功,便能在整座中不起任何沉掉。

 

  在這階段,沉掉就像被擊敗的敵人,它們先是有力量,然後力量逐漸減弱,最後徹底喪失。所以,從第八住心開始,可以不再需要正知的功用。

 

  在此第八住心,只需稍加用功便能保持整座不受沉掉等的中斷,所以是具有“無間缺運轉作意”的階段。

 

  第七與第八住心由“精進力”成辦。

 

  (九)等持

 

  此階段具有“無功用運轉作意”。由於第八階段不斷地練習,此時不加功用而自然地成就。所以,此時不需絲毫努力,如同熟記功課者的念誦一樣,能夠全然進入三摩地中。此為欲界心一境性近似奢摩他。

 

  第九住心是“串習力”成辦。

 

  上述九住心中,第一階段有認識分別的體驗;第二階段有分別在休息的體驗;第三階段有分別變困乏的體驗。簡言之,第一與第二住心有安住久暫之分;第二與第三住心有散亂久暫之別;第三與第四住心有所緣境是否喪失之異;第四與第五住心有粗沉沒是否生起之分;第五與第六住心有需不需要提防細沉沒之別,不僅如此,第六住心中的細掉舉要比第五住心中的少;第六與第七住心有需不需要特意戒備細掉舉之分;第七與第八住心有有無沉掉之別;第八與第九住心有需不需功用之異。

 

  在第七階段,只需斷除沉掉而不需擔心會流於沉掉,這就像與敵人打仗時,當敵人的力量已被削弱,就不需再特別提防,只要稍加阻止即可。

 

 

  注釋:

 

  1、引自《經莊嚴論》。

 

  2、引自《入行論》。

 

  3、詳見本書第一冊166-168頁。

 

  4、犯罪取得的食物。

 

  5、詳見本書第一冊197-198頁。

 

  6、參見本書“第十六天”。

 

  7、梵文蘭劄體標題及其藏文轉寫體、藏文標題。

 

  8、雍增·耶協堅贊《道次第傳承上師傳》中記載道:“某次,潘域上區諸寺僧眾準備集會,大眾忙於籌備食物,格西奔僅披法衣在身、執水瓶於手,說“此外還需要什麼?”博朵瓦稍後聞之大喜,他說“他的打點是對的,格西奔貢嘉的打點是對的,如果想做一名如法的比丘,就應如是而行。”

 

  9、六隨念之一,詳見本書“第十二天”。

 

  10、格魯派的大印傳承。

 

  11、班禪·卻吉堅贊著有《甘丹大寶口傳大印根本文·勝者正道》以及自注。

 

  12、梵文母音長阿的符號。

 

  13、出自《聲聞地》。

 

  14、引自《集度論》。

 

  15、《菩提道次第廣論》記載:“有此邪軌是所應破,謂:若如前說策舉其心無分別住,雖無少許沉沒之過,掉舉增上,現見不能相續久住,若低其舉、緩其策,現見住心速能生起,遂謂此方便是大教授,發大音聲唱言善緩即是善修。”。

 

  16、“失念”為二十隨煩惱之一。《集論》中說:“何為失念?與煩惱相應之念,作散亂所依為業。”

 

  17、指班禪·洛桑卻堅所造《大印根本文》,見本章注釋。

 

  18、引自《慚贊》。

 

  19、《聲聞地》中說:“應從燈明、或大火明、或從日輪取光明相。”。

 

  20、《瑜伽師地論》說,修六隨念之一,可在心中產生光明,名為“法光”。

 

  21、按照《速道》的說法,其大小應如鳥蛋許。

 

  22、釋迦牟尼佛之父。

 

  23、名為“內住心”,詳見下文。

 

  24、三舍之一,《聲聞地》中說:“雲何謂舍?謂於所緣心無染汙心平等性,於止觀品調柔正直任運轉性,及調柔心有堪能性,令心隨與任運作用。”。

 

  25、意為花力氣將心“運送”到所緣境上。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