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13/08/14   報導

道源法師生平

一歲( 1900)清光緒二十六年

‧源公法師于清光緒二十六年農曆十月五日寅時出生于河南省商水縣周口鎮,俗姓王,父諱德馨,母陶氏。

七歲( 1906)清光緒三十二年

‧事年春,父送師入私塾讀書。

九歲( 1908)清光緒三十四年

‧喪母!與胞姊同為嬸母收養,得以長大成人

二十歲( 1919 )民國八年

‧是年中,相依為命之胞姊及嬸母相繼去世!悲痛之餘,頓感人生無常!乃毅然投本鎮普靜堂禮隆品上人座下求剃度焉出家。

二四歲( 1923)民國十二年

‧赴湖北漢陽歸元寺,依覺清律師求受三壇大戒,並留住寺內參學。

二五歲( 1924)民國十三年

‧是年秋,返本寺,輔助剃度恩師隆公上人料理寺務。

二八歲( 1927)民國十六年

‧得悉江蘇省常熟虞山興福寺,慈舟大師開辦僧學院;乃辭師南下,入學求法。

二九歲( 1928)民國十七年

‧隨侍慈舟大師赴蘇州靈岩山,創建淨宗道場。

‧是年秋,偕同慈航法師去安慶迎江寺,助理寺務。

三十歲( 1929)民國十八年

‧是年春,入武昌佛學院,親近太虛大師。

三一歲( 1930)民國十九年

‧偕同白聖法師至洪山寶通寺,閉關潛修,歷時三年。

三四歲( 1933)民國二十二年

‧出關。應淨嚴法師之約,回開封,任河南佛學院教師。

三五歲( 1934)民國二十三年

‧朝禮普陀、九華兩大名山。朝山後,繼赴靈岩山親近印光大師。

三六歲( 1935)民國二十四年

‧朝禮普陀、九華兩大名山。朝山後,繼赴靈岩山親近印光大師。

三七歲( 1936)民國二十五年

‧受慈舟大師教命往福州法海寺,代理法界學苑教務。

三八歲( 1937)民國二十六年

‧受慈舟大師之命,將法界學苑遷往北平淨蓮寺,輔助大師開講華嚴經。一時僧眾嚴持律儀,篤修淨土,教化大興。

三九歲( 1938)民國二十七年

‧應智達和尚之請,任河北省房山縣上方山兜率寺住持,提倡結夏安居,講演戒律,寺風丕振!

四一歲( 1940)民國二十九年

‧應北平廣濟寺現明老和尚之請,任該寺設立之宏慈佛學院暨翠峰寺設立之八敬學院主講。同時又承慧三法師之介紹,擔任廣化寺佛教學院教授。凡所講學皆以持戒念佛為主旨,故三院僧尼,全體皆過午不食,半月誦戒,結夏安居。又廣濟寺每年冬期開壇傳戒,師連任六次教授阿闍黎,在戒期中,詳解三壇戒律。戒師戒子,悉皆過午不食。開近代佛教在傳戒會中,講演戒律之風氣,當自師始!

四四歲( 1943)民國三十二年

‧張家口賜兒山雲泉寺越塵老和尚,將自己主持之子孫廟,改為十方道場,聘師為第一任住持。

‧是年被推選為中國佛教會察哈爾分會理事長。

四五歲( 1944)民國三十三年

‧五臺山廣濟茅蓬壽冶和尚來約,相偕朝禮五台。並於朝五臺山後,在廣濟茅蓬為眾僧講比丘戒本一遍。

四六歲( 1945)民國三十四年

‧應請至天津居士林,講圓覺經。又到大悲院講地藏經。

四七歲( 1946)民國三十五年

‧出山海關,在長春般若寺講金剛經,地藏庵講地藏經。

四八歲( 1947)民國三十六年

‧應白聖法師函邀,至上海靜安寺,代理住持及主持學院教務。

四九歲( 1948 )民國三十七年

‧朝禮普陀山聖跡,在百子堂講普門品、地藏經各一遍。

五十歲( 1949)民國三十八年

‧是年三月底,同白聖法師來臺灣,住臺北市十普寺。

‧五月間,在該寺講八大人覺經。月底,至新竹靈隱寺助慈航法師開辦僧學。

‧九月,至中壢圓光寺,講金剛經。

‧十二月,至基隆市寶明寺,講金剛經,及主持彌陀佛七。

五一歲( 1950)民國三十九年

‧正月初,患病,往臺北醫院診治月餘。病癒出院,再到寶明寺靜養,繼與修果、仁光,發起創建海會寺。

‧四月回十普寺,講金剛經、心經。七月講地藏經。

五二歲( 1951)民國四十年

‧三月在十普寺講阿彌陀經。

‧四月初八,海會寺佛殿工程開工。

‧七月在十普寺講起信論及圓覺經。是年冬,佛殿工事告竣。

五三歲( 1952)民國四十一年

‧正月十六日,由臺北十普寺遷居基隆八堵正道山海會寺。二月初一日舉行佛像開光典禮。

‧是年冬,台南大仙寺傳三壇大戒,師任教授阿闍黎,是為臺灣光復以後,第一次傳戒。

五五歲( 1954)民國四十三年

‧是年秋,獅頭山元光寺傳三壇大戒,師任得戒和尚。

五六歲( 1955)民國四十四年

‧是年春,臺北市十普寺傳三壇大戒,師任故授阿闍黎。

‧是年冬,台南縣火山碧雲寺傳三壇大戒,師任得戒和尚。

五七歲( 1956)民國四十五年

‧是年春,臺北縣觀音山淩雲寺傳三壇大戒,師任得戒和尚。

‧是年冬,屏東市東山寺傳三壇大戒,師任得戒和尚

五八歲( 1957)民國四十六年

‧是年夏,師隨中國佛教代表團,出席泰國佛紀二千五百年紀念大會,並至高棉國宣揚佛法。

‧是年十一月十七日師聞慈舟大師在北平安養精舍生西,悲痛不已,即與白聖法師相商于十二月十五日在臺北十普寺啟建佛七,二十一日圓滿,舉行追思會,師編輯「慈舟大師法匯」以報師恩。

五九歲( 1958)民國四十七年

‧是年春,師應請至台中市靈山寺主持念佛七法會。

六十歲( 1959)民國四十八年

‧是年春,臺北市十普寺再次傳三壇大戒,師任教授阿闍黎。

六一歲( 1960)民國四十九年

‧在屏東市東山寺,講演楞嚴經。

六二歲( 1961)民國五十年

‧是年秋,海會寺第一次傳四眾戒,師自任得戒和尚。

六三歲( 1962)民國五十一年

‧海會寺首次舉行結夏,期間,師講演法華經、比丘戒本、比丘尼戒本、梵網經菩薩戒本。供各地僧尼來寺參加安居,聽講經律。

六四歲( 1963)民國五十二年

‧是年春,臺北臨濟寺傳三壇大戒,師任教授阿闍黎。

‧本寺舉辦第二次結夏,期間,師講演大涅槃經。

‧是年秋,東山寺圓融住持,創辦東山佛學院,聘師為院長。

六五歲( 1964 )民國五十三年

‧是年春,當選中國佛教會理事長。

‧師以在屏東講經之便,去小琉球靈山寺布教。

‧基隆大覺寺傳三壇大戒,師任尊證阿闍黎。

‧應請至澎湖潮音寺講普門品,傳授在家三歸、五戒、菩薩戒。

‧夏季本寺第三次舉行結夏安居,期間開講起信論、圓覺經、地藏經。

‧是年冬,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在印度鹿野苑開會。中國佛教會組代表團前往參加,師任團長。經香港、泰國,再到印度,在鹿野苑參加會議外,並朝禮菩提場、涅槃場、靈鷲山、祗樹給孤獨園、那爛陀寺、尼連河、恒河等聖地。並在印度傳授三皈依,求受皈依者多至一百餘人。

六六歲( 1965)民國五十四年

‧中國佛教會召開世界華僧代表大會,師被推為主席團主席。

六七歲( 1966)民國五十五年

‧是年冬,臺北臨濟寺第二次傳三壇大戒,師任羯磨阿闍黎。

六九歲( 1968 )民國五十七年

‧是年春,師應邀前往香港弘法,在普慧蓮社講彌陀要解,在佛教聯合會講念佛圓通章。華嚴蓮社講普門品,菩提學會講四十二章經,並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是年秋,基隆大覺寺第二次傳三壇大戒,師任得戒和尚。

七十歲( 1969)民國五十八年

‧是年冬,海會寺第二次傳三壇大戒,師任得戒和尚。

七十一歲( 1970)民國五十九年

‧三月赴香港香海蓮社講觀無量壽佛經,並在各佛堂講演經論。

‧八月彰化佛教支會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七二歲( 1971)民國六十年

‧海會寺命仁光為第三任住持,五月初十日舉行傳法升座典禮。

‧臺北市曹永德、金惠芬夫婦,發心設佛教講堂,師題名志蓮精舍。七月在該精舍講金剛經。

‧十月在香港普慧蓮社講地藏經,傳授在家菩薩戒。在半春園主持念佛七,並在各佛堂講演經論。

七三歲( 1972)民國六十一年

‧三月接任北投大慈寺住持。

‧四月在志蓮精舍講往生論。

‧六月在本寺講往生論。

‧到樹林海明寺輔助悟明法師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羯磨阿闍黎。

‧八月在台南湛然寺講金剛經。

‧十月在高雄佛教蓮社講金剛經。

‧十一月在高雄仁泉精舍講往生論。

七五歲( 1974)民國六十三年

‧正月香港九龍中華佛教圖書館講大乘起信論。繼在各佛堂講演經論。

‧四月在瑞芳弘明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閏四月在志蓮精舍講大乘起信論。

‧六月在本寺講大乘起信論。

‧十月在志蓮精舍講圓覺經。

‧十二月在志蓮精會,成立「四眾同修會」,共修念佛法門。

‧十二月間,臺北市東山高中,創立「中小學教師佛學講座」,請講八大人覺經。

七六歲( 1975)民國六十四年

‧正月中國佛教會舉行護國息災法會,講演仁王護國般若經大意。

‧二月在志蓮精舍講佛遺教三經。

‧四月豐原慈龍寺仁龍住持,請師講地藏經。

‧六月星雲法師組識佛教觀光團,請長老為顧問。到韓國、日本。

‧八月在海會寺講四十二章經。

‧九月在志蓮精舍講地藏經。

‧十二月在高雄佛光山講大乘起信論。

七七歲( 1976)民國六十五年

‧是年春初,籌辦能仁佛學院,二月初發佈開始招生。

‧二月在香港中華佛教圖書館講圓覺經;並在各佛堂講演經論。

‧五月在志蓮精舍講阿彌陀經要解。

‧六月在海會寺講八大人覺經。

‧七月悟明法師組織弘法團,師為顧問。先後至美國、日本、韓國。

‧九月在慈龍寺開講四十二章經。

‧十月在志蓮精舍開講觀無量壽佛經。

七八歲( 1977)民國六十六年

‧正月能仁佛學院舉行開學典禮師親任院長。國外來台學生計十六名。國內學生計二十六名。第一學期講勸發菩提心文,佛教初學課本。第二學期講佛教各宗派源流、般若心經。

‧六月在弘明寺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七月前往嘉義南嶽殿講地藏經。十月在志蓮精舍開講普賢行願品及大勢至念佛圓通章。

七九歲( 1978)民國六十七年

‧海會寺佛學院,第二學年全年,講賢首五教儀開蒙。

‧二月在臺北慈雲寺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三月二十二日,去香港在中華佛教圖書館講金剛經,並在各佛堂講演經論

‧六月在志蓮精舍開講無量壽經。

‧七月在本寺講戒殺放生文。

‧八月彰化鼓山寺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十一月在本寺主持念佛七。

八十歲( 1979)民國六十八年

‧海會寺佛學院第三學年上學期講金剛經。

‧六月去香港,在中華佛教圖書館講普賢行願品。主持九龍馬遊塘法源寺全堂佛像開光典禮,初九日起,在該園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繼在香港佛教聯合會講「九品鹹令登彼岸」,又在菩提學會講華嚴經賢首品。在法喜蓮社講法華經安樂行品。最後在法源寺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七月二十日海會寺佛學院第三年下學期講大乘起信論。

八一歲( 1980)民國六十九年

‧二月在志蓮精舍開講普門品。

‧三月初臺北圓通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能仁佛學院第四學年上學期講圓覺經。

‧八月十六日擔任北投大慈寺董事長兼住持。

‧九月十五日能仁佛學院第二學期開學。十月講維摩詰經。十二月主持海會寺佛七,講佛說阿彌陀經。

八二歲( 1981)民國七十年

‧元月主持能仁佛學院畢業典禮。

‧三月至桃園正覺蓮社講阿彌陀經。

‧五月基隆十方大覺寺傳授在家菩薩戒,師任羯磨和尚。

‧九月至正覺蓮社開示地藏經要義。

‧十月基隆靈泉禪寺在家菩薩戒,師應請任得戒和尚。

‧十一月在志蓮精舍講金剛經。

‧十二月臺北縣福慧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教授和尚。

八三歲( 1982)民國七十一年

‧新年初籌備重建海會寺大殿事宜。

‧是年春至正覺蓮社講心經。

‧八月臺北普門文庫舉行齋僧大會,請師講盂蘭盆經。

‧八月在海會寺講八大人覺經。

‧十一月樹林海明寺傳戒,師任教授和尚。

八四歲( 1983)民國七十二年

‧五月遷住中和淨宗蓮社,每週六主持念佛會與開示。

‧六月埔裡佛光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七月基隆十方大覺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九月在中和淨宗蓮社講普門品。

‧十月至桃園正覺蓮社講八大人覺經。

‧十月臺北臨濟寺傳戒,師任教授和尚。

‧十一月廿七日師八四壽辰紀念日,自題:「三十五歲學講經,至今整整五十年,是否利生雖不知,至心說法蒙佛憐。」

八五歲( 1984)民國七十三年

‧三月臺南法華寺為紀念善昌老和尚冥辰,開壇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暮春,至嘉義香光寺講大乘起信論

‧四月至高雄佛教堂講阿彌陀經。

‧五月至宜蘭福嚴寺傳在家菩薩戒。

‧五月金剛經講錄在菩提樹月刊連載。

‧六月在中和淨宗蓮社講阿彌陀經。

‧八月至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弘法。

‧十月基隆月眉山靈泉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十月在中和淨宗蓮社開講「五乘法及一乘法」。

‧十一月屏東佳苳慈恩寺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八六歲( 1985)民國七十四年

‧四月在中和淨宗蓮社講八大人覺經。

‧七月赴香港上海周仲記造像所,訂造海會寺新建大殿之佛像。並在中華佛教圖書館講普門品。及應香港佛教會會長覺光法師之請講金剛經開示。

‧八月初在中和淨宗蓮社講「釋迦佛八相成道」。

‧八月埔裡香光精舍傳在家菩薩戒,師任得戒和尚。

‧十一月高雄六龜妙通寺傳三壇大戒,師任羯磨和尚。

八七歲( 1986)民國七十五年

‧三月初師開始編輯「佛說阿彌陀經講錄」。

‧三月在中和淨宗蓮社講「六度詳解」。

‧五月在中和淨宗蓮社講四十二章經,此為師一生最後講的一部經。

‧七月進三軍總院,在病中常吟:「病後方知身是苦,健時多為他人忙,四大不調行不得,終日獨臥涅樂堂,門為過客窗無紙,爐有寒灰席有霜,老僧自有安心法,八苦交煎總不妨。」

八八歲( 1987)民國七十六年

‧一月金剛經講錄在菩提樹月刊連載完畢。

‧八月「佛說阿彌陀經講錄」在菩提樹月刊連載。

‧五月起至十一月每月第一個星期六在淨宗蓮社主持「佛學問答講座」。

‧今年結夏安居每月加拜四十八大願。

‧十二月二日師忽示疾住進三軍總院療養,雖在病中,照常接見信眾,語詞清晰,神態安詳。

八九歲( 1988)民國七十七年

‧二月下旬即農曆春節後師預知時至,白聖、悟明二長老,同淨心法師來問疾,師告雲:「我往生之時已到,今年海會寺傳戒之事,委託汝等代為安排」。

‧四月一日清晨海會寺住持仁光法師入寂時,師抱病親往助念並予開示,旋告侍者弟子雲:「你師父已走,我也要走了。」並囑咐圓寂後二十四小時入殮,大眾念佛二十一天,荼毗後將靈骨供在本寺海會塔第六層。

‧四月十五日夜忽囑徒眾隨侍回海會寺,上床右臥後,徒眾助念大聲念佛,師以手示勿高聲。至翌晨三時許,移坐椅上,端身正坐,答眾問雲:「一切都已放下,心中毫無罣礙。」並同意率眾念佛,求生極樂。旋即從容登榻,右脅安臥,並囑將其臥姿端正,即不復語,惟唇動隨眾念佛,諸根悅豫,正念分明,如入禪定。至四月十六日下午七時三十分許,在四眾弟子精進念佛聲中,安詳舍報,往生蓮邦。十八日下午大殮時全身柔軟,面貌如生。遺容供眾瞻仰,複七日封棺無有異味。

‧五月十三日晨,移靈至臺北臨濟寺舉行讚頌傳供大典後,發引中壢荼毗。獲舍利千餘顆,五色燦爛瑞相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