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22 10:58:5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1/22 10:57:43   編輯部 報導

   正信的佛法  惟覺法師

正信的佛法(一)

「信」字分開來看,包含「人」與「言」二個部份,代表語言由人而生,所以說「人言為信」,我們做人做事都要有信用。在佛法裏特別說明了「信」的道理,佛經雲:「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儒家說:「民無信不立」,同樣都在強調信的重要。如果有了信心,就能產生出力量。

正信有別於邪信,「邪」,是邪知邪見;「正」為正知正見。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正正當當,符合法律與道德良知。社會上有許多行業,五花八門,如果沒有以正念選擇正業,就會為自己帶來無窮盡的煩惱,也無法找到一條人生的光明大道。于自由時報91.05.21()刊載

無論信仰任何一個宗教,都必須要有正信。若只有信,沒有正信,南轅北轍,結果不但走遠路,而且還會走錯路。舉例來說,社會上有很多人膜拜大聖爺--齊天大聖孫悟空。其實,《西遊記》只不過是一部小說、一個寓言,孫悟空是比喻人的第六意識,心猿意馬。一般人不瞭解,認為孫悟空神通廣大,一個斤斗可以翻轉十萬八千里,因此為他修寺廟,殺豬、殺雞來祭拜,不僅寺廟成了屠宰場,出錢出力的人,也成了幫兇,如此不但沒有功德,還遭種種罪過。所以,我們信仰宗教,必須要有智慧,一定要明辨正邪、是非,不能盲目地信仰。

 

正信的佛法(二)

于自由時報91.05.23()刊載

一般人不瞭解宗教,人云亦云,不知其所以然,行旁門左道,往往誤入歧途,原本希望能升天,卻墮入地獄;想要成佛,反而成魔,這就屬於「邪信」。

「正信」的佛法經得起時間、科學的考驗,因為佛法是最究竟的智慧,經、律、論三藏是佛法智慧的寶庫。目前許多哲學家、科學家,乃至文學家、醫學家……等,皆於研究佛典之後,才發現原來佛法蘊含著無量的真理。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是覺悟的聖者,所以佛法就是一種覺悟的教育。世間上的教育,不外乎使我們完成人格,對社會有一番貢獻,將來成為社會的精英、國家的棟樑。而佛法的教育,除了這些以外,還告訴我們,如何使惡人變好人、好人變賢人、賢人變聖人,最後還要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法是教育當中的教育。

正信的佛法(三)

于自由時報91.05.25()刊載

佛法的道理有深有淺,如同學校的教育,依學生的程度不同而施教,分為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乃至於博士班。舉例來說,對於不同的物件解釋「天」字,就有不同層次的意義。若對小學生就無法講得太多、太深,所以淺說「天」就是今天、明天、後天,與天空的天。若對高中、大學生,就必須進一步地解釋,「天」還有天文、先天、後天的意涵。而對於博士班的學生,又要更深一層說明,有性天、理天、第一義天,意義就更深遠了。如果對修行人,就需要再分析,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最後要瞭解學佛的目的不在升天,而是要超越輪回,作自己生命真正的主人。

在佛經裏提到修行有四個過程:「信、解、行、證」,我們信仰宗教,首先要瞭解其道理;假使不瞭解,就成了盲目的信仰。進一步,要將瞭解的道理在生活當中去實行;如果解而不行,只是空泛的道理,就等於畫餅充饑、入海算沙,毫無用處。相反的,若能依著瞭解的道理去努力,不但來世能得善果,在今生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好比讀書一樣,經過多年的努力,最後得到畢業證書,而畢業就是證,所以佛法是非常科學的,落實佛法的道理,就能得到真實的受用與體證。

正信的佛法(四)

于自由時報91.05.28()刊載

「初信」是剛剛學佛、信佛的第一步。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日常生活中,總有不如意的事情,例如身體不健康、家庭不和諧、學業不順利,或者事業失敗、情感出問題。一般人在找不到適當的解決方法時,便會去寺廟求佛、求菩薩來庇佑。譬如一般民間信仰常祈求恩主公、土地公、媽祖,希望增福增壽,未來再來還願,給神明塑金身、增修道場等,因為有所求而來信仰、祝禱,這些都是屬於初信。

例如有很多人拜媽祖,如果過度執著就會認為媽祖最靈,其他的都不靈,這就偏到一邊去了。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心誠則靈,心不誠,到什麼地方去求神拜佛都是不靈。拜媽祖真正的意義,是由於她孝順的精神值得我們崇敬、學習,這樣子就稱之為正信,而不只是初信。

「初信」是只知道「事」,而不知「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信心經不起考驗。假使只有「初信」,不進一步瞭解當中的道理,就容易產生種煩惱,甚至退失道心。所以有了初信,還要有正信,透過信仰進一步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及智慧,讓我們的品德提升,如此透過信仰才能改善人生。

正信的佛法(五)

于自由時報91.05.30()刊載

從初信到正信,從信仰到學習;就如同念書的學生一樣,從最初崇敬一位教授的智慧、格調,崇拜了以後,進一步向他學習,希望能成就教授的智慧。從信仰觀世音菩薩、媽祖,到學習如何成為觀音、媽祖;為了要成就佛菩薩的果德,便開始研究如何成菩薩、成佛的道理。

「佛」是「覺悟」的意思。佛能自覺又能覺他,最後成就覺行圓滿的佛果。所謂「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佛祖就是先知先覺,什麼事情都能瞭解,覺悟了,無所不通。明白了這個道理,便開始在日常生活上運用這個道理,檢討反省,肯定每個人都有佛性,都能夠成佛,知道人生有三世因果,有過去、現在、未來,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將來一定受惡報,人人都有佛性,這個就是深信。不但能透達事、通達理,而且還悟這個道理,體悟到心性便能開悟,便能成就覺行圓滿的佛果,像禪宗所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正信的佛法(六)

于自由時報91.06.01()刊載

從尊敬、崇拜菩薩的果德,進一步學習其慈悲及智慧,這便是「正信」的佛法。如同拜佛,一方面向佛菩薩學習,一方面是藉此懺悔反省。心中有貪、瞋、癡、慢、疑,貪著財、色、名、食、睡,種種不良的習性,借著思惟菩薩的智慧、慈悲;懺悔、反省改正自己的過失,就會變得清淨、平靜、愉快。

例如學生天天都在學習,瞭解很多的學問、技能,但這是一種知識。而佛法除了知識以外,還有智慧。

老子《道德經》雲:「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修行和作學問,有兩個方向,一是增加;一是減損。作學問、習技能,要日日增加,不進則退;修道則要時時將貪、瞋、癡等無明煩惱減損。心中的煩惱心結,必需經過不斷檢討反省,才能化除,把心結化掉了,就是佛。我們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檢討反省、化掉心中的煩惱,就是菩薩。

正信的佛法(七)

于自由時報91.06.04()刊載

佛菩薩並非在遙遠的西方或天上,每個人自性的慈悲與智慧就如同一尊菩薩、一尊佛,所以人人都能行菩薩道。

在佛經中提到,念佛念自性,藉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等佛號,來啟發心當中的自性佛,此即念佛的真義。我們心當中也有一卷無字真經,藉由誦《金剛經》、《普門品》、《六祖壇經》……等經典,進而啟發自性的經典,如此親得自家珍寶,對佛法達到真正的「深信」,不再有任何疑惑。

佛經中提到,要成就佛菩薩的果德,必須修學六度法門--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正在修學當中,就是菩薩;學習圓滿了,就是佛。所以,佛是智慧圓滿、福德圓滿、慈悲圓滿、禪定圓滿,所有功德圓滿,一切煩惱漏盡的聖者。佛法是實際的、科學的,透過正信的認知與實踐,相信每個人都能達到聖人圓滿的智慧與果德。

正信的佛法(八)

于自由時報91.06.06( )刊載

生活中種種的外境,往往使凡夫隨境生心,如水被風激起的波浪動盪不定。而修行學佛的目的,就是要使我們的心禁得起風浪,更進一步要讓這念心達到像一潭止水、一片鏡子般地清明與定靜。

宋朝的蘇東坡,對文學、佛法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他曾經作了一首名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所謂的「八風」,便是境界之風。這八種境界之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常令凡夫心生動搖,甚至產生許多無謂的煩惱與痛苦,要突破這些煩惱,便要瞭解這些境界,進而修習禪定。

「稱」,是稱讚之義。譬如,有人稱讚我們非常發心,出錢又出力,真是乘願再來的菩薩!聽了便心生歡喜,甚至產生我慢心、貢高心,這風就把我們吹動了。又如念書的學生,當人家稱讚你品學兼優,真正是個模範學生!就感到很高興,甚至驕傲自大,目空一切,心中不平靜、不寧靜了,這就是為境界風所動。

一個人若缺乏定力與智慧,隨境界而動的煩惱,常令人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所以必須修習禪定,有了禪定,便能時時作主,知進、退、取、舍,就是智慧。由於定慧具足,處事清楚、明達,不僅學業、事業及道業能成就,更能隨種種因緣行菩薩道,成就菩薩的志業。

正信的佛法(九)

于自由時報91.06.08( )刊載

佛法的行門分為「漸修」與「頓悟」。漸修就是修菩薩行,廣行六度;頓悟就是契悟本具心性,也就是禪宗所謂的「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自性就是覺性,也就是靈知靈覺。能見聞覺知的這念心性,這念心的作用在耳根稱為聞;在眼睛稱為見;在鼻根稱為嗅;在舌根就知道酸、甜、苦、辣;在身體就有觸覺;在意念上,想過去、現在、未來,就稱之為意識。所以修行要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頭上修,六根清淨,心就清淨。

若尚未契悟本心本性,可以修前方便,加功用行。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皆是方便引導學人明心見性,以臻至究竟。什麼是方便法門?譬如認為念佛可以消災延壽,使身體健康、業障消除,以有所得的心來念佛,就是方便。若是用無所得的心以佛號來返照自心,「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念念歸自性」,用這句佛號顯出我們本具的性德,就是以名昭德,以事顯理,這就是究竟法門。

從釋迦牟尼佛到現在三千多年以來,不論科學如何進步、時空如何變化,佛法的道理都還是很實用。如果每一個人都明白佛法的道理,就能夠在物質生活之外,找到精神生活,進而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最高境界。

正信的佛法(十)

于自由時報91.06.11( )刊載

每個人都有良知良能,能夠明辨是非、善惡、忠奸、正邪,這念良知良能就是我們的覺性、佛性。既然每個人都有佛性,為什麼還不能成道?因為我們這念覺性沒有辦法時時刻刻現前。譬如做錯事情,事後知道慚愧、懺悔,但是過了不久慚愧心又沒有了,甚至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這念心從早到晚善惡念夾雜,有時昏沉、迷糊,這個佛性就起不了作用。因此,時時刻刻都要保持覺性,不斷返照自心,只要發現過失、煩惱,當下立刻覺察改過,修行才會有所進步。

《六祖壇經》雲:「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佛道不假外求,當下這念心即是道。所謂「悟」就是悟這念心,這念覺悟心、平靜心、智慧心、慈悲心、不動心。未開悟之前,我們所修習的善法,如誦經、持咒、拜懺、檢討反省、慚愧懺悔……等,都是屬於加行。以這些善法加功用行,慢慢使心得到寧靜,一旦因緣成熟,就能契悟心性。然而,悟道之後要繼續修行,假使不修,還是無法成就。悟後起修方為真修,時時刻刻都要使覺性現前、佛性現前,這時就入了「修道位」。

正信的佛法(十一)

于自由時報91.06.13()刊載

佛性就是覺性,是人人本具的。初生的嬰兒,沒有人教就知道笑、哭,這個就是佛性。雖然佛性本具,若沒有覺悟,這個心起了煩惱,佛性就成了眾生性;如果起了邪見,就變成魔;如果造殺、盜、淫,就墮落為畜牲。相反地,若能覺悟改過,就能成菩薩、成佛。

舉例來說,眼前看見有一枝鑲金的鋼筆,非常名貴。心中起了貪念,想順手牽羊,把這枝筆占為己有。正要去拿的時候,忽然覺悟到偷竊是不榮譽且犯法的事情;以佛法來看,不但不能偷,還要佈施、供養、救濟,所以當下發起一個慚愧心,就把心念轉了過來。知道拿人家的東西是不對的,這就是「覺性」。

再舉個例子來說,老師很關心學生的品德和學業,基於慈愛而呵責學生,學生當下起了無明。但轉念一想:其實老師也是一番苦心,為了我們的課業、品性著想。於是就將心中的不滿忍下,並且慚愧懺悔,這也是覺性。能時時刻刻保持覺性,返照自心、檢討反省,就是「覺察」。

只要我們這念心有了過失、煩惱,馬上覺察;覺察之後,馬上就轉。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行住坐臥或待人接物,都要用這個功夫,使我們的覺性時時刻刻現前,不斷地去除習氣煩惱,就能獲得心地的光明。

正信的佛法(十二)

于自由時報91.06.15()刊載

一般人看到佛教三藏經典浩瀚無涯,就望洋興嘆:究竟在這麼多法門中,我們該怎麼樣修行?怎麼樣實踐佛法?中臺山將佛法的道理,濃縮、簡化成四個方向──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如果以這四個原則為人處事,就是把佛法落實在生活上的開始,依據這個方向去努力,不論是學業、事業,或者是道業,一定都會有所成就。

所謂「對上以敬」,就是對於佛、法、僧三寶,以及父母、師長……等,我們都能養成恭敬之心,去除我慢驕傲。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恭敬心都十分重要,有一分恭敬,就能消除一分業障,增長一分福德和智慧。所謂「對下以慈」,即是對於子女、部屬等晚輩,乃至三塗惡道的眾生,都能慈悲為懷,去除瞋恚傷害之心。「對人以和」,就是為人要和善,與人相處要和睦,如此人與人之間就能和諧,做起事來就容易成功。所謂「對事以真」,真誠心可以去除虛偽,對於自己份內的事,都要認真盡職,不投機取巧、推諉敷衍。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做到,乃至於修行也是一樣。

無論是世間法,或是出世間法,只有秉持著「中台四箴行」的原則,作為日常生活之圭臬,時時刻刻不斷地努力。口說好話,身行善行,心當中愈來愈清淨,漸漸遠離貪、瞋、癡等過失,最後功德圓滿,就能成道、證果。

正信的佛法(十三)

于自由時報91.06.18()刊載

所謂「深信」,便是相信佛法為確實可實踐的真理,在任何環境中,都不退失信仰、退失菩提心。

我們可以檢視自己的信心,是否經得起考驗:在面對他人種種譏諷的言語,是否皆能甘之如飴,不退失菩提心?例如有人說:「學佛是迷信,根本無佛!佛法僅是聖人設教,告訴我們須行善法。」聽聞後,心中不為所動,處之泰然,相信安住在這念覺悟的心性就是菩薩,修行功德圓滿就是佛。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佛皆如此修行成就,心不受外境影響,就是「深信」。

具足正知正見,信心生根了,進而要由解起行,藉由靜坐熏習禪定。將貪財、貪色、貪吃、貪名、貪睡等煩惱漏盡,將心鏡擦拭得乾乾淨淨,不沾染一點塵埃。

有人認為,活在世間假使不貪名利,人生便毫無意義。其實,不貪並非不要,儒家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本份以內的東西,「實至名歸」,便不屬於貪。佛法講因果,現在種善因,將來必得善果,相反的,在非份以外過份妄求便是貪,種了惡因,無窮盡的痛苦煩惱也多由此而生。

明白什麼是煩惱,如何漏盡煩惱,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實踐,人生便能找到一條光明的大道。

正信的佛法(十四)

于自由時報91.06.20()刊載

由初信、正信、深信,經過不斷的努力,最後達到「證信」。「證」分有為法與無為法二種。「有為法」是指日常生活上的所作所為,包括一切善法、功德。「無為法」就是大眾聽法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動,不想過去、現在、未來,「活在當下」,就是真正的自己。

活在當下並不容易,因為我們這念心,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在生滅流轉之中。一動念頭就是生,第二念生起,前念又滅掉了。譬如每天的生活中,早上起床是一個念頭。起床之後穿衣服,穿衣服的時候,起床的念頭就滅掉了。衣服穿好了,又要穿襪子、鞋子,還要漱口、洗臉,接著去看書……等。一天當中,心念不斷地生滅變化,究竟何者才是真正的自己?能找出答案就是開悟了,而沒有開悟的人就很難肯定真正的自己。

一般人無法離開生滅的念頭,在善念、惡念都不起時,又覺得無聊,不知該把心安住在何處;隨著眾多心念生滅而遷流便是眾生境界!修行要達到這念心能夠作主,離開生滅、離開眾生境界,才是人生究竟的歸屬和安身立命之處。

正信的佛法(十五)

于自由時報91.06.22()刊載

一般人在追求身體與環境的安適時,卻往往忽略了心靈的安住。如果內心不能平靜、安定,無論住在高樓大廈或是七寶宮殿,終究仍會起煩惱。譬如,住在城市裏動久生厭,就喜歡去清幽的地方;然而,真正到別墅住了,經過一段時間,又想再回都市走動。我們的心就是始終不停地生滅活動,無法隨處自在,這就是眾生心。

修行就是要用禪定的方法,將有念歸於無念,使這念心像一潭止水、一片明鏡,超越時間、空間。當我們心境清涼、自在,沒有時間、空間的感覺,這念心就慢慢趨於寧靜,從相對提升至絕對,超越時空,了生脫死、超凡入聖。

這念心就是最高的禪定、最高的智慧,能夠化除無明;假使我們能如是修行,就能夠淨化心靈,人格就能更完整。人格完整是最大的福報;心靈淨化就是最高的智慧,然後依據福德、智慧來為人處事,無論是事業、學業、道業、功德,必然都會有所成就。

正信的佛法(十六)

于自由時報91.06.25()刊載

由初信、正信、深信,達到證信,「證」就是成道證果。如果能依此四個層次來做人處事,便不會虛度此生。

一個人活得再長久,終將化為塵土一壞。由此觀察,人實在十分渺小、卑微,就算家財萬貫、名盛於世、事業如日中天,臨命終時,一切都無法帶走,就連至親的親眷也愛莫能助。然而,如果明白佛法的意義,體悟到這念心性,就能領略生命無窮盡的意義與價值。

佛法所說的這念心在哪里?舉例來說,敲木魚時,能聽見木魚聲;不敲木魚時,也能知道沒有發出聲音。無論有聲、無聲,能聽的這念心始終存在,不隨著境界而生滅,這就是我們的真生命。《楞嚴經》耳根圓通章,教導學人依耳根來修行,返聞聞自性。如果能聽的這念覺性常存,功夫日益加深,心逐漸安定、寧靜,身心便能得到的喜悅與自在。

世人拼命追逐聲色名利,認為這些是真正的幸福。但是,以佛法的角度而言,除了這些聲色塵境,我們自心還有一個寶藏,是始終存在,只是自己迷惑不識。這念心能內照,保持平靜、清涼與自在,便是最高的富貴與寶藏。明白此理,人生便找到一條真正光明的大道。

 

 


備註 :